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某住宅小区电蓄热采暖技术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高新雅[1](2021)在《村镇住宅电负荷分级及无增容优化策略》文中研究指明
杨安云[2](2021)在《面向风电消纳的含电动汽车和储能的广域负荷优化调度研究》文中指出
李静[3](2021)在《基于负荷预测的区域供热控制模型实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诸多供热方式中,区域供热是北方城市重要的供热方式之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减少污染并提高室内舒适度是供热系统必然的发展方向。通过对供热系统的控制和运行进行优化调节,能够提高室内舒适度和降低系统能耗。本文研究的重点是探讨实际工程应用中常用控制方法的性能优劣以及探寻如何改进。以新疆库尔勒市某大型区域供热系统为对象进行研究,该供热系统控制方法采用目前广泛应用的气候补偿器,由于供热系统的大惯性和大滞后性等特点,采用气候补偿器调控使得供热负荷与实际供热需求差距较大。针对气候补偿器的局限性,本文选取了更为先进的负荷预测控制方法,对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展开研究。具体研究内容有:在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基础上,利用热容量质点系法和集总参数法进行简化并建立区域供热系统各部分的动态数学模型。基于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供热系统动态仿真模型。对气候补偿器的性能进行研究,根据供热管网的供热量、建筑物热负荷和散热器的散热量三者相等的原理建立基于室外温度补偿的控制模块。以实际工程2020上半年和下半年供暖期监测室外温度为基础,对系统进行动态仿真,结果表明室内温度控制在20±2.5℃。根据历史气象参数对建筑物热负荷进行预测,利用Simulink建立仿真控制模块进行动态仿真,得到室内温度动态响应曲线,结果控制在19±1℃。通过对这两种控制方式下实测数据和模拟数据的相对误差百分比进行误差分析验证了两种仿真模型的合理性。在室外温度补偿控制和负荷预测控制方式下分别对供热系统的室内温度、建筑热负荷、散热器供热量以及供热系统耗电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负荷预测控制的供热系统节能率达到13.5%,显示出负荷预测控制方法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有较好前景。
乔清锋[4](2020)在《辽宁友谊宾馆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节能策略研究》文中指出辽宁友谊宾馆分布式能源系统采用以地下水源热泵机组为主,电蓄热和太阳能为辅的分布式能源系统。本课题通过调研其分布式系统在冷热源选取上的多样化及在夏季和冬季的设备运行状态,根据辽宁友谊宾馆地理位置及建筑负荷需求的特殊性,制定出适合辽宁友谊宾馆分布式能源系统运行的节能策略,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通过项目施工图纸等资料,收集建筑概况、技术方案、系统形式、设备选型等相关信息。同时查阅系统能效测试的相关标准及规范,通过现场测试得到实际运行的机组性能系数及系统能效比。结合系统近两年能耗及运行数据,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可得,在整个能源系统中热泵系统能耗约占60%,电蓄热能耗约占20%。因此本课题提出友谊宾馆节能策略的制定主要从热泵机组运行时间、开机策略及变频调节开展,同时对承担部分建筑供暖的电蓄热供暖经济性进行计算论证。为了减少机组的运行时间,通过从DesT模拟中获取沈阳地区全年温湿度变化及对建筑的动态负荷进行模拟分析,提出了夏季节夜间自然通风及过渡季节新风直接供冷的节能策略。然后,通过Fluent对夏季四种状况下夜间自然通风时室内环境进行模拟分析,最终得出当在tw<28℃时,通过夜间的自然通风可适当延迟第二天空调机组的开机时间,达到节能运行的目的;同时对宾馆过渡季节采用新风直接供冷的可行性及节能率进行计算分析。基于DesT能耗模拟预测数据,根据3个机房热泵机组配置制定了逐台启动法和平均负荷法两种开机策略。通过热泵机组数学能耗模型分别对每个机房在这两种开机策略下的运行能耗进行计算,发现运用平均负荷法开机策略比逐台启动法节能。同时通过DesT建筑负荷模拟数据,找出对应天气所需的机组负荷,制定便于机组运行人员操作简单易懂的运行调控策略,最大限度节约系统的运行能耗。为了进一步达到节能目的同时采用变频调节,运用实测数据计算主机性能系数和水系统输送能效与标准值进行对比,对整个水源热泵机组系统的变频调节节能效果进行计算分析,验证了变频技术的引入可以实现整个能源系统的节能目的。热泵机组无法满足辽宁友谊宾馆所有建筑供暖,通过对地下水源热泵、电蓄热、燃气锅炉三种供暖方式的运行费用、能耗及初投资的计算对比分析,最终得出在首选最经济的地下水源热泵供暖无法满足供暖需求时,选择电蓄热供暖是最经济的。
康佳莹[5](2020)在《新型相变蓄热地板采暖模块研发》文中研究表明全球面临的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压力与日俱增,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势在必行。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因燃煤供暖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为清洁能源采暖创造了发展空间。东北地区风电资源丰富,为了提高风电的利用率,电供暖逐渐被广泛应用。然而,风电利用面临诸多挑战,直供式电供暖系统因其供热成本高,电网峰谷差较大等原因,在应用技术推广上存在许多困难。将相变蓄热材料和建筑围护结构相结合,开发适用于电采暖的装配式建筑构件,可实现谷电价蓄热,峰电价放热,合理的利用了峰谷电价,提高供热经济性,实现了电网的“削峰填谷”,为清洁能源供暖快速发展创造条件。本研究设计开发了一种新型相变蓄热地板采暖模块,以石蜡微胶囊作为低温相变蓄热材料,将石蜡胶囊化封装并与建筑材料结合,以铝颗粒(铝粉末)为强化传热材料,提高石蜡导热率,利用石膏或水泥砂浆等建筑材料作为基材,加强了结合性,设计与电采暖发热装置结合的相变蓄热电采暖建筑构件模块,利用热特性实验,确定铝颗粒和石蜡微胶囊混合的最佳比例和相变蓄热过程。运用Fluent软件模拟,以相变蓄热层为纯水泥砂浆、石蜡微胶囊/铝颗粒/水泥砂浆、石蜡微胶囊/铝颗粒/石膏三组不同的复合相变模块作对比分析,模拟了石蜡微胶囊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过程,蓄放热性能。通过六组样本模块的热特性实验得出测试数据,分析了其蓄放热性能。结合graph prism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得出蓄热层内添加42℃石蜡微胶囊/铝颗粒/水泥砂浆为复合相变材料的蓄热放性能最佳,可充分利用夜间的谷时电价蓄存热量,满足日间采暖需求。通过复合相变蓄热材料建筑构件与电采暖装置的结合,有效利用富裕的风电和峰谷电价差,实现经济供热需求,降低了电供暖成本,为清洁能源供热发展和节能减排提供技术支撑,为我国清洁能源供暖未来发展创造条件。
仲逸,沈甜甜[6](2020)在《面向新能源消纳的电能替代技术分析》文中指出环境问题是制约经济发展、影响人民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有效治理环境问题,八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电能代替的指导意见》,有效促进了电能替代工作的开展。文章主要阐述了新能源消纳电能替代技术的作用,以及该技术运用的实施案例,以供参考。
周淑慧,孙慧,王晨龙,梁严[7](2020)在《政策驱动下的中国北方农村地区清洁取暖方式》文中指出北方农村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是我国能源消费革命、农村生活方式革命的重要内容,也是重大民生工程和暖心工程,如何兼顾其经济性、适用性和环保要求备受关注。为此,以农村清洁取暖重点地区——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为研究对象,在现场调研、入户实测的基础上,从技术、经济和环保3个维度,对该区4种主要的清洁取暖方式(燃气壁挂炉、蓄热式电暖器、空气源热泵和清洁煤炭取暖)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燃气壁挂炉替代燃煤取暖是较为经济的选择,但应严把产品能效和排放准入关,建议城镇和经济较发达的农村地区燃气采暖普及推广节能环保的冷凝式壁挂炉;②农村既有建筑普遍缺乏保温措施、采暖能耗高,应重视保温隔热措施,建议推进清洁采暖过程中同步实施房屋节能改造并给予适当补贴,结合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集中供暖;③洁净煤取暖在部分农村地区较长时间内仍将存在,但须严格煤质监管,建议采取"洁净型煤+专用炉具+一氧化碳监测"整套措施;④坚持因地制宜方略,各地应立足资源禀赋,选择合适的取暖路径和取暖设备,可再生能源丰富、电网配套条件好的地区,宜重点推广蓄热式电暖器或空气源热泵取暖;⑤关注农村"后煤改气、煤改电"时代的平稳运行问题,建议从国家层面统筹研究制定补贴退出方式及退出后的贫困户精准补贴问题,注重环保政策和绿色发展理念的宣传贯彻,真正做到"改得起、用得起、愿意用"。
王汝鑫[8](2019)在《电锅炉和燃气锅炉联合供热系统热源配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面临严峻的能源和环境问题,这对耗能较大的供热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政府针对这些问题也做了很多努力,煤改电、煤改气正在我国各供暖地区推行。利用电锅炉借助风电采暖、同时利用天然气作为小型供热燃气锅炉的燃料,可以有效解决利用燃煤锅炉供热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本文从对环境影响、能耗和经济性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对电锅炉和燃气锅炉联合供热系统热源配置进行优化,以得到对环境影响小、能耗低且经济的联合供热系统热源配置方案。首先,应用无因次综合公式确定采暖热负荷延续时间曲线,并根据采暖建筑所在地的气象参数与采暖建筑的功能,确定电锅炉承担设计热负荷比的取值范围,同时将不同电锅炉承担设计热负荷比确定为联合供热系统热源配置方案。本文以电锅炉承担设计热负荷比作为自变量,建立了电锅炉和燃气锅炉联合供热系统的热源配置优化数学模型。其次,应用模糊优选原理的多目标单元系统模糊优选模型建立热源配置优化数学模型的达成函数,并应用MATLAB编程对其进行求解,得出较优的电锅炉和燃气锅炉联合供热系统的热源配置方案。这为不同地区不同采暖建筑的电锅炉和燃气锅炉联合供热系统的热源配置方案优选提供了一种计算方法。在求解达成函数过程中,本文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目标的权重,同时因本文所研究目标均为成本型的,故应用成本型隶属度函数计算各目标的相对隶属度。最后,以河北省张家口市采暖建筑面积为22.7万平方米的某住宅小区为例,对其电锅炉和燃气锅炉联合供热系统进行研究分析。本文通过计算分析获得分别以环境、能耗或经济为目标的较优热源配置方案,并将这些方案与通过解热源配置优化数学模型得出较优的热源配置方案(电锅炉承担设计热负荷比0.9225)进行对比分析。最终可得综合考虑三方面因素获得较优热源配置方案优于仅考虑单因素获得的较优热源配置方案。本文还对电锅炉和燃气锅炉联合供热系统的费用年值和热源配置优化方案做了能源价格的敏感性分析,得到不同能源价格范围所对应的较优热源配置方案,为不同能源价格下的电锅炉和燃气锅炉联合供热系统热源配置提供参考。同时经分析可知,在一定的能源价格波动的范围内热源配置方案(电锅炉承担设计热负荷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李浩鹏[9](2019)在《综合能源系统设计与应用方法》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与日俱增,不能单单依靠化石燃料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综合能源系统作为能源互联网的主要组成部分,实现了多种能源形式的转换以及多种能源网络的互联互通,是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面向安置区的实际能源需求,依托本地的能源资源禀赋,构建与建设目标相协同的综合能源综合利用体系。充分利用本地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优化安置区的能源结构,提升能效,降低输入能源消费总量,探索多种类型能源灵活交易模式,推动新能源产业链健康发展和商业模式创新,打造成为“清洁零碳、安全高效、协同共享、绿色出行”的综合能源利用示范区。最后,对综合能源系统的研究方向以及未来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和分析。本文主要对安置区资源与现状分析。通过对安置区的地热资源、光照资源、电力资源及建筑物进行供暖需热负荷、供热需热负荷、供冷需热负荷等的热负荷需求计算分析,并结合光伏发电系统发电量的计算,最后对综合能源需求进行预测。同时对安置区综合能源进行布局规划。通过对安置区的资源进行现状分析,面向安置区的实际能源需求,综合考虑能源资源赋存、基础条件等,制定合理的能源规划,构建与建设目标相协同的综合能源综合利用体系。针对用户多种用能需求开展多能源互补协调规划,基于“互联网+”,通过用户能效管理系统、能源大数据、智能运维系统,形成源、网、荷、储高效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为推动新能源综合利用的深度和广度奠定技术支撑条件。最后构建综合能源信息管理平台。通过信息能量深度耦合以及多能源系统的广泛集成,为综合能源服务提供数据基础和决策支撑。平台将结合综合能源基础物理设施规划和建筑设计,引入泛在物联网、能源数据智能聚合、多能协同优化调度、BIM建模分析等技术,进行综合能源生产、传输、消费、管控等全过程管理应用,实现多种形式能源的高效生产、灵活控制以及智能化利用,全面反映安置区能源应用状况,提安置区能源供需协调能力。
裴元杰,李天一,李磊[10](2019)在《无增容智能电供暖系统的配电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结合某住宅小区实际工程设计案例,从电采暖的种类、相对市政供暖的居民销售价格优势、无增容智能电供暖系统原理及设计应用等方面,对住宅用无增容智能电供暖系统的全过程配电设计进行分析,并提供了解决方案。
二、某住宅小区电蓄热采暖技术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某住宅小区电蓄热采暖技术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3)基于负荷预测的区域供热控制模型实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供热系统研究现状 |
1.2.2 供热负荷预测方法 |
1.3 本文工作 |
2 区域供热系统数学模型 |
2.1 传热相关理论基础 |
2.2 围护结构数学模型 |
2.2.1 建立外墙数学模型 |
2.2.2 建立屋顶数学模型 |
2.2.3 建立地面数学模型 |
2.2.4 建筑供暖热负荷 |
2.3 锅炉动态数学模型 |
2.4 管网供回水管道动态数学模型 |
2.5 循环水泵数学模型 |
2.6 散热器动态数学模型 |
2.7 建筑物室内温度模型 |
2.8 本章小结 |
3 区域供热系统仿真模型建立 |
3.1 MATLAB/Simulink简介 |
3.2 供暖系统仿真模块的建立 |
3.2.1 围护结构仿真模块 |
3.2.2 锅炉仿真模块 |
3.2.3 供热管网仿真模块 |
3.2.4 循环水泵仿真模块 |
3.2.5 散热器仿真模块 |
3.2.6 建筑物室内温度模块 |
3.3 建立供暖系统仿真模型 |
3.3.1 工程概况 |
3.3.2 区域供热系统模型建立 |
3.4 本章小结 |
4 实例工程控制系统仿真 |
4.1 实例工程控制系统介绍 |
4.2 系统模型仿真步骤 |
4.3 基于室外温度补偿的控制模型搭建 |
4.3.1 供暖系统调节原理 |
4.3.2 建立供暖控制模块 |
4.3.3 仿真模型的建立及运行结果 |
4.3.4 模型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5 负荷预测控制模型的建立 |
5.1 常用负荷预测方法 |
5.2 负荷预测的原理 |
5.2.1 对历史数据的挖掘 |
5.2.2 热网的运行调节 |
5.3 负荷预测控制的供热系统模型建立 |
5.3.1 建立负荷预测调节仿真模块 |
5.3.2 连接模块的建立 |
5.3.3 负荷控制的供热系统模型建立及运行结果 |
5.3.4 负荷预测效果分析 |
5.4 模型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6 供热系统控制策略效果对比分析 |
6.1 室外温度补偿控制和负荷预测控制的控制效果对比分析 |
6.2 供热系统能耗分析 |
6.2.1 水泵耗电量分析 |
6.2.2 锅炉耗电量分析 |
6.2.3 供热系统耗电量计算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辽宁友谊宾馆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节能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来源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发展研究现状 |
1.3.1 新风系统节能控制策略研究 |
1.3.2 机组调控策略研究现状 |
1.3.3 水泵变频研究现状 |
1.3.4 电蓄热技术发展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友谊宾馆建筑动态负荷模拟计算 |
2.1 辽宁友谊宾馆分布式能源系统简介 |
2.1.1 水源热泵系统 |
2.1.2 电蓄热供暖系统 |
2.1.3 太阳能生活供热系统 |
2.1.4 系统各项能耗统计分析 |
2.2 DesT软件简介 |
2.2.1 DesT主要特点 |
2.2.2 DesT能耗模拟步骤 |
2.2.3 地理位置和气候数据 |
2.3 友谊宾馆动态负荷模拟 |
2.3.1 建筑模型参数设置 |
2.3.2 建筑负荷模拟结果及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风节能运行策略研究 |
3.1 夏季工况节能策略 |
3.1.1 自然通风原理 |
3.1.2 FLUENT模型建立 |
3.1.3 各个工况数值模拟对比分析 |
3.1.4 客房舒适性验证 |
3.2 过渡季节新风直接供冷 |
3.2.1 新风直接供冷基本原理 |
3.2.2 新风供冷可用时间确定 |
3.2.3 新风直接供冷增加的耗能量及节能率 |
3.3 本章结论 |
第4章 水源热泵机组的运行优化策略 |
4.1 水源热泵机组运行效率影响因素 |
4.2 友谊宾馆水源热泵机组的运行模式 |
4.2.1 友谊宾馆主要设备参数 |
4.2.2 友谊宾馆管理控制平台介绍 |
4.3 能耗模型的建立 |
4.3.1 水源热泵机组部分负荷性能分析 |
4.3.2 多机模型和优化目标 |
4.4 热泵机组运行能耗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输送系统变频节能效果分析 |
5.1 水泵变流量调节原理 |
5.2 水泵的相似定律 |
5.3 水源热泵机组性能系数 |
5.4 水系统输送能效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电蓄热供热的经济性分析 |
6.1 电蓄热技术介绍 |
6.2 电蓄热系统简介 |
6.2.1 设备简介 |
6.2.2 系统运行策略 |
6.3 经济性分析 |
6.3.1 电蓄热经济性计算 |
6.3.2 水源热泵经济性计算 |
6.3.3 燃气锅炉供热经济性计算 |
6.4 地下水源热泵可行性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5)新型相变蓄热地板采暖模块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电供暖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相变蓄热材料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3 相变蓄热电供暖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4.1 创新点 |
1.4.2 主要研究方法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复合相变蓄热采暖模块结构设计 |
2.1 相变蓄热采暖模块设计 |
2.1.1 发热源的选择 |
2.1.2 相变材料的筛选 |
2.1.3 传热材料的筛选 |
2.1.4 支撑材料的选取 |
2.2 相变蓄热材料热特性实验 |
2.2.1 实验过程 |
2.2.2 实验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相变蓄热电采暖结构理论计算与模拟 |
3.1 热过程理论计算 |
3.1.1 相变蓄热层结构加热过程计算 |
3.1.2 相变蓄热层结构放热过程计算 |
3.1.3 相变蓄热结构的热效率 |
3.2 相变蓄热结构模拟 |
3.2.1 模块模型的建立 |
3.2.2 模型参数及模型简化 |
3.2.3 数学模型 |
3.3 模拟结果分析 |
3.3.1 水泥砂浆材料模拟结果分析 |
3.3.2 石蜡微胶囊/铝/水泥砂浆复合相变材料模拟结果分析 |
3.3.3 石蜡微胶囊/铝/石膏复合相变材料模拟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相变蓄热电采暖结构热性能实验 |
4.1 实验方案设计 |
4.2 实验台搭建 |
4.2.1 测温点分布设计 |
4.2.2 实验台外部结构设计 |
4.2.3 实验台内部结构设计 |
4.2.4 实验仪器 |
4.3 实验过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验结果分析 |
5.1 蓄热过程结果分析 |
5.2 放热过程结果分析 |
5.3 实验结果数据处理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六组地板模块蓄热过程温度数据表 |
附表2 六组地板模块放热过程温度数据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面向新能源消纳的电能替代技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电能代替技术的必要性 |
2 电能代替技术的分类 |
2.1 电熔炉技术 |
2.2 热泵技术 |
2.3 电蓄冷、电蓄热技术 |
3 清洁能源电蓄热供暖案例 |
3.1 工程概况 |
3.2 电能代替技术具体实施方案 |
4 结束语 |
(7)政策驱动下的中国北方农村地区清洁取暖方式(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不同清洁取暖方式的性能与特点 |
1.1 天然气取暖 |
1.2 电取暖 |
1.3 热泵取暖 |
1.4 燃煤取暖 |
2 不同取暖方式的经济性比较 |
2.1 燃气壁挂炉取暖 |
2.1.1 设备购置费 |
2.1.2 设施配套费 |
2.1.3 燃料费用 |
2.2 蓄热式电暖器取暖 |
2.2.1 设备购置费 |
2.2.2 设施配套费 |
2.2.3 燃料费用 |
2.3 空气源热泵取暖 |
2.3.1 设备购置费 |
2.3.2 设施配套费 |
2.3.3 燃料费用 |
2.4 清洁煤炭取暖 |
2.4.1 设备购置费 |
2.4.2 设施配套费 |
2.4.3 燃料费用 |
2.5 经济性比较结果 |
2.5.1 无补贴情况 |
2.5.2 有补贴情况 |
3 不同取暖方式的大气污染物排放 |
3.1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3.1.1 燃气壁挂炉 |
3.1.2 燃煤采暖炉 |
3.2 污染物排放实测 |
3.2.1 燃气壁挂炉 |
3.2.2 燃煤采暖炉 |
4 结论与建议 |
(8)电锅炉和燃气锅炉联合供热系统热源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2章 联合供热系统热源配置优化模型建立 |
2.1 供暖热负荷延续时间图 |
2.2 联合供热系统能耗模型 |
2.2.1 天然气耗量 |
2.2.2 电力耗量 |
2.2.3 系统能耗 |
2.3 联合供热系统经济模型 |
2.3.1 初投资 |
2.3.2 运行费用 |
2.3.3 费用年值 |
2.4 联合供热系统约束条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联合供热系统热源配置优化模型求解 |
3.1 优化问题求解方法 |
3.1.1 优化问题的分类 |
3.1.2 解最优化问题的方法 |
3.2 模糊优选方法求解热源配置优化数学模型 |
3.2.1 模糊优选方法介绍 |
3.2.2 电锅炉和燃气锅炉联合供热系统层次模糊优选指标体系 |
3.2.3 系统优选指标权重 |
3.2.4 相对隶属度 |
3.2.5 目标达成函数建立 |
3.2.6 层次模糊优选阈值 |
3.3 联合供热系统热源配置优化数学模型求解程序 |
3.3.1 热源配置优化数学模型求解流程 |
3.3.2 程序结构及功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工程案例分析 |
4.1 工程概况 |
4.1.1 建筑概况 |
4.1.2 供热季室内外设计参数 |
4.2 热工计算 |
4.2.1 热负荷计算 |
4.2.2 联合供热系统热负荷延续时间曲线 |
4.3 联合供热系统评价指标计算分析 |
4.3.1 能耗 |
4.3.2 费用年值 |
4.3.3 相对优属度 |
4.4 以不同目标得出的较优热源配置方案的对比分析 |
4.4.1 设计阶段对比分析 |
4.4.2 模拟运行阶段对比分析 |
4.5 联合供热系统能源价格敏感性分析 |
4.5.1 能源价格对费用年值敏感性分析 |
4.5.2 能源价格对联合供热系统热源配置方案的敏感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综合能源系统设计与应用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安置区资源与现状分析 |
2.1 地热资源 |
2.1.1 安置区地热地质条件 |
2.1.2 地热资源储量计算 |
2.2 光照资源 |
2.3 电力资源 |
2.4 建筑物分析 |
2.5 综合能源需求预测 |
2.5.1 热负荷需求 |
2.5.2 冷负荷需求 |
2.5.3 电负荷需求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安置区综合能源布局规划 |
3.1 安置区综合能源布局规划 |
3.2 多能协同网络 |
3.2.1 低碳建筑直流供电网络 |
3.2.2 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网络 |
3.2.3 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 |
3.3 集中式能源站 |
3.3.1 能源形式 |
3.3.2 电锅炉 |
3.3.3 典型应用场景 |
3.4 分布式能源站 |
3.4.1 能源形式 |
3.4.2 典型应用场景 |
3.4.3 综合能源运行策略 |
3.4.4 配置蓄热、蓄冷、蓄电运行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建设 |
4.1 平台构成 |
4.2 建设内容 |
4.3 架构设计 |
4.3.1 技术架构 |
4.3.2 功能架构 |
4.4 应用功能设计 |
4.4.1 能源监测 |
4.4.2 能源调控 |
4.4.3 能源分析 |
4.4.4 能源运营 |
4.5 智慧能源管控平台效益分析 |
4.5.1 经济效益 |
4.5.2 应用案例经济性分析 |
4.5.3 投资估算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无增容智能电供暖系统的配电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电采暖的种类 |
2 电采暖供暖季居民销售价格的计算 |
3 无增容智能电采暖系统的系统原理 |
4 本项目无增容智能电采暖系统的配电设计 |
4.1 系统设计 |
4.2 平面设计 |
5 结束语 |
四、某住宅小区电蓄热采暖技术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村镇住宅电负荷分级及无增容优化策略[D]. 高新雅.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2]面向风电消纳的含电动汽车和储能的广域负荷优化调度研究[D]. 杨安云. 长春工程学院, 2021
- [3]基于负荷预测的区域供热控制模型实例研究[D]. 李静. 中原工学院, 2021(08)
- [4]辽宁友谊宾馆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节能策略研究[D]. 乔清锋.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 [5]新型相变蓄热地板采暖模块研发[D]. 康佳莹. 吉林建筑大学, 2020(04)
- [6]面向新能源消纳的电能替代技术分析[J]. 仲逸,沈甜甜. 南方农机, 2020(10)
- [7]政策驱动下的中国北方农村地区清洁取暖方式[J]. 周淑慧,孙慧,王晨龙,梁严. 天然气工业, 2020(03)
- [8]电锅炉和燃气锅炉联合供热系统热源配置研究[D]. 王汝鑫.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2019(08)
- [9]综合能源系统设计与应用方法[D]. 李浩鹏. 华北电力大学, 2019(01)
- [10]无增容智能电供暖系统的配电应用[J]. 裴元杰,李天一,李磊. 智能建筑电气技术,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