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深供水改造工程土石方开挖质量监理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林雅超[1](2020)在《北京市生产建设项目水影响评价审查实施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水土保持方案、洪水影响评价是国家颁布的《水法》、《水土保持法》和《防洪法》在法律条文中规定的水行政审批事项,目的在于保护水资源、减少水土流失、减轻洪水危害。“水影响评价三合一审查”于2015年4月1日在北京全市推行,是全国的首次尝试,编制内容涵盖了国家水资源论证、水土保持方案、洪水影响评价编制规范和导则要求。为突出北京市水影响评价的特点,落实北京市2030城市总体规划增加了“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指导原则作为首都水资源开发利用约束条件等内容。本次实施效果评价针对编报水影响评价报告的北京市各类建设项目,包括公共服务类、农林及生态环境类、房屋建设类、交通及其附属设施类。水影响评价对提升城市发展中管理水资源的水平、强化城市发展中水的约束作用、引导首都实现量水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本文首先从2016~2018年市级审批的795个建设项目中,筛选出39个典型案例进行外业调研、评价与评估;然后采用向评审专家、编制单位、建设单位发放调查问卷,建立水影响评价评级指标综合评定体系进行分析评价;最后形成“水影响评价审查制度”、“水影响评价报告”文本的评审效果“水影响评价实施过程与建设效果”三方面的评价结果:(1)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评审专家和报告编制人员对水影响评价的审查制度表示认可,但对审查制度中分类管理和分级管理规定等技术含量较高的项目设置认可度不高。(2)有11项水影响评价报告技术评审要点获得了较高的认可度。在技术要点方面,“水影响评价报告”文本的评审效果总体上获得了良好的评价。(3)综合评价结果表明,93.3%的项目实施过程达到基本要求,其中有60%的项目实施过程良好。经初步统计,水影响评价实施效果对全市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均有一定提高;市级评审795个项目核减用水指标643.8万m3,全市河道外用再生水比例由2.3%提高到26.2%,提高了用水效率;统计发现,水影响评价审查后,建设小区和公共服务类项目建设前后径流系数和排水量也有所减少;地下水的开采利用由水影响评价前的年利用20多亿立方米减少到2018年的16.2亿立方米,能够起到减少地下水开采,涵养地下水源、防止地面沉降的作用。
谭飞[2](2020)在《潍河五莲县段综合治理工程设计与评价》文中认为潍河古称潍水,位于山东半岛地区中部,地处胶莱河以西、白浪河以东,该河发源于沂水县官庄乡箕山西麓宝山坡村东北,最后由下营镇以北注入渤海莱州湾,流域面积6502km2,干流全长222km[1]。潍河五莲县段多年来一直未进行大规模治理,河道运行状况差,河槽淤积、河岸冲刷严重,防洪排涝能力薄弱。近年来,五莲县极端气候频现,受2018年“温比亚”台风、2019年“利奇马”台风的影响,潍河连续两年冲毁河岸,淹没农田,严重影响到周边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为保护沿线居民生命财产和重要基础设施安全,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根治水患、防治干旱”目标,拟对潍河五莲县段进行综合治理。本文以潍河五莲县段综合治理工程为可行性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研、查阅历史文献资料等方式,对工程的区域概况、基本水文、地质等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体现出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根据掌握的基础资料,对工程设计洪水、施工期洪水,河道疏浚、堤防及拦沙坎等内容进行设计,进而通过计算结果提出可行性的施工方案;最后综合分析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社会稳定性风险等对工程有较大影响的几方面因素,统筹考虑设计概算、经济分析等内容,对工程的可行性做出最终结论并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是探索建立工程运行管理与河湖长制相结合的工作制度,按照“幸福河”的标准开展管护工作。可为今后中小型河道治理工程提供参考,对研究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及河湖长制的相关工作有一定借鉴。
韩守勇[3](2020)在《青海CN山区公路工程进度管理及控制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发展,山区公路工程建设项目越来越多,由于其建设地形特点的特殊性,对项目进度管理也越来越精细化。目前现有的山区公路工程建设从市政公路建设转变发展而来,在实施工程建设中,因地质条件和高差因素,不可避免的出现进度管理难点。因此,在山区公路工程建设中提高项目进度管理水平,如期移交项目,创造工程建设的最好收益水平,是目前具有该类项目特点的研究重点。本文以项目进度管理理论为基础,进度管理控制为中心,以青海CN山区公路工程的工程建设为背景,通过项目组织机构建设、项目进度计划编制、过程进度计划的控制分析和纠偏以及影响进度问题的解决和措施优化,将项目进度管理的理论知识,和现场实际工程进度管理经验,有效的融合在一起。本文解决了在多隧道山区公路遭遇不良地质和地形变化时,关键工作交叉影响时所采取的相关项目组织措施、技术管理措施以及涉及的资源管理措施、经济管理措施等,并在调整后对项目进行跟踪分析进度偏差,通过工期计算软件动态进行调整,通过各方面保证措施的联动,最终形成完善的进度管理方案。在此方面青海CN山区公路工程的项目进度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能够保证按期优质完成项目建设目标,由此可见,在山区公路工程建设中先进的进度管理方法和高效的应对措施,在今后的工程建设管理中将占据重要位置。
刘武[4](2019)在《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进度管理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碾压混凝土筑坝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是一种使用干硬性混凝土,采用近似土石坝铺筑方式,用强力振动碾进行压实的混凝土筑坝技术。相对混凝土坝柱状浇筑法具有节约水泥、施工方便、造价低等优点。至20世纪末,世界上已建在建碾压混凝土坝约209座,其中中国43座、日本36座、美国29座。21世纪初,中国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正式开工建设,是世界上首座200m级碾压混凝土大坝,坝高世界第一,大坝混凝土方量世界第一,大坝混凝土580万立方米(其中碾压混凝土385万立方米),项目设计技术、施工技术及项目管理都是探索性的,施工进度管理实践也是探索性的。特大型水电工程项目建造施工过程往往跨10年左右,其总体进度计划编制需运用滚动计划与控制方法,远粗近细,滚动编制,动态管理。国内特大型水电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编制方式主要有横道图、网络计划技术。P3(Primavera Project Planner)是一种融合了关键路线法CPM(Critical Path Method)及计划评审技术法PERT(Program Evalu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等网络计划技术的专业进度管理软件。根据总体进度计划及各层级分解计划编制与控制需要,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土建及金结安装主体工程工作分解结构WBS(Work Breakdown Structure),可逐层级依序分解为:主体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单元工程。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工程总体进度计划编制,结合关键线路法CPM及计划评审技术(PERT)等网络计划技术思路,大致分四步两次循环优化(分→总→再分→再总…),形成总体进度P3横道网络图。根据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工程标段总体进度计划控制需要,承包商建立了严密的总体进度计划控制体系。即按时间分解成年度、季度、月度进度计划,按项目分解成单项进度计划、专项进度计划,并按照滚动计划方法进行动态管理,最后落实到周调度执行计划的总体进度计划控制体系。本文对承包商7年的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工程施工进度管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行之有效的实际操作性探索工作进行了理论分析:(1)分目的、分对象综合运用好P3网络计划技术、横道图技术、CAD技术、GIS可视化动态仿真技术。(2)施工技术方案创新、施工管理创新达到了优化网络计划逻辑关系、缩短关键线路关键作业时间、现场持续高效作业等效果。(3)用系统工程理论思路,提前分析预测总施工进度各阶段所需人、设备、材料等施工资源数量,对大型成套施工设备等施工资源采用内部模拟市场化运作高效配置。(4)项目组织机构分阶段重构,以适应项目前期、高峰期、尾工期各阶段进度管理重心动态变化的需要。中国特色的项目管理,之所以能建造好中国国内特大型水电项目,是因为既有传承也有创新,既大胆引进借鉴国外优秀管理手段与理念,运用好了先进的网络计划技术平台与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也运用好了中国央企能集中资源办大事,发挥集团化作战的体制优势。
贾璐[5](2019)在《C市Y水库建设项目实施阶段进度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发展,改革不断深化、社会分工不断细化,受同业竞争与项目环境双重影响,建设项目越来越复杂和具有挑战性,对建设目标的实现提出了更高要求。项目风险管理的完善程度,关系着项目是否能够与预期相符地顺利开展,而进度风险管理作为项目风险管理的重点,主要通过分析可能延误项目工期、影响项目实施计划的不确定因素,识别、评估影响进度的风险,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项目的有序推进。作为C市民生建设项目,C市Y水库建设项目已列入“十三五”规划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既得到相关各级政府管理部门的重视,也受到社会公众与建设企业的普遍关切。该项目具有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施工标准高、涉及施工单位多等特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各种内外界因素干扰,可能影响实施进度。因此,需要项目管理者重视分析影响项目进度的风险因素,进行项目进度风险管理,全面做好各类进度风险的预防、控制工作,将可能发生的风险及其带来的损失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确保项目目标如期实现。本文在对国内外有关风险管理的研究做了综述和评述的基础上,根据项目管理、项目进度管理、项目风险管理等理论,对C市Y水库建设项目实施阶段进度风险管理进行研究。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进行项目进度风险的初步识别,并通过专家访谈的形式进行风险二次识别,形成了包含5类18项的风险清单,并对项目进度风险因素进行逐条分析。其次,对C市Y水库建设项目实施阶段的进度风险进行评估,以问卷的方式采用专家评价法对项目各项进度风险因素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进行打分,进而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项目各项进度风险因素及整体进度风险进行评估,得出各项风险因素排序,以及项目整体进度风险较高、确有必要进行进度风险管理的结论。最后,根据风险排序和风险应对原则对项目进度风险提出应对策略及措施,重点应对项目的重要进度风险,同时兼顾一般风险,并对项目进度风险进行跟踪监控及管理评价,同时通过建立项目进度风险管理组织、完善项目进度风险管理制度和实施绩效考核等方式,达到建立项目进度风险管理长效机制的目标。
王超[6](2020)在《黄陵县店头镇西沟供水工程施工Ⅰ标项施工组织设计》文中提出针对小型水利工程为应付检查而做的施工组织,技术工艺、管理措施与工程实际不相符合,不具有指导性。而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可以保证工程项目保质保期完成建设任务,安全管理方面能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还可以节省施工成本。黄陵县店头镇西沟供水工程是为解决店头、双龙镇及周边居民生活用水和黄陵矿业集团及陕西黄陵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用水而新建的小(2)型供水工程。该工程在沮河支流西沟沟口上游新建取水枢纽,引水至水厂,同时在双龙镇索洛湾沮河上新建取水枢纽引地表水至水厂作为补充,设日供水量1.5万m3,设计年供水量547.5万m3。两水源运用原则为优先使用西沟地表水,不足部分引沮河水补充。工程项目共划分为两个施工标段,其中Ⅰ标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DN600供水管道27.88km及沿线阀井施工;施工Ⅱ标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两座低坝取水建筑物、DN500输水管道10.88km、日净化能力1.5万m3水厂一座。本文主要设计黄陵县店头镇西沟供水工程施工I标项的施工组织设计,通过踏勘工程现场,查阅相关国家规范和文献,参考项目设计图纸等文件设计出了该施工组织设计论文,该论文主要有以下特点:(1)本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有:经验总结法,针对小型水利工程施工工艺相对简单,直接借鉴以往施工工艺,重点突出施工组织管理;描述性研究法,本文将已有的制度和规程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验证,给予叙述并解释出来,它是施工过程中执行的标准,是组织流程中执行的必备程序;定性分析法,主要对研究的对象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在“质”的方面进行分析,揭示内在规律。(2)本文从三控三管方面指出了具体的管理流程及措施,明确了各部门各岗位职责,理清了工作流程,指出了施工中的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以保障工程开工后有序、高效、科学合理的进行,使施工管理与施工技术有机结合,避免依靠以往的施工经验对小型工程进行管理,缺少计划,管理混乱。(3)资源配置方面依据招标清单工程量和施工组织设计采用的施工工艺,结合陕西省水利工程施工定额,制定了工程施工内容的日施工强度,给后面编制施工进度奠定了基础。(4)施工进度控制方面对该项目划分为4个工作面同时施工,采用流水作业对各工序衔接,按照资源配置计划制定出了甘特图,用于后期施工进度的控制。
武菲[7](2019)在《三峡工程决策研究》文中指出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举世瞩目。同时,它也是一项颇具争议的特殊的工程。从1918年孙中山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的设想,到1992年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兴建三峡工程议案,三峡工程经历了漫长坎坷的决策过程。本文将以三峡工程的决策为切入点,以时间为主线,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节点,系统梳理三峡工程决策的历史过程,探讨三峡工程上马曲折的历程背后的原因,厘清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焦点所在,揭示中共做出工程决策的历史背景,并最终总结出三峡工程决策带给我们的经验与启示。论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利用大量未公开的档案资料、亲历者的回忆录、回忆文章,以及文献汇编等资料,呈现三峡工程决策的全过程。同时,尽可能全面地展现工程的支持者与反对者双方的观点,归纳其争论分歧的焦点所在。论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民国时期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初步设想与勘测(1918—1948)。主要论述孙中山首次提出的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设想和恽震等人开展的对三峡水力资源的首次勘测、设计工作,以及国民政府开发三峡进行的一些早期工作。第二章是三峡工程的早期方案制定(1949—1977)。论述在这一时期三峡工程方案制定的过程,包括毛泽东、周恩来对三峡工程的指示和决策,制定三峡工程方案的经过,关于三峡工程的最早争论,以及作为三峡工程实战准备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工建设。第三章是三峡工程的深入研究论证(1978—1988)。这一章主要论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三峡工程的重新上马和重新开展论证工作的过程,以及这一时期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第四章是三峡工程的兴建决策(1989—1992)。这一章论述三峡工程在经历一系列争论后重新进入中央决策进程的经过,以及最终交付全国人大表决通过的过程。第五章是三峡工程的建设实施(1993—2009)。这一章主要论述三峡工程准备阶段进行的工作和工程建设期的决策及机构设置,以及三峡移民政策。最后是结语。总结三峡工程的决策历程留给我们的经验启示,并尝试针对决策中的不足之处提出进一步的优化措施。
刘鑫[8](2019)在《南昌市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杨家滩泵闸工程质量监督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南昌市地处赣、抚、信、饶、修五河下游尾闾,境内地势低洼,河湖水系密布,是国家首批确定的25座防洪重点城市之一,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直接关系着全市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目前南昌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相关研究尚处于空白,对南昌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进行研究并提出提升对策,对提升南昌市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共分6章,在对国内外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阐述了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的定义、主体、依据、作用,详细介绍了南昌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监督内容和监督要点,以南昌航空城防洪排涝一期工程杨家滩泵闸工程质量监督为例,构建南昌市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指标评价体系,确定三级评价指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杨家滩泵闸工程建设质量监督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分析形成原因,提出提升南昌市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的策略和具体方法,为南昌市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改进提供借鉴。本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在于:结合多年质量监督实际,对南昌市不同的水利工程建设环节,总结出相应质量监督要点,对南昌市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机制体制进行补充,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南昌市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进行研究分析,填补了南昌市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研究领域的空白,对南昌水利工程质量提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赵琳[9](2019)在《深圳市东部过境高速公路连接线工程水土保持策略与分析》文中认为深圳市布心路、爱国路、沿河路目前承担着深港东部过境交通的重任,该区域的过境交通交织混杂,并随着近年来市内汽车保有量及道路车流量的快速增长,时常拥堵,特别是丹平快速路通车后的晚高峰,布心、爱国路口前往丹平快速方向的车流往往排队达到一两公里,对该区域周围多数居民的出行造成了严重困扰。为彻底改善罗湖东部片区的交通现状,同时将货运交通调整出城市中心,于2014年启动了深圳市东部过境高速公路连接线工程。项目线路西起爱国路高架桥,下穿东湖公园、塘排山,在沿河北路与东环地面快速路相接。该项目隧道总长度6.053km,匝道总长度2.401km,占地面积53.49hm2,挖方118.30万m3,填方12.82万m3,弃渣105.48万m3,建设工期3年,概算投资194614万元。因该公路为线型开发建设项目,隧道较长,且布局跨度大、扰动面积广、开挖和弃渣量大,主要采用隧道明挖形式施工,只要线路经过的区域,原有地貌都会受到工程建设的扰动和破坏,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不注重水土保持,项目区就容易出现乱挖、乱倒、乱堆等水土流失现象,破坏自然景观,污染水源保护区,甚至危及公路的安全运行。针对本工程水土流失具体特点和对周边造成的影响,该水土保持方案紧密结合主体工程设计,对各水土流失防治分区设计了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主体工程区施工期设计了临时拦挡、排水、沉砂和覆盖措施,完工后对裸露地表进行景观绿化,恢复生态环境;在临时堆土区坡脚布设袋装土拦挡,周边布设排水沟和沉砂池,对裸露堆土面覆盖,完工后对施工迹地绿化;在施工生产生活周边布设临时排水沟和沉砂池,完工后拆除施工营地建筑物及其场地硬化,覆土、恢复绿化;施工便道区在工程结束后,拆除硬化,土地平整后,恢复为原有土地利用类型;在征地拆迁区周围设置拦挡措施,并及时将拆迁废渣运走。通过本工程的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控制项目区水土流失,使建设和环境保护协同发展。
谢文贵[10](2019)在《水电站项目工程变更管理问题与改进措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型水电站建设项目具有建设周期长、投资大、受地质地形等自然条件影响大、受市场和政策因素影响明显等特点,决定了水电站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工程变更是难以避免的。通过谨慎而持续的变更管理,采取必要的预防和纠偏措施,确保项目管理计划、项目基准得以有效实施,以促成项目目标实现,是贯穿建设工程项目始终的重要管理活动。本文以近期建设投产的、尚处于项目收尾阶段的JZ-7水电站为研究案例,在广泛收集该项目建设全过程工程变更资料和变更管理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整理、统计和分析,充分揭示案例项目工程变更现状。在对案例项目工程变更现状充分调查的基础上,从三个角度对案例项目工程变更现状深入分析,包括:工程变更在项目生命周期中的分布;工程变更的项目要素属性构成,以及对案例项目产生重大影响的工程变更关键类型;案例项目工程变更管理制度、流程及其特点。在对案例项目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案例项目工程变更问题的十一种表现形式。运用项目管理理论对工程变更问题加以提炼,归纳出案例项目工程变更管理五个方面的问题。运用项目管理的思想和理论,对案例项目工程变更管理问题,从项目整体和项目要素两个维度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总结提炼出案例项目工程变更管理问题形成的机理。针对案例项目工程变更管理问题的产生原因、形成机理,提出实施项目整体变更控制的解决思路和改进措施,并提出实施项目整体变更控制的实现路径和控制流程。本文以国内近期建设的水电站项目作为工程变更管理研究案例,研究成果对我国后续水电站项目建设的工程变更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二、东深供水改造工程土石方开挖质量监理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深供水改造工程土石方开挖质量监理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北京市生产建设项目水影响评价审查实施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背景 |
1.2 .水影响评价基本概况 |
1.2.1 水影响评价制度的由来 |
1.2.2 水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3 建设项目水影响评价报告的审批情况 |
1.2.4 建设项目水影响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2.3 技术路线 |
3.“水影响评价审查制度”评价 |
3.1 水影响评价制度的核心内容 |
3.2 水影响评价审查制度实施效果分析评价 |
3.2.1 建设项目水影响评价报告的审批情况 |
3.2.2 建设项目水影响评价制度认可度调查 |
3.2.3 水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制度效果评价 |
3.2.4 关于水影响评价分级管理制度实施效果评价 |
4.“水影响评价报告”文本及审查过程的评价 |
4.1 “水影响评价报告”文本评审技术要点调研 |
4.2 “水影响评价报告”文本评审效果分析与评价 |
4.3 “水影响评价报告”文本的存在问题 |
4.4 “水影响评价报告”文本评审的相关问题对策分析 |
5.水影响评价实施过程与实施效果评价 |
5.1 水影响评价实施过程调查与评价 |
5.1.1 水影响评价实施过程调查存在问题 |
5.1.2 实施过程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1.3 实施过程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践 |
5.1.4 实施过程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定 |
5.2 水影响评价实施效果评价 |
5.2.1 经济效益 |
5.2.2 社会效益 |
5.2.3 生态效益 |
6.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第一导师简介 |
第二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2)潍河五莲县段综合治理工程设计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工程区域概况 |
2.1 工程自然概况 |
2.2 历年洪涝灾害情况 |
2.3 社会经济概况 |
2.4 近期区域规划 |
3 工程水文与地质 |
3.1 水文气象 |
3.2 设计洪水计算 |
3.3 支流洪水计算 |
3.4 施工期洪水计算 |
3.5 工程地质概况 |
3.6 河道地质条件及结论 |
4 工程设计 |
4.1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
4.2 工程等别与总体布置 |
4.3 河道疏浚工程设计 |
4.4 堤防工程设计 |
4.5 护岸工程设计 |
4.6 拦沙坎设计 |
4.7 施工总进度 |
5 工程管理设计 |
5.1 工程管理体制 |
5.2 工程运行管理 |
5.3 工程管护范围 |
5.4 工程观测 |
6 工程方案评价 |
6.1 工程概算 |
6.2 国民经济评价及结论 |
6.3 环境保护影响评价 |
6.4 水土保持影响评价 |
6.5 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评价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3)青海CN山区公路工程进度管理及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选题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选题综述 |
1.3 主要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方法 |
1.3.2 拟采取的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公路工程项目进度管理及控制相关理论概述 |
2.1 山区公路工程概述及进度管理特点 |
2.1.1 山区公路工程概述 |
2.1.2 山区公路工程进度管理的特点 |
2.2 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相关理论 |
2.2.1 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概念 |
2.2.2 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特点 |
2.2.3 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发展趋势 |
2.3 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相关理论 |
2.3.1 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概念 |
2.3.2 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编制步骤 |
2.3.3 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编制工具 |
2.3.4 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具体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青海CN山区公路工程项目情况及进度影响因素分析 |
3.1 项目概况 |
3.2 项目特点分析 |
3.2.1 项目施工内容 |
3.2.2 路线工程地质评价 |
3.2.3 隧洞工程地质评价 |
3.2.4 项目建设基本条件 |
3.3 青海CN山区公路工程进度影响因素分析 |
3.3.1 人的因素对进度影响 |
3.3.2 机械的因素对进度影响 |
3.3.3 材料的因素对进度影响 |
3.3.4 方法的因素对进度影响 |
3.3.5 环境的因素对进度影响 |
3.4 青海CN山区公路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现存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青海CN山区公路工程项目进度管理 |
4.1 项目机构设置及职责划分 |
4.1.1 组织机构设置 |
4.1.2 主要职能部门职责 |
4.2 项目进度计划制定 |
4.2.1 项目进度影响因素分析 |
4.2.2 施工技术特点分析 |
4.2.3 网络进度计划的编制 |
4.3 进度保证措施的策划 |
4.3.1 施工组织保证措施 |
4.3.2 技术管理保证措施 |
4.3.3 施工资源保证措施 |
4.3.4 经济保证措施 |
4.3.5 特殊季节保证措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青海CN山区公路工程项目进度控制 |
5.1 施工部署 |
5.2 施工工艺 |
5.3 过程进度检查 |
5.4 进度优化措施 |
5.4.1 组织管理方面优化 |
5.4.2 地质因素方案优化 |
5.4.3 技术方面方案优化 |
5.4.4 资源方面方案优化 |
5.5 进度调整实施效果 |
5.5.1 组织机构优化效果 |
5.5.2 建设空间优化效果 |
5.5.3 进度计划优化效果 |
5.5.4 技术方案优化效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进度管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碾压混凝土大坝现状分析 |
1.2.1 国外已建碾压混凝土大坝现状 |
1.2.2 国内已建碾压混凝土大坝现状 |
1.3 国内外进度管理实践与理论现状 |
1.3.1 国外进度管理的实践探索 |
1.3.2 国内水电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实践探索 |
1.3.3 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进度管理的研究 |
1.4 论文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1.4.1 论文主要内容 |
1.4.2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大型水电项目施工进度管理的原理与方法探讨 |
2.1 工程项目进度计划 |
2.1.1 里程碑计划 |
2.1.2 横道图(甘特图) |
2.1.3 网络计划 |
2.1.4 形象进度 |
2.1.5 工期优化 |
2.2 工程项目进度控制 |
2.2.1 进度偏差分析 |
2.2.2 进度动态调整 |
2.3 大型水电工程进度管理常用方法 |
2.3.1 大型水电工程进度计划 |
2.3.2 大型水电工程进度控制 |
2.3.3 大型水电工程进度管理软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项目基本情况 |
3.1 工程概况 |
3.1.1 枢纽布置 |
3.1.2 大坝建筑物布置 |
3.1.3 坝体材料分区 |
3.2 合同项目及主要工程量 |
3.2.1 工程项目和工作内容 |
3.2.2 主要工程量 |
3.3 施工导流、施工特点、施工关键线路及难点 |
3.3.1 施工导流 |
3.3.2 施工特点 |
3.3.3 施工关键线路及难点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进度计划编制的研究 |
4.1 施工总体进度计划的编制依据 |
4.1.1 合同控制性工期 |
4.1.2 合同交面时间 |
4.1.3 导流渡汛方案 |
4.1.4 业主提供的主要条件 |
4.1.5 主要施工方案 |
4.2 总体施工程序、网络计划图及关键线路 |
4.2.1 总体施工程序 |
4.2.2 网络计划图及关键线路 |
4.3 施工总体进度计划的编制 |
4.3.1 工作分解结构(Work Breakdown Structure) |
4.3.2 工程总体进度计划P3 横道网络图 |
4.4 龙滩大坝各工程项目具体进度计划的工期分析 |
4.4.1 施工准备工程 |
4.4.2 混凝土系统建设工程 |
4.4.3 上下游土石围堰工程 |
4.4.4 上下游碾压混凝土围堰工程 |
4.4.5 大坝基坑开挖支护和坝基处理工程 |
4.4.6 大坝主体工程 |
4.4.7 导流工程及其他项目工程 |
4.5 总进度计划的主要项目施工强度及资源计划分析 |
4.5.1 总进度计划主要项目年、季施工强度分析 |
4.5.2 土石方明挖月强度分析及资源计划分析 |
4.5.3 左岸进水口大坝碾压、常态混凝土月强度及资源计划分析 |
4.5.4 右岸大坝碾压、常态砼月强度及资源计划分析 |
4.6 碾压混凝土项目工期分析 |
4.6.1 单元工程划分 |
4.6.2 单元工程工序工期分析 |
4.6.3 碾压混凝土项目工期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进度控制的研究 |
5.1 进度计划控制 |
5.1.1 进度计划控制体系 |
5.1.2 进度计划控制流程 |
5.1.3 滚动计划与控制方法 |
5.2 进度控制施工管理组织体系 |
5.3 施工资源 |
5.3.1 系统工程理论,高效配置施工资源 |
5.3.2 本工程分年度所需主要施工资源 |
5.4 进度控制信息管理 |
5.5 进度偏差分析 |
5.5.1 进度偏差分析主要方法 |
5.5.2 用生产调度周计划,分阶段动态进行偏差分析 |
5.6 进度动态调整 |
5.6.1 改变后续工作间的逻辑关系 |
5.6.2 缩短关键线路持续时间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提前下闸蓄水进度调整、总进度管理效果分析 |
6.1 提前下闸蓄水进度调整 |
6.1.1 进度调整计划编制 |
6.1.2 提前下闸蓄水进度计划控制 |
6.2 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工程总体进度管理效果 |
6.2.1 总体满足合同目标及业主提前下闸蓄水、提前发电要求 |
6.2.2 各阶段合同工期节点工程照片 |
6.2.3 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工程进度管理的基本经验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B(附录图4-1~附录图4-13) |
(5)C市Y水库建设项目实施阶段进度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方法 |
2.1 理论基础 |
2.1.1 风险管理 |
2.1.2 项目进度管理 |
2.1.3 项目风险管理 |
2.2 风险管理的过程与方法 |
2.2.1 风险识别 |
2.2.2 风险评估 |
2.2.3 风险应对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市Y水库建设项目概况 |
3.1 C市 Y水库建设项目简介 |
3.1.1 项目背景及意义 |
3.1.2 项目规模及建设内容 |
3.1.3 项目技术标准 |
3.2 C市 Y水库建设项目工期及进度安排 |
3.2.1 施工分期 |
3.2.2 各期实施进度安排 |
3.3 C市 Y水库建设项目进度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市Y水库建设项目实施阶段进度风险识别 |
4.1 项目进度风险识别依据和分类 |
4.1.1 进度风险识别的依据 |
4.1.2 进度风险因素的分类 |
4.2 C市 Y水库建设项目实施阶段进度风险初步识别 |
4.3 C市 Y水库建设项目实施阶段进度风险二次识别 |
4.4 C市 Y水库建设项目实施阶段进度风险因素内涵分析 |
4.4.1 人员因素 |
4.4.2 机械因素 |
4.4.3 材料因素 |
4.4.4 方法因素 |
4.4.5 环境因素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市Y水库建设项目实施阶段进度风险评估 |
5.1 基于专家评价法的风险评估 |
5.1.1 专家选择与问卷设计 |
5.1.2 专家评价结果 |
5.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风险评估 |
5.2.1 确定风险因素集合 |
5.2.2 建立评价集合 |
5.2.3 建立权重集合 |
5.2.4 建立模糊关系矩阵 |
5.2.5 进行模糊综合评价 |
5.2.6 模糊综合评价结论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C市Y水库建设项目实施阶段进度风险应对 |
6.1 C市 Y水库建设项目实施阶段进度风险应对原则 |
6.2 C市 Y水库建设项目实施阶段进度风险应对措施 |
6.2.1 环境因素风险应对措施 |
6.2.2 人员因素风险应对措施 |
6.2.3 材料因素风险应对措施 |
6.2.4 方法因素风险应对措施 |
6.2.5 机械因素风险应对措施 |
6.3 C市 Y水库建设项目实施阶段进度风险监控及评价 |
6.3.1 C市 Y水库建设项目实施阶段进度风险跟踪监测 |
6.3.2 C市 Y水库建设项目实施阶段进度风险管理评价 |
6.4 构建项目进度风险管理长效机制 |
6.4.1 建立项目进度风险管理组织 |
6.4.2 完善项目进度风险管理制度 |
6.4.3 实施绩效考核工作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黄陵县店头镇西沟供水工程施工Ⅰ标项施工组织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国内国际发展现状 |
1.2.2 目前我国施工组织设计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工程概况 |
2.1 工程概况 |
2.2 施工条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施工导流 |
3.1 施工导流方案 |
3.1.1 导流标准 |
3.1.2 导流施工方案比选 |
3.1.3 导流计划 |
3.2 导流建筑物设计 |
3.3 导流工程施工及围堰拆除 |
3.3.1 明渠开挖 |
3.3.2 围堰填筑及排水 |
3.3.3 围堰拆除 |
3.4 安全度汛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主体工程施工 |
4.1 施工准备 |
4.1.1 工区设置方案比选 |
4.1.2 施工现场准备 |
4.1.3 施工技术准备 |
4.1.4 临时工程设施建设 |
4.1.5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
4.2 测量放线 |
4.3 沟槽土方开挖 |
4.3.1 沟槽开挖前准备 |
4.3.2 堆土及弃土外运 |
4.3.3 沟槽开挖 |
4.3.4 开挖后对管槽的要求 |
4.4 旱地管槽灰土及砂砾垫层施工 |
4.4.1 灰土施工要求 |
4.4.2 砂砾垫层施工要求 |
4.5 球墨铸铁管道安装 |
4.5.1 下管 |
4.5.2 承口清理 |
4.5.3 清理胶圈和安装胶圈 |
4.5.4 清理插口表面 |
4.5.5 对口 |
4.5.6 检查 |
4.5.7 安装注意事项 |
4.6 钢管焊接 |
4.6.1 钢管管材和焊接材料的采购和检验 |
4.6.2 管道焊接 |
4.6.3 管道定位安装 |
4.7 混凝土镇墩施工 |
4.7.1 模板工程 |
4.7.2 混凝土浇筑 |
4.7.3 混凝土的养护和成品保护 |
4.8 土方回填 |
4.9 阀井施工及金属结构安装 |
4.9.1 阀井施工 |
4.9.2 蝶阀、排气阀及管件安装 |
4.10 打压实验 |
4.11 管道冲洗与消毒 |
4.12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质量控制与管理措施 |
5.1 质量管理体系 |
5.1.1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机构 |
5.1.2 质量跟踪检测 |
5.1.3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流程 |
5.2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
5.2.1 质量方针 |
5.2.2 质量目标 |
5.3 质量控制与动态控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安全保证与管理措施 |
6.1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计划 |
6.1.1 机构设置 |
6.1.2 人员配备及职责 |
6.1.3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计划 |
6.2 危险源辨识及采取的控制措施 |
6.2.1 施工机械危险源 |
6.2.2 中毒危险源 |
6.2.3 物体打击危险源 |
6.2.4 火灾事故危险源 |
6.2.5 坍塌事故危险源 |
6.2.6 施工用电危险源 |
6.3 安全警示标志设置 |
6.4 安全防护措施 |
6.4.1 高处作业安全防护措施 |
6.4.2 施工用电安全防护措施 |
6.4.3 模板工程安全防护措施 |
6.4.4 安全通道防护措施 |
6.5 危险性较大的专项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
6.5.1 吊装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
6.5.2 危险物品安全技术措施 |
6.6 对可能造成损害的地下管线专项防护措施 |
6.6.1 地下管线保护原则 |
6.6.2 管线悬吊保护加固措施 |
6.6.3 施工范围内管线破坏应急措施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环境保护措施及文明施工 |
7.1 管理体系及组织机构 |
7.1.1 环境保护体系 |
7.1.2 组织机构、职责 |
7.2 环境保护的目标、指标 |
7.2.1 环境保护目标 |
7.2.2 环境保护指标 |
7.3 环境保护职责 |
7.4 环境保护措施 |
7.4.1 噪声污染防治 |
7.4.2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 |
7.4.3 危险品和有毒有害物质的管理 |
7.4.4 生态环境保护 |
7.5 环境清理 |
7.6 表土剥离及复垦措施 |
7.7 “三同时”制度的落实措施 |
7.8 文明施工 |
7.8.1 文明施工保证体系、组织机构 |
7.8.2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
7.8.3 灭火器、电焊机、氧气瓶、乙炔瓶托架 |
7.8.4 仓库、弃渣场及堆弃场的文明施工措施 |
7.8.5 施工车辆的文明施工措施 |
7.8.6 垃圾箱、厕所、值班房、临时工棚文明措施 |
7.8.7 “工完、料净、场地清”措施 |
7.8.8 各种安全标志牌 |
7.9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 |
8.1 编制原则 |
8.2 工期要求及进度安排指标 |
8.2.1 施工进度工期要求 |
8.2.2 施工进度安排指标 |
8.3 工程施工甘特图 |
8.4 工期保证措施 |
8.4.1 组织机构 |
8.4.2 人员保证措施 |
8.4.3 机械设备保证措施 |
8.4.4 后勤保证措施 |
8.4.5 技术保证措施 |
8.4.6 加强现场管理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资源配置计划及保证措施 |
9.1 施工导流资源配置计划 |
9.2 施工场地清表 |
9.3 沟槽开挖 |
9.4 灰土垫层及砂砾垫层施工 |
9.5 管道安装 |
9.6 管周人工砂砾回填 |
9.7 镇墩及阀井施工 |
9.8 打压试验 |
9.9 管顶土方回填 |
9.10 管道冲洗消毒 |
9.11 机械设备配置计划 |
9.12 人力资源配备计划 |
9.13 保证措施 |
9.14 物资采购 |
9.14.1 采购原则、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
9.14.2 需求计划和招标采购计划的编报、审批 |
9.14.3 招标采购 |
9.14.4 质量控制及验收 |
9.15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和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三峡工程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与难点 |
第一章 民国时期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初步设想与勘测(1918—1948) |
第一节 国人的三峡设想与首次勘测 |
一、孙中山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资源设想 |
二、首次勘测三峡水力资源 |
第二节 美国人的三峡开发计划与夭折 |
一、潘绥计划 |
二、萨凡奇计划 |
三、三峡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 |
四、萨凡奇计划的中止 |
第二章 三峡工程的早期方案制定(1949—1977) |
第一节 毛泽东描绘三峡蓝图 |
一、水利是工农业生产的中心环节 |
二、“毕其功于一役” |
三、中苏合作开展查勘 |
第二节 林李之争与三峡决策 |
一、最初的争论 |
二、南宁会议上的“御前争论” |
三、周恩来查勘三峡与成都会议 |
第三节 三峡工程第一次筹建热潮 |
一、“积极准备充分可靠”:三峡科研大协作 |
二、200米蓄水位的初步设计工作 |
三、“有利无弊” |
第四节 三峡工程的实战准备——葛洲坝水利枢纽的兴建 |
一、葛洲坝水利枢纽的提出 |
二、建设中的波折 |
第三章 三峡工程的深入研究论证(1978—1988) |
第一节 重提三峡工程 |
一、坝址选择 |
二、纷争再起 |
三、邓小平的三峡之行 |
第二节 三峡工程第二次筹建热潮 |
一、三峡工程加速上马与“翻两番”战略目标 |
二、审查通过150米蓄水位方案 |
三、用改革的办法建设三峡 |
第三节 关于工程近期能否上马的争论 |
一、蓄水位之争 |
二、党内外的争论 |
第四节 三峡工程的重新论证 |
一、开展重新论证 |
二、论证中的论争 |
第四章 三峡工程的兴建决策(1989—1992) |
第一节 三峡工程重新进入决策进程 |
一、历史的插曲:围绕《长江长江——三峡工程论争》一书的争论 |
二、江泽民视察长江 |
三、“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 |
四、三峡工程论证汇报会 |
五、审查通过175 米蓄水位方案 |
第二节 表决定案 |
一、三峡宣传热 |
二、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三峡工程议案 |
第五章 三峡工程的建设实施(1993—2009) |
第一节 施工准备阶段 |
一、开展前期准备工作与施工 |
二、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
第二节 工程建设期 |
一、一期工程建设 |
二、二期工程建设 |
三、三期工程建设 |
第三节 三峡移民政策 |
一、实施优惠政策 |
二、外迁移民安置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8)南昌市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杨家滩泵闸工程质量监督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小结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论文的研究目标 |
1.3.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方法 |
2.1 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概念及监督主体 |
2.1.1 工程质量监督基本概念 |
2.1.2 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主体 |
2.2 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依据 |
2.2.1 国家级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相关法律法规 |
2.2.2 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行业技术标准 |
2.2.3 江西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相关规章 |
2.2.4 南昌市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相关规章 |
2.3 模糊综合评价法 |
2.3.1 模糊综合评价法原理 |
2.3.2 模糊综合评价法步骤 |
2.3.3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工程质量监督中运用的可行性分析 |
第3章 南昌市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内容 |
3.1 南昌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体系 |
3.1.1 南昌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主体 |
3.1.2 南昌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范围 |
3.1.3 南昌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制度 |
3.2 南昌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内容 |
3.2.1 建设初期质量监督内容 |
3.2.2 施工阶段质量监督内容 |
3.2.3 验收阶段质量监督内容 |
3.3 南昌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要点 |
3.3.1 土石方开挖质量监督要点 |
3.3.2 水工混凝土浇筑质量监督要点 |
3.3.3 灌浆工程质量监督要点 |
3.3.4 堤防修建及除险加固质量监督要点 |
3.3.5 机电设备安装质量监督要点 |
3.3.6 泵站安装工程监督要点 |
3.4 小结 |
第4章 杨家滩泵闸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监督评价与分析—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 |
4.1 杨家滩泵闸工程简介 |
4.1.1 工程概况 |
4.1.2 主要工程量 |
4.1.3 工程进度管理 |
4.1.4 主要施工方法及施工工序 |
4.1.5 参建各方质量行为 |
4.2 杨家滩泵闸工程质量监督内容 |
4.2.1 建设初期质量监督内容 |
4.2.2 施工阶段质量监督内容 |
4.2.3 工程验收质量监督内容 |
4.3 构建杨家滩泵闸水利工程质量监督评价指标体系 |
4.3.1 一级指标 |
4.3.2 二级指标 |
4.3.3 三级指标 |
4.4 杨家滩泵闸工程质量监督模糊综合评价 |
4.4.1 指标数据获取 |
4.4.2 权重的确定 |
4.4.3 评价结果 |
4.5 综合评价结果及问题分析 |
4.5.1 建设初期质量监督水平评价结果及问题分析 |
4.5.2 施工阶段质量监督水平评价结果及问题分析 |
4.5.3 验收阶段质量监督水平评价结果及问题分析 |
第5章 对策与建议 |
5.1 提升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对策 |
5.1.1 建设初期质量监督提升对策 |
5.1.2 施工阶段质量监督提升对策 |
5.1.3 验收阶段质量监督提升对策 |
5.2 南昌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提升建议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深圳市东部过境高速公路连接线工程水土保持策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外水土保持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水土流失现状 |
1.2.2 国外水土保持研究现状 |
1.2.3 国外水土保持研究动态 |
1.3 国内水土保持研究现状 |
1.3.1 国内水土流失现状 |
1.3.2 国内水土保持研究现状 |
1.3.3 国内水土保持研究动态 |
第2章 现状调查与分析 |
2.1 现状调查 |
2.1.1 基本情况调查 |
2.1.2 公路及周边道路现状调查 |
2.1.3 工程周边水土流失及防治现状调查与分析 |
2.2 自然概况调查 |
2.2.1 地形地貌调查 |
2.2.2 地质调查 |
2.2.3 气候气象调查 |
2.2.4 水文调查 |
2.2.5 土壤、植被调查 |
2.2.6 生态用水来源和保障情况调查 |
2.2.7 与基本生态控制线的关系分析 |
2.2.8 与水源保护区的关系分析 |
2.3 社会经济情况调查 |
2.4 调查分析结果 |
第3章 水土流失分析 |
3.1 水土流失时段分析 |
3.2 水土流失预测分区分析 |
3.3 水土流失预测分析 |
3.3.1 扰动原地貌、土地及植被预测分析 |
3.3.2 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预测分析 |
3.3.3 土石方运转预测分析 |
3.3.4 预测方法和参数的选取 |
3.3.5 水土流失量分析 |
3.4 水土流失危害分析 |
3.5 预测分析结果 |
第4章 水土流失防治分析 |
4.1 防治原则与目标 |
4.1.1 防治原则 |
4.1.2 防治目标分析 |
4.2 防治责任范围和防治分区分析 |
4.2.1 防治分区分析 |
4.2.2 防治责任范围分析 |
4.3 对主体工程已有水土保持措施评价 |
4.3.1 隧道工程 |
4.3.2 地面道路接线工程 |
4.3.3 桥梁托换工程 |
4.3.4 管线改迁工程 |
4.3.5 绿化景观工程 |
4.4 新增水土保持措施评价 |
4.4.1 项目区绿化工程 |
4.4.2 排水、沉沙措施 |
4.4.3 临时用地防护 |
4.5 防治措施总体布局 |
4.6 水土流失防治分析结果 |
第5章 水土保持措施分析 |
5.1 排水工程措施分析 |
5.1.1 工程等级标准 |
5.1.2 集流分区及流量计算、校核 |
5.2 绿化措施分析 |
5.2.1 隧道暗埋段绿化措施分析 |
5.2.2 地面接线道路绿化措施分析 |
5.3 施工期临时措施分析 |
5.3.1 临时排水沟 |
5.3.2 临时拦挡、沉沙措施 |
5.3.3 其他临时措施 |
5.4 水土保持措施分析结果 |
第6章 水土保持监测分析 |
6.1 监测范围分析 |
6.2 监测内容分析 |
6.3 监测时段分析 |
6.4 监测方法分析 |
6.4.1 调查监测分析 |
6.4.2 地面调查分析 |
6.5 监测分析结果 |
第7章 实施保障措施分析 |
7.1 组织机构分析 |
7.2 管理措施分析 |
7.3 工程施工分析 |
7.4 检查与验收分析 |
7.5 实施保障措施分析结果 |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水电站项目工程变更管理问题与改进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
1.4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文结构 |
2 理论综述 |
2.1 项目管理历史与现状 |
2.2 工程变更管理研究现状 |
2.2.1 国外项目工程变更管理研究现状 |
2.2.2 国内项目工程变更管理研究现状 |
2.3 工程变更管理的理论基础 |
2.3.1 项目生命周期与工程变更 |
2.3.2 项目三重约束 |
2.3.3 项目整体变更控制 |
2.3.4 系统论 |
2.3.5 本文研究课题与各项理论之间的关系论述 |
3 JZ-7水电站项目变更现状 |
3.1 案例项目简介 |
3.2 案例项目的代表性 |
3.3 JZ-7水电站项目工程变更现状 |
3.3.1 案例项目工程变更整理与统计 |
3.3.2 案例项目工程变更在生命周期中的分布 |
3.3.3 案例项目工程变更管理制度与流程 |
4 案例项目工程变更管理问题与原因分析 |
4.1 工程变更问题的表现形式 |
4.2 工程变更管理问题归纳 |
4.3 工程变更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4.4 工程变更管理问题形成机理 |
5 水电站建设项目变更管理改进措施 |
5.1 解决水电站工程变更管理问题的思路 |
5.2 工程变更管理问题的改进措施 |
5.3 实施整体变更控制的实现路径 |
5.3.1 合理定义项目 |
5.3.2 实施整体变更控制的做法 |
5.3.3 基于整体变更控制的工程变更管理流程 |
6 总结及建议 |
6.1 本文结论 |
6.2 局限及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东深供水改造工程土石方开挖质量监理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北京市生产建设项目水影响评价审查实施效果研究[D]. 林雅超.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2]潍河五莲县段综合治理工程设计与评价[D]. 谭飞.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3]青海CN山区公路工程进度管理及控制研究[D]. 韩守勇. 长安大学, 2020(06)
- [4]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进度管理的研究[D]. 刘武. 湖南大学, 2019(02)
- [5]C市Y水库建设项目实施阶段进度风险管理研究[D]. 贾璐.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6]黄陵县店头镇西沟供水工程施工Ⅰ标项施工组织设计[D]. 王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7]三峡工程决策研究[D]. 武菲.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8]南昌市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杨家滩泵闸工程质量监督为例[D]. 刘鑫. 南昌大学, 2019(02)
- [9]深圳市东部过境高速公路连接线工程水土保持策略与分析[D]. 赵琳. 湖南大学, 2019(06)
- [10]水电站项目工程变更管理问题与改进措施研究[D]. 谢文贵. 云南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