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蔡元培与近代中国的科学事业(论文文献综述)
蒋飞燕[1](2021)在《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研究(1915-1949)》文中指出鸦片战争之后,我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地社会,处于任由西方列强宰割的悲惨局面。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时刻,中国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时代难题与历史使命。为此,中国人民历尽艰难,进行了伟大卓绝的探索与抗争。在救亡图存和复兴民族的探索过程中,中国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人们高举“科学”和“民主”的大旗,试图以科学救国,以科学实现民族的复兴。这一时期,“科学”被赋以了极大的期待。在当时中国人的眼中,科学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它不仅意味着可以制造坚船利炮,可以富国强兵,还意味着可以用以创造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创造出一个新的世界。由此,当时的中国人形成了独特的科学价值观,在表现形式和具体内容上都具有自己的特点。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是中国人价值观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是指在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的特殊时代里,中国人在以“科学”救亡图存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关于科学的价值观念、价值思想、价值理论体系。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落后贫困时期,科学并不发达,科普程度也十分有限,当时社会各阶层状况又复杂多样,很难一一分类加以研究,只能将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的科学价值观作为典型代表加以研究。具体而言,选取的代表人物有梁启超、张君劢、胡适、蔡元培、丁文江、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毛泽东等。研究认为,他们的有关观点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当时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从1915年新文化运动起,“赛先生”和“德先生”逐渐广为人知,并对中华民族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例如,当时的“科玄论战”对当代中国人仍然影响重大。1949年之前,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通过论战、宣传、教育等,使广大民众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认知和认同。1915—1949年期间,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是向当代演进重要而关键的一个环节,对之加以研究,对了解把握当代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对于继续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国梦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1915—1949年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的形成,除了借鉴和基于西方科学价值观之外,还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同时还赋予了当时先进知识分子回应“救亡图存”和“自强保种”时代使命的价值期望。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科学价值观主要以文化科学价值观和制度科学价值观为主。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因此多种科学价值观并存。除了上述两种之外,主要还有以下三种:其一是以西方近代科学为代表的自然科学家的科学价值观;其二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学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的科学价值观;其三是以新儒家哲学为代表的新儒家的科学价值观。注重科学的工具性仍是这个时期中国人科学价值观的一个主要特点。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期间的先进知识分子看重科学具有反对封建迷信、启蒙民众思想乃至变革社会制度的作用,相应的科学价值观在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中国人科学价值观的演变轨迹主要是中国人以“科学”作为利器,探索中华民族救亡图存,走向民族复兴道路的过程。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其演变具有自身的内在逻辑,那就是当时中国人以科学为基础对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加以重新解读和选择,从而对自己国家的整体价值观、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加以重新选择。其中,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中华民族“经世致用”等文化传统观念,对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形成和演变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之明显地兼备了两者的特点。科学价值观的形成和完善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历史经验证明,要使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必须经过相应的教育才能达成;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其前后时代之间有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当代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是从五四新文化时期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继承发展而来,而且,在当代,这种价值观还在不断演进之中。通过梳理中国人科学价值观的演进及其得失,我们可以发现,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对处于新时代的人们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仍然具有十分积极的启示意义。
郭美娜[2](2020)在《蔡元培文化艺术管理活动及其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蔡元培是20世纪初期至30年代末活跃于中国政治、教育和文化艺术领域的重要代表性人物,不仅在教育及其美育等领域作出卓越贡献,形成其重要思想,而且长期担任政府文化艺术相关机构领导人,广泛参与社会文化艺术活动,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中国色彩的文化艺术管理思想。蔡元培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接受中国传统文化与“西学”的教育。在晚清至民国新旧社会交替的时代背景下,蔡元培与当时先进知识分子代表一起自觉承担起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投身社会、教育及文化活动,立志启发社会民智。他在1912年担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期间,便提出“美育”的理念,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政府层面的方针政策。蔡元培在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均担任教育及文化艺术机构的要职,他主持制定政策法律法规,推动设置文化艺术机构与行业组织,建设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艺术设施,成立文化艺术类基金会,作出突出的贡献。他广泛参与社会各类文化艺术活动,予以全力支持和悉心指导,在文化艺术机构与艺术院校建设,以及音乐、美术、电影等领域,均付出极大的热忱和努力,推进各项事业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成果。长期从事文化艺术管理的实践活动,使蔡元培逐渐形成了具有丰富内容和鲜明特点的文化艺术管理思想。在其基本内容方面,美育思想是蔡元培文化艺术管理思想的重要基础与支撑,科学理念成为其文化艺术管理思想的重要内容,还包括文化艺术管理的“监察”理念、社会“普及”思想,以及去“行政化”与“民主”的管理思想。其管理思想的特点是:制控与美育的融合、传播与科技的相谐、宏观与微观的衔接、普及与教化的统一。这一管理思想还包括蔡元培对文化艺术管理方法的探索。蔡元培文化艺术管理思想活动具有丰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在理论价值上,蔡元培文化艺术管理思想具有浓郁的中国色彩和鲜明的现代特色,是其教育、美育及管理思想等在文化艺术管理领域的延展与深化;在实践价值上,蔡元培文化艺术管理思想的施行,推进了民众文化艺术活动的普及与开展,影响了政府管理机构及社会文化艺术行业组织的建设,促进了艺术企业与实体的建设与发展。蔡元培在文化艺术领域的一生探索以及积淀而成的管理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的影响与启示性意义。蔡元培这一思想的形成,是历史和时代的产物,与其个人的事业及经历密切相关,更受到中国特定时期社会政治背景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其文化艺术管理思想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客观与理性地辨析其思想体系中的全部内容,厘清其内容构成的优势与局限,正是对这份文化遗产最好的继承。
杨凯良[3](2020)在《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一种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文中认为在新旧文明交替、时局动荡混乱的民国时期,大学校长作为过渡时代的思想引领者,他们的高等教育思想从何而来?本文结合运用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对作用于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形成的场景及相关因素给予了较为详尽的分析。清末民初的时代环境及教育近代化的开展为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萌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场景。西方现代性观念体系的西风东渐为他们高等教育思想的生发提供了思想来源和催化剂。儒家文化成为他们高等教育思想萌生的原生思想背景。所处具体地域文化场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高等教育性情和学术偏好,也为他们高等教育思想的形成铺设了个人思维层面的基底。教育文化场景中:虽然民国着名大学校长国内的知识结构上存在共性,然而留德和留美学人群的不同教育文化场景导致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的差异。大学校长所获取或感知的或显或隐的西方大学理念和古希腊哲学思想为他们回国后主持大学奠定了高等教育思想的来源基础。社会任职场景中:编译馆或杂志社任职为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交流和发展提供了炼化厂;在政府任职时期积累的人脉为他们日后执掌大学、保证大学正常运转提供了诸多方便;任职大学是最为关键的职业经历,可以加深他们对于高等教育系统的感知和体认,为他们提出颇有针对性的建议提供依据。教育文化场景和社会任职场景烘托下,高等教育思想呈现出衍生从属性、中西杂交性、理想性和前瞻性、公共性和批判性。场景的转换对于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认识和发展的心理产生了影响,期间伴随着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意识的冲突与磨合,偶有可能发生政域场和学域场之间高等教育沟通思维的调适。对学术场景的聚焦研究发现:杜威一脉学术师承秉承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和实验主义的方法,然而其中国弟子在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上与杜威相比发生了异变;北大同人的学术网络聚合性强,交互性佳,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呈现同质性和细微分化。对大学实践场景考察发现:大学校长的人事变迁不一定会导致一所大学理念的断裂,职业场景变换却可能使大学校长教育理念发生微调或转变。对大学办学理念与大学教育理念相关核心文本的分析揭示了高等教育思想内核的多元调和性与对立共生性。由于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产生和实践的场景具有不可复制性、不可替代性,复杂性和多元性,联结性和交叉性这几种特性,因此从工具论角度出发截取他们的高等教育思想片段或者场景进行“神话”预制式的研究可能会造成研究结果的不适切,亦可能遮蔽真实的高等教育历史。此外,由于时代的局限性,民国着名大学校长的高等教育思想并未上升到理论化层面。基于场景视角,论文总结了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影响因素及其形成特点,以此为参照,初步探讨了现代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形成的场景状貌并尝试性提出了场景建设的路向。
王伟[4](2019)在《《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研究 ——基于1915-1949年发刊的文本分析》文中认为《科学》杂志的创刊发行在近代中国的科学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1915年1月到1949年5月,35年间《科学》杂志共出版31卷,合计350期,留下了约3000万字的宝贵思想财富。从20世纪90年代起,对《科学》杂志的相关研究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时至今日,关于它的研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均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从传播学的视角剖析其科学传播理念形成、内容变迁和特色效果的研究还比较少见。本研究基于1915-1949年的《科学》杂志的传播活动和发刊内容,将其置于中国近代科学发展与时代变动及社会历史变迁的大背景之下,运用科学传播最新理论,从传播主体自身行为和社会行为的角度,在梳理杂志自身科学传播活动的基础上,分析多元化的传播主体社会角色的形成和变迁,科学传播理念的形成和演化路径,科学传播内容与实践的互动变迁关系,以及科学传播采用的方式和策略,最后对科学传播的效果进行考察。本研究主旨是通过对《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过程、传播主体、传播理念、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策略以及传播效果的全方位考察,力图展示中国近代科学传播活动从知识价值传播到科学文化建构演变的一个缩影,为当代科学传播活动提供思想指导和历史借鉴,既具一定的历史意义,又具一定的现实意义。具体研究共分为7章: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本课题研究的选题背景、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理论概念、思路方法和观点内容,进而指出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第2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实践历程。以《科学》杂志基于中国社会现实的传播目标入手,通过对杂志不同时期传播发展过程背后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社会因素分析,指出《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实践活动与中国社会现实之间,经历了一个传播观念表达、传播范式形成、传播优先解谜、传播危机反应和传播理念转型的发展过程。第3章,《科学》杂志的多元化传播主体的社会角色变迁。通过选取《科学》杂志的组织管理者群体、编辑部长群体和撰稿科学家群体中的代表人物,对其在科学传播实践过程中的教育背景、发刊情况、发刊内容和传播特点进行量化分析,指出《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是一场由留美学生为主体的自然科学家群体发起,由政治家、实业家和社会活动家共同参与并推动的一场致力于科学启蒙的传播实践活动。多元化的传播主体在推进中国近代科学传播发展的同时,在共同具有的“精神特质”的指引下,自身科学家的社会角色得以确立,并普遍经历了一个从科学传播、科学研究、科学教育到科学管理的多重社会角色变迁历程。第4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理念的形成与演进。通过对《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理念的提出及发展过程分析,指出“求真致用”的科学传播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特征与科学文化价值特征的融合统一。《科学》杂志在推进科学传播理念的实现过程中,通过栏目体裁和内容编排等外在的表现形式,客观展示了科学名词本质观念和科学社会兴趣的变迁过程;通过传播思想和传播内容等具体的实践,“求真”理念推进了科学本质观念在社会的变迁,“致用”理念推进了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具体实践。第5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内容变迁。以1915-1949年《科学》杂志的发刊内容为基础,按照科学传播实践与社会互动的不同阶段,将其分为传播观念表达到范式形成、范式形成到优先解谜、优先解谜到危机反应、危机反应到理念转换四个不同的时期,在对发刊概况、出刊内容等进行详细梳理的基础上,分析在发刊内容变迁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全面的科学普及思想、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传播思想、“抗战救国”下的传播思想和“科学建国”下的传播思想等不同特征。第6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方式和策略选择。通过对“中国有无科学”问题的多维度探讨、“整个科学”本质观念的传播和科学的“科学”的思想传播,推进科学传播社会行为的合法性建构;通过积极回应社会热点、推进科学信息交流、创设科学传播机构,推进科学传播社会地位的权威性确立;通过推进科学在共同体内部传播、科学向共同体外部传播和科学与国际传播交流的实践,实现科学传播在社会实践的渐进性拓展。第7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效果评析。从当代科学与传播实践中面临的“危机”入手,通过对《科学》杂志在传播实践中产生的“科学主义”特征进行分析,指出“科学主义”忽视了传播作为人的社会活动现实,从而使科学自身与传播发展之间存在着一种冲突的必然。这种内在的冲突启示当代科学传播既要遵循科学原则,更要遵循传播原则,应该走一条科学与人文发展的实践道路。最后,在对第2-7章研究结论进行概括的基础上,对本研究做出整体的评价,并提出下一步的研究设想。
林苗羽[5](2019)在《民国大学校长致辞的话语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大学校长致辞是大学产生的历史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精神产物。在大学中,青年学生无论是真理的获得、生活方式或是精神追求、社交关系,从作用上来看,大学校长的致辞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使学生意识到自己作为“人”的存在,以及使师生在致辞中获得一种团体性质的认同感。进入现代社会,受到强烈的功利主义的冲击,大学校长在行为上表现为重视指标和排名等物质化的利益,在致辞上则表现为思想性和人文性的内容减少,物质化和行政化的内容增多,甚至在真实性上也出现争议。那么,是否时代的转变就意味着大学校长致辞的形式化的必然趋势?且大学校长致辞是否与大学现代化进程相冲突呢?近代时期,由于人本价值的凸显,民国大学校长在其致辞中也展现出极具他们在掌校时所凸显的人文情怀。以“教育救国”为目的的家国情怀,以思想独立、真理至上为准则的大学情怀以及以生命至上,以人为本为理念的育人情怀。语言是与生命相联结的,既反映了民国校长们的人生轨迹和矛盾,也体现了历史在塑造时代时所扮演的角色。直到今天,人们开始认识到回归教育理想和情怀的重要性,且依然不断品味着民国大学校长所带给整个中国短暂的教育理想的“黄金时代”,并期望是否可以将民国大学的理想国成功复制,但是过去与现在的时代特征是否具有兼容性?是否民国校长在致辞中表达的情怀能够引起今天人类的教育共鸣?这仍然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研究以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国立上海交通大学、国立四川大学、国立浙江大学和国立台湾大学的一共9位校长在他们一生中所做的共170篇致辞作为研究对象,并试图以话语分析的方式来对民国大学校长致辞进行解读,探究何为真正的校长致辞以及民国校长致辞中所体现的情怀。实际上,以洪堡特的语言哲学视角作为出发点,语言的产生必然有着深厚的思想根基,而无论是可见的语言风格还是隐性的情怀,都不可能与校长人生中不同的抉择不可分割,基于人本价值的立场讨论校长身份的角色转变为致辞的话语分析提供了深层次的成分,而正是在情怀和身份角色的基础上,才最终体现了民国校长治校的韬略和价值取向。因此,本研究将分为五个部分对民国大学校长致辞进行探究,主要逻辑结构如下:绪论部分从大学校长如今的发展现状及其隐含的原因,与民国大学校长致辞人文精神的表现来详细讨论了本研究的选题缘由;并通过大学校长致辞和民国大学校长两个维度进行文献的查询,以说明相关研究的现状为何。以选题产生的背景、国内研究现状、核心概念界定、主要的研究问题、研究重点与难点以及研究理论依据和方法等内容为主体。第二章中,由于大学校长致辞在本质上属于话语,且在更大的范围中亦属于语言的范畴,因此,从洪堡特语言哲学视角来看,大学校长致辞必然与校长本身的存在意义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本章中将以洪堡特语言哲学理论为背景,并结合校长致辞本身来探讨大学校长致辞应然状态下的特性,以及作为现代化产物的当今大学校长致辞存在着怎样的现状,与之相反,重新回到洪堡特的语言哲学视角后,大学校长致辞又应该呈现出怎样的诉求方式。在第三章中,作为第二章理论模型的现实写照,以及本研究的主体部分,笔者选取了9位民国时期的着名校长与其将近170篇致辞语篇作为研究样本。在校长个性特点和内容主旨的基础上,对致辞划分为家国情怀、大学情怀和育人情怀三个维度进行讨论,还包括对这三种情怀的历史和渊源的考察,以中国知识分子所遵循的“道统”作为一切知识分子情怀的滥觞。其次,以话语分析作为研究方法对致辞文本中的词汇和话语结构进行分析,进而对隐藏在致辞话语之后的校长人格特质和时代的关联性进行剖析。第四章与第五章是基于第三章所总结出的结论来综合讨论。民国大学校长的情怀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有所同亦有所不同,因此除了“道统”的影响外,作为校长对自身角色的认知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以政教身份之间的矛盾与抉择作为三个不同的维度进行讨论;对身份的抉择又直接影响到了校长在教育上的价值取向,以对大学基本单元——学科观,以及大学教育最终的出口——人才观作为两个主要分析的维度,这是致辞中所体现的校长情怀的客观表现。但是,对民国校长情怀的追溯和推崇必须考虑时代的要素。民国大学校长的情怀和他们所创造的教育辉煌时代是否能够在现代重现是值得思考的,因此在研究的最后,从两个时代国民性和技术的对比来讨论民国大学校长情怀是否具有可复制性。
张光润[6](2018)在《袁同礼研究(1895-1949)》文中研究表明袁同礼,字守和,祖籍直隶安肃,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生于北京南横街本宅,1965年病逝于美国华盛顿。在他出生之年,造就“同治中兴”的洋务运动,已在甲午海战中幻为泡影,一系列深刻影响中国近代变迁的大事件已是山雨欲来。中国近代图书馆运动“发轫”于三年后的戊戌维新。他在这场巨变中养成了新知和旧学,并以发展图书馆事业回应了那个时代,成就了自己在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中的先驱地位。1949年初旅美定居之前,他不仅领导全国最大的国立图书馆,并将它带向了世界,深度参与了近代社会的变迁。有关袁同礼的研究,近三十年来逐渐受图书馆界关注,相关专题论述层出不穷,至今仍是方兴未艾,但由于资料和视野所限,历史学界有关他在近代社会变迁上的讨论,尚不多觏。有鉴于此,本文在借镜图书馆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他学问和事业中的若干大事件作深入研究,着重强调其在近代变迁中的独特意义,并力图通过这些研究进一步拓展、丰富和深化袁同礼研究应有的内涵。全文除绪论、结语和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外,主体部分由四个专题研究组成,分别从家世、成学、学问和事业方面作系统论述。第一章论述袁同礼家世及成长的时代,分析袁家由农村迁居城市的近代意义,及袁同礼童年成学时的新旧知识比重。第二章研究袁同礼近代知识结构的形成,既详论北大预科的成学背景及成绩,也重视在清华学校的第一份图书馆职业,及游学欧美对近代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清华学校部分,也简单梳理了近代图书馆史的发展特征;游学美欧部分,则着重讨论他在近代群学意义上广泛参与各种学术组织,及以近代目录学为中心的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第三章学问篇以《永乐大典》的访求和研究为例,结合他在中华图书馆协会和北平图书馆的任职经历,系统研究他的15篇研究成果,详述其中的编目方法的近代转变,典籍观念的新旧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永乐大典》由流散史到阅读史的转变。第四章事业篇则以他去国之前精力所萃的国立北平图书馆为研究对象,从他宣示中外的三条立馆宗旨出发,分节论述他带领北平图书馆走向世界的近代化进程,以及这一进程所具有的近代意义。文末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是撰写本文的资料长编,也是对正文的有益补充,为研究袁同礼在近代巨变中的独特地位提供了相对翔实的背景。
仇香[7](2018)在《蔡元培何以要对新文化运动负言论上的责任?》文中研究说明陈独秀出蔡元培在新文化运动中负言论上的责任,学者一般直接引用这一观点,对于其中缘由分析较少,本文拟对此进行探究,从科学、民主和德性论三个方面来论述。在科学思想方面,因为蔡元培对于科学的鼓吹和宣传,促使人们去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养成科学的头脑,用科学的思想来武装自己,对封建迷信形成打击,为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留出空间;在政治思想方面,因为蔡元培在运动中宣扬民主思想,开自由的风气,他主张人人平等,把人民从封建专制的统治下解放出来;在德性方面,蔡元培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鼓励人民发展个性。在蔡元培等新文化同人的呼吁下,国民开始接受民主共和国的新道德,注重修养自己的德性,从而升国民性。同时民众还通过培养美育来陶养自己的性情,摒弃封建社会的旧习俗,养成高尚的志趣。鉴于蔡元培在科学、政治和德性三方面的贡献,可以认为他为新文化运动负言论上的主要责任。
姚润泽[8](2018)在《中央研究院在上海》文中指出中央研究院是民国时期最为重要的综合性国立科研机构,在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史上有其独特的作用与地位。上海作为近代中国崛起的最为重要的现代化都市,是西方科学技术输入与本土化的桥头堡,也是中央研究院的重要发展基地。本文通过全面史料搜集,综合运用统计分析、心理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厘清了中央研究院在上海发展的方方面面,诸如发展的阶段性、各研究所人员组成与研究成果,并追溯其背后的政治、经济、社会乃至城市特性等方面的原因,讨论了学术与政治、学术与城市、学术发展与领导人之间的关系,以为中央研究院在上海的发展直接决定了上海后来科学技术发展的布局,指出学术研究机构的良性发展离不开稳定的社会环境、必要的物资基础,也需要来自社会各界尤其是政治的尊重与支持,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追求学术进步、静心于学术的科研队伍。因此,上海虽是近代中国最为发达的城市,为科学研究提供了相当的物质文化基础,但其工商业性质的城市特性,并不能聚集安心学术研究的队伍,显现了工商与学术疏离的一面。
康兆庆[9](2016)在《抗战时期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科研资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日本全面侵华战争造成中国学术界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持续发展的局面骤然停滞。研究经费无着,研究设备不足,生活物质短缺成为制约抗战时期中国学术研究发展的重要因素。面对学术界的诸多困境,国民政府以“奖励”学术成果的方式鼓励开展研究,但该政策制定之日起,就遭到时人的质疑。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则采取消极策略,在抗战时期制定“维持资助事业最低限度原则”,对抗战时期的学术研究贡献有限。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采用积极主动的策略,借鉴德国学术救济委员会的办法,以人为中心,实施科研资助制度,从科研人员、科研经费、科研设备等方面为抗战时期中国学术研究的再度繁荣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也为近代中国新学术增长点的出现及研究方法的革新做出一定贡献。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是管理和分配英国“退还”的庚子赔款的机构,1931年成立,至1958年结束业务,存在了28年。1931-1945年,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对国民政府的建设与教育有过相当贡献。尤其是在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之后,面对侵略者对中国教育文化的摧残,为实现国民政府抗战建国纲领,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实施科研资助,在边远省份的大学设立大学讲座教授,以提高边远地区高等教育质量和促进科学研究的开展;协助科学工作人员,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延续中国科学前进的步伐;设立科学研究助理,选拔和培养优秀的青年科学研究者,为中国的科研发展储备人才;组织科学考察团,培养科研人员的科学探险精神,适应国家建设发展需要,为开发西南、西北边疆提供科学依据;创办中国地理研究所,集合地理学、测量学、海洋学等学科的专家学者,开展联合研究,成为中国近现代地理学、测量学、海洋学最有影响的机构,在中国地理学、测量学、海洋学人才培养、训练及学术方向、学术理念的继承与发展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创办中国蚕桑研究所,成为中国第一个从事蚕桑研究的高级科研机构,标志着中国对蚕桑学进行系统研究的开始,同时对于西南地区蚕桑改良及平衡政府国际收支起到重要作用;创办甘肃科学教育馆,开展地方性研究,推广科学教育和普及科学知识,为中国近代科学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抗战时期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多的成果,原因在于:一是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处处以适合国家需要为前提的资助原则;二是管理者和参与者的爱国热情;三是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的科学管理及组织运行机制:四是朱家骅和傅斯年的科学观念及学术思想的影响;五是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与政府、高校、研究机构以及研究人员的通力合作。尽管董事会以适应国家需要为前提,但在科研资助中并不盲从于政府政策,而是坚持基金运行的独立性和科学发展规律,因此,两者之间的合作与冲突一直存在。然而,由于抗战中后期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基金运行出现问题,再加上通货膨胀的加剧,最终导致科学协助制度无疾而终,甚为遗憾。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在抗战时期实施的科研资助制度,其特点有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个人研究与联合研究并举,严格评审与注重监督并行,服务国家需要为最终目的。同时,它也对中国近代学术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表现为引导学术研究转型,提倡学术研究新方向,树立学术研究新风气等方面。
朱丹[10](2016)在《蔡元培教育伦理思想新探》文中指出本文在研究蔡元培教育思想领域留下的丰硕成果的基础上,深度挖掘其中的教育伦理思想,系统地把握文章中蔡元培教育伦理思想的目标、价值追求、伦理原则、特点以及对现代社会教育的启示意义。文章分四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蔡元培教育伦理思想的形成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蔡元培教育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得益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受到西方自由、平等、博爱思想的启发,同时也引申出了培养健全人格,育国家之良民这一以善为目的的教育伦理逻辑起点;第二部分以教育善的理念为前提,集中探讨了蔡元培教育伦理思想的目标“育国家之良民”和“养成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以伦理学的视角来探讨教育问题,挖掘教育过程中的伦理内涵,使教育伦理向着善的目的,符合人性的方向发展;第三部分集中分析了蔡元培关于教育平等、教育独立、教育自由的教育伦理原则,初步勾勒出蔡元培教育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建构起蔡元培教育伦理思想的研究框架。教育平等是指每个人平等地享有教育资源的一种价值理念,教育平等在现代社会主要表现为包括教育起点、教育过程、教育结果的平等,而蔡元培教育伦理思想所强调的是每个人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集中表现在平民教育思想和女子教育思想。蔡元培始终坚持教育独立的主张,蔡元培所说的教育独立是相对意义上的独立性,是教育指导社会,同时又通过社会反作用于教育,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蔡元培教育独立思想主要分为三个方面:教育人格独立、教育行政独立、教育学术独立。蔡元培教育自由所强调的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尚自然,展个性。第四部分,通过对蔡元培整体教育伦理思想的把握,分析其特点和对现实的启示意义。包括坚持引进与创新的统一、坚持批判性地继承与发展的统一、坚持民族性与现代性的统一的特点以及以人为本,发挥人的主体积极性,健全人格;推崇学术,以学术自由之生命为大;倡导美育,提升和完善人的精神境界的启示意义。蔡元培教育伦理思想处处彰显着人性,具有重要的伦理价值,结合当前我国教育领域的现状,对我国教育伦理的发展具有启蒙和推动作用,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二、蔡元培与近代中国的科学事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蔡元培与近代中国的科学事业(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研究(1915-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需 |
(二)科学价值观理论发展之需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三、概念界定 |
(一)科学 |
(二)价值和价值观 |
(三)科学价值观 |
(四)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 |
(五)分期说明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1章 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的特殊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 |
一、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的特殊历史背景 |
(一)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 |
(二)近代科学价值观范式的转向 |
(三)科玄论战与科学万能观念的胜利 |
二、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的理论渊源 |
(一)中国传统的科学价值观 |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学价值观 |
(三)西方的科学价值观 |
第2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 |
一、文化科学价值观 |
(一)文化科学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
(二)文化科学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
二、制度科学价值观 |
(一)制度科学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
(二)制度科学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
第3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至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 |
一、自然科学家的科学价值观 |
(一)自然科学家科学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
(二)自然科学家科学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
二、马克思主义者的科学价值观 |
(一)马克思主义者科学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
(二)马克思主义者科学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
三、新儒家的科学价值观 |
(一)新儒家科学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
(二)新儒家科学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
第4章 1915—1949 年科学价值观演变的轨迹和内在逻辑 |
一、1915—1949 年科学价值观演变的特点 |
(一)始终与中国救亡图存的道路探索紧密相联 |
(二)“科学”与“技术”混淆并存且“重术轻学” |
(三)重科学的工具性而轻科学精神 |
二、1915—1949 年科学价值观演变的主要轨迹 |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 |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至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 |
三、1915—1949 年科学价值观演变的内在逻辑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促进了科学价值观的演变 |
(二)科学价值观的演变渗透了中国传统的经世致用精神 |
(三)科学价值观的演变观照了救亡图存的科学诉求 |
第5章 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的立场和当代启示 |
一、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的马克思主义立场 |
(一)坚定人民立场是科学价值观发展进步的必然选择 |
(二)坚持唯物史观是科学价值观发展进步的正确出路 |
二、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的当代启示 |
(一)科学价值观的成熟与完善是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 |
(二)正确科学价值观的树立必须经过理论与实践教育 |
(三)科学的精神价值观需要进一步培育与强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2)蔡元培文化艺术管理活动及其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缘起与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综述与研究现状 |
一、关于蔡元培研究的相关着作 |
二、高平叔对蔡元培的研究 |
三、关于蔡元培研究的集中点与新成果 |
四、关于蔡元培文化艺术实践与思想的相关研究成果 |
第三节 论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一、梳理蔡元培文化艺术管理的实践轨迹 |
二、分析蔡元培作为文化艺术管理的主体及其职责的履行 |
三、阐释蔡元培文化艺术管理思想 |
四、总结蔡元培文化艺术管理活动的方式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范围、方法以及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范围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蔡元培文化艺术管理思想形成的背景 |
一、晚清至民国新旧社会交替时期的文化特征 |
二、蔡元培知识结构中“中学”与“西学”的融合 |
三、历史发展机遇 |
第二章 蔡元培作为文化艺术管理主体及其职责的履行 |
第一节 行政职能的政府管理 |
一、1912-1927(中华民国教育部总长、北大校长时期) |
二、1927-1937(大学院院长、国立中央研究院院长时期) |
第二节 履行社会职能的文化艺术行业组织管理 |
一、中国教育电影协会 |
二、文化艺术团体 |
第三节 作为政府辅助的公共文化机构管理 |
一、不同层级的博物馆 |
二、图书馆 |
第四节 艺术基金会 |
一、“庚子赔款”与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 |
二、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对文化艺术事业的介入 |
第三章 蔡元培对文化艺术管理活动的参与及指导 |
第一节 博物馆活动 |
一、组建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院与甪直保圣寺委员会 |
二、倡议筹建国立中央博物院 |
三、其他相关博物馆活动 |
第二节 戏剧与电影活动 |
一、中国教育电影协会 |
二、《教育法令汇编》与《电影检查法》 |
三、左翼文化团体与国产电影比赛 |
四、其他相关戏剧与电影活动 |
第三节 美术活动 |
一、全国美术展览会的发端 |
二、美术期刊与杂志 |
三、其他相关美术活动 |
第四节 音乐活动 |
一、由“音乐研究会”到“音乐传习所” |
二、提倡与鼓励《音乐杂志》的发行 |
三、蔡元培、陈立夫建议设立国乐馆 |
四、其他相关音乐活动 |
第五节 对相关文化艺术活动的管理及指导 |
一、公共文化设施方面 |
二、其他文化艺术活动方面 |
第四章 蔡元培文化艺术管理思想的内容与特点 |
第一节 蔡元培文化艺术管理思想的基本理念 |
一、美育思想是蔡元培文化艺术管理思想的重要基础与支撑 |
二、科学理念成为其文化艺术管理思想的重要内容 |
三、文化艺术管理的“监察”理念 |
四、文化艺术的社会“普及”思想 |
五、“去行政化”与“民主”的管理思想 |
第二节 蔡元培文化艺术管理思想的基本特点 |
一、制控与美育的融合 |
二、传播与科技的相谐 |
三、宏观与微观的衔接 |
四、普及与教化的统一 |
第五章 蔡元培文化艺术管理的方式方法 |
第一节 制定文化艺术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 |
一、推动制定《电影检查法》 |
二、制定《中央博物院与中央研究院合作暂行办法》 |
第二节 依靠行政管控与文化艺术机构的倡领 |
一、担任教育部总长与增设社会教育司 |
二、大学院院长兼任国立中央研究院院长 |
三、社会与民间的文化艺术机构与团体 |
第三节 借助经济手段调节 |
一、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的筹建 |
二、国立北平图书馆的筹建 |
三、博物馆的维护 |
四、鼓励社会与民间力量捐赠 |
第四节 引导与监督社会舆论导向 |
一、社会监督 |
二、刊发期刊与杂志 |
第五节 提倡“展示性”的传播手段 |
一、大力提倡“博物馆”作为教育与文化艺术普及的方式 |
二、倡议、运用“展览会”的形式 |
第六章 蔡元培文化艺术管理思想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 |
第一节 蔡元培文化艺术管理思想的历史价值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价值 |
第二节 蔡元培文化艺术管理思想的当代意义及其局限 |
一、影响与经验 |
二、局限性 |
结论 |
附录:有关蔡元培文化艺术管理活动及其思想的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一种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1.1 选题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西方大学理念相关研究 |
1.2.2 民国时期着名大学校长个体高等教育思想相关研究 |
1.2.3 民国时期大学校长群体思想研究 |
1.2.4 大学校长个性特质、能力及社会角色相关研究 |
1.2.5 知识社会学相关理论及应用研究 |
1.2.6 已有文献述评 |
1.3 概念界定 |
1.3.1 着名大学校长 |
1.3.2 高等教育思想 |
1.4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1.4.1 场景:本义及多元衍生义 |
1.4.2 分析框架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2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基础场景 |
2.1 时代背景:清末民初国际国内政治社会演变 |
2.1.1 洋务运动与器物之变 |
2.1.2 变法运动与制度之替 |
2.1.3 革命运动和思想之立 |
2.2 因应时局的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展开 |
2.2.1 洋务运动时期的早期教育近代化 |
2.2.2 民国成立以来的教育近代化 |
2.2.3 近代教育及高等教育制度变革对现代大学的呼唤 |
2.3 思想文化的鏖战:中西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取舍 |
2.3.1 中国儒家文化的式微和演变 |
2.3.2 西方现代性观念的涌入 |
2.3.2.1 “进步”与“竞争”的人生趋向 |
2.3.2.2 “自由”与“民主”的价值理念 |
2.3.2.3 “科学”与“实用”的内容导向 |
2.3.2.4 “社会改良”与“社会改造”的政治诉求 |
2.3.3 思想文化环境:“无序的多元” |
2.4 时代和思潮影响下高等教育理想的型塑 |
2.4.1 树立教育/科学救国的信仰 |
2.4.2 树立创办现代一流大学的理念 |
2.5 高等教育思想孕育的基础场景分析 |
2.5.1 共时性:所处基础场景的特征 |
2.5.2 教育/学术救国:所处基础场景的主题和灵魂 |
3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产生的子场景分析 |
3.1 地域文化场景及其影响:以吴越文化为例 |
3.2 教育文化场景及其影响 |
3.2.1 教育文化场景所形成知识结构的共性 |
3.2.2 留学文化场景不同导致知识结构的差异 |
3.2.2.1 留德学人群:庞杂且多元的知识结构 |
3.2.2.2 留美学人群:术业有专攻的知识结构 |
3.2.3 不同留学文化场景下思维模式的差异 |
3.2.3.1 留德学人:思辨理性哲学传统的精神取向 |
3.2.3.2 留美学人:经验(实用)主义哲学传统的科学取向 |
3.2.4 教育文化场景的衍生:古希腊哲学思想及西方大学理念的灌溉 |
3.2.4.1 对于古希腊哲学思想的涉猎 |
3.2.4.2 对于西方大学理念直接或间接的感知 |
3.3 社会组织任职场景分析 |
3.3.1 编译馆/杂志社历练:教育思想交流的炼化厂 |
3.3.2 政府部门任职: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 |
3.3.3 大学任职:一旦投入便报以赤诚 |
3.4 教育文化场景和社会任职场景作用下的高等教育思想特性 |
3.4.1 “硕学鸿儒”的学术特质与高等教育思想的衍生从属性 |
3.4.2 “学贯中西”的学术路径与高等教育思想的中西杂交性 |
3.4.3 “大学校长”的社会角色与高等教育思想的理想性和前瞻性 |
3.4.4 “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与高等教育思想的公共性和批判性 |
3.5 场景变换对高等教育认知和行为的影响分析 |
3.5.1 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意识之冲突与磨合 |
3.5.2 借力政域场以成就学域场:高等教育管理思维的调适 |
3.6 高等教育思想产生的子场景关系分析 |
3.6.1 子场景之间的联结性 |
3.6.2 子场景之间的交叉性 |
4 学术场景的聚焦:学术师承和学术网络维度 |
4.1 学术谱系两维度解析 |
4.1.1 师承关系维度 |
4.1.2 学术网络维度 |
4.2 学术师承:以杜威一脉为例 |
4.2.1 治学方式:实验主义的方法 |
4.2.2 治学理念: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 |
4.2.3 杜威一脉师承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承继性和变异性 |
4.3 学术网络:以北大相关的大学校长为例 |
4.3.1 聚合性强的学术网络:师生之间的职业传承和学术交流 |
4.3.2 交互性佳的学术网络:大学校长平辈之间的交流与发展 |
4.3.3 北大同人教育理念上的同质性和细微分化 |
4.4 学术谱系观照下高等教育思想的引入和植根 |
5 大学实践场景的轮换:北大校长和科学社成员的高等教育思想流变分析 |
5.1 大学校长更迭与高等教育思想的承继和发展——以北大为例 |
5.1.1 蔡元培初掌北京大学时期:德国经典大学理念的实践 |
5.1.2 蔡退蒋进:德国经典大学理念与美国现代大学理念渐融合 |
5.1.3 蒋辞胡继:从关注单一大学发展到聚焦国家高等教育全局 |
5.2 大学校长的社团交往、职业流动与高等教育理念的维系与转向 |
5.2.1 缘起中国科学社:留美学生的科学教育梦想 |
5.2.2 初露峥嵘:科学教育思想的早期萌芽 |
5.2.3 职业沉浮间:科学教育观的维系或转向 |
5.2.3.1 任鸿隽:一以贯之的科学教育提倡者 |
5.2.3.2 竺可桢:从看重科学教育到科学人文教育并重 |
5.2.3.3 胡先骕:教育观的天平从科学向人文偏移 |
5.3 大学实践场景下高等教育思想的流变和延续 |
6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内核及特点 |
6.1 大学理念文本梳理 |
6.1.1 关于大学的使命、功能、职能的认知演进 |
6.1.2 关于大学理想和大学精神的认知推进 |
6.1.3 关于具体大学理念的论述列举 |
6.2 大学教育理念内核:科学与人文的拉锯与对峙 |
6.2.1 古代社会人文教育的辉煌 |
6.2.2 民国时期科学教育对于人文教育的冲击和压制 |
6.2.3 群策群论:民国着名大学校长眼中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
6.3 基于文本分析的高等教育思想的多元共生性 |
6.3.1 大学理念:使命、理想和精神的多元调和 |
6.3.2 教育理念:理想追求与现实需要的对立共生 |
6.4 共价值性:高等教育思想的文化价值观场景特点 |
7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影响及研究的再反思 |
7.1 民国时期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社会时代影响和价值 |
7.1.1 对于中西学术文化交流和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贡献 |
7.1.2 破除政教合一、争取教育独立和教育改造社会的尝试 |
7.1.3 为现今的大学发展和大学校长掌校做参考 |
7.1.3.1 大学校训的理念传承 |
7.1.3.2 大学校长毕业演说词的寄托 |
7.1.3.3 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理念挈领 |
7.2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的再反思 |
7.2.1 民国大学校长研究的“神话”预制 |
7.2.2 场景特质的呈现及“神话”的解构 |
7.2.2.1 高等教育思想产生场景具有不可复制性和不可替代性 |
7.2.2.2 高等教育思想产生和实践场景具有错综复杂性 |
7.2.3 “神话”的内伤:高等教育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基于场景分析的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 |
8.1.1 形成过程 |
8.1.2 影响因素 |
8.1.3 形成特点 |
8.2 现代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形成的场景状貌 |
8.2.1 基础场景健全平稳却无法形成核心凝聚力 |
8.2.2 教育文化场景宏大规整且“亚教育文化场景”开始出现 |
8.2.3 社会任职场景中高等教育思想的实践面临着主客观挑战 |
8.3 现代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场景建设的路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4)《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研究 ——基于1915-1949年发刊的文本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课题背景、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1.3 研究评述与意义 |
1.2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思路和方法 |
1.2.1 理论概念 |
1.2.2 基本思路 |
1.2.3 研究方法 |
1.3 本课题研究主要观点及内容 |
1.3.1 主要观点 |
1.3.2 主要内容 |
1.4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1.4.1 重点难点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实践历程 |
2.1 以“科学救国”为价值信念的缘起 |
2.2 以“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为解谜的实践 |
2.2.1 传播观念表达阶段(1915-1918):首倡“科学”和“民权” |
2.2.2 传播范式形成阶段(1919-1927):“科学家”与“革命家”联姻 |
2.2.3 传播优先解谜阶段(1928-1937):中国科学化运动的实践 |
2.2.4 传播危机反应阶段(1938-1945):为“抗战救国”服务 |
2.2.5 传播理念转型阶段(1946-1949):“科学建国”的观念表达 |
2.3 小结:有目的的社会行动,未预料到的结果 |
第3章 《科学》杂志的多元化传播主体的社会角色变迁 |
3.1 《科学》杂志的组织管理者群体评析 |
3.1.1 理事会会长(社长)群体社会角色评析 |
3.1.2 董事会会长群体代表评析 |
3.2 《科学》杂志的编辑部长(主编)群体社会角色评析 |
3.2.1 首任编辑部长杨铨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2.2 任职最长编辑部长王琎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2.3 首个专职编辑部长刘咸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2.4 代理编辑部长卢于道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2.5 “最后一任”编辑部长张孟闻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3 《科学》杂志的撰稿科学家(编辑)群体代表评析 |
3.3.1 胡明复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3.2 秉志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3.3 李俨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4 小结:多元化传播主体的形成与“精神特质” |
3.4.1 作为职业的自然科学家群体的社会角色的形成 |
3.4.2 多元化传播主体的“精神特征” |
第4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理念的形成与演进 |
4.1 理念与科学传播理念 |
4.1.1 理念 |
4.1.2 科学传播理念 |
4.2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提出和演进 |
4.2.1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传统价值源泉 |
4.2.2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科学价值源泉 |
4.3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表现形式 |
4.3.1 内容的编排:科学名词本质观念的变迁 |
4.3.2 栏目的体裁:科学名词社会兴趣的变迁 |
4.4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演变与实现路径 |
4.4.1 “求真”理念下推进科学本质观念的演变 |
4.4.2 “致用”理念下推进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演变 |
4.5 小结:科学传播理念与科学主义 |
第5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内容变迁 |
5.1 《科学》杂志的传播内容概述 |
5.2 传播观念表达到范式形成转变的《科学》杂志(1-6 卷) |
5.2.1 出刊概况 |
5.2.2 出刊内容 |
5.2.3 传播特点:全面的科学普及思想 |
5.3 传播范式形成到优先解谜转变的《科学》杂志(7-18 卷) |
5.3.1 出刊概况 |
5.3.2 出刊内容 |
5.3.3 传播特点: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传播实践思想 |
5.4 传播优先解谜到危机反应转变的《科学》杂志(19-25 卷) |
5.4.1 出刊概况 |
5.4.2 出刊内容 |
5.4.3 传播特点:“抗战救国”下的传播实践思想 |
5.5 传播危机反应到理念转换的《科学》杂志(26-31卷) |
5.5.1 出刊概况 |
5.5.2 出刊内容 |
5.5.3 传播特点:“科学建国”思想的全面表达 |
5.6 小结:“全方位”的科学普及与启蒙 |
第6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方式与策略选择 |
6.1 科学传播社会行为的合法性建构 |
6.1.1 对“中国有无科学”问题的多维度解答 |
6.1.2 对“整个科学”本质观念的全面传播 |
6.1.3 对科学的“科学”思想的传播 |
6.2 科学传播社会地位的权威性确立 |
6.2.1 积极回应社会热点,建构话语权威 |
6.2.2 推进科学信息交流,建构知识权威 |
6.2.3 创设科学传播机构,建构体制权威 |
6.3 科学传播社会实践的渐进性拓展 |
6.3.1 推进科学共同体内部的传播交流 |
6.3.2 推进科学向共同体外部传播交流 |
6.3.3 推进科学向国际社会的传播交流 |
6.4 小结:科学传播的方法学派特征评介 |
第7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效果评析 |
7.1 当代科学传播实践的双重危机 |
7.1.1 “科学”的危机 |
7.1.2 “传播”的危机 |
7.2 科学传播实践中对科学的重构 |
7.2.1 从传统传播理论视角审视《科学》杂志传播下的“科学” |
7.2.2 从现代传播媒介视角审视《科学》杂志传播下的“科学” |
7.3 科学理念与传播理念的冲突与融合 |
7.3.1 科学理念与传播理念的冲突 |
7.3.2 科学理念与传播理念的融合 |
7.4 小结:科学传播实践,回归“科学”与“人文” |
结语及下一步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科学》杂志第1卷索引详目(示例)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民国大学校长致辞的话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 问题缘起 |
(二) 研究问题 |
(三) 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与研究现状 |
(一) 核心概念界定 |
(二) 理论基础 |
(三) 文献综述 |
(四) 研究述评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主要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洪堡特语言哲学视角下的校长致辞 |
一、洪堡特视野下的致辞特性 |
二、大学校长致辞现状 |
(一) 行政与致辞的结合:话语方式套路化 |
(二) 竞争与致辞的结合:话语方式功利化 |
三、洪堡特与校长致辞应然的诉求方式 |
(一) 尊重本性,立足自由 |
(二) 植根传统,以简求真 |
(三) 塑造理想 |
第三章 校长情怀的理想写照 |
一、民国大学校长的家国情怀 |
(一) 校长家国情怀的源起和内涵 |
(二) 校长家国情怀在致辞中的体现 |
1、张伯苓校长 |
2、罗家伦校长 |
3、傅斯年校长 |
二、民国大学校长的大学情怀 |
(一) 校长大学情怀的源起与内涵 |
(二) 校长大学情怀在致辞中的体现 |
1、梅贻琦校长 |
2、任鸿隽校长 |
3、蒋梦麟校长 |
三、民国大学校长的育人情怀 |
(一) 校长育人情怀的源起与内涵 |
第四章 大学校长话语角色冲突的理论辨析 |
一、大学校长教育家情怀的角色冲突 |
(一) 从校长致辞看民国大学校长的教育角色认同 |
(二) 从校长致辞看民国大学校长身份的政教矛盾 |
(三) 从校长致辞看民国大学校长的政治角色认同 |
二、民国大学校长教育家情怀的时空冲突 |
(一) 从校长致辞到不同时代国民性的讨论 |
(二) 从校长致辞到不同时代特点的讨论 |
第五章 校长致辞价值取向的理性追问 |
一、校长人才观的双重考察 |
(一) 民国大学校长的理想型人才观 |
(二) 民国大学校长的务实型人才观 |
二、校长学科观的多样审视 |
(一) 民国大学校长的多元学科观 |
(二) 民国大学校长的单一学科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袁同礼研究(1895-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综述 |
三 主要史料和章节安排 |
第一章 家世与童年(1895-1913) |
第一节 家世考 |
一 曾祖移居京师 |
二 祖父定居京师 |
第二节 童年 |
第二章 成学之路(1913-1924) |
第一节 北大预科 |
一 入学前的北大预科 |
二 入学后的预科调整 |
三 预科成学 |
第二节 以图书馆为志业(1916-1924) |
一 水木清华四寒暑 |
二 游学美欧 |
第一节 缘起 |
一 《永乐大典》的编纂和流传 |
二 全祖望和缪荃孙的研究 |
第二节 袁同礼的调查与研究 |
二 系列调查研究及影响 |
第四章 主持国立北平图书馆(1929-1948) |
第一节 作中国文化之宝库 |
一 访购中西书籍 |
二 使受学之士观摩有所 |
第二节 通中外图书之邮 |
一 出版品交换 |
二 善本寄美保存 |
第三节 树长治久安之基 |
结语 |
附录一 :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7)蔡元培何以要对新文化运动负言论上的责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蔡元培的科学思想:言论责任之一 |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科学观 |
一、主张科学主义 |
二、倡科学的方法 |
三、注重科学的普及 |
第二节 蔡元培的科学观 |
一、“科学祛现象之障碍,而引致光明” |
二、“科学方法,是点石的指” |
三、“文化是要实现的,先研究科学” |
第三节 蔡元培的科学思想构成了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二章 蔡元培的政治思想:言论责任之二 |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政治思想 |
一、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民主观 |
二、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平等观 |
三、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自由观 |
第二节 蔡元培的政治思想 |
一、蔡元培的民主观 |
二、蔡元培的自由观 |
三、蔡元培的平等观 |
第三节 蔡元培政治思想构成了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三章 蔡元培的德性论:言论责任之三 |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德性论简论 |
一、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道德思想简论 |
二、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美育思想简论 |
第二节 蔡元培的德性论简论 |
一、蔡元培的道德思想简论 |
二、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思想简论 |
第三节 蔡元培的德性论构成了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
结语 |
附录: 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中央研究院在上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与文献综述 |
(一) 研究综述 |
(二) 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及写作思路 |
第一章 中央研究院的筹建与上海 |
一、延宕经年:中央研究院筹建 |
二、多重考量:中央研究院创立于上海 |
三、居大不易:上海各所及办事机关筹建历程 |
第二章 永久院址计划及在上海的施行 |
一、命途多舛:中央研究院的永久院址计划 |
二、政治角力:迁院风波的骤起与平息 |
(一) 风波及其缘由 |
(二) 风波平息与上海建筑的竣工 |
三、错综复杂:永久院址计划背后学术与政治的关系 |
第三章 艰辛草创的“杨铨时期”(上) |
一、“剧作家”领衔:物理研究所 |
(一) 缺乏作为的专任研究员队伍 |
(二) 简单基础:缺乏创新的研究 |
(三) 影响甚微:研究成果 |
二、实用为先:化学研究所 |
(一) 各有所长的研究队伍 |
(二) 偏重实用化学的科研工作 |
(三) 影响有限的研究成果 |
三、技术改良者:更像工厂的工程研究所 |
(一) 主攻工程技术的专任研究员队伍 |
(二) 工业技术为主的研究工作 |
(三) 产品胜于科研的工作成效 |
第四章 艰辛草创的“杨铨时期”(下) |
一、成绩斐然:地质研究所 |
(一) 群星璀璨的专任研究员队伍 |
(二) 1928—1932年工作计划及实践 |
(三) 成果频出的研究工作的成效 |
二、独树一帜:社会科学研究所 |
(一) 小而精干的专任研究员队伍 |
(二) 实证为先的研究工作计划与实践 |
(三) 小有成绩的研究工作成效 |
三、学术驿站:出版品国际交换处 |
四、“杨铨时期”的人材与成果初探 |
第五章 短暂辉煌的“丁文江时期” |
一、拉开差距的理化工三研究所 |
(一) 略有起色:小有所成的物理研究所 |
(二) 人才济济:突飞猛进的化学研究所 |
(三) 技艺更精:专注工业改良与创新的工程研究所 |
二、颠沛流离:理化工三研究所迁播西南 |
三、“丁文江时期”理化工三所的进步 |
第六章 中央研究院在沪复员重建与终结 |
一、积极行动:接收与复员 |
二、时难事艰:在沪科研工作的推进 |
三、斗转星移:中央研究院在上海的终结 |
结语 |
一、中央研究院在上海发展历程背后的多种关系 |
(一) 学术与政治 |
(二) 学术与城市特性 |
(三) 学术研究机构的发展与领导人 |
二、中央研究院在上海的经验教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抗战时期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科研资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学术研究回顾 |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资料 |
四、研究思路、创新点及框架 |
第一章 日本全面侵华与中国科研资助的调适 |
第一节 战争对科学研究的破坏 |
第二节 中国科研资助的调适 |
第二章 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科研资助的组织架构 |
第一节 决策机构 |
一、董事会议 |
二、教育委员会 |
第二节 执行机构 |
一、协助科学工作人员委员会 |
二、学科分组委员会 |
第三节 合作机构 |
第三章 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科研资助的运行机制 |
第一节 经费来源及运用 |
一、中英庚款的“退还” |
二、息金的运用原则与标准 |
三、庚款收支与运用 |
第二节 资助学科范围 |
一、资助学科的统计分析 |
二、“人文科学”资助范围的界定与讨论 |
第三节 评审程序 |
一、评审办法的确定与运用 |
二、评审标准的确定 |
三、监督考核机制 |
第四节 人情关系对评审的影响 |
第四章 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资助科研人员的统计分析 |
第一节 大学讲座教授 |
一、讲座设置的统计分析 |
二、讲座待遇的统计分析 |
三、讲座设置的影响 |
第二节 科学工作人员 |
一、申请者的资格与条件 |
二、科学工作人员的群体分析 |
三、资助科学工作人员的成效 |
第三节 科学研究助理 |
一、科学研究助理的推荐 |
二、科学研究助理的统计分析 |
三、科学研究助理设置的成效 |
第五章 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科研资助与学术增长 |
第一节 科研资助与边疆研究 |
一、科学考察团与边疆研究 |
二、甘肃科学教育馆与边疆研究的学术转变 |
第二节 学术研究机构的创建 |
一、中国地理研究所 |
二、中国蚕桑研究所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蔡元培教育伦理思想新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蔡元培对教育职业活动“善”的追求 |
2.1 教育职业活动的目标:“育国家之良民” |
2.2 教育职业活动的价值追求:“养成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第3章 蔡元培倡导的教育伦理原则 |
3.1 教育平等原则 |
3.1.1 蔡元培倡导教育平等思想的渊源 |
3.1.2 蔡元培倡导教育平等思想的主要内容 |
3.2 教育独立原则 |
3.2.1 蔡元培提出教育独立思想的背景 |
3.2.2 蔡元培提出教育独立思想的主要内容 |
3.3 教育自由原则 |
3.3.1 兼容并包,和而不同 |
3.3.2 尚自然,展个性 |
第4章 蔡元培教育伦理思想之特点及现代启示 |
4.1 蔡元培教育伦理思想之特点 |
4.1.1 坚持引进与创新的统一 |
4.1.2 坚持批判性地继承与发展的统一 |
4.1.3 坚持民族性与现代性的统一 |
4.2 蔡元培教育伦理思想之现代启示 |
4.2.1 以人为本,发挥人的主体积极性,健全人格 |
4.2.2 推崇学术,以学术自由之生命为大 |
4.2.3 倡导美育,提升和完善人的精神境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蔡元培与近代中国的科学事业(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研究(1915-1949)[D]. 蒋飞燕.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2]蔡元培文化艺术管理活动及其思想研究[D]. 郭美娜.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3]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一种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D]. 杨凯良. 浙江大学, 2020(04)
- [4]《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研究 ——基于1915-1949年发刊的文本分析[D]. 王伟.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2)
- [5]民国大学校长致辞的话语分析[D]. 林苗羽. 云南大学, 2019(03)
- [6]袁同礼研究(1895-1949)[D]. 张光润.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7)
- [7]蔡元培何以要对新文化运动负言论上的责任?[D]. 仇香. 上海师范大学, 2018(12)
- [8]中央研究院在上海[D]. 姚润泽.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8(01)
- [9]抗战时期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科研资助研究[D]. 康兆庆. 山东大学, 2016(10)
- [10]蔡元培教育伦理思想新探[D]. 朱丹. 上海师范大学,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