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层民用建筑核心筒自然排烟窗设计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徐子健[1](2020)在《寒冷地区大进深高层公寓绿色建筑通风组织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大进深高层公寓作为高密度城市空间的一个缩影,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其居住空间环境却不尽如人意。每层户数多,空间紧凑,排列紧密,朝向单一,内部空气不流通,空气质量差。为了改善大进深高层公寓建筑室内通风环境,在建筑中使用机械通风设备,这将使整个建筑中的运行能耗大幅度提高而舒适性较差。目前,对实现绿色建筑要求越来越高,自然通风是重要的绿色建筑被动式设计策略,在节能减排、改善室内空气品质和提高建筑环境舒适度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文章从寒冷地区这一地域性角度出发,从高层公寓规划布局、公寓体型、空间组织、单元布局、建筑构件方面进行建筑自然通风优化的方法与实例研究,以达到高标准的绿色建筑通风要求。首先,本文归纳总结了影响寒冷地区大进深高层公寓通风的因素,从建筑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个方面,即建筑群体规划布局和建筑单体设计,总结了影响大进深高层公寓自然通风的因素:在规划布局中,影响大进深高层公寓自然通风的因素主要有建筑群平面布局和建筑群空间布局;在单体设计上,影响大进深高层公寓自然通风的因素有建筑体型、平面布局、居住单元、通风构件。以北京市为寒冷地区典型城市,实地调研和数据总结大进深高层公寓的特征,进一步发现高层公寓存在的实际问题,建立典型高层公寓建筑模型,并进行模拟和实测,从深层次挖掘高层公寓的通风问题,以绿色建筑中的通风项作为量化指标。其次,本文从第二章归纳出影响大进深高层公寓自然通风因素入手,对高层公寓从建筑群体布局方面中建筑群空间布局、建筑群平面布局;建筑单体设计中:建筑体型、平面布局、居住单元、通风构件这几个方面提出优化措施,为高层公寓自然通风设计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式。最后,选取典型大进深公寓进行优化设计,优化设计从建筑体型、建筑平面、建筑的通风构件和居住单元四个方面入手。并运用软件模拟分析,与原型数据对比,验证了优化的可行性。
黄箐,陈捷,杨杰,吕龙,农立[2](2019)在《基于现行规范的公共建筑内走道排烟设计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国家标准《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已于2018年8月1日实施。本文针对高层公共建筑内走道排烟系统的设计,对比了相关的新、旧规范,结合国外相关规范对新规范的一些争议内容进行了分析。此外,还通过实例计算,对新规范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吴永谦[3](2019)在《空气幕在酒店类建筑前室挡烟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现代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更为集中,高层、超高层酒店层出不穷,也为其消防安全带来了挑战,特别是火灾产生的烟气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很大威胁,相较于控制烟气蔓延的传统措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空气幕不但可以有效阻挡烟气蔓延,而且具有不影响人员疏散通行、物资输运和消防灭火救援的优点,因此,深入研究空气幕的挡烟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作者总结概括了国内外学者有关空气幕在挡烟原理和挡烟应用方面的研究,并对烟气在走廊的扩散过程、前室门洞处的受力作用进行了概括,得到了空气幕有效用于前室挡烟需要满足的受力条件,通过调研目前酒店类建筑常见客房层类型和走廊前室布置特点,建立典型走廊和前室模型,开展FDS数值模拟研究,并依托现有的小尺寸实验台对FDS数值模拟模型的边界条件设置进行了合理性和可靠性验证。通过FDS数值模拟探讨了空气幕射流速度、射流角度、喷口宽度等三个性能参数的挡烟效果。根据预模拟结果,分别选取空气幕射流速度为3-9m/s,射流角度为0-30°,喷口宽度为0-0.3m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当空气幕的射流速度低于7m/s时,速度越大挡烟效果越好,但是超过9m/s的速度会造成空气幕上游烟气产生涡旋,不利于人员逃生;射流角度为0°时空气幕挡烟效果最好,且随着角度增加挡烟效果变差,走廊的烟气主要从空气幕近火源端侵入前室;喷口宽度越大挡烟效果越好,但是超过0.2m后,随着喷口宽度增加,挡烟效果提升很小,实际应用中宽度宜取为0.2m。作者引入了适用于空气幕挡烟的动量比R*的定义,并且分析了不同性能参数组合的动量比对应的空气幕挡烟效率,得到了动量比R*等于10时空气幕的挡烟效果最好,在该动量比取值下,空气幕的射流速度为7m/s,射流角度为0°,喷口宽度为0.2m,挡烟效率为94.6%,空气幕前室挡烟需要的空气量相比较传统的正压防烟空气量计算结果降低了36.4%。此外,作者还探讨了射流角度为0°,射流宽度为0.2m时,前室空气幕有效挡烟的最优射流速度*与火源热释放速率之间的关系。
展泽励[4](2019)在《当代技术背景下仿古建筑设计的研究 ——以正阳山观景楼为例》文中提出中国传统古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仿古建筑是人们对传统文化怀念和追思的一种形式,是当代常见的一种建筑类型。用当代技术建造出既能与传统建筑形象相似又能使其满足消防、无障碍等建筑设计规范的当代仿古建筑是建筑设计领域的一个全新课题。仿古建筑在当代技术背景下有不同的建造技术,这些建造技术的差异主要来源于仿古建筑的结构选型、构造材料技术和给排水技术的选择以及当代建筑设计规范对建筑设计的制约因素,这些建造技术的差异最终会导致仿古建筑外观与被模仿的传统古建筑之间的差异。如何选择运用这些建造技术是建筑师在设计仿古建筑时所要重视的问题也是本文所要探讨的核心内容。通过研究本文认为仿古建筑是当代技术和传统文化结合的一种体现,它本质上属于当代建筑,不是对传统建筑的简单模仿,它的建造方式也不能照搬传统建筑,它是将传统建筑造型的精华元素加以提炼、抽象、重组,并用当代的材料和技术建造出饱含历史文化风味的当代建筑。本文是基于重庆市黔江区正阳山观景楼(以下简称正阳楼)项目设计实践所引发的对仿古建筑设计的思考与研究。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从论文的缘起、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对研究的课题做一个简要的概述。第二章分别从当代结构技术、构造材料技术、给排水技术、节能要求、消防和无障碍要求条件下探讨仿古建筑设计的建造方法。第三章简要介绍了正阳楼项目基本情况和设计的过程。第四章从本人参与完成的正阳楼项目的施工图出发介绍了正阳楼在当代结构技术、构造和材料技术、消防和无障碍要求下的建造方式和表达。第五章是论文的结语,总结了论文的主要成果和不足,介绍了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在当代仿古建筑设计领域的成果。本文约36000余字,图片82张,表格5个。
寿炜炜,任家龙[5](2019)在《GB 51251—2017《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编制要点简介》文中提出简述了GB 51251—2017《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的编制背景、任务来源、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及主要内容,从8个方面解读了重点技术内容,展望了标准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张彤彤[6](2017)在《基于性能化防火的超高层综合体典型空间优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各类超高层建筑逐年增多,近几年发展尤其快速,并多以超高层综合体的形式出现于各中大型城市。超高层综合体以其巨大的空间拓展能力和功能集合能力受到人们的青睐,特别是在我国人口密集大,土地资源紧张的今天,建设超高层综合体是现代城市的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超高层综合体的建筑特点(如:建筑高度过大,内在人数过多,建筑结构复杂,交通体系多样等)增加了其自身和周边城市空间的火灾危险性,在我国现有的消防救援技术水平下,一旦发生超高层综合体火灾,其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及对周边建筑交通的影响均是难易预计的并且及其惨重的。我国现有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相关技术条文虽对高层建筑在防火设计方面做了极限值的规定,但对于超高层综合体这种不断更新的建筑类型而言,因其结构,功能,造型和空间形式的极端性的特殊要求,现有规范的对其规范性控制依旧存在滞后性和局限性,因此,运用现有规范难以确保超高层综合体一类建筑的各空间在火灾中的安全性,对某些建筑空间甚至尚无条款对其规范。性能化防火方法的提出正是基于以上问题,此方法可对具体的某一工程进行火灾全过程的模拟,主要可模拟烟气蔓延和人员疏散的规律,有针对性的制定防火设计方案。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弥补了现有规范的不足和局限,不仅有助于提升建筑的防火性能,更有助于推动新技术的发展。本论文共有九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包括相关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相关概念的界定。第二章对国内外超高层建筑性能化防火的研究现状进行的综述。在第三章中,结合超高层综合体空间要素以及现有防火规范中的不足,提炼超高层建筑的五大类典型空间,即竖向贯通空间、超大水平开敞空间、水平狭长空间、地下空间和外部空间,并对每种典型空间的火灾危险性进行了分析。第四章至第八章为本论文的核心章节,以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的视角,运用计算机技术,对超高层综合体五大类典型空间进行了火灾烟气蔓延和人员疏散的对比模拟实验,对“超规范”的设计方案进行性能化防火设计安全评价,对条文式规范框架内的设计方法进行优化。第九章为结论与展望。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不同于传统的防火设计,它是更注重全过程设计中烟气蔓延和人员疏散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制定防火设计方案,本文通过数字技术模拟技术为研究手段,试图探索超高层综合体中不同空间类型的防火优化策略,更有效的保障了超高层综合体及周边城市空间的防火性能。
姜勇[7](2015)在《超高层建筑核心筒优化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全国各地超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超高层建筑作为一个区域、一座城市的地标建筑,其外在的形象、对于区域规划的制约、对于城市生活的影响等问题已经得到了重点关注和研究。然而,作为超高层建筑的“心脏”——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相关的研究却少之又少。超高层建筑核心筒不仅是超高层建筑上下联系的交通枢纽,也是紧急情况下安全疏散和各类管线上下联系的垂直通道。因此,本文将结合实际项目——榆林总部基地项目为例,探讨核心筒优化设计的一般方法。笔者将结合相关研究,对于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的面积、标注层使用率、结构形式、电梯系统、安全疏散系统、设备管井及辅助用房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总结出核心筒优化设计一般方法。本文总共分为三个部分:1.前两章主要介绍相关研究背景、内容、目的、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通过大量的典型超高层建筑核心筒调研,总结出典型的超高层建筑核心筒布局方式,标准层面积、使用率、电梯分区模式等,为下文论述做铺垫。2.三四章为超高层建筑核心筒一般概念介绍和相关的优化设计研究。首先对于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相关概念进行介绍,包括核心筒的平面形式,结构形式,各个组成部分。其次结合相关的案例研究,对于超高层建筑核心筒各个组成部分分类研究,包括电梯系统、安全疏散系统等。最后总结出超高层建筑核心筒优化设计的一般方法。3.最后一部分是结合实际项目与前文总结的相关优化设计方法,对榆林总部基地超高层核心筒进行优化设计研究,通过多方案的比较检验其优化设计实用性。
田沛泽[8](2015)在《超高层建筑核心筒性能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进步,人口与用地的矛盾越来越凸显,高度集约化的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在这种大背景下诞生。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建筑高度越来越高,数量也呈现爆炸式增长。同时,建筑师开始对超高层建筑群营造的高密度垂直城市形态产生一些思考,从盲目崇拜走向理性思考。核心筒设计在超高层建筑设计中是贯穿整个过程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项目在安全性、高效性和舒适性等方面的要求。本文以超高层建筑中核心筒设计的角度,结合国内外优秀案例经验与作者实际项目中的感受,探讨符合我国国情的核心筒性能化设计要素,提出核心筒性能化设计中对电梯系统、消防疏散系统和辅助空间及设备空间等方面的要求,为完善超高层建筑核心筒设计研究提供参考。全文共分为5个章节,其中3至5章为核心章节。第1章为绪论部分,对所研究对象进行介绍,了解发展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相关领域学术动态,并明确研究的范围和方法,提出文章的整体框架。第2章为超高层建筑核心筒性能化设计概述,通过对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的介绍,了解其在舒适性、安全性和高效性等方面对于超高层建筑的关键作用,并结合我国国情和研究项目的地域特点,总结核心筒设计的核心要素。第3章为电梯系统设计研究,通过对电梯系统的组成、分类及竖向和水平组织的介绍,总结超高层建筑核心筒内电梯系统组合的一般规律并提出优化效率方案,以体现建筑整体的舒适性和高效性。第4章为设备用房与辅助用房设计,按照专业不同分别介绍设备空间设计方法和要素,并对核心筒内的辅助用房进行介绍,结合和核心筒竖向设计,对核心筒内部空间进行优化。第5章为消防疏散系统设计,通过对规范和相关理论的研究,结合实际案例,着重探讨核心筒内疏散楼梯和消防电梯的设计,及其在避难(设备)层的设计,并归纳总结电梯结合疏散等新疏散方式。文章的最后对本文探讨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对新型核心筒概念设计的发展趋势做了前瞻性思考,以期引起更深层次的研究。
万黎萍[9](2014)在《超高层建筑核心筒设计研究 ——以珠江新城新建超高层建筑为例》文中提出超高层建筑自十九世纪诞生以来,伴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进步,在世界各地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以及令人瞩目的成就。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土地资源的日益短缺,作为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信息集散、加工与再创造的场所,超高层建筑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将继续成为社会最为需要的建筑类型之一。因此,如何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关于超高层建筑核心筒设计的成功经验基础上,研究、总结出一条更适合我国超高层建筑核心筒设计的发展之路,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本文以超高层建筑核心筒设计作为研究对象,旨通过对最近最新的超高层建筑的核心筒设计进行研究,对广州超高层建筑最集中的珠江新城进行调研对比总结,希望能提出一些超高层建筑核心筒设计方面的有益参考,并唤起广大建筑设计工作者对超高层建筑核心筒设计研究的重视。超高层建筑通常功能复杂、综合性强、可容纳人员数量多、体型庞大,且主塔楼往往平面小(一般受一个防火分区面积的限制,面积都是2000平方米上下)、层数多,核心筒布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品质、使用者的感受、使用率和经济性。因此,超高层建筑的核心筒设计在解决好至关重要的建筑结构和消防安全性的同时,要好好解决建筑内部的垂直交通及电梯配置(包括电梯台数、载客量、速度以及排列布置),在不同的设计条件下寻找到最适合项目条件的最经济最有效的电梯布置方式(即电梯的数量和电梯井道的数量尽可能少)是超高层建筑核心筒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在满足整个建筑的垂直运输需求的前提下,超高层建筑电梯的使用效率最大化和日常运行成本的最小化,是核心筒中电梯设计的目标。电梯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建筑物内人口密度、电梯的数量和类型以及电梯所服务的楼层数等因素。通过广泛的实地调研,结合大量近期超高层建筑的实例分析,本文首先对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的功能组成,类型和竖向形式进行阐述和分类,其次提出研究对象核心筒的主要组成部分电梯的分类、平面布置,竖向分区布置、电梯数量的计算以及超高层建筑标准层实用率和核心筒设计的关系;最后对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的消防疏散系统楼梯和消防电梯,避难层的设计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超高层建筑核心筒辅助空间的设计建议与方法。其中电梯的竖向分区这一节,本文以珠江新城的新建超高层建筑为例,通过不同项目的图纸和数据详细阐述了三种常用的电梯分区系统(单区电梯系统,多区电梯系统,区中区电梯系统)的特点。一般层数不多、建筑面积不大的高层建筑可以采用单区电梯系统,20层以上超高层建筑就要采用多区电梯系统:一般40层以下超高层建筑采用高低二区电梯系统和高中低三区电梯系统,40层以上超高层建筑采用四区电梯系统,60层或更高的超高层建筑则采用五区电梯系统。但是随着高度越来越高,如果继续采用多区电梯系统就会不断增加低层区的电梯井道,增加核心筒的面积,降低标准层的实用率,因此一般50层及以上的超高层建筑经常采用区中区电梯系统,将建筑的竖向分成若干大区,大区之间以空中大堂连接,首层设置高速穿梭电梯直达空中大堂后再以此为出发层到达目标层,这样就加快了电梯的运行速度,缩短了电梯运行周期,大大减少了井道空间,提高了实用率。同时通过两个项目实例,分析了电梯分区的策略。此外,本文通过对比一些高度和标准层面积差不多的珠江新城超高层建筑,量化地分析了超高层建筑标准层实用率和核心筒设计的关系。研究表明,核心筒中电梯位置、楼梯位置、电梯数量及电梯分区、空调形式和电梯技术等都对标准层实用率有很大的影响。最后本文阐述了超高层建筑的消防疏散系统(其中包括核心筒内的疏散楼梯和消防电梯、避难层)的设计原则和核心筒内辅助用房和设备功能用房及管井的设计原则。
江龙婷[10](2013)在《复合功能高层建筑的标准层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关于复合功能高层建筑(高层综合建筑)标准层及其空间的设计研究型论文。论文以近年来高层综合建筑在我国的飞速发展为背景,提出了目前我国高层综合建筑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弊端,分析了高层综合建筑标准层空间构成模式及设计影响因素,并且回顾了高层综合建筑在国外以及国内的发展历史,总结出高层综合建筑设计应当遵循从实际出发和人性化的设计原则,以及不同类型的高层综合建筑标准层的设计要点。论文从解析高层综合建筑标准层的空间构成入手,进而对各种不同类型的高层综合建筑标准层的建筑设计以及相关的安全问题等进行了阐述,同时还对现代高层综合建筑空中公共空间设计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本文还结合了一些国内外着名的实例,运用论文之前提出的相关设计理论和原则,进一步阐述高层综合建筑标准层设计中的要点。论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即绪论,主要介绍了本研究题目的研究背景、选题意义、研究范围、研究内容、研究框架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二章回顾了复合功能高层建筑在国外以及国内的发展历史,同时结合实例分析了复合功能高层建筑的分类,以及高层建筑标准层平面的类型和空间布局,并进一步提出了复合功能高层建筑标准层的设计难点;第三章主要分析了复合功能高层建筑标准层的空间构成模式,提出了当代的高层建筑标准层布局模式更为灵活与多变。第四章、第五章是本文的中心,为解决问题部分,通过对复合功能高层建筑标准层的制约因素、设计原则以及平面、空间、交通的设计进行分析与归纳总结,研究对应的设计依据和方法;第六章是理论结合实际部分,调研分析广州太古汇综合体、广州国际金融中心(西塔)、深圳京基金融中心等项目,对前文理论进一步检验,以此总结全文的研究成果;最后为本文的结束语。
二、高层民用建筑核心筒自然排烟窗设计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层民用建筑核心筒自然排烟窗设计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寒冷地区大进深高层公寓绿色建筑通风组织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寒冷地区高层建筑自然通风的特点 |
1.3.1 寒冷地区气候特点 |
1.3.2 寒冷地区高层建筑风环境特点 |
1.3.3 寒冷地区建筑自然通风的应用季节 |
1.3.4 建筑自然通风的原理及应用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国内外研究总结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绿色建筑中自然通风的设计要求 |
1.5.2 大进深高层公寓 |
1.6 主要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
1.6.1 主要研究方法 |
1.6.2 论文框架 |
2 寒冷地区大进深高层公寓自然通风设计要素 |
2.1 寒冷地区大进深高层公寓的规划布局对自然通风的影响 |
2.1.1 大进深高层公寓朝向对自然通风的影响 |
2.1.2 大进深高层公寓平面规划布局对自然通风的影响 |
2.1.3 大进深高层公寓空间布局对自然通风的影响 |
2.1.4 寒冷地区大进深高层公寓的规划布局调研及存在问题 |
2.2 寒冷地区大进深高层公寓单体设计对自然通风的影响 |
2.2.1 大进深高层公寓的类型 |
2.2.2 寒冷地区大进深高层公寓体型对自然通风的影响 |
2.2.3 寒冷地区大进深高层公寓平面类型对自然通风的影响 |
2.2.4 寒冷地区大进深高层公寓居住空间对自然通风的影响 |
2.2.5 寒冷地区大进深高层公寓通风构件对自然通风的影响 |
2.2.6 寒冷地区大进深高层公寓单体设计调研及存在问题 |
2.3 本章小结 |
3.典型大进深高层公寓自然通风的模拟与实测 |
3.1 实测与模拟概况 |
3.1.1 气候数据 |
3.1.2 典型模型的选取 |
3.1.3 测试内容 |
3.1.4 参数设定与模拟判定标准 |
3.2 典型大进深高层公寓规划布局下的自然通风模拟与实测 |
3.2.1 模型简化与案例设置 |
3.2.2 模拟计算结果与分析 |
3.2.3 高层公寓规划布局下的自然通风实测 |
3.3 典型大进深高层公寓建筑单体下的自然通风模拟与实测 |
3.3.1 模型简化和案例设置 |
3.3.2 模拟计算结果与分析 |
3.3.3 建筑单体自然通风实测 |
3.4 本章小结 |
4.寒冷地区适应大进深高层公寓自然通风的措施 |
4.1 大进深高层公寓的规划布局 |
4.1.1 平面布局 |
4.1.2 场地剖面 |
4.1.3 绿化 |
4.2 大进深高层公寓体型优化设计 |
4.2.1 创造对外开口 |
4.2.2 边角错位 |
4.2.3 局部凹凸 |
4.3 大进深高层公寓平面组织设计 |
4.3.1 天井空间设计 |
4.3.2 开敞式走廊空间设计 |
4.3.3 开敞式核心筒空间设计 |
4.3.4 通风竖井设计 |
4.4 大进深高层公寓的居住单元 |
4.4.1 减少室内隔断 |
4.4.2 采用空间回路 |
4.4.3 过渡空间的利用 |
4.4.4 采用跃层式单元布局 |
4.4.5 开设凹槽促进通风 |
4.5 大进深高层公寓通风构件 |
4.5.1 门、窗构件 |
4.5.2 阳台 |
4.5.3 双层楼板 |
4.6 本章小结 |
5.实际案例分析与优化设计 |
5.1 实际案例概况与分析 |
5.1.1 实际案例概况简介 |
5.1.2 实际案例分析 |
5.2 寒冷气地区大进深高层公寓自然通风优化设计策略方案一 |
5.2.1 自然通风方法的应用 |
5.2.2 优化方案与通风结果 |
5.3 寒冷地区大进深高层公寓自然通风优化设计策略方案二 |
5.3.1 自然通风方法的应用 |
5.3.2 优化方案 |
5.4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基于现行规范的公共建筑内走道排烟设计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高层公共建筑走道排烟新旧规对比 |
1.1 自然排烟 |
1.2 机械排烟 |
2 走道排烟设计中的争议 |
3 走道排烟设计工程实例 |
3.1 实例概况 |
3.2 实例排烟设计计算 |
3.2.1 防烟分区划分 |
3.2.2 最小清晰高度、储烟仓 |
3.2.3 计算排烟量 |
3.2.4 单个排烟口的最大允许排烟量 |
3.2.5 排烟口设置 |
4 现行消防规范走道排烟设计分析 |
4.1 新旧规走道排烟计算对比 |
4.2 不同取值对排烟口布置的影响 |
4.3 走道内挡烟垂壁的影响 |
5 结论 |
(3)空气幕在酒店类建筑前室挡烟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建筑火灾烟气的危害及特点 |
1.1.2 当前建筑前室烟气控制方式概述 |
1.2 课题的提出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空气幕的理论研究现状 |
1.3.2 空气幕挡烟应用的研究现状 |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和主要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主要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论文的章节结构安排 |
2 烟气流动与空气幕挡烟的理论分析 |
2.1 建筑发生火灾时的烟气流动分析 |
2.1.1 烟气在走廊通道的流动分析 |
2.1.2 烟气在前室门洞处的流动分析 |
2.2 空气幕的流场结构分析 |
2.3 空气幕的挡烟效率计算 |
3 酒店建筑的调研与FDS模型的建立 |
3.1 酒店建筑客房标准层及调研 |
3.2 FDS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 |
3.2.1 模型的简化 |
3.2.2 数学物理模型的建立 |
3.2.3 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的设置 |
3.2.4 火源的选取 |
3.2.5 网格尺寸选择及网格划分 |
3.3 FDS数值模拟方案设计 |
3.3.1 火源最不利位置的确定 |
3.3.2 数值模拟方案设计 |
4 前室空气幕挡烟的性能分析 |
4.1 FDS模拟模拟边界条件设置的分析 |
4.1.2 小尺寸实验台简介 |
4.1.3 实验结果分析 |
4.2 空气幕影响因素对挡烟效果影响的分析 |
4.2.1 射流速度的影响 |
4.2.2 射流角度的影响 |
4.2.3 喷口宽度的影响 |
4.3 空气幕挡烟效率分析 |
4.3.1 侧向挡烟动量比R~* |
4.3.2 空气幕挡烟效率 |
4.4 空气幕最优射流速度与火源功率的关系 |
4.5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论文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4)当代技术背景下仿古建筑设计的研究 ——以正阳山观景楼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缘起 |
1.2 研究的目的和研究的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背景 |
1.3.1 仿古建筑的定义 |
1.3.2 仿古建筑的历史背景 |
1.3.3 仿古建筑的学术背景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当代技术条件在仿古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和体现 |
2.1 当代结构技术在仿古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
2.1.1 仿古建筑的结构形式 |
2.1.2 基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下的仿古建筑设计 |
2.1.3 基于钢结构技术下的仿古建筑设计 |
2.1.4 基于混合结构技术下的仿古建筑设计 |
2.2 当代材料和构造技术在仿古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
2.2.1 仿古建筑中基座的做法 |
2.2.2 仿古建筑中墙体和门窗的做法 |
2.2.3 仿古建筑中檐部和装饰构件的做法 |
2.3 当代给排水技术在仿古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
2.4 当代节能要求在仿古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
2.4.1 仿古建筑墙体节能设计 |
2.4.2 仿古建筑门窗节能设计 |
2.4.3 仿古建筑屋面节能设计 |
2.4.4 仿古建筑地面节能设计 |
2.5 当代消防要求在仿古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
2.5.1 消防要求对仿古建筑总平面布局的影响 |
2.5.2 消防要求对仿古建筑材料的影响 |
2.5.3 消防要求对仿古建筑安全疏散口布局的影响 |
2.5.4 仿古建筑的消防设施 |
2.6 仿古建筑的无障碍设计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重庆市黔江区正阳山观景楼项目方案设计简介 |
3.1 正阳楼项目背景 |
3.2 场地环境 |
3.3 方案设计 |
3.3.1 正阳楼方案设计过程 |
3.3.2 正阳楼总平面布局 |
3.3.3 设计指导思想及原则 |
第四章 正阳楼施工图设计研究 |
4.1 正阳楼结构设计 |
4.2 正阳楼的构造和细部设计 |
4.2.1 正阳楼屋顶设计 |
4.2.2 正阳楼墙体设计 |
4.2.3 正阳楼基座设计 |
4.2.4 正阳楼装饰构件设计 |
4.3 正阳楼的消防设计 |
4.4 正阳楼的无障碍设计 |
第五章 结语 |
5.1 论文研究观点的总结 |
5.2 本文的成果与不足 |
5.3 传承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GB 51251—2017《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编制要点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 编制背景 |
2 任务来源及编制简况 |
2.1 编制简况 |
2.1.1 编制《标准》的目的 |
2.1.2 《标准》的主要特点 |
2.2 编制依据 |
2.3 《标准》适用范围 |
3 编制主要内容 |
3.1 主要内容 |
3.2 主要章节内容与条文统计 |
4 重点技术介绍 |
4.1 系统地明确了防烟排烟设计与计算的专用术语和符号 |
4.2 将国内外先进的防烟排烟理论、规范与经验应用到《标准》中, 提高了《标准》编制水平 |
4.2.1 明确了排烟设计中有关术语与基本概念 |
4.2.2 参照国内外研究成果, 增加了火灾烟气生成量的计算方法 |
4.3 明确了防烟系统与排烟系统均可采用自然和机械2种方式 |
4.4 完善了防烟设施要求, 细化了防烟计算方法 |
1) 进一步完善了自然通风防烟设施的要求。 |
2) 进一步完善了机械防烟设施要求, 细化了防烟计算方法和取值规定。 |
4.5 完善了排烟设施要求, 细化了排烟计算方法 |
1) 明确了排烟系统设置基本原则。 |
2) 完善了自然排烟设置要求。 |
3) 进一步完善了机械排烟设施要求。 |
① 明确了机械排烟系统设置要求: |
② 明确了机械排烟口设置要求: |
4) 细化了排烟系统的设计计算方法。 |
4.6 明确了防烟系统与排烟系统联动控制要求 |
4.7 增加固定窗设置要求 |
4.8 增加了保证系统可靠性、防止火灾蔓延的具体技术措施 |
5 结语与展望 |
1) 某些部位排热固定窗设置比较困难。 |
2) 土建井道中具有耐火极限等级要求的风管的施工工艺。 |
3) 缺乏具有明确定量指标的“中庭”定义。 |
4) 火灾烟气控制的最优化设计问题。 |
5) 《标准》中“建筑高度”的不同解释问题。 |
(6)基于性能化防火的超高层综合体典型空间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的背景 |
1.1.2.1 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历史 |
1.1.2.2 超高层的发展趋势 |
1.1.2.3 建筑防火是发展超高层建筑的主要技术难题之一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超高层综合体 |
1.2.1.1 建筑高度的界定 |
1.2.1.2 超高层综合体 |
1.2.1.3 超高层综合体的火灾特点及危害 |
1.2.2 性能化防火设计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超高层综合体性能化防火研究综述 |
2.1 国内外建筑性能化防火的研究概况 |
2.1.1 国外研究概况及综述 |
2.1.2 国内研究概况 |
2.2 我国超高层综合体防火研究现状 |
2.2.1 我国超高层的防火现状 |
2.2.2 我国超高层防火规范的问题 |
2.2.2.1 规范的矛盾性 |
2.2.2.2 规范的局限性 |
2.2.2.3 规范的滞后性 |
2.3 性能化防火设计模拟 |
2.3.1 火灾与疏散模拟软件 |
2.3.1.1 现有的模拟软件介绍 |
2.3.1.2 本论文采用的模拟软件 |
2.3.2 火灾烟气蔓延计算与模拟 |
2.3.2.1 火灾荷载的计算 |
2.3.2.2 火灾发展过程介绍 |
2.3.2.3 烟气发展过程 |
2.3.2.4 安全评估指标 |
2.3.3 人员安全疏散的计算与模拟 |
2.3.3.1 超高层的交通组织模式 |
2.3.3.2 影响安全疏散的主要因素 |
2.3.3.3 人安全疏散参数的设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高层综合体空间构成及火灾危险性分析 |
3.1 典型空间的提炼 |
3.1.1 建筑空间的构成要素 |
3.1.2 典型空间的提炼 |
3.1.3 典型空间的描述 |
3.2 典型空间的火灾和危险性分析 |
3.2.1 典型空间中常见材料及物品热值 |
3.2.2 竖向空间的火灾危险性 |
3.2.3 超大水平空间的火灾危险性 |
3.2.4 水平狭长空间的火灾危险性 |
3.2.5 地下空间的火灾危险性 |
3.2.6 外部空间的火灾危险性 |
3.3 超高层典型空间的组合分布方式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竖向贯通空间的空间优化设计 |
4.1 竖向贯通空间的分类与防火难点 |
4.1.1 中庭空间的防火难点 |
4.1.2 交通核的防火难点 |
4.1.3 竖向缝隙空间的防火难点 |
4.1.4 设备竖井的防火难点 |
4.2 竖向贯通空间的火灾性能化模拟 |
4.2.1 模拟中庭高度对火灾烟气蔓延的影响 |
4.2.1.1 火灾场景的设置 |
4.2.1.2 运算结果及分析 |
4.2.1.3 结论与建议 |
4.2.2 模拟中庭界面方式对火灾烟气蔓延的影响 |
4.2.2.1 火灾场景的设置 |
4.2.2.2 运算结果及分析 |
4.2.2.3 结论与建议 |
4.2.3 模拟中庭的底面形状对火灾烟气蔓延的影响 |
4.2.3.1 火灾场景的设置 |
4.2.3.2 运算结果及分析 |
4.2.3.3 结论与建议 |
4.2.4 模拟玻璃幕墙与楼层间的缝隙宽度和层高对火灾烟气蔓延的影响 |
4.2.4.1 火灾场景的设置 |
4.2.4.2 运算结果对比及分析 |
4.2.4.3 结论与建议 |
4.2.5 模拟火灾中核心筒的人员疏散情况 |
4.2.5.1 火灾场景的设置 |
4.2.5.2 运算结果及分析 |
4.2.5.3 结论与建议 |
4.3 竖向贯通空间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
4.3.1 中庭空间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
4.3.2 交通核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
4.3.2.1 交通核前室的优化策略 |
4.3.2.2 消防楼梯间和电梯井的优化策略 |
4.3.2.3 客梯辅助消防疏散的探索 |
4.3.2.4 疏散电梯的设计要求 |
4.3.2.5 疏散楼梯间的设计要求 |
4.3.3 缝隙空间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
4.3.3.1 玻璃幕墙的优化策略 |
4.3.3.2 夹心墙与可燃材料的隔热层的优化策略 |
4.3.3.3 外墙外保温的优化策略 |
4.3.4 管道井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大水平开敞空间的空间优化设计 |
5.1 超大水平空间的分类与防火难点 |
5.1.1 避难层的防火难点 |
5.1.2 标准层的防火难点 |
5.2 超大水平开敞空间的火灾性能化模拟 |
5.2.1 模拟核心筒的位置对标准层火灾烟气的影响 |
5.2.1.1 火灾场景设计 |
5.2.1.2 运算结果对比及分析 |
5.2.1.3 结论与建议 |
5.2.2 模拟核心筒的位置对标准层人员疏散的影响 |
5.2.2.1 几何模型的对比设置 |
5.2.2.2 人群的设置 |
5.2.2.3 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 |
5.2.2.4 结论与建议 |
5.2.3 模拟标准层的平面形状对其火灾烟气的影响 |
5.2.3.1 火灾场景的设计 |
5.2.3.2 运算结果对比及分析 |
5.2.3.3 结论和建议 |
5.3 超大水平开敞空间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
5.3.1 避难层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
5.3.2 标准层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水平狭长空间的性能化防火设计 |
6.1 狭长空间的分类与防火难点 |
6.1.1 疏散走道的防火难点 |
6.1.2 非疏散走道的防火难点 |
6.2 狭长空间的火灾性能化模拟 |
6.2.1 商业内街的布置形式对火灾烟气蔓延的影响 |
6.2.1.1 火灾场景的设置 |
6.2.1.2 模拟结果对比及分析 |
6.2.1.3 结论与建议 |
6.2.2 商业内街的布置形式对人员逃生的影响 |
6.2.2.1 几何模型的对比设置 |
6.2.2.2 人群的设置 |
6.2.2.3 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 |
6.2.2.4 结论与建议 |
6.3 水平狭长空间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
6.3.1 疏散通道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
6.3.2 非疏散通道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地下空间的性能化防火设计 |
7.1 地下停车库的防火难点 |
7.2 模拟地下车库的火灾烟气蔓延规律 |
7.2.1 火灾场景的设计 |
7.2.2 模拟结果对比及分析 |
7.2.3 结论与建议 |
7.3 地下空间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外部空间的性能化防火设计 |
8.1 超高层综合体外部空间特征 |
8.1.1 外部城市开敞空间 |
8.1.2 外部城市交通体系 |
8.1.2.1 超高层综合体周边交通调研 |
8.1.2.2 裙房与地上系统的关系 |
8.1.2.3 屋顶与停机坪的关系 |
8.1.2.4 地下空间与城市隧道的关系 |
8.2 超高层外部空间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
8.2.1 外部城市开敞空间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
8.2.2 外部城市交通系统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
8.3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9.2 展望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1 |
附录 2 |
附录 3 |
附录 4 |
附录 5 |
附录 6 |
致谢 |
(7)超高层建筑核心筒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对象和范围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范围 |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2 典型超高层建筑核心筒调研 |
2.1 调研实例基本情况 |
2.1.1 西安欧亚论坛 |
2.1.2 西安绿地中心 |
2.1.3 西安鼎昊大厦 |
2.1.4 广东南山中心 |
2.1.5 宁波商务大厦 |
2.1.6 日本大阪世界贸易中心大厦 |
2.1.7 利通大厦 |
2.1.8 广州财富中心 |
2.1.9 南京紫峰大厦 |
2.1.10 大连裕景 |
2.1.11 深圳京基100 |
2.1.12 台北101大楼 |
2.1.13 广州西塔 |
2.1.14 上海金茂大厦 |
2.1.15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
2.2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面积及标准层平面使用率 |
2.3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电梯配置模式 |
2.4 超高层建筑标准层层高 |
2.5 超高层建筑避难层位置 |
2.6 本章小结 |
3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设计概述 |
3.1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相关概念 |
3.1.1 超高层建筑的定义 |
3.1.2 超高层建筑高度的定义 |
3.1.3 超高层建筑标准层的定义 |
3.1.4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的定义 |
3.1.5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的作用 |
3.2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设计的制约因素 |
3.2.1 经济性对于超高层建筑核心筒设计的影响 |
3.2.2 安全性对于超高层建筑核心筒设计的影响 |
3.2.3 其他因素对于核心筒设计的影响 |
3.3 超高层核心筒的分类方式及布局策略 |
3.3.1 根据超高层核心筒的平面形式分类 |
3.3.2 根据超高层核心筒的平面位置分类 |
3.4 核心筒各组成部分及设计要点 |
3.4.1 电梯系统 |
3.4.2 安全疏散系统 |
3.4.3 设备用房及管井 |
3.4.4 辅助用房 |
3.5 本章小结 |
4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优化设计 |
4.1 电梯系统的一般概念 |
4.1.1 常用电梯类型及其尺寸 |
4.1.2 电梯速度 |
4.1.3 电梯和电梯厅基本组合形式 |
4.1.4 电梯配置的基本要求 |
4.1.5 电梯配置的一般程序 |
4.1.6 电梯服务总人数的估算 |
4.1.7 电梯配置性能的评价标准 |
4.1.8 电梯数量的估算 |
4.1.9 电梯配置模式 |
4.2 电梯系统优化设计 |
4.2.1 精确电梯服务总人数 |
4.2.2 电梯性能参数优化设计 |
4.2.3 电梯及电梯厅组合方式的优化设计 |
4.2.4 电梯分区方式的优化设计 |
4.3 安全疏散系统的优化设计 |
4.3.1 防烟楼梯间及消防电梯平面布局优化设计 |
4.3.2 安全疏散宽度优化设计 |
4.3.3 消防疏散方式优化设计 |
4.3.4 避难层优化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案例分析 |
5.1 榆林总部基地项目概况 |
5.2 核心筒的初步方案平面优化设计 |
5.2.1 初步设计方案核心筒平面分析 |
5.2.2 核心筒电梯系统优化设计 |
5.2.3 初步方案设计核心筒平面布局优化设计 |
5.3 核心筒的竖向优化设计 |
5.4 核心筒的设备用房优化设计 |
5.4.1 设备机房及管井优化设计 |
5.4.2 卫生间优化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I图录 |
附录-II表录 |
(8)超高层建筑核心筒性能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现状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现状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范围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2章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性能化设计综述 |
2.1 超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核心筒性能化设计概述 |
2.1.1 超高层建筑 |
2.1.2 核心筒及其性能化设计 |
2.2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功能构成 |
2.2.1 结构墙体 |
2.2.2 交通系统 |
2.2.3 辅助功能空间 |
2.2.4 设备管井 |
2.3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分类 |
2.3.1 按核心筒形状分类 |
2.3.2 按核心筒位置分类 |
2.3.3 按核心筒竖向形式分类 |
2.4 核心筒性能化设计要素 |
2.4.1 结构设计 |
2.4.2 电梯系统组织 |
2.4.3 消防疏散设计 |
2.4.4 辅助功能与设备空间组织 |
2.4.5 使用效率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核心筒电梯系统设计 |
3.1 电梯系统概述 |
3.1.1 电梯的分类 |
3.1.2 电梯厅的基本组织方式 |
3.1.3 电梯井与电梯机房 |
3.1.4 电梯盲区 |
3.1.5 电梯的主要参数和指标 |
3.1.6 电梯的数量 |
3.2 电梯系统的水平组织 |
3.2.1 电梯的水平组织类型 |
3.2.2 电梯系统在首层组织 |
3.2.3 电梯系统在转换层的组织 |
3.3 电梯系统的竖向组织 |
3.3.1 双区电梯系统 |
3.3.2 多区电梯系统 |
3.3.3 区中区电梯系统 |
3.4 实例分析—上海中心大厦电梯系统设计 |
3.4.1 项目概况 |
3.4.2 电梯系统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核心筒辅助功能空间和设备空间设计 |
4.1 核心筒辅助功能空间设计 |
4.1.1 卫生间 |
4.1.2 清洁间 |
4.1.3 开水房 |
4.1.4 垃圾间和垃圾管道 |
4.1.5 其他辅助功能空间 |
4.2 核心筒内设备空间设计 |
4.2.1 暖通空调专业设备空间 |
4.2.2 电气专业设备空间 |
4.2.3 水专业设备空间 |
4.2.4 其他管井 |
4.3 实例分析—深圳平安国际金融中心辅助与设备空间设计 |
4.3.1 项目概况 |
4.3.2 卫生间等辅助功能的设置 |
4.3.3 设备空间的设置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核心筒消防系统设计 |
5.1 超高层建筑消防难点 |
5.1.1 火灾荷载大 |
5.1.2 火灾蔓延迅速 |
5.1.3 疏散困难 |
5.1.4 扑救难度大 |
5.2 疏散楼梯间和消防电梯 |
5.2.1 疏散楼梯间设计 |
5.2.2 消防电梯设计 |
5.2.3 疏散系统的防、排烟设计 |
5.2.4 兼做货梯的消防电梯 |
5.3 防火分区与避难层 |
5.3.1 防火分区与核心筒设计 |
5.3.2 避难层概述 |
5.3.3 避难层疏散楼梯间设计 |
5.3.4 避难层兼用设备层 |
5.4 竖向管井与消火栓 |
5.4.1 竖向管井的防火设计 |
5.4.2 消火栓组织 |
5.5 电梯疏散可行性探讨 |
5.6 实例分析—深圳平安国际金融中心消防疏散系统 |
5.6.1 项目概况 |
5.6.2 防火分区划分 |
5.6.3 疏散楼梯 |
5.6.4 消防电梯设计 |
5.6.5 电梯辅助疏散 |
5.7 本章小结 |
5.7.1 被动防火 |
5.7.2 消防管控 |
5.7.3 主动预防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学术会议情况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项目 |
(9)超高层建筑核心筒设计研究 ——以珠江新城新建超高层建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基本定义 |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范围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的功能组成和类型 |
2.1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概述 |
2.2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的功能组成 |
2.2.1 核心筒内部各功能组成元素 |
2.2.2 核心筒内部各功能组成比例 |
2.3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的类型 |
2.3.1 按照集中程度分类 |
2.3.2 按照核心筒位置分类 |
2.3.3 按照平面形状分类 |
2.4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的竖向形式 |
2.4.1 叠加式 |
2.4.2 转换式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的电梯交通系统 |
3.1 电梯的分类 |
3.1.1 按使用功能分类 |
3.1.2 按运行方式分类 |
3.1.3 按轿厢数量分类 |
3.2 电梯的平面布置 |
3.2.1 电梯厅的基本组合方式 |
3.2.2 电梯组的组合方式 |
3.2.3 不同电梯组组合方式的优缺点 |
3.3 电梯的竖向分区布置 |
3.3.1 单区电梯系统 |
3.3.2 多区电梯系统 |
3.3.3 区中区电梯系统 |
3.4 电梯的计算 |
3.4.1 电梯的主要参数,交通性能及其期望值综述 |
3.4.2 电梯数量的估算 |
3.5 超高层建筑标准层实用率与核心筒设计的关系 |
3.5.1 珠江新城超高层建筑实用率的调研数据 |
3.5.2 核心筒设计对标准层实用率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的消防疏散系统 |
4.1 核心筒内疏散楼梯设计要点 |
4.1.1 疏散楼梯的设计要求 |
4.1.2 疏散楼梯的设计实例分析 |
4.1.3 疏散楼梯的避难层转换 |
4.2 核心筒内消防电梯设计要点 |
4.2.1 消防电梯的设计要求 |
4.2.2 消防电梯兼做货梯的设计实践 |
4.3 避难层的核心筒设计要点 |
4.3.1 避难层的概念和形式 |
4.3.2 避难层的设置要求 |
4.3.3 避难层设备区的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的辅助空间 |
5.1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的辅助空间概述 |
5.2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的辅助用房设计 |
5.2.1 卫生间设计 |
5.2.2 茶水间设计 |
5.2.3 清洁间及垃圾存放间设计 |
5.3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内设备功能用房及管井设计 |
5.3.1 强电井、弱电井的设计 |
5.3.2 空调机房的设计 |
5.3.3 水管井、空调水管井和消火栓的设计 |
5.3.4 新风井、发电机烟道和锅炉烟道、餐饮烟道、排烟井的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10)复合功能高层建筑的标准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层建筑的发展过程日益加速 |
1.1.2 高层建筑中的各功能复合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的文献综述研究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范围与内容 |
1.4.1 相关概念 |
1.4.2 研究范围与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复合功能高层建筑的相关概述 |
2.1 复合功能高层建筑发展历程 |
2.1.1 多功能建筑的发展历程 |
2.1.2 现代复合功能建筑的产生 |
2.1.3 现代复合功能高层建筑的产生 |
2.2 复合功能高层建筑的发展现状 |
2.2.1 国外复合功能高层建筑的发展现状 |
2.2.2 国内复合功能高层建筑的发展现状 |
2.3 复合功能高层建筑的分类 |
2.3.1 复合功能高层建筑中各功能特征及空间布局模式 |
2.3.2 高层办公综合建筑 |
2.3.3 高层酒店综合建筑 |
2.3.4 复合式综合建筑 |
2.4 高层建筑标准层平面的类型与空间布局 |
2.4.1 标准层的概念 |
2.4.2 标准层的内部组成元素 |
2.4.3 标准层的外部形状 |
2.4.4 标准层平面类型 |
2.5 小结 |
第三章 复合功能高层建筑标准层的空间构成模式 |
3.1 复合功能高层建筑标准层的构成要素 |
3.1.1 核体 |
3.1.2 裹体 |
3.2 核体与裹体的相互关系 |
3.2.1 核体集中式 |
3.2.2 核体分散式 |
3.3 中庭空间 |
3.4 小结 |
第四章 复合功能高层建筑的标准层设计原则 |
4.1 制约高层建筑中标准层设计的相关要素 |
4.1.1 技术要素 |
4.1.2 经济要素 |
4.1.3 文化艺术要素 |
4.1.4 其他要素 |
4.2 复合功能高层建筑标准层的设计原则 |
4.2.1 规模确定 |
4.2.2 核心筒设计与功能布局 |
4.3 小结 |
第五章 复合功能高层建筑标准层及其空间的建筑设计 |
5.1 不同类型复合功能高层建筑标准层平面的设计 |
5.1.1 高层办公综合建筑标准层平面的设计 |
5.1.2 高层酒店综合建筑标准层平面的设计 |
5.2 复合功能高层建筑垂直流线分析 |
5.2.1 复合功能高层建筑中的内部客流交通特点 |
5.2.2 复合功能高层建筑中的交通组织模式 |
5.3 标准层与相关楼层设计 |
5.3.1 设备层 |
5.3.2 避难层 |
5.3.3 结构转换层 |
5.4 复合功能高层建筑标准层消防及防火设计 |
5.4.1 防火及防烟分区 |
5.4.2 安全与疏散 |
5.4.3 超高层建筑标准层的防火设计 |
5.5 共享空间 |
5.5.1 中庭空间 |
5.5.2 边庭空间 |
5.5.3 空中花园 |
5.6 小结 |
第六章 案例分析 |
6.1 实例分析 |
6.1.1 太古汇综合体 |
6.1.2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 |
6.1.3 深圳京基金融中心 |
6.2 未来发展预测 |
6.2.1 人性化 |
6.2.2 可持续化 |
6.2.3 地域化 |
6.2.4 科技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高层民用建筑核心筒自然排烟窗设计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寒冷地区大进深高层公寓绿色建筑通风组织设计研究[D]. 徐子健.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2]基于现行规范的公共建筑内走道排烟设计探讨[J]. 黄箐,陈捷,杨杰,吕龙,农立.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19(09)
- [3]空气幕在酒店类建筑前室挡烟的应用研究[D]. 吴永谦. 重庆大学, 2019(01)
- [4]当代技术背景下仿古建筑设计的研究 ——以正阳山观景楼为例[D]. 展泽励. 东南大学, 2019(05)
- [5]GB 51251—2017《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编制要点简介[J]. 寿炜炜,任家龙. 暖通空调, 2019(05)
- [6]基于性能化防火的超高层综合体典型空间优化设计研究[D]. 张彤彤. 天津大学, 2017(05)
- [7]超高层建筑核心筒优化设计研究[D]. 姜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2)
- [8]超高层建筑核心筒性能化设计研究[D]. 田沛泽. 湖南大学, 2015(03)
- [9]超高层建筑核心筒设计研究 ——以珠江新城新建超高层建筑为例[D]. 万黎萍.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
- [10]复合功能高层建筑的标准层设计研究[D]. 江龙婷.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