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宇宙中的反物质疑难——20世纪未决物理问题之十一(论文文献综述)
阎苏[1](2021)在《刘慈欣科幻小说的生态意识研究》文中指出
赵晓[2](2021)在《石墨烯的超低能电子穿透率》文中指出时间投影室(Time Projection Chamber,TPC)是一种以气体为工作介质的圆柱型探测器,具有很强的粒子鉴别能力和极好的空间分辨率、动量分辨率。时间投影室的读出部分分别放置在两个端盖上,漂移到端盖的电子进行雪崩放大后经电子学读出。作为广泛应用的径迹探测器,正离子反馈抑制是TPC发展中面临一个关键的问题。在TPC端盖读出探测器处雪崩产生的正离子缓慢向漂移场区运动,正离子在漂移场区积累导致的空间电荷效应破坏了时间投影室中漂移场区的电场均匀性,进而改变了电离电子的漂移轨迹,最终导致对带电粒子径迹测量精度的降低,故需要尽量减少在漂移区的正离子数量。气体电子倍增器(Gas Electron Multiplier,GEM)主要由漂移电极、GEM膜和收集电极组成。作为TPC的读出探测器具有高增益、高精度、低正离子反馈、耐辐射等特性。基于GEM-TPC,本文使用ANSYS和Garfield++工具包模拟研究和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Triple GEM结构的TPC读出模块方案,以实现对正离子反馈的有效抑制。通过调整传统的Triple GEM结构:将中间层GEM膜与上下两层GEM错位使得在中下层GEM膜中雪崩产生的正离子在回流的过程中被上层GEM膜挡住。在模拟中,分别改变GEM膜的孔径、孔距以及GEM膜之间的场强,将正离子反馈降至~0.08%。另外,本文探讨了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应用于TPC中阻挡正离子反馈的可能性。石墨烯由一层呈蜂窝状排列的单层碳原子构成,理论上其对于电子和离子的透过性不同。然而石墨烯阻挡正离子反馈的同时,也会影响电子的透过。目前,石墨烯已被证明对能量范围在千电子伏特(eV)以上的电子具有良好的透过性,然而TPC探测器中的信号电子能量在10 eV以下,在低能区间内电子对石墨烯的透过率并无统一的结果。文中着重在低能电子能量区间使用电子枪测试了真空中不同能量电子对自由悬浮在几微米孔中的石墨烯透过率。测试结果几十个电子伏特电子的透过率符合其他实验和理论计算的结果。本文提出了两种减少TPC中正离子反馈的方案,错位GEM探测器与石墨烯。错位GEM探测器具有结构简单安装容易等优点,可以有效将正离子反馈降至低于0.1%的水平。对低能电子对石墨烯的实验结果表明在5 eV时,电子对石墨烯的透过率可以达到40%以上,具有应用于TPC正离子反馈的良好潜力。石墨烯的优点在于可将回流的正离子完全挡住,彻底解决困扰高通量下TPC长时间运行的问题。但由于大面积悬空石墨烯转移困难,去除石墨烯膜上的PMMA胶(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也是一大难题,实际应用仍需进一步的努力。
赵婷婷[3](2020)在《论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时间观念的连续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时间”的讨论由来已久,在西方哲学的发展源头“时间”范畴就已经成为基本范畴之一。可以说,时间问题是除存在问题之外另一个对哲学家触动很深的问题。这种深刻性不仅体现在其本身具有高度建设性,而且对之后的哲学乃至世界观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许多时间问题的解决办法,其本质似乎都可以追溯到古代时间观念中的一种。那么,古代时间观彼此间有没有连续性?如果有,又是怎样联系在一起?对此问题的探究是我们考察和回溯希腊思想源头关于时间理解的意义所在。本文在梳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时间观念的基础上,考察二者时间观念在思想上的前后连续性是本文的最终旨趣。全文共分三章,结构如下:第一章:柏拉图的时间观念是建构在宇宙框架基础之上的,本章将从宇宙时间的角度,探讨宇宙身体、宇宙灵魂的建构。此外,柏拉图对时间的理解引入“数”这一概念,俨然带有毕达哥拉斯主义特征,而“数”的概念早在柏拉图建构宇宙时就已引入,我们将在第三节说明数学结构是柏拉图宇宙论稳定与秩序的关键,同时为柏拉图时间理论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在第四节则讨论柏拉图对时间的规定及时间与时间器的关系。第二章:以时间的疑难为切入点,结合时间与运动、时间的两个面向:数和量度的关系讨论亚里士多德的时间定义。我们发现,亚里士多德对时间的理解没有离开柏拉图时间观念的范畴。在本章的最后一节我们则讨论了时间与灵魂的关系,结合灵魂作为主体具有“计算”和“感知”的能力,我们尝试给出的结论是时间依赖灵魂而存在,没有灵魂也就没有时间。第三章: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时间观都与“运动”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本章从“运动”着手,以克服和承继两个维度展开,对比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运动观,为进一步探讨二者时间理论的关系做铺垫。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常常被认为是哲学上的“大分歧”,通过对二者的比较,与许多人的看法相反,我们的结论是,亚里士多德在他时间观念的原理和前提上,大体同意柏拉图的观点,这种内在一致性可归于毕达哥拉斯主义的“数”。尽管亚里士多德明确提出“时间是前后运动的数”的观点,但是在《蒂迈欧篇》中柏拉图早已引入理解为数字的时间,而且具有明显的毕达哥拉斯主义特征。此外,本文虽探究的是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时间观念的连续性,不可置否的是,在古代哲学中,柏拉图理论对新柏拉图主义产生深远影响,毕达哥拉斯主义—柏拉图—普罗提诺—奥古斯丁时间观念的发展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在本文的最后一节,我们通过考察普罗提诺和奥古斯丁的时间观,呈现出这一时间线索的发展。
艾鹏程[4](2020)在《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高能物理事例特征信息在线提取算法研究》文中提出以加速器等大型科学装置为代表的高能物理实验是当今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其涵盖了面向实验事实的理论研究,与面向工程实践的探测器和电子学研制等方面。目前,高能物理实验朝着“能量前沿”和“高精度前沿”的方向迅速发展,随着事件率的提高和每事件数据量的增加,研究者逐渐认识到,现有的基于传统统计手段的数据处理方法已难以满足探测器下一代升级的需求,尤其是在本底事件比例高、有效数据通量大和需要在线分析和触发的情况下。在这其中,数据高维度、多重性和高度结构化的特征是高能物理实验数据分析普遍面临的几个主要的挑战。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正蓬勃发展,俨然成为一个独立的且具有丰富内涵的研究方向,并渗透到实验物理学等多个领域,是当今备受关注的前沿问题。为了应对数据高维度、多重性和高度结构化的特征,需要有新的数据分析手段来利用数据本身的特点,从而在降低算法时间复杂度的同时提高算法的精度。在深度学习最为成功的计算机视觉领域,新的网络架构层出不穷,而这些网络架构大多数基于“卷积神经网络”。与传统的前馈网络相比,卷积神经网络利用了参数共享和平移不变的前提假设,在控制网络参数数量的同时方便了模型的训练和优化,极大地提升了网络模型的性能。理论和实验均表明,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方法能够有效应对“维度的诅咒”,区分空间上多个不同的实体,并利用输入数据固有的结构化特征。受此启发,针对高能物理实验中不同维度的数据,本文以卷积神经网络为基础,提出了几种新的网络架构,在不同的应用背景下完成了特定的物理任务。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针对基于时间投影室和Topmetal像素读出平面的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0vββ)实验,构造了三维卷积神经网络,在有效提高信号/背景事件甄别能力的同时,也抑制了占主导地位的背景事件。在分析了 0vββ实验原理和相应实验装置特点的基础上,本文首次采用ResNet中残差单元结构用以构造三维卷积神经网络。为了论证神经网络的性能与理论上限的差距,本文设计了一个时间投影室中0vββ实验的Toy Model,进行了二者的分析和对比。针对0vββ实验物理仿真产生的数据,本文比较了二维卷积神经网络和不同深度的三维卷积神经网络,说明了三维结构和网络深度在本问题中的重要性。与传统方法相比,接受相同比例信号事件时,背景事件的接受率由11%降低到4%左右。对于探测器构建中需要处理的体元大小、扩散、噪声等问题,详细的仿真证明了所使用的的神经网络对这些因素的变化具有鲁棒性。2.针对气体漂移室和大阵列Topmetal像素传感器构成的束流测量系统,构造了一个基于分割和拟合的端到端网络,该网络架构能够在事先不知道粒子数目时,准确获取多粒子在三维空间的位置信息。该网络分为基础网络、二值分割和语义分割三个部分,其中二值分割和语义分割共享基础网络,分别用于初始径迹的确定和径迹位置的精确回归。在二值分割和语义分割的基础上,本文在深度学习的软件框架内设计了一个带权重的最小二乘拟合运算,用以结合以上两种分割方式的结果。整个网络架构(包括最小二乘拟合的部分)能够进行端到端的反向传导训练。另外,针对本束流定位问题,本文设计了一个“中心点-角度度量”,结合中心点和方向的偏移,用以评判定位的准确程度。在单径迹和多径迹的条件下,初始位置的分辨率可达到8.8 μm和11.4 μm,角度的分辨率可达到0.15°和0.21°。3.针对以ALICE-PHOS探测器中成形脉冲为例的时间序列,提出了由一维卷积神经网络构成的降噪自编码器,在实验室条件下取得的定时分辨率比曲线拟合方法提高了 20%以上。网络整体架构分为降噪自编码器部分和回归网络部分,其中降噪自编码器中采用了短路连接和通道拼接,用以建立长程的联系。针对高能物理实验中三种常见的变化形式(长时漂移、短时改变和随机噪声),本文分析了传统曲线拟合方式的优点和局限性,然后使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引出了以卷积神经网络为代表的深度学习方法的优势。针对三种变化形式,本文进行了广泛的仿真研究,用以说明神经网络在非理想条件下的稳定性。最后,基于PHOS量能器的前端电子学板,进行了真实环境中的实验工作。实验结果表明,在100 ns成形时间时,神经网络的时间分辨率可达到1.37 ± 0.03 ns。4.在处理时间序列的网络架构和算法的基础上,设计了首款加速高能物理实验中神经网络模型的专用集成电路芯片PulseDL。针对高能物理探测器下一代升级中面临的高数据通量的问题,本文提议在探测器的前端电子学部分使用神经网络集成电路,用于执行特定的信息提取工作,从而降低需要传输的数据通量。设计的神经网络芯片PulseDL主要针对一维的脉冲时间序列,采用的是RISC处理器与定制化处理单元相结合的系统结构。针对特定的物理任务,本文进行了详细的硬件-软件综合设计,着重分析了卷积运算的并行化方法和定点数量化对精度的影响。在GSMCR013工艺上,进行了逻辑综合与布局布线,最终版图面积为24 mm2。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芯片能耗效率的峰值可达到12.351 GOPS/W。最后,利用实验室的相关硬件条件进行了芯片的测试,证明了该芯片具有多探测器通道的支持能力。
黎群武[5](2020)在《世界信息分类的哲学尝试》文中认为信息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信息的。所谓世界信息,是指世界上存在着的一切事物以及人脑对它们的识别。哲学上可以尝试将世界信息分为实在信息、虚在信息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信息三大类型。其中,实在信息由物质和能量组成:所有的物质都归结为粒子、反粒子或暗物质,所有的能量都归结为运动能、力学能或暗能量。虚在信息包括空间和时间两类:空间分为物理空间、虚拟空间和混合空间,时间则分为零时间、虚时间和实时间。联系信息有普遍与特殊两种方式:普遍联系可分为意识和规律,特殊联系则分为梦魂和异象。在此基础上,各类信息还可细分,但又不是无限可分。
胡朝都[6](2019)在《康德时空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基于同情康德的立场,将康德的时空观作为研究主题。康德的时空观是其在前批判时期长期对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进行反思的结果,正是这一结果使得哥白尼转向成为可能,进而既为科学的可能性又为道德的可能性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而成为批判哲学之建立的关键。康德认为时间、空间是先验感性的纯粹形式,它们被剥离了一切经验性的质料因素,这种过度抽象的形式化特征容易受到批评,批评一般涉及以下五个方面:首先,康德断言时空表象是在经验之先被先天给予的,这一论断建立在他对经验论者时空观的反驳论证基础之上,然而,时空表象究竟是先天的还是经验的争论并未因康德的论证而销声匿迹,康德的论证在今天依然饱受质疑;其次,康德在感性论中断言时空表象是被给予的无限的量,但是在《判断力批判》和《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初始根据》中却对“无限”提出了相反的说法,因此有些学者认为康德的时空观与其哲学整体并不一致;再次,康德在感性论中断言时间是内感官,在分析论中将内感官等同于经验性统觉,时间在感性论和分析论中表现出来的不同性质,被有些学者视为康德提出了两种时间,但是康德本人并未将其统一;再次,康德本人在论述的不同部分对时间和空间的分别强调使有些学者认为时间和空间的关系存在问题,甚至以同情立场解读康德的赫费在其不同的着作中出现了意思相反的表达;最后,康德的时空观作为先验哲学的基础,与数学和科学的关系非常密切,受到了后康德时代数学家、科学家和哲学家的普遍关注,但是除了数学家之外,另外两个学科对康德基本持批判态度。针对以上五种质疑意见,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讨论。对康德时空观的质疑,动摇了康德批判哲学的理论根基,鉴于此,本研究第一部分采用文献梳理的方式,通过结合康德时空观的理论背景,考察其发展及建立过程,分析康德将时空表象视为先天形式的时代背景,在此过程中以时空观为纽带建立起前批判时期和批评时期的本质关联,以证明康德时空观的建立过程本身伴随着对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反思。在论述了康德时空观的建立过程之后,需要进一步考察康德对时空性质的论证是否成立,本研究第二部分首先基于《纯粹理性批判》的先验感性论和《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初始根据》两部着作来重建康德对时空性质的论证,主要采用哲学论证的分析方法。在前一部着作中,康德建立起时空表象作为纯粹直观的先验观念性,并由此为分析论的范畴适用性分析提供了一个可供展开的理论框架,从而为科学知识的可能性提供了哲学层面的先验根据。在后一部着作中,康德通过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物质——的可操作性定义来说明空间对科学知识的必要性,并且为感性论中所忽略的反对牛顿的论证做出了补充。两部着作分别突出了时间和空间的作用,反映了先验观念论和经验实在论的两大主题。本研究进而在分析论中考察时间、空间被赋予的种种新的性质,在感性论中时空表象作为形式是行规定者,在分析论中时空表象被带到先验逻辑之下通过知性的作用而被赋予种种新的规定成为被规定者,时空表象新的性质表面看来与感性论存在矛盾,然而正是这种处于形式和质料的双重性质使得其能够承担贯穿于先验哲学的理论重任。时间和空间的关系也并非如某些学者认为的那样是康德的没有考虑清楚,先验哲学通过表象在意识中的种种时间规定性来探讨认识的先验可能性,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则通过物质通过时间在空间中的运动来探讨认识的客观实在性,时空表象的关系既是康德哲学在先验层面上支持经验实在论的理论根据,也是经验层面上对先验哲学中的种种原理提供经验性证据的理论根据。在对康德的时空表象在感性论中的本质属性和在先验逻辑中的认识论属性进行讨论之后,需要进一步考虑康德对时空性质的思考在当代数学、科学和哲学三个领域所产生的普遍影响,以证明康德时空观不是陈旧的、过时的东西。第三部分分别通过对三门学科代表性人物对康德时空观的批评的考察以说明,康德时空观在当代的各门学科中仍然存在广泛影响,数学家、科学家和哲学家对康德时空观的批评本身就足以说明康德时空观作为他们的的反思资源,至今仍保持着生命力。
朱凯,郭奉坤[7](2019)在《粲偶素与类粲偶素的故事》文中研究表明一、粲偶素的出场在粒子物理发展史上,1974年11月是一个值得永远铭记的月份。在这个月,位于美国东海岸的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和西海岸的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的两个实验组同时宣布发现了一个新的粒子。布鲁克海文由丁肇中领导的实验组将之以拉丁字母J命名,而斯坦福由里克特(Burton Richter)
程守华[8](2019)在《量子场论的实在论研究》文中提出量子场论的实在论研究在国内属于空白领域。国际上近十年,量子场论的哲学研究逐渐如火如荼,集中在实在论和反实在论在微扰论的重正化技巧的哲学解释上,解决发散困难的多种理论构造上的竞争关系,定域性和非定域性的关系上。本文就以上几方面撰写了量子场论的发展简史、概念体系和数学形式以及实在论和反实在论的历史传统带来的哲学见解,进而构筑语境实在论的量子场论哲学。并创新性的提出模态实在和结构实在融合基础上的跨语境共享共生实在论。论文运用了逻辑方法、实验证实方法和语境方法。绪论介绍了国际上量子场论实在论的研究状况。主要就关系实在论、要素实在论、实体实在论、结构实在论和语义研究的特征进行综述。并简介了数学和经验之间的多样化层次性的冲突。第一章就发散困难引起的非充分决定性论题进行语境实在论的解释,指出次论题的本质是数学和经验的关系问题。第三章,继续第二章的数学和经验之间的表征关系指出,定域性难题,数学表征物理研究对象的表征是根本难题。第四章,运用模态逻辑和模糊模态逻辑指出物理世界的动态性。第五章,指出量子拓扑场论是对定域性和非定域性难题的多样数学进路的统一,第六章给出跨语境的实在论解释。结束语提出跨语境共享共生实在论,为人机共生、人机交互技术和新材料的研发提供了哲学理论解释。为实在论提出一元论的辩护。本文的理论创新是,首次提出跨语境共享共生实在论,给出物质和意识统一的数学统一和逻辑统一表述。方法论创新:全面移植语境方法论到量子场论的实在论研究中。社会科学技术应用价值创新:为当今的量子计算机的设计新材料的量子计算的数学计算指出新的出路。
葛方正[9](2019)在《赝科学现象初探 ——以赝科学出版物为中心的考察》文中指出赝科学是近年出现的继伪科学、民科之后的又一种非科学现象,赝科学出版物是赝科学的主要载体。本研究结合时代背景界定了赝科学的概念,描摹了赝科学出版物的大貌,并通过对高校图书馆的排查处理了大量赝科学出版物样本并对其进行了整理归类。本研究对出版物在领域分布、出版方式和作者个人情况等层面的形式特征做了归纳整理,并从建立关联与使用概念两个方面对其内容与论证进行了细致的剖析。赝科学理论总体上具有模糊性,宣扬统包一切的解释力与万物普遍联系的系统观。对这些赝科学出版物的汇总挖掘出了其中潜在的或是毫不避讳的非科学思维,这类非科学思维包含任意关联、新造概念、诉诸传统文化等典型谬误,这些特征使得赝科学从根本上与常规科学的范式南辕北辙。进一步,本研究从内部的思维方式与外部的现实条件出发对赝科学现象进行了解释。在这一过程中,科学与赝科学的迥异之处得到澄清,对赝科学的批判立场得以确立,相对主义知识观的缺失随之显现。最后,赝科学出版物的现状及其占用社会资源的事实说明当下社会的科学素养仍然不够,以及我们需要更称职的资源配置者。
张平安[10](2016)在《武术修生论》文中研究表明人类在生理方面与所生存的“环境”之间出现的种种“错位”现象以及由此而生的诸多“健康”问题,引起了我们研究的关注。我们发现,健康且长久的生命状态必然要求我们在生理上与“环境”保持高度的匹配,即人体这个小宇宙应该与社会、自然这个大宇宙保持高度和谐,才是健康的最高境界。其实,这就是中国哲学所表达的“天人合一”境界。我们发现,中国传统有关人体身心运行规律的理解,早就蕴含着深刻的复杂系统科学思想。“性命双修”就是“天人合一”的另一种表述,即通过一些修炼方式,使人体这个小宇宙与大宇宙相协调地“运动”着,在彼此的“共振”运动中,利用宇宙间万事万物的“能量”进行相互交换、相互补充,并使人能够进入到某种“特殊的状态”来进一步适应大宇宙的变化。中国古代哲学中有关对生命、宇宙、运动的很多理论成果,都在武术发展中得以实践运用,这就意味着武术本身具有这样的功能。武术历来就有“通圣”之学与“入俗”之术的分流。作为“通圣”之学,武术被视为一种“生命的修炼”,其最终目的便是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是我们研究的逻辑起点。我们研究的逻辑是:生命是一种“运动”,宇宙是一种“运动”,武术也是一种“运动”,只有这三种“运动”是同一种“运动”规律的不同表现形式,才能在“统一性”的基础上相互地发生“作用”。进一步说,只有很好地阐释了“天人合一”的运动规律,才能彻底地明白武术“通圣”之学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整个研究分为(除导论外)方法论、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方法论”主要运用了量子物理学和人体复杂系统理论的一些观点,以及“负熵”和“自组织”的概念来重新审视生命的现象,对“生命”这一概念进行了反思式的理论梳理。另外,对“武术”这一概念的思考,我们首先对88篇有关中国武术哲学研究的专业文献进行了综合述评,揭示出研究现状与所存在的研究问题;然后尝试性地运用FSH功能内稳态的理论对“武术修炼”理论进行了阐释性的研究。整个方法论部分围绕“天人合一”中的“人”进行阐述,由于深刻地认识到“人”的“主体不自知”,所以由钱学森提出的“大成智慧”的思想成为了我们研究的方法论。第二部分“本体论”主要运用了谢林的哲学观、室利·阿罗频多的哲学观、普罗提诺的宇宙观、肯·威尔伯的“一体意识”理论、怀特海的“超体”理论、长青哲学的“存在巨链”理论、以及生物中心主义的观点等对生命宇宙的本体,即“天人合一”中的“一”进行了深度地分析与研究。我们发现,对武术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认识,绝不能机械地分割成一种肢体的简单运动去研究,其“复杂性”正是集中表现在其“完整性”上,所以必须考虑到生命运动与宇宙运动的“统一性”。我们认为,武术修炼是“练、体、用”系统性极强的一门独立的、修证的学问。真正的武术修炼应当效法《易经》中“泰”卦这一自然法则,以达到“神意气劲形中”六合一统的“安泰”之境;通过内劲的修炼来开启“元精、元气、元神”的潜在功能,实现了整个武术修炼过程的功适能提升,这是中华武术独特之处,也是与其他格斗、搏击术的区别之处。第三部分“认识论”围绕“天人合一”中的“天”而展开研究,是整个研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也是理论创新的部分。从武术基础理论构建出发,我们做了这样的理论假设:如果将武术修炼视为能够推动“生命”进化的过程,那么武术本身必然蕴藏着宇宙演变的规律,这种规律也必然是大宇宙与人体小宇宙之间和谐统一运动的实质。于是,我们提出了一个假设性的结论:所谓武术“修生”,就是在宇宙吸引与排斥所构成的“阴阳运动能场”中为了能动性地平衡宇宙的“回收作用”而延缓“耗能堙灭”过程所进行的一种“智慧”的运动,我们将此称之为“贮能造物”过程。为了阐述并论证我们的观点,我们试图提出一种想象宇宙的新途径,并依此建立一个理性和谐的“天人合一”的哲学图景,在这个图景下使万事万物的“运动”形式相互联结,也使我们与大宇宙相协调。为了与以往的科学概念不发生混乱,我们引入了一个新的哲学概念,来阐述宇宙演化模式:宇宙原云——“礻勿”动子。“礻勿”(shū),是一个组合创造的字,英文翻译为“spiritter”,代表了“精神与物质的合一”。我们试图用“八纲”即八个研究领域(数学、天演、物理、化学、化物、生物、宇宙演化、概念)来详细阐述“礻勿”动子的“大统一”理论,为未来更深入的“生命宇宙学”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础。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们最重要的科学依据是“能量守恒定律”,这是我们坚信事物可以永远存在下去的最基本的理由,也是我们不能放弃追寻确定性的“第一原因”。因此,我们运用“流动的能量”概念取代“静止的物质”概念。同时,研究以辩证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坚持了自然辨证法“运动的物质,物质的运动”的基本观点,并运用数象辩证关系、质能守恒原理、放射性物质衰变等自然科学知识,对“天人关系”这一哲学命题进行创新性的多学科交叉研究。通过放射性物质衰变,从科学的角度论述了在同一种“母力”作用下大宇宙与小宇宙的运动形式具有的“统一性”,进一步解释了“天人合一”的本质与归宿,即宇宙万物的“耗能堙灭”与“贮能造物”的过程都是在宇宙强大的“回收作用”之下所进行的聚散运动。第四部分“实践论”我们主要运用了后人本心理学的“整合”理论、“层次结构”理论、肯·威尔伯的“全子”理论、“四大象限”理论以及ILP整合式生活练习理论,将“天人合一”中的“合”诠释为“共同进化”的观念。通过研究,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以武修生,是一种生命的进化模式,一种智者的运动方式,一种悟“道”的表达形式。这种在对“道”体悟式描述的自觉系统中所实践的“修生主义”,通过主观能动性下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负熵运动”,完成了宇宙“回收作用”下所进行的“贮能造物”的进化过程。
二、宇宙中的反物质疑难——20世纪未决物理问题之十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宇宙中的反物质疑难——20世纪未决物理问题之十一(论文提纲范文)
(2)石墨烯的超低能电子穿透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标准模型 |
1.2 未来的粒子对撞机 |
1.3 CEPC探测器 |
1.4 TPC探测器中正离子反馈抑制 |
2 气体探测器和TPC探测器 |
2.1 气体探测器原理简介 |
2.1.1 电离能损 |
2.1.2 光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
2.1.3 气体中电子和正离子的漂移与扩散 |
2.1.4 电子雪崩倍增过程 |
2.2 气体探测器简介 |
2.2.1 早期的气体探测器 |
2.2.2 Micromegas探测器 |
2.2.3 气体电子倍增器 |
2.2.4 小型窄间隙室 |
2.3 时间投影室 |
3 TPC探测器中正离子反馈抑制 |
3.1 正离子反馈抑制方法 |
3.1.1 门控 |
3.1.2 微结构气体探测器读出方案 |
3.2 正离子反馈的模拟方法 |
3.2.1 模拟软件介绍 |
3.2.2 建立模型和有限元求解 |
3.2.3 单层GEM电场模拟 |
3.3 三层GEM模型以及模拟结果 |
3.3.1 传统三层GEM探测器 |
3.3.2 电子与离子在气体中的横向扩散 |
3.3.3 调整GEM孔距 |
3.3.4 调整GEM孔径 |
3.3.5 调整GEM传输电场 |
3.4 小结 |
4 石墨烯用于TPC中正离子反馈 |
4.1 石墨烯介绍 |
4.1.1 石墨烯的制备 |
4.1.2 石墨烯的转移 |
4.1.3 检测石墨烯的手段 |
4.2 石墨烯结构抑制正离子反馈的理论依据 |
4.3 电子对石墨烯的透过率 |
5 基于微通道板的束流测试 |
5.1 实验设计 |
5.1.1 真空系统 |
5.1.2 微通道板 |
5.1.3 高压模块 |
5.1.4 三维步进电机系统 |
5.1.5 皮安表 |
5.2 测试软件 |
5.2.1 设备之间的连接 |
5.2.2 测试程序与方法 |
5.3 MCP出射电子能谱 |
5.4 电子束流范围测试结果 |
5.5 二次电子 |
5.6 小结 |
6 石墨烯的电子透过率测试 |
6.1 测试系统 |
6.1.1 电子枪系统 |
6.2 石墨烯样品 |
6.2.1 铜基样片 |
6.2.2 多孔氮化硅平台上的石墨烯样品 |
6.3 测试系统组装 |
6.4 测试结果 |
6.4.1 单孔铜网石墨烯样品 |
6.4.2 多孔氮化硅石墨烯样品 |
7 总结与展望 |
附录 模拟三层GEM探测器ANSYS命令 |
附录 测试数据 |
附录 G代码扫描单行命令示例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3)论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时间观念的连续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选题依据及研究问题的确立 |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柏拉图:时间,永恒移动的像 |
第一节 宇宙身体 |
第二节 宇宙灵魂 |
第三节 宇宙身体和宇宙灵魂的数学秩序 |
第四节 时间与时间器 |
第二章 亚里士多德:时间,前后运动的数 |
第一节 时间的疑难 |
第二节 “前”和“后”的时间性 |
第三节 时间的两个面向:数与量度 |
第四节 时间与灵魂 |
第三章 时间观念的连续性 |
第一节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运动 |
第二节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时间 |
第三节 普罗提诺和奥古斯丁的时间观 |
一、普罗提诺对时间的新柏拉图主义描述 |
二、奥古斯丁对时间的心理学阐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高能物理事例特征信息在线提取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能物理实验概述 |
1.1.2 高能物理中的机器学习方法 |
1.1.3 深度学习概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方法论和关键问题 |
1.4 本文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1.5 本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预备知识 |
2.1 卷积神经网络理论和实践 |
2.1.1 神经网络简介 |
2.1.2 卷积神经网络 |
2.1.3 网络结构的演绎和优化 |
2.1.4 优化和正则化方法 |
2.2 高能物理实验探测器 |
2.2.1 探测器的物理分辨能力 |
2.2.2 混合型像素传感器芯片Topmetal |
2.2.3 ALICE实验的光子量能器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三维卷积神经网络的Ovββ实验事例判选 |
3.1 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实验 |
3.1.1 物理动机 |
3.1.2 基于Topmetal-S的TPC读出平面 |
3.1.3 基于广度优先搜索的径迹识别 |
3.2 三维卷积神经网络设计与优化 |
3.2.1 二维卷积神经网络 |
3.2.2 三维卷积神经网络 |
3.2.3 三维残差神经网络 |
3.3 神经网络性能的比较研究 |
3.3.1 Toy Model的构造原理 |
3.3.2 构造细节和理论上限分析 |
3.3.3 神经网络的性能和比较 |
3.4 仿真和性能分析 |
3.4.1 物理仿真 |
3.4.2 数据预处理 |
3.4.3 神经网络配置 |
3.4.4 2D CNN用于不同粒度的仿真数据 |
3.4.5 网络结构对性能的提升 |
3.4.6 扩散和噪声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端到端神经网络的多粒子束流定位 |
4.1 束流测量系统 |
4.1.1 背景介绍 |
4.1.2 基于Topmetal-Ⅱ-的单粒子测量系统 |
4.1.3 CEE实验的束流信息获取 |
4.2 传统方法及其局限性 |
4.2.1 重心法 |
4.2.2 双边沿检测法 |
4.2.3 传统方法的局限性 |
4.3 多分支端到端神经网络设计 |
4.3.1 基础网络 |
4.3.2 二值分割 |
4.3.3 语义分割和像素分配 |
4.3.4 最小二乘拟合及其反向传导 |
4.3.5 神经网络架构 |
4.4 仿真结果与实验性能分析 |
4.4.1 物理仿真 |
4.4.2 数据预处理 |
4.4.3 神经网络配置 |
4.4.4 单径迹仿真和性能分析 |
4.4.5 多径迹仿真和性能分析 |
4.4.6 实验数据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降噪自编码器的量能器脉冲信号特征提取 |
5.1 脉冲处理的相关实验背景 |
5.2 PHOS量能器的前端电子学和物理分析 |
5.2.1 量能器前端电子学 |
5.2.2 曲线拟合信息提取方法 |
5.2.3 曲线拟合的实践难题 |
5.3 神经网络架构设计 |
5.3.1 降噪自编码器 |
5.3.2 回归网络 |
5.4 深度学习的降噪性能研究 |
5.4.1 曲线拟合的理论分析 |
5.4.2 曲线拟合的仿真验证 |
5.4.3 深度学习的优势 |
5.4.4 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
5.5 实验及其性能分析 |
5.5.1 硬件测试平台的搭建 |
5.5.2 神经网络配置 |
5.5.3 实验测试结果 |
5.5.4 实验结果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PulseDL神经网络在线处理芯片设计 |
6.1 背景和意义 |
6.2 PulseDL神经网络芯片结构设计 |
6.2.1 方案论证 |
6.2.2 硬件设计 |
6.2.3 软件设计 |
6.2.4 卷积运算的并行化 |
6.2.5 量化的影响 |
6.2.6 RTL电路的详细设计 |
6.3 数字流程和仿真验证 |
6.3.1 逻辑综合和布局布线 |
6.3.2 仿真验证方法和结果 |
6.4 硬件测试 |
6.4.1 测试平台的搭建 |
6.4.2 测试固件和软件设计 |
6.4.3 结果和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总结 |
7.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世界信息分类的哲学尝试(论文提纲范文)
一、实在信息 |
(一)物质信息 |
1.粒子 |
2.反粒子 |
3.暗物质 |
(二)能量信息 |
1.运动能 |
2.力学能 |
3.暗能量 |
二、虚在信息 |
(一)空间信息 |
1.物理空间 |
2.虚拟空间 |
3.混合空间 |
(二)时间信息 |
1.零时间 |
2.虚时间 |
3.实时间 |
三、联系信息 |
(一)普遍联系 |
1.意识信息 |
(1)初级意识 |
(2)中级意识 |
(3)高级意识 |
2.规律信息 |
(1)自然规律 |
(2)社会规律 |
(3)思维规律 |
(二)特殊联系 |
1.梦魂信息(1)梦幻 |
2.异象信息 |
(1)物理异象 |
(2)化学异象 |
(3)生物异象 |
(4)人类异象 |
(6)康德时空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言 |
1.1 研究主题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文章结构 |
第2章 先验时空观的发展形成 |
2.1 康德时空观的理论背景 |
2.1.1 牛顿的绝对时空观 |
2.1.2 莱布尼兹的关系时空观 |
2.2 康德时空观的发展过程 |
2.3 先验时空观的初步形成 |
第3章 时空表象的本质属性 |
3.1 先验观念性与经验实在性 |
3.2 时空表象本质属性的论证 |
3.2.1 时空表象的先天性论证 |
3.2.2 时空表象的必然性论证 |
3.2.3 时空表象的惟一性论证 |
3.2.4 时空表象的无限性论证 |
3.2.5 时空表象的补充性论证 |
3.3 康德面对的两个批评 |
3.3.1 “循环论证” |
3.3.2 “特兰德伦堡漏洞” |
第4章 时空在先验逻辑中的作用和属性 |
4.1 时间在先验逻辑建立过程中的作用 |
4.1.1 形式逻辑:先验逻辑的理论起点 |
4.1.2 前批判时期:时间作为矛盾律的条件 |
4.1.3 先验逻辑的建立:矛盾律中时间性的排除 |
4.2 时间在先验逻辑中的作用与性质 |
4.2.1 时空表象的杂多性与统一性 |
4.2.2 时间表象的中介性与能动性 |
4.2.3 时间表象的持久性、相继性与同时性 |
4.3 遗留的两个问题 |
4.3.1 时间表象的产生问题 |
4.3.2 时间与空间的优先性问题 |
第5章 康德时空观的遗产 |
5.1 康德时空观对数学界的影响 |
5.2 康德时空观对科学界的影响 |
5.3 康德时空观对哲学界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校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粲偶素与类粲偶素的故事(论文提纲范文)
一、粲偶素的出场 |
二、BES的粲偶素研究之路 |
三、“12%规则”与“ρπ疑难” |
四、从粲偶素到类粲偶素 |
五、展望未来 |
(8)量子场论的实在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选题意义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3.国外研究现状 |
4.论文思路 |
5.应用价值 |
6.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量子场论发展简史、概念体系和数学形式体系 |
1.1 量子场论的发展历史 |
1.1.1 量子场论的发展脉络 |
1.1.2 量子场理论经验预言: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 |
1.1.3 量子场论的数学语言:拉格朗日函数 |
1.1.4 结语 |
1.2 三种数学形式 |
1.2.1 三种通往量子场论的数学途径 |
1.2.2 量子场论的数学竞争与走向 |
1.3 量子场论的概念体系 |
1.3.1 “场粒二象性” |
1.3.2 “一次量子化”与“场量子化” |
1.3.3 重整化 |
1.3.4 真空或基态 |
1.3.5 拓扑斯和量子拓扑 |
1.4 量子场论的实在论研究主要观点 |
1.4.1 实体实在论 |
1.4.2 多维度的量子场论实在论 |
1.4.3 自然主义的实在论 |
1.4.4 实践整体下的语境实在论 |
1.4.5 结语 |
第二章 重整化技巧的语境分析 |
2.1 重整化理论的历史和概念基础 |
2.1.1 临界现象中的物理洞见:重整化群方程的定点解 |
2.1.2 度规不变性和重整化群方法 |
2.2 重整化技巧的数学形式 |
2.2.1 重整化技巧及语境 |
2.2.2 不同结构的重整化语境 |
2.2.3 重整化群的构造及其语境 |
2.2.4 重整化技巧的经验性 |
2.2.5 小结 |
2.3 重整化与非充分决定性命题 |
2.3.1 量子场论语境下的非充分决定性论题的提出 |
2.3.2 量子场论的非充分决定性内涵 |
2.3.3 量子场论的非充分决定性症结 |
2.3.4 结构实在论的回应 |
2.3.5 小结 |
第三章 可能世界、模态及代数量子场论 |
3.1 量子场论的模态解释 |
3.1.1 Dieks的量子场论的模态解释 |
3.1.2 移植量子力学的模态解释 |
3.1.3 分离性和退相干的模态解释 |
3.2 Rob Clifton 的量子场论的模态解释 |
3.2.1 量子力学模态解释 |
3.2.2 模态解释的非原子版本和原子版本 |
3.2.3 联合概率解释 |
3.3 量子场论的模态解释的方法论特征 |
3.3.1 对量子力学模态解释的继承和发展 |
3.3.2 两种定域方法的局限性 |
3.3.3 模态解释的实在论特征 |
3.3.4 小结 |
第四章 非定域性论题的语境论分析 |
4.1 非定域性论题的起源 |
4.1.1 产生语境:非相对论量子力单个粒子系统的玻恩概率解释 |
4.1.2 解释语境:量子场论的模定域 |
4.1.3 非定域论题的本质 |
4.1.4 “真空极化”与拓扑分裂 |
4.1.5 非定域性论题的意义 |
4.2 模态逻辑与模糊概念分析的语境模型 |
4.2.1 语境模型 |
4.2.2 模态逻辑 |
4.2.3 总结 |
第五章 量子拓扑与量子逻辑和实在的跨语境追踪的表征 |
5.1 量子场论的数学统一:量子拓扑 |
5.1.1 意识的量子拓扑表征 |
5.1.2 量子场论中的拓扑量子计算 |
5.1.3“耗散脑”的热量子场论系统的余代数模型化拓扑形式 |
5.2 余代数和模态逻辑 |
5.2.1 余代数 |
5.2.2 余代数模态逻辑 |
5.2.3“自然计算”:量子场论的“量子拓扑”计算和“耗散脑”计算的统一 |
5.3 量子场论和量子场逻辑 |
5.3.1 拓扑斯与量子逻辑 |
5.3.2 量子拓扑学的基础结构 |
5.3.3 “局部引理”和自由格的构造 |
5.4 分形逻辑与量子逻辑的语境构造 |
第六章 量子场论的语境实在论构建 |
6.1 物理学的统一之路 |
6.1.1 物理数学和物理实验两个分支的历史走向和统一特征 |
6.1.2 语境实在的整体性和唯一性 |
6.2 代数背景中的量子场论是时空参量代数网格 |
6.2.1 定域协变态与全域几何性的模同构 |
6.2.2 大脑和意识 |
6.2.3 高维代数的拓扑量子理论与希尔伯特态语境 |
结束语:跨语境的共享共生实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9)赝科学现象初探 ——以赝科学出版物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什么是“赝科学”出版物 |
1.1 赝科学的定义 |
1.2 赝科学出版物的概况与本研究的背景 |
1.3 本研究的研究方法与遴选标准 |
第二章 赝科学出版物的形式考察 |
2.1 出版物的分布 |
2.2 出版物的出版模式 |
2.3 出版物的作者 |
第三章 赝科学出版物的内容与论证方式考察之一——以关联为中心 |
3.1 建立关联的类比方法 |
3.2 关联的模糊性 |
3.3 关联中的系统联系观 |
3.4 关联中的中华传统文化 |
第四章 赝科学出版物的内容与论证方式考察之二——以概念为中心 |
4.1 元概念的创制 |
4.2 人格化的概念 |
4.3 概念选取中的经济性原则 |
4.3.1 概念的来源之一——常规科学 |
4.3.2 概念的来源之二——唯物辩证法 |
4.3.3 概念的来源之三——中华传统文化 |
第五章 解释与启示 |
5.1 内部解释——思维与认知解释 |
5.2 外部解释——资源与制度解释 |
5.2.1 赝科学的本土资源 |
5.2.2 科学建制与相对主义思潮 |
5.3 一点现实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武术修生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范畴、思路与方法 |
三、研究重点与独创性 |
四、整体研究框架的逻辑示意简图 |
第一部分 方法论:大成智慧 |
第一章 新生物文明下 “生命”的重新审视 |
第一节 量子观下 “道生万物”的理解 |
第二节 “以负熵为生”的生命认识 |
第三节 生命的 “自组织”现象与 “性命双修” |
第二章 “天人关系”是修炼思想的核心 |
第一节 人体复杂系统下武术的 “修炼”观 |
第二节 “玛雅世界”中 “主体不自知”的认识囚笼 |
第三节 “柏拉图的洞穴”里 “二元论”的思想束缚 |
第三章 “何之为武”与 “武之为何” |
第一节 回归 “理性”:武术哲学 “悖论”的反思 |
第二节 回归 “生命”:武术哲学研究的方向 |
第三节 中华武学修炼的功能内稳态研究 |
第二部分 本体论:大心境界 |
第四章 道—— “生命”的实相 |
第一节 大心境界:谢林眼中 “永恒的当下” |
第二节 普罗提诺多维度大宇宙中的 “一” |
第五章 知之 “修炼”方谓 “圣人” |
第一节 “标月之指”与整个修道的意义 |
第二节 “拳本一无”的 “空性”观 |
第三节 “本证妙修”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
第六章 生命与宇宙的 “不二”之性 |
第一节 一体意识与 “无疆界觉知” |
第二节 自性与 “潜能”:宇宙力量的 “交易作用” |
第三节 “万法唯心”的生物中心主义阐释 |
第七章 从 “无序”向 “有序”的负熵运动 |
第一节 “大精神”的进化:存在巨链下的 “大宇宙” |
第二节 “超越性”自我:超体的统一性理论 |
第三节 “同源性”认知:精神与物质合一的 “总体宇宙” |
第八章 “一阴一阳之谓拳”义解 |
第一节 宇宙 “一体二相”:本体能量与本体能知 |
第二节 “泰”卦: “万物负阴而抱阳”之修炼圭臬 |
第三节 安泰之境: “神意气劲形中”六合一统 |
第三部分 认识论:流变之能 |
第九章 “一阴一阳谓之道”正解 |
第一节 吸引与排斥:宇宙时空本身的基本矛盾 |
第二节 流动的 “能量”:运动是当下的最终限定 |
第三节 视觉逻辑:退相干效应下的 “心灵之眼” |
第十章 无中生有:由 “量变”到 “质变”的辩证统一 |
第一节 数学危机与 “数象”辩证规律 |
第二节 数学单子 “1”是哲学存在的 “有” |
第三节 阴阳二气的运行是 “有”产生的条件 |
第十一章 “天人关系”八纲十二论 |
第一节 一纲论 “数学” |
第二节 二纲论 “天演” |
第三节 三纲论 “物理” |
第四节 四纲论 “化学” |
第五节 五纲论 “化物” |
第六节 六纲论 “生物” |
第七节 七纲论 “宇宙演化”之一 |
第八节 七纲论 “宇宙演化”之二 |
第九节 七纲论 “宇宙演化”之三 |
第十节 七纲论 “宇宙演化”之四 |
第十一节 七纲论 “宇宙演化”之五 |
第十二节 八纲论“概念” ——错上加错的达尔文进化论 |
第四部分 实践论:共同进化 |
第十二章 生命的修炼:宇宙回收作用下 “贮能”进化 |
第一节 分化与整合:宇宙的进化过程 |
第二节 “全子”理论 |
第三节 层次结构与 “世界空间” |
第十三章 “大危机”与智者的运动方式 |
第一节 零深度:我们生活在 “平地”上 |
第二节 预见的未来:管理好我们的 “环境” |
第三节AQAL与 “四大象限”理论 |
第十四章 天人合一:大健康下的 “修生主义” |
第一节 ILP整合式生活练习 |
第二节 身体的 “韬鞘”与 “生命能量”的修炼 |
第三节 觉知当下与 “共同进化” |
结论与建议 |
后记 |
致谢 |
作者大学本科至研究生学习经历 |
作者攻读博士学历论文期间科研经历 |
参考文献 |
附表: “数象辩证”的元素周期表 |
四、宇宙中的反物质疑难——20世纪未决物理问题之十一(论文参考文献)
- [1]刘慈欣科幻小说的生态意识研究[D]. 阎苏. 江南大学, 2021
- [2]石墨烯的超低能电子穿透率[D]. 赵晓. 山东大学, 2021(11)
- [3]论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时间观念的连续性[D]. 赵婷婷. 兰州大学, 2020(12)
- [4]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高能物理事例特征信息在线提取算法研究[D]. 艾鹏程.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5]世界信息分类的哲学尝试[J]. 黎群武.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0(01)
- [6]康德时空观研究[D]. 胡朝都. 吉林大学, 2019(02)
- [7]粲偶素与类粲偶素的故事[J]. 朱凯,郭奉坤. 现代物理知识, 2019(04)
- [8]量子场论的实在论研究[D]. 程守华. 山西大学, 2019(01)
- [9]赝科学现象初探 ——以赝科学出版物为中心的考察[D]. 葛方正.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10]武术修生论[D]. 张平安. 上海体育学院,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