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述工程技术知识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崔艳英[1](2020)在《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心智表征是认知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一个从古至今尚没有解决的谜题。笛卡尔的接触力学没能解决“思维物质”和语言创造性问题,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解决了力学难题,但是对于“语言创造性”和“心智”无能为力。洪堡特提出“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说明语言创造性,但只是为心智换了一种说法,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乔姆斯基迎难而上,反对行为主义,发起一场认知革命,研究语言能力,研究心智表征问题。他的心智表征观主要由几个方面构成。这几方面问题通过七个部分展开讨论。首先,心智表征研究可以追溯到经院哲学时期,其路径研究主要包括一元论和二元论研究,无论是一元论还是二元论都不能成为心智解读的理想路径。乔姆斯基的心智研究继承了笛卡尔的理性主义,通过语言维度研究心智。其次,他的理性主义心智,以“语言创造性”为切入点,追本溯源,找到历史依据,复现笛卡尔的理性主义。他的普遍语法假设可以在波尔·罗亚尔语法中找到原型;他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并非空穴来风,源于历史文献;他的生成理论源于洪堡特的“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第三,他对心智的研究主要是对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心智是不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不是可以计算?方法论自然主义是研究自然现象的方法论,可否用于心智表征研究?心智表征是否具有意向性?第四,这些问题的解答,使得意向性成为乔姆斯基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他尝试通过思维的计算表征维度对心智的意向性问题进行解读,但他的解读面临困境,这个困境是概念问题还是术语问题?如果是术语概念问题,那乔姆斯基理论是否要摒弃意向性?摈弃意向性似乎意味着乔姆斯基支持还原论?第五,心智还原论问题,是心智哲学避不开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如何处理心智表征还原问题?乔姆斯基像牛顿一样,怀疑物理主义,坚持自然主义方法论。他的普遍语法是语言能力问题,是心智表征问题。第六,普遍语法说明人类具有语言器官,独立于其他认知能力,不受其他认知能力影响。然而,诸多证据说明模块独立不可行,模块互动是真谛。心智模块论具有系统性、互动性。最后,乔姆斯基理论不是终极理论,也有局限性。心智表征的意向性研究不适合自然主义路径研究,意向性自然化构成乔姆斯基理论的局限性。心智表征研究需要总结前人研究之成果,借鉴视觉研究之成果,借鉴语言研究之思路。
龚吉雯[2](2019)在《南诏大理国时期观音造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观音是佛教神只中一位负责现世救赎的神只,在大乘佛教传播的区域中基本都存在着观音信仰,南诏大理有“妙香佛国”的美誉,特别崇拜观音,拥有众多观音造像,产生了独特的阿嵯耶观音造像和信仰。以阿嵯耶观音为核心的南诏大理国时期观音造像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引起了对南诏大理国时期观音研究热潮持久不衰。本文通过对现存于世的南诏大理国时期观音造像进行梳理,对盛行于南诏大理国时期的观音造像进行深入探讨。明清之际南诏大理文献毁损严重,相关历史信息相对匮乏,使其复杂的观音信仰成为一个谜。本文的意义在于通过对南诏大理国时期观音造像的整理研究,考察观音造像所体现和蕴涵的信息,结合相关文献典籍记录和考古发现,试图还原南诏大理国时期存在的观音信仰的样貌,对观音造像体系做出客观评价、还原南诏大理观音造像在佛教发展史中所处的地位、在佛教传播中所起的作用,重新考察佛教传播道路上南传道存在的可能性,以及观音信仰对白族社会、文化、生活的影响。利用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重新考证南诏大理国时期的观音造像,通过历史文献及观音图像在云南的分布现状和艺术风格对观音造像进行分期、分布区域、类型的划分;对几尊典型的观音像进行详细分析,围绕着构成观音造像元素的几个重点:背光、法器、莲座等探讨南诏大理观音成像的源头与社会成因;以南诏大理国时期为中心,分别探讨南诏大理国时期观音图像与周边区域的观音造像之间的关系,力图通过仔细深入的比对研究和思考,掌握观音造像中蕴涵的白族社会文化、宗教信仰。以阿嵯耶观音作为南诏大理国时期观音造像的代表未免显得以偏概全,割裂了阿嵯耶观音与其他观音的关系,学术界对阿嵯耶观音的重点研究使南诏大理国时期存在的其他观音造像研究较为薄弱,所以研究密教、显教观音在南诏大理的观音造像中各自所居位置和呈现的宗教意义,是讨论的重点之一。结合汉地、吐蕃、中南半岛、印度的观音图像,通过从表征到内涵的深层分析,解读南诏大理观音造像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对佛教南传道路提出新的证据,重新审视佛教南传和北传道路的关系。因此,本文分成六个部分对南诏大理国时期的观音造像进行探讨。首先针对观音分布和图像情况合理划分时期、类型,进行分类;对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出土和现存的观音造像进行整理,分别从画卷、石窟造像、石刻造像、金铜造像中寻找观音造像,从传说、文献等抽离出观音形象,以得窥南诏大理国时期观音全貌。南诏大理观音数量多、种类复杂,在发展中有较大演变,其中存在着一条较为明晰的脉络,以梵僧观音和阿嵯耶观音为发展主线,密教观音和柳枝观音在这条主线左右相辅,构建了庞大的观音体系,所以有必要对梵僧观音、阿嵯耶观音、柳枝观音等做深入研究,还原各尊观音在南诏大理国观音体系中的位置、探讨其图像意义。南诏大理观音造像呈现的复杂性使得研究必须关注周边环境的观音造像,位于南诏大理周边的汉地、吐蕃、中南半岛等地都存在着观音信仰,以汉地和吐蕃较为明显,所以对这几个地区的观音造像探讨很有必要。六个部分的划分研究使南诏大理观音造像基本兼顾到整体呈现和细节分析,关注了观音造像与密教造像仪轨、所处环境等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重新审视梵僧观音的地位和身份转换;对《南诏图传》重点表现的梵僧观音和阿嵯耶观音造像中出现的汉地与印度、中南半岛观音文化的融合进行详细的探讨。通过对观音造像的研究,认为云南是观音造像进入汉地的先行地,是佛教南传道路上的重要一环,佛教观音造像南传路先到云南后再进入汉地,巴蜀是连接佛教北传道路和南传道路的纽带,汉地观音通过巴蜀回流至云南,对南诏大理的观音造像造成深刻影响。《南诏图传》反映了南诏时期复杂的观音造像运动,显示出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的融合。大理时期顺承了南诏时期的佛教传统,尤其强调了梵僧观音的重要性,《张胜温梵画卷》中既有明显的密教特征,也有较为隐晦、隐藏在其中的本土元素。
杨才让塔,石超琼[3](2018)在《《安多研究》(汉、藏)总目》文中研究说明说明:《安多研究》是甘肃省藏学研究所主编的藏汉双文学术刊物,创刊于1993年,当时取得了甘肃省新闻出版局的准印许可,一直以内刊形式印刷发行,编印了10期,其中5期藏文,5期汉文。2003年年底,甘肃省清理整顿连续性出版内部资料工作中,《安多研究》的准印许可证被取消。2005年起,改为
李博[4](2018)在《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学科交叉视角出发,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历史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文献计量分析、内容分析、逻辑分析等方法,从历史、知识流动、研究内容三个维度对体育学学科知识演化进行研究。历史维度主要采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梳理体育学各分支学科和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体育学的发展脉络,知识流动维度主要是结合学科交叉测度指标体系、托尼比彻的学科分类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对改革开放至今体育学学科交叉态势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内容维度主要采用知识图谱的方式展示并分析体育学和不同学科群交叉的研究热点。研究结果表明:1、体育学的演化经历了“问题研究形态”、“研究领域形态”、“学科范畴形态”三个阶段,学科交叉是体育学形成和壮大的主要途径。体育学最原始的知识形态是以运动技术或者是运动技能为表现形态的实践性知识,为了满足科学化需求,和医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交叉,逐渐演化成为一个包含众多分支学科的综合性知识体系。2、我国体育学经历了清末效仿德日,民国学习欧美,新中国成立初期全面学苏,改革开放以后全面发展四个阶段。和西方相比我国体育学发展是非线性、碎片化的,但在学科起源、学科演进动力、学科结构演化等方面都存在相似之处。改革开放以后的我国体育学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体育理论体系,在知识体系日渐完善的同时逐渐彰显出更多的学术性。3、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体育学知识体量和知识流量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知识体量的变化是非线性的波动的,经历了复苏期、指数增长期、逻辑增长期3个阶段,知识流量的增长是线性的,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和其他学科相比,体育学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较低,学科开放性不高,学科知识体量的增长大部分都是学科“自繁衍”的结果。北京奥运会后,这些现象在逐渐改观,学科开放性在逐渐增加,体育学由“外延式发展”逐渐转向“内涵式发展”。4、我国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从学科交叉的多样性来看,和体育学交叉融合的学科数量越来越多,学科交叉的跨度越来越大,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所形成的知识流量的分配由混乱向着有序化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关系逐渐稳固。二是从学科交叉的聚和性来看,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融合的强度越来越大,学科交叉网络密度越来越高,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5、苏联模式对我国体育学知识体系的影响非常明显,随着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的勃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体育学开始了“科学革命”,进入21世纪后“科学革命”逐渐结束,体育学进入“常规科学”阶段,通过“范式融合”我国体育学由偏向自然科学、教育学的知识体系演化成为综合性的知识体系。6、在现代科学聚合性发展趋势推动下和学科之间可通约性的规制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流出和知识流入两个视角下学科交叉呈现出趋同化的发展趋势。体育学和应用科学、软科学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和纯科学、硬科学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体育学向着“软性化”、“实用化”的方向发展。生物学医学学科群、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经济学学科群成为了体育学关系最为稳定的3个交叉学科群。7、和体育学交叉文献数量最多的是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其次是经济学学科群、医学生物学学科群、信息科技学科群、人文类学科群、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学科群。体育学和不同学科群交叉形成的研究热点存在“边缘效应”,体育学和远缘学科交叉尽管研究成果数量不多,但是研究成果的丰富度、异质度更高,研究热点的数量也相对更多。8、北京奥运会对体育学和外部学科的交叉融合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无论是高频关键词、高突现率关键词还是聚类标注词,奥运会是出现次数最为频繁的词汇,几乎每一个学科交叉领域都有涉及奥运会的研究。在北京奥运会的关照下,体育学学科内部的扩张力和学科外部的渗透力不断增强,使得体育学和外部学科的交叉融合进一步深化。9、理论研究薄弱是体育学学科地位低下的根本原因。大部分的学科交叉研究都是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单向渗透至体育学领域,体育学无法贡献出具有影响力的理论。理论贫乏和方法的缺失使得体育学在和其他学科进行知识交换时总是扮演知识受馈者的角色,无法形成有效的知识回馈,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让渡学科的话语权,造成的后果就是体育学和其他学科在交叉融合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杨琳琳[5](2018)在《上海市文教系统奉贤“五·七”干校研究》文中认为“五·七”干校是指“文化大革命”期间,各地为贯彻毛泽东的干部下放参加劳动和知识分子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指示,以走“五·七”道路为名,将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大专院校教师、科技人员、文艺工作者等类人员下放到农村进行体力劳动,改造世界观的场所。1969年8月,上海市电影、新闻出版、文化系统在奉贤各自建立“五·七”干校,其中电影、新闻出版干校位于奉新,文化干校位于塘外。三所干校建校后很快投入到“斗批改”、“一打三反”、清查“五·一六”反革命分子等政治运动中,在肃杀的政治气氛中许多知识分子受到冲击。这种紧张的情况直到1971年上半年随着干校的任务由“斗批改”转为轮训在职干部,特别是“九·一三”事件之后有所缓和。上海市文教系统16个单位的“五·七”干校逐步并迁至奉新。1975年4月,在原上海市电影、新闻出版、文化“五·七”干校的原址之上,成立了上海市文教“五·七”干校。按照文教组的构想要把所有文教单位的“五·七”干校都集中于此。但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五·七”干校生存的政治环境不复存在,全国各级各地的“五·七”干校逐步撤销,上海市文教“五·七”干校也于1978年11月停办。“五·七”干校打出的旗号就是以“五·七”指示为指针,以抗大为榜样,坚持把“学政治”“批判资产阶级”放在首位,“一面学习,一面生产”。通过组织学员通过结合现实斗争认真看书学习、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插队锻炼这样三条途径,达到改造世界观的目的,即“三条途径,一个目的”,这成为“五·七”干校的教育方针。加之干校封闭式军事化管理使得知识分子必然要放弃原有的业务工作,从事自己不熟悉的农业生产,这是全国干校的普遍状况。但由于上海在“文革”中的特殊地位,文教干校中的部分知识分子还是从事了一些业务工作,组建“翻译连”,从事“白皮书”的翻译工作;建立“外语培训班”,培养外语人才,这是上海文教系统“五·七”干校的特殊之处。本文介绍了奉贤地区文教系统“五·七”干校出现的背景、并迁过程、办校概况,分析了上海市文教“五·七”干校的办学方针、办学评价,试图还原在“文革”背景下,作为“五·七”干校的教育和改造对象的上海市文教单位知识分子的政治生态图,深入认识上海知识分子在特定历史时期,他们在价值取向和现实处境中的选择。
刘彦臣[6](2010)在《清代“国语骑射”政策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将费孝通先生在人类学领域提出的“文化自觉”理论,引入到清代“国语骑射”政策的相关讨论之中,通过反思传统的“汉化”观和“新清史”派有关清代“国语骑射”政策研究的不足,认为清代“国语骑射”政策的确立、推行、调整、强化、衰微的历史过程的特点是“变与不变”,指出清代“国语骑射”政策“变与不变”的辩证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实现了由“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到“美美与共”的“文化自觉”,对于多民族国家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主题,展开必要的学术回顾,提出以“文化自觉”理论为指导,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并交代本文研究的基本框架。第一章入关前“国语骑射”政策的确立。首先回顾满洲先民的语言文字、骑射传统及其对清代“国语骑射”政策形成的影响;接下来阐述清太祖努尔哈赤在对本民族历史文化源流追溯的过程中,对“国语骑射”政策奠基性的种种努力;讨论清太宗皇太极在改族称为“满洲”的背景下,最终为后世确立“国语骑射”政策的历史过程。第二章顺治、康熙时代“国语骑射”政策的推行。首先以“首崇满洲”的提出为切入点,考察顺治帝在入关之初推行“国语骑射”政策的状况;其次考察康熙帝通过兴办学校、开创“木兰行围”、加强骑射训练等举措贯彻“国语骑射”政策及其影响。第三章雍正、乾隆两朝“国语骑射”政策的强化。首先以雍正帝“夷夏之辩”的出奇料理为切入点,考察雍正帝对“国语骑射”政策的实施进行了必要的调整、特点及成效;其次从杀曾静,立正统入手,来考察乾隆帝在“大一统”的旗帜下,为强化“国语骑射”政策而进行的八旗教育改革,钦定新清语、译刻满文《大藏经》、编撰《五体清文鉴》以及恢复“木兰行围”等措施及其影响。第四章清朝后期“国语骑射”政策的衰微与延续。首先以木兰行围的兴衰与翻译科的存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清朝后期“国语骑射”政策的衰微及其原因;其次从“尚武精神”的延续与满语文的“国语”地位不变两个方面来说明清朝后期“国语骑射”政策并没有废止而是仍在延续。结论。回顾全文,并讨论全文的两个主要观点。一是清代“国语骑射”政策的演进过程的特点是“变与不变”;二是清代“国语骑射”政策“变与不变”的辩证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实现了由“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到“美美与共”的“文化自觉”,对于多民族国家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王力[7](2010)在《清代治理回疆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详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吸收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民族学的社会实地调查资料及政治学的政策分析法,系统论述了清朝在回疆地区政治、经济、军事、宗教、文化等政策措施的渊源、背景、内容、特色、功能、演变、结果、得失及其影响;如政策制定的过程及其理念,不同时期政策调整的原因及其意义,朝廷和地方官员对回疆事件的决策、观点及其影响,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失误及其后果等等;动静并重,正反兼顾,力图全面、客观地把握有清-代治理回疆政策的整体脉络,真实地反映其发展演变历程,并给予客观的评价。全文共包括导论及八章内容。其中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课题的选题缘由、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研究资料以及学术界对清代回疆治理政策的基本研究状况。第一章论述了清朝统一新疆前对回疆地区的经营;这一时期,由于历史原因,清朝与回疆地区的接触较少,清朝的治理政策主要通过建立互动关系并以控制哈密、争夺吐鲁番的形式实现。第二章、第三章论述了新疆统一至新疆建省时期清朝的回疆治理政策;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政府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于回疆地区建立起稳固的统治之后,开始在回疆建立一系列规章制度,实现全面治理;同治三年(1864年),回疆地区爆发农民起义,清朝在当地的统治被冲垮,中亚浩罕国军官阿古柏窃据回疆部分地区十三年;直到光绪十年(1884年),清政府收复新疆,设置行省;这一期间,回疆整体上处在军府制度统治之下,清朝的在这一地区的政策具有浓厚的民族性及地域色彩。第四章论述了新疆建省后清朝回疆的新治理政策;光绪十年(1884年)新疆建省,并逐步开始内地化,清朝回疆治理政策也进行了重大调整,推行郡县制度,实施新政;此时,清朝政府在回疆实施的各项政策开始与全国保持一致,并逐步与国际接轨,这加速了新疆的近代化进程。第五至第八章以专题形式分别论述了清政府在回疆地区的边防、经济、教育、宗教政策,探讨了各项政策实施的背景、过程及其特点和得失,以期从中吸取教训,获得有益启示。
刘丽,胡槿,杜华[8](2007)在《2006年中国近代史论着目录》文中指出
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9](1998)在《1997年中国近代史论着目录》文中研究表明论文一、总论方法论问题刘大年近代史研究1期中国近代的爱国主义熊宗仁贵州文史丛刊4期中国近代爱国主义的发展阶段和基本特征李福斌黑龙江社会科学1期中国近代社会阶级结构的特点与中国现代化的出路董宝训山东大学学报4期中华传统民族精神及其在近代的弘扬与发展焦润...
耿正洁[10](1989)在《税收论文篇目辑览》文中研究说明社会主义国家税收的固有特性(徐佑立)财会审1985,6,47“税收”概论辩析(蒋大鸣)陕西财经学院学报1986,2,58浅谈税收抵制问题:经济学与心理学的交流(廖世忠)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86,6,23社会主义税收发展的客观必然性(王绍飞)税务研究1985,2,15社会主义税收征纳关系的探讨(李大明)
二、浅述工程技术知识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述工程技术知识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心智表征的思想渊源 |
1.1 心智表征研究的术语形成和哲学背景 |
1.2 心智表征的方法论 |
1.3 心智表征研究的问题和进路 |
1.4 小结 |
第二章 理性主义:乔姆斯基的内在论基础 |
2.1 语言创造性: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 |
2.2 深层表征形式与表层表征形式 |
2.3 杜·马赛斯的构式-语法理论 |
2.4 普遍语法——语言刻画与解读 |
2.5 语言习得机制与语言能力 |
2.6 小结 |
第三章 心智计算论: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 |
3.1 方法论自然主义:乔姆斯基心智研究的方法论 |
3.2 内在论:心智理论的范式 |
3.3 意向性:自然主义研究的天敌? |
3.4 计算与内容:心智表征的实质 |
3.5 自然主义能否最终解释意向性问题 |
3.6 小结 |
第四章 心智表征需要意向性理论吗 |
4.1 乔姆斯基对思维计算表证承诺了什么 |
4.2 思维计算表征理论存在什么问题 |
4.3 表征是不是具有意向性 |
4.4 意向性问题是术语概念问题所致? |
4.5 乔姆斯基需要意向性吗 |
4.6 小结 |
第五章 心智还原论:心智表征的终极方案? |
5.1 心身问题:心智哲学的永恒话题 |
5.2 牛顿革命的理解:物理主义批判的原石 |
5.3 心智模块论:怀疑主义与自然主义的交融 |
5.4 两大主题反对物理主义的一致性 |
5.5 心智与意识的同一性 |
5.6 小结 |
第六章 心智模块论:语言是心智的一个模块? |
6.1 心智模块论——语言本能的结果? |
6.2 语言天才还是智障 |
6.3 模块论能不能解释心智表征问题 |
6.4 复杂系统论:模块理论的替代方法 |
6.5 小结 |
第七章 乔姆斯基范式:视域与局限 |
7.1 方法论自然主义:科学研究是否行得通 |
7.2 常识概念问题是不是方法论二元论问题 |
7.3 形而上学自然主义存在何种问题 |
7.4 方法论自然主义可否用于意向性研究 |
7.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I 乔姆斯基生平及其贡献 |
附录II 乔姆斯基着作与文章 |
附录III 诺姆·乔姆斯基研究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南诏大理国时期观音造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问题 |
三 学术史回溯 |
四 研究界定与研究内容 |
五 研究方法 |
六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
七 田野调查点分布简介 |
第一章 南诏大理国时期观音造像的分期、分布与类型 |
第一节 分期 |
一 初创期 |
二 形成期 |
三 成熟期 |
四 高峰期 |
小结 |
第二节 分布区域 |
一 白崖、巍山与洱海区域 |
二 拓东与剑川区域 |
三 早期传播路线 |
小结 |
第三节 类型 |
一 密宗观音造像 |
二 显宗观音造像 |
三 特殊观音造像 |
第二章 南诏大理国时期观音造像 |
第一节 《南诏图传》 |
第二节 《宋时大理描工张胜温画梵像》 |
第三节 剑川石钟山石窟 |
第四节 崇圣寺三塔出土观音 |
第五节 其他南诏大理国时期美术遗存中的观音 |
一 崇圣寺雨铜观音 |
二 昆明地藏寺经幢上的观音 |
三 博什瓦黑石刻造像 |
四 安宁法华寺石窟 |
五 巍山出土佛教造像 |
六 永胜观音摩崖线刻 |
七 流失海外的几尊观音造像 |
八 藏于云南省的南诏大理国时期观音造像 |
第六节 文献、野史与民间传说中的观音 |
一 《白古通记》 |
二 《南诏野史》 |
三 《白国因由》 |
小结 |
第三章 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典型观音造像 |
第一节 梵僧观音 |
一 伏罗刹传说与观音七化 |
二 《南诏图传》中的梵僧观音 |
三 《张胜温梵画卷》中的梵僧观音 |
小结 |
第二节 阿嵯耶观音 |
一 “阿吒力”与“阿嵯耶” |
二 阿嵯耶观音来源 |
三 阿嵯耶观音的形成 |
四 阿嵯耶观音信仰 |
小结 |
第三节 易长观音 |
一 易长名号 |
二 易长的造像特征 |
三 易长观音信仰 |
小结 |
第四节 柳枝观音 |
一 柳枝观音起源 |
二 柳枝的造型和意义 |
三 柳枝观音的造型变化 |
小结 |
第四章 观音造像构成要素 |
第一节 背光 |
一 背光的产生 |
二 背光在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发展 |
三 阿嵯耶观音的舟形背光 |
四 《张胜温梵画卷》的背光 |
五 背光的造型意义 |
小结 |
第二节 法器 |
一 柳枝和净瓶 |
二 梵僧的柳枝净瓶 |
三 多臂观音的法器 |
第三节 莲座 |
一 早期莲座 |
二 南诏大理国时期的莲座 |
第四节 胁侍 |
第五节 手印 |
一 手印的来源 |
二 阿嵯耶观音的手印 |
三 梵僧观音的手印 |
小结 |
第五章 南诏大理观音造像与周边观音造像的融合 |
第一节 与汉地观音造像的融合 |
一 绘画 |
二 石窟造像与石刻造像 |
三 金铜造像 |
第二节 与吐蕃观音造像的融合 |
第三节 与中南半岛观音造像的融合 |
一 缅甸 |
二 柬埔寨 |
三 泰国 |
四 老挝 |
五 越南 |
六 印度尼西亚 |
第四节 与印度观音造像的融合 |
第六章 南诏大理观音造像及其信仰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形制、材质的演变 |
一 形制的演变 |
二 材质的演变 |
小结 |
第二节 《张胜温梵画卷》中观音的排序 |
一 前人的排序研究 |
二 排序梳理 |
三 十一面观音的地位 |
四 几种排序的理由 |
五 阿嵯耶观音信仰为核心的排序 |
小结 |
第三节 观音信仰的历史演变 |
一 传说:白族民间对观音的集体记忆 |
二 仪式与民间社会整合 |
三 信仰禁忌呈现的社会整合 |
四 文化的延续与传承 |
小结 |
结语 |
一 重理源流 |
二 艺术风格的演变 |
三 造像与社会整合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体育学科研究 |
二、学科交叉研究 |
三、体育学学科交叉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安排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
一、研究难点及解决办法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起点与分析维度的确立 |
第一节 学科的考辨和理解 |
一、学科的起源 |
二、学科的内涵 |
第二节 研究起点的确立 |
第三节 分析维度的确立 |
一、宏观层面——历史维度的确认 |
二、中观层面——知识流动维度的确认 |
三、微观层面——研究内容维度的确认 |
四、三个维度之间的逻辑关系 |
第三章 历史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
第一节 体育学主要分支学科演化历程 |
一、主要分支学科的确认 |
二、体育教育学 |
三、运动生理学 |
四、运动训练学 |
五、体育心理学 |
六、体育社会学 |
七、各个分支学科演化的特点 |
第二节 中国体育学学科演化历程 |
一、晚清时期(1860年-1910年) |
二、民国时期(1911年-1948年) |
三、改革开放前新中国(1949年-1977年) |
四、改革开放之后新中国((1978年-至今) |
五、中国体育学演化的特点 |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一、学科演进路径模型 |
二、学科交叉的动力机制 |
第四节 学科交叉视野下体育学演化路径分析 |
一、问题研究形态(15世纪文艺复兴至18世纪末) |
二、研究领域形态(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 |
三、学科范畴形态(19世纪末至今)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知识流动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第二节 我国体育学知识流动总体特征 |
一、我国体育学知识产量增长趋势 |
二、我国体育学跨学科知识流量增长趋势 |
第三节 基于自引与被自引对我国体育学跨学科知识流动的考察 |
一、我国体育学学科自引分析 |
二、我国体育学学科被自引分析 |
第四节 基于学科交叉测度指标对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的考察 |
一、学科交叉评价模型的构建和测度指标的选取 |
二、1981-198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三、1986-199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四、1991-199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五、1996-200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六、2001-200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七、2006-201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八、2011-201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第五节 基于知识流动网络对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结构演化的考察 |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的获取 |
二、知识流入视角下我国学科交叉结构演化 |
三、知识流出视角下我国学科交叉结构演化 |
四、对于我国体育学学科体系的探讨 |
第六节 基于学科分类对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的考察 |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的获取 |
二、知识流入视角下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 |
三、知识流出视角下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 |
四、对体育学学科性质的探讨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内容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一、文献检索策略 |
二、学科交叉知识的挖掘 |
三、学科交叉知识的展示 |
第二节 体育学与医学、生物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身体素质训练 |
二、学生体质健康 |
三、运动对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的影响 |
四、运动损伤 |
五、老年人体育 |
六、运动性疲劳 |
七、肥胖 |
第三节 体育学与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竞技运动心理学 |
二、体育教学 |
三、体育教育心理学 |
四、基础教育阶段体育教育 |
五、农村学校体育 |
六、体育专业研究生教育 |
第四节 体育学与经济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体育产业与体育市场化 |
二、体育营销 |
三、各分支产业的相关研究 |
四、体育旅游 |
第六节 体育学和信息科技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体育计算机辅助教学 |
二、体育传播 |
三、体育媒介事件 |
四、体育新闻 |
五、训练、比赛信息化 |
六、体育文献计量 |
第七节 体育学与人文类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奥林匹克文化 |
二、体育史 |
三、体育文化产业 |
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
五、体育翻译与体育英语教学 |
六、体育与艺术 |
第八节 体育学与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警察体育、体育犯罪、赛事安保 |
二、体育志愿者服务 |
三、体育赛事管理 |
四、体育法学 |
五、公共体育服务 |
第九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
二、对体育学基本理论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5)上海市文教系统奉贤“五·七”干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对象的确立 |
二、研究现状分析 |
三、结构框架和创新点 |
第一章 上海市文教系统“五·七”干校的发端(1969-1973) |
第一节 毛泽东的理想王国 |
一、《“五·七”指示》溯源 |
二、知识分子的工农结合之路 |
三、《“五·七”指示》与“文革”的发动 |
第二节 奉贤境内的文教“五·七”干校 |
一、“文革”在上海 |
二、上海市新闻出版、电影、文化“五·七”干校 |
第三节 奉贤文教“五·七”干校中的知识分子 |
一、生存状态 |
二、苦中作乐 |
第二章 上海市文教系统“五·七”干校的调整(1973-1978) |
第一节 “九·一三”事件之后 |
一、“五·七”干校面临危机 |
二、“五·七”干校的整顿 |
第二节 上海市文教系统“五·七”干校的并迁 |
一、上海市文化“五﹒七”干校成立 |
二、完成合并 |
第三节 上海文教系统干校中的外语培训班 |
一、背景 |
二、上海师范大学“五·七”干校外语培训班概况 |
三、办学评价 |
第四节 上海市文教系统干校中的翻译连 |
一、翻译连的产生 |
二、翻译机器 |
第三章 上海市文教“五·七”干校 |
第一节 建章立制 |
一、组织体制及干部配备 |
二、“三条途径、一个目的” |
第二节 基础建设 |
一、建筑房屋 |
二、道路、用水 |
第三节 七次轮训 |
一、第一期轮训 |
二、第二期轮训 |
三、第三期轮训 |
四、第四期轮训 |
五、第五期轮训 |
六、第六期轮训 |
七、第七期轮训 |
第四章 上海市文教系统“五·七”干校的结束 |
第一节 走向衰落 |
一、“文革”落幕 |
二、干校的困难与挽救 |
第二节 干校停办 |
一、中央的拨乱反正 |
二、干校的正式撤销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
一、毛泽东1966年7月8 日写给给江青的信 |
二、上海市文教系统“五·七”干校亲历者访谈实录 |
三、上海市文化“五﹒七”干校创作,组歌《“五﹒七”干校赞歌》 |
四、“五·七”干校题材期刊论文目录 |
附录二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清代“国语骑射”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
一、研究主题 |
二、学术回顾 |
三、理论方法 |
四、拟解决的问题与篇章结构 第一章 入关前“国语骑射”政策的确立 |
第一节 满洲先民的语言文字、骑射传统 |
一、满洲先民的语言文字 |
二、满洲先民的骑射传统 |
第二节 努尔哈赤与“国语骑射”政策的奠基 |
一、“我是谁” |
二、满文的创制与推行 |
三、崇尚“骑射”与改造“大箭” |
第三节 皇太极与“国语骑射”政策的确立 |
一、“我是满洲” |
二、改进满文 |
三、保持骑射,确立国策 第二章 顺治、康熙时代“国语骑射”政策的推行 |
第一节 顺治帝与“国语骑射”政策的推行 |
一、“首崇满洲” |
二、推行满文的举措 |
三、推行骑射的举措 |
第二节 康熙帝与“国语骑射”政策的贯彻 |
一、“满汉一体” |
二、贯彻“国语骑射”政策的举措 第三章 雍正、乾隆两朝“国语骑射”政策的强化 |
第一节 雍正帝对“国语骑射”政策的调整 |
一、“夷夏之辩” |
二、对“国语骑射”政策的调整 |
第二节 乾隆帝对“国语骑射”政策的强化 |
一、杀曾静,立正统 |
二、加强“国语骑射”教育 |
三、一统同文之盛 |
四、恢复“木兰行围” 第四章 清朝后期“国语骑射”政策的衰微与延续 |
第一节 清代“国语骑射”政策的衰微 |
一、“木兰行围”的继续与终止 |
二、翻译科的多易与停废 |
第二节 清代后期“国语骑射”政策的延续 |
一、“尚武精神”的延续 |
二、满语文的“国语”地位不变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
(7)清代治理回疆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范围及研究方法 三、研究状况 四、研究资料 第一章 |
新疆统一前清朝对回疆地区的经营政策 第一节 |
与回疆地区与互动关系的建立 第二节 |
控制哈密地区 第三节 |
争夺吐鲁番地区 第二章 |
新疆统一后清朝回疆民族政策的确立及其演变 第一节 |
清朝以大小和卓为回部长、和平统一南疆的政策及其失败 第二节 |
清朝"因俗而治"回疆民族政策的确立 第三节 |
乌什事变及清朝回疆治理政策的调整 第四节 |
"素赉璊案"及清朝加强对吐鲁番地区的控制 第五节 |
清朝处理萨木萨克问题的政策及其得失 第三章 |
嘉、道、同、光时期清朝回疆政策的调整 第一节 |
《回疆则例》的编纂实行 第二节 |
回疆事件与和卓后裔入侵 第三节 |
清朝回疆善后及治理政策的调整 第四节 |
嘉庆以后清朝回疆政策的检讨 第四章 |
新疆建省及清朝对回疆的新治理政策 第一节 |
新疆建省的背景及经过 第二节 |
新、伊分治局面的形成 第三节 |
伯克制度的废除 第四节 |
哈密、吐鲁番的改土归流 第五节 |
回疆地区的郡县建置 第六节 |
新疆建省的评价 第五章 |
清代回疆地区的边防政策 第一节 |
回疆地区的换防兵制及其演变 第二节 |
回疆地区的军台、卡伦制 第三节 |
回疆地区的城池建设 第六章 |
清代回疆地区的经济政策 第一节 |
回疆地区的田、赋政策 第二节 |
回疆地区的商贸政策 第七章 |
清代回疆地区的教育政策 第一节 |
清代封建科举教育在回疆地区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
清末新政以后回疆地区的教育发展概况 第三节 |
清代回疆地区的伊斯兰经堂教育概况 第八章 |
清代回疆地区的伊斯兰教政策 第一节 |
禁止非法宗教活动 第二节 |
政教分离、限制利用宗教 第三节 |
尊重伊斯兰文化习俗 第四节 |
利用与防范回疆望族 第五节 |
区别对待白山派与黑山派 附图表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
四、浅述工程技术知识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D]. 崔艳英. 山西大学, 2020(12)
- [2]南诏大理国时期观音造像研究[D]. 龚吉雯. 云南大学, 2019(09)
- [3]《安多研究》(汉、藏)总目[J]. 杨才让塔,石超琼. 中国藏学, 2018(S1)
- [4]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D]. 李博. 福建师范大学, 2018(12)
- [5]上海市文教系统奉贤“五·七”干校研究[D]. 杨琳琳.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6]清代“国语骑射”政策研究[D]. 刘彦臣. 东北师范大学, 2010(10)
- [7]清代治理回疆政策研究[D]. 王力. 兰州大学, 2010(10)
- [8]2006年中国近代史论着目录[J]. 刘丽,胡槿,杜华. 近代史研究, 2007(05)
- [9]1997年中国近代史论着目录[J]. 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 近代史研究, 1998(05)
- [10]税收论文篇目辑览[J]. 耿正洁. 税收纵横, 1989(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