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来自河北省手机市场的调查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窦鹏鹏[1](2021)在《农村电子商务对县域经济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信息化重塑全球生产和商业模式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的深入和广泛应用加快了时空紧缩化的进程,旧有的社会形态迅速转变为以互联网为底层架构的新经济和社会发展形态。中国的农村区域出现了一种崭新的区域发展模式,即村民和乡村企业主借助电子商务的商业平台销售产品,逐渐形成一套与当地旧有产业相融合并促进当地生产、销售、消费形态转变的产业模式,被称为农村电子商务。这种新的发展模式深刻地改变和推动了农村区域的经济发展,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基于农村电子商务形成的新型社会经济网络,不但重构了国家整体经济结构,而且对新时期的城乡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农村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鲜活地展示了现代信息技术是如何增强传统农村区域的竞争力,以及形成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网络乡村”。在信息时代,发展滞后的农村地区以信息化为手段,以电子商务平台为媒介,与国内外的其他区域实现了信息、物质、资金的联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从空间上解决了农村地区与外界隔绝的问题,增加了乡村区域的经济活力,同时赋予了乡村地区新的地方意义,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即“实时城市化”。截止2019年底,中国仍有近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因为信息闭塞、资源匮乏、产业形态单一,不少农村的青年劳动力都选择向城市转移。现如今,电子商务为这些相对落后、缺乏发展活力的农村区域创造了一种崭新的商品流通形式,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和快递物流网络将这里的产品和服务向全国各地甚至全世界输出。在信息化和全球化时代,农村地区首次具有成功嵌入一个强大的现代化社会和经济网络之中的能力。2019年世界银行在其报告《电子商务发展:来自中国的经验》中指出,农村电子商务产业是发展中国家扶贫与共享繁荣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有必要对中国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模式和区域落地影响机制进行深入地研究、总结规律,以期为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在调整相关政策时提供理论支撑。基于以上研究背景,笔者通过两年的时间深入到河北省沧州市南皮样本县中,对172家生产企业、22家服务型企业及诸多个人进行了深入访谈,取得了关于农村电子商务与县域经济社会互动关系的一手研究资料。发现县域发展出现路径依赖的主要原因,在于低端产业被低端专业市场提供的廉价资源所约束,旧有发展路径不断被加强直至出现路径锁定。而产业的锁定又带来了人才的单一化及限制了居民消费。农村电子商务进入该区域后,通过对农村的信息化改造,在工业生产、农村居民消费、县域人力资源三个方面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打破了区域资源限制,完成了县域发展路径的解锁,实现了县域经济社会的再发展。本研究主要分为八个章节,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意义等。第二部分为第二、三章,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相关文献和研究框架。第三部分为第四章到第七章。其中,第四章到第六章分别从工业生产、农村居民消费、人力资源三个角度研究了农村电子商务进入样本县后,给该县所带来的变化及背后的作用机制。第七章在宏观上对农村电子商务对县域经济的作用机制进行总结,并通过河北省的面板数据在更大范围上,对农村电子商务对县域经济的作用效果进行数理检验,验证了农村电子商务对县域经济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第四部分即第八章,对全文进行总结。本研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样本县发展的路径锁定效应来源于其成本低廉的低端产业支撑体系,该体系提高了县域内组织创新转型的成本,形成转型限制,而农村电子商务可以低成本打破限制,实现区域产业发展解锁,这种低成本转型是县域经济快速增长的动力。(2)农村电子商务本质上是农村的信息化改造,其为中国提供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可能路径,这种新的道路成为县域经济快速增长的前提。这种通过信息化改造、电商平台将城市工作生活和农村工作生活进行无缝衔接的“真实时间城镇化”,在慢慢改变县域农村群体对自身和他人,对发展和产业的认知,成为城镇化发展的新可能。同时,由于未涉及居民远距离搬迁、定居,传统城镇化的“让农民进城变市民”带来的矛盾,例如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出现的教育、医疗、就业等问题,也必将减少。对整个社会来说,低成本地将农村区域链接到大的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循环上来的政策和做法,可以成为未来中国乡村区域发展的主要模式。(3)农村电子商务虽然由经济切入农村,但是带来了超过经济范畴的区域社会变化,这种变化是保持区域经济增长的潜力所在。基于样本县来看,农村电子商务所带来的数据服务、社交通讯技术、产业链的重构同时改变着农村社会。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生产生活和娱乐方式的改变,传统的乡村矛盾点逐渐消失,居民的产业和生活因为电商而变得更便捷,社区更繁荣,精神面貌和认知水平也获得了较大的提高。因此农村电子商务所代表的信息化区域改造取得了成功,这种从农村开始的对县域政府职能重建、企业重构、居民身份重新定义等自下而上的区域改造模式,为中国实现社会现代化转型提供了一种新的路径。
曹盼盼[2](2020)在《基于网络搜索指数的手机行业需求预测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手机行业的快速发展、供应链体系越来越成熟,新的手机品牌或厂家在资本的支持下得以快速切入手机市场,加剧了市场竞争,目前已呈现白热化。手机厂家在手机生产和新产品研发过程中,需要得到一个准确的市场反馈,即未来一段时间产品的预期销量,销量预测不仅关系到手机厂家的供应链策略、生产产能调整、销售渠道规划等方面,更是影响企业的战略规划。手机行业的需求预测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具有非常高的实际指导意义。如何准确地把握用户的消费习惯、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对手机销量预测至关重要。在互联网时代,用户已经养成了网上购物的消费习惯,消费者购买理论也推陈出新,目前发展到移动互联网阶段的SICAS模型。该模型指出,消费者在做购买决策之前,越来越依靠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获取相关的商品信息,上网搜索已成为衡量消费者是否具有购买意愿的重要参考之一,尤其针对手机这种消费类电子产品,如何利用这些网络搜索数据进行需求预测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来发现数据背后的价值。本文研究方向为基于网络搜索指数的手机行业需求预测,通过将消费者搜索数据的典型类型---网络关键词搜索数据(以百度指数为例)引入到手机行业需求预测中,获得了比传统预测模型更为准确的手机销量预测。本文针对课题相关文献进行搜寻和整理,研究了网络搜索指数在各个行业的应用,确定将百度指数引入到手机行业需求预测中,通过针对国内市场华为手机销量的实例应用,验证了模型的预测性能。首先通过网络爬虫获取了和华为手机销量相关的百度指数关键词数据,时间跨度为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同时从前瞻数据库获取华为手机月度销量,通过对百度指数数据和华为手机销量之间的相关性和时差相关性分析,最终选出9个具有指导意义同时相关系数大于0.5的百度指数关键词用于本文研究。然后建立多元线性回归和BP神经网络两种销量预测模型,同时和传统时间序列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对三个模型进行数据实验,选取前57个月(数据集共60个月)数据来训练模型,后面3个月数据用来验证模型,实验结果发现:多元线性的预测误差MAPE值为6.8%,BP神经网络的预测误差MAPE值为5.6%,时间序列的预测误差MAPE值为8.4%;BP神经网络预测精度最高。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引入百度指数数据后的华为手机销量预测模型,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证明百度指数同样适用于手机行业需求预测,丰富了手机行业搜索指数的手机需求预测相关研究的同时,对于各手机厂家进行实际手机销量预测应用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陈宇佳[3](2020)在《M公司双层股权结构赴港上市选择及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国内经济创业环境改善,信息科技发展迅速,高成长性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日渐受到广泛关注,此类企业相比于普通企业更注重持续发展和技术创新,因此需要获取更多的融资作为支撑,然而过多融资会导致企业创始人控制权被稀释,因此国内众多科创型企业股权框架体系开始与国际接轨,倾向于选择特殊的双层股权结构设置不同表决权的股票来保障创始人即使在拥有少量股权的情况仍能掌握企业控制权,从而实现企业长远发展。但碍于国内对上市企业“同股同权”的限制,众多优质科创企业选择前往包容性更强的海外市场上市融资。继大量中国内地境外上市企业在美国遭遇信任危机后,香港凭借其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地处沿海的优越地理位置连接着内地资本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积极进行上市制度改革,认可“同股不同权”的双层股权结构,故而又掀起了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热潮。与此同时,内地资本市场有关CDR政策的试行也为采用双层股权结构科技创新型企业入驻A股市场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思路。但香港与内地资本市场对于引入双层股权结构仍存在一定差异,国内拥有双层股权结构的企业在这一情形下如何结合各地资本市场情况、顺应政府扶持政策进行上市,目前国内相关研究十分有限。鉴于此,本文选取内地首家以双层股权结构在香港上市的M公司作为案例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梳理其发展历程、融资情况,并简单介绍其内部双层股权结构,再按照时间顺序回顾其上市历程等对案例背景进行阐述;然后依托股权制衡理论、市场时机理论、规避监管理论、信号假说理论;运用案例分析、文献研究等方法对M公司采用双层股权结构必要性,赴港上市选择以及上市效果逐一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相关启示和建议。一方面,希望为其他采用双层股权结构的同类型企业进行上市选择提供借鉴;另一方面,也希望能为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环境进一步引入双层股权结构,推进内地上市制度改革提供参考。
黄启华[4](2019)在《三星手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通信行业经过十多年快速发展,已从高速增长期进入存量替换期,市场容量饱和,行业的集中度高,市场竞争激烈。三星手机近年国内销量呈现下降趋势,但仍处于一线品牌阵营。随着市场增长乏力,各大品牌竞争加剧,三星面对市场竞争压力,如何提高国内销售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实现企业发展的经营目标是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以三星手机为研究对象,理论结合实际探讨分析三星手机的市场营销策略。首先论述手机营销的相关研究成果作为分析的理论基础;其次介绍三星手机的概况,并运用STP及4P理论介绍了三星手机的营销现状;再次运用PEST方法分析宏观环境对三星手机的影响,然后分析了国内通信行业的整体发展状况,并进行竞争者分析及市场需求分析、内部环境的分析,运用SOWT模型分析得到SWOT战略选择;最后再次运用STP理论和4P理论,对三星手机营销提出问题及原因、优化建议。通过分析,本文认为三星手机目前在营销战略上存在市场细分不够深入、目标市场过多和定位过宽的问题,建议进行多角度市场细分、选择特定子市场和调整市场定位;在营销策略上存在产品线长不够聚焦、市场价格混乱、线上渠道销售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促销资源使用效率低、渠道管理成本高、售后服务能力弱的问题,建议聚焦产品差异化并开发自有系统及配件、构建FD平台模式掌控市场、加大线上销售、强化组织功能降低成本、细化管理提高促销资源利用、提升售后服务。
刘淑萍[5](2019)在《“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与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互联网信息技术急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更改变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技术的发展是对过往历史的不断总结与革新,更是打开未来大门的钥匙,马克思指出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决定了现实财富的创造,是历史的革命性推动力量。随着大步迈向数字社会互联网基础设施以及信息技术的创新衍生出的“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今最为炙热的话题,并深深地刻画着新时代国民经济的运行方式和发展方向,人类已经进入“互联网+一切”的时代。随着制造业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新技术的不断进步,发达国家再次将制造业作为经济增长的首要任务,先后制定出与新技术相关联的制造业发展战略与坐标定位。2015年全国两会我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同年颁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均指出要大力推进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提升我国数字化、智能化、协同一体化制造技术,突破自主创新促进制造业强国建设;2019年,十三届二次会议中,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全面推进“互联网+”,积极广泛的运用新技术和新模式。根据《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18》显示,我国互联网发展指数排名全球第二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电子商务市场主体,4G用户渗透率达到世界顶尖水平。在2019年春晚实现5G网络4K超高清直播后,5G商用已经进入制造业并将大规模推广。截止2018年6月30日,我国网民人数为8.02亿,手机网民规模7.88亿,占比98.3%,互联网普及率为57.7%。1IDC公司预测2019年全球大数据市场规模可达到486亿美元。2根据42次《互联网发展报告》显示,2018年1到5月,我国电子商务平台收入就突破1164亿元,同比增长39%。这些数据都充分说明我国已经具备抓住新机遇的技术水平、基础设施、需求市场以及政策支持,“互联网+”已经成为拉动国家经济增长、推动产业优化的新引擎。鉴于此,本文通过对四次工业革命、各国先进制造业与“互联网+”相关发展战略进行梳理,立足当前及未来“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发展情况,深入剖析“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机遇和升级的必然性;以制造业结构升级规律以及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规律探索为主线,在系统梳理前沿文献基础上,利用历史分析与对比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一步研究“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机理与路径,试图为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变身制造业强国提供决策的理论基础与政策工具选择。本文围绕“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与路径研究为主题,从三方面开展研究。第一,“互联网+”与制造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第二,“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动力因素和作用机理是什么?第三,“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发展路径是什么?本文在导论部分主要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文献评述、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主要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加以概括。第一章是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主要通过对相关概念和内涵的理清,对马克思技术进步思想与产业升级逻辑关系以及西方创新理论与产业结构升级和全球价值链升级间逻辑关系进行梳理,为本文开展研究打好理论基础。本文第二章和第三章通过历史维度和空间维度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必然性,以及所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熊彼特指出如果不掌握历史,不具备历史感或历史经验,就不可能理解任何时代(包括当前)的经济现象,3故第二章首先通过对历次工业革命与制造业发展规律进行分析,总结出制造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对新工业革命争论与制造业范式演化过程的梳理,总结出历史维度中互联网+制造业升级的历史机遇与面临的挑战。第三章主要对德、美、日三国互联网+制造业战略进行梳理和对比,总结出各国先进制造业战略发展的共性及关键;并通过对《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分析,总结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内涵和关键;在此基础上,对空间维度下互联网+制造业发展的战略机遇与面临挑战进行分析。本文的第四章和第五章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进行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第四章首先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动力机理进行理论分析;根据第二章历史维度总结出影响制造业升级的五个要素,结合马克思理论、佩蕾丝技术-经济-制度协同演化模型、罗默经济增长四要素模型以及技术创新动力三元论模型,确定“互联网+”技术驱动力、市场拉动力和政策支撑力所形成的聚合力;其中技术驱动力部分包括“互联网+”技术基础驱动力以及融合驱动力,“互联网+”市场拉动力包括市场规模拉动力、市场需求结构变动产生的拉动力和市场竞争激励机制以及淘汰机制产生的拉动力,“互联网+”政策支撑力包括互联网+政务能力以及“互联网+”相关政策的支撑力。其次,通过对社会总生产模型拓展,结合产业内不同要素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特征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并分别从制造业产业结构视角和制造业价值链视角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第五章,首先构建“互联网+”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中国31个省“互联网+”综合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和分类。其次,在理论分析“互联网+”对中国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利用系统GMM计量方法对中国2006-2015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互联网+”显着地促进了中国制造业升级。本文的第六章主要探讨“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路径选择。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结果,本文提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技术驱动链、促进制造业升级市场驱动链以及促进制造业升级政策驱动链。最后是结论及展望,通过对本文研究结论的总结,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设计。本文的创新点有以下三点:第一,补充和完善“互联网+”相关概念和认识,明晰“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发展方向。本文结合历史维度和空间维度对“互联网+”作为历史发展新机遇予以分析,指出互联网+”与制造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对我国当前普遍存在的对“互联网+”认识不足和认识不清进行补充和完善。此外,本文通过马克思技术进步思想与产业升级理论的指导建立“互联网+”技术基础模型和“互联网+”技术融合模型,提出“互联网+”三要素聚合力,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相关概念和认识进行补充和完善。第二,构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理论框架。本文在理清“互联网+”与制造业发展机遇和挑战基础之上,通过构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研究框架,通过历史分析和理论分析提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动力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制造业结构和制造业价值链作用机理的研究提出三驱动链条升级路径,对相关理论基础、作用机理、动力结构以及路径选择等方面展开更进一步的研究和拓展,对我国“互联网+”发展以及制造业发展提出参考。第三,补充和完善“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实证研究。本文构建了“互联网+”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对“互联网+”与制造业升级的内生性关系进行研究,进一步深入分析和检验“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途径。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互联网+”影响制造业升级的机制,随后采用系统GMM方法尽可能减少“互联网+”与制造业升级二者之间的内生性来考察“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
杨国瑞[6](2018)在《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是大众传媒边界逐渐消融模糊带来的历史发展必然,是不同的媒体应用技术发展变化而带来的技术标准趋同,是广播电视媒体与基于互联网平台形成的新媒体之间在技术、市场和业务等方面的一体化集成化的发展过程。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深入,各级广播电视媒体积极探索适合本体的融合之路,通过建立门户网站,开设“三微一端”,打造中央媒体厨房,探索节目内容多媒体呈现,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与新媒体的影响力和发展力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仍远远没有达到预期,面临严峻的生存和发展困境。本文根据产业融合和产业链等理论分析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发现其发展的主要动因是技术革新、规制调整、市场竞争、体制改革。运用赫芬达尔指数法,从技术融合、市场融合和业务融合三个维度,综合测评了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程度,发现广播电视媒体仍处在低度融合阶段的判断。根据产业竞争力等理论,围绕市场需求状况、相关产业的发展水平和产业发展战略及竞争环境等产业竞争要素,建立了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全国31个省份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能力上总体呈现出东部区域较强、西部区域偏弱、个别区域异军突起局面。比较了英国、美国和日本三个西方发达国家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现状,提出了未来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发展新趋势,即手持移动核心化、内容为王持续化、媒体服务信息化、高新技术带动化和进入壁垒宽松化。本文认为,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任重道远,必须坚持技术融合是基础、政府支持是根本、体制创新是关键、属性多元是前提等产业融合基本规律,将融合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在产业政策、产业布局、人才供给、技术创新等方面着力提升,才能实现媒体融合的根本目的。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测评了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程度。在已有文献中,目前还没有发现对广播电视媒体的总体融合程度进行实证分析的文献资料。本文运用赫芬达尔指数法,从技术、市场和业务三个维度,通过利用2012年至2016年的相关数据对主要广电媒体和主要视听网站的融合情况进行了实证测评,发现广播电视媒体仍处在低度融合阶段的判断,同时分析了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低迷状况的原因,为制定媒体融合相关政策提供了参考。二是构建了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媒体融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受相关要素较多、数据采集困难等影响,目前还鲜有文献系统地提出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本文设计了与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发展要素密切相关的2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34个三级指标体系,并对各省广播电视产业进行了实证研究,为政府部门评判媒体融合提供了参考,也为广播电视媒体微观推进融合发展提供了要素参考。三是提出了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的一体化对策建议。现有文献的相关研究更多的是从媒体融合的某一点或某一环节着眼,或者是简单地照搬西方国家的相关做法,缺乏针对我国广播电视语境和管理实际的系统性、实践性考量。本文通过分析研判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程度和融合能力,根据产业链等理论,提出了包括完善产业政策、优化产业布局、保障人才供给、创新技术体系在内的中国语境下广播电视产业一体化融合发展策略框架,对广播影视行政管理部门和广播电视媒体探索融合发展之路提供了系统性借鉴。
王华斌[7](2017)在《设计学视野下的生态品牌模型构架研究》文中指出全球化时代同类企业品牌之间的竞争是白热化的,在激烈的市场争夺中,有的品牌历久弥新,有的品牌昙花一现,有的老品牌轰然倒塌、有的新品牌强势崛起,其中的原因千头万绪,众说纷纭,不一而论。当前正值我国政府倡导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历史时刻,为了众多的中国民族企业品牌少走弯路,为了众多的创业者能够理清思路,有必要对品牌的复杂的组成及影响要素、发展路径及策略等做一个全面系统的梳理。为了揭示生态品牌的成长规律,在实地考察并访谈多家企业负责人的基础上,获取了大量的与品牌建构有关的企业信息,在设计学的视野下,利用设计学的创新性解决前沿问题的系统整合思想及信息设计方法,对建构生态品牌模型构架做出了深入的研究,主要创新点有三:一是结合实践、访谈、多方面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在获取的信息中找出一些典型的品牌构成要素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要素,通过国际上成熟的解释结构模型方法建立了初步生态品牌理论模型架构,再对模型构架各层级要素进行扩展分析、完善,生成一个要素众多的内涵丰富的生态品牌成长模型构架。模型构架在结构上是开放的,便于其他的研究学者继续充实修正;其次是鉴于生态品牌模型构架的层次性及路径传递性等复杂关系,本课题依据解释结构模型法的程序,依次对每一个构成要素做出简明定性研究,并使用层次分析法的半定性半定量的思维方式,经过大量的演算,给出了每一个构成要素相对于当前品牌发展阶段的权重值(定量研究),为使用生态品牌模型构架来评估企业的品牌健康程度作出理论模型依据,形成了一套有实用价值的品牌评估体系;其三是经过深入的企业品牌发展案例的分析、结合本课题的模型构架来实证研究,给企业品牌发展阶段的各要素、环节进行打分评估,得出品牌当前状态的总体健康值,并据此提出品牌改进建议,证明了生态品牌模型构架的合理性及实用性,充分证实了设计视野下的生态品牌模型架构研究的理论及实践价值。生态品牌模型构架直观而形象地揭示了生态品牌系统发展的定义、机制、构成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对每一个重要要素的含义及启示意义都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研究,澄清了初创生态品牌的发展路径及关键节点要素,是中小企业管理者及创业者创建品牌的参考工具,既可作为品牌规划及管理的主要构架,也可作为品牌创建过程中的各要素实施质量的评估监测体系。生态品牌的模型构架研究是基于设计学视野下的一个新的尝试,由于信息时代的科技手段、方式方法、理念更新的快节奏,本文对于最新发展趋势对品牌的影响、模型构架中要素的变量研究、以及在研究内容、方法上尚存在不足之处,敬请阅读此文的专家予以指出,以继续开展未来的研究。结论:构建设计学视野下的生态品牌模型构架既是必要的又是合理的,借助生态品牌模型构架能够帮助中小企业合理建构品牌,对已有品牌具有自我对照评估的功用,是一个对品牌发展有实用价值的参考工具,经过深入的企业品牌发展案例的分析研究,证明了生态品牌模型构架的科学性及实用性,填补了设计学视野下的生态品牌系统之模型架构研究的理论空白。
闻洪涛[8](2016)在《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创新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同时也是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但我国网络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创新能力却备受质疑。在国内国际面临环境因素不确定的背景下,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到底如何进行创新是个非常重要的话题。本文聚焦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的话题,基于产业创新理论、文化产业理论、战略管理论和传播学理论,进行跨学科的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进行中外网络文化产业创新比较分析。(2)研究了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3)研究了我国网络文化产业的创新主体结构,提出网络文化产业创新主体从个体到网络创新的路径优化。(4)研究产业创新的主要内容,提出市场创新能力是我国网络文化产业重要的核心能力和优势所在,并把市场创新和产品创新作为重点创新领域研究。(5)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的优选模式是以市场创新为核心的自主创新带动战略模式。本文提出,网络文化产业的创新应突出市场创新的核心地位,充分发挥网络文化产业的带动作用。(6)从产业制度创新的视角提出保障和激励措施。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1)回到创新理论创始人熊彼特的理论本源,结合产业实践,提出“市场创新能力”是我国网络文化产业的核心能力所在。提出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的主要领域在于市场创新和产品创新,其中市场创新为核心领域。产业创新宜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新的市场创新”的渐进性创新路径。文章建构了网络文化产业逆向周期模型,并分析了网络产业创新中的“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互动关系。(2)提出网络文化产业创新主体结构应“从个体创新到网络创新”的路径优化;建立了产业创新主体六要素双层概念模型(企业、风投机构和用户居于核心层,高校科研机构、中介组织和政府处于外围层),提出应高度重视风投机构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3)提出以市场创新为核心的自主创新带动战略模式是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的优选战略模式。自主创新带动战略的内涵主要是:以市场创新为核心,同时注重产品创新的重要性;突出自主创新的重要性,掌握产业创新主导权;产业创新要发挥带动作用,带动相关产业共同发展;合作创新是产业创新的优选模式。
付丽琴[9](2016)在《电子商务促进中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装备制造业是我国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生产技术装备,是“生产机器的机器制造业”,产业关联度高,其发展水平和先进程度决定了一国经济发展的现代化程度与国防实力,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载体。但是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存在“高端失守、低端混战”的问题,一方面大部分高端设备和关键部件依靠进口,经济安全与国防安全没有保障,另一方面低端设备产能过剩,库存居于高位,陷入价格战的恶性竞争,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与此同时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环境日益严峻,不仅面临美国等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和发展中国家崛起的双重挤压,同时也受到人民币汇率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研究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电子商务已成为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趋势,出现一些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同时大规模网民及其基于电子商务的网络购物习惯、日益完善的政策环境等都将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通过研究总结和发现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般规律,有助于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应用水平进而提高其竞争力,实现我国制造强国梦。按照总(理论基础、现状分析)——分(动力机制、传导机制、组织模式)——总(建议对策)的分析框架对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第三章分别从我国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应用和电子商务应用环境、存在的问题三个方面对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现状进行分析。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应用现状分析发现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具有如下特点:装备制造业是我国电子商务的应用主体、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模式多样化以及我国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向供应链协同管理和客户管理发展。对我国电子商务应用环境分别从政策及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四个方面来分析,政策及法律环境分析表明政府是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推动者,通过政策引导、扶持以及法律规范促进我国电子商务的健康快速发展;经济环境分析表明我国已培养起一批网络购物用户,全国广大城镇和农村居民已具备电子商务的意识,我国电子商务的网络基础环境正在不断发展;社会环境分析表明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商务部的电子商务示范评选活动促进了我国各地电子商务的普遍发展,但各地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地的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目前处于领先水平;技术环境分析表明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将推动我国电子商务模式的创新。但是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应用存在认识水平低、应用深度不够、需要组织模式创新等问题。第二,对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动力机制的分析表明电子商务扩大本土市场规模,总体上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盈利能力。本文采用互联网普及率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的交叉项来测度我国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第四章利用我国2001—2011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电子商务显着提高我国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的盈利能力。在控制变量中,总体来看地区生产总值、电子商务基础设施、职工人数对装备制造业盈利能力的影响为正。第三,对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传导机制分析表明电子商务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本文认为电子商务从两个方面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一方面电子商务为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创造一个统一大市场,使得我国庞大的本土市场规模成为其自主创新的比较优势;另一方面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供应链管理,使得我国完整的工业生产体系成为其自主创新的比较优势。本文采用层次法和熵权法对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大陆地区除西藏外其余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1—2011年装备制造业7个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测算。总体来看产业要素对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为50%左右,电子商务的市场要素为30%左右,环境要素为20%左右。第四,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组织模式网络化发展。第六章选取我国装备制造业中目前比较成功的黎明重工与海尔集团进行案例分析,这两家企业在电子商务应用方面走在我国其它装备制造企业的前列,分别被评为河南省和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这两家企业的个案分析表明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组织模式网络化发展。围绕“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主题,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问题开展研究:第一,产业层面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动力机制是什么?第二,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传导机制是什么?第三,我国装备制造业如何应用电子商务以实现转型升级?这三个问题相互关联,互为支撑,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是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这一主题的立足点,第二个问题和第三个问题分别从传导机制和组织模式创新方面对第一个问题进行强化,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深化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这一主题。基于这三个问题,本文的创新点有三个:第一,针对第一个问题提出电子商务革命的观点,并从产业层面对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进行定量研究。基于委内瑞拉演化经济学家、英国剑桥大学和苏塞克斯大学研究员卡萝塔·佩蕾丝技术—经济范式理论,我国正在经历一场电子商务革命。本文采用互联网普及率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的交叉项来测度我国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利用我国2001—2011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电子商务显着提高了我国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的利税总额。第二,针对第二个问题研究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传导机制并测算电子商务对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本文中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内涵定义为:装备制造企业拥有关键技术控制权、并由关键技术决定的的装备制造产品的价值实现。电子商务从两个方面提高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一方面电子商务为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创造一个统一大市场,使得我国庞大的本土市场规模成为其自主创新的比较优势;另一方面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供应链管理,使得我国完整的工业生产体系成为其自主创新的比较优势。本文系统分析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主体,构建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结构模型,提出从自主创新产业要素、市场要素与环境要素三个方面来评价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第三,针对第三个问题提出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组织模式网络化发展的观点。网络组织模式既包括企业内部组织网络化,即在企业内部压缩中间层级,建立扁平化组织结构,也包括企业之间建立基于企业的合作关系。为验证理论分析结果,本文选取我国装备制造业中目前比较成功的黎明重工与海尔集团,这两家企业在电子商务应用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方面进行组织模式变革,分别被评为省级和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性企业。对黎明重工、海尔集团网络组织模式的案例分析表明线上支付并不是判断影响电子商务成败的关键因素,真正重要的是企业能否建立与电子商务信息流相匹配的网络组织模式从而将电子商务带来的交易成本节约转化为企业的利润。
刘桢桢[10](2016)在《河北省高校大学生使用微信的现状及传播效果调查》文中提出微信是以文字信息传递为基础,集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人际交往方式于一身的移动通讯工具,它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生活方式,也改变了原有的网络社交和传播格局,丰富和影响了人们的社交手段。大学生作为互联网时代最活跃的群体之一,也是微信的主要使用群体。微信对大学生获取信息、增长见识、扩展人际关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微信也使大学生产生社交依赖,现实人际关系变得疏离、间接,出现了诸如孤独、叛逆等心理问题,还会暴露个人隐私,影响正常学习生活。本文主要结合了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人际传播学等学科的理论,通过文献资料收集、问卷调查、实证分析,采取以定量研究为主,结合定性研究的方法,以河北省5所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来探究微信在河北省高校内的使用现状以及它对高校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全文共分六个部分。基本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展开文章论述。第一部分绪论主要是介绍本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现状和方法等;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微信的概况、特征及同其他几种国内主要网络社交工具的差别;第三部分主要是采用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法对河北省高校大学生使用微信的现状进行调查,了解高校学生使用微信的现状,包括微信的使用率、使用动机、使用时间,还有微信的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以及它在高校内的传播特点;第四部分主要是以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为视角对河北省高校大学生使用微信的原因进行分析,了解其使用微信的心理因素,为研究微信对其产生的传播效果奠定基础;第五部分主要是根据调查和统计分析的结果来分析微信对河北省高校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最后一部分则根据分析前文提出构建和谐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对策和建议。
二、来自河北省手机市场的调查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来自河北省手机市场的调查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电子商务对县域经济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
一、农村发展与县域经济 |
二、基于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模式 |
三、农村电子商务的区域演化特征 |
四、农村电子商务政策及社会效应 |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和实现路径 |
二、章节框架及内容 |
第四节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区域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特色与创新 |
一、研究的主要特色 |
二、研究的主要创新 |
第二章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电子商务发展进程 |
一、概念范围及应用 |
二、世界电子商务的发展 |
三、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进程 |
四、电子商务的影响 |
第二节 农村电子商务与区域发展模式 |
一、三种典型的区域发展模式 |
二、传统区域发展模式成因及演化 |
三、基于农村电子商务的新区域发展模式 |
第三节 农村电子商务的落地机制 |
一、区域产业基础与政策导向 |
二、企业家精神与社群网络 |
三、快速物流交通系统 |
四、信息知识与技术 |
第四节 农村电子商务的社会经济效应 |
一、经济效应 |
二、社会效应 |
三、空间赋能 |
四、拉近城乡关系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第一节 信息与数字鸿沟 |
一、信息化与发展加速及区域发展不平衡 |
二、基于信息化的经济空间重组 |
第二节 演化经济学 |
一、复杂系统与内部组织 |
二、路径依赖与技术解锁 |
第三节 城乡融合与发展 |
一、马克思的城乡融合发展思想 |
二、实时城市化与信息化城市 |
第四节 信息技术与农村电子商务 |
一、信息为农村带来的新机遇 |
二、信息与农村区域的适配 |
三、中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
第五节 演化视角下农村电子商务分析框架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村电子商务与县域工业生产解锁:低成本打破区域资源紧束状态 |
第一节 南皮县概况与工业产业发展 |
一、南皮县基本情况 |
二、南皮县工业发展演化史 |
三、自我发展的专业市场 |
四、主导产业特点与路径锁定 |
第二节 县域工业创新的代价与保守的收益 |
一、政府急于引导产业转型的动因 |
二、南皮县传统五金产业发展与竞争模型 |
三、创新转型与企业猝死 |
四、路径锁定是企业理性选择的结果 |
第三节 路径解锁的可能选择与成本 |
一、产品端的选择与成本 |
二、市场端的选择与成本 |
三、资源整合范围的选择与成本 |
第四节 电子商务带来的转型可能与激励 |
一、低成本扩展企业资源整合的范围 |
二、降低与转嫁智力资源试错成本 |
三、效果及持续的示范带动效应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村电子商务与农村消费解锁:系统化的扩展个体可整合的资源范围 |
第一节 影响南皮县农村区域消费的若干因素 |
一、家庭中非农就业人员的数量 |
二、家庭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情况 |
三、家庭持续发展所处的阶段 |
四、区域消费习惯与商品的可获得性 |
第二节 旧有农村消费体系的变与不变 |
一、由批发市场和集市组成的传统消费系统 |
二、超市承担的日常消费与商场承担的大件物品消费 |
三、消费比重与消费范围一直在变化 |
四、以县为单位的消费区域限制很难改变 |
第三节 农村电子商务与个体可整合资源范围的扩展 |
一、农村电子商务硬件的搭建与消费场景的改变 |
二、新信用体系与交易成本 |
三、新旧消费体系的互斥与融合 |
四、个体可整合资源冲破县域限制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村电子商务与县域人力资本解锁:低成本丰富人力需求类型 |
第一节 县域发展与县域人力资源 |
一、县域人力资源的构成 |
二、县域人力资源配置偏好 |
三、县域发展与人力资源的互相作用 |
第二节 丰富人力资源的选择与困境 |
一、人力资源引进与本土成长 |
二、产业单一化与人力资源单一化 |
三、打破产业与人力资源互相锁定的难点 |
第三节 农村电子商务带来的人力资源变化 |
一、电商带来群体认知变化与实时城市化 |
二、电商对传统制造业的改造带来新就业需求 |
三、电商服务业新业态进一步吸纳返乡人才 |
第四节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农村电子商务的南皮样本到新发展模式的数理验证 |
第一节 农村电子商务带动县域经济增长的机制总结 |
一、农村电子商务项目的改革与科技双重属性 |
二、农村电子商务项目带动县域经济增长的作用路径 |
第二节 模型设定及数据说明 |
一、模型设定 |
二、数据来源及说明 |
第三节 回归结果及分析 |
一、基准回归结果 |
二、安慰剂检验 |
三、稳健性检验 |
四、进一步分析:影响渠道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各章典型案例 |
案例目录 |
案例内容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2)基于网络搜索指数的手机行业需求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手机行业销量预测研究 |
1.2.2 传统需求预测方法研究 |
1.2.3 网络搜索数据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方法介绍 |
2.1 消费者购买理论 |
2.1.1 消费者购买决策理论 |
2.1.2 消费者购买行为理论模型 |
2.2 网络搜索 |
2.2.1 网络关键词 |
2.2.2 百度指数介绍 |
2.3 销量预测方法 |
2.3.1 定性分析法 |
2.3.2 时间序列法 |
2.3.3 因果分析法 |
2.3.4 BP神经网络 |
2.4 预测模型评价指标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据获取与处理 |
3.1 百度指数数据的获取 |
3.2 华为手机销量数据获取 |
3.3 数据相关性分析 |
3.3.1 百度指数和华为手机销量的相关性分析 |
3.3.2 百度指数和华为手机销量时差相关性分析 |
3.4 数据平稳性检验 |
3.4.1 百度指数数据的平稳性验证 |
3.4.2 手机销售数据的平稳性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 |
4.1 数据整理 |
4.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建立与检验 |
4.2.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建立 |
4.2.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检验 |
4.3 手机销量数据预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 |
5.1 数据整理和检验 |
5.2 BP神经网络建立与检验 |
5.3 手机销量数据预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模型对比分析 |
6.1 时间序列模型预测 |
6.1.1 时间序列数据季节调整和单位跟检验 |
6.1.2 ARIMA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
6.1.3 ARIMA手机销售数据预测 |
6.2 模型预测对比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结论和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3)M公司双层股权结构赴港上市选择及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双层股权结构概述 |
2.1.1 双层股权结构概念 |
2.1.2 不同国家或地区引入双层股权结构情况及相关规定 |
2.1.3 双层股权结构利弊 |
2.2 理论基础 |
2.2.1 股权制衡理论 |
2.2.2 市场时机理论 |
2.2.3 规避监管理论 |
2.2.4 信号假说理论 |
第三章 M公司上市案例介绍 |
3.1 企业概况 |
3.1.1 发展历程 |
3.1.2 融资及创始人股权变动情况 |
3.1.3 双层股权结构 |
3.2 M公司上市历程回顾 |
第四章 M公司双层股权结构赴港上市选择及效果分析 |
4.1 M公司采用双层股权结构必要性 |
4.2 M公司双层股权结构赴港上市选择分析 |
4.2.1 M公司选择上市分析 |
4.2.2 M公司市场选择分析 |
4.3 M公司上市效果分析 |
4.3.1 市场反应欠佳 |
4.3.2 财务业绩改善 |
4.3.3 公司治理水平提升 |
4.3.4 战略布局积极推进 |
4.3.5 企业知名度提升 |
4.4 小结 |
第五章 启示与建议 |
5.1 双层股权结构企业上市启示 |
5.1.1 根据企业自身发展情况及时调整上市策略 |
5.1.2 关注市场变化情况抓住上市时机 |
5.1.3 了解各地相关政策动态作出正确市场选择 |
5.2 完善内地资本市场继续引入双层股权结构建议 |
5.2.1 提高投资者专业性从而提升资本市场成熟度 |
5.2.2 建立大股东追责制度加强外部监管 |
5.2.3 建立股东集体诉讼制度解决个人股东维权问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三星手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三星电子概况及手机营销现状 |
2.1 公司概况 |
2.1.1 三星发展历程 |
2.1.2 手机概况及产品线 |
2.1.3 三星电子的组织结构 |
2.1.4 经营绩效 |
2.2 三星手机的营销现状 |
2.2.1 营销战略现状 |
2.2.2 营销组合策略现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营销环境分析 |
3.1 外部环境 |
3.1.1 宏观环境分析 |
3.1.2 行业态势与竞争者分析 |
3.1.3 市场需求分析 |
3.2 内部环境 |
3.2.1 资源条件 |
3.2.2 能力 |
3.2.3 企业文化 |
3.3 SWOT分析 |
3.3.1 优势 |
3.3.2 劣势 |
3.3.3 机会 |
3.3.4 威胁 |
3.3.5 SWOT战略选择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星手机营销问题与成因分析 |
4.1 营销战略问题及成因 |
4.1.1 市场细分不够深入 |
4.1.2 目标市场过多 |
4.1.3 定位过宽 |
4.2 营销策略问题及成因 |
4.2.1 产品线长型号不够聚焦 |
4.2.2 市场价格混乱 |
4.2.3 线上渠道销售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
4.2.4 促销资源使用效率低 |
4.2.5 渠道管理成本高 |
4.2.6 售后服务能力弱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星手机营销战略和策略的优化建议 |
5.1 营销战略的优化建议 |
5.1.1 进行多角度市场细分 |
5.1.2 选择特定子市场 |
5.1.3 调整市场定位 |
5.2 营销策略的优化建议 |
5.2.1 聚焦产品差异化,开发自有系统及配件 |
5.2.2 构建FD平台模式掌控市场 |
5.2.3 加大线上销售 |
5.2.4 强化组织功能降低成本 |
5.2.5 细化管理提高促销资源利用 |
5.2.6 提升售后服务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与评述 |
一、“互联网+”与制造业升级相关研究 |
二、“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相关研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
一、“互联网+”相关概念界定 |
二、制造业升级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创新理论与产业升级理论 |
二、西方创新理论与产业升级理论 |
第二章 历史维度下互联网+制造业发展规律归纳研究 |
第一节 工业革命与制造业发展历史经验 |
一、工业革命演进与争论 |
二、制造业结构升级一般规律 |
三、制造业价值链升级一般规律 |
四、制造业竞争力演进一般规律 |
第二节 历史维度下制造业发展影响因素 |
一、因素一:需求面驱动 |
二、因素二:技术面驱动 |
三、因素三:人力资本面驱动 |
四、因素四:能源机制面驱动 |
五、因素五:制度面驱动 |
第三节 新工业革命与制造业范式选择 |
一、新工业革命浪潮:“互联网+” |
二、制造业范式演化与选择 |
三、历史维度下中国互联网+制造业升级历史机遇 |
四、历史维度下中国互联网+制造业升级面临挑战 |
第三章 空间维度下互联网+制造业发展战略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外国互联网+制造业战略梳理 |
一、各国先进制造业战略 |
二、各国先进制造业战略关键:“互联网+” |
第二节 《中国制造2025》战略选择 |
一、《中国制造2025》战略背景 |
二、《中国制造2025》战略核心与内涵 |
三、空间维度下中国互联网+制造业发展战略机遇 |
四、空间维度下中国互联网+制造业升级面临挑战 |
第四章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研究 |
第一节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分析 |
一、三模型拓展与“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动因理论 |
二、社会总生产模型拓展与“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理论 |
第二节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动力因素分析 |
一、动力一:“互联网+”技术基础与技术融合驱动力 |
二、动力二:“互联网+”市场多层次拉动力 |
三、动力三:“互联网+”政策支撑力 |
第三节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一:基于产业结构视角 |
一、“互联网+”促进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 |
二、“互联网+”促进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 |
三、“互联网+”促进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 |
第四节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二:基于价值链视角 |
一、“互联网+”促进制造业价值链横向扩张升级作用机理 |
二、“互联网+”促进制造业价值链纵向渗透升级作用机理 |
三、“互联网+”促进制造业价值链跃迁升级作用机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实证研究 |
第一节 “互联网+”综合发展水平评价 |
一、“互联网+”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二、“互联网+”综合发展水平评价 |
第二节 “互联网+”对制造业升级影响实证分析 |
一、变量定义与数据选取 |
二、模型设定与检验 |
三、结果与分析 |
第六章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路径选择研究 |
第一节 构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技术驱动链 |
一、“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开放创新驱动路径 |
二、“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多层次可持续创新驱动路径 |
三、“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协调创新驱动路径 |
第二节 构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市场驱动链 |
一、制造业服务化驱动路径 |
二、“中国质造”和“中国智造”耦合驱动路径 |
三、国家价值链协同发展路径 |
四、链条式一体化管理发展路径 |
第三节 构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政策驱动链 |
一、国家层面的政策优化路径 |
二、社会层面的政策优化路径 |
三、企业层面的政策优化路径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问题与意义 |
1.1.1 研究问题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思路 |
1.4 创新点 |
1.5 论文其余部分的结构安排与主要内容 |
2 文献综述 |
2.1 媒体融合的理论起源 |
2.2 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 |
2.3 媒体融合的影响因素 |
2.4 媒体融合的主要模式 |
2.5 文献分析 |
3 理论基础 |
3.1 广播电视与媒体融合 |
3.2 产业融合 |
3.3 产业链 |
3.4 产业集群 |
3.5 产业竞争力 |
3.6 本章小结 |
4 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动因分析 |
4.1 产业技术驱动 |
4.1.1 基础网络 |
4.1.2 移动网络 |
4.1.3 大数据 |
4.1.4 云计算 |
4.1.5 终端技术 |
4.1.6 新平台技术 |
4.1.7 VR、AR、无人机和人工智能 |
4.2 产业政策驱动 |
4.2.1 中央层面的政策推动 |
4.2.2 地方层面的政策推动 |
4.3 产品市场驱动 |
4.3.1 消费习惯 |
4.3.2 信息发布 |
4.3.3 广告市场 |
4.3.4 资本市场 |
4.4 产业竞争驱动 |
4.4.1 新媒体的挑战 |
4.4.2 国际竞争的挑战 |
4.4.3 系统内部的挑战 |
4.5 产业体制驱动 |
4.5.1 供需机制 |
4.5.2 空间结构 |
4.5.3 主体属性 |
4.6 本章小结 |
5 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度测评 |
5.1 融合度测评内容和工具 |
5.1.1 产业融合度测评的主要内容 |
5.1.2 产业融合度的测算工具 |
5.2 融合度测评方法 |
5.2.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5.2.2 测评指标选择 |
5.3 融合度测算和分析 |
5.3.1 技术融合度测算 |
5.3.2 市场融合度测算 |
5.3.3 业务融合度测算 |
5.3.4 融合度综合分析 |
5.4 低度融合的主要原因分析 |
5.4.1 规制政策缺位 |
5.4.2 体制机制弱化 |
5.4.3 融合人才短缺 |
5.4.4 技术研发滞后 |
5.5 本章小结 |
6 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能力评价 |
6.1 评价指标设计原则和指标体系 |
6.1.1 设计原则 |
6.1.2 指标体系 |
6.2 评价程序 |
6.2.1 评价工具 |
6.2.2 评价步骤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东部区域媒体融合能力 |
6.3.2 西部地区媒体融合能力 |
6.3.3 个别地区媒体融合能力 |
6.4 本章小结 |
7 国外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比较及启示 |
7.1 国外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情况 |
7.1.1 统一监管下的英国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 |
7.1.2 分业监管下的美国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 |
7.1.3 严格管控下的日本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 |
7.2 国外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比较、借鉴和启示 |
7.2.1 英国、美国和日本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比较 |
7.2.2 英国、美国和日本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借鉴 |
7.2.3 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未来趋势的启示 |
7.3 本章小结 |
8 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的对策建议 |
8.1 完善媒体融合产业政策 |
8.1.1 制定融合发展顶层规划 |
8.1.2 健全媒体融合扶持政策 |
8.2 优化媒体融合产业布局 |
8.2.1 价值链式整合 |
8.2.2 供需链式整合 |
8.2.3 空间链式整合 |
8.3 保障媒体融合人才供给 |
8.3.1 培养融合发展思维 |
8.3.2 重塑人才培养机制 |
8.4 创新媒体融合技术体系 |
8.4.1 加强融合技术政策保障体系建设 |
8.4.2 加强融合平台技术体系建设 |
8.4.3 加强融合技术流程框架体系建设 |
8.5 本章小结 |
9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作者简历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设计学视野下的生态品牌模型构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背景 |
1.2 本课题研究对象——品牌概述 |
1.2.1 为什么需要品牌 |
1.2.2 品牌的定义梳理 |
1.2.3 品牌的作用 |
1.2.4 品牌内涵 |
1.2.5 品牌的生态性、系统性及主要关系梳理 |
1.2.6 当前品牌建设的困惑与问题 |
1.3 本课题研究概要 |
1.3.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2 本课题的研究范围界定 |
1.4 .品牌研究的国内外动态 |
1.4.1 国外研究动态 |
1.4.2 国内研究动态 |
1.4.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1.5 将本课题置于设计学视野下理论依据 |
1.6 本课题研究思路 |
1.6.1 研究路线图 |
1.6.2 本课题研究方法 |
1.7 本课题创新之处 |
1.8 本课题有关概念简述 |
1.9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生态品牌一般模型构架 |
2.1 品牌实质剖析 |
2.1.1 品牌关系说 |
2.1.2 品牌文化说 |
2.1.3 品牌过程说 |
2.1.4 质量信誉说 |
2.1.5 实力综合说 |
2.1.6 企业文化:品牌基因根源 |
2.1.7 产品:品牌基础承载体 |
2.1.8 产品与品牌的共生关系 |
2.2 建立品牌结构一般模型的理由 |
2.2.1 模型构架的设计思路 |
2.2.2 结构模型建构方法 |
2.3 品牌系统的关键组成要素分析 |
2.3.0 品牌的构成要素 |
2.3.1 模型要素的选择 |
2.3.2 系统要素间逻辑关系分析 |
2.3.3 系统结构的有向图表达 |
2.4 系统结构的矩阵 |
2.5 建立品牌系统递阶结构模型 |
2.6 根据有向图调整品牌系统层级结构 |
2.7 模型构架各层次要素的扩展 |
2.8 对总体模型构架的研究 |
2.8.1 产品及其创新处于模型构架核心 |
2.8.2 模型的层次性 |
2.8.3 总体模型构架划分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态品牌成长机制及模型构架要素定性研究 |
3.1 第一层级:品牌的“土壤”及“基因” |
3.1.1 品牌自身DNA结构、品牌基因研究 |
3.1.2 品牌基因要素简析 |
3.2 生态品牌系统驱动力及第二层级要素研究 |
3.2.1 品牌进化动力探讨 |
3.2.2 品牌发展自动力机制 |
3.2.3 品牌发展他动力机制 |
3.2.4 企业家精神 |
3.2.5 创新类要素 |
3.2.6 公司战略目标、公司治理、公司学习 |
3.2.7 自我调整适应能力 |
3.3 第三层级:模型构架主干要素研究 |
3.3.1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
3.3.2 关于产品研发要素 |
3.3.3 互联网思维要素 |
3.3.4 大数据应用 |
3.3.5 科技发展:品牌成长的支撑力量 |
3.4 第四层级:模型构架腰部诸要素研究 |
3.4.1 研发成果:企业的核心资产 |
3.4.2 产品生产制造等要素 |
3.4.3 质量控制与成本控制 |
3.4.4 财务管理 |
3.4.5 营销理念 |
3.4.6 广告宣传 |
3.4.7 商业模式的创新 |
3.4.8 仓储、后勤、物流等要素 |
3.5 第五层级营销环节诸要素研究 |
3.5.1 现代管理制度要素 |
3.5.2 营销活动系列要素 |
3.5.3 资金流要素 |
3.6 第六层级用户相关诸要素研究 |
3.6.1 售后服务 |
3.6.2 消费评价 |
3.6.3 市场反馈 |
3.6.4 用户终端要素 |
3.6.5 扩大再生产要素 |
3.7 顶层目标——品牌及其影响要素 |
3.7.1 顶层目标——品牌的确立 |
3.7.2 品牌外部影响因素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模型构架要素定量研究 |
4.1 层次分析法概念 |
4.2 层次分析法的适用理由 |
4.3 使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演算规则说明 |
4.4 建立品牌模型构架原始评价层次 |
4.5 模型构架第六层各要素权重 |
4.5.1 建立构成要素判断矩阵 |
4.5.2 产品功能价值等各要素权重测算 |
4.5.3 用户相关各要素权重测算 |
4.5.4 第六层各要素权重总排序 |
4.6 第五层各要素权重 |
4.6.1 本层主要要素集权重 |
4.6.2 营销活动环节各要素权重 |
4.6.3 本层管理类各要素权重计算 |
4.6.4 第五层级各要素权重总排序 |
4.7 第四层级各要素权重 |
4.7.1 本层级主要要素集权重 |
4.7.2 本层级管理类各要素权重 |
4.7.3 营销理念类各要素权重 |
4.7.4 产品生产类各要素权重 |
4.7.5 第四层级各要素权重总排序 |
4.8 第三层级各要素权重 |
4.8.1 第三层级主要要素集权重 |
4.8.2 产品研发类各要素权重 |
4.8.3 大数据运用及互联网思维等要素权重 |
4.8.4 第三层级各要素权重总排序 |
4.9 第二层级各要素权重 |
4.9.1 第二层级主要要素集权重 |
4.9.2 公司治理类要素权重 |
4.9.3 创新群各要素权重 |
4.9.4 第二层级各要素权重总排序 |
4.10 第一层级各要素权重 |
4.10.1 本层主要要素集权重 |
4.10.2 社会环境类要素权重 |
4.10.3 文化要素类各要素权重 |
4.10.4 主观精神类各要素权重 |
4.10.5 第一层级各要素权重总排序 |
4.11 总体品牌健康值评估 |
4.12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企业品牌研究及评估案例 |
5.1 置于品牌模型构架下的比对研究 |
5.1.1 乐美达品牌基层要素研究 |
5.1.2 乐美达企业文化、理念、核心价值观等 |
5.2 乐美达品牌第二层级要素研究 |
5.2.1 乐美达公司战略目标 |
5.2.2 乐美达公司治理、理念创新及制度创新 |
5.2.3 乐美达公司学习原则及创新举措 |
5.2.4 乐美达品牌本层级各要素评价 |
5.3 乐美达品牌第三层级要素研究 |
5.3.1 乐美达现代管理制度的建立实施 |
5.3.2 乐美达之产品研发 |
5.3.3 乐美达公司对大数据应用情况 |
5.3.4 乐美达之互联网思维 |
5.4 乐美达品牌第四层级诸要素研究 |
5.4.1 乐美达的研发成果 |
5.4.2 乐美达产品制造环节 |
5.4.3 乐美达仓储、后勤、物流等要素 |
5.4.4 乐美达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等要素 |
5.4.5 乐美达的财务管理 |
5.4.6 乐美达的营销理念 |
5.4.7 乐美达的广告宣传 |
5.4.8 乐美达的商业模式 |
5.4.9 乐美达品牌第四层级各要素的评价 |
5.5 乐美达品牌第五层级要素研究 |
5.5.1 乐美达的营销管理 |
5.5.2 乐美达的营销活动环节 |
5.5.3 乐美达的资金流 |
5.5.5 乐美达品牌第五层级要素的评估 |
5.6 乐美达品牌第六层级诸要素研究 |
5.6.1 乐美达产品功能、价值实现研究 |
5.6.2 乐美达售后服务、消费评价、用户反馈等 |
5.6.3 乐美达的扩大再生产 |
5.6.4 乐美达品牌第六层级要素的评价 |
5.7 乐美达品牌状况及总健康值评估研究 |
5.7.1 乐美达——名品牌确立 |
5.7.2 乐美达品牌影响要素 |
5.7.3 乐美达品牌总体健康值评估 |
5.8 乐美达品牌发展改进建议 |
5.9 乐美达产学研合作总结及后记 |
5.10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本课题研究主要结论 |
6.2 不足之处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博士攻读期间发表学术成果情况 |
附录 |
附录A:表1.1-1近年来消失的品牌 |
附录B:品牌系统中要素相关性分析表 |
附录C:要素矩阵的演算过程 |
附录D:层级推理演算表格 |
致谢 |
(8)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对象、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文章框架 |
1.5 研究特色和可能的创新点 |
2.理论基础和相关研究综述 |
2.1 创新和产业创新相关理论 |
2.2 核心能力理论 |
2.3 创新扩散理论 |
2.4 文化产业和网络文化产业概念 |
2.5 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研究及述评 |
3.中外网络文化产业创新比较分析 |
3.1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特点 |
3.1.1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历程 |
3.1.2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的主要成就 |
3.1.3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的特点 |
3.2 国外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的经验 |
3.2.1 美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特点 |
3.2.2 日本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特点 |
3.2.3 .韩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特点 |
3.3 中外网络文化产业创新比较及启示 |
4.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分析 |
4.1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外部环境分析——基于PEST分析框架 |
4.1.1 政治法律环境 |
4.1.2 经济环境 |
4.1.3 社会文化环境 |
4.1.4 科技环境 |
4.1.5 外部环境中的机会和威胁 |
4.2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内部条件分析——基于创新能力视角 |
4.2.1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能力评估 |
4.2.2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内部优势和劣势 |
4.3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SWOT分析 |
5.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主体网络构建——从个体创新到网络创新 |
5.1 从单一主体到多样化主体的转化——从企业个体到创新网络 |
5.1.1 企业作为核心创新主体的地位 |
5.1.2 政府作为产业创新主体的作用 |
5.1.3 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作用 |
5.1.4 中介机构的作用 |
5.1.5 用户作为使用者和生产者的双重身份 |
5.1.6 风投机构:从外围因素到创新主体的变化 |
5.2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主体六要素双层概念模型构建 |
5.2.1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主体六要素模型构建 |
5.2.2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主体分层现象分析 |
5.2.3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主体六要素双层概念模型构建 |
5.2.4 创新主体网络中“企业-风投”和“企业-用户”关系的建立 |
5.3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机制优化——从独立创新到合作创新 |
5.3.1 产业创新形式和独立创新的价值 |
5.3.2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机制优化:从独立创新到合作创新 |
5.4 从产业集群到全国性的产业创新网络 |
5.4.1 产业集群的作用 |
5.4.2 从产业集群到创新集群 |
5.4.3 从创新集群到全国性的产业创新网络 |
6.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重点领域——市场创新和产品创新 |
6.1 从价值链理论看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的价值活动 |
6.1.1 价值链理论 |
6.1.2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价值链分析 |
6.2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领域分析 |
6.2.1 平台型产品创新 |
6.2.2 内容产品创新 |
6.2.3 市场创新 |
6.2.4 产业制度创新 |
6.2.5 商业模式创新 |
6.3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重点和核心 |
6.3.1 市场创新和产品创新: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的重点领域 |
6.3.2 市场创新: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的核心领域 |
6.4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逆向周期模型构建 |
6.4.1 服务业逆向产品周期理论 |
6.4.2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逆向周期模型构建 |
7.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战略模式选择 |
7.1 影响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战略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 |
7.1.1 创新的主动权问题 |
7.1.2 创新的核心领域 |
7.1.3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定位和创新目标 |
7.2 以市场创新为核心的自主创新带动战略构建 |
7.2.1 以市场创新为核心的同时注重产品创新的重要性 |
7.2.2 加强自主创新掌握产业创新的主动权 |
7.2.3 网络文化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共同发展 |
7.2.4 合作创新——产业创新的优选模式 |
8.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保障与激励措施 |
8.1 产业制度创新及挑战 |
8.1.1 制度创新的重要性 |
8.1.2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制度创新面临的挑战 |
8.2 从房地产“后拐点论”的广泛传播看产业制度创新的紧迫性 |
8.2.1 “后拐点论”的出台及其传播过程 |
8.2.2 “后拐点论”得到广泛传播的原因分析 |
8.2.3 应对虚假信息传播的思考 |
8.3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的主要保障和激励措施 |
8.3.1 企业家队伍建设和企业家精神的激励 |
8.3.2 金融创新:国有和民营风投机构的合力 |
8.3.3 形成良性竞争环境 |
8.3.4 加强内容真实性保障 |
8.3.5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用户隐私保护 |
9.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电子商务促进中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电子商务 |
1.2.2 装备制造业及其转型升级 |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评述 |
1.3.1 关于电子商务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研究 |
1.3.2 关于电子商务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传导机制研究 |
1.3.3 关于电子商务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组织模式研究 |
1.3.4 综合述评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 |
2.1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
2.1.1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概述 |
2.1.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在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应用 |
2.2 创新理论 |
2.2.1 创新理论概述 |
2.2.2 创新理论在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应用 |
2.3 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现状分析 |
3.1 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应用分析 |
3.1.1 装备制造业是我国电子商务的重要应用主体 |
3.1.2 我国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模式具有多样化特点 |
3.1.3 我国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向供应链协同管理和客户管理方向发展 |
3.2 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环境分析 |
3.2.1 我国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应用的政策及法律环境分析 |
3.2.2 我国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应用的经济环境分析 |
3.2.3 我国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应用的社会环境分析 |
3.2.4 我国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应用的技术环境分析 |
3.3 我国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
3.3.1 我国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认识水平较低 |
3.3.2 我国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应用深度不够 |
3.3.3 我国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应用还需要组织模式创新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分析 |
4.1 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理论分析 |
4.1.1 电子商务具有羊群效应 |
4.1.2 电子商务具有零边际成本特点 |
4.2 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实证分析 |
4.2.1 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测度 |
4.2.2 模型设定 |
4.2.3 实证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传导机制分析 |
5.1 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传导机制理论分析 |
5.1.1 电子商务使得庞大的本土市场规模成为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比较优势 |
5.1.2 电子商务使得完整的工业生产体系成为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比较优势 |
5.2 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传导机制实证分析 |
5.2.1 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构成要素分析 |
5.2.2 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5.2.3 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测度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组织模式分析 |
6.1 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组织模式理论分析 |
6.1.1 我国装备制造业组织网络化发展的必然性分析 |
6.1.2 电子商务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组织网络化的运行提供保障 |
6.2 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组织模式案例分析 |
6.2.1 电子商务促进黎明重工组织网络化的案例分析 |
6.2.2 电子商务促进海尔集团组织网络化的案例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建议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相关对策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7.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10)河北省高校大学生使用微信的现状及传播效果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全民智能、移动时代到来 |
1.1.2“微”控一族的诞生 |
1.2 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现状 |
1.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2 研究现状 |
1.3 理论综述 |
1.3.1“使用与满足”理论 |
1.3.2 人内传播理论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2章 当前社交媒体的概述及微信的特征 |
2.1 近年来网络社交媒体发展概述 |
2.2 微信的概述 |
2.2.1 微信概况 |
2.2.2 微信的传播模式 |
第3章 微信在河北省高校学生的使用现状分析 |
3.1 样本选取与问卷调查 |
3.2 微信的使用现状调查分析 |
3.2.1 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 |
3.2.2 大学生对微信的基本使用情况契合其群体属性与其随意的生活状态 |
3.2.3 大学生使关注微信公众号内容类型与性别专业的差异 |
3.2.4 大学生使用微信塑造自我形象 |
3.2.5 大学生使用微信巩固与扩展人际关系 |
3.2.6 大学生使用微信的保护隐私的意识较强 |
第4章 基于传播学理论对大学生使用微信的原因分析 |
4.1 获取实用信息、交流情感 |
4.2 扩大个人交际圈,有助于社会化 |
4.3 维持和扩展人际关系 |
4.4 宣泄情绪、舒缓压力 |
第5章 对大学生使用微信的传播效果调查分析 |
5.1 积极影响 |
5.1.1 扩展人际关系,提高交往能力 |
5.1.2 促进信息传递,开拓涉猎范围 |
5.1.3 有利于情感诉求表达,消除孤独感 |
5.1.4 实现平等自由人际交往 |
5.2 消极影响 |
5.2.1 浪费过多时间,产生社交依赖倾向 |
5.2.2 容易暴露隐私,影响大学生的正常生活 |
5.2.3 带来一些心理健康问题 |
5.2.4 碎片化阅读导致“浅薄” |
第6章 对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微信的建议 |
6.1 政府:加强网络监管,健全法律法规 |
6.2 微信管理团队:强化“把关人”角色意识 |
6.3 学校:积极组织课外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
6.4 大学生:利用微信提升自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四、来自河北省手机市场的调查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电子商务对县域经济作用机制研究[D]. 窦鹏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1(12)
- [2]基于网络搜索指数的手机行业需求预测研究[D]. 曹盼盼.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3]M公司双层股权结构赴港上市选择及效果研究[D]. 陈宇佳.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4]三星手机营销策略研究[D]. 黄启华.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5]“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与路径研究[D]. 刘淑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6]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研究[D]. 杨国瑞. 北京交通大学, 2018(06)
- [7]设计学视野下的生态品牌模型构架研究[D]. 王华斌. 武汉理工大学, 2017(02)
- [8]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战略研究[D]. 闻洪涛.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9]电子商务促进中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D]. 付丽琴. 中央财经大学, 2016(11)
- [10]河北省高校大学生使用微信的现状及传播效果调查[D]. 刘桢桢. 河北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