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企业家行为的“金规则”(论文文献综述)
胡育蓉[1](2014)在《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别于成熟市场经济的货币政策实践,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仍处于利率市场化推进过程之中,政策工具的选择与效应还带有深深的转型印记,鉴于已有文献对货币政策框架的关注较少考虑到利率市场化这一制度背景对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影响,本文从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和节点两个方面,来研究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机制与传导效应,以加深对货币政策调控的理解并为提高我国政策工具选择的有效性提供有益的参考。在利率市场化过程方面,本文主要从货币政策工具的历史沿革视角、货币政策操作程序的宏观角度和企业风险承担的微观视角展开分析。文中第二章从历史的角度梳理了利率市场化推进过程中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发展沿革,发现在我国的政策工具运用实践中,并非越市场化的货币政策工具才是越有效的工具,只有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货币政策工具才更具有活力,并在货币政策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并非发挥过积极作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就越有可能成为未来货币政策框架的主流工具,在利率市场化不断加深并最终完成的转型阶段,越市场化的货币政策工具会变得越有效,并在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中发挥日益积极的作用。文中第三章从宏观的角度,遵循货币政策操作程序目标路径,采用逆向识别的思路,从“中介目标-最终目标”和“操作目标-中介目标”两条子路径着手,采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回归分析和脉冲响应分析,发现狭义货币供应量既是调节通货膨胀有效的中介目标,也是熨平产出波动有力的中介目标;货币市场操作利率是狭义货币供应量目标最为有效的货币政策目标;结合以上两点,最优政策工具路径可描述为货币当局运用各项与货币市场操作利率密切相关的货币政策工具,锚定狭义货币供应量,实现物价稳定、经济向好的最终目标。这条最优路径在货币政策内部传导方面表现为价格型的工具调控效果要优于数量型工具的效果;而在外部传导方面却恰好相反,数量型工具的政策效果要优于价格型工具的效果。这与我国利率双轨制特征密切相关,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深化,本文滚动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外部传导方面在2009年来已显着发生变化,价格型工具调控效果日益显着。回归分析还表明了利率双轨制引发的货币信用资源错配是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程序中出现广义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广义货币供应量与产出增长、信贷与产出增长之间反常规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因。文中第四章从宏观政策的微观机理角度,探讨了宏观货币政策工具及其立场影响微观企业风险承担的传导效应。首先梳理了货币政策立场影响微观企业风险承担的利率渠道、信贷渠道和预期引导渠道的作用机制以及该机制在企业、产业两层面上的结构性差异,其次结合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的经验实证,得出货币政策立场对调动微观企业的经济活力、避免企业过度风险承担从而实现经济“稳中向好”的目标有着显着的作用,具体表现在货币政策立场转向紧缩,企业风险承担会显着下降,同时紧缩性数量型和价格型操作工具都具有负向调整效果;货币政策趋紧时,企业风险承担的下降主要表现在非国有企业、中小企业以及耐用品生产企业;产业异质性导致了面对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时,产业间风险承担下降的方向和程度有所不同,具体地,信息技术业、批发和零售业以及传播与文化产业表现出相当的风险承担下降,并在所有产业中下降幅度最大;而农林牧渔业、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业、房地产业和社会服务业下降幅度则较小;采掘业和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表现“意外”,风险承担竟然上升;平均而言第三产业风险承担下降幅度最大,第一产业次之,第二产业最小,而制造业中的耐用品行业以及部分生产性服务业风险承担的较大下降值得关注。在利率市场化的节点(利率双轨和利率完全市场化)方面,本文第五章运用非了一个纳入储蓄存款预防性功能的DSGE模型来分析利率双轨和利率完全市场化两个节点时期货币政策工具的宏观效应,以探讨不同利率决定结构对货币政策工具最优选择的影响。模型的动态拟合发现,价格型工具在利率由市场决定时更优,数量型工具在存款利率受到干预的双轨制时表现更好,具体表现为:在利率双轨制(存款利率管制)时期信贷额度计划和窗口指导的微调性较好,效应持续时间较长,存款准备金率这一常规政策工具和杠杆率调整会引起宏观经济变量较大幅度的调整,其中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实行相比于利率规则、信贷额度规则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会引起通货膨胀、产出经济变量最大幅度的波动,降杠杆率的政策安排会导致产出下降、物价上涨的滞涨风险;而在利率完全市场化阶段,信贷额度政策规则、存款准备金率等数量型工具的调整并不能带来双轨制时期的调整效果,遵循泰勒规则的基准利率的调整既可以实现调控目的,同时从影响程度上看也符合审慎原则的微调性。模拟结果还表明利率自由化阶段存款准备金利率和基准利率的宏观经济效应表现出非协整性,利率双轨期间央行上调受抑制的存款利率可以减弱通胀压力并促进经济增长。另外,来自存款经营成本、贷款管理成本以及超额备付金管理成本的正向冲击在不同利率决定结构下对重要内生变量的影响也不同,总体上看利率双轨制时期比利率完全实现市场化时经济变量波动更小,如果处于第二种阶段,三种成本都会带来实际产出的下降。基于前文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结论,本文对如何继续推进各个货币政策工具的利率市场化建设、如何完善货币政策工具操作框架和推进其转型以及如何提高货币政策的企业风险的管理水平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夏湘远[2](2010)在《企业核心能力视阈中的隐性知识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形成与维护,在某种程度上已从单纯的物质资源、货币资本、市场份额渐次向“人本”回归。在这一转型过程中,知识管理事实上已成为国内外优秀企业建立和确保持自身优势的最重要手段之一。知识管理的关键是隐性知识管理,建立良好的隐性知识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维护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每一个企业都面临的巨大挑战。因此,从维护和提升企业核心能力视角探讨企业隐性知识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在研究中立足管理学的基本理论,融汇了哲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整合了系统方法、动态方法、比较方法、案例方法等多种方法,形成了隐性知识管理研究具有一定特色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在研究中,我们界定了隐性知识管理、核心竞争能力等基本概念,阐述了隐性知识管理与企业核心能力的基本理论,追踪了这两个领域的最新理论动态,揭示了企业核心能力与企业隐性知识的互动关系,为本研究的深入展开提供了坚实的学理背景和理论支撑;另一方面,在研究中,我们剖析了隐性知识创造和获取的原理与方法,揭示了隐性知识转化的规律与技术,指出了隐性知识传播和共享的机理与途径。最后,本文构建了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系统的基本框架,提出了加强隐性知识管理的对策与措施。隐性知识的创造和获取是企业隐性知识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我们深入剖析了隐性知识创造的哲学基础和社会心理基础,为我们的研究,也为本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我们还探讨了企业隐性知识创造、储存、优化与整合的模式、过程和方法,特别是我们提出的隐性知识创造的“知识场理论”,完善和发展了现有的知识创造理论。企业隐性知识的转化是隐性知识管理中难度最大、最复杂的环节之一,也是最能够体现我们研究成果的地方。我们详细论证了企业隐性知识转化的可行性,为隐性知识转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准备;我们通过对人类知识诠释模型和知识的层次结构分析,提出了“隐性知识连续光谱”和“企业隐性知识金字塔”两个新的理论视点,并指出:任何一次旨在减少知识的隐性成分的努力,都可视为一次成功的知识转化。基于此,我们构建了“隐性知识梯级转化理论”,为隐性知识的转化提供了更具操作性的途径和方法。隐性知识是一种静态的知识存量,更是一种动态的知识流量。隐性知识的价值必须在流动中才能增值,才能转化为企业的核心能力,为企业持续发展作出贡献。为此,我们分析了企业隐性知识传播的功能、要素、特征和机理,构建了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隐性知识传播模型,探讨了企业隐性知识传播和共享的途径与措施。隐性知识是企业核心能力的最可靠来源,但只有运转良好的隐性知识管理系统才能使企业形成并确保持久的竞争优势。我们从维护和提升企业核心能力的视角出发,把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再设计作为一个系统的动态过程,在明晰其要素和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了设计和优化系统的基本原则,构建了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系统的基本模型,探讨了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系统的运行机制,特别是在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价值链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形成和维持企业核心能力的“隐性知识价值网”理论,完善和发展了动态核心能力理论。在文章的最后,我们从制度安排、技术支撑和环境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了提高企业隐性知识管理水平,促进企业隐性知识从创造、储存、共享到利用的正常运转过程,从而使企业核心能力不断提升的对策与措施。
沈南[3](2009)在《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的企业家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在他的巨着《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的分析中已经包含了对人类进行一切经济活动都是出于“自利”动机的抽象假定。之后在《道德情操论》中,斯密更加注重了对人类的个体行为及其心理动机的描述,得到了和现代行为经济学中的损失厌恶、过度自信等相近的理解。一直以来,经济学家们只有对现实进行合理的抽象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科学研究中发掘主要信息,模拟当事人符合可能性的行为。然而,主流经济学倾向于把经济活动中的个体假设为完全理性的“经济人”,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人类的经济决策行为的思路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使经济学的研究基础不断向现实场景贴近是相违背的。行为经济学正是从这一要求出发开始关注心理学和经济学的有机结合。本文的第二章是结合行为经济学的预期、锚定效应、有限理性和过分自信的概念对企业家的创业行为的分析。第三章结合禀赋效应、心理账户、框架效应和关联效应分析了企业家的创新行为。在第四章中,笔者通过对参照系、启发式程序和前景理论的分析,研究了企业家的战略决策行为。在第五章中,选择——配对的矛盾和SBR模型的使用使我们更加深入、准确地理解了企业家的人事管理决策行为。在以上各章中,笔者还穿插了大量企业家创业、创新、战略决策和人事管理的行为事实。最后在第六章中,笔者对成功的企业家共同的行为特点进行了归纳:无论企业家成长的背景和环境有没有异同,有效规避锚定效应、损失厌恶和禀赋效应这些制约一般决策个体合理分析损益、决定未来取向的因素的影响,正确地应用启发式程序分配、调整心理账户,克服选择和配对的偏差等都是他们成功的法宝。以上对企业家行为的聚焦研究对于完善和发展我国企业家研究体系是不可或缺的。同时,在现代社会寻求自然和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大趋势下,理解人、理解人的行为以及行为动因都不再是可以被抽象掉的次要因素。“经济人”假设固然有它分析上的便利,但只有从更深层次上对人性有了理解,我们才能更好地促使企业家发挥其行为的积极效应,提高企业组织的整体绩效。在这个拓展的更加长远的企业目标集上,个人和社会的利益将会有更多的相交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将会实现突破。
刁龙[4](2006)在《我国企业家的经济和道德两种角色分离的探析 ——基于文化视角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文化视角出发对我国企业家经济角色和道德角色分离的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一方面,基于文化传播的路径,具体分析了儒家文化传播的三个路径——血缘家庭、政治、教育——在传统社会和现今社会中的差异和变化,得出结论:因儒家文化在传统社会中产生作用的途径在现今的社会发生了变化,而导致儒家文化所倡导的“诚信”、“义利统一”等价值观并没有对个体(企业家)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对西方文化进行深层次地分析,指出了国人对西方文化“个体主义”气质存在着误解,不利于企业家经济角色和道德角色的统一。这两方面成为了我国企业家经济角色和道德角色相分离现象的文化原因。基于这些原因,本文最后对此进行了相关的对策研究,以便能够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理论与实际的思路。
李文宏[5](2004)在《中国银行业税收效应与制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税收对银行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考察中国银行业税收制度改革的方向。全文分理论研究与制度分析两部分。 理论部分,本文在现代金融中介理论的基础上,考察税收对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并分析税收体系如何影响银行信贷行为。 从税收对融资方式选择的效应看,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当银行为客户提供交易服务成本很低时,以较低的税率对储蓄利息开征利息所得税不会影响储户(或投资者)在储蓄和直接投资之间的选择;对银行贷款利息收入开征营业税,则会引起税收转嫁,提高贷款利息率,使部分企业选择直接融资方式而不是从银行贷款;银行业所得税也会提高贷款利率,减少贷款需求量。 在考察税收对银行行为的影响时,本文以中国现行利率管制为假设条件,并假设商业银行以利润最大化为其经营目标,进而将商业银行的选择变量设为存贷款量,运用比较静态方法,分析营业税与企业所得税对最优贷款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营业税的开征会影响商业银行最优贷款发放量,对银行信贷行为具有扭曲作用,而所得税对最优存贷款量没有影响。因此,与营业税相比,所得税具有中性税收的优点。 在税收制度分析部分,本文比较了各主要国家银行业税制结构,并对中国银行业近年来税收收入结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比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税收收入构成,发现营业税比重在前者所占比例远远大于后者,而所得税比例则相反。税收构成的这一现象反映出国有银行盈利能力差于股份制商业银行。 利用中国银行业相关数据,本文分析了近年来银行业税收政策变化,特别是营业税率变化与银行存差之间的关系,发现随着营业税税率的提高,银行存差增加,当营业税税率降低后,银行存差也减少,这与理论分析部分的结中国银行业税收效应与制度分析论相符。 银行税收政策调整会对银行业税收负担产生影响。在考察近年银行业税收政策调整的总体趋势,以及银行税负变化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后,本文从体制内与体制外两方面对银行税收负担进行了分析。从体制内看,在中国经济渐进式转轨过程中形成了“弱财政”与“强金融”格局,“弱财政”导致财政收入方面存在压力,在改革中这一压力转向“强金融”,这是银行业税收负担沉重的体制内原因。从体制外看,银行业非规范性利息收入的存在,使一部分利息收入以隐性收入形式流失,或者成为银行的帐外收入,或者成为拥有信贷配置权的内部人收入。银行业这部分非规范性收入不仅逃避了营业税与所得税,而且也侵蚀了银行利润,这是银行业税收负担沉重的体制外原因。 本文将对银行业所得税的研究与银行业治理结构相联系,得出的基本结论是:解决银行不合理的所得税税前扣除限制,应从银行治理结构入手。对于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税收待遇制度,也要从银行治理结构入手,在消化银行大量不良贷款后,使现行贷款损失准备金税收待遇制度逐步过渡到特定准备金模式。
夏湘远,李建华[6](2003)在《论企业家行为的“金规则”》文中指出在现代社会中 ,经济的意义越广泛、越深刻 ,企业家的思想和行为就越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企业家对其经济往来行为负责 ,从道德自律的角度而言 ,它不仅仅只是迫于某种经济的、政治的或者社会的压力 ,本质上 ,它应该是企业家作为道德实践主体的一种自觉的自省追求 ,是一种自觉自愿的人伦责任。本文认为 ,这种责任的一个预制性观念前提就是企业家对企业伦理“金规则”的理解与遵循。
二、论企业家行为的“金规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企业家行为的“金规则”(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
导论 1.1 |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
研究的意义 1.3 |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1.4 |
基本概念 1.5 |
研究现状 1.6 |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第2章 |
我国货币政策工具选择的历史沿革 2.1 |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2.2 |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2.3 |
货币政策工具的阶段性 2.4 |
本章小结 第3章 |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货币政策操作程序的宏观视角 3.1 |
变量定义、研究思路与模型设定 3.2 |
最优中介目标的甑别 3.3 |
最优操作目标的甑别 3.4 |
货币政策操作方式的最优路径 3.5 |
货币政策操作程序的动态性 3.6 |
混合目标原则的稳健性检验 3.7 |
本章小结 第4章 |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企业风险承担的微观视角 4.1 |
机制梳理与假设形成 4.2 |
变量定义、研究思路与数据说明 4.3 |
总量效应的实证结果 4.4 |
非对称效应的实证结果 4.5 |
稳健性检验 4.6 |
本章小结 第5章 |
不同利率决定结构下的货币政策工具选择 5.1 |
理论模型的建立 5.2 |
模型参数校准 5.3 |
利率完全市场化条件下的脉冲响应分析 5.4 |
利率双轨制条件下的脉冲响应分析 5.5 |
不同利率决定结构下的比较分析 5.6 |
本章小结 第6章 |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6.1 |
主要结论 6.2 |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
(2)企业核心能力视阈中的隐性知识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现有研究的不足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企业核心能力与隐性知识管理的基本理论及其发展 |
2.1 企业核心能力的概念和结构 |
2.1.1 企业核心能力的概念和特征 |
2.1.2 企业核心能力的结构和功能 |
2.2 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与动态管理 |
2.2.1 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机理 |
2.2.2 企业核心能力的获取途径 |
2.2.3 核心能力的动态管理 |
2.3 企业隐性知识及其管理 |
2.3.1 企业隐性知识的含义与特征 |
2.3.2 企业隐性知识的层次与结构 |
2.3.3 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的含义与意义 |
2.4 企业核心能力与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的互动关系 |
2.4.1 企业隐性知识管理对企业核心能力形成与发展的作用 |
2.4.2 企业核心能力对企业隐性知识的创造与共享的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3章 企业隐性知识的创造与获取 |
3.1 企业隐性知识创造的理论基础 |
3.1.1 隐性知识创造的哲学基础 |
3.1.2 隐性知识创造的社会心理基础 |
3.2 企业隐性知识的创造 |
3.2.1 个体知识创造模式 |
3.2.2 知识场与组织隐性知识创造 |
3.2.3 企业隐性知识创造方法 |
3.3 企业隐性知识的储存与整合 |
3.3.1 隐性知识储存的可行性分析 |
3.3.2 组织隐性知识储存的主要方法 |
3.3.3 隐性知识储存的主要技术工具 |
3.4 隐性知识的整合 |
3.4.1 组织隐性知识整合的类型和模式 |
3.4.2 隐性知识的自组织整合 |
3.4.3 隐性知识的组织整合 |
3.5 案例分析:HOECHST-CELANESE公司通过外部隐性知识的获取,提升企业核心能力 |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企业隐性知识的转化 |
4.1 企业隐性知识转化的可行性分析 |
4.1.1 企业隐性知识转化障碍分析 |
4.1.2 企业隐性知识转化的可行性分析 |
4.2 企业隐性知识转化 |
4.2.1 人类知识的层次结构与诠释模型 |
4.2.2 企业隐性知识的梯级转化 |
4.2.3 知识转化过程与知识转化螺旋 |
4.3 企业隐性知识转化技术 |
4.3.1 概念分析法 |
4.3.2 程序分析法 |
4.3.3 情景模拟法 |
4.4 案例分析:企业内部核心员工隐性知识的转化:“戴绝活”的归隐与出山 |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企业隐性知识的传播与共享 |
5.1 企业隐性知识的传播要素分析 |
5.1.1 隐性知识的传播要素 |
5.1.2 隐性知识的传播要素的行为特征 |
5.1.3 隐性知识的传播要素的作用机理 |
5.2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隐性知识传播模型 |
5.2.1 系统动力学理论 |
5.2.2 隐性知识传播模型的建立 |
5.3 企业隐性知识传播的路径选择 |
5.3.1 隐性知识传播的障碍 |
5.3.2 隐性知识的传播措施 |
5.4 案例分析:北京未来广告公司基于项目团队的隐性知识共享管理 |
5.4.1 案例概况 |
5.4.2 对项目团队的隐性知识管理 |
5.4.3 分析与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6章 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系统的建构与运行机制 |
6.1 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系统概述 |
6.1.1 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系统的含义 |
6.1.2 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系统的特征 |
6.1.3 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 |
6.2 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系统的设计 |
6.2.1 隐性知识管理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
6.2.2 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系统的基本模型 |
6.2.3 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系统的再设计 |
6.3 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系统的运行 |
6.3.1 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系统的运行机制 |
6.3.2 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系统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
6.4 企业隐性知识的动态管理——从价值链到价值网 |
6.4.1 价值链理论与竞争优势 |
6.4.2 隐性知识价值网与企业核心能力 |
本章小结 |
第7章 加强隐性知识管理,提升企业核心能力 |
7.1 加强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的制度安排 |
7.1.1 加快内部知识市场建设 |
7.1.2 建立激励机制,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 |
7.1.3 加强相关制度建设,规范企业知识共享过程 |
7.2 加强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的技术支撑 |
7.2.1 通过企业知识仓库建设,加快企业知识积累 |
7.2.2 建立企业技术专家网络,促进个体知识交流 |
7.2.3 建立企业知识交流系统,搭建知识交流平台 |
7.3 加强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的环境建设 |
7.3.1 建立适应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组织 |
7.3.2 倡导诚信互惠的企业精神 |
7.3.3 建立以人为本的柔性企业文化 |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语 |
8.1 企业隐性知识是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基础 |
8.2 隐性知识的创造研究 |
8.3 隐性知识的转化的定性研究 |
8.4 隐性知识转化的定量研究 |
8.5 隐性知识管理的运行机制 |
8.6 隐性知识管理的宏观路径 |
8.7 隐性知识管理研究的创新之处 |
8.8 隐性知识管理研究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3)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的企业家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国外涉及企业家行为的研究 |
1.2.1 马歇尔的企业家理论中对企业家行为的描述 |
1.2.2 熊彼特的企业家创新行为 |
1.2.3 现代意义上企业家行为分析的基础—卡森的企业家理论 |
1.2.4 从博弈论的角度研究企业家行为 |
1.2.5 从产权的角度来解释企业家行为 |
1.2.6 现代行为理论的新进展—行为经济学 |
1.3 国内涉及企业家行为的研究文献综述 |
1.4 主要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二章 企业家创业行为的行为经济学分析 |
2.1 预期与企业家的创业行为 |
2.2 锚定效应和后悔理论与企业家的创业行为 |
2.3 有限理性与企业家创业行为 |
2.4 过分自信、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对企业家创业行为的影响 |
第三章 企业家创新行为的行为经济学分析 |
3.1 禀赋效应和心理账户与企业家的创新行为 |
3.2 “框架效应”、“关联效应”与企业家的创新行为 |
第四章 企业家战略决策行为的行为经济学分析 |
4.1 参照系、禀赋效应和心理账户账户对企业家战略决策行为的影响 |
4.2 “启发式”程序和前景理论对企业家战略决策行为的影响 |
第五章 企业家人事管理行为的行为经济学分析 |
5.1 “选择—配对”矛盾与企业家的人事管理行为 |
5.2 SBR模型与企业家的人事管理行为 |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4)我国企业家的经济和道德两种角色分离的探析 ——基于文化视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第二章 企业家的经济角色和道德角色 |
第一节 角色、企业家的经济角色和道德角色 |
第二节 企业家的经济角色和道德角色关系问题的研究综述 |
第三节 企业家的经济角色和道德角色相分离的现状 |
第三章 企业家的两角色分离现象的探析——基于文化视角的研究 |
第一节 基于文化视角的分析的依据和理由 |
第二节 儒家文化的传播路径的变化对企业家的两种角色关系的影响 |
第三节 西方文化被国人的误解对企业家的两种角色关系的影响 |
第四章 基于文化分析基础上的对策研究 |
第一节 基于“政府—文化—企业家”分析框架的对策研究 |
第二节 基于“教育—文化—企业家”分析框架的对策研究 |
第三节 基于“血缘、社区—文化—企业家”分析框架的对策研究 |
第五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中国银行业税收效应与制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方法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
上篇 |
第2章 税收对融资方式选择的效应分析 |
2.1 引言 |
2.2 无税收情况下融资方式的选择 |
2.3 引入税收后融资方式的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附录 |
第3章 税收对银行信贷行为的效应分析 |
3.1 已有研究结果述评 |
3.2 基本模型 |
3.3 营业税与所得税效应分析 |
下篇 |
第4章 中国银行业税制结构的选择 |
4.1 银行税制的国际比较 |
4.2 中国银行税制结构的分析 |
4.3 中国银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
第5章 中国银行业税收负担分析 |
5.1 银行业税收政策调整与银行存差 |
5.2 银行税收政策调整与银行税负 |
5.3 中国银行业税负沉重的原因分析 |
第6章 银行业所得税制度改革与现代银行治理结构 |
6.1 研究综述 |
6.2 企业所得税改革与内部人控制 |
6.3 银行业所得税制度改革与现代银行治理结构 |
第7章 银行贷款损失税收待遇制度研究 |
7.1 理论考察 |
7.2 国际比较 |
7.3 中国银行业贷款损失减税状况及改革方向 |
第8章 结束语 |
8.1 分析结论 |
8.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带着梦想漂泊(代后记) |
(6)论企业家行为的“金规则”(论文提纲范文)
一 “金规则”的核心: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
二 金规则的多重维度 |
三 “金规则”在企业家行为中的应用 |
四、论企业家行为的“金规则”(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D]. 胡育蓉. 南京大学, 2014(01)
- [2]企业核心能力视阈中的隐性知识管理研究[D]. 夏湘远. 中南大学, 2010(11)
- [3]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的企业家行为研究[D]. 沈南. 郑州大学, 2009(S1)
- [4]我国企业家的经济和道德两种角色分离的探析 ——基于文化视角的研究[D]. 刁龙. 东南大学, 2006(04)
- [5]中国银行业税收效应与制度分析[D]. 李文宏. 厦门大学, 2004(04)
- [6]论企业家行为的“金规则”[J]. 夏湘远,李建华. 求索, 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