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老年自然人群脉压和亚临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联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程冠良[1](2021)在《各血压指标与颈动脉靶器官损害的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说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是我国死亡与致残的主因,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降低外周血压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尤其是卒中的发生。现在的患者血压的监测中,往往以外周动脉压为主,治疗策略也以外周动脉压为依据。但中心动脉压预测CVD与外周动脉压有不同的意义。另外,CVD终点事件获取较难,颈动脉超声指标是一个很可靠的替代终点。文章综述了无创中心动脉压和外周动脉压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研究,对指导不同血压表型对颈动脉靶器官损害的进展预测提供研究思路。
潘雯,邢立莹,张立敏,孙靖伦,李茹,田园梦,井丽,刘爽[2](2021)在《无心血管风险因素中老年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无心血管风险因素中老年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降低心血管疾病负担提供依据。方法于2017年9月—2018年5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调查对象,对辽宁省朝阳县和凌源市≥40岁的1 449名无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无心血管风险因素人群定义采用Adult Treatment PanelⅢ标准。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趋势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无心血管风险因素人群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为23.4%,男性(37.1%)显着高于女性(2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随年龄增加呈明显增加趋势(趋势χ2=62.068,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较大(与40~49岁组比较,50~59岁、60~69岁、70~79岁、≥80岁组的OR值分别为2.63、7.62、17.29和53.99)、男性(OR=1.87,95%CI:1.26~2.77)、高糖化血红蛋白(OR=1.90,95%CI:1.20~3.02)、高脉压差(OR=1.03,95%CI:1.01~1.05)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OR=2.31,95%CI:1.75~3.04)与患颈动脉粥样硬化高风险相关。结论无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中老年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高,高年龄、男性、高糖化血红蛋白、高脉压差和升高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提示在老年人、男性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轻微增高的人群中,即使无心血管危险因素,也应该注意动脉粥样硬化的监测。
王斌[3](2020)在《糖脂代谢紊乱的环境危险因素及心血管风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糖尿病、肥胖和血脂异常等代谢性疾病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其核心机制是糖脂代谢紊乱。机体糖脂代谢调控受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影响,不良环境暴露在糖脂代谢紊乱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作为一种以肝脏脂肪沉积为主要特征的代谢应激性疾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发病与糖尿病密切相关,二者享有共同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糖尿病与NAFLD共存,可以进一步加剧糖脂代谢紊乱,导致相关不良结局。本研究旨在中国社区人群中探讨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bisphenol A,BPA)对糖脂代谢稳态的影响,并系统评估糖代谢紊乱与NAFLD的双向关联以及心血管风险。研究方法1.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与糖脂代谢紊乱:研究对象来自上海市宝山淞南社区中老年队列人群。分别于2009年基线和2013年随访阶段对研究对象进行标准化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空腹血糖、2-h血糖、空腹胰岛素和血脂水平,并计算稳态模型估计胰岛素抵抗指数(index of 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和稳态模型估计β细胞功能指数(index of 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β-cell function,HOMA-β)。收集晨尿测定尿BPA浓度。利用基线和随访数据进行BPA与糖脂代谢紊乱的重复测量分析。2.糖代谢紊乱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研究对象来自上海市嘉定区中老年队列人群。分别于2010年基线和2014-2015年随访阶段对研究对象进行标准化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腹部超声检查,检测空腹血糖、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根据超声结果诊断NAFLD。利用前瞻性随访资料分析糖代谢紊乱与NAFLD的双向关联。3.糖尿病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心血管风险:对上述嘉定区中老年研究对象进行颈动脉超声和血管功能检查,评价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状况。随访时收集研究对象心血管事件信息,以新发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复合终点定义心血管结局。利用前瞻性随访资料分析糖尿病与NAFLD的心血管风险以及二者共患对彼此心血管结局的影响。研究结果1.尿BPA浓度与血糖稳态和血脂水平独立相关。在非糖尿病女性中,尿BPA浓度每增加10倍,空腹血糖水平增加3.39%(95%CI:2.24%,4.55%),HOMA-β下降11.6%(95%CI:-15.8%,-7.18%),该效应在超重或肥胖女性中进一步增强。此外,尿BPA浓度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呈正相关,而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呈负相关。基线至随访过程中,持续较高的尿BPA浓度与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发病风险增加相关。2.糖代谢紊乱与NAFLD存在双向关联。与糖代谢正常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发生NAFLD的风险增加(相对危险度[risk ratio,RR]=1.27,95%CI:1.02–1.57),糖尿病前期患者发生NAFLD缓解的概率降低(RR=0.73,95%CI:0.60–0.88)。在非糖尿病患者中,2-h血糖水平与NAFLD发病呈正相关,空腹血糖和2-h血糖水平与NAFLD缓解呈负相关。基线至随访过程中,随着血糖紊乱程度的加重,NAFLD发病风险逐渐升高,而NAFLD缓解概率逐渐降低,以发展为糖尿病的研究对象最为明显。另一方面,相比非NAFLD患者,NAFLD患者糖尿病的发病风险较高(RR=1.54,95%CI:1.28–1.87)。新发NAFLD和NAFLD缓解与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亦显着相关。3.糖尿病与动脉硬化及颈动脉斑块患病独立相关,并且增加新发心血管事件风险。按NAFLD状态分组后,非NAFLD患者中糖尿病与心血管事件总体相关,在NAFLD患者中未见二者相关性。然而,糖尿病可以显着增加伴有严重纤维化NAFLD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糖尿病病程超过5年的NAFLD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同样显着增加。另一方面,与非NAFLD患者相比,NAFLD患者动脉硬化患病风险较高,并随纤维化程度加重而逐步上升。NAFLD及其纤维化程度与新发心血管事件未显示相关性,该结果在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中保持一致。研究结论1.尿BPA与血糖和血脂稳态失衡有关,提示BPA暴露可能是糖脂代谢紊乱的环境危险因素;2.糖尿病与NAFLD互相影响。在非糖尿病人群中,2-h血糖与NAFLD发病以及缓解相关,同时血糖紊乱进展程度与NAFLD发病以及缓解之间呈现梯度效应。该结果强调了维持长期正常血糖水平对于预防和改善NAFLD的必要性,反之亦然;3.糖尿病是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而NAFLD仅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有关。NAFLD与糖尿病对心血管结局无显着交互作用。因此,尽早开展糖尿病筛查并及时进行干预对于降低NAFLD患者和非NAFLD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均具有重要意义。
顾叶青[4](2020)在《天津成年人群中正常范围内甲状腺功能指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联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通过横断面研究设计,在甲状腺功能正常的人群中,探讨甲状腺功能指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的相关性,为进一步探索甲状腺功能指标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影响提供基础资料。2.通过队列研究设计,在甲状腺功能正常的人群中,评估基线甲状腺功能指标及其长期变化趋势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关联;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估甲状腺功能指标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诊断能力并计算其截断值。3.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等严谨的统计方法,设计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对新发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匹配基线特征相似的对照组,评估基线甲状腺功能指标及其长期变化趋势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关联。进一步明确甲状腺功能指标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影响。方法1.该研究人群来源于2013-2019年天津慢性低度炎症与健康队列的数据。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的浓度通过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颈动脉粥样硬化通过超声检查进行评估。甲状腺功能指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每年评估一次。2.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甲状腺功能指标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的关联。3.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FT3、FT4和TSH的基线值、平均值和变化值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之间的关联。采用ROC曲线及AUC评估甲状腺功能指标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预测价值,并计算其截断值。4.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对新发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匹配基线特征相似的对照组,并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基线甲状腺功能指标及其长期变化趋势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联。结果1.横断面研究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的受试者全部是甲状腺功能正常的人,最终纳入了14,406人,其中5,013人患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为30.9%。在调整了多个混杂因素后,FT3、FT4和TSH每增加一个单位,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的调整比值比(odds ratio,OR)(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分别为1.11(1.02,1.20)(P=0.01),1.05(1.03,1.07)(P<0.0001),和1.04(0.99,1.08)(P=0.10)。2.队列研究分析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了3,543人,经过最大6年的随访(随访时间中位数:4.2年),有955人新诊断为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密度为111.3每1000人年。在调整了多个混杂因素后,FT3、FT4和TSH每增加一个单位,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调整风险比(hazards ratio,HR)(95%CI)分别为1.12(0.99,1.28)(P=0.08),1.01(0.98,1.04)(P=0.59),0.97(0.90,1.05)(P=0.45)。FT3、FT4和TSH平均水平每增加一个单位,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调整HR(95%CI)分别为1.35(1.22,1.49)(P<0.0001),1.16(1.12,1.20)(P<0.0001),0.93(0.86,1.02)(P=0.11)。FT3、FT4和TSH变化量每增加一个单位,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调整HR(95%CI)分别为1.34(1.22,1.47)(P<0.0001),1.22(1.19,1.25)(P<0.0001),0.92(0.77,1.09)(P=0.32)。FT3和FT4平均水平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AUC(95%CI)分别为0.57(0.55,0.59)和0.59(0.57,0.61)(所有P<0.0001)。FT3和FT4的平均水平对颈动脉粥样硬化预测的截断值,分别为4.89 pmol/L和14.86 pmol/L;FT3和FT4变化量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AUC(95%CI)分别为0.53(0.51,0.55)(P=0.02)和0.56(0.54,0.58)(P<0.0001)。FT3和FT4变化量对颈动脉粥样硬化预测的截断值,分别为6.22 pmol/L和0.26 pmol/L。3.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分析结果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产生了948名新发颈动脉粥样硬化和948名非颈动脉粥样硬化者。该研究结果显示,基线FT3、FT4和TSH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联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的P>0.05)。FT3和FT4平均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成明显正相关(所有的P<0.01),但TSH平均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关联无统计学意义(P>0.05)。FT3和FT4变化量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成明显正相关(所有的P<0.0001),但TSH变化量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关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在甲状腺功能正常的人群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30.8%)仍然很高。即使在甲状腺功能正常的人群中,甲状腺功能指标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有关,其中FT3和FT4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呈正相关,但未发现TSH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的关联。该研究首次在甲状腺功能正常的中国人群中发现甲状腺功能指标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有关联,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控提供了新的思路。2.随访期间FT3和FT4的平均水平和变化量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正相关,但未发现基线FT3和FT4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关联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该研究未发现TSH水平(包括基线、平均水平、变化量)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有关联。这些结果表明血清FT3和FT4持续高水平和/或不断升高会增加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风险。3.相比于随访期间FT3和FT4的变化量,其平均水平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诊断能力更强。当FT3和FT4的平均水平或变化量超过截断值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就会增加。4.通过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发现随访期间FT3和FT4的平均水平和变化量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仍然呈明显的正相关。该研究结果与队列研究的结果类似。5.为了预防和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可能有必要关注那些血清FT3和FT4水平持续高和/或不断升高的人群。甲状腺功能可能作为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一个新的靶向,为将来新药的研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毛文静[5](2020)在《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前瞻性人群队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中国北方农村地区处于低社会经济地位人群的动脉粥样硬化及颈动脉斑块的发病率,寻找影响农村居民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发病的危险因素,为今后在农村地区进行动脉粥样硬化及颈动脉斑块的相关危险因素干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该研究为于2014年5月在天津蓟县杨津庄镇对45岁及以上的居民进行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基线调查记录了该人群的人口学特征,既往疾病史,个人生活习惯和体格检查结果,并对该研究人群进行了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在2019年4月对该队列人群进行第二次颈动脉超声测量。在2716名参加了两次危险因素调查的基线人群中,76人死亡,528人未再次超声测量颈部血管,共2112人第二次完善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统计分析该研究人群在随访期间动脉粥样硬化及颈动脉斑块的发病率;比较发病人群与未发病人群之间的人口学特征、既往疾病病史、生活习惯方式及其余危险因素的分布差异,使用线性回归及二元逻辑回归分析估计了各个相关因素对CIMT、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的危险比,并对所有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整,以确定与动脉粥样硬化及颈动脉斑块有关的危险因素;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性别、教育程度分层,以分析在不同性别和教育程度的人群中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本研究对2112名农村居民随访5年,其中男性850人,女性1262人。该研究人群基线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为40.3%,斑块患病率为40.1%。共有275例新发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高达21.81%。261例新发颈动脉斑块,发病率为20.63%。该研究人群基线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为40.3%,斑块患病率为40.1%。在5年随访期间,共有275人新发动脉粥样硬化,261人新发斑块,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为21.81%(女性为18.66%,男性为27.66%),斑块发病率为20.63%(女性为25.85%,男性为17.72%)。动脉粥样硬化与斑块的发病率在≥75岁人群中最高。经过二元逻辑回归分析,55-64岁年龄组患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的风险分别是45-54岁年龄组的4.407倍和3.766倍(P<0.05),糖尿病组新发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的风险分别是非糖尿病组的1.737倍和1.798倍(P<0.05)。此外打鼾也是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的危险因素。对CIMT变化情况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每增加1岁,CIMT在5年随访期间会增厚0.001 mm(P<0.05),在CIMT增厚的人群中,LDL-C每升高1 mmol/L,CIMT在5年期间会增厚0.014 mm(P<0.05)。结论本研究是关于中国北方农村居民颈动脉粥样硬化及颈动脉斑块发病率及危险因素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表明该人群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高达21.81%。颈动脉斑块发病率为20.63%,男性高于女性。多因素分析发现该人群中动脉粥样硬化和颈动脉斑块发病的相关性因素包含年龄、打鼾和糖尿病。CIMT随着年龄及LDL-C水平升高而增厚。此外,危险因素在不同性别中对动脉粥样硬化及颈动脉斑块的贡献率不同。因此,我们应针对不同人群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做到对疾病的精准管控,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疾病负担。
刘育宏[6](2020)在《中老年高血压患者SUA和Cys-C与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拟分析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SUA)、胱抑素C(Cys-C)水平与外周动脉、颈动脉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探讨SUA、Cys-C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诊断价值,旨在为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的回顾性研究。随机筛选2016年10月至2019年3月于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并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中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参照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筛选纳入338例患者。(平均年龄64.41±9.53岁,男性占57.4%)。所有患者均需采集其年龄、身高、体重、收缩压、舒张压、脉压、烟酒史、合并症等一般基线资料,并采其空腹静脉血用于检测血脂、SUA、Cys-C等生化指标。所有患者均完善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四肢的无创动脉硬化检测以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用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 IMT)、颈动脉Crouse积分和冠心病(CAD)及其Gensini积分作为衡量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指标。根据患者SUA、Cys-C水平,按其中位数(SUA376umol/l,Cys-C 0.99mg/l)将研究人群分为高水平SUA组、低水平SUA组以及高水平Cys-C组、低水平Cys-C组。采用t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SUA、Cys-C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结果1、与低水平Cys-C组相比,高水平Cys-C组中高血压2级和3级的患者和CAD(尤其是多支血管病变)的患者所占比重更大,其外周动脉baPWV值、c IMT值、Crouse积分以及Gensini积分也更高(p<0.05)。2、与低水平SUA组相比,高水平SUA组的CAD(尤其是多支血管病变)的患者所占比重更大,其外周动脉baPWV值、c IMT值、Crouse积分以及Gensini积分也更高(p<0.05),但两组在各级别高血压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Cys-C、SUA与血压水平的相关性研究中,经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Cys-C与SBP(r=0.381)、PP(r=0.404)呈正相关(p<0.05),与DBP无明显相关(p>0.05);SUA与SBP、DBP和PP均不相关。4、在Cys-C、SUA与外周动脉硬化的相关性研究中,经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Cys-C(r=0.480)、SUA(r=0.410)与baPWV均呈正相关(p<0.05)。以baPWV是否超过正常范围为因变量的单因素Logistic分析中,两组患者在年龄、SBP、PP、FBS、高血压10-20年组、高血压≥20年组、SUA高水平组、Cys-C高水平组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混杂因素后,最终结果显示两组在年龄(OR 1.052)、SBP(OR 1.024)、高血压≥20年组(OR 1.997)以及Cys-C高水平组(OR 2.037)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得出Cys-C预测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的临界值为0.78mg/l。5、在Cys-C、SU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中,经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Cys-C与c IMT(r=0.357)、Crouse积分(r=0.427)呈正相关(p<0.05),SUA与c IMT(r=0.304)、Crouse积分(r=0.408)呈正相关(p<0.05)。以c IMT增厚与否为因变量的单因素Logistic分析中,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吸烟、SBP、PP、FBS、高血压10-20年组、高血压≥20年组、SUA高水平组、Cys-C高水平组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混杂因素后,最终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年龄(OR 1.078)、高血压≥20年组(OR 2.079)以及Cys-C高水平组(OR 2.234)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得出Cys-C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界值为0.81mg/l。6、在Cys-C、SUA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中,经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Cys-C(r=0.403)、SUA(r=0.289)与Gensini积分均呈正相关(p<0.05)。以是否为CAD作为因变量的单因素Logistic分析中,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吸烟、SBP、PP、HDL-C、TG、FBS、高血压10-20年组、高血压≥20年组、SUA高水平组、Cys-C高水平组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混杂因素后,最终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年龄(OR 1.053)、PP(OR 1.022)、HDL-C(OR 0.286)、高血压10-20年组(OR 1.593)、高血压≥20年组(OR 2.018)以及Cys-C高水平组(OR 1.844)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得出Cys-C预测冠心病的临界值为0.76mg/l。结论Cys-C、SUA升高均与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外周动脉、颈动脉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相关性,随着其水平的增高,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越高,病变越严重,但作为独立危险因子的Cys-C比非独立因子SUA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推测Cys-C预测动脉粥样硬化的临界值区间为0.75-0.80 mg/l。
陈辉[7](2019)在《不同年龄段高血压人群寸口脉搏波、指端容积波与baPWV特征及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研究健康人群及高血压人群寸口脉搏波、指端容积波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 PWV)特征及他们之间相互关系,建立基于寸口脉搏波、指端容积波检测的高血压人群血液动力学客观评估方法。方法:1.分组方法:根据年龄,健康人群分为青年组(<30岁),中青年组(30~39岁),中年组(40~49岁)、中老年组(≥50岁);根据高血压不同分级,分为健康组、高血压1级组、高血压≥2级组;根据高血压病程,分为健康组、高血压患病<10年组、高血压患病≥10年组。2.实验方法:应用自主研发多功能脉诊仪检测寸口脉搏波、指端容积波;应用动脉硬化检测仪检测ba PWV,分析他们的特征参数;通过Pearson、Spearman和多元回归方程对他们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1.健康人群随着年龄的增大、血压的增高、病程的延长,寸口脉搏波参数W1/3R、h3/h1R值显着增大(P<0.05),h5R、h5/h1R、h1/t1R值显着减小(P<0.05);指端容积波参数h3/h1F、h4/h1F显着增大(P<0.05),指端容积波参数h5F、h5/h1F值显着减小(P<0.05);ba PWV值显着增大(P<0.05)。2.健康人群的寸口脉搏波参数22个指标与指端容积波参数22个指标呈正相关(P<0.05)。高血压人群寸口脉搏波参数17个指标与指端容积波参数17个指标呈正相关(P<0.05)。3.寸口脉搏波参数W1/3/t R、W1/5/t R等指标与ba PWV呈正相关(P<0.05),h5/h1R等指标与ba PWV呈负相关(P<0.05);指端容积波参数h3/h1F等指标与ba PWV呈正相关(P<0.05),h5F、h5/h1F、h1/t1F等指标与ba PWV呈负相关(P<0.05)。结论:1.随着年龄的变大,血压的增高,病程的延长,寸口脉搏波和指端容积波参数变化可以提示左心室射血功能降低,大动脉顺应性变差,微循环功能下降,脉象偏弦。年龄、血压、病程差别越大,参数的特征越明显。2.寸口脉搏波与指端容积波之间参数呈正相关性,寸口脉搏波和指端容积波本质上是血管震动(压力)和流量的两个因素以波形的形式展现,具有同源性。提示两者波形有较大的同步性、相近性、补充性和替代性。3.寸口脉搏波参数(h3/h1R、h1/t1R、RIR)和指端容积波参数(h3/h1F、W1/3/t F)可以作为动脉硬化程度评估的客观指标。年龄和血压是影响寸口脉搏波、指端容积波、ba PWV的主要因素。
马崇淇[8](2019)在《皮肤微循环指标对职业工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筛检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皮肤微循环指标对职业工人CAS的筛检价值,为CAS早期发现提供新的筛检指标。方法采用筛检试验方法,从2017年2月至2017年10月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的工人中选取经颈动脉超声诊断颈动脉硬化的171例作为病例组,同期选取非颈动脉化的153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经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生化检测收集研究所需资料。采用SPSS 23.0、Minitab 17及R 3.4.3进行数据分析和绘图。对于严重缺失数据的对象予以剔除,缺失率小于等于10%的变量采用基于随机森林的多重填补法进行填补;对高温、噪声、粉尘、一氧化碳和倒班均以累计暴露年限为计算单位,采用秩和比法进行职业有害因素综合评价;对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采用t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若不服从正态分布进行Box-Cox转换,正态化结果不理想则采用中位数P50和四分位数间距Q(P25-P75)进行描述,通过Mann-Whitney法进行非参数检验;对计量资料采用率或构成比进行描述,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和Bonferoni法进行组内两两比较;通过ROC曲线探索皮肤微循环单指标检测职业工人CAS的临界点;从多因素分析模型、联合试验和Fisher判别方程三方面评价皮肤微循环指标筛检CAS的价值。结果1本研究中病例组和对照组在性别构成方面均衡可比(P=0.082),但在年龄分布上存在差异(P<0.05),病例组年龄普遍高于对照组。在日常行为方式方面,病例组在一直吸烟、一直饮酒和食盐量偏重构成比高于对照组(P<0.001)。家族史方面两组仅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家族史存在差异(P<0.05)。病例组工龄在≥30年比例高于对照组(P<0.001)。在工种类型上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和对照组均以一线作业岗位居多,在降温用品和口罩等防护用具使用频率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以累计暴露年限作为计算单位对职业有害因素做综合评价后发现,其两组RSR值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高血压构成比(45.0%)多于对照组(28.1%),对照组Hs-CRP低度危险性比例(81.0%)多于病例组(67.8%),病例组的Vs和MV慢于对照组(P<0.05)。2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cpO2、踝压、趾压、ABI、加热前血流灌注量和血流灌注百分比的AUC均大于0.5(P<0.05),根据ROC检验结果并结合临床意义保留tcpO2、ABI和血流灌注百分比三项作为代表皮肤微循环水平的职业工人CAS筛检指标,其最佳临界点分别59.0mmHg(Z=3.858,P<0.001)、1.12(Z=2.664,P=0.008)和803%(Z=6.464,P<0.001)。3在已由传统筛检指标构建的Lasso+NB职业工人CAS诊断模型基础上上,通过添加tcpO2、ABI和血流灌注百分比三项皮肤微循环,其模型AUC由之前的0.792提高至0.830,混淆矩阵中CR由之前的61.8%上升到76.5%,F1-Measure由之前的70.0%上升到74.3%。DCA结果显示在阈概率0.2—1.0范围内,添加三项皮肤微循环指标后新模型的净收益均大于等于传统指标模。4 tcpO2+ABI+血流灌注百分比串联方式筛检职业工人CAS的特异度(86.3%)最大,同时其阳性预测值(75.6%)最高。5二分类Fisher判别方程分析结果表明tcpO2+ABI+血流灌注百分比三项皮肤微循环指标组合的Fisher判别方程的灵敏度(70.2%)和符合率(65.7%)显着高于其他两两指标组合方程,联合指标的Fisher方程模型判别结果优于各个单一指标模型,标准化系数分别为0.451、0.399和0.784,贡献率分别为32.3%、18.4%和49.3%。结论1通过ROC曲线确定tcpO2、ABI、和血流灌注百分比筛检职业工人CAS的最佳临界值点分别为58.7mmHg、1.12和803%。2 tcpO2、ABI和血流灌注百分比3项皮肤微循环指标可以提高CAS预测模型的筛检价值。3 tcpO2+ABI+血流灌注百分比3项指标串联提高了筛检CAS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4 tcpO2+ABI+血流灌注百分比构建的二分类Fisher判别方程检验结果优于其他两两指标组合方程和串联试验。图9幅;表28个;参128篇。
罗辉[9](2019)在《中医体质学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系统评价和方法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医体质和疾病相关性(简称“体病相关”)是中医体质学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2009年4月《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简称“《标准》”)的发布,为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提供了科学、公认的标准化测量工具。因此,近10年来采用该标准开展临床研究所发表的文献从无到有,迅速增长,积累了大量的临床证据,对于认识体质和疾病的关系,促进体质在中医治未病和疾病诊疗中的应用,均具有重要的价值。但目前尚未见到对于现有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以及临床研究方法学的全面系统研究。现有研究的文献计量学特征如何?研究的重点病种和体质有哪些?各研究在体质和疾病的相关性方面有哪些发现?现有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如何?如何深度挖掘和有效利用现有文献对临床实践的价值?如何开展高质量的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等等,对于这些问题,目前尚未见到相关论文发表。因此,本研究综合采用文献计量分析、系统评价、理论研究等方法尝试对上述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1研究目的(1)通过对《标准》发布以来的所有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的分析和评价,总结现有研究的文献计量学特征、体病关系结果、研究质量等,以期为读者了解体病相关研究领域的历程、现状以及各中医体质类型和疾病的相关性,提供较为全面的信息。(2)采用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研究方法,选择一个特定的病种(代谢综合征),检索、纳入所有研究该疾病与体质相关性的临床研究文献,通过对文献中相关数据的meta分析,研究该疾病人群的体质分布特征、体质与疾病发生的相关性,以获得基于更大人群的体病关系结果,从而为疾病防治提供更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并为今后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的及时总结和应用提供示范。(3)分析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特殊性和面临的方法学挑战,为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设计、实施和报告提出具体的建议和对策,以期为今后开展高质量的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提供方法学指导,并为体病相关临床研究实施和报告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提供参考,从而推动更多高质量临床证据的产生和应用。2研究方法文献计量研究(研究一):全面系统地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PubMed和Embase数据,检索期限从2009年4月1日(《标准》的颁布日期)至2018年12月31日。纳入所有研究中医体质与疾病关联性的文献(包括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从各文献中提取文献计量学特征、内容、结果、方法学要点等内容。采用横断面研究AHRQ标准、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NOS量表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所有数据均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系统评价研究(研究二):以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为例,采用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的研究方法开展对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的深度研究,分析MS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及其与性别和年龄的关系、与MS发病有关的危险体质因素。文献的检索数据库、研究类型、质量评价方法同研究一。采用R 3.5.2软件对各研究报告的MS患者人群中主要体质比例数据进行meta分析;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iewer Manager 5.3软件比较MS患者和一般人群中各体质的分布差异,并用倒漏斗图评价发表偏倚。方法学研究(研究三):在研究一、二的基础上,综合采用文献和理论研究、访谈循证医学和中医体质学专家等方式,应用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思路分析中医体质研究的特殊性,从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设计、实施、质量评价和报告方面提出提高研究质量的相关建议。3研究结果研究一:共纳入1441篇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样本量总数达858271例。研究地域覆盖中国大陆29个省区、台湾、香港以及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泰国、法国。研究病种313个,覆盖了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的19个疾病类别,研究较多的病种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失眠、痛经、乳腺癌、乙肝、脂肪肝、骨质疏松症等。研究类型以横断面研究最多,共1300篇(90.2%),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分别有81篇和60篇。各体质的疾病谱分布:(1)气虚质在糖尿病、脑梗死、艾滋病、慢阻肺、冠心病、亚健康、失眠、慢性疲劳综合征、乙肝、乳腺癌等疾病中分布较高。(2)阳虚质在不孕症、骨质疏松症、肠易激综合征、膝骨关节炎、痛经、多囊卵巢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复发性流产等疾病中分布较高。(3)阴虚质在高血压、糖尿病、便秘、更年期综合征、骨质疏松症、干眼症、肺癌、复发性脑卒中、失眠等疾病中分布较高。(4)痰湿质在高血压、脂肪肝、糖尿病、代谢综合征、脑卒中/梗死、冠心病、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超重、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疾病中分布较高。(5)湿热质在痤疮、高尿酸血症、慢性胃炎、少弱畸形精子症、湿疹、乙肝、便秘、胆石症、高血压、痛风等疾病中分布较高。(6)气郁质在乳腺增生、乳腺癌、失眠、抑郁症、卵巢早衰、偏头痛、青光眼、不孕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结节、子宫腺肌病等疾病中分布较高。(7)血瘀质在冠心病、子宫内膜异位症、脑卒中等疾病中分布较高。(8)特禀质在哮喘、变应性鼻炎等疾病中分布较高。各体质发病风险较高的疾病:(1)气虚质发生肥胖、糖尿病、慢性疲劳综合征、焦虑症等的风险较高。(2)阳虚质发生骨质疏松症、肥胖、颈椎病、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的风险较高。(3)阴虚质发生高血压、骨质疏松症、糖尿病等的风险较高。(4)痰湿质发生脑梗死、高血压、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的风险较高。(5)湿热质发生便秘、高血压等的风险较高。(6)气郁质发生亚健康、更年期综合征、骨质疏松症、焦虑、乳腺癌、乳腺增生、痛经等的风险较高。(7)血瘀质发生骨质疏松症、脑卒中、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的风险较高。(8)特禀质发生哮喘的风险较高。方法学质量:横断面研究高、中、低质量的文献分别占4.6%、90.8%和4.6%;病例对照研究高、中、低质量的文献分别占27.2%、51.9%和21.0%;队列研究高、中、低质量的文献分别占28.3%、58.3%和13.3%。各研究在体质测量的质量控制、控制混杂因素、应答率等条目的报告较差。研究二:共纳入23项研究代谢综合征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的临床研究文献,总样本量21239例,其中MS患者13393例,对照组人群7846例。按研究设计分类,病例对照研究3项,横断面研究20项,无队列研究。MS患者体质类型比例最高的3种依次为痰湿质[30%(22%-39%)]、气虚质[20%(15%-26%)]和湿热质[14%(11%-18%)]。痰湿质发生MS风险的OR值为1.75(95%CI:1.17-2.62),校正混杂因素后的OR值为3.46(95%CI:2.14-5.59)。气虚质发生MS风险的OR值为1.39(95%CI:1.04-1.85)。男性患者的痰湿质、湿热质比例分别是女性患者的1.19和2.10倍,女性患者的气虚质比例是男性的1.32倍。45岁以下MS患者痰湿质、气虚质和湿热质的比例在各年龄组人群中均为最高。2项横断面研究属于高质量文献;20项横断面研究均属于中等质量文献。倒漏斗图分析显示:各文献向周围分散,呈现明显的不对称,提示发表偏倚和研究异质性的存在。研究三:体病相关临床研究属于一种特殊的观察性研究,开展高质量研究面临各种方法学挑战:一是观察性研究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较少,临床方法学研究滞后;二是体病关系的研究受多种混杂因素的影响,且体质对疾病的影响贯穿从发病到预后的全过程;三是体质自身存在的特殊性,包括体质的主观性对量表调查质量提出更高要求,体质的动态可变性不利于长周期研究的开展。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在体病相关临床研究中各有其应用范围和作用,对揭示体质和疾病的关联或因果关系的论证强度也有差异,应根据研究目的和条件选择设计类型。研究实施阶段,受试者纳入尽可能选择典型体质的新发病例,并报告样本量估算依据;基线资料信息的采集做到全面、定量;体质测量应高度重视质量控制,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数据统计分析应采用多元分析方法,控制混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谨慎客观地作出体病关系的结论。观察性研究国际公认的现有标准和规范具有普适性,大部分条目适用于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评价和报告。本研究根据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特点,尝试在现有标准和规范的基础上对相关条目进行完善,为制定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实施和报告规范提供参考。4研究结论《标准》发布10年来的体病相关临床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充分验证体病相关理论的科学性,发现各体质类型与相关疾病存在的密切关联,为体质辨识在中医临床和公共卫生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研究方法有助于对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的深度分析,提供体病关系的更高级别证据,并为辨体-辨证-辨病诊疗模式提供参考。开展体病相关临床研究,在遵循临床研究的基本原则和相关标准规范的前提下,需充分考虑体质研究的特殊性,根据研究目的选择适当的设计类型,研究实施全过程均应重视质量控制,降低偏倚,研究的报告应遵循相关的报告规范,并体现中医体质的特色。最后,本文提出了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质量评价和报告规范的修改和完善建议,以期为高质量研究的开展和发表提供指导,从而促进中医体质在疾病治疗和治未病中的应用。
付伟[10](2019)在《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颈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应用极速脉搏波技术(ultrafast pulse wave velocity,ufPWV)检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ISH)患者、双期高血压(systolic-diastolic hypertension,SDH)患者、高血压控制正常人群(简称控制正常组)及正常血压人群颈总动脉前壁的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的差异,评判四组人群颈总动脉弹性,评价中老年人群为主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与其他群体相比所存在的血管弹性差异;评判ufPWV检测的颈总动脉前壁收缩起始PWV(beginning of the systole,BS)、收缩末期PWV(ending of the systole,ES)这两项参数在动脉硬化早期损害方面、评价心脑血管发病风险等的潜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154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59例(59.03±6.71岁);双期高血压患者40例(55.60±7.76岁);高血压控制正常组55例(58.24±7.31岁);对照组55例(56.38±8.60岁)。四组人群间性别、年龄、心率、血糖等因素匹配,排除混杂因素的影响,记录数据包括:常规录入数据包括血压值、心率、血糖、血脂等,同时录入家族史、用药史、靶器官损害、并发症情况;常规血管超声参数包括颈总动脉管径(common carotid artery,CCA)、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um thickness,IMT)及颈动脉频谱多普勒参数等,ufPWV技术测量参数包括BS、ES值,将上述参数Δ±控制在20%以内,代表数据合格可用。分析比较四组人群之间上述参数间的差异。选择Excel软件录入数据,严格核对后另存为SPSS24.0格式进一步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包括吸烟、性别等采用Pearson卡方来比较组间差异,偏态分布计量资料间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包括心率、血浆总胆固醇等数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来比较均数的差异,组间两两比较选择选用LSD法,数据分析中的显着性评判均定位P值为0.05(双侧)。结果1收缩压值:ISH组、SDH组>控制正常组>对照组;舒张压值:SDH组>ISH组>控制正常组、对照组;脉压差:ISH组>SDH组、控制正常组>对照组。2 CCA内径及其IMT值:对照组的CCA内径及IMT值低于三组原发性高血压人群,而后三者间比较无明显差异,表明CCA内径、IMT值只可在对照组及高血压组间进行区别,然而针对合并不同类型的血压人群,已存在诊断局限性。3 BS及ES值:ISH组>SDH组、控制正常组>对照组,表明以ISH患者的PWV值最高。4 PWV高值组较低值组出现靶器官受损、合并心脑血管事件的概率更高,可见PWV值的高低具有潜在的心脑血管事件预测价值。结论1 ufPWV技术是一种有效、无创的检查方法,ISH患者颈总动脉BS、ES值较正常血压人群、SDH患者、控制正常人群显着增高,血管弹性降低明显。2动脉硬化的早期诊断方面,IMT存在滞后性,而PWV可在血管壁发生结构性改变之前早期发现其血管弹性变化。3 PWV高值组较PWV低值组靶器官受损情况、合并靶器官并发症情况更为显着,提示我们PWV所检测的BS、ES值具有早期评估靶器官受损情况的潜在应用价值。图2幅;表12个;参80篇。
二、中老年自然人群脉压和亚临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联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老年自然人群脉压和亚临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各血压指标与颈动脉靶器官损害的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颈动脉靶器官损害的国内外研究 |
1.1 颈动脉CIMT影响因素的研究 |
1.2 颈动脉斑块影响因素的研究 |
2 国内外关于外周动脉血压与中心动脉血压对ASCVD的研究概述 |
3 血压与颈动脉靶器官损害的相关研究 |
4 颈动脉靶器官损害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研究 |
5 展望 |
(2)无心血管风险因素中老年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3 诊断标准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40岁无心血管危险因素人群基本特征和体检情况 |
2.2 40岁及以上无心血管危险因素人群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患病情况 |
2.3 40岁及以上无心血管危险因素人群动脉粥样硬化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3 讨论 |
(3)糖脂代谢紊乱的环境危险因素及心血管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部分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与糖脂代谢紊乱 |
1.研究背景 |
2.研究对象和方法 |
3.研究结果 |
3.1 BPA与血糖紊乱的相关性 |
3.2 BPA与血脂紊乱的相关性 |
4.总结与讨论 |
第二部分 糖代谢紊乱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
1.研究背景 |
2.研究对象和方法 |
3.研究结果 |
3.1 糖代谢紊乱对NAFLD的影响 |
3.2 NAFLD对糖代谢紊乱的影响 |
4.总结与讨论 |
第三部分 糖尿病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心血管风险 |
1.研究背景 |
2.研究对象和方法 |
3.研究结果 |
3.1 糖尿病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人群心血管风险的影响 |
3.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对糖尿病人群心血管风险的影响 |
4.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4)天津成年人群中正常范围内甲状腺功能指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联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甲状腺功能指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的关联分析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评估 |
1.1.3 甲状腺功能的评估 |
1.1.4 协变量的测量和评估 |
1.1.5 统计分析方法 |
1.2 结果 |
1.2.1 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与非颈动脉粥样硬化者基线特征比较 |
1.2.2 不同FT3水平基本特征比较 |
1.2.3 FT3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的关联 |
1.2.4 FT4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的关联 |
1.2.5 TSH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的关联 |
1.3 讨论 |
1.3.1 在甲状腺功能正常的人群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现状 |
1.3.2 混杂因素的调整 |
1.3.3 与以前研究相比较 |
1.3.4 甲状腺功能指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联的可能机制 |
1.3.5 本研究的优势和局限性 |
1.4 小结 |
二、甲状腺功能指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关联及其预测价值 |
2.1 研究设计 |
2.2 对象和方法 |
2.2.1 研究对象 |
2.2.2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评估 |
2.2.3 甲状腺功能的评估 |
2.2.4 其他变量的测量和评估 |
2.2.5 统计分析方法 |
2.3 结果 |
2.3.1 新发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非颈动脉粥样硬化者基线特征比较 |
2.3.2 不同基线FT3水平基本特征比较 |
2.3.3 基线FT3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关联 |
2.3.4 基线FT4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关联 |
2.3.5 基线TSH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关联 |
2.3.6 随访期间FT3平均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关联 |
2.3.7 随访期间FT4平均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关联 |
2.3.8 随访期间TSH平均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关联 |
2.3.9 随访期间FT3变化量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关联 |
2.3.10 随访期间FT4变化量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关联 |
2.3.11 随访期间TSH变化量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关联 |
2.3.12 敏感性分析的结果 |
2.3.13 甲状腺功能长期趋势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能力 |
2.4 讨论 |
2.4.1 与以前研究相比较 |
2.4.2 基线甲状腺功能指标不能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解释 |
2.4.3 TSH水平不能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解释 |
2.4.4 甲状腺功能对疾病预测的截断值 |
2.4.5 本研究的优势和局限性 |
2.5 小结 |
三、甲状腺功能指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联: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
3.1 研究设计 |
3.2 对象和方法 |
3.2.1 研究对象 |
3.2.2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评估 |
3.2.3 甲状腺功能的评估 |
3.2.4 其他变量的测量和评估 |
3.2.5 倾向性评分匹配法 |
3.2.6 统计分析方法 |
3.3 结果 |
3.3.1 匹配前新发颈动脉粥样硬化与非颈动脉粥样硬化者基线特征比较 |
3.3.2 匹配后新发颈动脉粥样硬化与非颈动脉粥样硬化者基线特征比较 |
3.3.3 基线甲状腺功能指标与新发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联 |
3.3.4 甲状腺功能指标平均水平与新发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联 |
3.3.5 甲状腺功能指标变化量与新发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联 |
3.4 讨论 |
3.4.1 倾向性评分在控制混杂中的作用 |
3.4.2 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在心血管研究中的应用 |
3.4.3 倾向性评分匹配法的优势和劣势 |
3.4.4 本研究的优势和局限性 |
3.5 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综述 甲状腺功能对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影响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前瞻性人群队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方法 |
2.1 问卷调查内容及标准 |
2.2 体格检查及标准 |
2.3 血液化验 |
2.4 超声检查 |
2.5 危险因素定义 |
3.统计学分析 |
二、研究结果 |
1.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布 |
2.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情况 |
2.1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 |
2.1.1 总体及性别分层发病率 |
2.1.2 性别、教育分层发病率 |
2.2 颈动脉斑块发病率 |
2.2.1 总体、年龄、性别颈动脉斑块发病率 |
2.2.2 性别、教育程度颈动脉斑块发病率 |
2.3 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发病情况 |
3.动脉粥样硬化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3.1 动脉粥样硬化影响因素 |
3.1.1 总体分析 |
3.1.2 按性别分层分析 |
3.2 颈动脉斑块发病影响因素 |
3.2.1 总体分析 |
3.2.2 性别分层分析 |
3.3 颈动脉内中膜变化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3.3.1 总体的单因素分析 |
3.3.2 颈动脉内中膜变化的性别差 |
3.3.3 定量分析 |
4.动脉粥样硬化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
4.1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影响因素 |
4.1.1 总体分析 |
4.1.2 性别分层 |
4.1.3 按性别分层分析不同受教育程度对AS发病的影响 |
4.2 形成颈动脉斑块的影响因素 |
4.2.1 总体分析 |
4.2.2 性别分层分析 |
4.2.3 按性别分层分析不同受教育程度对颈动脉斑块发病的影响 |
4.3 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影响因素 |
4.3.1 总体分析 |
4.3.2 血脂及年龄与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分析 |
讨论 |
1.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 |
2.颈动脉斑块发病率 |
3.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的危险因素 |
4.本研究的优势与局限性 |
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综述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中老年高血压患者SUA和Cys-C与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病例选择 |
2.1.2 诊断标准 |
2.2 实验方法 |
2.2.1 临床数据的采集 |
2.2.2 血压测量 |
2.2.3 生化检测指标的采集 |
2.2.4 颈动脉信息的采集 |
2.2.5 外周动脉信息的采集 |
2.2.6 冠状动脉信息的采集 |
2.2.7 研究分组 |
2.3 统计学方法 |
2.3.1 统计软件 |
2.3.2 t检验、非参数秩和检验和卡方检验的应用 |
2.3.3 Spearman相关分析的应用 |
2.3.4 Logistic回归分析的应用 |
2.3.5 ROC曲线的应用 |
2.4 实验流程图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3.1 研究人群的基线统计学特征 |
3.2 两组不同SUA、C YS-C水平的患者临床资料的比较 |
3.2.1 不同Cys-C水平的患者临床资料的比较 |
3.2.2 不同SUA水平的患者临床资料的比较 |
3.3 CYS-C、SUA与血压水平的SPEARMAN相关性分析 |
3.4 CYS-C、SUA与外周动脉硬化 |
3.4.1 Cys-C、SUA与 ba PWV的 spearman相关分析 |
3.4.2 Cys-C、SUA与 ba PWV的 Logistic回归分析 |
3.5 CYS-C、SU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 |
3.5.1 Cys-C、SUA与 c IMT、Crouse积分的spearman相关分析 |
3.5.2 Cys-C、SUA与 c IMT的 Logistic回归分析 |
3.6 CYS-C、SUA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
3.6.1 Cys-C、SUA与 Gensini积分的spearman相关分析 |
3.6.2 Cys-C、SUA与冠心病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动脉粥样硬化与高血压 |
4.2 CYS-C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 |
4.3 SUA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索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不同年龄段高血压人群寸口脉搏波、指端容积波与baPWV特征及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应表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健康人群寸口脉搏波、指端容积波、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特征及相关性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3.1 健康组纳入标准 |
1.3.2 高血压组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设备与方法 |
1.5.1 血压的设备与方法 |
1.5.2 寸口脉搏波的设备与方法 |
1.5.3 指端容积波的设备与方法 |
1.5.4 脉搏波传导速度的设备与方法 |
1.6 资料收集和数据整理 |
1.7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健康人群基线资料实验结果 |
2.2 健康人群寸口脉搏波、指端容积波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特征值 |
2.2.1 健康人群寸口脉搏波参数特征值 |
2.2.2 健康人群指端容积波参数特征值 |
2.2.3 健康人群baPWV特征值 |
2.3 健康人群年龄、体重指数、心率、血压指标与寸口脉搏波、指端容积波、baPWV的相关性实验结果 |
2.3.1 健康人群年龄、体重指数、心率、血压指标与寸口脉搏波的相关性实验结果 |
2.3.2 健康人群年龄、体重指数、心率、血压指标与指端容积波波的相关性实验结果 |
2.3.3 健康人群年龄、体重指数、心率、血压指标与baPWV的相关性实验结果 |
2.4 健康人群寸口脉搏波、指端容积波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实验结果 |
2.3.1 健康康人群寸口脉搏波与指端容积波相关性实验结果 |
2.4.2 健康人群寸口脉搏波与baPWV的相关性实验结果 |
2.4.3 健康人群指端容积波与baPWV的相关性实验结果 |
3 讨论 |
3.1 健康人群寸口脉搏波,指端容积波,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特征及相关性研究意义 |
3.2 健康人群群寸口脉搏波、指端容积波、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特征分析 |
3.2.1 健康人群群寸口脉搏波特征分析 |
3.2.2 健康人群群指端容积波的特征分析 |
3.2.3 健康人群baPWV特征分析 |
3.3 健康人群年龄与寸口脉搏波、指端容积波、baPWV的相关性分析 |
3.4 健康人群群寸口脉搏波、指端容积波、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相关性分析 |
3.4.1 健康康人群寸口脉搏波与指端容积波相关性分析 |
3.4.2 健康人群群寸口脉搏波与baPWV的相关性分析 |
3.4.3 健康人群群指端容积波与baPWV的相关性分析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高血压不同水平人群寸口脉搏波、指端容积波、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特征及相关性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高血压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3.1 健康组纳入标准 |
1.3.2 高血压1级组纳入标准 |
1.3.3 高血压≥2级组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设备与方法 |
1.5.1 血压设备与方法 |
1.5.2 寸口脉搏波设备与方法 |
1.5.3 指端容积波设备与方法 |
1.5.4 脉搏波传导速度设备与方法 |
1.6 资料收集和数据整理 |
1.7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高血压不同水平人群基线资料实验结果 |
2.2 高血压不同水平人群寸口脉搏波、指端容积波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特征值 |
2.2.1 高血压不同水平人群寸口脉搏波参数特征值 |
2.2.2 高血压不同水平人群指端容积波参数特征值 |
2.2.3 高血压不同水平人群baPWV特征值 |
2.3 高血压不同水平人群年龄、体重指数、心率、血压指标与寸口脉搏波、指端容积波、baPWV的相关性实验结果 |
2.3.1 高血压不同水平人群年龄、体重指数、心率、血压指标与寸口脉搏波的相关性实验结果 |
2.3.2 高血压不同水平人群年龄、体重指数、心率、血压指标与指端容积波波的相关性实验结果 |
2.3.3 高血压不同水平人群年龄、体重指数、心率、血压指标与baPWV的相关性实验结果 |
2.4 高血压不同水平人群寸口脉搏波、指端容积波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实验结果 |
2.4.1 高血压不同水平人群寸口脉搏波与指端容积波相关性实验结果 |
2.4.2 高血压不同水平人群寸口脉搏波与baPWV的相关性实验结果 |
2.4.3 高血压不同水平人群指端容积波与baPWV的相关性实验结果 |
3 讨论 |
3.1 高血压不同水平人群寸口脉搏波,指端容积波,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特征及相关性研究意义 |
3.2 高血压不同水平人群寸口脉搏波,指端容积波,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特征分析 |
3.2.1 高血压不同水平人群寸口脉搏波特征分析 |
3.2.2 高血压不同水平人群指端容积波的特征分析 |
3.2.3 高血压不同水平人群baPWV特征分析 |
3.3 高血压不同水平人群血压与寸口脉搏波、指端容积波、baPWV的相关性分析 |
3.4 高血压不同水平人群群寸口脉搏波、指端容积波、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相关性分析 |
3.4.1 高血压不同水平人群寸口脉搏波与指端容积波相关性分析。 |
3.4.2 高血压不同水平人群寸口脉搏波与baPWV的相关性分析 |
3.4.3 高血压不同水平人群指端容积波与baPWV的相关性分析 |
4 结论 |
第三部分 高血压不同病程人群寸口脉搏波、指端容积波、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特征及相关性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2.1 高血压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3.1 健康组纳入标准 |
1.3.3 高血压患病≥10年组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设备与方法 |
1.5.1 血压设备与方法 |
1.5.2 寸口脉搏波设备与方法 |
1.5.3 指端容积波设备与方法 |
1.5.4 脉搏波传导速度设备与方法 |
1.6 资料收集和数据整理 |
1.7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高血压不同病程人群基线资料实验结果 |
2.2 高血压不同病程人群寸口脉搏波、指端容积波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特征值 |
2.2.1 高血压不同病程人群寸口脉搏波参数特征值 |
2.2.2 高血压不同病程人群指端容积波参数特征值 |
2.2.3 高血压不同病程人群baPWV值特征值 |
2.3 高血压不同病程人群年龄、体重指数、心率、血压指标与寸口脉搏波、指端容积波、baPWV的相关性实验结果 |
2.3.1 高血压不同病程人群年龄、体重指数、心率、血压指标与寸口脉搏波的相关性实验结果 |
2.3.2 高血压不同病程人群年龄、体重指数、心率、血压指标与指端容积波的相关性实验结果 |
2.3.3 高血压不同病程人群年龄、体重指数、心率、血压指标与baPWV的相关性实验结果 |
2.4 高血压不同病程人群寸口脉搏波、指端容积波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相关性实验结果 |
2.4.1 高血压不同病程人群寸口脉搏波与指端容积波相关性实验结果 |
2.4.2 高血压不同病程人群寸口脉搏波与baPWV的相关性实验结果 |
2.4.3 高血压不同病程人群指端容积波与baPWV的相关性实验结果 |
3 讨论 |
3.1 高血压不同病程寸口脉搏波,指端容积波,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特征及相关性研究意义 |
3.2 高血压不同病程寸口脉搏波,指端容积波,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特征分析 |
3.2.1 高血压不同病程寸口脉搏波特征分析 |
3.2.2 高血压不同病程人群指端容积波的特征分析 |
3.2.3 高血压不同病程人群baPWV特征分析 |
3.3 高血压不同病程人群年血压指标与寸口脉搏波、指端容积波、baPWV的相关性分析 |
3.4 高血压不同水平人群群寸口脉搏波、指端容积波、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相关性分析 |
3.4.1 高血压不同病程人群寸口脉搏波与指端容积波相关性分析 |
3.4.2 高血压不同病程人群寸口脉搏波与baPWV的相关性分析 |
3.4.3 高血压不同病程人群指端容积波与baPWV的相关性分析 |
4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文献综述 心脑血管疾病无创中西医评估方法的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在校期间情况 |
(8)皮肤微循环指标对职业工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筛检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调查研究 |
1.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1 研究方法 |
1.1.2 研究现场 |
1.1.3 研究对象 |
1.1.4 研究内容 |
1.1.5 资料收集 |
1.1.6 调查人员 |
1.1.7 资料整理与分析 |
1.1.8 质量控制 |
1.2 结果 |
1.2.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
1.2.2 病例组和对照组职业相关情况比较 |
1.2.3 病例组和对照组体格检查指标比较 |
1.2.4 病例组和对照组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 |
1.2.5 病例组和对照组颈动脉相关指标比较 |
1.2.6 病例组和对照组皮肤微循环指标比较 |
1.2.7 职业工人CAS的皮肤微循环指标筛选 |
1.2.8 皮肤微循环指标的筛检价值分析 |
1.3 讨论 |
1.3.1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分析 |
1.3.2 通过ROC曲线筛选职业工人CAS的皮肤微循环指标 |
1.3.3 皮肤微循环指标的筛检价值分析 |
1.3.4 tcpO2、ABI和血流灌注百分比与CAS的关系 |
1.3.5 本研究的优势和局限性 |
1.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综述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筛检价值研究进展 |
2.1 颈动脉粥样硬化 |
2.1.1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定义 |
2.1.2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流行现状 |
2.1.3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机制 |
2.1.4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因素 |
2.2 皮肤微循环 |
2.2.1 皮肤微循环的定义 |
2.2.2 皮肤微循环的检测和应用 |
2.3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皮肤微循环 |
2.3.1 关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几种常见类型筛检指标 |
2.3.2 皮肤微循环检查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筛检价值探索 |
参考文献 |
结论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中医体质学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系统评价和方法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体质学体病相关理论综述 |
1 体病相关理论的渊源 |
2 体病相关理论的内涵 |
综述二 体病相关理论的临床研究进展 |
1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开展的背景 |
2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
3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文献综述 |
综述三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设计及方法学质量评价 |
1 适用于研究体病相关的临床研究方法概述 |
2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设计的质量评价和报告规范 |
3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质量评价现状 |
前言 |
第二部分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的系统研究与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排除标准 |
1.2 文献检索和筛选 |
1.3 资料筛选与提取 |
1.4 数据分析 |
2 研究结果 |
2.1 检索结果与流程 |
2.2 文献计量学特征 |
2.3 研究设计基本信息 |
2.4 各体质类型的疾病谱分布 |
2.5 各体质类型发病风险较高的疾病 |
2.6 各体质类型发病风险较低的疾病 |
2.7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
2.8 纳入研究的体质测量方法信息 |
3 讨论 |
3.1 近10 年来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学术成就和贡献 |
3.2 各体质与疾病的关联性及其对临床和公共卫生的意义 |
3.3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分析 |
3.4 与其他同类研究结果的比较 |
3.5 对今后体病相关研究和应用的启示 |
3.6 本研究的局限性 |
4 结论 |
第三部分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的meta分析:以代谢综合征为例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排除标准 |
1.2 检索策略 |
1.3 资料筛选与提取 |
1.4 方法学质量评价 |
1.5 数据分析 |
2 研究结果 |
2.1 检索结果与流程 |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2.3 中医体质分布的meta分析 |
2.4 代谢综合征患者与一般人群体质类型比较的meta分析 |
2.5 中医体质在不同性别、年龄的分布比较 |
2.6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
2.7 倒漏斗图分析 |
3 讨论 |
3.1 代谢综合征与体质的关联性分析 |
3.2 纳入研究存在的方法学问题 |
3.3 对临床和科研的启示 |
3.4 本研究的局限性 |
4 结论 |
第四部分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方法学研究 |
1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特殊性 |
1.1 中医药领域观察性研究应用和方法学的相对滞后 |
1.2 体病关系的全过程均易受到混杂因素影响 |
1.3 体质自身的特殊性对体病关系研究的影响 |
1.4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相对其他观察性研究的优势 |
2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设计和实施 |
2.1 研究设计类型的选择与比较 |
2.2 受试者纳入和基线资料采集 |
2.3 体质测量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
2.4 研究数据的处理和统计分析 |
3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质量评价 |
3.1 现有标准在体病相关临床研究质量评价中的适用性分析 |
3.2 根据现有标准制定体病相关临床研究质量评价标准的建议 |
4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报告规范 |
4.1 现有报告规范在体病相关临床研究论文报告的适用性分析 |
4.2 在STROBE声明基础上完善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报告质量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10)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颈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临床研究 |
1.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内容 |
1.1.3 研究方法与步骤 |
1.1.4 质量控制 |
1.2 结果 |
1.2.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
1.2.2 血压值、脉压差比较 |
1.2.3 颈总动脉内径、IMT值比较 |
1.2.4 PWV值与靶器官损害、出现靶器官临床疾病情况 |
1.2.5 BS、ES参数比较 |
1.3 讨论 |
1.3.1 动脉粥样硬化及高血压 |
1.3.2 脉搏波技术及其主要临床进展 |
1.3.3 本研究结果分析 |
1.3.4 不足与展望 |
1.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综述 |
2.1 动脉硬化 |
2.1.1 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 |
2.1.2 动脉硬化的病生理机制 |
2.1.3 颈动脉的解剖概要 |
2.1.4 动脉硬化对机体的影响 |
2.2 影像学技术评价动脉硬化的研究进展 |
2.2.1 CTA |
2.2.2 MRA |
2.2.3 DSA |
2.2.4 超声检查 |
2.3 动脉硬化早期血管管壁弹性功能的相关研究 |
2.3.1 动脉弹性功能减退病生理原理 |
2.3.2 血管早期病变检测的意义 |
2.3.3 脉搏波及其检测原理、检测方法、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趋势 |
2.3.3.1 脉搏波 |
2.3.3.2 检测原理 |
2.3.3.3 检测技术 |
2.3.3.4 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趋势 |
2.3.4 其他检测方法 |
2.4 原发性高血压 |
2.4.1 流行病学 |
2.4.2 影响高血压发病因素 |
2.4.3 原发性高血压分类 |
2.4.4 高血压引起的动脉硬化机制 |
2.4.5 高血压的病理学机制 |
2.4.6 高血压所引起的并发症 |
2.4.7 特殊人群的高血压 |
参考文献 |
结论 |
附录A 调查表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中老年自然人群脉压和亚临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联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各血压指标与颈动脉靶器官损害的研究综述[J]. 程冠良.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20)
- [2]无心血管风险因素中老年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潘雯,邢立莹,张立敏,孙靖伦,李茹,田园梦,井丽,刘爽.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21(03)
- [3]糖脂代谢紊乱的环境危险因素及心血管风险研究[D]. 王斌. 上海交通大学, 2020
- [4]天津成年人群中正常范围内甲状腺功能指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联性分析[D]. 顾叶青.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5]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前瞻性人群队列研究[D]. 毛文静.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6]中老年高血压患者SUA和Cys-C与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研究[D]. 刘育宏. 广东药科大学, 2020(01)
- [7]不同年龄段高血压人群寸口脉搏波、指端容积波与baPWV特征及相关性研究[D]. 陈辉.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
- [8]皮肤微循环指标对职业工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筛检价值研究[D]. 马崇淇.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6)
- [9]中医体质学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系统评价和方法学研究[D]. 罗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4)
- [10]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颈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分析[D]. 付伟.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