一、一种天然纯黑色蘑菇石被发现(论文文献综述)
李春梅,石磊,任廷昌,何朝清,雷孝平,牛克锋,Benjamin Tapley,朱永忠,顾莹,杨传东,杨剑坤[1](2017)在《梵净山的蛮荒传奇》文中研究表明梵净山就像是大海中的一座孤岛,有着相对独立的生存环境,典型的亚热带穹窿状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为起源古老的动植物的繁衍和演化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是珍稀濒危动植物珍贵的栖息地,古老孑遗植物的避难所,特有动植物分化发育的重要场所。梵净山独步天下的生态环境,一直在保护着它们。
龚盼婷[2](2017)在《《玛雅》(第三章)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论文是一篇翻译实践报告。原着作名为《玛雅》,译文选取该着作中的第三章进行翻译,至本报告完成时,尚无中文译本。玛雅文明是拉丁美洲古代印第安人文明,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杰出代表,以印第安玛雅人而得名。是美洲印第安玛雅人在与亚、非、欧古代文明隔绝的条件下,独立创造的伟大文明,其遗址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等地。原着作《玛雅》共有两位作者,分别为Michael.D.Coe和Stephen Douglas Houston,他们都是着名的考古学家和玛雅文明的研究学者,对玛雅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译文选取了第三章进行翻译,根据译者対原文文本类型和语言特点的分析,原文可被归类为信息性文本,译者以目的论为指导理论,采取了转化法、拆分法、零翻译和重组法对原文进行了翻译。翻译《玛雅》一书具有重大意义。首先,翻译此书,可以向人们展示丰富多彩的玛雅文化,帮助人们了解玛雅文化,加强世界各地之间的文化交流,促进世界多样性的发展。其次,世界经济在不断地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高,对于旅游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增加。翻译《玛雅》一书,有利于推动中国人民去南美洲国家旅游,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本篇翻译报告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介绍翻译报告,包括项目背景、目标、意义以及报告结构;第二章是原文作者介绍和原文内容介绍,分析原文文本类型和语言结构特点等;第三章包括翻译难点和翻译方法,包括介绍作者遇到的翻译难点,采用的翻译理论以及翻译方法;第四章是总结经验和反思,以供以后的学习和实践参考。
仲艳[3](2014)在《中国南方喀斯特景观美学全球对比及其世界遗产价值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南方喀斯特区域集中发育了类型众多的高质量、高品位喀斯特景观,具有极其重要的美学价值。“中国南方喀斯特”是中国政府向世界遗产委员会提出的一项分期申报的系列世界遗产的总称(包括第一期的石林喀斯特、荔波喀斯特、武隆喀斯特遗产地和第二期的桂林喀斯特、施秉喀斯特、金佛山喀斯特,以及作为荔波喀斯特拓展的环江喀斯特提名地),是展示喀斯地貌与自然景观的最好范例,满足了世界遗产的美学标准(vii)和地质地貌标准(viii)。本研究正值中国政府申报“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期之际,同时针对中国南方喀斯特景观美的文献资料缺乏系统研究的事实,依据喀斯特地貌学、景观美学和世界遗产价值等基本理论,采取实地考察调研、文献资料查阅、比较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中国南方喀斯特景观与自然美、“中国南方喀斯特”景观美学全球对比、中国南方喀斯特在美学方面的突出普遍价值与贡献。通过研究,取得如下主要成果和结论:1.中国南方喀斯特景观与自然美:中国南方喀斯特发育和保存了一套完整而独特的喀斯特景观形态谱系,保存了绝妙的自然景观、具有突出的美学价值和遗产价值。“中国南方喀斯特”不仅发育了剑状、锥状和塔状喀斯特,还发育了天坑峡谷、台原台地、白云岩喀斯特、溶洞系统和洞穴堆积物等一系列代表性喀斯特景观,完整和丰富了中国南方喀斯特的美学特征和美学价值,同时展示了中国南方喀斯特景观的复杂演化历史。其中,石林喀斯特发育了剑状、塔状等多种形态的石林形态;金佛山喀斯特以喀斯特台原和两级封闭陡崖为特色;武隆喀斯特发育了集芙蓉江峡谷洞穴、羊水河峡谷天生桥和后坪天坑的于一体的喀斯特景观;施秉喀斯特以白云岩峡谷、柱状孤峰、簇状峰丛和刀脊状山岭为景观特色;而荔波-环江喀斯特有极为经典壮观的锥状喀斯特;桂林喀斯特是陆地最完美的塔状喀斯特景观。本文是首次对中国南方喀斯特景观与自然美的研究成果,是一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项目,为同类项目的研究积累了经验。2.“中国南方喀斯特”景观美学全球对比:将“中国南方喀斯特”6个片区置于世界遗产美学标准下,与世界遗产、预备遗产、其它有潜力的非遗产地以及“中国南方喀斯特”提名地之间进行全球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分析证明,“中国南方喀斯特”的每一个片区都发育和保存卓越的喀斯特景观,都比全球范围内的同类型喀斯特景观更具代表性和典型性。但是,我们对许多比较对象的了解十分有限,各区研究程度和深度不均衡,这也为以后的研究作下了铺垫。3.中国南方喀斯特基于自然美的世界遗产价值:“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期的提名地将与第一期的遗产地共同构成一个更加完整的系列遗产。该遗产几乎囊括了全部喀斯特景观形态,其中尤以剑状喀斯特(石林)、台原喀斯特、峡谷喀斯特、白云岩喀斯特、锥状喀斯特、塔状喀斯特景观为全球喀斯特同类型景观的杰出范例和代表地,在美学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和贡献,完整和丰富了中国南方喀斯特的美学特征和美学价值。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其它世界遗产地里的黄龙和九寨沟,二者同为钙华喀斯特的典型,是中国南方喀斯特钙华景观的名片。其它有潜力的5处非遗产地,分别代表了天坑、地缝、峡谷、洞穴、瀑布等景观类型,它们的美学价值有待得到国际上的认识和肯定。
韩沫[4](2014)在《北方满族民居历史环境景观分析与保护》文中提出中国历史城镇数量众多,各地民居建筑艺术特色鲜明举世闻名。这些城镇除了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之外,还蕴含着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受几千年农耕社会生产生活模式的影响,人们对历史遗存的淡漠,再加上朝代的更迭,革古鼎新,多少宏伟壮丽的城市和建筑毁于一旦,这使中国目前保留下来的古城和古建筑更为珍贵。城镇发展浓缩着人类的文明与智慧,不同的城镇都有其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发展轨迹。民居建筑与城乡景观,作为文化的载体,在时间和空间上凸显城镇的时代特色。历史上的满族古镇也曾是具有独特风貌和深厚内涵的人类聚居地,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这些都体现在其所遗存的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及城镇整体的景观环境上。西方发达国家早在19世纪末就先后制定了古城古建筑保护法令,20世纪70年代提升为保护世界遗产法案。人类在保护自身文化方面向理智迈进了一大步。中国也受到这股保护文化遗产的世界潮流的影响,但工作还刚刚开始,举步维艰。满族曾经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起到过重要的作用,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曾创造出辉煌灿烂的文化。在建筑景观方面也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既有雄伟、庄严、雕琢精美的宫殿、坛庙建筑,也有散布在各地乡村的广大民间建筑群,如民居、祠堂、书院等。传统的满族民居建筑景观经过历史与自然的双重雕琢,以其特有的体量空间形式,深厚的文化内涵,浓郁的地域特色,与乡村环境紧密结合,展现出满族人民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历史风貌,满族城镇民居景观的历史分析与保护就是对满族历史文化的梳理与完善,是从艺术学、美学的角度对满族历史文化的全新考释。景观设计规划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在我国成立学科至今仅有十余年时间,在国际上也不过百年历史。随着学科的发展和文化的演进,给人类生存空间带来新的课题。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从国际范围来看,属于典型的城乡景观规划设计。在满足城镇规划原则的前提下,运用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与方法,挖掘满族民居景观艺术的保护和复原之路,开发低耗环保的建筑材料,规划兼备复耕土地、社区管理,村庄绿化,景观效果,美学与实用共荣的新满族民居,主动接受传统满族民居的积极影响和引导,为北方古镇复原保护提供理论平台,完善景观学中满族民居聚落景观历史及现状分析的理论储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将是对景观学科乃至全人类文化艺术领域的伟大贡献。在我国现有的城乡总体规划体系中,存在对城乡文化系统认识的片面性,传统的规划只注重对现有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而忽视了对城市历史上曾经具有的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新的文化资源的展望和发展,这种倾斜导致了我国近年来大量的城乡规划改造抛弃历史文化挖掘与保护、千镇一面的窘境。忽略哪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完整性,无论对当代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社会建设,还是对眼下的古镇复修的实践来说,都是一种缺憾。这与我们当前重视文化建设、尊重民族历史的主旨是极不相称的,因为满族民居历史景观的形成发展代表了这个民族成长发展的历史存在,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满族民居历史景观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发展,是在继承保护、借鉴运用中创新的辩证统一的发展,只有保护满族民族文化中各个方面的优良传统,批判地吸收一切有益的东西,结合时代特征发展与创新,才会为中华文化的长盛不衰注入新鲜气韵。北方满族民居历史环境景观分析与保护,是对近代至今曾经的和现存的北方满族乡镇的历史环境作一遍梳理,在梳理的同时兼及满族文化交流、民俗历史、哲学美学等方面的研究,这个研究实质上面对的是满族文化的发展史,是一部以满族民居建筑和历史景观环境为载体的发展史。从理论研究方面看,相对满族文化其他领域的研究而言,满族民居历史环境研究明显薄弱,几个大的文化领域中,信仰(满族萨满教)文化研究的比较完善,在满族民居历史景观环境的研究方面尽管有了一定进展,但不论从景观学方面还是满族阶段史、满族民族史研究角度看都有很大欠缺,挖掘、深研远远不够。现实应用方面,从景观学科的角度讲,目前还很难见到完整的关于我国满族民居城镇景观方面的书籍,现在我国关于满族民居建筑的专着都是把单体建筑作为研究对象,而从环境景观这个大视野进行梳理的研究却被忽视,而一个民族的成长、一个乡镇的形成,往往是受自然、社会、哲学思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保护全人类文化遗产的大视野下,我们应将各民族文化历史研究的眼光放得更长远一些,把作为人类精神产物、物质产品的满族民居景观文化放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来认识。因为,一个国家的长续发展,离不开各个民族文化历史中一些优秀成分的继承保护和弘扬发展。
张帆[5](2014)在《从北京城中轴线看中国设计审美观的演变》文中认为北京城中轴线是传统中国城市规划设计思想的典型案例和杰出代表,是中国传统人文思想、造物观和设计技法与工艺的集中体现。北京城中轴线正面临着申报2014年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工作,对其进行设计观和美学思想的分析与总结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本课题尝试将文化遗产、设计美学、设计批评三个领域的研究内容结合在一起,从北京城中轴线的“活态轴线”这一特性入手,在“空间之轴”和“时间之轴”两个方面探讨北京城中轴线的产生与发展,并就相关的设计理念及其演变过程进行分析。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论述现存明清北京城中轴线的历史形成轨迹,将北京城中轴线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改变了以往“肇始于元,形成、发展于明清”的论述;2.关于北京城中轴线组成范围的界定,提出应从发生学的角度对北京城中轴线进行新的描述,并将改造后的天安门广场、自然水系纳入申遗范围;3.总结北京城中轴线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与传统美学思想,论述了传统美学中“和”的理念在北京城中轴线规划设计中的体现,对“自然”、“自由”两个设计审美命题分别从艺术创作的客观规律和创作者创新意识发掘的角度,对“和”的精神做出了具体的阐释。并以此为基础明确提出北京城中轴线的遗产类型划定应为“文化景观”;4.讨论北京城中轴线近代演变的历程以及由此带来的新的设计现象与审美观念,较为完整的梳理了西方建筑在北京的产生、发展过程及其影响,明确指出中西合璧、民族复兴、前苏联式等设计风格产生的根源。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论述了近代以来北京城中轴线建筑形式变迁的必然性与时代性特征,并总结了此阶段折衷主义的设计本质。;5.比较分析中西方设计思想的源流与发展,探讨中西方设计美学的差异,并从设计批评的角度对西方设计审美观影响下的中国现代设计状况进行分析,探讨适合现今时代发展需要的中国设计审美观。
罗培[6](2014)在《新疆乌恰托云山间盆地地质遗迹景观体系、成因及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托云盆地(或研究区)位于中国西北边陲乌恰县北部托云乡境内,属于天山褶皱系天山南脉褶皱带托云山间坳陷小区。北与近东西向展布的吐尔尕特山与吉尔吉斯斯坦毗邻,南侧以乌恰断裂与柯坪块隆划界,塔拉斯一费尔干纳断裂作为小区西界与东阿赖复向斜小区相隔,东北与阔克沙勒岭小区相接。泉华、碎屑岩地貌、火山熔岩地貌等地质遗迹景观为托云山间盆地的核心景观,地质遗迹类型多样,数目众多,极具典型性和独特性,具有极高的美学和科研科普价值,在天山山间盆地中具有代表性。论文在对托云盆地地质遗迹景观进行全面、系统调查和分析、研究基础上,以“学科——成因——其他属性”分类方法,并结合盆地演化的“盆前、盆地和盆后”三个时期,确立了地质遗迹景观分类体系,并根据地质遗迹的不同类型,对地质遗迹特征进行了分析,再根据第四纪前后托云盆地地质遗迹所在的大地构造环境、地质构造过程、盆地演化历史以及内外营力相互作用过程,对不同地质遗迹的形成和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并构建了各类地质遗迹景观形成演化模式,通过与国内同类地质遗迹的比较优势分析,定性评价、单因素与多因素相结合的半定量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对盆地地质遗迹景观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以上的分析和研究,取得主要成果和结论如下:1.以一个典型的天山山间盆地为对象,按照本文确立的地质遗迹景观分类的思路和方法,识别出地质剖面、地质构造、地貌景观、水体景观、矿物与矿床、环境地质遗迹等6大类地质遗迹景观;进一步可分为11类,15亚类,17个类型,并列举有代表型的地质遗迹景观130多个。2.从构造性质、规模等方面阐述了构造地质遗迹特征;从物理特性、化学特性、地貌特征等方面对泉华景观特征进行了分析;从类型、分布、展布、规模、形态、色彩、成因推断等方面对碎屑岩地貌景观特征进行了概括;从类型、分布、地貌形态、化学特征对火山熔岩地貌景观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3.托云盆地的形成和演化是盆地内地质遗迹景观形成的基础,其真正的形成是从海西运动末期、印支运动初期开始的,其形成过程总是与板块动力机制、构造运动过程、西天山造山带演化过程相联系。其演化过程包括托云盆地雏形形成期(P2—T3)、托云断陷盆地形成期(J1—J2)、托云断陷盆地萎缩期(J3—K2)、托云再生断陷盆地形成期(E1)、托云断陷—压陷叠加盆地形成期(E2—N2)、托云盆地第四纪地貌形成期(Q)等六个阶段。提出了托云盆地演化的“反复性挤压——拉张”模式,盆地演化的“起伏交替”模式。4.泉华景观在高角度逆冲的吐尔尕特断裂构造背景、志留系碳酸岩地层基础、岩溶作用、温带大陆性气候以及泉华沉积的适宜的地貌条件下,经历“冰雪融水或大气降水阶段——破碎带地下水的储存和运移——破碎带岩溶水的形成——泉华景观的形成”四个阶段,最终形成泉华景观。伴随造山带的隆起,和盆地的多次坳陷或断陷沉降,托云盆地不断接受沉积形成沉积地层,后期由于板块的挤压,形成断裂、褶皱等构造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多组节理构造,这些要素影响水系的发育,从而决定碎屑岩地貌形成和演化中流水侵蚀的方向和程度;托云盆地主要为偏东和偏西两个风向的风力侵蚀,为石柱、石蘑菇、石窝、岩腔、象形山石等碎屑岩景观和微地貌景观的塑造创造了条件。托云火山岩发源于板内造山带地质环境中的交代富集地幔,由于塔拉斯——费尔干纳断裂以东岩石圈的拆沉作用,形成以对流为特征的岩浆活动,在拆沉作用引起岩石圈的薄化过程中,由于板块挤压形成以塔拉斯——费尔干纳为代表的一系列走滑断裂,走滑断裂的局部拉张导致岩浆喷发,经过长期的地质作用特别是第四纪以来的风化作用、风力、流水等外力作用,形成了现代托云盆地以火山颈、破火山口、熔岩台地、熔岩垄脊和熔岩席为主要类型的地质遗迹景观。5.和国内着名钙华景观——黄龙相比,苏约克泉华发育背景为断裂带前,具有泉华滩数量多,面积小,分布相对集中,色彩类型多样,泉点逸气现象典型等特点;与新疆境内的其他雅丹地貌相比,研究区垄脊、沟谷地貌典型,次级微地貌类型齐全,色彩丰富,雅丹景观与火山熔岩景观形成奇特的景观组合;同我国着名的丹霞地貌相比,研究区丹霞地貌具有位于破火山口内奇特现象和地处边陲的特殊区位;与我国其他5大火山群相比,托云盆地火山地貌是新疆乃至国内有代表性的新生代火山熔岩地貌,火山颈、熔岩台地、垄脊、破火山口等火山熔岩地貌与碎屑岩景观形成的景观组合尤为典型。6.托云盆地地质遗迹定性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质遗迹景观典型性强、独特性高、规模宏大、品位高、组合妙,具较高的科学价值和和美学价值;通过定量评价,12个地质遗迹景观被评为A级(国家级),82个被评为B级(省、自治区级),41个被评为C级(市地、州级)。
王敏[7](2013)在《近代中西方设计风格对青岛建筑与室内设计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岛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座具有特殊意义的城市,体现这一特殊意义的不仅仅是青岛的殖民地历史,而是历史的见证者——曾经的建筑,建筑包含了建筑本身与室内空间,引领建筑与室内风格的是近代的设计思潮和时代背景,相对于其他的设计潮流,德国占领的17年曾经给青岛的城市建筑和室内设计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德租青岛签订期限为99年,对此,德国在这里进行了颠覆传统的城市规划建设,在这过程中,流行在西方国家的各种建筑与室内风格被移植到这里,尤其是德国,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使中国传统建筑与室内文化的改变。以青岛民居为例进行分析,其中德式建筑与室内中传入青岛的风格主要有复古思潮、折衷风格和青年风格,以德式经典建筑为案例进行剖析。最后,在孔孟文化底蕴深厚的青岛,中国传统文化以蔓延之势悄悄渗入,使青岛的德式建筑与室内设计融入了中式文化,使其风格发生了又一次细微的转变,通过分析建筑与室内中的细部结构,发现青岛建筑与室内设计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之处。德国占领之后的青岛经历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和两次日占时期,但其建筑与室内设计特点都选择延续德式建筑特点,使青岛拥有了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独特景象。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民族文化的渗透,青岛已经将这里的欧式风格发展演变,使其“中国化”,在保护旧时德式经典建筑的同时为设计师提供学习和借鉴的典范,从中吸取优秀文化,避免现代建筑与室内设计的千篇一律,构建地区特色建筑与室内景观,将室内设计与建筑同步,构成优秀中西文化的珠联璧合。
董勇[8](2012)在《贵州乌江下游喀斯特旅游资源的特色及其价值评价》文中提出贵州乌江下游的自然资源多样,地质环境复杂,有着丰富的喀斯特旅游资源。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使得该地区的喀斯特旅游资源并没有得到合理而充分的开发和保护。本文综合运用自然地理学、地质学、旅游学、地貌学、测量学、洞穴学、旅游地学等学科基础理论知识,以贵州乌江下游为研究区域,采用文献搜集、野外调查和实地测量对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域内各类型喀斯特旅游资源进行了统计和归类,深入分析了各类型喀斯特旅游资源的特色。最后,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喀斯特旅游资源的价值进行评价。得出以下结论:1、贵州乌江下游喀斯特十分发育,以峡谷、天坑、天生桥、石林等为代表的地表喀斯特和以大型溶洞和丰富的洞穴次生化学沉积为代表的地下喀斯特最为普遍,独具特色,将研究区喀斯特旅游资源类型归纳,分为2个大类4个亚类和11个景型。2、在研究区内实际测量洞穴90个,测量总长度59353.8m,得出了洞穴规模、洞口位置、高程、洞穴环境、温度、湿度、主要形态特征等详细数据,并绘制了典型洞穴的平面示意图,共35幅。3、通过定性和定量的评价方法,对贵州乌江下游喀斯特旅游资源的单体景观(113处)和景区(8处)的价值进行评价,得出单体景观最高级别(五级)的有18处,四级的有22处,三级的有33处;八处景区中最高级别的(五级)有2处,四级的3处,三级的3处。研究区内喀斯特旅游资源不但数量众多,而且资源价值极高。4、贵州乌江下游喀斯特旅游资源应该开发不同类型的游览模式,建立地质公园,同时对景区内不同级别的旅游资源实行分级保护。
袁德春[9](2011)在《印钮的发展变革及其工艺特点》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的印章艺术是传统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它集篆刻、雕刻、绘画、书法于一体,可谓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印钮是印章的组成部分,它随着印章的发展不断变革,印钮已不在限于使用的系带实用作用,它和印章篆刻一样,成为印章雕刻艺术的门类,并不断产生着新的雕刻技艺,并由简单的实用功能逐渐演变为精美的印钮艺术。然而对于它的发展,并没有得到像篆刻一样的关注度。印钮的式样演变过程、功用、含义、制度等方面一样是值得探讨研究的。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对印钮的定义以及印钮的用钮制度进行考察。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一样“波及”到印章的官印印钮,印钮也成为区分官阶和职位高低的一个符号。第二章,深入探讨印钮发展变革。第一,实用为主时期的印钮。第二,工艺美术为主时期的印钮。实用为主的古印钮,一般被界定为自印钮之始到明前期。这时期的印钮由于受到铸刻等因素制约,钮式较为简单。但这一时期的印钮是中国印钮的雏形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工艺美术时期的印钮,可以说是中国印钮艺术的高潮时期,这一时期的印钮是整个印钮艺术中的成熟时期。这一时期的印钮不管是在技法、种类、以及工艺发展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时期。本章以历史为主线,总结分析印钮的发展以及各时期的钮式特点与不同。第三章,本章主要研究影响印钮发展因素、印钮的雕刻、工艺特点,以及印钮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雕刻流派。印钮之所以能由实用品发展为艺术品,印石的运用为印钮的发展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条件。印钮的发展中古印钮和工艺时期印钮的区别不仅仅体现在式样和精细程度上,更重要的是制作。随着印钮制作工艺的发展完美,逐步衍生出新的印钮雕刻样式和技法。本文结合自己的亲身雕刻体验对工艺时期的雕刻步骤、技法等进行详细的探索与研究。印钮雕刻艺术独立于其他雕刻门类,发展到近现代,印钮雕刻家们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雕刻门派:以薄意见长的西门派和以圆雕见长的东门派,以及汲取两家之长经过美术学院专门学习的学院派。第四章,市场经济的今天,艺术品市场火热,收藏成为大众可触的投资方式,印钮艺术品逐渐成为收藏的热门。本章结合自己几年的雕刻经验以及对市场发展状况的了解,对印钮艺术品市场和印钮收藏的要素,加以探讨研究。
姜勇彪[10](2010)在《江西信江盆地丹霞地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丹霞地貌是具有陡崖坡的红层地貌。自30世纪30年代末陈国达提出“丹霞地形”(即丹霞地貌)以来,作为地貌学一个新的领域,丹霞地貌的研究经历了初创、成型和发展三个阶段,已日趋成熟。国内外大量的丹霞地貌被发现并加以研究和开发,使丹霞地貌作为一个地貌名词已走出国门并逐渐被世界所承认。然而目前丹霞地貌的研究更多的是注重地貌景观的发现及开发,少数学者所做的成因方面的研究,也主要是针对某景点分布区(点)进行,研究较为分散。针对一个盆地或更大范围丹霞地貌的对比研究工作还不系统也不够深入,丹霞地貌形成的控制因素还不明确。信江盆地位于江西省东部武夷山脉和怀玉山脉之间近东西向狭长的谷地内,大地构造处于扬子古板块和华夏古板块接合部。中生代以来受太平洋板块活动影响,经历了由拗陷盆地到断陷盆地的演化历程,沉积了一套“下灰上红”的陆相碎屑岩系,白垩纪之后经喜山期构造及新构造运动的作用,并在外动力地质作用下,盆地内形成了大量的丹霞地貌,是我国丹霞地貌发育典型代表区域之一。通过信江盆地ETM+遥感数据的解译并野外考查及验证,在盆地内圈划出15个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域。不同的区域内丹霞地貌的遥感影像具有不同的特征,总体上由盆地边缘向盆地中央,丹霞地貌景观发育呈一定的规律性变化:盆地边缘地带,遥感影像成网格状的,网格的密度较大,丹霞地貌以峰林、峰丛为特征;盆地中部信江河两岸,遥感影像呈现大片红色,岩石裸露,丹霞地貌以低矮的小石峰为特征,山顶植被稀少;中间过渡地带遥感影像呈现条块状,丹霞地貌以石寨、巷谷(一线天)岩崖等景观为特征。研究表明,信江盆地丹霞地貌的发育与其在盆内的位置、红层岩性、构造发育强度、水系分布等均有一定的相关性,这些因素在丹霞地貌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它们共同构成了信江盆地的成景系统。在信江盆地的不同位置,由于各成景要素具有不同的特征,它们单独或共同作用,在不同的位置形成各具特色的丹霞地貌景观组合,而在相似的位置上,由于成景要素具有相似特征,形成的丹霞地貌组合也有一定的相似性,表明其经历了相似的演化历史。信江盆地的南缘是丹霞地貌发育比较集中的地方,从盆地的西部到东部,分别有龙虎山的仙水岩、应天山、弋阳龟峰、铅山仙年寨、广丰九仙山和六石岩等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这些地区的红层主要是赣州群茅店组或龟峰群河口组巨厚层砾岩、含砾砂岩和砂岩。由于处于盆地的南部边缘地带,受边界断层活动的影响,不仅使红层产状发生明显变化,发生倾斜,地壳的抬升速率相对较大,而且由于受断层和节理的强烈切割,红层被切割成条块状、方块状,增加红层的破碎度,促进外动力地质作用,在信江各支流如泸溪河、罗塘河、丰河等流水强烈下蚀作用下,形成高大的陡崖壁,丹霞地貌以“顶斜”的峰林、峰丛型景观组合为特征。由于各成景要素相互促进、共同作用,丹霞地貌演化速率快,这些地区的丹霞地貌演化大多已步入壮年晚期至老年早期。盆地中部北缘横峰至上饶一带,出露的地层为龟峰群莲荷组,为河湖相巨厚层状砂砾岩、砾岩和砂岩,钙质胶结或泥质胶结。受盆地北侧边界断层活动的影响,地层产状由原始水平变为倾斜岩层,在盆地边缘产状高达45°以上,同时,由于受边界断层活动的影响,派生出的节理将红层切割成条块状。由于该地区远离信江,河流的侵蚀作用较弱,而受雨水的溶蚀作用则较强,沿断层和节理等裂隙经长时间溶蚀,形成沟槽、岩洞等景观。盆地北侧主要以单斜山、石峰、石墙、石柱、石崖、穿洞、岩洞等景观组合为特征,丹霞地貌演化已步入壮年早期。盆地中部信江河两岸地带,出露的地层为龟峰群塘边组厚层、巨厚层砂岩、含砾砂岩,大型交错层理发育,钙质胶结,分选性好。由于地处盆地中部,受边界断层活动的影响较弱,而河流地质作用相对较强,受流水长期的侧蚀作用,信江蜿蜒崎岖,在信江河沿岸一带,常形成一些高度相对较矮的崖壁。在河流凹岸,常因河流侧蚀作用,发生溶蚀,形成岩洞,并成群出现,是信江盆地中部常见的丹霞景观类型。由于溶蚀作用,石峰顶部常呈圆型,形成顶圆的丹霞地貌。由于位于盆地中部,内动力地质作用相对较弱而外动力作用较强,地貌演化速率相对较慢,丹霞地貌景观处于幼年期至青年早期阶段。介于盆地边缘与盆地中部的过渡地带,出露的红层为河口组上部的砂岩、含砾砂岩、塘边组砂岩和莲荷组下部的砂岩,这一地区受边界断层活动的影响介于盆地边缘和盆地中部之间,在一些断层带附近,地层的产状也发生明显变化,而大部分地区产状变化不大,水系的分布也较少,河流地质作用相对较弱,丹霞地貌演化速率最慢,大都仍处于幼年期,只有部分地区受构造或河流影响,地貌演化进入青年期至壮年早期阶段,以平顶的方山、峡谷、石崖、巷谷等景观组合为特征。由于控制丹霞地貌演化的成景系统绪要素具有不同的特征,信江盆地内不同部位丹霞地貌经历了不同的演化进程,不同发育阶段的丹霞地貌在盆地内成带状分布。对比国内外丹霞地貌表明,信江盆地丹霞地貌类型齐全,景观典型、造型奇特,是我国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之一。
二、一种天然纯黑色蘑菇石被发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天然纯黑色蘑菇石被发现(论文提纲范文)
(2)《玛雅》(第三章)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Acknowledgements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Project Background |
1.2 Project Objectives |
1.3 Project Significance |
1.4 Report Structure |
Chapter Two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 |
2.1 An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s |
2.2 Main Content of the Source Text |
2.3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
2.3.1 The Text Type of the Source Text |
2.3.2 The Language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
Chapter Three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and Translation Methods |
3.1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
3.1.1 The Lexical Difficulties |
3.1.2 The Syntactic Difficulties |
3.2 Translation Theories |
3.3 Translation Methods |
3.3.1 Conversion |
3.3.2 Division |
3.3.3 Zero Translation |
3.3.4 Reorganization |
Chapter Four Conclusion |
References |
Appendix I Source Text |
Appendix II 中文译文 |
(3)中国南方喀斯特景观美学全球对比及其世界遗产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现状 |
1 喀斯特景观 |
2 喀斯特景观美学 |
3 喀斯特景观研究进展与展望 |
二、研究设计 |
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2 技术路线与方法 |
3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4 资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
三、中国南方喀斯特景观与自然美 |
1 喀斯特景观类型 |
2 喀斯特景观结构 |
3 喀斯特景观美学特征 |
4 喀斯特景观美学重要性 |
5 “中国南方喀斯特”喀斯特景观自然美 |
四、“中国南方喀斯特”基于自然美和美学价值标准的全球对比分析 |
1 石林喀斯特基于自然美和美学价值标准的对比分析 |
2 金佛山喀斯特基于自然美和美学价值标准的对比分析 |
3 武隆喀斯特基于自然美和美学价值标准的对比分析 |
4 施秉喀斯特基于自然美和美学价值标准的对比分析 |
5 荔波-环江喀斯特基于自然美和美学价值标准的对比分析 |
6 桂林喀斯特基于自然美和美学价值标准的对比分析 |
五、中国南方喀斯特基于自然美的世界遗产价值 |
1 中国南方喀斯特景观谱系的完整性 |
2 “中国南方喀斯特”整体美学价值及贡献 |
3 “中国南方喀斯特”遗产地美学价值及贡献 |
4 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其它世界遗产地美学价值与贡献 |
5 中国南方喀斯特其它潜在世界遗产地美学价值与贡献 |
六、结论与讨论 |
1 中国南方喀斯特景观与自然美 |
2 “中国南方喀斯特”基于自然美和美学价值标准的全球对比分析 |
3 中国南方喀斯特基于自然美的世界遗产价值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4)北方满族民居历史环境景观分析与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引言 |
一、 研究的缘起 |
二、 不容乐观的满族古镇历史文化保护现状 |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 各地满族民居发展动态 |
三、 内容框架 |
第一章 历史变迁中的北方满族民居及其景观环境 |
一、 清初、中期北方满族居住聚落初成 |
二、 北方四域满族民居、景观环境遗存及保护现状 |
(一) 东北三省满族民居建筑景观遗存及保护现状 |
(二) 内蒙古满族民居建筑景观遗存及保护现状 |
(三) 新疆、西北各域满族民居建筑景观遗存及保护现状 |
(四) 河北地区满族民居建筑景观遗存及保护现状 |
第二章 北方满族民居景观环境的成因 |
一、 自然因素对北方满族民居景观环境的影响 |
(一) 气候条件、自然地貌对北方满族民居景观环境的限制 |
(二) 寒温带生物种直接生成北方满族民间景观环境 |
1. 森林和地方资源为北方满族民居的景观环境提供丰厚的材料储备 |
2. 野生动物与家禽、家畜直接影响北方满族民居的景观原素 |
二、 人文情愫对满族民居景观的影响 |
(一) 萨满教、满族民间传说之“万物有灵”与“以西为贵” |
(二) 社会制度、民族政策对满族民居景观大环境的影响 |
(三) 风土风俗、道德礼制直接促成民居景观环境各要素的形成 |
第三章 北方满族民居景观环境的营造技艺与风貌 |
一、 北方满族民居建造技艺——就地取材与构造做法 |
二、 北方满族民居建筑装饰特点 |
三、 北方满族民居室内外格局 |
(一) 满族民居的取暖文化:灶台、万字炕、跨海烟囱 |
(二) 明堂、倒闸的格局与形制 |
四、 多元文化影响下的满族民居景观元素 |
(一) 荒蛮与自守——城墙、街路、护城河 |
(二) 对称与阔达——三合院 |
(三) 风水与民俗——牌坊、影壁、大门 |
(四) 天圆与地方——屋顶、墙体 |
(五) 信仰与礼制——索罗杆子和“喜里妈妈” |
五、 北方满族民居景观聚落形态的的整体风貌特点 |
六、 满族园林 |
(一) 满族园林-国家政治的旌旗 |
(二) 满族园林-身份地位的华服 |
七、 北方各域满族民居景观环境的差异 |
(一) 草原之上的满蒙民居 |
(二) 高原之上的满族民居 |
(三) 东北满族民居模式同清京津四合院、南方建筑的比对 |
第四章 北方满族民居建筑景观环境美的意蕴 |
一、 对立与背反——西方建筑景观环境的自由精神 |
二、 中国传统合院景观环境的的礼乐精神 |
(一) 传统合院景观体现出天、地、人共生共存的和谐思想 |
(二) 儒道禅对北方民居聚落景观的影响 |
(三) 由“木”引发的思考 |
三、 北方满族民居聚落景观的审美意匠 |
(一) 上而下、下而上的空间之美 |
(二) 自然组群的演变之美 |
(三) “豆包文化”的生土之美 |
四、 满族民居景观在北方各域的演进与消亡 |
第五章 北方满族民居与当代环境的协调发展 |
一、 传统满族民居建筑景观面临的挑战 |
(一) “脱胎换骨”的改造及商业开发的破坏 |
(二) 假景观的充斥 |
(三) 关于政府的“大手笔” |
(四) 现代居民同古民居聚落环境的“心理距离” |
二、 保护满族民居历史环境的当代价值 |
三、 发展满族民居历史环境的若干途径 |
(一) “人文关怀”与文化古镇保护 |
(二) 堪天舆地 和谐景观 |
(三) “地窨子”的启发——还朴自然,原生建筑的回归与借鉴 |
(四) 用循环生态理念保护发展古镇民居景观环境 |
1. 生态建筑与建筑生态化 |
2. 生态民居建筑景观的现状与探索 |
四、 小结 |
第六章 北方满族民居及历史环境保护与发展空间 |
一、 北方满族民居及历史环境保护案例——吉林乌拉满族老镇 |
(一) 乌拉古镇自然风貌 |
(二) 乌拉古镇历史文化、建筑景观现状分析 |
1.乌拉古镇满族民居建筑现貌 |
2.萨满文化在乌拉古镇满族民居建筑艺术中的保留 |
3.当代乌拉古镇满族民居建筑的装饰特点 |
二、 满族历史建筑保护——乌拉古镇“三府”保护 |
(一) “魁府”、“萨府”现状 |
(二) “后府”复原 |
三、 满族历史街路保护——乌拉古镇民俗老街修复整治 |
四、 满族历史城乡聚落保护——乌拉古镇满族乡规划开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录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从北京城中轴线看中国设计审美观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的缘起 |
1.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中国传统城市与城市中轴线规划理论研究综述 |
1.3.2 设计美学与设计批评发展研究综述 |
第2章 北京城中轴线形成的历史轨迹及其组成 |
2.1 北京城与中轴线的形成 |
2.1.1 从蓟城到金中都 |
2.1.2 元大都与中轴线的确定 |
2.1.3 明清北京城与中轴线的确定 |
2.2 北京城中轴线的组成 |
2.2.1 研究北京城中轴线需要明确的几个概念 |
2.2.2 明清北京城中轴线的组成 |
第3章 北京城中轴线的文化内涵与传统审美观 |
3.1 北京城中轴线的文化渊源 |
3.1.1 天人合一 |
3.1.2 象天设都 |
3.1.3 礼制 |
3.1.4 阴阳学说 |
3.2 北京城中轴线蕴含的中国传统美学观念 |
3.2.1 从设计师的角度认识传统美学的特点 |
3.2.2 北京城中轴线与“和”的思想 |
3.2.3 北京城中轴线体现的传统设计观 |
第4章 北京城中轴线的近代变迁 |
4.1 北京城中轴线格局的变化 |
4.1.1 紫禁城功能的终结与故宫博物院的成立 |
4.1.2 天安门广场的改造 |
4.1.3 其它重要变化 |
4.2 变化带来的新的设计现象 |
4.2.1 近代西洋建筑在北京的早期发展(至 19 世纪末) |
4.2.2 20 世纪初的“洋风”建筑 |
4.2.3 民族风格与现代主义的碰撞 |
4.2.4 北京近现代建筑的美学意象 |
第5章 由北京城中轴线引发的思考与批评 |
5.1 关于北京城中轴线申遗类型的讨论 |
5.2 由北京城中轴线带来的美学讨论 |
5.2.1 西方设计发展体现的审美观 |
5.2.2 中西方设计审美的差异 |
5.2.3 折衷主义设计审美观的确立 |
5.3 几点反思 |
5.3.1 反思一:如何对待西方文化 |
5.3.2 反思二:如何对待民族形式 |
5.3.3 反思三:如何走出创新之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新疆乌恰托云山间盆地地质遗迹景观体系、成因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3 第四纪地质遗迹景观研究进展 |
1.3.1 地质遗迹景观体系与分类 |
1.3.2 地质遗迹景观成因和演化 |
1.3.3 地质遗迹景观资源评价 |
1.4 天山山间盆地及研究进展 |
1.4.1 天山山间盆地 |
1.4.2 天山托云山间盆地 |
1.5 新疆乌恰托云盆地第四纪地质遗迹研究进展 |
1.5.1 科学考察现状 |
1.5.2 旅游开发规划研究现状 |
1.5.3 地质遗迹调查现状 |
1.5.4 相关文献 |
1.6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6.1 主要研究内容 |
1.6.2 主要研究方法 |
1.6.3 研究技术路线和过程设计 |
1.7 研究特色与创新 |
第2章 自然地理概况 |
2.1 地理位置和范围 |
2.2 自然环境条件 |
2.2.1 气候条件 |
2.2.2 水文条件 |
2.2.3 地貌概况 |
2.2.4 矿藏 |
2.2.5 地质遗迹景观资源概况 |
第3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3.1 大地构造 |
3.2 第四纪前地质背景 |
3.2.1 地层系统 |
3.2.2 地质构造 |
3.2.3 岩浆活动 |
3.3 第四纪以来地质背景 |
3.3.1 新构造运动 |
3.3.2 第四系特征 |
3.3.3 第四纪外力作用 |
3.4 地质发展简史 |
第4章 地质遗迹资源体系研究 |
4.1 托云盆地地质遗迹类型体系 |
4.1.1 托云盆地地质遗迹类型分析 |
4.1.2 托云盆地地质遗迹类型体系构建 |
4.1.3 托云盆地部分地质遗迹类型的讨论 |
4.2 托云盆地地质遗迹分布 |
4.3 托云盆地地质遗迹特征分析 |
4.3.1 地质构造形迹及构造地貌特征分析 |
4.3.2 泉流、泉华地质遗迹特征分析 |
4.3.3 碎屑岩地貌特征分析 |
4.3.4 火山和熔岩地貌特征分析 |
第5章 地质遗迹形成与演化研究 |
5.1 托云盆地的形成与演化初探 |
5.1.1 托云盆地形成与演化的分析方法 |
5.1.2 托云盆地形成与演化过程 |
5.1.3 托云盆地演化的“反复性拉张——挤压”和“起伏交替”模式 |
5.2 泉流、泉华地质遗迹的形成与演化 |
5.2.1 形成、演化条件分析 |
5.2.2 形成演化过程分析 |
5.2.3 成景过程模式 |
5.3 碎屑岩地貌遗迹的形成和演化 |
5.3.1 形成和演化条件分析 |
5.3.2 形成和演化过程分析 |
5.3.3 成景过程模式 |
5.4 火山熔岩地貌遗迹的形成和演化 |
5.4.1 形成和演化条件分析 |
5.4.2 形成和演化过程分析 |
5.4.3 形成和演化过程模式 |
第6章 地质遗迹资源评价研究 |
6.1 地质遗迹对比评价 |
6.1.1 泉流、泉华地质遗迹的对比评价 |
6.1.2 碎屑岩地貌地质遗迹的对比评价 |
6.1.3 火山熔岩地貌地质遗迹的对比评价 |
6.2 地质遗迹定性评价 |
6.3 地质遗迹定量评价 |
6.3.1 定量评价依据 |
6.3.2 单因素评价 |
6.3.3 综合评价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件 |
(7)近代中西方设计风格对青岛建筑与室内设计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
1.3.1 国内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
1.3.2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4 主要内容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主要的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4.4 结构框架 |
2 十九世纪以来中西方艺术风格研究 |
2.1 德国流行的艺术风格 |
2.1.1 时代背景 |
2.1.2 风格特点 |
2.2 中国的设计思想与风格特点 |
2.2.1 时代背景 |
2.2.2 风格特点 |
2.2.3 西方思潮冲击下的中国建筑与室内 |
2.3 本章小结 |
3 青岛德式建筑与室内装饰风格 |
3.1 复古风格 |
3.1.1 新文艺复兴 |
3.1.2 新罗马风 |
3.2 青年风格 |
3.3 折衷主义 |
3.3.1 西式融合 |
3.3.2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德式建筑与装饰 |
3.4 本章小结 |
4 德租之后青岛近代建筑与室内设计 |
4.1 日本第一次占领青岛(1914年——1922年) |
4.2 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统治青岛 |
4.3 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1938年——1945年) |
4.4 八大关——中西方文化融合的产物 |
4.5 本章小结 |
5 青岛建筑与室内装饰发展趋势展望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贵州乌江下游喀斯特旅游资源的特色及其价值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论文的创新性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旅游资源和喀斯特旅游资源 |
2.2 国外研究综述 |
2.3 国内研究综述 |
2.4 贵州乌江下游的喀斯特研究现状 |
2.4.1 前人调查研究历史 |
2.4.2 已有岩溶开发利用与保护 |
2.5 本文的理论基础 |
第三章 研究区地质地理概况 |
3.1 研究区所处的地理位置 |
3.2 研究区地质基础条件 |
3.2.1 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 |
3.2.2 水文地质及地下河系统 |
3.3 研究区所处区域的自然环境状况 |
3.3.1 地势、地貌 |
3.3.2 气候、水文 |
3.3.3 土壤植被 |
3.4 研究区所处区域的社会经济环境状况 |
3.4.1 历史沿革和民族组成 |
3.4.2 人文史迹 |
3.4.3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
第四章 研究区喀斯特旅游资源特色 |
4.1 喀斯特旅游资源的发育 |
4.1.1 喀斯特旅游资源发育的条件 |
4.1.2 影响喀斯特旅游资源发育的因素 |
4.1.3 喀斯特旅游资源发育的阶段性 |
4.2 喀斯特旅游资源的类型 |
4.3 贵州乌江下游喀斯特旅游资源及其特色 |
4.3.1 喀斯特峡谷旅游资源 |
4.3.2 喀斯特洞穴旅游资源 |
4.3.3 天坑 |
4.3.4 天生桥 |
4.3.5 石林 |
4.3.6 喀斯特峰丛 |
4.3.7 喀斯特湖 |
4.3.8 奇特象形山石 |
4.4 贵州乌江下游地区喀斯特旅游资源的总体特征 |
第五章 研究区喀斯特景观旅游资源评价 |
5.1 喀斯特景观资源评价方法 |
5.2 研究区普遍价值评价 |
5.2.1 景点评价 |
5.2.2 景区评价 |
5.3 利用价值评价 |
5.3.1 区位条件 |
5.3.2 客源市场 |
5.3.3 基础设施及服务设施 |
5.3.4 政策后盾 |
5.3.5 投资 |
5.4 旅游开发的优势及存在问题 |
第六章 研究区喀斯特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对策 |
6.1 开发不同类型的旅游模式 |
6.2 建立地质公园 |
6.3 生态环境保护 |
6.4 研究区内的喀斯特景观保护 |
第七章 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
7.1 结论 |
7.2 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图 |
附表 |
致谢 |
(9)印钮的发展变革及其工艺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印钮及其印钮制度 |
(一) 印钮 |
(二) 印钮制度 |
二、印钮的两种文化表现 |
(一) 实用为主时期的印钮 |
1. 先秦印钮 |
2. 秦汉隋唐时期印钮 |
(二) 工艺美术为主时期的印钮 |
1. 元明时期印钮 |
2. 清朝印钮艺术的蓬勃发展 |
3. 工艺时期印钮分类 |
三、印钮发展变革的成因及其工艺特点 |
(一) 印钮变革的成因 |
(二) 印钮的制作及工艺特点 |
1. 古印钮制作及工艺特点 |
2. 石质印章印钮制作及工艺特点 |
(三) 印钮雕刻流派 |
四、印章的收藏 |
(一) 收藏的意义 |
(二) 决定收藏的要素 |
1. 印材 |
2. 印钮雕刻及印章篆刻 |
结语 |
附:本文作者印石作品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读研期间获奖情况 |
致谢 |
(10)江西信江盆地丹霞地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丹霞地貌研究现状 |
1.1.1 丹霞地貌国内外研究历程 |
1.1.2 丹霞地貌研究主要进展 |
1.1.3 丹霞地貌形成机制研究 |
1.1.4 丹霞地貌研究存在的问题 |
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技术线路 |
1.5 完成的工作量与创新之处 |
1.5.1 完成的工作量 |
1.5.2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信江盆地地学背景 |
2.1 地理环境 |
2.1.1 地貌环境 |
2.1.2 气候环境 |
2.1.3 水文地质 |
2.1.4 人文地理环境 |
2.1.5 生物资源 |
2.2 地质背景 |
2.2.1 地层 |
2.2.2 岩浆岩 |
2.2.3 构造 |
2.2.4 地质演化史 |
第3章 信江盆地丹霞地貌特征及国内外对比 |
3.1 信江盆地丹霞地貌遥感影像特征 |
3.1.1 遥感影像的选择与预处理 |
3.1.2 遥感影像解译 |
3.2 信江盆地丹霞地貌主要类型 |
3.2.1 信江盆地丹霞地貌形态特征 |
3.2.2 信江盆地丹霞地貌成因类型 |
3.3 信江盆地丹霞地貌空间分布规律 |
3.3.1 信江盆地丹霞地貌组合特征 |
3.3.2 信江盆地丹霞地貌空间分布特征 |
3.4 与国内外其它红层地貌对比 |
3.4.1 与国内其它红层地貌对比 |
3.4.2 与国外红层地貌对比 |
第4章 信江盆地红层与丹霞地貌发育关系 |
4.1 信江盆地红层发育特征及其分布 |
4.1.1 信江盆地红层分布 |
4.1.2 信江盆地红层发育特征 |
4.1.3 信江盆地红层岩石学特征 |
4.1.4 信江盆地红层沉积环境 |
4.2 信江盆地原型分析 |
4.2.1 信江盆地基底发育阶段 |
4.2.2 信江拗陷盆地演化阶段 |
4.2.3 信江断陷红层盆地演化阶段 |
4.2.4 信江盆地后期改造阶段 |
4.3 信江盆地红层地貌发育特征 |
4.4 信江盆地红层与丹霞地貌景观的关系 |
4.4.1 茅店组红层与丹霞地貌的关系 |
4.4.2 河口组红层与丹霞地貌的关系 |
4.4.3 塘边组红层与丹霞地貌的关系 |
4.4.4 莲荷组红层与丹霞地貌的关系 |
第5章 信江盆地构造与丹霞地貌发育关系 |
5.1 褶皱特征 |
5.2 断层特征 |
5.2.1 北东向断层 |
5.2.2 北西向断层 |
5.2.3 近东西向断层 |
5.3 丹霞地貌区节理特征 |
5.4 信江盆地构造与丹霞地貌关系 |
5.4.1 断层活动与丹霞地貌关系 |
5.4.2 节理发育与丹霞地貌的形态 |
第6章 信江盆地外动力地质作用与丹霞地貌发育关系 |
6.1 信江盆地水系与丹霞地貌的关系 |
6.1.1 信江水系发育与丹霞地貌分布 |
6.1.2 流水侵蚀与丹霞地貌发育 |
6.2 重力崩塌作用与丹霞地貌 |
6.3 风化作用与丹霞地貌 |
6.3.1 物理风化作用 |
6.3.2 化学风化作用 |
6.3.3 生物风化作用 |
6.3.4 差异风化作用 |
第7章 信江盆地丹霞地貌演化模式 |
7.1 信江盆地丹霞地貌成景系统分析 |
7.1.1 丹霞地貌的物质基础 |
7.1.2 丹霞地貌成景系统中的主要内营力 |
7.1.3 丹霞地貌成景系统中的主要外营力 |
7.2 信江盆地丹霞地貌演化特征分析 |
7.3 信江盆地丹霞地貌演化模式 |
结论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图 |
附表 |
图版与图版说明 |
四、一种天然纯黑色蘑菇石被发现(论文参考文献)
- [1]梵净山的蛮荒传奇[J]. 李春梅,石磊,任廷昌,何朝清,雷孝平,牛克锋,Benjamin Tapley,朱永忠,顾莹,杨传东,杨剑坤. 中国周刊, 2017(06)
- [2]《玛雅》(第三章)翻译实践报告[D]. 龚盼婷.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7(08)
- [3]中国南方喀斯特景观美学全球对比及其世界遗产价值研究[D]. 仲艳. 贵州师范大学, 2014(01)
- [4]北方满族民居历史环境景观分析与保护[D]. 韩沫. 东北师范大学, 2014(12)
- [5]从北京城中轴线看中国设计审美观的演变[D]. 张帆. 北京理工大学, 2014(04)
- [6]新疆乌恰托云山间盆地地质遗迹景观体系、成因及评价研究[D]. 罗培. 成都理工大学, 2014(04)
- [7]近代中西方设计风格对青岛建筑与室内设计的影响研究[D]. 王敏. 东北林业大学, 2013(03)
- [8]贵州乌江下游喀斯特旅游资源的特色及其价值评价[D]. 董勇. 广西师范学院, 2012(10)
- [9]印钮的发展变革及其工艺特点[D]. 袁德春. 广西师范大学, 2011(05)
- [10]江西信江盆地丹霞地貌研究[D]. 姜勇彪. 成都理工大学,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