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降纤酶治疗不同时期脑梗死的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宋杨[1](2021)在《降纤酶与谷红注射液联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浅析急性脑梗死患者对症治疗中应用谷红注射液联合降纤酶,对患者神经功能与血液流变学的疗效价值。方法于2017年12月—2019年4月筛选因急性脑梗死疾病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80例,遵循自愿入组原则,依照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平均分组,展开后续治疗及对比论证。其中一组单一给药降纤酶,40例,1次/d,取名单一组;另一组在单一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以谷红注射液联合治疗,同样40例,1次/d,取名联合组,两组用药共持续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经治疗,联合组在综合疗效、神经功能恢复及血液流变学改善情况方面均较单一组更佳,P<0.05。结论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应用降纤酶结合谷红注射液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促血液流变学恢复,综合疗效提升显着,临床应用可,应予推广。
夏天[2](2021)在《蚓激酶肠溶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案》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又名缺血性中风,是由于脑的缺血性病理改变导致的相应脑部功能缺损的一种发病迅速,以偏瘫、失语、昏迷等为主要临床症状的脑血管疾病。近年来缺血性脑卒中所带来的疾病负担越来越重,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方法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地龙作为临床常用的活血化瘀药,其提取物蚓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研究通过对中医中风的梳理,明确中医缺血性中风与西医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同病名、确定诊断标准、证型分类,为更好地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提供思路方法。方法:本研究主要通过对历代中风的溯源以及当今脑卒中的整理,确定当今缺血性脑卒中的中西医概念、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法。通过对全球及我国脑卒患病人数、死亡人数等疾病负担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全球及我国脑卒中的相关疾病负担情况及变化。通过对蚓激酶治疗脑卒中的文献研究,分析整理蚓激酶在脑卒中的应用及有效指标。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分析以及多次专家讨论,制订蚓激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案。结果:中医中风病经历了病名概念的统一,在近现代时期与西医脑卒中相等同,汲取西医内容,按病理因素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对于缺血性中风的病名诊断标准采用西医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对全球及我国的脑卒中的相关疾病负担情况及变化的分析发现缺血性脑卒中的疾病负担指标在脑卒中的整体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其中我国缺血性脑卒中的疾病负担在近年来呈现快速上涨的趋势。通过对缺血性脑卒中中西医分型与治疗方式的整理分析发现,现今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治疗更是多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并基于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发展了许多中药的新型制剂,给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用药提供了新选择新思路。对地龙提取物蚓激酶治疗脑卒中的文献研究发现,蚓激酶对缺血性脑卒中的NIHSS神经功能评分(NIH Stroke Scale,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纤溶活性指标(纤维蛋白原含量、t-PA(组织纤维溶酶原激活物))、凝血活性指标(血小板聚集功能、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改善作用均得到肯定。结论:现有证据表明,我国缺血性脑卒中的疾病负担重,且呈逐渐加重趋势。现在中西医理念相结合的缺血性脑卒中诊疗手段优势凸显,地龙提取物蚓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缺乏高质量的研究数据支撑,因此制定蚓激酶肠溶胶囊(博洛克)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案,以期蚓激酶能够更好地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
李德华[3](2021)在《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与NT-ProBNP、CRP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分析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对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患者中医证型与血清NT-proBNP、血清CRP水平以及梗死部位之间进行研究探讨,作出统计分析,祖国传统医学中医辨证与现代医学中客观指标相结合,为精准中医辨证论治打下基础,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急性脑梗死提供初步理论依据,使中医治疗更具科学性。方法:收集2019年12月-2020年10月期间符合要求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以及血清NT-proBNP及CRP水平、影像学检查结果等。将60例纳入病例按照《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中的诊断标准和辨证标准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再根据OCSP临床分型将梗死部位按照前、后循环供血区划分。采用SPSS22.0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整理,并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卡方检验、T检验分析等进行统计,最终得出结论,分析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与血清NT-proBNP、血清CRP水平及梗死部位的相关性。结果:对6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各中医证型、NT-proBNP及CRP和梗死部位进行统计,得到以下结果:(1)急性脑梗死三组中医证型,风痰瘀阻型、风火上扰型、气虚血瘀型分别为24例、22例、14例,所占比例分别为40%、36.7%和23.3%,其风痰瘀阻型所占比例最大,气虚血瘀型所占比例最小。(2)任意两组在性别、年龄方面经t检验P>0.05,统计学分析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中医证型风痰瘀阻、风火上扰、气虚血瘀及对照组两两之间在性别、年龄方面皆没有显着性差异。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与健康体检者进行NT-proBNP、CRP水平比较,经独立样本t检验,经比较P值<0.05,总体比较有差异性,NT-proBNP水平总体比较F值为19.338,P值为小于0.001;CRP水平总体比较F值为8.195,P值为0.005,缺血性中风者血清NT-proBNP水平及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者。(3)血清NT-proBNP水平两两比较:风痰瘀阻型与风火上扰型比较,P值为0.403;风痰瘀阻型与气虚血瘀型比较,P值为0.19,P均大于0.05,无统计学意义;风火上扰型与气虚血瘀型比较,P值为0.047,P值<O.05,有统计学差异。血清CRP水平两两比较:风火上扰型与气虚血瘀型比较,P值为0.891,无统计学差异;风痰瘀阻型与风火上扰型比较得出P值为0.012;风痰瘀阻型与气虚血瘀型比较,P值为0.019,两者P值均<O.05,有统计学差异。(4)在急性缺血性中风中前循环脑梗死共42例,所占比为70%,后循环缺血性中风共18例,所占比为30%。对前、后循环急性脑梗死风痰瘀阻证型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在前循环急性缺血性中风中,风痰瘀阻证存在20例,占前循环中风病各证型比例的47.6%,后循环急性缺血性中风4例,占后循环中风病各证型比例的22.2%;对前、后循环急性脑梗死风火上扰证型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在前循环急性缺血性中风中,风火上扰证存在12例,占前循环中风病各证型比例的28.6%,后循环急性缺血性中风10例,占后循环中风病各证型比例的55.6%;对前、后循环急性脑梗死气虚血瘀证型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在前循环急性缺血性中风中,气虚血瘀存在10例,占前循环中风病各证型比例的23.8%,后循环急性缺血性中风4例,占后循环中风病各证型比例的22.2%;对各证型与前、后急性期脑梗死进行相关性分析,进行卡方检验,其中风火上扰P值为0.047,卡方为3.951,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而风痰瘀阻型、气虚血瘀型P值均>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为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中医证型与血清NT-proBNP水平及CRP水平的相关性研究,最终统计分析表明:(1)脑梗死急性期与血清NT-proBNP水平及CRP水平具有相关性,缺血性中风者血清NT-proBNP水平及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2)在急性脑梗死各证型中,风痰瘀阻型占比最大,气虚血瘀型占比最小。三个证型组中血清NT-proBNP水平从高到低依次是:风火上扰型>风痰瘀阻型>气虚血瘀型。三个证型组中血清CRP水平从高到低依次是:风痰瘀阻型>风火上扰型>气虚血瘀型。(3)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与脑梗死部位存在相关性。前循环急性期脑梗死所占比例更大,后循环急性期脑梗死相对较少。在本次试验中风火上扰证在前、后循环急性期脑梗死中的分布有差异。前循环急性期脑梗死以风痰瘀阻型为主要证型,后循环急性期脑梗死以风火上扰型为主要证型。
范馨维[4](2020)在《交替取穴电针治疗风痰阻络型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课题运用交替取穴配合电针治疗风痰阻络型脑梗死急性期,通过观察其近期临床疗效,以期为风痰阻络型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综合治疗方案,找到一种简便易行且疗效显着的治疗方法,从而为交替取穴在风痰阻络型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应用中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交替取穴组)、对照组A(常规取穴组)、对照组B(常规西医治疗组),每组30人,三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所用穴位分为2组,采用交替取穴的方法,每天选取其中一组穴位进行治疗,1天1次,10次为一个疗程,共进行2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1天。对照组A所用穴位为治疗组的患侧穴位,其余治疗同治疗组。对照组B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主要按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制定的脑梗死急性期治疗方案内科西医常规治疗。2个疗程结束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均根据1996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疗效评定标准,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以及临床疗效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来评价治疗组治疗风痰阻络脑梗死在临床治疗上是否具有优势及可行性。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经统计分析后无显着差(P>0.05),具有可比性。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与治疗前相比,3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都较前有明显恢复,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常规取穴组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3.3%,治疗组与两个对照组之间的比较P值均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个对照组之间的比较P值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可以改善中风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交替取穴针法较常规取穴法更能提高中风急性期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是一种安全性高、临床疗效好、且易于推广的方法。
刘虹[5](2020)在《不同剂量降纤酶治疗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不同剂量降纤酶治疗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6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每组各5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并在此治疗基础上,小剂量组患者加用降纤酶5U/次·d静脉滴注治疗,隔日1次,共3次;大剂量组患者则应用降纤酶10U/次·d静脉滴注,隔日1次,共3次。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g)水平。结果大剂量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3%(50/53),显着高于小剂量组的79.2%(42/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Fg水平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g水平显着降低,且大剂量组患者Fg水平降低程度比小剂量组更显着(P<0.05)。大剂量组患者发生牙龈出血2例,巩膜出血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小剂量组患者发生牙龈出血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降纤酶能够提升缺血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可显着降低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且安全性较好,是一种安全可靠的用药方案。
杨道阔[6](2019)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影响分析》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分析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7月-2018年8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4例,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降纤酶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用药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均得到显着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着,可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神经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高晓红,李莹,王振川,李勐[7](2019)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影响分析》文中提出目的研究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5月至2017年2月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应用脑血循环改善剂、脑细胞保护剂、血压、血糖调节等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用降纤酶治疗。就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比和血浆比黏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急性脑梗死转归率、后遗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急性脑梗死转归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后遗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其中,对照组3例言语不利,3例肢体偏瘫,2例口眼歪斜。观察组1例肢体偏瘫。干预前血浆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比和血浆比黏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似,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浆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比和血浆比黏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肯定,可改善血流动力学和血液循环,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改善预后,减少后遗症。
李国顺[8](2018)在《通圣片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及自噬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脑血管病是我国城乡居民致死、致残的首要疾病,随着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深入研究,人们认识到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和自噬均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圣片是我院名老中医何炎燊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经验方,在临床上疗效确切。本研究从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及自噬反应等角度探讨通圣片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作用和相关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大鼠模型。实验采用SPF级SD雄性大鼠,鼠龄6-8周,体重250-270g。随机分为通圣片高中低剂量组、安宫牛黄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等6组。分别用通圣片、安宫牛黄丸、纯水等,连续灌胃给药1周,每天1次,并在第1,3,7天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一般情况影响,测量体重,并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末次给药后,处死大鼠。收集大鼠的血液样品、取脑。通过TTC染色测量大鼠脑缺血灶的大小,观察大鼠脑组织缺血损害情况。通过对大鼠脑组织进行HE染色和尼氏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损害情况。通过生化试剂盒测定大鼠LPO、MDA含量,SOD活力。通过免疫印迹法(WB)检测大鼠大脑中Bax、Cyt-c、LC-3蛋白的表达情况,研究通圣片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的作用机制。结果:1.一般情况观察:手术前各组大鼠体重水平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术后第7天,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体重水平有显着性差异(P<0.01),高、中、低剂量组和安宫组的体重相比于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2.神经功能评分观察:术后第1天,假手术组与模型组相比,神经功能评分有显着性差异(P<0.01),模型组与各用药组相比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术后第七天,假手术组与模型组评分有显着性差异(P<0.01);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安宫组评分与模型组相比显着降低,低剂量组则无显着性差异。3.脑梗死面积观察: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梗死面积有显着性差异(P<0.01);而高剂量组(P<0.01)和安宫组(P<0.01)梗死面积与模型组相比显着减少,但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4.病理形态学观察:假手术组大鼠HE染色可见大脑皮层神经细胞未有明显缺血损害表现。而模型组大鼠神经细胞缺血损害表现严重。通圣片高中低剂量组和安宫牛黄丸组的脑组织病理改变较模型组有所减轻,且改善情况有一定的剂量依赖趋势。在尼氏染色法中,假手术组大鼠的尼氏小体密集排列,且细胞轮廓清晰。而模型组的尼氏小体排列稀疏,甚至有神经元崩解等情况。安宫牛黄丸组和通圣片各组的脑组织存活细胞数较模型组增多,细胞层排列较为整齐。5.LPO、MDA含量、SOD活力的观察: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LPO、MDA含量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LPO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有显着性减少(P<0.05),中剂量组和安宫组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低剂量组(P<0.01)和安宫组(P<0.05)MDA含量有显着性减少,而高剂量组和中浓剂量组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SOD活性显着性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安宫组(P<0.01)SOD活性有显着性增高,而中剂量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6.Bax、Cyt-c、LC-3蛋白表达的观察: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脑组织中Cyt-c、Bax蛋白的表达增多,而LC-3的表达比假手术组明显减少,而各给药组的Cyt-c、Bax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调,LC-3的表达则上调,其中以安宫牛黄丸组和通圣片高剂量组的改变趋势更为明显。结论:实验结论显示通圣片能有效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氧化应激损伤,同时抑制细胞凋亡发展,保持自噬反应活性,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发挥神经保护作用。为临床上应用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属闭症患者提供理论依据,为传统中医药治疗急危重症提供新的思路。
王静,于纪魁[9](2017)在《降纤酶与常规药物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比较》文中认为目的对降纤酶和常规药物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和评价。方法选取我院脑内科2015年2月—2016年2月接治的6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比组,每组均34例患者。对比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采用降纤酶治疗,观察期用药一致,均连续用药14 d,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纤溶指标的改善情况及临床总有效率,并应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测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bg)、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物(t-PA)、D-二聚体(D-D)、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PAI-I)等指标均有改善,且实验组改善效果优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测评,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有所改善,实验组改善幅度优于对比组(P<0.05);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5.3%,对比组为70.6%,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应用降纤酶治疗脑梗死的效果优于常规药物,可有效改善患者机体凝血和纤溶机制,提升溶栓效果,更好地恢复神经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陈淑兰,张国平,谌建[10](2016)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短期效果及对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 :探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短期效果及对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2年5月—2015年3月收治的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采用脑康复、脑复素等药物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2例,同时给予降纤酶治疗;对照组42例,同时给予安慰剂治疗。观察患者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和凝血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24%(40/42),高于对照组的73.81%(31/42,P<0.05)。治疗后,试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无明显变化。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4/42),低于对照组的26.19%(11/42,P<0.05)。结论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短期效果较好,而且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二、降纤酶治疗不同时期脑梗死的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降纤酶治疗不同时期脑梗死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降纤酶与谷红注射液联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1.2.1 单一组 |
1.2.2 联合组 |
1.3 观察指标 |
1.3.1 神经功能 |
1.3.2 疗效 |
1.3.3 血液流变学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联合组与单一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2.2 联合组与单一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比较 |
2.3 联合组与单一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情况比较 |
3 讨论 |
(2)蚓激酶肠溶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引言 |
第一章 脑卒中的概念 |
第一节 中医中风病 |
1.现今中风病的概念 |
2.历史中的中风病内容 |
3.小结 |
第二节 西医脑卒中的概念 |
1.现今脑卒中的概念 |
2.脑卒中的内容 |
3.小结 |
第二章 脑卒中的疾病负担 |
第一节 脑卒中的全球疾病负担 |
1.患病率高 |
2.发病率高 |
3.致残率高 |
4.死亡率高 |
5.小结 |
第二节 我国的脑卒中疾病负担 |
1.患病率高 |
2.发病率高 |
3.致残率高 |
4.死亡率高 |
5.经济负担重 |
6.小结 |
第三章 现代缺血性脑卒中的概念与治疗 |
第一节 缺血性中风的概念与内涵 |
1.缺血性中风的概念与内涵 |
2.缺血性脑卒中的概念与内涵 |
3.小结 |
第二节 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 |
1.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 |
2.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新思路 |
第四章 地龙与蚓激酶 |
第一节 地龙 |
第二节 蚓激酶的应用与功效 |
第三节 蚓激酶的文献研究报告 |
1.蚓激酶的文献检索及结果 |
2.蚓激酶治疗脑卒中临床研究文献分析 |
3.蚓激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临床研究文献分析 |
4.小结 |
第五章 临床研究方案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 |
1.主要目的 |
2.次要目的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第四节 研究对象 |
1.入选程序 |
2.入选标准 |
3.纳入标准~([40,77,83]) |
4.排除标准~([40,77]) |
5.病例脱落 |
6.病例退出 |
7.病例中止标准 |
第五节 干预措施 |
1.试验分组 |
2.访视计划 |
3.合并治疗 |
第六节 疗效指标 |
1.主要疗效指标 |
2.次要疗效指标 |
3.探索性疗效指标 |
4.安全性评价 |
第七节 安全性监测 |
1.不良事件和严重不良事件定义 |
2.关于不良事件和严重不良事件的说明 |
3.关于不良事件和严重不良事件的处理措施 |
4.不良事件与研究药物关联性判断 |
第八节 统计分析 |
1.样本量计算 |
2.统计分析数据集 |
3.统计分析计划 |
第九节 研究组织机构与职责分工 |
1.数据监察委员会 |
2.资源配置 |
3.质量控制 |
4.紧急破盲及揭盲 |
5.伦理申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 中国各类主要脑血管病诊断要点2019 |
附件2 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 |
附件3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 |
附件4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 |
附件5 影响血液流变学和纤溶系统的药物 |
附件6 颈动脉超声检查记录表 |
个人简历 |
(3)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与NT-ProBNP、CRP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引言 |
历史回顾 |
1 中医治疗 |
1.1 中药制剂 |
1.2 针灸治疗 |
1.3 中药熏蒸 |
1.4 穴位贴敷 |
2 西医治疗 |
2.1 溶栓治疗 |
2.2 抗血小板治疗 |
2.3 抗凝药治疗 |
2.4 降纤治疗 |
2.5 神经保护剂 |
2.6 基因治疗 |
2.7 手术治疗 |
试验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3 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剔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一般情况记录 |
2.2 血清标记物检测 |
2.3 头颅磁共振检查 |
2.4 研究项目 |
2.5 统计方法 |
2.6 技术路线 |
3 研究结果 |
3.1 急性缺血性中风各证型分布 |
3.2 各证型与健康体检者临床一般资料分析 |
3.3 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NT-pro BNP及 CRP水平表达 |
3.4 各证型缺血性中风患者NT-pro BNP及 CRP水平表达 |
3.5 急性缺血性中风证型在梗死部位中的分布 |
3.6 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与梗死部位存在相关性 |
4 讨论 |
4.1 中风病概述 |
4.2 中风病证型分析 |
4.3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与NT-proBNP的相关性研究 |
4.4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与CRP的相关性研究 |
4.5 中医证型与血清NT-proBNP、CRP水平分析 |
4.6 前、后循环梗死与中医证型相关性 |
4.7 不足之处 |
4.8 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答辩委员会名单 |
个人简介 |
(4)交替取穴电针治疗风痰阻络型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中医对脑梗死的认识 |
1.1 中医对脑梗死病因病机的认识 |
1.1.1 唐宋以前,以“外风”立论 |
1.1.2 金元时期,倡导“内风” |
1.1.3 明清至近代,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逐步全面 |
1.1.4 现代中风病因病机学说日趋完善 |
1.2 中医对脑梗死的治疗 |
1.2.1 中药治疗 |
1.2.2 针灸治疗 |
2 西医对脑梗死的认识 |
2.1 脑梗死的病因 |
2.2 脑梗死分型 |
2.3 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 |
2.3.1 改善脑部血液循环 |
2.3.2 他汀类药物治疗 |
2.3.3 神经保护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中医诊断标准 |
1.2.1 中风中医诊断标准 |
1.2.2 病类诊断标准 |
1.2.3 中风病证类诊断标准 |
1.3 西医诊断标准 |
1.4 入选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2 治疗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案 |
2.2.1 治疗组(交替取穴组)治疗方法 |
2.2.2 对照组A(常规取穴组)治疗方法 |
2.2.3 对照组B(常规西医治疗组)治疗方法 |
2.2.4 针灸注意事项 |
3 观察指标 |
3.1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评分) |
3.2 研究时点 |
3.3 统计学方法 |
4 结果 |
4.1 不良反应 |
4.2 一般情况比较 |
4.2.1 三组患者的性别比较 |
4.2.2 三组患者的年龄比较 |
4.2.3 三组患者的病程比较 |
4.3 治疗结果比较 |
4.3.1 三组患者NDS评分比较 |
4.3.2 三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各项指标评分的比较 |
4.3.3 三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BI指数)评分比较 |
4.3.4 三组患者BI指数各项指标评分的比较 |
4.3.5 三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 |
4.4 小结 |
5 讨论 |
5.1 立题依据 |
5.2 中风病的选穴规律 |
5.3 穴位分析 |
5.4 穴位耐受性的研究 |
5.5 电针治疗脑梗死的机制研究 |
5.6 研究结果的分析 |
5.7 本研究的创新点 |
5.8 存在问题及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电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5)不同剂量降纤酶治疗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评价方法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疗效对比 |
2.2 纤维蛋白原水平对比 |
2.3 不良反应对比 |
3 讨论 |
(6)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疗效判定标准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对比 |
2.2 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
2.3 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
3 讨论 |
(7)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红细胞原聚集指数、全血比和血浆比黏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 |
2.2 两组患者急性脑梗死转归率比较: |
2.3 两组患者后遗症发生率比较: |
3 讨论 |
(8)通圣片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及自噬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古代文献对中风的认识 |
1.1 病名证侯 |
1.2 病因病机 |
2 现代中医对中风的研究 |
2.1 病因病机 |
2.2 中药汤剂治疗 |
2.3 中成药治疗 |
2.4 针灸治疗 |
3 现代医学对中风的研究 |
3.1 对中风发病机制的认识 |
3.2 目前的治疗现状 |
4 对通圣片的认识和研究 |
4.1 何炎燊老中医对缺血性中风的认识 |
4.2 通圣片方义 |
4.3 通圣片中单味中药的神经保护研究 |
第二部分 通圣片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作用机制研究 |
1.实验仪器与材料 |
1.1 实验仪器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药物 |
1.4 实验动物 |
2.实验方法 |
2.1 实验分组与模型建立 |
2.2 指标检测与方法 |
3.实验结果 |
3.1 通圣片对大鼠体重情况的影响 |
3.2 通圣片对大鼠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 |
3.3 通圣片对大鼠脑梗死面积的影响 |
3.4 通圣片对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
3.5 通圣片对大鼠血清LPO、MDA、SOD含量的影响 |
3.6 通圣片对大鼠脑组织中Bax、Cyt-c、LC-3 蛋白表达的影响 |
4.实验讨论 |
4.1 通圣片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一般情况的作用 |
4.2 通圣片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评分的作用 |
4.3 通圣片对大鼠脑梗死面积的作用 |
4.4 通圣片对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学的改变 |
4.5 通圣片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氧化应激反应的调节 |
4.6 通圣片对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及自噬的干预 |
5.实验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9)降纤酶与常规药物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疗效评价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及纤溶指标对比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对比 |
2.3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
2.4 两者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
3 讨论 |
(10)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短期效果及对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
1.1一般资料 |
1.2方法 |
1.3评估标准 |
1.4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两组疗效比较 |
2.2 两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 |
2.3 两组不良反应 |
3 讨论 |
四、降纤酶治疗不同时期脑梗死的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降纤酶与谷红注射液联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宋杨. 辽宁中医杂志, 2021(10)
- [2]蚓激酶肠溶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案[D]. 夏天.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与NT-ProBNP、CRP的相关性研究[D]. 李德华.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交替取穴电针治疗风痰阻络型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研究[D]. 范馨维.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不同剂量降纤酶治疗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 刘虹.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0(02)
- [6]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影响分析[J]. 杨道阔. 中外医学研究, 2019(10)
- [7]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影响分析[J]. 高晓红,李莹,王振川,李勐. 中国医药指南, 2019(02)
- [8]通圣片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及自噬的影响[D]. 李国顺.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2)
- [9]降纤酶与常规药物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比较[J]. 王静,于纪魁.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11)
- [10]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短期效果及对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影响[J]. 陈淑兰,张国平,谌建. 上海医药, 2016(22)
标签:脑梗死论文; 脑卒中论文; 中风后遗症论文; 血浆纤维蛋白原论文; 脑梗死的治疗方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