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曲康唑短疗程两种方案治疗角化性手癣的比较

伊曲康唑短疗程两种方案治疗角化性手癣的比较

一、伊曲康唑短程疗法治疗角化型手癣2种方案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陈锦纯[1](2021)在《伊曲康唑两种口服方案联合外用药治疗手足癣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手足癣是皮肤科临床工作中常见的真菌感染,近年来它的发病率逐渐变高。伊曲康唑胶囊是手足癣治疗中常用的口服抗真菌药物,有临床研究肯定了其冲击疗法在手足癣治疗中的优势,但目前伊曲康唑冲击疗法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研究旨在对比伊曲康唑胶囊两种不同口服方案(分别为:(1)每天2次,每次200毫克,用药1周;(2)每天1次,每次200毫克,用药2周)联合萘替芬酮康唑乳膏外涂在手足癣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手足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每天口服伊曲康唑胶囊2次,每次200毫克,共1周;每天外涂萘替芬酮康唑乳膏2次,共2周。对照组患者每天口服伊曲康唑胶囊1次,每次200毫克,共2周;每天外涂萘替芬酮康唑乳膏2次,共2周。在治疗开始后2周、4周和6周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估抗真菌治疗的临床和真菌学疗效、药物安全性,记录药物不良反应。发放问卷,调查人群对于不同用药方案的倾向性。结果治疗开始后2周-4周-6周,观察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66.7%-83.3%-91.7%,对照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65.0%-81.7%-91.7%;观察组真菌清除率分别为83.3%-95.0%-98.3%,对照组真菌清除率分别为75.0%-93.3%-96.7%。治疗开始后2周-4周-6周,观察组中角化型手足癣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32.0%-72.0%-80.0%,对照组中角化型手足癣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38.1%-76.2%-81.0%;观察组中角化型手足癣的真菌清除率分别为72.0%-88.0%-96.0%,对照组中角化型手足癣的真菌清除率分别为61.9%-85.7%-90.5%。治疗开始后2周-4周-6周,观察组中其他型手足癣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91.4%-91.4%-100.0%,对照组中其他型手足癣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79.5%-84.6%-97.4%;观察组中其他型手足癣的真菌清除率分别为91.4%-100.0%-100.0%,对照组中其他型手足癣的真菌清除率分别为82.1%-97.4%-100.0%。经χ2检验,上述各项疗效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由临床数据可看出观察组起效略快于对照组。此外,问卷调查显示,大众更倾向于接受冲击治疗的口服药物方案。结论在手足癣的治疗中,伊曲康唑每天2次、每次200毫克、连服7天联合萘替芬酮康唑乳膏外涂2周的用药方案和伊曲康唑每天1次、每次200毫克、连服14天联合萘替芬酮康唑乳膏外涂2周的用药方案在疗效上没有显着差别。但是前者的连续服药时间较短、药物起效较快、患者接受度较高,适合在临床推广。讨论伊曲康唑两种用药方案都具有肯定的疗效和安全性。联合外用抗真菌药时,可提高其抗真菌疗效。使用伊曲康唑冲击疗法治疗手足癣时,皮损部位药物浓度更高,停药后数周内皮肤药物浓度仍维持在有效范围。另外,伊曲康唑冲击疗法不仅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更大概率地清除真菌,预防其他部位皮肤继发浅部真菌感染,还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减轻皮损严重程度,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从而提高依从性。此外,冲击疗法所需服药疗程更短,可节约治疗的时间成本,在药物经济学上更胜一筹,更符合患者对治疗的期待。

朱红梅,温海[2](2020)在《特比萘芬在浅表真菌感染中的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特比萘芬是治疗皮肤浅表真菌感染的主要药物之一,是皮肤癣菌感染的一线治疗药物。上市至今,在甲真菌病、头癣、体股癣、手足癣等浅表真菌感染中,有极为广泛的临床应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对某些皮肤黏膜念珠菌感染也有疗效。

吕晓岚[3](2017)在《癣泡Ⅱ号方治疗角化型手足癣的临床疗效观察和体外抗菌实验》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是在癣泡Ⅱ号方体外抗真菌实验的实验室实验基础上进行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是将癣泡Ⅱ号方与萘替芬酮康唑乳膏对于治疗角化型手足癣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的临床研究。通过这次研究为了达到验证癣泡Ⅱ号方对于角化型手足癣的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目的,并为开发推广中药外治法治疗手足癣提供依据。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全部病例来自2015年11月1日到2016年11月31日就诊于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病/周围血管病科门诊就诊患者,符合角化型型手足癖的诊断标准,病例数为79例。本研究将全部病例随机分为两组,中药试验组39例和西药对照组40例,中药试验组:癣泡Ⅱ号方药包放入白醋3000ml,浸泡两日后使用,每天睡前,清洁皮肤,用药液浸泡患足或患手30分钟。每日1次,一周换新药液一次;西药对照组:萘替芬酮康唑乳膏,取适量外涂患处,每日早晚2次。两组均为4周一疗程。对两组患者的皮损情况和自觉症状进行评分。其中皮损情况包括以下四项:面积、角化、皲裂、脱屑;自觉症状则含有瘙痒、疼痛两项,皮损情况及自觉症状均根据其严重程度积分来评定,重度3分,中度2分,轻度1分,没有任何症状0分,记录用药前后各项目评分和总分,并计算出治疗后两组的疗效指数、有效率及真菌清除后阳性率;治疗前后中药试验组和西药对照组均进行检测安全性指标并记录其数值。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资料类型不同选择不同方法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经4周治疗,在参与中药试验组的39例患者中,其中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29.1%和20.3%;经治疗真菌镜检与培养的阳性率分别为10.1%和2.5%。在参与西药对照组的40例患者中,其中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35.4%和15.2%,经治疗真菌镜检与培养的阳性率分别为7.6%和3.8%。其结果经过统计学分析检验,两组有效率、显效率和真菌清除后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各项安全性检测指标未见明显异常,且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事件。结论:在本次研究中体外抗菌实验结果显示癣泡Ⅱ号方确实具有杀菌抑菌的作用,其临床疗效试验结果表明癣泡Ⅱ号能明显改善角化型手足癣的临床症状,较快缓解瘙痒、疼痛等临床不适症状。因其经济适用、杀菌抑菌效果明显、临床疗效显着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对其他疾病治疗用药无明显影响,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吕雪莲,刘维达[4](2010)在《伊曲康唑治疗浅部真菌感染的疗效分析——中国上市16年中文文献回顾》文中研究说明

姚志远,汪晨,刘永生,潘德海,郑占才,庞亦红,陈锡唐[5](2001)在《伊曲康唑短程疗法治疗角化型手癣两种方案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价两种伊曲康唑短程疗法治疗角化型手癣的临床及真菌学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将45例患者分为一周疗法组和二周疗法组给予伊曲康唑200mg/天,用药14天。在服药前及停药后第2周及第4周进行临床症状和体征观察及真菌学镜检及培养。以停药第4周时的结果作为观察疗效的标准。 结果:一周疗法组在停药第4周时的临床治率为82.6%,总有效率为95.6%;真菌学治率为95.6%。二周疗法组在停药4同时的临床治率为81.8%,(P>0.05)。一周疗法组和二周疗法组各有两例患者出现轻度副作用,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两种伊曲康唑短程疗法均为有效的治疗角化型手癣的方法,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一周疗法方案具有疗程更短,患者的依从性及耐受性更高的优点,因此主张在临床推广使用。

姚志远,汪晨,刘永生,潘德海,郑占才,庞亦红[6](2000)在《伊曲康唑短程疗法治疗角化型手癣2种方案比较》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评价并比较伊曲康唑 2种短程疗法治疗角化型手癣的临床疗效、真菌学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 45例患者分为 1周疗法组和 2周疗法组。 1周疗法组给予伊曲康唑 2 0 0mgBid ,服用 7d ;2周疗法组给予伊曲康唑 2 0 0mgQd ,服用 1 4d。在服药前及停药后第 2周及第 4周进行临床症状和体征观察及真菌学镜检及培养。在服药前及停药第 4周时进行肝功能检查。以停药第 4周时的结果作为观察疗效的标准。结果 :1周疗法组在停药第 4周时的临床痊愈率为 82 6% ,总有效率为 95 6% ,真菌学治愈率为 95 6%。 2周疗法组在停药第 4周时的临床痊愈率为 81 8% ,总有效率为 90 9% ,真菌学治愈率为 95 4%。 2组间差异不显着(P >0 0 5)。 2组各有 2例患者出现轻度副作用 ,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伊曲康唑的 2种短程疗法治疗角化型手癣均有效 ,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1周疗法方案具有疗程更短 ,患者的依从性及耐受性更好的优点 ,因此主张在临床推广使用

陈志强,徐文严,陈祥生,彭世瑜[7](1999)在《伊曲康唑在我国的应用:五年临床经验回顾》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评价适宜中国人的伊曲康唑治疗方案。方法 复习 5年来在中文期刊上发表的有关报告。结果 伊曲康唑每日 2 0 0mg ,连用 7d的方案治疗体股癣及花斑癣的疗效最好 ,而每日 40 0mg ,连用 7d的方案治疗手足癣的疗效最好。每日 40 0mg ,连用 7d间歇冲击疗法对甲真菌病效果最佳。伊曲康唑对念珠菌病和深部真菌病的疗效确切。安全性和依从性亦很好。结论 伊曲康唑在中国人中的应用安全有效。

二、伊曲康唑短程疗法治疗角化型手癣2种方案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伊曲康唑短程疗法治疗角化型手癣2种方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伊曲康唑两种口服方案联合外用药治疗手足癣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本研究中所涉及的药物和试剂
    2.2 实验流程
    2.3 本研究中受试者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
    2.4 疗效和安全性评估
    2.5 受调查者对于伊曲康唑两种用药方案的倾向性分析
    2.6 数据统计学分析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患者的基本特征
    3.2 伊曲康唑两种方案口服联合萘替芬酮康唑乳膏外涂治疗手、足癣的疗效对比
    3.3 两组中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3.4 受调查者对于伊曲康唑两种不同用药方案的倾向性
第4章 结论
第5章 讨论
    5.1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药物疗效及药物安全性分析
    5.2 已发表的文献中不同用法伊曲康唑治疗手足癣的疗效数据汇总
    5.3 伊曲康唑胶囊冲击疗法在皮肤浅部真菌病治疗中的理论基础以及影响伊曲康唑疗效的因素
    5.4 伊曲康唑在皮肤癣菌病治疗中的安全性
    5.5 口服和外用抗真菌药联合用药治疗皮肤浅部真菌感染的优势
    5.6 从患者依从性角度看伊曲康唑两种用药方案
第6章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外泌体在皮肤科的应用前景
    第1章 前言
    第2章 皮肤领域相关研究中所涉及的外泌体的来源
        2.1 皮肤细胞来源的外泌体
        2.2 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
        2.3 皮肤肿瘤细胞来源的外泌体
    第3章 外泌体在皮肤疾病诊断和监测中的应用前景
    第4章 外泌体在皮肤疾病治疗中的前景
        4.1 外泌体促进皮肤创面修复
        4.2 外泌体预防皮肤创面处瘢痕形成
        4.3 外泌体治疗特应性皮炎的潜能
        4.4 外泌体治疗斑秃的潜能
    第5章 外泌体在皮肤美容中的应用前景
        5.1 外泌体在抗皮肤衰老领域的应用前景
        5.2 外泌体在皮肤美白的应用前景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特比萘芬在浅表真菌感染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特比萘芬在甲真菌病(onychomycosis)治疗中的应用
2 特比萘芬在头癣(tinea capitis)治疗中的应用
3 特比萘芬在体癣(tinea corporis)和股癣(tinea cruris)治疗中的应用
4 特比萘芬在手癣(tinea manus)和足癣(tinea pedis)治疗中的应用
5 在浅表皮肤黏膜念珠菌感染中的临床应用

(3)癣泡Ⅱ号方治疗角化型手足癣的临床疗效观察和体外抗菌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缩略符号表
前言
第一部分 实验室实验 癣泡Ⅱ号方体外抗真菌实验
    1. 实验对象
    2. 实验器材
    3. 实验试剂与药材
    4. 真菌鉴定与培养
    5. 实验方法
    6. 实验结果
第二部分 临床试验
    1. 病例来源
    2. 一般材料
    3. 诊断标准
    4. 研究方法
    5. 研究结果
    6. 安全性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体外抗菌实验照片
    附录B 病历采集表
综述 中医外治法治疗手足癣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伊曲康唑治疗浅部真菌感染的疗效分析——中国上市16年中文文献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 甲真菌病
2 体股癣和手足癣
3 头 癣
4 马拉色菌相关疾病
5 皮肤黏膜念珠菌病

(7)伊曲康唑在我国的应用:五年临床经验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浅部真菌感染
    一、体股癣
    二、花斑癣
    三、手足癣
    四、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
    五、浅表念珠菌感染
    六、头癣
    七、甲真菌病
    八、其它
深部真菌病
讨 论

四、伊曲康唑短程疗法治疗角化型手癣2种方案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伊曲康唑两种口服方案联合外用药治疗手足癣的疗效观察[D]. 陈锦纯. 汕头大学, 2021
  • [2]特比萘芬在浅表真菌感染中的临床应用[J]. 朱红梅,温海.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20(05)
  • [3]癣泡Ⅱ号方治疗角化型手足癣的临床疗效观察和体外抗菌实验[D]. 吕晓岚.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7(01)
  • [4]伊曲康唑治疗浅部真菌感染的疗效分析——中国上市16年中文文献回顾[J]. 吕雪莲,刘维达.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0(01)
  • [5]伊曲康唑短程疗法治疗角化型手癣两种方案比较[A]. 姚志远,汪晨,刘永生,潘德海,郑占才,庞亦红,陈锡唐. 2001年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2001
  • [6]伊曲康唑短程疗法治疗角化型手癣2种方案比较[J]. 姚志远,汪晨,刘永生,潘德海,郑占才,庞亦红.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00(06)
  • [7]伊曲康唑在我国的应用:五年临床经验回顾[J]. 陈志强,徐文严,陈祥生,彭世瑜. 中华皮肤科杂志, 1999(05)

标签:;  ;  ;  ;  ;  

伊曲康唑短疗程两种方案治疗角化性手癣的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