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兰——一个音乐的国度(论文文献综述)
刘尹[1](2020)在《规定与自致:海顿社会身份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试图解决以下问题:作为西方音乐史的研究,海顿所处时代究竟对其音乐创作产生何种影响?海顿的音乐在不同身份下产生了何种变化?作为音乐社会学的研究,海顿的社会身份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在同时代作曲家中是否具有代表性?造成这种社会身份转变的最根本最深层次原因为何?本论文旨在研究海顿社会身份,全文围绕海顿两个身份:规定性社会身份及自致性社会身份展开,分别论述海顿双重社会身份在其音乐、职业中的体现。需要明确的是,身份仅仅作为影响作曲家风格创作的一个因素存在,对整体风格产生一定修饰作用。质言之,本文试图阐明海顿两种身份对其音乐创作的影响,其次阐明海顿身份转变的社会缘由。本论文绪论部分对所选择论题从研究缘由、选题意义、国内外就此论题展开的相关研究的已有成果作出评价。随后的章节基于分总的逻辑展开,第一章对文内出现的三个主要概念进行阐述;第二章为海顿的规定性社会身份扮演,聚焦于海顿作为乐正的职业身份,从雇主的要求与迎合雇主两个方面展现海顿这一身份下的音乐创作;第三章为海顿的自致性社会身份的扮演,此段将抽象的自致性社会身份分为三个角色:作为乐正时的自致表现及商人、贵族身份,笔者分别选取了与之对应的三个阶段音乐创作进行论述:代表自主创作的《告别》、迎合公众创作的“伦敦风格”及象征个人意识表达的《创世纪》;第四章从宏观整体对海顿所处的古典时代进行审思,剖析海顿身份转变所反映的较为典型的时代缘由以及通过与莫扎特、贝多芬的对比阐述其具有个性化特征的非典型缘由。
谢胜男[2](2020)在《论辛波斯卡诗歌的整体性》文中研究表明辛波斯卡的诗歌几乎涵盖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无论是宏大的主题,如战争、爱情、生命的进化,还是微观的——日常生活中易被忽视的细小物件,一块石头,一只瓢虫……都可以成为她的书写对象。但辛波斯卡诗歌的整体性不仅仅是诗人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复杂、多样的世界的整体,更体现在诗人对诗歌结构、意象、时空的安排,以及诗中关于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整体关系的思考上。论文的思路也由此展开,主要分三个部分进行论述:绪论首先介绍论题的由来和整体观念的来源与发展,梳理辛波斯卡诗歌的中英译本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简述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意义。第一章论述辛波斯卡诗歌艺术形式中的整体倾向,辛波斯卡不仅在意象选取上体现了整体思维,并且在诗歌中营造出了整体的时空感,将过去与现在、真实与虚幻等不同的时空放置在一起,共同阐发文本的意义。第二章论述辛波斯卡诗歌思想内涵的整体性,主要分为生命的整体性、生活的整体性和存在的整体性三大方面。第三章论述辛波斯卡诗歌体现的整体性思想对互联网时代诗歌书写及现代人如何对抗碎片化生活的启示。结语部分对辛波斯卡诗歌的整体性进行总结,点明整体性书写的积极影响。
叶琳娜[3](2019)在《倾听世界的声音—论日本民族音乐学家小泉文夫 ——从译着《日本之音 世界中的日本音乐》出发》文中认为小泉文夫(1927-1983),日本民族音乐学家。以日本的音阶研究为起点,对世界五十多个国家地区的音乐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依靠丰富的经验和资料,以及敏锐的洞察力,孜孜不倦地进行音乐文化人类学的考察,不仅在学术领域,甚至对大众文化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且始终关注日本的音乐教育问题并提出许多前瞻性意见。小泉文夫对于我国音乐学研究亦有着重要意义,可以说是我国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研究的重要参考人。目前国内尚未有系统的小泉文夫的译着,且介绍性文章屈指可数,但是在中国音乐学者的研究中,却广泛地汲取了小泉文夫的音乐理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一),日本传统音乐(邦乐/音阶、音调、节奏理论/民谣等);(二),民族音乐学(研究方法/研究成果);(三),音乐文化、现象和音乐教育;从上述可见,小泉文夫的音乐研究对于中国音乐学界意义深远。译着《日本之音世界中的日本音乐》主要围绕日本传统音乐而展开,以日本民谣和童谣的广泛采谱调查研究为契机,深入了解日本音乐的基本性格,重构日本音阶,并对构成音乐的三要素(音阶、节奏、曲式),用简明扼要易懂的表述使大众能够理解和接受。译着共分为三个部分:(一)世界中的日本音乐;(二)日本传统音乐;(三)日本音乐的基础理论。作者通过比较音乐学的方法所提出的核音概念和四度音阶理论为中心的科学的音阶研究,确立了划时代的日本音阶论,打开了日本音乐研究的新局面,这一精辟的论述基本上结束了日本音阶论的争论。论文(书评)题为《倾听世界的声音-论日本民族音乐学家小泉文夫——从译着《日本之音世界中的日本音乐》,全面探讨研究小泉文夫其人及其音乐理论贡献,通过以下五个方面(一)小泉文夫的音乐探寻之路;(二)以日本童谣民谣的广泛采谱为契机;(三)世界中的日本音乐(平行现象);(四)倾听世界的声音;(五)音乐与社会构造的关系等来一窥这位日本民族音乐学先驱。寄期望通过较为全面、多方位的论述来试图还原一位真正的民族音乐学者。
周芳[4](2019)在《E.T.A.霍夫曼作品中的“阿特兰提斯”研究》文中指出E.T.A.霍夫曼是德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着名作家、音乐家、指挥、舞台设计。他被誉为歌德和海涅之间最具世界影响的德国作家。他的很多作品都表现了神秘力量对人的控制,使得人产生分裂和异化,因此他很早就被称为“幽灵霍夫曼”。但他的作品中也确实存在体现和谐、统一的因素,而这些因素都可以归到他最有名的童话小说《金罐》里的“阿特兰提斯”这一概念之中。籍由“阿特兰提斯”表达出来的思想内涵贯穿于霍夫曼的所有作品,研究“阿特兰提斯”对于研究霍夫曼具有重要意义。从柏拉图、培根、诺瓦利斯到霍夫曼,他们作品中出现的“阿特兰提斯”分别体现了人类在古希腊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和工业革命初期文人们对理想社会与生活的想象。柏拉图的“阿特兰提斯”反映了当时对农耕文明的追求,偏重地理意义的描述。培根的“阿特兰提斯”则是文艺复兴时期对科技改变生活的预言。欧洲工业革命初期的诺瓦利斯与霍夫曼更多是从虚幻的角度来构建理想社会。霍夫曼作品中“阿特兰提斯”的内涵包括国家、社会与个人三个层面。从国家整体层面上来说,“阿特兰提斯”是霍夫曼诗意想象王国的文学表达与政治期望。他的很多作品中都出现了艺术家所向往的自由王国或是梦想国度,在这里他们可以尽情发挥想象,自由地进行艺术创作。政治期望在他的作品中更多是通过揭露社会黑暗,批判丑恶现实来进行书写描绘的。社会层面的“阿特兰提斯”体现在作者对人与人、人与新兴事物(如机器人)关系的描述中:一方面他强调真诚、善良地对待他人,另一方面他以沉迷于研究机器人原理的角色表达了对新兴事物应持有的理性态度。只有保持真诚、善良的品质,在注重情感的基础上保持批判性思考,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才会和睦、健康地发展。在个人层面上,霍夫曼认为“阿特兰提斯”实现的主体是艺术家或者诗人。他们拥有的“童稚般的诗人气质”有助于克服工业社会造成的人的分裂。但是在霍夫曼的作品中,葆有童心、坚持想象的艺术家只有借助魔法或神力才能进入美好、自由的“阿特兰提斯”。在当时的德国,想要获得和谐统一也许只有依靠艺术的想象或者实践才能消解日常生活的艰难与平庸。霍夫曼作品表现“阿特兰提斯”有国家、社会与个人三方面的原因。当时的德国保守、落后、动荡、腐败,渴望强大的普鲁士开始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和文化等各方面的资产阶级改革。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为资产阶级文人的霍夫曼构想出了“阿特兰提斯”这般理想境地,展现了他对国家统一的文学回应。正是因为资产阶级的兴起,文学、哲学等社会思潮开始关注市民阶层的人性、心理、精神疾病等问题。霍夫曼对此很感兴趣,与其中某些思潮的代表建立了私人关系。所以他的“阿特兰提斯”才会特别关注人性的分裂与统一。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而不断发展的科技及相关物品开始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研究意识与环境关系的动物磁力说,舒伯特关于音响学的假设等科学理论或假设也吸引了霍夫曼的注意力,因此在“阿特兰提斯”中经常会有音乐、声响对人情绪、心理的影响。霍夫曼从小就缺少家庭的温暖,常常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世界,依靠音乐、文学、绘画来排挤生活的苦闷。成年的霍夫曼白天过着早出晚归的市民生活,晚上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这种分裂的生活以艺术家和同貌人的方式反映在他的作品里。是“童稚般的诗人气质”及他的艺术想象让他获得内心的安宁,实现自我的统一。霍夫曼使用了现实批判、艺术童话体式和复调、反讽等叙事技巧来表现“阿特兰提斯”。霍夫曼在作品中较多地批判了小市民形象,他们刻板、保守的性格与诗人自由、奔放的特点形成了鲜明对比。对小市民的鄙夷也是对落后、保守社会的批判。艺术童话是最能体现浪漫派写作主旨的体裁。霍夫曼使用这种体裁,将现实与幻境完美结合起来,使他的想象得到了更好的发挥,奠定了他在这一体裁史中的地位。他的复调、反讽等叙述技巧使“阿特兰提斯”以不同的面貌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增加了作品的可读性。“阿特兰提斯”对诗人、艺术家的专注,尤其是通过他们表现出来的人性分裂与统一的问题以及“阿特兰提斯”的艺术表现手法对后世作家有深远的影响。法国和俄罗斯都是对霍夫曼具有较高接受度的国家,因此以法国的波德莱尔和俄国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为例来分析他们对霍夫曼“阿特兰提斯”的接受。波德莱尔主要是在诗体内容(诗人和魔鬼,即人性的两面)与表现手法(通感)等方面受到了霍夫曼的影响。霍夫曼对人性分裂与统一的关注,促使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了《双重人格》等作品。在文学史方面,虽然霍夫曼创作的“阿特兰提斯”并不能算作真正的乌托邦文学,但是它也涉及了其核心特点,即对社会的批判与对理想社会的建构。所以霍夫曼的“阿特兰提斯”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也继承了乌托邦文学传统。以往的乌托邦文学更注重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等整体性方面,比较少有涉及社会构成主体的人。霍夫曼在“阿特兰提斯”中对人与他人的关系、人的自我统一等方面的关注可视为是对乌托邦文学传统的一种补充与提升。他经由“阿特兰提斯”所推崇的童心、想象力和艺术还具有社会意义。只有葆有童心,不忘初心,才能真正完成自我的成长,从而实现人与自我的和谐统一。拥有童心,才能保持想象力,艺术审美及实践既是表现童心与发挥想象的有效途径,也是这两者的目的之一。这些对于儿童的成长与教育都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而艺术的审美与实践能帮助现代人抵抗来自科技世界对人的异化、同化,这样人才不会沦为技术的奴隶、机器的替代品。
刘玉环[5](2018)在《从故国想象的失落到精神家园的建构 ——多丽丝·莱辛的流散意识及其写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流散”的原意指植物借种子或花粉的传播而繁衍生长;自《旧约》出现以来,“流散”专用于形容犹太人被迫背井离乡的状态;在现代时期,即全球化时代,“流散”指任何长期在传统家园之外生活、但又割不断与家园联系的人。作为流散现象的伴生物,“流散写作”或“流散文学”指流散作家创作的体现出“流散意识”的作品。“流散作家”即具有流散经历的作家,“流散意识”即流散者对自己身处故国与居住国之间越界生存状态的认识。在全球化时代,随着流散现象剧增,流散文学蓬勃发展,成为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作为“在波斯出生-在罗德西亚长大-战后回伦敦居住的作家”,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属于全球化时代的流散者。本文以莱辛的流散经历为主线,探索莱辛流散意识的成因及其流散类型转变过程中流散意识内涵的演变轨迹。莱辛的流散意识源于家庭的馈赠、教育的影响、阅读的熏陶和非洲现实的触动。莱辛出生在“行走的摇篮里”,尚未出生便被父母带上殖民之路;在受教育过程中,莱辛不得不在寄宿学校之间奔波,从而“在流散过程中学会了流散的技巧”;阅读照亮了莱辛孤寂的流散生活,特别是文学滋养了莱辛对全人类苦难的同情、对全人类命运的关注;在非洲大地的漫游使莱辛认识到人是宇宙有机体的一员,在共产主义小组的经历促使莱辛打破界限,踏上追求“人类大家庭”的流散之旅。罗宾·科恩按照流散者离开家园的动机将流散分为以古犹太被迫流散为代表的“古典流散”和全球化时代出于主动的“现代流散”,莱辛属于现代流散者。同时,按照“第三文化儿童”理论,根据莱辛离开的家园,莱辛先后属于“帝国流散者”、“非洲流散者”和“世界流散者”。作为南非英国殖民者的后代,青少年莱辛属于“帝国流散者”,其流散意识表现为对故国英格兰这一“根的神话”信疑参半。一方面,受父母所影响,莱辛对英国怀着根的情结;另一方面,作为南非新一代白人,莱辛又不时对这种“根的神话”进行质疑和消解。二战结束后,莱辛离开土生土长的非洲来到英国,同时遭到南罗德西亚政府禁入,成为“非洲流散者”。此时,其流散意识表现为将根据记忆、根据需要建构的“过去的非洲”当作想象的家园,将眼前“现在的英国”当作他乡。从1969年小说《四门城》的发表开始,莱辛逐渐在科幻小说创作中体现出“去疆界化流散者”的流散意识,即超越了对有固定疆界所指的家园的追求,借助想象跳出九天云外,在广阔的宇宙中审视人类历史的走向,探索人类家园的边界。此时莱辛在想象中离开的家园是整个世界,因此本文以莱辛离开的家园为依据,称此时的莱辛为“世界流散者”。实际上,“流散意识”就是“家园意识”,表现为对居住国的疏离、对理想家园的向往。由于流散类型不同,流散者的理想家园可能是留在身后的故国,也可能是前方的“希望之乡”。在莱辛的流散类型演变过程中,其流散意识的内涵正体现为从对故国的频频回顾到对精神家园的主动探寻。青少年莱辛对故国英格兰怀着回归渴望;战后莱辛仅仅将土生土长的非洲当作精神寄托之所;后期莱辛则拒绝扎根于任何土地,在创作中借助想象奔向“伟大的前方”,追逐“更绿的牧场”。纵观其流散历程,莱辛流散意识的色彩体现出从消极到积极的转变,具有积极流散意识是全球化时代流散作家的共同特征。
李近朱[6](2017)在《“外国音乐家”第二组邮票系列之二 肖邦邮话》文中认为中国邮政在2010年发行的第一组《外国音乐家》邮票和2017年发行的第二组《外国音乐家》邮票中,生命短暂且成就斐然的音乐大师,有年届35岁的莫扎特、年届31岁的舒伯特,而另一位音乐家肖邦,则也仅有享年39岁的有限生涯。肖邦是波兰人,以作曲和钢琴演奏着称。他的一生就像一个音乐曲式中的"三段式"—先在故国故土研习音乐,打下艺术基础;后在艺术之都巴黎度过终生;最后辞世,他的心脏又回归到故国故土。
袁荣穗[7](2017)在《欧洲的心脏——波兰》文中认为波兰共和国,简称波兰,位于中欧。与乌克兰、白俄罗斯、立陶宛、德国、捷克、斯洛伐克等为邻,北面濒临波罗的海。波兰音乐是欧洲斯拉夫民族最古老的音乐文化之一。这一期,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波兰,一起来了解"钢琴诗人"肖邦的故乡吧!它是音乐名家的故乡波兰音乐在欧洲是负有盛名的音乐。在这个美丽而坚强的国度,一个又一个音乐名家诞生了。肖邦、莫什科夫斯基、莫纽什科、希曼诺夫斯基、潘德列斯基等等,这些优秀的音乐家,延续了波兰音乐的生命力,给予它新的灵魂与精髓。因为他们,波兰音乐得以向世界传播。
赵嵩言[8](2016)在《肖邦谐谑曲音乐特征探讨》文中研究表明肖邦是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家和作曲家,同时也是一位非常杰出的演奏家.在他的一生中创作了许多钢琴方面的作品,谐谑曲便是其中之一。谐谑曲这一乐章被很多不同的原因所影响制约,谐谑曲变为独立的一种器乐体裁存在,脱离于原来的奏鸣套曲,肖邦的谐谑曲则不同,早已经从乐章这种表现形式中独立出来了,成为独立的谐谑曲,从意义的表现来看,它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存在,创作上的形式可以无所拘束,给肖邦创作谐谑曲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从谐谑曲的变化发展不难看出肖邦对之前音乐家的借鉴与创新,无论在音乐表现上以及曲式结构的运用上,肖邦都是不可被超越的。肖邦可以无拘束的运用不同的创作手法与技巧来反映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然而肖邦创作的四首谐谑曲却以谐谑曲这一体裁从未有过的音乐内容与表现形式最早使谐谑曲这一独立的器乐曲体裁的位置稳固了,一直到当代社会,肖邦的谐谑曲在西方音乐的历史中以及他所有的个人创作中都有很重要的位置。他把一生的才华与心血都投放在了钢琴音乐的创作和表现上,虽然只创作了四首谐谑曲,但却充分展现了肖邦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由于创作谐谑曲这一时期,他的家乡波兰正经受着苦难折磨,此时的肖邦内心被悲伤与愤恨占据着,故而创作的谐谑曲中诙谐幽默的地方比较少,取而代之的是快速的如流水般的音符。肖邦的四首谐谑曲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乐曲中极具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夹杂着热烈的、豪放的、如梦似幻的感情。并对后世作曲家们创作谐谑曲提供了条件。本篇文章将对肖邦谐谑曲从音乐特征和演奏手法上的多样性等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
毕雪莲[9](2013)在《《人民音乐》中肖邦文献综述》文中指出《人民音乐》是新中国出版最早并且一直延续至今的音乐刊物,也是当今国内音乐领域的核心期刊,其中所刊载的关于肖邦的文章,侧面反映出《人民音乐》的发展历程。本文通过对《人民音乐》中关于肖邦的文章做概要式的回顾与评述,阐述《人民音乐》的发展趋势,进而探求肖邦音乐的中国接受状况。
时齐琪[10](2013)在《希曼诺夫斯基玛祖卡Op.50的分析研究》文中指出除了肖邦外,希曼诺夫斯基是波兰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但在国际地位及作品数量上远不及肖邦,他不仅仅是20世纪波兰音乐创作的杰出人物,而且由于其在各方面的才能和影响,从文化的角度看,在他身上体现出波兰音乐文化巨大的精神承载量。希曼诺夫斯的音乐创作分为三个时期。分别为浪漫主义时期、印象主义时期、民族主义时期,早在印象主义时期他就开始吸收东西方音乐文化,这也是他音乐创作的过渡期,到民族时期他的音乐创作目趋成熟。确立了自己独立的,新的创作风格,同早期那些模式化、制度化的音乐形式相比,色彩与和声的丰富使得音响效果更加立体化。笔者主要写的是他的两首玛祖卡作品Op.50。玛祖卡是波兰民间舞曲的名称,速度有快、中、慢三种,重拍一般在第二、三拍上,节奏相对比较快,给人一种欢快兴奋的感觉。玛祖卡Op.50是希曼诺夫斯基晚期创作的音乐作品,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第一、二首。第一首作品旋律比较缓慢似乎再向我们诉说着他苦难的人生经历,浓厚的焦虑痛苦的情绪呈现的比较明显;第二首作品跟第一首形成了对比,作品比较生动活泼,尤其表现在跳音的使用上。本人将具体在从创作背景、音乐风格、曲式、调式调性、和声旋律、节奏节拍、音乐表演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对希曼诺夫斯基Op·50玛祖卡的分析,可以使我们更为深入的了解希曼诺夫斯基及他的马祖卡舞曲,感受他浓郁的爱国主义,民族性的情怀,也可以通过此作品更加深入的了解20世纪波兰音乐的发展。
二、波兰——一个音乐的国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波兰——一个音乐的国度(论文提纲范文)
(1)规定与自致:海顿社会身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选题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18世纪音乐社会研究 |
(一)维也纳音乐生活 |
(二)英国音乐生活 |
(三)18世纪其他地区音乐与社会概况 |
(四)指挥与乐队发展研究 |
二、作曲家社会身份宏观研究 |
三、音乐社会学研究 |
四、与本文相关的海顿研究 |
(一)传记研究 |
(二)海顿社交研究 |
(三)与海顿有关的音乐研究 |
第一章 相关概念解析 |
第一节 社会身份 |
第二节 赞助人(赞助制度) |
第三节 商业制 |
第二章 海顿规定性社会身份的扮演 |
第一节 规定性社会身份的职业表现 |
一、埃斯特哈齐之前的任职 |
(一)海顿早期技能训练 |
(二)成为“乐正”的职业素养准备 |
二、尼古拉斯一世统治下的宫廷任职 |
三、尼古拉斯一世逝世后的宫廷任职 |
第二节 规定性社会身份下的音乐创作 |
一、赞助人的审美趣味 |
(一)审美趣味与社会身份 |
(二)赞助人的音乐审美 |
(三)埃斯特哈齐家族的音乐趣味 |
二、应雇主要求的音乐创作 |
三、迎合雇主的音乐创作 |
第三节 规定性社会身份的形成原因 |
一、职业发展的需要 |
(一)赞助的历史 |
(二)建立赞助关系的方式 |
二、生存发展的需要 |
(一)薪资 |
(二)音乐家的地位 |
三、贵族音乐竞争 |
(一)竞争的缘由 |
(二)竞争的表现 |
第三章 海顿自致性社会身份的诉求 |
第一节 自致性社会身份的职业表现 |
一、商人身份 |
(一)海顿与赞助人 |
(二)海顿与出版商 |
二、贵族身份 |
三、指挥身份 |
第二节 自致性社会身份下的音乐创作 |
一、狂飙突进:创作早期 |
二、公共风格:伦敦时期 |
(一)公共的含义 |
(二)假想听众到现实听众 |
(三)公共风格的确立 |
三、《创世纪》:创作晚期 |
第三节 自致性社会身份形成的反思 |
一、中产阶层的英国听众 |
二、以营利为目的的音乐会生活 |
三、传统雇佣制的发展瓶颈 |
(一)意识自由的受限 |
(二)身份自由的受限 |
第四章 海顿社会身份转型的典型性与非典型性 |
第一节 海顿社会身份转型的典型性 |
一、民族意识的普遍化 |
二、音乐的商业化 |
三、思想的启蒙化 |
第二节 海顿社会身份转型的非典型性 |
一、与莫扎特身份的对比 |
(一)曲折性 |
(二)继承性 |
(三)地域性 |
二、与贝多芬身份的对比 |
(一)与听众的相处 |
(二)娱乐音乐与精英音乐意识形态 |
(三)贵族赞助双方关系的转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一)期刊杂志、硕博论文 |
(二)专着 |
二、英文文献 |
三、英文文献网址 |
附录 |
(一)海顿生平年表 |
(二)海顿社会交际一览表 |
(三)海顿财政收入一览表 |
(四)海顿所获荣誉及加入协会 |
(五)海顿乐队规模变化一览表 |
(六)海顿遗嘱 |
(七)海顿时代的货币 |
(八)海顿的金钱观 |
(九)海顿创作过程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参会论文 |
(2)论辛波斯卡诗歌的整体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题由来 |
二、研究现状 |
(一)辛波斯卡作品的译介状况 |
(二)辛波斯卡作品的研究状况 |
三、研究思路与意义 |
第一章 辛波斯卡诗歌形式的整体性 |
第一节 诗歌意象的整体性 |
(一)意象内部的张力 |
(二)意象之间的联动 |
第二节 文本时空的整体性 |
(一)绵延的时间 |
(二)交互的空间 |
第二章 从碎片化的“我”到整体存在 |
第一节 生命的整体性 |
第二节 生活的整体性 |
第三节 存在的整体性 |
第三章 辛波斯卡整体观的启示 |
第一节 回到整体书写 |
第二节 回归整体生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学术课题情况 |
(3)倾听世界的声音—论日本民族音乐学家小泉文夫 ——从译着《日本之音 世界中的日本音乐》出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日本之音——世界中的日本音乐 |
前言 |
Ⅰ |
世界中的日本音乐 |
普遍性的发现 |
日本音乐中引人注目的表现 |
音乐文化的并存现状 |
什么是现代音乐 |
传统与现代 |
日本音乐的今天和明天 |
已然引起国际瞩目的日本传统音乐 |
年轻一代与古老传统 |
为了日本音乐的再生 |
日本文化中的传统音乐 |
与建筑和文学的比较 |
音乐与其他领域间的平行现象 |
现代和未来的可能性 |
亚洲中的东方和西方 |
音乐与国际政治 |
互相研究 |
从亚洲诸国学到的东西 |
音乐的阶层化 |
东方中的日本 |
Ⅱ 日本之音——传统音乐入门 |
正月艺能和民俗音乐 |
正月艺能的种类 |
民俗艺能的价值 |
雅乐 |
雅乐的性格 |
雅乐的种类 |
雅乐还一如往昔吗 |
雅乐的源流 |
雅乐和日本人 |
佛教音乐 |
佛教音乐的种类 |
佛教音乐的起源 |
在日本的发展 |
当今佛教音乐的意义 |
琵琶乐 |
琵琶乐的种类和历史 |
琵琶的起源 |
琵琶乐的音乐特征 |
能?狂言 |
能?狂言是音乐吗 |
能的音乐特征 |
能的时代背景 |
尺八与其音乐 |
尺八的种类 |
作为乐器的尺八 |
新尺八 |
筝曲和三曲合奏 |
筝曲发达的母体 |
筝的起源 |
筝曲的发展历程 |
三曲合奏的性格 |
关于胡弓 |
三味线音乐 |
三味线音乐的种种 |
三味线的种类与发声法 |
“说唱三味线”的种类 |
“净琉璃”的重要性 |
三味线的起源 |
歌物 |
三味线与现代 |
大众的邦乐 |
什么是大众邦乐 |
清乐和月琴调 |
端歌、歌泽、小歌 |
现代邦乐 |
古典邦乐与现代邦乐 |
传统艺术现代化的世界诸多倾向 |
今日问题点的整理 |
Ⅲ 日本音乐的基础理论 |
音素材——日本音乐中的声与乐器的音色 |
乐音和噪音 |
音色 |
声音的音色(发声法) |
乐器的音色 |
音组织——日本音乐的音阶和调的构造 |
音律 |
十二律 |
平均律与纯正调 |
三分损益 |
实用音律 |
音阶 |
主音和核音 |
窄音阶 |
四度音列 |
四度音列的叠加 |
八度音阶 |
音阶的分组 |
四度音列的混合(转调) |
传统的音阶理论 |
旋法 |
节奏与乐式——从音乐的时间变化层面发现的特色 |
有拍与无拍 |
追分节奏 |
无拍的节奏 |
节拍 |
雨垂拍子 |
二拍子的原理 |
二拍子以外的拍节 |
乐式 |
乐句的构成和结合 |
传统的乐式理论 |
序?破?急 |
后记 |
初出一览 |
解说――小泉文夫――诸文化间的狭缝中川真 |
译者简评《日本之音世界中的日本音乐》 |
前言 |
第一章 小泉文夫的音乐成长(探寻)之路以及背景时代 |
第一节 小泉文夫的音乐探寻道路 |
一、手握小提琴、唱着赞美诗的少年时代 |
二、第二次音乐开眼 |
第二节 小泉文夫所处的时代背景 |
一、小泉对于战争的态度 |
二、 西方音乐一边倒,邦乐科幸存危机 |
第二章 以日本童谣/民谣的采谱为契机 |
第一节 以体验的音乐“活着的音乐”为着眼点——关注现代音乐的创作 |
第二节《日本民谣大观》——叩开童谣/民谣研究的大门 |
一、从民谣研究出发——民谣研究的重要性,采集的目的 |
二、 研究发现——促进对于日本音乐音阶基本构造的研究 |
第三节 从童谣民谣的研究出发,关注音乐教育的世界 |
一、童谣、民谣研究与音乐教育的关联 |
二、从童谣、民谣的基本性格出发——捕捉训练日本人自己的听觉耳朵 |
三、带上耳朵的开放式音乐教育 |
第三章 世界中的日本音乐 |
第一节 日本传统音乐的研究方法与理论 |
第二节 关于节奏的研究 |
一、日本的节奏论以及以往的研究 |
二、方法论的前提——节奏的诸要素 |
三、节奏研究的方论 |
第三节 平行现象——日本音乐不是特殊的,而是在世界上具有普遍性的 |
一、音组织中的平行现象——以小泉提出的四度音列理论为例 |
二、音乐文化的并存现象——以三味线乐器为例 |
第四节 日本传统音乐理论研究目的——关注日本音乐的现在和未来 |
第四章 倾听世界的声音 |
第一节 民族音乐学研究的起点——《音乐事典》的工作 |
第二节 音乐思考的三角点——西方、日本、印度 |
一、 启程印度——开启倾听世界的旅程 |
二、 从印度音乐中的即兴性看日本传统音乐 |
三、南/北印度文化的差异折射出的人与音乐的关系 |
第三节 从印度回归日本传统音乐的研究,并向着世界民族音乐进军 |
一、 丝绸之路上的波斯(伊朗)音乐与日本的密切关联 |
二、关注亚洲诸国的音乐 |
三、对诸文化的尊重和认同 |
第五章 音乐与人、与社会的根源关系 |
第一节 音乐的本源——以爱斯基摩人存粹的音乐为例 |
第二节 协作的重要性,创建人与人的和谐——以加美兰音乐和克恰克音乐为例 |
第三节 音乐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以伊哥洛特族的鼻笛为例 |
第四节 音乐在现代社会中如何生存——作为媒体人的小泉 |
结语 |
谢语 |
参考文献 |
(4)E.T.A.霍夫曼作品中的“阿特兰提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国外研究现状 |
0.2.2 国内研究现状 |
0.3 研究内容、范围、思路、方法与创新 |
0.3.1 研究内容与范围 |
0.3.2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
第1章 霍夫曼作品中“阿特兰提斯”的来源及内涵 |
1.1 霍夫曼作品中“阿特兰提斯”的来源 |
1.1.1 神话传说中的“阿特兰提斯” |
1.1.2 欧洲文学中的“阿特兰提斯” |
1.1.3 德国文学中的“阿特兰提斯” |
1.2 霍夫曼作品中“阿特兰提斯”的内涵 |
1.2.1 诗意的想象王国 |
1.2.2 和睦的社会关系 |
1.2.3 自由统一的个体 |
第2章 霍夫曼作品中“阿特兰提斯”的成因 |
2.1 德意志民族统一与强大的召唤 |
2.1.1 政治、经济与军事改革 |
2.1.2 教育与文化改革 |
2.2 社会思潮与科学发展的影响 |
2.2.1 关注人性与主观的文学思潮的影响 |
2.2.2 探索心理与梦境的社会思潮的影响 |
2.2.3 研究意识与环境的科学的影响 |
2.3 霍夫曼个人经历与艺术旨趣的反映 |
2.3.1 醉心想象的童年与少年时期 |
2.3.2 尝试工作与创作并行的青年时期 |
2.3.3 文学与艺术创作渐入佳境的中年时期 |
第3章 霍夫曼作品中“阿特兰提斯”的艺术表达 |
3.1 立足“阿特兰提斯”理念的现实批判 |
3.1.1 强烈鲜明的对比 |
3.1.2 现实与幻境并存的童话 |
3.2 呈现“阿特兰提斯”多样形式的叙事技巧 |
3.2.1 极具艺术表达力的复调 |
3.2.2 具有时代特征的反讽 |
第4章 霍夫曼作品中“阿特兰提斯”的影响与意义 |
4.1 关注人性分裂与统一的“阿特兰提斯”之影响 |
4.1.1 对后世作家的影响 |
4.1.2 对乌托邦文学的继承与补充 |
4.2 强调童心、想象力与艺术的“阿特兰提斯”之意义 |
4.2.1 作为想象力源泉的童心 |
4.2.2 促进创新的想象力 |
4.2.3 保持人之特性的艺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5)从故国想象的失落到精神家园的建构 ——多丽丝·莱辛的流散意识及其写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节 流散、流散作家及其流散写作 |
一、“流散”的界定及其内涵演变 |
二、“流散作家”和“流散写作”的历史轨迹 |
第二节 多丽丝·莱辛的流散经历及其流散写作 |
一、莱辛的流散经历 |
二、莱辛的流散写作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莱辛研究现状综述 |
二、国内莱辛研究现状综述 |
三、国内外莱辛流散研究现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 |
第一章 莱辛流散意识的成因 |
第一节 家庭的馈赠 |
一、逃离英格兰:无爱的家园 |
二、暂住波斯:温暖的驿站 |
三、梦断非洲:壅域中的囚笼 |
四、“失去”英格兰:“毁了”的伊甸 |
第二节 教育的影响 |
一、母亲的逍遥园:“非正规的”家庭教育 |
二、南非寄宿学校:打造流散羽翼的工厂 |
第三节 阅读的熏陶 |
一、书籍的火炬:照亮莱辛流散之路的灯塔 |
二、缪斯的花园:滋养莱辛流散意识的沃土 |
第四节 现实的触动 |
一、丛林漫游:莱辛流散意识的源泉 |
二、非洲游历:莱辛流散意识的催化剂 |
三、左翼小组:许诺归属感的人类大家庭 |
第二章 根的神话:莱辛的帝国流散意识及其流散写作 |
第一节 彼岸为家:老一代南非白人对“根”的坚守 |
一、老一代南非白人对英国的理想化 |
二、老一代南非白人对英国生活模式的坚守 |
三、老一代南非白人的回归渴望 |
第二节 亦真亦幻:莱辛对“根的神话”的信与疑 |
一、莱辛对“故国英格兰”这一“根的神话”的继承 |
二、莱辛对“故国英格兰”这一“根的神话”的消解 |
第三节 爱恨交织:狗的多重意象与莱辛对西方文明的复杂态度 |
一、“凶狗”:莱辛对西方基督教文明二元对立倾向的批判 |
二、“忠狗”:莱辛对西方基督教文明爱之精髓的肯定 |
三、“善狗”:莱辛对西方基督教文明的超越 |
第三章 想象的家园:莱辛的非洲流散意识及其流散写作 |
第一节 “过去是家园”:“非洲病毒”催生的想象的家园 |
一、童年的乐园:莱辛记忆中的非洲 |
二、神话国度:莱辛建构的精神家园 |
第二节 现在是他乡:泰晤士河畔“在家却不感觉在家”的游子 |
一、“回家”即“失去家”:莱辛战后回到英国成为游子 |
二、泰晤士河光芒尽失:莱辛“在家却不感觉在家”的原因 |
三、阶级种族化:莱辛笔下战后英国少数族裔流散群体的双重边缘化 |
第三节 从过客到归人:莱辛笔下南非白人非洲丛林情结的内涵嬗变 |
一、殖民前期南非白人的丛林情结:征服丛林、畏惧丛林 |
二、殖民后期南非白人的丛林情结:热爱丛林、拯救丛林 |
第四章 家在路上:莱辛的世界流散意识及其流散写作 |
第一节 消失的“榆树下的安全”:全球化时代普遍的流散现象 |
一、人在旅途:莱辛一生见证的流散大潮 |
二、“榆树下的安全”:流散者痛失的家园 |
三、“飘走的土地”:流散者拒斥的根系 |
第二节 无法抵达的理想家园:历史透镜下人类的流散宿命 |
一、个人神话:无法触摸的“金色之城” |
二、人类神话:无法抵达的“红色之城” |
三、宇宙神话:无法逃避的“毁灭之城” |
第三节 雪山之巅的火焰人:在流散中升华的越界者 |
一、穿丧服的新娘:联姻终结的僵化过去 |
二、异域和声:联姻拯救的国度 |
三、雪山之巅的火焰人:联姻推动的意识提升 |
第五章 莱辛流散意识研究的价值与启示 |
第一节 莱辛流散意识的演变动因:全球化时代流散作家的流散共性 |
一、全球化时代流散文学出现井喷现象的原因 |
二、全球化时代流散作家的积极流散共性 |
第二节 莱辛流散意识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一、莱辛流散意识研究的理论意义 |
二、莱辛流散意识研究的现实意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索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肖邦谐谑曲音乐特征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肖邦生平及其谐谑曲的创作 |
第一节 肖邦生平及其音乐上的成就 |
一、肖邦生平 |
二、肖邦音乐上的成就 |
第二节 谐谑曲的发展历史与演变过程 |
一、谐谑曲的发展历史 |
二、谐谑曲的演变过程 |
第二章 四首谐谑曲的音乐特征 |
第一节 富于戏剧性的音乐结构 |
第二节 旋律的流动性和歌唱性 |
第三节 强烈的民族情感与爱国主义 |
第三章 肖邦谐谑曲在演奏上的多元性 |
第一节 细腻又轻巧的触键 |
第二节 自在、洒脱的演奏速度 |
第三节 踏板的灵活运用 |
第四节 谐谑曲即兴的演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致谢 |
(9)《人民音乐》中肖邦文献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章内容 |
三、文章作者 |
四、文章时间 |
五、结语 |
(一)文章用途的两面性 |
(二)评论趋于深度化 |
(三)研究者的大众化 |
(10)希曼诺夫斯基玛祖卡Op.50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的原因及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希曼诺夫斯基的生平及其音乐创作 |
第一节 希曼诺夫斯基 |
第二节 希曼诺夫斯基的音乐创作 |
一 早期——浪漫主义时期(1900——1914) |
二 中期——印象主义时期(1915——1919) |
三 晚期——民族性时期(1920——1937) |
第三节 希曼诺夫斯基对波兰的影响及贡献 |
第二章 玛祖卡舞曲的历史发展脉络 |
第一节 玛祖卡的起源 |
第二节 不同地区玛祖卡舞曲的表现形式 |
第三节 马祖卡舞曲的运用 |
第三章 塔特拉地区 |
第一节 概述塔特拉地理位置 |
第二节 扎克帕内与波德哈拉 |
第三节 高拉尔与波德哈拉地区的音乐 |
第四章 希曼诺夫斯基Op·50玛祖卡的研究 |
第一节 Op·50两首玛祖卡的创作背景 |
第二节 OP·50两首玛祖卡的分析 |
一 Op·50的音乐风格概述 |
二 第一首玛祖卡的分析 |
三 第二首玛祖卡的分析 |
第五章 肖邦及斯特里亚宾对希曼诺夫斯基创作玛祖卡的影响 |
第一节 对肖邦音乐的继承 |
第二节 斯特拉文斯基对希曼诺夫斯基的影响 |
第三节 总结 |
第六章 希曼诺夫斯基的美学思想和民族精神 |
第一节 美学思想 |
第二节 民族精神 |
结语 |
附:希曼诺夫斯基玛祖卡Op.50谱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四、波兰——一个音乐的国度(论文参考文献)
- [1]规定与自致:海顿社会身份研究[D]. 刘尹.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2]论辛波斯卡诗歌的整体性[D]. 谢胜男.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2)
- [3]倾听世界的声音—论日本民族音乐学家小泉文夫 ——从译着《日本之音 世界中的日本音乐》出发[D]. 叶琳娜. 上海音乐学院, 2019(02)
- [4]E.T.A.霍夫曼作品中的“阿特兰提斯”研究[D]. 周芳. 湘潭大学, 2019(07)
- [5]从故国想象的失落到精神家园的建构 ——多丽丝·莱辛的流散意识及其写作研究[D]. 刘玉环.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2)
- [6]“外国音乐家”第二组邮票系列之二 肖邦邮话[J]. 李近朱. 集邮博览, 2017(06)
- [7]欧洲的心脏——波兰[J]. 袁荣穗. 琴童, 2017(05)
- [8]肖邦谐谑曲音乐特征探讨[D]. 赵嵩言. 齐齐哈尔大学, 2016(03)
- [9]《人民音乐》中肖邦文献综述[J]. 毕雪莲.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 2013(06)
- [10]希曼诺夫斯基玛祖卡Op.50的分析研究[D]. 时齐琪. 山东大学,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