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论当前图书流通与书店经营(论文文献综述)
安梦钰[1](2021)在《“跨界”思维下的实体书店运营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实体书店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城市的文化设施与文明载体。对于城市而言,实体书店是巩固先进文化的传播阵地,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水平。对于社会而言,实体书店在助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促进文化繁荣发展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伴随着网络书店不断涌现和数字出版的迅猛发展,消费者的阅读方式也在由纸质阅读向数字化阅读方式转变,国内实体书店面临市场环境和产业环境的变化经营遭遇瓶颈,尤其是资金薄弱的民营中小型实体书店经营难以为继,时刻面临着生存危机。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实体书店创新经营、跨界转型,无论是对线下实体店重新装修设计、更新图书类型、举办文化活动,还是借助微信平台、网络直播进行新媒体运营,种种探索与努力,为实体书店创造了更多发展可能性。基于此,笔者以实体书店作为研究对象,从跨界运营的视角入手,通过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的研究方法,整理分析有关实体书店跨界运营已有研究成果,借助新闻出版业内的相关网站、产业报告为理论分析提供数据支撑。利用网络查阅书店运营方面的资料与线下实地进行考察的方式,结合已有实体书店跨界经营运营模式,从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详细分析,在结合案例的基础上总结归类,提出四种实体书店跨界运营模式,在有理论支撑的前提下使之更具有实践意义。本文首先对首先阐述“跨界”“运营模式”的定义、特征,介绍目前国内学者对实体书店的研究方向;其次介绍当前实体书店发展面临的挑战与面临挑战的具体原因。再从实体书店具备的意识形态属性与产业属性出发,简要说明实体书店采取跨界运营的必要性,基于对实体书店内部优势条件与外部利好因素论证实体书店跨界运营的可行性;然后实体书店跨界运营的过程中,具体表现为实体书店相关角色、经营业务、价值创造这三方面因素产生跨界行为。最后选取典型案例分析,提出复合型、体验型、智慧型、社群型四种实体书店运营模式,从角色定位、业务范围、运营思路、核心价值、盈利来源、营销方式这六方面完成这四种运营模式的构建,希冀能够为实体书店优化运营提供参考和借鉴,顺利实现跨界融合发展。
董圣[2](2020)在《政府工具视角下内蒙古新华书店推进全民阅读建设研究》文中认为全民阅读已成为我国重要的一项战略部署,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现代化强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大力推进全民阅读建设是时代所需,也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必要途径。我国新华书店隶属于中共中央宣传部,是国家唯一的官方国营书店,负责中小学教材、教辅、大中专教材、幼儿教材、政治刊物及普通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的发行。政府和新华书店在推进全民阅读中分别扮演者不同的角色,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是大脑、是核心,制定政策和指导思想、下达文件、明确指标;新华书店在阅读推广和图书发行方面更具专业性优势,出台相应方案进行落实,是政府最重要、最主要、最实用的工具。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基于政府工具视角对新华书店推进全民阅读建设的现状进行研究,运用公共管理相关理论并结合自治区所处位置、多民族文化特点、农牧区分布范围等省情,阐释政府和新华书店在全民阅读推进过程中各自的优劣势、作用和运转模式,以此论证新华书店作为政府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主要工具的定位,分析总结了内蒙古自治区新华书店实体书店改造、“七进工程”战略、“彩云服务”和“鸿雁悦读”借阅系统、阅读推广活动、“互联网+”服务和农牧区阅读推广六方面措施的实施现状,对个别新华书店转型升级不符合群众需求、优惠力度小影响图书普及流通、借阅服务不能完全满足读者需要、个别活动和阅读场景难以兼顾、“互联网+”服务存在短板以及农牧区阅读推广效能不足等问题进行分析,对其产生原因进行探讨,针对现状、问题和原因尝试提出实体书店转型升级需先做实地调研、加强正版图书意识普及工作并且适当加大售书优惠力度、开发自身借阅服务模式、找准阅读活动目标人群定位且合理规划活动区域、构建技术人才队伍保障体系并拓展电子化服务途径、优化农牧区图书品类并且增加人才投入等改进建议,以期进一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韩敏[3](2020)在《明代《楚辞》传播与接受研究》文中认为自汉代起,《楚辞》的传播和接受即一直绵延不绝,成为一种特别的文化现象,几乎贯穿了我国整个传统时代。而明代的《楚辞》接受自前代沉寂之后,在理学等思潮的影响下又表现出新的特点,呈现出新的发展格局。本文即在学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明代的《楚辞》传播存在显着的地域性差异,表现为南多北少的格局。而明代阅读《楚辞》的读者群体也较为广泛,上至皇室下至基层大众,皆有阅读《楚辞》的事例。此外,借助于藏书家丰富的藏书量及先进的刻印技术,《楚辞》文本得以在日益进步的印刷术的支持下刻印流传开来,并逐渐扩散到社会各个阶层。最后,从学术特点上来看,明代学者侧重从个人体悟来解读《楚辞》,开创了评、注合一的新模式。从文学特点上来看,“楚风”的盛行离不开《楚辞》在明代的广泛传播。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概述明前《楚辞》传播与接受的几个重要阶段,并对接受《楚辞》的重要人物的接受观进行了分析。本章认为《楚辞》的传播和接受在各个时期均有不同,从汉代开始,“以经解骚”的风气逐渐形成,至南朝萧梁时的昭明太子萧统首先打破了传承数百年以来的“以经解骚”的传统,对《楚辞》华丽的文采、浪漫的文风、比兴手法的运用等美学价值进行了充分的肯定。之后唐宋元时期皆根据时代背景的不同,对屈骚的接受即存在贬抑与赞颂并存的局面。第二章对《楚辞》在明代广泛传播的原因、传播地域及传播循环模式等情况进行探讨,分析认为明代《楚辞》的广泛传播,是受到诸如读者、原料供应商、印刷商、书坊主等众多人员和社会各阶层在内的一个复杂的文化系统的共同作用下才兴盛起来的,离开了其中任意一个环节,对其的影响都是难以估量的。同时,通过对明代刊刻的《楚辞》的刻印地点的分析,笔者认为明代的《楚辞》传播存在显着的地域性差异。最后,借鉴法国书籍史家达恩顿先生的“传播循环模式”理论,对《楚辞》在明代的传播循环模式进行分析。第三章主要论述明代《楚辞》传播与接受的主体,即《楚辞》读者的阅读情况,主要分为皇室成员阅读、士人生员阅读、大众读者阅读和李氏朝鲜读者的阅读四个类型。分析认为从现有史料来看,明代《楚辞》阅读的主体较为广泛,上至皇室下至基层大众,皆有阅读《楚辞》的事例,特别是儒学文化圈的李氏朝鲜王朝读者,也有深谙《楚辞》的庞大的读者群体。他们都从《楚辞》中汲取了丰富的养分,为自身从事赋体文学的创作奠定了基础。第四章通过对明代藏书家收藏、借阅、刊刻与传抄《楚辞》,以及《楚辞》在明代的刊刻与买卖情形,《楚辞》借助私学讲授的大众传播情况进行论述,探讨了《楚辞》在人际传播、交换渠道、流通渠道等方面的传播情况。分析认为借助于藏书家丰富的藏书量及校勘的精美,《楚辞》文本得以在日益进步的印刷术的支持下刻印流传开来,并逐渐扩散到各个阶层。第五章以明代学术发展脉络为轨迹,考察明代各个文学流派的《楚辞》接受情况。分析认为明初,朱熹的理学思想占据主导,使得《楚辞》的接受即长期笼罩在朱熹的理学思想的影响之下。其后,以李东阳等人为代表的“师古派”兴起,使得《楚辞》的接受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的机遇。然而,“师古派”仍未脱离理学思想的影响。明代后期,阳明心学思想开始统治明代文坛,“师心派”开始兴起,对旧注大胆质疑,提出了许多创见,为《楚辞》接受带来了新的活力。同时,此时期《楚辞》评点类作品也开始兴盛起来。最后,明末东林党人以君子、小人之理念接受《楚辞》,成为开启经世致用的理念研究《楚辞》的开端。第六章对明代《楚辞》传播和接受的特点进行探究,分析认为从学术特点上来看,明代学者侧重从个人体悟来解读《楚辞》,不迷信前人的注解,同时集评类着作开始盛行起来,开创了评、注合一的新模式。从文学特点上来看,“楚风”的盛行离不开《楚辞》在明代的广泛传播。
李明勇[4](2018)在《晚清贵州图书传播研究(1840-1911)》文中研究指明传播活动作为人类最为基本的社会活动之一,它使社会获得了自身的基础,同时也助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人类传播活动中,必然要借助于一定的传播媒介。传播活动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媒介技术的发展。晚清时期,图书成为了贵州社会主要的大众传播媒介,它的传播活动在贵州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课题以文化传播学的视角,从传播环境、刻书机构、刻书内容、流通方式、传播受众以及传播效果等方面,探讨晚清时期贵州的图书传播活动在近代贵州社会文化发展中的历史作用。图书传播活动作为人类的现实活动,它不是孤立的、封闭的社会活动,必然要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诸多的传播环境中,图书传播活动与当时以政治、经济、文化所构成的社会环境和以印刷技术、造纸工业、驿传系统构成的媒介技术环境以及所处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本文认为,晚清时期的传播环境对当时图书传播活动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从历时性视角来看,晚清时期贵州在经济文化方面的快速发展、宽松的出版制度、媒介技术的改进、驿传系统的建立、以及“改土归流”政策的进一步施行等方面都为当时图书传播活动提供良好的传播环境,有利于图书出版事业的发展和文化市场的形成。但从共时性视角来看,贵州无论是经济文化,还是媒介技术方面都极其落后,又民族成分极其复杂,苗多汉少,语言不通,这样的传播环境又严重制约着图书传播活动的开展。晚清贵州图书传播活动在复杂的传播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下,整个图书传播活动呈现出自身的特点,本文第二、三章就是对这些特色进行全面的深入的归纳和分析。晚清时期,贵州的图书出版机构有官刻、私刻和坊刻三大刻书系统。在官刻系统中,主要刊刻经典文献、地方志书以及一些管理制度相关的书籍,由于具有一定的经济支持,刻本质量较高;在私家刻书系统中,主要是一些文人和官宦个人出资,要么刊刻自己作品和经典文献,要么刊刻乡贤着作,所刊刻之书一般校勘精细,用纸用墨较为讲究,有不少精刻本;而坊刻则是以盈利为目的,它们主要刊刻文化市场需求较大的、实用性和通俗性书籍,而在用纸用墨方面不讲究,常采用低劣纸张,因此质量普遍不高。纵观晚清时期贵州刊印之图书,与贵州以往的刻本来看,呈现出图书内容丰富、刻本质量参差不齐以及丛书刊刻等方面的特征;而与同时期周边省份的刻书来看,呈现出刻本篇幅普遍较小以及字体圆润、质地柔软而颜色偏暗的特点。晚清时期贵州图书的流通方式涉及到图书交易、藏书、文人传播以及传抄借阅这四个方面。晚清时期贵州的图书交易主要有刊售合一的坊刻、专门售书的书铺以及贵州文人的省外购运这几种形式;而藏书包括学宫藏书、私家藏书和书院藏书,这些藏书很好的起到了文献传承的作用,成为了书籍流通的特殊方式。在交通不便的贵州社会里,文人传播也成为了图书流通的一种方式,既有文人之间的相互赠予,也有客籍文人的输入和本地文人的输出。由于贵州书少价昂的现实,传统的抄书形式依然大量存在,而随着印本书的增多,藏书思想变得开放,图书的借阅活动开始频繁,并出现了现代的图书流通形式。图书传播活动经过生产和流通环节之后,便进入到图书的消费环节阶段而被受众所接受。本文第四章则是对晚清时期图书传播的受众(包括受众类型、受众接受动机以及受众特点)的研究。晚清时期贵州图书的受众类型主要有文人雅士、科举士子和普通识字家庭,但他们各自在消费图书时的动机是不一样的,文人雅士更多是出于文化继承和文化再生产的接受动机,科举士子则更多表现为对仕途的追求而读书,而普通识字家庭却更多以实用性为其目的。这些众多的图书受众,从地域分布来看,他们主要集中在交通要道附近的府州县;从受众的成员构成来看,具有多民族的特点;从受众籍贯来看,主要是以移民为主的家族、师友群体。本文第五章总结分析了晚清时期贵州图书的广泛传播对贵州近代社会文化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晚清贵州图书传播活动对受众产生的传播效果一方面是通过受众的评价体现出来。受众评价包含了图书内容的及时性评价和延时性评价,以及对图书版本的评价;而另一方面则是图书对受众在感知、情感、行为三个层面所产生的作用呈现出来,主要体现在知识群体的崛起、经世致用思想观念的自觉以及救亡图存活动践行诸多方面。晚清时期,贵州图书的广泛传播加快了知识的社会化程度,同时也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重塑着贵州的文化生态,并提倡科学与民主,成立各种学会,创办各种报刊,进而助推着贵州社会文化的变革。在结语中,本文提出晚清时期贵州的图书传播活动不仅实现了贵州的文化继承和文化再生产,促进了贵州社会的文明进程,而且还通过对受众思想、行为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助推着贵州近代社会文化的重大变革,为当下贵州的社会文化发展提供一些宝贵的历史经验。
陈娟[5](2018)在《图书流通体制转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图书流通体制的日益改革,图书流通市场已经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势,体制创新制度效应也越发明显,流通渠道以及网点越发增加,涌现出很多新型业态。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图书流通体制转型中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希望能够促进图书流通体制顺利转型。
刘承谕,金玮[6](2014)在《图书流通中经济效益的探索路径分析》文中提出图书流通环节也可以取得经济效益,但是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在图书流通中的经济效益提升方面依然存在一些不足。本文认为图书流通商在图书流通中需要积极改变目前教辅图书的单一化经营模式,提升集中度并进行连锁化经营,转变基本流通模式,加大图书流通中的信息沟通,形成图书流通中良好的经济效益提升。
丁枝秀[7](2013)在《图书流通市场结构体制及发展规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分析了图书流通产业概念的基础之上,根据市场结构类型和特点,重点分析了图书流通产业的市场结构,最后,提出了促进图书流通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张玮[8](2012)在《祁承(?)澹生堂藏书及文献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祁承(?)是明代中后期“有名的藏书家,优秀的目录学家,卓越的图书馆学先驱者”,其思想和行为既展现出明代社会的特性,又折射出时代与历史的作用;既具有明代私家藏书家的共性,又具有自身的个性魅力。祁承(?)的藏书思想上承汉宋,下启有清,对今天的文献收藏、整理、利用都有很大的启示作用。祁承(?)、祁氏家族、明末藏书家群体,乃至整个明代知识分子的活动体现了明代在中国传统社会中鲜明的个性特征。祁承(?)所处的时代正是印刷术成熟的时代,图书出版蔚然成风,成为标榜尚文之举;其所居的地区也是刻书繁盛之地。祁承(?)的家族充分传承了江南私家藏书的传统,家有聚书渊源,他的祖父、父亲都有不少藏书留传。受家风影响,祁承(?)从小就喜爱读书,十岁时就沉醉书海,乐而忘返。随着年龄增长,祁承(?)开始主动地搜求图书。在文献采访方面,祁承(?)有成熟而独立的思考,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与方法,这成为澹生堂藏书品质的保证。在采访手段上,祁承(?)采取了自行采购、合作采购、交换、赠送等多种方法。澹生堂藏书丰富且绝不盲目。与古代藏书家注重版本收藏不同,祁承煤的藏书有其自己明确的采访方针,以经世致用为目的,而不是单纯的追求藏书数量的增长。在文献着录方面,祁承(?)从文献的性质出发,采用“分析着录”和“互见着录”的方法,使《澹生堂藏书目》不是单纯的藏书登记簿,而是能够体现编者编目思想的目录学着作。万历四十八年(1602年),祁承(?)对澹生堂藏书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整理,为规范藏书整理撰写了《庚申整书略例》四则,提出了在传统编目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因”、“益”、“通”“互”四字着录原则,有意识地以互见着录、分析着录的方法来揭示文献的内容。在文献分类方面,祁承(?)对四部分类法进行了修正和改良,提出了四部四十六类二百四十四目的分类法,四部之下多有创新,其中在分类学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是确定了“丛书”的独立地位。在文献管理方面,澹生堂藏书十万册,为了管理如此庞大的藏书,祁承(?)细致地思考了与馆藏管理有关的各方面内容,他在与子孙规约中明确了藏书的利用、阅览与出借问题,对图书保存、文献整理、古籍修补等问题都提出来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此外,祁承(?)在藏书楼的设计与建造方面也颇费心思,巧妙设计,防火防潮,兼顾有江南知识分子的园林情怀。在澹生堂藏书的继承与递守方面,祁承(?)的儿孙坚守规约,不仅在时事动荡中竭尽全力保存澹生堂藏书,还在目录学等理论方面有所成就。祁承煤及其澹生堂藏书的命运折射出学术发展脉络与社会变迁的趋势。总之,祁承(?)对于图书,不论在聚书、读书、鉴别、购求上,还是在分类、编目、典藏、借阅上,都有精辟的言论、独到的见解、新颖的方法和可行的规约。他不仅继承发扬我国先哲有关图书馆工作中和目录学上的优良传统,而且通过自己多年的实践,创造了不少可贵的经验。特别可贵的是,他的一切活动,能以经世致用为鹄的;所有的工作,能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准则,不尚空谈,对今天的图书馆工作也多有裨益。祁承(?)对文献内在特性的掌握及其对有关图书事业多层次、多方面的考察,从现代图书馆学的观点来看,已初步建立起一套系统的私人图书馆采、编、阅、藏的完整格局,奠定了其在书史上的首创地位;同时,在文献学的大视野下,对目录学、辨伪学、辑佚学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突破性的观点,并积极应用于文献利用的实践之中。
刘婷[9](2012)在《我国图书流通效率的评价和实证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文中指出从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图书流通产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快速发展。从1978年至今,尤其是早期的几十年,图书流通中的图书总量指标:总印张、总印数、图书种数等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十分明显;出版社的数量相对于建国初期呈现双倍增长;出版社体制全面改革,市场竞争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出版社集团化进程成为主流,规模逐渐扩张;出版发行领域多种经济形式并行,市场力量为图书流通产业注入新的活力。但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图书流通渠道不畅,信息孤岛;产品同化,盗版严重,图书市场泡沫化;库存高居不下,图书流通企业成本高昂,利润单薄,效率低下等等。从总体上说我国图书流通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国内图书市场容量扩张陷于停滞,图书产品又受到其他文化、教育、娱乐产品的竞争。图书流通经营主体、管理方式、物流水平等及其他可能的因素制约了图书流通产业的发展。另外,在21世纪的经济大环境下,信息技术革命和入世后外国资本的进入又对我国图书流通产业形成了外部冲击。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使得我国图书流通产业必须直面危机,正视自身问题并加以改善,因为只有强化产业本身才能应对所有挑战。我国不少学者和实际工作者都对我国图书产业的问题从很多角度进行了大量研究,但范围基本定格于对图书营销、图书出版产业,研究角度则主要通过对图书流通主体、流通渠道、物流以及供应链等方面进行研究,而鲜有关于图书流通效率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图书产品流通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而这正是摆在图书流通产业发展面前极为重要的问题。本文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图书流通效率的阐述,结合我国图书流通产业的现状,依据流通效率指标体系的设立原则,从图书流通渠道效率、图书流通组织效率和图书流通产出效率的角度设立了图书流通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做了相关实证研究,最后在实证的基础上探索了我国图书流通效率的提高途径。全文共用了六个章节进行阐述。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是文献综述和相关理论的概述。第三章和第四章为主体部分。第三章以图书流通效率为总目标层,建立了包括图书流通效率流畅性指标、图书流通效率规模性指标和图书流通效率效益性指标三个二级指标和十二个个三级指标的图书流通效率评价体系。第四章为实证研究。由于全国相关指标统计口径的不一致,本文通过浙江省和全国实际情况的对比,发现浙江与全国发展趋势大致吻合,所以以浙江省为例,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浙江省图书流通效率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反映我国图书流通效率的整体情况。实证结果得出其在2003年至2009年的发展情况以及演进趋势;算出各个三级指标相对于二级指标的权重和二级指标相对于一级指标的权重,验证了相关指标的重要性。第五章对提高我国图书流通效率的途径进行了探索。在第六章进行了全文总结,并对相关研究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伊静波[10](2011)在《出版流通领域“国进民退”和“国退民进”现象探析》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出版业的产业特性决定了其流通领域的主体结构,其两大主体国有书店和民营书店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承担着不同的角色,随着政策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先后出现了"国进民退"和"民进国退"两个主体角色互换的过程和现象。
二、简论当前图书流通与书店经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简论当前图书流通与书店经营(论文提纲范文)
(1)“跨界”思维下的实体书店运营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跨界相关概念 |
2.1.2 运营模式相关概念 |
2.2 文献综述 |
2.2.1 研究现状 |
2.2.2 研究评述 |
3 我国实体书店跨界运营概况 |
3.1 我国实体书店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原因 |
3.1.1 我国实体书店面临的挑战 |
3.1.2 我国实体书店面临挑战的原因 |
3.2 实体书店跨界运营的必要性分析 |
3.3 实体书店跨界运营的可行性分析 |
3.3.1 实体书店跨界运营的外部因素 |
3.3.2 实体书店跨界运营的内部条件 |
4 实体书店跨界运营的表现形式 |
4.1 相关角色跨界分析 |
4.1.1 书店角色分析 |
4.1.2 员工角色分析 |
4.1.3 顾客角色分析 |
4.1.4 合作者角色分析 |
4.2 经营业务跨界分析 |
4.2.1 产品跨界分析 |
4.2.2 服务跨界分析 |
4.3 价值创造跨界分析 |
4.3.1 业务创新带来价值增值 |
4.3.2 社群运营带来价值增值 |
4.3.3 产业融合带来价值增值 |
5 实体书店跨界运营的案例分析 |
5.1 西西弗书店:“图书+”实现业务跨界 |
5.2 诚品书店:“文化+”实现认知跨界 |
5.3 志达书店:“互联网+”实现技术跨界 |
5.4 樊登书店:社群经济实现价值跨界 |
6 实体书店运营模式构建 |
6.1 书店复合型运营模式 |
6.1.1 角色定位:图书零售终端+阅读空间 |
6.1.2 运营思路:“图书+”形式下的多元经营战略 |
6.1.3 业务范围:图书、非书业态与文化活动 |
6.1.4 核心价值:图书零售渠道+阅读空间 |
6.1.5 盈利来源:图书销售利润+多元业态经营利润 |
6.1.6 营销方式:组合营销+品牌营销+体验营销 |
6.2 书店体验型运营模式 |
6.2.1 角色定位:图书零售终端+文化生活理念载体+城市文化空间 |
6.2.2 运营思路:以“文化+”、沉浸式场景打造文化体验空间 |
6.2.3 业务范围:图书与非书业态、文化活动与定制服务 |
6.2.4 核心价值:细分读者群体,构建文化交互与价值共创平台 |
6.2.5 盈利来源:会员费用+图书销售利润+多元业态经营利润 |
6.2.6 营销方式:组合营销+品牌营销+体验营销+文化营销 |
6.3 书店智慧型运营模式 |
6.3.1 角色定位:图书零售终端 |
6.3.2 运营思路:新零售概念下技术赋能服务开展全渠道营销 |
6.3.3 业务范围:图书与非书业态、借阅服务 |
6.3.4 核心价值:以大数据技术获取、读懂用户 |
6.3.5 盈利来源:会员费用+图书销售利润+多元业态经营利润 |
6.3.6 营销方式:全渠道营销+口碑营销+场景营销 |
6.4 书店社群型运营模式 |
6.4.1 角色定位:知识服务提供者 |
6.4.2 运营思路:构建社群、社群运营、社群变现 |
6.4.3 业务范围:图书、知识产品、图书衍生品 |
6.4.4 核心价值:基于关系运营下的知识服务 |
6.4.5 盈利来源:会员基数+知识产品+电商平台+其他辅助性盈利来源 |
6.4.6 营销方式:社群营销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政府工具视角下内蒙古新华书店推进全民阅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研究目的 |
1.厘清内蒙古自治区新华书店和政府推进全民阅读现状 |
2.为持续推进全民阅读建设提供指导建议和依据 |
(四)国内外文献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五)研究思路与内容 |
(六)研究方法 |
(七)创新点及不足 |
1.创新点 |
2.不足之处 |
二、新华书店推进全民阅读建设相关概念、理论基础 |
(一)全民阅读政策、由来及概念 |
(二)新华书店由来、发展及政策依据 |
(三)新华书店与主要文化管理服务单位对比 |
1.新华书店与政府对比,明确定位及运转模式 |
2.新华书店与图书馆等事业单位对比 |
3.新华书店与民间组织对比 |
三、内蒙古新华书店推进全民阅读现状调研 |
(一)实体店转型升级,无偿构建公共阅读空间 |
1.实体书店的内外部环境及生存现状 |
2.公共阅读空间理念引入 |
3.新华书店从卖场模式向公共阅读空间转变 |
(二)“七进工程”将阅读深入群众 |
1.从“三进工程”到“七进工程”概述 |
2.内蒙古新华书店“七进工程”实施现状 |
(三)“彩云服务”和“鸿雁悦读”借阅系统 |
1.我国新华书店与图书馆合作模式概述 |
2.内蒙古新华书店借阅新模式 |
3.“彩云服务”和“鸿雁悦读”实施效果评价 |
(四)开展公益文化阅读活动 |
1.常态化系列公益活动 |
2.与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合作主题活动 |
3.节日大型公益文化活动 |
4.特邀知名作家和艺术家的签售会、见面会 |
5.与民间组织合作公益文化活动和研学旅行 |
6.公益文化阅读活动总结 |
(五)多媒体“互联网+”服务 |
(六)农牧区和境外的阅读推广 |
(七)内蒙古新华书店推进全民阅读现状总结 |
四、内蒙古新华书店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一)个别门店转型升级不符合群众需求 |
(二)优惠力度小,影响图书普及、流通 |
(三)借阅服务不能完全满足读者需要 |
(四)个别活动和阅读场景难以兼顾 |
(五)“互联网+”服务存在短板 |
(六)农牧区阅读推广措施效能不足 |
五、内蒙古新华书店推进全民阅读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个别旗县小店未能科学实地调研、改造 |
(二)正版图书进价高,实体店成本消耗大 |
(三)借阅服务受制于公共图书馆借阅体系 |
(四)个别读者不知晓活动或不适合参与 |
(五)网络技术人才不具备优势 |
(六)农牧区“软件”服务投入不足 |
六、内蒙古新华书店推进全民阅读建设的改进建议 |
(一)实体书店转型升级需先做实地调研 |
(二)加强正版图书意识普及,适当优惠售书 |
(三)打破借阅服务壁垒,开发自身借阅模式 |
(四)找准活动目标人群定位,合理安排活动区域 |
(五)构建技术人才队伍保障体系,拓展电子化服务途径 |
(六)优化农牧区图书品类,增加人才投入 |
(七)发挥体制改革先驱带头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3)明代《楚辞》传播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及论题意义 |
二 相关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一) 楚辞学研究史的梳理 |
(二) 《楚辞》文献学方面的研究 |
(三) 国内《楚辞》传播和接受研究 |
(四) 海外《楚辞》传播和接受研究 |
三 研究范围界定 |
四 相关理论、概念介绍及本文研究方法 |
(一) 概念介绍 |
(二) 相关理论及本文研究方法 |
五 创新点 |
第一章 明前《楚辞》传播与接受 |
第一节 汉魏六朝时期的《楚辞》传播与接受 |
一、汉代的《楚辞》传播与接受 |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楚辞》传播与接受 |
第二节 隋唐时期的《楚辞》传播与接受 |
一、隋唐时期的《楚辞》传播 |
二、隋唐时期的《楚辞》接受 |
第三节 宋元时期的《楚辞》传播与接受 |
一、宋代的《楚辞》传播与接受 |
二、元代的《楚辞》传播与接受 |
小结 |
第二章 明代《楚辞》传播的地域与传播循环模式 |
第一节 《楚辞》的传播在明代兴盛的原因 |
第二节 明代《楚辞》刊本的刻印地域 |
一、明代《楚辞》刊刻的地域分布 |
二、明代《楚辞》刻本传播地域形态分析 |
第三节 明代《楚辞》传播循环模式 |
小结 |
第三章 明代《楚辞》传播与接受的主体 |
第一节 阅读《楚辞》的读者类型 |
第二节 皇室成员的《楚辞》阅读 |
一、皇帝阅读 |
二、太子及诸宗室子弟阅读 |
第三节 士人生员读者的《楚辞》阅读 |
一、明代士人生员读者概况 |
二、代表性的士人生员读者 |
第四节 大众读者的《楚辞》阅读 |
一、明代大众读者概况 |
二、代表性的大众读者 |
第五节 李氏朝鲜读者的《楚辞》阅读 |
一、《楚辞》在李氏朝鲜的流传 |
二、代表性的朝鲜《楚辞》读者 |
小结 |
第四章 明代《楚辞》的传播渠道和传播类型 |
第一节 收藏、抄本与借阅——《楚辞》的人际传播 |
一、《楚辞》的收藏与传播 |
二、《楚辞》的抄写、借阅与传播 |
第二节 刊刻与买卖——《楚辞》的商业传播 |
一、明代的官刻 |
二、明代的坊刻及私人刻书 |
第三节 明代的书院讲学——《楚辞》的大众传播 |
小结 |
第五章 明代的《楚辞》接受 |
第一节 程朱道学影响下的《楚辞》接受 |
一、文道合一论下的《楚辞》接受 |
二、台阁派的《楚辞》接受 |
三、道学家的《楚辞》接受 |
第二节 师古说者的《楚辞》接受 |
一、茶陵派的《楚辞》接受 |
二、前七子的《楚辞》接受 |
三、唐宋派的《楚辞》接受 |
四、后七子的《楚辞》接受 |
第三节 师心说者的《楚辞》接受 |
一、师心说概述 |
二、师心说者的《楚辞》接受 |
第四节 东林中人的《楚辞》接受 |
一、东林中人概述 |
二、东林中人的《楚辞》接受 |
小结 |
第六章 明代《楚辞》传播与接受的特点 |
第一节 文学特点 |
一、楚风的形成 |
二、序跋的广泛使用 |
第二节 学术特点 |
一、个人体悟注解《楚辞》成风 |
二、《楚辞》评点类着作大行其道 |
小结 |
余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4)晚清贵州图书传播研究(1840-191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及研究范围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范围 |
二、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的相关研究 |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本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晚清贵州图书的传播环境 |
第一节 社会环境 |
一、“改土归流”对图书传播的推动 |
二、落后经济对图书传播的制约 |
三、文化转型对图书传播的影响 |
第二节 媒介技术环境 |
一、以雕版印刷为主的印刷技术 |
二、以小作坊为主的造纸工业 |
三、以驿道为主的驿传系统 |
第三节 地理环境 |
一、“开门见山”的自然地理 |
二、多民族文化并存的人文地理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晚清时期贵州的刻书机构及其刻书内容 |
第一节 官刻机构及其刻书 |
一、府、州、县署刻书 |
二、官书局 |
三、教育机构及其他官刻书 |
第二节 私家刻书 |
一、郑珍家刻本 |
二、独山莫氏家刻本 |
三、遵义黎氏家刻本 |
四、遵义唐氏刻本 |
五、贵阳高氏刻本 |
六、贵阳陈氏刻书 |
七、贵阳颜嗣徽家刻本 |
八、遵义华氏刻本 |
第三节 坊刻书 |
一、家荫堂刻本 |
二、熊大盛堂 |
三、黔省大文堂刻本 |
四、贵阳文通书局 |
五、遵义坊刻 |
六、安顺坊刻 |
第四节 晚清时期贵州刻本的特征 |
一、历时性视角下的晚清贵州刻本特征 |
二、共时性视角下的晚清贵州刻本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晚清贵州图书的流通方式 |
第一节 图书交易 |
一、刊售合一的书坊、书局 |
二、专门售书书铺 |
三、贵州文人的省外购书 |
四、图书价格 |
第二节 藏书 |
一、学宫藏书 |
二、私家藏书 |
三、书院藏书 |
第三节 文人传播 |
一、文人互赠 |
二、本地文人的输出 |
三、客籍文人的输入 |
第四节 传抄借阅 |
一、抄书:传统流通方式的延续 |
二、借阅:现代图书流通形式的开启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晚清贵州图书传播的受众分析 |
第一节 受众类型 |
一、文人雅士 |
二、科举士子 |
三、普通识字家庭成员 |
第二节 受众动机分析 |
一、实用性动机 |
二、仕途晋升动机 |
三、文化传承和文化再生产动机 |
第三节 受众特点分析 |
一、受众分布:主要集中于交通要道一线 |
二、受众构成:具有多民族性 |
三、受众籍贯:主要以移民为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晚清贵州图书的传播效果 |
第一节 受众评价 |
一、受众的及时性评价 |
二、受众的延时性评价 |
三、版本评价 |
第二节 受众效果 |
一、知识阶层的崛起 |
二、经世致用意识的觉醒 |
三、救亡图存活动的践行 |
第三节 社会效果 |
一、加深了知识的社会化程度 |
二、促进了贵州各族人民的文化交流 |
三、推动了贵州社会文化的重大变革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晚清图书传播研究总结 |
二、晚清贵州图书传播研究的现代启示 |
三、晚清贵州图书传播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晚清贵州图书出版大事记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图书流通体制转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1 图书流通体制转型的必要性 |
2 图书流通体制转型的现状 |
2.1 图书流通主体地位不明确 |
2.2 市场集中度较低 |
2.3 市场需求信息途径不通畅 |
3 加快改革我国图书流通体制的建议 |
3.1 秉持以市场为主导, 大力转变发展理念 |
3.2 实现规模化经营图书, 确保企业稳定健康发展 |
3.3 加大流通信息化建设, 实现信息化图书流通形式 |
3.4 大力变革流通模式, 推动连锁形式经营 |
4 结论 |
(6)图书流通中经济效益的探索路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图书流通和发展 |
1.1 图书流通的基本概念 |
1.2 图书流通模式 |
1.3 图书流通发展 |
1.4 图书流通经济效益 |
2 图书流通中经济效益提升存在的问题 |
2.1 多元化流通欠缺 |
2.2 市场集中度低 |
2.3 流通模式过于单一 |
2.4 图书信息流通不畅 |
3 图书流通中经济效益提升路径 |
3.1 改变教辅图书一元化趋势 |
3.2 提升图书流通集中度和连锁化 |
3.3 转变流通模式 |
3.4 加大图书流通信息沟通 |
4 结语 |
(7)图书流通市场结构体制及发展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图书流通产业概述 |
二、市场结构类型和特点 |
三、图书流通产业市场结构分析 |
1. 影响图书流通产业的市场集中度。 |
2. 图书流通产业差异化表现。 |
3. 图书流通产业的壁垒。 |
四、促进图书流通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8)祁承(?)澹生堂藏书及文献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历代对祁承(?)藏书及文献学思想的研究 |
1.1 清代学者对祁承(?)藏书及文献学思想的研究 |
1.2 近现代学者对祁承(?)藏书及文献学思想的研究 |
1.3 上世纪80年代至今对祁承(?)藏书及文献学思想的研究 |
1.4 港台及海外学者对祁承(?)藏书及文献学思想的研究 |
2. 选题缘由及意义 |
2.1 选题缘由 |
2.2 选题意义 |
3. 主要研究方法和路径 |
4. 本文研究的基础与存在困难 |
4.1 研究基础 |
4.2 研究难点 |
5.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澹生堂藏书的社会背景 |
1. 明代中后期图书的刻印与出版 |
2. 明代中后期图书的流通与收藏 |
3. 明代学术发展繁荣 |
4. 明代社会风尚转变 |
5. 外来文化对明末思想文化的影响 |
第三章 祁承煤生平及其文化背景 |
1. 祁承(?)生平与思想 |
1.1. 政治抱负 |
1.2. 经济状况 |
1.3. 治学成果 |
1.4. 藏书精神 |
1.5. 人生态度 |
1.6. 处世哲学 |
2. 家族传承 |
3. 学术网络 |
3.1. 师承渊源 |
3.2. 与藏书家之交游 |
3.3. 与学者之交游 |
3.4. 与释道名人之交游 |
3.5. 与社会名人之结社 |
第四章 祁承(?)的采访理论与实践 |
1. 祁承(?)采访思想的渊源 |
2. 访书人员的基本素质 |
3. 祁承(?)论选书标准 |
4. 祁承(?)的图书采访实践 |
第五章 祁承(?)的目录学理论与实践 |
1. 祁承(?)的编目理论 |
1.1 “通”:流通于四部之内 |
1.2 “互”:互见于四部之中 |
1.3 “通”、“互”二法在目录学史中的地位 |
2. 编目实践与着录方法 |
2.1 表格式着录 |
2.2 《澹生堂藏书目》的着录体例 |
3. 祁承(?)的分类理论 |
3.1 祁承(?)分类理论与郑樵的关系 |
3.2 “因”:因循四部之成例 |
3.3 “益”:增补四部分类法 |
4. 《澹生堂藏书目》的分类实践 |
5. 祁承(?)分类理论的评价 |
5.1 祁承(?)分类理论的恰当之处 |
5.2 祁承(?)分类理论的失当之处 |
5.3 祁承(?)分类思想对学术史的影响 |
第六章 澹生堂藏书管理 |
1. 藏书情况及特色 |
2. 藏书的版本情况 |
3. 藏书利用与借阅 |
4. 藏书的保存、修补与整理 |
5. 祁抄的制作与价值 |
6. 藏书楼的设计与功能 |
7. 藏书章的鉴别与明志 |
第七章 祁承(?)藏书的继承与递守 |
1. 祁彪佳与八求楼 |
1.1 祁彪佳其人 |
1.2 祁彪佳的采访实践与藏书整理 |
1.3 戏曲类特色馆藏专目 |
2. 祁理孙与奕庆楼 |
2.1 祁理孙其人 |
2.2 奕庆藏书楼藏书 |
2.3 祁理孙在目录学方面的创新与承继 |
3. 祁氏藏书流散情况 |
3.1 明末澹生堂藏书散佚的开端 |
3.2 黄吕对澹生堂藏书的争夺 |
3.3 赵氏对澹生堂藏书在收集 |
3.4 二十世纪上半叶祁氏藏书的散出 |
3.5 现存澹生堂藏书情况 |
第八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祁氏着作 |
专着 |
学术论文 |
附录1:澹生堂藏书现存书目 |
附录2:祁承(?)大事年表 |
致谢 |
(9)我国图书流通效率的评价和实证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
1.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2 研究对象 |
1.2.3 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流通效率研究概况 |
1.3.2 流通效率的衡量 |
1.3.3 图书流通研究概况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 |
第二章 图书流通效率理论概述 |
2.1 图书流通的涵义 |
2.2 流通效率理论 |
2.3 图书流通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三章 图书流通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
3.1 我国流通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 图书流通效率流畅性指标 |
3.2.1 图书流通渠道概述 |
3.2.2 图书流通渠道流畅性指标 |
3.3 图书流通效率规模性指标 |
3.3.1 流通组织的相关研究 |
3.3.2 图书出版规模 |
3.3.3 出版和发行企业的集中度 |
3.4 图书流通效率效益性指标 |
第四章 浙江省图书流通效率实证分析 |
4.1 实证分析的相关说明 |
4.1.1 变量的设定 |
4.1.2 数据来源 |
4.2 因子分析 |
4.2.1 因子分析相关检验结果 |
4.2.2 三级指标公共因子的确定 |
4.2.3 二级指标公共因子的确定 |
4.3 结论分析 |
4.3.1 浙江省图书流通效率发展趋势 |
4.3.2 综合评价体系相关说明 |
第五章 提高我国图书流通效率的途径探索 |
5.1 加强供应链管理,疏通图书流通渠道 |
5.1.1 供应链管理下的渠道选择 |
5.1.2 供应链管理对图书流通效率的影响 |
5.2 走集团化与规模化之路,提高产业集中度 |
5.3 加大政策规制,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流通格局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出版流通领域“国进民退”和“国退民进”现象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退民进”现象产生的背景 |
二、“国退民进”现象的主要表现形式 |
1. 国有网点数量迅速减少, 民营书店急剧增加 |
2. 国有书店人才流失严重, 成为民营书店创业主体 |
3. 出版社更加倾向于与民营书店合作, 与国有书店的合作力度减弱 |
4. 国有书店品牌影响力降低, 民营书店成为读者消费首选 |
三、“国退民进”产生的问题 |
1. 市场销售环节混乱 |
2. 教材市场竞争无序 |
3. 盗版现象猖獗, 买卖书号现象出现, 禁书现象和知识产权问题凸现 |
四、“国进民退”现象的表现形式 |
五、结论 |
四、简论当前图书流通与书店经营(论文参考文献)
- [1]“跨界”思维下的实体书店运营模式研究[D]. 安梦钰. 北京印刷学院, 2021(09)
- [2]政府工具视角下内蒙古新华书店推进全民阅读建设研究[D]. 董圣.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3]明代《楚辞》传播与接受研究[D]. 韩敏.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4]晚清贵州图书传播研究(1840-1911)[D]. 李明勇.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5]图书流通体制转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J]. 陈娟. 科技传播, 2018(01)
- [6]图书流通中经济效益的探索路径分析[J]. 刘承谕,金玮. 中国商贸, 2014(17)
- [7]图书流通市场结构体制及发展规律[J]. 丁枝秀. 兰台世界, 2013(29)
- [8]祁承(?)澹生堂藏书及文献学思想研究[D]. 张玮. 南京大学, 2012(08)
- [9]我国图书流通效率的评价和实证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D]. 刘婷. 浙江工商大学, 2012(11)
- [10]出版流通领域“国进民退”和“国退民进”现象探析[J]. 伊静波. 现代出版,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