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市滨海基础湿地红树林现状及发展对策

儋州市滨海基础湿地红树林现状及发展对策

一、儋州市沿海基围湿地红树林现状及发展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赵玉婷,李亚飞,董林艳,许亚宣,李小敏[1](2022)在《基于“美丽海湾”建设的“三线一单”编制实践——以儋州市环新英湾地区为例》文中指出编制"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基础。以儋州市为研究对象,衔接"美丽海湾"建设需求,从"三水"(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协同角度提出解决儋州市重点海湾环新英湾地区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生态分区管控方案,重点讨论了基于陆海统筹原则的环新英湾地区"三线一单"编制重点和特色,提出了针对性的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建议,探索了一套符合沿海地区特色的生态环境要素分区管控方案编制方法,为其他沿海城市"三线一单"划定提供借鉴。

黎婆妹[2](2022)在《儋州市新英湾红树林开发保护问题及对策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红树林是指以红树科植物为主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这类植物的枝干内富含单宁酸,如果暴露在空气中就会被氧化变成红色,使受伤的树干呈现鲜艳的红色,所以这类植物被称为红树林。为了有效保护红树林资源,促进我国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环境稳定持续发展,分析了海南省儋州市新英湾红树林目前开发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尽快划定保护区和功能区划;健全保护区专门管理机构,加强保护区基础条件建设;实施退塘还林还湿,引导社区产业升级;宣传湿地知识,提升群众湿地保护意识;加强上游水利工程对红树林湿地环境影响的监测,防控不利影响"等开发利用建议。

薛保铭[3](2021)在《北部湾近海沉积物微塑料污染时空格局及源—汇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塑料污染防治已成为国际社会维护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我国将塑料污染治理列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海洋微塑料污染控制是全球塑料污染治理的重中之重,联合国环境大会多次针对海洋微塑料污染开展专题研讨。海洋微塑料污染研究是维护海洋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前提,但目前全球范围有关海洋环境中微塑料环境行为的研究仍面临众多挑战:对于“源”的研究大部分均局限于陆源污染,海源污染被严重忽视,但人类渔业活动大量使用了塑料制品,渔业来源的微塑料污染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仍有待进一步开展;对于“汇”研究,海洋沉积物被认为是微塑料污染最重要的“汇”,但大部分研究聚焦在表层沉积物,微塑料在深层沉积物中的归趋以及针对红树林、珊瑚礁等独特的“汇”的研究有待深入;微塑料污染研究作为引领海洋塑料污染有效削减的前提工作,相关研究成果有待向务实管用的管控对策转化。针对现状问题,本研究以我国四大传统渔场之一、中国-中南半岛沿海几何中心的北部湾为基底,重点研究海洋沉积物微塑料污染时空格局及源-汇关系,研究主要内容以及成果如下:(1)研究对北部湾重点研究区(包括5条入海河流)沉积物的微塑料污染情况开展调查,发现观测的8种不同聚合物类型的微塑料在表层沉积物中均被检出,其中,PP(聚丙烯)的丰度最高,占比达68.7%,其次为PE(聚乙烯),占比为18.5%,微塑料形态研究表明,纤维状微塑料达检出的微塑料总量的69.6%。表层沉积物微塑料丰度均值为405±336个/kg,与国内外其他海域相比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微塑料在不同环境功能区的污染分布呈现以下特征:市区河段>海洋养殖区>郊区河段>潮间带>近岸海域>港口区。(2)研究针对北部湾重点研究区域表层沉积物主要的微塑料类型污染物(PP纤维、PE纤维)的来源开展了来源解析工作,通过不同塑料纤维的用途、进入环境的途径以及将检出的微塑料纤维与几个不同来源的渔具塑料纤维进行比对,证明研究区域PP纤维、PE纤维很可能来源于渔具的磨损。此外,PP纤维和PE纤维的整体丰度与不同渔业活动强度的相关度较高(R2=0.8586,p=0.015),既表明了渔业活动对微塑料污染的重要影响,也验证了研究区域表层沉积物微塑料纤维来源于渔业活动的论断。(3)研究发现珊瑚礁、红树林这两个独特而重要的生态系统的沉积物也是海洋微塑料的“汇”。珊瑚礁一般分布在洁净度较高的海域,但本研究结果表明,北部湾区域所有的珊瑚礁区沉积物均发现了微塑料的存在,包括沿陆地海岸发育珊瑚礁以及沿海岛边缘发育的珊瑚礁,平均丰度为363±476个/kg。红树林沉积物中微塑料丰度要高于本研究的其他沉积物类型,平均丰度为655±526个/kg。红树林沉积物是微塑料集聚度很高的“汇”,同时也起到滞留微塑料颗粒的作用。根据野外调查结果,红树林尤其是小型红树林容易受到周边人类活动的破坏或侵占,其积累的微塑料可能会重新释放到外环境中,有从微塑料的“汇”转变为“源”的可能。(4)研究结果表明沉积柱中(长度60 cm)的微塑料的平均丰度为410±329个/kg,证明了微塑料可以赋存于深层沉积物中,而且可“隐藏”在深度达60 cm的深层沉积物中(丰度为167个/kg)。沉积柱中微塑料的丰度分布和尺寸分布表明微塑料可长期埋藏于深层沉积物中,是被忽视的、微塑料重要的“汇”。沉积柱中微塑料的丰度水平与表层沉积物相近,研究区域“藏于”深层沉积物的微塑料总量(185吨)是表层沉积物的5倍,由于目前大部分研究主要集中于表层沉积物,因此,微塑料储量水平可能普遍被低估。(5)本研究采用210Pb和137Cs的定年法构建沉积柱的年代框架,分析选定海域微塑料污染历史记录,结果显示1933年以及年龄更大的沉积物(深度≥22 cm)也发现了微塑料的存在,然而常用的塑料在二十世纪40年代才被发明并且70年代才被普及使用,这表明微塑料在沉积物中会垂直向下迁移。本文认为研究区域的生物扰动以及深层沉积物的尺寸分布可能是微塑料在沉积物中垂向迁移,导致“新塑料”埋藏于“老沉积物”中的重要原因。(6)针对海洋微塑料污染,尤其是渔业来源的微塑料污染,本研究对我国现时塑料污染防治政策进行了梳理分析,并结合微塑料污染“源-汇”关系研究成果,识别削减污染的关键性控制因素,提出了“整体保护性开发、局部开发性保护”的发展策略,以及渔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型、建立塑料全生命周期评价的制度、构建城乡一体化垃圾分类处理体系等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推动学术研究成果进一步转化为务实管用的管控措施。同时提出北部湾要充分发挥东联广东、海南,西接东盟的区位优势,在海洋塑料污染防治上,率先探索跨省(区)、跨国境的协同共治,打造可持续发展标杆。

张丽,廖静娟,袁鑫,穆晓东,宋茜茜,毕京鹏[4](2020)在《1987—2017年海南岛海岸线变化特征遥感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利用海岸线、红树林和近海围塘养殖等多个遥感专题信息产品,从岸线年均变化速率、利用率和综合利用程度等方面综合分析了海南岛1987—2017年的海岸线变化特征,并通过典型岸线类型变化探讨了人类活动对海南岛海岸带资源的影响。分析发现:1)海岸线长度总体呈稳定增长趋势。由1987年的1 655 km增至2017年的1 890 km,其中自然岸线持续减少,人工岸线急剧增长。2)岸线类型多样性降低,倾向性明显;而岸线的利用程度不断提高,利用程度综合指数由1987年的237.34增加到2017年的285.03,人类活动对海岸线变迁的干扰作用越来越明显。3)陆海格局变化特征复杂,整体呈向海扩张的态势。多种人为因素共同作用是导致岸线不断变迁的主要原因,人工养殖塘的开发使红树林湿地遭到侵占,生物岸线减少,港口建设、近海人工岛建设等引起砂质岸线等自然岸线减少。

袁鑫[5](2020)在《海南岛近岸水产养殖时空变化遥感监测与生态影响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水产品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为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理想空间,当前,水产养殖业已经成为世界粮食生产发展最快的部门之一,尤其在近岸地区,适宜的环境与丰富的自然资源促使近岸地区的水产养殖业快速掘起。近岸地区作为海陆交界地带,生态系统的脆弱性突出,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所以对近岸地区水产养殖的发展现状进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海南位于中国的最南端,是中国发展热带海洋渔业的理想之地,水产养殖业发达,但养殖密度过高、养殖废水排放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掌握海南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情况,对其造成的生态影响进行评估是科学、合理地开发和保护海南近岸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基础。本文利用Landsat多时相遥感数据,结合国产高分(GF)卫星影像、Google Earth卫星影像、土地利用类型和海洋水质数据等辅助数据,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云平台提取了海南岛1987-2018年共计8期近岸水产养殖信息,分析了海南岛水产养殖时空变化特征,并对水产养殖对近岸生态景观及近海水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1987-2018年海南岛近岸地区水产养殖面积大幅度增长,31年间面积共增加22605公顷,其中1995-2015年为增长最快时期;2015年后,水产养殖面积出现少量减少。海南岛近岸水产养殖区分布呈“东多西少”的特点,各地发展速度不均衡,水产养殖区质心总体表现为向东北方向的不断迁移,共移动72.9km,且养殖区的景观格局变得越来越复杂,水产养殖业长期呈无序发展状态。(2)水产养殖的快速扩张对海南岛近岸生态景观及水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1990-2015年海南岛近岸地区水产养殖主要表现为各类型土地向养殖用地大量转入,造成大量土地流失,其中,水产养殖用地和红树林湿地的竞争关系最为显着,水产养殖扩张已成为红树林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海水叶绿素a浓度可以反映水体的富营养化状况,海南岛水产养殖面积与近海叶绿素a浓度呈正相关关系,且相关性随着离岸距离的增加而减少,说明水产养殖致使浮游植物增殖,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现象。(3)长期以来,缺少科学的管理和政策支持是海南水产养殖业发展造成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近年来,生态修复工作已不断开展,本文基于对谷歌地球高分辨率数据对海南岛生态修复状况进行了监测,发现在2010年后,东寨港、铁炉港等多地区“退塘还林”“退塘还湿”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果,海南水产养殖业将会更加科学规范。本研究揭示了 30余年来海南岛水产养殖区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近岸生态环境的影响,可为海南岛渔业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能为促进海南岛水产养殖业的科学发展和转型,推动海岸带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信息支持。

魏诗梦[6](2019)在《结合红树林生态修复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研究 ——以湛江龙王湾城市湿地公园设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红树林生长在热带、亚热带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滨海滩涂,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一种特殊生态系统,具有防风消浪、保护堤岸、净化海水、维持大气碳氧平衡等重要生态价值,又是许多动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对沿海地区生态环境安全与物种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自20世纪以来,我国沿海地区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率先飞速发展,城市空间不断向海洋扩张,侵蚀海岸空间,滨海红树林湿地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不仅侵扰到了动植物的生存,也威胁到了沿海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了保护城市中的红树林,保护动物栖息地和自然生态环境,本文从风景园林的视角出发,探究基于红树林湿地保护和恢复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方法,期望重建城市海岸森林,维护海岸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本文通过梳理城市湿地公园、红树林湿地及其生态修复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优秀落地项目的分析研究,总结提出结合红树林湿地保护、修复和利用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方法,并以湛江龙王湾城市湿地公园作为研究对象展开具体设计实践。研究意图探索实现城市发展与红树林和谐共生的途径和方法,并进一步探讨特色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构建,期望对今后类似的城市湿地公园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卢意[7](2019)在《海岸带农户生态环境认知与土地利用适应行为研究 ——以江平镇4个典型村为例》文中指出“环境危机”是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人类社会面临的深刻危机之一。生态环境是人类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和物质资源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土地利用作为农户的一种生计方式,是经济、社会文化、政策等驱动因素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中间环节。近年来,人类对土地的利用和开发不断加快,随之而来的是生态环境发生相应的巨大变化。农业是以土地资源为生产对象的部门,农户的土地利用行为是农户为了实现生计目标而对土地这一资本的利用配置和经营活动的选择,由于土地利用的外部性,农户的土地利用决策会产生直接的土地产出效益、生态环境效应及社会效益。其中,环境效应的发生改变了农户进行农业生产的自然基础,使得农户据此进一步作出改变土地利用的适应行为,以实现自身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农户土地利用行为与生态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耦合关系。鉴于此,本文以广西北部湾沿海为例,从农户的生态环境认知和土地利用适应行为两大方面进行探究。首先,通过现有研究文献与统计数据,在农户“理性经济人”理论、生态理性理论和外部性理论的基础上,探究广西北部湾沿海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现状及其环境效应。其次,以江平镇交东村、班埃村、贵明村、山心村这4个村落为研究对象进行实地调研,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农户基本特征信息、生态环境变化感知情况与相应的适应措施,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与统计,建立Heckman Probit选择模型分析影响农户生态环境变化感知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MNL模型,进一步探究研究区域农户在选择适应行为的影响因素。通过以上分析,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研究区域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文化和政策因素共同形成当前土地利用行为模式,生态环境是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形成的基础,在社会经济、文化和政策的驱动下,土地利用行为发生一定的改变,并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2)海岸带生态环境变化使农业生产赖以生存的土地发生质量的改变,不同特征的农户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感知,可能促使土地利用行为发生再次改变。部分农户采用了一种或几种适应行为应对生态环境变化,部分农户维持原有的土地利用方式,新的土地利用行为格局对生态环境带来新的效应。公共管理部门应该为农户提供准确、及时的生态环境信息服务,加大技术和资金投入引导农户实施的合理土地利用行为,发展生态旅游、养蜂业等可替代生计。

宋茜茜[8](2019)在《海南岛海岸带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及生态承载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海岸带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人类活动密集,拥有较高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同时也出现了各种生态问题,如围填海工程对自然岸线的侵蚀及周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不合理人为活动对土地资源造成的损失等。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海岸带生态环境又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对海岸带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的发展现状进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海南位于中国的最南端,从1988年的边陲岛屿变成了如今的国际旅游岛,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桥头堡”。其主岛海南岛四面环海,拥有狭长的海岸线及丰富的海岸带资源,经济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存在巨大的生态问题,对海南岛海岸带区域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及生态承载力进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根据四期海南岛海岸带土地利用分类和海岸线数据集,结合统计和遥感数据,借助土地利用类型转变、土地利用单一动态度、土地利用程度及变化度4个方面评估了1990-2015年近25年的海南岛海岸带地区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并采用PSR模型建立了海南岛海岸带生态承载力评估指标体系,结合状态空间法对海南岛海岸带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1)1990-2015年间,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面积增加明显,分别增加231%和132%,60%以上由耕地转换而来。交通运输用地年增长率最大,是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的3倍。25年间,海南岛海岸带土地利用程度从270增至280,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土地开发利用不断深入。分时段看,1990-2000年西部土地利用程度相对其它地区较高,2000-2009年各土地利用类型间年变化率波动较大,土地开发利用处于较高的水平,但西部土地利用发展状态逐渐减弱,其它地区呈现发展。分市县来看,海口市土地利用程度最高,为300;澄迈县次之,为286。陵水县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度最大,为22。(2)1990年和2000年海南岛海岸带生态承载力整体可载,2009年和2015年为超载状态,生态承载力压力逐渐增大。海南岛海岸带地区实际承载力与可承载力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从-0.0637增至0.2092。生态承载力在2009年呈现出空间差异性,东部和南部的生态压力较西部和北部大,琼海、万宁、陵水、三亚4个市县生态承载力超载严重。分市县看,25年间,有57%的海岸带市县实际生态承载力压力增长了1倍以上,且尤以2009-2015年恶化速度最快。本论文对海南岛海岸带进行了较为综合的土地和生态资源评估,建立了适合海南岛海岸带的生态承载力评估指标体系。在评估结果的基础上对海南岛海岸带土地开发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相关建议。首先海南岛海岸带地区土地利用开发强度较高的地区分散于海南岛四周,当地政府可结合各市县自然资源状况,提高土地开发利用集约程度,合理有效的开发保护土地资源。其次在对土地资源合理有效开发的同时,提高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可通过提高污染治理项目年度投资、控制常住人口数量、降低岸线人工化速度等方式缓解人类活动对生态承载力的压力。最后应重点注意陵水县的生态状况。本论文在做出上述工作的同时也存在很多不足,获取更多和更高精度的指标数据,提高评估精度,增加岛内区域评估进行横向对比是后续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敖星海[9](2019)在《海鸭不同养殖模式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影响评估》文中研究说明寻找红树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模式是发展中国家红树林保护的前提。自2005年以来,红树林中不受控制的海鸭养殖对我国的红树林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并引发了对红树林资源保护和利用的讨论。为了保护红树林,我国管理人员正在考虑全面禁止红树林中的海鸭养殖。海鸭养殖是否真的与红树林保护相冲突?目前关于海鸭养殖对红树林的各种潜在不利影响的科学资料很少,本研究对我国南方沿海地区海鸭养殖的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试图寻找一种红树林友好的海鸭养殖模式,旨在最大限度地提高红树林的经济效益,同时不破坏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达到对红树林资源“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的目的,为可持续经营提供依据。这项工作为缓解红树林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尖锐矛盾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为沿海生态和经济之间的权衡提供了机会。从2011年至2018年,本研究对我国红树林分布的主要省份海南、广东、广西(共占我国红树林面积的80%以上)的重点海鸭养殖村镇进行走访及入户调查,并对红树林区所有的海鸭养殖情况进行了反复调研,选择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养殖户(一般养殖多年,主要通过养殖海鸭来改善生计)进行了拜访,并全面调查了海鸭品种、养殖规模、养殖时间、经济效益、饲料等。在此基础上,我们根据鸭子是否被圈养,养殖数量和密度的不同确定了四种海鸭养殖模式:传统养殖,集约化养殖(以东寨港为例),半集约化养殖(以儋州湾为例)和准生态养殖(以钦州湾为例)。研究了集约化、半集约化和准生态三种不同海鸭养殖模式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影响,以期找到一种红树林保护与利用并存的养殖模式(其中传统养殖对提高经济收入的作用有限,仅限于农户家的自给自足,且中国红树林区的传统养殖并不普遍,我们只收集了相关经济利润方面的数据)。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的海鸭养殖模式对红树林产生的影响不同。集约化和半集约化养殖模式严重破坏了成年红树植物和幼苗,减少了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多样性。而准生态养殖模式对红树林的影响较小,对红树林的影响是可控的。2.海鸭养殖可以为养殖户带来显着的经济效益,集约化养殖年收入10万元,半集约化养殖年收入8万元,准生态养殖年收入5万元。但准生态养殖的投资回报率(100%)大于集约化养殖(40%)和半集约化养殖(62.5%)。3.从稳定同位素和胃含物分析来看,钦州湾准生态养殖海鸭的主要食物来源主要包括四大类:谷类,软体动物,蟹类,碎石屑。4.按照红树林提供食物来源的环境容量来看,我们可以得出钦州湾大风江的养殖容量为0.02只/m2。钦州湾准生态养殖的养殖密度为0.015只/m2,小于钦州湾大风江的养殖容量。所以准生态养殖对红树林的影响是可控的,是一种红树林友好的可持续利用模式。本研究表明集约化养殖模式虽然经济效益显着,但已经被证明会对红树林造成巨大破坏,应该明令禁止,根据《海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201 1)》第二十条规定,禁止在海南省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内从事海鸭养殖。不可控的海鸭养殖已经对红树林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是不可持续的,需要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尤其是儋州湾和新英湾。准生态养殖模式是一种红树林可持续利用模式,既能较好地保护红树林又能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收入,可以在无法开展生态旅游的非自然保护区适当开展,不能简单取缔。另外,对养殖模式和养殖容量仍需进行进一步研究,在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寻找平衡点。

张书齐[10](2019)在《海南岛海岸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对碳储量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海岸带是兼具海陆两种不同属性的特殊地带,在海陆交互作用和人为因素的干扰下生态环境脆弱,极易受到影响。探索海岸带进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碳氮磷储量变化的相互关系,有利于了解人类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自1988年海南建省以来,海南岛在政策的支持下得到快速发展,海岸带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更是经历了较大的改变。了解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对海南岛海岸造成影响,可以为海南岛海岸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为了揭示海南岛海岸带近30年土地利用格局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海防林、红树林的时空变化对海岸带碳储量的影响。以海南岛海岸带为研究对象,基于1988、1998、2008和2017年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运用RS、GIS技术和土地利用变化等相关方法,分析4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驱动力分析,并选择海南岛海岸带防护林、红树林为典型研究区,结合海南岛海岸带24个样地的木麻黄海防林的土壤、叶片碳氮磷含量的实测数据和收集到的的红树林土壤和植被资料,分析了海南岛海岸带近30年来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以及海防林、红树林的变化对海南岛碳氮库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2017年海南岛海岸带土地利用类型及其面积分别为耕地面积2253.66 km2,海防林面积454.34 km2,其他林地面积381.62km2,建筑面积558.10 km2,水域面积245.56 km2,红树林面积9.57 km2,其他用地面积64.39 km2。与1988年海岸带土地利用类型相比,耕地面积减少129.91 km2,减少比例为5%;海防林面积减少327.16 km2,减少比例42%;其他林地面积减少108.78 km2,减少比例22%;建筑面积增加447.74 km2,增加比例406%;其他用地面积减少92.54 km2,减少比例59%;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减少17.71 km2,减少比例7%;红树林面积减少32.16 km2,减少比例77%。影响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力主要是自然与社会因素,自然因子主要是台风影响,社会因子包括人口增长、滩涂养殖、旅游开发、房地产开发和政策规划。对海南岛12市县24个样地的木麻黄海防林的表层土壤和叶片碳氮磷含量分析结果表明,海南岛海岸带防护林沙地土壤SOC、TN和TP的在0~10 cm 土层中平均含量分别为4.33、0.38和0.26 g/kg,平均C:N比值为12.44;在10~20 cm土层中SOC、TN和TP的平均含量为3.05、0.35和0.18 g/kg,平均C:N比值为8.79。海岸带土壤养分含量低,SOC、TN和TP含量与碳氮比在全国土壤的养分分级标准中都处于较低水平。林下和光滩TN均与年均温呈现显着正相关关系;土壤TP含量与年平均降水量显着相关,但林下与光滩的相反。林下0~10 cm 土层TN和TP含量和10~20 cm 土层SOC和TN含量显着大于光滩,表明海岸带木麻黄防护林的种植具有“肥岛”效应,有利于提高土壤C、N和P含量。海南岛海岸带植物木麻黄叶片TC、TN、TP平均含量分别为399.06、12.55和1.04 g/kg,三者均低于全球陆生植物的平均含量,平均C:N、C:P和N:P为32.02、420.65、13.10,三者均高于全球陆生植物的平均值。叶片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表明,木麻黄林可能主要受到土壤N的限制。0~10cm 土层的土壤pH与木麻黄的TN含量呈显着正相关,年均降水量与木麻黄的TN、TP含量呈显着正相关。从1988~2017年,因海南岛海岸带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海岸带植被碳和0~20 cm 土壤有机碳含量共减少了 2543913.33~2557134.63 t(即 2.54~2.56 Pg C);海岸带植被和土壤氮磷含量(不包含红树林)减少了 75090.56~75506.36 t和16612.21~16646.67 t。其中,因海南岛海岸带红树林与木麻黄海防林的面积大量减少,海岸带0~20 cm土壤碳储量共减少了约1886228.7~1896150.89 t(即1.88~13.89 PgC);土壤氮磷含量(不包括红树林)分别减少了约47390.16~47702.2 t 和 7472.55~7498.41 t。

二、儋州市沿海基围湿地红树林现状及发展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儋州市沿海基围湿地红树林现状及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美丽海湾”建设的“三线一单”编制实践——以儋州市环新英湾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概况与关键环境问题识别
    1.1 研究区域概况
        1.1.1 环新英湾地区特征
        1.1.2 环新英湾地区发展格局
    1.2 环境问题分析
        1.2.1 污染排放强度高,新英湾海域水质不稳定
        1.2.2 生物多样性降低,湾内生态系统一度退化
        1.2.3 区域季节性缺水,生态用水存在被挤占风险
        1.2.4 多重战略布局叠加,区域人居环境风险高
2 资料与方法
    2.1 技术路线
    2.2 技术方法
    2.3 数据来源
3 结果与讨论
    3.1 划定结果
        3.1.1 儋州市环境管控单元划定结果
        3.1.2 环新英湾地区生态环境要素分区划定结果
    3.2 环新英湾地区分区管控方案编制特点
        3.2.1 力保入湾水质,协同落实陆海污染减排目标
        3.2.2 加强流量统筹,保障重要河流入海生态水量
        3.2.3 加强空间统筹,有效衔接岸线-海域保护与修复
        3.2.4 强调联防联控,化解区域一体化发展重大风险
4 结论与建议

(2)儋州市新英湾红树林开发保护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新英湾红树林开发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1.1 生活垃圾污染严重,过度地赶海和捕捞
    1.2 功能区划范围不清,缺乏科学认知
    1.3 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
    1.4 基础设施薄弱,保护区管理有待加强
    1.5 北门江天角潭水利枢纽工程对红树林的影响
2 新英湾红树林生态开发保护建议
    2.1 尽快划定保护区和功能区划
    2.2 健全保护区专门管理机构,加强保护区基础条件建设
    2.3 实施退塘还林还湿,引导社区产业升级
    2.4 宣传湿地知识,提升群众湿地保护意识
    2.5 加强上游水利工程对红树林湿地环境影响的监测,防控不利影响
3 结语

(3)北部湾近海沉积物微塑料污染时空格局及源—汇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海洋塑料污染概况
    1.3 海洋微塑料的“源”
        1.3.1 陆源污染
        1.3.2 海源污染
    1.4 微塑料的入海途径
        1.4.1 人工排水系统和地表径流
        1.4.2 固体废物海洋倾倒
        1.4.3 风力运输
    1.5 海洋微塑料的“汇”
        1.5.1 沉积物
        1.5.2 海洋生物
        1.5.3 其他可能的“汇”
    1.6 源-汇相互转化
    1.7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7.1 研究内容
        1.7.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第二章 研究区域和微塑料分析方法的建立
    2.1 研究区域
        2.1.1 区域概况
        2.1.2 研究的主要港湾
        2.1.3 沿海主要河流
        2.1.4 珊瑚礁区
    2.2 海洋环境中微塑料的分析方法
        2.2.1 微塑料的分类
        2.2.2 样品采集方式
        2.2.3 样品的前处理
        2.2.4 微塑料的鉴定与定量
    2.3 分析方法的选取和建立
        2.3.1 样品采集
        2.3.2 微塑料分析方法的选取
        2.3.3 实验分析步骤
        2.3.4 ~(210)Pb定年方法及模型
        2.3.5 沉积柱样品粒度测定
        2.3.6 质量控制
第三章 微塑料在北部湾近海沉积物的水平分布和特征
    3.1 北部湾重点研究区表层沉积物微塑料的水平分布和特征
        3.1.1 总体成分特征
        3.1.2 总体丰度水平
        3.1.3 水平分布特征
        3.1.4 表观特征
    3.2 红树林沉积物微塑料水平分布和特征
        3.2.1 丰度水平和组分特征
        3.2.2 分布特征与原因分析
        3.2.3 与国内外其他研究对比
    3.3 珊瑚礁沉积物微塑料水平分布和特征
        3.3.1 丰度水平和组分特征
        3.3.2 分布特征与原因分析
        3.3.3 与国内外其他研究对比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沉积柱微塑料垂向分布与年代学分析
    4.1 垂向分布
        4.1.1 垂向丰度水平
        4.1.2 组分和形态特征
    4.2 微塑料在沉积柱中的污染记录
        4.2.1 放射性同位素的垂直分布
        4.2.2 沉积柱的沉积速率及年代学研究
    4.3 微塑料的垂向迁移
        4.3.1 垂向迁移观点的提出
        4.3.2 微塑料垂向迁移观点的论证
        4.3.3 微塑料向下迁移原因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微塑料污染源-汇机理解析
    5.1 北部湾重点研究区微塑料污染来源解析
        5.1.1 微塑料溯源方式
        5.1.2 北部湾重点研究区沉积物微塑料来源分析
    5.2 微塑料的渔业来源及其影响
        5.2.1 渔业强度与微塑料污染相关性分析
        5.2.2 污染削减关键控制因素识别
    5.3 红树林和珊瑚礁沉积物微塑料来源分析
        5.3.1 红树林沉积物微塑料来源
        5.3.2 珊瑚礁沉积物微塑料来源
    5.4 北部湾微塑料的“汇”
        5.4.1 “汇”的分析判断方法
        5.4.2 表层沉积物
        5.4.3 红树林沉积物
        5.4.4 珊瑚礁沉积物
        5.4.5 深层沉积物
        5.4.6 “汇”的生态风险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海洋塑料污染治理的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
    6.1 海洋塑料污染治理存在问题
        6.1.1 看待塑料污染客观性不足
        6.1.2 塑料管控对策科学论证不足
        6.1.3 海洋保护法规执行力不强
        6.1.4 海岸带开发合理度不高
    6.2 塑料防治政策应遵循科学原则
        6.2.1 生命周期评价原则
        6.2.2 源头减废原则
        6.2.3 产业布局服从环境容量原则
    6.3 北部湾染塑料污染防治对策建议
        6.3.1 科学布局海洋产业和开发区域
        6.3.2 削减渔业来源的塑料污染
        6.3.3 建立城乡一体的垃圾分类处理体系
    6.4 区域环境共治和协同发展建议
        6.4.1 区域协同的必要性和机遇期
        6.4.2 发展现代海洋养殖业
        6.4.3 珊瑚礁和海岛保护开发
    6.5 效果预期(愿景)
第七章 结论和研究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论文特色与创新之处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4)1987—2017年海南岛海岸线变化特征遥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集与分析方法
    1.1 海岸带数据集
    1.2 岸线变化特征分析方法
        1.2.1岸线长度年均变化速率
        1.2.2 岸线多样性
        1.2.3 岸线利用强度
2 海南岛岸线变化空间特征
    2.1 岸线长度变化
    2.2 岸线结构变化
    2.3 岸线多样性和利用强度
    2.4 陆海格局变化
3 典型岸线种类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4.1生物岸线
    3.2 人工岸线
        3.2.1 近海围塘养殖
        3.2.2 近海人工岛建设
        3.2.3 港口建设和港口城市发展
4 结论

(5)海南岛近岸水产养殖时空变化遥感监测与生态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 篇章结构
2 研究区和数据源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源
    2.3 本章小结
3 基于GEE的近岸养殖信息提取
    3.1 Google Earth Engine (GEE)平台遥感应用优势
    3.2 水产养殖信息提取
    3.3 提取结果精度评价
    3.4 本章小结
4 海南岛近岸水产养殖时空变化分析
    4.1 近岸水产养殖区面积变化分析
    4.2 近岸水产养殖区空间位置变化分析
    4.3 近岸水产养殖区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4.4 典型地区近岸水产养殖时空变化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海南岛近岸水产养殖生态影响分析
    5.1 对近岸地区生态景观的影响
    5.2 近岸水产养殖对近海叶绿素a的影响
    5.3 养殖业管理保障与生态修复状况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6)结合红树林生态修复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研究 ——以湛江龙王湾城市湿地公园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归纳法
        1.4.2 实地调研法
        1.4.3 案例分析法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1.5.1 国内外红树林湿地修复相关研究概述
        1.5.2 国内外红树林湿地保护和利用进展
    1.6 研究框架
    1.7 本章小结
2 基本概念
    2.1 城市湿地公园相关概念
        2.1.1 湿地
        2.1.2 城市湿地公园的定义
        2.1.3 城市湿地公园的功能
        2.1.4 城市湿地公园的分类
    2.2 红树林相关概念
        2.2.1 红树植物
        2.2.2 红树林
        2.2.3 红树林湿地
    2.3 生态修复相关概念
        2.3.1 生态修复
        2.3.2 生态修复与生态恢复
        2.3.3 生态修复相关理论研究
        2.3.4 生态修复在城市湿地公园中的应用现状
    2.4 本章小结
3 红树林湿地相关研究
    3.1 红树林湿地构成要素
        3.1.1 红树林湿地植物种类
        3.1.2 红树林湿地水体
        3.1.3 红树林湿地底质土壤
    3.2 红树林湿地资源保护和利用
        3.2.1 红树林湿地资源的分布
        3.2.2 红树林湿地资源的价值
        3.2.3 城市红树林湿地的保护、恢复和利用
    3.3 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
        3.3.1 红树林湿地发展的限制因子
        3.3.2 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演替规律
        3.3.3 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修复技术方法
    3.4 本章小结
4 案例研究
    4.1 新加坡双溪布洛湿地
        4.1.1 项目概况
        4.1.2 借鉴意义
    4.2 英国伦敦湿地中心
        4.2.1 项目概况
        4.2.2 借鉴意义
    4.3 台湾鳌鼓湿地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4.3.1 项目概况
        4.3.2 借鉴意义
    4.4 香港湿地公园设计
        4.4.1 项目概况
        4.4.2 借鉴意义
    4.5 广州南沙滨海红树林湿地公园景观设计
        4.5.1 项目概况
        4.5.2 借鉴意义
    4.6 海南新盈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
        4.6.1 项目概况
        4.6.2 借鉴意义
    4.7 小结与讨论
        4.7.1 功能布局
        4.7.2 红树林湿地修复
        4.7.3 生物栖息地设计
        4.7.4 道路和游线设计
        4.7.5 湿地体验设计
5 结合红树林生态修复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方法
    5.1 设计目标
    5.2 设计原则
    5.3 设计方法
        5.3.1 规划布局
        5.3.2 红树林修复设计
        5.3.3 水系设计
        5.3.4 竖向设计
        5.3.5 动物栖息地构建
        5.3.6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5.3.7 道路和游线规划设计
        5.3.8 活动和服务设施设计
6 湛江市龙王湾城市红树林湿地公园景观设计
    6.1 项目概况
        6.1.1 区位概况
        6.1.2 城市上位规划
        6.1.3 现状分析
    6.2 设计构思
        6.2.1 设计依据
        6.2.2 设计定位
        6.2.3 设计目标
        6.2.4 设计策略
    6.3 总体方案设计
        6.3.1 规划布局
        6.3.2 方案总平
        6.3.3 方案鸟瞰
        6.3.4 功能分区
        6.3.5 景观结构
    6.4 分区设计
        6.4.1 管理服务区
        6.4.2 休闲活动区
        6.4.3 生态展示区
        6.4.4 科普游览区
        6.4.5 生态保育区
    6.5 专项设计
        6.5.1 红树林修复设计
        6.5.2 水系设计
        6.5.3 竖向设计
        6.5.4 动物栖息地设计
        6.5.5 植物景观规划
        6.5.6 道路和游线设计
        6.5.7 服务设施规划
        6.5.8 照明规划
    6.6 经济技术指标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附件

(7)海岸带农户生态环境认知与土地利用适应行为研究 ——以江平镇4个典型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农户土地利用决策行为研究
        1.2.2 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环境效应研究
        1.2.3 农户对生态环境的感知及适应行为研究
        1.2.4 海岸带农业土地利用驱动因子研究
        1.2.5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与方法
        1.4.1 研究技术路线图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小结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海岸带农户
        2.1.2 土地利用适应行为
        2.1.3 生态环境认知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农户的理性“经济人”理论
        2.2.2 生态理性
        2.2.3 外部性理论
    小结
第三章 广西海岸带生态环境及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现状研究
    3.1 广西沿海生态环境概况
    3.2 海岸带农户土地利用现状
        3.2.1 种植业
        3.2.2 海水养殖业
        3.2.3 滩涂采集
        3.2.4 近海捕捞
    3.3 广西海岸带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环境效应
        3.3.1 生物多样性减少
        3.3.2 水体富营养化
        3.3.3 土壤盐碱化
        3.3.4 红树林退化
    小结
第四章 海岸带农户生态环境认知及土地利用适应行为实证研究设计、区域选择与模型构建
    4.1 研究设计
        4.1.1 影响因素选择
        4.1.2 问卷设计
    4.2 调查区域选择
        4.2.1 社会经济概况
        4.2.2 自然环境概况
    4.3 模型构建
    小结
第五章 海岸带农户生态环境认知与土地利用适应行为调研数据分析
    5.1 问卷数据描述分析
        5.1.1 受访者基本特征统计
        5.1.2 海岸带农户对生态环境变化的感知
    5.2 基于Heckman模型的海岸带农户生态环境感知影响因素分析
    5.3 基于MNL模型的海岸带农户土地利用适应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8)海南岛海岸带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及生态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海岸带土地开发利用研究
        1.2.2 海岸带生态承载力研究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研究区及数据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形
        2.1.2 红树林湿地资源
        2.1.3 国际旅游岛建设功能组团
        2.1.4 研究区范围
    2.2 遥感专题数据
        2.2.1 土地利用分类数据集
        2.2.2 海岸线数据集
    2.3 其它数据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海南岛海岸带土地开发利用强度评估分析
    3.1 土地开发利用强度评估概念和方法
        3.1.1 土地利用单一动态度
        3.1.2 土地利用程度指数
        3.1.3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指数
    3.2 海南岛海岸带土地开发利用强度评估
        3.2.1 土地利用类型转变分析
        3.2.2 土地利用单一动态度分析
        3.2.3 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分析
        3.2.4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海南岛海岸带生态承载力评估分析
    4.1 海岸带生态承载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4.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1.2 评估指标体系框架
        4.1.3 指标标准化
        4.1.4 权重确定
    4.2 海岸带生态承载力评估方法
        4.2.1 状态空间法
        4.2.2 理想值的确定
    4.3 生态承载力评估结果
        4.3.1 海南岛海岸带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估结果
        4.3.2 海南岛海岸带各市县生态承载力评估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海鸭不同养殖模式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影响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红树林的生态功能和经济效益
    1.2 红树林的开发利用
        1.2.1 红树林旅游
        1.2.2 民间利用
        1.2.3 水产养殖
        1.2.4 蜂养殖
        1.2.5 家禽养殖
    1.3 海鸭的品种和不同养殖模式介绍
    1.4 海鸭养殖快速发展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样地概况
    2.2 实验方法
        2.2.1 样方选择
        2.2.2 红树植物群落调查
        2.2.3 大型底栖动物调查
        2.2.4 环境因子测定
        2.2.5 胃含物分析
        2.2.6 稳定同位素分析
        2.2.7 统计分析和计算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海鸭不同养殖模式对成年红树植物的影响
    3.2 海鸭不同养殖模式对红树幼苗的影响
    3.3 海鸭不同养殖模式对红树林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3.4 海鸭不同养殖模式对环境因子的影响
    3.5 海鸭不同养殖模式的经济对比
    3.6 基于胃含物与稳定同位素分析研究钦州湾海鸭的食性
        3.6.1 胃含物分析结果
        3.6.2 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
第四章 讨论
    4.1 海鸭养殖与红树植物的关系
    4.2 海鸭养殖与大型底栖动物的关系
    4.3 海鸭养殖不同模式的对比
    4.4 胃含物分析与稳定同位素分析的比较
    4.5 钦州湾海鸭养殖容量的估算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1.1 海鸭不同养殖模式对红树植物群落及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5.1.2 基于稳定同位素和胃含物分析的钦州湾海鸭食性
        5.1.3 钦州湾海鸭养殖容量
        5.1.4 海鸭养殖建议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10)海南岛海岸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对碳储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进展
        1.2.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环境效应与土壤碳氮库变化研究
    1.3 研究内容、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科学问题和创新点
        1.3.3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括
        2.1.1 地理位置
        2.1.2 自然环境
        2.1.3 海岸带划定
    2.2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2.2.1 遥感影像数据预处理
        2.2.2 海岸线与地形数据获取
        2.2.3 气象数据
        2.2.4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2.2.5 数据分析
        2.2.6 碳氮磷储量估算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海南岛海岸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规律分析
        3.1.1 海南岛海岸带海岸线的变化及其规律
        3.1.2 海南岛海岸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3.2 海南岛海岸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碳氮磷储量的影响
        3.2.1 海南岛海岸带土壤、植被碳氮磷含量与生态计量学特征
        3.2.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下土壤植被的碳氮储量及其变化
4 讨论
    4.1 海南岛海岸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规律分析
        4.1.1 海岸线的变化及其规律
        4.1.2 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及其规律
        4.1.3 海岸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力分析
    4.2 海南岛海岸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碳储量的影响
        4.2.1 海岸带土壤植被碳氮磷含量和生态化学计量学影响因素分析
        4.2.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下土壤植被的碳储量及其变化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情况简介

四、儋州市沿海基围湿地红树林现状及发展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美丽海湾”建设的“三线一单”编制实践——以儋州市环新英湾地区为例[J]. 赵玉婷,李亚飞,董林艳,许亚宣,李小敏.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22(01)
  • [2]儋州市新英湾红树林开发保护问题及对策分析[J]. 黎婆妹. 南方农业, 2022(01)
  • [3]北部湾近海沉积物微塑料污染时空格局及源—汇关系研究[D]. 薛保铭. 广西大学, 2021(01)
  • [4]1987—2017年海南岛海岸线变化特征遥感分析[J]. 张丽,廖静娟,袁鑫,穆晓东,宋茜茜,毕京鹏. 热带地理, 2020(04)
  • [5]海南岛近岸水产养殖时空变化遥感监测与生态影响分析[D]. 袁鑫.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6]结合红树林生态修复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研究 ——以湛江龙王湾城市湿地公园设计为例[D]. 魏诗梦.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7]海岸带农户生态环境认知与土地利用适应行为研究 ——以江平镇4个典型村为例[D]. 卢意. 广西大学, 2019(01)
  • [8]海南岛海岸带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及生态承载力研究[D]. 宋茜茜. 江西理工大学, 2019(01)
  • [9]海鸭不同养殖模式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影响评估[D]. 敖星海. 厦门大学, 2019(09)
  • [10]海南岛海岸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对碳储量的影响研究[D]. 张书齐. 海南大学, 2019

标签:;  ;  ;  ;  ;  

儋州市滨海基础湿地红树林现状及发展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