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湄江水上画廊风景名胜区(论文文献综述)
彭杨莹[1](2020)在《基于旅游视角下黄山市乡村景观吸引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乡村景观吸引力是乡村旅游开发的关键点,吸引力越高,旅游开发就越顺利。因此,乡村景观吸引力对美丽乡村的建设和乡村农业产业转型具有极强的推动作用。而黄山市是新兴的国际旅游城市,乡村景观资源丰富多样且旅游开发潜力巨大,对乡村景观吸引力的研究对黄山市的乡村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AVC理论、推拉理论为基础,分别从旅游视角“推力—拉力—阻力”三力系统和景观AVC理论出发对乡村景观吸引力评价指标进行研究总结,确定旅游视角下的乡村景观吸引力的3个次层级: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聚居条件。通过对黄山市乡村景观资源的分析,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聚居条件出发,用层次分析法构建黄山市的乡村景观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3个项目层、9个因素层、25个指标层的评价指标体系。再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确定各个指标层、因素层、项目层的权重值,最终构建出完整的黄山市乡村景观吸引力评价模型。根据黄山市乡村旅游区点分布特点,选取7个乡村为调研对象,利用构建的乡村景观吸引力评价模型,对各个乡村进行综合评价,得出7个调研对象乡村景观吸引力排列结果为:宏村>西递村>山岔村>唐模村>雄村>石潭村>辅村。进一步得出,古徽州乡村旅游片的乡村景观吸引力很高,沿新安江乡村旅游带的乡村景观吸引力较高,环黄山风景区乡村旅游圈的乡村景观吸引力则一般。利用Excel生成折线图分析可得,黄山市乡村景观吸引力优势为乡村山水资源和徽派建筑吸引力较佳,劣势为农耕文化和风俗习惯表现力较弱。利用IPA分析法等方法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得出黄山市乡村景观吸引力的需重点改进区为基础设施完善度(X22)、风俗习惯特色性(X15)、农耕文化感染力(X16)。最后从旅游视角出发,基于对旅游市场、游客旅游动机的分析,结合黄山市乡村景观的类型、分布与特点,以及景观资源利用现状和发展潜力,确定黄山市乡村景观资源的发展定位、开发利用方向。分别提出环黄山风景区乡村旅游圈、沿新安江乡村旅游带、古徽州乡村旅游片各个旅游区点的乡村景观吸引力提升策略,以及整个黄山市乡村景观吸引力3大提升策略。
张燕美[2](2020)在《东方市绿道网络规划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工业化前进的步伐,社会经济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然而环境的恶化却发出了警告。显而易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居住环境和绿化质量越来越重视,极度希望找到一条通向大自然和连接心灵的路,从而获得刺激的感受和体验。因此,我国部分发达城市甚至一些中小城市开始注重绿道的建设,以此来提高城市的宜居水平、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旅游业和促进经济增长。部分发达城市的绿道建设水平成效显着。但就目前来说,我国大部分城市的绿道建设未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是注重城镇化的发展,并未从绿道的角度去考虑。因此,如何在设计道路的同时,更有效地构建绿道网络成为本文研究的出发点。本文以海南省东方市为研究对象,深入规划绿道网络,同时对存在的旅游资源进行深入挖掘,试图完善如何促进东方市绿道网路的规划与旅游资源的相互统一。本文借助绿道线路规划理论,综合运用文献研究、田野调查、案例研究、统计分析、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东方市绿道线路规划展开研究。文章首先界定了绿道的相关定义、特点、分类、功能、基本组成,并介绍了国内外绿道网络规划相关理论。其次,结合相关案例,分析国内外成功典型绿道网络实践案例及指导意见。再次,对东方市城市市区、市区与乡镇、乡镇与乡镇之间等的绿道线路进行分析和研究,实地调查东方市现存绿道现状、现存旅游资源现状,以东方市旅游产业规划为出发点,在以人为本、以环境为本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绿道的各种功能,所有景区景点均以绿道连接,构成绿道网络;遵循规划原则,运用适宜性分析法和综合评分法并选取相应评价指标,并对旅游资源和绿道线路进行评分,同时根据绿道选线原则和上位规划确定发展节点以及绿道线路,分析东方市高程图、坡度图和海南环岛旅游公路拟设路线。最后综合分析评价,形成城区、乡野、生态区绿道网,并制定出东方市两轴绿道、八大组团以及特定的昌化江滨河绿道网络总图。
管文娟[3](2019)在《赣州南武当山丹霞地貌景观特征及其旅游开发研究》文中提出丹霞地貌以广东丹霞山最为典型而得名。“万山红遍映丹霞”,丹霞地貌以其强大的造景功能和绚丽的色彩为中国大地增添了独特的风景。丹霞地貌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美学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自然瑰宝。中国是世界上拥有丹霞地貌资源数量最多、分布最为广泛的国家。江西省丹霞地貌资源非常丰富,数量全国第一。龙虎山、龟峰作为江西省丹霞地貌的代表闻名全世界,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相关科学研究与旅游开发已经非常成熟、完善。但是作为江西省丹霞地貌重要组成部分的南武当山相关科学研究甚少,其国内知名度明显不足,严重影响其旅游可持续开发和龙南经济发展。因此,本文系统地研究赣州南武当山丹霞地貌景观特征及其旅游开发。通过野外实地勘查和文献查阅,对南武当山及周边区域地理概况、地质构造、地层岩石及其景观特征进行详细调查。区域内发育丹霞地貌的红层主要为晚白垩世河口组紫红色砾岩、砂岩。丹霞地貌景观包括石峰、一线天、洞穴景观等,为壮年早期丹霞地貌景观的典型代表,按成因将其划分为水流冲刷侵蚀型、溶蚀风化型、溶蚀风化崩塌型、崩塌残余型和崩塌堆积型等五种类型。南武当山生态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较为丰富,区内及周边植物、动物种类较多。客家围屋建筑、佛教名胜古迹、历史名人、民间传说等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资源相互交织,极具旅游开发价值。结合SWOT分析法对南武当山景区地学旅游资源进行评价与分析,为景区旅游开发制定战略定位与布局。针对景区丹霞地貌科学研究程度低、科普展示建设滞后、旅游开发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开发对策,包括:加强丹霞地貌科学研究、保护地质遗迹;加强合作交流、培养专业人才;融入客家文化,打造精品线路。
黄艳玲[4](2019)在《基于旅游需求理论的崀山旅游产品结构优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内旅游人数的逐年递增和旅游消费市场火热发展,游客更倾向于旅游体验和深度旅游,由原来的观光式旅游逐渐转变为体验式旅游,对旅游过程中的参与度要求越来越高。而同时旅游景区的产品结构也应随着游客需求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社会整体旅游趋势的转变。本文以湖南省新宁县崀山景区为研究区域,通过采取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崀山旅游者的旅游需求结构和层次,通过崀山旅游产品供需矛盾的分析,得出了目前崀山旅游品牌初步形成影响、旅游产品配套日趋完善等现状,但存在消费结构比例失衡,崀山旅游产品与游客需求不对应;崀山旅游产品单一,与游客需求不匹配;未形成旅游交通立体网络,便捷性和体验性缺失;特色文化不突出,产业经济效益低下、崀山旅游品牌辐射带动效应有限、区域联动性较差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优化崀山旅游产品的发展战略:1、崀山旅游产品类型结构优化战略。一是从层次类型分析崀山现有旅游产品的开发结构,着重提升丹霞观光产品、开发大众休闲产品、开拓跨界业态产品三个层面,加强对初级旅游产品、提升层次旅游产品、专业层次旅游产品的体系构建。二是从条块类型分析崀山旅游产品结构,着重优化全域旅游发展型旅游产品、周边联动型旅游产品、乡村体验型旅游产品四个方面产品体系。2、崀山旅游产品空间结构优化战略。从崀山核心景区内部拓展、周边景区联动发展、周边县市联动发展、张崀桂黄金游线产品四个空间提出产品结构优化的路径。3、崀山旅游产品要素结构优化战略。针对崀山旅游产品要素结构,提出从提升核心产品品质,激发游客出游动机;建立“立体游崀山”网络,为游客提供多元化选择;打造本土餐饮文化品牌,让游客记住崀山味道;对接游客需求、优化住宿布局;深入挖掘崀山文化内涵,培育旅游购物要素;结合当前时势,打造特色娱乐产品六大优化措施。
邓纯纯[5](2019)在《旅游景区可获得性评价方法研究 ——以八个典型城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旅游大众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出游需求日益旺盛,那么,在旅游供给上是否也存在不平衡和不充分?A级景区是我国旅游业最核心的旅游资源,厘清客源地不同出游距离范围内的A级景区供给情况,不仅能为客源地居民选择目的地景区提供参考,而且对于目的地判别自身是否占据市场竞争优势,从旅游景区供给方面进行旅游业布局具有重要指导价值。本研究借用经济学中的“可获得性”概念提出“旅游景区可获得性”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定义,同时构建了客源地旅游景区可获得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在采用基尼系数、最邻近点指数、核密度分析等方法结合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我国A级景区的建设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长春、昆明、成都八个城市为案例地,对不同案例城市不同出游空间中的A级景区数量可获得性、等级可获得性、成本可获得性、空间可获得性和整体可获得性进行了测算和对比。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A级景区建设已经从数量扩张阶段进入质量提升阶段,其等级结构和空间分布不均衡。①我国A级景区数量以2~4A景区为主体部分,5A和1A级景区数量较少,且A级景区等级结构呈现出东部地区省份普遍优于西部地区省份的特征。②我国A级景区空间分布与我国人口空间分布呈现一致性,87%的A级景区分布在胡焕庸线以东地区,且在长三角、京津冀和山东半岛地区形成三大核心密集分布区。(2)将旅游景区可获得性定义为客源地居民在一定出游距离范围内可以游览体验的旅游景区的数量、等级结构、与客源地的距离和空间集聚情况。同时提出从旅游景区数量、旅游景区等级结构水平、旅游景区距离成本、旅游景区空间集聚水平四个维度进行旅游景区可获得性定量评价的方法。(3)不同客源地旅游景区可获得性不同。八个案例城市在近程出游空间中,A级景区可获得性从好到差依次为北京、上海、西安、广州、成都、武汉、长春和昆明;在中程出游空间中,A级景区可获得性从好到差依次为武汉、北京、上海、长春、成都、西安、昆明,广州;在中远程出游空间中,A级景区可获得性从好到差依次为武汉、西安、北京、上海、成都、昆明、长春和广州;在远程出游空间中,A级景区可获得性从好到差依次为成都、广州、昆明、西安、长春、武汉、北京和上海。整体来看,八个案例城市中北京、武汉、上海和西安A级景区可获得性较好,长春、成都次之,昆明和广州的A级景区可获得性欠佳。(4)客源城市的区位和我国A级景区空间分布不均衡是影响中国不同客源城市A级景区可获得性大小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提出旅游景区可获得性概念,并对其进行定义。(2)提出了客源地旅游景区可获得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韩善玲[6](2018)在《中国电影中的长江叙事》文中研究表明长江是中国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长江在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中,常常作为重要的取景地出现,一方面展现出它独有的风光和文化气质,同时也为影片的叙事和抒情起到重要作用。论文围绕中国电影中的长江叙事,结合具体的文化语境,对长江在电影中的存在形式、主要功能,以及电影对长江的展现形式进行总结探析。论文第一章从电影的照相功能入手,首先分析长江的存在为中国电影叙事提供了哪些独特的影视资源。其次探讨中国电影是如何运用长江这一影视资源,来展现祖国的大好河山、揭示沿江人民生活状况的。第二章对电影中长江的存在方式进行探讨,主要分析长江在影片中不同的存在状态对于影片内容表达和精神塑造的不同影响。第三章主要论述中国电影中长江所担当的社会职能,即对于长江流域的特殊时期、沿江人民的日常生活的见证作用,并由此反映出长江和中国电影对于民族精神的传承所起到的特殊作用。第四章主要分析中国电影在叙事过程中是如何借助视觉、听觉等元素来展现出长江的存在状态和精神内涵的。
丁梦云[7](2017)在《基于分形理论的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旅游吸引物空间结构特征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旅游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区域旅游一体化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将各旅游要素紧密联系起来,是区域内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必然手段。旅游吸引物是区域旅游空间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因此对区域旅游空间的研究可以从研究区域旅游吸引物空间分布特征来入手。旅游吸引物系统的空间结构反映了旅游吸引物各系统要素之间物质、能量流动的组织关系,在自然本底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及人类活动行为偏好等的综合影响下,可以形成一种自无序至有序,从有序演化形成新的秩序的不断迭代过程。因此旅游吸引物系统具有自相似的无穷嵌套特性,这与分形理论的自相似性及无标度性相吻合。故分形理论可以支撑旅游吸引物系统的空间特征研究。2014年12月,安徽省建立了皖南示范区,其范围包括安庆市、池州市、黄山市、宣城市、芜湖市、马鞍山市和铜陵市,拥有着安徽省绝大部分的旅游资源,集自然遗产,戏曲文化,徽文化,主题乐园、爱国主义教育等众多类型的旅游吸引物于一体。十一五计划以来,安徽省政府及旅游局计划加大对此区域的开发力度,进而需要更为全面的旅游发展研究报告与策略建议。本文以皖南示范区内的旅游吸引物为研究对象,运用了分形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并结合旅游地理学及经济地理学的相关思想,对该区域内旅游吸引物系统的空间分形结构进行了分析,具体过程如下:根据安徽旅游政务网最新发布的统计信息,选取了 110个4A级以上旅游景点作为测算点,利用百度地图抽取遥感图像信息和测算点坐标,而后借助Google Earth进行修正,得到皖南示范区的数字化地图;选定黄山为皖南示范区旅游吸引物系统的核心,利用Arcgis软件将数字化地图转变为投影坐标,测算各采样点到黄山的欧式距离,求出平均半径R,通过改变测算点S的数目,得到一系列(Rs,S)的点,而后这一系列点绘制成双对数坐标图,根据相对系数检验法或自相似比法确定无标度区间,得到表述区域旅游吸引物空间均衡性的关联维数D;求得本区旅游吸引物系统的空间聚集特征。同样的,将采样点分为自然风光、人文历史、民俗建筑和休闲度假四类,求出每个子系统的空间聚集分形维数,从多方面判断其空间分形特征。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发现,皖南示范区的空间结构总体上呈空间集聚状态,这种空间分布特征一方面是核心旅游吸引物中心性强的体现,但也容易造成资源屏蔽集聚效益。本文根据此特点,结合区域空间相互作用的理论,辩证的为皖南示范区提出了一定的优化方式和建议。
张允岩[8](2017)在《桂林市户外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对体育旅游产业的重视,体育旅游活动正逐渐进入到人们的生活。政府对体育旅游产业的投入不断加大,国家旅游局、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并发布了《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旅发[2016]172号)等相关政策性文件。很多城市都在这政策利好的形势下,开展户外运动项目,打造户外运动品牌。而桂林作为国际旅游名城,开发户外体育旅游资源,建立户外体育旅游产业,对桂林旅游业寻求新的突破口和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桂林户外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相关问题研究为研究对象,以旅游学、旅游经济学、体育学、体育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为指导,从整合开发的角度对桂林户外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旨在创新和提升桂林户外体育旅游产业开发的理论水平,为桂林户外体育旅游开发运作提供理论依据,促进桂林户外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全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主要讨论论文的课题来源,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对象及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从体验经济理论、旅游生命周期理论、旅游圈理论、“点-轴”渐进扩散理论阐述了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使本文的研究能够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第二部分为桂林户外体育旅游的项目开发基础、设施开发基础、规模开发基础,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以为下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第三部分为桂林户外体育旅游ASEB栅格分析。对桂林户外体育旅游开发现状,运用ASEB栅格分析法,从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分析显示桂林户外体育旅游优势为:资源丰富、客源充足、城市形象优美、区位良好;桂林户外体育旅游劣势为:缺乏有效监管、缺乏复合人才、缺乏宣传力度;桂林户外体育旅游机遇为:政策机遇、中国-东盟正在进行全方位的合作、无障碍旅游区雏形渐显、城市的发展与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桂林户外体育旅游威胁为:国内周边省市的竞争、国外体育旅游行业的冲击、体育旅游项目开发对环境资源的破坏。第四部分为桂林户外体育旅游产品分类开发研究。利用昂普(RMP)分析理论对桂林户外体育旅游产品进行分析。R性分析:结合经济理论,根据桂林陆地体育旅游资源、水域体育旅游资源、空中体育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以及结合桂林所具有和具备开发体育旅游的自然环境,将桂林体育旅游项目开发多类体育旅游产品。M性分析:桂林应充分依托高铁、航空、高速公路交通干线,立足广西本省,面向广东、云南、贵州,辐射全国旅游市场格局。P性分析:桂林户外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的外部环境创新,优化桂林户外体育旅游产品空间布局,凸出桂林户外体育旅游产品核心层次,规划户外体育旅游产品线路,设计桂林户外体育旅游产品开发构架。第五部分为桂林户外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措施。主要是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桂林户外体育旅游的开发应从政策、社会、人才、市场、资源等方面措施。政策方面:发挥政府职能,制定政策文件、户外体育旅游管理规范化,简政放权、发挥优势,吸引社会投资;社会方面:整合现有资源,提升产业规模效益、促进户外运动协会与景区合作,实现双方互赢;资源方面:开发特色项目,寻求桂林旅游业新的增长点、打造户外体育旅游网,形成无缝对接的户外体育旅游圈;经济方面:借助旅游营销体系,设计规划户外体育旅游项目、充分挖掘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拓展户外体育旅游市场;人才方面:重视专业人才培养,增强人才实践能力、强化旅游服务管理措施,加强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第六部分为结论与建议。本文根据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结合桂林户外体育旅游开展现状,总结国内外经验,得出以下结论:桂林户外体育旅游发展速度和规模仍比发达地区较慢,还需进一步大力开发;从创新角度,利用资源优势,提出全新户外体育旅游产品设想;发挥桂林独特的民族传统体育优势,拓宽市场道路;补齐短板、发挥优势,开发桂林户外体育旅游市场。建议:打造户外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打造高品质户外体育旅游产品;加强安全措施;培养人才等
郭晓棘[9](2016)在《韩江生态旅游开发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到了21世纪,生态旅游已成为世界旅游业的主导潮流,目前,全球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在发展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它实现了环境、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的共赢。我国的生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倡导和推动生态旅游开发,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国策,也是国际旅游发展的潮流,有利于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韩江流域是广东省第二大流域,资源丰富,拥有良好的生态本底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全国重要的客家文化中心和红色旅游基地,具有较好的开发潜力,但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发展生态旅游既能够保护好韩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又能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文章研究的目的,就是要结合韩江经济带的区位地理条件、自然条件、人文历史、资源条件、社会基础等情况,通过资源评价、SWOT分析、效益分析等方法,论证韩江生态旅游开发的可行性,探讨韩江生态旅游开发的战略目标与模式,并提出开发对策及建议,使韩江经济带在科学合理地开发生态旅游能够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带动经济发展,促进自然环境、社会和经济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文章共分为六大部分,第一章是绪论,阐述了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思路、本论文可能创新点。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与理论准备,分析了国外研究现状和国内研究现状,借鉴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学、循环经济学等理论基础,深入了解和认识生态旅游。第三章对韩江生态旅游开发进行可行性分析,针对开发基础,进行资源评价、SWOT分析和效益分析。第四章是文章的重点,基于对韩江流域的以上种种条件的分析,明确韩江生态旅游开发的战略目标与模式,确立了保护优先的开发原则,提出战略目标、发展规模定位、发展目标定位,进行市场分析,提出韩江经济带生态旅游开发的空间布局、产品设计、生态保护建设等。第五章提出了韩江生态旅游开发建议,包括建立可持续的管理体系,发挥政府在生态旅游发展中的作用,严格控制环境容量,加强游客管理,重视社区参与,完善培训机制和加大旅游宣传等内容,阐述了开发生态旅游需要进一步注意的问题。最后是对全文的总结和未来需要关注问题的探讨,并对韩江生态旅游的开发前景进行了乐观展望。
刘美玲[10](2016)在《广东丹霞山生态旅游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发展的加快,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旅游带来的放松休闲活动,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被提出来,生态旅游给游客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回归自然、享受自然的平台,游客在休闲放松的同时与大自然进行互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共同发展。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生态旅游发展迅速,成为了当今世界研究的热点,也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但是由于生态旅游发展时间较短,各项机制体制均不完善,且生态旅游的发展与区域特性联系密切,目前还没有完善的理论支持生态旅游的发展实践。论文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总结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生态旅游课题的研究成果,在分析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划定生态旅游的概念与内涵、生态旅游的效应、发展模式,以丹霞山实地情况为基础,详细分析了丹霞山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并对于景区游客市场的组织构成以及旅游感知情况,采取了历史数据分析、实地走访考察以及调查问卷分析,对于调查问卷的结果,运用excel数据处理软件对游客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旅游心理状态分析;通过SWOT定性分析了丹霞山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势条件、劣势条件、机会以及威胁。最后以SWOT分析和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结果为参考基准,科学性的提出了丹霞山生态旅游的开发策略建议,具体应该从加强保护和宣传教育、可持续的管理措施、开拓旅游线路及旅游项目、开展生态旅游产品宣传促销、构建完善的生态旅游产业链、控制景区内环境破坏和污染几个方面进行着手完善。
二、湄江水上画廊风景名胜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湄江水上画廊风景名胜区(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旅游视角下黄山市乡村景观吸引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1.3.1 乡村旅游研究动态 |
1.3.2 黄山市乡村旅游研究动态 |
1.3.3 乡村景观评价研究动态 |
1.3.4 乡村景观吸引力研究动态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2 相关理论 |
2.2.1 推拉理论 |
2.2.2 AVC理论 |
2.3 乡村景观吸引力基础研究 |
2.3.1 乡村景观吸引力产生机制 |
2.3.2 乡村景观吸引力构成要素 |
2.3.3 乡村景观吸引力影响因素 |
2.4 乡村景观吸引力评价指标研究 |
2.4.1 基于推拉理论的评价指标 |
2.4.2 基于AVC理论的评价指标 |
2.4.3 旅游视角和景观视角指标总结 |
2.5 本章小结 |
3 黄山市乡村旅游和景观资源分析 |
3.1 黄山市乡村旅游产业概况 |
3.2 黄山市乡村景观资源分析 |
3.2.1 景观资源类型丰富多样 |
3.2.2 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辅相成 |
3.3 黄山市乡村空间分布特征 |
3.3.1 乡村聚落密度分布特征 |
3.3.2 乡村旅游区点分布特征 |
3.4 调查对象的选取依据与现状分析 |
3.4.1 调查对象的选取依据 |
3.4.2 调查对象的现状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黄山市乡村景观吸引力评价体系构建 |
4.1 评价体系构建步骤和方法 |
4.2 评价指标的确定 |
4.2.1 自然景观评价指标 |
4.2.2 人文景观评价指标 |
4.2.3 聚居条件评价指标 |
4.2.4 评价指标体系确定 |
4.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1 权重计算方法 |
4.3.2 项目层权重计算 |
4.3.3 因素层权重计算 |
4.3.4 指标层权重计算 |
4.4 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 |
4.4.1 综合评价模型 |
4.4.2 综合评判标准 |
4.5 本章小结 |
5 黄山市乡村景观吸引力综合评价 |
5.1 调查内容和数据获取 |
5.2 吸引力评价过程分析 |
5.2.1 山岔村 |
5.2.2 辅村 |
5.2.3 雄村 |
5.2.4 石潭村 |
5.2.5 宏村 |
5.2.6 西递村 |
5.2.7 唐模村 |
5.3 吸引力评价结果分析 |
5.3.1 综合评判 |
5.3.2 逐层分析 |
5.3.3 IPA分析 |
5.4 黄山市乡村景观吸引力优劣势及改进建议 |
5.4.1 黄山市乡村景观吸引力优势 |
5.4.2 黄山市乡村景观吸引力劣势 |
5.4.3 黄山市乡村景观吸引力改进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旅游视角下黄山市乡村景观吸引力提升策略 |
6.1 旅游视角下的提升原则 |
6.2 旅游视角下各旅游区点乡村景观吸引力提升策略 |
6.2.1 环黄山风景区乡村旅游圈提升策略 |
6.2.2 沿新安江乡村旅游带提升策略 |
6.2.3 古徽州乡村旅游片提升策略 |
6.3 旅游视角下黄山市乡村景观吸引力提升策略 |
6.3.1 完善乡村聚居环境的基础设施 |
6.3.2 加强地域风俗习惯的传承和景观表现 |
6.3.3 提高农耕文化在乡村景观中的渗透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东方市绿道网络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1.6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国内外绿道网络规划相关理论 |
2.1 绿道的理论基础 |
2.1.1 绿道的定义 |
2.1.2 绿道的特点 |
2.1.3 绿道的分类 |
2.1.4 绿道的功能 |
2.2 绿道的基本组成 |
2.2.1 绿廊系统 |
2.2.2 慢行系统 |
2.2.3 交通衔接系统 |
2.2.4 服务设施系统 |
2.2.5 标识系统 |
2.3 文献回顾 |
2.3.1 国外绿道网络规划理论 |
2.3.2 国内绿道网络规划理论 |
第3章 国内外绿道网络规划实践案例研究 |
3.1 国外绿道网络规划实践案例研究 |
3.1.1 美国绿道网络实践案例研究 |
3.1.2 新加坡绿道网络规划实践案例研究 |
3.1.3 日本绿道网络规划实践案例研究 |
3.1.4 法国绿道网络规划实践案例研究 |
3.2 国内绿道网络规划实践案例研究 |
3.2.1 广东省绿道网络规划实践案例研究 |
3.2.2 成都绿道网络规划实践案例研究 |
3.2.3 武汉绿道网络规划实践案例研究 |
3.2.4 海南其它市县绿道网络规划实践案例研究 |
3.3 国内外绿道网络规划实践案例研究小结 |
第4章 东方市绿道网络规划理论研究 |
4.1 国内外绿道网络规划理论对东方市的适宜性研究 |
4.2 东方市绿道网络规划理论 |
4.2.1 东方市绿道影响因素与规划建设特点 |
4.2.1.1 东方市概况 |
4.2.1.2 规划背景 |
4.2.1.3 影响因素及规划建设特点 |
4.2.2 东方市绿道分类与组成要素 |
4.2.3 东方市绿道规划原则 |
4.2.4 东方市绿道规划方法 |
4.2.4.1 选线方法 |
4.2.4.2 东方市资源与连接路径评价 |
4.2.4.3 整体布局规划 |
4.3 东方市绿道网络规划的可行性分析 |
4.3.1 政策支持 |
4.3.2 区位优势支持 |
第5章 东方市绿道网络规划 |
5.1 城区绿道网络规划 |
5.2 乡野绿道网络规划 |
5.3 生态区绿道网络规划 |
5.4 东方市绿道网络规划总图 |
5.5 东方市绿道网络规划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赣州南武当山丹霞地貌景观特征及其旅游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丹霞地貌研究现状 |
1.2.1 丹霞地貌概念的提出 |
1.2.2 世界丹霞地貌分布概述 |
1.2.3 国内丹霞地貌研究的阶段划分及取得的主要成就 |
1.2.4 江西丹霞地貌科学研究与旅游开发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技术路线图 |
1.4.3 研究创新点 |
1.5 完成工作量 |
2 地理概况与地质背景 |
2.1 自然地理状况 |
2.2 人文地理概况 |
2.3 区域地质背景 |
2.3.1 地质构造与地层 |
2.3.2 岩浆岩 |
2.3.3 地貌 |
2.3.4 矿产 |
3 丹霞地貌景观特征与成因分析 |
3.1 丹霞地貌景观 |
3.1.1 石峰景观 |
3.1.2 石墙景观 |
3.1.3 峰林、峰丛景观 |
3.1.4 一线天景观 |
3.1.5 造型景观 |
3.1.6 洞穴景观 |
3.1.7 崩积地貌景观 |
3.1.8 丹霞嶂谷 |
3.2 丹霞地貌景观成因 |
4 人文景观与生态景观资源 |
4.1 人文景观资源 |
4.1.1 客家围屋建筑及民俗风情文化 |
4.1.2 佛教名胜古迹“武当佛堂”与“文华轩” |
4.1.3 景观建筑与历史名人 |
4.1.4 丹霞文化传说 |
4.2 生态景观资源 |
4.2.1 植物种类分布 |
4.2.2 动物种类分布 |
5 旅游开发SWOT分析 |
5.1 SWOT分析法概念 |
5.2 旅游开发SWOT分析 |
5.2.1 优势(S) |
5.2.2 劣势(W) |
5.2.3 机遇(O) |
5.2.4 威胁(T) |
6 旅游开发策略分析 |
6.1 开发现状 |
6.1.1 硬件设施不断完善 |
6.1.2 游客数量逐年增多 |
6.2 开发不足之处 |
6.2.1 盲目追求开发,忽视科普教育 |
6.2.2 保护意识淡薄,力度有待提高 |
6.2.3 设施尚需完善,服务亟待提升 |
6.3 旅游开发基本理念和整体思路 |
6.3.1 旅游开发理念 |
6.3.2 旅游开发整体思路 |
6.4 旅游开发定位 |
6.4.1 战略定位 |
6.4.2 目标定位 |
6.4.3 形象定位 |
6.5 旅游发展总体布局 |
6.5.1 空间布局 |
6.5.2 框架格局 |
6.6 旅游开发策略 |
6.6.1 完善景区设施,提高服务质量 |
6.6.2 立足遗迹保护,做好科普规划 |
6.6.3 开展合作交流,培养专业人才 |
6.6.4 融入客家文化,形成精品线路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本人在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4)基于旅游需求理论的崀山旅游产品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旅游需求 |
2.1.2 旅游产品 |
2.2 相关理论 |
2.3 相关研究进展 |
2.3.1 旅游需求相关研究 |
2.3.2 旅游产品结构相关研究 |
2.4 基于需求理论的游客需求变化趋势研究 |
2.4.1 消费高层次需求 |
2.4.2 消费大众化需求 |
2.4.3 消费品质化需求 |
3 崀山旅游者需求调研 |
3.1 问卷设计 |
3.2 数据收集 |
4 崀山游客需求统计分析 |
4.1 样本分析 |
4.1.1 人口学统计 |
4.1.2 游客特征分析 |
4.1.3 游客出游目的分析 |
4.1.4 游客了解崀山景区的主要途径分析 |
4.2 游客满意度分析 |
4.2.1 要素满意度分析 |
4.2.2 空间满意度分析 |
4.2.3 产品类型满意度分析 |
4.3 游客产品需求分析 |
4.3.1 游览需求分析 |
4.3.2 餐饮需求分析 |
4.3.3 住宿需求分析 |
4.3.4 交通需求分析 |
4.3.5 购物需求分析 |
4.3.6 娱乐需求分析 |
4.4 差异分析 |
4.4.1 性别差异分析 |
4.4.2 年龄差异分析 |
4.4.3 文化差异分析 |
4.4.4 职业差异分析 |
4.4.5 收入差异分析 |
4.5 相关分析 |
4.6 旅游市场需求实地调研 |
5 崀山旅游产品供需矛盾分析 |
5.1 崀山旅游资源及开发现状 |
5.1.1 自然旅游资源 |
5.1.2 人文旅游资源 |
5.2 崀山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
5.2.1 崀山品牌初步形成影响 |
5.2.2 崀山旅游产品配套建设 |
5.3 崀山旅游产品结构问题及原因 |
5.3.1 消费结构比例失衡,崀山旅游产品与游客需求不对应 |
5.3.2 崀山旅游产品单一,与游客需求不匹配 |
5.3.3 未形成旅游交通立体网络,便捷性和体验性欠缺 |
5.3.4 特色文化不突出,产业经济效益低下 |
5.3.5 崀山旅游品牌辐射带动效应有限,区域联动性较差 |
5.4 崀山旅游产品供需矛盾原因分析 |
5.4.1 政策专项支持与游客多元需求相矛盾 |
5.4.2 产品层次差异性太大,不能满足旅游需求 |
5.4.3 运营主体良莠不齐,旅游产品结构差异大 |
5.4.4 产品“点状式”开发与游客“网状式”需求相矛盾 |
6 崀山旅游产品结构优化 |
6.1 崀山旅游产品类型结构优化战略 |
6.1.1 崀山旅游产品层次类型结构优化 |
6.1.2 崀山旅游产品条块类型结构优化 |
6.2 崀山旅游产品空间结构优化战略 |
6.2.1 崀山核心景区内产品拓展 |
6.2.2 周边景区的联动发展 |
6.2.3 周边县市的联动发展 |
6.2.4 张崀桂黄金游线产品打造 |
6.3 崀山旅游产品要素结构优化战略 |
6.3.1 提升核心产品品质,激发游客出游动机 |
6.3.2 建立“立体游崀山”网络,为游客提供多元化体验 |
6.3.3 打造本土餐饮文化品牌,让游客记住崀山味道 |
6.3.4 对接游客需求,优化住宿业布局 |
6.3.5 深入挖掘崀山文化内涵,培育旅游购物要素 |
6.3.6 结合当前时势,打造特色娱乐产品 |
7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旅游景区可获得性评价方法研究 ——以八个典型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景区研究进展 |
1.2.2 可获得性研究进展 |
1.3 研究设计 |
1.3.1 案例城市 |
1.3.2 数据来源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第2章 中国A级景区建设现状 |
2.1 中国A级景区数量特征 |
2.2 中国A级景区等级结构水平 |
2.2.1 中国A级景区等级结构类型 |
2.2.2 中国A级景区等级结构水平 |
2.3 中国A级景区空间分布特征 |
2.3.1 A级景区整体分布特征 |
2.3.2 A级景区空间分布类型 |
第3章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概念界定 |
3.1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定义 |
3.2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评价指标 |
3.2.1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影响因素分析 |
3.2.2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评价方法 |
3.3.1 旅游景区数量评价方法 |
3.3.2 旅游景区等级结构水平评价方法 |
3.3.3 旅游景区距离成本评价方法 |
3.3.4 旅游景区空间集聚水平评价方法 |
3.3.5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综合评价方法 |
第4章 案例城市A级景区可获得性测算及对比 |
4.1 A级景区数量可获得性测算 |
4.2 A级景区等级可获得性测算 |
4.3 A级景区成本可获得性测算 |
4.4 A级景区空间可获得性测算 |
4.5 A级景区可获得性综合对比 |
4.5.1 近程出游空间可获得性对比 |
4.5.2 中程出游空间可获得性对比 |
4.5.3 中远程出游空间可获得性对比 |
4.5.4 远程出游空间可获得性对比 |
4.5.5 A级景区可获得性综合对比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与创新之处 |
5.1.1 研究结论 |
5.1.2 创新之处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5.2.1 研究不足 |
5.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6)中国电影中的长江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长江在中国电影中的景观呈现 |
第一节 作为自然景观的长江元素 |
第二节 作为人文景观的长江元素 |
第二章 长江在中国电影中的存在方式 |
第一节 内与外: 长江在镜头内外的差异化描写 |
第二节 多与少: 长江在影片中的叙事比重 |
第三节 动与静: 长江在镜头下的存在状态 |
第三章 长江在中国电影中的功能阐释 |
第一节 特殊年代的历史见证 |
第二节 生活状态的形象呈现 |
第四章 长江在中国电影中的视听表达 |
第一节 镜头画面 |
第二节 音响音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影片目录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7)基于分形理论的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旅游吸引物空间结构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选题的创新之处 |
1.5.1 新理论的运用 |
1.5.2 研究视角的创新 |
2 研究理论与相关概念 |
2.1 研究理论 |
2.1.1 分形理论 |
2.1.2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
2.1.3 其他理论 |
2.2 相关概念定义 |
2.2.1 旅游吸引物系统 |
2.2.2 旅游空间结构 |
2.2.3 旅游中心地 |
3 研究区概括与数据选择 |
3.1 研究区概括 |
3.1.1 行政区划概况 |
3.1.2 旅游资源概况 |
3.1.3 旅游业发展状况 |
3.2 数据来源与选择 |
3.2.1 数据来源及分类 |
3.2.2 测算中心选取原则 |
3.2.3 无标度区间的确定方法 |
3.3 聚集维数的测算方法及地理意义 |
3.3.1 聚集维数的测算方法 |
3.3.2 聚集维数的地理意义 |
4 皖南示范区旅游吸引物系统的空间分形特征 |
4.1 皖南示范区旅游吸引物系统的空间分形特征 |
4.1.1 聚集分形维数 |
4.1.2 原因分析 |
4.2 皖南示范区旅游吸引物子系统空间分形特征 |
4.2.1 自然风光旅游吸引物系统的空间分形特征 |
4.2.2 人文历史旅游吸引物系统的空间分形特征 |
4.2.3 民俗建筑旅游吸引物系统的空间分形特征 |
4.2.4 休闲娱乐旅游吸引物系统的空间分形特征 |
4.3 小结 |
5 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空间优化建议 |
5.1 空间结构优化方向 |
5.2 发展模式制定的原则 |
5.3 发挥空间集聚作用,增强区域协同性 |
5.3.1 旅游圈发展模式 |
5.3.2 主题旅游发展模式 |
5.4 发挥互补作用,避免资源屏蔽效应 |
5.4.1 交通轴发展模式 |
5.4.2 旅游形象整合模式 |
6 结论与不足 |
6.1 结论 |
6.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8)桂林市户外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课题来源 |
1.1.1 国家宏观政策对体育旅游事业的支持 |
1.1.2 户外体育旅游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引擎 |
1.1.3 桂林的自然资源可以开展大量的户外体育旅游活动 |
1.1.4 体育与桂林旅游的结合是现实的必然要求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文献综述 |
1.5.1 国外体育旅游研究 |
1.5.2 国内体育旅游研究 |
1.6 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 |
1.6.1 体验经济理论 |
1.6.2 旅游生命周期理论 |
1.6.3 旅游圈理论 |
1.6.4 “点——轴”渐进扩散理论 |
2. 桂林户外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基础 |
2.1 桂林户外体育旅游开发的项目基础 |
2.1.1 自行车 |
2.1.2 漂流 |
2.1.3 攀岩 |
2.1.4 徒步 |
2.2 桂林户外体育旅游开发的设施基础 |
2.2.1 骑行绿道 |
2.2.2 汽车营地 |
2.2.3 航空飞行营地 |
2.2.4 民俗户外村寨 |
2.2.5 康体养生营地 |
2.3 桂林户外体育旅游开发的规模基础 |
2.4 桂林户外体育旅游发展趋势 |
2.4.1 体育旅游国际化发展趋势 |
2.4.2 体育旅游产品专业化发展趋势 |
2.4.3 体育旅游投资的社会化发展趋势 |
2.4.4 体育旅游网络营销化发展趋势 |
3. 桂林户外体育旅游ASEB栅格分析 |
3.1 优势(Superiority) |
3.1.1 资源丰富 |
3.1.2 客源充足 |
3.1.3 城市形象优美 |
3.1.4 区位良好 |
3.2 劣势(Weak) |
3.2.1 缺乏有效监管 |
3.2.2 缺乏复合人才 |
3.2.3 缺乏有力宣传 |
3.3 机遇(Opportunity) |
3.3.1 政策机遇 |
3.3.2 中国-东盟正在进行全方位的合作与交流 |
3.3.3 无障碍旅游区雏形渐显 |
3.3.4 城市的发展与居民收入不断增加 |
3.4 威胁(Threat) |
3.4.1 国内周边省市的竞争 |
3.4.2 国外体育旅游行业的冲击 |
3.4.3 体育旅游项目开发对环境资源的破坏 |
4. 桂林户外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
4.1 桂林户外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的RMP分析 |
4.1.1 桂林户外体育旅游产品R性分析 |
4.1.2 桂林户外体育旅游产品M性分析 |
4.1.3 桂林户外体育旅游产品P性分析 |
4.2 创新桂林市户外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线路 |
4.3 桂林户外体育旅游产品开发构架 |
4.3.1 总体布局 |
4.3.2 项目功能分区及品牌特色 |
4.4 桂林户外体育旅游项目策划 |
4.4.1 骑行绿道 |
4.4.2 汽车营地 |
4.4.3 航空飞行营地 |
4.4.4 民俗农家乐户外运动休闲营地 |
4.4.5 康体养生营地 |
5. 桂林户外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措施 |
5.1 构建措施系统模型 |
5.2 桂林户外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措施 |
5.2.1 政策支持(Policy) |
5.2.2 社会支持(Society) |
5.2.3 资源支持(Resources) |
5.2.4 市场经济支持(Market Economy) |
5.2.5 人才支持(Human Resources)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读研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9)韩江生态旅游开发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可能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内涵 |
2.2 生态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
2.2.1 起步萌芽阶段:20 世纪70年代 |
2.2.2 初步发展阶段:20 世纪80年代 |
2.2.3 迅速发展阶段:20 世纪90年代以后 |
2.2.4 全面发展阶段:2002 年以后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2.4 国外生态旅游发展的主要经验 |
2.4.1 通过严格立法和有效执法保护生态环境 |
2.4.2 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和战略 |
2.4.3 加强旅游环保宣传和教育 |
2.4.4 重视当地居民利益 |
2.4.5 实施多种技术手段管理 |
2.5 相关理论 |
2.5.1 生态学理论 |
2.5.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5.3 循环经济学 |
3 韩江生态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
3.1 韩江生态旅游经济带开发基础 |
3.1.1 区位地理条件 |
3.1.2 自然条件 |
3.1.3 人文历史 |
3.1.4 资源概况 |
3.1.5 社会基础 |
3.2 韩江经济带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
3.2.1 三大价值评价 |
3.2.2 三大效益评价 |
3.2.3 六大条件评价 |
3.3 韩江经济带生态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 |
3.3.1 优势 |
3.3.2 劣势 |
3.3.3 机遇 |
3.3.4 挑战 |
3.3.5 韩江生态旅游竞争战略选择 |
3.4 韩江经济带生态旅游开发效益分析 |
3.4.1 经济效益 |
3.4.2 环境效益 |
3.4.3 社会效益 |
4 韩江生态旅游开发战略目标与模式 |
4.1 开发原则 |
4.1.1 保护优先,容量限制 |
4.1.2 统筹规划,突出特色 |
4.1.3 以人为本,多方参与 |
4.1.4 可持续发展 |
4.2 战略目标选择与规划 |
4.2.1 战略目标 |
4.2.2 旅游业发展规模定位 |
4.2.3 旅游区发展目标定位 |
4.2.4 总体景观风貌控制 |
4.3 旅游市场STP分析 |
4.3.1 客源市场分析 |
4.3.2 目标客户需求分析 |
4.3.3 旅游市场定位 |
4.4 开发模式 |
4.4.1 空间布局 |
4.4.2 产品开发 |
4.4.3 生态保护建设 |
5 韩江生态旅游开发对策建议 |
5.1 建立可持续的管理体系 |
5.2 发挥政府在生态旅游发展中的作用 |
5.3 严格控制环境容量,加强对环境保护的投入 |
5.4 加强游客管理,进行生态旅游的市场教育 |
5.5 重视社区参与 |
5.6 完善培训机制,培育和吸引人才 |
5.7 加大旅游宣传,塑造旅游形象 |
6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广东丹霞山生态旅游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生态旅游 |
2.1.1 生态旅游的概念 |
2.1.2 生态旅游的内涵 |
2.1.3 生态旅游的特点 |
2.1.4 生态旅游的结构和功能 |
2.2 相关概念辨析 |
2.2.1 生态旅游与传统大众旅游 |
2.2.2 生态旅游与自然旅游 |
2.2.3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 |
2.3 生态旅游发展理论研究 |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2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3.3 景观生态学理论 |
第三章 丹霞山风景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
3.1 研究区域背景 |
3.1.1 地理位置 |
3.1.2 社会经济 |
3.1.3 历史文化 |
3.1.4 政策环境 |
3.2 丹霞山生态旅游发展状况 |
3.2.1 丹霞山主要生态旅游资源 |
3.2.2 丹霞山生态旅游发展概况 |
3.2.3 丹霞山风景区生态旅游市场历史发展 |
3.3 丹霞山风景区生态旅游产业市场分析 |
3.3.1 客源市场调查 |
3.3.2 客源市场分析 |
3.3.3 结论 |
第四章 丹霞山风景区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 |
4.1 丹霞山风景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
4.1.1 地质景观吸引力的优势 |
4.1.2 原始生态环境的优势 |
4.1.3 区域交通的优势 |
4.1.4 口碑形象的优势 |
4.1.5 客源市场的优势 |
4.1.6 区域资源互补的优势 |
4.2 丹霞山风景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劣势分析 |
4.2.1 农村经济与社区发展滞后 |
4.2.2 管理力度不足 |
4.2.3 景区宣传力度不足 |
4.2.4 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接待能力一般 |
4.2.5 产业链条延伸短 |
4.3 丹霞山风景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机会分析 |
4.3.1 市场需求潜力大 |
4.3.2 政策扶持 |
4.3.3 品牌建设的影响力 |
4.3.4 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 |
4.4 丹霞山风景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威胁分析 |
4.4.1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的威胁 |
4.4.2 多样化旅游需求的威胁 |
4.4.3 传统旅游产业的竞争威胁 |
4.4.4 乡村无序建设的威胁 |
4.4.5 生态旅游发展在我国处于不成熟阶段 |
第五章 丹霞山风景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 |
5.1 丹霞山风景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战略 |
5.1.1 指导思想 |
5.1.2 战略定位 |
5.1.3 发展原则 |
5.2 丹霞山风景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 |
5.2.1 加强保护和宣传教育 |
5.2.2 实施可持续的管理措施,提升管理能力 |
5.2.3 开拓生态旅游线路和旅游项目,提升景区吸引力 |
5.2.4 大力开展生态旅游宣传促销 |
5.2.5 构建完善的生态旅游产业链 |
5.2.6 控制景区内环境破坏和污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录:丹霞山生态旅游调查问卷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四、湄江水上画廊风景名胜区(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旅游视角下黄山市乡村景观吸引力研究[D]. 彭杨莹.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 [2]东方市绿道网络规划研究[D]. 张燕美.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2020(01)
- [3]赣州南武当山丹霞地貌景观特征及其旅游开发研究[D]. 管文娟. 东华理工大学, 2019(01)
- [4]基于旅游需求理论的崀山旅游产品结构优化研究[D]. 黄艳玲.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2)
- [5]旅游景区可获得性评价方法研究 ——以八个典型城市为例[D]. 邓纯纯.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6]中国电影中的长江叙事[D]. 韩善玲.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7]基于分形理论的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旅游吸引物空间结构特征研究[D]. 丁梦云. 重庆师范大学, 2017(06)
- [8]桂林市户外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 张允岩. 广西师范大学, 2017(07)
- [9]韩江生态旅游开发战略研究[D]. 郭晓棘. 华南农业大学, 2016(05)
- [10]广东丹霞山生态旅游发展研究[D]. 刘美玲.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