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夏家店下层文化发现超大规模祭祀遗址群(论文文献综述)
刘文卿[1](2020)在《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30年营造学社成立后,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对象多集中于传统建筑文化核心区,至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相比之下,边疆地区的古代建筑文化研究一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至今已成为中国建筑史研究领域的主要盲区。对于古代东北边疆区的黑龙江流域而言,受古建筑地面实例稀少、古文献缺失、历史文化背景复杂、自然气候苛刻等诸多地缘因素限制,其地域性营造特点的相关研究起步很晚,未形成系统性全面解读。由于地面实例和纸面文字的双重缺乏,我们无法通过直观的建筑实例解读来展开实证式研究,也无法通过文献分析来进行推论式研究。此外,古代东北边疆区是多民族混居区,人居文化多源多流,特定文化形态下的单线程人居文化演绎方法也不适用。面对这些现实状况,只有以人居遗址的考古信息为主要证据线索,回溯定位遗址的“时空”属性,然后复原遗址的形态构造“物象”属性,最终揭示遗址的文化伦理“意象”属性,开拓出“溯源修正”-“信息解码”-“阐释转译”的新研究路径,并以“自下而上”的复原建构方式去阐释其地域营造特点才是唯一可行之道。本文以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考古信息为材料基础,结合人居环境科学和考古学相关理论,将古代人居遗址的地域性营造特点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按照由表及里、由实体到意象的逻辑递进关系,将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地域性营造特点解构为遗址时空分布特点、基址环境特点、空间形制特点、构筑技术特点、营造文化特点五个密不可分的层面,并结合相关考古学方法提出地域性营造特点的阐释路径和框架,具体针对每个层面分别展开论述。在时空分布特点层面,通过筛选和整理黑、吉、蒙三个行政区的文物地图集、文物普查目录、考古报告等相关资料,利用Arc GIS构建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信息数据库,对不同时期和地理空间版块的遗址分布情况展开量化和可视化分析。分别梳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早期铁器时代、成熟铁器时代、发达铁器时代五个考古学分期,以及蒙古高原东部、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滨海山地区四个地理板块的遗址分布特点,解码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规律和特点。在基址环境特点层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为研究对象,并选取三江平原汉魏聚落群遗址为典型案例,通过景观考古学方法,从宏观尺度分析三江平原四大汉魏聚落群和环山式、沿河式两类聚落组团的聚类分布模式,从微观尺度分析不同类型聚落单体遗址的空间组织结构,以及遗址与周围地形地貌、水系植被等自然环境的结合关系,进而解码聚落遗址空间表征信息背后蕴藏的社会形态、空间认知、人地耦合关系特点等。在空间形制特点层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为研究对象,通过追溯城市遗址的类型和年代信息,将其发展过程分为环壕聚落与早期都邑、宏大都城与京府州县、卫所戍堡与小型城镇三个主要阶段。汇总不同时期的城址考古信息,并复原汉魏时期的凤林古城、渤海国时期的上京龙泉府、辽金时期的上京会宁府古城遗址,以及其它代表性中小型城址等典型城市遗址的空间布局,并通过与其它区域城址的适度比对,进而阐释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在尺度规模、平面格局、军防措施等空间形制方面的地域性特点。在构筑技术特点方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遗址为研究对象,通过追溯建筑遗址的年代类型信息,分别以临时营地与半地穴房屋出现、地面房屋与大型木构架建筑盛行、大型木构架建筑消失为标志,将木构建筑的发展过程分为探索期、成熟期、衰退期三个阶段。选取不同时期的典型小型木构房屋遗址、大型木构架建筑遗址进行平面形态、结构构架等方面的复原研究,进而阐释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在材料选择加工、木构架结构构造、室内采暖防寒措施等营造技术方面的地域性特点。在人居文化特点方面,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区别,将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归结为渔猎游牧文明下的游居范式、大型农耕文明下的定居范式、军备实边观念下的戍居范式,流人移民的客居范式四种类型。通过追溯和建构各类典型人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并梳理不同人居范式在近现代的延续流变,进而解码其中蕴含的生态环境观、人居空间观、营造技术观等地域性营造文化观,及其对当下活态社会人居环境建设的启示。同时在文化地理学、文化人类学、文化传播学等视野下,阐释黑龙江流域营造文化内涵的游居与耕居二元并立性、边缘与中心异质统一性、多元移植与流变杂糅性、兼并融合与动态开放性等特征。
王文轶[2](2020)在《先秦辽西地区的早期国家起源模式与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区域性早期国家起源模式与形态研究,是建构和完善中国早期国家起源与形成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途径。先秦时期是辽西地区的早期国家形成的重要历史阶段。本文整体上以传世典籍、出土文献和考古资料为线索,借鉴和综合运用了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民族学等研究理论与方法,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之上,对素有争议的红山文化晚期社会形态(属于“早期国家”或“酋邦”两种主流观点)予以了多维度的比较观察;分别从“早期国家起源模式”和“早期国家形态”两个层面,对考古和文献资料相对丰富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孤竹、东胡(夏家店上层文化)的社会演进情况及其早期国家类型予以了专题研究。除绪论和结语之外,按研究对象的文化关系、年代顺序等,共分为四章。辽西地区的新石器时代具有较为完整的文化发展序列,红山文化是该区青铜时代到来以前最为发达的考古学文化。目前,学界基本认同红山文化的晚期阶段已步入了较为复杂的不平等社会,一般将其视作早期国家的“古国”,抑或是前国家社会的“酋邦”。这就意味着,红山文化晚期社会形态的界定,直接关系到对辽西地区早期国家发端的判断。对此,本文以“酋邦”与“早期国家”概念的内涵、特征为指导,先后以祭祀遗址、聚落、玉器等为主要观察对象,分别解析了祭祀中心和中心聚落为代表的红山文化晚期社会分层现象与社会等级结构,及其玉礼所反映的礼制雏形与“神圣化”特点;从陶器、玉器手工业方面入手,探究了其专门化社会分工及所反映的再分配机制问题;通过对牛河梁墓葬群等级结构和墓主人身份地位等的分析,论证了红山文化晚期社会权力的神权权威。其中,社会分层和礼制的发展程度,以及社会权力鲜明的神权特征表明,红山文化晚期的社会形态仍属于酋邦阶段,而未进入阶级社会。夏家店下层文化社会形态的考察则以演进轨迹的动态变化为视角。起源模式部分主要借鉴了考古学的分期研究成果和“中心聚落形态”理论,以该考古学文化的自身发展序列为线索,探究了其“普通聚落—环壕聚落—城”的演进过程,及其聚落集群分布和山顶型祭祀场所出现为标志的“酋邦”特征。并且,以大甸子墓葬和城址等考古资料为基础,分别从社会等级与阶层分化、军政化礼制、城址结构与军事防御功能,以及筑城与阶级、社会矛盾冲突等角度,分析了该文化晚期阶段早期国家形成的标志。早期国家形态部分,首先辨析了“邦国”与“方国”的联系与区别,疏证了中国历史上邦国联盟型方国的史实,重点以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城址和聚落址为载体,解构了该文化晚期阶段的“中心城邑—城邑(城邑群)—鄙邑”的邦国形态,并从城址流域集群分布、防御体系和祭祀中心城的角度,分析了其邦国联盟型的方国结构与特征。关于孤竹早期国家的研究,同样分为“起源模式”和“国家形态”两大部分。起源模式部分以相关文献典籍记载和卜辞、金文材料为基础,从商周内外服制、分封制的角度,缕析了孤竹与商、周关系的变化及其“辟纣”北迁的历史背景,进而比较了孤竹在成为殷商诸侯国前后社会形态的改变。在国家形态部分,通过对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的爬梳,重点考证了孤竹在商周之际的迁都情况及其都城地望与疆域的变化,并以此说明孤竹都、国同构的特点,即“都邑型邦国”。在对东胡早期国家起源模式与形态的讨论中,通过对相关史料价值的辨析,以山戎、燕地、燕国等为参考坐标,厘定了东胡的族属、起源与地理分布问题,并从存续时间、人种构成、经济形态、族群演进等角度,进一步补充和夯实了以往学界关于夏家店上层文化族属为东胡观点,从而建构了本文关于东胡讨论的时空框架和资料基础。早期国家起源部分则打破了东胡始终为氏族部落社会的传统命题,历史文献与考古资料相结合,论证了西周时期东胡酋邦社会的形成,以及重点讨论了春秋时期东胡社会所出现的阶级分化现象和强制性权力特征,将东胡早期国家建立的时间下限确定为春秋早期。并且,从王权、疆域、军队与战争三个维度,补充了战国至秦汉时期东胡为国家社会的标志。另外,没有筑城是东胡社会与夏家店下层文化和孤竹的重要区别。故而,本文在对其国家形态展开研究之际,援引了民族学的“部族”概念。鲜卑、乌桓不仅是东胡部族集团的两大成员,而且鲜卑、乌桓、契丹作为东胡后裔的主要代表,其类似的部族制“文化基因”也印证了东胡立国的部族制基础,进而以“部族型国家”来区别以“城”为重要标志的都邑型邦国和邦国联盟型方国。同时,“各有分地”是部族形成的重要前提,也是社会集团向地缘关系所迈出的重要一步,但血缘关系并未被完全取代,且在其形成的过程中始终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东胡的部族国家也仍然属于早期国家阶段。
熊增珑[3](2020)在《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研究》文中指出从中国东北及东北亚考古学研究的研究视野来看,辽西地区的新石器时代诸考古学文化是研究中国文明起源的重要资料,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等都有重要的环壕聚落遗址的发现,而聚落研究却一直很薄弱。同时,辽西地区的新石器时代诸考古学文化作为整个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诸考古学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其标杆作用是其他区域无法代替的。通过对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系统研究,在全面整理各聚落遗址考古资料基础上,整合以往其他与之相关的调查、勘探、发掘资料,选择重点地区、重点流域开展了针对性的专题调查工作,探讨了新石器时代辽西地区的社会形态与组织结构以及人地关系,推动中国文明起源及其相关课题研究的展开与深入。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绪论。简述了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谱系的建立与聚落考古研究概况,时代划分、文化编年与聚落的变迁,辽西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变化,研究综述及选题理由,理论和实践支撑等。第二章为新石器时代早、中期聚落特征。目前,辽西地区还缺乏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聚落,从华北平原太行山东麓和燕山南麓及其山前冲积平原发现的聚落形态,已从更早阶段的洞穴形式转移到河流附近的平地。中期阶段,聚落分布、规模上有明显的扩大,聚落内房址、窖穴、窑址、墓葬、祭祀遗迹丰富,并各功能区有明确的划分,如查海遗址中心墓地和祭祀遗迹,盆瓦窑遗址临河台地边缘的烧窑区。聚落分环壕聚落和无环壕聚落,也存在像白音长汗那样的双体环壕聚落。但这一阶段的环壕深度较浅、宽度较窄,防御的功能不明显,可能是有用来界定聚落范围的功效。聚落是在较短时间内规划完成,使用时间较上一阶段的聚落较长。聚落之间的地位平等,存在着某种亲密关系,很可能存在着劳动分工。房址面积有大有小,并不代表聚落内人群存在分化的现象。第三章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前段)聚落的繁荣。这一时期聚落发现的较多,通过分析赵宝沟文化聚落、富河文化聚落、红山文化早、中期阶段的聚落遗址材料,结合在教来河流域、半支箭河流域调查结果,对大凌河中上游第二牤牛河流域新调查的58处聚落材料进行了等级划分,并就发现的聚落遗址材料进行了梳理。这一阶段聚落构成复杂,有居住址、环壕、窑址、祭祀遗址、墓地等,聚落选址上更有规律,多选择在河流两岸的山半坡位置、平缓的山梁梁顶、河流岸边顶部较为开阔平坦的山丘顶部。分布规律是南北流向河流西岸密度高,东岸密度小。东西流向河流北岸密度高,南岸密度低。如在建平县北部老哈河右岸红山文化遗址分布非常密集。通过比较,当时聚落面积出现了较大差异,大面积的聚落遗址数量少,小面积的聚落遗址数量多,社会结构呈现橄榄式结构和圆形结构。同时,还探讨了该阶段的聚落与社会、生业系统和手工业与贸易情况。这一时期,辽西地区最重要的手工业是制陶业,出现了作坊,其生产的陶器用于满足不同遗址内人们的需求,按此推理,当时陶器应该是贸易的一部分。根据遗址内出土的骨器,说明制骨业也是一项很重要的手工业。石器制造业是当时较重要和易操作的手工业。在富河文化的东山湾遗址地表散布许多半成品和成品石器,以及大量石片和石渣分析,应该是一处石器制造场。玉器的制作工艺不断成熟,已成为一门独立的手工业。第四章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后段)聚落的分化。这一阶段聚落与经济发展的态势较前一阶段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西拉木伦河流域和大凌河流域,这两个地区较前一时期聚落点的数目有了成倍的增加,在个别县区增加的数目甚至达到四五倍之多。聚落数量增长的原因大概出自很多方面,其中比较主要的原因应当是人口有所增加和聚落社群的居住形式开始发生分化。这一时期普通的聚落中基本的社群单位则是小一些的群体,在西拉木伦河流域这样的社群在聚落中的居住单位多是一些成排的房屋组成,但是墓地的分布目前还不清楚。大凌河流域这一时期出现大量的积石冢墓地,规模小的面积大约1500平方米左右,规模大的如牛河梁遗址第2地点,面积达到上万平方米。尤其是第1地点出现的建筑址群,已具备城的规模。红山文化晚期的手工业也多种门类,主要包括制陶、制骨、石器、制玉及各种高水平技艺,如泥塑、石雕人像、建筑等。其中有的是本地区传统的手工业门类,如制陶、制玉等。第五章为新石器时代聚落的衰落。新石器时代末期,聚落呈现出衰落的趋势。辽西地区各流域聚落发现普遍都较少,目前确定的聚落遗址寥寥无几,大多数只是调查的资料,墓地的材料相对丰富。这一时期,各种文化因素在此汇聚,反映出各种文化扩展对本地区文化的强烈影响。环境考古证据显示,在距今5千年前后出现的全新世大暖期期间最强的降温事件,持续时间在1千年左右,这一阶段气候变干,新一次沙漠化到来,风沙活动增强,气温下降,对渔猎经济和农业经济打击较大,尤其是燕山以北丘陵地带的经济打击更大,迫使该地区居民向南迁徙,这是造成文化衰落的主要原因。第六章探讨了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社会复杂化与文明起源。通过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内的元素来看,集体意识和社会凝聚力不断增强,宗教和祭祀活动在社会凝聚力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精神文化一直在超前发展。在此过程中,社会整合力和社会秩序进一步形成,辽西地区文明化道路呈现平和发展状态。第七章为结语。对本文研究的创新点与主要收获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张煜珧[4](2019)在《夏商周祭祀遗存研究》文中指出祭祀遗存是考古遗存类型的一种,这类遗存已有众多发现。夏商周三代处于中国古代国家形成和发展阶段,社会管理方式由血缘管理过渡至地缘管控,是古代社会制度、国家结构和思想观念变化的重要时期,与之存在紧密关联的祭祀活动被赋予了深刻而丰富的内涵。故而,对这一时期祭祀遗存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认识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夏商周祭祀遗存的梳理,以文献资料为基础,根据祭祀遗存所在位置的不同将其分为五大类十三小类,对各代和各类祭祀遗存的区位特征、地层和共存物、结构、形制、用牲、用器等指标进行了定性或定量考察,结合动物考古、聚落考古和生业环境研究等成果,辅之以甲骨文、金文、简牍等文字资料对祭祀遗存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讨。五大类祭祀遗存中,被确认为祭天的四处遗存,因年代和地域跨度较大暂未呈现出明显的关联性和继承性。祭地遗存中,所发现的一组商时期从早到晚的社祀祭祀遗迹实例,其形态应为商人“立石为社”特征之呈现,而另一组西周中晚期诸侯卿大夫级别的社祀遗存,则显示出周人祭地“攒土为社”的特征,这两组祭祀遗存均可观察到明显的等级性。祖先祭祀分为庙祭和墓祭,梳理各时代宗庙的结构、位置、祭祀坑和规格等信息,可以看出宗庙也存在等级性,此外,各时代的宗庙结构完全不同,但都有祭祀坑的同时,在选址上也逐渐呈现“左祖右社”的趋势;墓祭按照形态分为墓上建筑、墓祭坑和墓内祭祀,考察墓祭遗存的位置和层位关系,可以确定墓祭发生的时间均晚于墓葬。山川祭祀遗存的各项指标因年代和地域跨度较大,受这两个因素影响较为明显,南方用器北方用牲是其中显着的特征,同时,通过对遗存位置的梳理,可以看出祭山和祭川是两个明显不同的祭祀体系。奠基遗存是以建筑或夯土基址为中心,由打地基、安门、置柱、立阶等不同建筑环节的前置祭祀活动而产生,其层位一般不打破夯土或地面,商时期的奠基人牲与房屋朝向呈十字交叉状,房屋的所有指标均与奠基遗存的存在与否没有相关性。城门祭祀遗存发现较少,其埋藏位置较为特殊,正对城门并于路土之下,祭牲摆放极有规律,是典型的的祭祀坑;城墙祭祀遗迹亦较少见,埋藏零散无规律,因此这类祭祀遗存是否存在尚需进一步考察。通过分辨作坊的文化属性,作坊内祭祀应当是商特有的传统,其遗存规模受到作坊规模的影响。盟誓遗址的多个特征与文献记载对应度较高。一般而言,祭祀坑和祭祀场中所用的祭牲和祭器皆较符合所在时代和地域祭祀用牲用器的规律,其中少量的特殊现象,究其实质,也是受到当时当地生业环境的影响。从夏时期开始,祭祀遗存的各类特征组合就有了明显的地域性分野。商时期,商政权核心区和控制区所见的祭祀遗存表现出明显的等级性,聚落级别的高低与祭祀遗存的规模和数量存在正相关关系。西周早期,商周祭祀文化并行。随着周王朝实现了对全国的强力控制,到了西周中晚期,列国祭祀遗存特征与周王朝基本保持一致。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各诸侯国的祭祀则是在周祭祀文化基础上吸收各自的地域传统,形成了诸侯国区域内祭祀亚文化体系。祭祀遗存明显的等级性说明其与国家统治权紧密相连,祭祀活动是由统治阶级主导、参与和进行的。相关文献和秦简牍的内容均说明国家对祭祀活动的管控力量在秦时已深入基层。祭祀遗存的外在形态特征反映出,祭祀文化发展的突变性较为明显,与政权更替相呼应,但实质是与不同族群秉承的祭祀传统和制度直接关联。至秦统一中国后,秦政权继承了周祭祀传统并增益发展成体系,其以统治力量所推行的国家祭祀,最终又在西汉初期被新政权全面接纳并继承。
陈醉[5](2019)在《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变迁与早期社会》文中研究指明辽西地区位于我国东北部,地处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是连接我国东北地区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中间地带,也是苏秉琦先生提出的史前六大区系之一,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本文即以该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为研究对象,在对资料全面、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分析聚落变迁及其所反映的早期社会演进情况,探讨变迁与演进的背景、动力,并通过比较的方式得出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的区域特性,同时从经济形态、文化区位和精神领域三个方面,对区域特性的形成原因进行阐释。全文共分十章。第一章为绪论。对本文的时空范围、研究对象进行界定,回顾了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考古实践及研究简史,分析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引出本文研究目的、思路、方法,并对一些关键术语进行了说明。第二章为年代框架的构建。通过对以往考古学文化分期成果的梳理,确立本研究的年代框架和主要聚落遗址的时间位置。结合考古发现情况,将本文涉及的聚落遗存划分为五个时期,从而为接下来的聚落形态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分期和年代上的依据。第三章至第七章为各时期聚落形态的具体分析。通过聚落构成要素、聚落形态及平面布局、区域聚落形态三个方面,对各时期聚落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厘清聚落内遗迹的形制和性质、单个聚落的布局和演变、区域聚落的分布和组织等问题。在研究过程中,充分注意到了同一时期内不同阶段聚落的变迁和不同地域聚落的差异。此外,还分析了不同时期经济形态、陶器生产专业化和与精神文化生活有关的遗存,为后文早期社会的探讨奠定基础。第八章为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变迁与早期社会研究。在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聚落发生期之后,辽西地区历经了由简单逐步复杂并最终突然衰落的四个发展阶段: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发育阶段、新石器时代晚期前段的发展阶段、新石器时代晚期后段的繁荣阶段、新石器时代末期的衰落阶段,分析、总结各阶段聚落形态与早期社会的特点。根据聚落变迁与早期社会的区域性,以西拉木伦河为界,分为南部中心区和北部边缘区,两区域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单个聚落的构成和聚落类型、单个聚落布局形态及其演变、区域社会组织和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北部边缘区与南部中心区虽然时段上是同步的,但聚落形态和早期社会没有显示出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在此基础上,探讨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变迁与早期社会演进的自然环境背景、经济形态背景和内在动力、外在动力。第九章为比较研究。通过与黄河中下游地区和北方以远地区的比较分析,明确辽西地区聚落形态特性,并认为经济形态、文化区位和精神领域三个方面共同决定了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和早期社会的特性。在辽西地区的发展兴衰进程中,文化传统贯穿始终,具有持续性;南北区位文化兼容并蓄,具有特殊性;狩猎采集经济形态特有的物质文化基础和精神文化底力,具有根本性。总之,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与早期社会走过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狩猎采集型的发展道路。根据比较研究结果,本文将黄河中下游地区、辽西地区、北方以远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的变迁归纳为两种发展模式。第十章为结语,对本研究的创新点与主要收获进行了总结,并指出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姜仕炜[6](2018)在《红山文化社会复杂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史前文明起源一直以来都是考古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史前文化区域系统框架下,探讨各主要文化区域的古代社会复杂化发展进程是一个较大的层次,同时不同区域的古代社会复杂化进程虽有共性的一面,更重要的是其个性化的一面。在较小的层次方面,某一区域内不同时间段的古代社会在社会复杂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而以共同的文化特征所命名的考古学文化其存在的时间有长有短,而延续时间较长的考古学文化其发展过程很可能包含了社会复杂化进程的不同阶段。因此,对于单个考古学文化的古代社会复杂化进程的揭示,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得了解其所在区域的社会复杂化发展过程,从而推进中国文明起源这一重大课题的发展。本文试图对红山文化古代社会的发展过程进行复原,拟以横向的切片观察和纵向的动态变迁归纳相结合构建全文。利用目前已有的考古学资料,包括红山文化的区域系统调查、聚落、房址、墓葬、遗物等材料,对其进行整理和分析,了解聚落分布模式,并在分期的基础上观察社会组织结构及其演变、社会分层的发展、经济不平等程度的变化、神权因素的发展等方面的情况。进而观察该地区社会复杂化发生质变是在该文化的什么阶段、发生这种质变的原因又是什么。通过以上问题的讨论,阐释史前东北地区的红山文化在中国文明起源过程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环境考古研究方法、聚落考古研究方法、墓葬研究方法、认知考古学方法等。环境考古研究主要对红山文化时期其分布区域内的古代气候波动及地貌、水文等情况进行复原研究,了解环境因素对生业经济及聚落群演变的影响。聚落考古将从不同层次来分析聚落形态,从大到小依次是:整个景观中的聚落分布;单个聚落内部空间分布模式;构成聚落的基本单位家户内部的功能分化。从而了解红山文化的聚落分布模式、聚落功能变迁、社会组织结构、社会成员分层、社会经济不平等等方面的情况。墓葬研究方面主要包括:对史前社会墓地空间布局的研究;通过墓葬的类型、规模和结构对墓葬进行等级划分;对随葬品的数量和种类进行量化分析,同时对其质量进行区分,并观察特殊随葬品的有无,综合衡量社会分化程度。进而了解墓葬形态所反映的社会等级制度和社会组织结构,及埋葬背景所反映出的象征性和宗教性的要素。通过观察红山文化的祭坛建筑遗迹、祭祀坑、特殊祭器、彩绘陶器、玉器、各种塑像等及其出土背景,探讨该文化的原始宗教信仰变迁以及此类因素如何影响到社会复杂化进程。根据本文的写作目的,全文分为九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从当下中国史前考古学的研究热点、红山文化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等角度阐释本文的选题缘由。根据考古发现与研究的阶段性特征将红山文化的学术史分为三个阶段,并介绍其研究现状。为达到研究目的所采用的以聚落考古为纲,结合环境考古、认知考古等多种研究方法,叙述环境背景、聚落形态、仪式与原始宗教三个维度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分期与年代框架。简要回顾红山文化分期与年代研究学术史,界定本文所采用的分期与年代框架,并归纳各阶段的陶器类型特征,梳理不同阶段的考古学材料,从而为接下来的古环境、聚落和仪式行为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分期与年代上的基础和依据。第三部分:地貌与古环境背景。首先介绍红山文化分布区的地理环境背景。首先,借鉴地学研究成果,总结红山文化时期中国北方地区第四纪古环境的气候波动大背景;其次,归纳红山文化时期在该文化分布区域内古代环境变化特有的规律,进而探讨古环境波动对红山文化生业经济与聚落选址取向造成的影响。第四部分:红山文化的宏观聚落形态。将已公布的与红山文化有关的8次考古学调查资料进行梳理,依据空间分布位置划分为三个区域。在此基础上总结红山文化宏观聚落形态特征。根据遗址面积和空间分布情况,确定聚落之间、聚落群之间的等级分化。从聚落群的规模和分布来看,不同区域的聚落群之间的关系不尽相同,或是明显的控制与被控制关系,或为较为平等的关系;而且聚落群的分布因地制宜,地区之间差异明显。此外,从东北地区史前文化发展序列这一纵向方面比较,红山文化的聚落数量较其之前各考古学文化和其之后的考古学文化都要多。第五部分:红山文化的微观聚落形态。单个聚落形态的演变大致可以划分红山文化早期-中期偏早阶段、中期偏晚阶段、晚期阶段。早期-中期偏早阶段,环壕式的中小型聚落较为流行,聚落内部功能相对简单。中期偏晚阶段,单个聚落形态的材料较为丰富,可以观察不同区域间所具有的不同特点。该阶段部分区域的聚落内部功能比早期阶段显着增加。红山文化晚期阶段聚落结构资料较少,该阶段聚落内部开始出现与祭祀或宗教遗迹等表明这一阶段聚落功能的增加及其背后的社会结构进一步复杂化。同时,该阶段的聚落资料也表明核心家庭在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独立性增强。在社会关系层面,早期至中期偏早阶段的三级结构发展为中期偏晚至晚期的四级结构。构成社会生产和生活核心的基本单元从家族或大家庭逐步缩小为核心家庭或扩大了的核心家庭。第六部分:红山文化家户研究。家户作为社会组织结构的基本组成单位,对红山文化家户考古学资料的分析主要了解两个方面的情况:一是家户的生产经济活动变化,早期的家户经济活动较为单一,随着时间的发展自中期到晚期家户的经济活动多样性呈递增趋势;二是根据房址规模和出土器物组合量化分析得出的家户的经济不平等情况,分析结果表明早中期的差别较小,而早中期家户不平等程度同晚期有较大区别。比较红山文化早中晚期家户的经济活动变化和家户财富的不平等,可以看出早中阶段之间差别较小,而早中阶段与晚期阶段之间的差别较大。第七部分:红山文化墓葬研究。本章主要关注墓葬的空间布局、类型划分和随葬品三个方面。在墓葬的空间布局方面,早中期的墓葬与居住址共处一处,晚期阶段墓葬的选址趋向于山顶或山梁。墓葬类型与规模的统计分析表明,红山文化的墓葬从早中期发展到晚期呈现的是一个复杂化的过程。首先是埋葬形制的复杂化,其次是墓葬规模的差别扩大,再次是的墓葬类型的级差从一级变成了七或八级。随葬品的数量与种类方面,不仅反映了红山社会晚期社会经济财富比早中期有了显着的增加,而且也体现了晚期丧葬习俗的变化。第八部分:红山文化的仪式和原始宗教。梳理不同时期与仪式相关遗存与遗物,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分析等级有主次、规模有大小的祭祀遗迹,说明在红山文化晚期形成了原始宗教祭祀系统,而牛河梁遗址在红山晚期社会中具有独一无二的仪式中心和朝圣中心功能。从时间上来看,早中期以偶像为祭祀对象的礼仪性活动多集中在定居性聚落内。晚期阶段的礼仪性活动蓬勃发展、规模扩大、祭祀系统复杂化,不仅在聚落内部进行集体祭祀,在远离聚落的圣地进行大规模建设,形成规模不等的祭祀礼仪中心与朝圣中心。第九部分:归纳红山文化社会复杂化过程和特点,并尝试从环境、意识形态、经济技术的变革等方面探寻红山社会复杂化发生的原因。第十部分:结语。将红山文化的社会复杂化进程归纳为两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红山文化早期阶段(6500-6000BP)。该阶段的发展总体上延续了本地之前考古学文化的惯性,发展较为和缓。第二阶段是红山文化中晚期(6000-5000BP),该阶段无论是不同层次的聚落发展、社会组织结构变化,还是意识形态方面,都呈现出加速发展,至晚期形成高度繁荣的文化景象。
郭大顺[7](2017)在《仰韶文化与红山文化关系再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红山文化发源于中国东北地区西南部,距今约6500至5000年,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渊源之一。红山文化遗存发现于20世纪初,1954年尹达先生根据梁思永先生的意见,提出了"红山文化"的命名。从那时起至今,考古发现了大量红山文化遗存,包括大量制作精美、造型和题材丰富多样的玉器、陶器及祭祀遗址等,吸引着国内外学者长期不懈的关注与探讨。随着考古工作的持续开展,有关红山文化的学术研究也日渐深入。本刊特邀长期从事红山文化研究的着名学者郭大顺先生、深悉地方本土文化的于建设教授、从事环境史研究的滕海键博士,分别就仰韶文化与红山文化的关系、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和性质、红山文化分布区上古时代的人地关系等问题给予阐释,以推进对红山文化的深入研究。
王秀峰[8](2017)在《红山文化中晚期社会分化研究》文中提出红山文化作为东北新石器时代重要的考古学文化之一,从孕育、发展到鼎盛历时1500余年。红山文化中晚期距今6000—5000年左右,考古调查与发掘遗存主要有遗迹与遗物两类。遗迹主要有聚落居址、积石冢墓葬、祭坛、神庙、窖穴、灰坑等;遗物主要有石质、骨质生产工具、雕塑,陶泥质生活、祭祀用具,玉质配饰、葬器、祭祀用器,铜环、陶范等。从红山文化遗迹与遗物看,其中晚期已出现明显的社会分化。红山文化中晚期的社会分化包括社会复杂化与等级、阶级的出现两层含义。社会分工是社会复杂化与等级、阶级出现的前提与基础。红山文化中晚期的社会分工主要体现在农业、渔猎与手工制造业的分工,手工制造业中不同生产部门的分工以及社会管理系统中权力的分工三个方面。社会分工导致专业化程度提高,专门化生产部门出现,社会组织结构渐趋复杂。这种复杂化程度,在红山文化中晚期,一方面反映在聚落规模、布局、职能的演变上,另一方面反映在作为社群组织精神领袖的巫师的职能与权力的变化上。聚落的层级分化与巫师角色由巫者向王者的转变,说明社会分化与进入文明社会、阶级出现、早期国家的产生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孙妙凝[9](2016)在《红山文化考察记》文中研究说明编者按红山文化是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最着名的考古学文化之一,因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后遗址的发掘而得名,距今约6500—5000年。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进行,红山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进程中的重要地位不断凸显。2015年底,本报记者来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和辽宁省朝阳市,
刘国祥[10](2015)在《红山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红山文化因内蒙古赤峰市后山后遗址的发掘而得名,是中国东北地区最着名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之一,在中国文明起源和早期社会发展进程中占据重要地位,该文化主体分布范围在内蒙古东南部和辽宁西部地区,其年代为距今6500—5000年。本文系统梳理红山文化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材料,对红山文化发现与研究历程、类型与分期、聚落布局特征、埋葬习俗、祭祀遗存、经济形态、原始宗教信仰、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与社会分工、社会分化与等级制度确立、与本地区及相关地区考古学文化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最终确认红山文化晚期晚段,距今5300—5000年左右,以牛河梁遗址上层积石冢阶段的埋葬和祭祀遗存、兴隆沟、那斯台、哈民忙哈等不同规模的聚落遗存为代表,辽西地区进入初级文明社会,红山文明最终形成,成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原地区古代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红山文化历时1500余年,分为早、中、晚三期,每一期中又可分出早、晚两段。早期阶段,距今6500—6000年左右,代表红山文化的孕育和形成期。遗址数量偏少,早期早段的文化面貌更多地体现出对本地区文化传统的延续;早期晚段,吸纳中原地区文化因素,彩陶开始出现,文化面貌发生变化,红山文化在辽西地区正式形成。中期阶段,距今6000—5500年左右,代表红山文化全面发展阶段,开创了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的繁荣期。遗址数量增多,分布密集,人口迅猛增长,出现大型中心性聚落、中型次中心聚落、普通小型聚落,组群分布特点显着。社会组织结构发生变化,同一聚落内部出现不同等级的社区,社会分层加剧。手工业生产技术和农业生产技术提高,陶器的种类和数量增多,彩陶纹样日渐丰富,出现了成组分布的陶窑址。石器的加工和制作技术水平明显提高,以石耜为主的掘土工具的改进,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双孔石刀作为主要的谷物收割工具开始大量出现,从而完善了辽西地区农业生产过程中用于谷物种植、收割和加工的配套农具,也由此确立了农业经济在红山文化中期以后的主导地位。同时也应看到,红山文化时期的渔猎经济依旧十分发达,红山文化中期开始流行的三角形平底、凹底石镞,代表了辽西地区细石器加工制作的最高水平。祖先崇拜观念盛行,以小型陶塑人像和人头像居多,女性特征突出。雕琢和使用玉器的传统得以延续,玉雕工艺技术显着提高,造型独特的C形玉龙出现,崇龙礼俗形成。晚期阶段,距今5500—5000年左右,红山文化的发展进入鼎盛期,社会内部发生重大变革,晚期晚段,红山文明形成。总面积达100万平方米的超大规模聚落出现,聚落内部出现高等级社区,社会分层更加明显,出现特权阶层及一人独尊的王者式人物。牛河梁遗址主体分布范围50平方公里,统一规划,布局有序,建筑宏伟,出现祭坛、女神庙、积石冢等标志性建筑。制陶业高度发达,除日用陶器外,还出现了数量可观的专属祭祀用陶器。积石冢内有中心大墓、次中心大墓、边缘墓之分,等级制度确立。玉器成为最主要的随葬品,多为墓主人生前使用,死后用来随葬,成为墓主人生前社会等级、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和标志物,形成了具有惟一性的玉礼制系统。玉雕工艺技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进步,出现了一批造型独特、内涵丰富、具有明确专属功能的器类。祖先崇拜、天地崇拜、以崇龙为主线的动物崇拜成为红山文化先民的共同信仰。不同区域间的文化交流为红山文明注入了新的内涵,也扩大了红山文明的影响力。红山文明形成于红山文化晚期晚段,距今约5300—5000年,辽西地区率先跨入文明的门槛,成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中的重要一元。
二、夏家店下层文化发现超大规模祭祀遗址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夏家店下层文化发现超大规模祭祀遗址群(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研究综述 |
1.2.2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研究综述 |
1.3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 |
1.3.1 研究范围界定 |
1.3.2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研究框架 |
第2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框架 |
2.1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的研究基础 |
2.1.1 人居环境科学和考古学两大理论基础 |
2.1.2 地域性营造特点研究的材料基础 |
2.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层次解构及考古学研究方法 |
2.2.1 地域性营造特点研究的五个主要问题 |
2.2.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解读方法 |
2.3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重点及路径 |
2.3.1 地域性营造特点考古学阐释的重要视角 |
2.3.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路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 |
3.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数据库构建 |
3.1.1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的采集与筛选 |
3.1.2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库的需求分析 |
3.1.3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
3.2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断代分布 |
3.2.1 石器和青铜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
3.2.2 早期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
3.2.3 成熟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
3.2.4 发达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
3.3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规律 |
3.3.1 人居遗址的断代分布规律 |
3.3.2 人居遗址的区域分布规律 |
3.3.3 人居遗址的总体时空分布规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的基址环境 |
4.1 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考古概况 |
4.1.1 聚落遗址现状及研究对象选择 |
4.1.2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的功能及数量 |
4.2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的基址环境分析 |
4.2.1 聚落考古和景观考古方法引入 |
4.2.2 聚落遗址的形态和规模分析 |
4.2.3 聚落遗址的地形水文分析 |
4.3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的地景环境及人地关系阐释 |
4.3.1 聚落遗址的组群及空间分布特点 |
4.3.2 酋帮制社会结构与早期国家化特点 |
4.3.3 聚落族群的空间认知和人居模式特点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的空间形制 |
5.1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的分期溯源 |
5.1.1 城市发展萌芽期:环壕聚落与早期垣壕城邑 |
5.1.2 城市发展成型期:宏大都城与京府州县 |
5.1.3 城市发展高峰期:层级化城市格局延续及戍卫城盛行 |
5.1.4 城市发展衰落期:延用前代旧城为主 |
5.2 黑龙江流域城市遗址的空间格局复原分析 |
5.2.1 王城及都城遗址的空间格局复原 |
5.2.2 大型区域中心城址的平面格局分析 |
5.2.3 防御性山城和军堡的空间格局分析 |
5.3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空间形制的地域性阐释 |
5.3.1 城市空间形制的多元性和简略性 |
5.3.2 规模尺度和平面格局的分异性 |
5.3.3 军防和排水性能和的突出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建筑遗址的构筑技术 |
6.1 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遗址的分期溯源 |
6.1.1 木构技术探索期:临时营地与半地穴房址的出现 |
6.1.2 木构技术成熟期:地面房址与大木构架建筑的盛行 |
6.1.3 木构技术衰退期:大型木构建筑的毁弃与消失 |
6.2 黑龙江流域典型木构架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
6.2.1 小型居住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
6.2.2 大型宫殿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
6.2.3 大型佛殿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
6.2.4 其它大木作建筑遗址案例 |
6.3 黑龙江流域木构建筑构筑技术的地域性阐释 |
6.3.1 材料选择加工及应用特点 |
6.3.2 木构架的构造技术特点 |
6.3.3 建筑的采暖防寒技术特点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地域性营造文化 |
7.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
7.1.1 渔猎游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
7.1.2 农耕定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
7.1.3 军防戍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
7.1.4 流人客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
7.2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演进特点 |
7.2.1 游居范式的衰落与转型 |
7.2.2 耕居范式的泛滥和超载 |
7.2.3 戍居范式的裁撤和消失 |
7.2.4 客居范式的融入和同化 |
7.3 地域性的营造文化观及其启示 |
7.3.1 地域性的自然生态观及启示 |
7.3.2 地域性的人居空间观及启示 |
7.3.3 地域性的营造技术观及启示 |
7.4 地域性的营造文化内涵 |
7.4.1 游居与耕居营造文化的二元并立性 |
7.4.2 营造文化的边缘与中心异质统一性 |
7.4.3 营造文化的多元移植与流变杂糅性 |
7.4.4 营造文化的兼并融合与动态开放性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信息统计表 |
附录2 黑龙江流域及周边地区的主要渤海国城址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先秦辽西地区的早期国家起源模式与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
第一章 红山文化晚期的酋邦社会 |
第一节 “酋邦”与“早期国家”内涵辨析 |
一、“酋邦”的内涵与特征 |
二、“早期国家”的内涵与特征 |
三、“酋邦”与“早期国家”的区别 |
第二节 红山文化晚期酋邦社会形成的标志 |
一、红山文化晚期的祭祀中心与社会分层 |
二、红山文化晚期的聚落等级与社会结构复杂化 |
三、红山文化晚期的礼制雏形 |
四、红山文化晚期的手工业分工与再分配机制 |
五、红山文化晚期社会权力的神权权威 |
第二章 夏家店下层文化的早期国家起源模式与形态 |
第一节 夏家店下层文化的早期国家起源模式 |
一、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前国家社会形态 |
二、夏家店下层文化晚期阶段国家形成的标志 |
第二节 夏家店下层文化的早期国家形态 |
一、“邦国”与“方国”的内涵 |
二、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城邑—鄙邑”结构 |
三、夏家店下层文化的邦国:以核心城邑为标志的城邑群 |
四、夏家店下层文化的邦国联盟型方国 |
第三章 孤竹的早期国家起源模式与形态 |
第一节 孤竹国的早期国家起源模式 |
一、孤竹国与殷商的关系 |
二、孤竹国与周的关系 |
三、孤竹的早期国家起源路径 |
第二节 孤竹的早期国家形态 |
一、商周时期孤竹国地望的变迁 |
二、孤竹国的都邑型邦国 |
第四章 东胡的早期国家起源模式与形态 |
第一节 东胡的起源与地理分布 |
一、东胡的族属与起源 |
二、东胡的地理分布 |
三、东胡考古文化的辨识 |
第二节 东胡的早期国家起源模式 |
一、西周时期东胡酋邦社会的形成 |
二、春秋战国时期东胡早期国家的形成 |
第三节 东胡的早期国家形态 |
一、东胡无“城”考 |
二、东胡的部族王国 |
三、余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表1:克里默和哈斯对部落与酋邦的考古学比较 |
表2:东山嘴、牛河梁遗址碳十四测年数据表 |
附录二 |
图1:牛河梁遗址群分布图 |
图2:红山文化类型分布示意图 |
图3:红山文化类型划分示意图 |
图4:西台遗址平面图 |
图5:敖汉旗红山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分布示意图 |
图6:半支箭河中游夏家店下层文化集群分布图(加权值3) |
图7:半支箭河中游夏家店下层文化集群分布图(加权值8) |
图8:赤峰四分地东山咀遗址房址、窖穴、灰坑分布示意图 |
图9:赤峰市松山区三座店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遗址 |
图10:城子山石城址平面图 |
图11:北票康家屯石城探方分布平面图 |
图12:南山根M102:18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谱系的建立与聚落考古研究概况 |
二、时代划分、文化编年与聚落的变迁 |
三、辽西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变化 |
四、研究综述及选题理由 |
五、理论和实践支撑 |
第一章 新石器时代早、中期聚落的特征 |
第一节 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与聚落 |
一、燕山南麓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确认 |
二、燕山南麓新石器时代早期聚落的概况 |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中期聚落 |
一、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聚落的分期 |
二、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聚落概况及特征 |
第三节 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环境、经济与聚落 |
第二章 新石器时代晚期(前段)聚落的繁荣 |
第一节 赵宝沟文化的聚落 |
第二节 富河文化聚落 |
第三节 红山文化早中期聚落 |
一、已发掘的重要聚落 |
二、经调查发现的聚落分布情况 |
第四节 区域经济与聚落的繁荣 |
一、各区域的聚落与社会 |
二、区域经济之一----生业系统 |
三、区域经济之二---手工业和贸易 |
第三章 新石器时代晚期(晚段)聚落的分化 |
第一节 大凌河流域的聚落 |
第二节 辽西地区区域系统性调查研究聚落的实践 |
第三节 其他重要聚落遗址 |
第四节 区域文明的曙光 |
第四章 新石器时代文化的衰落 |
第一节 新石器时代末期聚落的分布及其概况 |
第二节 有关问题的讨论 |
第五章 辽西地区社会复杂化与文明起源 |
第一节 集体意识和社会凝聚力不断增强 |
第二节 礼制的萌芽与发展 |
第三节 辽西地区社会复杂化与文明起源 |
一、社会复杂化 |
二、精神文化超前发展 |
三、文明起源的模式 |
结语 |
附表 |
在学期间的学术成果 |
(4)夏商周祭祀遗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 |
1.2 祭祀遗存研究综述 |
1.2.1 夏时期祭祀遗存考古研究情况 |
1.2.2 商时期祭祀遗存考古研究情况 |
1.2.3 两周时期祭祀遗存研究 |
1.3 目前祭祀研究的不足 |
1.4 研究对象及时空范围 |
1.4.1 研究对象及时间范围 |
1.4.2 研究的空间范围 |
1.5 研究设计、内容 |
1.5.1 研究设计 |
1.5.2 研究内容 |
1.5.3 基本思路和方法 |
第二章 夏时期祭祀遗存的发现及其性质 |
2.1 夏时期祭祀遗存的发现 |
2.1.1 河南地区 |
2.1.2 其他地区 |
2.2 小结 |
第三章 商时期祭祀遗存发现与性质判断 |
3.1 商政权核心及控制区 |
3.1.1 以郑州商城为中心的祭祀遗存 |
3.1.2 以郑州小双桥为中心的祭祀遗存 |
3.1.3 以洹北商城为中心的祭祀遗存 |
3.1.4 以殷墟为中心的祭祀遗存 |
3.1.5 以偃师商城为中心的祭祀遗存 |
3.1.6 盘龙城 |
3.1.7 垣曲商城 |
3.1.8 藁城台西遗址 |
3.1.9 其它地点 |
3.2 商代其它区域的祭祀遗存 |
3.2.1 湖南宁乡、黄材地区 |
3.2.2 江西清江吴城遗址 |
3.2.3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 |
3.3 小结 |
3.3.1 商时期祭祀遗存分布特征 |
3.3.2 商代祭祀遗存的基本特征 |
3.3.3 其它区域内祭祀遗存基本特征 |
第四章 两周时期祭祀遗存的发现与性质判断 |
4.1 周王朝直接控制区祭祀遗存 |
4.1.1 关中地区 |
4.1.2 洛阳地区 |
4.2 两周封国祭祀遗存 |
4.2.1 晋国祭祀遗存 |
4.2.2 宋国祭祀遗存 |
4.2.3 秦国祭祀遗存 |
4.2.4 卫国祭祀遗存 |
4.2.5 魏国祭祀遗存 |
4.2.6 郑国祭祀遗存 |
4.2.7 中山国祭祀遗存 |
4.2.8 鲁国祭祀遗存 |
4.2.9 齐国祭祀遗存 |
4.2.10 邿国祭祀遗存 |
4.2.11 楚国祭祀遗存 |
4.2.12 徐国祭祀遗存 |
4.2.13 安徽地区祭祀遗存 |
4.3 两周时期其它地区的祭祀遗存 |
4.3.1 内蒙古大山前遗址 |
4.3.2 成都金沙遗址 |
4.3.3 湖南宁材等地 |
4.4 小结 |
4.4.1 两周时期祭祀遗存分布及其性质 |
4.4.2 两周时期祭祀遗存的基本特征 |
第五章 夏商周祭祀遗存分类研究 |
5.1 祭祀遗存的分类 |
5.2 天地祭祀 |
5.2.1 祭天遗存的发现 |
5.2.2 祭天遗存的性状特点 |
5.2.3 祭天遗存的祭牲祭器 |
5.2.4 文献所见祭天 |
5.2.5 祭地遗存的发现 |
5.2.6 祭地遗存的性状特征 |
5.2.7 祭地遗存的祭牲祭器 |
5.2.8 文献所见的社祀 |
5.2.9 小结 |
5.3 祖先祭祀 |
5.3.1 宗庙祭祀的发现 |
5.3.2 宗庙祭祀区位特征分析 |
5.3.3 宗庙建筑的结构特征 |
5.3.4 宗庙用牲特点(已排除相关建筑奠基坑) |
5.3.5 宗庙用器特征 |
5.3.6 文献所见宗庙祭祀 |
5.3.7 墓祭的发现及类型 |
5.3.8 墓祭的区位特征 |
5.3.9 墓祭的用牲用器 |
5.3.10 文献所见的墓祭 |
5.3.11 小结 |
5.4 山川祭祀 |
5.4.1 山川祭祀区位特征 |
5.4.2 湖南地区山川祭祀总体特征 |
5.4.3 湖南地区用器种类 |
5.4.4 湖南地区山川祭祀用器组合 |
5.4.5 湖南地区用器摆放方式 |
5.4.6 北方地区山川祭祀用器种类 |
5.4.7 北方地区山川祭祀用器摆放 |
5.4.8 湖南地区山川祭祀用牲 |
5.4.9 北方地区山川祭祀用牲 |
5.4.10 湖南与北方地区山川祭祀坑性状特征的共性与差异性 |
5.4.11 文献所见的山川祭祀 |
5.4.12 湖南两处青铜器窖藏坑性质之辨 |
5.4.13 小结 |
5.5 其它祭祀遗存 |
5.5.1 奠基遗存 |
5.5.2 城墙与城门祭祀 |
5.5.3 作坊祭祀 |
5.5.4 盟誓遗址 |
5.5.5 祭祀场与祭祀坑 |
第六章 夏商周祭祀遗存综合研究 |
6.1 史前祭祀遗存与夏商周祭祀遗存关系 |
6.1.1 史前祭祀遗迹概况 |
6.1.2 史前祭祀遗存与夏商周祭祀遗存的关系 |
6.2 夏时期祭祀遗存的基本认识 |
6.2.1 祭祀类型 |
6.2.2 祭牲 |
6.2.3 祭器 |
6.2.4 小结 |
6.3 商时期祭祀遗存的综合研究 |
6.3.1 商王畿及相邻区的祭祀遗存分级现象 |
6.3.2 祭祀用牲特点 |
6.3.3 祭祀用器的特点 |
6.3.4 商代周边地区的祭祀遗存 |
6.3.5 小结 |
6.4 两周时期的祭祀遗存的综合分析 |
6.4.1 周王朝直接控制区祭祀遗存 |
6.4.2 两周封国诸侯祭祀遗存分析 |
6.4.3 周王朝外围地区的祭祀遗存 |
6.4.4 周代祭祀遗存的区域特点 |
6.4.5 小结 |
第七章 祭祀的相关问题分析 |
7.1 关于祭祀用牲的问题 |
7.1.1 人牲使用的变化 |
7.1.2 祭牲种类与“牢”的认识 |
7.2 关于祭祀用器的问题 |
7.2.1 祭祀用器的属性 |
7.2.2 玉器的特殊组合 |
7.2.3 车马祭祀坑 |
7.3 祭祀遗迹形态与名称 |
7.3.1 祭坛类遗迹 |
7.3.2 祭祀坑形制与祭祀坎 |
7.4 认知考古学与祭祀 |
7.5 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5)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变迁与早期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2 辽西地区聚落考古实践与研究进展 |
1.2.1 聚落考古实践进展 |
1.2.2 聚落形态研究进展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1.5 相关术语的界定 |
1.5.1 “聚落”的定义 |
1.5.2 经济形态研究中的基本概念 |
1.5.3 陶器生产专业化的演变模式 |
第二章 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年代框架 |
第三章 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聚落遗址 |
3.1 燕山南麓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的发现 |
3.1.1 南庄头遗址 |
3.1.2 于家沟遗址 |
3.1.3 东胡林遗址 |
3.1.4 转年遗址 |
3.1.5 西庙遗址 |
3.2 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经济形态 |
3.3 遗迹概况 |
3.4 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的特征 |
第四章 新石器时代中期的聚落遗址 |
4.1 聚落构成要素分析 |
4.1.1 房址分析 |
4.1.2 墓葬分析 |
4.1.3 灰坑分析 |
4.1.4 其他遗迹 |
4.2 聚落形态及平面布局 |
4.2.1 典型聚落 |
4.2.2 其他聚落 |
4.2.3 单个聚落形态的历时演变与区域差异 |
4.3 区域聚落形态 |
4.4 经济形态分析 |
4.4.1 小河西文化 |
4.4.2 兴隆洼文化 |
4.4.3 西梁类型 |
4.5 陶器生产专业化 |
4.5.1 直接证据 |
4.5.2 间接证据 |
4.6 精神文化生活 |
第五章 新石器时代晚期前段的聚落遗址 |
5.1 聚落构成要素分析 |
5.1.1 房址分析 |
5.1.2 墓葬 |
5.1.3 灰坑 |
5.1.4 陶窑 |
5.1.5 其他遗迹 |
5.2 聚落形态及平面布局 |
5.2.1 典型聚落 |
5.2.2 其他聚落 |
5.2.3 单个聚落形态的历时演变与地区差异 |
5.3 区域聚落形态 |
5.4 经济形态分析 |
5.4.1 赵宝沟文化 |
5.4.2 富河文化 |
5.4.3 红山文化早中期 |
5.5 陶器生产专业化 |
5.5.1 直接证据 |
5.5.2 间接证据 |
5.6 精神文化生活 |
第六章 新石器时代晚期后段的聚落遗址 |
6.1 居住址分析 |
6.1.1 居住址构成要素分析 |
6.1.2 居住址布局形态 |
6.2 礼仪遗址分析 |
6.2.1 礼仪遗址构成要素 |
6.2.2 礼仪遗址平面布局 |
6.3 总结 |
6.4 区域聚落形态 |
6.5 经济形态分析 |
6.5.1 红山文化晚期 |
6.5.2 哈民文化 |
6.6 陶器生产专业化 |
6.6.1 一般性陶器生产 |
6.6.2 特殊性陶器生产 |
6.7 祭祀活动 |
第七章 新石器时代末期的聚落遗址 |
7.1 聚落形态与平面布局 |
7.1.1 石棚山墓地 |
7.1.2 南宝力皋吐墓地 |
7.1.3 哈啦海沟墓地 |
7.1.4 南台地遗址 |
7.2 区域聚落形态 |
7.3 经济形态 |
7.3.1 小河沿文化 |
7.3.2 南宝力皋吐类型 |
7.4 精神文化生活 |
第八章 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变迁与早期社会 |
8.1 聚落变迁与早期社会演进的阶段性 |
8.1.1 新石器时代中期聚落与早期社会的发育 |
8.1.2 新石器时代晚期前段聚落与早期社会的发展 |
8.1.3 新石器时代晚期后段聚落与早期社会的繁荣 |
8.1.4 新石器时代末期聚落与早期社会的衰落 |
8.2 聚落变迁与早期社会演进的区域性 |
8.3 聚落变迁与早期社会演进的背景与动力 |
8.3.1 聚落变迁与早期社会演进的背景 |
8.3.2 聚落变迁与早期社会演进的动力 |
第九章 比较研究:辽西地区聚落形态特性与成因 |
9.1 辽西地区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比较研究 |
9.1.1 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聚落变迁 |
9.1.2 聚落形态的区域共性与特性 |
9.2 辽西地区与北方以远地区的比较研究 |
9.2.1 北方以远地区新石器时代的聚落形态 |
9.2.2 聚落形态的区域共性与特性 |
9.3 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特性及成因 |
9.4 两种模式的提出 |
第十章 结语 |
10.1 本文的收获 |
10.1.1 聚落形态研究方面 |
10.1.2 早期社会研究方面 |
10.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表 |
在学期间的学术成果 |
(6)红山文化社会复杂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红山文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一、20世纪初到50年代初 |
二、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 |
三、20世纪80年代至今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红山文化分期与年代 |
第一节 分期与年代研究概述 |
第二节 本文分期与年代框架界定 |
一、地层学证据 |
二、陶器分期研究归纳 |
三、绝对年代 |
四、各遗址分期 |
第二章 地貌与古环境 |
第一节 地理环境概况 |
一、地貌和水系 |
二、土壤和岩石 |
第三节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红山文化墓葬研究 |
第一节 墓葬研究理论及方法 |
一、墓葬研究理论 |
二、墓葬研究方法 |
三、红山文化墓葬类型等级划分 |
第二节 红山文化各阶段的墓葬 |
一、早期阶段 |
二、中期阶段 |
三、晚期阶段 |
第三节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红山文化的仪式和原始宗教分析 |
第一节 仪式与史前宗教考古研究理论 |
一、仪式的考古学辨识方法 |
二、礼仪行为与朝圣行为的关系 |
三、朝圣的考古学辨识方法 |
第二节 不同时期的祭祀礼仪遗存 |
一、早期阶段 |
二、中期阶段 |
三、晚期阶段 |
第三节 红山文化原始宗教系统 |
第八章 红山文化的社会复杂化进程 |
第一节 红山文化社会复杂化演进过程 |
第二节 红山文化社会演进的特征 |
第三节 红山文化社会复杂化演变的动因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仰韶文化与红山文化关系再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8)红山文化中晚期社会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二)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 |
(三)社会分化的内涵 |
一、红山文化中晚期的社会分工 |
(一)红山文化中晚期社会分工产生的基础 |
1.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 |
2.稳定的物质资料来源 |
3.相对发达的精神文化 |
(二)红山文化中晚期社会分工的表现 |
1.农业、渔猎与手工制造业的分工 |
2.手工制造业中不同生产部门的分工 |
3.社会管理系统中权力的分工 |
二、红山文化中晚期的聚落形态与社会分化 |
(一)红山文化中晚期的聚落形态 |
1.单一聚落 |
2.环壕聚落 |
3.聚落群 |
(二)聚落分化反映的社会分化 |
1.聚落规模大小的分化 |
2.聚落职能的分化 |
3.聚落层级分化 |
(三)东北地区聚落形态的历时性演变与早期国家雏形 |
三、红山文化中晚期的原始宗教与社会分化 |
(一)早期巫师的产生与发展 |
1.社会群体需求及对巫术的笃信是巫师角色产生的基础 |
2.社会分工的出现推动了巫师角色的发展 |
(二)与原始宗教相关的红山文化遗存 |
1.主要宗教祭祀遗迹 |
2.主要宗教祭祀遗物 |
(三)红山文化时期原始宗教的发展 |
1.祭祀对象多样化 |
2.祭祀场所固定化 |
3.祭祀人员专门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红山文化考察记(论文提纲范文)
编者按 |
魏家窝铺遗址:规模最大的早中期聚落遗址 |
牛河梁遗址群:神居之所 |
农业经济为文化兴起奠定基础 |
陶器见证文化传承与演变 |
区域文化间的文明火花 |
(10)红山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论 |
第一节 辽西地区自然环境与区位优势 |
一、自然环境 |
二、区位优势 |
第二节 红山文化发现与研究历程 |
一、1949 年以前红山文化发现与研究概况 |
二、1950—1980 年红山文化发现与研究概况 |
三、1981—2000 年红山文化发现与研究概况 |
四、2001 至今红山文化发现与研究概况 |
第二章 红山文化分期、年代与类型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回顾 |
一、关于红山文化分期的主要学术观点 |
二、关于红山文化类型划分的主要学术观点 |
第二节 分期与年代 |
一、关于红山文化分期的主要学术依据 |
二、红山文化早、中、晚三期及各期特征 |
第三节 类型划分 |
一、魏家窝铺类型 |
二、牛河梁—兴隆沟类型 |
三、哈民忙哈类型 |
四、那斯台类型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红山文化聚落考古调查与研究 |
第一节 聚落考古理论与方法 |
第二节 教来河上游地区红山文化聚落研究 |
一、概述 |
二、红山文化聚落分组、分级及详述 |
三、红山文化聚落分布规律探讨 |
第三节 少郎河中游红山文化聚落形态研究 |
一、概述 |
二、红山文化聚落分级及详述 |
三、红山文化聚落分布规律探讨 |
第四节 半支箭河中游地区红山文化聚落形态研究 |
一、概述 |
二、红山文化聚落分级及详述 |
三、红山文化聚落分布规律探讨 |
第五节小结 |
第四章 红山文化典型遗址发掘与研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红山文化房屋形制与聚落布局研究 |
一、魏家窝铺聚落分析 |
二、哈民忙哈聚落分析 |
三、西台聚落分析 |
四、白音长汗聚落分析 |
五、兴隆沟遗址第二地点聚落分析 |
六、友好村二道梁聚落分析 |
七、老牛槽沟聚落分析 |
八、哈喇海沟聚落分析 |
九、小东山聚落分析 |
十、红山文化其它聚落遗址 |
十一、小结 |
第三节 红山文化墓葬与祭祀遗存研究 |
一、概述 |
二、喀左东山嘴祭祀遗存分析 |
三、牛河梁遗址不同地点坛、庙、冢分析 |
四、胡头沟墓葬遗存 |
五、草帽山积石冢遗存 |
六、田家沟西梁头积石冢遗存 |
七、南台子墓葬遗存 |
八、友好村墓葬遗存 |
九、哈民忙哈墓葬遗存 |
十、白音长汗墓葬遗存 |
第四节 小结 |
一、红山文化社会结构探讨 |
二、红山文化社会性质探讨 |
第五章 红山文化出土遗物研究 |
第一节 陶器研究 |
一、陶器种类 |
二、制作方法 |
三、施纹工艺 |
四、陶窑址与烧陶工艺 |
五、小结 |
第二节 玉器研究 |
一、概述 |
二、玉器种类 |
三、牛河梁玉器随葬状况分析 |
四、玉器使用功能探讨 |
五、玉雕工艺技术分析 |
六、玉料来源 |
第三节 石器研究 |
一、石器种类 |
二、加工方法 |
三、使用功能 |
第四节 陶塑、泥塑与石雕人像研究 |
一、陶塑人像 |
二、泥塑人像 |
三、石雕人像 |
第六章 红山文化经济形态研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古环境因素 |
第三节 农业经济因素 |
一、农业生产传统 |
二、农业生产工具 |
三、植物考古收获 |
第四节 渔猎经济因素 |
一、骨、石质渔猎工具 |
二、动物骨骼、鱼骨、蚌壳等研究 |
三、小结 |
第七章 红山文化原始宗教信仰与祭祀体系研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祖先崇拜 |
第三节 动物崇拜 |
第四节 天地崇拜 |
第五节 小结 |
第八章 红山文化与本地区及相关地区考古学文化关系探讨 |
第一节 红山文化与本地区其它考古学文化关系探讨 |
一、红山文化与兴隆洼文化关系 |
二、红山文化与富河文化关系 |
三、红山文化与赵宝沟文化关系 |
四、红山文化与小河沿文化关系 |
五、红山文化与夏家店下层文化关系 |
第二节 红山文化与相关地区考古学文化关系探讨 |
一、红山文化与黄河流域考古学文化的关系 |
二、红山文化与东北其它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关系 |
三、红山文化与凌家滩文化的关系 |
第九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夏家店下层文化发现超大规模祭祀遗址群(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D]. 刘文卿.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2]先秦辽西地区的早期国家起源模式与形态研究[D]. 王文轶.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3]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研究[D]. 熊增珑. 吉林大学, 2020(08)
- [4]夏商周祭祀遗存研究[D]. 张煜珧. 西北大学, 2019(04)
- [5]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变迁与早期社会[D]. 陈醉. 吉林大学, 2019(10)
- [6]红山文化社会复杂化研究[D]. 姜仕炜. 山东大学, 2018(02)
- [7]仰韶文化与红山文化关系再观察[J]. 郭大顺.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4)
- [8]红山文化中晚期社会分化研究[D]. 王秀峰. 渤海大学, 2017(08)
- [9]红山文化考察记[N]. 孙妙凝.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6
- [10]红山文化研究[D]. 刘国祥.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