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选矿尾砂水处理含砷酸性废水的应用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敖顺福[1](2021)在《有色金属矿山尾矿综合利用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有色金属矿山尾矿的大量排放堆存占用土地,造成矿产资源的浪费,以及存在直接或潜在的安全隐患和环境危害。通过有色金属矿山尾矿综合利用的研究现状总结,阐述了有色金属矿山尾矿以下利用现状:再选回收有价金属及非金属矿物;在环保领域用作吸附剂、中和剂及滤料;用作原料或辅料制备地聚物、分子筛、白炭黑及硅微粉;用于制砖、水泥、混凝土、陶瓷及玻璃;用作土壤改良剂和制备化肥;用于井下充填材料。并分析论述了综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困境,指出需持续不断的加大科研投入,对已有的综合利用技术进行创新以降低成本、技术难度及简化工艺,且探索新的利用途径以扩大尾矿的使用范围、消纳量及提高附加值。
谭力[2](2021)在《硫化铜矿酸性废水底泥生态复垦植物修复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铜矿采选业的快速发展,高浓度浆料法(HDS)酸性废水处理技术在国内各大铜矿得到广泛应用,造成硫化铜矿酸性废水底泥排放量急剧增加,由于其堆存量大、综合利用率低,以德兴铜矿为例,酸性废水底泥年产生量约60万吨,导致大量宝贵的矿山空间被占用和土地破坏,对矿区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植物修复技术具有土壤扰动小、操作便捷、修复成本低、绿色环保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矿山土壤修复,发展前景广阔。本研究以江西铜业集团德兴铜矿酸性水处理厂产生的底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底泥理化性质进行分析,找出利用底泥进行生态复垦的关键因素,为硫化铜矿酸性废水底泥的改良与修复提供依据;通过堆土种植试验和现场工程应用等手段,开展硫化铜矿酸性废水底泥生态复垦过程中的植物修复技术研究,一方面通过对比不同植物生长形态指标,筛选出适于在底泥基质上生长的优势植物,另一方面改良底泥的理化性质,解决其盐碱度高、易板结、有机质等常规养分含量低等技术难题,以实现工程化应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底泥中各项危害成分指标均低于《GB 5085.3-2007》和《GB 5085.1-2007》规定浓度限值,且底泥浸出液p H在6~9之间,属于Ⅰ类工业固体废弃物。底泥含水量、全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分别为55.01%、0.266 g/kg、1.690 mg/kg、17.100 mg/kg、4.150 g/kg,底泥中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养分含量极为匮乏。底泥呈弱碱性(p H=7.63),电导率为245 ms/m,属于轻盐碱化土壤,易板结、龟裂。(2)在硫化铜矿酸性废水底泥与客土配比为4:1的混合土中,进行了九种植物堆土种植试验,结果表明:草本植物中玉米草和黑麦草发芽率分别为88.67%、98.33%,成活率分别为90.6%、97.90%,60天的株高分别为83.53 cm、21.70 cm,相比于平车前更适于在底泥上生长,可做为底泥生态复垦的先锋植物;灌木中红叶石楠成活率高,60天株高增量更大,更适合在底泥生境条件下生长;三种乔木中成活率依次为刺槐>毛白杨>湿地松,60天株高增量依次为刺槐>毛白杨>湿地松,刺槐和毛白杨更为适合在底泥生境条件下生长。(3)根据堆土种植试验研究成果,结合课题组其他研究成果,选用采用玉米草、黑麦草作为先锋草本植物,红叶石楠、大叶女贞、小叶女贞、刺槐、毛白杨套种进行为期3年的现场工程化试验,验证底泥替代完全客土作为植物生长基质进行矿山生态复垦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试验区内植物长势良好,经两年植物覆盖率达到100%。草本植物玉米草、黑麦草逐渐被演替;灌木基本成片,株高为181.4 cm~213.8 cm、冠幅为92.2 cm~109.5 cm;乔木基本成林,株高为581.3 cm~603.2 cm、冠幅为157.3 cm~237.0 cm。(4)试验区建立3年后底泥各项理化性质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底泥的综合理化性质得到明显改善。底泥电导率下降1.15%~5.40%,含水率下降16.90%~24.36%,底泥p H值变化幅度较小。有机质含量除毛白杨种植区以外皆为CK组的1.17~1.57倍;全氮含量仅在刺槐种植区域出现提升,对比对照组提升26.50%;全磷含量提高了11.89%~20.75%;全钾含量提高了31.54%~311.53%,红叶石楠、毛白杨、刺槐对于底泥有效磷含量改良效果更为明显,对比对照组上升了15.19%、14.99%、4.91%。
周阳杰[3](2021)在《铜渣尾矿处理含砷污酸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污酸是冶金工业中重要的砷污染源,具有含砷量高、酸度高、成分复杂等特点。硫化法和石灰-铁盐法是污酸除砷常用的方法,这两种方法存在药剂成本高、产生硫化氢废气、中和石膏废渣、以及含砷渣不稳定等问题,因此如何绿色、经济、高效地实现污酸除砷已成为冶金工业的重要问题之一。铜渣尾矿是铜冶炼产生的固体废物,含有丰富的铁氧化物,由于目前缺乏资源利用的方法,铜渣尾矿大部分堆存于渣场,导致存在环境风险。本研究以“以废治废”为出发点,基于铁盐除砷技术,提出了一种采用铜渣尾矿作为固体铁源处理含砷污酸的方法。对所用的铜渣尾矿进行XRD和XRF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铜渣尾矿中含有丰富的铁氧化物;用ICP-OES对所用污酸中元素含量进行测定,污酸中初始砷浓度为7260 mg/L;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污酸的酸度,酸度以硫酸计为31238 mg/L。在污酸的强酸性条件下,铜渣尾矿能够作为固体铁源处理含砷污酸。为了得到最佳的污酸除砷效果,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下的铜渣尾矿用于污酸除砷的除砷效率以及除砷后含砷铜渣尾矿中砷的浸出毒性浓度。结果表明,在铜渣尾矿/污酸的固液比为1:5 g/m L、反应初始p H为1.5、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8 h、30%双氧水用量为1.7 m L、铜渣尾矿在污酸中浸出后不进行过滤的最佳反应条件下,污酸除砷效率高达99.94%,反应后含砷铜渣尾矿中砷浸出浓度为2.6336 mg/L。随后用新鲜的铜渣尾矿进一步处理污酸中残留的砷,二次除砷后污酸中残留砷浓度最低至0.0279 mg/L。对铜渣尾矿处理含砷污酸进行吸附反应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铜渣尾矿吸附除砷符合拟二级吸附反应动力学;对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得到的含砷铜渣尾矿进行XRD、SEM-EDS、XPS、FTIR、PSD等表征分析,结果表明铜渣尾矿通过吸附和铁砷共沉淀的共同作用去除污酸中的砷,生成的铁砷沉淀物为FeAsO4·2H2O和砷酸铁。
王富林[4](2021)在《功能矿物协同条件下碱激发矿渣—铀尾砂胶结充填体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铀尾砂、尾渣等铀尾矿属于长寿命、大体量的低(极低)放射性固体废弃物,其常规地表(建库)堆置造成一定的环境和安全问题,而井下干式、胶结充填仍然未能根本解决放射性扩散或铀的浸出等问题。本文以铀尾矿安全高效处置和地下矿山安全高效开采双重目标为出发点,借鉴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水泥固化原理,协调膏体充填、碱激发矿渣、环境功能矿物的共同优势,以铀尾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研、文献检索、室内试验和理论分析等手段,研究了功能矿物协同条件下碱激发矿渣—铀尾砂胶结充填体的力学和抗浸出性能,取得系列研究成果,对于铀尾砂及其他低(极低)放射性固体废弃物的安全高效处置和绿色铀矿冶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结合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水泥固化处置和膏体充填开采工艺要求,构建了功能矿物协同条件下碱激发矿渣—铀尾矿井下胶结充填处置的理论和技术体系。提出铀尾矿充填体的质量指标主要包括力学性能、化学稳定和抗浸出性等,物料组成包括铀尾矿骨料、矿渣胶凝材料、功能矿物改性材料和水等,制备与充填过程关键工艺为铀尾矿颗粒级配重构、充填材料多元复配以及充填质量的原位监测与动态调整技术。(2)通过单轴抗压试验研究不同矿渣在不同激发条件时的力学性能,优选得出合理的矿渣原料和激发方案,通过SEM、XRD、TG-DSC、FTIR和NMR检测手段,探明功能矿物条件下碱激发矿渣的胶凝机理。结果表明:粒化高炉矿渣是良好的碱激发矿渣胶凝材料基材、液态硅酸钠是有效的激发剂,掺加功能矿物的碱激发矿渣胶凝产物主要为C-(A)-S-H凝胶,掺加功能矿物提高了高聚合度产物的含量,但降低了低聚合度产物的含量,导致其结构疏松或者产生裂隙,一定程度影响孔隙结构和力学特性。(3)通过流变参数测试研究了铀尾砂充填料浆合理的质量浓度,运用正交试验手段研究了碱激发矿渣—铀尾砂充填体的制备方法。结果表明:碱激发矿渣—铀尾砂充填料浆具有“剪切变稀”特征,合理质量浓度范围为80~82%。生石灰是制备碱激发矿渣—铀尾砂充填体的有效复配材料之一,激发剂模数对充填体早期强度有显着影响,碱当量对后期强度影响显着。(4)通过单轴抗压、巴西劈裂、冻融循环、动载抗压、静态浸泡等试验研究了掺加功能矿物碱激发矿渣—铀尾砂充填体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掺加功能矿物碱激发矿渣—铀尾砂充填体的力学性能均优于普通硅酸盐—铀尾砂充填体;28 d龄期时,掺加沸石、海泡石、硅灰、蛭石对充填体单轴抗压强度的影响为弱化效应,凹凸棒土为强化效应;五种功能矿物对充填体抗拉强度的影响均为弱化效应;冻融循环、静态浸泡的强度损失率均小于25%,且无明显的裂缝或龟裂;动载条件下,五种功能矿物掺量4~16%范围时,充填体平均动载提高系数DIFA为1.27~2.44。(5)通过非平衡浸出试验研究了掺加功能矿物碱激发矿渣—铀尾砂充填体对铀的固化性能。结果表明:掺加功能矿物碱激发矿渣—铀尾砂充填体对铀尾砂中的铀具有良好的固化效果,浸出液铀的浓度、浸出率Rn、累积浸出分数Pt均小于相应的国家标准;掺加功能矿物普遍对碱激发矿渣—铀尾砂充填体的抗浸出性具有明显的强化效应,浸出液的p H达10.46~11.32,浸出试验始终在碱性环境中进行;功能矿物存在合理掺量时使抗浸出性最佳,凹凸棒土在掺量4%时的抗浸出性强化效应最为明显。(6)通过LF-NMR、SEM手段研究了掺加功能矿物碱激发矿渣—铀尾砂充填体的孔隙结构,通过TG-DSC、FTIR和NMR检测手段,验证了铀尾砂骨料对掺加功能矿物碱激发矿渣胶凝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充填体中的孔隙包括界面孔隙和胶凝材料内部裂隙孔隙,其孔隙率大于普通硅酸盐水泥—铀尾矿充填体,适量的功能矿物掺加可降低充填体孔隙率,孔隙率的增大对充填体的力学性能和抗浸出性产生不利影响。铀尾砂作为充填骨料,对掺加功能矿物的碱激发矿渣胶凝反应并无明显影响,掺加功能矿物碱激发矿渣—铀尾砂充填体固化铀的机理是固封—吸附—交换—沉淀等多重效应的协同作用。
胡博,黄凌云,孙鑫,杨思源,童雄[5](2021)在《矿山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矿山废水主要产生于采矿作业以及选矿作业过程中,废水中的污染物包括重金属离子、油类、酸、氰化物和氟化物等。本文介绍了矿山废水的来源、特点以及危害,阐述了含难降解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等矿山废水最常用的处理方法,如离子交换法、吸附法、膜技术、酸碱中和法、混凝沉降法、化学沉淀法、化学氧化法和电化学法等典型废水处理技术,并概述各处理方法的基本原理和优缺点,展望未来矿山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发展方向。
吕晋芳,全英聪,童雄,李秀,郑永兴[6](2021)在《矿冶含砷废水的净化处理技术》文中指出在含砷矿石的开采、选矿、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采用含砷浮选药剂处理矿石后产生的废水统称为矿冶含砷废水。随着我国对矿山环保政策的不断加强,矿冶含砷废水的净化处理成为绿色矿山建设的基本要求。本文概述了矿冶含砷废水的来源,详细阐述了矿冶含砷废水的净化处理技术,如化学沉淀法、电化学法、吸附法和生物法等,并进行了展望。
龙文江[7](2020)在《添加剂对磷尾矿充填体有害离子无害化及机理研究》文中提出尾矿充填具有控制矿山地压活动、防止坍塌、提高回采率等作用,然而充填料浆中有害物质下渗及后期有害物质的溶出,污染地下水。防止磷尾矿充填体污染地下水资源,对实现矿山安全、环保、高效开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充填原料磷尾矿、粉煤灰、水泥物化特性和充填料浆特性进行分析,通过泌水试验,考察掺入添加剂后泌水中有害物质、料浆流动性能、抗压强度等变化情况,确定添加剂种类及其用量,设计制备浸出试验装置,探究充填环境中p H、温度、压力变化对充填体释放有害物质的影响及分析添加剂对有害物质的作用机理。(1)磷尾矿主要矿物组成为白云石、氟磷灰石和石英,主要化学成分为Ca O、Mg O和P2O5;粉煤灰主要组成矿物为石英、石膏和赤铁矿,主要化学成分为Si O2、Al2O3和Fe2O3;水泥的主要矿物为硅酸三钙、硅酸二钙和铝酸三钙,水泥中主要化学成分为Ca O、Si O2;磷尾矿中白云石和氟磷灰石溶解释放总硬度、氟化物、总磷等有害元素。(2)测得原料浆泌水中的总硬度、硫酸盐、氟化物、总磷浓度分别为1728.80mg/L、2189.70mg/L、6.20mg/L、0.25mg/L,总硬度、硫酸盐、氟化物属于地下水质量标准Ⅴ类,总磷属于地表水质量标准Ⅳ类,有害物质的浓度偏高,存在污染地下水的风险。(3)根据已筛选添加剂对有害物质的处理效果并综合考虑料浆特性及充填体抗压强度,推荐0.01%PSAF使用在料浆输送距离较长、地质条件简单、抗压强度要求低、矿体及围岩稳定的矿山充填开采。加入0.003%CMC+0.01%PSAF,泌水中总硬度、硫酸盐、氟化物、总磷的浓度下降到796.30mg/L、868.50mg/L、0.81mg/L、0.01mg/L,分别下降53.90%、60.30%、91.80%、96.00%,氟化物浓度达到地下水质标准Ⅰ类,总磷的浓度达到地表水质标准Ⅰ类,推荐其使用在环境水质要求较高、料浆输送距离较长、矿体相对稳定的矿山充填开采。0.003%PSAF+0.2%SAP可使用于环境水质和充填抗压强度要求较高、料浆输送距离较短的矿山充填开采。(4)在试验范围内,酸性、温度和压力增大均促进充填体中钙镁矿物、硫酸盐矿物、氟磷灰石的溶解,使浸出液中总硬度、硫酸盐、氟化物、总磷的浓度升高,污染性增大。添加(0.003%PSAF+0.2%SAP)后充填体浸出液中总硬度、硫酸盐、氟化物和总磷的浓度相对较低,污染性降低。(5)添加剂没有改变充填体硬化后的主要物质组成,但微观结构发生了变化,孔隙率降低1.72%,添加剂以絮凝吸附及改变充填体微观结构的方式降低有害物质渗出。
梁浩坚(Elvis Leung)[8](2020)在《某矿低成本细粒级尾砂捕收用新型胶束剂材料工业应用可行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尾矿库无法退库一直是制约国内外矿山扩大生产规模,实现可持续性开采过程中的首要问题。目前国内外应用于实际工业生产的尾矿处理方法主要是絮凝剂结合浓密机,圆盘过滤机等机械,实现尾矿中的水砂分离,从而达到水资源回用、尾矿颗粒充填再利用。而水砂分离程度低、资源回收效率低是当下国内外矿山所面临的主要技术难题。以我国南方某铅锌矿为例,近3年(2017年~2019年)该矿山选矿厂尾矿产量平均为原矿石的40%,尾矿中粗粒级尾砂(即分级尾砂)回收率平均为45%,而尾矿中约有55%的细粒级尾砂(19μm以下尾矿颗粒)排往尾矿库,一年约产生200万吨无法利用的尾矿[1]。面临全国尾矿库退库的环保任务,当前的尾砂回收率远远无法达到要求。因此从提高水砂分离效率角度出发,结合课题组前期研发胶束剂材料及矿山现有生产条件,开展关于新型低成本细粒级尾砂捕收用新型胶束剂材料工业应用可行性研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以我国南方某铅锌矿细粒级尾砂捕收用新型胶束剂材料工业应用研究的重点科研项目为依托,以课题组前期研发的新型胶束剂(成分主要为混凝剂羟基铝与助凝剂聚丙烯酰胺、聚合氯化铝铁)为基础,通过分析尾矿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室内可行性实验,从理论上验证其替代某矿山现用絮凝剂的可能性及可行性。随后通过室内实验结合工业现场实验的方式探索出胶束剂工业生产最优可调使用浓度为0.1g/L(0.1%)、最优可调使用用量为15ml/L、最优给料浓度为12%。并从沉淀效果(沉淀速度,沉淀干重)及上清液水质(COD、p H、ORP)两个维度研究胶束剂在工业生产环境中的实际应用效果,研究证明课题组胶束剂在实际生产中能有效提高细粒级尾矿的回收率,同时能为矿山提供大量可用清水,适用于矿山日常生产[2]。最后通过分析材料成本、清水回用节省成本、尾矿库运营成本三个方面研究胶束剂应用所能带来的经济红利。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实验前期通过引入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XRF)、分析30m浓密机尾砂浆料的化学性质,引入激光粒度分析仪对30m浓密机尾砂浆料的物理性质进行微观分析。确定三种尾砂浆料主要含有硝酸离子NO2-,NO3-及硫酸离子SO42-矿浆整体呈弱碱性且铅锌含量均低于1%。通过水分析(水筛)实验进一步确定30m浓密机给料浆料,03尾砂及全尾砂的19μm以下粒径分布情况。明确了30m浓密机矿浆中19μm以下微粒占比大于90%。提出一种矿山尾砂沉淀专用胶束剂,其配方组合为:混凝剂(羟基铝)53%、助凝剂1(聚丙烯酰胺)27%、助凝剂2(聚合氯化铝铁)15%、复合添加剂5%。结合其物化性能分析结果,得出结论,三类尾砂物理化学性质均有利于胶束剂(絮凝剂)发挥作用。胶束剂具备应用于尾砂捕获的可能性。(2)开展课题组胶束剂处理30m浓密机尾砂给料料浆的可行性实验。确认室内试验环境中胶束剂最优使用浓度为0.1g/L(0.1%)。同时证实了胶束剂在沉淀速度,沉淀效果(沉淀干重,沉淀污泥体积)及上清液p H值、COD及ORP指标方面均较某矿现用絮凝剂尾砂有明显优势,具备替代絮凝剂的可行性。(3)于现场开展胶束剂现场确认实验,为工业实验做准备。确认实验旨在排除30m浓密机矿浆水浓度变化及样品新鲜程度两大变量对胶束剂应用效果产生的影响,并进一步验证胶束剂相较于现用絮凝剂应用于工业生产时具备优势。结合室内可行性实验结果于矿山实验室现场进一步确认胶束剂浓度0.1g/L(0.1%)为工业试验可调最优浓度,15ml/L为工业试验可调最优用量,给料浓度12%为胶束剂工业应用最优给料浓度。(4)开展胶束剂工业应用实验。通过工业实验对比胶束剂与絮凝剂应用于实际工业生产的效果。得出结论为:胶束剂在使用浓度为0.1g/L(0.1%)、药剂用量为15ml/1000ml(15ml/L)、给料平均浓度12%时能有效提高尾砂总产量10%,提高细粒级尾砂产量33%;上清液水质方面,在同样药剂浓度及用量下,使用胶束剂后获得的上清液在感官,微观悬浮物检测数据及COD数据三方面优于该铅锌矿现用絮凝剂,证明了胶束剂工业应用适用性。(5)进一步开展胶束剂沉淀回收利用于井下充填的效果研究。结合当地水泥厂生产的42.5R水泥及03尾砂,于工业生产系统进行现场充填实验并在-750m矿井下取样制作试块,测试多组试块的3天,7天及28天立方体抗压强度数据。得出结论:在水泥变频55hz,灰砂比1:4情况下,混合胶束剂沉淀所得细粒级尾砂后的03尾砂作为骨料的充填体较03尾砂混合絮凝剂沉淀作为骨料的充填体在强度上具有明显优势。虽依然无法达到3天3Mpa的要求,但从3天强度来看相较03尾砂混合絮凝剂沉淀骨料对照组拥有78%的提升。可见胶束剂沉淀的细粒级尾砂和03尾砂混合作为充填骨料进行充填的工业应用具有一定意义,可进行推广应用。(6)结合某铅锌矿现用絮凝剂的成本情况,从材料价格优势,尾矿库运营成本估算及上清液回用带来的成本节省三个方面,分析课题组胶束剂全面投入使用情况下所能带来的经济红利。相较某铅锌矿现用絮凝剂,胶束剂在单价上有6%的优势,预计每年能节省材料成本90万元。同时,考虑尾矿库退出后每年为矿山节省运营成本约1000万元及上清液回用累计每年节省用水成本3934.12万元两个方面,得出结论:胶束剂若全面投入使用每年预计为该矿山节省约3934.12万元,进一步确定胶束剂工业应用适用性。
邓珍良[9](2018)在《某白钨矿选矿废水处理工程方案设计》文中提出我国已探明的钨资源中以白钨为主,白钨储量约占整个钨储量的三分之二以上。白钨矿选矿废水排放水量大,成分复杂,主要特点是SS含量高,有毒有害的重金属种类多且浓度低。目前对白钨矿选矿废水处理的研究有限,还没有较好的系统处理工程案例,该论文是此类研究的一个探索。本文针对白钨矿选矿废水的特性,通过水质分析和工艺选择,提出设计方案,并依托某尾矿库溢流废水处理工程,实现该处理工艺的设计。通过调试,并对调试效果进行分析。总结了该项目设计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完善建议。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本工程废水处理处理规模设计为14400 m3/d即Q(28)600 m3/h,采用“旋流沉砂池+集水池+混凝反应+斜管沉淀+清水池pH回调”处理工艺。其中,(1)沉砂池采用旋流沉砂池,半地上式钢砼结构,尺寸:D?H(28)3050?3100mm,进水渠道1B(28)610 mm,出水渠道2B(28)1200mm,设置吸砂泵和砂水分离器用于去除池斗泥砂。(2)集水池采用半地上式钢砼结构,尺寸:L?B?H(28)15000?14000?3800mm,有效水深eh(28)18.m,停留时间HRT(28)30 min,采用无动力恒流式浮筒滗水器。(3)混凝反应池半地上式钢砼结构,尺寸:L?B?H(28)11250?6000?4000mm,有效水深eh(28)7.3m,停留时间HRT(28)23 min。(4)沉淀池采用斜管沉淀池,半地上式钢砼结构,尺寸:L?B?H(28)5500?5500?6800mm,表面负荷q?(28)5 m3/(m22h),停留时间HRT(28)22min,污泥斗有效容积V e(28)664.m3。(5)污泥浓缩池采用半地上式钢砼结构,尺寸:D?H(28)7000?5000mm,有效水深eh(28).36m,污泥斗倾角?(28)55°(6)清水池采用半地上式钢砼结构,尺寸L?B?H(28)8000?4000?4200mm,有效水深eh(28)8.3m。(2)本工程总投资概算为472.51万元,工程建成后运行成本:电费为1373元/d,药剂费为6185元/d,人工费为266元/d,工程单位处理费用为0.453元/m3。(3)本项目排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通过调试及效果分析,调试结果表明废水经处理后稳定达标排放。其中,SS出水浓度稳定在47.2mg/L左右,去除率基本稳定在82%;CODCr出水浓度基本稳定在41.47 mg/L,去除率达到75.6%;As出水浓度稳定在0.065 mg/L左右,去除率高达88.6%;Pb出水浓度在0.034 mg/L,去除率高达97.2%;Zn出水浓度基本稳定在0.059 mg/L去除率高达97.2%;Cd进水和出水都未检出。(4)工程总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宜地布局,采用废水重力流设计,节约大量能耗;采用独特设计的无动力恒流滗水器,均匀水量,优化进水条件;废水处理所产生污泥通过污泥浓缩池处理后因地制宜的排至尾矿库,无污泥二次污染问题。
陆俏利[10](2015)在《高砷废渣稳定机制及稳定剂研究》文中认为采矿及有色金属冶炼的飞速发展,产生大量采矿废石、尾矿及冶炼废渣等工业固体废物。这些废渣露天堆存或就地填埋占用大量田地,在雨水淋洗的作用下,易溶出砷和其他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组分,向周围环境扩散,破坏土壤生态系统,污染周边水体甚至地下水,给饮用水安全及人类健康带来威胁。国内外针对砷污染问题已经开展了不少研究,但是因为成本高,治理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对矿区砷渣的污染治理还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本课题以南华县化工厂历史遗留砷渣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渣堆点砷渣的不同特性进行研究,以铁盐、MnO2及活性炭等为单一药剂或复合药剂进行稳定化处理,通过对不同浸出毒性实验砷的浸出行为进行比选,结合项目砷渣的最终处置要求,选择“硫酸-硝酸”浸出法对砷渣的稳定化效果进行评价。并用BCR连续浸提法提取砷的形态判定砷渣的生物毒性及迁移转化规律,同时采用FT-IR、XRD、SEM、XPS等仪器进行物相分析,结合砷的形态变化,探讨砷的稳定机制,为矿区砷渣对环境的污染性分析和评估、资源化综合利用及无害化处理与处置提供基础数据及科学依据。对砷渣化学组成等基本特性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砷渣颗粒大小不均,结晶程度不高。基本组成元素有O、Fe、Al、Ca、Si、S、k等,重金属以As为主,2号渣堆砷含量及砷的浸出浓度最高,且颗粒越细,砷含量越高。砷渣矿物成分主要为SiO2、As2O3、As2S3、As4S4、Ca3(AsO4)2、FeAsO4·2H2O、Fe2O3、Fe3O4、FeOOH 等。通过不同的浸出毒性实验反映砷渣对环境的潜在污染性,结果表明砷的浸出浓度较高,说明项目砷渣有很高的生物毒性,对环境的潜在危险性较大。而且砷渣有害组分的浸出受浸提剂pH影响较大,砷的浸出量随pH增加而降低。大约2h砷的浸出浓度基本达到平衡,说明砷渣中砷易于浸出,对环境潜在威胁大。本研究采用药剂稳定化技术对砷渣进行稳定化实验,并通过组合复配实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分别以FeC12、FeC13作为稳定剂处理砷渣,对砷都有很好的稳定效果。在稳定化反应体系pH分别为6.5~7.5和4.0~5.0时,按Fe/As摩尔比为1分别投加FeC12和FeC13药剂,室温稳定化反应1h后,砷的浸出浓度低于2.5mg/L,达到安全填埋场入场要求。而且分别投加少于4%和2%的CaO有助于铁盐与砷渣的反应,MnO2为氧化剂,活性炭为吸附剂,对砷的稳定有协同作用,能减少铁盐的使用量。本论文通过BCR连续浸提实验提取砷的形态,结果表明2号和4号砷渣主要为酸溶解态砷、可氧化态砷和残渣态砷,1号和3号砷渣主要为残渣态砷。砷渣中部分砷形态在雨水淋滤下,容易随降雨溶出释放到环境中,生物毒性极强,还有一部分可交换态砷迁移转化性很强,自然界条件下容易发生转化而被生物利用,潜在危害性高。经过铁盐的稳定化处理,将易溶性形态的砷转化为难溶性的砷,但两种铁盐的迁移转化规律稍微有些不同:以FeCl2为稳定剂,将酸溶解态砷和可还原态砷转为残渣态砷;以FeC13为稳定剂,将酸溶解态砷转化为可氧化态砷和残渣态砷。本研究利用RT-IR、XRD、SEM、STM等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对砷渣进行物相分析,观察砷渣的形貌特征、结晶状况及微观形貌,探讨砷的稳定机制。砷可能的稳定机制为;(1)砷酸根离子通过沉淀、共沉淀作用直接生成难溶性砷铁化合物;(2)通过非专性吸附将As043-等阴离子吸附到固液界面,再通过专性吸附作用,利用双齿配位(螯合)替换或是桥式配位替换生成非晶态砷酸铁沉淀或难溶的次级氧化态矿物;(3)通过添加强氧化剂或者吸附剂,发生氧化作用对砷或铁盐进行氧化,促进对砷的吸附及砷铁化合物的生成。
二、利用选矿尾砂水处理含砷酸性废水的应用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选矿尾砂水处理含砷酸性废水的应用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有色金属矿山尾矿综合利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有色金属矿山尾矿的危害 |
1.1 资源浪费 |
1.2 安全隐患 |
1.3 环境危害 |
1.3.1 环境污染 |
1.3.2 突发环境事件 |
2 有色金属矿山尾矿的综合利用 |
2.1 尾矿有价组分的再选回收 |
2.1.1 有价金属的选别回收 |
2.1.2 有价非金属的选别回收 |
2.2 尾矿用作水处理药剂与材料 |
2.2.1 尾矿用作吸附剂 |
2.2.2 尾矿用作中和剂 |
2.2.3 尾矿用作滤料 |
2.2.4 其它 |
2.3 尾矿用作制备新材料 |
2.4 尾矿制备建筑材料 |
2.4.1 尾矿制砖 |
2.4.2 尾矿制水泥 |
2.4.3 尾矿制混凝土 |
2.4.4 尾矿制其它新型建材 |
2.5 尾矿应用于农业生产 |
2.5.1 尾矿用作土壤改良剂 |
2.5.2 尾矿用作化肥 |
2.6 尾矿应用于井下充填材料 |
3 结语 |
(2)硫化铜矿酸性废水底泥生态复垦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铜矿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
1.2.2 矿山生态修复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植物修复技术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底泥生态复垦过程中调理剂的确定 |
2.1 前言 |
2.2 研究区概况 |
2.3 硫化铜矿酸性废水底泥产生工艺简介 |
2.4 硫化铜矿酸性废水底泥理化性质检测与分析 |
2.4.1 硫化铜矿酸性废水底泥样品采集方法 |
2.4.2 硫化铜矿酸性废水底泥理化性质分析 |
2.5 调理剂组分的确定与效果验证 |
2.5.1 调理剂组分的确定 |
2.5.2 调理剂效果实施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底泥生态复垦过程中适生植物筛选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供试材料 |
3.2.2 试验方法 |
3.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3.2.4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草本植物筛选 |
3.3.2 灌、乔木筛选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场应用研究 |
4.1 杨桃坞排土场底泥生态复垦试验区建立 |
4.2 底泥生态复垦试验区植物生长变化情况 |
4.2.1 试验区草本植物种植90 天涨势情况 |
4.2.2 试验区灌木种植180 天长势情况 |
4.2.3 试验区乔木种植180 天长势情况 |
4.2.4 试验区建立两年后各类植物生长状况 |
4.2.5 底泥生态复垦试验区植被演替情况 |
4.3 试验区不同植物修复区域底泥理化性质改良效果 |
4.3.1 植物修复对底泥电导率及pH改良效果 |
4.3.2 植物修复对底泥含水量改良效果 |
4.3.3 植物修复对底泥全氮改良效果 |
4.3.4 植物修复对底泥全磷/有效磷改良效果 |
4.3.5 植物修复对底泥全钾/速效钾改良效果 |
4.3.6 植物修复对底泥有机质改良效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铜渣尾矿处理含砷污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 |
1.3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砷的分布、来源、危害 |
2.1.1 砷的分布 |
2.1.2 砷的来源 |
2.1.3 砷的危害 |
2.2 污酸的来源、性质及危害 |
2.2.1 污酸的来源 |
2.2.2 污酸的性质 |
2.2.3 污酸的危害 |
2.3 除砷技术现状 |
2.3.1 物化法 |
2.3.2 化学法 |
2.3.3 生物法 |
2.4 铜渣尾矿的来源、性质及资源化利用概况 |
2.4.1 铜渣尾矿的来源、性质 |
2.4.2 铜渣尾矿资源化利用概况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3.1 实验原料 |
3.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试剂 |
3.4 实验装置及流程 |
3.5 实验分析方法 |
3.5.1 砷浓度的测定及除砷效率的计算 |
3.5.2 反应溶液中全铁含量的测定 |
3.5.3 浸出毒性实验 |
3.6 实验表征方法 |
第四章 铜渣尾矿用于污酸除砷研究 |
4.1 反应条件对铜渣尾矿用于污酸除砷的影响 |
4.1.1 固液比对污酸除砷的影响 |
4.1.2 反应初始pH对污酸除砷的影响 |
4.1.3 反应温度对污酸除砷的影响 |
4.1.4 反应时间对污酸除砷的影响 |
4.1.5 双氧水用量对污酸除砷的影响 |
4.1.6 浸出后过滤对污酸除砷的影响 |
4.2 铜渣尾矿与用于污酸除砷的固液相分析 |
4.2.1 反应溶液中的铁含量 |
4.2.2 铜渣尾矿反应前后质量变化 |
4.3 铜渣尾矿与试剂铁源的污酸除砷效率对比 |
4.4 铜渣尾矿深度处理含砷污酸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铜渣尾矿处理含砷污酸反应动力学及机理研究 |
5.1 反应动力学研究 |
5.2 反应机理研究 |
5.2.1 含砷铜渣尾矿的XRD分析 |
5.2.2 含砷铜渣尾矿的SEM-EDS分析 |
5.2.3 含砷铜渣尾矿的XPS分析 |
5.2.4 含砷铜渣尾矿的FTIR分析 |
5.2.5 含砷铜渣尾矿的粒径分析 |
5.2.6 反应过程自由基分析 |
5.2.7 反应机理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硕士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及奖励 |
附录 B 硕士研究生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4)功能矿物协同条件下碱激发矿渣—铀尾砂胶结充填体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铀尾矿处置的研究进展 |
1.2.1 铀尾矿的形成与特性 |
1.2.2 铀尾矿地表堆置研究进展 |
1.2.3 铀尾矿井下充填处置研究进展 |
1.3 碱激发矿渣胶凝材料膏体充填的研究进展 |
1.3.1 膏体充填在固化重金属方面的研究进展 |
1.3.2 充填用碱激发矿渣胶凝材料研究进展 |
1.3.3 充填用碱激发矿渣胶凝材料的环境优势 |
1.4 功能矿物在含铀及其他核素废弃物固化处置方面研究进展 |
1.4.1 环境领域常见的功能辅助矿物 |
1.4.2 功能矿物在含铀及其他核素废弃物固化的应用研究进展 |
1.5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铀尾矿充填体系的构建及试验材料 |
2.1 铀尾矿井下充填处置技术体系 |
2.1.1 铀尾矿充填体质量影响因素 |
2.1.2 铀尾矿充填体系及关键技术 |
2.2 充填骨料 |
2.2.1 粒级组成 |
2.2.2 物理化学性质 |
2.3 胶凝材料及激发剂 |
2.3.1 水淬矿渣 |
2.3.2 激发剂 |
2.4 改性材料 |
2.4.1 沸石 |
2.4.2 海泡石 |
2.4.3 硅灰 |
2.4.4 蛭石 |
2.4.5 凹凸棒土 |
2.4.6 生石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碱激发矿渣胶凝材料制备及其性能机理 |
3.1 不同矿渣微粉的对比试验 |
3.1.1 试验方法与方案 |
3.1.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2 功能矿物对碱激发矿渣性能的影响及机理 |
3.2.1 掺加功能矿物碱激发矿渣胶凝材料的抗压强度 |
3.2.2 掺加功能矿物碱激发矿渣胶凝材料的XRD与SEM分析 |
3.2.3 掺加功能矿物碱激发矿渣胶凝材料的FTIR分析 |
3.2.4 掺加功能矿物碱激发矿渣胶凝材料的TG-DSC分析 |
3.2.5 掺加功能矿物碱激发矿渣胶凝材料的 29Si、27Al NMR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碱激发矿渣—铀尾砂胶结充填体制备优化 |
4.1 充填料浆浓度的确定 |
4.1.1 试验方案 |
4.1.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2 充填体制备优化试验方案与方法 |
4.2.1 试验方案 |
4.2.2 试验方法 |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1 铀尾砂胶结充填体应力—应变特性 |
4.3.2 铀尾砂胶结充填体强度特性的正交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功能矿物对铀尾砂充填体力学性能的影响 |
5.1 试件的制备 |
5.1.1 试件制备的依据 |
5.1.2 试件制备的方案 |
5.1.3 试件制备的方法及过程 |
5.2 充填体的单轴抗压强度 |
5.2.1 概述 |
5.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 充填体的抗拉强度 |
5.3.1 概述 |
5.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4 充填体的抗冻融特性 |
5.4.1 冻融试验准备 |
5.4.2 冻融试验结果 |
5.5 充填体的抗冲击特性 |
5.5.1 SHPB试验设备及方案 |
5.5.2 试验结果 |
5.6 充填体的抗浸泡特性 |
5.6.1 浸泡试验准备 |
5.6.2 浸泡试验结果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功能矿物对铀尾砂充填体抗浸出性的影响 |
6.1 浸出方法 |
6.1.1 浸出容器及试件的准备 |
6.1.2 浸出剂 |
6.1.3 浸出过程 |
6.1.4 浸出率与累计浸出分数的计算 |
6.2 浸出液中铀的浓度与p H |
6.2.1 中性浸出剂试验结果 |
6.2.2 碱性浸出剂试验结果 |
6.2.3 酸性浸出剂试验结果 |
6.3 浸出率与累积浸出分数 |
6.3.1 中性浸出剂时的浸出结果 |
6.3.2 不同浸出条件时的浸出结果对比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功能矿物条件下铀尾砂充填体的微观特征及机理 |
7.1 基于LF-NMR的孔隙结构特征 |
7.1.1 LF-NMR测试系统及方法 |
7.1.2 孔隙率分析 |
7.1.3 孔隙结构T2谱分析 |
7.1.4 孔隙率与力学性能关系 |
7.1.5 孔隙率与抗浸出性关系 |
7.2 铀尾砂充填体的SEM微观特征 |
7.3 铀尾砂充填体中胶凝产物的分析 |
7.3.1 铀尾砂充填体中胶凝产物的FTIR分析 |
7.3.2 铀尾砂充填体中胶凝产物的TG-DSC分析 |
7.3.3 充填体中胶凝产物的NMR分析 |
7.4 铀尾砂充填体中铀的固化机理 |
7.4.1 铀尾砂充填体中铀的固化机理 |
7.4.2 铀尾砂充填体中铀的浸出影响因素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矿山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矿山废水的来源、特点及危害 |
1.1 矿山废水的来源 |
1.2 矿山废水的特点 |
1.3 矿山废水的危害 |
2 矿山废水处理技术 |
2.1 物理法 |
2.1.1 离子交换法 |
2.1.2 吸附法 |
2.1.3 膜技术 |
2.2 化学法 |
2.2.1 酸碱中和法 |
2.2.2 混凝沉降法 |
2.2.3 化学沉淀法 |
2.2.4 化学氧化法 |
2.2.5 电化学法 |
2.3 生物法 |
2.3.1 湿地法 |
2.3.2 微生物法 |
2.4 多种工艺联合处理法 |
3 结 语 |
(6)矿冶含砷废水的净化处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化学沉淀法 |
1.1 石灰沉淀法 |
1.2 混凝沉淀法 |
1.3 硫化沉淀法 |
2 电化学法 |
2.1 电凝法 |
2.2 电渗析法 |
2.3 电化学氧化法 |
3 吸附法 |
3.1 活性炭吸附 |
3.2 矿物材料吸附 |
3.3 复合材料吸附 |
4 生物法 |
4.1 微生物处理 |
4.2 植物生长处理法 |
5 其它方法 |
6 结论与展望 |
(7)添加剂对磷尾矿充填体有害离子无害化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磷尾矿现状 |
1.1.2 尾矿充填现状 |
1.1.3 尾矿充填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 矿山地下水污染状况 |
1.2.1 我国矿山地下水污染状况 |
1.2.2 世界矿山地下水污染状况 |
1.2.3 矿山的主要污染物以及危害 |
1.3 充填污染地下水的研究 |
1.3.1 尾矿充填污染地下水的研究 |
1.3.2 磷尾矿充填污染地下水的研究 |
1.4 预防磷尾矿充填污染地下水的研究 |
1.4.1 预防总硬度(Ca~(2+)、Mg~(2+))污染地下水的研究 |
1.4.2 预防硫酸盐(SO_4~(2-))污染地下水的研究 |
1.4.3 预防氟化物(以F~-计)污染地下水的研究 |
1.4.4 预防总磷污染地下水的研究 |
1.4.5 预防地下水污染的添加剂研究 |
1.5 研究目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
2.1 原料主要性质分析 |
2.1.1 磷尾矿的矿物组成及化学成分 |
2.1.2 粉煤灰的矿物组成及化学成分 |
2.1.3 水泥的矿物组成及化学成分 |
2.2 试验方法 |
2.2.1 原料浆主要性质分析 |
2.2.2 充填体抗压强度测定 |
2.2.3 泌水试验 |
2.2.4 浸出试验 |
2.3 测试方法、试验仪器及药剂 |
2.3.1 测试方法 |
2.3.2 试验仪器及药剂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添加剂对泌水中有害离子的影响 |
3.1 添加剂种类及用量对泌水中有害离子的影响 |
3.1.1 SAP用量对泌水中有害离子的影响 |
3.1.2 CMC用量对泌水中有害离子的影响 |
3.1.3 硅酸钠用量对泌水中有害离子的影响 |
3.1.4 PSAF用量对泌水中有害离子的影响 |
3.1.5 添加剂对料浆特性的影响 |
3.1.6 添加剂对充填体抗压强度的影响 |
3.2 添加剂组合使用对泌水中有害离子的影响 |
3.2.1 CMC与SAP组合使用对泌水中有害离子的影响 |
3.2.2 CMC与硅酸钠组合使用对泌水中有害离子的影响 |
3.2.3 CMC与PSAF组合使用对泌水中有害离子的影响 |
3.2.4 PSAF与SAP组合使用对泌水中有害离子的影响 |
3.2.5 PSAF与硅酸钠组合使用对泌水中有害离子的影响 |
3.2.6 组合添加剂对料浆特性的影响 |
3.2.7 组合添加剂对充填体抗压强度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pH、温度、压力对充填体有害物质溶出的影响 |
4.1 pH对浸出液中有害物质的影响 |
4.1.1 pH对浸出液中总硬度(Ca~(2+)、Mg~(2+))的影响 |
4.1.2 pH对浸出液中硫酸盐(SO_4~(2-))的影响 |
4.1.3 pH对浸出液中氟化物(以F~-计)的影响 |
4.1.4 pH对浸出液中总磷的影响 |
4.2 温度对浸出液中有害物质的影响 |
4.2.1 温度对浸出液中总硬度(Ca~(2+)、Mg~(2+))的影响 |
4.2.2 温度对浸出液中硫酸盐(SO_4~(2-))的影响 |
4.2.3 温度对浸出液中氟化物(以F~-计)的影响 |
4.2.4 温度对浸出液中总磷的影响 |
4.3 压力对浸出液中有害物质的影响 |
4.3.1 压力对浸出液中总硬度(Ca~(2+)、Mg~(2+))的影响 |
4.3.2 压力对浸出液中硫酸盐(SO_4~(2-))的影响 |
4.3.3 压力对浸出液中氟化物(以F~-计)的影响 |
4.3.4 压力对浸出液中总磷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添加剂对有害物质无害化机理初探 |
5.1 添加剂对泌水Zeta电位的影响 |
5.2 添加剂对硬化 28d充填体物质组成及微观形貌的影响 |
5.2.1 添加剂对硬化 28d充填体主要物质的影响 |
5.2.2 添加剂对硬化 28d充填体微观形貌的影响 |
5.2.3 添加剂对硬化 28d充填体孔隙率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某矿低成本细粒级尾砂捕收用新型胶束剂材料工业应用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概况及文献综述 |
2.1 我国矿山资源开发利用及尾矿综合利用现状 |
2.2 我国尾矿库存量及尾矿主要危害 |
2.2.1 我国尾矿存量及每年增量 |
2.2.2 尾矿库的危害 |
2.3 尾矿废水处理国内外技术现状 |
2.4 国内外絮凝剂应用于矿山尾矿处理研究现状 |
2.5 铅锌矿采矿选矿流程及圆盘过滤机原理 |
2.6 现场调研及取样过程 |
第三章 胶束剂捕获细粒级尾砂可行性分析 |
3.1 尾矿仪器分析及胶束剂材料分析 |
3.1.1 分析方法 |
3.1.2 30m浓密机给料矿浆水仪器分析 |
3.1.3 全尾砂仪器分析 |
3.1.4 03尾砂仪器分析 |
3.1.5 课题组胶束剂分析(具体配方处于专利审批阶段) |
3.1.6 某矿现用絮凝剂分析 |
3.2 尾砂水析(水筛)实验 |
3.2.1 分析方法 |
3.2.2 实验方案 |
3.2.3 实验结果 |
3.3 尾矿及胶束剂物化分析实验结论 |
3.4 室内胶束剂沉淀细粒级尾砂可行性实验 |
3.4.1 实验方法 |
3.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4.3 室内可行性实验结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胶束剂工业应用试验 |
4.1 胶束剂现场室内确认试验 |
4.1.1 实验方法 |
4.1.2 实验流程 |
4.1.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1.4 胶束剂现场确认实验结论 |
4.2 胶束剂工业应用试验 |
4.2.1 实验方案 |
4.2.2 实验数据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胶束剂对充填体影响及经济性分析 |
5.1 尾砂沉淀与03尾砂充填性能对比 |
5.1.1 实验方案 |
5.1.2 实验结果 |
5.2 经济性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某白钨矿选矿废水处理工程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论文研究的内容 |
1.3 选矿废水治理现状 |
第2章 项目分析 |
2.1 项目概况 |
2.2 设计依据 |
2.3 生产工艺分析 |
2.4 选矿废水特征分析 |
2.5 水量与水质 |
2.5.1 废水水量 |
2.5.2 废水水质 |
2.6 废水排放标准 |
第3章 废水处理工程设计 |
3.1 水质分析及工艺选择 |
3.1.1 水质分析 |
3.1.2 工艺选择 |
3.2 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
3.2.1 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
3.2.2 工艺流程说明 |
3.3 废水处理系统设计计算及结果 |
3.3.1 旋流沉砂池 |
3.3.2 集水池 |
3.3.3 混凝反应池 |
3.3.4 斜管沉淀池 |
3.3.5 污泥浓缩池 |
3.3.6 清水池 |
第4章 平面布置及高程布置 |
4.1 项目周边环境概况 |
4.1.1 地理位置 |
4.1.2 地形地貌 |
4.1.3 气候条件 |
4.1.4 地表水系 |
4.1.5 土壤及生态环境 |
4.2 平面布置 |
4.2.1 设计原则 |
4.2.2 平面布置 |
4.3 高程布置 |
4.3.1 设计原则 |
4.3.2 高程布置 |
4.4 环境保护及劳动安全卫生 |
4.4.1 毒理影响 |
4.4.2 噪声问题 |
4.4.3 废渣 |
4.4.4 劳动安全与卫生 |
第5章 工程投资概算 |
5.1 工程投资概算 |
5.1.1 工程概况 |
5.1.2 编制依据 |
5.1.3 投资概算 |
5.2 运行管理与费用 |
5.2.1 操作管理内容 |
5.2.2 运行费用 |
第6章 工艺调试及效果分析 |
6.1 工艺调试 |
6.1.1 前期准备 |
6.1.2 工艺调试 |
6.2 效果分析 |
6.2.1 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 |
6.2.2 水质变化及去除率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图1 区域位置图 |
附图2 总平面布置图 |
附图3 设备平面布置图 |
附图4 管道平面布置图 |
附图5 厂区排水布置图 |
附图6 高程布置图 |
附图7 集水池、旋流沉砂池工艺图 |
附图8 混凝反应池及斜管沉淀池工艺图 |
附图9 混凝反应池及斜管沉淀池剖面图 |
附图10 清水池及储酸罐工艺图 |
附图11 污泥浓缩池工艺 |
附图12 管道系统图 |
个人简历、研究成果及所发表论文 |
致谢 |
(10)高砷废渣稳定机制及稳定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砷渣的产生 |
1.2 砷的化学性质及危害 |
1.2.1 砷及砷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
1.2.2 砷的用途 |
1.2.3 砷对环境的危害 |
1.2.4 砷对生物体的危害 |
1.3 高砷废渣的资源化利用 |
1.3.1 回收有价成分 |
1.3.2 建筑材料 |
1.3.3 制备水泥 |
1.4 国内外砷渣处理与处置技术研究 |
1.4.1 物理修复技术 |
1.4.2 物理化学修复技术 |
1.4.3 化学修复技术 |
1.4.4 生物修复技术 |
1.4.5 稳定化/固化处理 |
1.4.6 砷的药剂稳定化研究 |
1.5 本课题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1.5.1 本课题的意义 |
1.5.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1.6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思路 |
1.6.2 技术手段 |
1.6.3 技术路线 |
1.7 本课题创新性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研究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供试废渣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流程 |
2.2.2 研究方法 |
2.3 砷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三章 砷渣基本特性研究 |
3.1 砷渣的化学组成 |
3.2 砷渣的表面形貌及能谱分析 |
3.3 砷渣的重金属形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砷渣浸出特性研究 |
4.1 不同浸出方法对砷浸出的影响 |
4.2 不同pH浸提剂对砷浸出的影响 |
4.2.1 不同pH硫酸-硝酸浸提剂对砷浸出的影响 |
4.2.2 不同pH醋酸浸提剂对砷浸出的影响 |
4.3 浸出时间对砷浸出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砷渣稳定化研究 |
5.1 砷渣的浸出毒性分析 |
5.2 砷渣药剂稳定化研究 |
5.2.1 稳定药剂初筛 |
5.2.2 药剂投加方式对稳定效果的影响 |
5.2.3 Fe/As摩尔比对稳定效果的影响 |
5.2.4 稳定化过程pH对稳定效果的影响 |
5.2.5 反应时间对稳定效果的影响 |
5.2.6 粒度对稳定效果的影响 |
5.2.7 反应温度对稳定效果的影响 |
5.3 稳定化药剂组合复配 |
5.3.1 单一稳定剂的稳定效果 |
5.3.2 复合稳定剂的稳定效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砷的重金属形态研究 |
6.1 BCR法分析砷渣砷的形态 |
6.2 Tessier法分析砷渣砷的形态 |
6.3 铁盐添加量对砷形态的影响 |
6.3.1 铁盐投加量对酸溶态砷的影响 |
6.3.2 铁盐投加量对可还原态砷的影响 |
6.3.3 铁盐投加量对可氧化态砷的影响 |
6.3.4 铁盐投加量对残渣态砷的影响 |
6.4 除砷机理的探讨 |
6.4.1 砷渣重金属形态分析 |
6.4.2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6.4.3 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镜图谱分析 |
6.4.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6.4.5 除砷机制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四、利用选矿尾砂水处理含砷酸性废水的应用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有色金属矿山尾矿综合利用进展[J]. 敖顺福.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1(03)
- [2]硫化铜矿酸性废水底泥生态复垦植物修复技术研究[D]. 谭力.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3]铜渣尾矿处理含砷污酸研究[D]. 周阳杰.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4]功能矿物协同条件下碱激发矿渣—铀尾砂胶结充填体特性研究[D]. 王富林. 南华大学, 2021
- [5]矿山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 胡博,黄凌云,孙鑫,杨思源,童雄.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1(01)
- [6]矿冶含砷废水的净化处理技术[J]. 吕晋芳,全英聪,童雄,李秀,郑永兴.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1(01)
- [7]添加剂对磷尾矿充填体有害离子无害化及机理研究[D]. 龙文江. 贵州大学, 2020(04)
- [8]某矿低成本细粒级尾砂捕收用新型胶束剂材料工业应用可行性研究[D]. 梁浩坚(Elvis Leung). 广州大学, 2020(02)
- [9]某白钨矿选矿废水处理工程方案设计[D]. 邓珍良. 桂林理工大学, 2018(05)
- [10]高砷废渣稳定机制及稳定剂研究[D]. 陆俏利. 昆明理工大学, 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