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血脂影响的观察

针灸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血脂影响的观察

一、针灸对中风后偏瘫肩痛者血脂影响的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李贝贝[1](2021)在《雷火神针联合针刺治疗中风后肩痛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观察雷火神针联合针刺治疗中风后肩痛的临床疗效,为雷火神针联合针刺治疗中风后肩痛的进一步研究做基础。方法:将62例中风后肩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雷火神针联合针刺组)、对照组(针刺组)。在3个疗程的康复治疗和基础治疗下,对照组31例采用常规针刺疗法,治疗组3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雷火神针治疗。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简化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肌骨超声各项测量值进行评估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1.VAS值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分:2.87±1.12比3.52±0.90,P<0.05)。2.简化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简化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分:23.03±8.95比16.97±10.43,P<0.05)。3.肌骨超声各项评分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肌骨超声对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积液深度、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厚度、肩胛下肌腱厚度、肩峰至大结节间距测量值均减低,且治疗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mm:1.50(0.60)比4.05(3.02)、2.50(0.23)比3.20(0.82)、4.15(0.60)比4.60(0.50)、23.65(8.98)比26.40(10.53),均P<0.05}。4.总有效率比较结果:雷火神针联合针刺组治疗中风后肩痛总有效率为93%,针刺组为80%。结论:1.在改善中风后肩痛患者肩痛程度、上肢功能活动以及改善患肢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积液深度、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厚度、肩胛下肌腱厚度、肩峰至大结节间距测量值方面,雷火神针联合针刺比单用针刺治疗中风后肩痛效果更显着;雷火神针联合针刺组总有效率要优于针刺组。4.雷火神针与针刺联合,可以起到协同作用,发挥更好的疗效。

徐慧敏[2](2021)在《针刺结合中药外敷治疗中风后肩痛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针刺结合中药外敷治疗中风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显效机理,为临床治疗中风后肩痛提供更多选择。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中风后肩痛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中药外敷组和针药组,每组各30例。在治疗过程中,针刺组、针药组各脱落1例,最后完成88例。三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分组治疗。针刺组予以针刺治疗;中药外敷组予以中药外敷覆盖于患侧肩部疼痛部位;针药组予以针刺结合中药外敷治疗。三组患者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连续6次,共治疗4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运用肩关节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评定量表、血清IL-1β测定值对三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估,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基线资料及治疗前疗效评价指标比较:三组基线资料具有均衡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肩关节功能评定、Fugl-Meyer评定、血清IL-1β测定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组均可比;2.组内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的肩关节功能评定、Fugl-Meyer评定、血清IL-1β测定值前后比较,结果有显着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表明三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状态;3.组间比较:针刺组与中药外敷组治疗后的评分结果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针药组与针刺组评分结果比较,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针药组与中药外敷组评分比较,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说明针药组疗效与其他两组相比更能显着改善患者肩关节疼痛;4.疗效比较:针刺组的总有效率为62.07%,中药外敷组的总有效率为66.67%,针药组总有效率为93.31%,三组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针药组的总有效率明显大于针刺组及中药外敷组。结论:针药组通过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降低患者血清IL-1β水平,达到减轻肩关节疼痛的目的,且疗效明显优于针刺组和中药外敷组,值得临床应用。

袁伟渠[3](2021)在《针刺对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及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价“调任通督”针刺法对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缺血性中风患者肠道菌群特点和“调任通督”针刺法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肠道菌群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第一部分临床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深圳市中医院缺血性中风患者作为研究队列,以“调任通督”针刺法作为暴露因素,按照是否使用针刺治疗分为针刺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康复训练联合基础治疗,针刺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调任通督”针刺法,疗程共为6周,留存治疗前后粪便标本。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改良Rankin量表作为疗效评价指标,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采用不良反应、不良事件对患者进行安全性评价。第二部分肠道菌群研究,在前期临床研究基础之上,招募非中风志愿者,采集肠道粪便标本,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从缺血性中风患者肠道菌群样本库中抽取30份粪便样本,分析缺血性中风患者与非中风人群的肠道菌群差异;在前期临床研究基础之上,抽取中医证型所占比重最高的两种,分析不同中医证型缺血性中风患者肠道菌群差异;分析治疗前后针刺组和对照组肠道菌群变化特点,探讨“调任通督”针刺法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第一部分临床研究,治疗前针刺组(n=127)与对照组(n=56)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SS-QOL评分、改良Rankin量表评级组间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针刺组、对照组NIHSS评分较前均有明显下降,组内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组间NIHSS评分比较及治疗前后组间差值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针刺组、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较前均有明显提高,组内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针刺组Barthel指数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差值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针刺组、对照组SS-QOL评分较前均有明显提高,组内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针刺组SS-QOL评分、SS-QOL评分差值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针刺组、对照组改良Rankin量表评级较前均有明显下降,组内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针刺组平均秩和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安全性指标未见明显异常。第二部分肠道菌群研究,缺血性中风患者(n=30)与非中风人群(n=30)肠道菌群优势菌门构成一致,但优势菌门相对丰度存在显着性差异。缺血性中风患者与非中风人群肠道菌群优势菌属构成不一致,相对丰度比较有显着性差异的菌属共有52种。应用LEfSe分析挖掘出缺血性中风患者53个潜在生物标记物。气虚血瘀证与痰瘀阻络证肠道菌群优势菌门、优势菌属构成一致,优势菌门、优势菌属相对丰度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黏胶球形菌门、蓝藻菌门两个罕见菌门是气虚血瘀证特征性菌门。相对丰度比较有显着差异的菌属共有12种。应用LEfSe分析挖掘出气虚血瘀证7个潜在生物标记物,痰瘀阻络证20个潜在生物标记物。治疗前后针刺组肠道菌群相对丰度组内比较有显着性差异的菌门共有2种、菌属共有18种。应用DESeq2差异表达分析,针刺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组内比较,显着下调厚壁菌门、放线菌门等4个菌门;显着上调氨基酸球菌属、巨球型菌属、巨单胞菌属等17个菌属,显着下调放线菌属、魏斯氏菌属、不动杆菌属等20个菌属。治疗后针刺组(n=18)与对照组(n=18)组间比较,显着上调疣微菌门、艾克曼菌属、未分类的拟杆菌门,显着下调霍尔德曼氏菌。应用肠道菌群Picrust功能预测分析,治疗后针刺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共有353个蛋白基因存在显着差异,聚糖生物合成与代谢、溶酶体、糖胺聚糖降解、糖鞘脂的生物合成-神经节系列、细胞抗原、类固醇激素的生物合成等代谢通路存在显着差异。结论:1、“调任通督”针刺法联合常规治疗在改善Barthel指数评分、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方面优于单纯常规疗法,更能有效改善中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更能显着降低中风患者的残障残疾水平,且安全性良好。2、缺血性中风患者与非中风人群存在显着肠道菌群结构差异,缺血性中风患者的有益菌属相对丰度显着低于非中风人群,如Blautia菌属、罗斯拜瑞氏菌属、粪杆菌属等,存在区别缺血性中风患者和非中风人群的潜在生物标记物。3、缺血性中风患者气虚血瘀证与痰瘀阻络证存在显着肠道菌群结构差异,黏胶球形菌门、蓝藻菌门是气虚血瘀证特征性菌门,存在区别不同中医证型的潜在生物标记物。4、“调任通督”针刺法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上调疣微菌门、艾克曼菌属和抑制溶酶体代谢可能是“调任通督”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作用机制。

系梦琪[4](2020)在《电针对脑缺血大鼠SVZ区Nestin和PCNA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观察电针对脑缺血大鼠行为学,脑组织形态以及缺血侧侧脑室室管膜下区(subventricular zone,SVZ)的巢蛋白(Nestin)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表达的影响。(2)观察电针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血脂,行为学,脑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探索电针对模型大鼠SVZ和缺血半暗带的Nestin、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一:2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1组、电针2组。电针1组电针双侧“丰隆”(2/100 Hz,1-3 mA),每天1次,连续治疗7天;第8天,电针1、2组和模型组用50%FeCl3滤纸贴敷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20分钟造成脑血栓模型,术后电针1、2组电针“丰隆”、“百会”,每天1次,连续7天。术后24小时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NDS)进行行为学检测,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观察缺血半暗带组织形态,免疫组化法检测术后1、7天缺血侧SVZ区Nestin和PCNA的表达。实验二:41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高脂饲料喂养组(high fat diet,HFD),HFD大鼠用高脂饲料喂养42天造成高脂血症模型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1组、电针2组。电针1组电针双侧“丰隆”(2/100 Hz,1-3 mA),每天1次,连续7天。第50天,电针1、2组和模型组用50%FeCl3滤纸贴敷MCA 20分钟造成脑缺血,术后电针1、2组电针“丰隆”、“百会”,每天1次,连续14天。用NDS评定行为学变化,生物化学法检测血脂四项,HE染色观察缺血半暗带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缺血侧SVZ、缺血半暗带Nestin和PCNA的表达。结果:实验一:(1)行为学:术后24小时,模型组动物出现饮食减少,体重减轻,右侧前肢屈曲,原地转圈的症状。与模型组比较,电针1、2组NDS明显降低(P<0.05),神经缺损症状减轻。(2)脑组织形态:脑缺血后1天,模型组神经元排列散乱,细胞核固缩,细胞周围间隙扩大,部分血管红细胞渗出。电针治疗后,缺血半暗带空泡变性减少,组织形态趋于正常。(3)免疫组化结果:假手术组SVZ区Nestin阳性表达较少。与假手术比较,术后1、7天模型组SVZ区Nestin面密度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1、2组侧脑室背外侧角Nestin表达均增高,从术后1天(电针1组P<0.01,电针2组P<0.05)持续至术后7天(P<0.01),两个电针组侧脑室外侧壁Nestin表达在术后1天升高(P<0.01),术后7天升高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缺血术后1天,与模型组比较,电针1组侧脑室背外侧角PCNA面密度升高(P<0.01)。电针1、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趋势上电针1组高于电针2组。实验二:(1)行为学:脑缺血后24小时,模型组大鼠出现体重减轻,右侧前肢屈曲,向右侧转圈等症状,NDS评分较高。与模型组比较,电针1、2组NDS评分均有所降低(P<0.05),电针1组比电针2组神经缺损症状减轻更为明显。(2)血脂:脑缺血后1、7、14天模型组TC、LDL升高(P<0.05),HDL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术后14天电针1组TC、LDL降低(P<0.05),HDL升高(P<0.01);电针2 组 LDL 降低(P<0.01),HDL 升高(P<0.05)。(3)脑组织形态:假手术组皮层和纹状体神经元均匀分布、结构完整,与正常组形态基本一致。模型组缺血半暗带神经元大量坏死,细胞核固缩,可见大量空泡样结构,血管中有红细胞渗出,组织形态整体上呈脑缺血改变。电针治疗后,正常神经元明显增多,细胞形态接近正常。(4)Nestin免疫组化结果:在侧脑室背外侧角,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Nestin面密度在术后1、7天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术后1、7、14天电针1组(P<0.01)和电针2组(P<0.05)Nestin面密度均增加。电针1组Nestin面密度高于电针2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侧脑室外侧壁,模型组Nestin表达在术后1、7天(P<0.01)和14天(P<0.05)均增加。与模型组比较,电针1组Nestin面密度在术后1、7天增高(P<0.05),电针2组仅在术后7天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1组Nestin阳性表达较电针2组更为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缺血半暗带,模型组Nestin表达在术后1、7、14天均显着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1组Nestin面密度在术后1、7天增高(P<0.05),电针2组在术后14天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1组Nestin阳性表达较电针2组更为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PCNA免疫组化结果:在侧脑室背外侧角,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缺血侧侧脑室背外侧角PCNA面密度在术后1天(P<0.01),7天(P<0.05)均升高。与模型组比较,电针1组PCNA面密度在术后1、7、14天均增高(P<0.01),电针2组仅在术后7天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侧脑室外侧壁,模型组PCNA表达在术后1、7天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1组PCNA面密度在术后1天(P<0.05),术后7、14天(P<0.01)均增高,电针2组仅在术后14天增高(P<0.01)。在缺血半暗带,模型组PCNA表达在术后1、7、14天均显着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术后1、7、14天,电针1组(P<0.01)和电针2组(P<0.05)PCNA面密度均增高。电针1组PCNA阳性表达比电针2组更为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电针“丰隆”、“百会”可以改善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减轻缺血性脑损伤,促进SVZ区Nestin和PCNA的表达,达到脑损伤后神经修复的目的;在脑缺血前就进行电针干预效果更理想。(2)电针“丰隆”、“百会”可以调节血脂代谢,改善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缺血半暗带的组织形态,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在高血脂阶段电针“丰隆”,脑缺血后电针“丰隆”、“百会”效果更佳。(3)电针可能通过促进SVZ区神经干细胞在高脂血症-脑缺血损伤中的增殖来改善大脑的修复和再生。

范馨维[5](2020)在《交替取穴电针治疗风痰阻络型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课题运用交替取穴配合电针治疗风痰阻络型脑梗死急性期,通过观察其近期临床疗效,以期为风痰阻络型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综合治疗方案,找到一种简便易行且疗效显着的治疗方法,从而为交替取穴在风痰阻络型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应用中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交替取穴组)、对照组A(常规取穴组)、对照组B(常规西医治疗组),每组30人,三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所用穴位分为2组,采用交替取穴的方法,每天选取其中一组穴位进行治疗,1天1次,10次为一个疗程,共进行2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1天。对照组A所用穴位为治疗组的患侧穴位,其余治疗同治疗组。对照组B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主要按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制定的脑梗死急性期治疗方案内科西医常规治疗。2个疗程结束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均根据1996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疗效评定标准,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以及临床疗效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来评价治疗组治疗风痰阻络脑梗死在临床治疗上是否具有优势及可行性。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经统计分析后无显着差(P>0.05),具有可比性。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与治疗前相比,3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都较前有明显恢复,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常规取穴组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3.3%,治疗组与两个对照组之间的比较P值均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个对照组之间的比较P值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可以改善中风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交替取穴针法较常规取穴法更能提高中风急性期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是一种安全性高、临床疗效好、且易于推广的方法。

张崇毅[6](2020)在《黄帝内针结合新Bobath技术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黄帝内针的理论渊源及传承的理法核心进行探讨与梳理,并观察黄帝内针在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为黄帝内针的进一步推广以及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康复方案提供更多思路。方法:本研究筛选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法以1:1的比例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全部予改善脑循环、营养脑神经、调控血压、调血脂、调血糖等常规神经内科对症治疗。在常规神经内科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仅予新Bobath技术开展康复治疗,治疗组则给予黄帝内针结合新Bobath技术的康复方案。两组的新Bobath技术采取相同手法,治疗组的黄帝内针治疗方案根据该针法的理法原则,按照辨六经、分三焦、明阴阳、寻阿是穴的操作路径,针刺穴位选定足太阳经跗阳穴、足少阳经悬钟穴、足阳明经下巨虚穴、足太阴经三阴交穴。两组患者的疗程均2周为一个疗程,每周治疗6天,星期日除外,共4周。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各疗程后,予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疼痛指数、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估上肢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通过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1、VAS评分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两组患者组内第1疗程和第2疗程间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不同疗程的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异;但治疗组不同疗程的疼痛指数改善均比对照组明显(P<0.05),说明采用黄帝内针联合新Bobath技术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疼痛改善要优于单纯使用新Bobath技术。2、FMA评分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上肢运动功能均较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两组患者组内第1疗程和第2疗程间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不同疗程的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异;但治疗组不同疗程的上肢运动功能提升均比对照组明显(P<0.05),说明采用黄帝内针联合新Bobath技术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上肢运动功能提升要优于单纯使用新Bobath技术。3、MBI评分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两组患者组内第1疗程和第2疗程间的比较,均P<0.05,说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不同疗程的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异;但两组间的疗程进行比较时,第1疗程后两组间比较P>0.05,第2疗程后两组间比较,P<0.05,说明第1疗程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方面未见明显差异,经过第2疗程后,治疗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优于对照组。综合以上情况,提示在治疗的前期采用黄帝内针联合新Bobath技术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与单纯运用新Bobath技术差异不大,但后续的改善情况则更为突显。结论:1、黄帝内针结合新Bobath技术与单纯运用新Bobath技术均能够改善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疼痛以及提高上肢运动功能能力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但黄帝内针结合新Bobath技术的治疗组疗效优于单纯运用新Bobath技术的对照组。2、随着疗程的增加,黄帝内针结合新Bobath技术的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更为突出。

王雪男[7](2020)在《腹针联合Bobath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腹针疗法联合Bobath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为腹针疗法联合Bobath疗法的应用及推广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60例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脑病针康病区住院部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肩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者。按入院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脑卒中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Bobath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腹针疗法。观察周期为4周,这期间两组患者每天接受1次治疗,每周6天。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评定两组患者以下4个指标:视觉模拟评分(VAS)、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改良巴氏指数(MBI),疗程结束后分别评价两组患者有效率。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肩部疼痛减轻程度、上肢运动功能及灵活性、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综合评价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经过4周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未出现脱落病患。经过数据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病程、肩痛部位以及卒中类型等一般资料的均衡性比较中P值均大于0.05,无统计学意义。通过4周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VAS、FMA、PROM以及MBI评分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疗效(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针结合Bobath疗法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的肩痛症状,促进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张玉国[8](2020)在《筋针结合刺血疗法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的主要目的是研究中医康复技术对中风后上肢痉挛影响,通过对筋针结合刺血疗法与常规康复疗法两种方法的观察,比较其对中风后上肢痉挛的疗效差异,探索筋针结合刺血疗法对中风后上肢痉挛临床疗效的影响,以及在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的恢复上是否存在优势,为中医康复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本课题研究方法采用单盲法,将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二部康复科来诊或住院的患者,共72例;根据其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筋针结合刺血疗法;对照组采用康复治疗法。治疗3个疗程后,对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临床痊愈人数为:7例,显效人数为:4例,有效人数为:14例,无效人数为:7例;对照组在治疗后,临床痊愈人数为:3例,显效人数为:0例,有效人数为:16例,无效人数为:11例。前者总有效率为78.13%,后者总有效率63.33%。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构成的比较结果为:Z=-2.632,P=0.008,P<0.05,两组治疗后结果有显着差异。在日常生活能力(MBI)方面,治疗组积分为76.09±18.62,对照组积分为61.40±24.48,Z=-2.355,P=0.019,P<0.05,两组有显着差异。在运动功能方面,治疗组为47.23±23.80,对照组为33.22±21.67,T=-2.329,P=0.023,P<0.05,两组有显着差异。结论:在康复治疗训练的同时运用筋针结合刺血疗法,在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方面,比单纯运用常规康复治疗法其疗效更优;筋针结合刺血疗法,不仅能够有效缓解中风后上肢痉挛患者的肌张力,还能有效改善中风后上肢痉挛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和运动功能。

赵蕾[9](2020)在《电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偏瘫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电针结合运动疗法对中风偏瘫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上肢Fugl-Meyer(FMA)、肌力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探讨电针结合运动疗法对中风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治疗作用。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结合运动疗法组(治疗组)和普通针刺结合运动疗法组(对照组),两组各36例,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与运动疗法治疗,留针30min次/日,6次/周,治疗4周。入组前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上肢功能给予康复评估:对于患侧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采用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ugl-Meyer(FMA);采用肌力六级分级法(Lovett肌力分级)对患侧上肢的肌力评定;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Barthel(BI)指数对患者ADL进行评定。治疗4周后,对治疗前后Fugl-Meyer(FMA)评分、上肢肌力分级以及Barthel(BI)指数评分进行统计。数据利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与分析。结果(1)基线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表性质等方面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侧上肢FMA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间患侧上肢F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组内治疗前后患侧上肢FMA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4周后,两组间患侧上肢FMA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侧上肢肌力Lovett分级比较治疗前,两组间患侧上肢Lovett肌力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组内治疗前后患侧上肢Lovett肌力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4周后,两组间患侧上肢Lovett肌力分级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间患者Barthe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组内治疗前后患者Barthel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4周后,两组间患者Barthel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电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偏瘫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可显着提高患侧上肢FMA以及Barthel指数评分,疗效优于普通针刺结合运动疗法。(2)电针结合运动疗法与普通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偏瘫上肢运动功能障碍,两组间在改善患者上肢肌力方面无明显差异,其原因可能与治疗时间有一定的关系。

卢尹凤[10](2020)在《电针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中风后肩痛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课题旨在观察电针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对中风后肩痛患者肩痛程度、上肢活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探索对本病安全、有效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技术,为临床提高中风后肩痛患者的康复疗效和生活质量提供一种新思路。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中风后肩痛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以接受常规西医内科及常规康复治疗为基础,观察组采用电针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对照组采用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每天1次,每周治疗5次,周六周日休息,连续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VAS、FMA和BI评分,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1.病例完成情况:本研究共观察中风后肩痛患者60例,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发生,最后60例患者均完成全部研究。2.一般资料:两组的年龄、性别、病程、病性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3.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降低明显(P<0.05)。4.治疗前两组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M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5.治疗前两组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I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共30人,治疗后有效28人,无效2人,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共30人,有效22人,无效8人,总有效率73.33%;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情况均改善,但观察组临床疗效更为显着(P<0.05)。结论:1.电针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经皮神经电刺激两种方法都减轻中风后肩痛患者肩痛程度,改善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电针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较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对改善肩痛、上肢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的效果更佳。3.电针和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应用的总体疗效优于单一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两者结合,丰富中风后肩痛的康复手段,提高疗效,充分体现了针刺和电刺激结合的优势。

二、针灸对中风后偏瘫肩痛者血脂影响的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针灸对中风后偏瘫肩痛者血脂影响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雷火神针联合针刺治疗中风后肩痛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病例选择
2.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项目
    2.4 数据分析
3.结果
    3.1 一般资料比较结果
    3.2 治疗结果
    3.3 安全性观察
4.讨论
    4.1 中医对本病的认识
    4.2 现代医学对中风后肩痛的认识
    4.3 雷火神针治疗本病的机理
    4.4 针刺治疗本病的机理
5.疗效分析
6.结论
7.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VAS)
    附录B: 肌骨超声量化表
    附录C: 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表
    附录D: 综述 中医治疗中风后肩痛临床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2)针刺结合中药外敷治疗中风后肩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主要缩略词表
前言
1.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结果
4.安全性分析
5. 讨论
6.问题与展望
7.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综述 针灸治疗中风后肩痛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B:肩关节功能评定量表
    附录 C: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致谢
作者简介

(3)针刺对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及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中风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1.1.1 中医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
        1.1.2 中医药对中风的治疗概况
        1.1.3 小结
    1.2 中风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2.1 中风的流行病学研究
        1.2.2 中风发病的危险因素
        1.2.3 缺血性中风的治疗与康复
        1.2.4 小结
    1.3 肠道菌群与缺血性中风危险因素的联系
        1.3.1 肠道菌群与高血压
        1.3.2 肠道菌群与2型糖尿病
        1.3.3 肠道菌群与高脂血症
        1.3.4 肠道菌群与吸烟
        1.3.5 肠道菌群与酒精摄入
        1.3.6 肠道菌群与不合理膳食
        1.3.7 小结
    1.4 针灸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1.4.1 针灸调控肠道菌群的中医基础理论
        1.4.2 针灸调控肠道菌群治疗神经系统疾病
        1.4.3 针灸调控肠道菌群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1.4.4 针灸调控肠道菌群治疗内分泌系统疾病
        1.4.5 小结
第二章 “调任通督”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案
        2.2.1 研究设计
        2.2.2 受试者选择及分组
        2.2.3 样本量计算
        2.2.4 偏倚控制
        2.2.5 病例选择
        2.2.6 干预措施
        2.2.7 观察指标
    2.3 统计分析
    2.4 伦理学要求
    2.5 结果
        2.5.1 研究入组、脱落及研究完成情况
        2.5.2 基线情况
        2.5.3 疗效评价
        2.5.4 安全性指标及基础治疗情况
    2.6 讨论
        2.6.1 队列研究在中风临床疗效评价中的意义
        2.6.2 中风中医病因病机
        2.6.3 “调任通督”针刺法在中风的运用
        2.6.4 “调任通督”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分析
第三章 缺血性中风患者肠道菌群特点及针刺对肠道菌群影响
    3.1 病例选择
        3.1.1 研究对象
        3.1.2 纳入标准
        3.1.3 排除标准
        3.1.4 样本要求及采集
        3.1.5 技术路线图
        3.1.6 实验步骤
        3.1.7 生物信息学分析
        3.1.8 统计学处理
    3.2 结果
        3.2.1 一般信息
        3.2.2 菌群物种注释、菌群分类学分析及组别注释
        3.2.3 缺血性中风组与非中风组肠道菌群差异
        3.2.4 不同中医证型缺血性中风肠道菌群差异
        3.2.5 治疗前针刺组与对照组肠道菌群差异
        3.2.6 治疗前后针刺组肠道菌群差异
        3.2.7 治疗前后对照组肠道菌群差异
        3.2.8 针刺组、对照组肠道菌群DESeq2差异表达分析
    3.3 讨论
        3.3.1 缺血性中风患者的肠道菌群特点
        3.3.2 不同中医证型缺血性中风患者肠道菌群特点
        3.3.3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调任通督”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作用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致谢
附件

(4)电针对脑缺血大鼠SVZ区Nestin和PCNA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综述一 内源性神经干细胞与脑缺血的研究进展
    1 正常脑组织NSCs的表达
    2 脑缺血后NSCs的表达
    3 针灸对脑缺血后NSCs的影响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针灸治疗脑缺血的研究进展
    1 中医对脑缺血的认识
    2 针灸治疗脑缺血的临床疗效研究
    3 针灸治疗脑缺血的机制研究
    4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实验一 电针对脑缺血大鼠Nestin和PCNA表达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仪器
        1.3 实验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
        2.2 模型制备
        2.3 穴位选择
        2.4 电针操作方法
        2.5 取材
        2.6 指标检测及方法
        2.7 统计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行为学结果
        3.2 HE染色结果
        3.3 Nestin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3.4 PCNA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4 讨论
        4.1 脑缺血模型
        4.2 选穴依据
        4.3 观察部位选择
        4.4 指标选择的意义
        4.5 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二 电针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Nestin和PCNA表达影响的探索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动物和分组
        2.2 模型制备
        2.3 穴位选择
        2.4 电针操作方法
        2.5 取材
        2.6 指标检测及方法
        2.7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行为学结果
        3.2 血脂结果
        3.3 HE结果
        3.4 Nestin免疫组化结果
        3.5 PCNA免疫组化结果
    4 讨论
        4.1 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
        4.2 穴位选择依据
        4.3 结果分析
综合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交替取穴电针治疗风痰阻络型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中医对脑梗死的认识
        1.1 中医对脑梗死病因病机的认识
        1.1.1 唐宋以前,以“外风”立论
        1.1.2 金元时期,倡导“内风”
        1.1.3 明清至近代,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逐步全面
        1.1.4 现代中风病因病机学说日趋完善
        1.2 中医对脑梗死的治疗
        1.2.1 中药治疗
        1.2.2 针灸治疗
    2 西医对脑梗死的认识
        2.1 脑梗死的病因
        2.2 脑梗死分型
        2.3 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
        2.3.1 改善脑部血液循环
        2.3.2 他汀类药物治疗
        2.3.3 神经保护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中医诊断标准
        1.2.1 中风中医诊断标准
        1.2.2 病类诊断标准
        1.2.3 中风病证类诊断标准
        1.3 西医诊断标准
        1.4 入选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2 治疗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案
        2.2.1 治疗组(交替取穴组)治疗方法
        2.2.2 对照组A(常规取穴组)治疗方法
        2.2.3 对照组B(常规西医治疗组)治疗方法
        2.2.4 针灸注意事项
    3 观察指标
        3.1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评分)
        3.2 研究时点
        3.3 统计学方法
    4 结果
        4.1 不良反应
        4.2 一般情况比较
        4.2.1 三组患者的性别比较
        4.2.2 三组患者的年龄比较
        4.2.3 三组患者的病程比较
        4.3 治疗结果比较
        4.3.1 三组患者NDS评分比较
        4.3.2 三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各项指标评分的比较
        4.3.3 三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BI指数)评分比较
        4.3.4 三组患者BI指数各项指标评分的比较
        4.3.5 三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
        4.4 小结
    5 讨论
        5.1 立题依据
        5.2 中风病的选穴规律
        5.3 穴位分析
        5.4 穴位耐受性的研究
        5.5 电针治疗脑梗死的机制研究
        5.6 研究结果的分析
        5.7 本研究的创新点
        5.8 存在问题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电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6)黄帝内针结合新Bobath技术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中国传统医学对中风的认识
        1.1 中风病名的由来
        1.2 中风的认识发展时期
    2 中国传统医学对偏瘫后肩痛的认识
    3 中风与偏瘫后肩痛的病因病机分析
        3.1 中风的病因病机
        3.2 中风后偏瘫肩痛的病因病机
    4 中国传统医学对中风后偏瘫肩痛的治疗
        4.1 中药内服治疗
        4.2 针灸治疗
        4.3 手法治疗
        4.4 中药熏蒸治疗
    5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及卒中后偏瘫肩痛的认识
        5.1 脑卒中分类
        5.2 脑卒中流行病学分析
        5.3 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发病机制
        5.4 现代医学的治疗研究
    6 黄帝内针的理论探讨
        6.1 中道思想的发展
        6.2 中道思想在黄帝内针中的运用
        6.3 阴阳观念的认识与运用
        6.4 定位在黄帝内针中的重要意义
        6.5 导引在黄帝内针中的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终止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资料收集
        2.2 治疗方案
    3 疗效评价标准
    4 统计学方法
    5 研究结果
        5.1 一般资料比较
        5.2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
        5.3 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比较
        5.4 改良 Barthel 指数评分(MBI)比较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1 研究结果分析
        1.1 一般资料的比较分析
        1.2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比较分析
        1.3 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的比较分析
        1.4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MBI)的比较分析
    2 讨论
        2.1 新Bobath概念
        2.2 黄帝内针与新Bobath相结合的意义
        2.3 安全性问题
        2.4 存在的不足
        2.5 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中西医结合康复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7)腹针联合Bobath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收集资料
        1.1.1 病例来源
        1.1.2 病例分组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病例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信息采集
        2.2 治疗方案
        2.2.1 基础治疗
        2.2.2 对照组
        2.2.3 观察组
        2.2.4 疗程
        2.3 观察指标
        2.3.1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2.3.2 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
        2.3.3 被动关节活动度评分法(PROM)
        2.3.4 改良巴氏指数(MBI)
        2.3.5 有效率
        2.4 统计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基线比较
        3.2 疗效比较
        3.2.1 两组患者治疗前VAS、FMA、MBI以及PROM评分比较
        3.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3.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A评分比较
        3.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ROM评分比较
        3.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BI评分比较
        3.2.6 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1 祖国医学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认识
        1.1 中医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起源
        1.2 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病因病机
        1.3 祖国医学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治疗
        1.3.1 中药治疗
        1.3.2 针刺治疗
        1.3.3 推拿治疗
        1.3.4 其他治疗
    2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研究
        2.1 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
        2.2 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评估
        2.3 肩关节的结构解剖
        2.4 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发病机制
        2.4.1 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
        2.4.2 软组织损伤
        2.4.3 肩关节半脱位
        2.4.4 肌张力异常因素
        2.4.5 中枢神经因素
        2.4.6 外周神经因素
        2.4.7 误用综合征
        2.4.8 其他因素
        2.5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治疗
        2.5.1 良肢摆放
        2.5.2 运动疗法
        2.5.3 物理因子疗法
        2.5.4 药物治疗
        2.5.5 手术治疗
        2.5.6 其他疗法
        2.6 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预后
    3 腹针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研究进展
        3.1 腹针疗法的起源和作用机理
        3.2 腹针疗法的特点
        3.3 腹针疗法的针刺要求
        3.4 腹针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治疗
    4 Bobath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作用
        4.1 Bobath疗法的起源及概念
        4.2 Bobath疗法的技术要点
        4.2.1 RIP反抑制模式
        4.2.2 控制关键点
        4.2.3 Bobath握手
        4.3 Bobath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治疗
第三部分 讨论与分析
    1 研究结果分析
        1.1 一般资料分析
        1.2 临床疗效分析
        1.2.1 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肩痛症状
        1.2.2 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价上肢运动功能
        1.2.3 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评价肩关节活动度
        1.2.4 改良巴氏指数(MBI)评价日常生活能力
        1.2.5 有效率分析
    2 腹针选穴分析
    3 Bobath疗法联合腹针疗法的目的
    4 安全性问题
    5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中西医结合康复研究近况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8)筋针结合刺血疗法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第一章 中医治疗中风后痉挛的文献研究
        1 中医对痉挛的认识
        2 中医对中风后痉挛的治疗
        3 存在问题
    第二章 现代医学治疗中风后痉挛的文献研究
        1 现代医学对痉挛的认识
        2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痉挛的治疗
        3 存在问题
临床研究
    第一章 临床资料和实验方法
        1 临床资料
        2 治疗方法
        3 临床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
        4 数据统计
    第二章 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研究结果
        2 临床研究结果
    第三章 讨论
        1 筋针疗法的理论依据
        2 刺血疗法的理论依据
        3 疗效分析
        4 存在问题及分析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9)电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偏瘫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技术路线图
2.结果分析
    2.1 基线资料
    2.2 两组患侧上肢FMA评分比较
    2.3 两组患侧上肢Lovett肌力分级比较
    2.4 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3.讨论
4.结论
5.存在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课题与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10)电针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中风后肩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中医对中风后肩痛的认识
        1.1 中风后肩痛的病名溯源
        1.2 中风后肩痛的病因病机
    2.西医对中风后肩痛的认识
        2.1 肩关节的解剖结构
        2.2 病因与发病机制
    3.中医治疗中风后肩痛的进展
        3.1 针灸治疗
        3.2 中药治疗
        3.3 推拿治疗
        3.4 其他适宜技术
    4.西医治疗中风后肩痛的进展
        4.1 药物治疗
        4.2 物理因子治疗
        4.3 运动疗法
    5.综合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退出(脱落)标准
        1.7 意外事件处理
    2.研究方法
        2.1 研究设计及分组
        2.2 治疗方案
        2.3 观察指标
        2.4 疗效评定标准
        2.5 统计方法
    3.研究结果
        3.1 病例完成情况
        3.2 一般资料结果
        3.3 观察指标结果
        3.4 疗效分析
    4.安全性评价
第三部分 讨论
    1.针刺腧穴分析
    2.电针疗法分析
    3.TENS疗法分析
    4.观察指标的选择依据
    5.结果分析
        5.1 一般数据分析
        5.2 VAS 评分分析
        5.3 FMA 评分分析
        5.4 BI 评分分析
        5.5 总体疗效分析
第四部分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中风后肩痛的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四、针灸对中风后偏瘫肩痛者血脂影响的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雷火神针联合针刺治疗中风后肩痛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李贝贝.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针刺结合中药外敷治疗中风后肩痛的临床研究[D]. 徐慧敏.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针刺对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及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D]. 袁伟渠.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电针对脑缺血大鼠SVZ区Nestin和PCNA表达的影响[D]. 系梦琪.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交替取穴电针治疗风痰阻络型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研究[D]. 范馨维.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黄帝内针结合新Bobath技术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D]. 张崇毅.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7]腹针联合Bobath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临床研究[D]. 王雪男.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筋针结合刺血疗法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研究[D]. 张玉国.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9)
  • [9]电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偏瘫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D]. 赵蕾.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10]电针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中风后肩痛的临床研究[D]. 卢尹凤.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

标签:;  ;  ;  ;  ;  

针灸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血脂影响的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