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闲置地与空置房的循环(论文文献综述)
吴金红[1](2021)在《房产空置的税法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动,我国房地产市场也在不断发展。但是因为房地产税制“重流轻保”、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和投资买房的高收益使得房地产行业存在大量房产空置,这已经成为市场健康运行的潜在威胁。基于资源的社会属性和税收是调控房产空置的重要财政手段,通过税法来调控房产空置问题具有理论基础。我国目前房地产税法正在起草中,未来将对持有环节税负进行调整。沪渝两地的试点为房地产税的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全国不动产登记的联网为房地产税制的改革提供了技术前提。目前我国税法对房产空置调控不足,开发流转环节部分税种的重复征税问题,个人无偿转让房产和房产继承免征个人所得税,现有房产税课税对象狭窄计税依据不科学,这使得我国税法对房产空置调控不足。空置房产过多的现象不仅在中国存在,在其他国家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城镇化发展较早的发达国家在通过税法调控房产空置现象,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大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将房屋空置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为我国提供了很多成功经验。建议主要通过改革房地产税法来调控房产空置问题。我国房地产税制正在改革过程中,其中大部分税种还是上世纪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不仅立法层次过低,还缺乏严肃性和权威性。将房地产税纳入立法计划体现了落实税收法定、完善税收法律体系和财政制度的要求。房地产税的实施被认为是解决房产空置问题、房价过高以及大多数中低收入人口无力买房等现实问题的主要途径。同时提出建议,在未来进行房地产税改革中应该在房地产税整体性的税负不变基础上,减轻房地产投资开发、流转各个环节的税负,加大其持有环节的税负。首先应该消除房地产在开发和流转各个环节中的部分重复性税负,其次应该建议在时机成熟时对于无偿赠予近亲属的房产和继承家庭房产分别征收赠予税和继承税,最后在向个人转让的房产征收个人所得税时要实行差别化的税率。在改革房产税方面,建议通过课税对象、计税依据、税率和合理的减免政策这些具体税制来增加持有环节的税负。改革房地产税建议还要做好相关的配套保障措施,首先要建立透明的全国税源信息共享体系,打好征收的基础;再次要构建好房产价值评估体系,以推动以房产的市场评估价值作为征税对象;最后要加大房地产税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房地产业务复合型人才。文章综合法律、房地产、宏观经济、金融等知识,通过构建性手段对房产空置问题作出阐述、分析以及提出问题的解决办法。通过房地产税改革调控房产空置问题,不仅要提高持有环节税负,还要在整体税负不加重的前提下降低开发和流转环节税负。这样才能构建房地产长期稳定的税制结构,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同时提高持有环节成本,抑制房屋的投资属性,激励房主将房子或卖或租,从而降低房屋空置率。本文有利于引起社会各界对用房地产空置问题的重视和关注,并为政府和宏观决策者、法律制订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地了解房地产税和解决房产空置问题的平台,并为大家提供更多的决策参考。
张旭文[2](2021)在《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研究 ——基于制度变迁的分析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进入由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向平衡、充分发展的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也在发生变化。在诉求缩小城乡、阶层差距,诉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保障性住房制度是城市弱势群体基本生存的“兜底”制度。而城市弱势阶层又以新时代的产业工人主体“农民工”为主,为此,从城乡一体化的视角分析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问题,以保障性住房制度为问题的“纽结”,关联到城乡土地、劳动力等资源的双向互动问题,从而跳出了城市谈城市保障房、跳出了保障房制度本身谈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可以使研究更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本研究主要采用理论分析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过程中存在的“有效性不足”问题,以制度经济学特别是制度变迁理论为主要分析视角,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发生和变革的逻辑,并得出本研究的核心观点:在市场发育不完全情况下,我国以“政府引导市场”模式推动保障性住房发展有其合理性,但是随着经济社会越来越复杂化,这种模式的路径依赖,使我国保障性住房供求结构失衡,供给有效性不足,为此,启用“市场引导政府”的模式,可以大大降低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达到有效供给目标的交易成本,增强保障性住房制度效率。在交代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理论与方法、以及回顾已有的相关理论观点的基础上(见第1章、第2章),本研究主要涵盖以下内容:第一,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的历史与制度变迁逻辑(见第3章)。通过梳理我国保障性住房形成和改革的历程,得出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的逻辑: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体制的形成,是伴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而发生和发展,它遵循着与我国住房市场化、商品化改革的互动逻辑。通过我国住房改革和保障性住房发展的历史变迁,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政策的路径选择及其成因。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向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过程,基本的主导力量还是政府通过一定程度的资源垄断,利用不完全的市场,发挥强有力的经济介入和控制作用的过程,即外界称之为“中国模式”或“中国道路”的实施过程,由此,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基本上可定位为“政府引导市场”模式。第二,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的现实困境及制度原因(见第4章)。在相关政策文献和研究文献梳理和现实调研的基础上,设计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的评价内容,这种评价内容涵盖量的标准、质的标准以及社会公平目标的价值标准。以此评价内容为评价标准,发现我国保障性住房的“有效性”是充分还是不足,找出与供给“有效性充分”的要求存在的差距。主要以制度经济学为分析框架,分析保障性住房存在供需不平衡,供给的有效性不足问题的制度原因,并以制度设计为手段,旨在打破过度通过行政权力配置保障性住房的旧制度路径依赖,形成市场配置保障性住房,以顺应新时代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这一主要矛盾的破解所需,以及改变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追求高速度忽略内涵式发展之弊端。第三,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实证研究(见第5章)。通过模型分析,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我国保障性住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以及与保障性住房住户满意度问题,实证得出的结论是总体来看我国保障性住房原有的政府引导市场模式已经造成了一定保障房效率不高现状,需要一种新的模式来重新引导保障房的保障职能。第四,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变革的个案分析(见第6章)。通过分析重庆模式、上海模式和丰城模式三个典型案例,及其模式产生的制度逻辑,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可资为借鉴的经验。三种模式最大的特点是破解了保障性住房制度运行过程中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制度运行交易成本增大,而导致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有效性不足甚至无效率供应的尴尬局面,其通过制度变更形成现有模式的内在的动力,是相关主体对于超额剩余,即“租”的寻求以及对于制度运行过程中交易成本减低需求的行为反应。第五,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关键制约因素与“市场引导政府模式”路径转向(见第7章第8章)。在前述我国保障性住房存在不足及制度原因的现实问题梳理基础上,提炼出导致供给有效性不足的核心制度因素,结合前述案例经验,论证了“政府引导市场”的改革模式要发挥较好的效率,其前提是政府掌握的信息存在非滞后性,而现实中政府的决策滞后于市场机制的反应能力,导致保障性住房在受惠主体的甄别、保障性住房的供给结构(安居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还是特租房等)和布局、投资结构和方式等,均出现了较大的问题。与更充分、更有效供给要求有一定差距,为此,必须通过制度的安排,降低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制度的实施效率,打破行政权力主导保障性住房建设而发生偏差的体制机制之弊,充分研究市场规律和市场供求,从而打破“政府主导市场”模式的路径依赖,向“市场主导政府”的新的改革路径转型。在明确了市场引导政府的大的改革方向后,本研究对于与市场导向相关联的产权问题、大数据赋能问题、交易的信用问题等,以制度经变迁的内在机理为分析框架,作了较深入剖析和制度设计的探索。本研究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融通,历史与现实问题相结合,分析了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存在的问题,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不足,甚至出现局部无效供给现象;第二,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的关键是要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第三,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形成及改革的历史逻辑在于政府引导市场。第四,保障性住房制度变迁应该是强制性变迁与诱致性变迁相结合,保障性住房相关主体交易成本的节约行为选择是保障性住房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为此,提出的制度建议是:契合新时代平衡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诉求,改革的主导价值应该是激发相关主体的内生力量主导制度变迁。为此,未来改革的总方向应该是市场引导政府,即政府作为保障性住房供给主体,须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激励机制对于资源配置的优化效率,为此要在产权改革、法制环境建设、大数据赋能等方面,为市场机制促成保障性住房供给“更加有效”提供体制机制保障。论文的创新点在于,第一次系统地通过制度变迁的理论视角,研究保障性住房供给问题;第一次从供给“有效性”的问题出发,系统研究保障性住房制度变迁的逻辑并提出改革的思路。得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体现在:对于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历史的高度概括性总结——政府引导市场;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制度的四重悖论问题的提出;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诉求下顺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市场引导政府”路径转向;打破城乡建设用地二元结构壁垒实现农村建设用地对接保障性住房建设以促成保障性住房供给成本降低,从而使保障性住房回归“可负担性”本来定位,等等。
高盈盈[3](2020)在《“双自贸”建设背景下三亚闲置房屋盘活利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三亚房地产市场以"候鸟"群体和"两投"购房者为购房主体,表现出"第二居所"的使用特征,因此,三亚房屋闲置已成为常态。对城市而言,房屋过多闲置引发的"空城化"和"空心化"既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扭曲房屋的使用价值,造成资源浪费,又易使其他相关产业进入非良性循环发展的怪圈中,也给地方政府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盘活三亚闲置房屋成为"双自贸"建设过程中难以绕开的话题,但房地产具有价值量高、不可移动、买方市场多样、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等特性,三亚闲置房屋的盘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应把握好几大原则,进行统筹安排,在减少矛盾的前提下,采用点和面的结合,在个别区域试点,结合其他地区经验,建立一套适应三亚空置房盘活利用的新机制。
陈珍珠[4](2020)在《基于供给主体的郑州市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人们对住房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但高企的房价使越来越多的人转向住房租赁,“重购买,轻租赁”的主流住房观念正在被逐步改变。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但目前郑州市住房租赁市场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供给结构单一、租赁住房结构性矛盾突出、租赁市场管理难以规范等问题。这是因为住房租赁仅从供给端发力,供给主体盲目进入住房租赁市场,政策制定未能充分考虑各供给主体的意愿和诉求,造成住房租赁市场的有效供给不足且存在诸多租赁问题,难以监管。因此,充分了解供给主体的意愿,找出影响其进入住房租赁市场的正向和负向因素,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以推进郑州市租赁住房多元化供给体系的建立,促进郑州市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本文依据租赁房屋的主要供给类型,将郑州市住房租赁市场供给主体划分为三大类,包括个体房东、住房租赁机构和政府,以目前郑州市住房租赁市场存在的问题为落脚点,分别对三大供给主体的意愿进行调查分析。第一,对于私人住房租赁供给主体的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选取影响供给主体意愿的因素形成调查问卷,将调研所得数据进行汇总,通过SPASS19.0对调研数据进行Logistic计量分析,得出年龄、受教育程度、承租者对出租房屋的改造、住房租赁平台的完善程度、租赁备案手续的繁杂程度、租赁市场监管的严格程度、租赁税收政策的支持度等因素会对私人住房租赁供给者产生正向影响,而租赁中介的参与、对租赁政策的了解程度会对其供给意愿产生负向影响;第二,对于租赁机构采用访谈的形式,了解到资金回报率、运营风险、服务水平及行业竞争力是影响其进入住房租赁市场的主要因素;第三,对于政府保障房的供给意愿采用访谈的形式,通过对房管局相关工作人员的访谈了解到,房地产市场的运行情况、政府自身的供给能力、社会力量的参与度及居民对保障房的需求都是影响保障房供给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国外较为成熟的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特点,借鉴不同国家不同发展模式的经验。总结前文研究,提出发展郑州市住房租赁市场的路径选择:第一,加强对郑州市住房租赁市场的监督,稳定私人住房租赁供给;第二,引导租住新模式,推进机构化租赁住房供给;第三,构建多层次的保障房供给体系,完善政府保障房供给。
杨军帅[5](2019)在《沈阳市房地产业评价与仿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增长,房地产上下游产业链越来越大,房地产业对其他行业的影响和带动作用也越来越大。然而,在房地产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相关的经济社会及生态问题愈发暴露,例如,住房供需结构的不合理、粗犷式的开发建设、可利用土地减少、生态环境破坏等,这些问题反而成为房地产业自身发展的阻碍,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保持房地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可以更好地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维护社会稳定和谐,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增长。基于此,本文展开对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沈阳市为例。首先,论文对沈阳市房地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从房地产开发投资额、销售面积、开工面积、库存量等方面出发,对沈阳市房地产业发展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指出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其次,一方面,通过对已研究的成果进行收集总结,并跟沈阳市房地产业发展具体情况,构建了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从发展度、协调度和危机度三个方面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研究,通过熵值法确定综合评价指标权重,计算综合评价得分并利用准则划分评价区间,分析沈阳市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在房地产开发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从房地产开发市场土地和资本匹配度入手,依托Anylogic仿真建模平台构建了沈阳市房地产开发市场土地和资本要素匹配模型,并对房地产开发市场土地和资本资源匹配模型进行了仿真优化试验,实现房地产开发成本最低化的土地和资本匹配目标。最后,综合建立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要素匹配仿真模型两方面的研究结果,为沈阳市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通过以上研究得出,第一,得出2010-2018年沈阳市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划分为稳定发展阶段(2010-2013年)、波动阶段(2023-2015年)、回升阶段(2016-2018年);第二,为沈阳市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优化房地产业产业结构、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落实可持续发展观和构建房地产业长效机制的建议;第三,从要素匹配层面上为沈阳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政府和开发商协同资源精细化运作的建议。
赵翌琳[6](2019)在《面向城市人群的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与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养老空间资源供不应求,而乡村空心化现象却日趋严重。另一方面,我国老年人中低龄老人与可自理老人占比较高,他们向往宁静优美的环境,具有回归田园、健康饮食、精神慰藉和自我价值实现的强烈需求。然而,如何充分利用老年人力资源以解决城乡空间资源矛盾,尚缺乏理论支持。在此背景下,提出:城市老人可利用改造后的乡村空置房进行养老,并通过参与农业种植、农村管理、志愿服务等生产性活动,创造经济、生态和社会价值,并以此获得身心健康与精神愉悦。这种乡村生产性养老模式可在实现老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同时,以养老资源为媒介激发城乡资源重构,是解决养老需求与盘活乡村存量资源的关键结合点。本文主体分为理论建构与方法研究两部分。理论研究部分首先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理论,厘清其发展脉络,汲取现有研究优点并指出其局限性,进而构建出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的概念与理论框架,并以天津市为例对老年人进行实地问卷调研,明确其乡村生产性养老意愿与具体需求,并进一步确认了在天津建设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的可行性;继而对国外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对天津、北京、成都等地案例进行实地调研,总结得出影响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运营效果的主要因素为政策投资、选址区位、建筑规划设计、生产性空间与管理服务。方法研究部分则在建筑学范畴内对选址方法与建筑规划设计方式进行探讨。首先基于针对天津市老年人的问卷调研结果,使用SPSS软件分析筛选,得出空气质量、医疗条件、交通便捷度、植被水域覆盖、气候条件、购物条件和周边景点名胜等选址评价指标;并采用AHP法利用yaahp软件计算指标权重,构建出一套基于老年人意愿的选址评价体系;继而借助GIS工具与大数据方法进行精确选址,对天津市全部村庄的各指标逐一评分,所涉及的方法包括泰森多边形法、GIS文件地理数据库网络数据集服务区分析法、遥感影像数据识别法、缓冲区法等。在针对每项指标制定评价标准后,对天津市4057个村庄的每项标准依次评分,并计算得出每个村庄的加权总分,作为判断其是否适合建设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的依据。在此基础上,利用卫星地图对196个高分村庄进行二轮筛查,最终得到46个适建村庄。通过对这46个村庄进行实地调研与资料收集,结合选址结果选取四道沟村作为设计改造试点,从规划布局、建筑设计改造、生产性空间布置、设备改造与细部处理四方面提出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设计改造策略。本文明确了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的概念、优势与价值,并提出行之有效的选址评价体系与设计改造策略,对于促进城乡融合、缓解城市养老压力、改善乡村空心化、提升老年人自我价值均有重要意义,对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的开发建设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与参考价值。
李宜臻[7](2019)在《乡村旅游视角下湘北农村住宅改造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当前乡村旅游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村地区人口迁移活动频繁,同时现代化进程下农村居民家庭结构、生活生产方式的变化,使如今的湘北地区农村住宅空间闲置、空间布局混乱等问题越加凸显。本文结合乡村旅游背景思考当前湘北地区农村住宅的解决方式,利用乡村旅游市场能够有效盘活湘北农村住宅的闲置资源,以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客群的旅游需求不可避免的对目前乡村农宅的改造有一定影响。因此,本文在满足农村居民生活前提下,探讨在乡村旅游背景下湘北农村住宅的改造策略,为今后湘北地区乡村旅游市场中农村住宅的改造提供一些思考方向与实践的经验。第一章阐述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对相关概念进行解析。并对国内外乡村旅游、农村住宅设计的研究情况总结,确定论文研究方法及内容,制定框架。第二章对湘北区域情况分析,了解湘北地区农村发展乡村旅游的可行性。通过与客群生活需求衍生的旅游服务建筑类型对比后,提出乡村旅游下农宅发展以住宿接待类为主。通过与当前旅游市场中住宿接待各类型的纵横向对比介绍异同点,明确研究方向。第三章根据调研,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对湘北地区农宅现状资料分析整理,并总结当前农村住宅中出现的相关问题。第四章以问题为导向,结合乡村旅游下客群的需求,逐一提出空间活化改造策略、功能优化策略、立面改造策略、基础设施完善的建议。第五章则通过相关的实践案例,将乡村旅游的农宅改造分为住宿接待型与复合接待型,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以岳阳国富村中的几户示范性农宅的改造实践,探讨在实际项目中本文所提出的乡村旅游下农村住宅改造策略的可行性。
田正,杨凌[8](2019)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日本应对空置房问题的措施与借鉴》文中提出当前日本的空置房现象日趋严重,房屋空置率的提升不仅降低了当地的生活品质,而且阻碍了日本地方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是造成空置房出现的一个重要因素。日趋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不但造成日本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失衡,而且进一步加大了日本地方和首都圈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空置房问题由此产生。为此,日本政府通过法律及行政手段,采取了诸多措施,积极解决空置房问题。日本的经验值得借鉴,绵阳应注重人口老龄化问题,积极发展康养产业,助力经济实现高质量增长。
陈凯[9](2019)在《关中普通乡村住宅空间利用现状及其成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呈现出愈渐加快的趋势,城市化建设也取得了明显的成就,但是在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农村的发展却面临着诸多挑战:城乡二元结构尚未得到根本破除,农村体制建设的不完全,城乡之间各社会要素的合理配置机制还未完全建立;农业发展的滞后性,农村生产力总体水平的不高;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滞后使得农民权益得不到保障;城乡差距的持续拉大;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日渐恶化。在这种背景下,农村在居住、生活、养老和工作方面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同时带来了诸多的社会矛盾:建设面积的递增带来的耕地面积的减少;工作机会的缺乏的使得现阶段农村主要劳动力的流失更导致了居住的空心化;城乡差距的拉大和基础设施配置的不均衡带来的各种生活的不便以及农村养老的缺失;传统乡村社会关系的日渐稀薄;家庭中主要监护人的长期在外对孩子的疏于关爱以及对其成长环节的缺位。这些社会症结的解决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当前对于农村问题的研究百花齐放,其研究的核心主要集中在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等方面,在建筑学领域对规划、设计、建造、技术、景观等各方面同样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但是对于乡村住宅的居住空间使用现状,尤其是区域性的特别是关中地区乡村住宅居住空间的使用方面目前尚不多见。而研究当前关中普通农村住宅的使用现状,探讨影响关中普通乡村住宅使用的影响因素对关中农村的发展研究和规划设计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关中普通乡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入手,第二章总结和分析了关中普通乡村的类型特点和住宅分类情况。在此基础上,以咸阳市乾县为例,对乾县的5个镇区、27个乡村进行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总结各个类型乡村不同住宅的空间使用情况和与之相关的使用对象的生产、生活和家庭情况以及住宅使用中存在问题。第三章通过对住宅使用情况进行量化,统计计算出各类型乡村的住宅空间使用率的情况,及其这种情况下的人居困境。进而在第四章分析住宅空间使用率与村落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并从社会、文化、生产、观念、家庭结构、经济等方面的角度出发,归纳总结出关中普通乡村住宅空间使用现状的成因。最后在此基础上在第五章提出关中普通乡村从村落整体到的住宅单体的空间优化、空废宅基利用、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村落产业规划等方面优化和改善策略。
李凯[10](2019)在《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享作为一项古老社交活动与经济相结合时,衍生出一种新型商业模式——分享经济,这种新模式在20世纪末期出现于社区日常活动、音乐分享、房屋分享、汽车分享等领域。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得益于互联网web2.0技术广泛应用,分享经济已在全球经济市场中占据重要份额,并引起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尤其是在中国。2015年10月,党的第十八届五中全会在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要坚持创新发展,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的规划,这是分享经济在中国经济市场上已具雏形时首次出现在国家发展战略计划中。此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联合其他7个部委于2017年7月共同发布具有针对性的《关于促进分享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意见》通知,提出大力发展分享经济的指导方针。分享经济引致的政府统计问题。目前,有中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统计部门已在不同层面开展分享经济统计调查工作,主要集中于分享经济的界定、行业分类、数据收集等方面。根据相关统计部门的研究表明,目前针对包括分享经济在内的新经济政府统计工作存在三个方面问题:第一,基本概念方面缺乏统一共识。分享经济出现时间相对较短,各国分享经济发展路径各不相同,导致其理论体系缺乏统一共识;第二,现行GDP核算原则及方法无法适用于分享经济。例如,居民个人参与分享经济时个人消费品转为投资品,那么如何对此转换进行处理,目前国民经济核算理论尚缺乏应对方案;第三,分享经济对统计调查方法方面的挑战。传统调查对象基本是企业、事业行政单位和个体经营户,而分享经济参与者主要集中在住户部门,这就会导致利用传统调查手段难以收集对应生产数据。因此,在国民经济核算框架内开展分享经济核算理论与方法研究,不仅能为分享经济核算理论研究起抛砖引玉之用,还能满足政府统计工作之需和为分享经济测度提供技术参考。为实现上述目标,本研究以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理论研究为主要目标,基于学科综合角度,在理论上分析分享经济的来源、内涵与性质和交易模式等概念之后,在联合国国民账户体系与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标准两种核算理论框架内,不仅探讨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的基本原则与测度方法,还结合大数据环境下新经济核算所需要的技术特征,对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数据的呈现与实现问题进行尝试性研究。具体内容如下。第一,明确核算对象。本文在经济范畴中探讨分享经济活动范围,从分享经济实践活动中归纳出界定的理论依据,进而研究分享经济的内涵与性质以及其与其他新经济之间的关系,以此勾勒出清晰的核算对象。第二,获取分享经济核算研究的切入点。基于经济学理论框架和学界研究,解析分享经济交易活动的内涵、特征以及其与传统交易模式的区别,进而总结出将传统交易模式核算理论应用于分享经济交易模式时的主要问题,为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理论研究提供切入点。第三,搭建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理论的框架。在梳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基础上,先探讨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的基本原则,再界定核算主体和统计范围,并设计分享经济产品与行业的统计分类方法及标准,为之后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方法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四,提供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的统计方法。根据分享经济交易模式的特征,从宏观到微观视角,本文分别从生产和收入两个方面探讨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的基本概念、方法以及相关技术问题,并通过文献梳理总结出住户部门混合收入的分劈方法,最后辨析网络分享平台的收入归属问题。第五,设计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数据的呈现方式与调查方法。本部分在两个方面开展研究。一方面,根据生产法和收入法核算数据的归集方式,即根据宏观经济核算账户与微观企业会计账户两种数据归集结构理论,设计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表式,并就核算表与中国国家统计局“三新”统计报表制度之间的指标衔接问题进行研究;另一方面,通过梳理目前中国与英国有关分享经济官方统计的实践进展与局限性,分别对居民个人与小微企业构建统计调查方案。此外,基于大数据思想和分层抽样技术,设计分享住宿模式增加值核算的问卷调查方案,以此启发分享经济统计调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通过上述研究内容,本文得出以下五点主要结论。(1)在消费效用和机会成本安排下,分享活动和闲置资源利用是界定分享经济的必要条件,而网络分享平台是分享经济规模化发展的基础,但不是必要条件;分享经济与其他新经济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分享经济只属于“三新”经济中新商业模式,但不是新业态和新产业。分享经济与共享经济存在本质区别,理由是共享经济是一种公平性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活动,并且共享活动弱化排他权。分享经济活动则是暂时性放弃排他权,同时对社会闲置资源再配置;分享经济与数字经济存在部分交集,即数字信息和网络技术应用。但这并不表示分享经济作为一种新商业模式完全属于数字经济之中。这同样说明分享经济作为一种新交易模式,传统交易模式的核算理论无法直接应用于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2)交易模式是识别分享经济活动的重要依据。分享经济的交易模式包括一系列直接或间接利用闲置资源的使用权创造经济价值的经济活动,在交易者自行组织交易活动时,会产生较高交易费用,从而提高交易总成本。当网络平台组织交易时则是相反情况,并且分享经济交易模式的组织形式呈现出“去中心化”到“再中心化”变化趋势,同时会外推社会经济生产与消费品的可能性边界;从交易模式类型看,分享经济交易活动可以分为平台交易和非平台交易两种。其中,平台会内化交易者大部分交易费用,使总交易成本在很大程度上被减少,这说明网络平台是分享经济规模化发展的基础;在交易实现方面,分享经济的交易活动主要通过众包、协作和分享三种方式实现基于闲置资源分享的服务活动;传统交易模式与分享经济交易模式之间主要存在三个区别:(1)交易的组织形式;(2)交易的管理结构、生产关系、主要实现方式;(3)交易模式的特征。以上区别会导致在传统交易模式核算理论中开展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时,会产生核算原则、主体和客体、统计分类、核算方法等方面问题。(3)开展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研究,应以SNA2008体系为主要理论框架。但涉及中国部分时,需考虑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标准中有关“三新”经济核算理论。同时,在分享经济的基本核算原则、统计主体、生产与产出范围及分类等方面,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在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原则上,应注意权责发生制的适用性、闲置资源价格的估价原则、SNA经济所有权与闲置资源使用权是统一概念,但分享使用权与租赁使用权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二是分享经济生产者应具有四点特征:(1)在市场性与机会成本补偿安排下,生产者主要由居民个人和企业构成;(2)应以闲置资源作为主要投入要素开展分享服务生产;(3)如果生产者同时在传统经济领域开展活动,基于闲置资源的生产活动必不能影响生产者在传统经济内主要或次要的生产活动;(4)网络分享平台企业通过提供信息要素作为分享经济生产者;三是对于分享经济产品与行业的统计分类,应采用“异质性互斥”原则,根据服务性质、生产方式、提供形式等特征识别相关服务活动,并按照一定规则将服务生产与服务产出进行归集与分组,以此建立分享经济行业活动与产品的统计分类。根据上述分类方法,目前分享经济的服务产品可分为六个组类,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分享经济行业活动主要涉及第三产业中的10个服务生产领域。(4)开展生产法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时,应以市场性和机会成本补偿原则确定分享经济的总产出核算范围。采用营业收入法核算分享经济的服务产出时,存在闲置资源消耗测算问题,尤其是个人耐用品转变为投资品的价值消耗;使用收入法核算时,由于SNA2008与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之间存在不同核算口径,因而在测算收入法分享经济增加值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口径。同时,可以采用经验比例法、推算法和计量经济模型三种方法分劈个人非法人企业的混合收入。此外,网络平台企业的收入应视为生产者营业盈余的组成部分。(5)在可比性与平衡性的原则下,分享经济核算表式可以采用T字型表和多栏式表两种数据结构,并且表中指标与企业会计科目具有一定对应关系。但这种关系需要调整核算口径;在设计居民个人与小微企业两类群体参与分享经济情况的统计方案时,合理定义分享经济是设计关键因素,大数据抽样有利于抽样效率提升,机器学习之聚类算法可用于分享经济行业分类。针对分享住宿模式增加值核算,理论上可利用网络爬虫技术获取平台数据并建立大数据抽样框,再利用分层抽样技术估算出分享住宿模式的全国一级增加值。本文以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作为主要研究目标,具有以下四点创新之处:(1)规范了分享经济的范畴,明确了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对象;(2)构建了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的理论框架,解决了分享经济与现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衔接。(3)建立了分享经济产品与行业统计分类标准,充实了“三新”统计制度的统计分类。(4)设计了分享经济交易数据的采集方案,丰富了统计核算数据的来源渠道。
二、闲置地与空置房的循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闲置地与空置房的循环(论文提纲范文)
(1)房产空置的税法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一、房产空置的概念及引发的社会问题 |
(一)房产空置的概念及原因 |
1.房产空置的概念 |
2.房产空置的原因 |
(二)房产空置引发的社会问题 |
1.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
2.房地产泡沫风险 |
3.贫富差距加大 |
二、税法调控房产空置的正当性分析 |
(一)税法调控房产空置问题的理论基础 |
1.资源的社会属性 |
2.税收是调控房产空置的重要财政手段 |
(二)以税法调控房产空置问题的可行性 |
1.政策导向 |
2.沪渝两地的试点效果 |
3.相关技术条件和外部环境趋于完善提供了基础支撑 |
三、我国目前税法对房产空置调控的不足 |
(一)房地产开发和流转环节税负过重 |
(二)无偿转让和继承房产基本没有税负 |
(三)房地产持有环节税负过轻 |
1.房产税课税对象狭窄 |
2.房产税计税依据不科学 |
四、其他国家和地区对房产空置税法调控的经验及其借鉴 |
(一)实行房产税的国家 |
1.美国 |
2.韩国 |
3.英国 |
4.荷兰 |
(二)其他国家的不同经验 |
1.法国 |
2.加拿大 |
(三)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1.房产税收充当了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角色 |
2.房产税收用于推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住房需求 |
3.给予地方一定的征税自主权 |
4.完备的房产税登记系统和房产价值评估体系 |
5.重视配套的法制体系建设 |
6.设定免征额 |
五、完善税法以调控房产空置的建议 |
(一)优化和改革房地产开发和流转环节的部分税种 |
1.消除部分重复税负 |
2.在成熟时机开征赠与税和继承税 |
3.个人转让房产实行差别化税率 |
(二)改革房产税法提高房产空置的持有成本 |
1.课税对象 |
2.计税依据 |
3.税率 |
4.合理的减免政策 |
(三)完善保障房地产税实施的措施 |
1.建立透明的全国税源信息共享体系 |
2.构建房产价值评估体系 |
3.对房地产税的开征完善监管和追责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研究 ——基于制度变迁的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研究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1.2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目标 |
1.2.2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 核心观点、理论支点及分析框架 |
1.3.1 核心观点 |
1.3.2 理论支点与分析框架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保障性住房及其制度 |
2.1.2 有效供给与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 |
2.2 理论观点回顾与研究的新视角切入 |
2.2.1 保障房相关理论观点回顾 |
2.2.2 研究的新视角切入:制度变迁理论的视角 |
2.2.3 制度及其变迁与保障性住房供给政策的关联性 |
2.3 为什么要诉求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制度变迁理论的解释 |
2.3.1 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政策诉求的背景与意义 |
2.3.2 推动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制度变迁解释 |
第3章 历史回顾:我国保障性住房“政府引导市场”的制度变迁逻辑 |
3.1 住房政策和住房市场变迁: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历史背景 |
3.1.1 政府包办的福利分房制度时期(1949~1978) |
3.1.2 住房商品化改革试点与初步探索阶段(1978~1998) |
3.1.3 全面市场化启动与商品房市场初步发展阶段(1998~2003) |
3.1.4 受土地财政影响房地产非理性迅猛发展阶段(2004~2018) |
3.2 我国保障房与住房改革的互动: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历史回顾 |
3.2.1 住房商品化试点与推进中的保障性住房制度探索阶段(1978~1998) |
3.2.2 保障房体系伴随住房商品化全面实施而初步确立阶段(1998~2001) |
3.2.3 保障性安居工程随土地财政凸显而逐渐萎缩阶段(2002~2006) |
3.2.4 保障房体系重新确立并逐步完善阶段(2007~至今) |
3.3 政府引导市场:我国保障性住房模式改革的历史逻辑与制度变迁解释 |
3.3.1 政府引导市场:历史背景与现实困局 |
3.3.2 “政府引导市场”: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路径选择的历史逻辑 |
3.4 制度变迁解释:交易费用逻辑下强制性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互动 |
第4章 现实反思: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不足的制度考察 |
4.1 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不足:现状与制度因素 |
4.1.1 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不足的现状剖释 |
4.1.2 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不足问题的制度因素探究 |
4.2 重建设轻后续管理: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实施偏差的交易费用理论分析 |
4.2.1 厚此薄彼:保障性住房建设与后续管理的不平衡发展 |
4.2.2 问题的原因:认识偏差与制度障碍 |
4.2.3 问题的解释:交易成本影响决策与制度生成逻辑 |
4.3 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悖论 |
4.3.1 “可负担性”成本控制与保障房制度可持续要求的悖论 |
4.3.2 产权“完整性”流转要求与产权“约束性”工具的悖论 |
4.3.3 获得住房保障资格与导致更高生活工作成本的悖论 |
4.3.4 人口结构性流动与各地省、市、区“计划供给”的悖论 |
4.4 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不足与城乡土地供给结构性矛盾 |
4.4.1 农村土地入市对接保障性住房建设机制不畅 |
4.4.2 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成本问题与城乡土地供需结构性矛盾 |
4.5 旧模式与新要求:当前“政府引导市场”困境与制度变迁诉求 |
4.5.1 政府引导市场的管理困境 |
4.5.2 双向互动与动态变迁:保障房制度变革诉求 |
第5章 实证分析:供给有效性不足折射制度与经济社会结构契合度欠缺 |
5.1 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宏观考察的实证检验 |
5.1.1 研究设计 |
5.1.2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5.2 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微观考察的实证分析 |
5.3 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的调查及统计分析 |
5.4 基于制度变迁的结果分析 |
第6章 个案分析: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不足制度突围典型模式 |
6.1 重庆“破除四重壁垒”模式 |
6.1.1 优惠政策突破人口流动壁垒 |
6.1.2 突破土地属性壁垒 |
6.1.3 突破住房品质差异壁垒 |
6.1.4 信息化平台突破后期管理壁垒 |
6.2 上海共有产权房模式 |
6.2.1 共有产权房制度及其目的 |
6.2.2 上海共有产权模式产生的背景 |
6.2.3 上海保障性住房共有产权模式的运行机制 |
6.3 江西省丰城市企业化经营模式 |
6.3.1 江西省丰城市保障性住房企业化运作模式背景 |
6.3.2 丰城市保障性住房制度企业化运作及其意义 |
6.4 上述个案的制度变迁逻辑:“租”与“交易费用”引致制度变迁 |
第7章 “内生”与“外生”: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制约因素两大关键点 |
7.1 外生制约因素:影响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环境条件 |
7.1.1 制度环境缺陷: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不足的法制困惑 |
7.1.2 信息工具赋能不足:保障房制度运行交易成本降低的瓶颈 |
7.2 内生制约因素:产权、信用缺陷限制交易的发生和发展 |
7.2.1 产权问题: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核心制约因素 |
7.2.2 重要制约因素:信用问题与保障性住房各主体间金融需求矛盾 |
第8章 推动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制度设计 |
8.1 从“政府引导市场”到“市场引导政府”: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改革的总路向 |
8.1.1 “市场引导政府”内涵与意义 |
8.1.2 “市场引导政府”制度模式选择的必要性 |
8.1.3 市场引导政府新模式视角下政府与市场互动的逻辑 |
8.2 完善法律与契约制度,营造保障房制度运行环境 |
8.2.1 完善法律制度 |
8.2.2 完善契约制度 |
8.3 土地产权改革“破局”矛盾:农村集体土地入市对接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帕累托改进 |
8.3.1 以法制硬核强化集体主体性地位,形成政府与集体地权的制衡机制 |
8.3.2 落实农村土地改革新政策,优化适应保障房市场的土地产权结构 |
8.3.3 实行土地指标交易,打破保障性住房建设地理空间局限性 |
8.4 政府与市场互动:破解悖论以增强保障房供给的“有效性” |
8.4.1 制度创新破解“重建设轻管理”的偏差:交易成本的分析 |
8.4.2 对接农村建设用地:节约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土地成本 |
8.4.3 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把握相关主体的行为逻辑 |
8.4.4 产权与保障模式优化:形成“约束性”与“流转性”对立统一机制 |
8.4.5 复合产权结构:破解保障性住房信用不足与融资难之间矛盾 |
8.5 网络与大数据工具赋能:精准识别破解保障性住房管理成本问题 |
8.5.1 落后于经济社会形势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制度呼唤数字技术革命 |
8.5.2 多元数据平台建设措施,降低保障性住房供给制度实施的交易成本 |
8.5.3 降低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制度运行成本的管理信息系统设想 |
8.6 本章总结:制度与经济社会结构互动及其变迁的分析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进一步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3)“双自贸”建设背景下三亚闲置房屋盘活利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双自贸”提出后对房地产业的影响 |
(一)1.0海南经济特区建设背景下的房地产业 |
(二)2.0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的房地产业 |
(三)3.0“双自贸”建设对三亚房地产业的影响 |
二、“双自贸”建设下三亚闲置房屋盘活机制的探索 |
(一)闲置房屋盘活原则 |
(二)闲置房屋盘活路径 |
(4)基于供给主体的郑州市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1.4 住房租赁市场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1.4.1 住房租赁市场相关概念界定 |
1.4.2 供给主体概念界定 |
1.4.3 理论基础 |
2 中国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阶段及政策演变 |
2.1 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历程 |
2.1.1 低租金的福利分房阶段(1949—1977年) |
2.1.2 公房租用改革阶段(1978—1997年) |
2.1.3 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阶段(1998—2015年) |
2.1.4 租购并举阶段(2015年至今) |
2.2 住房租赁市场取得的成效 |
2.2.1 住房租赁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
2.2.2 住房租赁市场有效供应增加 |
2.2.3 机构化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不断发展 |
2.2.4 住房租赁服务和管理机制不断创新 |
3 郑州市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
3.1 郑州市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现状 |
3.1.1 租赁市场规模 |
3.1.2 租赁市场供给主体及模式 |
3.1.3 现行推进租赁市场发展的举措 |
3.2 郑州市住房租赁市场存在的问题 |
3.2.1 私人住房租赁供给散乱且管理落后 |
3.2.2 社会化租赁机构不成熟,供需矛盾突出 |
3.2.3 供需错配,租赁住房结构性矛盾突出 |
4 郑州市住房租赁市场供给主体意愿分析 |
4.1 调查设计 |
4.1.1 调查整体思路 |
4.1.2 调研过程 |
4.2 私人租赁住房供给主体意愿调查分析 |
4.2.1 私人租赁住房供给主体调查描述统计分析 |
4.2.2 影响私人住房租赁供给意愿的因素及研究假设 |
4.2.3 变量设定与模型构建 |
4.2.4 模型结果及分析 |
4.3 机构化租赁住房供给主体意愿调查分析 |
4.3.1 访谈设计 |
4.3.2 影响机构化住房租赁供给主体意愿的因素分析 |
4.4 政府保障房供给意愿调查分析 |
4.4.1 访谈设计 |
4.4.2 影响政府保障房供给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
5 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
5.1 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国际经验 |
5.1.1 新加坡模式 |
5.1.2 美国模式 |
5.1.3 德国模式 |
5.1.4 日本模式 |
5.2 发展郑州市住房租赁市场的经验借鉴 |
5.2.1 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要依靠政府支持 |
5.2.2 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需要打破个体出租为主的局面 |
5.2.3 发展住房租赁市场要推动政企合作 |
5.2.4 完善住房租赁市场需要健全的配套体系 |
6 供给主体视角下发展郑州市住房租赁市场的路径选择 |
6.1 加强市场多方监督,稳定私人租赁住房供给 |
6.1.1 改变传统租赁观念 |
6.1.2 增强契约意识 |
6.1.3 规范租赁行为 |
6.2 引导租住新模式,推进机构化租赁住房供给 |
6.2.1 拓宽融资渠道 |
6.2.2 鼓励开发新的经营模式 |
6.2.3 提升租赁机构的服务意识 |
6.3 构建多层次租赁产品体系,完善政府保障房供给 |
6.3.1 明晰供给过程中政府的责任 |
6.3.2 创新政府的参与方式 |
6.3.3 营造良好的租赁市场环境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郑州市私人住房租赁供给主体出租意向调查问卷 |
附录 B 郑州市机住房租赁机构化出租人供给意愿访谈提纲 |
附录 C 郑州市政府保障房供给意愿访谈提纲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沈阳市房地产业评价与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2 相关理论综述 |
2.1 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房地产可持续发展定义及特征 |
2.1.3 房地产可持续发展内涵 |
2.1.4 房地产可持续发展原则 |
2.2 房地产经经济周期理论 |
2.2.1 房地产经济周期 |
2.2.2 房地产经济周期的影响因素 |
2.3 房地产供求理论 |
2.3.1 房地产的需求 |
2.3.2 房地产的供给 |
3 沈阳市房地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沈阳市房地产业土地供应市场现状分析 |
3.1.1 沈阳市土地市场分析 |
3.1.2 沈阳市居住、商住用地的成交面积与楼面地价分析 |
3.2 沈阳市房地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2.1 房地产开发投资现状分析 |
3.2.2 房地产业投资结构分析 |
3.2.3 商品房建设现状分析 |
3.2.4 商品房销售现状分析 |
3.2.5 商品房库存情况分析 |
3.2.6 沈阳一、二手房市场成交量分析 |
3.3 沈阳市房地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1 沈阳市房地产市场短期调控政策频出,效应滞后 |
3.3.2 沈阳市房地产市场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 |
3.3.3 沈阳市房地产价格与居民收入不均衡 |
3.3.4 棚改货币化导致沈阳房价异常上涨 |
3.3.5 沈阳市房地产业发展缺乏科技创新 |
4 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
4.1 沈阳市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1.2 沈阳市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
4.2 评价方法 |
4.2.1 主成分分析法 |
4.2.2 评价指数计算 |
4.2.3 综合评价指数 |
4.3 评价指数区间设定 |
4.4 沈阳市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实证研究 |
4.4.1 数据收集 |
4.4.2 评价指数的计算 |
4.4.3 综合评价指数的确定 |
4.4.4 评价区间的确定 |
4.4.5 评价结果分析 |
5 沈阳市房地产业要素匹配仿真优化 |
5.1 土地和资本要素仿真优化建模 |
5.1.1 土地和资本要素匹配概念模型 |
5.1.2 土地和资本要素匹配数学型 |
5.2 土地和资本要素匹配仿真模型构建 |
5.2.1 仿真模型的构建 |
5.2.2 土地和资本要素匹配仿真模型流程说明 |
5.2.3 仿真模型运行参数及变量的设定 |
5.3 土地和资本要素匹配仿真分析与优化 |
5.3.1 模型输出的结果分析 |
5.3.2 土地和资本匹配优化 |
6 沈阳市房地产业发展对策 |
6.1 优化产业结构 |
6.1.1 完善制度设计 |
6.1.2 改善商品房结构 |
6.2 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 |
6.2.1 进行房地产市场普查 |
6.2.2 健全符合市场需求的供地体制 |
6.3 深化可持续发展理念 |
6.3.1 加快企业整合转型 |
6.3.2 提升房屋设计水平 |
6.3.3 倡导低碳建筑 |
6.4 构建房地产业长效机制 |
6.4.1 改善户籍制度 |
6.4.2 通过政策组合建立长效调控机制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局限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面向城市人群的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养老现状及问题 |
1.1.2 我国乡村空心化现状及问题 |
1.1.3 契机:我国低龄老人蕴含着巨大的生产潜力 |
1.2 研究概念界定 |
1.2.1 生产性养老 |
1.2.2 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 |
1.3 文献综述 |
1.3.1 生产性养老理论文献综述 |
1.3.2 城市老人乡村生产性养老理论文献综述 |
1.4 研究问题 |
1.5 论文框架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分析法 |
1.6.2 案例分析法 |
1.6.3 问卷调研与访谈 |
1.6.4 层次分析法 |
1.6.5 多学科交叉法 |
1.6.6 GIS空间分析法 |
1.6.7 实证研究法 |
1.7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7.1 研究目标 |
1.7.2 研究意义 |
1.8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的基本概念构建 |
2.1 生产性养老 |
2.2 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概念及优势 |
2.2.1 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概念 |
2.2.2 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优势 |
2.3 天津市老年人乡村生产性养老意愿 |
2.3.1 老年人的生理与心理特征 |
2.3.2 天津市老年人生产性养老意愿分析 |
2.3.3 天津市老年人乡村养老意愿分析 |
2.4 小结:乡村生产性养老社区建设可行性分析 |
第3章 面向城市人群的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影响因素分析 |
3.1 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发展现状 |
3.1.1 国外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案例分析 |
3.1.2 国内乡村空置房改造养老项目对比分析 |
3.1.3 国内乡村生产性养老项目对比分析 |
3.2 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影响因素分析 |
3.3 小结:面向城市人群的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发展需求分析 |
第4章 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选址方法研究与应用 |
4.1 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选址评估体系 |
4.1.1 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选址指标确立 |
4.1.2 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选址指标权重分析 |
4.2 天津市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选址应用研究 |
4.2.1 对不同指标的分析 |
4.2.2 选址结果 |
4.3 小结 |
第5章 面向城市人群的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设计改造策略 |
5.1 天津市村庄生产性适老社区适建性分析 |
5.2 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设计改造案例分析 |
5.3 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改造策略总结 |
5.4 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设计与改造应用——以四道沟村改造方案为例 |
5.4.1 改造村落与空置房选择 |
5.4.2 规划层面改造 |
5.4.3 建筑单体层面改造 |
5.4.4 生产性空间布局改造 |
5.4.5 设备改造与细部处理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城市老人乡村养老意愿调查问卷》 |
附录B 《生产性养老偏好调研问卷》 |
附录C 天津市 4.5 分以上村庄得分情况统计表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乡村旅游视角下湘北农村住宅改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需求 |
1.1.2 乡村旅游发展的时代趋势 |
1.1.3 地域文化传承的必然走向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乡村农村住宅更新设计综述 |
1.4.2 乡村旅游相关研究综述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湘北地区村落概况与旅游资源解析 |
2.1 湘北地区自然地理条件 |
2.1.1 地理气候条件 |
2.1.2 湘北地区村落民俗文化 |
2.2 湘北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
2.2.1 资源优势与发展潜力 |
2.2.2 政府的战略部署 |
2.2.3 湘北乡村旅游客群特征 |
2.3 湘北农村住宅服务衍生空间分类及功能定位 |
2.3.1 旅游服务衍生空间分类 |
2.3.2 乡村旅游下湘北农村住宅空间功能定位 |
2.3.3 农村住宅改造旅游设施分类及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湘北地区农村住宅现状调研 |
3.1 湘北调研村落概况 |
3.1.1 平江县国富村 |
3.1.2 石门县西周村 |
3.1.3 华容县苍台村 |
3.1.4 村落调研人居概况数据统计 |
3.2 湘北农村住宅平面演化 |
3.2.1 平面布局及形制 |
3.2.2 空间尺度及模数 |
3.2.3 功能空间布局 |
3.3 湘北农村住宅形态 |
3.3.1 农村住宅形态现状 |
3.3.2 农村住宅形态演变 |
3.3.3 湘北地区农村住宅形态分析小结 |
3.4 湘北地区农村住宅现存问题 |
3.4.1 空间利用率低 |
3.4.2 空间尺度不合理,舒适度差 |
3.4.3 功能空间组织不合理 |
3.4.4 特色风貌缺失,建筑风格杂糅 |
3.4.5 现代化生活设施建设待完善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乡村旅游视角下湘北农村住宅改造策略 |
4.1 乡村旅游视角下湘北农村住宅改造总体原则及策略 |
4.1.1 乡村旅游视角下湘北农村住宅改造总体原则 |
4.1.2 乡村旅游视角下湘北农村住宅改造总体策略 |
4.2 有机更新,空间活化改造 |
4.2.1 改造功能定位 |
4.2.2 功能植入 |
4.2.3 功能置换 |
4.3 合理划分空间,优化功能布局 |
4.3.1 合理划分空间 |
4.3.2 优化功能布局 |
4.4 建筑外立面改造 |
4.4.1 立面要素提取 |
4.4.2 外立面改造策略 |
4.5 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居住环境 |
4.5.1 完善基础设施 |
4.5.2 改善居住环境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乡村旅游视角下湘北农村住宅改造实践 |
5.1 所在村落情况 |
5.2 单栋住宅+住宿接待型 |
5.2.1 空间活化,优化布局 |
5.2.2 建筑立面改造 |
5.3 院落式农宅+复合接待型 |
5.3.1 空间活化,优化布局 |
5.3.2 建筑立面改造 |
5.4 单栋住宅+复合接待型 |
5.4.1 空间活化,优化布局 |
5.4.2 建筑立面改造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研究项目 |
附录 B 乡村旅游调查问卷表 |
附录 C 湘北农村住宅调研表 |
附录 D 湘北农村居民情况调研表 |
致谢 |
(8)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日本应对空置房问题的措施与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一、日本空置房现象日趋严重 |
二、日本空置房不断增加的原因 |
1. 日本的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 |
2. 人口老龄化对日本空置房影响探析。 |
三、日本应对空置房的对策 |
1. 出台《空置房特别措施法》应对空置房增加。 |
2. 推动空置房的流通与利用。 |
3. 促进空置房在养老看护领域发挥作用。 |
四、借鉴与启示 |
(9)关中普通乡村住宅空间利用现状及其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概念界定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社会学领域对于乡村的研究 |
1.4.2 建筑学相关领域对于乡村的研究 |
1.4.3 对于住宅空间利用方面的研究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关中普通乡村及其住宅分类 |
2.1 关中地区乡村发展概况 |
2.1.1 关中地区乡村经济发展情况 |
2.1.2 关中地区乡村产业结构现状 |
2.2 关中普通乡村的分类与住宅现状 |
2.2.1 关中普通乡村的分类 |
2.2.2 扩张发展型乡村的住宅现状 |
2.2.3 收缩发展型乡村的住宅现状 |
2.2.4 控制发展型乡村的住宅现状 |
2.3 关中地区普通乡村住宅及其分类 |
2.3.1 一代居住宅 |
2.3.2 二代居住宅 |
2.3.3 三代居住宅 |
2.3.4 四代居住宅 |
2.3.5 空废宅基 |
2.4 本章小结 |
3关中普通乡村住宅空间利用现状及其利用量化研究 |
3.1 关中普通乡村住宅空间及其使用现状 |
3.1.1 起居空间 |
3.1.2 厨房空间 |
3.1.3 卫浴空间 |
3.1.4 储藏空间 |
3.1.5 庭院空间 |
3.1.6 卧室空间 |
3.2 住宅空间利用率及其相关概念界定 |
3.2.1 住宅空间利用率的定义 |
3.2.2 住宅空间利用率的计算 |
3.3 关中普通乡村住宅空间利用率情况 |
3.3.1 扩张发展型乡村住宅空间利用率 |
3.3.2 收缩发展型乡村起居空间利用率 |
3.3.3 控制发展型乡村起居空间利用率 |
3.4 住宅空间利用率低带来的人居困境 |
3.5 本章小结 |
4关中普通乡村住宅空间利用现状成因研究 |
4.1 住宅空间利用率与村落要素间的关系 |
4.1.1 住宅空间利用率与乡村类型的关系 |
4.1.2 住宅空间利用率与住宅在村落中位置的关系 |
4.1.3 住宅空间利用率与住户家庭的关系 |
4.2 影响住宅空间利用率的内因分析 |
4.2.1 家庭小型化及人口结构变化 |
4.2.2 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 |
4.3 影响住宅空间利用率的外因分析 |
4.3.1 农业边缘化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
4.3.2 现代乡村规划建设的滞后 |
4.3.3 现有土地和住宅政策与新的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 |
4.4 本章小结 |
5低使用率背景下的乡村适应性优化策略 |
5.1 基于乡村整体的的优化原则 |
5.1.1 提高土地管理水平,对村落进行合理规划 |
5.1.2 发展村落产业,推动经济发展吸引人才回流 |
5.1.3 改善乡村公共服务,提升村落人居环境水平 |
5.2 基于村落现状的不同类型乡村的优化策略 |
5.2.1 扩张发展型乡村的优化策略 |
5.2.2 收缩发展型乡村的优化策略 |
5.2.3 控制发展型乡村的优化策略 |
5.3 基于住宅空间使用率的不同类型乡村住宅空间的优化策略 |
5.3.1 扩张发展型乡村的住宅优化策略 |
5.3.2 收缩发展型乡村的住宅优化策略 |
5.3.3 控制发展型乡村的住宅优化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1.1 住宅空间利用率及其在村落中的特征 |
6.1.2 住宅空间利用率的影响因素 |
6.1.3 住宅空间利用率偏低带来的人居困境 |
6.1.4 针对不同乡村和住宅的适应性优化策略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 图目录 |
二 表目录 |
三 调研表 |
作者读研期间的设计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分享经济的界定 |
第一节 分享经济由来 |
一、分享经济的发展脉络 |
二、国内外分享经济的实践模式 |
三、分享经济的不同定义 |
四、分享经济的共识 |
第二节 分享经济的界定、构件与性质 |
一、分享经济的界定 |
二、分享经济的主要构成要素 |
三、分享经济的商业模式 |
四、分享经济的生产及组织形式 |
五、分享经济的性质 |
第三节 分享经济与其他新经济的关系 |
一、分享经济与“三新”经济的关系 |
二、分享经济与共享经济的关系 |
三、分享经济与数字经济的关系 |
四、分享经济与其他新经济的关联逻辑和启发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分享经济的交易模式 |
第一节 分享经济交易模式的内涵与特征 |
一、分享经济交易模式的内涵 |
二、生产者视角下分享经济交易模式的特征 |
三、消费者视角下分享经济交易模式的特征 |
四、分享经济的交易模式 |
第二节 分享经济交易模式的不同类别 |
一、按组织形式分类的分享经济交易模式 |
二、按实现方式分类的分享经济交易模式 |
第三节 分享经济与传统经济的交易模式比较 |
一、分享经济与传统经济的交易组织形式比较 |
二、分享经济与传统经济的交易模式特征比较 |
第四节 传统经济交易模式增加值核算与启示 |
一、传统经济交易模式的增加值核算 |
二、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的不适用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的基本问题 |
第一节 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的理论基础与基本原则 |
一、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的理论基础 |
二、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的基本规则 |
第二节 分享经济的核算主客体及统计范围 |
一、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的主体界定 |
二、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的客体 |
三、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的产出统计范围 |
第三节 分享经济产品与行业的统计分类方法 |
一、分享经济产品统计分类的原理与方法设计 |
二、分享经济行业统计分类的原理与方法 |
三、分享经济产品与行业的统计分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分享经济增加值的核算方法 |
第一节 生产法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的方法 |
一、生产法分享经济增加值的一般核算 |
二、分享经济不同商业模式的生产法核算 |
第二节 收入法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的方法 |
一、收入法分享经济增加值的一般核算 |
二、分享经济收入核算的特殊问题 |
三、网络分享平台的收入形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数据的呈现与实现方法 |
第一节 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表式的设计 |
一、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表式的构建逻辑 |
二、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表式的构建 |
三、分享经济核算表的宏微指标衔接 |
第二节 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的数据实现 |
一、中国“三新”经济统计报表制度的概述 |
二、分享经济统计调查的实践情况分析 |
三、分享经济住户统计调查的设计 |
四、分享经济小微企业活动统计调查的设计 |
第三节 分享住宿模式统计调查设计 |
一、分享住宿模式的界定与发展现状 |
二、分享住宿模式调查问卷的设计 |
三、分享住宿模式问卷调查的抽样方案 |
四、分享住宿模式增加值的统计推断方法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研究展望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 |
附录 A:调查问卷 |
附录 B:网络爬虫程序代码 |
致谢 |
四、闲置地与空置房的循环(论文参考文献)
- [1]房产空置的税法调控研究[D]. 吴金红. 江西财经大学, 2021(09)
- [2]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研究 ——基于制度变迁的分析视角[D]. 张旭文. 江西财经大学, 2021(09)
- [3]“双自贸”建设背景下三亚闲置房屋盘活利用机制研究[J]. 高盈盈. 上海房地, 2020(11)
- [4]基于供给主体的郑州市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路径研究[D]. 陈珍珠. 郑州大学, 2020(02)
- [5]沈阳市房地产业评价与仿真研究[D]. 杨军帅.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4)
- [6]面向城市人群的乡村生产性适老社区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D]. 赵翌琳. 天津大学, 2019
- [7]乡村旅游视角下湘北农村住宅改造设计研究[D]. 李宜臻. 湖南大学, 2019(01)
- [8]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日本应对空置房问题的措施与借鉴[J]. 田正,杨凌. 经济研究导刊, 2019(18)
- [9]关中普通乡村住宅空间利用现状及其成因研究[D]. 陈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10]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研究[D]. 李凯.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