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省科技奖励委员会主任委员调整(论文文献综述)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1](2020)在《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文中认为渝科局发[2020]129号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发挥科技奖励的激励作用,完善科技奖励工作机制,我局对《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进行了修订,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2020年11月10日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做好本市科学技术奖励工作,进一步规范重庆市科学技术奖(以下简称市科学技术奖)的提名、受理、评审、授奖等各项活动,根据《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制定本细则。
杨涵[2](2019)在《科研成果行政奖励法治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研成果行政奖励作为一种行政行为,实践中乱象丛生,学界亦鲜少关注。目前我国科研成果行政奖励法律规范散见于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各级地方政府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中,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地方政府规章,不仅效力位阶较低,甚至存在下位法违反上位法而无任何审查措施的现象,同时还存在着奖项设置不合理、评审标准不科学、评审程序不正当以及派生待遇不公平等缺陷。这些制度缺陷,导致在实践中评审过程不规范、不透明,监督机制中仅有的异议制度软弱无力,同时缺乏司法救济途径,行政相对人求诉无门。因此,在立法方面,我国应当在行政法规层面制定统一的科研成果行政奖励条例;优化奖项设置,增设国家级哲学社会科学奖,细分学科领域奖项;根据具体学科领域制定评审标准,制定精细化、可操作性的评审标准;完善评审程序,健全专家遴选制度,设置有效的回避制度,简化评审程序以及实行评审程序公开。监督机制方面,通过监察委、同级人大、公众、第三方机构监督,保证奖励活动的公正性。救济途径方面,将行政奖励纳入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范围之内,以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为科研创新提供救济保障。
姜玉鑫[3](2019)在《“沈阳建筑大学机械学院宣传册”中汉语无主句英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篇翻译实践报告以“沈阳建筑大学机械学院宣传册”为翻译文本,通过对该文本内容和结构的研读与分析,发现在该文本中含有大量的无主句,在目的论的指导下,笔者制定了适合的翻译策略并进行翻译。本报告主要阐述了无主句的翻译方法,以及在不断翻译的过程中,对这一类文本中无主句的翻译应采用策略的分析和总结。本翻译实践报告以弗米尔的翻译目的论为指导,对理工大学工科学院宣传册文本翻译中无主句的翻译进行研究。结合在翻译实践中采用的翻译技巧及策略,提高翻译质量与速度。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和分析,找到翻译文本中的重难点,结合翻译理论对这些问题一一化解,以期找到普遍适用于该类文本中无主句的翻译策略和技巧。通过发现问题,解读分析,结合理论以及总结方法等过程,将目的论透彻地运用到科技类文本的翻译,从而解决在翻译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笔者通过总结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相应的翻译策略,发现针对汉语无主句的翻译可以从三方面入手,即增加主语,包括增加逻辑主语和增加形式主语it;句式转换,包括使用there be句型和主动变被动;逻辑关系转换,包括主次关系转换,总分关系转换以及并列关系转换。通过本次翻译实践及实践报告撰写,笔者以期能够掌握高校宣传册文本中无主句翻译的基本策略和技巧,同时也能为他人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启示。
曾凡勇[4](2016)在《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自20世纪初萌芽,经过11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科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21世纪的今天,回顾过去110多年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不仅有助于理清学科的发展脉络,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并且对于把握学科发展方向也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对于中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老一辈学者们积累了丰富的本底资料,但是,尚未有人做过全面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将致力于填补这一空白。本研究通过书籍、期刊、网络、专家访谈等方式,获取了大量与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和科学研究相关的文献和史料。作者利用历史与逻辑、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获得的文献、史料、访谈材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结合每个时期学科的特点,作者把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分为萌芽期(1949年以前)、形成期(1950-1976年)、发展期(1977-1999年)和完善期(2000-今)四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学科的历史沿革、科学研究进展、教材和专着、重大科技成果、政府部门颁布的法律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经过110多年的发展,我国森林保护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展过程一波三折,到今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学科定位日益清晰、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科学研究成效显着、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国际合作得到加强等,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森林保护专门人才,产出了一大批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实用技术,为国民经济发展、国土生态安全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通过研究,发现了学科发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促进学科发展的5条政策建议、5个发展方向以及12个重点研究领域,对于我国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王发银[5](2015)在《面向行业的协同创新中心创新绩效评价研究》文中提出2011年4月24日,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胡锦涛同志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为进一步推进协同创新,使产学研用充分融合,依托高校学科优势,提升创新能力。教育部、财政部于2013年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通知”》(简称“2011计划”),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协同创新作为未来一段时间内技术创新的主要模式,对其进行研究,通过探索协同模式,为全面实行机制体制改革,释放科技创新力量,最大限度的发挥创新资源的协同效应最大化,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本论文通过对面向行业的协同创新中心创新绩效研究,建立了科学合理的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以“深海工程和高技术船舶协同创新中心“为例,进一步验证了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模型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此基础上从技术创新绩效和创新要素协同创新绩效两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提升策略。首先,基于协同创新的基础理论,阐述了面向行业的协同创新中心的创新动因,驱动运行机理和运行创新机制。首先,深入剖析了协同创新、协同创新中心和面向行业的协同创新中心的内涵、分类和特征等,并详细介绍了协同学、知识协同和协同优化等基础理论;接着,从选择动因、协同动因和改革动因三个方面剖析了面向行业的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创新的动因,在从创新文化、行业市场和科技三个方面分析了协同创新驱动因素的基础上,详细剖析了协同创新的驱动机理;最后,从战略协同、组织协同和知识协同三个方面对创新运行协同机制进行了阐述,从组织机制、人才培养机制、科学研究机制、人事管理机制、资源共享机制等方面剖析了协同创新的运行管理机制。其次,建立了科学合理的面向行业的协同创新中心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定性和定量的指标筛选模型,同时构建了创新绩效评价模型,并进行实例验证分析。首先,从技术性创新绩效和协同性创新绩效两个方面对创新绩效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其中技术性影响因素包括社会环境、行业创新环境和政府政策环境,协同性创新因素包括协同参与单位、协同组织和协同成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全面的创新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通过定性优化和基于灰色管理模型的定量优化,建立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再者,构建了基于“协同优化-层次分析-熵”创新绩效评价模型。首先,在对各类评价模型的综合分析基础上,利用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协同优化构建了判断协同创新中心是否协同的判别模型;其次,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构建了基于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的创新绩效评价模型最后,以“深海工程与高技术船舶协同创新中心”为实例进行创新绩效评价验证,并依据评价结果分析该中心的技术创新绩效和协同性创新绩效。通过对“深海工程与高技术船舶协同创新中心”评价结果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协同成果、人事制度改革和人才培养制度改革的创新绩效提升策略。其次,针对面向行业的协同创新中心特征,从技术创新和协同创新绩效提升策略进行了创新绩效提升策略分析,从创新文化、创新任务凝练、创新基地等三个方面提出技术创新提升策略,从组织模式与运行方式协同、人事管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管理、资源共享、国际交流等六个方面提出创新要素提升策略。
谭鹏[6](2013)在《云南省科技奖励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文中认为科技奖励工作是推动科技进步的一项重要激励措施,对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具有重大作用。近几年,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省科技厅电子政务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开发新一代科技奖励评审管理系统,对进一步提高科技奖励评审的权威性,避免人为因素给科技奖励评审工作带来的各种影响,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利用效率,增强科技工作者的科研积极性和科研水平,显得越来越迫切。本文基于云南省科技奖励管理业务的流程分析,阐述科技奖励申报及评审环节全程数字化的必要性,提出了系统部署便捷、安全、可靠,开发工具较为先进,系统功能满足用户需求,系统操作界面友好,操作方便实用的设计目标。通过面向对象的方法,以科技厅奖励办的业务背景和实际需求为基础,对系统进行了包括业务需求、功能需求、数据需求和非功能需求在内的需求分析,根据需求设计了包括奖励申报阶段和奖励评审阶段各业务的流程图、用例图和概念类图,同时进行了相关的用例描述,在系统设计中重点列出了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和数据库设计。本文还阐述了科技奖励管理信息系统的重点和部分模块,论述了系统的具体实现。论文设计的系统,实现了申报、评审、管理全过程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应用,为项目申报单位填报材料、专家网络评审和奖励办电子化管理提供了重要支持,大幅为项目申报单位“减负”、节约了申报单位填报推荐材料的时间和成本;也为评审专家提供了便捷、高效的网络评审手段;同时,创新了科技奖励管理方式,大幅提高奖励管理部门工作效率、降低办公成本,进一步提升了科技奖励评审的科学性、公平性、公正性、公开性和准确性。论文最后对科技奖励管理信息系统研究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对进一步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秦穆[7](2013)在《让清风正气回荡在科学研究的殿堂——云南省科技奖励廉政工作创新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学技术奖励制度是我国科技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的具体体现,是国家对科技发展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党和国家政府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奖励工作,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在解放区制定和实施了一些科技奖励政策。新中国一成立,就把科技奖励作为一项基本的科技政策。科技奖励制度随着国家的
赵小平[8](2012)在《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 ——以法治科技观为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选取“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为题,以科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科技观为线索,遵循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研究思路,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探索了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从萌芽到确立的艰难历程,并借助科技事件,进一步揭示了不同时期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状况。论文具体分六章展开分析:第一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发展渊源(1921-1949)。根据地时期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是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摇篮。在中国共产党早期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与法治观指引下,根据地科技科技法制促进了科技文化建设。萌芽于根据地时期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成立后得以初步确立并促进了科技事业的发展,但这种“阶级性”与“功利性”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日后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中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消极影响。第二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初步创建(1949-1957)。“阶级性”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成立后初步确立,在法治科技观影响下,科技法制建设从科研机构与社团、科技奖励、科技人员的培养与管理、国际科技合作等方面展开,科技文化在科技法制的框架内建设发展。中国科学院的组建、留学生归国潮、技术革新运动以及“156项”工程的实施等科技事件揭示出法治科技观指引下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共同促进了共和国科技事业向前发展。第三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曲折发展(1957-1966)。在强调“阶级性”的重人治、轻法治科技观影响下,科技法制建设从总体上经历了停滞、削弱及走下坡路的过程,科技界反右、科技大跃进以及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科技事件反映了“重人治、轻法治”科技观影响下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在曲折中发展。正是有了科学精神的回归与中共中央即时纠偏,才能取得成功合成牛胰岛素等标志性科技成就,从而迎来共和国第一个科技发展的黄金期。第四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畸形发展(1966-1976)。“人治+群治”科技观影响下,毛泽东《最高指示》被视为科研领域人们行为与判断是非的准则。科技法制建设几近空白,科技事业遭受严重摧残。对相对论的批判与蜗牛事件是文革时期批判资产阶级学说、批判洋奴哲学的典型,揭示出“人治+群治”科技观影响下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畸形发展,共和国同世界本来缩小的科技差距又拉大了。第五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恢复发展(1976-1993)。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不仅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也推动了科技领域“人治”观念向“法治”观念的革新。摒弃“阶级性”的法治化科技观在这一时期逐步确立,以《科技进步法》为龙头的科技法制体系到1993年已初步形成。伴随着科技法制的恢复发展,科研机构与社团相继恢复建立,科技人员与科学的地位获得了极大提高,共和国迎来了科技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期。陈梦猇事件、韩琨事件以及曹时中事件反映出法治化科技观引导下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恢复发展进程;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立,使共和国获得南极事务的决策权,标志着共和国的极地考察事业进入一个新阶段,预示着共和国的国际科技合作走向世界。第六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谐调发展(1993-)。自1993年《科技进步法》实施以来,第三代与第四代领导人高度重视新时期的科技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在1999年以宪法形式确立,共和国终于从人治走上了法治的轨道。从此,共和国科技法制建设进入以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为主要内容、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科技为奋斗目标的新阶段。伴随着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法治科技观的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法制体系在2010年基本形成,科技文化在建设健全的科技法制框架内谐调发展,共和国迎来科技发展的第三个黄金期。三桩科普文章官司反映了科技人员在自觉履行科技共同体的社会责任,揭示出中国科技界的社会分层状况与科学精神的部分缺失。“汉芯”事件的披露与处理显示出全社会尤其是科技共同体的科技法律意识在不断提高,促进了科研诚信法制建设,也反映出科技评价法律机制亟待改进;《科普法》中“伪科学”一词的存废之争事件,引起了全社会对科学精神的关注。这几起科技事件折射出“功利性”法治科技观的消极影响,启示我们应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和谐法治科技观。结论:萌芽于根据地时期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经历了一个从“自在”到“自觉”的确立过程,以法治科技观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科技文化是科技法制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而科技法制则是科技文化健康发展的制度保障。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的历程启示我们:必须坚决摒弃“阶级性”的法治科技观,逐步摒弃“功利性”的法治科技观,构建一种新型的和谐法治科技观。
朱世桂[9](2012)在《中国农业科技体制百年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的时期,保障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对农业科技的需求日愈强烈,我国进入了更加依靠现代科技创新驱动的新阶段;要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必须有完善的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来保障,但我国历史形成的农业科技体制弊端,如条块分割,农科教分离、科技经济脱节、缺乏科学的创新评价机制等问题,严重制约着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因此从历史的视角来研究探索农业科技体制形成与改革创新方略,为农业科体制改革提供理论和现实参考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技体制是科技活动的组织体系、管理形式和组织运行机制等的总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央颁布《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以来,体制问题一直是科技界讨论关注的热点。围绕农业科技体制人们在讨论中比较关注农业科技体制的弊端、运行障碍及其克服的办法,至于当前科技体制是如何形成、特点如何、体制问题的根源如何产生、国家在构建科技体制过程中有那些经历、受哪些因素影响、产生了哪些启示等,探讨不够全面系统,历史性的研究成果相对缺乏也比较零散。农业科技体制一般涉及到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的内容,本论文以我国农业科技体制为研究对象,以20世纪这一百年为经度,以各时期科技体制的主要内容为纬度,面对前人较少涉及制度层面的科技体制形成及发展本因研究的缺憾,基于历史文献资料调研的基础上,采用多学科理论与方法,本文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一百年来的变化历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将体制百年变迁分为四个重要时期,并对各时期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的内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分析了不同国家科技体制模式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形成的影响,并阐述了国情、政府政策等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的一些特点、历史启示,最后提出了未来农业科技体制完善发展的战略对策。第一,分析中国农业科技体制萌芽初创时期(1897--1937年)体制化过程与创立情况,得出中国农业科技体制是在近代社会力兴改革变法的政治环境、振兴实业改良传统农业的经济环境、开始重视科技引进西方农学的科学文化氛围下创建产生。来自政府和社会两方面重视农业科技的推动力量,以立农报、兴农学,引进西方农业科技;以设农政,建机构,开展农事试验研究,奠定体制化的组织基础;以组社团,促交流,颁布《中央及地方农事试验场联合办法》等规章,构建了农业科技宏观管理体制和农科组织基本框架,在组织管理上逐渐将农业科研管理逐渐从农业生产行政管理中独立出来,组织机构日渐发展,形成我国农业科技体制雏形。第二,重点描画了1937年以后国统区、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日占区不同区域农科体制形成及我国农业科技体制的曲折发展。国统区为了适应战时经济需要,原中央所属的农业科研机构与地方农业试验机构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建立了以工作站为代表的一套农业推广制度,以及统一合作的农业科技运行机制;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通过引进、培养农业科技人才,设立边区农科机构组织,开展科技奖励等,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也初步构建了注重技术试验推广应用的边区农业科技体制,为解放后创建新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奠立了一定的思想基础和建设经验。日占区日伪从强化殖民统治出发,优先开展见效快生产上急需的应用性研究,建立了一批农事试验机构,构建了科研计划目标明确、组织结构较为完整、设施相对配套齐全的日伪农业科技体制,为东北等地解放后农业科技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第三,按1949—1957年和1958—1978年两个阶段主要介绍新中国成立后当代农业科技体制重新构建与波动调整的历史内容,分析了组建独立的农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县建“四级农科网”等新的农业科教体制形成过程,肯定了在集中型计划管理体制下协作攻关科技组织方式的制度合理性,梳理了新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调整的历程,探讨了农业科技高度集中的计划性管理方式、农科组织体系隶属关系多样、科技体系条块分割、重复分散的历史成因。第四,全面回顾总结了1978年起我国改革开放后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实践及成效,既反映了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中引导科技面向经济建设的成效,又对以科技拨款方式转变为主的科技运行机制改革等政策实施后,基础性、公益性特点的农业科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体制改革的矛盾与困惑,进行了客观描述等。第五,历史地探析了美国、日本、前苏联等不同国家的科技体制模式及其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形成的作用。第六,运用综合集成等方法,总结了百年来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历史演变特点,和从资源禀赋与基本国情、社会政治环境和政府政策、世界农业科技革命和农业科技自身发展特点、市场需求及国际经济一体化等方面探讨了其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发展的影响。最后归纳了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的主要历史经验与启示,分析梳理了当前农业科技体制的现状与主要问题,基于历史与现实探讨了未来我国农业科教体制建设的基本原则,提出完善我国农业科技体制的战略思路,建议侧重在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优化农业科技管理协同创新、完善政府主导市场引导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建立官民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体制、建立健全多元价值的科技评价制度等,将为我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创新提供历史科学的参考依据。
李年华[10](2012)在《江西:完善政策措施 不断提高科技奖励工作水平》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江西省不断完善科技奖励的政策措施,积极创新,使科技奖励工作水平得到明显提高。2011年,江西省圆满完成了国家科技奖推荐工作,取得佳绩。一是争取国家科技奖年度推荐指标取得历史性突破。通过努力,江西省获推荐指标7项,指标数比往年翻了一番。二是江西省推荐项目通过国家科技奖初评(网评)数量、比例取得历史性突破,7项全部通过形式审查,6个项目通过2011年度国家科技奖初评(网评)。三是江西省推荐并主持完成的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数达3项,创历
二、省科技奖励委员会主任委员调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省科技奖励委员会主任委员调整(论文提纲范文)
(2)科研成果行政奖励法治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第五节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科研成果行政奖励概述 |
第一节 科研成果行政奖励的概念 |
一、行政奖励的内涵 |
二、科研成果行政奖励的内涵 |
三、科研成果行政奖励的性质 |
第二节 科研成果行政奖励的分类 |
一、人物奖励和成果奖励 |
二、国家级奖励和省部级奖励 |
三、物质奖励、荣誉奖励及权益类奖励 |
第三节 科研成果行政奖励的价值目标 |
一、激励价值 |
二、秩序价值 |
三、资源配置价值 |
第三章 我国科研成果行政奖励实践现状及其问题反思 |
第一节 法律规范现状与问题反思 |
一、法律规范层级、数量、年份现状 |
二、法律规范问题及反思 |
第二节 奖项设置、评审环节现状及问题反思 |
一、科学技术奖励奖项设置现状 |
二、哲学社会科学奖项设置现状 |
三、奖项设置、评审环节问题及反思 |
第三节 执行、监督现状及问题反思 |
一、执行乱象 |
二、监督缺失 |
第四节 救济途径现状及问题反思 |
一、诉讼救济方式缺失 |
二、非诉讼救济方式缺失 |
第四章 完善我国科研成果行政奖励法治化之构想 |
第一节 科研成果行政奖励的基本原则 |
一、依法奖励原则 |
二、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
三、正当程序原则 |
四、比例原则 |
第二节 完善科研成果行政奖励立法体系 |
一、统一中央及地方立法 |
二、优化奖项设置 |
三、完善评审环节 |
第三节 完善科研成果行政奖励监督制度 |
一、同级人大监督 |
二、监察机关监督 |
三、第三方机构监督 |
四、公众舆论监督 |
第四节 完善科研成果行政奖励救济体系 |
一、行政复议 |
二、行政诉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沈阳建筑大学机械学院宣传册”中汉语无主句英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任务描述 |
1.1 任务简介 |
1.2 任务特点 |
1.3 任务要求 |
2 翻译过程 |
2.1 译前准备 |
2.1.1 明确翻译任务目的 |
2.1.2 制定翻译计划 |
2.1.3 查找相关文献 |
2.1.4 准备翻译工具 |
2.2 翻译过程 |
2.3 译后事项 |
3 案例分析 |
3.1 无主句的翻译之增加主语 |
3.1.1 增加逻辑主语 |
3.1.2 指示代词it作主语 |
3.2 无主句的翻译之句式转换 |
3.2.1 使用there be存在句 |
3.2.2 主动变被动 |
3.3 无主句的翻译之逻辑关系转换 |
3.3.1 主次关系转换 |
3.3.2 总分关系转换 |
3.3.3 并列关系转换 |
4 翻译总结 |
4.1 结论 |
4.2 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宣传册原文与译文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几个定义 |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2 研究目标 |
1.2.3 主要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资料分析法 |
1.4.2 专家访谈法 |
1.4.3 综合分析法 第二章 萌芽期(1949年前) |
2.1 历史沿革 |
2.1.1 我国古代对资源昆虫的利用 |
2.1.2 我国古代对害虫的防治 |
2.1.3 我国近代昆虫学的兴起 |
2.1.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萌芽 |
2.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2.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2.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2.2.3 教材和专着 |
2.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2.3.1 国立中央大学 |
2.3.2 江苏昆虫局 |
2.3.3 上海商检局 |
2.3.4 中央农业实验所病虫害系 |
2.3.5 中央林业实验所 |
2.4 政府部门颁布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形成期(1950-1976年) |
3.1 历史沿革 |
3.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3.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3.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3.2.3 教材及专着 |
3.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3.3.1 中央林业部林业科学研究所 |
3.3.2 中国森林病虫通讯 |
3.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3.5.1 教学体系基本形成 |
3.5.2 科技创新平台逐步完善 |
3.5.3 科学研究系统深入 |
3.5.4 防治理念由化学防治向综合治理转变 第四章 发展期(1977-1999年) |
4.1 历史沿革 |
4.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4.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4.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4.2.3 教材及专着 |
4.2.4 重大科技成果 |
4.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4.3.1 中国林学会森林昆虫分会 |
4.3.2 中国林学会森林病理分会 |
4.3.3 森林保护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
4.3.4 森林病虫害生物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
4.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4.5.1 学科体系逐渐完善 |
4.5.2 科学研究硕果累累 |
4.5.3 国际交流得到加强 |
4.5.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
4.5.5 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第五章 完善期(2000至今) |
5.1 历史沿革 |
5.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5.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5.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5.2.3 教材及专着 |
5.2.4 重大科技成果 |
5.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5.3.1 国家林业局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中心 |
5.3.2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5.3.3 昆嵛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
5.3.4 全国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技术培训中心 |
5.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5.5.1 科研成果产出丰硕 |
5.5.2 教学体系日趋完善 |
5.5.3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着 |
5.5.4 国内外学术交流进一步广泛 |
5.5.5 人才培养成效显着 第六章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现状分析 |
6.1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取得的主要成绩 |
6.1.1 学科定位日益清晰 |
6.1.2 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
6.1.3 科学研究成效显着 |
6.1.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
6.1.5 国际合作得到加强 |
6.2 我国当代森林保护学科的研究特征 |
6.2.1 研究目标紧扣国家需求 |
6.2.2 研究对象从病原或害虫个体到整个生态系统 |
6.2.3 研究尺度从基因、细胞至全球 |
6.2.4 研究方法多学科交叉融合 |
6.2.5 防控理念与时俱进 |
6.3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迅速发展的原因 |
6.3.1 国家的高度重视 |
6.3.2 林业生产的稳步增长 |
6.3.3 林业高等教育事业的兴起 |
6.3.4 交叉学科和通用技术的快速发展 |
6.3.5 国外先进技术的发展和引入 |
6.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6.4.1 基础研究力量薄弱 |
6.4.2 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善 |
6.4.3 创新平台建设投入不足 |
6.4.4 国际合作交流有待加强 |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学科发展的政策措施及发展方向建议 |
7.1 促进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的政策建议 |
7.1.1 加大国家财政投入 |
7.1.2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
7.1.3 强化基础研究 |
7.1.4 凝练学科方向 |
7.1.5 追踪国际前沿 |
7.2 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方向建议 |
7.2.1 瞄准国家重大需求 |
7.2.2 多学科交叉融合 |
7.2.3 重大森林病虫害自我调控机理 |
7.2.4 外来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及生物安全 |
7.2.5 重大森林病虫害人为调控措施 |
7.3 森林保护学科重点研究领域建议 |
7.3.1 基础研究方面 |
7.3.2 应用研究方面 |
7.4 结论与讨论 |
7.4.1 结论 |
7.4.2 讨论 |
7.5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
(5)面向行业的协同创新中心创新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论文选题的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论文总体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的总体思路 |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面向行业的协同创新中心创新绩效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协同创新的内涵 |
2.1.2 协同创新中心的内涵、分类与特征 |
2.1.3 协同创新绩效的内涵 |
2.2 面向行业的协同创新中心内涵、特征与组织模式 |
2.2.1 内涵 |
2.2.2 特征 |
2.2.3 组织模式 |
2.3 协同理论分析 |
2.3.1 协同学理论 |
2.3.2 知识协同理论 |
2.3.3 协同优化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面向行业的协同创新中心创新动因分析、驱动运行机理与运行创新机制 |
3.1 面向行业的协同创新中心创新动因分析 |
3.1.1 以协同优化为目的的选择动因 |
3.1.2 以重大任务为依托的协同动因 |
3.1.3 以机制体制为核心的改革动因 |
3.2 面向行业的协同创新中心创新驱动机理 |
3.2.1 协同创新的驱动要素 |
3.2.2 面向行业协同创新的驱动机理 |
3.2.3 面向行业协同创新的实现路径 |
3.3 面向行业的协同创新中心创新运行机理 |
3.3.1 协同创新运行影响因素 |
3.3.2 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模型 |
3.3.3 基于协同创新任务的运行过程 |
3.4 面向行业的协同创新中心创新运行协同机制 |
3.4.1 战略协同 |
3.4.2 组织协同 |
3.4.3 知识协同 |
3.5 面向行业的协同创新中心创新管理机制 |
3.5.1 协同创新组织管理模式 |
3.5.2 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机制 |
3.5.3 协同创新的科学研究机制 |
3.5.4 协同创新的人事管理机制 |
3.5.5 协同创新的国际交流合作机制 |
3.5.6 协同创新的资源共享机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面向行业的协同创新中心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面向行业的协同创新中心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1 环境因素 |
4.1.2 主体因素 |
4.1.3 协同因素 |
4.1.4 技术因素 |
4.2 指标设计原则和分类 |
4.2.1 指标体系设计和遴选的原则 |
4.2.2 指标的分类 |
4.3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1 初始指标体系的建立 |
4.3.2 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筛选 |
4.3.3 面向行业的协同创新中心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面向行业的协同创新中心创新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
5.1 创新绩效评价模型构建的原则与选取 |
5.1.1 模型构建的原则 |
5.1.2 模型的选取 |
5.2 协同优化-层次分析-熵评价模型构建 |
5.2.1 模型评价的步骤 |
5.2.2 指标预处理 |
5.3 协同优化模型 |
5.3.1 信息素挥发模型 |
5.3.2 基于协同合作的信息素局部更新机制 |
5.3.3 求解协同优化模型 |
5.4 层次分析-熵评价模型构建 |
5.4.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评价层确定 |
5.4.2 熵评价模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深海工程与高技术船舶协同创新中心”创新绩效评价实证研究 |
6.1 “深海工程与高技术船舶协同创新中心”实证分析基础 |
6.1.1 中心构成 |
6.1.2 中心组织结构 |
6.1.3 中心协同创新机制体制 |
6.1.4 中心取得创新成效 |
6.2 “深海工程与高技术船舶协同创新中心”创新绩效评价 |
6.2.1 中心协同优化验证 |
6.2.2 中心创新绩效评价实证研究 |
6.3 “深海工程与高技术船舶协同创新中心”创新绩效评价分析 |
6.3.1 中心创新绩效优势分析 |
6.3.2 中心创新绩效存在问题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面向行业的协同创新中心创新绩效提升策略 |
7.1 “深海工程与高技术船舶协同创新中心”的创新绩效提升策略 |
7.1.1 重大协同成果提升策略 |
7.1.2 人事制度改革提升策略 |
7.1.3 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提升策略 |
7.2 面向行业的协同创新中心绩效提升策略 |
7.2.1 技术创新绩效提升策略 |
7.2.2 创新要素协同绩效提升策略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1: 深海工程与高技术船舶协同创新中心组建协议 |
附录2: 深海工程与高技术船舶协同创新中心章程 |
附录3: 深海工程与高技术船舶协同创新中心2009-2013年部分在研项目情况表 |
附录4: 深海工程与高技术船舶协同创新中心2009-2013年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情况表 |
附录5: 深海工程与高技术船舶协同创新中心2009-2013年共建研发平台情况表 |
附录6: 深海工程与高技术船舶协同创新中心2009-2013年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情况表 |
附录7: 深海工程与高技术船舶协同创新中心成员单位代表性双边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情况表 |
(6)云南省科技奖励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项目背景与问题概述 |
1.1.1 项目背景 |
1.1.2 问题概述 |
1.2 研究的意义和重要性 |
1.2.1 研究的意义 |
1.2.2 研究的重要性 |
1.3 研究的内容和主要工作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本人主要工作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系统的开发方法及相关技术 |
2.1 软件架构模式 |
2.1.1 C/S架构 |
2.1.2 B/S架构 |
2.2 系统开发技术 |
2.2.1 集中架构技术 |
2.2.2 DWR技术 |
2.2.3 组件开发技术 |
2.2.4 ExtJs技术 |
2.2.5 对象关系映射技术 |
2.2.6 JSON技术 |
2.2.7 智能分词成果查重 |
2.3 数据库技术 |
2.3.1 数据库范式 |
2.3.2 数据处理对象 |
第三章 需求分析 |
3.1 业务需求 |
3.1.1. 业务描述 |
3.1.2. 主要业务流程 |
3.2 功能需求 |
3.2.1 角色分析 |
3.2.2 业务功能 |
3.3 数据需求 |
3.3.1 项目填报 |
3.3.2 项目管理 |
3.3.3 在线升级 |
3.3.4 导入导出 |
3.3.5 评审管理 |
3.3.6 网上评审 |
3.3.7 短信收发 |
3.4 非功能需求 |
3.4.1 环境需求 |
3.4.2 性能需求 |
3.4.3 安全需求 |
第四章 系统设计 |
4.1 总体设计 |
4.1.1 系统设计的原则 |
4.1.2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
4.1.3 系统功能架构设计 |
4.2 功能模块设计 |
4.2.1 项目填报 |
4.2.2 项目管理 |
4.2.3 在线升级 |
4.2.4 导入导出 |
4.2.5 评审管理 |
4.2.6 网上评审 |
4.2.7 短信收发 |
4.3 数据库设计 |
4.3.1 主要实体属性图 |
4.3.2 主要实体关系图 |
4.3.3 主要数据库表设计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进一步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 ——以法治科技观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 科技法制 |
(二) 科技文化 |
(三) 法治科技观 |
三 研究现状与问题 |
(一) 研究现状 |
(二) 研究存在的问题 |
四 研究思路与内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内容 |
五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及不足之处 |
(一) 研究重点难点 |
(二) 研究创新之处 |
(三) 研究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发展渊源(1921-1949) |
1.1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科技观与法治观 |
1.1.1 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 |
1.1.2 马克思主义的法治观 |
1.2 根据地科技法制建设 |
1.2.1 宪法性文件对科技的规定 |
1.2.2 优待科技人才的政策法令 |
1.2.3 奖励发明与技术改进的规章 |
1.2.4 发展农林牧业的规章 |
1.3 根据地科技法制促进了科技文化建设 |
1.3.1 吸引和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 |
1.3.2 组建科研机构和科学社团 |
1.3.3 边区的科技奖励活动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初步创建(1949-1957) |
2.1 法治科技观的初步确立 |
2.1.1 第一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
2.1.2 政策性文件的有关论述 |
2.1.3 科技共同体的关注 |
2.1.4 “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 |
2.2 科技法制的初创 |
2.2.1 《共同纲领》与《五四宪法》对科技的规定 |
2.2.2 科研机构与社团的规章 |
2.2.3 科技人员的法规规章 |
2.2.4 科技奖励的法规规章 |
2.2.5 特定科技领域的法规规章 |
2.2.6 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国际协定 |
2.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
2.3.1 科技建制规章的彰显:中国科学院的组建 |
2.3.2 科技强国的召唤:留学生归国潮 |
2.3.3 科技奖励规章的凸显:技术革新运动 |
2.3.4 国际科技合作的先河:“156项工程”的实施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曲折发展(1957-1966) |
3.1 重人治、轻法治的科技观 |
3.1.1 第一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
3.1.2 未经法律程序的“科技宪法” |
3.2 科技法制的曲折发展 |
3.2.1 科研开发的法规规章与政策性文件 |
3.2.2 科技人员的法规规章与政策性文件 |
3.2.3 科技成果的法规规章 |
3.2.4 特定科技领域的法规规章 |
3.2.5 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国际协定 |
3.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
3.3.1 阶级性科技观的初显:科技界的“反右”运动 |
3.3.2 科学精神的缺失:科技大跃进 |
3.3.3 科学精神的回归: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畸形发展(1966-1976) |
4.1 “人治+群治”的科技观 |
4.1.1 《五·七指示》:开门办科研 |
4.1.2 《七·二一指示》:从工农中选拔科技人才 |
4.2 几近空白的科技法制建设 |
4.2.1 《七五宪法》取消了公民的科研自由权 |
4.2.2 《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 |
4.2.3 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国际协定 |
4.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
4.3.1 批判资产阶级学说:对相对论的批判 |
4.3.2 批判洋奴哲学:蜗牛事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恢复发展(1976-1993) |
5.1 科技观的法治化 |
5.1.1 第二代和第三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
5.1.2 科技共同体的关注 |
5.1.3 科技体制改革走上了法治化路径 |
5.2 科技法制体系的初步形成 |
5.2.1 科技基本法 |
5.2.2 科技研究开发法 |
5.2.3 科技成果法 |
5.2.4 特定科技领域的专门法 |
5.2.5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法 |
5.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
5.3.1 人治科技观的余毒:陈梦猇事件 |
5.3.2 法治化科技观的初步觉醒:韩琨事件 |
5.3.3 法治化科技观的再次觉醒:曹时中事件 |
5.3.4 南极事务决策权的取得:南极科学考察站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谐调发展(1993-) |
6.1 法治科技观的确立 |
6.1.1 第三代和第四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
6.1.2 政策性文件的有关论述 |
6.1.3 科技共同体的关注 |
6.2 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法制体系 |
6.2.1 科技基本法 |
6.2.2 科技研究开发法 |
6.2.3 科技成果法 |
6.2.4 特定科技领域的专门法 |
6.2.5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法 |
6.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
6.3.1 科技共同体的社会责任:科普文章官司 |
6.3.2 科研诚信的缺失:“汉芯”事件 |
6.3.3 科学精神的弘扬:《科普法》中“伪科学”一词的存废之争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9)中国农业科技体制百年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述 |
2.1 科技组织体系方面 |
2.2 我国科技体制转型与改革政策方面 |
2.3 农业科技体制建设、改革建议方面 |
三、研究理论、方法与资料来源 |
3.1 相关理论 |
3.2 研究方法 |
3.3 资料来源 |
四、论文的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
五、论文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初创时期(1897—1937) |
1.1 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创建的历史背景 |
1.1.1 清末中国社会政治背景 |
1.1.2 改良传统农业对科技体制化的客观需要 |
1.2 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化萌芽 |
1.2.1 立农报、兴农学,引进西方农业科技 |
1.2.2 设农政,建机构,尝试农事试验研究 |
1.2.3 农业科技体制化的前期探索 |
1.3 中国近代农业科技体制的创立 |
1.3.1 组建专门学术社团,促进农学交流机制 |
1.3.2 广设农业科研机构,构建农业科技体系 |
1.3.3 研究与推广结合,探索服务农业生产的科技运行机制 |
1.3.4 设立奖励制度,培育农学人才激励科技活动 |
第二章 农业科技体制曲折发展时期(1937—1949) |
2.1 国民政府农业科技体制调整与重建 |
2.1.1 变动频繁的国民政府农业管理机构 |
2.1.2 国家农业研究机构调整 |
2.1.3 农业推广与地方农业试验机构调整 |
2.1.4 大学设立的农业研究推广机构 |
2.1.5 战时统一合作的农业科技运行机制 |
2.1.6 战后民国政府农业科技体制复员重建 |
2.2 战争期间根据地和解放区农业科技体制 |
2.2.1 确立发展农业科技的重要地位 |
2.2.2 引进、培养农业科技人才 |
2.2.3 设立边区农科机构组织 |
2.2.4 边区农业科技体制雏形 |
2.3 日伪政府农科体制概况 |
2.3.1 “满铁”名义下日伪政府农科体制由来 |
2.3.2 日伪“满洲国”的农业科技体制的形成 |
2.2.3 日伪“满洲国”的农业科技运行机制 |
2.2.4 日伪侵略华北地区时的农业科研机构及活动 |
2.2.5 日伪的农业科技体制特点 |
第三章 当代农业科技体制调整与重构时期(1949—1978) |
3.1 新中国农业科技体制重构阶段(1949—1957) |
3.1.1 接管重组农业科研机构 |
3.1.2 组建独立的农业高等院校 |
3.1.3 筹建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 |
3.1.4 从上至下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 |
3.1.5 适应计划经济的农业科技体制基本确立 |
3.2 农业科技体制调整巩固阶段(1958—1966) |
3.2.1 大跃进背景下农业科技机构规模扩张 |
3.2.2 加强农业高校科研,科研机构精简恢复 |
3.2.3 农业科技管理独立建制,两级农科组织体系形成 |
3.3 农业科技体制整顿变化阶段(1966-1978) |
3.3.1 农业科学研究机构精简和下放 |
3.3.2 农业科技计划的协作攻关 |
3.3.3 四级农业科学实验网的建立 |
3.4 解放三十年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简要分析 |
第四章 我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创新时期(1978—2007) |
4.1 农业科技体制恢复与改革准备阶段(1978—1985) |
4.1.1 农业科研机构的恢复与调整 |
4.1.2 专业技术推广组织的健全 |
4.1.3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酝酿和准备 |
4.2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探索阶段(1985—1995) |
4.2.1 启动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
4.2.2 进行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实践 |
4.2.3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的体制改革探索 |
4.3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日渐深化阶段(1996—2007) |
4.3.1 酝酿科研机构和农业高校体制改革 |
4.3.2 农业科研机构转制分类改革 |
4.3.3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成效分析 |
4.3.4 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探索 |
第五章 不同体制模式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形成发展的影响 |
5.1 世界主要国家科技体制模式及其特点 |
5.1.1 分散多元的美国模式 |
5.1.2 高度集中的苏联模式 |
5.1.3 集中与分散结合的日本模式 |
5.2 日本模式对我国近代农业科技体制化的影响 |
5.2.1 后来居上的日本农业科技 |
5.2.2 取经日本的方式——翻译、留学、考察、聘教员 |
5.2.3 农业科技体制化过程中取经日本的主要内容 |
5.3 美国模式对民国时期农业科技体制形成的影响 |
5.3.1 美国农业科技体制的形成与特点 |
5.3.2 民国时期美国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形成的影响 |
5.3.3 仿效美国农业科技体制过程中的历史局限 |
5.4 苏联模式对我国当代农业科技体制形成的影响 |
5.4.1 学习苏联的时代背景 |
5.4.2 考察苏联科学技术和农业科技体制 |
5.4.3 苏联对我国当时农科体制构建的影响 |
第六章 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特点及动因 |
6.1 农业科技体制百年变迁主要特点 |
6.1.1 农业科技管理体系形成的特点 |
6.1.2 农业科技组织体系的变化特点 |
6.1.3 农业科技运行机制变化特点 |
6.2 我国农业科技体制百年变迁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6.2.1 农业资源禀赋与基本国情的影响 |
6.2.2 社会政治环境和政府政策的影响 |
6.2.3 世界农业科技革命和农业科技自身发展特点的影响 |
6.2.4 市场需求及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
第七章 中国未来农业科技体制发展战略的思考 |
7.1 当前农业科技体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7.1.1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基本状况 |
7.1.2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体制的主要问题 |
7.2 农业科技体制创新的基本原则 |
7.2.1 百年来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给我们的几点历史启示 |
7.2.2 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创新原则确定的三维视角 |
7.2.3 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创新的基本原则 |
7.3 农业科技体制创新的战略对策 |
7.3.1 科学设计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
7.3.2 强化农业科技管理协同创新机制 |
7.3.3 完善政府主导市场引导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 |
7.3.4 建立官民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体制 |
7.3.5 健全多元价值的农业科技评价制度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 历史文献类 |
(二) 专着类 |
(三) 论文类 |
(四) 学位论文类 |
(五) 电子文献类 |
附录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等成果情况 |
四、省科技奖励委员会主任委员调整(论文参考文献)
- [1]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J].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 重庆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0(22)
- [2]科研成果行政奖励法治化研究[D]. 杨涵. 广州大学, 2019(01)
- [3]“沈阳建筑大学机械学院宣传册”中汉语无主句英译实践报告[D]. 姜玉鑫.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4]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D]. 曾凡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6(02)
- [5]面向行业的协同创新中心创新绩效评价研究[D]. 王发银.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5(07)
- [6]云南省科技奖励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 谭鹏. 云南大学, 2013(01)
- [7]让清风正气回荡在科学研究的殿堂——云南省科技奖励廉政工作创新探索[J]. 秦穆. 中国科技奖励, 2013(01)
- [8]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 ——以法治科技观为视角[D]. 赵小平. 山西大学, 2012(01)
- [9]中国农业科技体制百年变迁研究[D]. 朱世桂.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1)
- [10]江西:完善政策措施 不断提高科技奖励工作水平[J]. 李年华. 中国科技奖励,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