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管网技术及其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树超[1](2021)在《兰州市供热服务质量绩效评价研究》文中提出供热服务是我国北方地区一项基本公共服务,兰州市作为我国发展集中供热起步较早、集中供热率较高的一座省会城市,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大对供热保障工作的投入,但供热投诉量仍不断上升,热用户满意度提升不明显,供热企业管理成效不突出,行业发展面临诸多问题,迫切需要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兰州市供热服务质量绩效评价体系,通过考核评价,找出问题关键,提升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水平。本研究基于公共服务质量的概念界定、特质属性、管理现状和政府绩效评价相关理论,结合兰州市供热行业管理人员工作经验和理论专家研究结果,对兰州市供热服务质量绩效评价及公共服务绩效评价及公共服务质量评价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得到指标体系建立的理论基础、框架工具和基础指标库。运用德尔菲法完成对基础指标的筛选,形成安全规范、服务质量、服务态度、响应能力、持续服务5个维度的一级指标,包括安全环保、从业资质、供热质量达标率、满意度评价情况等指标在内的14个维度的二级指标,以及46项三级指标的指标体系。构建指标判断矩阵,对指标的权重进行判定,构建兰州市供热服务质量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兰州市城区某集中供热单位为代表供热单位进行服务质量绩效评价。通过专家现场核查打分、查阅资料档案、发放居民调查问卷、专家咨询等方式对照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全部46项指标逐个对该供热单位进行评价打分,评价结果为代表供热单位整体绩效评级为C(中等),并对评价结果进行逐项分析,从中找到绩效评价结果反映出的四项主要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兰州市城区集中供热单位服务质量绩效提升的对策及建议。本研究为兰州市供热服务单位绩效评价工作建立科学基础,也为我国北方冬季供热服务单位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提供参考。
向卫国[2](2020)在《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BIM技术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科技发展和社会需求,越来越多的项目以“集群”的形态呈现,如北京奥运会场馆工程、世博会场馆工程、新城区市政工程等,其中新城区市政工程项目对于推动区域生产要素有效连接、改善人文环境、拉动经济增长、提高竞争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该类项目存在项目类型众多、项目组织、管理界面交织、管理难度大等特点,在传统的工程建设管理模式下存在着信息沟通方式落后、组织、过程管理割裂等问题,制约集群项目整体目标的实现。随着工程建设项目集成化管理趋势的不断发展,有必要引入BIM及其关键技术,探索BIM技术下的集成管理模式,助力新城区市政工程项目管理向着集成化、智能化、精益化的方向发展。(1)研究本文内容开展所需的理论基础,包括集群项目、项目管理、集成相关理论、BIM技术及特点、GIS技术、模型轻量化技术、BIM与GIS融合技术等内容,为后续研究内容提供理论支撑。(2)在研究集群的特性、分析新城区市政工程项目特点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的概念,采用综合集成法、引入计算机集成建造理论模型,提出采用并创新性扩充“组织-过程-信息”三维集成模型内涵,基于此进一步设计了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BIM技术应用框架,并对其中的含义进行阐释,最终有望涌现出新的处理复杂系统问题的能力,解决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难题。(3)系统研究并创新提出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BIM技术应用涉及到的技术方法与实施路径,包括基于分区块建模法的三维地质信息模型建模技术、基于大重叠率的三维倾斜摄影模型建模技术、多层级规划混合建模技术、基于片区统一建模标准的设计施工BIM模型建模技术、BIM到GIS转换技术、基于坐标变换与地形整平的多源模型融合技术以及基于线性八叉树的多源模型动态加载技术,有效解决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BIM技术应用过程中面临的难题,为进一步实现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集成管理奠定基础。(4)结合应用需求创新打造以BIM模型为信息中枢,融合工程建设各类要素信息、采用BIM、3DGIS等技术、C/S和B/S混合模式,以Restful标准化接口的微服务为服务主线,搭建新城区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平台总体架构,完成项目级和项目群级的功能设计,通过业务流程集成化、功能模块组件化,有效降低系统集成的复杂度,适应于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功能复杂、数据融合、业务多变的特点,实现集群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信息集成。(5)以深圳前海集群市政工程项目为实例,在建设过程中引入上述研究成果,创新性开展了包含地理模型、地质模型和规划模型在内的三大基础模型创建、包含道路、综合管廊、景观等在内的各类集群市政工程模型的创建、房屋建筑类模型的整合及应用、设计施工一体化应用和基于BIM的建设管理平台搭建工作,有效解决实施过程中面临的“人理”、“物理”、“事理”挑战,实现了前海合作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基于组织集成、过程集成和信息集成的集成管理模式。
孟磊[3](2020)在《船舶冷却水系统的可视化仿真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与交通运输业的持续发展,自动化与智能化在现代船舶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就对船舶管理者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调查,百分之八十的事故起因都与操作不当有关。因此加强船舶管理人员的技术知识水平和操作熟练程度至关重要。中央冷却水系统作为船舶动力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对中央冷却水系统的维护与操作的熟练程度、保证冷却水系统正常工作是船舶安全航行的重要保证。为此,国际海事组织在STCW公约中明确指出轮机模拟器为海员必须参加的考试项目。而目前国内外各公司和高校研发的轮机模拟器中冷却水仿真模拟系统完善程度都比较低,无法满足更深层次的故障排查和考试训练。因此,开发设计一套既能满足模拟器培训需要,又能实现故障排查和应急处理的中央冷却水仿真训练系统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以某集装箱船为母型船,根据中央冷却水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采用模块化建模方式分别建立低温淡水系统、高温淡水系统、海水系统、造水机四个模块的数学模型;利用VC++6.0编写了仿真计算程序,并得到了仿真计算结果;对比仿真计算结果与实船数据得到小于5%的误差率,证明该仿真系统模型的正确性,达到了仿真训练的要求;开发了包括膨胀水柜、淡水泵、造水机、海水泵、冷却水管路、温度控制器等设备的可视化操作界面,并将其以动态链接库形式融入到轮机模拟器平台,实现了多系统间的联动,完善了轮机模拟器功能;最后,参照实际冷却水系统常见故障和日常操作以自动评估算法为依托,形成冷却水系统操作训练与故障排查的试题,并融入到仿真平台中,完善了训练和考试的功能。验证表明,操作题目和自动评估结果均正确合理,能够满足训练和培训要求。本文建立的模型能够比较真实地模拟船舶冷却水系统运行环境和相关特性,可满足各类培训机构对船员的操作和故障排查的训练要求。
李海洋[4](2020)在《船舶滑油系统的可视化仿真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信息化进程的脚步加快,从智能家电到汽车的自动驾驶,都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现代船舶也不例外。随着船舶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航运公司对船舶管理者的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船舶营运中,因船员对滑油系统不熟悉或误操作造成船舶出现事故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船舶的安全航行,因此,确保滑油系统的稳定运行,发现问题后及时采取应急措施,是确保船舶安全航行的重要保证。实践证明,加强船员对于船舶滑油系统的维护与管理尤为重要,为此,国际海事组织在STCW78/95公约中明确指出轮机模拟器是海船船员培训的重要项目。在现有的轮机仿真训练系统中,船舶滑油仿真系统存在模型和操作界面简化的情况,已经无法满足更深层次的船员训练和培训的需要。简化的仿真系统无法再现船舶在实际航行时所出现的一些典型故障,这对于培养船员在面对滑油系统的突发故障时,迅速排查故障并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的能力是十分不利的。船员需要具有滑油系统深层次故障的排查能力,以及故障出现时处理故障的能力。因此开发出一套能够准确反映船舶状态的滑油系统迫在眉睫。针对现有轮机仿真训练系统中滑油系统模型过于简化的不足,本文以万箱集装箱船作为仿真对象,对其滑油系统进行了建模和仿真研究。结合船舶滑油系统的管路图以及系统中各种设备的组成和特点,利用模块化的方法,分别建立了船舶主机滑油系统、发电机滑油系统、艉轴滑油系统和滑油装填与驳运系统的数学模型,模型包括系统中所包含的滑油泵、滑油换热器、温度调节器、滑油油柜和系统中所涉及到的一些阀件;利用VC++编程软件对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编程和计算,得到不同工况下滑油系统的仿真数据;参照实际船舶的管路图与操控面板,开发出可视化的二维操作界面,并将算法程序与界面程序放入仿真平台,实现可交互性通讯;通过仿真计算数据与实际船舶航行数据进行比对,仿真误差小于:5%,验证了所建立的模型的正确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大纲》的要求并参照实船中滑油系统中的典型故障,设计并实现了部分操作和故障排查自动评估试题的编写并对自动评估算法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试题测试结果正确,验证了评估算法的正确性。本文开发的船舶滑油可视化仿真系统,操作界面实现了根据显示器分辨率的变化自动调整界面的大小,并可通过鼠标进行缩放和操作;仿真模型能够实时反映实际系统的变化规律,可满足船员培训机构对船员的培训要求。
姜伟杰[5](2020)在《基于栅格单元与矢量管网耦合的城市社区雨洪模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二十年来,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建设成果显着,但同时存在地表过度硬化等问题,城市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利用水文模型对城市水文过程进行模拟计算,是防治并预测城市雨洪灾害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对城市社区雨洪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社区尺度为水文过程的模拟尺度,使用栅格单元为最小计算单元,构建地表产汇流模型;基于矢量管网数据建立地下排水管网模型,通过矢量点坐标与栅格单元行列号的空间匹配,耦合地下管网输移的矢量模型与地表产汇计算的栅格模型,使管网矢量模型可以并入地表产汇流栅格模型中,最终得到集产流、汇流与管网汇流三个水文过程为一体的城市社区雨洪预测模型,并选择城市内部一种常见的典型社区——校园,进行模型的应用分析。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城市社区地表产汇流过程与自然流域的产汇流过程,提取出城市社区地表产汇流过程的特性,根据数据准备情况与其特性选择SCS方法模拟地表产流过程,等流时线法模拟地表汇流过程,从而完成城市社区地表产汇流的模拟计算,并考虑了产汇流方法的局限性,论述了产汇流方法在社区尺度的雨洪模拟中的适用性。(2)考虑到地下管网系统在空间建模中通常以点与线的形状表达,所以本文将基于矢量数据建立地下管网模型,受限于资料准备情况与管网汇流方法的运算难度,本文将探索马斯京根法在管网汇流模拟中的使用,并且考虑马斯京根法的局限性,论述其在社区尺度的雨洪模拟中的适用性。为使地下矢量模型可以与地表栅格模型合并,还需要研究二者的耦合方法。本文将利用矢量点在平面上无限小的特点将其坐标与栅格行列号进行匹配,通过矢量点与其所在的栅格单元连接地下与地表空间,完成两种模型的耦合,最终得到一体化的城市社区雨洪预测模型。(3)本文选取南师大仙林校区北区为研究区,2015年6月16日17:50至20:00的降雨事件为降雨过程进行实例模拟,结果发现:对于范围较小且拥有精细DEM数据的城市内部区域而言,栅格单元可以很好地描述地表产汇流过程,区域内任意位置上水量的累积与消除过程也可以通过矩阵运算的方法快速得到。所以对城市内社区尺度的雨洪过程进行模拟时,使用基于栅格单元的建模方法所得的结果更精细,更能满足城市防洪排涝的需求。
敖睿[6](2020)在《基于NSGA-Ⅱ的山地村镇给水管网优化研究 ——以重庆市仁沙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供水系统作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在民众生活保障与经济发展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给水管网作为供水系统中的主要部分,在输水过程中担任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山地村镇的给水管网系统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地形起伏大、高差悬殊,管网布置较复杂,多数以树状管网为主,致使管网压力分布不均匀,容易发生爆管问题;第二,由于地理环境因素的限制,山地管网难以成环、可靠性低,容易出现停水、水量小的现象,不能满足用水需求。因此,针对山地村镇的特点探索出一种能求出经济管径的给水管网优化模型能有效控制给水管网建设费用和压力情况。论文针对管道材质、管道压力值的选取对山地村镇管网造价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收集工程所在地的管道价格信息在Matlab软件中对不同材质、不同压力值的管道进行曲线拟合,得出了PE100给水管0.6MPa、0.8MPa、1.0MPa、1.25MPa、1.6MPa以及钢丝骨架复合管1.0MPa、1.6MPa、2.0MPa、2.5MPa的管道造价公式。并且通过文献整理总结了不同分区方法的特点以及在山地村镇给水管网布置中的适用情况。结合山地村镇的特征建立给水管网优化模型,经济性目标函数包含管网、泵站、水池的建设费用以及泵站的动力费,可靠性目标函数通过计算节点平均富余水头来确定。此模型是以管径作为自变量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同时考虑了管网系统的建设费用以及水压分布情况,对于在山地村镇给水管网优化过程中降低投资和提升运行状态具有实际意义。以典型山地村镇——重庆市丰都县仁沙镇的给水管网为例进行应用研究。仁沙镇给水管网所处地势高差显着,管网布置形式为树状网,主要利用重力供水,具有山地村镇的典型特征。在Matlab软件中利用NSGA-Ⅱ算法对此优化模型求解,得到管网年折算费用为210306.37元,相比优化前减少83589.83元,节点平均富余水头减少5.84m,总年折算费用减少14.19%。结果表明利用优化模型求出的管径组合使管网的建设费用有明显的降低,管网系统的可靠性有所提高,对于类似山地村镇给水管网优化工程具有借鉴作用。
白桦[7](2020)在《海绵城市防洪减涝效应评价模型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人口城镇化率接近60%,未来仍将长期处于持续性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不透水地面占用了涵养水源的林草、湖泊和湿地,切断了地表水和地下水间的水力联系,挤占了洪涝灾害的调蓄空间,导致城市洪涝灾害频发。海绵城市建设秉持低影响开发理念,以恢复城市的自然水循环过程和洪涝灾害调蓄能力为目的。海绵设施与洪涝灾害间水文水动力过程复杂、时空异质性强,研发适用模型辨析海绵城市建设驱动下的城市产汇流规律,科学规划建设以避免或减少城市化导致的洪涝灾害已经成为城市化建设中亟待研究的热点和重要内容。本文构建分布式城市水文水动力模型,以江西省萍乡市为研究对象,采用情景模拟和敏感性分析技术,开展海绵城市建设措施防治洪涝灾害的效果评价和成因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分析了模型的功能性需求和原理,研发了分布式城市水文水动力模型,编写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模型计算机代码程序。依据模型的功能性需求(海绵设施的产汇流过程和海绵设施-改造小区-区域不同空间尺度洪灾-涝灾过程耦合模拟),构建了分布式城市水文水动力模型。模型中的产流模块采用可表征复杂地表场次雨洪关系的径流曲线数法(SCS-CN)和超渗产流模型;汇流模块采用可模拟洪涝时空分布的水动力耦合模式,即地表汇流采用圣维南运动波方程,河网汇流采用马斯京根方程,地下汇流采用指数退水曲线。地表汇流方案依循单向流算法确定的流向及累积汇流量级别制定;二维网格处产流模型计算的地表和地下净雨量作为水量平衡要素,参与坡面和河网汇流的水动力过程模拟;海绵设施改变原城市地貌SCS-CN模型径流曲线数值(CN值)、稳渗率值、地表糙率值,并通过产汇流模型影响产汇流过程。同时,以WebGIS和Java语言开发集成环境下IntelliJ IDEA交互编程,编写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模型计算机程序。(2)系统分析了江西省萍乡城市建设驱动下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规律,构建了模型运行的气象、水文、土地利用/覆被等数据库,验证了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分布式城市水文水动力模型的模拟效果。选择五丰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2016-2018年高分影像和海绵设施现场调查数据,利用ENVI5.3平台对多源数据进行解译和像元叠加,构建流域土地利用/覆被栅格数据。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转移面积、概率矩阵和动态度,明确了在所有土地利用类型/覆被变化中海绵体历年变化最剧烈。其中,2017年增加了19 km2,动态度为25441%,2018年增加了77 km2,动态度为401%,增加面积均主要由广场和公路转化而来。根据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建立历年场次雨洪、土地利用/覆被、数字高程模型(DEM)、流向和累积汇流量等数据库。选择1小时和30米作为模型的时空尺度以满足模拟的准确性和时空异质性要求。采用反距离权重方法内插出网格逐小时雨洪过程、CN值、稳渗率值、地表糙率值等产汇流参数,确定坡面累积汇流量等级阈值为800,逐级进行坡面水动力过程演算。基于2016-2018年的模型数据库,通过14场洪水过程验证了分布式城市水文水动力模型模拟值与实测值间纳什系数的均值为0.68,表明模型模拟效果良好。(3)评价了海绵城市建设措施对五丰河流域海绵技术改造小区-区域尺度产汇流的影响,揭示了影响的成因。根据五丰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规律,分别将2016年和2017、2018年分别作为效应评价基准期和分析期,利用分布式城市水文水动力模型,分别模拟了基准期和分析期产汇流过程。模拟分析表明:经过海绵城市建设,五丰河流域CN值减小了31%,各不透水铺装地面CN值平均降幅达到61%。CN值减小导致产流能力的降低,总量分别为20-30 mm、30-40 mm、40-90 mm和90 mm以上场次暴雨相应径流系数平均减少了44%。其次,五丰河流域稳渗率增加了53%,道路和公共管理用地稳渗率增幅超过20倍。稳渗率变大导致地表净雨量占净雨总量比例降低,地下净雨量占比提高。地表净雨量占比减少,表明地表产流机制相对于地下被削弱,与场次径流系数减少的影响叠加,造成地表径流系数减少,地表产流能力降低。地下净雨量占比增加,表明地下产流机制相对于地表加强,但仍不足以抵消径流系数减少的影响,导致地下径流系数减少,地下产流能力降低。此外,五丰河流域地表糙率增加了27%,各不透水铺装地面地表糙率增加了3倍,而马斯京根蓄量常数增加了91%。诸项汇流参数的变化导致地表洪水单宽流量减少了37%,表明流域汇流过程被阻滞。海绵设施在改造小区尺度发挥源头削减、过程阻滞和末端调控功能。其在流域上犹如分布式“水库”,增强流域径流控制能力,抑制地表超渗产流机制,加强地下产流机制,阻滞汇流过程。(4)评价了五丰河流域海绵城市建设措施对洪水的影响,分析了洪水要素对产汇流参数的敏感性,揭示了影响的成因。经过海绵城市建设,五丰河流域不同量级暴雨(总量分别为20-30 mm、30-40 mm、40-90 mm和90 mm以上)所形成洪水的洪峰流量平均减少了38%,洪水总量平均减少了14%,洪水过程坦化。设置CN值、稳渗率值和地表糙率值3个因素和5个水平,采用正交试验制定敏感性试验方案。通过模型模拟各因素不同水平下五丰河流域出口断面处形成的洪水过程表明,海绵设施源头削减和过程阻滞功能导致CN值降低、地表稳渗率和糙率增加,是洪峰流量、洪水总量减少的成因。其中,CN值降低呈现出更为明显的敏感性和边际效应,是洪峰流量、洪水总量减少的主因。(5)定量评价了海绵城市建设前后城市内涝灾害的变化,揭示了城市内涝灾害对海绵设施的响应及其成因。经过海绵城市建设,五丰河流域不同量级暴雨(总量分别为20-30 mm、30-40 mm、40-90 mm和90 mm以上)产生的内涝积水深度时程均值减少了38%,内涝积水深度时程最大值减少了47%,内涝灾害面积缩小了51%,内涝灾害累积时长缩短了62%。究其原因,海绵设施源头削减功能导致地表净雨量减少,内涝积水深度、灾害面积、累积时长随之减少;过程阻滞功能导致地表糙率增加,内涝积水深度、灾害面积、累积时长随之增加。海绵设施源头削减功能导致的内涝积水深度、灾害面积、累积时长减少量大于过程阻滞功能导致的增加量。海绵设施的源头削减功能是内涝积水深度、灾害面积、累积时长减少的主因。
郭芷彤[8](2020)在《城市供水管网巡检系统的设计与研究》文中提出为解决目前传统经验式供水管网巡检模式存在的巡检效率低下、监控手段落后、管网应急抢险维修响应不及时、管网相关数据及其巡检维修等派生数据利用率不高等问题。本研究按照“智慧水务”未来发展方向,充分实现城市供水管网的科技化运营管理。通过调查城市供水管网运营现状,分析供水企业对于管网及其巡检业务的管理需求,提出一种供水管网巡检系统。系统集合Arc GIS技术、GPS技术和移动通信等新兴科技的诸多优点,对传统供水管网巡检系统进行优化升级改造,以此提升供水管网巡检业务的智慧化运营管理。本文对支撑供水管网巡检系统的数据进行详细梳理、总结和选择,从数据获取方式、系统数据组成、系统数据类型划分到数据的组织管理,为系统的构建奠定良好的数据基础。又对系统的建立过程进行细致全面地分析,明确管网巡检业务的用户需求。以SOA设计理念和Ajax技术设计系统整体架构,将系统分为Android移动客户端和Internet服务端两部分,双方信息进行可逆交互。利用UML序列流程图设计系统的具体功能模块,确定系统开发所需的软硬件配置及运行环境。拟构建集“供水管网数据采集”、“巡检人员导航定位”、“管网事故抢维修”和“信息管理及通讯”功能为一体的智能供水管网巡检系统。分析供水管网巡检业务独有的时空特性,运用面向对象法,通过细化巡检对象,抽象定义管网巡检要素,实现巡检系统点、线、面基本时空对象在时空维度上有序组织,完整表达供水管网巡检系统各要素时空语义,研究提出供水管网巡检系统的时空数据模型和数据库模型,实现系统的时空演变和分析预测等时空分析应用,补充现有管网系统因时空因素缺失而导致的一系列问题,为供水管网巡检系统的时空数据模型研究奠定科学理论基础。利用Android Studio开发软件,以Java语言实现供水管网巡检系统在Android移动客户端的主要应用功能,包括:供水管网地图图层在手机终端的显示、供水管网及其巡检对象的属性和历史数据的查询、巡检导航、实时定位、轨迹跟踪、隐患实时上报、爆管分析、事故维修记录、信息通讯交互、系统用户管理等应用。本文的研究成果更加贴近供水企业管理与综合运营的需求,为日常供水管网巡检工作有效提供了一种智慧巡检技术手段。对于供水管网巡检系统智能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同时推动供水管网的时空数据模型的发展,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吴长春,左丽丽[9](2020)在《关于中国智慧管道发展的认识与思考》文中认为智慧管道是覆盖油气长输管道全生命周期的综合管理系统,是SCADA系统、电子管道、数字管道、智能管道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时代的延续和发展。剖析了油气管道行业智慧管道的内涵与外延,梳理了智慧管道技术发展的历史脉络,揭示了数字孪生体技术的实质与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建议中国智慧管道建设宜坚持需求驱动、问题导向、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开放融合、数据共享、滚动发展、持续改进的原则,以期为中国智慧管道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参24)
孙鑫南[10](2020)在《基于Modelica的蒸汽管网系统热工水力动态特性分析》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持续加速发展,我国对供热的需求逐步增长。热电联产机组由于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而成为城市工业主要供热热源,并以大型区域供热锅炉为中心,淘汰附近分散小型锅炉,逐步形成以“燃煤热电联产+大型锅炉房+其它清洁(或可再生)能源供热”的供热格局。为进一步提高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系统的能源利用率,更好地发挥该系统在提高企业的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的特点,还兼顾热电机组配置蓄热、储能等设施参与电网调峰调频,这需要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蒸汽供热系统进行建模与仿真,了解管网内蒸汽的运动状态、知道管网的热工水力动态特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Modelica的蒸汽供热管网动态仿真模型,综合考虑了蒸汽流动过程的蒸汽参数波动、可压缩性、状态变化、摩擦和传热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且数学模型更简单、拓扑结构更贴合实际、模型求解速度快。以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等理论为基础,通过引入水和水蒸汽的热力性质计算公式、蒸汽管网水力和热力计算模型理论,建立了考虑蒸汽介质流动状态的热工水力动态耦合模型。基于网络图论理论、基尔霍夫定律,建立了供热管网的水力计算模型;基于管道的散热过程,建立供热管网的热力计算模型;基于三大守恒方程、阻力损失方程、散热损失方程和介质状态方程,推导出蒸汽供热管道的热工水力耦合动态模型。详细阐述了Modelica语言特色和OpenModelica仿真环境,确定了Modelica在蒸汽供热系统上建模与仿真的优势。针对蒸汽供热系统的建模与仿真,在研究供热系统内各设备设施组件的物理行为后,建立以数学方程来描述动态管道、阀门、泵、热源与热用户、介质、传热过程等模型基础上,从而采用面向对象的陈述式物理建模语言Modelica来尽可能详细的系统的动态行为。基于Modelica语言编写相应的单元设备模型,再与Modelica内的标准库相结合,形成适用于蒸汽管网供热的区域供热系统模型库,建立了一整套统一的区域供热系统Modelica模型库——DistrictHeatingSystem。随后利用该模型库搭建实际的管网系统,在OpenModelica仿真平台下进行仿真验证。将采集来的源端数据作为仿真模型的输入,对该设定工况下的蒸汽供热系统进行了仿真验证,对比末端仿真数据与实测数据,结果与实测数据总体误差小于2%,能够极大的满足工程计算要求。并进一步仿真分析了蒸汽供热管网的热工水力动态响应过程,分析过渡过程及瞬态过程系统的运行状态特征,量化出管网的滞后性和衰减性等动态特性;最后,基于模型对蒸汽管网系统的暖管动态特性与蓄放热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实验,提出了蒸汽管网间歇运行的解决方案,获得了管网的蓄放热储能特性,并给出了相应的蓄放热能力计算公式和蓄、放热评估指标。
二、现代管网技术及其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管网技术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兰州市供热服务质量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及意义 |
1.1.1 研究问题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图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1.1 供热服务质量 |
2.1.2 绩效评价 |
2.1.3 供热服务质量绩效评价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服务质量管理理论 |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3 公众满意度理论 |
2.2.4 绩效管理理论 |
第三章 兰州市供热服务发展历程、现状和挑战 |
3.1 兰州市供热服务发展历程 |
3.2 兰州市供热服务现状 |
3.2.1 热源热网现状 |
3.2.2 供热监管现状 |
3.2.3 供热服务质量评价现状 |
3.3 兰州市供热服务面临的挑战 |
3.3.1 供热站点分散,管理规范程度较低 |
3.3.2 供热投诉量持续上升,群众满意度不高 |
3.3.3 供热老旧楼院较多,供热质量受影响较大 |
3.3.4 政策支撑不足,考核评价机制缺位 |
3.3.5 城市能源结构单一,供热稳定性不足 |
第四章 兰州市供热服务质量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体系构建准备 |
4.1.1 评价目标 |
4.1.2 评价方法和工具的确定 |
4.2 兰州市供热服务质量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定 |
4.3 兰州市供热服务质量绩效评价指标权重分配 |
4.3.1 构建判断矩阵 |
4.3.2 层次单排序和一致性检验 |
第五章 兰州市城区集中供热单位服务质量绩效评价 |
5.1 数据获取及处理 |
5.1.1 数据的获取 |
5.1.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2 评价方法与标准 |
5.3 安全规范维度分析 |
5.3.1 安全环保 |
5.3.2 能源储备 |
5.3.3 热费收缴 |
5.3.4 从业资质 |
5.3.5 制度落实 |
5.3.6 安全规范维度评价结果 |
5.4 服务质量维度分析 |
5.4.1 供热质量达标率 |
5.4.2 满意度评价 |
5.4.3 服务质量维度评价结果 |
5.5 服务态度维度分析 |
5.5.1 投诉办理 |
5.5.2 服务标准 |
5.5.3 服务态度维度评价结果 |
5.6 响应能力维度分析 |
5.6.1 故障次数 |
5.6.2 故障恢复 |
5.6.3 响应能力维度评价结果 |
5.7 持续服务维度分析 |
5.7.1 更新改造 |
5.7.2 开放包容 |
5.7.3 协作配合 |
5.7.4 持续服务维度评价结果 |
5.8 总体分析 |
5.9 评价结论 |
第六章 兰州市供热服务质量绩效评价发现的问题及原因 |
6.1 政策法规不完善,服务标准和监管界限不清晰 |
6.2 缺少服务质量评价,供热企业改进意愿不足 |
6.3 供热企业评价中公众参与不足,群众意见反映渠道不完善 |
6.4 对供热企业的评价结果运行不足,评价效果发挥不充分 |
6.5 供热企业数量过多,服务质量和服务标准不统一 |
第七章 兰州市城区集中供热单位服务质量的改进对策及建议 |
7.1 健全和完善供热行业管理政策法规 |
7.1.1 制定并出台地方性供热法规 |
7.1.2 制定并出台兰州市供热服务规范标准 |
7.2 建立兰州市供热服务质量绩效评价体系 |
7.2.1 在评价考核中提高公众参与度和公众满意度指标权重 |
7.2.2 建立健全绩效评价考核制度、机构、程序 |
7.2.3 加强绩效评价考核结果在供热监管及企业内部的应用 |
7.3 推动供热企业整合发展 |
7.3.1 推行经营许可制度提高行业准入条件 |
7.3.2 整合兼并小型供热企业提高供热服务能力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兰州市城市供热质量调查问卷 |
附录B 兰州市城市供热单位基本情况专家调查表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BIM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集群项目管理 |
1.2.2 工程项目集成管理 |
1.2.3 BIM技术 |
1.2.4 基于BIM的管理平台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逻辑 |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研究逻辑结构 |
2 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信息模型相关理论及技术 |
2.1 基本概念 |
2.1.1 集群项目 |
2.1.2 项目管理 |
2.2 集成相关理论 |
2.2.1 集成的内涵 |
2.2.2 集成管理的内容及原则 |
2.2.3 制造业集成相关理论 |
2.2.4 综合集成相关思想 |
2.3 BIM及相关技术 |
2.3.1 BIM技术及特点 |
2.3.2 GIS技术 |
2.3.3 模型轻量化技术 |
2.3.4 BIM与 GIS数据融合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3 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BIM技术应用总体架构研究 |
3.1 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概念的提出 |
3.2 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集成管理模式BIM技术应用框架 |
3.2.1 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集成管理维度分析 |
3.2.2 基于BIM技术的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集成管理 |
3.2.3 组织集成 |
3.2.4 过程集成 |
3.2.5 信息集成 |
3.3 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BIM应用关键技术 |
3.4 本章小结 |
4 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模型总体架构及关键技术研究 |
4.1 多源模型创建关键技术 |
4.1.1 基于分区块建模法的三维地质信息模型建模技术 |
4.1.2 基于大重叠率的三维倾斜摄影模型建模技术 |
4.1.3 多层级规划混合建模技术 |
4.1.4 基于片区统一建模标准的设计、施工BIM模型建模 |
4.2 BIM模型到GIS模型转化技术 |
4.2.1 基于通用数据格式的IFC到 CityGML的转化 |
4.2.2 基于数据解析与重构的DGN格式到UDB的转化 |
4.3 基于坐标变换与地形整平的多源模型融合技术 |
4.3.1 模型坐标变换 |
4.3.2 GIS模型处理 |
4.4 基于线性八叉树的多源模型动态加载技术 |
4.4.1 基于线性八叉树的模型空间索引方式 |
4.4.2 实例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5 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平台研究 |
5.1 建设管理平台需求研究与设计 |
5.1.1 业务需求分析 |
5.1.2 解决思路 |
5.2 建设管理平台架构研究与设计 |
5.2.1 建设管理平台架构思路 |
5.2.2 建设管理平台总体架构 |
5.2.3 建设管理平台业务架构 |
5.2.4 建设管理平台技术架构 |
5.2.5 建设管理平台数据架构 |
5.3 建设管理平台功能实现 |
5.3.1 项目层级功能设计 |
5.3.2 项目群功能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 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BIM技术应用实践研究 |
6.1 项目背景及概况 |
6.1.1 前海合作区规划与集群市政工程建设情况 |
6.1.2 前海集群市政工程项目实施面临的挑战 |
6.1.3 前海集群市政工程项目集成管理BIM技术应用模式 |
6.2 前海集群市政工程项目集成管理BIM技术应用实践 |
6.2.1 基于BIM的组织集成 |
6.2.2 基于BIM的过程集成 |
6.2.3 基于BIM的信息集成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7.3 未来的工作展望与设想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船舶冷却水系统的可视化仿真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船舶冷却水仿真训练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船舶冷却水仿真训练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船舶冷却水仿真训练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 冷却水系统的发展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船舶中央冷却水系的数学建模 |
2.1 船舶中央冷却水系统的组成和技术特点 |
2.2 船舶中央冷却水系统的组成 |
2.2.1 海水系统 |
2.2.2 低温淡水系统 |
2.2.3 高温淡水冷却系统 |
2.3 船舶中央冷却水系统的管网数学模型 |
2.3.1 冷却水管路计算原理 |
2.3.2 管网阻力损失计算 |
2.3.3 管网系统的数学模型 |
2.3.4 串并联等效阻力简化计算 |
2.3.5 管网系统的水力计算模型 |
2.4 冷却水泵的数学模型 |
2.4.1 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
2.4.2 泵的并联特性 |
2.5 中央冷却水系统的热力学模型 |
2.5.1 海水系统的热力学模型 |
2.5.2 低温淡水系统换热模型 |
2.5.3 高温淡水系统换热模型 |
2.6 温度控制单元模型 |
2.7 冷却水系统部件数学模型 |
2.7.1 截止止回阀的数学模型 |
2.8 本章小结 |
3 中央冷却水系统仿真模型计算和验证 |
3.1 Visual C++程序语言介绍 |
3.2 中央冷却水系统计算模型的程序设计 |
3.3 调试界面设计与程序编写 |
3.4 仿真程序的调试 |
3.5 仿真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中央冷却水仿真训练系统的开发 |
4.1 PROSIMS仿真平台概述 |
4.1.1 仿真平台的组成 |
4.1.2 仿真平台的结构框架及运行机制 |
4.2 中央冷却水仿真系统的可视化操作界面程序设计 |
4.2.1 界面的程序实现 |
4.3 中央冷却水系统界面与仿真模型的关联和调试 |
4.3.1 仿真模型融入平台后的调试 |
4.3.2 仿真模型的变量关联 |
4.4 仿真训练系统与轮机模拟平台的融合 |
4.5 本章小结 |
5 故障模拟与自动评估算法研究 |
5.1 故障模拟 |
5.2 自动评估算法 |
5.3 评估算法 |
5.3.1 结束检测算法 |
5.3.2 实时检测算法 |
5.3.3 条件检测算法 |
5.4 智能考试系统的组成 |
5.4.1 考务平台 |
5.4.2 试题编辑器 |
5.5 冷却水系统考试试题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4)船舶滑油系统的可视化仿真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滑油仿真训练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1 船舶滑油系统介绍 |
1.2.2 仿真技术的发展情况 |
1.2.3 国内外轮机培训器的发展情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2 滑油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
2.1 “太平洋”轮滑油系统的组成和技术特点 |
2.1.1 船舶滑油系统的组成 |
2.2 滑油管路模型 |
2.2.1 滑油管路计算原理 |
2.2.2 滑油管路能量损失分析 |
2.2.3 滑油管路模型计算 |
2.2.4 滑油管路串并联等效流导分析 |
2.2.5 滑油管网模型的水力计算 |
2.3 滑油系统部件数学模型 |
2.3.1 截止阀的数学模型 |
2.3.2 滤器的数学模型 |
2.3.3 自清洗滤器的数学模型 |
2.3.4 截止止回阀的数学模型 |
2.3.5 安全阀的数学模型 |
2.3.6 应急速闭阀的数学模型 |
2.3.7 滑油冷却器的数学模型 |
2.3.8 滑油温度控制单元的数学模型 |
2.3.9 油柜的数学模型 |
2.3.10 冷热油混温热力模型 |
2.3.11 滑油泵的数学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3 滑油系统仿真模型的程序设计和计算结果分析 |
3.1 Visual C++6.0程序语言介绍 |
3.2 滑油仿真计算模型的程序设计 |
3.2.1 调试界面设计与计算程序的实现 |
3.2.2 仿真程序的调试 |
3.2.3 计算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滑油系统故障模拟 |
4.1 典型设备的故障模拟 |
4.2 滑油系统设备故障模拟 |
4.2.1 滑油泵的故障模拟 |
4.2.2 温度控制单元故障模拟 |
4.3 本章小结 |
5 滑油仿真训练系统的可视化操作界面的设计与实现 |
5.1 仿真平台介绍 |
5.1.1 仿真平台的组成 |
5.1.2 平台的运行机制 |
5.2 船舶滑油系统界面系统设计 |
5.2.1 二维操作界面 |
5.3 船舶滑油系统算法动态库的实现 |
5.4 船舶滑油仿真训练系统实现的功能 |
5.5 本章小结 |
6 滑油仿真训练系统在海船船员智能考试平台中的应用 |
6.1 智能考试系统的组成 |
6.2 试题通用评估规则 |
6.3 评估算法 |
6.3.1 结束检测算法 |
6.3.2 实时检测算法 |
6.3.3 条件检测算法 |
6.4 滑油智能试题的编写与操作 |
6.4.1 滑油试题的编写 |
6.4.2 智能试题的加载 |
6.4.3 试题的测试及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5)基于栅格单元与矢量管网耦合的城市社区雨洪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城市雨洪研究进展 |
1.2.2 国内城市雨洪研究进展 |
1.2.3 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改善方法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城市社区水文过程的发生发展机理与其特性研究 |
2.1 城市社区水文过程的特性研究 |
2.1.1 水文过程的分解 |
2.1.2 城镇化对植物截留过程的影响 |
2.1.3 城镇化对蒸散发过程的影响 |
2.1.4 城镇化对入渗过程的影响 |
2.1.5 城镇化对地表汇流过程的影响 |
2.1.6 城镇化对降雨补充地下水过程的影响 |
2.1.7 城市社区水文过程的特性提取 |
2.2 城市社区水文过程的发生发展机理 |
2.2.1 地表产流阶段的城市社区水文过程 |
2.2.2 汇流阶段的城市社区水文过程 |
2.2.3 管网汇流阶段的城市社区水文过程 |
2.2.4 城市社区水文过程各阶段的综合 |
2.3 地表产汇流过程的GIS建模方式 |
2.3.1 降雨过程的GIS描述 |
2.3.2 产流阶段的GIS建模形式 |
2.3.3 汇流阶段的GIS建模形式 |
2.4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准备 |
2.4.1 研究区的选择 |
2.4.2 基础地理数据的准备 |
2.4.3 降雨事件的选择 |
2.5 本章小节 |
第3章 城市社区地表产流方法探究与实例计算 |
3.1 产流计算方法的解析与对比 |
3.2 SCS方法的原理与应用基础 |
3.3 SCS方法中CN值的取值研究 |
3.4 SCS方法在GIS空间中的应用 |
3.5 城市社区地表产流模型的建模与实例计算 |
3.5.1 制作研究区CN值查找表 |
3.5.2 CN值栅格的获取 |
3.5.3 实测降雨量到模拟产流量的转变计算 |
3.6 SCS方法在城市社区雨洪模拟中的局限性与适用性 |
3.7 本章小节 |
第4章 城市社区地表汇流方法探究与实例计算 |
4.1 汇流计算方法的研究分类 |
4.2 流向算法的原理与推导 |
4.3 流向算法的分类 |
4.4 D8算法在城市社区内的修正 |
4.5 地表汇流计算方法对比与研究 |
4.5.1 水动力学方法 |
4.5.2 水文学方法 |
4.5.3 推理公式法 |
4.5.4 等流时线法 |
4.5.5 单位线法 |
4.5.6 线性水库法与瞬时单位线法 |
4.5.7 非线性水库法 |
4.5.8 地表汇流计算方法在城市社区适应性的评估与选取 |
4.6 城市社区地表汇流过程实例计算 |
4.6.1 流向实例计算 |
4.6.2 流量实例计算 |
4.6.3 任意栅格单元上水量的累积与消除过程计算 |
4.6.4 基于产汇流结果对城市防洪排涝提出参考性建议的研究 |
4.7 等流时线法在城市社区雨洪模拟中的局限性与适用性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社区管网汇流方法探究与实例计算 |
5.1 城市社区地下排水管网系统的汇流计算 |
5.1.1 管网流向计算方法 |
5.1.2 管网流量计算方法 |
5.1.3 马斯京根法模拟管网汇流的原理 |
5.1.4 对单个管段的汇流计算研究 |
5.2 通过GIS技术建立管网矢量模型 |
5.2.1 管网系统的GIS建模形式 |
5.2.2 地下矢量管网模型与地表栅格模型的耦合方式 |
5.2.3 基于分布式建模的思想建立矢量管网模型 |
5.3 地下矢量管网模型与地表栅格模型的耦合方法 |
5.4 管网系统的案例研究以及溢流管段的提取 |
5.5 马斯京根法在城市社区雨洪模拟中的局限性与适用性 |
5.6 章节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与总结 |
6.2 研究中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基于NSGA-Ⅱ的山地村镇给水管网优化研究 ——以重庆市仁沙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给水管网优化研究 |
1.2.2 国内给水管网优化研究 |
1.2.3 综述总结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山地村镇给水管网特点及分区方法 |
2.1 山地村镇给水管网特点概述 |
2.2 山地村镇给水管网分区方法 |
2.2.1 分区形式 |
2.2.2 分区供水能量分析 |
2.2.3 分区模式 |
2.3 分区思路总结 |
第三章 山地村镇给水管网造价影响因素研究 |
3.1 山地村镇给水管道造价公式研究 |
3.1.1 MATLAB工具箱简介 |
3.1.2 常见给水管道造价公式确定 |
3.2 NSGA-II算法简介 |
3.2.1 NSGA-II算法的基本原理 |
3.2.2 NSGA-II算法的实现过程 |
3.3 NSGA-Ⅱ在山地村镇给水管网优化模型中的的应用 |
3.3.1 改进思路总结 |
3.3.2 编码方式及参数设置 |
第四章 山地村镇给水管网优化模型研究 |
4.1 给水管网水力计算 |
4.1.1 预测需水量 |
4.1.2 沿线流量和节点流量 |
4.1.3 初始流量分配 |
4.1.4 管网水力计算步骤 |
4.2 山地村镇给水管网优化模型研究 |
4.2.1 经济性目标函数 |
4.2.2 可靠性目标函数 |
4.2.3 约束条件 |
第五章 典型山地村镇给水管网优化应用研究 |
5.1 工程概况及优化方案 |
5.1.1 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
5.1.2 优化设计方案 |
5.2 典型山地村镇给水管网优化过程——以仁沙镇为例 |
5.2.1 仁沙镇给水管网分区形式的确定 |
5.2.2 仁沙镇给水管网水力计算 |
5.2.3 仁沙镇给水管网优化模型 |
5.2.4 仁沙镇给水管网优化模型求解 |
5.3 山地村镇给水管网优化建议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海绵城市防洪减涝效应评价模型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城镇化水文效应 |
1.2.2 海绵城市的内涵、目标和指标 |
1.2.3 海绵城市建设措施的水旱灾害防治效果及其成因 |
1.2.4 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第二章 分布式城市水文水动力模型研发 |
2.1 模型功能性需求 |
2.1.1 海绵设施的产汇流过程模拟 |
2.1.2 不同空间尺度洪灾-涝灾过程耦合模拟 |
2.2 分布式城市水文水动力模型原理 |
2.2.1 模型模拟计算时空尺度的选择 |
2.2.2 复杂地表产流和汇流模块 |
2.2.3 海绵设施的产汇流模拟 |
2.3 分布式城市水文水动力模型研发的流程和算法 |
2.3.1 平面网格的构建 |
2.3.2 模型计算时段的确定 |
2.3.3 网格高程和土地利用/覆被信息的提取 |
2.3.4 网格降水数据的赋值 |
2.3.5 网格产汇流参数的赋值 |
2.3.6 水文水动力过程的模拟 |
2.3.7 水文水动力模型的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变化环境下分布式城市水文水动力模型构建及其验证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
3.2.1 海绵城市设施时空变化图谱构建 |
3.2.2 海绵城市土地利用/覆被分类 |
3.2.3 基于多元数据融合的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库构建 |
3.2.4 五丰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驱动因素 |
3.3 萍乡市分布式水文水动力模型构建及其验证 |
3.3.1 模型时空尺度的选择 |
3.3.2 平面网格的确定 |
3.3.3 网格暴雨数据赋值 |
3.3.4 网格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和产汇流参数赋值 |
3.3.5 水文水动力模型的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海绵城市建设措施的产汇流效应 |
4.1 海绵城市建设措施产汇流效应的分析方法 |
4.1.1 海绵城市建设措施对产汇流参数影响的研究方法 |
4.1.2 海绵城市建设措施对产汇流过程影响的研究方法 |
4.1.3 海绵城市建设措施对产汇流影响成因的分析方法 |
4.2 海绵城市建设措施对产汇流参数的影响 |
4.2.1 海绵城市建设措施对产流参数时程分布的影响 |
4.2.2 海绵城市建设措施对产汇流参数空间分布的影响 |
4.3 海绵城市建设措施对产汇流过程的影响 |
4.3.1 相似暴雨情景的构建 |
4.3.2 海绵城市建设措施对径流系数的影响 |
4.3.3 海绵城市建设措施对地表净雨量的影响 |
4.3.4 海绵城市建设措施对地下净雨量的影响 |
4.3.5 海绵城市建设措施对地表洪水单宽流量的影响 |
4.3.6 海绵城市建设措施对产汇流过程的影响 |
4.4 海绵城市建设措施产汇流效应的成因分析 |
4.4.1 海绵技术改造小区尺度典型海绵设施对产汇流的影响 |
4.4.2 海绵城市建设措施产汇流效应的成因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海绵城市建设措施防治洪灾的效果及其成因 |
5.1 海绵城市建设措施防治洪灾效果及其成因的分析方法 |
5.1.1 海绵城市建设前后洪水要素的敏感性分析方法 |
5.1.2 海绵城市建设措施防治洪灾效果及其成因的分析方法 |
5.2 海绵城市建设措施防治洪灾的效果分析 |
5.3 洪水要素敏感性分析 |
5.4 海绵城市建设措施防治洪灾的效果成因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海绵城市建设措施防治涝灾的效果及其成因 |
6.1 海绵城市建设措施防治涝灾效果及其成因的分析方法 |
6.1.1 海绵城市建设措施防治涝灾效果的分析方法 |
6.1.2 海绵城市建设措施防治涝灾效果成因的分析方法 |
6.2 海绵城市建设措施防治涝灾的效果 |
6.2.1 海绵城市建设措施对内涝积水深度的影响 |
6.2.2 海绵城市建设措施对涝灾范围的影响 |
6.2.3 海绵城市建设措施对涝灾累积时长的影响 |
6.2.4 海绵城市建设措施防治涝灾的效果 |
6.3 海绵城市建设措施防治涝灾效果的成因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论文的不足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城市供水管网巡检系统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供水管网巡检业务现状及发展问题 |
1.2.1 供水管网巡检业务管理现状 |
1.2.2 供水管网巡检业务研究现状及发展 |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方案 |
1.3.1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
1.3.2 课题研究技术方案 |
2 系统关键技术概述 |
2.1 地理信息系统 |
2.1.1 地理信息系统(GIS)定义 |
2.1.2 地理信息系统(GIS)发展史 |
2.1.3 地理信息系统(GIS)特点 |
2.1.4 地理信息系统(GIS)类型 |
2.2 移动GIS |
2.2.1 移动GIS定义 |
2.2.2 移动GIS发展史 |
2.2.3 移动GIS特点 |
2.2.4 移动GIS终端 |
2.3 系统终端的相关应用技术 |
2.3.1 移动定位技术 |
2.3.2 移动通信技术 |
2.3.3 移动数据库 |
2.4 本章小结 |
3 供水管网巡检系统数据信息 |
3.1 系统数据 |
3.1.1 系统数据获取 |
3.1.2 系统数据组成 |
3.1.3 系统数据类型 |
3.1.4 系统数据处理 |
3.1.5 系统数据组织管理 |
3.2 系统数据模型 |
3.2.1 时空数据模型 |
3.2.2 数据建模过程 |
3.3 系统数据库 |
3.3.1 数据库特点 |
3.3.2 数据库设计原则 |
3.4 本章小结 |
4 供水管网巡检系统分析与设计 |
4.1 系统分析 |
4.1.1 用户需求分析 |
4.1.2 系统功能分析 |
4.1.3 系统流程分析 |
4.2 巡检系统设计 |
4.2.1 设计目标 |
4.2.2 技术路线设计 |
4.2.3 初始化设计 |
4.2.4 功能模块设计 |
4.3 巡检系统开发 |
4.3.1 系统选型配置 |
4.3.2 系统开发软件 |
4.3.3 系统运行环境 |
4.4 本章小结 |
5 供水管网巡检系统时空数据模型研究与建立 |
5.1 供水管网巡检系统的时空特性 |
5.2 面向对象法时空数据模型 |
5.2.1 面向对象法的概念 |
5.2.2 面向对象法模型规则 |
5.2.3 面向对象法表达方式 |
5.3 供水管网巡检系统时空数据模型 |
5.3.1 概念数据模型 |
5.3.2 逻辑数据模型 |
5.3.3 物理数据模型 |
5.4 供水管网巡检系统数据库设计 |
5.4.1 供水管网巡检系统时空信息集成 |
5.4.2 时空数据存储方法 |
5.5 时空数据模型在供水管网巡检系统的应用 |
5.5.1 供水管网巡检系统时空演变和分析预测 |
5.5.2 供水管网事故区域时空分析 |
5.5.3 供水管网时空监控数据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供水管网巡检系统的实现 |
6.1 研究区概况 |
6.2 智能手机终端供水管网巡检系统设计 |
6.2.1 应用界面设计实现 |
6.2.2 业务功能模块详细设计和实现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关于中国智慧管道发展的认识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智慧管道的内涵与外延 |
2 智慧管道技术发展概况 |
2.1 智慧管道溯源 |
2.2 国内概况 |
2.3 国外概况 |
2.4 数字孪生技术及其应用概述 |
3 中国智慧管道建设的基本原则 |
4 结论 |
(10)基于Modelica的蒸汽管网系统热工水力动态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含义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供热管网热工水力建模 |
1.2.2 供热管网可视化建模软件 |
1.2.3 Modelica及其应用 |
1.2.4 供热系统热动态特性研究 |
1.3 本文研究目标与意义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工业蒸汽管网热工水力计算模型 |
2.1 工业热网水力工况计算模型 |
2.1.1 图论基础 |
2.1.2 基尔霍夫定律 |
2.2 工业热网热力工况计算模型 |
2.3 工业热网热工水力耦合计算模型 |
2.4 小结 |
第3章 基于Modelica的动态特性建模仿真 |
3.1 Modelica建模语言与OpenModelica仿真平台 |
3.1.1 Modelica语言 |
3.1.2 OpenModelica仿真平台 |
3.2 蒸汽管网系统典型单元设备建模 |
3.2.1 动态管道模型 |
3.2.2 阀门模型 |
3.2.3 泵模型 |
3.2.4 热源和热用户模型 |
3.2.5 介质模型 |
3.2.6 传热模型 |
3.3 蒸汽管网系统Modelica模型库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Modelica的蒸汽管道热工水力动态特性研究 |
4.1 蒸汽管网Modelica模型仿真与分析 |
4.2 蒸汽管道热工水力动态特性分析 |
4.2.1 末端温度随源端流量变化的响应 |
4.2.2 末端温度随源端温度变化的响应 |
4.2.3 末端压力随阀门开度变化的响应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Modelica的蒸汽管网暖管与储能特性研究 |
5.1 蒸汽管网暖管过程动态特性研究 |
5.2 蒸汽管网蓄放热过程动态特性研究 |
5.3 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四、现代管网技术及其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兰州市供热服务质量绩效评价研究[D]. 王树超. 兰州大学, 2021(02)
- [2]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BIM技术应用研究[D]. 向卫国.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0(01)
- [3]船舶冷却水系统的可视化仿真及其应用研究[D]. 孟磊.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4]船舶滑油系统的可视化仿真及其应用研究[D]. 李海洋.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5]基于栅格单元与矢量管网耦合的城市社区雨洪模拟[D]. 姜伟杰.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6]基于NSGA-Ⅱ的山地村镇给水管网优化研究 ——以重庆市仁沙镇为例[D]. 敖睿.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7]海绵城市防洪减涝效应评价模型及其应用[D]. 白桦.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20
- [8]城市供水管网巡检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 郭芷彤.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9]关于中国智慧管道发展的认识与思考[J]. 吴长春,左丽丽. 油气储运, 2020(04)
- [10]基于Modelica的蒸汽管网系统热工水力动态特性分析[D]. 孙鑫南. 浙江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