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雷达隐身和机载电子攻击组合增强的飞机作战生存力评估(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李彬阳[1](2019)在《一种新型欺骗式雷达干扰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在当前作战环境下,各国之间的电子信息对抗成为战争的主流。而雷达设备的干扰和抗干扰技术的博弈几乎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在作战任务中,一次雷达干扰的成功实施将有助于掌握战争的主动权。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元矢量合成技术的新型欺骗式雷达干扰方法,相信该项技术的应用将是未来战场中电子技术博弈上的一项重要筹码。本文从多方面展开讨论这项新型欺骗干扰技术研究。首先从整体介绍了雷达工作原理和实现雷达干扰过程中涉及的原理,阐述了目前主流的雷达探测方法和雷达干扰的多种分类方法,并最终总结出关键的雷达方程和雷达干扰方程。雷达方程是对雷达展开相关研究的基础所在,其是将雷达收发电磁波信号的过程量化为参数公式,基于此公式便可对雷达工作过程量化分析。雷达干扰方程具有相似的作用,其亦是对实现雷达干扰进行分析的参数化公式。在此基础上,再对雷达干扰系统进行具体的介绍。本项研究是对运用多元矢量合成技术的欺骗干扰技术的理论进行分析。在文中对三元组天线下的三种合成理论都有详细的推导,而“坡印廷矢量法”是本项研究重点引用的合成方法,因此在后文中均以该合成理论为基础展开电子干扰技术的理论分析,其将从两方面展开讨论。首先对该合成方法应用于欺骗式干扰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具体从其算法入手,研究合成假目标散射点的控制变化规律。主要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改变单个或多个阵元的幅度相位参数,并通过对比其仿真结果图得到相应的结论,从干扰变化规律和干扰范围两方面对假目标散射点的可控性进行分析。得到的结果印证了多元矢量合成技术应用于雷达干扰技术时的可行性。最后,结合前文中对干扰技术以及多元矢量合成技术的分析,提出可应用于实际作战环境中的干扰方法及策略。本论文中主要对两方面进行了讨论:一方面探讨了与无人机平台相结合的干扰方式,在这里着重分析了目前干扰无人机在实际应用中的几项重要指标,并通过建立干扰模型以及概率模型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多元矢量合成技术的优势,并提出应用在保护我方大型目标时的无人机编队干扰策略以及实现更远距离假目标点的三部无人机编组合成方法;另一方面探讨了与机载自卫技术相结合的方式,验证本文所使用的方法的先进性及优势性。
石帅[2](2019)在《体系对抗下飞机探测与命中敏感性分析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军用飞机的高生存力设计是现代飞机设计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为了便于分析,生存力一般分为敏感性和易损性两大研究领域。敏感性研究侧重于研究飞机被威胁命中的特性,涉及探测、识别、跟踪、火控、制导、命中等一系列事件,与目标的信号特征、对抗设备、战术等因素相关;易损性则侧重于研究飞机被武器命中之后的毁伤特性。本文重点研究飞机被探测与命中等环节相关的敏感性内容。传统敏感性分析方法与模型主要适用于传统的小范围作战模式,可以用于分析RCS、红外、射频等自身特征信号及电子对抗措施对生存力的影响。现代战争是体系与体系之间的对抗,对信息共享程度要求很高,数据链此时作为信息共享与信息传输的载体,可以实现单个作战单元之间的信息连通,是体系对抗作战的重要支撑。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体系作战的发展需求,本文将飞机敏感性评估置于包含数据链的体系对抗战场环境中,通过建立防御方体系与进攻方体系,对现有的敏感性分析方法与模型进行改进与完善,从而形成考虑体系作战、信息共享的飞机敏感性分析流程、模型与方法,并设计仿真算例进行验证。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1.飞机敏感性分析评估的体系对抗框架建模为便于对飞机敏感性进行分析,首先将敏感性分为特征信号敏感性与电子对抗敏感性。其中特征信号敏感性着眼于飞机RCS信号、红外信号、射频信号等自身特征信号,电子对抗敏感性着眼于红外干扰弹、有源欺骗式干扰、无源箔条干扰等电子对抗手段。随后给出了体系的定义,将体系对抗框架模型分为四部分:作战单元模块,指挥控制模块,数据链模块和战场环境模块。其中作战单元模块实现具体的作战过程,指挥控制模块通过战场感知做出各种控制决策,数据链模块联结各战场单元实现信息的传输与分享,战场环境模块提供各作战单元作战的具体战场环境。本章阐明了飞机敏感性的研究内容,构建了体系对抗的框架,为后文在防御方体系和进攻方体系对抗过程中对特征信号敏感性与电子对抗敏感性评估打下了基础。2.防御方体系下的飞机特征信号敏感性分析模型依据前文建立的体系对抗框架,提出了涵盖探测系统、跟踪系统、防空系统、指挥控制中心、数据链等防御方体系下的飞机特征信号敏感性分析方法。探测系统利用雷达探测系统和射频探测系统对作战飞机进行联合探测;跟踪系统利用扩展Kalman滤波算法持续获取飞机的方位与坐标;防空系统根据与飞机的距离远近构成远程——中程——近程的攻击体系,由拦截飞机和防空导弹构成;指挥控制中心利用融合准则计算探测系统对飞机的联合探测概率并且在攻击阶段引导防空导弹攻击飞机。仿真算例结果表明:(1)体系对抗条件下,联合探测系统对飞机的探测概率比单雷达探测系统高10%以上。虽然飞机通过缩减特征信号可以降低被探测概率,但整个体系探测的能力已显着增强,多元雷达探测体系仍然对飞机具有较高探测概率,因此飞机需要结合电子对抗、任务航路优化及机载设备使用策略等方法来降低飞机敏感性;(2)防御方体系的数据链性能越高,攻击系统要求的红外锁定距离越远,因此降低飞机的红外信号可以减小被锁定距离从而降低被杀伤的概率;(3)在防御方体系的跟踪和攻击过程中,数据链的性能会对作战结果产生重要影响。例如,当数据链时延从600ms降低到60ms,跟踪误差可以降低90%;在攻击阶段,当数据链时延从300ms增加到900ms,导弹制导时间缩短了61%;当数据链时延从0ms增加到200ms,导弹的脱靶距离从10m增加到43m。3.进攻方实施电子对抗措施的飞机敏感性分析模型在进攻方体系的框架内,依据作战场景的差异,提出了无指挥控制中心介入的编队模式、有指挥控制中心介入的体系模式等条件下的两类电子对抗评估模型。在编队内实现电子对抗情形下,由编队内友机直接通过数据链向作战飞机传递信息并由作战飞机实施有源欺骗式干扰;在体系内实现的电子对抗情形下,将由指挥控制中心的决策人员对作战飞机实施电子干扰的时刻进行控制,决策人员的决策模型根据多级影响图算法建立,同时数据链性能会影响决策人员的工作压力,进而影响决策人员最终做出的决策。仿真算例结果表明:(1)针对有源欺骗式电子干扰,作战飞机越早实施干扰,干扰效果越好,同时,数据链也会对干扰结果产生很大影响。当数据链时延从0s增加到2s,干扰距离从15km缩减到13km,导弹的最小脱靶距离也从320m降低到70m;(2)针对红外干扰弹,存在一个有效投放区间,只有在此区间内释放红外干扰弹,才能有效诱偏导弹,实现干扰目的,过早或过晚投放均不能产生有效干扰;(3)数据链对决策人员实施电子对抗的决策有较大影响,数据链的性能越好,决策人员的工作压力越小,做出的决策便更优,飞机的战场生存能力也越高。4.体系对抗下降低飞机敏感性的单元轨迹控制方法基于防御方和进攻方的体系对抗环境,提出了指挥控制中心对作战单元的作战任务分配、作战航路规划方法,实现了以高生存力为目标的飞机轨迹优化控制。首先根据飞机的特征信号敏感性建立了基于杀伤概率图谱的体系对抗战场模型,作为任务分配和航路规划的基础。然后在作战任务分配方面,利用“接受度——拒绝度”算法来实现任务的具体分配,并可以应对突发状况下的任务实时分配,在进行任务分配的过程中,考量了数据链性能和飞机电子对抗敏感性对分配结果的影响。最后在作战航路规划方面,利用基于穿越走廊的VS-SAS算法实现了作战航路的规划,并考量了飞机特征信号敏感性和飞机电子对抗敏感性对规划结果的影响。仿真算例结果表明:(1)任务分配方面,数据链的时延越小,有源欺骗式电子对抗的干扰效果越好,从而可以将突发威胁的影响降至最低,甚至可以直接抵消突发威胁的影响,无需对任务进行重新分配;当数据链性能不足,即时延较高,以消除突发威胁的影响时,需要进行实时任务规划;(2)航路规划方面,飞机的低特征信号值及电子对抗均可以显着降低航路平均杀伤概率以获取最优航路。例如:飞机RCS从20m2缩减到3m2,可以获得12%的航程缩减以及81%的航路平均探测概率的降低;箔条无源干扰的使用则会获得6%的航程缩减以及19%的航路平均探测概率的降低。5.两型飞机在体系对抗下的敏感性对比分析将飞机敏感性分为特征信号敏感性和电子对抗敏感性,同时考虑到数据链性能的影响,对两型飞机进行了体系对抗条件下的作战仿真,其中一型飞机对自身的RCS信号、红外信号、射频信号实现了抑制设计,具有多种电子对抗措施,并装备了性能较好的数据链系统,另一型飞机则未对自身特征信号进行抑制设计,只具有少量电子对抗措施且只装备了性能一般的数据链系统。通过对战场杀伤概率图谱分布、任务实时分配结果、航路规划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了对飞机进行敏感性方面的设计对提高飞机的战场生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现代体系对抗战场的信息化作战特点,以数据链模型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以飞机探测和命中敏感性模型作为全文建模仿真的基础,通过建立防御方体系模型、进攻方体系模型以及指挥控制中心的单元轨迹控制模型,实现了对飞机进行敏感性分析评估的体系框架,并进一步通过多元探测系统联合探测模型、扩展Kalman滤波跟踪模型、矢量导弹制导模型、基于多级影响图的决策人员决策模型、基于“接受度——拒绝度”的任务分配模型、VS-SAS航路规划算法等模型实现了在体系对抗环境下对飞机敏感性进行分析评估,指出了飞机敏感性设计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开发了功能全面、操作简便、界面友好的飞机实时任务分配及航路规划仿真软件。
时晨光[3](2017)在《机载雷达组网射频隐身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当今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战场系统网络化是未来战争的基本形态,未来变革的方向是“以传感器为中心的战争”转化为“以网络为中心的战争”,单部雷达或多部雷达的简单组合、叠加已不能满足联合作战的需要。机载雷达组网依托网络化的传感器系统,通过信息融合为指挥员提供实时、透明的空间感知,是未来雷达装备的发展方向。然而,敌方无源探测系统对机载雷达组网的战场生存能力和突防能力构成了严重威胁。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讨论如何根据目标信息合理地设计雷达发射机工作参数,进而在满足目标探测和跟踪性能的条件下提升系统的射频隐身性能。在充分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本文从发射功率分配、资源管理、波形设计及优化等方面,对机载雷达组网系统的射频隐身性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基于外辐射源机载雷达组网系统的发射机选择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机载雷达组网跟踪模式下基于射频隐身的功率分配算法。首先,本文针对雷达组网系统的检测概率和虚警概率不具有闭式解析表达式的情况,采用信息理论中的Bhattacharyya距离、Kullback-Leibler(KL)散度和J散度作为表征目标跟踪过程中检测性能的衡量指标,并分别推导了其解析表达式。然后,建立了机载雷达组网跟踪模式下基于射频隐身的功率分配模型,该优化模型以最小化雷达发射功率的最大值为目标,在满足目标跟踪性能要求的前提下,根据目标运动状态,动态地调整各雷达的发射功率,以达到提升机载雷达组网射频隐身性能的目的。最后,采用基于非线性规划的遗传算法(Nonlinear Programming Based Genetic Algorithm,NPGA)对此非凸、非线性约束优化问题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单站相控阵雷达和未优化的雷达组网系统相比,该算法具有更好的射频隐身性能。2、研究了机载雷达组网跟踪模式下基于射频隐身的资源管理问题。本文考虑由一部共用雷达发射机和多部接收机组成的机载雷达组网系统,针对该系统跟踪模式下的射频隐身问题,提出了基于射频隐身的机载雷达组网资源管理算法。首先,本文推导了无源探测系统对机载雷达组网的截获概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射频隐身的机载雷达组网资源管理模型,该模型以最小化系统截获概率为优化目标,以目标跟踪误差、检测性能及系统发射资源为约束条件,通过求解该问题,对雷达发射机采样间隔、驻留时间和发射功率进行优化,从而提升机载雷达组网的射频隐身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算法相比,该算法可在保证良好目标跟踪精度的前提下,有效提升系统的射频隐身性能。3、研究了基于射频隐身的机载雷达组网雷达波形设计算法。首先,本文建立了针对机载雷达组网系统的扩展目标信号模型,并据此分别推导了表征目标检测性能的信干噪比(Signal-to-Interference-plus-Noise Ratio,SINR)表达式和表征参数估计性能的互信息(Mutual Information,MI)表达式。然后,分别提出了基于SINR准则和MI准则的机载雷达组网最优雷达波形设计算法,即在满足一定系统性能的条件下,通过优化各雷达发射波形,最小化雷达组网系统总发射能量,并采用Karush-Kuhn-Tucker(KKT)条件对优化问题进行了求解。现有雷达波形设计方法都假设已知目标的真实频率响应等先验信息,然而,在实际中,目标的真实频率响应却很难获得。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将目标的真实频率响应建模为上、下界已知的不确定集合,在此基础上,分别提出了基于SINR准则和MI准则的机载雷达组网稳健雷达波形设计算法。最后,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有效提升机载雷达组网的射频隐身性能,而且,在目标真实频率响应未知的情况下,稳健雷达波形设计算法可保证系统射频隐身性能的最优下界。4、研究了雷达与通信系统在频谱共享环境下基于射频隐身的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雷达波形设计算法。首先,在考虑通信系统发射信号、目标相对于雷达和通信系统的频率响应以及路径传播损耗等信息先验已知的情况下,根据经目标反射到达雷达接收机的通信信号被当作有用信号、干扰信号和无用信号,本文分别提出了三种相应的基于射频隐身的最优OFDM雷达波形设计算法,即在保证一定的MI门限和通信系统信道容量的条件下,通过优化设计OFDM雷达发射波形,最小化雷达系统发射功率。然后,采用KKT条件对此凸问题进行了求解。然而,实际中难以获得目标的真实频率响应。本文假设目标相对于雷达和通信系统的频率响应属于上、下界已知的不确定集合,并基于此模型,提出了基于射频隐身的稳健OFDM雷达波形设计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利用经目标反射到达雷达接收机的通信信号可有效提升雷达系统的射频隐身性能。另外,稳健OFDM雷达波形设计算法可在目标真实频率响应未知的情况下确保雷达系统射频隐身性能的最优下界。5、研究了基于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广播信号的外辐射源机载雷达组网发射机选择算法。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外辐射源雷达的工作原理,并对基于FM广播信号的外辐射源机载雷达组网系统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建立了相应的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推导了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方法的莱斯起伏目标参数估计精度,即克拉美-罗下限(Cramér–Rao Lower Bound,CRLB),并通过仿真分析了目标相对外辐射源机载雷达组网空间位置关系及FM信号参数对目标估计CRLB的影响。最后,以莱斯目标参数估计的CRLB为代价函数,提出了两种基于FM外辐射源机载雷达组网的发射机选择算法,一种是在给定目标参数估计CRLB门限的条件下,最小化FM外辐射源信号发射机的数目,另一种是在FM外辐射源信号发射机数目给定的条件下,最小化目标参数估计的CRLB,分别建立了相应的最优发射机选择模型,并用贪婪启发式算法对两种优化模型进行了求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不仅可以在系统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提升目标的参数估计精度,而且大大减小了计算量。
郭兆明[4](2016)在《陆基导弹发射装置卫星侦察与反侦察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陆基导弹发射装置卫星侦察与反侦察技术研究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课题,研究这一课题不仅需要具备卫星侦察及其仿真的知识和技能,而且也需要熟悉导弹发射装置的目标特性(如电磁特性、光学特性及运动特性等),并把卫星侦察的基本理论运用到陆基导弹发射装置上来。除此之外,还需具备合成孔径雷达知识及必要的光学成像知识和信息对抗理论,只有把这些知识综合应用并加以创新才能较好地完成课题要求。本文以满足国内某重点单位的需求为背景从兵器发射专业的角度对陆基导弹发射装置卫星侦察与反侦察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反卫星侦察研究作为卫星侦察研究的一种目的,是在卫星侦察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的,考虑到时间有限,因而对卫星侦察研究是本文的重点。文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卫星侦察基本理论的简述,重点阐述了卫星侦察坐标系的建立,卫星轨道的划分及卫星轨道根数表示法,并介绍了卫星轨道根数与直角坐标系的转换方法,根据卫星运动的理想近似和实际干扰,对卫星二体运动和摄动运动进行了必要的理论论述。2、从不考虑地球自转和摄动影响及考虑地球自转和摄动影响两方面对卫星星下点的经纬度及其轨迹进行了计算,并阐明了卫星与陆基导弹发射装置的侦察角度关系和侦察覆盖关系,并对卫星是否覆盖某一地面导弹发射装置进行了理论测定。3、对陆基导弹发射装置成像卫星侦察概率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别从成像卫星对固定导弹发射阵地或静止导弹发射车群(简称固定或移动导弹发射阵地)侦察概率研究及成像卫星对导弹发射车运动目标侦察概率研究两方面进行了论述,在第一部分中,我们从卫星侦察间隔及地面目标特性等方面建立了卫星侦察覆盖模型,然后又从光学卫星(包括可见光与红外)及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卫星对地面目标的识别模型方面进行了论述,最终建立了考虑目标识别概率的卫星对地侦察识别模型,并用MATLAB软件对各种卫星探测识别概率进行了二维、三维图形展示。在第二部分中,根据正态分布具有最大熵,我们假设了导弹发射车目标的运动模型是正态分布的模型,根据概率与数理统计理论对一段时间内的导弹发射车运动潜在区域进行了构建,把导弹发射车难以预知的运动预测转化为对其运动潜在区域的构建,并与前面卫星侦察识别理论结合建立了成像卫星对导弹发射车运动目标侦察识别的概率模型。4、运用STK航天仿真软件对Lacrosse SAR卫星(美国长曲棍球)侦察导弹发射目标进行了详细仿真,分别从单卫星及卫星星座的角度对中国大陆区域内定点及多点静止导弹发射车、静止导弹发射列车、固定导弹发射阵地或导弹发射车群(简称固定或移动导弹发射阵地)、运动着的导弹发射车及运动导弹发射车潜在区域进行了系统的卫星侦察仿真,获得了不同目标的卫星侦察覆盖比,并对它们进行了纵向与横向比较,得出了可信的仿真结论,为进一步建立综合的卫星侦察系统做了有益的探索。5、陆基导弹发射装置反卫星侦察技术分为主动攻击和被动防护两种手段,综合考虑陆基导弹发射装置的实际情况,文章重点对被动防护手段进行了研究,并从有源干扰和无源干扰的角度对陆基导弹发射装置反卫星侦察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找到了适合陆基导弹发射装置反卫星侦察的有源和无源干扰技术,在有源干扰中,分为遮盖干扰和欺骗干扰,考虑到导弹发射装置的实际情况,文章重点对遮盖式干扰进行了研究,并对射频噪声干扰、噪声调幅干扰、噪声调频干扰及噪声调相干扰在相同发射功率下进行了干扰比较研究,在无源干扰中,首先介绍了导弹发射车的伪装、欺骗、隐身等反卫星侦察措施,接着对导弹发射车实施箔条干扰反卫星侦察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文章最后结合前面分析给出了导弹发射装置反卫星侦察建议。
李金梁,涂泽中,刘振庭[5](2014)在《美第六代战斗机研究进展情况》文中指出目前,美国F-22已经列装、F-35即将装备,俄罗斯等航空大国紧随其后,正在加紧第五代战斗机的研制。美国为了牢牢把握绝对制空权,其第六代战斗机的研发已经悄然起步,2030年前后空中优势的争夺战已经打响。从美军战略构想出发,研究美军发展第六代战斗机的动因,梳理美空军六代机的研究进展,系统描述了目前美空军对六代机的能力需求和相关技术支撑。
李振,刘静[6](2012)在《国外航空电子综合系统的发展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航空电子综合系统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介绍了航空电子综合系统的发展历程以及装备的研制、改进情况,指出了在现代战争中发展航空电子综合系统的优势和重要性,重点探讨了几种航空电子综合系统的性能及其特点,最后论述了航空电子综合系统的发展动向与分析。
王国良[7](2012)在《对抗条件下先进战斗机作战效能评估》文中研究指明战斗机作战效能评估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前沿性学科,贯穿于战斗机的整个生命周期,不仅是评审新机研制方案、论证战斗机的战技术指标的重要基础,也在战斗机的作战使用、改进改型、效费比分析以及军事分析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评估战斗机效能涉及的因素众多,因素对效能的影响又大多为非线性关系,合理的选择指标体系以及科学的确定指标权重难度较大,且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战斗机的作战使命、作战样式等不断丰富,要求战斗机效能评估系统应具有更强的灵活性,以适应不断出现的新情况。首先介绍了武器装备作战效能评估的基础理论,明确了作战效能评估的基本概念,分析了各种评估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给出了基于最小二乘和对数最小二乘原理的指标组合赋权方法,对层次分析法(AHP)赋权时使用方根法替代特征值分解法的近似度问题进行了仿真分析,明确了方根法的应用范围,对熵值法进行了改进,构造基于指标信息熵的判断矩阵来求解权重,弥补了熵值法的不足,提高了赋权结果的可信度;结合当代战机的特点,利用Delphi法,通过不断的分析比较,建立了完备的战斗机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并给出了各指标值的量化计算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S型曲线的参数可调的战斗机作战能力评估模型,大大提高了评估系统的灵活性:利用VC++及Matlab等工具设计研发了一套先进战斗机效能评估软件系统,为评估系统的验证及后续的研究提供了方便;最后通过总结指出了工作的亮点和不足,为以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经过验证,改进的熵值法科学、合理,提出的参数可调的评估模型适应性强,研发的效能评估软件系统正确、可靠,且使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使以后的改进、升级更加便利。
李胜喜[8](2011)在《基于聚类的干扰资源分配研究及仿真实现》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化技术在雷达中的大量应用,雷达技术和装备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雷达的作战能力显着提高。未来信息化战场上将形成一个以高威胁雷达密度、大带宽、大时宽、多频谱、多参数捷变以及多种工作体制和多种抗干扰技术的综合应用为特征的极为复杂的雷达信号环境,不仅要求利用当代高新技术加速更新现有的雷达对抗装备,而且必须瞄准21世纪可能出现的新体制雷达,探讨新的雷达对抗技术和加速研制、装备更有效的雷达对抗系统,特别是研究各种雷达对抗的综合应用,以提高雷达对抗的总体战斗效能。针对广泛采用的多雷达冗余覆盖和雷达组网技术,电子战的实际干扰战术向着“面对面”对抗方向发展。当存在多部雷达和多部干扰机的情况下,就要应用多部分布在不同空域或地域上的干扰机同时对特定区域内的多部雷达实施干扰,根据什么来分配干扰机去干扰雷达以及分配哪部干扰机去干扰哪部雷达,以达到对多雷达系统的最大压制效果,即雷达干扰资源的优化分配问题。干扰效益最大化理论是以完成雷达组网分析、干扰效能分析、干扰站的的参数配置为目标,实现区域干扰效益最大化的实战理论。本文首先介绍了雷达干扰资源分配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接着对干扰机对雷达实施干扰的有效干扰空间进行分析,指出雷达干扰资源分配的思路和目的。然后,介绍了单雷达干扰有效性评估所遵循的评估准则,包括功率准则、概率准则和效率准则,并总结了现有的每个评估准则下的评估指标及其应用意义。接着介绍了干扰任务整合过程中需要遵守的几个原则,包括时间一致原则,空间一致原则,频段一致原则。然后在现有的雷达干扰资源分配算法的基础上建立了雷达干扰资源优化分配问题的模型,并对传统的算法进行了改进,使算法迅速收敛。通过分析验证,该方法达到设计目标,对实战演练具有较高指导意义。最后对干扰机作战中的信号侦察、干扰效果进行了仿真实现
张煜[9](2009)在《对逆合成孔径雷达干扰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是一种高分辨率微波成像系统,在目标识别、反隐身、天文学研究以及空中交通管制等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ISAR成像技术的迅速发展,对ISAR对抗领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研究对ISAR成像的干扰技术十分紧迫且具有重要意义。ISAR成像是一个二维信号处理过程,能够获得很大的信号处理增益,使干扰难度增大。本文结合工程项目,针对ISAR的信号特点及信号处理的特点,研究了工程可实现的、新的干扰方法。所作的工作主要包括:1.以转台模型为切入点研究了ISAR成像原理,深入分析了ISAR信号处理方式,指明ISAR成像的本质是距离向和方位向的二维信号处理。分别对距离向成像原理和方位向成像原理进行研究,比较了匹配滤波方法和解线调方法的异同点,分析了不同前提下信号处理的采样率和处理方式选择原则,分析了方位向取得高分辨率的原理及方位向信号处理增益。2.提出一种卷积干扰方法,具体包括脉冲卷积和噪声卷积两种形式,分别可以产生假目标欺骗干扰效果和噪声压制干扰效果,脉冲卷积干扰可以获得ISAR—维信号处理的全部增益,而噪声卷积干扰可以获得ISAR一维信号处理的部分增益。卷积干扰可和移频干扰结合形成组合式干扰,能够改善干扰效果,使干扰位于目标回波之前。3.提出对ISAR的相干干扰方法,主要表现为几种加权调频干扰方法,包括噪声加权调频、脉冲加权调频干扰、锯齿波加权调频干扰和正弦波加权调频干扰。研究了各种加权调频干扰方法的关键参数、决定干扰类型的条件以及干扰功率增益等等。锯齿波、正弦波和脉冲加权调频干扰均能产生假目标欺骗和噪声压制两种效果,并且可以用参数的设置来灵活控制干扰效果;而噪声加权调频干扰只能产生噪声压制干扰效果。这些方法均能利用ISAR的一维信号处理增益,从而在保证干扰效果的前提下节省干扰功率。4.从干扰机收发隔离的实际需要出发,提出一种对ISAR的脉冲调幅干扰方法,指出用占空比为50%的脉冲对接收到的雷达照射信号进行调幅之后作为干扰信号转发,既可以产生较好的干扰效果,又可以作为干扰机收发隔离的手段。这种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干扰方法一起形成组合式干扰,更大限度发挥干扰威力。分析了脉冲调幅干扰方法的产生机理、时频特性和关键参数,并研究了脉冲调幅干扰及其相关的组合式干扰对ISAR一维成像的干扰效果。5.基于解线调的ISAR交替发射宽窄谱脉冲的特点,提出对ISAR的距离欺骗干扰方法,即对雷达发射的窄谱脉冲进行距离波门拖引,使雷达获得虚假的距离信息,从而产生错误的参考信号,使得解线调的结果即频域距离像在某种程度上展宽甚至相互交迭,从而破坏ISAR一维距离成像乃至二维成像结果。6.利用ISAR回波信号多普勒频率与目标方位之间的线性关系,将对距离向成像的干扰方法推广至方位向,提出对ISAR成像的方位向移频干扰和方位向相干干扰方法。分析了各种干扰方法的关键参数,将这些方位向干扰和距离向干扰结合起来产生二维的假目标欺骗或者遮盖干扰效果,且假目标数目、位置或者遮盖区的位置、范围可通过参数进行控制。7.从图像质量评估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基于相关系数的干扰效果评估准则及其改进型干扰效果评估准则;从模糊综合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对ISAR干扰的效果评估方法,给出了针对ISAR和相干干扰样式的模糊函数参数,初步建立起对ISAR干扰效果评估的模糊综合系统。
孙聪,张澎[10](2008)在《先进战斗机对机载射频孔径系统隐身的需求及解决方案》文中认为大量的研究结果已经表明:机载天线等传感器孔径的分布与形状特征,对飞机隐身效果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如果不能有效控制机载射频(RF)孔径系统的特征信号(包括雷达散射截面(RCS)和电磁辐射控制),则通过外形、结构和材料隐身而达到的整机高隐身水平就会受到破坏。迄今为止,天线散射特性的评估是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而减缩天线RCS的手段和方法也有待深入研究。总结了F/A-22和F-35等国外先进隐身战斗机机载射频孔径系统隐身设计特点,从飞机总体隐身方案设计角度提出了对机载射频孔径系统隐身的需求,并针对具体应用提出最小化天线孔径数量、减小天线孔径外形尺寸、减缩天线孔径特征信号、采用低截获概率(LPI)技术等概念性解决方案。
二、雷达隐身和机载电子攻击组合增强的飞机作战生存力评估(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雷达隐身和机载电子攻击组合增强的飞机作战生存力评估(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一种新型欺骗式雷达干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本文主要内容及创新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雷达干扰的基本理论 |
2.1 雷达原理 |
2.1.1 雷达方程 |
2.1.2 脉冲雷达 |
2.1.3 多普勒雷达 |
2.1.4 雷达截面 |
2.2 雷达干扰原理 |
2.2.1 雷达干扰概念 |
2.2.2 雷达干扰分类 |
2.2.3 雷达干扰方程 |
2.3 雷达干扰系统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假目标合成理论研究 |
3.1 多元天线 |
3.2 假目标合成理论推导 |
3.2.1 重心公式法 |
3.2.2 相位梯度法 |
3.2.3 坡印廷矢量法 |
3.3 假目标合成控制方法可行性研究 |
3.3.1 不同方法合成效果对比 |
3.3.2 假目标合成点可控性分析 |
3.3.2.1 单个阵元变量可控性分析 |
3.3.2.2 多个阵元变量可控性分析 |
3.3.3 假目标合成点分布 |
3.3.4 电磁仿真模型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元矢量合成假目标欺骗优势性分析 |
4.1 与无人平台相结合的干扰方式 |
4.1.1 针对目前已有干扰方法的优势性改进 |
4.1.2 新型干扰方法探究 |
4.2 机载自卫欺骗式雷达干扰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的研究成果 |
(2)体系对抗下飞机探测与命中敏感性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生存力、敏感性分析研究现状 |
1.1.1 生存力分析研究现状 |
1.1.2 敏感性分析研究现状 |
1.2 体系对抗建模研究现状 |
1.2.1 体系对抗条件下飞机特征信号敏感性研究现状 |
1.2.2 体系对抗条件下飞机电子对抗敏感性研究现状 |
1.2.3 体系对抗条件下作战单元轨迹控制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工作和组织框架 |
1.3.1 本文的工作 |
1.3.2 本文的组织架构 |
第二章 飞机敏感性分析评估的体系对抗框架建模 |
2.1 飞机敏感性定义及研究内容 |
2.1.1 飞机敏感性定义 |
2.1.2 飞机敏感性研究内容 |
2.1.2.1 飞机特征信号敏感性研究内容 |
2.1.2.2 飞机电子对抗敏感性研究内容 |
2.2 体系对抗定义及体系对抗框架 |
2.2.1 体系的定义 |
2.2.2 体系对抗框架模型的构建 |
2.3 小结 |
第三章 防御方体系下的飞机特征信号敏感性分析模型 |
3.1 防御方体系模型的组成 |
3.2 飞机特征信号敏感性分析评估内容 |
3.3 防御方体系模型建模 |
3.3.1 防御方体系探测阶段建模 |
3.3.1.1 多元雷达探测模型 |
3.3.1.2 射频探测模型 |
3.3.2 防御方体系跟踪阶段建模 |
3.3.2.1 Kalman滤波模型 |
3.3.2.2 数据链对体系追踪的影响 |
3.3.3 防御方体系攻击阶段建模 |
3.3.3.1 目标锁定模型 |
3.3.3.2 导弹攻击模型 |
3.4 算例 |
3.4.1 探测模型算例及对RCS信号及射频信号的分析评估 |
3.4.1.1 多元雷达探测模型算例 |
3.4.1.2 射频探测模型算例 |
3.4.2 跟踪模型算例 |
3.4.3 攻击模型算例及对红外信号的分析评估 |
3.4.3.1 目标锁定模型算例 |
3.4.3.2 导弹攻击模型算例 |
3.5 小结 |
第四章 进攻方实施电子对抗措施的飞机敏感性分析模型 |
4.1 进攻方体系模型的组成 |
4.2 飞机电子对抗敏感性分析评估内容 |
4.3 进攻方体系模型建模 |
4.3.1 编队内实现的电子对抗情形 |
4.3.1.1 雷达告警模型 |
4.3.1.2 有源欺骗式电子干扰模型 |
4.3.2 体系内实现的电子对抗情形 |
4.3.2.1 红外干扰弹模型 |
4.4 指挥控制中心决策模型 |
4.4.1 决策人员压力判定模型 |
4.4.1.1 压力判定模型输入参数 |
4.4.1.2 决策人员工作压力评估函数 |
4.4.2 基于多级影响图的决策模型 |
4.5 算例 |
4.5.1 编队内实现的电子对抗情形算例 |
4.5.2 体系内实现的红外干扰弹算例 |
4.5.3 体系内实现的有源欺骗式干扰算例 |
4.6 小结 |
第五章 体系对抗下降低飞机敏感性的单元轨迹控制方法 |
5.1 作战单元轨迹控制研究内容 |
5.2 战场杀伤概率图谱 |
5.3 基于合同网算法的任务分配模型 |
5.3.1 合同网算法描述 |
5.3.2 买卖合同模型 |
5.3.3 “接受度——拒绝度”算法 |
5.3.4 数据链性能对任务分配的影响 |
5.4 基于穿越走廊的VS-SAS航路规划算法 |
5.4.1 A*及其扩展算法 |
5.4.2 基于穿越走廊的VS-SAS航路规划算法 |
5.4.3 箔条无源干扰模型 |
5.5 算例 |
5.5.1 作战轨迹控制之任务分配算例 |
5.5.1.1 无突发情形任务分配算例 |
5.5.1.2 有突发情形任务分配算例 |
5.5.1.3 数据链情形任务分配算例 |
5.5.2 作战轨迹控制之航路规划算例 |
5.5.2.1 飞机特征信号敏感性对航路规划的影响 |
5.5.2.2 飞机电子对抗敏感性对航路规划的影响 |
5.6 小结 |
第六章 两型飞机在体系对抗下的敏感性对比分析 |
6.1 战场作战模型的改进与完善 |
6.2 体系对抗条件下飞机敏感性分析评估算例 |
6.2.1 战场想定及飞机敏感性配置 |
6.2.2 仿真结果 |
6.3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工作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飞机实时任务分配及航路规划软件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3)机载雷达组网射频隐身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雷达组网系统概述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雷达组网系统研究现状 |
1.3.2 飞机射频隐身技术研究现状 |
1.3.3 多传感器协同与管理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二章 机载雷达组网跟踪模式下基于射频隐身的功率分配 |
2.1 引言 |
2.2 机载雷达组网系统模型 |
2.2.1 机载雷达组网系统方程 |
2.2.2 信号模型 |
2.2.3 二元假设检验 |
2.3 机载雷达组网目标跟踪模型 |
2.3.1 目标跟踪模型 |
2.3.2 IMM-EKF算法 |
2.4 基于射频隐身的机载雷达组网功率优化分配模型 |
2.4.1 优化模型的建立 |
2.4.2 基于非线性规划的遗传算法 |
2.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2.5.1 仿真参数设置 |
2.5.2 仿真结果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机载雷达组网跟踪模式下基于射频隐身的资源管理 |
3.1 引言 |
3.2 机载雷达组网系统模型 |
3.3 机载雷达组网目标跟踪模型 |
3.3.1 目标跟踪模型 |
3.3.2 IMM-EKF算法 |
3.4 机载雷达组网的截获概率 |
3.5 基于射频隐身的机载雷达组网资源管理模型 |
3.5.1 优化模型的建立 |
3.5.2 优化模型的求解 |
3.6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6.1 仿真参数设置 |
3.6.2 仿真结果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射频隐身的机载雷达组网雷达波形设计 |
4.1 引言 |
4.2 机载雷达组网最优雷达波形设计算法 |
4.2.1 扩展目标冲激响应模型 |
4.2.2 基于SINR准则的最优雷达波形设计算法 |
4.2.3 基于MI准则的最优雷达波形设计算法 |
4.3 机载雷达组网稳健雷达波形设计算法 |
4.3.1 不确定性模型 |
4.3.2 基于SINR准则的稳健雷达波形设计算法 |
4.3.3 基于MI准则的稳健雷达波形设计算法 |
4.3.4 讨论 |
4.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频谱共享环境下基于射频隐身的OFDM雷达波形设计 |
5.1 引言 |
5.2 系统模型 |
5.3 基于射频隐身的最优OFDM雷达波形设计算法 |
5.3.1 问题描述 |
5.3.2 最优OFDM雷达波形设计准则1 |
5.3.3 最优OFDM雷达波形设计准则2 |
5.3.4 最优OFDM雷达波形设计准则3 |
5.3.5 讨论 |
5.4 基于射频隐身的稳健OFDM雷达波形设计算法 |
5.4.1 不确定性模型 |
5.4.2 稳健OFDM雷达波形设计准则1 |
5.4.3 稳健OFDM雷达波形设计准则2 |
5.4.4 稳健OFDM雷达波形设计准则3 |
5.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5.5.1 仿真参数设置 |
5.5.2 OFDM雷达波形设计结果 |
5.5.3 射频隐身性能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FM外辐射源机载雷达组网的发射机选择 |
6.1 引言 |
6.2 基于FM外辐射源的机载雷达组网系统模型 |
6.2.1 外辐射源雷达系统工作原理 |
6.2.2 可行性分析及关键技术 |
6.2.3 信号模型 |
6.3 莱斯起伏目标参数估计的联合克拉美-罗下界 |
6.3.1 最大似然估计 |
6.3.2 Fisher信息矩阵和克拉美-罗下界 |
6.3.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6.4 基于FM外辐射源机载雷达组网的发射机选择算法 |
6.4.1 基于最小子集策略的FM发射机选择算法 |
6.4.2 基于最优参数估计策略的FM发射机选择算法 |
6.4.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4)陆基导弹发射装置卫星侦察与反侦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卫星侦察手段的发展状况 |
1.2.2 卫星轨道预报、覆盖性能及侦察概率研究状况 |
1.2.3 卫星电子攻击与电子防御研究状况 |
1.3 论文总体结构和主要内容 |
第2章 陆基导弹发射装置卫星侦察基本理论 |
2.1 卫星侦察坐标系及其相互转换关系 |
2.1.1 卫星侦察坐标系统 |
2.1.2 卫星侦察坐标系相互转换关系 |
2.2 卫星轨道划分及其轨道根数表示法 |
2.2.1 卫星轨道划分 |
2.2.2 卫星轨道根数表示法 |
2.3 卫星轨道直角坐标与轨道根数转换关系 |
2.4 卫星轨道的二体运动及其摄动理论 |
2.4.1 卫星二体运动 |
2.4.2 卫星摄动运动 |
2.5 卫星轨道的数值积分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陆基导弹发射装置卫星侦察覆盖分析 |
3.1 卫星星下点经纬度及其轨迹计算 |
3.1.1 不考虑地球自转和摄动影响 |
3.1.2 考虑地球自转和摄动影响 |
3.1.3 求解卫星星下点的地理坐标位置 |
3.2 卫星对陆基导弹发射装置的侦察关系 |
3.2.1 卫星与陆基导弹发射装置的侦察角度关系 |
3.2.2 卫星对陆基导弹发射装置的侦察覆盖关系 |
3.3 卫星覆盖陆基导弹发射装置的测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陆基导弹发射装置成像卫星侦察概率研究 |
4.1 成像卫星对固定导弹发射阵地或静止发射车群侦察概率研究 |
4.1.1 卫星对静止地面目标侦察覆盖模型 |
4.1.2 卫星对静止地面目标侦察识别模型 |
4.2 成像卫星对导弹发射车运动目标侦察概率研究 |
4.2.1 导弹发射车运动目标描述 |
4.2.2 导弹发射车运动目标潜在区域构建及卫星侦察概率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陆基导弹发射装置卫星侦察实例分析 |
5.1 卫星仿真软件及卫星对地侦察指标 |
5.1.1 卫星仿真软件STK简介 |
5.1.2 卫星对地侦察指标及卫星侦察设置 |
5.2 单卫星对中国大陆区域内定点陆基导弹发射装置侦察仿真 |
5.2.1 单卫星对中国大陆区域内定点静止导弹发射车模型侦察仿真 |
5.2.2 单卫星对中国大陆区域内定点静止导弹发射列车模型侦察仿真 |
5.2.3 单卫星对中国大陆区域内定点导弹发射阵地模型侦察仿真 |
5.2.4 单卫星对中国大陆区域内定点运动导弹发射车模型侦察仿真 |
5.2.5 单卫星对中国大陆区域内定点导弹发射车运动区域模型侦察仿真 |
5.3 多卫星对中国大陆区域内定点陆基导弹发射装置侦察仿真 |
5.3.1 多卫星对中国大陆区域内定点静止导弹发射车模型侦察仿真 |
5.3.2 多卫星对中国大陆区域内定点静止导弹发射列车模型侦察仿真 |
5.3.3 多卫星对中国大陆区域内定点导弹发射阵地模型侦察仿真 |
5.3.4 多卫星对中国大陆区域内定点运动导弹发射车模型侦察仿真 |
5.3.5 多卫星对中国大陆区域内定点导弹发射车运动区域模型侦察仿真 |
5.4 单卫星对中国大陆区域内多点陆基导弹发射装置侦察仿真 |
5.4.1 单卫星对中国大陆区域内多点静止导弹发射车模型侦察仿真 |
5.4.2 单卫星对中国大陆区域内多点静止导弹发射列车模型侦察仿真 |
5.4.3 单卫星对中国大陆区域内多点导弹发射阵地模型侦察仿真 |
5.4.4 单卫星对中国大陆区域内多点运动导弹发射车模型侦察仿真 |
5.4.5 单卫星对中国大陆区域内多点导弹发射车运动区域模型侦察仿真 |
5.5 多卫星对中国大陆区域内多点陆基导弹发射装置侦察仿真 |
5.5.1 多卫星对中国大陆区域内多点静止导弹发射车模型侦察仿真 |
5.5.2 多卫星对中国大陆区域内多点静止导弹发射列车模型侦察仿真 |
5.5.3 多卫星对中国大陆区域内多点导弹发射阵地模型侦察仿真 |
5.5.4 多卫星对中国大陆区域内多点运动导弹发射车模型侦察仿真 |
5.5.5 多卫星对中国大陆区域内多点导弹发射车运动区域模型侦察仿真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陆基导弹发射装置反卫星侦察技术研究 |
6.1 雷达分类及其信息对抗简介 |
6.2 有源干扰反卫星侦察技术研究 |
6.2.1 SAR的干扰方程 |
6.2.2 遮盖干扰信号形式 |
6.3 无源干扰反卫星侦察技术研究 |
6.4 导弹发射装置反卫星侦察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的研究总结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进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5)美第六代战斗机研究进展情况(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美军发展六代机的动因 |
2.1 对俄罗斯和中国保持空中优势 |
2.2 始终保持技术优势 |
2.3 装备更新换代需求 |
3 美军发展六代机的动态 |
4 美军发展六代机的能力需求和技术特征 |
4.1 超飞行能力 |
4.2 超隐身能力 |
4.3 超感知能力 |
4.4 超打击能力 |
4.5 超协同能力 |
4.6 关键技术 |
5 结束语 |
(7)对抗条件下先进战斗机作战效能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结构 |
2 武器系统效能评估基础理论研究 |
2.1 武器系统效能概念及其评估的特点 |
2.1.1 武器系统效能的概念 |
2.1.2 武器系统效能评估的特点 |
2.2 武器系统效能评估的步骤和基本原则 |
2.2.1 武器系统效能评估的步骤 |
2.2.2 武器系统效能评估的基本原则 |
2.3 武器系统效能评估的方法 |
3 指标赋权方法研究与仿真分析 |
3.1 指标赋权方法分类 |
3.2 指标组合赋权方法研究 |
3.2.1 主、客观赋权法分析 |
3.2.2 指标组合赋权方法 |
3.3 AHP赋权法仿真分析 |
3.3.1 AHP赋权法基本原理 |
3.3.2 方根法求解权重近似度仿真分析 |
3.4 改进的熵值法赋权 |
3.4.1 熵值法的基本原理 |
3.4.2 改进的熵值法 |
3.4.3 实验分析 |
4 先进战斗机作战效能评估系统 |
4.1 ADC评估模型 |
4.2 战斗机作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
4.2.1 指标体系确定的原则及方法 |
4.2.2 对抗因素在战斗机作战能力评估中的体现 |
4.2.3 战斗机作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
4.2.4 各指标的量化计算 |
4.3 参数可调的战斗机作战能力评估模型 |
4.3.1 评估模型的建立 |
4.3.2 实验分析 |
5 先进战斗机效能评估软件设计与仿真 |
5.1 开发平台选择 |
5.1.1 VC++6.0 |
5.1.2 Matlab 7.1 |
5.1.3 MATCOM45 |
5.2 软件总体设计 |
5.3 软件仿真分析 |
5.3.1 软件仿真流程 |
5.3.2 战斗机作战效能评估仿真 |
6 工作总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8)基于聚类的干扰资源分配研究及仿真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电子战与雷达对抗概述 |
2.1 电子战概述 |
2.1.1 电子战定义 |
2.1.2 电子战的作战对象 |
2.1.3 电子战的用途 |
2.2 雷达对抗概述 |
2.2.1 雷达侦察原理 |
2.2.2 雷达干扰原理 |
2.3 雷达有源干扰技术 |
2.3.1 雷达有源干扰的条件、特点和用途 |
2.3.2 雷达有源干扰系统的主要指标 |
2.3.3 雷达有源干扰的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雷达干扰资源分配模型分析及优化 |
3.1 雷达干扰效能评估原理 |
3.1.1 雷达干扰效能评估准则 |
3.1.2 雷达干扰效能评估的层次性 |
3.1.3 雷达干扰效果评价指标的选取 |
3.2 雷达干扰资源决策方法 |
3.2.1 干扰机的有效干扰空间 |
3.2.2 雷达干扰资源分配模型 |
3.2.3 雷达干扰资源优化分配 |
3.3 基于聚类的干扰效益最大化算法 |
3.3.1 优化流程 |
3.3.2 常用的聚类算法及应用 |
3.3.3 基于聚类的资源分配算法研究 |
3.3.4 基于聚类的资源分配算法实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干扰机作战效果仿真实现 |
4.1 实现工具简介 |
4.2 基于MAPX的仿真实现 |
4.2.1 辐射源信号参数测量与分析仿真 |
4.2.2 雷达对抗侦察作用距离分析 |
4.2.3 干扰机掩护战斗机干扰效果仿真 |
4.3 VB环境下开发MATLAB的实现 |
4.3.1 VB环境下MATLAB工具的集成 |
4.3.2 VB环境下MATLAB聚类函数调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对逆合成孔径雷达干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动机 |
§1.2 有关研究的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原理 |
§2.1 引言 |
§2.2 ISAR成像基本原理 |
§2.2.1 距离-多普勒成像原理 |
§2.2.2 运动目标的平动补偿原理 |
§2.3 ISAR距离向成像原理 |
§2.3.1 ISAR发射信号形式 |
§2.3.2 匹配滤波方法重建一维距离像 |
§2.3.3 解线调处理方法重建一维距离像 |
§2.3.4 距离向信号处理采样率分析 |
§2.3.5 一维距离向成像仿真结果 |
§2.4 ISAR方位向成像原理 |
§2.4.1 提高方位向分辨率的原理 |
§2.4.2 方位向信号处理增益分析 |
§2.4.3 方位向成像仿真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对ISAR距离成像的卷积干扰研究 |
§3.1 引言 |
§3.2 射频噪声干扰和干扰功率增益 |
§3.3 对ISAR距离成像的移频干扰方法 |
§3.3.1 基于模糊函数概念分析移频干扰原理 |
§3.3.2 基于时频关系分析移频干扰原理 |
§3.3.3 对ISAR距离成像移频干扰仿真 |
§3.4 对ISAR距离成像的卷积干扰方法 |
§3.4.1 卷积干扰信号的产生机理 |
§3.4.2 卷积干扰信号的时频特性 |
§3.4.3 卷积干扰信号干扰功率分析 |
§3.4.4 对ISAR的卷积干扰仿真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对ISAR距离成像的相干干扰研究 |
§4.1 引言 |
§4.2 对解线调的ISAR的相干噪声干扰 |
§4.2.1 相干噪声干扰的产生及其时频分析 |
§4.2.2 相干噪声干扰的功率增益分析 |
§4.2.3 对ISAR的相干噪声干扰的仿真 |
§4.3 对解线调的ISAR的多电平脉冲调频干扰 |
§4.3.1 多电平脉冲调频干扰的产生及时频特性 |
§4.3.2 多电平脉冲调频干扰的参数分析 |
§4.3.3 对ISAR的脉冲加权调频干扰仿真 |
§4.4 对ISAR的锯齿波加权调频干扰方法 |
§4.4.1 锯齿波加权调频干扰信号的产生机理 |
§4.4.2 锯齿波加权调频干扰关键参数推算及分析 |
§4.4.3 对ISAR的锯齿波加权调频干扰仿真 |
§4.5 对ISAR的正弦波加权调频干扰方法 |
§4.5.1 正弦加权调频干扰信号的产生及频域特性 |
§4.5.2 正弦加权调频干扰信号关键参数推算及分析 |
§4.5.3 对ISAR的正弦加权调频干扰仿真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对ISAR距离成像的脉冲调幅干扰研究 |
§5.1 引言 |
§5.2 脉冲调幅干扰的产生及其时频分析 |
§5.3 脉冲调幅干扰的参数分析 |
§5.4 对ISAR脉冲调幅干扰的仿真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对ISAR二维成像的干扰研究 |
§6.1 引言 |
§6.2 对ISAR的距离欺骗干扰方法 |
§6.2.1 距离欺骗干扰的产生及其参数分析 |
§6.2.2 对ISAR距离欺骗干扰的仿真 |
§6.3 对ISAR的二维移频干扰方法研究 |
§6.3.1 附加相位增量干扰法 |
§6.3.2 二维移频干扰的产生机理和参数分析 |
§6.3.3 二维移频干扰的仿真 |
§6.4 对ISAR的二维相干干扰方法 |
§6.4.1 方位向相干干扰的参数分析 |
§6.4.2 二维相干干扰的仿真 |
§6.5 对ISAR的假目标欺骗干扰方法 |
§6.5.1 假目标回波信号的产生 |
§6.5.2 假目标欺骗干扰仿真 |
§6.6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对ISAR干扰效果评估方法研究 |
§7.1 引言 |
§7.2 ISAR雷达方程和干扰方程 |
§7.3 基于相关系数的ISAR干扰效果评估 |
§7.4 基于模糊综合的ISAR干扰效果评估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本文总结 |
§8.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合作)撰写的学术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活动 |
四、雷达隐身和机载电子攻击组合增强的飞机作战生存力评估(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一种新型欺骗式雷达干扰技术研究[D]. 李彬阳.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2]体系对抗下飞机探测与命中敏感性分析方法研究[D]. 石帅. 西北工业大学, 2019(04)
- [3]机载雷达组网射频隐身技术研究[D]. 时晨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7(02)
- [4]陆基导弹发射装置卫星侦察与反侦察技术研究[D]. 郭兆明. 北京理工大学, 2016(09)
- [5]美第六代战斗机研究进展情况[J]. 李金梁,涂泽中,刘振庭. 电光与控制, 2014(06)
- [6]国外航空电子综合系统的发展分析[J]. 李振,刘静. 舰船电子工程, 2012(12)
- [7]对抗条件下先进战斗机作战效能评估[D]. 王国良. 郑州大学, 2012(09)
- [8]基于聚类的干扰资源分配研究及仿真实现[D]. 李胜喜. 武汉理工大学, 2011(09)
- [9]对逆合成孔径雷达干扰技术研究[D]. 张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9(05)
- [10]先进战斗机对机载射频孔径系统隐身的需求及解决方案[J]. 孙聪,张澎. 航空学报, 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