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山西电子信息产业的建议与对策

振兴山西电子信息产业的建议与对策

一、振兴山西电子信息产业的建议和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高婷婷[1](2021)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晋绥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研究 ——以山西省吕梁市X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革命老区作为一个特殊的地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建和发展历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做出了巨大牺牲。但目前看来,很多革命老区仍属于欠发达地区。如何帮助革命老区尽快摆脱贫困、让革命老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富裕的生活成为我国当前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革命老区的振兴发展赋予了新的内涵,为其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明确方向。位于吕梁山区的X县,是晋绥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地,也是全国发展较落后的地区之一。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特别是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在X县C村发表重要讲话后,X县把革命老区的振兴发展列为重点工作,部署实施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和重点项目,取得了较为显着的成效。本研究以此为背景,以晋绥革命老区的振兴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山西省吕梁市X县的振兴发展。论文在介绍X县发展概况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X县振兴发展的实践经验,具体包括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品牌化发展、全面促进传统支柱产业的优化升级、全力构建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以及大力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等重要举措。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制约X县实现全面振兴的一系列制约因素,主要包括:基层党组织建设薄弱、革命老区整体发展理念相对陈旧、高层次人才缺失、政府作用发挥不充分等。最后,论文从打造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创新发展理念培育革命老区的竞争优势、建设高层次的人才队伍、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等四个维度提出了针对性措施,以推动革命老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增进革命老区人民的福祉。

梁梦宇[2](2021)在《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并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2017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明确提出:“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在此背景下,如何在处理效率与公平问题上更加重视公平,如何将乡村置于与城镇同等战略地位,如何客观测度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并认识其影响因素等,都成为新时代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基于此,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为指导,以西方发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实践经验为借鉴,结合新时代中国现实国情,面对已经发生转化的社会主要矛盾、以协调城乡生产力水平为目标,探索“重塑新型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首先,解析城乡融合发展蕴含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本文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城乡关系发展历程,借此把握城乡发展规律及城乡发展的阶段合理性,探寻城乡融合发展蕴含的内在逻辑,界定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内涵,总结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特点、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价值目标体系等,为新时代推进城乡全面融合发展指明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城乡融合是我国生产力水平提升到一定高度对城乡关系发展演变提出的新要求;并且,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城乡发展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不论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城乡兼顾”乃至“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及固化”,还是改革开放以后的“城乡经济社会互动发展”,新世纪以来的“城乡统筹发展”、新时代的“城乡全面融合发展”,都是对走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道路的探索。这些阶段性演变背后体现的是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其中,生产力的发展可以奠定城乡关系发展演变的物质基础;反过来,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建立健全,会推动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基于此,新时代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需要破除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提高资源要素的配置效率;需要统筹处理好“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之间的关系等。其次,构建评价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测算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潜在空间。本文利用2002-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城乡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测算了中国的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整体及31个省级行政单位(除港澳台)的城乡融合度都显着提升。其中,2002-2018年,中国的城乡耦合协调度从0.29提升至0.66;对应耦合协调等级,中国整体摆脱了“失调”等级,实现了从“中度失调”到“初级协调”的转变。这表明,2002年以来,“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等战略的实施,有效推动了中国城乡经济社会的互动互促发展。但整体而言,中国的耦合协调等级不高,因为多数省份目前仍处于较低等级的协调发展阶段,距离进入良好协调、优质协调发展阶段尚有较大差距;同时,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区域差异依然明显。再次,探讨城乡融合系统内各影响因素与城乡融合度之间的不确定性关系,找准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着力点。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以城乡融合度为参考数列,探究2007-2018年31个省级行政单位(除港澳台)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提升的影响因素。具体来说,通过关联度排序,了解各因素在推进城乡融合度提升中作用的大小,为城乡融合发展实现路径的提出提供借鉴与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城乡融合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并显着受城乡生产要素流动顺畅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交通及通讯设施完备化与城乡经济发展多元化等多维因素影响。其中,城乡要素流动、城乡交通及通讯设施建设是影响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两个关键因素,新时代要进一步促进要素流动的顺畅化及基础设施的完备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经济发展多元化是新时代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亟待加强的两个重要因素。然后,总结发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为新时代我国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先导性与参照作用。考虑到城乡发展不平衡是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城乡发展又受共同经济规律支配,本文考察了美英德法日韩六国的城乡融合发展实践,总结了其获取成功的经验。具体来说,一是健全城乡要素合理流动机制,打破要素流动障碍;二是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发挥人民群众的实践主体作用;三是以乡村为重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改善农业农村生产条件,缩小城乡生产力水平的差距,并着力保护农村农民的利益。此外,各国注重开展统一的城乡规划,并将城乡发展的法治化贯穿其中,这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最后,提出新时代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助力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工作在新时代背景下取得新突破。本文结合“解析城乡融合发展蕴含的内在逻辑、测算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探讨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探索考察国外城乡融合发展实践等”得出的结论,从城乡要素流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城乡交通及通讯设施与城乡经济发展四个维度出发,提出了新时代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具体来说,一是通过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助力城乡要素流动的顺畅化;二是通过提高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助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三是通过重点实施乡村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助力城乡交通及通讯设施的完备化;四是通过开拓农村现代化发展新空间,助力城乡经济发展的多元化。

王冠华[3](2021)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提升研究 ——以山西省X镇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提升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是乡村振兴的根基,实现乡镇政府有效社会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但就当前现状来看,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是基层治理短板和弱项。随着乡村振兴提出新的要求,乡镇政府在社会治理方面也随之暴露出许多问题,对乡镇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提出了较多的考验。针对这个研究课题,国内外专家学者从多个方面对社会治理能力提升、评价进行深入研究,但理论如何具体执行依然是需要继续探讨。本文以乡村振兴作为研究视角,结合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概念,以及治理与善治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明确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从而归纳提取出适合本研究的能力指标体系。本研究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以山西省X镇政府治理能力现状为例进行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权重赋值,对X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现状进行梳理分析,整合处理数据得出的各项指标变异系数数值,作为判定山西省X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评价基础,确定X镇政府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社会治理能力存在的问题。遵循一般到个体再到一般的规律,对X镇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以此作为提升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参考借鉴,明确X镇个案对全国的借鉴启示意义,归纳总结出我国乡镇政府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存在着政府社会治理诸领域内部能力不均衡、治理能力过于仰赖上级政府、城乡资源分配失衡以及社会治理方式落后等突出问题。深入探究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造成这些问题是因为传统治理机制及理念阻碍、行政制度不合理、专业治理人才缺乏、公众参与渠道不通畅。通过前文对于问题和原因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社会治理能力提升路径,明确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需要改进传统理念机制,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社会治理制度,优化政策制定执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畅通公众参与渠道,为提升我国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指明方向、奠定基础,创新社会治理理念,并开展治理变革,提高研究的价值和指导意义。

刘欢[4](2021)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文中提出建设文明,促进文明进步与发展是人类繁衍生息至今的孜孜追求与内在动因,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于中国而言,中国共产党一直在不断构建、完善、发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基于中国国情与农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底色在乡村文明,而乡村文明又集中体现在乡风文明水平上。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后,党就集中开始了乡风文明建设实践探索。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里,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内容与形式不断迭代更新,收获许多实践成效。及至新时代,党和国家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使乡风文明建设能够站在新的历史坐标向更高处扬帆远航,进而为中国在不同文明交流借鉴中展现中国气派、体现中国特色、走出中国道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重要贡献。乡风文明建设受到国内外学界广泛关注与探讨,已取得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分布在政治学、文化学与社会学,或者更为细致表现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乡村文化建设问题等具体领域,然而专注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研究乡风文明建设仍然是学界的欠缺之处。本文采用史论结合研究法,综合学科研究与系统研究相结合以及规范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视角,以战略性高度概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建设及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对中国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历史考量,并系统化地研究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基本属性、现实境遇及路径选择,以期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尽绵薄之力。具体来说,论文由七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以此构成论文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这一部分主要对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概述,以及分析论证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之间的内在逻辑。论文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目标要求与重大意义三方面完整概述乡村振兴战略,在区分文化与文明概念、文明乡风与乡风文明概念基础上,对乡风文明建设概念进行了整体性阐述。从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三方面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第三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这一部分重点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以及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四个方面对论文的思想资源进行归纳总结,为第四章、第六、七章的相关论述进行基础理论的铺陈。第四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这一部分大致拆分为三个方面,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现实功能。其中,基本原则包括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切实立足乡村文明、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整体协调发展等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等五方面。现实功能包括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等内容。第五章,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这一部分从历史进程、主要特色及经验启示三方面考量了近百年来的中国乡风文明建设实践。历史进程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四个阶段。主要特色表现在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三个方面。经验启示包括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以及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五个方面。第六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这一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主要包括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等五方面。第二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等五方面。第三部分是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等五方面。第七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这一部分分为五大内容。一是从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等三方面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二是从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等三方面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三是从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等三方面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四是从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等三方面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五是从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三方面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总之,通过系统研究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论文主要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论文提出应从“文明”高度深刻理解乡风文明内涵,从总体要求、核心主体、根本任务、现实基础及主要特点等方面概述了乡风文明建设。二是论文首次详尽梳理了近百年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分析了其主要特色以及总结出其经验启示。三是论文丰富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将“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纳入其中。四是论文在剖析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现实境遇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路径选择。

边云涛[5](2021)在《基于产业生态视角的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资源型区域经济增长缓慢、遭遇“资源诅咒”制约着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而产业转型升级是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的关键。资源型区域资源产业依赖导致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发展缓慢,产业演进中形成了低端锁定现象。而加快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是各级政府和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热点话题。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的实践已经经历较长时间,但产业转型升级依然是资源型区域面临的根本性问题。学术界对资源型区域尤其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关注较多,但较少聚焦到资源型区域脆弱的产业生态系统进行研究。基于产业生态视角对资源型区域的产业低端锁定与转型升级进行研究,对于丰富产业经济学产业生态、产业关联等理论,促进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论文利用机理分析、社会网络分析、计量检验、案例研究等方法,基于产业生态视角,以工业部门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两类数据,研究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首先,在梳理产业演进、产品空间、资源产业依赖与转型升级等文献基础上,提出产业生态系统分析框架阐释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机理;其次,利用产品空间理论构建中国资源型省域产业空间网络图,检验资源依赖与产业演进的逆向关系;然后,利用计量模型检验产业生态对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影响;接着,对典型资源型城市长治市进行案例研究;最后,提出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论文的主要观点和可能的创新之处为:(1)借鉴生态学思想提出产业生态系统概念与模型,搭建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与转型升级的理论框架。利用生态系统构成与演替模型理论,构建由产业基础、产业要素、产业服务、产业设施等组成的产业生态系统及其演进模型,产业发展通过正向关联带动其他产业是促进模型,产业发展不影响其他产业发展呈中性是随机模型,产业发展排挤其他产业是抑制模型。在工业部门,资源依赖形成通过对制造业、生产要素、优质服务、基础设施的挤出导致产业生态恶化,产业生态恶化带来产业结构逆向演进,形成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的抑制模型。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首先开展资源产业管制避免资源依赖,形成有利于制造业新产业成长的随机模型,接着政府引导资源收益转化,加速培育制造业新主导产业进入促进模型第一阶段,最后通过制造业新主导产业内生关联驱动,实现产业生态与产业演进良性互动的促进模型第二阶段。在工业部门假定下提升产业多样化水平、产业关联程度是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2)拓展产品空间理论解释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低端锁定。使用2003至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四位代码行业数据,重点在邻近度计算中将赋值范围从传统[0,1]拓展为[-1,1],构建中国正、负产业空间网络基准图。正产业空间网络呈“核心致密—边缘稀疏”结构,核心区域为纺织、电气机械与器材、电子通信设备等高邻近度制造业,边缘区域为采矿业、炼焦、金属冶炼等低邻近度资源型产业。负产业空间网络呈许多小范围一个产业与多个产业之间构成的“中心—外围”结构,“中心”与“外围”产业为互斥、抑制关系。“中心”多是采矿业等资源型产业,与之相连的是受资源型产业“抑制”的装备制造、纺织等产业。高资源依赖的山西、青海等资源型省份优势产业数量少、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和产业密度均较低。计量结果显示资源依赖度提升会导致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个数、区域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显着下降,也就是资源依赖导致产业逆向演进。(3)以工业部门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个数、区域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为被解释变量,利用计量模型分析产业生态对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影响。基于“省份—行业—年份”三维数据研究发现被解释变量滞后期、产业密度滞后期对产业升级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产业升级具有路径依赖特征,高资源依赖省份最显着。“省份—年份”二维面板数据研究发现经济发展与产业演进呈“倒U型”非线性关系,但高资源依赖组呈“U型”关系,资源依赖是资源型区域工业升级的动力。从产业生态角度分析发现产业基础、要素禀赋、产业服务、产业设施对产业演进产生显着影响,产业生态的改善有利于促进资源型区域产业升级。机制检验表明,资源依赖会通过挤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降低人口密度等产业要素影响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资源依赖也通过挤出外商投资、民营经济、产业密度、路网密度影响经济发展活力,阻碍区域产业演进。最后以产业多样化指数、三次产业结构升级指数替代原被解释变量进行了拓展检验。(4)以典型资源型城市、全国首批12个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长治市为例进行案例研究。长治“二三一”产业结构中服务业发展缓慢,工业结构中资源依赖、重工业化明显,但呈下降趋势;产业空间网络图中长治优势产业处于正产业空间网络边缘、负产业空间网络“中心”位置。长治产业演进呈现路径依赖、路径创造、路径中断等特点。长治通过煤炭产业管制导致主导地位缓降与产业素质提升,以改善产业要素、产业服务、产业设施为主的产业生态改良为制造业、新兴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助力长治产业演进由抑制模型向随机、促进模型转变。(5)提出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资源型区域可以通过产业再造、产业延伸、产业退出等实现路径依赖式产业升级,也可以通过产业植入、产业培育、产业融合等实现路径突破式产业升级。最后从以产业关联促进产业群落化发展、改善生产要素禀赋、提升产业服务能力,完善基础设施保障等方面提出优化产业生态促进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可能的创新之处:一是尝试借鉴生态系统理论,构建由产业基础、产业要素、产业服务、产业设施组成的产业生态系统及其演进模型,进而基于产业生态视角搭建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与转型升级的理论框架,分析资源依赖导致产业生态恶化与产业结构逆向演进的抑制模型,提出资源管制、政府引导、内生关联驱动的产业转型升级的随机模型、促进模型。二是将传统产品空间理论邻近度范围[0,1]拓展至[-1,1]来显示产业生态演进抑制模型,提出正、负产业空间概念揭示资源型区域存在的典型产业负向关联,资源产业依赖会排挤制造业发展。三是综合运用区域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个数、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为衡量产业演进变量,以及对长治的案例研究是论文特色之处。

孟守东[6](2021)在《中国光伏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基于安徽的实证分析》文中认为光伏扶贫发源于中国安徽省,具有见效迅速、收益稳定、带贫精准、风险较小、绿色环保等优点,被中国确定为十大精准扶贫工程之一,通过“十三五”期间的推广建设,有效加快了贫困地区增收脱贫进程,成为中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一项创举和标志性工程,为2020年全面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重要支撑。本文首先对反贫困理论、产业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相关理论基础和文献进行了梳理,并对中国(安徽)光伏扶贫产业发展的起因、历程、政策演变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现有光伏扶贫产业的建设模式、工作机制和主要成效。并利用层次分析法,从收益分配、运维管理和综合利用三个维度构建出了光伏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结合模糊评价法根据权重计算出薄弱环节,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最大程度保持光伏扶贫产业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以及发电收益分配的精准性和科学性,努力实现光伏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对继续发展农村光伏产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以及宣传推广光伏扶贫产业发展模式走出国门、辐射带动“一带一路”国家光伏产业和扶贫事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为加快实现中国乡村振兴和加快发展全球减贫事业提供中国(安徽)智慧和中国(安徽)方案。本研究主要创新点如下:一是全面系统研究中国(安徽)光伏扶贫产业发展历程、政策演变、理论依据、建设模式、工作机制、发展进程、主要作用、监测评估、制约因素等,并提出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为中国首见,对有效促进光伏扶贫产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二是针对光伏扶贫产业发展资金筹措难题,笔者原创提出了扶贫小额信贷自我发展、合伙发展、合作发展、合营发展“一自三合”模式,开辟了光伏扶贫产业发展的金融资金来源,得到国家肯定并向中国推广。2019年,该模式被IBRD(世界银行)、FAO(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IFAD(联合国国际农业发展基金)、WFP(世界粮食计划署)、ADB(亚洲开发银行)、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中国网等7家单位评为首届全球减贫案例最佳减贫案例奖,并收录进南南合作减贫知识分享网站——中外减贫案例库及在线分享平台,为破解贫困人口“贷款难、贷款贵、用得好、还得上”的世界性难题贡献了中国(安徽)智慧和中国(安徽)模式。笔者因此荣获“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三是积极参与匀光型光伏农业系统的实验与研究,创新了基于植物光合作用的分光补光光伏农业技术,有效兼顾了植物生长和光伏发电,对充分利用光伏扶贫电站光伏板下闲置土地资源、发展光伏生态农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提高电站综合效益具有现实意义。四是在围绕将光伏扶贫电站项目开发成为符合国家要求的温室气体减排项目,科学测算了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交易为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带来的额外经济收益,研究提出了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实现碳排放权交易的实施路径和优化策略,创新了光伏扶贫产业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具体举措。五是阐述了中国村级光伏扶贫电站运行维护管理现有标准的局限性和制订优化村级光伏扶贫电站运行维护专用标准的必要性,并基于村级光伏扶贫电站运行维护情况的调研结果和实证分析,创新提出了可作为管理依据及标准制定基础的村级光伏扶贫电站运维绩效监测指标体系。

周芳[7](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的发展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村落体育表演是在独特村落地缘空间下产生,以身体动作、身体运动和身体表演为主要展现形式的民间体育活动,是中国式村落风土人情、价值观念、文化习俗和生活情趣在民族传统体育领域的集中体现,是对接乡村振兴战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本论文运用逻辑分析、田野调查、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在对村落体育表演实践案例进行充分挖掘、整理基础上,深入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村落体育表演的实践价值、生存困境和发展路径,为完善村落体育表演理论,指导村落体育表演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和美好生活实现,加快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益参考。研究结论如下:1.村落体育表演是人类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载体,也是宗教仪式人神对话的媒介和节庆活动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村落体育表演体现了人类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具有健身健体、教育教化、娱乐健心、社会治理、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等价值;表现出表演动作模仿性、表演特色差异性和表演形式朴素性等三大特征;并按参与人员数量分为竞技对抗类、休闲娱乐类和信仰图腾类表演;按表演人数分为单人类、双人类和群体类表演;按照项目来源分为生产生活类、宗教祭祀类和军事训练类表演。2.村落体育表演呈现出表演目的由悦神祈禳转向娱人娱心、表演地点由朴素空间转向专业舞台、表演性质由全民表演转向专业表演、表演结构由完整呈现转向多元展示、表演功能由自娱自乐转向他者娱乐等变化指征,充分彰显了村落体育表演对接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价值。村落体育表演与乡村振兴具有互融互通关系,村落体育表演为乡村振兴提供思想基础和行动支持,以集体行动和个体行动两种方式推动乡村振兴实践;乡村振兴在村落体育表演中的现象表达主要体现在促进村落产业振兴、提升村落社会治理和加速村落文化共同体构建等层面。3.依据助力村落体育表演发展的主体差异,将村落体育表演分为精英引领型、政府推动型和自组织型。(1)袁窦村鼓子秧歌表演依靠村落精英的积极引领,袁窦村遵循“古村旅游+秧歌表演”的发展思路,将秧歌古村打造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并带动袁窦村由省级贫困村发展为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袁窦村鼓子秧歌助推乡村振兴面临经费来源渠道较为单一,经营用地难以扩大;演员年龄老化,人才断档,高层次发展受制约等困境。(2)尚寨竹马表演依靠各级政府推动,尚寨村遵循“文化景观旅游+竹马表演”的发展思路,依托遗址文物、竹马文化残存复现,重构形成省级非遗民俗村,并带动了村落产业振兴和文化振兴。尚寨竹马助推乡村振兴面临经费来源渠道少,村民功利性较强;文化自觉性弱,权益集中化严重,日常化发展受阻等困境。(3)大梭庄舞龙表演依靠村落自组织、借助村民文化惯习、自觉意识和项目魅力,大梭庄舞龙表演实现了自我传承、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但项目带动产业振兴和文化反哺作用尚需提高。大梭庄舞龙表演助推乡村振兴面临申报非遗评选意识弱;地方政府参与度不高,政策及经费支.持不足;管理组织不稳定;与教育、经济发展结合不紧密等困境。4.精英引领型村落体育表演可通过寻求政府支持,对接社会需求,稳定精英团体,优化村落体育表演的品牌化、特色化和创新化发展。政府推动型村落体育表演可通过引导村落精英积极作为,合理开发村落体育表演文化;鼓励村落力量参与,借力村落旅游发展村落体育表演;拓展衍生产业,提高村民的文化自觉意识等优化路径。自组织型村落体育表演可通过加强自组织建设,提高村落体育表演核心竞争力;动员全员参与,筑牢村落体育表演的群众基础;获取政府帮助,提升村落体育表演的影响力等优化路径。研究提出了多元主体协同型村落体育表演类型,探讨了深化多元主体协同发展村落体育表演的理念认同、强化多元主体协同发展的部门协同、明晰多元主体协同发展的责任分担等机制,并提出了拓展村落体育表演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空间,加大村落体育表演组织化、日常生活化融入,延续村落体育表演制度化、谱系化非遗传承,开展村落体育表演信息化、科学化创新发展和扩大村落体育表演竞赛化、标准化项目开发等路径选择。5.研究提出了(1)政府部门联动协作,促进村落体育表演发展;(2)村落精英主动参与,加快村落体育表演文化向村落文化产业转化;(3)积极引导村落体育表演自组织内生性发展,提高自我造血、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4)提升村落村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塑造良好的村落文化氛围;(5)借助商业化、产业化发展机遇,将村落体育表演与产业振兴和文化振兴相结合,促进村落文化和村落体育表演的良性发展;(6)专家学者科研助力,挖掘村落体育表演的文化价值,提高村落体育表演的文化影响力等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的六大发展保障体系。

白雨霏[8](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下预防农村返贫问题研究 ——以山西省L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在于解决农村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用来解决“三农”问题,其中指出:要实现乡村振兴,就要做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而贫困是与生活富裕这样的要求相悖的。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我国在2020年底实现了全部贫困人口脱贫,但是对于当下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防治返贫工作与精准脱贫工作同样重要。因此,针对有人因资金返贫、因病残返贫、因重大灾害和突发事件返贫或因其他因素返贫这样的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系列预防农村返贫的措施。在脱贫攻坚完成后,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当务之急是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数据分析法、个案分析法等多种方法,以贫困与返贫等相关理论为基础,对我国L县脱贫返贫户为案例进行研究,从四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主要是对本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当前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等的概述。第二部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了相关的核心概念、梳理了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以山西省L县为研究对象,根据L县的扶贫实践情况,分析其在精准扶贫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并且剖析出可能存在返贫的风险。第四部分介绍了在乡村振兴战略下预防农村返贫的路径,以求为其他地区预防返贫提供一点借鉴价值。对乡村振兴战略下预防农村返贫问题的研究,一方面有利于巩固脱贫成果、预防返贫,有针对性的进行农村各方面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也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实践价值,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全面和深入研究。总之,预防农村返贫的路径是针对农村问题而提出相应的措施,对于巩固脱贫成果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而促进农村各方面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必由之路。

孙瑞晶[9](2021)在《山西脱贫农村生态经济建设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已经于2020年取得了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标志着长期困扰中国农村的绝对贫困基本终结,我国将进入以相对贫困为主要特点的“后脱贫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生态文明时代贫困地区长远发展的考虑,提出要通过在农村践行新发展理念尤其是绿色发展理念来启动新时代乡村振兴,实现经济小康和生态美好的有机的统一。因此,在“后脱贫时代”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必由之路就是坚持绿色发展,打造农村生态经济体系。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态经济思想理论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生态经济重要论述为指导,将新时代生态经济的结构体系学理化为生态技术创新、生态产业、生态经济制度体系和生态文化知识体系等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也构成了本研究的分析框架。以此为基础,立足于“后脱贫时代”的时代背景下,本研究采用了文献分析、实证调研和理论分析等研究方法,梳理了山西省脱贫农村进行生态经济建设的现实基础,并提炼出现代脱贫农村生态经济建设的目标愿景或应然模式,即绿色技术创新成为经济发展动力、地方形成有特色的主导生态产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生态经济建设。但是由于山西省刚刚完成全面脱贫攻坚任务,农村的生态经济还存在绿色科学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生态产业基本处于初级加工水平以及民众生态文化知识水平整体较低等问题。“后脱贫时代”的脱贫农村生态经济建设首先是要大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技术创新。生态农业技术创新要以山西省脱贫地区十大现代农业产业和脱贫农村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为任务清单,通过建立健全产学研政协同创新体制机制,着力实现生态农业战略性关键技术的攻关创新。技术创新还需要依托山西省生态农业技术创新机制、组织及其联合体等平台去发现人才、培育人才、凝聚人才。其次,脱贫农村生态经济建设需要推进绿色农业产业的纵深发展。生态经济产业发展一方面是要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核心促进一二产业的融合发展,另一方面是要以乡村旅游为中心实现一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了农旅融合。农村生态经济建设要抓住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契机,实现绿色生产、绿色加工、绿色科技的有机统一,创新调整生态产业生产要素,实现生态产业结构的优化重组,进而创设新兴的生态产业发展平台。再次,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下的生态经济建设必须要注重制度建设,主要包括生态农业发展支撑政策制度、全方位地生态产业扶持政策、生态经济人才培育制度体系等内容。

柴青宇[10](2021)在《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领域先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经营权流转和免除农业税等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使农产品产量迅速增长,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平衡、丰年有余。但是,我国依然面对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农业资源环境持续恶化、农民收益与农业经济增长不同步等问题。为此,2015至2019年中央连续五年下发一号文件部署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在国家层面陆续推出18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配套支持政策,从人才、资金、土地、税收等多维度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和新业态的多元化,使农民从产业链中分享更多收益。进一步提升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途径和手段。黑龙江省粮食产量连续10年稳居全国第一,年产量已突破750亿公斤,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省,但黑龙江省却一直未能成为农业强省。农产品加工增值率偏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难题一直困扰着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路径和历程可为我国其它地区农村产业融合提供有力的借鉴,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路径选择问题,探析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理论支撑、融合模式、融合水平、障碍因素、发展路径、制度供给等一系列命题。首先,通过对产业融合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辨析,以及对产业融合的基础、驱动力等相关理论的综析,构建出本文研究所需的理论参照系,并在理论层面上确定产业融合路径选择所涉及的相关要素。其次,本文从定性及定量两个视角对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程度进行测度与评价。根据对全省13个地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践调查的结果,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研究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存模式及主要问题。定量研究方面,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在明确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选取了 20个反映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度量指标,构建出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对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再次,本文结合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水平,运用障碍分析模型测量出制约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并厘清导致障碍出现的主要矛盾。然后明确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思路、原则、目标,从理论层面锁定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为使路径的可操作性更强,本文结合黑龙江省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实际,从实际层面对路径进行具体的现实选择。最后,本文从农村产业融合的实现主体之一——政府的角度出发,从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要素、加强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等宏观层面提出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二、振兴山西电子信息产业的建议和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振兴山西电子信息产业的建议和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背景下晋绥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研究 ——以山西省吕梁市X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
        1.2.2 关于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研究
        1.2.3 关于晋绥革命老区的研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1.6 小结
第2章 基本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基础概念
        2.1.1 革命老区
        2.1.2 晋绥革命老区
        2.1.3 振兴发展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3 区域发展理论
    2.3 小结
第3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晋绥革命老区X县振兴发展的实践经验
    3.1 晋绥革命老区X县的基本情况
        3.1.1 X县的区域地理概况
        3.1.2 X县的社会经济概况
        3.1.3 X县的革命历史
    3.2 晋绥革命老区X县振兴发展的实践经验
        3.2.1 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品牌化发展
        3.2.2 全面促进传统支柱产业的转型升级
        3.2.3 全力推动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的协同发展
        3.2.4 大力实施脱贫攻坚工程
        3.2.5 尽力补齐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
    3.3 小结
第4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晋绥革命老区X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1 基层党组织建设薄弱
        4.1.1 基层党组织存在缺位和虚位现象
        4.1.2 基层党组织发展推动力不足,群众基础差
        4.1.3 基层党组织作用机制比较落后
    4.2 发展理念相对陈旧
        4.2.1 思维局限,缺乏整体性
        4.2.2 基层组织缺乏绿色发展意识
        4.2.3 红色文化认同感低
    4.3 高层次人才缺失
        4.3.1 革命老区人才流失严重
        4.3.2 革命老区人才建设的政策体系不完善
        4.3.3 革命老区人才建设的培训机制不健全
    4.4 政府作用发挥不充分
        4.4.1 政府与市场关系不明晰
        4.4.2 政府部门公共服务水平较弱
        4.4.3 政府回应力不足,群众获得感低
    4.5 小结
第5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推动晋绥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对策
    5.1 加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
        5.1.1 完善基层党组织组织体系
        5.1.2 拓展组织群众新渠道
        5.1.3 完善基层党组织作用机制
    5.2 创新发展理念培育革命老区的竞争优势
        5.2.1 创新思维,提高基层组织决策水平
        5.2.2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实现发展的可持续
        5.2.3 转变观念,提高红色文化的认同感
    5.3 建设高层次的专业化人才队伍
        5.3.1 健全革命老区的人才回流政策
        5.3.2 建立健全相应的人才配套政策
        5.3.3 健全人才队伍建设的培训机制
    5.4 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5.4.1 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5.4.2 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
        5.4.3 推进政府回应力建设
    5.5 小结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成果

(2)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溯源
        1.2.2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关系界定
        1.2.3 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1.2.4 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研究
        1.2.5 小结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结构框架图
        1.3.3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及不足之处
        1.4.1 主要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城乡融合发展的逻辑解析
    2.1 城乡融合发展的历史逻辑
        2.1.1 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及固化阶段(1949-1978)
        2.1.2 城乡经济社会互动发展阶段(1978-2002)
        2.1.3 城乡统筹发展阶段(2002-2017)
        2.1.4 城乡全面融合发展阶段(2017-)
    2.2 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
        2.2.1 追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2.2.2 追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2.2.3 追求城乡平等发展
        2.2.4 追求资源要素的双向流动
    2.3 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逻辑
        2.3.1 适时调整城乡发展体制机制
        2.3.2 适时调整国家发展战略
        2.3.3 适时调整政府与市场关系
        2.3.4 适时调整城镇与乡村关系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基础及存在问题
    3.1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特点及价值目标
        3.1.1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特点
        3.1.2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价值目标
    3.2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基础
        3.2.1 综合国力显着增强且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3.2.2 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且城乡经济的二元性有所减弱
        3.2.3 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持续提升且结构不断优化
    3.3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3.3.1 城乡生产要素流动不顺畅
        3.3.2 城乡公共服务不均等
        3.3.3 城乡基础设施不完备
        3.3.4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健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时代城乡融合度的测算及分析
    4.1 数据来源及指标选取遵循原则
        4.1.1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4.1.2 指标选取遵循原则
    4.2 测算方法选择及指标体系构建
        4.2.1 测算方法与思路
        4.2.2 指标体系及变量说明
        4.2.3 城乡融合度的测算
    4.3 新时代中国城乡融合度的测算结果分析
        4.3.1 新时代中国城乡融合度的省际差异
        4.3.2 新时代中国与东中西及东北地区的城乡融合度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
        5.1.1 城乡要素流动顺畅化
        5.1.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5.1.3 城乡交通及通讯设施完备化
        5.1.4 城乡经济发展多元化
    5.2 研究方法选择及指标体系构建
        5.2.1 研究方法与思路
        5.2.2 指标体系及变量说明
        5.2.3 灰色关联度的测算
    5.3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结果分析
        5.3.1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影响因素的省际差异
        5.3.2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影响因素的地区差异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国外城乡融合发展的经验借鉴
    6.1 健全城乡要素合理流动机制
        6.1.1 保障人口要素的合理流动
        6.1.2 建立资金投入保障体系
        6.1.3 注重盘活土地要素
    6.2 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
        6.2.1 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6.2.2 开展农民职业技术教育
        6.2.3 注重发挥社会民众的力量
    6.3 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6.3.1 完善城乡之间的交通网络
        6.3.2 提升信息化发展水平
        6.3.3 改善乡村居民的生活环境
    6.4 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多元化
        6.4.1 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6.4.2 促进农村非农产业发展
        6.4.3 开展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7.1 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
        7.1.1 健全人口要素合理流动机制
        7.1.2 强化乡村振兴发展的资金保障
        7.1.3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7.2 提升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
        7.2.1 强化政府的均衡配置责任
        7.2.2 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7.2.3 健全城乡公共服务供给制度
    7.3 提高城乡基础设施联通水平
        7.3.1 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7.3.2 完善城乡交通路网
        7.3.3 提升农村信息化程度
    7.4 开拓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新空间
        7.4.1 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7.4.2 优化城乡产业空间布局
        7.4.3 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7.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3)乡村振兴背景下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提升研究 ——以山西省X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调查研究法
        1.4.3 案例研究法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乡村振兴
        2.1.2 社会治理
        2.1.3 政府社会治理能力
    2.2 理论基础
        2.2.1 治理和善治理论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第3章 我国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演变及其评价
    3.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演变历程
        3.1.1 1978—1992 年,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迷茫探索时期
        3.1.2 1992—2006 年,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严重失调时期
        3.1.3 2006—2015 年,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恢复重振时期
        3.1.4 2015 至今,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全面提升时期
    3.2 指标体系设计
        3.2.1 指标体系设计的依据
        3.2.2 指标设计的原则
    3.3 指标体系的构成
        3.3.1 价值引领能力
        3.3.2 制度执行能力
        3.3.3 统筹协调能力
        3.3.4 资源整合能力
        3.3.5 服务供给能力
第4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X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现状分析
    4.1 山西省X镇政府社会治理现状分析
        4.1.1 山西省X镇概况
        4.1.2 山西省X镇政府社会治理现状
    4.2 数据收集与处理
        4.2.1 数据收集
        4.2.2 数据整合处理
    4.3 X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存在的突出问题
        4.3.1 价值引领能力存在短板
        4.3.2 资源整合能力欠缺
        4.3.3 制度执行能力需继续优化
        4.3.4 服务供给能力有待继续加强
        4.3.5 统筹协调能力较弱
    4.4 X镇个案对全国的借鉴启示意义
第5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5.1 我国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存在的突出问题
        5.1.1 政府社会治理诸领域内部能力不均衡
        5.1.2 社会治理能力过于仰赖上级政府
        5.1.3 城乡资源分配失衡
        5.1.4 社会治理方式落后
    5.2 我国乡镇政府社会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5.2.1 传统治理机制及理念的阻碍
        5.2.2 行政程序制度不合理
        5.2.3 乡镇政府社会治理缺乏专业人才
        5.2.4 公众参与渠道不畅通
第6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提升的路径选择
    6.1 改进传统社会治理理念,转变政府职能
        6.1.1 践行服务型政府理念
        6.1.2 践行有限有为政府理念
    6.2 加强制度执行能力建设
        6.2.1 完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
        6.2.2 优化政策制定执行
    6.3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升人才专业水平
        6.3.1 增强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力度
        6.3.2 加大对在职公务员的支持协助
    6.4 畅通公众参与渠道,完善参与机制体制
        6.4.1 健全公众参与决策体制
        6.4.2 健全公众参与的监管体制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展望
附录
    附录1 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能力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2 权重赋分计算数据表格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4)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2.1 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2.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
        2.1.2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
        2.1.3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2.2 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2.2.1 文化与文明的阐述
        2.2.2 乡风文明概念辨析
        2.2.3 乡风文明建设阐释
    2.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
        2.3.1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
        2.3.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
        2.3.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
第3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3.1.1 文明进步的基础是人的自由自觉活动
        3.1.2 实现城乡融合是乡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3.1.3 建设社会主义需要重视乡村文化建设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3.2.1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攸关国计民生根本性问题
        3.2.2 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3.2.3 净化社会风气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与目标
    3.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3.3.1 以农为本思想
        3.3.2 道德教化思想
        3.3.3 “和合”思想
        3.3.4 乡村运动思想
        3.3.5 乡村改造思想
    3.4 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
        3.4.1 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思想
        3.4.2 重塑乡村伦理精神思想
        3.4.3 提升乡村生活风貌思想
第4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
    4.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4.1.1 坚定社会主义方向
        4.1.2 切实立足乡村文明
        4.1.3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4.1.4 坚持整体协调发展
    4.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4.2.1 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
        4.2.2 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4.2.3 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
        4.2.4 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
        4.2.5 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
    4.3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功能
        4.3.1 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4.3.2 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
        4.3.3 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
        4.3.4 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4.3.5 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
第5章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
    5.1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
        5.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的乡风文明建设
        5.1.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乡风文明建设
        5.1.3 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的乡风文明建设
        5.1.4 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
    5.2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特色
        5.2.1 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
        5.2.2 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
        5.2.3 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
    5.3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经验启示
        5.3.1 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
        5.3.2 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
        5.3.3 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
        5.3.4 要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
        5.3.5 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第6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
    6.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
        6.1.1 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
        6.1.2 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
        6.1.3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
        6.1.4 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
        6.1.5 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
    6.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
        6.2.1 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
        6.2.2 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
        6.2.3 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
        6.2.4 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
        6.2.5 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
    6.3 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
        6.3.1 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
        6.3.2 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
        6.3.3 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
        6.3.4 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
        6.3.5 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
第7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7.1 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
        7.1.1 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7.1.2 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
        7.1.3 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
    7.2 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
        7.2.1 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
        7.2.2 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
        7.2.3 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
    7.3 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
        7.3.1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
        7.3.2 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7.3.3 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
    7.4 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
        7.4.1 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
        7.4.2 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
        7.4.3 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
    7.5 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
        7.5.1 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
        7.5.2 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
        7.5.3 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后记

(5)基于产业生态视角的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产业生态与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文献综述
    2.1 产业演进研究
        2.1.1 产业演进的内涵
        2.1.2 产业演进的影响因素
        2.1.3 产业演进的路径选择
    2.2 产业生态与产品空间研究
        2.2.1 产业生态的研究进展
        2.2.2 产品空间理论研究进展
    2.3 资源型区域产业锁定与转型升级研究
        2.3.1 资源型区域产业锁定及其成因
        2.3.2 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路径与措施
    2.4 文献评述
第3章 产业生态视角下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理论框架
    3.1 从生态系统到产业生态系统
        3.1.1 生态系统的构成
        3.1.2 生态平衡及生态系统演替模型
        3.1.3 产业生态系统的构成
        3.1.4 产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演进模型
        3.1.5 本文后续所使用的主要概念与模型
    3.2 产业生态恶化与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抑制模型
        3.2.1 基本假定
        3.2.2 资源丰裕、资源繁荣与资源型区域产业生态恶化
        3.2.3 产业生态恶化、低端锁定与资源型区域产业结构逆向演进
    3.3 产业生态改良与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随机、促进模型
        3.3.1 资源管制、资源依赖弱化与资源型区域产业中性演进:随机模型
        3.3.2 政策引导、资源收益转化与资源型区域产业生态改良:促进模型 1
        3.3.3 产业生态改良、内生驱动与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模型 2
    3.4 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数理解析
        3.4.1 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分析
        3.4.2 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分析
    3.5 三次产业演进与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拓展分析
        3.5.1 三次产业演进、经济发展阶段与工业部门产业演进关系
        3.5.2 资源依赖与三次产业演进的关系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的实证分析
    4.1 省级层面中国资源型区域的划分依据
    4.2 中国资源型省份产业演进的测度与特征:基于产品空间理论
        4.2.1 基于产品空间理论的测度概念与方法
        4.2.2 中国产业空间网络构建方法
        4.2.3 中国产业空间网络的总体特征
    4.3 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升级能力评价
        4.3.1 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与产业空间网络特征
        4.3.2 区域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特征
        4.3.3 生产能力禀赋与产业密度特征
    4.4 资源依赖对区域产业演进影响的实证检验
        4.4.1 模型设定与样本选择
        4.4.2 基准计量检验:2003-2013
        4.4.3 补充计量检验:2007-2017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产业生态对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影响的计量检验
    5.1 产业基础对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影响:基于三维数据
        5.1.1 三维数据模型设定与数据处理
        5.1.2 三维数据模型基准计量检验:2003-2013
        5.1.3 三维数据模型补充计量检验:2007-2017
    5.2 产业生态对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影响研究
        5.2.1 模型设定与样本选择
        5.2.2 基准计量检验:2003-2013
        5.2.3 补充计量检验:2007-2017
    5.3 资源依赖抑制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中介机制检验
        5.3.1 中介效应模型设定与样本选取
        5.3.2 资源依赖“诅咒”经济发展水平的中介效应检验
        5.3.3 资源依赖影响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个数的中介效应检验
        5.3.4 资源依赖影响区域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的中介效应检验
    5.4 拓展检验:替代原有被解释变量
        5.4.1 资源依赖与区域产业低端锁定的实证检验
        5.4.2 产业生态对区域产业演进影响的实证检验
        5.4.3 资源依赖对产业生态的影响:机制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演进的典型案例研究:以山西长治为例
    6.1 长治产业演进的总体特征与产业空间网络格局
        6.1.1 长治经济发展与产业演进的总体特征
        6.1.2 中国产业空间网络中的长治格局
    6.2 长治产业演进的路径探索与转型方向
        6.2.1 长治产业演进的路径依赖
        6.2.2 长治产业演进的路径创造
        6.2.3 长治产业退出导致路径中断
        6.2.4 长治产业转型升级的未来方向
    6.3 长治产业生态改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机制阐释
        6.3.1 煤炭产业管制促进主导地位缓降与产业素质提升
        6.3.2 产业生态改良为长治制造业、新兴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6.3.3 制造业、新兴产业助力长治产业演进向随机、促进模型转变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优化生态促进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建议
    7.1 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7.1.1 资源型区域路径依赖式产业升级
        7.1.2 资源型区域路径突破式产业升级
    7.2 资源型区域产业生态优化的政策建议
        7.2.1 以产业关联推动资源型区域产业群落化发展
        7.2.2 促进资源型区域生产要素禀赋升级
        7.2.3 提升资源型区域产业服务能力
        7.2.4 完善资源型区域产业基础设施保障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附表 1“省份—行业—年份”三维数据Probit回归结果
附表 2 1999-2019 年长治市主要工业品产量
附图 1 2013 年中国正产业空间网络基准图
附图 2 2013 年中国负产业空间网络基准图

(6)中国光伏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基于安徽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光伏发电
        1.2.2 光伏扶贫产业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创新说明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来源
        1.4.3 技术路线
        1.4.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反贫困理论
    2.2 产业发展理论
        2.2.1 产业政策理论
        2.2.2 产业组织理论
        2.2.3 产业结构理论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2.4.1 产业扶贫的相关研究
        2.4.2 光伏产业政策研究方面
        2.4.3 光伏扶贫模式研究方面
        2.4.4 光伏扶贫案例研究方面
        2.4.5 研究述评
第3章 光伏扶贫的发展
    3.1 光伏扶贫政策规定
        3.1.1 中国光伏扶贫主要政策
        3.1.2 安徽省光伏扶贫主要政策
    3.2 实施机构及流程
        3.2.1 组织实施机构
        3.2.2 项目实施流程
    3.3 光伏扶贫发展历程
        3.3.1 萌芽发端阶段(2013.6—2014.9)
        3.3.2 探索试点阶段(2014.9—2016.3)
        3.3.3 推广建设阶段(2016.3—2017.5)
        3.3.4 规范提升阶段(2017.5—2019.12)
        3.3.5 巩固拓展阶段(2019.12至今)
    3.4 光伏扶贫发展现状
        3.4.1 装机容量及纳入国家补助目录情况
        3.4.2 资金投入情况
        3.4.3 电站并网情况
        3.4.4 发电收益情况
        3.4.5 收益分配情况
        3.4.6 电站运维管理情况
    3.5 光伏扶贫调研检测情况
        3.5.1 合规性检查
        3.5.2 建设资金筹措
        3.5.3 发电收益分配
        3.5.4 电站发电性能
        3.5.5 电站安全性能检测
        3.5.6 关键设备质量检查
        3.5.7 施工质量检查
        3.5.8 运维能力评估
    3.6 光伏扶贫效果
        3.6.1 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
        3.6.2 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3.6.3 推进农村新能源发展
第4章 光伏产业扶贫机制和模式分析
    4.1 光伏产业扶贫机制分析
        4.1.1 资金筹措机制
        4.1.2 建设管理机制
        4.1.3 运行维护机制
        4.1.4 收益分配机制
        4.1.5 综合利用机制
    4.2 光伏产业扶贫模式分析
        4.2.1 户用光伏电站扶贫模式
        4.2.2 村级光伏电站扶贫模式
        4.2.3 集中式光伏电站扶贫模式
        4.2.4 有益贫作用的商业光伏电站模式
        4.2.5 不同类型光伏扶贫电站模式比较
第5章 光伏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证研究
    5.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5.3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5.3.1 层次分析法及其计算步骤
        5.3.2 光伏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各层指标权重确定
    5.4 光伏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模糊综合评价
        5.4.1 模糊综合评价原理
        5.4.2 模糊综合评价实证结果
第6章 光伏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主要问题
    6.1 电站建设质量均衡性不够
        6.1.1 关键设备质量
        6.1.2 施工质量
    6.2 发电和安全性能可靠性不够
        6.2.1 电站发电性能
        6.2.2 电站安全性能
    6.3 运行维护管理科学性不够
        6.3.1 发电能力检测和评估结果
        6.3.2 低效电站运维方面原因分析
    6.4 资产收益管理规范性不够
        6.4.1 建设资金不够到位
        6.4.2 资产管理不够规范
        6.4.3 收益分配不够科学
        6.4.4 系统应用不够充分
    6.5 运行维护标准操作性不够
    6.6 运维机构队伍专业性不够
    6.7 综合利用开发统筹性不够
        6.7.1 光伏农业发展有待加快
        6.7.2 碳排放权交易有待开拓
第7章 光伏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7.1 强化光伏扶贫资产管理
        7.1.1 精准确权
        7.1.2 有序清欠
        7.1.3 强化光伏扶贫电站改造
        7.1.4 建章立制
    7.2 完善运维管理机制
        7.2.1 建立健全运维管理架构
        7.2.2 构建光伏物联网
        7.2.3 完善并推广应用监测系统
        7.2.4 开展运维管理工作考核
    7.3 加强发电收益科学分配
        7.3.1 明确发电收益分配方式
        7.3.2 强化公益岗位开发管理
        7.3.3 提高智能管控效率
    7.4 制订完善运维标准
        7.4.1 制订电站运行维护专用标准必要性
        7.4.2 制订运维专用标准及指标体系
    7.5 开展综合利用
        7.5.1 发展光伏农业
        7.5.2 开展碳交易
    7.6 有效防范风险
        7.6.1 创设光伏保险产品
        7.6.2 研究电站废弃物回收利用
第8章 结论及展望
    8.1 研究结论
        8.1.1 实现光伏扶贫电站持续稳定高效发电
        8.1.2 实现电站发电收益科学精准分配
        8.1.3 实现电站综合利用有效开展
        8.1.4 实现电站监督考核方式创新完善
    8.2 研究局限
    8.3 研究展望
        8.3.1 助力中国(安徽)乡村全面振兴
        8.3.2 加快“走出去”步伐
参考文献
附录一 2014-2020年中国光伏扶贫主要政策摘编
附录二 2013-2020年安徽省光伏扶贫主要政策摘编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7)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的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依据和意义
        一、研究依据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创新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创新
    第五节 理论基础
        一、表演理论
        二、社区理论
        三、社会变迁理论
        四、文化资本理论
第二章 村落体育表演论略
    第一节 村落体育表演本体论
        一、村落体育表演概念
        二、村落体育表演源流
        三、村落体育表演本质
    第二节 村落体育表演的演进
        一、古代社会村落体育表演
        二、近代社会村落体育表演
        三、当代社会村落体育表演
    第三节 村落体育表演的分类
        一、按照表演目的分类
        二、按照表演人员数量分类
        三、按照表演项目来源分类
    第四节 村落体育表演的特征
        一、表演动作的模仿性
        二、表演特色的差异性
        三、表演形式的朴素性
    第五节 村落体育表演的价值
        一、健身健体价值
        二、教育教化价值
        三、娱乐健心价值
        四、社会治理价值
        五、经济发展价值
        六、文化传承价值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乡村振兴与村落体育表演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乡村振兴战略阐释
        一、乡村振兴发展历程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维度
    第二节 乡村振兴中的村落体育表演
        一、乡村振兴为村落体育表演提供发展环境
        二、乡村振兴为村落体育表演提供发展契机
    第三节 村落体育表演中的乡村振兴
        一、村落体育表演促进乡村振兴的理论依据
        二、村落体育表演推动乡村振兴的实践形式
        三、村落体育表演中的乡村振兴现象表达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个案
    第一节 个案选择原则与方法
        一、个案选取原则
        二、个案选取方法
    第二节 个案一: 山东商河袁窦村鼓子秧歌
        一、田野概况
        二、袁窦村鼓子秧歌表演
        三、袁窦村鼓子秧歌源起
        四、社会变迁视域下的袁窦村鼓子秧歌发展历程
        五、袁窦村鼓子秧歌的文化内涵
        六、精英引领: 乡村振兴中袁窦村鼓子秧歌表演的路径选择
    第三节 个案二: 山东邹城尚寨竹马
        一、田野概况
        二、尚寨竹马表演
        三、尚寨竹马源起
        四、社会变迁视域下的尚寨竹马发展历程
        五、尚寨竹马的文化内涵
        六、政府推动: 乡村振兴中尚寨竹马表演的路径选择
    第四节 个案三: 山东祝阳大梭庄舞龙
        一、田野概况
        二、大梭庄舞龙表演
        三、大梭庄舞龙源起
        四、社会变迁视域下的大梭庄舞龙发展历程
        五、大梭庄舞龙的文化内涵
        六、自组织: 乡村振兴中大梭庄舞龙表演的路径选择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优化
    第一节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的原则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目标
        三、基本原则
    第二节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优化设计
        一、精英引领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优化设计
        二、政府推动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优化设计
        三、自组织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优化设计
        四、多元主体协同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创设
    第三节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运行保障
        一、政府部门联动协作
        二、村落精英主动参与
        三、村落自组织积极发展
        四、村落文化认同增强
        五、村落文化产业发力
        六、专家学者科研助力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8)乡村振兴战略下预防农村返贫问题研究 ——以山西省L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研究的创新之处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2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贫困
        2.1.2 精准扶贫
        2.1.3 返贫
    2.2 基本理论基础
        2.2.1 贫困理论
        2.2.2 反贫困理论
        2.2.3 习近平关于扶贫的重要论述
    2.3 乡村振兴战略与预防农村返贫的内在逻辑关系
        2.3.1 乡村振兴对预防农村返贫提出了新要求
        2.3.2 预防农村返贫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
    2.4 预防农村返贫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意义
        2.4.1 预防农村返贫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需求
        2.4.2 预防农村返贫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
第3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山西省L县农村脱贫人口返贫问题的概况
    3.1 山西省L县精准扶贫的概况
        3.1.1 山西省L县精准扶贫的具体做法
        3.1.2 山西省L县精准扶贫的成就
        3.1.3 山西省L县精准扶贫的问题
    3.2 山西省L县农村脱贫不稳定和边缘易致贫人口的概况
        3.2.1 脱贫不稳定人口的概况
        3.2.2 边缘易致贫人口的概况
    3.3 山西省L县农村脱贫人口返贫的潜在因素分析
        3.3.1 因资金返贫
        3.3.2 因病残返贫
        3.3.3 因重大灾害和突发事件返贫
        3.3.4 因其他因素返贫
第4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预防农村返贫的路径
    4.1 加强预防返贫的政策支持和经济投入
        4.1.1 加强预防返贫的政策支持
        4.1.2 增加预防返贫的经济投入
    4.2 加大产业帮扶力度
        4.2.1 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4.2.2 培育发展优势产业
    4.3 建立长效帮扶机制
        4.3.1 事前预防与事后帮扶相结合
        4.3.2 增强政策的延续性和制度化
    4.4 建立健全返贫预警机制
        4.4.1 建立“线上+线下”动态监测系统
        4.4.2 建立完善返贫致贫的监测预警机制
    4.5 提升脱贫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
        4.5.1 强化脱贫人口自力更生的意识
        4.5.2 提高脱贫人口勤劳致富的能力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9)山西脱贫农村生态经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脱贫农村生态经济建设的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生态经济
        2.1.2 脱贫农村
    2.2 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态经济思想
        2.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经济思想
    2.3 小结
第3章 山西脱贫农村生态经济建设的现状评析
    3.1 脱贫农村生态经济建设的现实基础
        3.1.1 全面脱贫后经济水平整体提升
        3.1.2 脱贫项目奠定了生态产业雏形
        3.1.3 生态经济的部分制度开始建立
    3.2 脱贫农村生态经济建设的目标愿景
        3.2.1 绿色技术创新成为经济发展动力
        3.2.2 地方形成有特色的主导生态产业
        3.2.3 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生态经济建设
    3.3 脱贫农村生态经济建设的问题所在
        3.3.1 农村绿色科学技术创新能力薄弱
        3.3.2 生态产业基本处于初级加工水平
        3.3.3 民众生态文化知识水平整体较低
    3.4 小结
第4章 山西脱贫农村生态经济建设的实践路径
    4.1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技术创新
        4.1.1 确定技术创新清单
        4.1.2 整合多元研发力量
        4.1.3 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4.2 推进绿色农业产业的纵深发展
        4.2.1 一二产业的融合发展
        4.2.2 一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4.2.3 建设绿色农业示范区
    4.3 强化农村生态经济的制度建设
        4.3.1 生态农业发展支撑政策制度
        4.3.2 全方位的生态产业扶持政策
        4.3.3 生态经济人才培育制度体系
    4.4 小结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10)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农村产业融合的起源与发展
        1.2.2 农村产业融合的驱动机制研究
        1.2.3 农村产业融合的类型模式研究
        1.2.4 农村产业融合的测度方法研究
        1.2.5 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研究
        1.2.6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不足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概念辨析
        2.1.1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现代化
        2.1.2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化
        2.1.3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融合
    2.2 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与特征
        2.2.1 农村产业融合
        2.2.2 农村产业融合模式
        2.2.3 农村产业融合主体
        2.2.4 农村产业融合水平
    2.3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理论分析
        2.3.1 分工理论
        2.3.2 产业集群理论
        2.3.3 交易成本理论
        2.3.4 创新理论
        2.3.5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支撑条件
        3.1.1 自然资源条件
        3.1.2 社会环境条件
    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基础概况
        3.2.1 整体发展概况
        3.2.2 第一产业发展概况
        3.2.3 第二产业发展概况
        3.2.4 第三产业发展概况
    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3.3.1 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模式
        3.3.2 农业多功能拓展型融合模式
        3.3.3 产业集聚型融合模式
        3.3.4 科技渗透型融合模式
        3.3.5 产业循环型融合模式
    3.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发展现状
    3.5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
    4.1 测度方法的选取与原则
        4.1.1 测度方法的研判和选取
        4.1.2 测度指标设置原则
    4.2 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 测度指标的选择
        4.2.2 测度指标的解释
        4.2.3 测度模型的建立
    4.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实证分析与评价
        4.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4.3.2 数据来源
        4.3.3 测度结果及评价
    4.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分析
        4.4.1 耦合关系模型
        4.4.2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与战略选择
    5.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障碍分析
        5.1.1 障碍分析模型
        5.1.2 障碍度分析
        5.1.3 障碍因子分析
        5.1.4 障碍因素现状分析
    5.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矛盾
        5.2.1 产业布局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5.2.2 土地利用模式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5.2.3 融资渠道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5.2.4 农村公共服务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5.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
        5.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原则与目标
        5.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宏观路径选择
        5.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选择
    5.4 本章小结
6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6.1 农林牧渔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6.1.1 特色种植业产业带调整
        6.1.2 畜牧养殖业布局调整
        6.1.3 渔业产业布局调整
        6.1.4 山特产品产业布局调整
    6.2 农产品精深加工的路径选择
        6.2.1 玉米精深加工
        6.2.2 水稻精深加工
        6.2.3 大豆精深加工
        6.2.4 乳业精深加工
        6.2.5 蔬菜精深加工
        6.2.6 渔业精深加工
    6.3 农林牧渔服务业的路径选择
        6.3.1 培育多元化主体
        6.3.2 加强生产主体市场信息服务
        6.3.3 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服务体系
        6.3.4 构建农业生产技术综合服务体系
        6.3.5 推进农业资源化利用服务体系
        6.3.6 拓展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体系
    6.4 休闲农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6.4.1 打造自然生态康养观光产业带
        6.4.2 构建冰雪特色旅游产业体系
        6.4.3 传承关东民俗和弘扬四大精神游
        6.4.4 发挥沿边优势开展边境风情游
    6.5 以信息技术渗透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6.5.1 完善智慧农业信息监管系统
        6.5.2 精准管理农业全产业链
        6.5.3 创新农业金融保险服务
        6.5.4 保护产业质量安全和知识产权
        6.5.5 构建完整农业产业体系
    6.6 以国家级试验区创新驱动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6.6.1 以农产品加工贸易带动产业融合
        6.6.2 扩大农业产业负面清单外贸易
        6.6.3 创新涉农金融国际化服务产业
        6.6.4 发展开放试验区农业总部经济
    6.7 本章小结
7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7.1 继续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
        7.1.1 探索设立农业自由贸易试验区
        7.1.2 构建畅通便捷的农产品贸易通道
        7.1.3 引导国际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贸易
    7.2 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资源要素
        7.2.1 确保农村产业融合用地保障
        7.2.2 加强财政税收政策支持
        7.2.3 完善金融保险政策支持
        7.2.4 强化科技与人才政策支持
    7.3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
        7.3.1 优化改造农田基础设施
        7.3.2 搭建公共交通和信息网络
        7.3.3 配套产业融合基本设施
        7.3.4 综合改造提升乡村人居环境
    7.4 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
        7.4.1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顶层设计
        7.4.2 推动产业融合政策有效落实
        7.4.3 加强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建设
        7.4.4 建立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四、振兴山西电子信息产业的建议和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背景下晋绥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研究 ——以山西省吕梁市X县为例[D]. 高婷婷.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2]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研究[D]. 梁梦宇. 吉林大学, 2021(01)
  • [3]乡村振兴背景下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提升研究 ——以山西省X镇为例[D]. 王冠华. 山西财经大学, 2021(11)
  • [4]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D]. 刘欢. 吉林大学, 2021(01)
  • [5]基于产业生态视角的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研究[D]. 边云涛.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6]中国光伏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基于安徽的实证分析[D]. 孟守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1)
  • [7]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的发展路径研究[D]. 周芳.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8]乡村振兴战略下预防农村返贫问题研究 ——以山西省L县为例[D]. 白雨霏.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9]山西脱贫农村生态经济建设研究[D]. 孙瑞晶.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10]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D]. 柴青宇.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标签:;  ;  ;  ;  ;  

振兴山西电子信息产业的建议与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