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北省HIV/AIDS流行现状及疫情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晗希[1](2021)在《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自杀死亡分布及相关疾病负担研究》文中提出背景: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RRT)能够抑制 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复制,促进机体免疫重建。通过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不断降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以下简称 HIV 感染者)的病死率,但目前尚未找到治愈艾滋病的方法,HIV感染所致过早死亡或伤残及心理健康问题等给HIV感染者造成严重疾病负担。国内外研究均发现HIV感染者中抑郁、焦虑等症状出现比例均高于一般人群,但相关研究尚不多见。因此,中国HIV感染者心理健康问题及疾病负担亟待探索。目的:利用1993-2012年国家艾滋病病例报告数据,描述中国HIV感染者的流行特征和病死率变化;利用2013-2018年国家艾滋病病例报告数据,分析HIV感染者自杀死亡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综合国家艾滋病病例报告数据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估计HIV感染者期望生存时间,探索中国HIV感染者中心理健康问题相关疾病负担。方法:1.基于“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数据,采用中断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探讨“四免一关怀”政策实施(2004年)前后我国HIV感染者报告病例病死率变化。2.利用2013-2018年病例报告数据,分别以省、市为单位对HIV感染者的自杀死亡特点、流行特征进行空间分析;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一般人口学特征、感染特征等个体因素对HIV感染者自杀死亡的影响;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索经济、交通、医疗水平等社会经济因素对HIV感染者自杀死亡的影响。3.根据HIV感染者自杀死亡的地区分布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选择研究现场,采用方便抽样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探讨HIV感染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医疗费用、治疗情况等因素。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索HIV感染者心理特征间的相互关系。4.利用病例报告、死亡数据,估计2004、2012、2018年HIV感染者的期望生存时间及去自杀死因期望生存时间;以现场调查中CES-D量表所测量抑郁症状为主要指标进行失能权重估计,计算HIV感染者中心理健康问题所导致的疾病负担。结果:1.1993-2012年HIV感染者病死率变化:抗病毒治疗政策的实施降低了我国HIV感染者的艾滋病相关病死率。中断时间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艾滋病相关病死率在1993-2003年间逐渐上升,在抗病毒治疗政策实施当年(2004年),艾滋病相关病死率下降(β=-1.530,p=0.155);政策实施后(2005-2012年),艾滋病相关病死率呈下降趋势(β=-0.926,p=0.005)。提示我国HIV感染者寿命在抗病毒治疗后有所延长。2.2013-2018年HIV感染者自杀死亡分布特征:(1)分布特点:HIV感染者自杀死亡地区分布与艾滋病总体流行特征的地区分布不一致。我国艾滋病高流行区集中云南、四川、广西等西南地区省份,自杀死亡率和自杀死亡比例较高省份集中在我国中部和南部地区省份。自杀死亡率前五位省份为湖北(113.57/万)、湖南(103.65/万)、安徽(96.08/万)、江西(51.98/万)、河南(41.90/万);自杀死亡比例前五位的省份为安徽(8.15%)、湖北(7.27%)、湖南(5.28%)、山东(4.78%)、江苏(4.59%)。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IV感染者自杀死亡率及自杀死亡比例呈现空间聚集性。我国中南部和东部地区为自杀死亡率和自杀死亡比例的热点区域,提示此类地区的自杀死亡为高高聚集区域;冷点区域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西北及西南地区,属于低低聚集区域。(2)个体因素:低年龄及同性性行为感染是HIV感染者自杀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与50岁及以上HIV感染者相比,<30岁组(aOR=2.602,95%CI:2.200-3.078)、30~岁组(aOR=1.708,95%CI:1.490-1.957)、以及 40~岁组(aOR=1.518,95%CI:1.355-1.701)均为自杀死亡的危险因素。与异性性行为感染途径相比,同性性行为感染是自杀死亡的危险因素(aOR=1.776,95%CI:1.570-2.009)。(3)社会经济因素:经济水平在全国范围内对自杀死亡比例的影响以负相关为主,主要分布在南部和东部地区;交通水平与自杀死亡比例呈正相关,呈现中部地区高,向东北、西北地区逐渐减小;医疗卫生水平与自杀死亡比例呈负相关,从西南部地区向西北、东北地区逐渐增高。3.HIV感染者心理特征:按照自杀死亡分布分析结果,选择流行病学调查现场。结果显示,调查对象中出现抑郁症状的比例为51.76%,最近半年有自杀意念的比例为23.08%。调查对象心理压力的主要原因进行排序中,压力来源首位为“感染HIV”的调查对象占比最高,为69.05%(667/966)。构建感知压力、应对、情绪稳定性与抑郁症状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情绪稳定性在感知压力与抑郁症状之间为完全中介效应关系。4.HIV感染者心理健康问题相关疾病负担研究:(1)随着抗病毒治疗政策的持续实施与推广,HIV感染者期望生存时间有所延长。基于病例报告数据,按照抗病毒治疗实施后的不同时间点(2004年、2012年和2018年),计算HIV感染者各年龄组期望生存时间,根据各时间点自杀死亡数计算去自杀死因期望生存时间,比较两者差值,自杀死亡所造成的寿命损失在2012年最高。(2)心理健康问题相关的疾病负担估计:2018年新报告HIV感染者中,自杀死亡182人,所导致的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s)共计2275.98人年。其中,25~岁组(470.83人年)和45~岁组(677.84人年)YLLs较高,但15~岁组(211.22人年)所在总YLLs中占比最高(5.46%)。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获得2018年抑郁症状患病数估计值、失能权重估计值,计算HIV感染者的伤残损失寿命年(YLDs)为27563.54人年。其中,25~岁的YLDs最高,为6012.31人年,之后YLDs随年龄增加而逐渐下降。结论:1.本研究基于国家艾滋病病例报告数据,发现抗病毒治疗政策实施后,我国HIV感染者生存时间延长。2.报告HIV感染者中,自杀死亡的地区分布与艾滋病总体流行特征的地区分布不一致,且呈现空间聚集性。自杀死亡的影响因素有个体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可为我国制定分区域防控策略和政策研究提供依据。3.首次采用多中心流行病学现场调查设计对HIV感染者人群2018年心理健康问题所致疾病负担进行估计,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和伤残损失寿命年分别为2275.98人年和27563.54人年。为我国心理健康问题相关疾病负担研究提供本土化数据。为今后针对HIV感染者进行心理健康干预及收益评价提供线索。
董志隆[2](2021)在《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艾滋病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特征及传播网络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性传播已经成为我国艾滋病流行的主要传播途径,且异性性传播的比例逐年提升。异性性传播中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非婚异性性传播,包括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和商业异性性传播两大类。2015年以来,经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People living with HIV/AIDS,以下简称PLWHA)的病例报告数日益增多,提示我国艾滋病流行正逐渐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这给我国艾滋病防控带来了新的挑战。但目前国内外关于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的流行情况、变化趋势、病原学及分子传播网络等特征鲜有报道。了解我国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艾滋病的流行现况和发展规律有助于艾滋病的有效防控。因此,本课题结合了流行病学、病原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的分析方法,从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的角度综合分析我国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的流行特征。研究目的:从流行病学、病原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等多个维度对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的流行特点、病原学特征、分子传播网络、与高危人群的关联情况等进行探索,以丰富对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流行特征的认知,为我国艾滋病防控策略的完善和创新提供依据。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的第一部分基于中国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the Chinese HIV/AIDS Comprehensive Respon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CRIMS)中2015到2018年的52万多例新报告PLWHA的相关信息,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了我国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在全国范围内的流行特征。研究采用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空间分析等方法比较分析了非婚非商与商业异性性传播PLWHA的社会人口学特征、空间分布情况。同时,还对有非婚非商异性性接触史的PLWHA的多接触史情况进行了分析。本研究的第二部分对2017到2019年浙江省九个区县内新报告的328例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进行了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同时成功获取了 198例(60.37%)调查对象的HIV基因序列信息,对调查对象的性伴类型和性行为特征、分子亚型与分子传播网络等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本研究的第三部分在第二部分的分析基础上,运用分子传播网络分析方法,对2017到2019年浙江省嘉兴市的803例(74.42%)不同传播途径PLWHA的亚型和分子传播网络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且,探索了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与其他途径传播PLWHA在分子传播网络中的关联性。结果: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发现:在异性性传播PLWHA中,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的比例从46.33%(2015)上升到49.02%(2018),男性更多报告为经商业异性性传播,而女性则更多报告为经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在65岁以上人群中,商业异性性传播PLWHA的病例报告数有显着增长,而年轻人则相对更多报告为经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非婚非商和商业异性性传播PLWHA在全国范围的热点分布区域有大部分重叠。在报告有多接触史的PLWHA中,同时报告有非婚非商和商业异性性接触史的PLWHA占比最高(53.48%),提示这两类PLWHA的跨途径传播可能最多,其次是同时报告有非婚非商异性和男男性接触史的PLWHA(24.98%)。病原学分析和现场流调结果发现: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存在不同的性伴类型和性行为特征,仅有临时性伴、仅有固定性伴和两类性伴都有者分别占比为35.98%、53.35%和10.67%。而且,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常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非常低。男性与临时性伴和固定性伴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8.33%和2.48%,女性与临时性伴和固定性伴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4.44%和0%。安全套使用率低可能是导致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报告数逐年上升的重要原因。此次研究发现在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中流行的HIV共有16种亚型,这提示该人群的HIV传播流行情况复杂,可能与高风险人群的跨途径传播有关。在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的分子传播网络中,CRF01_AE和CRF07_BC亚型的成簇最多,但是整体成簇率低,且均为零散成簇,提示该人群的传播网络分布零散,内部传播关联度不高,可能与高风险人群有密切的传播关系。分子传播网络分析发现:嘉兴市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与其他传播途径PLWHA都以CRF01_AE和CRF07_BC亚型为主要的传播流行亚型。但不同传播途径PLWHA的亚型分布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非婚非商和商业异性性传播PLWHA中CRF08_BC亚型占比分别为18.22%和21.31%,而在男男性传播PLWHA中该亚型仅占0.32%。CRF55_01B亚型在男男性传播PLWHA中占比为5.7%,而在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中占比仅有1.69%。在1%基因距离阈值下对嘉兴市的803名PLWHA构建分子传播网络,共有332例患者成簇,成簇率为41.34%,成簇数为97个,最大簇包括63例PLWHA。CRF07_BC和CRF01_AE亚型的成簇率最高,分别为46.02%和40.21%,CRF01_AE的成簇数多于CRF07_BC,而CRF07_BC的成簇密度大于CRF01_AE。本研究对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与其他途径传播PLWHA在分子传播网络中的关联性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提示嘉兴市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与商业异性性传播和男男性传播PLWHA的加权关联度占比分别为26.72%和26.16%。男男性传播PLWHA与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的加权关联度占比为19.48%。商业异性性传播PLWHA与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的加权关联度占比为31.32%。结论: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已成为我国艾滋病传播流行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异性性传播PLWHA中,男性以商业异性性传播为主,女性以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为主。在有非婚非商异性性接触史的多接触史PLWHA中,同时存在商业和非婚非商异性接触史的比例最高。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有不同的性伴类型和性行为特征,且安全套使用率低。分子传播网络分析结果显示,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内部的传播网络分布零散,与高风险途径传播人群交织成簇,且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与商业异性性传播和男男性传播PLWHA有密切关联,有必要对跨途径传播的桥梁人群进行深入研究和精准防控。
甘梦泽[3](2021)在《CRF07_BC和CRF55_01B两种HIV毒株在我国的时空传播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HIV的传播流行方式在我国十几年间已发生巨大的变化。当前,经输血传播、注射吸毒和母婴传播得到有效控制,性传播(男男性行为传播MSM和异性性传播HET)成为主要的传播途径。HIV经性传播流行的增加,反映了我国社会变化及性观念的转变,同时我国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及人员流动的增加、互联网等科技的高速发展及各类交友软件的大量出现,加速和扩大了 HTV在各地区间形成跨区域传播。因此,本研究拟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主要是分子网络和贝叶斯等方法)分析HIV基因序列来研究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的关联性和在各省间的传播特征,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实施我国HIV/AIDS传播流行的精准防控提供科学数据。HIV由于其高度变异性,已报告至少18种亚型和110个流行重组型(CRF,Circulating Recombinant Form)。我国31个省市2018年HIV基因亚型抽样(共5151例)结果显示,CRF07_BC亚型已经成为我国构成比最高的流行毒株(39.7%),(其他为 CRF01_AE(36.9%)、CRF08_BC(9.0%)及 B 亚型(4.3%)),而CRF55_01B自2013年报道发现后,目前在构成比上已位于第五位(2015年全国分子流调显示CRF55_01B构成比为2.3%,2018年全国治疗前耐药结果显示CRF55_01B构成比为3.9%)。CRF07_BC在传播流行过程中,分为两个流行簇CRF07_BC-MSM(主要在MSM人群中传播)和CRF07_BC-Others(主要在HET和IDU人群中传播);CRF55_01B早期报道主要在男男性行为人群中传播。本研究采用贝叶斯系统地理学方法,重点分析在我国发现并呈现快速传播趋势的CRF07_BC毒株两个流行簇和CRF55_01B毒株的时空传播特征,为从分子监测层面了解HIV毒株的传播对我国艾滋病流行的影响情况提供相关数据支撑。研究目的1、分析分子网络中CRF07_BC和CRF55_01B两种HIV毒株特征及跨省传播特征,同时为各地区研究本地报告感染者的跨省传播情况提供分子网络分析的基础框架。2、通过描绘CRF07_BC和CRF55_01B两种HIV毒株在我国的传播路线,为制订阻断其快速流行的相关措施提供数据支撑。研究方法第一部分收集 HIV sequence database of the 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ies(LANL)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及免疫研究室数据库(包括实验获得的序列)中所有中国HIVpol基因区(位置:2253-3312nt)序列,序列纳入标准:序列长度≥1000bp,混合碱基<5%,有省份和采样时间信息。去除重复序列,整理性别、年龄、传播途径、采样时间和省份等流行病学信息。运用系统进化的方法(FastTree等)判定HIV基因亚型亚簇。使用改进的离线分析HIV-TRACE软件(重新编写了 HIV-TRACE软件部分程序,优化原有的命令参数,通过组合建立的CentOS 7平台,完成了在本地服务器上进行分子网络分析运行功能)确定最适基因距离阈值,并构建分子网络。分析主要的亚型亚簇在分子网络中的特征,比较入网率、网络密度和跨省传播率等参数,结合同时发生跨省传播与省内传播率、跨省连接比等参数,分析跨省热点地区(同时发生跨省传播与省内传播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部分针对第一部分分析出的我国省际间传播流行的主要HIV毒株CRF07_BC亚型和CRF55_01B亚型,进一步运用系统地理学方法,采用贝叶斯天空网格(Bayesian Skygrid)人口学模型和马尔科夫算法(Markov Jumps)进行运算,分析CRF07_BC亚型及其两个流行簇CRF07_BC-MSM和CRF07_BC-Others及CRF55_01B亚型在我国的传播路线。应用该方法不仅重建了上述毒株的流行史,还动态展示了这几种病毒的传播轨迹。此外,借助贝叶斯因子(BF)、后验概率(posterior probability)、平均计数值(mean counts)等参数指标评价病毒的传播强度。运用Wilcoxon秩和检验和单因素分析CRF07_BC-MSM流行簇和CRF55_01B亚型在全国传播流行的可能相关原因。研究结果第一部分本研究纳入从1991-2019年我国HIV/AIDS pol基因区共49685条序列进行分析,其中男性(48.4%)、18-29岁(21.3%)、性传播途径(52.3%)占比较高,毒株亚型以CRF01_AE(37.9%)和CRF07_BC(33.5%)为主,其次为B亚型(13.7%)、CRF08_BC(5.6%)、CRF55_01B(2.5%)。亚簇结果为CRF01_AE-Cluster 1(6.7%)、CRF01_AE-Cluster 2(2.1%)、CRF01_AE-Cluster 4(18.8%)、CRF01_AE-Cluster 5(6.8%)、CRF07_BC-MSM(17.7%)和CRF07_BC-Others(15.7%)。通过鉴别分子簇数目和节点数目的最佳值,确定构建分子网络的最适基因距离阈值为0.50%。构建的分子网络同时也是我国各个亚型HIV流行毒株的基础分子网络框架,上述序列总的入网率为40.2%(19976/49685)。不同亚型亚簇的入网率结果显示CRF55_01B入网率最高(60.5%),其次为 CRF07_BC-MSM(59.1%)。CRF55_01B 和 CRF07_BC-MSM 的入网率明显高于其他七个亚型亚簇(CRF01_AE-cluster 1、CRF01_AE-Cluster 2、CRF01_AE-Cluster 4、CRF01_AE-Cluster 5、CRF07_BC-Others、CRF08_BC 和 B亚型),P均<0.05。此外,对亚型亚簇的入网率影响因素分析和亚型亚簇与节点边数的影响因素分析均显示CRF55_01B和CRF07_BC-MSM的OR值大于其他七个亚型亚簇(P均<0.05)。计算不同亚型亚簇的网络密度(分子网络中的边数与边数上限的比值,可用于描述节点间相互连接的密集程度)显示CRF55_01B的网络密度最大(0.01568),其次为 CRF07_BC-MSM(0.00619)。不同亚型亚簇的跨省传播率结果显示CRF07_BC-MSM的跨省传播率最高(44.7%),其次为CRF55_01B(43.1%),并且明显高于其他七个亚型亚簇(P均<0.05)。进一步通过分子网络分析发现CRF07_BC-MSM跨省传播热点地区有9个,主要是深圳、上海、重庆、北京、贵州、云南、广东(除深圳外)、陕西和四川;而CRF55_01B跨省传播热点地区有3个,主要是深圳、广东、湖南。第二部分第一节:从整理好的总数据库中筛选出16635条CRF07_BC亚型基因序列,其中7819条判别为CRF07_BC-Others流行簇,8816条判别为CRF07_BC-MSM流行簇。CRF07_BC的tMRCA(最可能的共同祖先)在1995.9(95%置信区间:1994.5-1997.6)年的云南省(后验概率=1)。在 1997.7(95%置信区间:1997.0-1997.7)年沿着吸毒路线传播到新疆、四川、贵州等西部地区,在新疆呈现爆发式传播,并传向异性性传播人群,形成了 CRF07_BC-Others流行簇。随后,该毒株传播到四川(主要是成都地区)的MSM人群中,在2003.7(95%置信区间:2002.4-2004.8)年的四川成都呈现爆发式传播,之后传向重庆、广东、陕西等地,形成了 CRF07_BC-MSM流行簇。由四川传向16个主要省份,分别是广东、重庆、河南、贵州、湖南、北京、江苏、浙江、陕西、上海、深圳、山东、云南、湖北、新疆、辽宁(BF≥100,后验概率≥0.8)。全国范围内CRF07_BC-MSM流行簇在省内发生大规模传播的省份达25个,分别是四川、广东、重庆、河南、贵州、湖南、北京、江苏、浙江、陕西、上海、深圳、山东、云南、湖北、新疆、辽宁、甘肃、山西、黑龙江、安徽、广西、青海、宁夏、内蒙古(BF≥100,后验概率≥0.8)。CRF07_BC-MSM流行簇在分子网络中入网与不入网的差异性比较结果显示,携带该毒株的感染者更易在五大区域(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成渝地区和华中地区)内聚集(P<0.0001)。比较五大区域与非五大区域中各省份输入的平均计数值(贝叶斯计算得来),结果显示CRF07_BC-MSM流行簇输入程度高的省份同样主要分布在五大区域内(P=0.0376)。第二节:从上述整理的总数据库中鉴定并获得1237条CRF55_01B亚型基因序列。分析发现CRF55_01B亚型虽然主要在MSM人群中传播,但在传播过程中,逐渐向HET中扩散(P<0.001)。CRF55_01B 亚型的 tMRCA 在 2003.0(95%置信区间:2001.2-2004.6)年的广东省深圳市(后验概率=1)。在2007年之前仅在广东省内传播扩散。2010年之后,CRF55_01B亚型快速传播扩散至全国。由广东和深圳主要传向11个省份,分别是湖南、北京、广西、江西、河南、贵州、河北、安徽、山东、湖北、云南(BF≥50,后验概率≥0.8)。全国范围内CRF55_01B毒株主要发生省内传播的省份有14个,分别是广东、深圳、湖南、北京、广西、湖北、江西、贵州、河北、安徽、上海、山东、河南、云南(BF≥50,后验概率≥0.8)。CRF55_01B亚型通过分子网络中入网与不入网的比较结果显示,携带该毒株的感染者更易在京广线和京九线沿线省份内聚集,OR=2.06(1.55-2.73),P<0.0001。比较京广线、京九线沿线省份和非沿线省份中各省份输入的平均计数值(贝叶斯计算得来),结果显示CRF55_01B亚型输入程度高的省份更多位于京广线和京九线沿线(P<0.0001)。研究结论1、本研究通过整理覆盖全国的较大样本的序列库构建了我国HIV/AIDS的各个亚型亚簇的分子网络骨架。我国CRF07_BC-MSM和CRF55_01B相较于其他亚型亚簇HIV传播流行中入网率和跨省传播率高、传播密度大,是我国省际间传播流行的主要HIV毒株。2、CRF07_BC有两个流行簇,CRF07_BC-Others流行簇最早在1997年新疆呈爆发式流行,而CRF07_BC-MSM流行簇首先在2003年四川成都呈爆发式流行,并且CRF07_BC-MSM流行簇的感染者易在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成渝地区和华中地区等五大区域内聚集。3、CRF55_01B亚型起源于2003年左右的广东省深圳市MSM人群。2010年之后在全国快速传播,并且CRF55_01B亚型的感染者易在京广线和京九线经过的省份中聚集。4、我国CRF07_BC与CRF55_01B流行重组HIV毒株的传播流行与交通快速发展导致的人员高速流动密切相关,提示在发展经济和交通的同时更要加强对传染病的防控。
赵亚芳[4](2021)在《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检测与确诊后感染者衔接医疗行为模型构建及验证》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2020年全球艾滋病防控的3个90%目标亟待推进实现,我国在发现HIV感染者、衔接感染者进入后续医疗环节的前两个90%目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的艾滋病流行趋势在我国和世界范围内均呈日趋严重势态。MSM人群进行HIV规律检测从而最大限度发现其中的HIV感染者,并在确诊后及时衔接入医疗系统获得抗病毒治疗,是实现感染者达到病毒学抑制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更是实现全球以及中国艾滋病“90-90-90”防控目标的关键所在。因此,通过构建理论化、综合性的行为模型,深入理解和分析MSM人群HIV规律检测和确诊后衔接医疗行为,可为进一步完善现有艾滋病相关医疗服务措施和政策方针提供实用性的参考和建议。研究目的一、基于三元影响理论,构建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检测行为模型,并在人群中验证该模型对解释男男性行为人群进行HIV检测行为的可行性;二、基于HIV相关歧视机制框架,构建男男性行为人群HIV确诊后感染者衔接医疗行为模型,并验证该模型对解释男男性行为人群HIV确诊后感染者衔接医疗行为的可行性。研究方法一、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构建并验证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检测行为模型。(一)经文献回顾筛选10个男男性行为人群HIV规律检测行为的相关因素,包括:检测意图、检测态度、社会规范信念、检测自我效能、HIV危险感知、HIV检测相关知识、社会凝聚力、获取医疗服务舒适度、性病检测史、向家人出柜。三元影响理论为模型构建框架,形成行为模型假设。(二)便利抽取351名MSM人群,对HIV规律检测行为及各相关因素水平进行测量,以研究对象HIV规律检测行为水平为结局变量,使用MPlus软件以结构方程模型(SEM)的方法对模型进行拟合得出最终的HIV检测行为模型。(三)重新便利抽取212名MSM人群对HIV检测行为模型进行验证,以研究前期构建的HIV检测行为模型为基础,使用SEM的方法对模型进行拟合,通过拟合评价指标,判断并验证模型对解释男男性行为人群进行规律HIV检测的可行性。二、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构建男男性行为人群HIV确诊后感染者衔接医疗行为模型。(一)文献回顾纳入9个HIV感染者及时衔接医疗行为的相关因素,包括:HIV相关歧视、家庭歧视、社会支持、精神健康、衔接医疗态度、消极应对、首次CD4+T细胞计数、向性伴暴露HIV感染状况、获取医疗便利性,结合HIV相关歧视机制框架为模型构建参考,形成行为模型假设。(二)描述经便利抽取的257名近1年内确诊的MSM人群HIV感染者的及时衔接医疗行为及各相关因素水平。以及时衔接医疗行为为结局变量,经SEM分析方法对模型进行拟合,得出最终的衔接医疗行为模型。(三)目的抽取12名近半年内确诊的MSM人群HIV感染者开展个人深度访谈,通过Colaizzi分析法结合Nvivo11.0软件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并将所得主题和主题间的关系,与衔接医疗行为模型中的变量及变量间的作用路径对比。研究结果一、HIV检测行为模型中包含11条直接作用路径、1条间接作用路径、3条相关作用路径。其中检测意图、性病检测史、向家人出柜直接作用于规律检测行为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177、0.420、-0.137,检测自我效能、社会规范信念、检测态度直接作用于检测意图,且个人、社交、环境因素存在跨领域的作用关系,模型中各作用路径均具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拟合指标:χ2/df=1.403,CFI=0.926,TLI=0.918,RMSEA=0.034,SRMR=0.057。351 名 MSM 人群中 63.82%具有 HIV 规律检测行为。二、对HIV检测行为模型的验证发现3条在原构建模型路径作用系数上未达显着性统计学意义的结果,模型拟合指标:χ2/df=1.136,CFI=0.955,TLI=0.950,RMSEA=0.025,SRMR=0.064。三、衔接医疗行为模型中包含9条直接作用路径、1条间接作用路径、4条相关作用路径,其中社会支持、向性伴暴露HIV感染状况、获取医疗便利性、首次CD4+T细胞计数直接作用于及时衔接医疗行为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206、0.222、0.148、-0.172,HIV相关歧视通过社会支持间接影响及时衔接医疗行为的路径系数为-0.057,模型中各作用路径均具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拟合指标:χ2/df=1.160,CFI=0.967,TLI=0.959,RMSEA=0.025,SRMR=0.044。257 名新近确诊的 MSM 人群HIV感染者中63.42%具有及时衔接医疗行为。四、衔接医疗行为模型验证中,根据12名MSM人群HIV感染者的访谈资料分析结果,最终形成10个主题、17个亚主题、9条主题间的作用关系,在原模型基础上发现2个新主题。研究结论一、HIV检测行为模型以个体、社交、环境以及意图多重因素的角度,解释了 MSM人群的HIV规律检测行为,但还需进一步结合我国社会文化、医疗系统的特征以及MSM人群就医经历等因素进一步调试。社会凝聚力在模型中的作用路径,提示未来在促进MSM人群进行HIV规律检测行为中,应重点关注社交圈和社交团体的影响在男男性行为人群在树立检测信念过程中广泛而积极的效应,以社交因素作为切入点,发展并推动干预策略的实践。二、衔接医疗行为模型以HIV相关歧视为源头,社会支持、精神健康等因素为中间机制,深入解读新近确诊HIV感染的MSM人群的及时衔接医疗行为,但就MSM人群对疾病预期、性格特征和既往就医经历等个体性因素在其及时衔接医疗行为中的作用还需进一步深入分析。未来针对我国MSM人群在确诊HIV感染后的就医行为研究,应关注HIV相关歧视和中国家庭文化对MSM人群的广泛、深远影响,早期并针对性开展HIV检测后转介相关问题的咨询服务,树立疾病正确认知;强调同伴和社交圈的力量,并促进医疗机构与社会组织的紧密连接。三、综合分析HIV检测行为模型与衔接医疗行为模型结果,社交领域因素在MSM人群规律进行检测以及在确诊后感染者及时就医行为的决策和实践中具有同样重要的影响作用和实践意义;社会支持对HIV相关歧视的降低作用暗示了社会网络的积极效应能够降低HIV感染者延迟就医的源头阻碍。提示未来应进一步理解和早期关注MSM人群同志圈、社交圈文化,与社会组织早期建立合作联系,通过社会支持、同伴影响的干预手段,提高MSM人群对HIV感染风险的正确认知、促进检测、并缩短感染后就医治疗的衔接时间。
朱晗[5](2021)在《上海市老年HIV感染者治疗效果和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上海市老年艾滋病群体的治疗效果和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从生理和心理两个层面制定社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为未来规范开展和管理老年艾滋病群体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思路。方法选取2019年09月-2020年09月到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感染与免疫科门诊进行随访的患者中符合条件的病例,采用自拟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由调查人员按照统一标准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基线及共病情况、健康行为、焦虑/抑郁等方面资料,采用SPSS23.0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1)所有调查对象在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1年后,CD4+T淋巴细胞(CD4+T Lymphocyte Count,CD4+T)计数平均增长量为134.91个/?L,36.38%的老年HIV感染者达到免疫治疗有效。偏瘦(OR=3.312,95%CI:1.138~9.643,P=0.028)、正常(OR=3.323,95%CI:1.456~7.582,P=0.004)、超重(OR=2.643,95%CI:1.127~6.199,P=0.025)是治疗第1年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增加的保护因素;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在200~499个/?L(OR=0.437,95%CI:0.173~1.101,P=0.041)是其增加的危险因素。(2)本调查中有71.90%的老年HIV感染者达到了病毒完全抑制,老年HIV人群在接受抗病毒治疗后能够获得较好病毒抑制效果,近6个月内进行锻炼(OR=1.559,95%CI:1.072~2.267,P=0.020)是老年HIV人群达到病毒完全抑制的保护因素。(3)研究对象中有55.77%发生焦虑,24.04%发生了抑郁。男性(OR=0.451,95%CI:0.274~0.743,P=0.002)以及对自身睡眠情况感到满意(OR=0.323,95%CI:0.211~0.496,P<0.001)的老年感染者不容易出现焦虑,有合并感染(OR=3.247,95%CI:1.121~9.406,P=0.030)的老年感染者更容易出现焦虑;对自身睡眠状况感到满意(OR=0.313,95%CI:0.220~0.513,P<0.001)和一般(OR=0.581,95%CI:0.351~0.961,P=0.034)的老年感染者的抑郁发生风险低于对自身睡眠状况感到不满意者。结论上海市老年HIV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免疫功能改善不明显,病毒抑制效果明显。体质指数、基线CD4+T淋巴细胞水平、近6个月内是否锻炼、睡眠状况、性别以及合并感染等因素分别会对治疗效果和心理状况产生影响。
黄竞月[6](2020)在《武汉市2016-2019年HIV/AIDS报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武汉市2016年至2019年报告的HIV/AIDS患者的艾滋病疫情分布、流行病学特征和基线临床特征进行描述,并对死亡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资料和方法:从《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中导出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在武汉市上报的HIV/AIDS患者的信息,对HIV/AIDS患者的三间分布进行描述和分析,对其基线指标、症状体征以及机会感染和合并症进行描述和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HIV/AIDS患者死亡的因素。结果:1、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报告的HIV/AIDS患者中,男性(90.18%)为主,未婚者(54.05%)占一半以上,居住地区主要在中心城区(65.32%),户籍大部分在武汉市(94.84%);报告病例的年龄以中青年为主,其中,以年龄在26-35岁的病例最多,占33.30%;死亡者年龄偏大,55岁以上者占62.65%;所有病例确诊时WHO分期大部分为II期,有1473例,占51.23%;有484例报告病例的配偶进行了艾滋病病毒检测,阳性者占一半以上(51.65%);目前有2749例正在进行抗病毒治疗,占95.06%;所有报告病例通过自身主动进行艾滋病检测发现自身感染状态的仅占19.36%,而大部分报告病例是被动检测发现自身感染状态;有男男性行为史和非婚异性性接触史的病例所占比例分别为64.49%和34.61%,还有少部分病例(3.67%)有多种高危行为。2、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报告的HIV/AIDS患者传播途径以性传播途径为主,同性传播比例大于异性传播(64.32%vs 35.24%);不同性别(?2=570.63,P<0.001)、年龄(?2=553.28,P<0.001)、婚姻状况(?2=696.40,P<0.001)的病例经性行为传播途径不同。3、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报告的HIV/AIDS患者基线CD4+T细胞数量在200-350个/mm3之间的病例最多,占32.68%,基线病毒载量在5千-10万IU/ml之间的病例最多,占56.52%;随着病毒量的增加,CD4+T细胞数量有减少的趋势(非参数Jonckheere-Terpstra检验,P<0.001)。4、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报告的HIV/AIDS患者中有39.18%出现了疾病症状和体征,常见症状和体征是咳嗽、发热、夜间盗汗、腹泻、淋巴结肿大、皮疹和咳痰。出现咳嗽的患者数量最多,发生率为13.90%;其次是发热,发生率为10.55%。5、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报告的HIV/AIDS患者中有9.54%合并患有病毒性肝炎,机会感染发生率为25.66%,机会感染主要发生部位是皮肤、口腔和肺部。6、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报告的HIV/AIDS患者初始治疗方案和最近治疗方案都以一线治疗方案3TC+TDF+EFV为主(分别为69.81%和65.96%),其次是3TC+AZT+EFV(分别为17.67%和13.58%)。相比于初始治疗方案,最近治疗方案中二线药物使用构成比增加(由1.48%上升到6.26%)。7、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婚姻状况、确诊年龄、WHO分期、传播途径、基线CD4+T细胞数量、基线病毒载量、白细胞数量、血小板数量、血红蛋白含量、总胆固醇含量、空腹血糖含量、血肌酐含量以及患有鹅口疮、严重复发性细菌感染、严重复发性细菌肺炎、耶氏肺孢子菌肺炎、其他机会感染/肿瘤是HIV/AIDS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确诊时年龄、白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并发严重复发性细菌肺炎或其他机会感染/肿瘤是HIV/AIDS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结论:武汉市2016-2019年报告的HIV/AIDS患者以男性、未婚、中心城区、武汉市户籍者居多,年龄分布主要在中青年,死亡者年龄偏大;感染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少数病例通过主动检查得知自身感染状况,确诊时已经是WHO分期Ⅱ期以上,出现的症状和体征种类多,并发症和机会感染率较高,死亡与多种因素有关,提示在今后在防控艾滋病的过程中,要重点关注男性、未婚者,同时青少年和老年人不能放松警惕,艾滋病应早发现,早诊断,密切关注并发症,对症治疗,以减少HIV感染者/AIDS患者不良结局事件的发生。
江洪波[7](2016)在《HIV感染者与艾滋病患者延误诊断对预后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分析武汉市籍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延误诊断情况及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2)比较不同的HIV感染诊断与艾滋病诊断(CD4<200cell/λL)或CD4<350cell/λL的时间间隔下延误诊断的新定义对HIV感染确诊后一年内死亡的预测能力,进一步明确延误诊断欧洲统一定义中的时间间隔,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3)以性别为例,基于文献对延误诊断的影响因素进行评价,探讨不同性别出现延误诊断率差异的可能原因,为制定相关卫生保健以及疾病防治政策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1)收集1994年至2012年2月期间报告的武汉市籍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相关资料。采用趋势χ2检验分析晚期病程(Advanced HIV disease, AHD)、晚诊断(Late presentation, LP)、晚检测(Late entry to HIV care)比例和确诊一年内死亡率(短期死亡率)在不同年份的变化趋势;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rs)评价不同年份短期死亡率与AHD、LP和Late entry to HIV care比例的相关关系;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AHD、LP、AIDS within 1 year (HIV感染确诊一年内进展为艾滋病)和Late entry to HIV care的影响因素筛选。(2)结合延误诊断的欧洲统一定义(AHD与.LP),与现有的相关研究中最常见的HIV感染诊断与艾滋病诊断(CD4<200cell/μL)或CD4<350cell/μL时间间隔(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和十二个月),由此获得不同时间间隔下的新定义,采用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似然比、一致率、Kappa值、预测值、ROC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等指标评价不同的新定义对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确诊后一年内死亡的预测能力。(3)采用流行病学观察性研究荟萃分析的方法,采用Cochrane Q和I2统计量判断不同研究间的异质性,运用固定效应模型或者随机效应模型对数据进行定量合并,采用敏感性分析来评价合并结果的稳健性,亚组分析和Meta回归来分析异质性来源,运用Begg’检验、Egger’s检验以及漏斗图用于分析是否存在发表偏倚。结果(1)在纳入研究的980例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中,出现AHD, LP, AIDS within 1 year以及Late entry to HIV care的比例分别为29.49%,46.02%,39.39%,20.84%。在1994-2011年间共有171例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死亡,其中71.27%的病例在确诊后一年内死亡。出现AHD、LP和Late entry to HIV care的病例在确诊后一年内死亡的风险显着升高。AHD、LP和Late entry to HIV care病例比例以及短期死亡率从2003年以前到2011年呈现一个下降的趋势(P<0.001)。短期死亡率随着AHD, Late entry to HIV care的比例下降而降低(rs=0.668, P<0.01; rs=0.817, P=0.007)。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传播途径、样本来源是AHD、LP、Late entry to HIV care和AIDS within 1 year的独立影响因素;另外,性别也是LP的独立影响因素,职业也是Late entry to HIV care和AIDS within 1 year的独立影响因素。(2) AHD/LP的比例随着新定义中的HIV感染诊断与CD4<200cell/μL或确诊AIDS时间间隔增长而升高。较长时间间隔定义下的AHD和LP相对于较短时间间隔定义对于预测病例在确诊后一年内死亡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较高,而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较低。时间间隔为一个月的AHD和LP定义具有最大的一致率、阳性似然比和Kappa值,而时间间隔为三个月的AHD和LP定义则具有最大的约登指数。时间间隔为三个月的AHD和LP定义则具有最大的AUC,不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3)观察性研究荟萃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出现AHD和LP可能性分别女性高73%[合并调整后比值比(adjusted odds ratio,aOR)=1.73;95% CI:1.59-1.89]和38%(合并aOR=1.38;95% CI:1.18-1.62)。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有关AHD的研究的合并aOR为1.68(95% CI:1.55-1.82)到1.76(95% CI:1.61-1.93),所有有关LP的研究的合并aOR为1.30(95%CI:1.13-1.51)到1.43(95%CI:1.21-1.69),可见其合并aOR没有明显变化,结果较为稳健。亚组分析结果提示时间间隔、研究地区、样本量、女性比例、研究类型和调整变量数等因素均可能是不同研究间异质性的来源,这些因素部分地解释了异质性的来源。Begg’检验、Egger’s检验以及漏斗图结果均显示结果没有发表偏倚。结论(1)出现延误诊断的HIV感染者进展为艾滋病或者死亡的风险较高,尤其是在确诊后一年内。延误诊断和未及时纳入保健管理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年龄,传播途径,样本来源和职业,应关注重点人群,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从而促进HIV感染者的早期诊断,早期纳入保健管理和治疗,从而进一步改善其疾病进程,促进人群健康。(2)较短的时间间隔定义下的AHD和LP对确诊后一年内死亡的预测能力较强,我们建议将时间间隔一个月作为延误诊断欧洲统一定义的补充,相关定义修正为:Advanced HIV disease定义为HIV感染者确诊后一个月内CD4<200 cells/μL或确诊艾滋病;Late presentation定义为HIV感染者确诊后一个月内CD4<350 cells/μL或确诊艾滋病。(3)男性AHD或LP的比例高于女性。基于大量研究结果的一致性以及本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健性,我们认为应该给予男性更多的关注,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鼓励有高危行为的个体参与咨询检测和治疗。
赖钰基[8](2011)在《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病人发现策略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结核病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HIV/AIDS)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也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双向筛查策略(向所有结核病人提供HIV检测和在HIV/AIDS患者中筛查结核病)并向筛查发现的艾滋病合并结核病(TB/HIV)病人提供相应治疗关怀。鉴于我国结核病高疫情、艾滋病处于全国低流行、局部地区和特定人群高流行的特点,有必要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TB/HIV病人发现策略。目的:(1)从疫情和成本效果角度,探讨需要在结核病人中常规开展HV检测的地区和结核病人类型;(2)从成本效果角度,提高结核病可疑症状问卷在HIV/AIDS患者中筛查结核病的效率;(3)从TB/HIV病人发现数量和抗结核治疗效果角度,探讨双向筛查中的重点筛查方向。方法:(1)于2007年9月1日-12月31日和2008年9月1日-12月31日期间分两个阶段,在全国31省333个县(市、区)对结核病防治机构新登记结核病人开展HIV感染状况横断面调查,研究现场覆盖了艾滋病高、中、低流行地区和不同传播途径地区。(2)对2006年9月-2007年8月TB/HIV防治试点研究期间HIV/AIDS患者筛查结核病的个案数据深入挖掘,简化结核病可疑症状筛查问卷。(3)选择常规开展TB/HIV防治工作的6省14个艾滋病高疫情县(市),对2007年9月1日-2009年8月31日期间登记开始抗结核治疗的肺结核病人建立治疗随访队列,比较结防机构发现TB/HIV病人与艾防机构发现TB/HIV病人的抗结核治疗效果。(4)采用非条件单变量logistic回归及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核病人HIV检出率的影响因素、结核病人HIV检测接受率的影响因素和TB/HIV病人抗结核治疗期间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1)调查45675例结核病人中,152例在就诊时已知HIV阳性,1525例拒绝HIV检测,新检出HIV阳性133例,HIV检出率为0.30%,HIV感染率为0.65%。总计支出调查经费5,733,625元,检出1例HIV阳性平均花费66,670元。策略1(在西南9省县级累计报告HIV/AIDS数50例以上的县、中原7省县级累计报告HIV/AIDS数200例以上的县,向所有结核病人提供HIV检测),支出16%的调查经费,发现67%的病人,发现1例HIV阳性的平均成本为15622元。策略2(在西南9省县级累计报告HIV/AIDS数>50例且结核病登记报告率>70/10万的县、中原7省累计报告HIV/AIDS数>200例且结核病登记报告率>70/10万的县,向所有结核病人提供HIV检测),支出9%的调查经费,发现56%的病人,发现1例HIV阳性的平均成本为10715元。(2)以7个症状组成的结核病筛查问卷为参照,单独使用咳嗽咳痰症状对HIV/AIDS患者进行筛查,能够发现92%的结核病人,节约25%病人进一步结核病检查的费用,阳性预测值为12.3%。单独使用咳嗽咳痰症状对CD4<200的HIV/AIDS患者进行筛查,能够发现96%的结核病人,节约19%的费用,阳性预测值为12.0%。(3)19103例有痰涂片结果和HIV检测结果的肺结核病人中,925例HIV阳性,其中72.8%来源于艾防机构在HIV/AIDS中筛查结核病后转诊,27.2%来源于结防机构在结核病人中开展HIV筛查。HIV阴性肺结核病人的治疗成功率为95.0%、病死率为1.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与艾防机构发现的TB/HIV病人相比,结防机构发现的TB/HIV病人治疗成功率相对较低(73.2%vs76.9%)、病死率相对较高(13.4%vs7.5%)。在既往采供血为主要传播途径的地区,结防机构与艾防机构发现的TB/HIV病人治疗成功率比为(82.1%vs90.6%)、非结核原因病死率比为(15.5%vs6.6%);在吸毒和性为主要传播途径的地区,结防机构与艾防机构发现的TB/HIV病人治疗成功率比为(68.5%vs6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为(13.6%vs24.6%)。结论:艾滋病防治机构在已掌握的HIV/AIDS中主动开展结核病筛查,能够发现较多TB/HIV病人,提高抗结核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咳嗽咳痰持续超过2周用于HIV/AIDS中筛查结核病有较好的成本效果。中原既往采供血传播艾滋病地区在累计报告HIV/AIDS大于200例的县、其他地区在累计报告HIV/AIDS大于50例的县向所有结核病人提供HIV检测具有较好的成本效果。
许奕华[9](2008)在《湖北省艾滋病流行病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研究目的1、通过了解湖北省在HIV感染者的发现、流调、追踪和管理的现状,对其工作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为今后进一步制定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和策略提供科学的依据;2、对湖北省历年来艾滋病流行特点和趋势的全面分析,为预防控制策略的修订提供科学的依据;3、探讨艾滋病患者HAART治疗效果,综合评价在策略指导下所取得的治疗效果,为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疗效和改善预后提供科学依据;4、探讨湖北省随州市有偿献血AIDS患者的病情特征、生存时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及评价防治策略和措施效果;5、探讨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控制策略的修订提供科学的依据;6、对湖北省因受血或使用血液制品感染艾滋病问题展开研究,为因受血或使用血液制品感染的艾滋病人群救助政策制定研究方案提供依据。二、研究方法1、采用社会学方法资料定性分析、焦点小组访谈、专家咨询法等对各地针对艾滋病感染者发现、流调、追踪及管理所采取的现有措施进行评价。2、采用现况研究方法,对湖北省网络直报系统的各市、县1995年至2005年疫情监测、哨点监测资料及2004年、2005年综合监测资料,进行系统分析。3、采用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的方法,从五个纬度对随州市181名艾滋病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病毒载量和免疫功能的改变情况进行描述,用Epidata双人录入数据,SPSS13.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4、采用历史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随州市经有偿献血感染的141例AIDS患者的病情、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信息。用K-M法描述其生存时间,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因素。5、采用WHOQOL-HIV-BREF及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对湖北省4个地区的166名HIV /AIDS患者进行调查。比较HIV感染者/AIDS患者各领域的生存质量得分和全国常模的差异,采用一般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6、应用新闻学方法和卫生管理方法进行艾滋病防治工作模式研究。三、结果1、从湖北省各地第一例艾滋病感染者的发现和确认过程中,了解各地解决对艾滋病感染者的发现、流行病学调查、追踪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困难,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和策略。2、目前湖北省艾滋病感染情况较为严重,特别是04、05年感染人数明显增多。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有:有偿供血(44.17%)、性接触(9.91%)、输血(9.47%)。感染者年龄多集中在1645岁(74.11%)。艾滋病的高危人群的感染率仍然很高,虽然暗娼的感染率有所降低,但是吸毒者感染率仍持续增高。3、对不规则发热、咳嗽、腹泻、淋巴结肿大、体重下降、皮疹、真菌感染有效率分别为81.39%,85%,84.62%,81.89%,82.86%,66.07%,45.45%。用药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三个月CD4+T淋巴细胞计数平均为276×106cells/ml(65824×106cells/ml),上升129×106cells/ml。六个月CD4细胞计数平均为294×106cells/ml(102750×106cells/ml)。用药后六个月与三个月相比较无明显变化。停药者中死亡人数14例,病死率29.79%;未停药者死亡人数3例,病死率2.24%。4、艾滋病主要死亡原因为严重感染、脏器衰竭和HIV脑病。141例患者总死亡率为78.04/1000人月,AIDS相关死亡率为71.43/1000人月。中位生存时间为6.00个月,95%可信区间为5.54~6.46个月。就诊或检出时状态、发病年代、是否经联合抗病毒治疗对生存时间有影响。5、除精神支柱/宗教/个人信仰领域外,HIV感染者/AIDS患者其他领域的得分均低于全国常模。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职业、文化程度、CD4+T细胞计数、症状数及HAART治疗对PLWHA生存质量的影响有统计学差异。WHOQOL-HIV-BREF各领域及总的Cronbach’s Alpha均大于0.6,准则关联效度的person相关系数为0.735(p<0.01)。6、虽然各地采取了措施后在现阶段解决了大部分感染者及病人眼前的基本问题,而且我国没有统一的救助标准。随着新发现的感染者和病人的增多,纠纷处理协调的工作量很大,在精神和经费支出上造成很大的压力,严重影响各地工艾滋病的防治工作。四、结论1、在进行艾滋病病毒的检测发现、流调、追踪及管理工作,要依法管理和教育,动员群众积极参与,保护广大人群免受感染和维护感染者及病人的合法权益,教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改变不良行为,不危害他人。对于易感人群,也要加强宣传教育,使他们在社会上可以方便地获得一定的预防手段。2、湖北省虽未有艾滋病大规模流行的情况发生,但存在的问题仍不容忽视,进行积极有效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已势在必行。3、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可明显改善艾滋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可有效降低病毒载量,而提高临床依从性是可以降低病死率。4、随州市AIDS患者病情较严重,生存时间较短。HAART能够延长生存时间。今后应针对各地特点,加强该地区AIDS的综合防治防治力度。5、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生存质量普遍较低。推广APPRT治疗时应引导患者规范治疗。在建立综合关怀服务体系时,应更多地照顾到弱势群体及农村人群。WHOQOL-HIV-BREF信度效度尚可,也比较简明省时,但不适合我国文化背景的条目需要修改。6、为解决湖北省因受血或使用血液制品感染艾滋病问题,提出了近十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政策性建议。主要创新点:1、本研究首次在湖北省艾滋病防治工作中,针对艾滋病的病毒的检测发现、流调、追踪及安置管理措施,提出了合理的工作模式;2、首次综合评价了湖北省艾滋病患者经HAART疗法治疗后所取得的临床效果,证明了在策略指导下所取得的治疗效果,为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疗效和改善预后提供科学依据。3、本研究首次提出了因受血感染艾滋病人群救助政策,为湖北省顺利解决由该人群救助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为卫生部指导其他兄弟省市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决策建议。
李文辉[10](2021)在《东莞市肺结核发病状况的时空聚集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掌握2011-2020年东莞市肺结核的流行特征和时空聚集规律,为防控肺结核的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评估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患者就诊延迟提供科学依据;掌握肺结核患者的耐药状态及其影响因素,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重要参考;探索肺结核患者中TB/HIV双重感染及其危险因素,为指定预防干预策略和降低疾病负担提供科学证据。方法:本研究采用连续10年监测研究方法,以2011-2020年东莞市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共37248例肺结核患者。采用空间自相关与时空多成分模型结合手段,探索肺结核的时空聚集规律。建立“序列平稳化→模型的识别→模型的诊断”分析思路,运用ARIMA模型预测2020年肺结核发病例数。运用秩和检验和多重线性回归相结合方法,探究患者就诊天数的影响因素。运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相结合方式,探究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和耐多药的影响因素。运用Lasso回归和稀有事件Logistic回归相结合的分析策略,探索TB/HIV双重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共纳入37248例肺结核患者,年龄范围为10~96岁,平均年龄35.4±13.0岁,以男性(66.2%)、汉族(90.0%)、流动人口(86.0%)、居住郊区(85.8%)、工人(57.8%)、转诊(86.9%)、初治的新发肺结核患者(96.7%)为主。2.2011-2020新发肺结核的时空聚集规律和发病预测(1)2011-2020年共报告新发肺结核患者36037例,平均发病率为43.22/10万,主要为男性(65.9%)和流动人口(86.4%),但是2020年本地肺结核患者明显增多;职业主要为工人(58.1%),其次为家务/无业人员(21.1%);发病时间主要在3-10月,病例主要集中在长安镇、虎门镇和东城街道。2011-2020年共报告新发传染性肺结核患者10249例,平均发病率为12.26/10万;主要为男性(65.6%)和流动人口(83.0%),但是2020年本地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明显增多;职业主要为工人(55.1%),其次为家务/无业人员(23.2%);发病无明显季节变化趋势,病例主要集中在长安镇、虎门镇和东城街道。(2)全局自相关分析揭示,东莞市肺结核发病率存在空间聚集性(P<0.05),而传染性肺结核发病率不存在空间聚集性(P>0.05);局部自相关分析揭示,北部地区为肺结核和传染性肺结核的高发聚集区;时空多成分模型提示,肺结核疫情受局部特性成分影响较大,传染性肺结核疫情受空间流行成分影响较大。(3)ARIMA(0,1,1)(0,1,1)12为拟合2011-2019肺结核发病例数序列的最佳模型,可用于预测2020年发病例数,结果表明实际肺结核发病数较预测值减少约292例。ARIMA(0,1,1)(0,1,1)12为拟合2011-2019传染性肺结核发病例数序列的最佳模型,可用于预测2020年发病例数,结果表明实际传染性肺结核发病数较预测值减少约427例。3.就诊延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2011-2020年肺结核患者就诊天数的中位数为21天,就诊延迟率为60.3%。多重线性回归提示,女性(β=0.16)、年龄增大(β=0.14)、职业为农民(β=0.21)、患者来源为因症就诊(β=0.12)、患者来源为追踪/其他(β=0.18)、有合并其他结核(β=0.54)、有合并症(β=0.11)、病原学阳性(β=0.53)、复治(β=0.09)、重症(β=0.22)和2016-2020年(β=0.12)均为就诊天数增加的危险因素(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提示,女性(OR=1.24,95%CI=1.18~1.29)、年龄增大(OR=1.22,95%CI=1.17~1.27)、职业为农民(OR=1.31,95%CI=1.18~1.45)、患者来源为追踪/其他(OR=1.30,95%CI=1.22~1.40)、有合并其他结核(OR=2.10,95%CI=1.58~2.79)、有合并症(OR=1.39,95%CI=1.16~1.66)、病原学阳性(OR=1.81,95%CI=1.72~1.90)、单纯结核性胸膜炎(OR=1.29,95%CI=1.06~1.56)和2016-2020年(OR=1.12,95%CI=1.08~1.17)均为就诊延迟的危险因素(P均<0.05)。4.耐药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5271株结核分枝杆菌中,耐药率为33.2%,单耐药率为19.6%,多耐药率为6.4%,耐多药率为4.0%;菌株对链霉素(22.5%)和异烟肼(11.0%)的耐药率较高;耐多药菌株对各类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非耐多药菌株(P均<0.001);耐多药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提示,复治(OR=7.30,95%CI=5.34~9.98)为耐多药的危险因素,合并其他结核(OR=0.27,95%CI=0.10~0.75)为耐多药的保护因素(P均<0.05)。多重对应分析揭示,对0类抗结核药耐药与初治患者、≤30岁患者相关,1~3类抗结核药耐药与31~60岁患者、>60岁患者、无合并其他结核患者相关,对4~6类抗结核药耐药与复治患者相关。非耐药与初治患者、≤30岁患者、无合并其他结核患者相关,单耐药与31~60岁患者相关,多耐药与>60岁患者相关,耐多药与复治患者相关。5.TB/HIV双重感染及影响因素分析Lasso回归经过10折交叉验证,筛选出20个变量,纳入稀有事件Logistic回归。TB/HIV双重感染的多因素稀有事件Logistic回归提示,男性(OR=3.91,95%CI=1.13~13.46)、患者来源为因症就诊(OR=8.26,95%CI=1.02~66.92)、有粟粒(OR=64.26,95%CI=7.67~538.45)、总蛋白升高(OR=1.17,95%CI=1.08~1.27)和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OR=1.22,95%CI=1.13~1.31)均为TB/HIV双重感染的危险因素(P均<0.05),血红蛋白升高(OR=0.95,95%CI=0.91~0.99)、血清钙升高(OR=0.001,95%CI=0.000~0.062)和血小板分布宽度升高(OR=0.76,95%CI=0.63~0.92)为TB/HIV双重感染的保护因素(P均<0.05)。结论:1.东莞市肺结核发病率处于动态变化过程,提示东莞市肺结核的防控问题依然十分严峻,仍需重视肺结核防控工作,特别是传染性肺结核。重点加强发病率较高和高发聚集镇街的肺结核防控力度。2020年东莞市肺结核发病例数较预测值略有减少,显示各项新冠疫情防控措施可能减少了肺结核的传播。2.东莞市肺结核就诊延迟的问题亟需关注,今后需要重点加大对女性、年龄较大和农民的肺结核健康教育,加强对可疑患者开展肺结核筛查和患者治疗情况的追踪、随访。3.东莞市耐药肺结核问题仍不容忽视,今后应重点关注无合并其他结核、年龄较大和复治肺结核患者的耐多药问题,继续监测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率和耐多药率。4.今后需重点关注男性、因症就诊、有粟粒肺结核患者的TB/HIV双重感染问题,总蛋白、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血红蛋白、血清钙和血小板分布宽度的变化可为TB/HIV双重感染的筛查和治疗提供参考,提高筛查效率。
二、湖北省HIV/AIDS流行现状及疫情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北省HIV/AIDS流行现状及疫情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自杀死亡分布及相关疾病负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常用缩略语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现状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设计与技术路线 |
(一) 研究设计 |
(二) 技术路线 |
三. 数据来源 |
(一) 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 |
(二)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
四. 数据质量控制 |
(一) 病例报告数据质量控制 |
(二) 现场调查数据质量控制 |
五. 数据整理与分析 |
(一) 病例报告数据分析 |
(二) 现场调查数据分析 |
(三) 疾病负担计算 |
研究结果与讨论 |
一. 病例报告数据分析 |
(一) 数据质量评估 |
(二) 1993-2012年流行特征与病死率变化 |
(三) 2013-2018年HIV感染者自杀死亡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 |
二. 现场调查数据分析 |
(一) 流行病学现场调查一般情况 |
(二) 心理因素间相互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 |
(三)讨论 |
三. 疾病负担估计 |
(一) 死亡率及死亡比例 |
(二) 期望生存时间 |
(三) 心理相关疾病负担 |
(四) 经济负担 |
(五)讨论 |
研究结论 |
创新点和局限性 |
一. 研究方法的意义和评价 |
二. 研究的创新点及局限性 |
(一) 创新点 |
(二) 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我国艾滋病流行现状及HIV感染者心理健康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个人简历 |
致谢 |
(2)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艾滋病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特征及传播网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表 |
前言 |
研究总体设计 |
技术路线图 |
第一部分 中国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的流行病学分析 |
1. 研究背景 |
1.1 我国艾滋病流行中异性性传播占比较高 |
1.2 非婚异性性传播成为异性性传播的主要方式 |
1.3 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的相关研究 |
1.3.2 国外的相关研究 |
1.4 本研究的意义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数据来源 |
3.3 相关定义 |
3.4 统计分析 |
3.4.1 描述性分析 |
3.4.2 非婚非商和商业异性性传播PLWHA的社会人口学差异分析 |
3.4.3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3.4.4 空间分布分析 |
3.4.5 多接触史人群的频数分布情况 |
3.5 统计分析工具 |
4. 结果 |
4.1 描述性分析结果 |
4.1.1 各类途径传播PLWHA的频数分布情况 |
4.1.2 不同类别异性性传播PLWHA的构成比情况 |
4.1.3 不同性别的非婚非商和商业异性性传播PLWHA的频数分布情况 |
4.1.4 非婚非商和商业异性性传播PLWHA的分性别频数分布情况 |
4.2 非婚非商和商业异性性传播PLWHA的社会人口学比较分析结果 |
4.2.1 非婚非商和商业异性性传播PLWHA的社会人口学分布情况 |
4.2.2 非婚非商和商业异性性传播PLWHA的不同年度平均年龄的比较 |
4.2.3 非婚非商和商业异性性传播PLWHA的不同年龄段频数分布与变化 |
4.3 非婚异性性行为与社会人口学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
4.4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同传播途径新报告PLWHA的频数分布 |
4.4.1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同传播途径新报告PLWHA的频数分布情况 |
4.4.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同类型异性性传播新报告PLWHA的频数分布情况 |
4.5 非婚非商和商业异性性传播PLWHA的空间分布情况 |
4.5.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4.5.2 非婚非商和商业异性性传播PLWHA的全国分布情况和热点分析 |
4.6 有非婚非商异性性接触史和其他接触史的PLWHA频数分布情况 |
4.6.1 有非婚非商异性性接触史和其他接触史的PLWHA的接触史类别数分布 |
4.6.2 有非婚非商异性性接触史和其他接触史的PLWHA频数分布 |
5. 讨论 |
5.1 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的整体特征 |
5.2 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的社会人口学特征 |
5.3 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的空间分布 |
5.4 有非婚非商异性性接触史PLWHA的多接触史存在情况 |
5.5 局限性 |
6. 结论 |
第二部分 浙江省九区县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分析 |
1. 研究背景 |
1.1 以浙江省作为调查现场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
1.2 浙江省的艾滋病流行概况 |
1.3 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的性伴类型和性行为特征研究的意义 |
1.4 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的HIV亚型特征与分子传播网络研究的意义 |
1.5 流行病学调查与分子传播网络的综合分析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1.1 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的性伴类型及性行为特征 |
3.1.2 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的HIV亚型情况和分子传播网络特征 |
3.2 研究现场 |
3.3 研究对象 |
3.3.1 纳入标准 |
3.3.2 排除标准 |
3.3.3 变量定义 |
3.4 抽样方法 |
3.4.1 整群抽样 |
3.4.2 样本量计算 |
3.5 资料收集方法 |
3.5.1 伦理审查 |
3.5.2 社会人口学信息收集 |
3.5.3 性伴类型及性行为特征等信息收集 |
3.5.4 HIV亚型分析的材料与方法 |
3.6 资料分析方法 |
3.6.1 流行病学信息分析方法 |
3.6.2 分子流行病学分析方法 |
3.6.3 流调信息与分子信息综合分析方法 |
3.7 统计学分析工具 |
4. 结果 |
4.1 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 |
4.1.1 基本社会人口学特征 |
4.1.2 社会人口学特征与异性性伴类型的多重对应分析 |
4.1.3 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不同性伴类型的行为特征 |
4.2 分子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
4.2.1 HIV亚型分析结果 |
4.2.2 HIV分子传播网络分析结果 |
4.2.3 是否成簇与社会人口学综合分析 |
4.2.4 是否成簇与流调信息的综合分析 |
4.2.5 是否成簇的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 |
5. 讨论 |
5.1 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的性伴类型和性行为特征 |
5.2 不同性别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的性伴类型和性行为特征 |
5.3 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的HIV亚型分布和分子传播网络 |
5.4 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是否成簇的影响因素 |
5.5 局限性 |
6. 结论 |
第三部分 浙江省嘉兴市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与其他途径传播PLWHA的病原学关联性分析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1.1 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的HIV亚型特征 |
3.1.2 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的HIV分子传播网络特征 |
3.1.3 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与其他途径传播PLWHA的关联性 |
3.2 研究现场 |
3.3 研究对象 |
3.3.1 纳入标准 |
3.3.2 排除标准 |
3.4 抽样方法 |
3.5 资料收集方法 |
3.5.1 伦理审查 |
3.5.2 社会人口学与流行病学信息收集 |
3.5.3 序列信息收集 |
3.6 资料分析方法 |
3.6.1 社会人口学分析 |
3.6.2 HIV亚型频数和变化情况分析 |
3.6.3 HIV分子传播网络分析 |
3.6.4 是否成簇的社会人口学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3.6.5 是否为高危传播者的社会人口学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3.6.6 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与其他途径传播PLWHA的关联性分析 |
3.7 统计学分析工具 |
4. 结果 |
4.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
4.1.1 社会人口学特征分析 |
4.1.2 各传播途径分布情况 |
4.2 HIV亚型分布特征 |
4.2.1 2017 到2019年嘉兴市各途径传播PLWHA的HIV亚型分布情况 |
4.2.2 2017到2019年嘉兴市各途径传播PLWHA的HIV亚型年度分布情况 |
4.3 HIV分子传播网络特征 |
4.3.1 2017到2019年嘉兴市的HIV分子传播网络成簇情况 |
4.3.2 2017到2019年嘉兴市主要HIV亚型的分子传播网络情况 |
4.3.3 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PLWHA的HIV分子传播网络成簇情况 |
4.3.4 是否成簇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
4.3.5 各途径传播PLWHA在HIV分子传播网络中的成簇特点分析 |
4.4 高危传播者分析 |
4.4.1 高危传播者的频数和构成比分析 |
4.4.2 是否为高危传播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的单因素分析 |
4.4.3 是否为高危传播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的多因素分析 |
4.5 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与其他途径传播PLWHA之间的关联度分析 |
4.5.1 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与其他途径传播PLWHA的未加权关联度分析 |
4.5.2 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与其他途径传播PLWHA的加权关联度分析 |
4.5.3 男男性传播PLWHA与其他途径传播PLWHA的加权关联度分析 |
4.5.4 商业异性性传播PLWHA与其他途径传播PLWHA的加权关联度分析 |
4.6 主要HIV亚型的分子传播网络特征分析 |
4.6.1 CRF01_AE亚型的分子传播网络特征分析 |
4.6.2 CRF07_BC亚型的分子传播网络特征分析 |
5. 讨论 |
5.1 2017到2019年嘉兴市新报告PLWHA的HIV亚型分布情况 |
5.2 2017到2019年嘉兴市新报告PLWHA的HIV分子传播网络特征 |
5.3 PLWHA在HIV分子传播网络中是否成簇的影响因素 |
5.4 PLWHA在HIV分子传播网络中是否为高危传播者的影响因素 |
5.5 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PLWHA与高风险途径传播PLWHA之间的关联性 |
5.6 局限性 |
6. 结论 |
全文总结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综述 HIV传播网络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非婚非商异性性接触史病例个案信息收集问卷 |
个人简历 |
致谢 |
(3)CRF07_BC和CRF55_01B两种HIV毒株在我国的时空传播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HIV在我国的流行现状 |
二、我国流行的HIV毒株种类 |
三、分子网络分析在艾滋病领域的应用 |
四、贝叶斯分析在艾滋病领域的应用 |
五、研究目的 |
第一部分 应用分子网络分析CRF07_BC和CRF55_01B两种HIV毒株在我国的跨省传播特征 |
引言 |
材料和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方法 |
3、相关定义及计算公式 |
4、统计学检验 |
5、伦理审查 |
6、质量控制 |
结果 |
一、分子网络中主要亚型亚簇的传播特征分析 |
1、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
2、研究对象亚型亚簇构成比 |
3、设定分子网络分析的基因距离阈值 |
4、全国分子网络框架 |
5、主要亚型亚簇的入网率分析 |
6、主要亚型亚簇的网络密度分析 |
7、主要亚型亚簇的跨省传播率分析 |
二、CRF07_BC和CRF55_01B在我国的跨省传播热点地区分析 |
1、CRF07_BC在我国的跨省传播热点地区分析 |
2、CRF07_BC-MSM在我国的跨省传播热点地区分析 |
3、CRF07_BC-Others在我国的跨省传播热点地区分析 |
4、CRF55_01B在我国的跨省传播热点地区分析 |
5、省份间同配性分析 |
讨论 |
第一部分小结 |
第二部分 应用贝叶斯系统地理学分析CRF07_BC和CRF55_01B两种HIV毒株在我国的传播路线 |
CRF07_BC亚型的传播路线分析 |
引言 |
材料和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方法 |
3、统计学检验 |
结果 |
1、CRF07_BC亚型的人口学特征 |
2、CRF07_BC亚型的时空传播特征 |
3、CRF07_BC-MSM流行簇的传播与五大区域的相关性分析 |
讨论 |
CRF55_01B亚型的传播路线分析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方法 |
3、统计学检验 |
结果 |
1、CRF55_01B亚型的人口学特征 |
2、CRF55_01B亚型的时空传播特征 |
3、CRF55_01B亚型的传播与铁路线的相关性分析 |
讨论 |
第二部分小结 |
全文结论 |
本研究的创新性 |
本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综述 基于分子网络方法研究HIV感染者传播特征的相关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发表文章 |
致谢 |
(4)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检测与确诊后感染者衔接医疗行为模型构建及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中英文对照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操作性定义 |
四、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一、艾滋病流行现状 |
(一) 国外艾滋病流行现状 |
(二) 中国艾滋病流行现状 |
二、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流行现状 |
三、HIV检测与衔接医疗行为 |
(一) HIV检测行为概述 |
(二) HIV检测行为现状 |
(三) 衔接医疗行为概述及现状 |
四、HIV检测行为和衔接医疗行为的相关因素及作用途径 |
(一) 影响HIV检测行为的相关因素及作用途径 |
(二) 影响衔接医疗的相关因素及其作用途径 |
五、理论框架 |
(一) 健康行为相关理论概述 |
(二) 三元影响理论概述及应用现状 |
(三) HIV检测行为模型假设框架 |
(四) HIV相关歧视机制框架概述及应用现状 |
(五) 衔接医疗行为模型假设框架 |
第三章 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检测行为模型构建及验证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类型 |
(二) 研究对象 |
(三) 测量指标及测量工具 |
(四) 资料收集 |
(五) 资料整理与分析 |
(六) 质量控制 |
(七) 伦理原则 |
三、研究结果 |
(一) HIV检测行为现状描述 |
(二) HIV检测行为模型构建 |
(三) HIV检测行为模型验证 |
四、讨论 |
(一) 研究对象一般人口学资料及性行为特征分析 |
(二) HIV检测相关行为特征分析 |
(三) 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检测行为模型分析 |
第四章 男男性行为人群HIV确诊后感染者衔接医疗行为模型构建及验证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类型 |
(二) 研究对象 |
(三) 测量指标及测量工具 |
(四) 资料收集 |
(五) 资料整理与分析 |
(六) 质量控制 |
(七) 伦理原则 |
三、研究结果 |
(一) 衔接医疗行为现状描述 |
(二) 衔接医疗行为模型构建 |
(三) 衔接医疗行为模型验证 |
四、讨论 |
(一) 研究对象一般人口学及疾病资料分析 |
(二) 研究对象衔接医疗行为现状分析 |
(三) 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感染者衔接医疗行为模型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一、研究意义 |
三、研究的创新性 |
四、研究的局限性 |
五、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学习期间发表的文章 |
(5)上海市老年HIV感染者治疗效果和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结果 |
2.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2.2 老年HIV感染者免疫治疗效果现状 |
2.3 老年HIV感染者病毒完全抑制现状 |
2.4 老年HIV感染者焦虑/抑郁现状 |
讨论 |
3.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3.2 老年HIV感染者的免疫治疗效果现状 |
3.3 老年HIV感染者病毒抑制现状 |
3.4 老年HIV感染者的焦虑/抑郁现状 |
3.5 局限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 A 中英文缩略词 |
附录 B 专业实践报告 |
附录 C 综述 老年HIV感染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D 个人简介 |
(6)武汉市2016-2019年HIV/AIDS报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全文缩写词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和数据来源 |
1.2 研究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
2.2 研究对象的感染途径比较 |
2.3 研究对象的血液基线指标分析 |
2.4 研究对象的症状和体征分析 |
2.5 研究对象机会感染和合并症分析 |
2.6 研究对象的治疗情况分析 |
2.7 研究对象的死亡情况以及影响因素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我国艾滋病流行现状、流行因素和防治对策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活动与发表文章 |
致谢 |
(7)HIV感染者与艾滋病患者延误诊断对预后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课题研究思路 第一部分 |
武汉市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延误诊断及影响因素研究 一 |
研究方法 二 |
结果 三 |
讨论 四 |
小结 第二部分 |
不同定义延误诊断与短期死亡率的关系 一 |
研究方法 二 |
结果 三 |
讨论 四 |
小结 第三部分 |
以性别为例基于文献对延误诊断的影响因素进行评价 一 |
研究方法 二 |
结果 三 |
讨论 四 |
小结 研究结论 创新点和局限性 后续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
(8)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病人发现策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术语缩写略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研究目的 现场与方法 结果 |
一、在结核病人中筛查HIV |
(一) 研究对象人口学特征与HIV检测开展情况 |
(二) HIV检出率的影响因素 |
(三) HIV检测策略的分析 |
(四) HIV检测策略的成本效果分析 |
(五) 拒绝HIV检测的结核病人特征分析 |
二、在HIV/AIDS中筛查结核病 |
(一) 研究对象一般人口学特征 |
(二) 单个症状的筛查效果 |
(三) 多个症状组合的筛查效果 |
三、TB/HIV病人抗结核治疗效果 |
(一) 研究对象一般人口学特征与患病情况 |
(二) 抗结核治疗效果比较 |
(三) HIV阳性结核病人死亡影响因素分析 讨论 |
一、研究的立题意义与研究设计 |
二、结核病人HIV筛查策略选择 |
二、HIV/AIDS结核病可疑症状筛查的症状简化 |
四、不同来源TB/HIV病人抗结核治疗效果比较 结论与建议 研究创新性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件 博士在读期间完成的科研活动和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
(9)湖北省艾滋病流行病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湖北省 HIV 感染者的发现与追踪管理模式的研究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第二部分 湖北省艾滋病的流行趋势分析 |
1、资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第三部分 湖北省艾滋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效果的评价 |
1、研究对象和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结论及建议 |
第四部分 有偿献血 AIDS 患者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1、研究对象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第五部分 HIV 感染者 /AIDS 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六部分 湖北省艾滋病人群救助政策的研究 |
1、研究背景 |
2、因受血或使用血液制品感染艾滋病问题的主要危害分析 |
3、各地解决该问题的主要措施及其效果分析 |
4、受血或使用血液制品感染艾滋病问题中的若干难点 |
5、解决问题的政策思路和目标 |
6、解决因受血或使用血液制品感染艾滋病问题政策的具体措施 |
参考文献 |
综述 艾滋病流行状况及防治措施的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工具(1)(2)(3) |
附录2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知情同意书 |
附录3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
附录4 博士在读期从事的科研工作 |
附录5 中英文对照 |
致谢 |
(10)东莞市肺结核发病状况的时空聚集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内容 |
2.3 相关定义 |
2.4 实验室检查 |
2.5 统计分析 |
2.6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结果 |
3.1 基本情况 |
3.2 2011-2020 年新发肺结核时空聚集规律和预测 |
3.2.1 肺结核和传染性肺结核发病率 |
3.2.2 新发肺结核和传染性肺结核患者的人群分布特征 |
3.2.3 新发肺结核和传染性肺结核患者的季节性分布 |
3.2.4 新发肺结核和传染性肺结核患者的地区分布 |
3.2.5 空间自相关分析 |
3.2.6 时空多成分分析 |
3.2.7 ARIMA模型预测东莞市肺结核发病例数 |
3.3 就诊延迟情况和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就诊天数的动态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
3.3.2 就诊延迟率的动态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
3.4 耐药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
3.4.1 检出结核分枝杆菌患者的人口学特征 |
3.4.2 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情况 |
3.4.3 初治与复治患者分离菌株的耐药率比较 |
3.4.4 耐多药与非耐多药菌株的耐药率比较 |
3.4.5 耐多药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6 耐药模式影响因素的多重对应分析 |
3.5 TB/HIV双重感染及影响因素分析 |
3.5.1 基本情况 |
3.5.2 TB/HIV双重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肺结核和传染性肺结核的时空聚集规律 |
4.2 肺结核患者的就诊延迟情况 |
4.3 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情况 |
4.4 TB/HIV双重感染的影响因素 |
4.5 本研究优点与不足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耐药肺结核和 TB/HIV 双重感染的现状和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湖北省HIV/AIDS流行现状及疫情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自杀死亡分布及相关疾病负担研究[D]. 张晗希.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02)
- [2]非婚非商异性性传播艾滋病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特征及传播网络研究[D]. 董志隆.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02)
- [3]CRF07_BC和CRF55_01B两种HIV毒株在我国的时空传播特征研究[D]. 甘梦泽.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02)
- [4]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检测与确诊后感染者衔接医疗行为模型构建及验证[D]. 赵亚芳.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5]上海市老年HIV感染者治疗效果和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朱晗. 蚌埠医学院, 2021(01)
- [6]武汉市2016-2019年HIV/AIDS报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D]. 黄竞月.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7]HIV感染者与艾滋病患者延误诊断对预后影响的研究[D]. 江洪波. 华中科技大学, 2016(08)
- [8]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病人发现策略的研究[D]. 赖钰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1(02)
- [9]湖北省艾滋病流行病学研究[D]. 许奕华. 华中科技大学, 2008(12)
- [10]东莞市肺结核发病状况的时空聚集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D]. 李文辉. 广东药科大学, 2021
标签:艾滋病论文; 艾滋病皮疹的特点论文; 艾滋病淋巴结肿大特点论文; hiv感染论文; 传染病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