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春热电二厂邀请职工参加厂务会(论文文献综述)
孔卓[1](2016)在《常州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敲开中国的大门,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屈辱的不平等条约。随着内忧外患的不断加剧,清政府意识到要想生存下去必须迈开现代化的步伐。洋务派启动并领导洋务运动,兴办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促进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开启现代化的序幕。20世纪初期,常州开始现代化进程。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冲击是常州早期现代化的初始动力。民族资产阶级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发展是常州早期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本地的工商业者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从分散的家庭手工业向集中的手工工场过渡,进而变革为现代的机器工业,开启经济现代化并带动其它行业的现代化。本文以常州城市早期现代化进程为基本研究目标。以甲午中日战争后到抗日战争前为研究的时间范围。将历史上的常州府城和武进、阳湖两县管辖地区,相当于今天的常州市所辖主体区域即新北区、武进区、天宁区、钟楼区和戚墅堰区等5区作为研讨的空间范围。对相关史料采用地毯式的挖掘,探讨常州早期城市现代化所涉及的经济、教育、文化、交通、市政设施等方面变迁的过程。总结常州早期城市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为当代常州城市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勾勒出常州早期现代化的背景是对其早期现代化研究的基础。本文首先对常州的自然环境、历史沿革、人口变迁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之上,从城市建设、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政治、社会等六个方面展开分析。常州城市建设的变革包括现代交通体系的建立和现代城市基础设施的形成。近代常州基本建立了以航运、铁路、公路为主干的现代交通体系。乘客可以在轮船、火车、汽车之间进行换乘,大大便利旅客的出行,基本实现交通一体化。现代化的交通给常州人带来快捷、高效的出行方式同时促进城市工商业的繁荣。以邮电通讯、道路修筑、河道疏浚、城市照明、消防设施、城市公共卫生为代表的城市技术类基础设施的更新和开辟公园、兴建图书馆、成立医疗机构为代表的城市社会性基础设施的修建是近代常州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的两个方面。随着现代城市基础设施的修建,城市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适应了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近代金融业、商业、手工业、现代工业的变化都体现了常州经济结构现代化的进展。近代常州实现了由旧式金融机构钱庄向现代金融机构银行的转变。银行逐渐壮大,并最终占据主导地位。而钱庄和典当铺虽然生存下来,但实力衰弱,无法与银行抗衡。无论新、旧金融机构都推动常州的工商业发展,促进经济的现代化。唐代以后,常州凭借运河和长江的转运功能成为重要的商业城市,经济迅速发展。明清以来,常州商业活动日益繁荣。近代常州出现了为外国商人推销商品和收购原料的买办商人。商家日益重视商品的宣传和促销方法的多样化。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开始利用自己或社会的资源参与政治运动并为公共利益服务,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清末,常州的梳篦业等手工业中出现拥有雇佣劳动者的手工工场。包买商控制农户的土布生产,商业资本向工业资本转变。这些都表明近代常州的手工业已经从简单商品生产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在传统手工业、商业的基础上常州近代工业发展起来。纺织业、电力工业、粮食加工业等行业都相继建立工厂。这些工厂以雇佣劳动为基础,以机械化劳动代替手工劳动,使用先进的设备,迈进现代化的大门。常州近代工业是以机械化为基石的一种全新生产手段,其建立在股份制公司的基础上,打破传统手工业的家长制,初步具有现代的管理方式。近代工业和金融业有着密切的联系。金融资本开始投资近代工业,间接进入生产领域。近代常州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换,建立了现代学制。教学内容由儒家经典向现代课程转变。课程设置日益丰富。教育机构趋向正规并加强对学校的管理和教师的考察。教师素质提高,数量增多。民众教育开始并普及。民众学校广泛建立,开展扫盲活动并成立合作社,推广现代休闲娱乐活动。近代教育加快现代文化的传递,培养各类人才、推动反帝反封建革命。清代,常州文化领域人才辈出,硕果累累。民国时期,在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推动下,学术领域成绩斐然。在书法、绘画、戏剧等艺术领域也收获颇丰。随着近代文化的转型,作为文化传播载体的图书业和报刊业也快速发展。近代常州的图书出版事业呈现由传统的书铺向现代的出版社过渡的趋势。辛亥革命后到抗日战争前,现代报刊业异军突起,先后有几十种报刊在常州创立,促进了信息的快速传播。20世纪初期,常州开始政治现代化进程。1905年,“武阳商会”成立标志着常州资产阶级初步形成并登上历史舞台。商会具有严密的章程和完备的组织结构,推动了常州近代工商业的发展,还通过各种途径直接从事或间接参与常州社会的各项活动并发挥巨大的影响。商会推动了常州市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早期现代化,其从事的一系列事业表明常州资产阶级成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并成为推动常州现代化的主导力量。辛亥革命胜利后,常州军政分府成立,颁布一系列改革措施。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推进常州经济、政治、教育等方面的现代化进程。五四运动中,常州的群众斗争已经成为各阶层、全行业的工、学、商等广大群众参与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卖国政府的爱国运动。城市民众在政治生活中已经开始对自己的政治权利有一定认识,利用各种机会参与、影响国家政治事务。近代社会转型、政权更替,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社会问题愈加严重。常州由传统城市向现代城市转型的过程中主要有自杀增加、毒品泛滥、盗匪猖獗等社会问题。传统的娱乐形式在市民中仍然广受欢迎。新的娱乐形式开始出现、发展。近代体育兴起,主要包括学校体育运动和民间体育运动。学校体育运动的主要内容是西方近代体育。而民间体育运动仍然以传统体育为主。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归纳出常州城市早期现代化的以下特点:内外力的共同作用是常州城市早期现代化的动力;资产阶级在常州城市早期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常州城市早期现代化各个层面之间不是孤立、封闭的而是互相联系,彼此影响;常州城市早期现代化事业取得一系列成就,但是仍有一些方面不尽如人意。现代化整体水平有限。
闫觅[2](2015)在《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对工业遗产保护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目前的研究多是从工业建筑入手,以保护再利用为切入点,因此对工业遗产的关注点常在于建筑的空间、结构、风格等方面,所建立的工业遗产认定和保护体系也以从工业建筑为基准。但是工业遗产不应该局限于工业建筑,还应包括工艺流程、机器设备、企业文化等相关内容,因此对工业遗产的研究应该纵观整体,只有掌握全面的信息,才能对其准确的定位。天津作为旧直隶地区的工业中心,不仅仅是中国近代化的一个缩影,更反映了天津和世界之间的文化交流。从清末的洋务运动至民国时期的“黄金十年”再到日本占领的萧条时期,天津作为早期的开埠城市,俨然成为中外交流的窗口,同样天津地区的工业发展也不是封闭的,它反映当时中外之间的政治、权利、利益错综复杂的关系。资本雄厚,技术先进的外资工厂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对华资工业进行资源掠夺和物资倾销,另一方面也促使中国探寻工业发展的途径,积极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因此选择天津这个叱咤在近代历史舞台上的城市作为研究对象,更有助于全面把握中国近代工业的全貌。本文首先对中国现存的近代工业遗产进行梳理,将中国现存的工业遗产分为七个工业遗产群,选取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作为典型案例分析,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理清工业发展脉络,并提出工业遗产行业的分类标准,对现存遗产从历史、行业、形态和保护级别四个方面的遗产构成分析,并总结出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的特征。工业的发展不仅对地方经济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城市、建筑的发展与演变也有很大的影响。本文构建了遗产群的“群-链-点”的阶梯模式,通过对军工产业链、纺织产业链、化工产业链以及公用设施中的典型案例的历史研究,明确了旧直隶地区的工业从最初引进西方的机器设备与技术,到最后精英阶层终于利用所习得的知识开展技术创新这一发展历程;在工业的建设选址过程中传统与现代之间、中方与西方之间的角力与博弈;工业建筑的形式风格与功能布局从中体西化演变为全盘西化,最后发展到以功能为主的厂区格局,揭示了旧直隶地区在近代化过程中工业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为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的价值评估提供基础。工业遗产群是针对区域遗产保护的一种新型的保护理念,本文根据《下塔吉尔宪章》、《台北亚洲工业遗产宣言》、《中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导则(试行)》中对工业遗产价值的认定标准,分析了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的价值定位,为天津工业遗产群的保护和再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基础。
翟立鹏[3](2013)在《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的创建与发展(1903年-1937年)》文中研究指明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前身为京师高等实业学堂,1903年筹建,1904年9月开学。开办之初设立机械、电机、矿冶、应化4科。1907年正式开办本科。1912年,工学院将矿冶一科停办,并于1913年增设机织科。此后,工学院院名经历数次变更,于1929年6月更名为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西迁西安。抗日胜利后,工学院未能成功复校,而是继续留在西北地区为中国的高等工科教育事业奉献力量。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的建立开创了北京地区高等工科教育的先河,西迁之后又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日后西北地区高等工科教育发展的基础,同时也为西部的战略性大开发储备了后续力量,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在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和科学技术史上留下了不可或缺的一笔。作者查阅了国家图书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北京市档案馆等相关文献;考察了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在北平和西安时期的遗址。在工科教育史及科技史的视角之下运用文献分析、统计对比、实地考察等方法对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的筹建背景及概况、管理组织、教育教学、成就及贡献和附属机关这5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论证。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的历史原貌,展示了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所具备的特点。作者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工作:一、叙述了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的筹建背景及其概况,介绍了在中目甲午战争之后,国内开始提倡“实业救国”的历史大背景下,国立北平大学上学院应运而生的过程,同时阐述了工学院初创之时的概况。二、通过对原始材料的归纳与总结,论述了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的管理组织情况。介绍了工学院的行政管理组织和学生组织及学术团体。三、通过对原始材料进行归纳、统计分析、整理对比,总结出了工学院的课程设置情况及其特点,讨论了对当今相关问题的启示。并且介绍了工学院所用教材情况以及相应的津贴制度。四、介绍了工学院在油漆工业、酒精工业、造纸工业等领域内的成就。对工学院发表的学术性文章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探讨了工学院为我国培养技术型人才以及普及科学知识、促进学术交流所做的贡献。五、通过对原始文献的统计分析,介绍了工学院各系工厂的规模及其生产情况,展示了工学院图书馆的规模及藏书状况等。文章得出的结论是:与洋务运动时期的工科教育相比,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办的工科院校,如,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等,推动着中国近代工科教育向着系统化和体制化迈进了一大步,并且在教学的各方面都获得了一定的提升。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在重视技术的实用性价值的同时,也强调了学术研究的重要性。通过对工学院教授的留学背景、所用教材以及翻译引进西方学术着作等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工学院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方近代技术向中国的传播,加快了技术本土化的进程。
孔祥增[4](2011)在《中国国民党党营经济事业研究(1945-1949)》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国民党党营经济事业的创办,是其党务经费体制变革的产物。训政时期,国民党实行“以国养党”之制。党费取自国库,是“以党治国、党国一体”训政体制下诸多国民党人的主观期许,也是“党费自给”的目标在巨额经费需求面前流于空言的一种现实选择。战后,国民政府由训政向宪政过渡,“以国养党”失去合法性基础,国民党党费自筹成为一种必然的现实渴求。征收党费与捐款等传统党费自给之途,早为事实证明是无法实现的奢望。故而筹办党营经济事业,以党企盈余作为党务经费的来源,遂成为全党共识。党营经济事业的战后兴办,是国民党党费自筹的历史选择与因应宪政体制下党务经费体制变革的现实需求。1945年,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确立了“事业养党”的方针。由国民党主导的敌伪资产的战后大接收,为党营经济事业的兴办提供了绝好的历史机缘。国民党以敌伪产业拨补抗战损失为名,通过转账拨付的形式,价购了一批规模宏大、实力雄厚的敌伪产业,基本确立了党营经济事业的规模。在中央财务委员会的积极筹组下,党营经济事业由中央至地方,从工厂实业到商贸金融,逐步建立来。同时,各地方党部亦因利乘便,陆续建立各地党营经济事业。由此,依托组织的力量,国民党建立起了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庞大的党营事业体系。在中央财务委员会的经营擘划下,党营经济事业在一定时期内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各党营事业公司的年度盈余决算及逐月提拨的利润分成,成为党务经费的重要来源,“事业养党”得到一定程度地实现。党营经济事业甫经建立,根基未固,其总体规模与实力难以维持浩大的党务经费开支,“事业养党”的真正实现尚需时日。随着国内经济条件的日趋恶化与战局的巨大逆转,党营经济事业逐步陷入经营困境,并伴随国民党政权多次播迁直至宣告在大陆的终结。党营经济事业以一般企业的姿态出现,实施企业化经营。透过现代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央财务委员会对党营事业公司从组织、人事、财务等诸多层面加以管控,是整个党营事业的最高管理机构。中央监察委员会行使对党营经济事业的稽核监察权。党营事业公司既受中央财务委员会的最高控制,又受中央监察委员会的监察督导,由此形成党营经济事业的双重管理体制。中国国民党通过一系列较为周密的制度设计,基本实现了对党营经济事业的控制。党营经济事业融企业经营与政党行为于一体,是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实践方式,是介乎于国营与民营之间一种特殊的企业形态。党营经济事业在战后初创,尚处于奠基时期,其总体规模和实力尚难以与发展已久的民营与国营企业相比。然而各党营事业公司于所在区域和行业,多为规模宏大、实力雄厚之业界翘楚,加之党营事业本身是一整体完备的事业体系,并具有强势的政治背景,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显示出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党营经济事业利用执政党的优势地位,在贷款申请、原料采购、成品销售等诸多方面得到政府的庇护,表现出“以政利党”的特色;同时又积极配合政府的政策法令,成为政府以资利用的重要力量,对维系国民党政权有着重要的政治功用,从而展现出“以党利政”的一面。各党营事业公司多注重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希求树立党营事业的良好形象。但作为国民党“化国家之财为一党之私”的产物,党营经济事业依恃特权庇护,自然备受时人的诟病和责难。
刘岸冰[5](2011)在《公私合营后中国企业制度的历史性转折 ——上海工业企业的产权、治理结构与经营》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刚刚诞生。受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并在党和政府强烈的政治权力作用的推动下,中国企业制度以超乎预料的速度完成了它并不艰难的转折。本文试图以公私合营后中国企业制度的历史性转折为主题,主要运用原始档案史料及相关文献资料,以现代企业理论和制度经济学为主要分析工具,选择上海工业企业为个案,从公私合营后企业的产权、治理结构与企业经营三个主要方面进行研究,以此反映公私合营后中国企业制度转折所带来的经济绩效。公私合营企业产权的转移主要从清产核资、企业“高管层”的变动以及股权比例的变化来反映。治理结构方面,在企业外部形成了多层级的由高到低的委托代理关系。企业内部主要分析了公私合营后公私合作共事的形成,同时还建立了独特的激励机制,公私双方共同致力于企业的发展。经营状况方面,从成本与效益的视角探讨了企业的产、供、销管理,同时选取了在经营上有代表性的财务管理和财务监督进行了论述,尤其是银行作为第三方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监督,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公私合营企业的经营管理。收益分配上主要对工资福利、盈余分配及定息三个方面的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表明了公私合营后企业在收益分配方面的优越性。总之,公私合营后,随着企业制度发生历史性转折,它引起了一系列的变化。新政治架构下公私力量的博弈最终让位于公方,凸显了强大行政权力支配下极度弱化的资本权利。企业制度得以多方位的顺利转型并提高了企业的经济绩效。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使得上海在新的社会政治生态环境下,从此开始了它新一轮的成长与发展。
李淼焱[6](2009)在《中国工业旅游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工业旅游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随着旅游业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兴旅游项目,是工业与旅游业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业态。半个世纪以来,工业旅游在一些发达国家方兴未艾,被誉为“朝阳产业中的朝阳”。在我国工业旅游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迅猛,日益引起政府、企业界和学术界的高度瞩目。本文运用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旅游经济学等理论和方法,分析中国工业旅游发展现状,总结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工业旅游的成功经验,构建我国工业旅游发展模式,从而为各级政府制定工业旅游发展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为企业发展工业旅游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也从理论上丰富产业经济学中的产业融合理论和旅游经济学的微观理论。全文共8章。首先阐明了工业旅游和工业遗产旅游的内涵:然后通过对我国工业旅游有关数据的整理、计算与分析构建了我国工业旅游的几个发展模式:提出了文化传承型发展模式、综合景观型发展模式、现代企业型发展模式、艺术品展示型发展模式工业园区发展模式和遗产与博物馆型开发模式及其特点。论文对我国2004年-2007年工业旅游示范点地域及空间分布从总体分布、地域分布、行业分布及工业旅游示范点与客源市场的空间联系上进行分析,揭示了我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空间分布上不均衡原因和明显的集聚趋势机理:环渤海工业旅游区具有明显的区位、交通、人才、资源优势,工业城市分布密集,具有发展工业旅游的良好条件;东部沿海工业旅游区工业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城市分布密集度高、交通系统便捷、基础设施完备、企业管理先进、客源市场充足,为开发工业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黄河中游工业旅游区与其他两个工业旅游区相比,该区拥有的工业旅游示范点分布较为分散,集聚性较弱,这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旅游业的规模集群效应的发挥。论文通过实证分析,确定了辽宁工业旅游发展的六种不同模式的选择。重点对辽宁阜新工业遗产旅游发展模式进行研究。本文力图帮助衰退中的老工业区辽宁阜新在从“工业经济”到“体验经济”的转变中找到再生之路抛砖引玉。基于以上研究,本文分别从,政策、制度、区域互动等方面提出了发展我国发展工业旅游的相应对策建议。
黄书亭[7](2008)在《20世纪美国杰出CEO的危机管理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在南北战争以降的背景下,依托管理学基本原理,在多学科的视域中,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以哲学、类型学、案例研究为框架,综合集成各种思想方法,以20世纪美国杰出CEO安德鲁·卡内基、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约翰·D·洛克菲勒、亨利·福特、艾尔弗雷德·P·斯隆、托马斯·J·沃森、小托马斯·J·沃森、李·艾柯卡、杰克·韦尔奇为线索,用比较的视角,实证的方法,述评的文体,对重大危机事件进行描述、对比、统计、总结、研究,基于案例进行推理,剖析决策过程,认识危机的发生机制与显着特征,分析危机管理策略,上升为方法论原则,回归到危机管理实践。危机的分类多种多样。危机的酝酿、发生和变化,关联着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危机是不确定性的表现形式,是科学管理理论逻辑展开的结果,是人格缺陷、制度缺陷、美国难题的体现,是“市场失灵”、“政府失灵”、“技术失灵”的后果,是领导与管理失衡的结果,是若干周期理论的折射,是现代化、全球化的伴生现象。较为科学的危机管理策略是:诚信,务实,盈利,专注,清醒,依法经营,肩负使命,洞悉人性,妥当归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财富观,承担社会责任。真诚面对公众,善待伙伴,擅长沟通,善于管理上司,防范环境污染,提防政治风险。热爱生活,忠于家庭,积极休闲,交往慎重。面对现实,反应适度,持续改进,创新商业模式,形成核心能力,摆脱行为惯性,不苛求完美。讲究方法,规避不确定性,创新品牌,警惕多元化陷阱。重视隐性知识,注重教育训练。保持历史感,避免简单化,建立竞争性的企业文化、柔性的组织结构、规范的法律机制,建立“高瞻远瞩公司”。本文提供观察美国近现代史的新颖视角:多角度勾连企业、人物、社会与历史,构成研究美国经济制度史乃至美国历史的参照系,为理解企业管理与管理思想的发展,为观察新闻史、战争史及休闲史,为评价美国文化、美国内战、工人运动、城市化、新政、美国改革、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和特点提供新视角;本文是案例研究的积极尝试:以问题为导向,围绕核心概念,选择事例,分析数据,提炼观点,审视、验证和创新传统理论,弥补理论分析的空洞、乏味,避免随机、失控现象,兼顾量的研究与质的分析,在研究和运用上开辟新的领域,尝试新的方法,提供有益的建议,研究过程规范、标准;本文是学科交叉的有益探讨:涉及宽泛的时空范畴,涉猎管理学、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军事学等领域,在管理学与多学科的融合中,剖析典型人物和典型案例,阐释杰出CEO的历史地位、得失成败与现实价值,体现扎实的人文功底,有助于管理学的学科建设和理论建构,其研究策略、文体与叙述方式,有一定的示范价值。
周代辉[8](2001)在《长春热电二厂邀请职工参加厂务会》文中研究表明
二、长春热电二厂邀请职工参加厂务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春热电二厂邀请职工参加厂务会(论文提纲范文)
(1)常州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资料综述 |
四、研究理论及方法 |
五、论文框架 |
六、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
第一章 常州现代化的背景 |
第一节 自然环境和历史沿革 |
一、自然环境 |
二、历史沿革 |
第二节 人口变迁 |
一、古代人口演变 |
二、近代人口变迁 |
第二章 常州城市建设的变革 |
第一节 现代交通体系的建立 |
一、航运 |
二、铁路 |
三、公路 |
四、交通现代化的综合评估 |
第二节 现代城市基础设施的形成 |
一、城市技术类基础设施的更新 |
二、城市社会性基础设施的修建 |
第三章 经济结构的变化 |
第一节 金融业的演变 |
一、钱庄的发展 |
二、典当的衰落 |
三、银行的兴起 |
第二节 商业现代化的嬗变 |
一、传统商业的变动 |
二、现代商业的开展 |
第三节 手工业的转变 |
一、发达的古代手工业 |
二、近代手工业的裂变 |
第四节 现代工业生产方式的扩散 |
一、工业的起步和发达 |
二、工业的意义 |
三、工业的不足 |
四、工业发展评估 |
第四章 教育体制的转换 |
第一节 完备的传统教育 |
一、传统教育的组织形式 |
二、传统教育的作用 |
第二节 发达的近代教育 |
一、新式学校教育的创立和成长 |
二、民众教育的开始和普及 |
三、近代教育的价值 |
第五章 新文化的显现 |
第一节 光辉灿烂的文化成就 |
一、辉煌的学术 |
二、杰出的艺术 |
第二节 现代气息的图书发行业和报刊业 |
一、别具一格的图书发行业 |
二、异军突起的报刊业 |
第六章 现代政治的进展 |
第一节 资产阶级的形成 |
一、行会组织 |
二、商会 |
第二节 风起云涌的民主革命 |
一、常州辛亥革命吟 |
二、爱国救亡的五四运动 |
第七章 近代常州社会问题和生活方式的考察 |
第一节 社会问题显现 |
一、自杀增加 |
二、毒品泛滥 |
三、盗匪猖獗 |
四、迷信充斥 |
五、赌风盛行 |
第二节 多姿多彩的休闲生活 |
一、传统的娱乐形式 |
二、新娱乐形式出现 |
三、演说风气渐兴 |
第三节 现代体育运动的诞生 |
一、学校体育运动的革新 |
二、民间体育运动的继承和发扬 |
三、现代体育竞赛体制形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亚洲工业遗产亟待保护 |
1.1.2 快速城市化催生大量工业遗存 |
1.1.3 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存在矛盾 |
1.2 研究综述 |
1.2.1 工业遗产的相关研究 |
1.2.2 旧直隶工业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意义 |
1.3.1 近代史的需要 |
1.3.2 城市史及建筑史的需要 |
1.3.3 工业遗产保护的需要 |
1.4 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主要内容 |
1.4.3 概念界定 |
1.5 研究的方法与结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结构 |
1.6 创新之处与未尽事宜 |
1.6.1 创新之处 |
1.6.2 未尽事宜 |
第二章 中国潜在近代工业遗产群 |
2.1 近代中国工业发展历程 |
2.1.1 萌芽时期——清末洋务运动时期 |
2.1.2 兴盛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时期 |
2.1.3 衰退时期——工厂内迁时期 |
2.2 中国潜在的近代工业遗产群分布 |
2.2.1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工业遗产群 |
2.2.2 以沈阳为中心的东北工业遗产群 |
2.2.3 以济南为中心的胶东工业遗产群 |
2.2.4 以重庆为中心的川西工业遗产群 |
2.2.5 以武汉为中心的鄂湘赣工业遗产群 |
2.2.6 以广州为中心的粤闽工业遗产群 |
2.3 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 |
2.3.1 发展脉络 |
2.3.2 调查方法 |
2.3.3 构成分析 |
2.3.4 特征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器物的引进:军工产业链 |
3.1 军火制造——天津机器局 |
3.1.1 水运便利促进工业萌芽 |
3.1.2 生产设备的引进与输出 |
3.1.3 建筑形式与空间布局 |
3.2 能源提供——开滦煤矿 |
3.2.1 开滦煤矿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3.2.2 原煤开采技术的发展 |
3.3 运输变革——铁路的诞生 |
3.3.1 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角力 |
3.3.2 中国铁路先驱——金达技师 |
3.3.3 铁路控制权的争夺 |
3.3.4 铁路附属设施 |
3.4 建筑材料——启新洋灰公司 |
3.4.1 启新公司建造始末 |
3.4.2 核心工艺——“二磨一烧” |
3.4.3 绅商集团的代表——周学熙 |
3.5 小结 |
第四章 技术的引进:纺织产业链 |
4.1 棉纺准备——棉纺工业 |
4.1.1 工艺流程 |
4.1.2 案例——恒源纱厂 |
4.2 棉纺成品——织布工业 |
4.2.1 工艺流程 |
4.2.2 案例——天津第三棉纺织厂 |
4.3 毛纺准备——毛纺工业 |
4.3.1 工艺流程 |
4.3.2 案例——东亚毛纺厂 |
4.4 毛纺成品——地毯工业 |
4.4.1 工艺流程 |
4.4.2 案例——仁立毛纺厂 |
4.5 锦上添花——印染工业 |
4.5.1 工艺流程 |
4.5.2 案例——东亚毛纺厂印染部 |
4.6 其他纺织工业 |
4.7 小结 |
第五章 技术的创新:化工产业链 |
5.1 海盐资源——塘沽盐田 |
5.1.1 滩晒技术的应用 |
5.1.2 机器设备的分类 |
5.2 化工原料——久大精盐 |
5.2.1 精盐提纯技术的提高 |
5.2.2 精英阶层的崛起 |
5.2.3 私人研究团体发轫 |
5.3 化工基础——永利碱厂 |
5.3.1 历史发展脉络 |
5.3.2 厂区空间布局 |
5.3.3 制碱技术探索 |
5.3.4 工业厂房分类 |
5.4 其他化学工业 |
5.4.1 制革业 |
5.4.2 制皂业 |
5.4.3 火柴业 |
5.4.4 玻璃业 |
5.5 小结 |
第六章 工业的基础:公用设施 |
6.1 水运枢纽的形成 |
6.1.1 码头——城市中心南移 |
6.1.2 桥梁——海河两岸连结 |
6.2 华洋之间的博弈 |
6.2.1 天津自来水公司 |
6.2.2 济安自来水公司 |
6.3 电力设施的引入 |
6.3.1 工厂动力提供——发电厂 |
6.3.2 公共性的引入——有轨电车 |
6.4 金融币制的改革 |
6.4.1 新式造币厂诞生 |
6.4.2 机器设备与工艺 |
6.4.3 造币厂建筑形式 |
6.5 小结 |
第七章 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价值评价与保护方法 |
7.1 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价值评价 |
7.1.1 历史重要性 |
7.1.2 工业设备与技术 |
7.1.3 建筑设计与建造技术 |
7.1.4 文化与情感认同、精神激励 |
7.1.5 推动地方社会发展 |
7.1.6 重建、修复及保存状况 |
7.1.7 地域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 |
7.1.8 其他评价因子 |
7.2 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保护方法 |
7.2.1 工业遗产群保护方法 |
7.2.2 工业遗产产业链保护方法 |
7.2.3 工业遗产点保护方法 |
7.3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天津工业大事记 |
附录二 天津显着工业列表 |
附录三 直隶工业遗产目录 |
附录四 机器局生产技术及产品 |
附录五 唐山工厂员工于1909年寄给金达的信 |
附录六 天津碱厂的生产工艺 |
附录七 天津碱厂保护事记 |
附录八 其他工业 |
附录九 民族工业中的中国工程师 |
附录十 洋务运动时期的外国技师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的创建与发展(1903年-1937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插图目录 |
表格目录 |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成果 |
第2章 筹建背景及概况 |
2.1 筹建背景及其前身 |
2.2 发展及历史沿革 |
2.3 工学院概况 |
2.3.1 机器设备 |
2.3.2 师资情况 |
2.3.3 招生、毕业生情况 |
2.3.4 经费情况 |
第3章 管理组织 |
3.1 行政管理组织 |
3.2 学生组织及学术团体 |
第4章 教育教学 |
4.1 历任院长 |
4.2 课程设置 |
4.3 所用教材 |
4.4 津贴、奖金和贷费制度 |
4.4.1 津贴制度 |
4.4.2 奖金、贷费制度 |
第5章 成就及贡献 |
5.1 近代国内工业发展概况 |
5.2 工学院在工业技术领域的研究成就及贡献 |
5.2.1 油漆工业 |
5.2.2 酒精工业 |
5.2.3 造纸工业 |
5.2.4 其他方面研究成果 |
5.3 为国内培养技术人才 |
5.4 普及科学知识、促进学术交流 |
5.4.1 创办刊物 |
5.4.2 翻译引进国外学术文章 |
第6章 附属机关 |
6.1 国产研究院 |
6.2 各系工厂及仪器设备的扩充 |
6.2.1 机械工程系的工厂及仪器设备 |
6.2.2 电机工程系的工厂及仪器设备 |
6.2.3 纺织系的工厂及仪器设备 |
6.2.4 应用化学系的工厂及仪器设备 |
6.2.5 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工厂管理、实习规则 |
6.3 图书馆 |
6.3.1 图书馆规模 |
6.3.2 图书馆管理组织及规章制度 |
6.3.3 图书馆藏书 |
第7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中国国民党党营经济事业研究(1945-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学术史的回顾与分析 |
三、国民党党营事业概说 |
四、研究主题的界定与解析 |
五、研究的基础与创新点 |
六、论文的基本架构 |
第一章 党营经济事业的缘起 |
第一节 从国民党党务经费问题谈起 |
一、政党经费概说 |
二、国民党党务经费的基本范畴及支用原则 |
三、国民党党务经费的来源 |
第二节 “以国养党” |
一、“以国养党”的政治基础——以党治国的训政体制 |
二、“以国养党”的心理写照 |
三、“以国养党”的具体实践 |
第三节 从“党员养党”到“事业养党” |
一、“党员养党”的提出与具体实践方式 |
二、对重塑革命精神的期许与党外批评的因应 |
三、理想与现实的冲撞 |
四、宪政实施与党务财政体制变革 |
五、宪政实施前景下“事业养党”方针的逐步确立 |
第二章 党营经济事业的筹组兴办 |
第一节 党营经济事业的萌生 |
一、革命党人利用党营经济事业的最初设想与实践 |
二、“大家都成资本家”——鼓励党员个体经营经济事业 |
三、各级党部经营党营经济事业的实践 |
第二节 组织调整与基金筹募 |
一、党营事业的组织管理者 |
二、党费基金的筹募 |
第三节 党营经济事业的兴办(一)——国民党的审慎投资与党营经济事业的创办 |
一、移花接木——巧夺民营银行为党的金融机构 |
二、国民党的贸易公司——树华公司的建立 |
三、由地方党营事业而来的安徽农产公司 |
四、中统局的党营事业 |
第四节 党营经济事业的兴办(二)——价购敌伪资产与中央党营经济事业的大规模兴办 |
一、战后接收与资金瓶颈的突破 |
二、齐鲁公司暨兴济公司的成立 |
三、恒大公司的筹组成立 |
四、益华公司及兴台公司的成立 |
第三章 党营经济事业的发展与落幕 |
第一节 党营事业体系的有机协调 |
一、党营事业体系的建立 |
二、党营事业间的协作配合 |
第二节 党营事业的经营境况 |
一、经营的艰难困境与应对 |
二、一定时期内的发展 |
三、经营绩效的分析 |
第三节 党营事业的经营模式与市场营销——以齐鲁公司与恒大公司为主体的探讨 |
一、产销结合的经营模式 |
二、业务推展与市场分析 |
三、营销方式的探析 |
第四节 党营经济事业的衰败与落幕 |
一、金圆券改革的失败与党营经济事业走向衰落 |
二、战局的根本逆转与党营事业公司的应变 |
三、大陆时期党营经济事业的终结 |
第四章 党营公司的内部管理 |
第一节 股权与经营决策权的探析 |
一、股东与股东会 |
二、董事与董事会 |
第二节 公司的组织管理体系 |
一、公司的组织体系 |
二、党营企业的当家人——董事长 |
三、专门人才的支撑——党营企业的经理人 |
第三节 党营企业职工管理探析 |
一、党营企业的职员管理 |
二、党营企业对工人的控制与管理 |
第五章 党营公司的“党有、党治与党享” |
第一节 党营事业公司的所有权 |
一、党营事业公司的实际出资人 |
二、中央所有与地方所有间的冲突 |
三、团营经济 |
第二节 党营经济事业与国民党派系关系的探讨 |
一、党营经济事业与CC豪门资本的交织 |
二、党营事业与国民党的派系纷争 |
第三节、国民党对党营事业的控制体系 |
一、组织人事与经营决策权的控制 |
二、财务的控制与监督 |
三、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对党营事业的监察权 |
第四节 党企盈余与党务经费供给 |
一、党营事业对党务经费的有限反哺 |
二、变相的党库通国库 |
结语:党营经济事业的综合评价 |
第一节 “事业养党”的探析 |
第二节 介乎于国营与民营之间——企业形态与经济地位的考察 |
一、民生主义的实践方式 |
二、以民营企业的姿态出现,又具国营企业同样的官方色彩 |
三、党企经营及其地位评析 |
第三节 以政利党与以党利政——党企与党、政府、社会关系的探讨 |
一、党营事业的特权庇护 |
二、对国民党政权的维系功能 |
三、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期许与社会舆论对“党僚资本”的批判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公私合营后中国企业制度的历史性转折 ——上海工业企业的产权、治理结构与经营(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对象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对象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一、前人研究状况 |
二、理论研究框架 |
第三节 框架内容及资料情况 |
一、框架简介 |
二、文献资料 |
第四节 论文创新 |
一、研究视角的创新 |
二、研究方法的创新 |
三、研究观点的创新 |
第一章 资本主义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兴起与发展 |
第一节 改造前上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
一、解放前上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与发展 |
二、建国初期上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调整与发展 |
第二节 资本主义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 |
一、资本主义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一般政策 |
二、公私合营政策 |
第三节 资本主义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历程 |
一、对资本主义工业实行加工订货 |
二、有计划地在工业中扩展公私合营 |
三、从部分公私合营发展到全行业公私合营 |
四、劳资双方的反应 |
第二章 公私合营后企业产权结构的变迁 |
第一节 从清产核资看公私合营企业的产权转移 |
一、清产核资 |
二、从清产核资看公私合营企业的产权转移 |
第二节 从“高管层”的变动看公私合营企业的产权转移 |
一、公私合营企业“高管层”的变动与权力的转移 |
二、企业权力转移后的管理模式 |
第三节 从股权比例看公私合营企业的产权转移 |
一、公私合营企业的定股情况 |
二、从公私股比例看公私合营企业的产权转移 |
第三章 公私合营后企业治理结构的变动 |
第一节 公私合营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 |
一、委托代理关系解读 |
二、公私合营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 |
第二节 从劳资关系到公私合作共事 |
一、公私合营前的劳资关系 |
二、公私合营后的公私共事 |
第三节 公私合营企业的激励机制 |
一、各级政府主管部门与公私合营企业之间的激励关系 |
二、直接主管部门与公私合营企业经营者之间的激励关系 |
三、公私合营企业经营者与企业员工之间的激励关系 |
第四章 公私合营后企业的经营 |
第一节 产供销管理 |
一、组织管理 |
二、供料管理 |
三、生产管理 |
四、产品销售网络建设 |
第二节 公私合营企业的财务管理和财务监督 |
一、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逐步推行财务监督 |
二、银行对公私合营企业的财务监督 |
三、公私合营企业的财务情况分析 |
第三节 公私合营后企业的经营效益 |
第五章 公私合营后企业的收益分配 |
第一节 公私合营企业的工资福利 |
一、公私合营前企业的工资福利 |
二、公私合营后企业的工资福利 |
第二节 公私合营企业的盈余分配 |
一、公私合营前企业的盈余分配 |
二、公私合营后企业的盈余分配 |
第三节 定息问题研究 |
一、定息政策的施行 |
二、定息产生的经济效应 |
结论: 公私合营后企业制度的历史性转折 |
第一节 新政治架构下公私力量的博弈 |
第二节 公私合营后企业经济绩效的提高 |
第三节 公私合营与企业制度的历史性转折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中国工业旅游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理论意义 |
1.1.4 实践意义 |
1.2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工业旅游定义的研究 |
1.2.2 对工业旅游意义的研究 |
1.2.3 对工业旅游开发的研究 |
1.2.4 对工业旅游影响的研究 |
1.2.5 对工业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 |
1.2.6 对工业遗产的研究 |
1.2.7 有关工厂观光旅游研究 |
1.2.8 简要述评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工业旅游基本理论 |
2.1 工业旅游及工业遗产旅游的涵义 |
2.1.1 工业旅游 |
2.1.2 工业遗产旅游 |
2.2 工业旅游的特征及类型 |
2.2.1 工业旅游的特征 |
2.2.2 工业旅游资源类型 |
2.3 发展工业旅游的目的及意义 |
2.3.1 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
2.3.2 有利于为工业企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
2.3.3 有利于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
2.3.4 有利于丰富旅游产品 |
2.3.5 有利于让城市扬名 |
2.4 发展工业旅游的理论基础 |
2.4.1 产业结构演化理论 |
2.4.2 比较优势理论 |
2.4.3 竞争优势理论 |
2.4.4 系统理论 |
2.4.5 景观生态学原理 |
2.4.6 旅游市场理论 |
2.4.7 旅游文化学理论 |
2.4.8 简要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工业旅游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
3.1 中国工业旅游发展历程 |
3.1.1 萌芽阶段 |
3.1.2 起步阶段 |
3.1.3 政府规范化管理阶段 |
3.2 中国工业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
3.2.1 我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地域及空间分布 |
3.2.2 我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地域分布密度 |
3.2.3 工业旅游示范点与客源市场的空间联系 |
3.2.4 工业旅游的空间布局分析 |
3.2.5 我国工业旅游发展项目特征、可进入性及开发模式分析 |
3.3 我国工业旅游发展取得的成就 |
3.3.1 推出了一批旅游线路和景点 |
3.3.2 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
3.3.3 形成了两种接待形式 |
3.3.4 形成了多种开发模式 |
3.3.5 工业遗产旅游发展空间巨大 |
3.4 我国工业旅游发展存在问题与差距 |
3.4.1 对工业旅游认识不足 |
3.4.2 尚未树立“大旅游”观念 |
3.4.3 缺乏合理规划、科学管理理念 |
3.4.4 旅游产品结构单一,特色不够明显 |
3.4.5 服务质量及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
3.4.6 宣传促销工作不到位,营销模式单一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国外工业旅游发展经验及其借鉴 |
4.1 国外工业旅游的兴起与发展 |
4.2 国外工业旅游发展模式 |
4.2.1 参观与历史回顾模式 |
4.2.2 现代企业参观模式 |
4.2.3 综合景观型开发模式 |
4.2.4 工业遗产型模式 |
4.2.5 传统文化型开发模式 |
4.2.6 博物馆模式 |
4.2.7 公共游憩空间模式 |
4.2.8 与购物旅游相结合的商业综合开发模式 |
4.3 国外工业旅游发展经验与启示 |
4.3.1 社会的进步促进旅游产品的更新换代 |
4.3.2 旅游取向的变化扩大了旅游市场 |
4.3.3 乘数效应迫使政府重视 |
4.3.4 处理好重建与保护的关系 |
4.3.5 区域协作的旅游营销方式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工业旅游业发展模式的构建 |
5.1 工业旅游开发的基本原则 |
5.1.1 突出特色与树立品牌相结合原则 |
5.1.2 工业和与旅游业总体布局协调统一原则 |
5.1.3 立足现有基础与适时适度相结合原则 |
5.1.4 综合效益原则 |
5.1.5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
5.2 开展工业旅游需要具备的条件 |
5.2.1 主体条件 |
5.2.2 客体条件 |
5.2.3 媒介条件 |
5.2.4 工业旅游开发可行性 |
5.3 我国发展工业旅游的潜力分析 |
5.3.1 资源潜力 |
5.3.2 客源潜力 |
5.3.3 拓展旅游业发展领域,提升旅游业的竞争力 |
5.3.4 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潜力 |
5.3.5 促进工业产业的调整和改造 |
5.4 我国工业旅游发展的基本模式 |
5.4.1 文化传承型发展模式 |
5.4.2 综合景观型发展模式 |
5.4.3 现代企业型发展模式 |
5.4.4 艺术品展示型发展模式 |
5.4.5 工业园区型发展模式 |
5.4.6 遗产与博物馆型发展模式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工业旅游发展实证分析—以辽宁为例 |
6.1 辽宁发展工业旅游的优势分析 |
6.1.1 工业基础雄厚 |
6.1.2 旅游资源丰富 |
6.1.3 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产业优势 |
6.1.4 旅游客源市场潜力巨大 |
6.1.5 政府政策机遇 |
6.2 辽宁省工业旅游示范点的基本特征及地域分布 |
6.2.1 工业旅游示范点的空间结构特征 |
6.2.2 工业旅游示范点的分布密度 |
6.2.3 工业旅游示范点的行业分布 |
6.3 辽宁省工业旅游发展定位 |
6.3.1 区域定位 |
6.3.2 产业定位 |
6.3.3 客源定位 |
6.3.4 营销模式 |
6.4 辽宁省工业旅游发展模式选择方法 |
6.5 辽宁省工业旅游基本模式 |
6.5.1 大连盛道模式—展示型发展模式 |
6.5.2 鞍钢模式—文化传承型发展模式 |
6.5.3 沈航模式——博物馆型发展模式 |
6.5.4 大连港模式—综合景观型发展模式 |
6.5.5 沈阳妙味食品模式—现代企业型发展模式 |
6.5.6 阜新煤矿模式——遗产型发展模式 |
6.6 辽宁省发展工业旅游方式选择 |
6.6.1 辽宁省工业旅游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
6.6.2 加强政府政策引导 |
6.6.3 加大宣传力度 |
6.6.4 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
6.6.5 根据城市和企业特点加强区域联动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促进中国工业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
7.1 提高认识,加强政府指导,推进体制创新 |
7.1.1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
7.1.2 加强政府政策指导,制定行业标准 |
7.1.3 推进体制创新,实行多元化融资渠道 |
7.2 加强联合,优化发展环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
7.2.1 树立大工业旅游观念,加强联合与合作 |
7.2.2 优化发展环境,提高工业旅游的综合经济效益 |
7.2.3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二、三产业联动 |
7.2.4 形成“集聚效应”,深化细分市场 |
7.3 灵活营销,多种模式,特色鲜明,做好服务 |
7.3.1 制定工业旅游的营销方案,采取灵活的营销方式 |
7.3.2 树立科学发展观,形成多种开发模式 |
7.3.3 提高工业旅游产品质量,特色鲜明 |
7.3.4 加强企业管理,做好旅游服务 |
7.3.5 工业旅游纳入品牌战略 |
7.3.6 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2004-2007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名录 |
附录二 读博期间的科研与成果 |
(7)20世纪美国杰出CEO的危机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问题的意义与背景 |
1.3 案例研究论考 |
1.4 理论框架与篇章结构 |
1.5 成果及创新之处 |
1.6 本章小结 |
2 美国杰出CEO的综合背景 |
2.1 美国近现代史概观 |
2.2 CEO与"美国的世纪" |
2.3 企业环境的综合透视 |
2.4 哲学视域中的管理与危机管理 |
2.5 本章小结 |
3 危机管理的基本理论 |
3.1 基本概念的进一步考察 |
3.2 危机管理的理论渊源 |
3.3 危机管理的类型学分析 |
3.4 危机管理的多重研究向度 |
3.5 危机成因剖析 |
3.6 本章小结 |
4 泰罗、法约尔、韦伯时代(1890-1929) |
4.1 卡内基:蓝海战略与危机管理 |
4.2 卡内基&弗里克:罢工事件与连锁反应 |
4.3 摩根:危机管理中的传媒攻略 |
4.4.本章小结 |
5 西奥多、富兰克林·罗斯福时代(1901-1972) |
5.1 福特家族:家族企业与危机管理 |
5.2 托马斯·沃森:企业文化、大型活动与危机管理 |
5.3 斯隆:组织变革与危机管理 |
5.4 本章小结 |
6 德鲁克时代(1945-2005) |
6.1 小托马斯·沃森:向上管理与危机管理 |
6.2 艾柯卡:企业家社会的危机管理 |
6.3 企业危机管理策略探析——以韦尔奇为例 |
6.4 本章小结 |
7 基于案例的危机管理拓展研究 |
7.1 休闲与创新 |
7.2 军旅生活对CEO危机管理策略的影响 |
7.3 杰出CEO人际关系策略考论 |
7.4 "事业部制"理论应用研究 |
7.5 危机管理策略的文化哲学批判 |
7.6 危机管理策略述要 |
7.7 本章小结 |
8 结论、建议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8.3 若干建议 |
8.4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四、长春热电二厂邀请职工参加厂务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常州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D]. 孔卓. 扬州大学, 2016(12)
- [2]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研究[D]. 闫觅. 天津大学, 2015(08)
- [3]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的创建与发展(1903年-1937年)[D]. 翟立鹏. 首都师范大学, 2013(S2)
- [4]中国国民党党营经济事业研究(1945-1949)[D]. 孔祥增. 南京大学, 2011(08)
- [5]公私合营后中国企业制度的历史性转折 ——上海工业企业的产权、治理结构与经营[D]. 刘岸冰.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1(05)
- [6]中国工业旅游发展模式研究[D]. 李淼焱. 武汉理工大学, 2009(01)
- [7]20世纪美国杰出CEO的危机管理策略研究[D]. 黄书亭. 南京理工大学, 2008(01)
- [8]长春热电二厂邀请职工参加厂务会[J]. 周代辉.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