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评点2000转身看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张东昀[1](2021)在《《才子牡丹亭》研究》文中指出
乌日汉[2](2020)在《哈斯宝、毛宗岗人物塑造理论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哈斯宝是蒙古族小说理论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论家、翻译家。他学习借鉴金圣叹、毛宗岗等小说理论家的丰厚理论,有力推动了蒙汉文学交流的同时,丰富了蒙古族文论遗产。毛宗岗是生活于清初的文学批评家。他对《三国演义》的评点成为中国小说批评史上的经典,上承金圣叹,下启脂砚斋、哈斯宝,影响深远。本文从小说人物塑造技巧入手,比较研究了哈斯宝和毛宗岗在人物形象创作思想上的异同。根据文学发展的继承与创新规律,将哈斯宝创作技巧、思想内涵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比较研究,对把握哈斯宝学习借鉴中国古典小说理论的轨迹以及挖掘其文论的独特性有重要意义。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论三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简单梳理明清小说评点概况以及毛宗岗、哈斯宝研究的相关问题。正文分为四章内容,前三章分别从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关系设置和人物出场安排等方面详细论述哈斯宝和毛宗岗在人物塑造技巧上存在的异同。第四章通过比较哈斯宝和毛宗岗在人物形象创作思想上的异同,总结出哈斯宝在学习借鉴金圣叹、毛宗岗等评点家的评点传统的同时,以独特的见解扩充并提升蒙古族小说批评内涵,构建了蒙古族小说文论。
孙琳[3](2019)在《水浒忠义观的建构与解构》文中研究指明“水浒”特有的绿林题材形成与传播于特定历史时期,对题材及社会价值的不同评判令其主题阐释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在“水浒”接受过程中,绿林题材与各不同时代的价值判断紧密融合,其“意义”虽不离“含意”,但往往产生截然不同的主题阐释结果。“诲盗”与“忠义”是“水浒”两种基本的主题归纳,表面上水火不容,实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从题材角度而言,“水浒”叙述的是绿林故事,“以暴易恶”的“法外”情节与人物屡见不鲜,虽有招安“归正”、清庙传名的结局,但“法外之行”是题材的重要部分,“诲盗”是对特殊题材社会效果的担忧;从主导意旨而言,特定时代的编创者、接受者对“水浒”大多持宽容态度,认为绿林人士本属“乱民”而非“贼民”,“为乱”是被逼无奈的选择,“忠义”是对“水浒”本身存在价值的肯定。“水浒”主题阐释虽有多种,但“忠义”在不同时代的内涵变化更为明显和关键,而像“诲盗”“伪忠义”等论点实则亦可视作为“忠义”内涵的不同表现,“农民起义说”“为市民写心说”“忠奸斗争说”“游民说”等亦可视作“忠”之对象由“君”转向于“民”或“国家”的某种变形,相对其他主题论而言“忠义观”的包容性更强一些。水浒“忠义观”有一个建构与解构的过程,“建构”指的是宋元时期的“忠义”价值观念经李若水、龚开、陆友仁、元代水浒戏等由外而内与水浒绿林题材逐渐结合的过程,水浒忠义观在明代百回本《忠义水浒传》中体现的最为明显;然而绿林题材与“忠义”之间的裂痕始终难以弥合,故而建构渐趋完成的同时解构亦已开始,此种解构指的是传统“水浒忠义观”中“忠义”与“非忠义”矛盾的凸显,经由金圣叹、清初水浒戏、清代水浒续书等不断放大和批判此种矛盾,传统“水浒忠义观”被质疑;清末民初在君主专制崩解的背景下,“水浒忠义观”渐成为新式的“忠”与“义”组合,“忠”之对象由君而民、而国、而民族,“义”之平等性渐而提升,新式“忠义观”得以重构。值得注意的是,建构与解构的发生是共时而非先后,一方面是创作者的情感寄托,另一方面又取决于读者和评者的价值立场,“忠义”作为一种悖论始终伴随水浒的产生与传播,即使“非忠义”“反忠义”亦是“忠义观”的某种变体。鉴于精力和学力有限,水浒“忠义观”研究的时间范围主要限定在自宋至清的古代阶段,其中有少部分延伸到近、现代阶段。一、主题内涵与“水浒”的经典化文学作品的主题研究向来是我国文学研究尤其是小说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我国“小说”一词和相关作品早在先秦时期即已出现,经魏晋、唐、宋的创作实践,明、清时期“小说”作为文学体裁之一无论是篇幅,还是内容含量及社会价值,均由“不经之作”而逐渐成为新的“经典”。在小说地位提升的过程中,不同时代的主流价值观念亦添加于具体作品之上,令小说的“意义”更趋近于“道”,这一点在主题阐释中体现的尤为明显。《水浒传》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小说观念现代化的结果,这也是最深层的原因;直接原因则有明代中后期文化专制统治的放松,统治者对小说的倡导与宽容,士大夫的推崇与评点,市民阶层的兴起,文化的普及,印刷技术的迅速发展等。与其他小说不同,“水浒”有其特殊的绿林题材,在经典化过程中“水浒”与“忠义”这一当时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的融合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二、水浒“忠义观”的建构历史上的宋江事迹发生和传播于宋朝,在靖康之难、南宋偏安、文强武弱的时代背景下,类似对宋江等“匪寇”招安并赐予官爵以期其为国出力的事在南宋大量发生,“忠义”是当时社会自上而下公认的主流价值观念。李若水作诗《捕盗偶成》,提出“招安非良策”,对接受招安的“匪寇”是否“忠义”表示质疑。只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南宋朝廷自顾尚且不暇,招安是朝堂无奈的选择;乱世之中落草绿林的“匪寇”各有各的无奈,招安是他们真心的期望,而“为国立功”则是他们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忠义军、忠义民、忠义人等在特定时代受社会普遍认同,这是水浒“忠义观”建构的时代基础。龚开出于宋遗民心态作《宋江三十六赞》,在序言中称宋江一类的“盗中之圣”尚具“义勇”,借对绿林的“赞”批判祸乱天下的“乱臣贼子”。元代陆友仁曾舟过梁山泺,结合龚开“画赞”作诗对历史进行反思,提及宋江征方腊取得战功一事,并隐讳地指出“乱自上作”。早期“水浒戏”推崇梁山“替天行道”的“公正”,实是元代社会核心价值观念的体现,这也成为水浒“忠义”中偏“义”的一方面表达。李若水、龚开、陆友仁及早期水浒戏对“水浒忠义”的态度并不相同,但均在有意无意地营造一种“水浒”与“忠义”之间的联系,实是时代价值观念的外在表现。三、《忠义水浒传》的“忠义”表现百回本《忠义水浒传》是“水浒”故事的凝练与集中,明代现存大多数小说版本中均将“忠义”置于明显的位置,文本中“忠义”亦多次重复呈现,这既是小说编创时的意旨表达,也是当时社会价值观念的文学体现。只是儒家传统意义上的“忠义”本来有“对等”“适宜”之意,“水浒忠义观”本身内涵强调的则是单向度“臣”对“君”的服从,“忠义”实则为“忠”。小说以文学叙事手段创建了朝堂“无忠义”的特殊语境,其中君主昏聩、奸佞擅权、胥吏腐败,致令有能者无法安居于庙堂和“法内”社会,只得“被逼上梁山”。“忠义”的代表人物宋江历经曲折,虽竭力数次避免“落草”,但最终还是上了梁山。成为“匪盗”的宋江在山寨营造“忠义”氛围,极力谋求招安,重新回归“法内”社会之后,借征辽、征方腊行“忠义”之行,被鸩死之时仍不舍“忠义”,终得清庙留名。百回本《忠义水浒传》塑造的宋江是文学中的“忠义”形象,是水浒“忠义观”的坚实文本基础。四、“水浒忠义观”的倡导与质疑伴随小说的广泛传播,“忠义”己成为“水浒”得以存在的独特价值标签。“水浒戏”虽多截取“水浒”之一段或一人物而演绎,明代中后期的林冲、武松、宋江等戏曲故事中虽有偏重的不同但均体现了“忠义”主旨,可见水浒“忠义观”之深入人心。序跋和评点是明清之际小说研究的重要形式,对“水浒”主题的阐释更为直接,且大多不离“忠义”左右,只是称扬者以“忠义”赞之,质疑者以“伪忠义”贬之。倡导“水浒忠义”者亦有不同表现,如天都外臣将“水浒”誉为“国医”,李贽称赏着书者用心之“发愤”,容与堂等版本评点中多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忠义”的归纳,是“忠义”的不同变体。金圣叹在明末起义频繁的时代背景下,质疑“招安”者忠义与否的问题,指出小说《水浒传》中“忠义”的内在矛盾。金圣叹作五篇序言从各个角度阐述“水浒”作者并无“忠义”的意旨表达,小说只是出于才子“锦心绣口”的“闲暇之作”,试图将小说从“载道”的重负下摆脱出来,彰显文学性的同时亦在隔离“忠义”与“水浒”之间的关系;同时金圣叹腰斩“水浒”,将宋江等人招安、征辽、征方腊等“忠义”事迹完全舍弃,另改编文本《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水浒传》,突出宋江之“伪忠义”。“迸忠义于水浒之外”,是金圣叹解决水浒内在忠义矛盾的一种方法,是他喜新炫才文学观念的表达,亦是他时事之感的体现,背后则是时代价值观念变迁的外在表征。五、水浒传统“忠义观”的解构清代“水浒戏”虽受《水浒传》整体框架的制约,但在内容、人物选择上与明中后期不离“忠义”相比,“非忠义”性更为明显。清初戏曲《宣和谱》从其名称来看不离“宣和”左右,实隐寓对“乱自上作”宣和之政的针砭。《宣和谱》戏文对宋江等水浒人物持否定态度,多处讥讽宋江的伪忠伪孝、王矮虎的好色无能、扈三娘的贪生变节,而以王进、栾廷玉、扈文姬、扈成等的真忠、真孝、真节、真义作为对比,将“忠义”从水浒人物身上剥离开来。清宫大戏《忠义璇图》是整个水浒故事的戏曲演绎,在水浒的整体框架下,刻意减少了表现水浒“忠义”的情节和对话,而添加了李若水、张叔夜等真忠真义以反衬水浒众人的“伪忠伪义”,并用近十分之一的篇幅以“冥谴”的形式对宋江等人展开批判,是对“水浒忠义观”的强烈反拨。另《虎囊弹》《闹江州》《偷甲记》等“水浒戏”虽内容与水浒故事相关,但均刻意远离了“忠义”主题,这亦可视作官方和民间视野对时代价值观念的某种反映。陈忱《水浒后传》突出了对“愚忠”的某种批评,青莲室主人《后水浒传》亦表现出对轻易放弃起义果实一味“忠义”的谴责。俞万春的《结水浒传》不但以“荡寇”的形式令水浒人物灰飞烟灭,更从多方面对“水浒忠义观”进行全面解构。六、“水浒忠义观”的消解与重构清末民初,民主、科学、法制等现代观念大量涌进,不但与明清时期的“忠义”价值观念产生冲突,亦对传统的小说主题阐释产生冲击。尤其是君主制崩解之后,传统“忠义”价值观的基础随之瓦解,而“水浒”深具反抗色彩的绿林题材在主题阐释中所占分量愈来愈重。“平等”“民主”“乌托邦”“社会主义”等新概念、新名词不断添加在“水浒”主题阐释之上,同时“农民”“市民”“游民”“流民”等水浒人物出身的不同归纳体现了从“民”到“人民”的内涵演化,传统水浒“忠义观”的消解体现了时代核心价值观念的变化与转移。“忠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对表现传统“忠义”最为突出的招安、征方腊的评价亦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表现最明显的“投降主义教材说”,这实是当代视角下对招安问题的新评价。另外,“忠义”指向的对象从君主转向于民族、国家、人民,同时对“义”的阐释亦添加进“平待”“相互”的时代新意,“忠义”观实现了某种重构。“水浒忠义观”的建构与解构、重构既是小说主题理解与阐释内涵的变迁,更是不同时代价值观念的体现。
陈静宜[4](2019)在《教师课堂教学文化刍议》文中研究指明人是文化的生物,人创造文化,又为文化所反哺、创造。文化是人的第二属性,疏离了文化,人就无法生存,也无法成其为“人”了,因此,文化是一个“人”的界定。人的文化不是自然赋予的,需要通过传播才能得以习得和传承。课堂教学是培养人的文化活动,承担着人类文化传播和传承的文化责任。丧失了文化的课堂是异化的教学,无法完成培育人的使命。本文立足于文化的视角,依托课堂教学实际,从科学文化、人文文化和修辞三个维度,展开教师课堂教学文化的检视和思考,剖析课堂教学文化缺憾的深层原因,提出课堂教学文化转向的可能路径,以期拓展更新教育与教学理论研究的视野,为一线教师审视与改进课堂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具体而言,本文对教师课堂教学文化的考察分析从如下七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绪论。表述了对教师及课堂教学文化的期望,提出了从科学文化、人文文化和修辞三个维度审视课堂教学文化的设想。通过文献梳理,明确了从上述三个维度分析课堂教学文化的研究尚属空白,阐述了本研究的意义与价值。第二部分,文化和教学的界定与关联。厘清“教学”、“文化”的概念及特征,阐明了“文化‘以文化人’”的特质与“教学使人‘文化’”的使命,分析了教学与文化的关联,建立教师课堂教学文化之应然的逻辑基础。第三部分,教师课堂教学文化之理论思考。从科学文化、人文文化、修辞三个方面建构教师课堂教学文化之理论体系。科学文化方面:依托对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线段比喻”的理解,界定“知识”、“科学”、“理论”、“意见”的概念,表明中小学教材知识是“知识”与“意见”的“混合体”,阐明了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明晰的思辨能力和对知识的崇敬态度”的文化素养要求。人文文化方面:界定“人文文化”、“人文精神”,从“为人之本”和教学的原初目标两方面论述了人文文化传播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应然旨归,进而从教学呈现人文情怀、教学回归生活世界、教学内蕴“以文化人”的精髓等三方面展开,分析课堂教学显现“人文文化”的表征。修辞方面:释义哲学上的修辞——通过语言来引导灵魂的技艺,论证“教育是一种言说的事业”观点。指出“说话”是教师最基本的能力要求,是课堂教学的基本方式,具有本体论的意义。阐述了教学上修辞的要求。第四部分,课堂教学的实然浅析与文化审思。选取三节富有代表性的小学课堂教学实录,从微观的视野审视课堂教学实践中细节上的文化显现,继而以科学文化、人文文化和修辞三个维度分析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实然特征,并从宏观上进行了文化思考。第五部分,课堂教学文化存在问题及原因浅析。提出了当前课堂教学实践存在的教学目标单一、教科书知识错误、知识内蕴的文化遮蔽、人文精神疏离、教学语言枯燥等问题,并从科学主义泛滥、功利主义诱惑、教师文化素养三个方面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指出在科学主义和功利主义观念的影响下,以“知识人”为培育目标,忽视知识所内蕴的文化意蕴,课堂教学偏离文化本质。第六部分,课堂教学文化彰显之策略。从教学目标的文化转向、教学内容的文化探寻、教学方法的文化彰显、教师伦理文化的显现四个方面阐述了彰显课堂教学文化的策略。第七部分,结论。回顾全文,在阐明基本概念、建构教师课堂教学文化之理论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当下课堂教学实然,剖析课堂教学文化疏离原因,提出实施设想。
赵欣[5](2019)在《明代诙谐文学研究》文中指出从中国古典美学发展史来看,明代是诙谐美学蓬勃发展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非但出现了许多优秀的诙谐作品,在诙谐理论的创建方面也出现了新的局面。本论文以明代诙谐文学创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追本溯源、文本分析、理论总结等方式分析其发展成就和审美内涵。文章首先追溯了中国古代诙谐文学的历史流变,经先秦的萌发、汉魏的流行、唐宋的持续发展以及金元时期对民间文学的发现,从文学内部的发展规律来看,明代已具备了诙谐美学发展的文学经验积累。接下来梳理了明代诙谐美学在笑话、戏曲、小说、诗文不同领域的发展。其中,戏曲以之为不可或缺,无论明传奇还是明代杂剧都从不同方向发展了谈谐美学,戏曲理论中也多有关注;小说在明清时期发展成熟,脱胎于民间文学的小说创作自觉吸取不同文体中的诙谐经验融入叙事中,小说评点中也肯定诙谐的价值并探讨其技巧;诗文创作中始终伴随着争议,诗文以雅为正,但是诙谐美学又会以不同形态存在于诗文创作中,晚明小品文的创作是诙谐美学在散文创作中的突破。通过明代丰富的诙谐文学创作,可以考察明代诙谐文学场域的广阔性,文章从婚姻家庭、市井生活、官场文场和文人心境个方面加以分析,以求更为清晰地辨明诙谐笔触之下的细微区别。最后,从明代诙谐文学的创作实践中,分析出明代文人的审美心态。从审美主体的心态而言,可以看出明代文人受政治信仰失落而产生的悲愤与狂狷、受市民文化影响而产生的尚俗尚趣;以及伴随着心学兴起而出现的个性解放潮流。
邓雷[6](2017)在《简本《水浒传》版本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呼吁简本《水浒传》研究以来,迄今已有三十余年,然而关于简本《水浒传》的版本研究依然很少,不少简本《水浒传》未得到相应的关注,更不必说对简本《水浒传》版本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在将京本忠义传、种德书堂本、插增本、评林本、英雄谱本、二刻英雄谱本、刘兴我本、藜光堂本、慕尼黑本、李渔序本、十卷本、汉宋奇书本、征四寇本、百二十四回本、八卷本、三十卷本等十六种简本基本收集齐全的情况下,对诸简本进行系统划分,诸如刘兴我本、藜光堂本、慕尼黑本、李渔序本属于嵌图本系统,十卷本、汉宋奇书本、征四寇本属于嵌图本后续本系统,基本以系统为单位,以系统底本的刊刻时间为轴,对诸种简本逐一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坚持点面结合的原则,不仅对单一的简本《水浒传》版本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同时与其他的版本进行比对,力求将其置于整个《水浒传》版本链条中进行研究。通过细致的文字校勘、精确的数据分析以及详尽的文本比对等方法,对诸简本的版本系统进行判别,梳理版本源流,归纳版本特征。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其一,对之前不少未受关注的简本《水浒传》进行了研究。如慕尼黑本、李渔序本、十卷本、汉宋奇书本、征四寇本、百二十四回本等。其二,对所有的《水浒传》简本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与研究。其三,使用传统文字比勘法的同时,还使用了数据统计分析法。
刘碧珍[7](2017)在《叙述声音研究》文中提出叙述声音是西方文论中的重要概念,也是叙事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它与叙述交流中的诸多因素存在密切联系,直接影响文本意义的生成与传达。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此概念长久以来未被准确定义,有必要对叙述声音理论进行深入研究。这是本论文写作的缘由。叙述声音是一种隐喻意义上的声音,它是对叙述文本中显露作者意识的话语迹象的隐喻,这些话语迹象体现叙述主体与叙述行为的关系。叙述声音与其传达的内容一体无分。我们常常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它:如认为叙述声音可以隐喻读者接收和解读出的文本意义,也可指表露作者意图的叙述话语或符号,或指叙述者为创设特定叙述情境而使用的叙述策略。更多时候我们认为叙述声音是读者从文本中感知到的作者意识。如何去探究叙述声音,首先要思考的是角度的问题。本论文在全面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全方位、多视角地阐述叙事学与当代西方文论中的叙述声音理论,识别与辨析叙述声音概念。在叙事学视阈下,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探析小说文本中叙述声音的来源,解析其形态,概括其特征与功能,思考其他文类以及非文学文本中的叙述声音问题,阐释叙述声音在文本建构、读者接受和文化交流中的意义与价值。本论文共分六章,包括叙述声音的概念、主体、构成要素、特征和功能等问题。第一章辨析叙述声音概念。该章梳理西方文学理论中与“声音”概念相关的研究成果,追述叙述声音术语的缘起和发展。同时参照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和近现代作家的创作理论与实践,与之对照分析。为下文结合具体文本对叙述声音展开研究准备理论基础。第二章探析叙述声音来源。首先从作者创作的角度,借助社会历史批评理论和精神分析学说,分析作者、隐含的作者与文学创作的关系,找出叙述主体与叙述声音的内在联系。其次从文本传播的角度,借助叙事学和传播学理论,按照叙述者人称和叙述层次的不同分析叙述声音的差异,关注叙述声音在文化传播中的变化。最后从读者接受的角度,借助认知叙事学、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等理论,研究受述者与叙述声音的关系。第三章解析叙述声音构成与分类。叙述声音是文体、语气和价值观的融合,是叙事的一个成分。在文本中,叙述声音构成要素比较复杂。叙述声音在书面文本中是不会发出真正的声音,但是却会在字里行间显露迹象。“迹象”与文体、语气、叙述意图和作者的价值观等因素相关。叙述声音在具体文本中会有不同的类型。这部分主要借助叙事学、文化语言学的理论进行分析。第四章分析叙述声音特征。叙述声音在不同文本、同一文本的不同叙述层中有不一样的表现,呈现多样的特征。叙述声音虽然是一种隐喻的说法,但是因为它冠以声音这样的名称,且人们的思维方式也是隐喻性。所以在特征上它具备与自然之声的相似性,如:模糊与清晰(隐逸与明晰)、可靠性与不可靠性、单一与复调、呼应与回响。同时叙述声音毕竟是一种语音,与人相关,所以它又有其独特性、自我呈现性和相关性等特征。因而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它看作是对自然之声的模仿与超越。第五章探究叙述声音功能。叙述声音具有构建文本世界、表现作家的“独一之诗”和主体价值以及反映社会规约和文化习俗的功能,因而叙述声音具有社会历史与审美的价值。第六章研究跨媒介、跨学科叙事中的叙述声音。叙事学研究发展到后经典叙事学研究的阶段,对叙述声音的关注必然也需突破媒介和学科的界限,该部分是在对叙述声音结构形态、分类、特征和功能已做分析的基础之上,再观照非虚构性叙事文本中的叙述声音,例如微信叙事、教育叙事和法律叙事。这些文本与生活联系紧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现实的干预之作,所以本文的研究侧重于关注叙述声音所传达的语义,解读叙述声音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涂立贤[8](2017)在《明代官员群体老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老学史上,官员注解《老子》,历代不乏其人,但明代老学中存在一个十分独特的现象,那就是官员群体性注解《老子》,官员群体成为推动老学发展的主力。本文即以明代官员群体的老学为研究对象,以对官员《老子》注本的思想解读为中心,旁及无专门注本的官员对老子其人其书的观点,以期尽可能全面地展示明代官员群体的老学思想。对文本的解读是本文研究的第一个层面,第二个层面则研究明代官员群体老学与当时社会、思想的互动,揭示官员群体老学产生的原因、主要内容及影响。基于以上目标,本文的研究重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论文第一章,全面梳理明代老学文献。严灵峰、王重民等学者已经对明代老学文献的整理与考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资料、技术限制,难免存在缺漏与错误,本文对明代老学文献进行全面搜集和统计,发现明代注《老》者共160人,其中官员为109人,官员占注《老》者总数的68%。在此基础上,论文对明代存世官员老学文献的注者及诠释宗旨进行概述,以此勾勒明代官员老学发展概况,进而对明代官员老学文献中出现的引文不标出处、随意改动他人着作等“侵权”现象进行分析,并对注者有疑义的官员《老子》注本进行考辨,以此解析明代官员老学文献中的特殊现象。第二部分为论文第二章,分析明代官员群体老学形成的原因及特点。明代官员群体老学的形成与当时的政治、文化、思想关系密切,本文的研究将思想史与社会史相结合,以达到“知人论世”的研究目的。明代官员群体老学的形成与发展是由当时的科举制度、三教并立政策、道教世俗化等多方面原因共同促成的。明代官员群体老学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其一,老学呈现上升式的发展势头。正德以前,政府尊崇程朱思想,视老子为异端,官员老学相对沉寂。正、嘉、隆时期,在复古思潮的影响下,诸子着作重新开始受到重视,而政治的黑暗使得文人对政府的离心力加强,程朱思想的权威地位受到新思想的挑战,老学参与了新思想特别是王学的创建,在王学的推动下,老学开始复兴。万历之后,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使官员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欲出世却放不下世俗的生活及儒家的经世理想,欲入世又难免身心受殃,而《老子》的思想智慧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平衡出世与入世的方法。同时面对社会危局,挖掘《老子》的救世之道成为明后期救世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上原因促成了明后期官员老学的繁荣。其二,注《老》者呈现很明显的地域集中分布特点,其中大部分分布在浙江、江苏、福建、安徽、江西五省。这是因为自宋室南渡之后,中国的经济、文化重心南移,上述五省又是南方的文化重镇,自然成为人才的集中地。其三,明代中后期官员老学中出现了“世俗化”倾向,具体表现为老学“评点派”的兴盛。这一现象反映在官员老学逐渐兴旺的情况下,《老子》遂超出了文人的范围,开始为一般大众所接受。第三部分为论文第三章至第五章,论述明代官员群体老学在不同时期的诠释宗旨与思想内容。论文将老学史研究融入思想史的内容,以期比较全面地展现明代官员群体老学的变迁,并揭示官员老学在思想史中的地位。明代官员兼具文人与官员两重身份,这使得官员群体老学与明代思想文化联系紧密。明代官员群体老学发展演变可分为以下三个时期:明前期注解《老子》的官员相对较少,但这一时期对明代官员老学发展意义重大,因为朱元璋以皇帝之尊亲自注解《老子》,挖掘《老子》中的修身治国思想,并以“王者之上师,臣民之极宝,非金丹之术”评价《老子》,这一注解宗旨为明代官员老学奠定了诠释基调。明中期时,阳明学兴起,一批阳明弟子进入朝堂,他们利用政治影响力扩大师门影响,《老子》作为王学的理论来源之一,故这一时期注解《老子》的官员多为阳明信徒,剩下的则为阳明思想的反对者。阳明派成员以心学解释《老子》,阐释阳明思想及其经世主张。而反对派对《老子》的批判集中在“虚无之弊”。从正反两方面看,明中期官员老学兴起的主要推动力是阳明学。明后期时,会通和救世成为官员老学的主题,会通派提出“以无为之心行有为之事”的主张,会通出世与入世。但在会通派中出现了过于强调“无”而流于虚无化的倾向。救世派结合本人思想特色发挥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这一时期老学还出现了以道教内丹思想解《老》者,但数量很少,且其最终注解宗旨仍落实在修身治国上。明代官员群体老学以修身治国为主旨。魏晋之后,老学以义理阐释为主流,而明代官员群体老学可是说是对《老子》治国思想的回归,且其诠释方法多样化。明代官员群体老学还具有对前代老学进行总结的特点,同时又开启了清代老学中的考据、经世之风。
王哲珠[9](2016)在《戛然而止的列车》文中提出零若不是办公人员清扫火车站那间办公室,这个故事可能永远埋藏在某些记忆里。办公室很小,两个女办公人员,中年妇女擦试桌椅,年轻女孩打扫地板,很认真,将桌子杂物都挪开,清扫或隐或显的角落。挪那张旧办公桌时,女孩感觉有东西掉在地上,那东西原先应该夹在办公桌与墙壁间的缝隙里。弯腰捡起,一小包东西,朔料袋包着,扎得很紧,蒙满灰尘。中年妇
王银洁[10](2015)在《乾嘉时期苏州剧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明嘉靖年间魏良辅改革昆山腔,后经梁辰鱼、沈璟等人的努力,昆曲一跃成为全国性声腔,而昆山腔的发源地苏州也随之成为全国最为重要的戏曲创作、演出中心,晚明苏州剧坛尤可称为取得了辉煌性的成就。至乾嘉时期,苏州剧坛虽不及晚明时光彩照人,但其在戏曲创作、戏曲批评、戏曲演出、戏曲刊刻等各方面也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果,但对此进行关注的研究者甚少,与乾嘉苏州剧坛所取得的成果颇不相称。本文即从以上四个方面入手,并力图通过四者的互动研究来展现乾嘉时期苏州剧坛的整体风貌。第一章主要是对乾嘉时期经济、文化、学术环境与苏州剧坛的发展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揭示。乾嘉两朝整体上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为苏州剧坛的繁荣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具体说来,苏州商品经济的繁荣,给剧坛演剧活动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文化上,中央政府进行各类大规模的图书编纂,刺激了苏州地区曲选、曲谱的编订活动;苏州地区传统诗词的繁荣以及小说、弹词等通俗文艺的发展,为戏曲创作提供了便利。学术上,吴中乾嘉学术思潮氛围浓烈,促使苏州剧坛在曲韵学领域取得了独树一帜的成就。第二章主要是对乾嘉时期苏州戏曲活动家史实进行研究。一方面,从宏观的角度,对苏州戏曲活动家由于时代和地缘的因素在家世、生平、思想等方面的诸多共性特征进行了揭示。另一方面,从微观的角度,重点对学术界研究较少的对象如石琰等剧作家,对他们的家世、生平、交游等作了详细地考证。另外,对学界研究较多的对象如石韫玉等,作了交游方面的补正。第三章主要研究乾嘉时期苏州的戏曲创作。乾嘉时期苏州戏曲作家共创作传奇45部,杂剧作品38种,显示出了旺盛的创作力。在传奇作品的题材、主题上,都与苏州历史、现实、文化有密切的关系,显示出了浓郁的地域特征。尤其是在传奇艺术革新上,苏州剧作家对传奇开场形式、脚色安排、关目设置、语言的运用、排场设置等方面都作了革新。传奇艺术的革新有积极的影响,即他们的传奇作品几乎都曾搬上过舞台并在当时取得了良好的演出效果。但革新的同时也有弊端,即一味地求新求变,过分注重形式、技巧,而忽视了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思想深度上的开掘。乾嘉时期苏州的杂剧创作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袁栋《玉田乐府》、徐爔《写心杂剧》、石韫玉《花间九奏》在体制、内容、风格、辞采等诸多方面显示出了共同的特征,集中体现了乾嘉时期苏州杂剧创作家独特的文人气质。此外,由于沈德潜在苏州地区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力,此一时期的苏州杂剧作家的创作观念亦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沈德潜诗学观的影响。第四章主要对乾嘉时期苏州戏曲批评进行研究。徐大椿《乐府传声》是中国古典戏曲演唱理论方面的力作,主要体现了文人阶层对昆曲清唱的关注与重视。此一时期最值得关注的还有戏曲表演理论成果《明心鉴》的问世。通过《明心鉴》,不仅能让我们窥探乾嘉时期苏州戏曲演出活动的繁盛,亦能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昆剧表演艺术“乾嘉传统”形成过程中艺人所作出的杰出贡献。除论着外,乾嘉时期苏州戏曲评点活动也比较丰富,常熟周昂的《此宜阁增订<金批西厢>》及评点好友瞿颉的《鹤归来传奇》、石韫玉评点《六十种曲》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戏曲评点之作。丰富的戏曲评点和戏曲创作,均体现了曲家对戏曲创作中的结构、虚实、语言等方面的观点。第五章主要研究乾嘉时期苏州演剧活动。乾嘉时期苏州职业戏班演剧活动空前繁盛,对戏剧创作的取向、戏剧理论批评的丰富、脚色表演体制的进一步完善、舞台演出整体艺术水平的提高以及推动戏剧的大众化、民间化、通俗化和促进行业规范、提升伶人地位等方面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此一时期苏州演员种类主要有职业演员、串客、青楼演员三种,不同的表演风格以及相互之间的交流切磋,共同为乾嘉时期苏州演剧高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乾嘉时期是“花雅争胜”的特殊时期,苏州剧坛除昆腔外,亦有花部的演出,其中苏州本地花部“滩簧”尤盛。剧目方面,传统的折子戏演出已十分普遍,但新戏的排演亦不少,这与乾嘉时期苏州及其周边地区戏曲创作的旺盛密不可分。乾嘉时期苏州戏曲演出场所的形态亦具有多样性,厅堂、庭院等主要是缙绅观剧场所,体现了缙绅的观赏趣味。空旷场所、神庙戏台等主要是民间迎神赛会场所,主要体现了民众观戏的方式与欣赏趣味。此时迎銮大剧演出也有力推动了乾嘉时期苏州民间演剧活动。第六章主要是对乾嘉时期苏州戏曲刊刻进行研究。首先从私刻和坊刻两个方面对乾嘉时期苏州戏曲刊刻从宏观上进行了研究,其次以舞台折子戏选本的集大成者《缀白裘》为中心,探讨了《缀白裘》产生的时代契机、传播情况及对当时剧坛的影响。《缀白裘》产生于乾隆时期的苏州,是苏州作为昆曲大本营得天独厚的条件、折子戏的全面兴盛及精湛纯正的表演艺术、昆曲折子戏选本的日趋成熟、新戏创作的衰微、辑刊者深厚的戏曲艺术素养等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刊行之后,传播范围、读者群体十分广泛,对当时剧坛创作和演出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评点2000转身看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评点2000转身看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2)哈斯宝、毛宗岗人物塑造理论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成果综述 |
(三)毛宗岗与哈斯宝相关问题说明 |
(四)选题目的与研究意义 |
(五)研究方法 |
一、人物性格塑造 |
(一)哈斯宝“写众人,各具特色” |
(二)毛宗岗“人人不同,人人如画” |
(三)哈斯宝、毛宗岗塑造人物性格技巧比较 |
二、人物关系设置 |
(一)哈斯宝“堪比丹青画” |
(二)毛宗岗“众才尤让一才之胜” |
(三)哈斯宝、毛宗岗设置人物关系技巧比较 |
三、人物出场安排 |
(一)哈斯宝“一笔点睛” |
(二)毛宗岗“作三层出落” |
(三)哈斯宝、毛宗岗安排人物出场技巧比较 |
四、哈斯宝、毛宗岗人物创作理念比较 |
(一)哈斯宝人物创作观(原则) |
(二)毛宗岗人物创作观(原则) |
(三)哈斯宝、毛宗岗人物创作观比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1:毛宗岗与哈斯宝人物形象塑造技巧比照表 |
致谢 |
(3)水浒忠义观的建构与解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和价值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一章 “水浒”主题研究综述 |
第一节 “水浒”的传播与主题评价 |
一、由“非经典”而“经典”的小说 |
二、明代小说社会功能的阐发 |
三、《水浒传》的“经典化”路径 |
第二节 “水浒”的主题与题材 |
一、小说主题的内涵 |
二、“水浒”主题的多义性 |
三、独特的绿林题材 |
第二章 水浒“忠义观”的建构 |
第一节 悖离于“忠义”的水浒本事 |
一、历史中的“南朝忠义” |
二、对宋江招安“忠义”的怀疑 |
三、朝野对招安的不同态度 |
第二节 宋江“忠义”的虚指与期望 |
一、龚开对宋江事迹的采择 |
二、表面上的赞与实质上的箴 |
三、“盗中之圣”与乱臣贼子 |
四、《宋江三十六赞》中的“忠”与“义” |
第三节 宋江报国的“忠义”所指 |
一、身具历史反思观念的陆友仁 |
二、“宋江题赞”寓指的“乱自上作” |
三、宋江征方腊以“报国收战功” |
四、宋江故事的绿林特质 |
第四节 早期水浒戏的“忠义”偏指 |
一、替天行道之“忠义”背景 |
二、“替天行道”中的“义” |
三、明初水浒戏中的“忠义”体现 |
第三章 《忠义水浒传》的“忠义”表现 |
第一节 《忠义水浒传》的“忠义”内涵 |
一、“忠义”的词源意义 |
二、《忠义水浒传》中的“忠义”所指 |
第二节 小说中朝堂“无忠义”的叙事语境 |
一、昏聩的君王宋徽宗 |
二、擅权的奸佞 |
三、滥权的胥吏 |
四、无法尽忠于朝堂的水浒武将 |
五、忠义所归的梁山世界 |
第三节 水浒故事中宋江之“忠义” |
一、上梁山的曲折叙事 |
二、宋江所题“反诗”与“忠义”矛盾的解决 |
三、借天意言人事的“忠义”叙事 |
四、宋江“忠义”的具体表现 |
第四章 “水浒忠义观”的倡导与质疑 |
第一节 明代水浒戏的“忠义”表现 |
一、忠奸对立的林冲故事演绎 |
二、以义寓忠的武松故事演绎 |
三、细节蕴忠义的宋江故事演绎 |
第二节 “水浒忠义观”的倡导 |
一、天都外臣的“国医”之论 |
二、李贽的“发愤着书说” |
三、容与堂本评点的“忠义”阐释 |
四、“水浒忠义观”的多方响应 |
第三节 金圣叹对水浒“忠义观”的质疑 |
一、代作者立言以非“忠义” |
二、截尾祛报国战功以消解“水浒忠义” |
三、改编小说文本以证宋江“伪”忠义 |
第四节 “迸忠义于水浒之外”的原因 |
一、《水浒传》内在的“忠义”矛盾 |
二、特立独行之才子观 |
三、深文曲笔之文学观 |
四、非忠义寓褒贬之时事观 |
第五章 水浒传统“忠义观”的解构 |
第一节 清初《宣和谱》对水浒“忠义”的“翻案” |
一、《宣和谱》命名的针砭之意 |
二、《宣和谱》春秋笔法的创作主旨 |
三、《宣和谱》对传统水浒“忠义观”的消解 |
四、“忠义”游移于水浒之外 |
第二节 《忠义璇图》对水浒“伪忠伪义”的批判 |
一、创作过程中的“忠义”思考 |
二、删增情节以消解“水浒忠义” |
三、《忠义璇图》对宋江“假忠假义”的批判 |
第三节 《虎囊弹》的主题变换 |
一、《虎囊弹》的大体情节 |
二、现存的《虎囊弹》残出 |
三、无涉水浒忠义的内容与主旨 |
第六章 “水浒忠义观”的消解与重构 |
第一节 帝制消亡后的水浒主题新变 |
一、君主制消亡引发“忠义”内涵变化 |
二、从“民”到“人民”的演化 |
三、传统水浒“忠义观”的解构 |
第二节 水浒“忠义观”的新内涵 |
一、对民族、国家的忠诚 |
二、招安问题的重新认识 |
三、“忠义观”的讨论 |
小结 |
一、“水浒”主题研究的反思 |
二、“水浒”主题研究的时代意义 |
参考文献 |
一、原典文献类 |
二、研究着作类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教师课堂教学文化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对老师的期望:科学家的素养,文学家和艺术家的风采 |
二、对课堂教学的期望:慕课教学片段——生动而富有“文化”的课 |
三、课堂教学:教育意义的积淀 |
四、教师课堂教学文化:科学文化、人文文化与修辞的显现 |
五、我的审思:强人所难,却值得探讨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相关理论研究 |
二、关于教学文化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文化和教学的界定与关联 |
第一节 文化:“人”的第二属性 |
一、文化的词源 |
二、文化的界定 |
三、文化的特征 |
四、文化的类别 |
第二节 教学:“以文化人”的过程 |
一、教学的词源 |
二、教学的界定 |
三、文化与教学的关联 |
四、教师课堂教学文化 |
第二章 教师课堂教学文化之理论思考 |
第一节 科学文化 |
一、“知识”与“意见” |
二、“科学文化”内蕴着“哲学文化” |
三、知识——当老师的第一条件 |
四、老师要具备“综合”的文化知识 |
五、老师要对知识保持崇敬的态度 |
第二节 人文文化与人文精神 |
一、概念界定 |
二、人文文化是“人之为人”的根本 |
三、“人文文化”传播是教学的应然旨归 |
四、课堂教学彰显人文文化表征 |
第三节 修辞 |
一、教师最基本的能力要求——“言说” |
二、中国的“修辞” |
三、哲学上的“修辞” |
四、教育上的“修辞” |
第三章 课堂教学的实然浅析与文化审思 |
第一节 小学数学课《分数的初步认识》课堂教学视频实录浅析 |
一、课堂教学视频实录与浅析 |
二、课堂教学文化的审思 |
第二节 小学活动课《小蛇散步》课堂教学实录浅析 |
一、教学过程实录与浅析 |
二、课堂教学文化的审思 |
第三节 小学科学课《身体的结构》教学浅析与思考 |
一、课堂教学实录节选 |
二、课堂教学文化的审思 |
第四章 课堂教学文化存在问题及原因浅析 |
第一节 课堂教学文化存在的问题 |
一、培育“知识人”成为教学目标的唯一旨归 |
二、教科书中的“不当”知识 |
三、忽视“知识”所内蕴的文化 |
四、学生的人格尊严未得到充分尊重 |
五、教师教学语言的严谨性、艺术性与哲理性不足 |
第二节 课堂教学的文化疏离之原因分析 |
一、科学主义泛滥 |
二、功利主义诱惑 |
三、教师文化素养有待提高 |
第五章 课堂教学文化彰显之策略 |
第一节 教学目标之文化转向 |
一、培育具有人文精神的人 |
二、引导人过幸福生活 |
第二节 教学内容之文化探寻 |
一、科学学科知识的文化内蕴 |
二、人文学科知识的文化内蕴 |
第三节 教学方法之文化彰显 |
一、体验:文化以体验的方式进入人的生命 |
二、对话:教学是“我与你”的对话 |
三、陶冶:人的灵魂从此在飞升到精神世界的中介 |
四、实践:将文化精神转变为此在 |
第四节 教师是最重要的文化环境 |
一、师爱:实现人与人之间的融合 |
二、责任:人类一切道德伦理的源头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明代诙谐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 |
四、本文的创新、价值与不足 |
第一章 诙谐及中国诙谐文学的历史发展 |
第一节 “诙谐”辨义 |
第二节 中国诙谐文学的历史发展 |
第二章 明代诙谐文学创作 |
第一节 笑话繁荣发展 |
第二节 戏曲中的诙谐 |
第三节 小说中的诙谐 |
第四节 诗歌中的诙谐 |
第三章 明代诙谐文学理论 |
第一节 笑论 |
第二节 趣论 |
第三节 科诨理论 |
第四章 明代诙谐文学的艺术空间 |
第一节 婚姻爱情中的诙谐 |
第二节 明代市井生活中的诙谐 |
第三节 诙谐对官场文场的表现 |
第五章 明代文人的社会心态与诙谐文学 |
第一节 高压政治下的理想失落 |
第二节 城市文化兴起中的尚俗心态 |
第三节 心学思潮影响中的个性解放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简本《水浒传》版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百年《水浒传》版本研究述略 |
第一章 简本《水浒传》祖本探考 |
前言 材料的择取 |
第一节 祖本引首诗与回末诗的问题 |
第二节 祖本分回的问题 |
第三节 祖本回数的问题 |
第四节 祖本分卷以及卷数的问题 |
第五节 简本祖本与繁本关系的问题 |
第六节 祖本第九回的问题 |
第七节 从引首诗看简本祖本田王故事的品质 |
第二章 《京本忠义传》的研究与思考 |
第一节 前人关于《京本忠义传》的研究 |
第二节 《京本忠义传》研究中的歧路与困惑 |
第三节 《京本忠义传》研究中的版本启示 |
第三章 种德书堂本《水浒传》研究 |
第一节 种德书堂本《水浒传》的概况 |
第二节 种德书堂本与容与堂本比对研究 |
第三节 种德书堂本中的田王故事 |
第四章 插增本《水浒传》研究 |
第一节 插增本《水浒传》的概况 |
第二节 插增本与种德书堂本、评林本卷数、回数、回目比对 |
第三节 插增本与种德书堂本、评林本插图、插图标目比对 |
第四节 插增本与种德书堂本、评林本正文比对 |
第五章 评林本《水浒传》研究 |
第一节 评林本《水浒传》的概况 |
第二节 轮王寺本与内阁文库本研究 |
第三节 评林本中的余呈问题 |
第四节 评林本的编辑问题 |
第六章 英雄谱本《水浒传》研究 |
第一节 英雄谱本《水浒传》的概况与辨疑 |
第二节 刘世德先生关于初刻、二刻英雄谱本的研究以及补遗 |
第三节 钟伯敬本与英雄谱本研究 |
第四节 评林本与英雄谱本研究 |
第七章 嵌图本《水浒传》研究 |
第一节 嵌图本《水浒传》的概况与辨识 |
第二节 嵌图本《水浒传》四种的研究 |
第三节 嵌图本与种德书堂本、插增本、评林本的研究 |
第四节 嵌图本与其后续本的研究 |
第八章 八卷本与百二十四回本《水浒传》研究 |
第一节 八卷本与百二十四回本《水浒传》的概况 |
第二节 陈枚与《水浒传》 |
第三节 八卷本与百二十四回本《水浒传》回目研究 |
第四节 八卷本与百二十四回本《水浒传》正文研究 |
第九章 三十卷本《水浒传》研究 |
第一节 三十卷本《水浒传》的概况与辨识 |
第二节 三十卷本《水浒传》图像与标目研究 |
第三节 三十卷本《水浒传》正文研究 |
结语 |
附录 |
一、简本《水浒传》版本知见录 |
二、百年《水浒传》版本研究论文辑录 |
主要参考书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后记 |
(7)叙述声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叙述声音”是一种隐喻的表达 |
二、作为隐喻的叙述声音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价值 |
第一章 寻找“声音”的轨迹:叙述声音理论溯源 |
第一节 西方叙述声音理论 |
一、韦恩·C.布斯的“作者的声音” |
二、热拉尔·热奈特的“语态” |
三、巴赫金的“声音” |
四、苏珊·S.兰瑟的“叙述声音” |
五、詹姆斯·费伦的作为修辞的声音 |
第二节 中国叙述声音理论 |
一、古代叙事思想中的声音理论 |
二、现当代文学中的叙述声音思想——以几位代表作家为例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言说与倾听:叙述声音的发出与接收 |
第一节 言说:叙述声音的发出 |
一、作者(隐含的作者)与叙述声音 |
二、叙述者与叙述声音 |
第二节 倾听:叙述声音的接收 |
一、受述者:理想的读者和真实的读者 |
二、解释社群与倾听 |
三、倾听的价值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有声的迹象:叙述声音的构成与分类 |
第一节 叙述声音的构成 |
一、表层结构——涉及文体元素 |
二、语气(情态)特征 |
三、言语与意义的融合 |
四、叙述话语与叙述声音 |
第二节 叙述声音的分类 |
一、叙述声音中的“信号音” |
二、叙述声音中的“定调音” |
三、叙述声音中的“标志音”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模仿与超越:叙述声音的特征 |
第一节 叙述声音与自然声响的相似性 |
一、模糊与清晰:叙述声音的隐与显 |
二、独唱与和鸣:叙述声音的单一与复调 |
三、感知的差异:叙述声音的可靠性与不可靠性 |
四、“余音不绝”:叙述声音的呼应与回响 |
五、无声亦有声:不会消逝的叙述声音 |
第二节 叙述声音的独特之处 |
一、叙述声音的个体差异性 |
二、叙述声音的自我呈现性 |
三、叙述声音的相关性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历史与审美:叙述声音的功能 |
第一节 叙述声音可以结构文本世界 |
一、叙述声音引导叙述 |
二、叙述声音塑造人物 |
三、叙述声音构建时空 |
四、叙述声音表现声音 |
第二节 叙述声音可以传达作者的声音 |
一、“独一之诗” |
二、立身与立文 |
第三节 叙述声音能回应社会时代之声 |
一、叙述声音展现经济状况 |
二、叙述声音体现政治历史的发展 |
三、叙述声音显露道德与文化的影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跨媒介与跨学科:叙述声音与日常生活叙事 |
第一节 众声喧哗:新媒介叙事中叙述声音 |
一、叙述声音的载体 |
二、叙述声音的特质 |
三、倾听与新媒介叙事 |
第二节 启迪人心:日常教育叙事中的叙述声音 |
一、教科书:多种声音的交汇 |
二、日常教学活动:叙述声音存在于师生互动之间 |
第三节 理智与情感的纠葛:法律叙事中的叙述声音 |
一、叙述者的身份立场 |
二、法律与道德(情感)的取舍 |
三、倡导社会公平正义之声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8)明代官员群体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学术前史 |
三、研究方法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五、重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明代老学文献目录及官员老学文献 |
第一节 明代老学文献目录 |
第二节 明代官员老学文献提要 |
第三节 明代官员老学文献考辨 |
一、明代官员老学文献中的“侵权”现象 |
二、明代部分官员老学文献考辨 |
第二章 明代官员群体注《老》原因及其特点 |
第一节 明代官员群体注《老》原因 |
一、明代文人出路单一 |
二、明代道教趋于世俗化 |
三、三教会通风气盛行 |
第二节 明代官员群体老学特点 |
一、明代官员群体注《老》的阶段性特点 |
二、明代官员群体老学发展的空间特点 |
三、明代官员群体老学中的“世俗化”倾向 |
第三章 明前期《老子》的双面解读 |
第一节 “王者之上师,臣民之极宝” |
一、《御注道德经》中的为君之道 |
二、宋濂的道学观 |
三、一位道官的老学思想 |
第二节 程朱思想笼罩下的老学 |
一、《性理大全》中的“异端”老子 |
二、黄润玉“尊朱而不尽合于朱” |
第四章 明中期官员老学的勃兴 |
第一节 王学与老学的交融 |
一、官员老学勃兴的发起者 |
二、王门弟子的老学经世思想 |
三、三教会通 |
第二节 王学批判者的老学思想 |
一、湛若水《非老子》 |
二、张邦奇批王不批《老》 |
三、杨慎与崔铣 |
第五章 明后期官员老学的繁荣 |
第一节 救世良方 |
一、一位八旬老翁的救世之心 |
二、“异端”李贽经世之志 |
三、“帝符皇箓” |
第二节 会通出世入世 |
一、两位内阁官员的处世之道 |
二、以佛论道 |
三、“以事处事,无所留滞” |
四、“恶亦不可不谓之性是也” |
第三节 明后期官员老学的虚无化倾向 |
一、“老氏盖浑有无而同之者也” |
二、“道法、世法,莫非自然,不由人力” |
第四节 明后期官员老学中的内丹思想 |
一、彭好古“先命后性” |
二、龚修默“性命双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乾嘉时期苏州剧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界定 |
二 选题依据及意义 |
三 研究现状及趋势 |
四 创新点及研究思路 |
第一章 乾嘉时期经济、文化、学术环境与苏州剧坛的发展 |
第一节 商品经济与苏州剧坛 |
一 高度繁荣的商品经济 |
二 商品经济对苏州演剧活动的促进与影响 |
第二节 文化氛围与苏州剧坛 |
一 政府各类大型图书的编纂与苏州曲谱、曲选的制定 |
二 传统诗、词及通俗文艺的高度繁荣 |
第三节 学术环境与苏州剧坛 |
一 “吴派”汉学的兴盛 |
二 乾嘉学术对苏州曲韵学的促进 |
第二章 乾嘉时期苏州戏曲活动家群体史实研究 |
第一节 戏曲活动家的构成 |
一 时代标准 |
二 地域标准 |
第二节 戏曲活动家的共性特征 |
一 名位低微,科举不顺 |
二 思想上,多受儒家正统思想影响 |
三 多才多艺 |
四 经史博通 |
五 深谙曲学,注重实践 |
第三节 戏曲活动家史实新论 |
一 部分曲家生平、家世资料考 |
二 部分曲家交游新考、补考 |
第三章 乾嘉时期苏州戏曲创作研究 |
第一节 戏曲创作的剧目及其存佚 |
一 沈起凤戏曲创作剧目新考 |
二 苏州戏曲创作传世作品 |
第二节 苏州曲家传奇创作的题材 |
一 剧中人物或场景设置以苏州为背景 |
二 将作家经历或友人事迹谱入戏曲 |
三 取自苏州同名戏曲、通俗小说、弹词等 |
第三节 苏州曲家传奇作品的主题 |
一 有关风化的主旨与苏州戏曲家戏剧观念的转变 |
二 沈起凤《沈氏四种曲》的创作主旨与苏州才子文化 |
第四节 传奇作品的艺术特色 |
一 苏州作家在传奇创作方面的革新 |
二 革新的意义及影响 |
第五节 苏州曲家的杂剧创作 |
一 杂剧创作的共同特征 |
二 论沈德潜诗学观对苏州杂剧作家戏剧观念的影响 |
第四章 乾嘉时期苏州戏曲批评研究 |
第一节 苏州戏曲演唱理论 |
第二节 苏州戏曲表演理论 |
第三节 苏州曲家的戏曲创作观 |
一 结构论 |
二 虚实论 |
三 语言论 |
第五章 乾嘉时期苏州演剧活动研究 |
第一节 苏州的戏曲班社 |
一 苏州戏班的类别 |
二 职业戏班的空前繁盛及影响 |
第二节 苏州的戏曲演员 |
一 戏曲演员的类型 |
二 部分戏曲演员略考 |
第三节 舞台演出的声腔与剧目 |
一 苏州剧坛的主要流行声腔 |
二 演出剧目初探 |
第四节 苏州戏曲演出场所 |
一 传统戏曲演出场所 |
二 戏曲演出场所的新变及影响 |
第五节 迎銮大戏的演出 |
第六章 乾嘉时期苏州戏曲刊刻研究 |
第一节 戏曲刊刻基本情况 |
一 私刻 |
二 坊刻 |
第二节 舞台折子戏选本集大成者《缀白裘》的辑刊 |
一 时代契机 |
二 刊行与传播 |
三 《缀白裘》刊行的影响 |
余论 |
第一节 乾嘉时期苏州剧坛之特色——与扬州剧坛比较 |
第二节 乾嘉时期苏州剧坛雅俗风尚 |
附录 乾嘉时期苏州剧坛戏曲活动编年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评点2000转身看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才子牡丹亭》研究[D]. 张东昀.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哈斯宝、毛宗岗人物塑造理论比较研究[D]. 乌日汉. 内蒙古大学, 2020(11)
- [3]水浒忠义观的建构与解构[D]. 孙琳. 山东大学, 2019(02)
- [4]教师课堂教学文化刍议[D]. 陈静宜.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5]明代诙谐文学研究[D]. 赵欣. 云南大学, 2019(09)
- [6]简本《水浒传》版本研究[D]. 邓雷.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5)
- [7]叙述声音研究[D]. 刘碧珍. 江西师范大学, 2017(09)
- [8]明代官员群体老学研究[D]. 涂立贤.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9]戛然而止的列车[J]. 王哲珠. 百花洲, 2016(06)
- [10]乾嘉时期苏州剧坛研究[D]. 王银洁.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