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统计全国新增旅游产业直接就业人数(论文文献综述)
何彬灵[1](2021)在《滇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及其外部性研究》文中指出旅游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具有先导作用和强关联带动作用,受到了众多国家和地区的高度重视。滇西地区旅游产业已经实现了大发展,呈现出旅游产业集群的态势,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利用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旅游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分析工具,从跨学科的视角结合空间维度对滇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和外部性进行了研究,目的是为正在建设的大滇西旅游环线地区推进旅游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和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决策参考。本文以大滇西旅游环线的核心地区——滇西地区6个州(市)的旅游产业集群作为研究对象。第一,归纳和分析了滇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阐述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跨越式发展阶段和高质量发展阶段四个阶段滇西旅游的发展历程、差异;通过对滇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形成的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的整理和分析,对滇西地区6个州(市)旅游发展基本条件进行了深入的了解。第二,为了弥补滇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定量分析的欠缺或空白,本文从旅游产业集聚度和旅游产业关联度出发,采用了区位熵指数、空间基尼系数、空间相关性、灰色关联度模型四种定量方法,得出2008-2019年滇西地区已经形成了旅游产业集群,推进滇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的量化研究,实证了滇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程度和未来发展空间,也证实了这一产业集群具有的比较优势。第三,外部性是所有云南省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发展旅游产业集群、打造大滇西旅游环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或者说行为动机动力,将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两者结合,本文一是采用空间计量方法实证了滇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带来的经济外部性,即滇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存在空间依赖性的分析,得出本地旅游经济不仅受到当地旅游产业集群的影响,还会受到周边地区旅游产业集群和旅游经济的影响,政策制定上要考虑周边地区的溢出效应;二是论证了滇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产生的知识外部性和社会外部性,推动了滇西地区智慧旅游和电商平台的发展,提高了旅游企业在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质量细节的创新,成为世界一流的产业进行了探索;证实了社会外部性在滇西地区推动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国家国土安全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以及旅游产业集群拓展就业面,增加农民的人均收入,帮助贫困人口脱贫,消除封闭思想,加速了地区对外开放具有积极的正效应。第四,在研究的基础之上,根据云南省政府提出的打造世界一流的大滇西旅游环线产业的要求,在如何提升滇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的品质,增强旅游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发挥滇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的外部性等方面,从七个方面提出了的对策建议。
任波[2](2021)在《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及其效应研究》文中提出体育产业是“五大幸福产业”的组成部分,在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影响下,体育产业与城市化互动发展愈加强烈。探究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及其效应,在理论层面,有助于挖掘体育产业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和价值、有助于厘清体育产业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内在关联性、有助于搭建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在实践层面,有利于促进城市体育产业发展、有利于促进体育产业更好融入城市发展、有利于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良性互动发展。基于产业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相关理论,综合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抽象分析与具体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基础、域外经验、耦合机理、耦合效应、效应测度、实证分析等维度,搭建一个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及其效应分析的基本逻辑框架。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一是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是通过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现实条件、影响因素、互动内涵、联结方式等因素串联起来。其中,现实条件是体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体育产业贡献不断提升、体育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体育产业基础不断夯实、体育市场主体不断增长,以及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的不断演进。影响因素是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环境向好。互动内涵是以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为要求,以增进体育产业有效融入城市化发展为重点,以呈现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时序与空间阶段性变化为特征,以实现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高质量发展为目的。联结方式是体育产业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等,促进城市化发展;城市化通过要素流动和集聚增长等,促进体育产业发展。二是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通过互动方式、呈现形式以及评价方式3个层面体现出来。其中,互动方式是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对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的积极推动作用;城市化进程加快驱动产业规模扩大、产业贡献提升、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基础夯实、市场主体扩大。呈现形式是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评价方式是关联耦合效应评价和耦合协调效应评价。三是体育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由体育产业规模、体育产业贡献、体育产业结构、体育产业基础以及体育市场主体等5个一级指标,体育产业总产值、体育产业增加值、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体育产业吸纳就业人数、体育服务业占比、人均体育消费、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体育企业数等8个二级指标构成。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由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等4个一级指标,人均GDP、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城镇人口比重、城市人口密度、第三产业从业人口占总从业人口比重、人均拥有建成区面积、人均城市拥有道路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数、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等13个二级指标构成。在此基础上,提出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测度的2种形式,即关联耦合效应测度和耦合协调效应测度。四是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关联耦合发展态势,体现在2014—2017年为较强关联耦合阶段、2018年为中等关联耦合阶段。体育产业各子系统与城市化各子系统也存在着先增长后下降的关联耦合关系,具体体现在2014—2016年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社会城市化与体育产业的关联耦合程度呈现增长态势,2017—2018年呈现下降态势;2014—2016年体育产业规模、体育产业贡献、体育产业结构、体育产业基础、体育市场主体与城市化关联耦合呈现增长态势,2017—2018年呈现下降态势。五是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发展的耦合状况和协调状况都呈现相对较平稳变化态势,并存在2014—2018年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程度高于协调程度。2014—2018年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程度由失调发展至协调,且存在2014—2017年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类型是体育产业发展滞后型耦合协调,2018年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类型是城市化发展滞后型耦合协调。
郭强[3](2021)在《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13年以来,陕西省为解决城镇化进程落后、小城镇建设规模、设施简陋、缺乏特色等问题,相继启动了两镇建设活动,陕西省的小城镇建设进程自此开始大幅度推进。数年来,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的建设发展取得了显着成效,在显着提高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引导各类资源向贫困地区转移,不断改善贫困地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效提高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带动了陕西省小城镇的建设发展。此外,于2016年得到了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认可,并将《陕西省特色小城镇建设工作实践》印发推广全国各地。由此,本文选取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发展建设水平进行评价分析,总结其发展建设过程中的先进经验,为陕西省乃至全国各地的小城镇发展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首先,本研究对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的相关扶持政策进行了分析,梳理出了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的目标体系,结合有关文化旅游名镇的理论研究以及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的现状情况,按照两个层面评价的不同特性,分别构建了文化旅游名镇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指标体系和文化旅游名镇综合发展成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基于对现有小城镇评价方法的梳理与分析,选定了本次研究所采用的评价计算方法,分别是层次分析法、多因素综合加权评分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模型。最后,以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为实践对象,从直接建设成效和综合发展成效两方面,展开文化旅游名镇的建设发展成效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对文化旅游名镇现阶段的建设发展成效展开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研究表明,文化旅游名镇的建设发展在现阶段的确取得了较高的成效,从直接建设成效评价结果分析,文化旅游名镇的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等方面的设施建设已经基本完备,在地方多元文化传承保护和城镇特色风貌塑造方面也有着较大的提升,但在文旅产业发展和宜居生态打造方面提升相对较少。从综合发展成效评价结果分析,多数文化旅游名镇在城镇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方面建设成效相对较高,城镇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镇特色文化资源得到有效挖掘利用。但还有部分名镇在产业发展方面还较为滞后,文旅产业综合成效较差,城镇经济水平涨幅较低,还需进一步改善产业发展模式,提高文旅产业发展效率。总的来说,文化旅游名镇的建设发展,极大的推动了陕西省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进程,基本实现了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制定的建设发展目标要求,通过评价研究的结果分析,对名镇现阶段整体建设发展特征有了宏观把控,为十四五时期陕西省小城镇建设发展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刘思琪[4](2021)在《文化旅游型城镇规划建设研究 ——以榆中生态创新城为例》文中认为我国文化旅游部成立之后,正式将文化旅游纳入国家的战略决策部署及发展目标,这意味着我国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近年来,随着文旅融合政策的不断推进和公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旅游成为人们出行的第一选择,因此,建设文化旅游型城镇成为了发展文化旅游的重要一环。建设文化旅游型城镇,不仅可以大力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带动区域活力,还有助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弘扬当地特色历史文化。然而,由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不均衡,公共服务体系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和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储备还不够充裕等问题,导致我国文化旅游型城镇的发展受到较大阻力,长期处于被动阶段。因此,本文在结合国内外文化旅游型城镇发展的基础上,首先对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榆中生态创新城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文旅资源利用程度较低、交通条件薄弱、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等问题。然后通过对榆中生态创新城进行SWOT分析,得出目前的优势和劣势,发现榆中生态创新城在规划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机遇和威胁,进而根据这些分析总结出其发展思路、发展目标以及发展定位,并对其总体规划结构进行研究分析。最后,为顺应我国即将到来的文化旅游热潮,本文结合现行规划,提供了一套适合榆中县的文化旅游规划方案,为其他区域的文化旅游型城镇规划以及城镇建设提供参考。本文以榆中生态创新城为研究对象,对榆中生态创新城文化旅游的规划建设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论为以下五点:(1)对榆中生态创新城进行SWOT分析,得出其区位优势明显、自然资源及文化资源丰富等优点,并发现其现状交通条件较为薄弱、缺少水资源等劣势,结合其机遇及挑战确定规划思路,以发挥优势、解决问题为目标进行合理规划,最终选择将榆中生态创新城打造成文化旅游型城镇。城镇规划的主要目的是要发掘目前城镇存在的问题以及劣势,通过城镇规划弥补这些不足,将劣势转化为优势。(2)文化旅游型城镇建设是加快经济增长、加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并保护当地特色文化的重要方案,使榆中生态创新城在生态、文化、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融合发展,共同进步。在未来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文化旅游型城镇规划将成为首选重点方案之一。(3)根据规划方案榆中生态创新城将加强生态保护,利用研究区域范围内的众多旅游资源和生态资源发展文化旅游,带动本地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建设过程中应加强生态建设的重视程度,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使生态作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一环,从而确保城市长期稳定的发展。(4)根据未来的社会需要,榆中生态创新城将增建医院、学校、文化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从而增加常驻人口,吸引更多的游客,使社会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城镇规划需加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提升质量,将教育以及医疗设施的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带动城镇发展,激发城镇对公众的吸引力,增加定居人群数量,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5)榆中生态创新城内拥有多条铁路线,未来将建设夏官营机场,丰富的交通线路将会为游客出行提供便利条件,同时完善便捷的交通体系可以增加城市的开放程度,为榆中生态创新城的发展提供了支持。为榆中生态创新城的发展提供支持。
黄超伟[5](2021)在《旅游驱动下传统村落形态演进特征及调控策略研究 ——以黟县宏村为例》文中指出我国传统村落指的是民国时期之前所营建,保留了建造之初的选址、建筑格局风貌等村庄物质特色,又兼具了如宗族、民俗等独特的非物质文化积淀,在数百甚至上千年后的今天仍为人们所居住和服务的村落。随着二十一世纪文化遗产保护热潮。这些历史文化价值也愈发受到海内外游客青睐,而在传统村落旅游价值不断显着的过程中,资本也不断向该领域靠拢,诸多传统村落依靠旅游业进行了产业升级转型。而传统村落旅游开发过程中不断涌现的现象和问题也引发了学界的高度关注。旅游的发展是导致村落形态演进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通过大量资料整理与田野调查,对不同历史时期宏村的状态进行整合,分析了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相关指标,提炼其形态演进特征,继而通过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和层次分析法等获取了旅游因素与村落形态之间的响应测度,并基于此提出调控策略,研究指出:(1)宏村的物质形态分异特征为聚落建设用地水平显着提升,农业用地及利用强度下降,用地紧凑度下降,分形维数上升,形态趋于复杂,内部商业结构集聚度和密集程度不断提高,形成了商业中心和轴线。与旅游相关因素响应呈现出U字型曲线,其物质空间的发展响应节奏并不完全同步。(2)宏村的非物质形态分异特征为第三产业S型曲线上升,人口由流出变为流入,宏村人均年收入每年呈10%的上升趋势,门票分红占纯收入提升,且村民的文化保护意识得到了提高,对于旅游开发呈支持态度,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豪感增加。与旅游相关因素响应呈现初期快速上升后期趋于平缓的态势,表明旅游发展初期非物质形态的演进具有滞后性,在后续的过程中逐渐平稳同步协调。(3)旅游驱动下传统村落的调控应中物质形态应基于区域联动发展、产业空间协同、旅游区域划分和空间保护提升四个部分,而非物质形态调控则应保持多元主体参与、保证利益分配、加强保护意识和寻求创新转型四个部分进行。图 [22] 表 [16] 参 [93]
周晓媛[6](2021)在《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选择与培育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到从高速度到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随着大城市越来越多城市问题的出现,发展小城镇,对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发展有重要意义。小城镇的发展一方面有利于就近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人口就地城镇化,从而缓解大中城市压力;另一方面有利于推进农村土地集中集约经营,为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现代农业发展创造条件,进而促进乡村振兴和城乡协调发展。小城镇发展的关键是因地制宜的培育特色非农产业,并通过非农产业聚集带动人口聚集,通过非农产业发展和人口聚集实现城镇发展。陕西关中地区小城镇发展落后,城镇经济基础薄弱,推进小城镇发展,必须发掘特色资源,选择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生存和发展的特色产业,并通过科学的产业培育模式和实施路径,才能形成城乡联动发展的小城镇特色发展与就地城镇化格局。基于以上认识,本文以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选择与培育为研究主题,从小城镇与特色产业发展的关系解析入手,通过分析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发展特征、非农产业发展的资源条件与市场环境,研究并确定了小城镇特色产业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借鉴“集群创导”经验,构建了小城镇特色产业培育模式。最后,以咸阳市旬邑县太村镇为例,进行了小城镇特色产业选择与培育实证研究。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小城镇发展的关键问题是选择并培育特色非农产业。小城镇经济基础薄弱,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产业要生存必须有特色优势。另外,关中地区大中城市仍处于聚集发展阶段,尚未形成向小城镇扩散转移的产业发展态势,因此在吸引产业聚集方面小城镇也面临大中城市的竞争挤兑。有鉴于此,小城镇发展只有挖掘自身特色资源并依据特色资源培育发展特色产业,才能在双重竞争压力下求得生存和发展。(2)小城镇产业选择必须因地制宜的选择与自身资源环境和要素条件相匹配的产业类型。关中地区小城镇在基础设施条件、技术水平、资金投入等方面都无法与大中城市相比,产业发展只有依靠自身特色资源,选择其他小城镇不可复制或不具备比较优势,而又达不到大中城市规模或效益门槛的产业,才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生存发展。关中地区小城镇多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各具特色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评价资源、研判市场、选择产业特色化发展方向,是因地制宜引导小城镇发展的基础。(3)集群创导是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培育的重要途径。小城镇产业发展条件有限,需要政府、企业共同发力,通过园区化集中布局和聚集发展,以较低的建设成本改善产业发展软硬件条件,特别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才能有效培育产业并形成集群化发展态势。在分析集群创导的基本要件、内在关系和动力机制的基础上,结合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发展经验,本文构建了基于集群创导的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培育模式与路径。(4)小城镇产业培育发展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与乡村振兴形成联动发展格局。小城镇为农村之首,城市之尾。小城镇特色产业发展所依托的特色资源与农民、农业存在天然的联系,尤其是特色农产品资源。小城镇特色产业发展不但可以通过就近加工农村特色资源(主要是特色农产品资源),带动农业生产,实现农特资源增值,还可就近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从而多方面促进农民增收,是实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途径。因此,培育发展小城镇特色产业,将产业链主体留在小城镇,有利于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实现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联动发展。本文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提出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小城镇产业选择的思路和方法。系统总结了国内外产业选择、小城镇产业选择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进展。目前已有研究中,尤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尚未将利用自身资源和合理配置要素,深入到小城镇产业选择方法理论研究中。小城镇产业基础条件差,存在要素劣势、设施劣势;同时,小城镇面临与大城市竞争的影响,产业选择与大城市、区域不同;此外,小城镇作为乡村之首,城市之尾,能够就近吸引农村劳动力,带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本文根据小城镇和大城市不同的发展特征,以及区域产业发展特征,探讨独特资源利用、产业存活发展的科学问题。通过分析小城镇在产业发展条件不及大城市的情况下,以独特资源利用为发展路径,从关中地区小城镇发展特征出发,通过产业发展条件分析、市场条件分析、资源分析,选择特色产业发展,形成关中地区小城镇特色产业选择理论研究。(2)构建了基于集群创导的欠发达地区小城镇产业培育模式与路径。借助“集群创导”,为小城镇产业培育提供思路。在小城镇空间尺度下,构建集群创导模型,形成在政府支持下产业园区的聚集,降低发展成本,有力促进小城镇产业集群化发展。同时也减少了分散发展引发的环境问题。通过结合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培育案例的集群创导经验,形成基于集群创导的不同产业集群阶段的产业培育模式和分阶段实施的培育思路。在产业集群未萌芽阶段主要寻找“种子企业”,在产业集群萌芽阶段主要完善集群创导基本构成,在产业集群成长期注重科技创新,在产业集群稳健期以解决集群创导问题为主;在小城镇空间尺度下,协调产城空间、发展关系,形成产城融合发展;通过小城镇产业集群质量化提升和品牌效应推动区域发展。
李其盛[7](2021)在《信阳市新县体育旅游业发展现状与融合模式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体育旅游成为越来越多人外出活动或参与体育项目的首选,体育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对大众、社会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相关问题成为了研究者关注的热点。信阳市新县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在2017年获得“中国体育旅游目的地”荣誉称号。为新县体育与旅游的充分糅合、有机互动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以河南省信阳市新县体育旅游及新县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信阳市新县体育旅游发展现状及融合模式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2019年新县在体育产业发展规模方面,体育竞技业在体育本体产业占比最高为59%,是新县体育产业的支柱产业;体育建筑业和体育旅游业在体育外围产业中占比分别为42%和31%,其余外围产业发展滞后。(2)在旅游业发展方面,新县旅游业起步较晚,但新县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景区共46个,其中具有的山水资源景区14处,是开展体育运动的最佳资源。(3)目前新县地区体育旅游起步较晚,没有具有针对性的体育旅游政策,导致可开发的资源利用率较低,产品开发较为落后,现有体育旅游资源景区8个。另外,50%的游客对体育旅游景区现有基础设施表示不满意。(4)参与新县体育旅游游客群体以大学生为主,以调节精神,减轻压力为目的的人群占比最高32.5%其次是以锻炼身体为目的占比为30.1%。游客获取体育旅游信息是通过朋友推荐等方式的游客高达46%。(5)新县截止到2020年体育旅游业相关收入已达到29.31亿元,新增体育旅游就业人数1453人。新县近五年举办国家级以上大型赛事13场、参加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吸引并促进了我国与各国之间的交流,同时对新县红色文化的普及、传承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6)信阳市新县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模式主要为渗透融合模式,重组融合模式以及延伸融合模式,其中主要以渗透性融合模式为主,延伸融合模式目前处于空白期。根据本研究所得结论,提出以下建议:(1)在政府层面,充分发挥新县政府职能,推进新县地区相关政府部门的规制改革,出台相关行业标准,制定针对性体育旅游政策,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2)在社会层面,借助网络及媒体的力量,大力普及和推广体育旅游信息,强化品牌,提升体育旅游认知度,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提高游客意识。(3)在企业层面,主推产业向集团化方向发展,强化体育业与旅游业的分工与合作,同时要在技术上不断创新,根据不同人群的需要,探寻出一种符合市场需求的商业模式,同时加强区域合作,进一步开拓客源市场,完善体育旅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化水平,进而促进体育与旅游更好的融合发展。(4)在理论层面,针对于新县地区体育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应当遵循更新、创造、改变的创新理论,根据新县地区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开创出符合新县体育旅游这一新兴产业发展特点及趋势的理论及模式,并在融合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及完善原有理论及模式。
暴占杰[8](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减贫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党中央在全国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历史性地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而这其中,中国共产党对西藏贫困问题的治理实践是最为典型的代表。原因在于,西藏地处青藏高原,集我国边疆地区、边缘地区以及少数民族落后地区于一体,加之和平解放前长期遭受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的蹂躏,导致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长期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就贫困状况而言,西藏贫困人口多且分布广泛,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而且还存在严重的贫困代际传递问题,2011年,西藏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此外,作为国家战略安全屏障,西藏存在境内分裂势力和境外敌对势力相勾结,威胁国家统一与安全的稳定问题。鉴于此,党中央、国务院将西藏工作置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高度来把舵定向,谋篇布局。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体现了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解决西藏的贫困问题能够为推进西藏持续稳定和长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综合上述因素,西藏在党和国家扶贫工作大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关系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如期实现。西藏的扶贫工作既在国家总的扶贫战略框架内开展,又有党中央、国务院超常规的特殊扶持政策的推动。长期以来,学术界偏重于在经济学和社会学视角下对西藏反贫困实践进行实证研究,而以中国共产党为研究对象,纵向宏观考察我们党在西藏扶贫工作中的具体实践较为薄弱。2019年,西藏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2020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2021年,又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不管是从学术视角来看,还是从时间节点来讲,研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对西藏乃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长足发展意义深远。有鉴于此,本文在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基于西藏深度贫困这一现实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以探讨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为主线,立足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交叉学科研究法等方法。依托包括党和国家以及西藏地方历史文献、着作、期刊、报纸等各类文献资料,并参考相关会议纪要、政策文件、统计年鉴、地方志等材料,历史地、系统地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逻辑,进而总结经验,为今后更好地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和推动西藏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启示,提出了建议。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分为六章对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展开研究。第一章是绪论。回顾了关于西藏贫困问题与扶贫工作的研究现状,明确研究主题。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能从中把握学术界研究进展,找准研究角度,借鉴前人研究经验,趋避其研究不足之处。这样既可以做到查漏补缺,又可以避免重复研究。通过文献回顾和述评,确立了从中国共产党治理西藏贫困问题实践角度着手研究。第二章是关于西藏贫困问题的相关概述。对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念、贫困状况,以及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进行了阐释。从西藏区情出发,结合当地经济、地理、社会、宗教、民族等特点探讨西藏面临的贫困问题。纵向梳理西藏不同阶段的贫困特征,同时横向对比西藏贫困问题与全国其他区域的差异。这既可以有效衔接下文中国共产党西藏贫困治理所做的有针对性工作,也凸显了西藏扶贫工作的复杂性与紧迫性,同时还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何采取超常规特殊优惠政策和措施开展西藏的扶贫工作。第三章是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在理论上系统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反贫困思想,借鉴中国传统反贫困思想和国外有益的反贫困理论,能够为研究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贫困治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撑。从实践层面看,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对西藏扶持、支援和建设为此后的扶贫工作奠定了实践基础。第四章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该部分主要梳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至党的十八大召开前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扶贫工作的具体实践。以中央和西藏地方扶贫政策和取得的成效为标准,将西藏扶贫工作细化为三个阶段,包括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扶贫攻坚阶段、扶贫开发深化阶段,分别论述中央政府以及西藏地方党委、政府都出台了哪些政策,如何具体开展工作,有什么特点,取得了哪些成效。第五章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这一章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思想,具体阐述中央关于西藏的脱贫攻坚政策与西藏精准脱贫具体实践。本章与上一章节是文章的核心部分,这两章将中国共产党关于西藏扶贫工作的演进脉络,历史经验清晰地呈现出来,为总结经验和启示提供研究基础。具体来说,这一章主要探究中国共产党为推进新时代西藏发展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的战略规划,构建的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以及施策路径,并总结了脱贫攻坚阶段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所取得的工作成效。第六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本章在梳理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反贫困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出解决西藏贫困问题的经验: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工作的强大合力,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的与时俱进,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在汲取经验的基础上还应该展望未来,明确今后推动西藏的扶贫工作和发展应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在脱贫攻坚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总之,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人民通过扶贫工作历史性地消除西藏绝对贫困问题,对西藏的发展和稳定意义重大,创造了中国减贫治理的“西藏样本”,是中国共产党解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的光辉典范。探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路径,总结经验和启示,以期对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有所裨益。
王承扬[9](2020)在《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广西特色小镇建设成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这个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迅速发展、经济持续转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时代,一种新的产业与空间组织形式——特色小镇出现在我国的大地上。自2016年以来,在中央政府的指导下,各级地方政府积极推动特色小镇的建设和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培育计划,掀起了特色小镇建设的热潮。随着首批特色小镇建设的初步完成,特色小镇建设评价成为了特色小镇研究中的新热点。特色小镇建设不仅关系着地方经济和产业的建设,还包括了文化、生态和民生的建设,对于特色小镇建设的评价自然也要关注到各个方面。广西拥有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但是经济发展和基础建设水平较低,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广西的特色小镇以特色农业和旅游业为支柱产业,不仅以集聚优势要素、发展特色产业为目的,更要重视推动扶贫工作、保护传统文化遗产,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可以为广西以及其他相似地区的特色小镇评价提供参考和建议。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总结了目前特色小镇评价研究的学术成果,在此基础上结合广西特色小镇建设评价的特点,提出了适用于广西特色小镇建设成效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广西特色小镇的建设成效进行评价。然后,本文通过实例研究展示了广西特色小镇建设成效评价的过程,并与其他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比较,验证了本文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的价值和适用性。
盘劲呈[10](2021)在《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研究》文中提出2018年初,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人民对乡村旅游的需求发生转变,体育旅游作为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深度融合的新兴产业形态,显现出较强的减贫效应。多地利用体育旅游扶贫新举措,建设体育旅游减贫示范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文化及生态减贫成果,其在扶贫方面有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优势。体育旅游不仅可以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拓展旅游消费空间、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同时也利于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结合我国现阶段实情及未来发展需要,“乡村社区如何参与体育旅游?”“体育旅游的减贫路径如何得到补偿优化?”等问题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重要意义。为衡量减贫效应并提出体育旅游扶贫新路径,研究采用深度访谈等质性与问卷调查等量化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对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乡村旅游扶贫研究、旅游社区参与研究进行回顾。归纳了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历程、条件与机制,基于中心地理论、社会交换论等理论基础,构建了“社区参与体育式减贫”理论模型。结果表明体育旅游扶贫是一项持续型工程,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深化体育运动参与和社区发展能力的互动、增强基层社区体育锻炼的可持续性、提升社区运营体育企业的自主脱贫能力,是乡村居民摆脱贫困的真实意愿,也是实现美好生活的途径。主要研究结论有:第一,乡村体育旅游发展依托于非城市区域的可用体育资源,居民以村落体育社区为中心地,开展户外游憩、休闲健身、体育汇演等新兴经营性活动。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主要特征是主动性、分享性和监督性,参与途径为双重参与、全人群参与、运动项目参与和体育赛事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的形态主要有运动消费市场、运动社区、乡村赛事及其附属影响力、当地居民互动,衡量体育旅游减贫成效的途径主要有内生性评价(参与程度、参与能力、动力机制);影响力评价;减贫节点评价以及村民认知中的减贫评价。第二,研究从3802个标签中提取了2184个基本概念,整理出46个概念类属,凝练为11个主范畴,聚合为一个中心涵义“社区参与体育式减贫”。在此涵义中,“参与度”与“动能”是分类变量,“参与度”表明社区是否具备发展体育旅游的资源、条件和基础,“动能”代表贫困社区具备开发体育旅游资源的动力和能量,由居民参与运动的能力、资源识别能力和扶贫制度等要件构成。基于此,国内体育旅游区域可划分为四类减贫区:运动项目本位区、体育侧位区、旅游侧位区和体育旅游失位区。居民对待体育旅游积极、消极影响时的支持意愿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减贫的延续性,即持续减贫。第三,我国乡村社区的旅游资源富集,体育旅游发展形态丰富,森林旅游、海滨旅游、冰雪旅游、山地旅游、冒险旅游等形式繁多,旅游资源与运动能力相互促进。在减贫的实践中,体育旅游能促进个体的精神收获,助力精神脱贫,是较好的“扶志”手段;村委会、县城学校和景区具备转化体育资源的能力,具有培养民族传统体育后备运动员、转变经营模式和扩大影响力的功能;同时,体育旅游能更新社区居民观念、强化民间体育团体的内外部网络关系。第四,体育旅游驱动减贫的基础性要素是体育行政管理职能,村委会、景区和学校等单位是推动社区体育旅游发展的机构;减贫驱动的核心要素是社区参与体育运动的程度,以及社区参与体育的动能,两种要素能够促进“贫困社区”的精神减贫,有助于提升社区居民愉悦感、幸福感;社区居民扩大体育基层组织的规模能够有效增强减贫要素之间的互动。第五,减贫效应是一种具有长期影响力的社会现象,体育旅游业融合形态单一、供应链简单、关联产业附加值低,对持续推动经济减贫的效果还未显现。强化以社区为单位的内、外部体育参与能力,能缩小农村文化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差距。社区支持意愿代表社区可持续脱贫的主观能动性,体育专项扶贫计划有助于增加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权利,体育组织促进社交网络不断完善。居民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能有效提升贫困生活的“存在感”;压缩旅游空间有利于提高生产要素流动的效率,多社区联动和专项规划等核心导向有助于激发社区参与的自主性,扩大脱贫规模、提升减贫效率。在具体建议方面,一是深化运动参与和社区发展的互动。促进个体锻炼行为转变为社区集体旅游活动,增强社区群体的体育锻炼意愿及运动能力;不断创新具有体育传统文化价值的项目,建设承载民俗文体资源的运动示范村群。二是增强体育旅游减贫的可持续性。规范健身基本权利,增强体育旅游物权收益;壮大体育组织规模,促进民俗旅游多元供给,创造公众营收机会,制定利益分配长效措施;权衡社区参与范围,兼顾资源生态减贫效益。三是增加社区运营体育旅游业的自主脱贫能力。鼓励村寨社区运营,激发社区主导型动能;促进多社区联动办赛,扩大旅游减贫辐射区域;普及户外运动技能,布局体育生计型产业;调动社区参与积极性,营造社区支持氛围。研究提出了体育旅游新兴领域的理论构架,尝试解决深度贫困区域中的实践矛盾。
二、统计全国新增旅游产业直接就业人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统计全国新增旅游产业直接就业人数(论文提纲范文)
(1)滇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及其外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意义、目的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创新点与方法 |
一、论文研究的区域范围 |
二、研究内容 |
三、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理论研究和研究综述 |
一、理论研究 |
二、研究综述 |
第二章 滇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滇西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历程 |
一、起步阶段(1978-1993 年) |
二、快速发展阶段(1994-2002 年) |
三、跨越式发展阶段(2003-2013 年) |
四、高质量发展阶段(2014 年及以后) |
第二节 影响滇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的要素现状 |
一、影响滇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的内部要素现状 |
二、影响滇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外部要素现状:市场要素 |
第三节 滇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 |
一、疫情常态化下旅游严重受挫 |
二、旅游促销力度不够 |
三、投资资金不能满足需要 |
第三章 滇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识别 |
第一节 集群集聚度识别 |
一、产业角度:区位熵指数 |
二、空间角度:空间基尼系数 |
第二节 旅游产业集群关联度识别 |
一、旅游产业空间联系度:空间自相关 |
二、旅游产业内部关联度:灰色关联度模型 |
第四章 滇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的外部性分析 |
第一节 旅游产业集群外部性表现的类型 |
一、旅游产业集群的经济外部性 |
二、旅游产业集群的知识外部性 |
三、旅游产业集群的社会外部性 |
第二节 经济外部性的实证分析 |
一、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
二、空间模型的选取 |
三、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 |
第三节 知识外部性和社会外部性分析 |
一、知识外部性分析 |
二、社会外部性的分析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一、疫情常态化下,政企双向发力,刺激旅游复苏 |
二、培育区域品牌,开展旅游营销,提高知名度 |
三、完善融资体制,促进旅游企业集群发展 |
四、优化要素配置,助力集群可持续发展 |
五、培育增长极,加强区域协作 |
六、重视带动效应,塑造良好集群环境 |
七、加强旅游合作,开发“农家乐”,升级电商平台,保护传统民族文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2)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及其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问题、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目的 |
1.1.4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体育与城市发展的相关研究 |
1.2.2 体育及相关产业与城市化发展的相关研究 |
1.2.3 体育产业、城市化与相关系统耦合发展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2 概念辨析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辨析 |
2.1.1 耦合、机理、关联耦合与耦合协调 |
2.1.2 体育产业与体育产业系统 |
2.1.3 城市化与城市化系统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集聚理论 |
2.2.2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2.2.3 二元经济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域外经验:英美日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脉络分析 |
3.1 英美日体育产业与城市化演进特征 |
3.1.1 英美日体育产业演进特征 |
3.1.2 英美日城市化演进特征 |
3.2 英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脉络 |
3.2.1 英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体育产业发展理路 |
3.2.2 英国体育产业演进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
3.3 美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脉络 |
3.3.1 美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体育产业发展理路 |
3.3.2 美国体育产业演进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
3.4 日本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脉络 |
3.4.1 日本城市化进程中的体育产业发展理路 |
3.4.2 日本体育产业演进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
3.5 英美日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特征及启示 |
3.5.1 培育体育消费: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基础 |
3.5.2 提升经济贡献: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外核 |
3.5.3 发展主导产业: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内核 |
3.5.4 强化市场主体: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保障 |
3.6 英美日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本土借鉴 |
3.6.1 耦合内在前提:体育产业发展伴随着城市化的演进 |
3.6.2 耦合外在前提:城市化演进影响着体育产业的发展 |
3.6.3 耦合内在影响: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受到内部要素的影响 |
3.6.4 耦合外在影响: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4 耦合机理:中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分析 |
4.1 体育产业和城市化的演进历程 |
4.1.1 体育产业的演进历程 |
4.1.2 城市化的演进历程 |
4.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现实条件 |
4.2.1 体育产业发展现实状况 |
4.2.2 城市化发展现实状况 |
4.3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联结基础 |
4.3.1 联结的理论支撑 |
4.3.2 体育产业:规模经济效应与外部经济效应 |
4.3.3 城市化:服务经济增长与经济转型升级 |
4.4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影响因素 |
4.4.1 政治因素:政策和管理体制等不断完善 |
4.4.2 经济因素: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等不断优化 |
4.4.3 社会因素:消费结构和人口结构等不断向好 |
4.4.4 科技因素: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等不断渗透 |
4.5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互动内涵 |
4.5.1 耦合要求: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 |
4.5.2 耦合重点:体育产业有效融入城市化发展 |
4.5.3 耦合特征: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时序与空间阶段性变化 |
4.5.4 耦合目的: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高质量发展 |
4.6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联结方式 |
4.6.1 体育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融合 |
4.6.2 城市化:要素流动和集聚增长 |
4.7 本章小结 |
5 耦合效应: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效应分析 |
5.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的互动方式 |
5.1.1 体育产业为城市化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
5.1.2 城市化为体育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
5.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的呈现形式 |
5.2.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经济效益 |
5.2.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社会效益 |
5.2.3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生态效益 |
5.3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的评价方式 |
5.3.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发展的关联耦合效应评价 |
5.3.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发展的耦合协调效应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6 效应测度: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评价指标构建及其耦合效应测度 |
6.1 体育产业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 |
6.1.1 体育产业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1.2 体育产业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6.1.3 体育产业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流程 |
6.1.4 体育产业发展指标体系的最终结果 |
6.1.5 体育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系数 |
6.1.6 体育产业发展指标体系的评价 |
6.2 城市化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 |
6.2.1 城市化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2.2 城市化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6.2.3 城市化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流程 |
6.2.4 城市化发展指标体系的最终结果 |
6.2.5 城市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系数 |
6.2.6 城市化发展指标体系的评价 |
6.3 关联耦合效应测度与耦合协调效应测度 |
6.3.1 关联耦合效应测度 |
6.3.2 耦合协调效应测度 |
6.4 本章小结 |
7 关联效应: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分析 |
7.1 指标选取、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7.1.1 指标选取 |
7.1.2 数据来源 |
7.1.3 研究方法及其适用性 |
7.2 实证分析 |
7.2.1 国家层面:中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的实证 |
7.2.2 省域层面: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的实证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具有中等或较强关联耦合关系 |
7.3.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关联耦合关系 |
7.4 讨论与启示 |
7.4.1 以增强体育产业融入城市化发展为重点,促进两系统关联耦合发展 |
7.4.2 以优化体育产业结构为重点,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发展 |
7.4.3 以推进经济城市化发展为重点,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发展 |
7.5 本章小结 |
8 协调效应: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分析 |
8.1 指标选取、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8.1.1 指标选取 |
8.1.2 数据来源 |
8.1.3 研究方法及其适用性 |
8.2 实证分析 |
8.2.1 国家层面:中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的实证 |
8.2.2 省域层面: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的实证 |
8.3 结果与分析 |
8.3.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程度呈现上升态势 |
8.3.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有从失调向协调发展态势 |
8.4 讨论与启示 |
8.4.1 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全面协调发展 |
8.4.2 促进体育产业融入城市的经济、空间、社会等发展之中 |
8.4.3 促进城市化进程中体育产业的规模、结构、贡献、基础等发展 |
8.5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建议、不足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建议 |
9.3 研究不足 |
9.4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3)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有关文化旅游名镇的相关研究 |
1.2.2 有关小城镇评价的研究 |
1.3 研究对象 |
1.3.1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概况 |
1.3.2 研究对象筛选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论文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目标 |
2.1 研究对象概述 |
2.2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政策目标梳理 |
2.2.1 目标要求分析 |
2.2.2 考核标准分析 |
2.2.3 奖惩机制分析 |
2.2.4 文化旅游名镇政策目标 |
2.3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政策目标解析 |
2.3.1 地域特色彰显要求多元文化传承 |
2.3.2 文旅产业发展要求旅游业态创新 |
2.3.3 居民生活品质要求经济快速增长 |
2.3.4 产业发展效率要求城镇设施完备 |
2.3.5 生态环境宜居要求人居环境优化 |
2.3.6 发展效率保障要求体制机制健全 |
2.4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目标体系梳理 |
2.5 本章小结 |
3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体系构建 |
3.1 评价的思路与原则 |
3.1.1 评价机制 |
3.1.2 评价原则 |
3.1.3 评价思路 |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1 评价指标因子选取思路 |
3.2.2 建设发展四态两区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3 打造特色富民小镇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4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 评价模型构建 |
3.3.1 评价方法选取 |
3.3.2 层次分析法 |
3.3.3 多因素综合加权评分法 |
3.3.4 模糊综合评价法 |
3.3.5 评价模型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4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实证 |
4.1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4.1.1 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指标数据收集处理 |
4.1.2 综合发展成效评价指标数据收集处理 |
4.2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直接建设成效评价 |
4.2.1 构建层次结构模型 |
4.2.2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4.2.3 综合加权评分计算 |
4.2.4 评价结果分析 |
4.3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综合发展成效评价 |
4.3.1 构建评价因素集与评语集 |
4.3.2 确立评价指标权重 |
4.3.3 构建隶属度矩阵 |
4.3.4 多层级模糊综合评价 |
4.3.5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
4.3.6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4.4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分析 |
4.4.1 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 |
4.4.2 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不足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调整政策扶持倾向,逐步发挥城镇示范带动效用 |
5.2.2 完善各项设施建设,强化提升城乡生活服务效能 |
5.2.3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带动产业发展效益稳定提升 |
5.2.4 提升产业带动效能,引导城乡居民就业方式转变 |
5.2.5 优化管理体制机制,保障城乡建设发展高质高效 |
5.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附表一:历年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相关政策文件 |
附表二:文化旅游名镇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指标数据汇总表 |
附表三:文化旅游名镇综合发展成效评价指标数据汇总表 |
附表四:文化旅游名镇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指标数据处理表 |
附表五:文化旅游名镇综合发展成效评价指标隶属度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发表学术论文 |
参与实践项目 |
参加学术会议 |
致谢 |
(4)文化旅游型城镇规划建设研究 ——以榆中生态创新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项目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文化旅游型城镇规划研究综述 |
1.3.1 国外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
1.3.2 国内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
1.4 相关理论基础 |
1.4.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4.2 产业融合理论 |
1.4.3 生态经济学理论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文化旅游产业 |
1.5.2 文旅融合 |
1.5.3 区域旅游与文化旅游的关系 |
1.5.4 文化旅游与城镇规划的关系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2.3 技术路线图 |
第三章 区域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
3.1 文旅融合发展概况 |
3.1.1 发展历程 |
3.1.2 政府政策 |
3.1.3 区域文旅融合发展概况 |
3.2 文化旅游发展趋势分析 |
3.2.1 全球化趋势明显,对外开放将持续扩大 |
3.2.2 国家产业政策利好,文旅融合迎来新机遇 |
3.2.3 休闲需求持续升级,旅游消费快速增长 |
3.2.4 对产品类型和产品品质的需求层次更丰富多元 |
3.2.5 文化产业的重要载体 |
3.2.6 生态环境与文化旅游发展并行发展 |
3.3 区域文化旅游发展概况 |
第四章 研究区域概况 |
4.1 自然概况 |
4.2 生态环境 |
4.3 榆中县社会及经济状况 |
4.4 现状建设情况 |
4.4.1 榆中县城现状 |
4.4.2 原三角城乡现状 |
4.4.3 夏官营镇现状 |
4.4.4 现状土地利用 |
4.4.5 现状综合交通 |
4.4.6 现状公共服务设施 |
4.4.7 现状产业布局 |
4.5 现状文化旅游设施 |
4.5.1 旅游资源分类 |
4.5.2 历史文化遗产和美丽乡村 |
4.5.3 公园广场等开敞空间 |
4.6 榆中生态创新城总体规划 |
4.7 榆中生态创新城SWOT分析 |
4.7.1 优势分析 |
4.7.2 劣势分析 |
4.7.3 机遇分析 |
4.7.4 威胁分析 |
4.8 榆中生态创新城文旅资源存在的问题 |
4.8.1 .资源类型丰富多样,但等级普遍不高 |
4.8.2 思想认识不足、发展思路滞后 |
4.8.3 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水平低 |
4.8.4 文旅企业品牌创新不足,市场开发规模小 |
4.8.5 经济实力薄弱,文旅投入偏低 |
4.8.6 土地利用不合理 |
4.8.7 生态脆弱,水资源紧张 |
4.8.8 既是国家通道节点,也是主城飞地,与主城联系待强化 |
第五章 效益预测 |
5.1 规划范围 |
5.2 游客量分析及预测 |
5.3 交通流量分析 |
5.5 人口预测分析 |
5.5.1 常驻人口及预测 |
5.6 旅游市场分析 |
5.6.1 市场结构分析 |
5.6.2 游客现状特征分析 |
5.7 生态分析 |
5.7.1 土地利用类型分析 |
5.7.2 河流廊道边界分析 |
5.7.3 水土流失强度分析 |
5.7.4 土地生态敏感分析 |
5.7.5 土地发展潜力分析 |
5.7.6 生态功能区分析 |
5.8 客源市场分析 |
5.9 经济效益分析 |
第六章 规划思路与总体方案 |
6.1 规划思路 |
6.1.1 发展定位 |
6.1.2 发展目标及策略 |
6.1.3 具体措施 |
6.2 总体方案 |
6.2.1 规划结构与土地使用规划 |
6.2.2 文旅产业规划 |
6.2.3 生态规划 |
6.2.4 特色风貌营造 |
6.2.5 服务设施体系 |
6.2.6 增加文化旅游特色景点 |
6.3 文化旅游开发时序 |
6.3.1 投资估算 |
6.3.2 综合指标体系 |
6.4 榆中生态创新城可持续发展环境评价 |
第七章 结果与讨论 |
7.1 结果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旅游驱动下传统村落形态演进特征及调控策略研究 ——以黟县宏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3.4 研究数据来源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2.1 传统村落与旅游相关研究 |
2.1.1 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研究 |
2.1.2 传统村落旅游影响研究 |
2.1.3 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保护策略研究 |
2.2 传统村落形态相关研究 |
2.2.1 形态学研究综述 |
2.2.2 传统村落物质形态研究综述 |
2.2.3 传统村落非物质形态研究综述 |
2.3 研究述评及本文切入点 |
第三章 旅游驱动下传统村落的形态演进发展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区域地理区位 |
3.1.2 区域历史沿革 |
3.2 宏村的旅游产业发展历史 |
3.2.1 政府主导时期(1986-1995) |
3.2.2 村民承包自治时期(1996-1997) |
3.2.3 政企联合时期(1998-2021) |
3.3 宏村的物质形态演进进程 |
3.3.1 宏村的空间外部形态扩展 |
3.3.2 宏村的空间内部形态变化 |
3.4 宏村的非物质形态演进进程 |
3.4.1 产业结构演进 |
3.4.2 人口结构演进 |
3.4.3 收入结构变化 |
3.4.4 文化意识变化 |
第四章 旅游发展与传统村落形态演进响应分析 |
4.1 物质形态视角旅游发展与村落形态演进响应分析 |
4.1.1 旅游发展与村落形态演进响应分析方法 |
4.1.2 宏村旅游发展与村落形态演进响应分析 |
4.2 非物质形态视角旅游发展与村落形态演进的响应分析 |
4.2.1 旅游发展与村落形态演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2 宏村旅游发展与村落形态演进响应分析 |
4.3 宏村旅游发展与形态演进响应综合评价 |
第五章 旅游驱动下传统村落的调控策略研究 |
5.1 物质形态调控策略研究 |
5.1.1 区域联动发展 |
5.1.2 产业空间协同 |
5.1.3 旅游区域划分 |
5.1.4 空间保护提升 |
5.2 非物质形态调控策略研究 |
5.2.1 多元主体参与 |
5.2.2 保证利益分配 |
5.2.3 加强保护意识 |
5.2.4 寻求创新转型 |
5.3 调控策略梳理整合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特色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6)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选择与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小城镇是就地城镇化、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 |
1.1.2 非农产业是小城镇发展的基础 |
1.1.3 产业培育是推进小城镇发展的重要途径 |
1.1.4 关中地区小城镇特色产业培育具有实践意义和科学价值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及研究区域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区域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国外研究进展 |
1.4.2 国内研究进展 |
1.4.3 研究动态述评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发展特征与问题 |
2.1 小城镇发展现状 |
2.2 小城镇产业发展现状、特征与存在问题 |
2.2.1 小城镇产业发展现状 |
2.2.2 小城镇产业发展特征 |
2.2.3 小城镇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选择研究 |
3.1 产业选择相关分析 |
3.2 产业选择思路 |
3.3 小城镇产业发展条件分析 |
3.3.1 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3.2 现状基础分析 |
3.3.3 资源分析 |
3.3.4 市场条件分析 |
3.3.5 影响城镇产业发展的区域综合分析 |
3.3.6 基于区域成本收益的产业发展分析 |
3.4 产业量化选择方法 |
3.4.1 选择依据和基准 |
3.4.2 产业量化选择方法思路 |
3.4.3 指标体系建构 |
3.4.4 权重确定 |
3.4.5 产业选择验证 |
3.5 产业发展定性综合评价及产业选择确定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培育研究 |
4.1 集群创导与小城镇发展 |
4.1.1 培育产业集群化发展 |
4.1.2 集群创导与小城镇发展 |
4.2 小城镇集群创导构成 |
4.2.1 小城镇集群创导构成与动力机制 |
4.2.2 基于集群创导演化中的产业培育 |
4.3 基于集群创导的小城镇产业培育实践总结分析 |
4.3.1 优势产业传承——眉县首善镇产业培育案例分析 |
4.3.2 市场需求导向——鄠邑区渭丰镇产业培育案例分析 |
4.3.3 多产融合——三原县大程镇产业培育案例分析 |
4.3.4 园区培育——蓝田县华胥镇产业培育案例分析 |
4.3.5 基于集群创导的产业培育对比总结 |
4.4 产业培育思路与培育模式 |
4.4.1 小城镇产业培育思路 |
4.4.2 基于集群创导的小城镇产业培育模式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选择与培育实证研究 |
5.1 城镇概况 |
5.2 太村镇产业选择 |
5.2.1 旬邑县太村镇产业发展条件 |
5.2.2 太村镇产业选择验证 |
5.2.3 综合定性分析与产业选择 |
5.3 太村镇产业培育 |
5.3.1 产业集群化发展分析 |
5.3.2 以产业集群化发展为目的太村镇产业培育 |
5.3.3 以产城融合为理想状态的太村镇产业培育 |
5.3.4 以太村镇带动区域产业发展形成驱动效应培育 |
5.4 太村镇产业选择与培育总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之处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信阳市新县体育旅游业发展现状与融合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体育旅游的基本概念 |
1.3.1 体育的概念 |
1.3.2 旅游的概念 |
1.3.3 体育旅游的概念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2.1 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研究现状 |
1.4.2.2 体育旅游产品与资源开发研究现状 |
1.4.2.3 体育旅游安全管理研究现状 |
1.4.2.4 体育旅游的地域性特征研究现状 |
1.4.3 述评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实地调查法 |
2.2.3 专家访谈法 |
2.2.4 问卷调查法 |
2.2.4.1 问卷的设计 |
2.2.4.2 问卷信度与效度的检验 |
2.2.4.3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2.2.5 数理统计法 |
第3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信阳市新县体育产业与旅游业发展现状 |
3.1.1 信阳市新县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
3.1.2 信阳市新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
3.1.2.1 信阳市新县旅游景区现状 |
3.1.2.2 信阳市新县旅游业经济指标现状 |
3.2 信阳市新县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的理论依据 |
3.2.1 产业融合理论 |
3.2.2 产业链理论 |
3.2.3 创新理论 |
3.3 信阳市新县体育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现状 |
3.3.1 信阳市新县体育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政策现状 |
3.3.2 信阳市新县体育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资源现状 |
3.3.3 信阳市新县体育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产品开发现状 |
3.3.3.1 体育旅游产品的概念 |
3.3.3.2 体育旅游产品的类型 |
3.3.3.3 新县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
3.3.4 信阳市新县体育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游客参与现状 |
3.3.4.1 参与体育旅游活动人员基本情况 |
3.3.4.2 参与体育旅游活动人员的目的及参与时间段分布 |
3.3.4.3 游客对新县体育旅游景点的了解方式及情况 |
3.3.4.4 游客选择体育旅游景点考虑因素情况 |
3.3.5 信阳市新县体育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服务现状 |
3.4 信阳市新县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影响研究 |
3.4.1 对政治的影响分析 |
3.4.2 对经济的影响分析 |
3.4.3 对文化的影响分析 |
3.4.4 对生态的影响分析 |
3.4.5 对大众的影响分析 |
3.4.5.1 对大众出行频率的影响 |
3.4.5.2 体育与旅游的融合对大众体育旅游花费的影响 |
3.4.5.3 大众对新县体育旅游经营或消费成本的评价 |
3.5 信阳市新县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模式研究 |
3.5.1 渗透型产业融合 |
3.5.2 重组型产业融合 |
3.5.3 延伸型产业融合 |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件A 信阳市新县体育旅游问卷调查 |
附件B 新县体育旅游相关工作人员问卷调查 |
附件C 信阳市新县体育旅游景区的服务满意度问卷调查 |
附件D 专家访谈提纲 |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研究不足 |
第2章 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述 |
2.1 贫困理论基本释义 |
2.1.1 贫困的定义 |
2.1.2 贫困的标准 |
2.1.3 贫困的分类 |
2.1.4 扶贫的内涵 |
2.2 西藏贫困问题的基本状况 |
2.2.1 贫困人口较多且分布广 |
2.2.2 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 |
2.2.3 贫困代际传递现象严重 |
2.3 西藏贫困问题产生的根源 |
2.3.1 严酷的自然生存环境 |
2.3.2 低下的经济发展水平 |
2.3.3 落后的基础服务设施 |
2.3.4 突出的健康风险问题 |
2.3.5 严重的精神文化贫困 |
2.4 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 |
2.4.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
2.4.2 筑牢党在西藏执政根基的需要 |
2.4.3 实现西藏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
3.1 理论基础 |
3.1.1 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关于反贫困理论 |
3.1.2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扶贫工作的论述 |
3.1.3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反贫困的思想 |
3.1.4 西方学者关于反贫困的理论探索 |
3.2 实践基础 |
3.2.1 1949-1958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
3.2.2 1959-1977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
第4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 |
4.1 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1978-1993) |
4.1.1 出台西藏农牧民休养生息的政策 |
4.1.2 改革制约农牧区发展的经济体制 |
4.1.3 初步开启西藏扶贫开发的新模式 |
4.1.4 体制改革阶段西藏扶贫成效总结 |
4.2 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 |
4.2.1 西藏扶贫攻坚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
4.2.2 新的特殊优惠政策的出台与落实 |
4.2.3 扶贫攻坚阶段西藏脱贫工作成效 |
4.3 扶贫深化阶段(2001-2011) |
4.3.1 探索适宜西藏扶贫开发的新路子 |
4.3.2 明确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目标 |
4.3.3 夯实西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 |
4.3.4 扶贫开发政策落地与基本成效总结 |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 |
5.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发展的战略抉择 |
5.1.1 规划新时代富民兴藏路线 |
5.1.2 加快推进西藏高质量发展 |
5.2 构建西藏精准扶贫的实施机制 |
5.2.1 西藏精准扶贫的瞄准机制 |
5.2.2 西藏精准扶贫的政策机制 |
5.2.3 西藏精准扶贫的责任机制 |
5.2.4 西藏精准扶贫的投入机制 |
5.2.5 西藏精准扶贫的退出机制 |
5.2.6 西藏精准扶贫的监督考核机制 |
5.3 明确西藏精准扶贫的施策路径 |
5.3.1 特色产业开发:撬动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杠杆 |
5.3.2 易地扶贫搬迁:打破恶劣生存环境的束缚 |
5.3.3 生态保护扶贫:破解“富饶的贫困”陷阱 |
5.3.4 大力发展教育:阻断西藏贫困的代际传递 |
5.3.5 社会保障兜底:兜住西藏脱贫攻坚的底线 |
5.4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阶段工作成效 |
5.4.1 第六次座谈会推动西藏经济社会长足发展 |
5.4.2 “三不愁三有三保障”脱贫目标基本实现 |
5.4.3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创新与发展 |
第6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 |
6.1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历史经验 |
6.1.1 始终坚持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 |
6.1.2 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 |
6.1.3 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持续革新 |
6.1.4 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 |
6.2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对西藏未来减贫与发展的启示 |
6.2.1 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 |
6.2.2 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 |
6.2.3 在脱贫攻坚基础之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6.2.4 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后记 |
(9)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广西特色小镇建设成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路径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依据 |
2.1 特色小镇 |
2.1.1 特色小镇的概念 |
2.1.2 特色小镇与近似概念的比较 |
2.1.3 特色小镇的特征 |
2.2 特色小镇建设成效 |
2.2.1 建设成效的概念 |
2.2.2 特色小镇建设成效的概念和内涵 |
2.3 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 |
2.3.1 主成分分析法 |
2.3.2 数据包络分析法 |
2.3.3 层次分析法(AHP) |
2.3.4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三章 广西特色小镇发展及评价现状 |
3.1 广西特色小镇发展现状与分析 |
3.1.1 广西特色小镇发展现状 |
3.1.2 广西特色小镇的特点 |
3.1.3 广西特色小镇存在的问题 |
3.2 广西特色小镇评价现状与分析 |
3.2.1 广西特色小镇评价现状 |
3.2.2 广西特色小镇评价存在的问题 |
3.3 广西特色小镇评价改良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西特色小镇建设成效评价指标体系 |
4.1 评价方法简介 |
4.1.1 AHP-模糊综合评价法 |
4.1.2 AHP-模糊综合评价法适用性分析 |
4.1.3 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工作程序 |
4.2 评价指标的选取 |
4.2.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4.2.2 评价指标选取的过程和结果 |
4.2.3 评价指标的意义 |
4.2.4 评价指标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
4.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1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的工作程序 |
4.3.2 比例标度的选择和含义 |
4.3.3 判断矩阵的建立 |
4.3.4 层次单排序 |
4.3.5 一致性检验 |
4.3.6 层次总排序 |
4.3.7 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
4.4 广西特色小镇建设成效模糊综合评价 |
4.4.1 广西特色小镇建设成效模糊综合评价的工作程序 |
4.4.2 二级指标评价结果的确定方式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西特色小镇建设成效评价实例研究 |
5.1 六堡特色小镇及六堡茶产业建设发展概况 |
5.1.1 六堡特色小镇项目建设概况 |
5.1.2 六堡茶特色产业发展概况 |
5.2 梧州市苍梧县六堡特色小镇建设成效评价 |
5.2.1 二级指标隶属度的确定 |
5.2.2 二级指标隶属度矩阵的建立 |
5.2.3 二级指标权重向量的确定 |
5.2.4 一级指标评价结果向量的计算 |
5.2.5 一级指标隶属度矩阵的建立 |
5.2.6 一级指标权重向量的确定 |
5.2.7 总目标评价结果向量的计算 |
5.3 评价结果分析 |
5.3.1 二级指标评价结果分析 |
5.3.2 一级指标评价结果分析 |
5.3.3 总目标评价结果分析 |
5.4 其他特色小镇评价指标体系 |
5.4.1 第一类评价指标体系——以所有特色小镇为评价对象 |
5.4.2 第二类评价指标体系——以特定产业类型特色小镇为评价对象 |
5.5 与其他特色小镇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 |
5.5.1 与第一类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 |
5.5.2 与第二类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广西特色小镇建设成效二级指标权重计算 |
附录二 专家调查问卷 |
附录三 社会调查问卷 |
(10)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重点、难点 |
1.5.1 研究重点 |
1.5.2 研究难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体育旅游减贫的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 |
2.1.1 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概述 |
2.1.2 体育旅游与乡村发展概述 |
2.2 乡村旅游减贫研究 |
2.2.1 国内外乡村旅游减贫研究 |
2.2.2 乡村旅游的减贫效应研究 |
2.3 旅游社区参与减贫的相关研究 |
2.3.1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主要涵义 |
2.3.2 旅游社区参与减贫的影响因素 |
2.3.3 旅游社区参与减贫的居民态度 |
2.3.4 旅游社区参与减贫的效果评价 |
2.4 核心概念的界定与释义 |
2.4.1 乡村社区 |
2.4.2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 |
2.4.3 体育旅游减贫 |
2.4.4 旅游减贫感知 |
2.5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5.1 地理二元经济论 |
2.5.2 中心地理论 |
2.5.3 社会交换论 |
2.5.4 公民参与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减贫历程及理论分析 |
3.1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历程 |
3.1.1 “社区参与”的现象演变及特征 |
3.1.2 社区体育旅游的现象演变及特征 |
3.1.3 体育旅游减贫的典型案例 |
3.1.4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表现形态 |
3.2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减贫过程 |
3.2.1 体育旅游减贫的条件识别 |
3.2.2 体育旅游减贫的帮扶对象 |
3.2.3 体育旅游减贫的帮扶管理 |
3.2.4 体育旅游减贫的成效评价 |
3.3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减贫机制 |
3.3.1 体育旅游减贫的利益机制 |
3.3.2 社区参与体育的互动机制 |
3.3.3 减贫效应成效的衡量机制 |
3.4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效应混合研究评估框架 |
3.4.1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的理论特性 |
3.4.2 社区体育旅游认知结构的内涵 |
3.4.3 社区体育旅游减贫效应质性框架 |
3.4.4 体育旅游减贫效应质性框架检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效应的理论框架构建 |
4.1 评估目标—社区参与体育运动多维减贫的长期效应 |
4.1.1 体育运动的健康减贫效应 |
4.1.2 体育多维减贫的社区营造 |
4.2 空间要素—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评估区域及对象 |
4.2.1 贫困乡村社区的地理区域筛选 |
4.2.2 贫困社区体育旅游的多维指向 |
4.2.3 体育旅游帮扶对象的多维测度 |
4.3 执行规范—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评估方法及原则 |
4.3.1 质性研究的原理 |
4.3.2 理论敏感性原则 |
4.3.3 访谈的一般原则 |
4.4 核心要素—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中心涵义 |
4.4.1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数据采集 |
4.4.2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编码及类属 |
4.4.3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类属萃取 |
4.4.4 中心涵义:“社区参与体育式减贫”框架 |
4.5 指标确定—“社区参与体育式减贫”框架的预测 |
4.5.1 贫困社区参与体育减贫的小样本测试 |
4.5.2 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指标信效度检验 |
4.5.3 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4.5.4 “参与度-动能-持续效应”框架PLS回归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贵州省黔东南雷公山贫困社区体育旅游减贫效应实证分析 |
5.1 黔东南“雷公山”贫困社区范围及活动 |
5.1.1 乡村分布与活动范围 |
5.1.2 体育赛事与节庆活动 |
5.2 黔东南“雷公山”贫困社区体育旅游减贫效应评估设计 |
5.2.1 减贫效应的研究假设 |
5.2.2 减贫效应变量与条目 |
5.2.3 调查过程及数据来源 |
5.2.4 体育旅游减贫效应的评估模型 |
5.2.5 体育旅游减贫维度信效度检验 |
5.3 黔东南“雷公山”贫困社区体育旅游减贫效应调查结果 |
5.3.1 黔东南“雷公山”社区贫困人口特征 |
5.3.2 黔东南“雷公山”社区典型贫困特征 |
5.3.3 黔东南“雷公山”社区减贫因素探索 |
5.3.4 黔东南“雷公山”社区减贫因素验证 |
5.3.5 黔东南“雷公山”社区减贫假设检验 |
5.4 贫困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的意愿分析 |
5.4.1 体育旅游参与人口的基本特征分析 |
5.4.2 居民参与体育旅游减贫具有差异性 |
5.4.3 建档立卡与致贫原因的显着性分析 |
5.5 贫困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效应的要素分析 |
5.5.1 减贫驱动的核心要素——参与度及动能 |
5.5.2 减贫驱动核心要素正向促进个体精神脱贫 |
5.5.3 减贫驱动基础要素——体育管理行政职能 |
5.5.4 减贫驱动要素互动——居民自组织规模化 |
5.6 贫困社区体育旅游减贫要素的外部可持续分析 |
5.6.1 体育旅游社区核心要素的可持续减贫 |
5.6.2 体育旅游专项减贫制度的社区增权效应 |
5.6.3 体育旅游民间团体的文化传承效应 |
5.6.4 体育旅游社区自主锻炼的社区增权效应 |
5.6.5 体育旅游社区核心要素的生态减贫效应 |
5.7 贫困社区体育旅游减贫的内驱可持续减贫分析 |
5.7.1 资源识别与价值交换(运营)基础 |
5.7.2 专项规划未能与社区支持形成互动 |
5.7.3 社区支持意愿促进可持续减贫 |
5.7.4 多中心村落社区参与扩大脱贫规模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减贫延续:优化体育旅游社区参与路径 |
6.1 深化体育旅游社区核心要素的互动 |
6.1.1 动能转化,促进个体锻炼向社区集体旅游活动转化 |
6.1.2 强化能力,增强体育锻炼意愿与社区群体运动能力 |
6.1.3 壮大村落,建设承载民俗文体资源的运动示范村群 |
6.1.4 更新观念,创新具有传承体育文化价值的传统项目 |
6.2 增强贫困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的外部可持续性 |
6.2.1 规范健身基本权利,增加体育旅游物权收益 |
6.2.2 壮大体育组织规模,促进民俗旅游多元供给 |
6.2.3 创造公众营收机会,制定利益分配长效措施 |
6.2.4 权衡社区参与范围,兼顾资源生态减贫效益 |
6.3 延展体育旅游业内在驱动减贫的自主脱贫空间 |
6.3.1 鼓励村寨社区运营,激发社区主导型动能 |
6.3.2 多社区联动办赛,扩大旅游减贫辐射区域 |
6.3.3 普及户外运动技能,布局体育生计型产业 |
6.3.4 调动社区参与积极性,营造社区支持氛围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研究局限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 访谈提纲与文本概况 |
附件2 预调查与正式调查 |
附件3 文本数据编码示例 |
学习经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统计全国新增旅游产业直接就业人数(论文参考文献)
- [1]滇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及其外部性研究[D]. 何彬灵.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2)
- [2]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及其效应研究[D]. 任波.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3]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研究[D]. 郭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文化旅游型城镇规划建设研究 ——以榆中生态创新城为例[D]. 刘思琪. 兰州大学, 2021(11)
- [5]旅游驱动下传统村落形态演进特征及调控策略研究 ——以黟县宏村为例[D]. 黄超伟.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6]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选择与培育研究[D]. 周晓媛. 西北大学, 2021
- [7]信阳市新县体育旅游业发展现状与融合模式研究[D]. 李其盛.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D]. 暴占杰. 吉林大学, 2021(01)
- [9]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广西特色小镇建设成效评价研究[D]. 王承扬. 广西大学, 2020(07)
- [10]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研究[D]. 盘劲呈.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