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剖:《纽约时报》150周年纪念特刊(论文文献综述)
李青[1](2021)在《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非正式科学教育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培育了具备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以教育的现代化彰显人的主体性和科学理性,最终指向人的现代性。但当前,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却面临制度、观念和方法等因素制约而无法对接社会转型需要。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为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培育了具有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科学公民,有力地推动科学与社会的融动互进。美国社会现代化诉求是如何借助非正式科学教育渗透到民众心智中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在此过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研究以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美国社会现代性是如何体现并作用于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梳理。依托社会文化情境理论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情境进行剖析,揭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与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互动关系,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具有主体意识、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思维的科学公民来顺应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绪论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的价值、相关学术动态、研究设计的依据以及研究对象的合理化界定,使研究对象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第一章聚焦宗教神性裹挟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虔诚信徒,培育神性社会所需的宗教价值观;第二章聚焦政治化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如何通过科学启蒙为新国家培育具有民族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国家公民,践行为民主政治巩固民意的政治使命;第三章聚焦工业化时期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回应社会形态跃迁和生产力解放诉求,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塑造的技术理性及其极化对人性的异化;第四章转向对技术理性极化的利弊反思,以培育具备科学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的能动公民为目标,批判技术理性对整全人性的异化,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需要渗透知识背后的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元素,推动公众理解科学的价值及潜在的风险;第五章则根植于后现代实践哲学下的追求个体解放和意识独立的时代诉求,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逐渐从服务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的姿态回归到追求个体自主意识的理性精神的本真使命,强调教育的实践性、情境性和交互对话性,以主体间性思维审视传播主体和公众间的互动关系,倡导公众在交流对话中加深对科学的认知,塑造具有整全理性的科学公民。研究认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科学大众走化向大众科学化的历程,即逐渐从外在于人的工具的现代性形态转向回归人性本体的后现代性形态。教育目的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实施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体现出一种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的态势。研究指出,美国文化传统、资本主义精神和分权自治体制是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目标与内容明晰、实施模式多元、广受社会支持和重视成效评估是其实践经验。最终在把握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面临的理念、经费、人员、制度和评估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路径:根植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历史与现实,正确处理文化差异与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营造适切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其制度体系完善性和民主参与的文化生态;聚焦专业性人才培养,加强非正式科学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家庭情境中的科学知识传递,弥补家庭科学教育的缺失;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成效评价,健全其的成效测评体系。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需要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适切性,思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互鉴可能;检视整体迈向“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是否冒进;探索非正式科学教育“情境断裂”的缝合思路。
王翰晨[2](2021)在《《世界知识》研究(1934-1949)》文中指出《世界知识》的创刊面临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在国际上,受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各个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与剥削;法西斯势力上台并打破了国际局势的稳定;苏联在这一时期积极进行经济建设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在国内,日本侵华加剧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危机;国民政府实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加紧从军事上围剿红军;国民党在文化出版上严加审查,限制进步文化事业的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苏联之友社”中的国际问题学者通过商讨,决定创办一份站在共产党的立场,向群众介绍国际时事问题的刊物,《世界知识》就此应运而生。《世界知识》在1934年9月创刊于上海,以“帮助读者认识世界”为宗旨,向读者传达国际时情,研讨国际问题,团结了一大批关注国际问题的学人。《世界知识》创刊后历经不同年代的洗礼,全面抗战时期曾先后辗转于汉口、广州、香港等地,虽于1941年12月因太平洋战争爆发及国民党的阻拦而停刊四年,但在抗战胜利后立即酝酿复刊,至1949年3月被国民党当局勒令停刊。《世界知识》的内容以介绍和评论国际时事问题为主,《世界知识》在不同的时期均有不同的关注重心。在20世纪30年代初,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殖民地的侵略,《世界知识》重点关注了意阿战争问题,坚决支持阿比西尼亚的反侵略斗争。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世界知识》重点分析日本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及日本的侵华行为,介绍中国的积极抗战,传播国际舆论对战争双方的不同态度。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成为世界上的头牌超级大国,《世界知识》对美苏关系及美苏战后的动向跟进报道,介绍了美苏之间的矛盾冲突、美苏关系与世界和平问题、美苏换文事件、美国的扩张主义政策及美国援华问题、苏联的和平对外政策及经济政治建设等内容。除了这些重大国际热点问题,《世界知识》还注意到军备扩张、殖民地、战时中立主义、战后民族解放等问题。在关注和研究国际时事问题之外,《世界知识》还帮助和指导读者学习研究国际问题的相关理论方法,向读者介绍具有文艺性和文学性的内容,传播科普性和通俗性的知识。专业性的学术研究方法与普及性的内容共存,符合其综合性的刊物性质,也深得读者喜爱。《世界知识》在其十余年的办刊生涯中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起到了一系列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研究《世界知识》的办刊历程对于当今时代的同类刊物的发展具有历史借鉴意义。
徐斯琳[3](2020)在《民国时期上海女西医研究(1919-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以来伴随着西方教育、西式观念的传入、妇女解放运动的推动,女西医开始出现。女西医作为近代中国最早出现的女性团体,充分展现了其为社会所接纳的历史过程,在社会舆论以及女子自身意识提升的背景之下,女西医的规模在五四运动后进一步扩大。女西医通过在国内医学校就读或者出国留学掌握了现代化的医学知识,成长为了具备专业知识的职业女性。女西医在执业过程中也遇到不少的优势和障碍,最后,女西医凭借社会交往以及社会活动构建了属于自己的社交网络。民国时期女西医群体的形成,一方面表现为开始形成鲜明的社会形象和自我意识,包括男女平等观点、团体的职业化,外部对女西医的认同等。另一方面,虽然女西医在五四运动后已经成为受人尊重、为人钦羡的一种女性职业,但性别问题所带来的职业障碍和困惑,包括观念、婚姻、工作中的差别待遇,实际上是不同时期、不同国家职业女性所面临的长期的、永恒的话题。
邬美玲[4](2020)在《侵华日军对美英在华机构及人员的轰炸及其影响研究(1937-1941)》文中指出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对中国实施了大规模的战略轰炸。美英两国在华机构及人员作为特殊性质的非军事目标也遭到了普遍的轰炸。侵华日军对美英两国在华机构及人员的轰炸,是违反国际战争法则与人道主义原则的野蛮暴行,是日本无差别轰炸罪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战争血腥罪证之一。侵华日军对美英在华机构及人员的轰炸具有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破坏程度大的特点。轰炸时间从1937年7月全面抗战开始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轰炸地域涵盖了中国绝大多数省份。日机对不同类型美英在华机构的轰炸呈现不同的时空分布特点,外交机构及人员被炸主要以1937年南京、1939-1941年重庆、1941年昆明的美英驻华使领馆为集中点;教会机构被炸持续时间最久,长达4年零三个月,地域分布最广,轰炸之迹遍布21个省;经济、军事等机构的财产被炸主要集中于1937-1939年的14个省份。日机大规模轰炸美英在华机构,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精神、物质财产损失,极大地损害了美英两国在华权益。侵华日军对美英两国在华机构的轰炸愈演愈烈,制造了许多震惊世界、影响深远的案件。许阁森大使被炸案、南通美国基督医院被炸案、英舰“瓢虫”号被炸案等都是日军非法侵害美英两国在华资产、血腥屠杀美英在华公民的罪证。这一方面是美英两国对日绥靖政策的恶果,另一方面也为后面美英两国转变对日政策,支援中国抗战以及加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埋下了伏笔。日军对美英在华机构及人员的狂轰滥炸,引起了中国以及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积极声援被炸的美英在华机构,争取美英两国加入援华制日阵营。国际组织和各国各界震惊于侵华日军的非人道屠杀暴行,纷纷发声谴责日寇滥炸暴行。美英两国社会各界强烈抗议日机对其在华权益的破坏,美英两国政府多番对日交涉,希望制止日军违法的、非人道的滥炸暴行,并逐步走上全面制裁日本的道路。本文拟充分利用现有史料,全面揭示侵华日军轰炸美英两国在华机构的各方面情况,揭露日军无差别轰炸的残暴性与非人道性,从而充实日本侵略战争的历史罪证,并希望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张博强[5](2017)在《中国共产党机关报《向导》的舆论宣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舆论宣传与思想政治教育密不可分。从工作对象来说,二者都是以人为目标,具有同一性;从工作目的来说,二者又都是中国共产党实现政治目的有效方式,具有统一性。因此,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舆论宣传这个重要一环。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党报党刊是其开展舆论宣传工作的基本平台,《向导》即是其中之一。《向导》是中共中央的第一份政治机关报,1922年9月13日在上海创刊,1927年7月停刊,出版201期,发表文章1474篇,累计346万余字。《向导》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是研究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特别是研究中国共产党早期开展舆论宣传工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工作的重要资料。《向导》创刊后,坚持“党管党报”的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独立宣传宗旨和编辑方针,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独具有中国共产党风格的报纸,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其广泛的影响。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自其成立以来,党报党刊始终是其指导全党和全国工作的重要阵地,是联系群众、组织群众的重要工具。尤其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新闻媒体不发达,报纸是有效的平台。通过党报,加强思想引导和舆论传播,影响社会民众,培养马克思主义者,这为中国共产党开展党的建设与发展革命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概括地说,中国共产党的舆论宣传工作在传播先进思想,教育党员、干部、群众,引领社会风气,引导公众舆论等方面均有独到的历史经验。论文以《向导》为研究对象,纵向上全面梳理该报的发展脉络,以其自身的演进为主轴,对《向导》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国内外形势及其创刊、运作、主编、停刊等整体办刊情况进行了分析介绍,从主要报道和宣传内容入手,对其重点从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分析中国的基本国情,分析国际社会环境,推进第一次国共合作,指导工农革命运动等方面展开了研究;横向上仔细分析了该报的报道内容,厘清了其编辑理念、传播理念,分析概括出了《向导》的舆论宣传宗旨、宣传目的和宣传风格,系统研究了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通过报纸来开展舆论宣传工作,如何传播先进思想,如何贯彻党的意志,如何组织群众,如何引领社会风气;最后,论文对《向导》给予了历史评价,总结了其贡献和教训,并对当下的党报和舆论宣传工作提出了在办报方式、文风、作风等方面的有益借鉴。
赵玲[6](2013)在《《人民日报》党代会特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直以来,《人民日报》对历届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议等重大会议进行报道和宣传,其中对党代会的宣传报道,一直是《人民日报》会议报道中的重中之重。党代会特刊的形式直到《人民日报》对党的十六大进行报道时方始出现。党代会特刊不仅对共产党领导下的各地和各领域的发展成就进行报道,肩负着为党代会召开进行宣传与舆论引导的功能,也是共产党进行政党形象传播的重要载体,重要性显着,颇具研究价值。因此,通过文献分析法,本文对党代会特刊概念进行界定,对其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同时以《人民日报》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党代会特刊为例,分析版面和栏目设置特色。且通过框架分析研究方法,对《人民日报》党代会特刊报道的议题框架和图片框架进行分析,从而归纳出党代会特刊个性及报道特色走向,并对如何加强《人民日报》党代会特刊的政治传播力度提供建议,如多样化传播信源、增加客观报道、平衡各种报道框架、注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等。
罗芸竹[7](2013)在《《人民日报》纪念性特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新闻改革事业的不断发展,在我国报纸产业中掀起了“纪念性特刊热”,各类纪念性特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这一独具特色的办报模式被广泛地运用到各类报纸,已经成为我国报业市场上一道不可或缺的亮丽景观。但是,面对纪念性特刊的蓬勃发展,无论是在业界还是学术界,作者们都是以某一期特刊或者某一重大事件为研究对象,研究与写作的方式可以说是从一种微观的角度,没有从历史层面上来微观的研究纪念性特刊,没有以传播内容与传播艺术为突破口,总结出该报长期积淀下来的关于纪念性特刊的宝贵经验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而再为今后出版纪念性特刊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目前,在研究纪念性特刊的文献中,缺少兼具宏观与微观、时间跨度较长的研究。而本文以《人民日报》纪念性特刊创刊以来至2012年12月31日的内容作为研究写作的对象,以时间变化为纵轴,再结合每个时代具体的文化、社会、经济、政治背景,横向地研究纪念性特刊传播内容与传播艺术的特点。因此,本文有助于完善、补充这一缺陷。本文将着重描述《人民日报》纪念性特刊的发展历史、传播内容与传播艺术,总结出《人民日报》纪念性特刊给同行同性质报纸带来的启示与经验,以及还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改进与完善,为其他报社出版纪念性特刊提供一个参考与标准,为往后研究纪念性特刊提供可靠的文献资料,与其他研究特刊以及纪念性特刊的着作一起形成相对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本文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这部分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以及文献综述,为之后的内容作铺垫。第一章主要论述了纪念性特刊与特刊的定义、特征以及种类;第二章归纳了《人民日报》纪念性特刊的发展历史,其中包括发展历史综述与不同时期及其特色;第三章是本文重点之一的纪念性特刊传播内容分析,在这部分,笔者从国家重大纪念日特刊、纪念重大历史事件特刊以及纪念重要历史人物特刊三类来分析概括纪念性特刊传播内容的特点;第四章是本文重点之二的传播艺术分析,在这部分,笔者主要从报道艺术与编辑艺术两方面来论述;第五章则是根据对上一章的深入分析与总结,提炼出关于纪念性特刊节庆报道偏少、取材范围不广、过分偏重成就报道、出版的连续性不强以及与读者互动不够的五点不足,并提出升华《人民日报》纪念性特刊的对策。
石正义[8](2012)在《影响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安全稳定的美国因素研究》文中认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历来是国家稳定的薄弱环节。近年来,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出现了一些不稳定因素和事态,西藏拉萨3·14事件、乌鲁木齐7·5事件等夹杂分裂主义的暴力事件,活跃于内蒙边境的“三蒙统一”思潮以及广西、云南宗教渗透等问题,都引起了政府和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诚然,我们正处于一个民族分裂主义思潮高涨和民族分裂活动的多发期,不稳定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因素推波助澜,使边疆民族问题成为遏制中国的政治工具。尤其是冷战结束以来美国政府、国会、学术界、新闻媒体等都将西藏问题、新疆问题作为对华交往中的焦点问题,并通过国际施压、资金和政治支持、人权、宗教等多种途径,煽风点火、混淆视听,使不利于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稳定的因素滋生蔓延。本文聚焦于影响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安全稳定的美国因素,系统梳理美国政府、国会议员和社会各界在涉及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各种问题上的看法和活动,以及它们对边疆安全稳定的影响,希望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一些民族地区事件的美国因素、从外部消除边疆民族地区安全稳定的隐患、维护民族地区和谐稳定和国家统一的大局。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抽象归纳法、比较分析法和典型调查法,从纷杂的事件、言论、外交政策和政府文件中,抽丝剥茧,既不是对一般事实的简单描述,更不是对外交政策的梳理,而是站在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安全稳定的独特视角,将相关的美国因素一一拣选出来。具体在内容上而言,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即导论部分。介绍了论文的选题缘由及其研究意义,梳理了美国关于西藏、新疆的研究和国内外学者关于美国对我国边疆民族地区问题的基本看法,进而介绍了研究方法、思路和分析框架。第二部分,是论文的第二章。首先分析了近代国际格局变动中的中国边疆民族地区问题,继而以历史回溯的方式,概括了近代以来美国与我国西藏、新疆、西北和东北地区的早期接触,冷战时期美国对西藏的政策变化以及在新疆、北部和东北边疆的活动和评价。这部分能够帮助我们认识美国与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安全稳定相关联的历史渊源。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第三、四、五章。这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详细梳理、解读了冷战以来美国各个层面对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的关注、干涉、看法及其影响。以总统为首的美国行政机构和具有立法职能的国会,是干涉我国边疆民族问题的政策制定和执行者,第三章分析了历届总统、白宫发言人、国务卿和外交官在行使其职能和国际交往过程中的大量官方报道、公开言论,详细剖析了有关我国边疆的国会记录、议案法案、中国问题年度报告等文件;第四章主要分析当前美国社会各界对我国边疆民族地区问题的看法及影响,各种NGO组织具有资金支持、舆论影响、政府政策施压等功能,学术界带有倾向性的研究对国际舆论、民族问题历史认识、民族认同等产生了重大影响,发达的美国媒体介入西藏新疆等热门话题,美国民众的舆论压力也是我国的边疆民族问题国际化的原因之一;第五章则重点关注我国民族地区旅美人员和组织在美国的活动及其影响。达赖喇嘛、热比娅以及各种分裂主义组织、人员藏身美国或其他国家,直接、间接获得美国的支持,对我国境内的民族地区稳定影响很大。第四部分,即第六章。归纳了美国因素介入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的主体体系、作用方式和作用特点,进而对美国介入中国民族问题的理论和现实原因进行剖析,最后总结了美国因素在国际施压、民族分裂势力国际生存空间、中国解决民族问题和国家认同方面的深刻影响。第五部分,是最后一章,思考和建议部分。主要从坚定外交立场、健全防范机制、创新对美外宣、发展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加强宗教和NGO活动管理、强化中华民族认同六个方面展开思考并给出建议。
佘爱春[9](2011)在《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的文学空间》文中指出对中国抗战文化史、文学史来说,被誉为“独特的历史现象”的桂林文化城无疑是一个独特而值得大书特书的所在。作为国统区抗战舆论的前沿阵地和大后方文坛重镇,桂林文化城既是抗战时期国统区的一个政治、文化“特区”,一个多元政治文化力量的交汇地带和对立性的政治、文学话语的缓冲空间,又是一个抗战文学多元共生、互动共存的文学生态空间,对大后方抗战文学以及中国抗战文学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独特的文学史价值与意义。本文以1938年10月至1944年9月桂林被称为“文化城”的这段历史时期的文学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文化城”的报刊、杂志、文学出版等原始资料的实证考辨与梳理,结合作家的生命文本和创作文本,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个案,深入考察了报纸、杂志、出版机构等文学生产体制与桂林文化城文学发生和发展的多元互动关系,揭示了桂林文化城文学生成的特殊状况和复杂意味,从整体上呈现了桂林文化城文学生动、丰富、复杂的历史景观,及其在抗战文学史和现代文学史上独特贡献和地位。作为特殊历史时期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桂林文化城是由多方力量共同合力的结果。除了特殊的地理和战略优势外,桂系相对开明的政治态度和文化人群体的爱国热情是桂林文化城得以形成和蓬勃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中国共产党的多方引导则起到了催化剂和指明方向的作用。作为一个多元政治话语中的文学空间,桂林文化城的文学场始终受到国民党中央、桂系、中共等多元政治力量的制约与影响,而多方力量之间的对抗与制衡又为桂林抗战文学带来了更多的发展空间;从而使桂林抗战文学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抗战时期中国文学的整体风貌,成为了解抗战时期中国文学整体发展状况的一个最佳窗口。报纸副刊、文学期刊和文学出版作为桂林抗战文学生产和传播的主要载体,它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共同建构了桂林文化城绚烂多姿的文学景观,展现出了桂林文化城文学生产与传播的原始风貌;不仅左右了桂林抗战文学的生产,而且有力促进了桂林抗战文学的传播和发展。而从报纸副刊到文学期刊再到文学出版,既展现了桂林抗战文学生产由毛胚状作品到精品佳作再到文学经典化的过程,也反映了一些作家由无名到出名再到知名的成长历程。报纸及其文艺副刊,作为抗战舆论阵地和文学空间在桂林文化城形成和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们在团结抗战的旗帜下,共同推进了桂林及大后方抗战文化及文艺运动的繁荣与发展。桂林《救亡日报》作为在中共直接领导下的一份报纸,在桂林文化城崛起时期起到了引领潮头的作用;它始终以兼容并蓄的开放姿态实践着抗战救亡和文化统战的历史使命,巩固和扩大了文化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进了抗日根据地与国统区文学的交流与互动,推进和引导了国统区特别是桂林抗战文艺大众化、民族化进程和健康发展。桂林《大公报》作为一份民间报纸,是桂林文化城中后期的舆论重镇和中坚力量;它站在不偏不倚的民间立场,以“文人论政”姿态实践着“文章报国”理想,进一步活跃了桂林文化城的抗战舆论氛围;它对文学艺术性的坚守和多样化的追求,促进了抗战时期中国文学多元共生的文学生态局面的形成。而《广西日报》作为贯穿于桂林文化城始终的报纸,是桂林文化城起落沉浮的最好见证者和亲历者;它既展示了桂系在团结抗战旗帜下不同阶段的政治立场和言论姿态的多变性,又表现出桂系对新文化新文学的倚重、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和进行文化抗战的决心。这些报纸及其副刊不同的价值取向,不仅展现了桂林文化城多姿多彩的原生态的文学生成图景和桂林抗战文学的发展变化历程;而且通过对无名作家和文学新人的培植与提携,为现代中国文学的发展与繁荣培养了后继力量和生力军。桂林抗战文学活动的空前繁荣,很大程度上得力于文学期刊的兴盛与运作。作为桂林抗战文学主要的言说空间和生存空间,文学期刊不仅较为集中地展现了桂林抗战文学的实绩,为知名作家的新作力作和新作家的成名成长提供了展示空间和广阔舞台;而且较为清晰地反映了抗战相持阶段抗战文学由空洞的呼喊到凝重的写实、由单一的救亡宣传到抗战现实的多元展现、由短小凝炼到篇长厚实的发展变化轨迹;并引领了桂林抗战文学的创作方向和创作潮流。《文艺杂志》作为大型综合性纯文学期刊,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抗战中后期抗战文学的发展变化和对文学本体性追求,提升了抗战文学的艺术品格,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大后方抗战文学的发展方向。《野草》作为大后方最有影响的杂文刊物,继承和发扬了鲁迅杂文的现实主义战斗传统,为桂林文化城及大后方树立了一面战斗的旗帜;不仅开启了大后方抗战杂文的创作热潮,而且拓展了杂文的表现空间和艺术类型,推动了杂文艺术的发展。而《诗创作》和《戏剧春秋》作为桂林最有代表性的诗歌刊物和戏剧刊物,真切地展现了抗战诗歌和抗战戏剧由短篇(独幕)到长篇(多幕)、由单一到多元的发展变化趋势,并通过对诗歌和戏剧理论的探讨,对建构民族化、现代化的抗战诗歌和抗战戏剧理论体系作出了积极而有效的探索。文学图书出版作为对报纸副刊和文学期刊文学作品筛选和提纯的结果,最大限度地浓缩和展示了桂林抗战文学的成就。对桂林文化城文学出版来说,出版丛书和单行本是最普遍的出版方式,而对文化普及的重视和文学经典的推崇是其最显着的特点。文化普及为新文化、新文学培养了一大批读者群和潜在的生力军;而文学精品力作的出版,为抗战文学留下了不少经典作品,给作家的成长和生活带来极大帮助的同时,促进了抗战文学的广泛传播与发展,并为桂林抗战文学的经典化和新作家的成名提供了可能。文化供应社作为出版领域的统一战线机构,以较为激进和贴近现实的出版风格,推进了大众文化普及和抗战文化建设,集中展示了左翼文人的抗战文学实绩,指引和推动了抗战文学尤其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而开明书店作为民营出版机构,以温和、稳健的出版风格和立足于文化建设的出版理念,体现了文学出版的精英化倾向和文学本位色彩,推动大后方文化启蒙与普及和新文学的“经典化”。总而言之,作为抗战中国一个独异的文化空间,桂林文化城以较为宽松自由的政治文化环境、多元共生的文学生态空间和对新文学传统的继承与拓展,不仅为中国抗战文坛培养一批文学新军和奉献了众多精湛的文学作品,而且为中国抗战文学的健康发展和抗战文学多样化的生态局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连娜[10](2009)在《《人民日报》特刊:特色、问题与对策》文中研究指明新时期以来,面对各种报纸竞相办特刊的局面,《人民日报》于1999年5月11日推出了其首次特刊,此次特刊是由国际部"国际周刊"所作的单页特刊。随后,在2001年,《人民日报》开始用特刊的形式报道"两会",并开创了此后每年以特刊形式报道"两会"的传统。2001年后,《人民
二、解剖:《纽约时报》150周年纪念特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解剖:《纽约时报》150周年纪念特刊(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相关研究 |
(二)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研究概况 |
(三)现代性相关研究 |
(四)文献述评 |
三、研究设计 |
(一)现代性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关系 |
(二)理论基础 |
(三)具体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内容 |
四、核心概念 |
(一)现代性 |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 |
第一章 “侍奉上帝”与宗教信徒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前殖民时期的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前殖民阶段的美国社会发展样态 |
(二)前殖民阶段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概况 |
二、“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清教政治模式在殖民地初步践行 |
(二)殖民地经济贸易水平逐渐增强 |
(三)欧洲文化教育传统在北美的沿袭 |
(四)宗教性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 |
三、“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教义问答”模式中的家庭教育 |
(二)“社区布道”中的科学知识推广 |
(三)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的科学实践 |
(四)“报刊出版”中的科学知识扩散 |
四、“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为开拓“新耶路撒冷”而教 |
(二)教育类型与方式分散多样 |
(三)以立法巩固教育的宗教性 |
(四)教育的实用性倾向日渐凸显 |
五、“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宗教神性对自然人性的无情宰治 |
(二)“杂乱拼凑”的教育师资队伍 |
(三)“潜匿于神学体系中的科学知识”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层级化明显 |
第二章 “科学立国”与“国家公民”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新生国家为自由民主而战 |
(二)“旧科学”的落寞与“新科学”的荣盛 |
(三)“大觉醒运动”与西进运动的发展 |
(四)以立法形式巩固民主政治观的实践 |
二、“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培育民族情感”的场馆科学实践 |
(二)“宣扬理性”的公共讲座与科学博览会 |
(三)“知识福音”与教会性科学知识推广 |
(四)政治主导的科学知识推广实践 |
(五)职业科学人的热情参与 |
(六)“公民社会塑造”与科学新闻出版 |
三、“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科学立国”成为核心价值诉求 |
(二)“宗教性的消退”与“世俗化的觉醒”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具有国家化倾向 |
(四)注重借鉴西欧教育的优质经验 |
四、“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立国之师”的质量参差不齐 |
(二)“科学立国”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
(三)“科学立国”的实利主义倾向显现 |
(四)“国家公民培育”面临“肤色歧视” |
第三章 “技术时代”与“科技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内战对美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 |
(二)“手工训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
(三)进步主义运动与进步教育实践 |
二、“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教会推行的“科学肖陶扩之旅” |
(二)“政府推动”的技术知识推广 |
(三)“报刊科学”中的科技知识传递 |
(四)科学场馆的科学知识宣传 |
(五)技术行会的产业技能培训 |
(六)“新闻媒体人”的科技资讯传播 |
三、“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以培育具有技术理性的产业人为目标 |
(二)教育内容更注重生产实用性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遵循“新闻模式” |
(四)“新闻人的出场”与“科学人的隐退” |
四、“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唯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盛行 |
(二)科学新闻的“碎片化”与“主观化” |
(三)伪科学与迷信冲击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出现衰退迹象 |
第四章 “科学危机”与“批判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科学危机”激化了美国社会发展矛盾 |
(二)“莫斯科的威胁”与“华盛顿的警觉” |
(三)公众“科学万能论”价值观的消解 |
(四)“经济起落”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颠簸” |
二、“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新闻科学”的“荧幕化”与内容“专精化” |
(二)增强公众科学鉴别力的“电视科学” |
(三)创设“科学原生态”的场馆科学模式 |
(四)“共筑科学理解力”的“科学共同体” |
(五)“从做中学”的社区化科学教育 |
三、“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理解科学”的政治取向较为明显 |
(二)理性批判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三)“现代公众”概念的逐渐清晰化 |
(四)科学与消费的联姻:“科学广告”盛行 |
四、“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消费文化对公众理智精神的侵蚀 |
(二)科学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滑落 |
(三)迷信和虚假内容仍然充斥其中 |
(四)公众定位从“知识缺失”转向“理解缺失” |
第五章 “交往社会”与“实践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科学哲学的“生活实践转向” |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后现代转型 |
(三)社会转型对非正式科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
(四)美国社会持续关注科学教育事业 |
二、“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为公众参与科研创设“公共科学领域” |
(二)鼓励实践探索的科学场馆活动 |
(三)推行交互对话的科学传播模式 |
(四)“活动式”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开展 |
(五)“专业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 |
三、“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强调公众参与科学的机会平等 |
(二)注重科学参与的交互性对话 |
(三)凸显公众参与科学的情境化 |
(四)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的成效测评 |
四、“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公众参与”面临过度商业化的侵蚀 |
(二)科学人与公众的科学理解错位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缺乏自我批判反思 |
(四)公众参与科学的活力受限 |
第六章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审思:历程审视、影响因素、经验与反思 |
一、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审视 |
(一)目标追求: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 |
(二)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 |
(三)实践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 |
(四)“自我批判”: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 |
二、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
(一)美国文化传统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二)资本主义精神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三)分权自治政治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四)科学自身发展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三、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实践经验 |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清晰 |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实施模式多元化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高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更强调成效评价 |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反思 |
(一)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
(二)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
(三)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本土化转译 |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改革年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2)《世界知识》研究(1934-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由来 |
(一)选题背景与选题来源 |
(二)选题简介 |
二、选题论证 |
(一)理论意义 |
(二)学术价值 |
(三)现实作用 |
三、学术史综述 |
(一)资料的挖掘与整理 |
(二)相关着作的梳理 |
(三)相关论文概述 |
(四)学术史述评 |
四、学术要点 |
(一)选题切入点 |
(二)学理视点 |
(三)学术考量重点 |
(四)学术探讨难点 |
(五)学术创新点 |
五、相关界定 |
(一)时间界定 |
(二)空间界定 |
(三)内容界定 |
第一章 《世界知识》基本概况 |
一、创刊背景 |
(一)国际背景 |
(二)国内背景 |
二、创刊及宗旨 |
(一)《世界知识》的创办 |
(二)《世界知识》的宗旨 |
三、出版发行与版面状况 |
(一)出版发行 |
(二)版面状况 |
四、学人群体 |
(一)编者群 |
(二)作者群 |
(三)读者群 |
五、经营与停刊 |
(一)经营状况 |
(二)停刊分析 |
小结 |
第二章 《世界知识》与弱小民族的反侵略斗争——以意阿战争为例 |
一、意阿战争的背景 |
(一)意阿问题的由来 |
(二)国联调解的无力 |
(三)战前两国的状况 |
二、意阿战争 |
(一)意阿战争的前景 |
(二)意阿战争的国际反响 |
三、阿国战败与人民的抗争 |
(一)阿国战败的原因 |
(二)阿国人民的抗争 |
小结 |
第三章 《世界知识》中的日本侵华与中国抗战 |
一、侵华的日本 |
(一)日本的军事力量 |
(二)日本的财政困境 |
(三)日本的内部危机 |
(四)日本的侵华行为 |
二、中国的抗战 |
(一)对中国抗战行动的积极宣传 |
(二)对战争的反思 |
(三)对如何取得抗战胜利的探讨 |
三、中日战争的国际反响 |
(一)官方和民间的不同态度 |
(二)反对侵略,斥日暴行 |
(三)抵制日本,援助中国 |
小结 |
第四章 《世界知识》有关战后美苏两国的内容 |
一、对战后美苏关系的关注 |
(一)美苏间的矛盾与冲突 |
(二)美苏关系与世界战争 |
(三)美苏换文与世界和平 |
二、有关战后美国的内容 |
(一)对战后美国外交的关注 |
(二)美国援华问题 |
三、有关战后苏联的内容 |
(一)战后苏联的对外政策 |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复兴 |
(三)苏联的政治制度 |
小结 |
第五章 《世界知识》中的其它重要内容 |
一、《世界知识》中的其它国际热点问题 |
(一)军备扩张问题 |
(二)殖民地问题 |
(三)战时中立问题 |
(四)战后民族解放问题 |
二、《世界知识》对研习国际问题的理论指导 |
(一)国际问题的相关概论 |
(二)研究国际问题的方法要求 |
(三)国际政治经济研究方法 |
三、《世界知识》中的文艺文化内容 |
(一)有关苏联的文艺文化内容 |
(二)有关美国的文艺文化内容 |
(三)其它国际文艺文化动态 |
四、《世界知识》中的普及类内容 |
小结 |
第六章 关于《世界知识》的历史思考 |
一、《世界知识》与《时事类编》对比研究 |
(一)同一时代背景下的产物 |
(二)刊物性质的异同 |
(三)政治立场与倾向的差异 |
二、《世界知识》的宣传效果 |
三、《世界知识》的积极作用及其原因 |
(一)《世界知识》的积极作用 |
(二)取得积极作用的原因 |
四、《世界知识》的不足及其原因 |
(一)《世界知识》的不足 |
(二)存在不足的原因 |
五、启示 |
(一)加强学人群体建设 |
(二)注重与读者的交互 |
(三)完善刊物的经营管理 |
(四)正确处理政治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民国时期上海女西医研究(1919-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旨趣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相关概念与时段界定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上海女西医的养成 |
第一节 女性学习西医的缘起 |
一、五四之前女性学医的概况 |
二、五四之后社会舆论对女性学医的倡导 |
三、女性学医的原因 |
第二节 上海女西医的养成途径 |
一、国内医学校 |
二、出国留学 |
第三节 女性西医的数量与科室选择 |
一、女性西医的数量 |
二、选择科室的情况 |
第二章 上海女西医的执业活动 |
第一节 助产士的“专业化”与女西医的定义 |
一、产婆、助产士与产科医生 |
二、女西医的定义与政府认证 |
第二节 女西医的执业方式 |
一、执业途径与场所 |
二、职称与收入 |
第三节 女西医执业的身份认同 |
一、医治之场景 |
二、医疗纠纷案 |
第三章 上海女西医的社会网络 |
第一节 上海女西医的社会交往 |
一、家庭情谊 |
二、地缘情谊 |
三、同学情谊 |
四、同业情谊 |
第二节 上海女西医的社会活动 |
一、妇女解放运动 |
二、公共卫生活动 |
三、社会公益活动 |
结语 |
一、女西医的自我意识与社会形象 |
二、女西医的执业障碍 |
附录 1919-1937年间上海女西医基本情况表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4)侵华日军对美英在华机构及人员的轰炸及其影响研究(1937-194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创新处与难点 |
四、研究所涉及问题 |
第一章 全面抗战爆发前美英在华机构的衍生与发展 |
第一节 美英驻华使领馆的建制 |
一、美英驻华领事馆的建立 |
二、美英驻华大使馆的产生 |
第二节 美英在华教会机构的发展 |
一、美英教会在华传教权的攫取 |
二、美英教会机构的发展概况 |
第三节 美英两国在华其他财产的概况 |
一、企业工厂的开办 |
二、商船军舰的驻泊 |
第二章 侵华日军轰炸美英在华机构的史实考述 |
第一节 日军对美英驻华外交机构的轰炸 |
一、日机对南京美英外交人员的轰炸 |
二、日机对重庆美英外交机构的轰炸 |
三、日军对昆明美英外交机构的轰炸 |
第二节 日军对美英在华教会机构的轰炸 |
一、华北、华东地区 |
二、华中、华南地区 |
三、西南、西北地区 |
第三节 日军对美英其他在华财产的轰炸 |
一、轰炸美英在华工厂企业 |
二、轰炸美英在华船舶军舰 |
三、轰炸美英防区、侨民住宅 |
第三章 侵华日军轰炸美英在华机构的特点与损害 |
第一节 日军轰炸美英在华机构的时空特点探析 |
一、时间分布 |
二、空间分布 |
第二节 日军轰炸美英在华机构的损害分析 |
一、人员伤亡 |
二、财产损失 |
第三节 日军轰炸美英在华机构的性质剖析 |
一、违法性 |
二、非人道性 |
第四章 侵华日军轰炸美英在华机构及人员的个案分析 |
第一节 日军轰炸美英外交人员——英许阁森大使被炸案 |
一、轰炸案的发生 |
二、英日外交博弈 |
三、中国的反响 |
第二节 日军轰炸美英教会机构——南通美基督医院被炸案 |
一、基督医院发展概况 |
二、医院被炸情形 |
三、轰炸反响 |
第三节 日军轰炸美英其他财产——英舰“瓢虫”号被炸案 |
一、轰炸起因 |
二、轰炸经过 |
三、英日博弈 |
第五章 国际国内对侵华日军轰炸美英在华机构的因应 |
第一节 中国及国际社会对日军轰炸美英在华机构的反响 |
一、中国各界之声讨 |
二、国际社会之谴责 |
第二节 美英两国对侵华日军轰炸其在华机构的因应 |
一、美英社会各界的抗议 |
二、美英政府的对日抗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中国共产党机关报《向导》的舆论宣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评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向导》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的理论依据 |
2.1 《向导》的发展历程 |
2.1.1 《向导》创办背景 |
2.1.2 《向导》的创办与发展 |
2.1.3 《向导》的历任主编 |
2.2 研究理论依据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舆论宣传思想 |
2.2.2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舆论宣传思想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向导》报道和宣传的主要内容 |
3.1 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介绍和传播 |
3.1.1 对十月革命在中国的意义分析 |
3.1.2 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辩争 |
3.1.3 对列宁主义的宣传介绍 |
3.2 对国际政治革命形势的观察和总结 |
3.2.1 对国外政治形势的分析 |
3.2.2 对国外工人罢工运动情况的报道 |
3.2.3 对国外革命运动经验教训的总结 |
3.3 对中国基本国情及中国革命国际环境的分析和判断 |
3.3.1 对中国局势混乱的原因分析 |
3.3.2 对帝国主义在中国盘剥的揭露 |
3.3.3 对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路径分析 |
3.4 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指导和推动 |
3.4.1 对中国共产党二大最低纲领的解读 |
3.4.2 为国共合作做思想和舆论动员 |
3.4.3 推进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
3.4.4 对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教训总结 |
3.5 对工农运动的指导和推动 |
3.5.1 对工人罢工的报道与指导 |
3.5.2 推动中国进入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 |
3.6 对北伐战争的指导和推动 |
3.6.1 对军阀本质的揭露 |
3.6.2 对北伐战争的舆论支持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向导》舆论宣传的特点 |
4.1 具备鲜明的舆论宣传宗旨 |
4.1.1 宣传党的政策 |
4.1.2 传播马列思想唤醒各阶层民众的觉悟 |
4.1.3 联系党员群众指导推动革命斗争 |
4.2 拥有多样而具体的舆论宣传目的 |
4.2.1 对工人运动的指导与支持 |
4.2.2 对农民阶级的吸引和发动 |
4.2.3 对资产阶级先进分子的争取和引导 |
4.2.4 对知识分子的团结与凝聚 |
4.3 善用独特的舆论宣传风格 |
4.3.1 报道聚焦时事争夺热点话语 |
4.3.2 重大事件专题纪念借势强化宣传效果 |
4.3.3 开门办报畅通读者参与形成合力扩大社会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向导》舆论宣传的历史评价 |
5.1 《向导》的历史地位 |
5.1.1 《向导》被明确为中国共产党的舆论宣传主阵地 |
5.1.2 《向导》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声平台 |
5.1.3 《向导》是鉴明时事的有力武器 |
5.2 《向导》舆论宣传的历史贡献 |
5.2.1 统一思想凝聚中国共产党党内共识 |
5.2.2 扩大影响推动工农革命运动 |
5.2.3 强化沟通促进第一次国共合作 |
5.2.4 累积经验奠定中国共产党宣传基础 |
5.3 《向导》舆论宣传的历史局限 |
5.3.1 销量较少受众群体有限 |
5.3.2 语言晦涩削弱宣传效果 |
5.3.3 行文主观存在激进偏颇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向导》对党报和舆论宣传工作的启示 |
6.1 对党报工作的启示 |
6.1.1 坚持党管党报的优良传统 |
6.1.2 发扬“政治家办报”的工作方式 |
6.1.3 倡导朴实但不乏犀利和战斗性的文风 |
6.1.4 坚持保持理论本色创新具体形式 |
6.2 对舆论宣传工作的启示 |
6.2.1 党管媒体要坚持党性原则发挥政治优势 |
6.2.2 党管媒体要坚持在舆论宣传中的指导地位 |
6.3 对工作作风的启示 |
6.3.1 注重理论对实践的指导 |
6.3.2 注重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
6.3.3 注重舆论宣传从业者的素养培养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6)《人民日报》党代会特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2 《人民日报》党代会特刊发展历程 |
2.1 概念界定 |
2.2 党代会特刊的萌芽和发展历程 |
3 《人民日报》党代会特刊总体分析 |
3.1 十六大特刊版面和栏目分析 |
3.2 十七大特刊版面和栏目分析 |
3.3 十八大特刊版面和栏目分析 |
4 《人民日报》党代会特刊报道的框架分析 |
4.1 十六大特刊报道的框架分析 |
4.2 十七大特刊报道的框架分析 |
4.3 十八大特刊报道的框架分析 |
5《人民日报》党代会特刊个性及报道特色走向分析 |
5.1 个性分析 |
5.2 报道特色走向分析 |
6 结语:对《人民日报》党代会特刊的建议 |
6.1 传播信源多样化 |
6.2 增加客观报道 |
6.3 平衡各种报道框架 |
6.4 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7)《人民日报》纪念性特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构架 |
第一章 纪念性特刊的定义、特征及类型 |
第一节 特刊的定义、发展过程及类型 |
第二节 纪念性特刊的定义、特征及类型 |
第三节 纪念性特刊的传播意义 |
第二章 《人民日报》纪念性特刊的发展历史 |
第一节 《人民日报》纪念性特刊发展历史综述 |
第二节 《人民日报》纪念性特刊发展的不同时期及其特色 |
第三章 《人民日报》纪念性特刊的传播内容 |
第一节 纪念性特刊传播内容概述 |
第二节 纪念性特刊传播内容的特点 |
第四章 《人民日报》纪念性特刊的传播艺术 |
第一节 纪念性特刊报道艺术 |
第二节 纪念性特刊编辑艺术 |
第五章 《人民日报》纪念性特刊的不足与对策 |
第一节 《人民日报》纪念性特刊存在的不足 |
第二节 《人民日报》纪念性特刊提升的对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8)影响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安全稳定的美国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论文选题的研究意义 |
二、目前关于中国边疆民族地区与美国因素的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二)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及基本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美国与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安全稳定的历史回溯 |
第一节 国际格局中的我国边疆民族问题 |
一、格局变动中的中国及边疆问题 |
二、渗透和分裂边疆地区是西方遏制中国的惯用手法 |
三、我国边疆民族问题成为西方遏制工具的缘由 |
第二节 近代以米美国对我国边疆干涉的早期活动 |
一、美国与中国西藏的早期接触 |
二、美国与中国西北边疆的早期接触 |
三、美国对我国东北、西南边疆的早期渗透 |
第三节 冷战时期美国对我国边疆的干涉和活动 |
一、美国西藏政策的形成、推行与调整 |
二、冷战以来美国在新疆的活动与影响 |
三、美国在北部边疆和东北边疆的政策 |
第三章 美国政府和国会对我国边疆民族地区事务的干预 |
第一节 美国政府对我国边疆民族事务的言论和报告 |
一、美国总统涉及我国边疆民族的言论和活动 |
二、国务卿和高级官员的有关言论与活动 |
三、美国国务院涉及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的报告分析 |
第二节 美国国会与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的相关问题 |
一、形成关注我国边疆民族问题的议员队伍和组织 |
二、出台大量涉及我国边疆民族的议案 |
三、议员多途径干涉我国边疆民族问题 |
四、发布诸多报告将我国边疆民族问题复杂化 |
第四章 美国社会各界对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的看法及影响 |
第一节 美国各种NGO涉足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的活动和影响 |
一、关注中国边疆民族问题的美国NGO |
二、美国NGO干涉我国边疆民族问题的途径 |
第二节 美国学术界对我国边疆民族问题的研究和看法 |
一、从历史视角质疑我国对边疆民族地区的主权合法性 |
二、从当代视角批判我国政府在边疆民族地区的治理政策 |
三、从未来视角估测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走向 |
第三节 美国媒体对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稳定的影响 |
一、《纽约时报》对我国边疆民族问题的报道分析 |
二、CNN对我国边疆民族问题的歪曲 |
三、影视娱乐媒体与中国边疆民族问题的国际形象 |
第四节 美国民众对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的基本看法 |
一、对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的四个误解 |
二、对我国边疆民族地区未来的看法 |
第五章 我国边疆分裂势力和华侨华人在美的活动及影响 |
第一节 达赖喇嘛、热比娅与美国的“不解之缘” |
一、从流亡开始依赖于美国,谋得生存基础 |
二、积极向美国价值观靠拢,博取美国认同 |
三、将分裂企图不断粉饰,美国幕后支持 |
第二节 我国边疆分裂势力在美建立各种组织的活动 |
一、在美从事分裂、独立等活动的相关组织 |
二、藏独、疆独等分裂组织在美开展的活动 |
第三节 西藏、新疆等地区少数民族华侨华人在美的活动 |
一、在美我国少数民族华侨华人的基本情况 |
二、少数民族华侨华人的活动与分裂主义 |
第六章 美国因素的作用方式、原因与影响 |
第一节 美国因素的主体体系、作用方式与特点 |
一、美国因素的多元主体体系 |
二、美国因素的作用方式 |
三、美国因索的作用特点 |
第二节 美国因素的理论考量与现实分析 |
一、美国介入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的理论考量 |
二、美国关注我国民族问题的现实原因分析 |
第三节 美国因素对中国边疆民族问题的影响 |
一、强化了以边疆民族问题对中国政府施压的效果 |
二、帮助分裂势力赢得了国际影响和生存空间 |
三、增加了中国政府解决边疆民族问题的现实困难 |
四、淡化了国家认同和中华民族凝聚力 |
第七章 思考与建议:应对美国对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的影响 |
第一节 严正立场、依法执政,抵制美国因素干涉我国内政 |
一、坚定国家统一、主权不容质疑的立场 |
二、内政事务的处理上坚守法治的基本原则 |
第二节 内压外防,健全应急机制和国际合作机制 |
一、严厉打击三股势力的国内活动,健全应急机制 |
二、加强国际合作,压缩三股势力的国际生存空间 |
第三节 创新对美外宣工作,技巧和内容并重 |
一、整合各种媒体力量,用好对外网络平台 |
二、发挥“民间外交”作用,增进非官方交流 |
三、转变宣传侧重点,技巧和内容并重 |
第四节 加快促进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消除“口实” |
一、加大政策扶持,保障经济发展持续动力 |
二、推进资源税费改革,完善利益分配机制 |
三、完善对口援助机制,促进与内地经济融合 |
第五节 加强对宗教事务和NGO活动的规范和管理 |
一、加强对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宗教生活的引导和规范 |
二、规范各类NGO组织在边疆民族地区的活动 |
第六节 增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国家认同教育 |
一、强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为核心的国家认同 |
二、拓展国家观、公民观、民族观的教育途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9)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的文学空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传媒视阈与桂林文化城文学研究 |
第一章 桂林:大后方抗战文坛重镇 |
第一节 桂林文化城形成的历史语境 |
一 特殊的战略地位和优越的地理条件 |
二 桂系相对开明、自由、开放的政治姿态 |
三 文化人群体的爱国热情和抗战精神 |
四 共产党的统战工作和多方引导 |
第二节 多元政治文化语境中的文学场 |
一 政治场:中央、桂系、中共权力的博弈 |
二 文化统制与市场控制下的言论空间 |
三 流寓、多变、杂合:桂林抗战文学场的特征 |
第三节 桂林文化城的文学生产 |
一 报纸副刊与抗战文学生产 |
二 文学期刊与抗战文学生产 |
三 文学图书出版与抗战文学生产 |
第二章 报纸副刊与公共舆论空间 |
第一节 桂林《救亡日报》:中共文化统战的舆论阵地 |
一 救亡呼号与舆论压制:创刊、复刊与停刊 |
二 救亡与统战:办报思想和文化使命 |
三 《文化岗位》与抗战文艺运动的舆论导向 |
第二节 桂林《大公报》:抗战时期“文人论政”的言论空间 |
一 中间姿态和文人论政:桂林《大公报》的文化品格 |
二 《文艺》副刊与抗战语境下文学的多元取向 |
第三节 《广西日报》:桂系团结抗战的舆论空间 |
一 桂系抗战言论空间的多变性 |
二 艾青与《南方》文艺副刊 |
三 《漓水》:在变与不变中积极推进文艺抗战 |
第三章 文学期刊与抗战文学的言说空间 |
第一节 《文艺杂志》:“文人办刊”与新文学传统的继承与拓展 |
一 用生命培育的刊物:王鲁彦与《文艺杂志》 |
二 救亡与启蒙:《文艺杂志》的文化诉求 |
三 《文艺杂志》与抗战时期的乡土文学 |
第二节 《野草》月刊与大后方抗战杂文的勃兴 |
一 鲁迅杂文传统的继承与阐扬 |
二 秦似与《野草》月刊 |
三 直面现实与叩问历史:《野草》上的杂文 |
第三节 《诗创作》与抗战诗歌的多元化 |
一 刊物的经营策略和编辑风格 |
二 抗战诗歌的多元呈现 |
三 长诗:抗战诗歌的新发展 |
四 抗战诗学理论的探索 |
第四节 《戏剧春秋》杂志与抗战戏剧运动 |
一 刊物的刊行和文化使命 |
二 抗战戏剧理论的探索与构建 |
三 在现实和历史之间:杂志上的戏剧文学 |
四 “戏剧兵”的情感与信息空间 |
第四章 文学出版与桂林抗战文学实绩 |
第一节 文化供应社:出版领域的统一战线 |
一 推进大众文化:文化供应社的出版理想 |
二 文化供应社的文学图书出版 |
三 《文化杂志》月刊与抗战文化建设 |
第二节 桂林开明书店:文化启蒙与文学“经典化” |
一 逆境中复兴:桂林开明书店及其出版概况 |
二 启蒙与经典化:桂林开明书店的文学出版 |
三 《中学生》(战时半月刊):知识的传输与文艺青年的培养 |
余论 桂林文化城与抗战时期文学生态 |
主要参考文献 |
四、解剖:《纽约时报》150周年纪念特刊(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D]. 李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0)
- [2]《世界知识》研究(1934-1949)[D]. 王翰晨.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3]民国时期上海女西医研究(1919-1937)[D]. 徐斯琳. 暨南大学, 2020(04)
- [4]侵华日军对美英在华机构及人员的轰炸及其影响研究(1937-1941)[D]. 邬美玲. 西南大学, 2020(01)
- [5]中国共产党机关报《向导》的舆论宣传研究[D]. 张博强.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7(06)
- [6]《人民日报》党代会特刊研究[D]. 赵玲. 暨南大学, 2013(02)
- [7]《人民日报》纪念性特刊研究[D]. 罗芸竹. 重庆工商大学, 2013(04)
- [8]影响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安全稳定的美国因素研究[D]. 石正义.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 [9]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的文学空间[D]. 佘爱春. 南京大学, 2011(08)
- [10]《人民日报》特刊:特色、问题与对策[J]. 连娜. 新闻爱好者, 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