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阪涂料推出无甲苯、二甲苯涂料(论文文献综述)
樊冲[1](2019)在《河北省森林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空气污染治理力度的加大,PM2.5得到了有效控制;与此同时,臭氧(O3)污染呈现加重趋势,成为许多地区的主要污染物。植物挥发性有机物(BVOCs)作为03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的重要前体物,在大气光化学以及03污染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河北省作为空气污染的重灾地区,O3及颗粒物污染浓度居高不下,在控制人为污染源排放的同时,对活性天然源挥发性有机物的控制也纳入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本文以河北省森林为研究对象,根据G93排放量估算模型,基于河北省森林二类资源调查数据,换算出优势树种叶生物量。通过实测BVOCs排放速率并参考相关文献中的排放因子数值,采用G93模型中的计算公式,模拟得到2015年河北省BVOCs排放清单,并分析BVOCs分布特征以及排放特征。结果如下:依照蓄积量排序,河北省常见优势树种有:杨树、桦树、油松、柞树、刺槐、柳树、榆树、侧柏,2015年叶生物量计算结果分别为1140.3Gg C、842.5Gg C、1068.8Gg C、460.2Gg C、193.7Gg C、58.5Gg C、59.3Gg C 和 24.8 Gg C。异戊二烯排放速率较高的树种为刺槐、国槐、杨树;中等的树种有栎树、桦树和柳树等落叶乔木;油松、侧柏等常绿乔木的排放速率较小。单萜烯排放速率较高的树种有油松、侧柏、华山松和圆柏;中等的树种有杨树、刺槐,低排放速率树种有榆树、桦树。河北省各城市BVOCs年排放量最大的城市为承德市,最小为廊坊市。2015年河北省BVOCs年排放量为152.1Gg C·a-1,其中异戊二烯年排放量为116.3Gg C·a-1,单萜烯排放量为20.7Gg C·a-1,其他VOCs排放量为15.1Gg C·a-1;在总VOCs排放量中占比分别为76.5%,13.6%以及9.9%。异戊二烯是在河北省排放BVOCs的主要成分,贡献率达76.5%;在河北省所有城市中,承德市的排放量最大,占全省排放总量的64.61%;在所有优势树种中,油松是主要排放BVOCs的树种,贡献率为20.91%;7月是全年12个月份中BVOCs排放量最高的月份,其排放量为35.3Gg C;夏季是河北省BVOCs排放量最高的季节。
艾明[2](2017)在《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源谱和控制技术评价及臭氧污染防治策略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河南省面临着严峻的区域性大气复合污染,以PM2.5与臭氧(O3)为主的二次污染突出,大气氧化性增强,严重影响居民健康。挥发性有机物(VOCs)做为O3形成的重要前体物之一,对VOCs的研究,特别是完整系统的VOCs化学成分谱是污染物排放源清单、空气质量模式模拟以及受体模型源解析工作的基础,对了解大气污染形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相对应的控制技术的准确定位及采纳是实际应用中控制VOCs排放的重要手段,是臭氧污染防控的基础工作。本研究选取VOCs为研究对象,通过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我国目前已有的VOCs源谱研究进行整理综合,建立VOCs排放源化学成分谱数据集;针对不同污染源排放特征及适用范围,对不同技术原理及适用范围展开阐述和评价;并结合典型地区臭氧污染治理历程,对其经验进行梳理总结,提出河南目前治理O3污染的建议。结果表明:1.河南省目前空气质量不容乐观,臭氧污染开始凸显,典型城市(郑州、洛阳和平顶山)2014-2016年连续三年夏季臭氧呈现高值,郑州、洛阳和平顶山2016年臭氧超标天数分别占全年的26.58%,27.67%,21.64%。2.针对主要VOCs排放源,道路移动源、工艺过程源、溶剂使用源、固定燃烧源、生物质燃烧源、天然源、其他排放源等,综合梳理我国目前VOCs排放源谱研究成果,可以看出烷烃、烯烃、炔烃、芳香族化合物、醛类、酮类、醚类等是目前排放较多的物种,其中乙烯、丙烯、乙炔、芳烃等是排放较多的物种,不同地区不同排放源排放结果中差异较大的组分是芳烃、甲醛、丙酮、乙酸乙酯、异丙醇等。3.在VOCs排放源化学成分谱整理的基础上,总结梳理了目前VOCs末端控制技术以及对应的适用范围,以及道路移动源、工艺过程源、溶剂使用源VOCs产污环节以及相对应的控制方法。4.从法律法规的建立、臭氧的科学研究、预报预警系统的建立、各方共同监管等方面,梳理美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对于O3治理的经历与经验,结合我国目前现状,针对性的提出我国尤其是河南省管控O3的建议。
郑冬凯[3](2017)在《船体表面涂装缺陷智能检测与修补的关键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船体表面的涂装缺陷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船体在分段对接时由焊接的高温导致的涂层缺陷,另一方面是航行过程中海水等物质对涂层造成的腐蚀。目前对于缺陷主流的修补方式是工人手动打磨喷涂,但是施工环境中的噪声、空气中的粉尘、油漆中的有害化学物质等严重威胁着工人的身体健康,愿意从事相关工作的工人数量正在急剧减少。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能够自动检测并且修复船体表面涂装缺陷的机器人,重点对机器人的轨迹规划和运动控制进行了研究,实现了打磨时砂轮走刀行距与打磨力的智能控制,解决了喷涂勾边时轨迹的插补问题以及对大平面喷涂时各控制参数的最优化,同时建立了粗糙度预测模型,能够较准确地预测打磨后表面的粗糙度。首先,本文详细介绍了课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明确了本文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其次,从机械系统和控制系统出发,对本机器人进行了总体方案设计,并运用运动学和动力学的方法验证了机器人机械结构的可行性。然后,研究了机器人在修复缺陷时轨迹规划的相关问题。根据砂轮打磨时的数学模型计算出了合适的走刀行距,建立神经网络模型用于预测打磨后的表面粗糙度,采用模糊控制的方法实现了打磨力的智能控制,还对喷涂勾边的轨迹进行了规划。最后,从整体上介绍了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并开发了控制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程序及友善的人机交互界面。
The China Plastics Industry Editorial Office;China Bluestar Chengrand Co.Ltd.;[4](2016)在《2014~2015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收集了2014年7月2015年6月世界塑料工业的相关资料,介绍了20142015年世界塑料工业的发展情况,提供了世界塑料产量、消费量及全球各类树脂的需求量及产能情况。按通用热塑性树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ABS树脂),工程塑料(尼龙、聚碳酸酯、聚甲醛、热塑性聚酯),特种工程塑料(聚苯硫醚、聚芳醚酮、聚芳砜、含氟聚合物、液晶聚合物),通用热固性树脂(酚醛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不同品种的顺序,对树脂的产量、消费量、供需状况及合成工艺、产品应用开发、树脂品种的延伸及应用的进一步扩展等作了详细介绍。
罗京[5](2014)在《碳纳米管材料改性丙烯酸硅烷树脂的制备及防污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海洋生物污损会给舰船及海洋中的设备带来巨大的麻烦,最直接的影响是造成了航行阻力增大、燃油消耗增加等经济损失,目前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研究和开发新型无毒防污涂层。碳纳米管材料由于其潜在的抗菌性和环境友好性而备受关注,但其在海洋防污领域中的研究较少。本研究设计并合成了几种丙烯酸硅烷树脂,并研究了改性碳纳米管的加入对其机械强度及防污性能的影响。之后,选用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制备了海藻酸钠/碳纳米管凝胶微球,并研究了其对防污剂氧化亚铜的缓释性能。全文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通过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制备了丙烯酸硅烷树脂,在合成温度、合成工艺、溶剂类型和组成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单体的类型和配比合成了系列丙烯酸硅烷树脂,并进行了 FT-IR、GPC、粘度、稳定性及抑制硅藻附着能力测试。结果表明,在反应单体总量一定的情况下,树脂的分子量相差不大;树脂粘度随分子量增大而增大,室温避光下可以稳定贮存4个月以上;树脂自身具有一定的防污性能。选用十七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TSL-8233)、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 4种偶联剂通过硅烷化反应对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进行表面改性,考察了偶联剂改性对碳纳米管分散性的影响以及碳纳米管对复合涂层机械强度和抑制硅藻附着能力的影响。偶联剂改性可以改善碳纳米管的分散性,碳纳米管的加入会改善复合涂层的机械强度和抑制硅藻附着的能力,KH550改性碳纳米管的加入可以提高复合涂层的机械强度及抑制硅藻附着能力。通过离子交联反应,制备了不同海藻酸钠浓度和碳纳米管加入量的海藻酸钠/碳纳米管凝胶微球,用作防污剂氧化亚铜的载体,并研究其缓释性能。碳纳米管的加入会增强凝胶微球的机械强度、药物包封率,降低溶胀率,减缓缓释速率。微球的机械强度和药物包封率随海藻酸钠浓度、碳纳米管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加,溶胀率和缓释速率随海藻酸钠浓度、碳纳米管加入量的增加而降低。
宋磊[6](2013)在《负载型凹凸棒石催化剂催化氧化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文中指出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是很多工业过程中排放的主要气体污染物之一,催化氧化可将VOCs在较低的温度下转化为无害的CO2和H2O,是最有前景的处理方法之一。但高活性和长寿命催化剂的缺乏、典型污染物催化氧化过程机理的不明确等问题制约了催化氧化技术的工业应用。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以甲苯和甲醛作为目标污染物,采用预处理后的凹凸棒石(Palygorskite,简称:PG)为催化剂载体,负载金属氧化物、尖晶石型氧化物、钙钛矿型氧化物为催化剂,进行了甲苯和甲醛的催化氧化过程研究且对催化剂制备过程进行了优化;并进一步对优选后催化剂的催化氧化动力学机理进行了剖析。研究首先对凹凸棒石载体进行了提纯,提纯后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凹凸棒石粘土,透射电镜镜检和X射线衍射显示无明显杂质且凹凸棒石晶束得到了有效的分散。以提纯后的凹凸棒石作为催化剂载体,用浸渍法、共沉淀法和机械混合法等方法负载了铜、锰金属氧化物、尖晶石型氧化物、钙钛矿型氧化物等活性组分;并通过XRD、BET、TEM、TPR、抗压强度等手段对本文制备的一系列催化剂进行了表征:TEM结果表明用浸渍法和共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活性组分以纳米级颗粒均匀分散在凹凸棒石载体的表面,用机械混合法制备的钙钛矿型催化剂活性组分粒径约为50~200nm。XRD结果显示金属氧化物以非晶体的形式负载在凹凸棒石载体的表面,催化剂经过不同温度的煅烧在载体上有尖晶石型化合物与钙钛矿型化合物形成,这两种化合物的形成对甲苯和甲醛的去除均有重要影响;抗压强度测定结果显示共沉淀法制备的钙钛矿型催化剂颗粒强度>16N,而机械混合法制备的钙钛矿型催化剂随着活性组分负载量的增加抗压强度呈减小趋势,当负载量达到40%时,抗压强度降为8.6N。用共沉淀法可使Cu和Mn氧化物在凹凸棒石表面形成纳米结构的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这种催化剂对甲苯有良好的催化氧化作用,助剂Ce的加入能促进铜锰尖晶石结构的形成并能提高甲苯的转化率,通过实验确定Ce/Cu=0.3且催化剂500℃煅烧后对甲苯的去除率最高,6%CuMn2Ce0.3/PG-500在288℃时甲苯转化率可以达到99%。用共沉淀法可制备纳米结构的La1-xSrxMnO3/PG钙钛矿型催化剂,催化剂经过700℃煅烧后凹凸棒石载体出现非晶化现象而棒状形貌依旧保持。掺杂量x=0~0.3和活性组分La1-xSrxMnO3负载量为3%~11%时随着锶掺杂量的增加和负载量的增加甲苯的转化率随之增高,9%La0.7Sr0.3MnO3/PG催化剂对甲苯完全转化温度(T99)为285.3℃,继续增加锶掺杂量和负载量催化剂活性变化不明显,另外应保持催化氧化反应体系中氧气含量在5vol.%以上以维持反应系统所需的氧气量。在9%La0.7Sr0.3MnO3/PG催化剂的100h稳定性实验中,甲苯转化率保持在95%以上且较为稳定。用机械混合法制备的La1-xSrxMnO3/PG活性组分以微米级别分散于PG表面,当x=0.3时30%La0.7Sr0.3MnO3/PG催化剂甲苯完全转化温度(T99)为302.7℃,高于共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约17℃。尖晶石型6%CuMn2Ce0.3/PG-500催化剂和共沉淀法制备的钙钛矿型催化剂9%La0.7Sr0.3MnO3/PG催化氧化甲苯的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简单的级数动力学模型不适合描述甲苯催化氧化反应的动力学过程,而Mars and Van Krevelen Model (MVK)动力学模型适合描述甲苯催化氧化反应的动力学过程,甲苯在催化剂6%CuMn2Ce0.3/PG-500和9%La0.7Sr0.3MnO3/PG上的催化氧化反应是基于氧化-还原机理进行的。甲苯在催化剂6%CuMn2Ce0.3/PG-500上的活化能(表面还原活化能17.26kJ/mol和表面氧化活化能23.62kJ/mol)小于催化剂9%La0.7Sr0.3MnO3/PG上的反应活化能(22.77kJ/mol和30.54kJ/mol),证明了甲苯的氧化反应在6%CuMn2Ce0.3/PG-500催化剂上更容易发生。用Cu、Mn金属氧化物和尖晶石型以及钙钛矿催化剂催化氧化甲醛同样有明显的效果,6%CuMn2Ce0.5/PG-500在179.3℃时甲醛转化率为99%,助剂Ce的添加同样有促进甲醛转化率的作用,与催化氧化甲苯不同的是Ce与Cu的最佳比例为0.5。当La0.7Sr0.3MnO3钙钛矿作活性组分负载在凹凸棒石上的比例为0.14时,195.7℃时甲醛的转化率为99%,继续增加钙钛矿活性组分比例甲醛转化率增加不明显。
刘威[7](2012)在《长春近代城市建筑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春是近代在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修建之后而兴起的城市。从十九世纪末期为防御马贼而出现的小城堡,到中东铁路时期的城镇,经历南满铁路时期的发展,在九一八事变后成为伪满洲国的首都,改名新京。长春在短短的几十年里迅速从一个小城镇发展到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在长春发展的背后,除了铁路贸易的带动,更多日本扶植的傀儡政权伪满洲国的建设。长春在近代发展的时期,也是东北近代的重要时期,而建筑文化是反映这一时期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本文以长春近代建筑文化为主线,研究在长春近代城市发展过程中,建筑文化的发展特点,引入了历史学、城市学、建筑学、规划学等多种研究方法,在梳理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史实的基础上,对近代长春的建筑文化进行较为系统和全面的分析,并从中发掘出建筑文化背后的殖民文化因素,通过对长春近代建筑文化的分析,进而来揭示沙俄、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近代铁路的出现,造就了长春这个城市的发展,铁路贸易的繁荣推动了城市的进步,傀儡政权的出现,促成了长春城市的蜕变。中东铁路的出现,带动了铁路沿线的城市发展。东北许多城市、城镇都是在中东铁路修建的过程中出现并发展起来的。长春在中东铁路修建的过程中,在宽城子铁路附属地出现了近代城镇的雏形,开始出现第一批近代建筑。日俄战争后,长春成为南满铁路、中东铁路的交汇点,日本重点建设南满铁路长春附属地,自行开埠后,长春地方政府也开辟了商埠地,在附属地和商埠地内出现了大批近代建筑,这些建筑不再拘泥于传统中式建筑,而是更多的融入了西方古典建筑和新艺术形式,长春地区初步形成了近代的城区并出现了近代建筑群。中东铁路的修建,使长春出现了第一个近代意义上的城区。在宽城子中东铁路附属地,俄国将近代的市政工程引入,进行了初步的规划,并修建了一批近代建筑。这些建筑不同于中国传统样式,更多的采用俄式建筑样式,和新艺术运动样式,建筑也更接近西方国家。沙俄修建中东铁路附属地的目的在于分割中国领土,修建与俄国相呼应的城镇,因此,这一时期的近代建筑还停留在照搬西方,特别是俄国本土,没有太多的改变,建筑材料也停留在传统的石材、木材上,没有广泛的使用近代建筑中普遍意义的钢筋、混凝土。日俄战争后,长春成为日本控制的南满铁路和沙俄控制的中东铁路的交汇点。为了扩大日本在华的地位,并取代俄国,日本重点修建南满铁路长春附属地。在长春附属地,满铁进行了大规模的规划和建设,这是长春出现的第一个近代意义的城区。在城区中,引入欧洲流行的的规划,并修建了大批的近代建筑。这些建筑在建筑样式、建筑材料和建筑工艺上,已经同近代接轨。附属地的建筑流露出近代文明的样式,西方古典建筑样式、新艺术形式和巴洛克艺术被广泛的应用于建筑中,钢筋、混凝土的使用使建筑的样式更加丰富,建筑更为经久耐用。这时的附属地建筑,是日本在近代化过程中,融合了日本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折衷,通过附属地的建筑,将日本文化融入到其中,将附属地与传统的中国城区隔离开。自行开埠后的长春在铁路附属地的冲击下,旧城不断衰落,为了应对变化,长春修建了商埠地。受到附属地的影响,长春商埠地采用了部分近代化的规划,修建了一批近代建筑,但这一时期的近代建筑,只是模仿西方近代建筑的外形,修建成中西杂糅的建筑,外来建筑文化已经开始融入到长春建筑文化中。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之后,为了掩盖其侵略的本质,扶植了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并对伪满洲国进行大规模的建设,试图掩盖其侵略的真相。将长春定为伪都,改名新京。定都之后即对长春进行规划和建设,并制定了《大新京都市计划》,通过几个阶段的建设,把长春建设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用以掩盖傀儡政权伪满洲国的本质。在建设的过程中,长春出现了大批的近代建筑,这些建筑一改传统中国建筑的样式,在建筑中大量的融入了日本建筑文化,出现了西方建筑样式和日本建筑样相融合的和洋式建筑,以日本建筑文化融合中华传统建筑文化的满洲式建筑,这些带有亲日特征的建筑样式被广泛应用到伪满洲国的官厅建筑、公用建筑和民用建筑中。日本在伪满洲国的建筑中采用了日本传统的建筑样式,或是添加近代建筑特征,用以彰显日本在伪满洲国的特殊地位。在长春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日本将殖民文化强行的融入到长春的近代建筑中,使出现的近代建筑流露出浓重的日本文化特点,并严格的控制建筑材料,特别是建筑材料中的战略物资。日本一方面建设伪满洲国,妄图永久占领东北,一方面又大肆掠夺资源,维系其侵略战争。从长春开始的伪满洲国城市建设,先后扩展到奉天、哈尔滨、大连等伪满洲国其他城市,根据不同的城市特点,日本对其建设因城而异。通过对建筑文化的分析,不仅可以看出近代长春乃至整个伪满洲国的建筑文化变化,更能看到背后日本对东北地区的资源掠夺和长期占领东北的目的。
王永安[8](2009)在《荧烷功能染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荧烷染料作为第三代压、热敏染料,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途的。在荧烷母体上很容易引入不同的取代基,从而可以得到不同颜色与性能更加优良的压、热敏染料。1,3,4-恶二唑与1,3,4-噻二唑衍生物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此类杂环化合物具有芳香性,共轭效应较强,论文分别将1,3,4-恶二唑与1,3,4-噻二唑杂环引入荧烷母环,合成了4种不同的荧烷化合物。首先,论文合成荧烷功能染料的重要中间体:2-羧基-4’-二乙氨基-2’-羟基二苯甲酮,并对合成机理进行了探讨。论文认为2-羧基-4’-二乙氨基-2’-羟基二苯甲酮的合成机理:首先是发生酯化,然后酚酯进行Fries重排,形成产物。其次,论文研究了1,3,4-噻二唑与1,3,4-恶二唑类化合物的合成。以对甲氧基苯甲酸为原料,经水合肼肼化、酰氯酰基化得到N-对甲氧基苯甲酰肼-N’-烷基酰肼,最后在分别在五硫化二磷和三氯氧磷环合脱水作用下合成1,3,4-噻二唑与1,3,4-恶二唑类化合物。用酸直接酰肼化,减少了反应步骤而且大大减少水合肼用量。确定了单酰肼化最优条件:n(对甲氧基苯甲酸):n(水合肼)=1:4,反应时间为9h时单酰肼收率为66.76%。同时,论文研究了荧烷的合成。在浓硫酸作用下,2-羧基-4’-二乙氨基-2’-羟基二苯甲酮分别与对氯苯酚、β-萘酚、2-甲基-5-对甲氧基苯基-1,3,4-噻二唑、2-苯基-5-对甲氧基苯基-1,3,4-噻二唑、2-甲基-5-对甲氧基苯基-1,3,4-恶二唑、2-苯基-5-对甲氧基苯基-1,3,4-恶二唑反应,合成了相应的荧烷。后处理操作简化,步骤明显减少,提高收率。同时探讨了影响荧烷收率的各个因素,确定了最佳条件:原料配比为1:1,反应时间为24h,硫酸浓度90%、,反应温度为75℃,收率为65%。接着对荧烷染料的热敏性能进行了测试,讨论了影响染料显色性能的各因素——显色剂与溶剂,以3-二乙氨基-7-氯荧烷为例,确定染料、显色剂与溶剂的质量份数比为1:2:30的配比组成的热敏染料显色色效果最好。六种染料的变色性能与发色强度优异,热敏效果好。最后,论文对荧烷荧光光谱性能进行了测试。探讨了荧烷荧光性能与结构的关系以及荧光性能与溶剂的关系。经过测试发现:荧烷紫外吸收波长与取代基的电负性有关,而荧烷吸光系数与分子共轭程度有关;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大,荧光发射光谱发生明显的红移,而荧烷量子效率随着溶剂极性先增大后减少。
宁军,钟晓萍,殷荣忠,朱永茂,刘勇,张骥红,陈红,刘丽湘,姚雪丽,李丽娟,罗兰,邹林,范君怡[9](2009)在《2007~2008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文中指出收集了2007年7月~2008年6月世界塑料工业的相关资料,介绍了2007~2008年国外塑料工业的发展情况,提供了世界塑料产量、消费量及全球各类树脂的需求量及产能情况。按通用热塑性树脂(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ABS树脂)、工程塑料(尼龙、聚碳酸酯、聚甲醛、热塑性聚酯、聚苯醚)、特种工程塑料(聚苯硫醚、液晶聚合物、聚醚醚酮)、通用热固性树脂(酚醛、聚氨酯、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不同品种的顺序,对树脂的产量、消费量、供需状况及合成工艺、产品应用开发、树脂品种的延伸及应用的进一步扩展等技术作了详细介绍。
姜洁[10](2006)在《北京大气中痕量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浓度变化研究》文中提出大气中痕量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不仅是促发大气二次污染的前体物,而且对人体健康有直接危害,因此对VOCs的研究一直是大气化学研究的重要分支。本文应用自动累积采样系统-两步冷冻浓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AAS-CCS-GC/MS)对北京大气中VOCs进行了长期连续观测研究。CCS-GC/MS系统使大气样品进样量从15cm3增加到5001000 cm3,从而将GC/MS分析大气中的痕量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下限从10-6降到10-12量级,基本上能检测出大气中所有浓度在pptv量级以上的痕量挥发性有机污染物。CCS-GC/MS分析方法评价结果表明,1000 cm3进样量最低检出限体积分数值为7×10-12~40×10-12,流出峰保留时间定性分析相对平均偏差<2.5s,39种目标化合物平均回收率为100.8%±5.6%,0~400×10-9(v/v)浓度范围内外标定量曲线r2平均值大于0.99;精密度误差2%~14%,完全能够用于对大气中的痕量挥发性有机物准确定性、定量监测。该系统普适性强,对绝大部分城市大气有机污染物有良好响应。本文利用标准物质响应因子传递法对1999~2004年北京大气中VOCs定量分析结果进行了校正,并建立了北京地区大气痕量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数据库。该数据库包括1999~2005年67个物种(30种烷烃、12种烯烃、6种苯系物、19种卤代烃)的周样(325个/单物种,共21775个数据点。采样时间:每周四下午14:00;地点:325米铁塔32米平台)和典型日变化(924个/单物种,共14784个数据点)观测分析结果,并包括采样时的温度、湿度、风向、风速、天气状况等气象因素。该数据库为研究北京地区痕量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浓度变化趋势、模型参数设定和结果验证以及北京地区VOCs污染源解析提供了大量连续的实测数据。2000~2005年北京大气中VOCs每周一次的采样分析结果表明,烷烃平均含量最高(浓度为66.8±21.8ppbC),其次是苯系物(59.2±22.2ppbC)和烯烃(14.1±3.1ppbC),卤代烃平均含量最低(13.6±5.8ppbC)。苯是VOCs中含量最高的物种(浓度为4.0±0.7ppbV),其次是1,2-二氯乙烷(浓度为3.9±0.8ppbV)、2-甲基丁烷(3.3±0.4ppbV)、甲苯(2.7±0.2ppbV)。日变化样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典型天气条件下烷烃日平均浓度最高(83.8±9.2ppbC),季节统计日变化总体趋势呈现夜晚高、白天低的变化形式;苯系物日平均浓度次之(58.2±29.9ppbC),统计日变化形式不明显;烯烃日平均浓度为17.0±10.8ppbC,除
二、大阪涂料推出无甲苯、二甲苯涂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阪涂料推出无甲苯、二甲苯涂料(论文提纲范文)
(1)河北省森林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BVOCs概述 |
1.2.2 BVOCs观测技术及排放模型 |
1.2.3 影响BVOCs排放速率的因子 |
1.2.4 BVOCs生态作用研究 |
1.2.5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优势树种BVOCs排放速率测定 |
2.2.2 排放速率的计算方法 |
2.2.3 标准排放因子的计算方法 |
2.3 叶生物量的计算方法 |
2.4 排放量的计算方法 |
3 BVOCs成分分析及排放速率特征 |
3.1 BVOCs总体排放特征 |
3.2 BVOCs成分分析 |
3.2.1 落叶乔木BVOCs成分分析 |
3.2.2 常绿乔木BVOCs成分分析 |
3.3 各优势树种BVOCs排放速率 |
3.3.1 优势树种排放速率 |
3.3.2 优势树种标准排放因子库 |
3.4 本章小结 |
4 河北省乔木叶生物量 |
4.1 各地区各优势树种蓄积量 |
4.2 各地区各优势树种叶生物量 |
4.3 本章小结 |
5 河北省森林BVOCs排放清单 |
5.1 各城市森林BVOCs排放清单 |
5.1.1 保定市森林BVOCs排放清单 |
5.1.2 沧州市森林BVOCs排放清单 |
5.1.3 承德市森林BVOCs排放清单 |
5.1.4 邯郸市森林BVOCs排放清单 |
5.1.5 衡水市森林BVOCs排放清单 |
5.1.6 廊坊市森林BVOCs排放清单 |
5.1.7 秦皇岛市森林BVOCs排放清单 |
5.1.8 石家庄市森林BVOCs排放清单 |
5.1.9 唐山市森林BVOCs排放清单 |
5.1.10 邢台市森林BVOCs排放清单 |
5.1.11 张家口市森林BVOCs排放清单 |
5.2 不确定性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河北省森林BVOCs排放特征及绿化配置建议 |
6.1 河北省森林BVOCs排放特征 |
6.1.1 全省森林BVOCs排放清单 |
6.1.2 全省森林BVOCs排放量的空间分布与时间变化 |
6.2 绿化配置建议 |
6.2.1 BVOCs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
6.2.2 河北省乔木绿化优化配置建议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果与讨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副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2)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源谱和控制技术评价及臭氧污染防治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VOCs排放源化学成分谱 |
1.2.2 VOCs控制技术 |
1.2.3 臭氧污染治理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论文架构 |
2 河南省典型城市臭氧污染现状与特征识别 |
2.1 河南省典型城市近年空气质量状况 |
2.2 河南省典型城市臭氧污染状况 |
2.2.1 郑州市 |
2.2.2 洛阳市 |
2.2.3 平顶山市 |
2.3 VOCs排放特征研究与控制的必要性 |
3 基于排放源分类的VOCs化学成分谱筛选与总结 |
3.1 VOCs化学成分谱建立的必要性 |
3.2 VOCs排放源化学成分谱筛选与梳理的思路方法 |
3.3 VOCs排放的主要来源及分类 |
3.4 典型VOCs排放源化学成分谱的对比筛选 |
3.4.1 道路移动源 |
3.4.2 工艺过程源 |
3.4.3 溶剂使用源 |
3.5 基于排放源分类的VOCs排放源化学成分谱梳理 |
4 基于排放源分类的VOCs控制技术梳理与评价 |
4.1 VOCs排放控制的思路与途径 |
4.2 末端控制技术 |
4.3 典型VOCs排放源控制技术 |
4.3.1 道路移动源 |
4.3.2 工艺过程源 |
4.3.3 溶剂使用源 |
4.4 开展VOCs排放控制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5 典型地区臭氧污染治理历程与借鉴 |
5.1 典型地区臭氧污染的水平及特征 |
5.2 典型地区臭氧污染治理历程 |
5.2.1 臭氧污染治理途径和思路 |
5.2.2 美国 |
5.2.3 日本 |
5.2.4 台湾 |
5.3 基于VOCs防控的臭氧污染治理借鉴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3)船体表面涂装缺陷智能检测与修补的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研究背景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爬壁机器人发展现状研究 |
1.3.2 打磨机器人发展现状研究 |
1.3.3 喷涂机器人发展现状研究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组织机构 |
1.5 本章小节 |
第二章 机器人总体方案设计 |
2.1 引言 |
2.2 技术指标 |
2.2.1 功能要求 |
2.2.2 工作环境要求 |
2.3 方案设计 |
2.3.1 系统组成 |
2.3.2 吸附及移动方式的选择 |
2.3.3 系统工作模式 |
2.3.4 安全性和可靠性设计 |
2.4 机械系统初步设计 |
2.5 控制系统初步设计 |
2.6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机构设计和动力学分析 |
3.1 引言 |
3.2 机构设计 |
3.2.1 传动机构设计 |
3.2.2 自由度的计算 |
3.3 运动学分析 |
3.3.1 Denavit-Hartenberg方法 |
3.3.2 打磨喷涂机器人的D-H法建模 |
3.4 基于Solidworks的三维建模 |
3.4.1 整机模型 |
3.4.2 Y轴模组 |
3.4.3 X轴模组 |
3.4.4 相机支架 |
3.5 静力学分析 |
3.6 动力学分析 |
3.6.1 拉格朗日方程 |
3.6.2 打磨喷涂机器人的动力学方程 |
3.6.3 基于ADAMS的动力学仿真 |
3.7 基于ANSYS的部分工件有限元分析 |
3.8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修补工作中关键问题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砂轮打磨轨迹的研究 |
4.2.1 打磨路径规划 |
4.2.2 砂轮的有效磨削半径 |
4.2.3 打磨行距计算 |
4.2.4 不同行距的打磨实验 |
4.3 基于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打磨后的粗糙度 |
4.3.1 粗糙度对油漆附着效果的影响试验 |
4.3.2 人工神经网络研究 |
4.3.3 基于BP神经网络预测粗糙度模型的建立 |
4.3.4 粗糙度预测试验 |
4.4 模糊PID控制 |
4.4.1 PID控制基本理论 |
4.4.2 模糊控制简介 |
4.4.3 模糊控制器的组成 |
4.4.4 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
4.4.5 模糊PID控制器的仿真 |
4.5 喷涂勾边轨迹规划 |
4.5.1 三次样条插值 |
4.5.2 B样条曲线 |
4.5.3 非均匀B样条曲线 |
4.5.4 插补算法软件设计及仿真 |
4.5.5 勾边实验 |
4.6 平面喷涂轨迹规划 |
4.6.1 喷枪选型 |
4.6.2 沉积率数学模型的建立 |
4.6.3 单行程下漆膜的厚度 |
4.6.4 相邻行程漆膜的叠加 |
4.6.5 不同行距下的喷漆实验 |
4.7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控制系统设计与软件实现 |
5.1 引言 |
5.2 控制系统设计 |
5.2.1 控制器的组成 |
5.2.2 机器人系统控制回路 |
5.2.3 主要元器件选型 |
5.2.4 固高运动控制卡 |
5.3 程序设计 |
5.3.1 程序功能结构 |
5.3.2 面向对象编程 |
5.3.3 多线程编程 |
5.3.4 基于TCP/IP协议的上下位机通讯 |
5.4 人机交互界面 |
5.4.1 自动模式界面 |
5.4.2 手动模式界面 |
5.5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4)2014~2015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通用热塑性树脂 |
2. 1 聚乙烯( PE) |
美国和中国将推动全球乙烯产能扩张 |
全球低密度聚乙烯(LDPE)市场将达372亿美元 |
陶氏化学聚焦PE包装应用增长 |
杜邦投资1亿美元扩大乙烯共聚物产能 |
日本开发出新型树脂包装材料 |
包装用LDPE树脂 |
提高阻隔性能的吹膜级HDPE |
用于特高电压直流输电的PE电缆料 |
杜邦推出超高耐热新弹性体材料 |
双峰高密度聚乙烯(HDPE)用于饮用水管道 |
HDPE防撞保护结构 |
屏蔽交通噪音的塑料板 |
HDPE成核剂 |
2. 2 聚丙烯( PP) |
全球PP需求将年增约4% |
欧洲柔性包装增长,BOPP需求回升 |
展会上的包装用BOPP |
聚烯烃发泡材料 |
增强剂让聚烯烃不再“隐藏” |
热塑性聚烯烃 |
高性能聚烯烃 |
聚丙烯零部件成为Mucell新应用 |
针对汽车和包装的硬质PP发泡板 |
长纤维增强聚丙烯带来车内好空气 |
性能优于碳纤维的PP/碳纤维纱线 |
免涂装树脂 |
旭化成展出新型改性PP |
用于高性能拉伸薄膜的特种烯烃类TPE |
丙烯-乙烯弹性体助力PP薄膜的密封性能 |
热成型、薄膜、薄壁注塑件用PP |
Biaxplen推出金属化BOPP |
新型医用级PP棒助力整形行业 |
透明PP用于计量杯 |
纸-PP合成材料被用来制造笔记本电脑 |
EPP生产的折叠头盔 |
美利肯促进了透明PP的应用 |
格雷斯公司的新一代催化剂携手美利肯添加剂技术 |
非邻苯二酸盐催化的嵌段共聚PP |
用于玻璃纤维复合物的偶联剂 |
针对大型汽车零部件的PP基清洗组合物 |
2. 3 聚氯乙烯( PVC) |
全球PVC需求量上升 |
中泰化学取消PVC项目,改建电石产能 |
低VOC排放室内建筑用PVC材料 |
可替代PC的医疗级硬质PVC |
高阻燃、低收缩率的PVC电缆复合物 |
新型耐候性的覆盖材料合金和低密度PVC发泡配混料 |
PVC和PBT结合用于窗型材 |
EPA发布Dn PP新规则 |
采用黄豆基材料的改性PVC |
使用生物基增塑剂的软质PVC |
新型的PVC加工助剂和大豆增塑剂 |
用于含DCOIT的PVC涂层的稳定剂 |
2. 4 聚苯乙烯( PS) 及苯乙烯系共聚物 |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 |
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SBC) |
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 |
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ABS) |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 |
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ASA) |
与PA的共混物 |
针对个人电子设备的TPE |
与食品饮料接触的热塑性弹性体 |
苯乙烯共聚物弹性体用于汽车玻璃窗框 |
用于刚性PP和聚烯烃的SBC改性剂 |
包装鱼肉的EPS吸湿基板 |
Styrolution新牌号用作医用吸入器 |
来自回收塑料的3D打印长丝 |
3 工程塑料 |
3. 1 尼龙( PA) |
金属替代 |
共聚物竞争 |
可再生原料 |
高质量表面 |
高温应用 |
朗盛比利时聚酰胺工厂投产 |
帝斯曼在北美新建高黏度Akulon PA6工厂 |
帝斯曼Stanyl Diablo PA46打造高性能中冷集成进气歧管 |
耐高温的和导热的PA |
新型耐高温尼龙用于发动机管线 |
阻燃PA耐热老化良好 |
回收尼龙用于汽车和更多 |
瑞典Nexam化学公司开发出新的高温聚酰亚胺NEXIMIDMHT-R树脂 |
帝斯曼于Fakuma 2014推出全新一代Diablo耐高温PA |
黑色PA12符合严格的铁道车辆标准 |
赢创聚酰胺获FDA食品接触通告 |
朗盛为轻型结构应用推出两款新型PA6 |
改善表面外观的长纤维尼龙复合材料 |
用作共混添加剂的透明PA |
高性能PA |
Lehvoss北美公司用于齿轮碳纤维补强复合材料 |
杜邦提高耐高温PA产能 |
Teknor Apex推出新型PA,韧度提升50% |
英威达新推透明PA,大力改善传统PA性能 |
3. 2 聚碳酸酯( PC) |
创新照明系统 |
拜耳关闭德国和中国片材工厂 |
行李箱外壳用挤出级PC |
Sabic PC板材代替PMMA/PC用于飞机 |
照明、医疗设备用PC |
轨道车内饰用Sabic新型PC树脂和片材 |
Sabic宣称获导电PC薄膜突破 |
拜耳推出新型阻燃PC混合材料 |
新型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复合材料FRPC |
3. 3 聚甲醛( POM) |
3. 4 热塑性聚酯树脂 |
3. 4. 1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 |
3. 4. 2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PBT) |
巴斯夫新型抗静电碳纤维PBT |
朗盛发现汽车外部件用PBT潜能 |
蓝星推出超低挥发型PBT基础树脂 |
3. 4. 3 其他 |
用于LED电视的PCT聚酯 |
4 特种工程塑料 |
4. 1 聚芳醚酮( PAEK) |
PEEK型材认证用于石油、天然气领域 |
Solvay推高刚性聚醚醚酮 |
PEEK脊柱植入物获得FDA批准 |
聚酮配混料重新上市 |
4. 2 聚苯硫醚( PPS) |
长玻璃纤维和导热PPS |
索尔维收购Ryton PPS以进一步拓展其特种聚合物产品 |
4. 3 聚芳砜( PASF) |
汽车动力总成部件用新型耐磨PESU |
4. 4 含氟聚合物 |
具有广泛用途的特色含氟聚合物 |
4. 5 液晶聚合物( LCP) |
5 热固性树脂 |
5. 1 酚醛树脂 |
5. 2 不饱和聚酯树脂 |
5. 2. 1 市场动态 |
5. 2. 2 不饱和聚酯树脂复合材料 |
5. 3 环氧树脂( EP) |
5. 4 聚氨酯( PU) |
1) 泡沫塑料 |
2) 胶黏剂 |
3) PU涂料 |
4) 聚氨酯弹性体 |
(5)碳纳米管材料改性丙烯酸硅烷树脂的制备及防污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海洋污损生物及其危害 |
1.1.1 海洋污损生物 |
1.1.2 海洋污损生物的危害 |
1.2 海洋防污涂料 |
1.2.1 传统型海洋防污涂料 |
1.2.2 无毒防污涂料 |
1.3 纳米材料在海洋防污中的应用 |
1.3.1 纳米银 |
1.3.2 纳米二氧化钛 |
1.3.3 纳米氧化锌 |
1.3.4 纳米氧化亚铜 |
1.3.5 碳纳米管 |
1.4 丙烯酸硅烷树脂在防污涂料中的应用 |
1.5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工作内容 |
1.5.1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2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及药品 |
2.2 实验仪器 |
2.3 分析测试方法 |
2.4 实验室培养海洋微藻-三角褐指藻 |
2.5 涂层表面海藻附着实验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丙烯酸硅烷树脂的合成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丙烯酸硅烷树脂合成机理 |
3.3.2 丙烯酸硅烷树脂的结构表征 |
3.3.3 丙烯酸硅烷树脂的基本参数测定 |
3.3.4 丙烯酸硅烷树脂的防污性能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改性碳纳米管复合涂层制备及防污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2.1 偶联剂改性碳纳米管 |
4.2.2 偶联剂改性碳纳米管/丙烯酸硅烷树脂复合涂层的制备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偶联剂改性多壁碳纳米管 |
4.3.2 偶联剂对多壁碳纳米管分散性的影响 |
4.3.3 碳纳米管对丙烯酸硅烷树脂涂层机械强度的影响 |
4.3.4 碳纳米管对丙烯酸硅烷树脂涂层防污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海藻酸钠/碳纳米管凝胶微球作Cu_2O载体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法 |
5.2.1 海藻酸钠/碳纳米管凝胶微球的制备 |
5.2.2 凝胶微球机械强度测试 |
5.2.3 凝胶微球溶胀性能测试 |
5.2.4 凝胶微球最大载药量(药物包封率)的确定 |
5.2.5 载药凝胶微球缓释性能测试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1 凝胶微球的制备过程及机理 |
5.3.2 不同凝胶微球的表面形貌 |
5.3.3 海藻酸钠浓度及碳纳米管加入量对微球机械强度的影响 |
5.3.4 海藻酸钠浓度及碳纳米管加入量对微球溶胀率的影响 |
5.3.5 不同海藻酸钠浓度及碳纳米管加入量微球对Cu_2O的包封率 |
5.3.6 不同海藻酸钠浓度及碳纳米管加入量微球对Cu_2O的缓释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负载型凹凸棒石催化剂催化氧化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来源与危害 |
1.2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治理方法 |
1.3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催化氧化技术 |
1.4 催化剂体系 |
1.5 催化剂制备方法 |
1.6 研究的意义与创新性 |
1.7 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凹凸棒石催化剂表征与催化氧化评价体系 |
2.1 凹凸棒石的特征 |
2.2 实验材料与主要实验仪器 |
2.3 凹凸棒石预处理方法 |
2.4 预处理后凹凸棒石的表征 |
2.5 催化氧化评价体系 |
2.6 催化氧化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三章 凹凸棒石负载尖晶石型氧化物催化氧化甲苯 |
3.1 催化剂中活性组分的负载 |
3.2 铜锰氧化物与尖晶石型催化剂的表征 |
3.3 催化剂活性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共沉淀法制备钙钛矿型氧化物催化氧化甲苯 |
4.1 催化剂中活性组分的负载 |
4.2 共沉淀法制备钙钛矿型催化剂的表征 |
4.3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4.4 催化剂稳定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凹凸棒石机械混合负载钙钛矿氧化物催化氧化甲苯 |
5.1 催化剂中活性组分的负载 |
5.2 机械混合法制备钙钛矿型催化剂的表征 |
5.3 催化剂活性评价 |
5.4 催化剂的稳定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负载型凹凸棒石催化剂催化氧化甲苯的动力学研究 |
6.1 气-固相催化反应动力学简介 |
6.2 催化剂制备及动力学实验 |
6.3 反应动力学实验 |
6.4 甲苯催化氧化反应机理探讨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负载型凹凸棒石催化剂催化氧化甲醛 |
7.1 铜锰氧化物与尖晶石型催化剂对甲醛转化率的影响 |
7.2 助剂铈对尖晶石型催化剂催化氧化甲醛的影响 |
7.3 钙钛矿型催化剂对甲醛转化率的影响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8.3 寄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长春近代城市建筑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论文的创新 |
四、资料来源及 |
五、研究综述及框架结构 |
第一章 长春早期的城区与建筑 |
第一节 中东铁路修建之前的长春 |
一、长春建筑历史沿革 |
二、移民推动长春城市的出现 |
三、中东铁路修建之前的长春传统建筑文化 |
第二节 中东铁路附属地时期 |
一、长春中东铁路附属地的修建 |
二、中东铁路附属地的主要城市建筑 |
三、长春中东铁路附属地的俄式建筑文化 |
第三节 南满铁路附属地时期 |
一、长春铁路附属地的建设 |
二、长春南满铁路附属地的主要建筑 |
三、南满铁路附属地建筑文化 |
第四节 商埠地时期 |
一、商埠地的出现 |
二、商埠地的建筑 |
三、商埠地的建筑文化 |
第二章 长春近代城市建筑规划 |
第一节 伪满洲国国都建设计划的出现和执行 |
一、伪满洲国定都新京 |
二、伪满洲国国都建设计划的筹备和财政来源 |
三、伪满洲国大新京都市计划及建设准备 |
四、伪满洲国新京的城市规划 |
第二节 伪满洲国新京建筑的近代化革新 |
一、建筑统制 |
二、完善建设机构 |
三、建筑的分类规则 |
第三节 长春城市规划及建筑文化的形成 |
一、伪满洲国国都建设的考量 |
二、确立长春在东北的中心地位的考量 |
三、使长春城市经久耐用的考量 |
第三章 伪满时期长春城市主要建筑及建筑文化 |
第一节 军警类建筑及建筑文化 |
一、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建筑 |
二、首都警察署建筑 |
三、暴力维护统治的建筑文化 |
第二节 傀儡统治机构建筑及建筑文化 |
一、伪满洲国国务院建筑 |
二、伪满洲国综合法衙建筑 |
三、亲日性的傀儡建筑文化 |
第三节 金融和通信类建筑及建筑文化 |
一、伪满中央银行建筑 |
二、伪满洲国电信电话株式会社建筑 |
三、与近代相接轨的建筑文化 |
第四节 日本宗教建筑及建筑文化 |
一、日本神武殿建筑 |
二、建国忠灵庙建筑 |
三、推行宗教统治和君权、神权的建筑文化 |
第五节 伪满洲国统治中心建筑及建筑文化 |
一、伪满皇宫建筑 |
二、伪满帝宫建筑 |
三、封建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建筑文化 |
第四章 长春与东北主要城市的建筑文化比较 |
第一节 伪满洲国主要城市的建筑文化 |
一、近代沈阳的城市建筑文化 |
二、近代哈尔滨的城市建筑文化 |
三、近代的大连城市建筑文化 |
第二节 长春同沈阳、哈尔滨、大连的建筑文化对比 |
第三节 长春及伪满洲国的建筑文化变迁 |
一、建筑样式的变化 |
二、建筑工艺的成熟 |
三、建筑结构和功能的革新 |
四、严格控制建筑材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长春城市规划和建设相关法律条文 |
附录 2:近代长春主要建筑图片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成果 |
后记 |
(8)荧烷功能染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热敏染料的简介与分类 |
2.1.1 无机类热敏染料 |
2.1.2 有机类热敏染料 |
2.2 荧烷类功能染料 |
2.2.1 主要概述 |
2.2.2 杂环的特性 |
2.2.3 荧烷染料的应用进展 |
2.3 热致变色染料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
2.3.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3.2 国内外热敏染料的应用 |
2.4 论文选题及论文研究 |
2.4.1 论文选题 |
2.4.2 论文研究 |
第三章 2-羧基-4'-二乙氨基-2'-羟基二苯甲酮的合成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2.2 实验操作 |
3.2.3 结果鉴定与含量分析 |
3.3 合成机理探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1,3,4-噻二唑类化合物的合成 |
4.1 引言 |
4.2 噻二唑类化合物合成路线评述 |
4.2.1 2,5-二取代-1,3,4-噻二唑合成方法的研究 |
4.2.2 噻二唑类化合物合成路线比较 |
4.3 合成反应机理 |
4.3.1 对甲氧基苯甲酰肼合成机理 |
4.3.2 N-对甲氧基苯甲酰基-N'-烷基酰肼合成机理 |
4.3.3 2,5-二取代-1,3,4-噻二唑合成机理 |
4.4 实验部分 |
4.4.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4.2 实验操作 |
4.4.3 结果鉴定与含量分析 |
4.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恶二唑的合成 |
5.1 引言 |
5.2 恶二唑类衍生物合成路线评述 |
5.2.1 1,3,4-恶二唑合成方法的研究 |
5.2.2 恶二唑类化合物合成路线比较 |
5.3 合成反应机理 |
5.3.1 酰化反应机理 |
5.3.2 环合的反应机理 |
5.4 实验部分 |
5.4.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5.4.2 实验操作 |
5.4.3 结果鉴定与含量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荧烷合成 |
6.1 引言 |
6.2 合成反应机理 |
6.3 实验部分 |
6.3.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6.3.2 实验操作 |
6.3.3 结果鉴定与含量分析 |
6.3.4 反应条件对产物收率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热敏性能测试 |
7.1 前言 |
7.2 热致变色染料的基本构成 |
7.3 荧烷系染料的变色机理 |
7.4 实验部分 |
7.4.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7.4.2 实验操作与结果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紫外和荧光光谱性能 |
8.1 概述 |
8.2 荧光产生的理论基础 |
8.3 荧光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
8.3.1 共轭效应 |
8.3.2 刚性结构 |
8.3.3 取代基对荧光的影响 |
8.4 实验部分 |
8.4.1 试剂和仪器 |
8.4.2 化合物结构与荧光性能关系 |
8.4.3 荧光光谱性能与溶剂极性关系 |
8.5 结果与讨论 |
8.6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10)北京大气中痕量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浓度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大气中痕量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分析研究现状 |
引言 |
1. 研究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3. VOCs 污染源解析模型 |
4. 本文的研究重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大气中痕量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监测方法研究及应用 |
引言 |
1. 检测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
2. 自动累积采样系统 |
3. 两步冷冻浓缩进样系统 |
4. 气相色谱/质谱联机系统 |
5. 样品分析 |
6. 检测分析方法评价 |
7. 方法应用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北京大气中痕量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变化趋势研究 |
引言 |
1. 北京大气中痕量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数据库的建立 |
2. 数据校正 |
3. 北京地区大气环境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组成及浓度水平 |
4. 变化趋势 |
5. 季节变化 |
6. 与其他城市 VOCs 的比对 |
7. 北京大气VOCs 主成分的演变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北京大气中痕量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变化特征研究 |
引言 |
1. 日变化 |
2 特殊天气日变化 |
3. VOCs 各组分的同源性分析 |
4. 大气 VOCs 组分的化学活性分析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北京城区大气 VOCs 污染源解析 |
引言 |
1. 主要污染源类型 |
2. 北京地区 VOCs 主要污染源成分谱的建立 |
3. 因子分析法 |
4. 北京大气 VOCs 污染调控建议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四、大阪涂料推出无甲苯、二甲苯涂料(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北省森林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研究[D]. 樊冲.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2]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源谱和控制技术评价及臭氧污染防治策略研究[D]. 艾明. 郑州大学, 2017(12)
- [3]船体表面涂装缺陷智能检测与修补的关键问题研究[D]. 郑冬凯. 上海交通大学, 2017(10)
- [4]2014~2015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J]. The China Plastics Industry Editorial Office;China Bluestar Chengrand Co.Ltd.;. 塑料工业, 2016(03)
- [5]碳纳米管材料改性丙烯酸硅烷树脂的制备及防污性能研究[D]. 罗京.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4(05)
- [6]负载型凹凸棒石催化剂催化氧化挥发性有机污染物[D]. 宋磊. 合肥工业大学, 2013(05)
- [7]长春近代城市建筑文化研究[D]. 刘威. 吉林大学, 2012(09)
- [8]荧烷功能染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王永安. 浙江工业大学, 2009(04)
- [9]2007~2008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J]. 宁军,钟晓萍,殷荣忠,朱永茂,刘勇,张骥红,陈红,刘丽湘,姚雪丽,李丽娟,罗兰,邹林,范君怡. 塑料工业, 2009(03)
- [10]北京大气中痕量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浓度变化研究[D]. 姜洁.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