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基础医学教育中使用英语原版教材的重要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刘景珍[1](2021)在《英语在海湾阿拉伯国家的传播》文中研究表明英语是迄今为止人类语言史上传播最广、影响力最强的语言,它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相互交织,已经成为塑造世界的力量之一。鉴于语言传播是一种多因素影响的复杂行为,目前语言传播领域的研究尚未能对此提供有力的解释和指导。但研究者们仍在不断地探索,结合不同的对象国/地区进行挖掘,旨在找到英语传播背后的动因机制。本研究在完善Cooper(1979,1982)的语言传播研究分析框架的基础上,结合语言政策与规划学、传播学、语言经济学等相关理论,通过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对阿联酋、阿曼、巴林、卡塔尔、科威特、沙特和伊拉克这7个海湾阿拉伯国家的英语传播以历时与共时、整体与个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调查和剖析。主要研究发现如下:(1)英语在海湾阿拉伯地区的传播历经铺垫期、兴盛期和矛盾期。英保护国体制并不是影响英语传播的主要因素。石油经济的兴起才真正促发了英语传播,向知识经济的转型为英语传播接力,而海湾阿拉伯国家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对本土语言文化的重视和回归成为英语进一步传播的阻力;(2)各对象国个案研究的结果印证了经济和文化是影响英语在海湾阿拉伯国家传播的主导因素,但在人口、历史、政治和地缘因素的调节和制约下,英语在海湾阿拉伯国家的传播又表现出各自的特色;(3)综合历时与共时、整体与个案的分析结果,笔者提出了英语传播的“经济驱动-文化互化模式”。“经济驱动-文化互化模式”不但验证了 Quirk(1988)语言传播“经济文化模式”的宏观传播思想,还进一步深化和细化出具体的英语传播机制。“经济驱动-文化互化模式”的提出不仅为语言传播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些新思路,而且给国际中文传播实践也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王雪[2](2020)在《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国际竞争的关键在教育,而教育质量依赖于教师;语言教育是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在国际竞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自古便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大量的海外移民和其他各类母语非英语学习者的持续增长给美国英语作为第二语言(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简称为ESL)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开发与完善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已经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多学科、多层次、多维度教师专业标准体系,贯穿教师职前、入职和职后优秀与杰出四个发展阶段,对教师质量进行三位一体的保障。作为国家教师专业标准体系中的一部分,美国ESL教师专业标准已经出台了职前和优秀(职后)教师专业标准,作为ESL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发展的指针和规范准则,并且标准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与时俱进地进行修改与完善。中华民族有着古老的文明和璀璨的文化,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汉语言的推广、汉文化的传播是促进中外人文交流的根本保障,是国家语言强国战略的基本要求,是“一带一路”愿景实现的重要条件,更是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支撑。这就对我国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尤其是对未成年阶段学习者进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更加专业化的要求;然而,这一领域却经常被忽视。美国的ESL教师专业标准与我国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适用的群体类似、语境类似,且发展比较成熟、实践经验丰富,值得关注并展开深入研究。基于以上思考,本论文选取美国现行的全部3套ESL教师专业标准:2010版与2018版《学前—12年级教师职前教育计划认证标准》(2010版和2018版现处于并行状态,都属于现行职前教师专业标准范畴)和《英语作为一门新语言标准》(即职后优秀教师专业标准)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对美国现行的学前至12年级阶段ESL教师系列专业标准进行全面剖析与解读,挖掘出该系列标准的产生背景、实然状态、总体特征、成效弊端和借鉴意义。美国现行的ESL教师专业标准是时代发展与社会需求的产物,背后蕴含着政治、文化、语言、教育、需求等因素。因此,本论文首先把美国现行的ESL教师专业标准放置于宏大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去,从国家语言政策的发展要求与社会、文化、教育的整体环境和教师、学生及学科发展的现实需求两大维度六个方面对美国ESL教师专业标准出台的背景做深入挖掘,追根溯源,找出成因。然后以舒尔曼的教师知识理论为指导,分别对美国现行的ESL教师专业发展两个阶段(职前和职后)的三套标准从标准制定的机构和主体、标准产生的依据和核心思想、标准产生的过程、标准的框架与内容、基于标准的教师认证和标准的特点几个方面进行个体分析。同时抓住新、旧职前标准并行这一难得的机会,在现行标准研究范畴内,在对职前标准进行个体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历时的角度比较、探究不同时期同一标准的承接性与发展性、不变本质与时代发展趋势的融合,以便可以更加全面地分析美国职前ESL教师专业标准的特点。在分别对美国现行的ESL职前、优秀(职后)教师专业标准进行充分分析后,论文从美国ESL学科整体性、ESL教师专业标准体系完整性的角度,以库玛的语言教师教育理论为指导,打乱标准原有的结构,对处于教师不同发展阶段的专业标准从基本要素、整体框架、具体内容以及基于标准的认证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阐释不同阶段标准之间的异同、产生的原因及内在联系。进而发掘美国现行ESL学科教师专业标准在研制理念、主体结构、涵摄内容、秉持视角、言说话语、认证方式上的共性与特质,并探讨该学科教师专业标准所产生的影响。此外,结合国家语言政策的发展要求与社会的现实需要,分析我国第二语言教师、教学与教师专业标准发展现状,参照美国ESL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本文从七大方面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启示。希望本研究可以为我国第二语言教师教育研究的深化与发展,为我国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特别是中小学及幼儿园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与完善、教师教育的改革与优化、教师质量与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专业的长足发展、以及我国汉语及汉文化的国际传播带来些许启示。
刘微[3](2020)在《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研究(1862-1937)》文中研究说明近代中国英语教育的兴起是中国被迫融入世界一体化进程中的产物。从改变政治外交的被动局面到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的主动诉求,英语凭借其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发挥的关键性作用,藉以近代新学制被正式确立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学科。本文以近代中国早期英语的传播为背景,从香港地区的英语教育着手,对近代中国本土英语学科的建立及教育发展进行全景式勾勒与历时性考察,研究内容既有对英语学科教育每个发展阶段特征的概括,也有对相应时期英语教育政策的梳理;既有对全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整体描述,也有对个别地区、个别教学机构英语教育的深层剖析;既有以英语教育活动为对象的本体研究,也有对英语教育与财政经济互动关系的探讨;既有对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范式的归纳,也有对其社会功能、存在的问题以及经验启示的总结。论文主要内容分述如下:文章导论部分主要阐明了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对研究的相关概念与范围进行界定,通过对本选题相关的学术史进行回顾,总结了之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及本文的研究思路,最后交待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一章介绍了英语在中国早期的传播情况。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与西方列强对外扩张之间的矛盾催生了近代英语通事与中国洋泾浜英语。本章通过对其不同发展阶段的梳理,论述了两者在扫除语言障碍、沟通中西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与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国逐步卷入世界市场后急需开展正规英语教育的诉求。第二章分析了近代中国香港早期的英语教育。笔者对英华书院、马礼逊学堂等几所具有代表性的教会学校进行考察,揭示其英语教学的具体情形及特点。此外,还分析了香港地区英语教育政策的变化以及该地区对近代中国英语教育产生的影响。第三章探讨了处于起步阶段的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笔者除了对洋务运动时期外语学堂与军事技术学堂的英语教育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还对京沪粤三地的同文馆作了较为全面的比较分析。通过回顾这一时期教会学校关于“英语教学”问题争论的整个过程,阐述了这次争论对本土英语教育产生的重要意义。第四章论述了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制度化的过程。笔者讨论了从清末到民国几次重要学制变革以及不同学制下初等、中等、高等三个不同阶段英语学科教育的情况;分别以南开中学与北京大学为个案,从历史沿革、教学师资、教材、教学管理等方面对这两所学校的英语学科教育进行微观层面分析及历史评价,揭示了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水准与运行实态;最后,从经费的筹措与使用探究了英语教育与财政经济的关系。第五章分晚清时期与民国初中期两个时间段对近代中国的英语教育政策进行了历时梳理,展现其演变进程、基本特点及发展趋势;从教育目标、教材使用、教育研究与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总结了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基本范式。第六章从张之洞的外语教育思想入手,揭示了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由改制传统书院再到创设新式学堂的发展路径,通过学制的更迭分析不同时期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的发展变化,并结合全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格局归纳出近代武汉地区外语学科教育的特点。结语部分是对近代英语学科教育的历史评价,包括英语教育的社会功能与历史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与启示。本文通过研究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历程,藉以重新审视当下英语学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弊端,以历史关照现实。笔者期望在今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语境中,科学认识英语学科的地位,挖掘英语学科教育的内涵,通过深化英语学科教育改革,全面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在与世界交往的过程中,以英语为通用语发出中国声音、传播中国文化。
陈志颜,李胜,廖常菊,刘寅[4](2020)在《关于高职护理生理学双语教学的探索体会》文中指出在经济文化科技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双语教学在各大高校应运而生,给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而生理学双语教学在高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双语教学中起到了引领和奠基作用。就此笔者从高职护理专业生理学双语教学的重大意义、教学目标的确立、双语教材的选择和实践方案几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体会。
陈刚[5](2019)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外语学习文化的涵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将外语学习文化定义为特定人群关于外语学习共有的一种特征性的认知系统、价值诉求和行为方式的体系。一种文化在其历史发生、发展过程中,常会与其他相关文化乃至异质文化发生历史性遭遇,从而产生文化的涵化现象。所谓涵化,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文化体系间的接触碰撞、相互作用而导致其中的一方或双方其原有文化发生相应的结构性、机制性、内涵性变化的现象。改革开放以来,在基础教育领域进行的新课程改革,为我国外语学习文化的涵化提供了现实条件。以现行国家课程标准所规范的课程化、制度化的外语教学为例,从课程设计与实施,直至与之相应的教学法体系的建设、制定和选择,不论是交际法还是任务型,其所折射出的课程及学科教学理念,包括基于这些理念和教法由中外合作编写或改编的教材,相对于传统外语教学,无不强烈表现出其文化内涵的异质性,这是两种文化接触所产生的生态结果——外语教学包括与之相应的外语学习文化及其当代范式的“涵化”。因此,深入研究在这一特定情境中我国外语学习文化涵化现象的实际状况及内在机制,揭示在这一进程中其模式建构与范式变换的规律,不仅有助于呈现特定学习场域中存在问题,也有助于克服并解决这些问题,进而对我国外语学习文化指向未来的发展,包括其创新模式的建构及外语教学的深化改革,产生积极影响。在当今学习化社会的大环境下,学习文化研究越来越得到国内外学界的普遍重视。而学习文化理念在外语学习研究领域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包括“华人学习者悖论”等现象,也为解释中国学生的外语学习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并直接促成了文化协同论等理论流派和研究成果的出现。目前,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多集中在传统文化与学习或外语学习间关系的相关问题上,研究对象也更多地偏向高等教育领域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基础教育领域的研究较少,而从涵化理论的角度研究外语学习文化的,则尚未闻见。基于对文化作为复杂人类形态复合体的本体认识,本研究融合文化人类学和民族学研究的涵化概念和理论视角,以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试图考察、理解、解释中国师生外语学习文化涵化之现状和成因,并对其复杂关系结构及其机制、规律与规律的某些方面,在知识分析和概念抽象的基础上给予可能的、贯通的理论综合。本研究首先对有“学”无“习”的外语学习环境做了分析,对学习者特点研究做了全面梳理,并回顾了国内外对于学习文化研究的既有成果,进而对二语习得研究和学习文化研究的不同理论视角,包括其针对中国学习者研究的理论取向之异同进行了学理辨析,与二语习得的研究相比,学习文化的研究视域则更倾向于学习特征的共享性和普遍性。在此基础上,梳理、提炼并确定了本研究的外语学习文化的理论视角及工作定义,进而提出了探索性的概念框架;继而以此概念框架为基点,对相关基础理论进行了溯源,概括出包括语言意识形态理论、文化融合理论、文化心理学在内的基础理论及其相关前沿信息。参照前人对中国学生的外语学习的态度、文化观念及心理特征的相关探索,尝试性地从外语学习的六个相关维度,包括学习目的和态度、对好的外语教师和好的外语学生的看法、教与学的方式方法的选择、对课堂、教材、师生关系的态度和看法等外语学习的基本面,给予综合的文化考察。由于教与学紧密的关系,以及学习观念、态度对外语教学、外语学习方式方法的生态影响,本研究特别关注教与学的双向互补与互动,从而将研究重心确立为教师和学生、教法和学法。依据概念框架和研究问题的需要,本研究选择了多学科综合的混合研究法,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叙事探究、内容分析、原型法,以及多种研究手段:问卷调查、集体访谈、个人访谈、课堂观察等。复合研究方法的使用可以全面反映外语学习文化的现状,也可以在不同数据之间进行相互印证。根据对外语学习文化主要维度的考察,在呈现外语学习文化现状的基础上,研究者提出了中国外语学习文化在不同情境中的三种涵化类型的假设,基于数据分析和讨论,证实或者部分证实上述三个研究假设为真,并有了新的发现:在理论研究和文化建构层面,涵化形态接近同化形态;在学校教育特别是课堂教学方面,多呈现假晶形态;理论研究和课堂实践之间亦呈现出假晶形态;而在学习生活及学习者个体实践层面,突出表现为涵化的融合形态。在特定的外语学习场域中,中国教师特有的外语教学管理、以问题链为实现路径的高效课堂实践、中国特色的语码转换教学法等,则成为外语学习文化更具专业特质的创新涵化形态。基于外语学习文化发现的新维度,笔者完成了对研究概念框架的修订。在对中国学生外语学习文化涵化的形态进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笔者回到研究的基础理论,对涵化的成因从语言意识形态、文化涵化以及中国文化心理角度等进行了深度透视,尝试初步建立外语学习文化涵化模式:外语学习文化的涵化是内在需求和外部推动相结合的双动力系统,两者存在承传变异的双向互动关系。整合性的涵化策略被自然地采用,涵化特征表现为融合、创新和多元。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外语学习文化中普遍存在着涵化现象。第二,同化、假晶和融合是中国师生在特定外语学习环境和生态中采取的涵化策略。第三,外语学习文化的涵化揭示了母语为汉语的中国学习者具有区别性特征的文化特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论的融合赋予了本研究创新的视角,外语学习文化的涵化运用在外语学习领域,而且是基础外语教育领域,同时实现了研究对象的创新;涵化新维度的发现与涵化模式的构建是本研究的理论新意。
宋洋[6](2019)在《中学德语“输出驱动—输入多元”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研究 ——以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更大发展,外语教学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特别是中等教育阶段内的德语教育近年来壮大的十分迅速,本文在我国生产高速发展对各种外语人才需求倍增的历史潮流大背景下,结合中学德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尝试构建以培养德语语言的输出能力为导向,结合多维度、多模态、多类型、多形式的多元化输入方式的德语课堂教学模式,并探讨如何在该教学模式的启发下优化中等教育阶段内的德语学科课程。近十年来,中德两国“学校-塑造未来伙伴”合作项目有序开展,德语学科在我国大陆地区的中学内蓬勃发展,全国开设德语作为第一外语和第二外语的中等教育学校在数量、师生人数方面都出现大幅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广大中学生日益提升的对德语语言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中学德语学科的一系列发展也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2018年初,《普通高中德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正式颁布,同年9月1日,德语学科正式被教育部列入高中科目,这是我国首次从国家层面上对中学德语学科的教学做出的整体设计和规划,也标志着中学德语教育教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处在这样至关重要的节点上,对于德语教学研究者和教育管理者而言,如何从根本方向上把握中学德语课程的教育理念?如何对中等教育阶段内德语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行探究和改良?如何为德语学习者的终身学习和综合素养提供时间上与空间上的延续,以保证中等教育阶段内德语学科教育教学的良性发展,继而满足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和改革的需要?就成为当下最重要的时代任务之一。围绕上述三个最基本的问题,结合研究者所在学校的教学实践,本研究遵循“发现问题——追溯理论——构建模型——实证检验——反思总结”的思路,首先从学校和师生、发展历程、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方式、毕业生去向、存在的问题七个维度对我国中学德语教育教学和课程管理的基本情况进行跨度为15个省、市、自治区的大型调研和评析,纵深挖掘当下中等教育阶段内的德语学科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以此为逻辑出发点,进一步追溯交际能力的理论基础,结合任务型教学法的核心理论,以输出假设和输入假设理论为本体论依据,阐述“输出驱动—输入多元”教学模式的理论构架。而后以“输出驱动—输入多元”教学模式的构建为研究重心,从内涵、特征、操作程式、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教学方法与教学原则、支撑教学模式的核心要素六个方面系统地构建“输出驱动—输入多元”教学模式,并从该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和教学反馈三大板块着手,提供客观实证研究结果为教学模式构建的现实支持。整个过程始终以学生的发展为最终目标,从两个方面展开研究,即理论求证和实践验证。理论求证回答了“输出驱动—输入多元”教学模式构建的现实依据和理论指导的问题,主要采用的是文献分析法和归纳法;实践验证采用个案分析法、教学实验法、问卷调查法和结构访谈法,分别回答了该教学模式的实际操作程式、教学效果和师生评价的问题。总的来说,本论文采用理论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输出驱动—输入多元”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合理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展开系统、深入的研究。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和实验,本文在结语部分分别从教育管理和教学实施的角度总结研究结论:首先应以任务载体和强烈语用动机奠定德语教学的长效起点基石,同时将输出驱动和输入多元并举,构成最有效的教学手段,着力发展学科人文创新活动以助力中学德语课程的进深发展,并将综合素养的平衡发展集成为德语学习者最终的培养方向。在文章的最后,本研究为我国中学德语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有关培养、评价和政策三方面的反思性意见,以期为日益充实的中学德语教师团队提供可推广的科学教学方法,为中等教育阶段内各校的德语课程呈现可借鉴的管理措施,为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打开新的思路。
吴露[7](2018)在《小学英语绘本教学的优化研究 ——以长沙市S小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逐渐加深,英语在小学教育阶段的关注度随之增加。我国于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强调教学中的英语需要有人文性和工具性,并且指出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英语学习方式这一理念,因此英语绘本资源成为教育工作者的着眼处。小学英语中的绘本教学,将文字与图画一体的绘本当作英语知识的承载,以非常童真又有趣的方式,从技能、知识、情感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符合小学生的个性特点需求。绘本起源于欧洲,在亚洲盛行始于日本,传至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我国学校教育领域英语绘本教学在小学课堂中的运用和实践正在慢慢拓展开来,因为应用并不广泛,采用英语绘本教学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基于此,本研究从政策的推进、理论的丰盈以及实践的境遇等方面阐述英语绘本教学在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研究的必要性问题。本研究,笔者首先采取文献研究,明确绘本教学的发展,了解当今小学英语绘本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分析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绘本教学功用,再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及行动研究法等,结合目标学校的小学英语绘本教学案例,剖析小学英语绘本教学所存在的关键问题和成因,从而得出优化绘本教学的方法,提出教学发展中教师针对小学英语绘本教学应当注意的三个方面,从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丰富课堂中的教学方法,设定多元的评价方式等提出有效措施。由于研究的角度、案例及本人能力限制,研究仍然有许多问题,例如教学目标达成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师生、家长的差异对教学过程的影响等,还有待深入研究。
贺生,王海鑫,裴林国,刘树元[8](2015)在《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双语教材编写模式探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护理人才需求的增加,国内许多医学高校开设了涉外护理专业,有些院校与国外高校合作开办护理专业,这些都促进了中国的护理教育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护理教育水平相接轨,有利于中国护士走出国门,或在国内能胜任外籍病房工作的需要。同时也为中国护士参
周跃红[9](2014)在《提高基础医学英语阅读能力探讨》文中研究指明培养医学生的基础医学英语阅读能力,既体现了大学医学教育的要求,也是医学院校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基础医学的迅猛发展和学科特点,要求医学生具备相当的基础医学英语阅读能力。根据基础医学英语的特点,分析基础医学英语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培养和提高医学生在基础医学英语方面的阅读能力。
尹佳[10](2014)在《中德外语学习文化的跨文化协同研究 ——以场景练习法在德语专业本科基础阶段基础德语课上的实践为例》文中提出本论文的研究源于中德外语学习文化在当前的外语学习环境和时代背景下各有所长、难以互相取代这一事实,意在探讨如何通过场景练习法在中国德语专业本科基础阶段实现中德外语学习文化的跨文化协同。在以Adler提出的文化协同三步骤模式为方法论指导的基础上,通过用中德外语学习文化中各自的合理成分丰富对方、抑制和消减彼此的不利因素,本论文期待可以在教师角色、学生角色、教辅材料以及课堂组织形式等多方面实现中德外语学习文化的跨文化协同。本论文主要由序言、正文五章、结束语、参考文献和附录组成。在序言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缘由、研究问题、研究对象的界定、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在理论部分,本论文首先探讨了本研究的核心概念——外语学习文化和跨文化协同并对相关理论进行了论述(第一章)。在此基础上,本论文运用笔者自己构建的外语学习文化的四层结构模式分别从各自文化的视角出发描述了中国外语学习文化(第二章)和德国新交际外语学习文化(第三章)的内部结构并对实现跨文化协同的途径——场景练习法进行了论述(第四章)。在实证研究部分(第五章),本论文通过课堂观察以及师生访谈对场景练习法实施的情境进行了综合考察。在有关场景练习法师生访谈的基础上,本论文对场景练习法在基础德语课上的课堂实践进行了个案研究并在不减弱对中德双方外语学习文化具有意识的基础上,从教师层面出发对场景练习法作为中德外语学习文化跨文化协同的途径在今后基础德语课上的实践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论文提出了中德外语学习文化跨文化协同的生成模式。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论文得出了以下结论:(一)外语学习文化的内部结构可以借助四层结构模式进行描述。四层结构模式中各层级之间的关系不是单向的,而是交互渗透的。除了内部结构外,外语学习文化还有其外部表现。在描述外语学习文化时,人们还应兼顾外语学习文化的其它特征。(二)跨文化协同与跨文化性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跨文化性所具有的积极面就是跨文化协同产生积极作用的潜质。一方面,Wierlacher提出的跨文化性理解的五个意义层级与Adler论述的文化协同三步骤模式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另一方面,跨文化与协同的关系又是相辅相成的。(三)中国外语学习文化与中国学习文化具有紧密的联系:二者在学习观、教学途径、教学原则、教师角色、师生关系和教辅材料等多方面呈现出较高的一致性,而与西方交际教学存在着多方面的差异。(四)德国交际教学与以盎格鲁-撒克逊为代表的西方交际教学在基本理念和典型特征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是,由于受自身的外语学习传统以及教育实际的影响,二者又呈现出一定的差异。相比于中国外语学习文化,德国新交际外语学习文化内部结构中各层级之间具有更加紧密的内在联系。(五)场景练习法一方面体现了德国新交际外语学习文化的本质特征,另一方面又相对易于被中国外语学习文化所接受。由于场景练习法仅仅是一种练习的模式,而并非对整个外语教学进行“推倒一重建”式的改革,因此在获得德国新交际外语学习文化的丰富与补充的同时,还可以使我国外语学习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得以保留。(六)德语专业本科基础阶段基础德语课上的“课堂组织形式”、“课堂语言内容”、“教师角色”、“学生角色”和“教辅材料”与理论部分中有关中国外语学习文化的相关论述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而与德国新交际外语学习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七)场景练习法在德语专业本科基础阶段基础德语课上的实施确实面临着一定的困难与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探索。通过不断的努力,我们可以期待在教师角色、学生角色、教辅材料以及课堂组织形式等多方面借助场景练习法来实现中德外语学习文化的跨文化协同,为中国外语学习文化赢得一种新的、额外的生存质量和归属。综上所述,本论文的学术价值和研究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外语学习文化是一种高度复杂的现象。本论文尝试构建四层结构模式对其内部结构进行描述。在这一领域,本论文是一种全新的、跨学科的尝试。此外,本论文还首次描述了德国新交际外语学习文化的内部结构并第一次以德语专业为背景对中国外语学习文化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二)跨文化协同是经济领域的热门词汇,在教育视阈中的研究还比较鲜见。本论文首次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描述了中德外语学习文化跨文化协同的生成模式。(三)在研究方法上,本论文在实证研究部分尝试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手段,如定量课堂观察法、质性访谈法、个案研究法以及三角互证法。(四)随着教育层面上的国际交流不断加强,由于(外语)学习文化的不同而造成的误解屡见不鲜。本论文为更好地理解中德两国的(外语)学习文化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并为在中国教学的德国教师以及到德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二、在基础医学教育中使用英语原版教材的重要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基础医学教育中使用英语原版教材的重要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英语在海湾阿拉伯国家的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缘起 |
1.1.1 语言传播研究中英语的凸显 |
1.1.2 海湾阿拉伯国家的区域国别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语言传播的理论研究 |
1.2.2 海湾阿拉伯国家的英语传播研究 |
1.2.3 本节小结 |
1.3 研究问题与方法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语言传播研究分析框架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语言传播 |
2.1.2 英语传播 |
2.1.3 海湾阿拉伯国家 |
2.1.4 地租经济 |
2.1.5 知识经济 |
2.1.6 文化互化 |
2.2 语言传播研究的五大要素 |
2.2.1 传播背景 |
2.2.2 传播主体 |
2.2.3 传播内容 |
2.2.4 传播模式 |
2.2.5 传播成效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英语在海湾阿拉伯地区的现状 |
3.1 海湾阿拉伯地区复杂的语言环境 |
3.1.1 多元文化汇集下的多语共存 |
3.1.2 阿拉伯语的双言及式微现象 |
3.2 英语的多面角色 |
3.2.1 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
3.2.2 外籍人口的沟通桥梁 |
3.2.3 国民就业的制约筹码 |
3.2.4 教育改革的焦点 |
3.2.5 外宣和外交的工具 |
3.2.6 西方文化的象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英语在海湾阿拉伯地区的传播历程 |
4.1 英语传播的铺垫期(1820s~1910s) |
4.1.1 奥斯曼帝国时期英语传播的萌芽 |
4.1.2 英国保护国体制下英语的缺席 |
4.1.3 阿英双语者的出现 |
4.2 英语传播的兴盛期(1920s~1990s) |
4.2.1 促发英语传播的石油经济 |
4.2.2 现代化建设中兴起的英语传播 |
4.2.3 西方文化助推英语传播 |
4.3 英语传播的矛盾期(2000s~现在) |
4.3.1 “9.11”事件后英语的强势传播 |
4.3.2 经济转型对英语传播的影响 |
4.3.3 本土语言民族主义的觉醒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海湾阿拉伯各国的英语传播 |
5.1 阿联酋 |
5.1.1 语言社区概述 |
5.1.2 缺乏语言接触的英保护体制 |
5.1.3 经济驱动的英语传播 |
5.1.4 助推英语传播的四次教育改革 |
5.1.5 本土文化回归与英语传播的制衡 |
5.2 阿曼 |
5.2.1 语言社区概述 |
5.2.2 契约关系下有限的英语输入 |
5.2.3 石油催生的英语传播 |
5.2.4 强调英语交际的教育改革 |
5.2.5 英语传播带来的社会与文化冲击 |
5.3 巴林 |
5.3.1 语言社区概述 |
5.3.2 保护体制对巴林行政英语的影响 |
5.3.3 石油和外籍劳工共助英语传播 |
5.3.4 通过教育改革提升英语能力 |
5.3.5 国家发展战略中英语的淡化 |
5.4 卡塔尔 |
5.4.1 语言社区概述 |
5.4.2 保护国时期英语外来词的传播 |
5.4.3 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对英语的矛盾需求 |
5.4.4 以英语为中心的教育转向 |
5.4.5 阿拉伯语回归中的语言平衡 |
5.5 科威特 |
5.5.1 语言社区概述 |
5.5.2 保护国时期的行政和外交语言 |
5.5.3 随着石油经济兴起的英语 |
5.5.4 助推英语传播的教育体制 |
5.5.5 亲美文化下英语的流行 |
5.6 沙特 |
5.6.1 语言社区概述 |
5.6.2 英国与英语的到来 |
5.6.3 石油业带动的英语传播 |
5.6.4 从自发到被迫的英语教育 |
5.6.5 西方文化与瓦哈比思想的悖逆 |
5.7 伊拉克 |
5.7.1 语言社区概述 |
5.7.2 委任统治下英语教育的推广 |
5.7.3 英语从二语到外语的变迁 |
5.7.4 伊拉克战争后英语的流行 |
5.7.5 牵制英语传播的多方因素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经济驱动-文化互化传播模式 |
6.1 经济驱动-文化互化模式的构成 |
6.1.1 五大传播要素的特征 |
6.1.2 传播机制的多维双重结构 |
6.2 经济驱动与文化互化在语言传播中的互动 |
6.2.1 经济驱动是语言传播的源动力 |
6.2.2 文化互化是语言传播的博弈场 |
6.2.3 经济驱动与文化互化的辩证统一 |
6.3 经济驱动-文化互化模式的意义 |
6.3.1 对语言传播理论研究的推进 |
6.3.2 对中文国际传播实践的启示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 |
7.3 研究局限 |
参引文献 |
(2)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国际教师教育改革呼唤教师专业标准研究 |
(二)美国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需要深化 |
(三)我国第二语言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诉求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一)第二语言 |
(二)美国英语作为第二语言(ESL)教师 |
(三)教师专业标准 |
五、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关于美国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二、关于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评析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一、舒尔曼教师知识理论 |
(一)教师知识的来源 |
(二)教师知识的结构 |
(三)教师知识的运用 |
(四)舒尔曼教师知识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二、库玛语言教师教育理论 |
(一)三大教学参数与十大宏观策略 |
(二)库玛语言教师教育“KARDS”模块模型 |
(三)库玛语言教师教育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第三章 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产生的背景 |
一、美国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产生的政策与环境 |
(一)国家语言教育政策日臻完善加速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出台 |
(二)标准化运动的蓬勃发展呼唤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出台 |
(三)多元化的社会环境引领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出台 |
二、美国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产生的现实需要 |
(一)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科科学化的需要 |
(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化的需要 |
(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生日益增长的需要 |
第四章 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职前教师专业标准分析 |
一、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职前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 |
(一)标准制定的机构及主体 |
(二)标准制定的依据、核心思想 |
(三)标准制定的过程 |
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职前教师专业标准的框架及内容 |
(一)2010现行版职前教师专业标准框架及内容分析 |
(二)2018现行版职前教师专业标准框架及内容分析 |
(三)2010版标准与2018版标准比较分析 |
三、基于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职前教师专业标准的认证 |
(一)认证的原则和目标 |
(二)认证的程序 |
(三)认证的内容和方法 |
四、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职前教师专业标准的特点 |
(一)标准结构的层次性:接近标准、达到标准、超越标准三层进路 |
(二)标准评价的科学性:倡导“绩效本位”的评价理念 |
(三)标准原则的一致性:国家要求与学科特点有机融合 |
(四)文化的包容性:母语文化与美国文化相结合 |
(五)学生的主体性: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 |
(六)专业的发展性:合作与反思中成长 |
第五章 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优秀教师专业标准分析 |
一、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优秀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 |
(一)标准制定的机构和主体 |
(二)标准制定的依据、核心思想 |
(三)标准制定的过程 |
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优秀教师专业标准的框架及内容 |
(一)现行版优秀教师专业标准框架分析 |
(二)现行版优秀教师专业标准内容分析 |
三、基于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优秀教师专业标准的认证 |
(一)认证的理念 |
(二)认证的程序 |
(三)认证的内容和方法 |
四、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优秀教师专业标准的特点 |
(一)体现五项核心要求与学科专业特点的融合 |
(二)强调教师知识的专业性与实践的综合性 |
(三)突出教师的反思能力 |
(四)关注教师专业领导力与批判性思维能力 |
(五)重视学生背景的多样性和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
(六)加强教师评价的灵活性与公平性 |
第六章 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总体评析 |
一、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职前与优秀教师专业标准的比较 |
(一)基本要素比较分析 |
(二)标准框架比较分析 |
(三)标准内容比较分析 |
(四)标准认证比较分析 |
二、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总体特点 |
(一)标准研制理念:以人为本、观照师生 |
(二)标准主体结构:体系完整、层级分明 |
(三)标准涵摄内容:知识、能力与品格兼具 |
(四)标准秉持视角:多元文化取向 |
(五)标准言说话语:用词精确、实践倾向 |
(六)标准认证方式:科学性与民主性相结合 |
三、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影响 |
(一)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积极影响 |
(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消极影响 |
第七章 思考与启示 |
一、我国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发展现状 |
(一)国家语言强国战略话语语力的提升 |
(二)对我国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分析 |
(三)基础教育领域来华学生对我国第二语言教师的现实需要 |
二、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对我国的启示 |
(一)完善我国具有本土特色的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 |
(二)凸显教师专业标准中第二语言学科的本质特点 |
(三)关注教师专业标准中第二语言学生的源文化差异 |
(四)重视教师专业标准中第二语言学生的汉文化融入 |
(五)加快教师专业标准引领下第二语言教师角色的转变 |
(六)完善基于教师专业标准的第二语言教师评价体系 |
(七)倡导更多符合标准的专业第二语言教师走进中小学课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研究(1862-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20世纪上半叶的相关研究 |
(二)20世纪下半叶的相关研究 |
(三)近二十年的相关研究 |
三、相关界定 |
(一)选题研究的语言 |
(二)研究的时间跨度 |
(三)英语学科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英语在华早期传播的回溯 |
一、通事:早期英语的主要操持者 |
(一)明清两朝政府机构中的通事 |
(二)不同贸易体制下的通事:从澳门通事到广东通事 |
(三)从通事到买办:条约时期核心“中介”角色的转移 |
二、洋泾浜英语的发展:从“广州英语”到“上海洋泾浜英语” |
(一)中国别式英语:别琴(皮钦)英语、广州英语、上海洋泾浜英语 |
(二)洋泾浜英语的语言特点及其社会影响 |
三、洋泾浜英语的传播 |
(一)洋泾浜英语的传播途径 |
(二)洋泾浜英语的学习读物 |
四、正规英语教育的诉求 |
(一)清政府政治外交的被动局势 |
(二)西学东渐、救国图存的外语需求 |
第二章 中国英语教育的先声:香港早期的英语教育 |
一、以教会学校为中心的英语教育 |
(一)教会学校的英语教学 |
(二)香港政府对教会学校英语教育的政策 |
二、香港英语教育世俗化的转向 |
(一)政府对中文学校英语教育的资助 |
(二)理雅各计划:突出英语教育 |
三、香港早期英语教育的作用与影响 |
(一)为内地英语教学提供借鉴 |
(二)向内地输送外语人才 |
第三章 英语学科教育的正式起步 |
一、近代中国英语教育之滥觞——京师同文馆 |
(一)创办的社会背景 |
(二)招生、办学及历史沿革 |
(三)课程、师资与教学 |
(四)办学成效及影响 |
二、京沪粤同文三馆之比较 |
(一)招生范围与条件 |
(二)学年制度 |
(三)课程设置 |
(四)英语教学 |
(五)实践教学 |
三、“西艺”学堂的英语教学:以福州船政学堂为例 |
(一)教习与学员 |
(二)课程体系 |
(三)教学特色 |
四、教会学校英语教学的发展:传教士关于英语教学的争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争论的全面爆发 |
(三)结果及其影响:“英语”地位的确立 |
第四章 英语学科教育的制度化发展 |
一、清末英语学科教育的制度化 |
(一)壬寅·癸卯学制的颁布 |
(二)各类学校英语教学概览 |
二、民国时期英语学科教育的调整与个案分析 |
(一)壬子·癸丑学制下的英语学科教育 |
(二)壬戌学制及之后的英语学科教育 |
(三)中学英语学科教学个案分析——南开中学 |
(四)高校英语学科教学个案分析——北京大学 |
三、英语学科教育经费 |
(一)教育经费的筹措与来源 |
(二)教育经费的使用与开支 |
第五章 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政策与范式 |
一、英语学科教育政策的演变 |
(一)晚清时期英语教育政策的分析 |
(二)民国初中期英语教育政策的分析 |
二、英语学科教育的基本范式 |
(一)教育目标 |
(二)教材使用 |
(三)教育研究 |
(四)教学评价 |
第六章 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的考察 |
一、张之洞的外语教育思想与武汉地区英语学习的萌发 |
(一)张之洞的外语教育思想 |
(二)传统书院改制以及英语学习的萌发 |
二、新式学堂的创设及其英语学科教育 |
(一)外语学堂——从湖北自强学堂到方言学堂 |
(二)非外语类学堂 |
三、学制的更迭与英语学科教育:从本土学校到教会学校 |
(一)不同学制下本土学校英语学科教育的发展 |
(二)教会学校英语学科教育的历史演变 |
四、近代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的特点 |
(一)地方决策者的引领作用突出 |
(二)教会教育与官办教育相互渗透、各具优势 |
(三)凸显本地“自强”文化特色 |
结语: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历史评价 |
一、社会功能和历史作用 |
二、存在的问题及启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4)关于高职护理生理学双语教学的探索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高职护理生理学双语教学的意义 |
2 明确高职护理生理学双语教学目标 |
3 高职护理生理学双语教材的选择 |
4 高职护理生理学双语教学的实践方案 |
4.1 严格双语班准入制度 |
4.2 根据生理学内容模块及岗位需求选择双语教学比例及内容 |
4.3 根据章节内容适当渗透医护英语词源学内容 |
5 小结与展望 |
(5)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外语学习文化的涵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对转型中外语教学的理论反思与探索 |
1.1.2 学习化社会呼唤外语教育的理论跟进 |
1.1.3 研究者之学术旨趣与人文情怀的驱动 |
1.2 研究价值 |
1.2.1 生活价值—揭示外语学习者当下学习生活的实际 |
1.2.2 知识价值—从学习者个体的角度透视课程的实施 |
1.2.3 实践价值—外语学习文化涵化模式的建构 |
1.2.4 理论价值—中国人外语学习文化机制的抽象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思路 |
1.5 论文框架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导言 |
2.2 外语学习环境分析和学习者特点研究综述 |
2.2.1 有“学”无“习”的外语学习条件和环境 |
2.2.2 汉语外语学习者的文化与心智结构的差异 |
2.3 外语学习文化概念及多元视角的理论综述 |
2.3.1 外语学习文化的概念与辨析 |
2.3.2 文化的涵化及文化协同模式 |
2.3.3 国内外外语学习文化的涵化研究 |
2.3.4 从文化角度突破外语学习研究的必要性 |
2.3.5 本研究的概念框架 |
2.4 外语学习文化涵化研究的基础理论综述 |
2.4.1 语言意识形态理论 |
2.4.2 文化融合理论 |
2.4.3 中国文化心理学 |
2.4.4 研究方法论基础 |
2.5 课程标准与中国外语教育传统的对比分析 |
2.5.1 外语课程标准的“三观” |
2.5.2 外语教育传统研究及历史嬗变 |
2.5.3 从对照中看涵化研究的可能性 |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导言 |
3.2 方法的选择 |
3.2.1 多学科综合的混合研究法 |
3.2.2 多种研究手段的综合运用 |
3.2.3 研究方案的设计建构实施 |
3.3 数据采集 |
3.3.1 叙事探究 |
3.3.2 问卷调查 |
3.3.3 课堂观察 |
3.3.4 集体访谈 |
3.3.5 个别访谈 |
3.3.6 原型法 |
3.4 数据分析 |
3.5 信度和效度 |
3.6 研究伦理 |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外语学习文化现状 |
4.1 导言 |
4.2 外语学习目的态度的取向 |
4.2.1 目的 |
4.2.2 态度 |
4.3 教与学方法的适应性选择 |
4.3.1 方式 |
4.3.2 方法 |
4.3.3 管理 |
4.4 对好的外语教师的看法 |
4.4.1 师德 |
4.4.2 专业 |
4.5 对好的外语学生的看法 |
4.5.1 特征 |
4.5.2 表现 |
4.6 对待教材的态度及用法 |
4.6.1 看法 |
4.6.2 使用 |
4.6.3 经典“新概念” |
4.7 师生关系及角色认同 |
4.7.1 师生关系 |
4.7.2 课堂礼貌 |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外语学习文化涵化形态及其成因 |
5.1 导言 |
5.2 课程层面的同化型涵化 |
5.2.1 同一个声音 |
5.2.2 不同的声音 |
5.3 课堂教学层面的假晶、融合型涵化 |
5.3.1 公开课与常态课 |
5.3.2 不可能完成之“任务” |
5.3.3 问题链与高效课堂 |
5.4 学习者层面的协同、融合型涵化 |
5.4.1 课堂 |
5.4.2 课后 |
5.5 多种涵化形态的实践会聚及文化心理分析 |
5.5.1 强化信念:苦功夫与中国式激励的融合 |
5.5.2 控制策略:以考代练与文语并重的融合 |
5.5.3 应用导向:问题链与语码转换的融合 |
5.5.4 抵近管理:高效课堂与高效管理的融合 |
5.5.5 技术嫁接:传统方法与现代技术的融合 |
5.5.6 多元取向:中外文并蓄互补中的融合 |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外语学习文化涵化模式的实践建构 |
6.1 导言 |
6.2 涵化的层级及实现方式 |
6.2.1 本体观层面的涵化 |
6.2.2 学习观层面的涵化 |
6.2.3 课程观层面的涵化 |
6.3 涵化的机制与模式 |
6.3.1 生成中的涵化机制 |
6.3.2 建构中的涵化模式 |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小结 |
7.2 主要发现 |
7.3 研究启示 |
7.4 创新之处 |
7.5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1 外语学习方法调查问卷(试测) 附录2 外语学习方法调查问卷 附录3 课题研究邀请信 附录4 中国学生外语学习生活访谈提纲 附录5 X女士的外语学习生活访谈要点和学习故事 附录6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译作 |
(6)中学德语“输出驱动—输入多元”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研究 ——以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研究动机 |
2 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
3 研究的价值意义 |
4 研究综述 |
5 研究框架 |
6 基本概念的梳理 |
1 我国中等教育阶段德语学科教育教学概况 |
1.1 学校和师生 |
1.1.1 德语作为第一外语的学校和师生概况 |
1.1.2 德语作为第二外语的学校和师生概况 |
1.2 当代发展历程 |
1.3 课程设置 |
1.4 教学方法 |
1.5 评价方式 |
1.6 毕业生去向 |
1.7 存在的问题 |
1.7.1 专职师资的培养匮乏及引入障碍 |
1.7.2 针对基础德语教育的教学研究相当薄弱 |
1.7.3 教师的职业发展体系亟待建立 |
1.7.4 德方对落实双边合作协议存在不稳定性 |
1.7.5 既有教学方法不能适应新时代中学教育的范式转换 |
2 “输出驱动—输入多元”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
2.1 皮福的交际能力理论 |
2.1.1 广义交际能力与狭义交际能力 |
2.1.2 外语教学法、情境与交际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 |
2.2 任务型教学法理论 |
2.2.1 任务的定义 |
2.2.2 语言能力的三大目标 |
2.2.3 设计任务的原则 |
2.3 输入教学论 |
2.3.1 克拉申的输入假设理论 |
2.3.2 语法知识教学的必要性 |
2.4 输出假设理论 |
3 “输出驱动—输入多元”教学模式的构建 |
3.1 “输出驱动—输入多元”教学模式的内涵 |
3.1.1 输出驱动 |
3.1.2 输入多元 |
3.2 “输出驱动—输入多元”教学模式的特征 |
3.3 “输出驱动—输入多元”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式 |
3.3.1 输出驱动 |
3.3.2 输入多元 |
3.3.3 形式与意义平衡发展 |
3.3.4 重视和实施以输出为显性评价指标的整合性评价模式 |
3.3.5 人文活动提升动机、促成课程饱满 |
3.4 “输出驱动—输入多元”教学模式的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 |
3.5 “输出驱动—输入多元”教学模式的主要教学方法与教学原则 |
3.5.1 形式与意义并举的原则 |
3.5.2 关键词句构架的原则 |
3.5.3 做学结合的原则 |
3.6 支撑“输出驱动—输入多元”教学模式的三大核心要素 |
3.6.1 构建学生主动学习、师生平等和谐的应用型语言课堂 |
3.6.2 提升教师核心素养,更好地担负新时代下“豫时孙摩”的六重角色 |
3.6.3 把握黄金时机,优化中学德语学习者外语学习观念和学习习惯 |
4 关于“输出驱动—输入多元”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 |
4.1 教学方法:关于“输出驱动—输入多元”教学模式典型课例的考察与分析 |
4.1.1 研究目的 |
4.1.2 研究工具 |
4.1.3 课例考察 |
4.1.4 量表研取 |
4.1.5 数据析评 |
4.2 教学效果:“输出驱动—输入多元”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法的对比实验研究 |
4.2.1 研究目的 |
4.2.2 研究假设 |
4.2.3 研究设计 |
4.2.4 数据析评 |
4.2.5 实验结论 |
4.3 教学反馈:关于“输出驱动—输入多元”教学模式实施效果的调查研究 |
4.3.1 研究目的 |
4.3.2 研究工具 |
4.3.3 调研对象 |
4.3.4 研究结果 |
结语 |
1 研究结论 |
2 对中学德语教育教学的启示和建议 |
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中国大陆地区PASCH项目伙伴学校名单(截至2018年3月) |
附录2:上外附中德语特级教师王哲光先生采访记录 |
附录3:南京外国语学校德语高级教师陆阳女士采访记录 |
附录4:关于我国PASCH学校德语学科基本情况的问卷调查 |
附录5: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德语毕业生采访记录 |
附录6: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探寻欧洲文化在上海的足迹”德语学科特色主题专项实践活动的背景及部分线路的德语简介 |
附录7: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探寻欧洲文化在上海的足迹”德语学科特色主题专项实践活动11条路线中文简介 |
附录8: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探寻欧洲文化在上海的足迹”德语学科特色主题专项实践活动学生论文和总结报告 |
附录9:《普通高中德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初、高中阶段德语学科核心素养“语言能力”的水平划分 |
附录10:COLT量表A部分原表及本论文调整后使用的COLT量表 |
附录11:本论文的教学方法对比试验中研究口语测评试卷及考试安排 |
附录12:关于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德语学科教与学的问卷调查 |
附录13:本论文传统教学法和PMP教学模式对比实验中对被试学生的采访提纲 |
(7)小学英语绘本教学的优化研究 ——以长沙市S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政策的推进:顺应课程改革政策的发展需求 |
二、理论的丰盈:遵循英语教学规律的理论体系 |
三、实践的境遇:解决小学英语教学的困顿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关于绘本的内涵及特点的研究 |
二、英语绘本及其教育功能的研究 |
三、关于目前小学英语绘本教学情况的研究 |
四、目标学校绘本促进小学生英语阅读兴趣课题的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小学英语绘本 |
二、绘本教学 |
第二章 小学英语绘本教学的作用 |
第一节 小学英语绘本辅助语言习得 |
一、促进第二语言习得 |
二、促进小学生语言能力及思维能力的发展 |
三、促进概念转化理解 |
第二节 绘本教学促进小学英语三维目标的达成 |
一、促进知识与技能目标达成 |
二、促进过程与方法目标达成 |
三、促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达成 |
第三节 小学英语绘本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
一、激发小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 |
二、增强小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主性 |
第四节 小学英语绘本教学有利于提高思维品质 |
一、挖掘绘本内涵,培养思维方式 |
二、加深文化理解,增强国际意识 |
第三章 小学英语绘本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一节 目前小学英语绘本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小学英语绘本教学资源选择不当 |
二、小学英语绘本教学方式固化 |
三、小学英语绘本教学缺乏科学的评价方式 |
第二节 小学英语绘本教学问题成因分析 |
一、缺乏基于儿童立场的系统化资源 |
二、传统教学方法根深蒂固 |
三、绘本教学目标定位偏差 |
第四章 小学英语绘本教学的优化策略 |
第一节 深入研究绘本,开发利用教学资源 |
一、选择与教学主题一致的绘本 |
二、选取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绘本 |
三、系统收集整理绘本资源 |
第二节 更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方法 |
一、小组合作,促进绘本理解 |
二、吟唱续写,感受绘本趣味 |
三、对话教学,体验绘本情境 |
四、课内外结合,拓展绘本感悟 |
第三节 明确教学目标,设立多元评价方式 |
一、以展示性评价为主导,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
二、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凸显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8)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双语教材编写模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双语教材建设现状 |
2高职高专涉外护理专业双语教学现状 |
3编写有特色的双语教材,满足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需求 |
3.1中英双语对照,构建适应高职高专学生特点教材 |
3.2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精选教学内容,保证中文知识的系统性 |
3.3英文篇幅结构适中,表述地道简练流畅 |
3.4依据学生认知水平设计教材体例 |
(9)提高基础医学英语阅读能力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基础医学英语的特点 |
2 基础医学英语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
3 如何提高基础医学英语阅读能力 |
(10)中德外语学习文化的跨文化协同研究 ——以场景练习法在德语专业本科基础阶段基础德语课上的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词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Ⅰ. 选题缘由 |
Ⅱ. 研究对象的界定 |
Ⅲ. 研究现状 |
Ⅳ. 研究方法 |
Ⅴ. 论文结构 |
第一章 基本概念的厘清 |
1.1 外语学习文化 |
1.1.1 文化 |
1.1.2 外语学习 |
1.1.3 外语学习文化的定义及其四层结构模式 |
1.2 跨文化协同 |
1.2.1 跨文化性 |
1.2.2 协同 |
1.2.3 跨文化协同的含义及其描述模式 |
1.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外语学习文化的内部结构 |
2.1 最深层:中国文化价值体系 |
2.1.1 人生价值观 |
2.1.2 自然价值观 |
2.1.3 道德价值观 |
2.2 第二层:中国传统学习思想 |
2.2.1 学习观 |
2.2.2 教学原则 |
2.2.3 教师角色 |
2.2.4 师生关系 |
2.3 第三层:对外语教与学的看法 |
2.3.1 外语学习观 |
2.3.2 外语教学的原则 |
2.3.3 外语教学的模式 |
2.3.4 教师角色与师生关系 |
2.4 第四层:教育制度与外语教育政策 |
2.4.1 中国古代文教政策的钩沉 |
2.4.2 中国外语教育政策的演进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德国新交际外语学习文化的内部结构 |
3.1 最深层:西方文化价值体系中的德国文化标准 |
3.1.1 西方文化价值体系 |
3.1.1.1 人生价值观 |
3.1.1.2 自然价值观 |
3.1.1.3 道德价值观 |
3.1.2 德国文化标准 |
3.1.2.1 事情取向 |
3.1.2.2 重视结构与规则 |
3.1.2.3 时间规划 |
3.1.2.4 内化的自我监督 |
3.1.2.5 与个人以及生活领域相分离 |
3.1.2.6 低语境 |
3.2 第二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2.1 知识观 |
3.2.2 学习观 |
3.2.3 学生观 |
3.2.4 教师观 |
3.2.5 教学观 |
3.3 第三层:对外语教与学的看法 |
3.3.1 德国传统交际教学观 |
3.3.2 德国传统交际教学阶段的练习模式 |
3.3.3 德国新交际外语教学的原则 |
3.4 第四层:语言政策 |
3.4.1 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 |
3.4.2 欧洲语言档案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场景练习法——中德外语学习文化跨文化协同的途径 |
4.1 场景练习法的特征 |
4.2 场景练习法的设计 |
4.3 场景练习法的实施过程 |
4.4 场景练习法与能力培养 |
4.5 场景练习法作为跨文化协同途径的适用性探讨 |
4.5.1 与德国新交际外语学习文化的内在联系 |
4.5.2 与中国外语学习文化的兼容性与互补性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场景练习法作为中德外语学习文化跨文化协同途径的实证研究 |
5.1 对场景练习法实施情境的综合考察 |
5.1.1 研究工具 |
5.1.1.1 课堂观察:COLT量表 |
5.1.1.2 师生访谈:NVivo8质性分析软件 |
5.1.2 研究对象与研究过程 |
5.1.2.1 课堂观察 |
5.1.2.2 师生访谈 |
5.1.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3.1 课堂组织形式 |
5.1.3.1.1 一年级 |
5.1.3.1.2 二年级 |
5.1.3.2 课堂语言内容 |
5.1.3.2.1 一年级 |
5.1.3.2.2 二年级 |
5.1.3.3 教师角色 |
5.1.3.3.1 “好”教师 |
5.1.3.3.2 教学经历 |
5.1.3.4 学生角色 |
5.1.3.4.1 “好”学生 |
5.1.3.4.2 学习动机 |
5.1.3.4.3 课堂活动 |
5.1.3.4.4 课外学习 |
5.1.3.5 教辅材料 |
5.1.3.5.1 一年级 |
5.1.3.5.2 二年级 |
5.1.3.5.3 学生看法 |
5.1.3.5.4 教师看法 |
5.2 场景练习法作为跨文化协同的途径在基础德语课上的实践 |
5.2.1 场景练习法师生访谈 |
5.2.1.1 学生访谈的分析与讨论 |
5.2.1.2 教师访谈的分析与讨论 |
5.2.2 场景练习法在基础德语课上实践的个案研究 |
5.2.2.1 研究过程 |
5.2.2.2 个案研究1 |
5.2.2.2.1 实践描述 |
5.2.2.2.2 教师角色分析 |
5.2.2.2.3 学生角色分析 |
5.2.2.2.4 课堂组织形式分析 |
5.2.2.3 个案研究2 |
5.2.2.3.1 实践描述 |
5.2.2.3.2 教师角色分析 |
5.2.2.3.3 学生角色分析 |
5.2.2.3.4 课堂组织形式分析 |
5.2.2.3.5 教辅材料分析 |
5.2.2.4 师生评价 |
5.3 完善场景练习法作为跨文化协同途径的建议 |
5.4 中德外语学习文化跨文化协同的生成模式 |
5.5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本论文使用的COLT量表 |
附录2:COLT量表A原表 |
附录3:教师G1基础德语课课堂观察记录示例 |
附录4: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5: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6:学生访谈中场景练习的任务题目 |
附录7:场景练习法个案研究1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8:场景练习法个案研究2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9:场景练习法学生问卷 |
附录10:场景练习法个案研究1任务题目 |
附录11:场景练习法个案研究2任务题目 |
四、在基础医学教育中使用英语原版教材的重要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英语在海湾阿拉伯国家的传播[D]. 刘景珍.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研究[D]. 王雪.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5)
- [3]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研究(1862-1937)[D]. 刘微. 武汉大学, 2020(07)
- [4]关于高职护理生理学双语教学的探索体会[J]. 陈志颜,李胜,廖常菊,刘寅. 科技视界, 2020(03)
- [5]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外语学习文化的涵化研究[D]. 陈刚.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6]中学德语“输出驱动—输入多元”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研究 ——以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为例[D]. 宋洋.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7]小学英语绘本教学的优化研究 ——以长沙市S小学为例[D]. 吴露.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8]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双语教材编写模式探讨[J]. 贺生,王海鑫,裴林国,刘树元. 解剖学研究, 2015(04)
- [9]提高基础医学英语阅读能力探讨[J]. 周跃红. 基础医学教育, 2014(05)
- [10]中德外语学习文化的跨文化协同研究 ——以场景练习法在德语专业本科基础阶段基础德语课上的实践为例[D]. 尹佳.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