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淡摄影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孙晓垒[1](2020)在《上海市小学校运会开展的现状及创新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校运会是学生的盛大节日,是传播精神文化的载体,是培养学生责任感、良好的适应能力、团结合作等道德品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了解社会,超越自我最生动的课堂。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革除传统校运会弊端,创建适应时代需求、学生需求的校运会是必须的。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个案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的研究方法对上海市13个区的53所小学的校运会现状进行探讨与研究。总结出部分学校在开幕式、项目设置、鼓励学生参与的方式、奖项与奖品设置以及开展方式上面的创新之处。发现现阶段上海市小学校运会存在的问题是:开展时间分配不合理;项目设置单一、团体项目不受重视;参与程度较低、参与水平和质量不高、学生的参与时间和次数少、学生参与角色单一;奖励方法不完善、奖项设置单一,奖品吸引力不够;校运会的目的达成度不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结合上海市小学校运会开展较好的详细案例,结合教师及学生的问卷的数据分析结果以及专家的访谈情况,提出了促进校运会创新的对策:制定灵活的比赛周期,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丰富竞赛项目类别,改进项目的内容与形式;鼓励全体学生参与,提高学生参与质量;建立高效的自评机制,及时总结经验与不足。完善奖项与奖品设置,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并最终得出的结论如下:1.上海市小学校运会每年都至少开展一次,但开展时间过短,一般是半天或一天内完成,因此无法开展种类丰富的比赛项目,压缩了比赛时间,导致学生的参与质量不高。建议制定灵活的比赛周期,适当延长比赛时间。2.上海市小学校运会项目设置不合理,开闭幕式环节设置缺乏创新,竞赛项目品类单一,团体项目比重低且不受重视。应丰富竞赛项目类别,改进项目的内容与形式。3.上海市小学校运会参与水平和质量不高,学生的参与时间和次数较少,学生参与角色单一,学生参与的机会不多且形式比较被动。鼓励全体学生参与,提高学生的参与次数与时长,丰富学生参与途径,提高学生参与质量。4.上海市小学校运会的目的有部分未能很好地实现,应建立高效的自评机制;上海市小学校运会的奖励方法不完善,奖项设置陈旧,名次偏向于少数精英,奖品偏重于精神奖励,不能充分吸引学生的兴趣。建议完善奖项与奖品设置,丰富奖品类别,注重奖品的赛后价值和意义。
宋佳丽[2](2019)在《高职高专学生职业生涯管理的现实困境与对策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在前几年扩招后趋于稳定状态,随之而来的大学生的就业困难的问题凸现出来,一些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由于职业生涯管理欠缺,从而使得个人的就业愿望在市场需求面前屡屡碰壁,再加之结构性矛盾,以及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等方面的矛盾,使得当前的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就业的风险增大,工作稳定性趋弱,基于此,开展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职业生涯管理研究,对促进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就业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职业生涯管理适应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形势发展,能够在契合企业对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平衡发展人才基本要求基础上开展学习,并在此指导下积极实施高职高专院校的课程体系创新,其结果其必然会在人才培养等方面得到各个方面的支持。但是,职业生涯管理本身是十分复杂的,其对象具有特殊性,因此职业生涯管理在此过程中会存在诸多问题,面对职业生涯管理中所出现的诸多问题,就需要认真分析,及时加以修正,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在正确职业生涯基础上,实现个人发展与企业要求一致的目标,这也会使得自己素质养成契合于市场的需求,为以后成为社会建设者创造条件。本文在研究中,采取的是文献阅读、调查研究法以及案例研究的方法。依据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与职业兴趣理论作为基础,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职业生涯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中,从政府、学校、企业以及学生四个维度建立起了职业生涯管理模型,并据此分析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具有实践价值的策略。本文在研究后认为:由于政府、学生个体、院校以及企业等多方面原因存在,就使得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职业生涯管理存在学生职业生涯意识与能力不高,政府的职业生涯管理领导力不足,院校的指导职业生涯师资队伍素质不高,与企业合作力差等问题。据此,针对问题提出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培养职业判断力;打造优质环境,激发参与职业生涯管理兴趣;建立企业与学校联动机制,提升社会实践针对性;打造多元化学科体系,灵活实施职业生涯管理等对策。
高牧星[3](2019)在《中西之融 ——民国时期国、公立美术院校西画专业基础教学研究》文中认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社会变革时期,被动的对外开放也使得中国社会发展形成了重大转型。此段历史即可作为一窥中国现代美术教育肇始与发展的窗口,亦可作为反观当代美术教育的明镜。中国的现代西画基础教学先借鉴日本、西方的教育模式体系,之后与中国传统画学融合,以优秀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发现”与创造为目的,在相互吸收与逐步改良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风貌,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试图通过民国时期国、公立美术学校西画基础教学中所包含的诸如教学内容、方法、效果等方面为研究内容,在文化大背景下分析中西方之差异,解析民国时期的教学采用何种中西融合的方法来处理此类差异。第一章溯本清源,简述西画教育形成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及民国时期西画教育的概况与分类;第二章至第五章分别具体就西画基础课程中的解剖与透视、明暗与色彩、写生与创作及艺术理论与修养等课程展开,以问题意识为导向,将代表性的中西融合教学典型案例具体内容及成果进行分析、梳理与横向比较,厘清技法与图像背后文化担当之精神,同时对如何培养艺术新人等诸多方面问题进行讨论。第六章对民国时期基础教学的特色与缺憾进行总结,并通过总结前人经验,结合当代社会发展现状,对现今美术基础教学中的问题提出反思与帮助借鉴。研究力求立足原始文献,紧密结合实践学科特点,从文化背景与教学方法角度出发,以教育学、美术史学、中西画学等理论与方法做支撑,多方位、多层次地探讨民国时期美术基础教学方法与实践,旨在以西画专业各类课程内容为主线,以具代表性的教学方法为典型案例,追溯其原因,阐述其内容与特色,分析其得失,思考其对当下及未来高校美术基础教育的启示,力求可引发更多对于当代中国美术教育如何良性发展的思考。
李晓博[4](2019)在《二十世纪初中国摄影艺术本土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十九世纪末以来,随着西方文明和西方资本主义事物大举进入中国,中国社会文化与艺术也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剧变。而二十世纪初,是中国摄影艺术发展的重要阶段。摄影艺术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下,迎来了中国摄影艺术发展历史上第一个繁荣期。经过新文化运动洗礼的文人学者开始加入到摄影队伍中来,并自主探索摄影艺术。他们在实践中开拓前进,把摄影从匠艺拓展到艺术创造的舞台,同时为中国现代摄影创作方向打下了基础和范例。源自于西方的摄影在中国从萌芽到独立的发展过程中,经过受到中国传统文化视觉经验影响的文化人二次改造,形成了“本土化”独立观看的自我主体建构。本文以二十世纪初中国摄影艺术本土化为研究对象,从摄影美学理论、摄影艺术创作风格与表现主题的演变、创作主体的发展角度入手,解答摄影在中国是如何萌芽、发展、壮大并开始形成早期中国摄影文化的基本面貌这个问题。并进而探讨摄影给中国人的传统视觉经验带来了哪些冲击和反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摄影创作主体在改造传统文化视觉经验的基础上,初步完成了中国摄影从传统到现代的变迁历程。摄影在中国的发展,记载了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化现代主义的巨变,参与到现代文化的建构中来;成为当时中国文化寻求民族认同的一种方式。同时还映射出当时摄影队伍中大多数知识分子与艺术家强烈的民族精神诉求及矛盾焦虑的艺术创作状态。随着工业文明的推进,摄影艺术的传播体制也相应地发生了现代转型,出现了多元化的传播途径。如摄影期刊的创办、摄影社团的出现以及摄影展览会的传播。摄影期刊和摄影社团创办促进了摄影的发展和普及,摄影展览的出现把摄影的视觉审美逐渐渗透到大众之中。这些传播方途径相互支撑,进一步促进了摄影艺术的繁荣发展。一方面提高了摄影视觉审美的现实意义,从不同程度上起到了视觉启蒙的作用,改造了人们固有的传统文化视觉经验。另一方面,经过各种思想观念和社会文化环境的改变,从而使摄影的视觉语言焕发生机。总之,研究二十世纪初的摄影,意义并不是“怀旧”,而是需要探索的重点——对于摄影艺术家来说,怎样扩展新的审美空间才能建构有风格的本土摄影话语,这将是一个长期延续的话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图像泛滥、泥沙俱下的当下,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中西方审美差异性,在继承发扬民族文化精华的同时,辩证地吸收世界思想文化之所长。它不仅能对中国摄影艺术的创新发展有所助益,更重要的是能对中国当代艺术家们的摄影创作提供更多的图像话语资源和思想资源,挖掘摄影艺术在当代艺术语境中的多种可能性。
邱扬[5](2018)在《中央苏区红色美术资源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术教育是文化传递和继承的重要方式之一。在中学美术教学中融入中央苏区的红色美术资源,不仅对于当代中学生培养审美意识,拓展审美视野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他们传承红色基因,保存革命历史记忆,激发爱国主义精神,真正实现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也具有深远的意义。基于此,本文以新课程改革对中学美术教学的要求为立足点,从中央苏区红色美术资源的调查和发掘入手,探讨红色美术资源在中学美术教学中运用的目的与意义,通过调查找到在运用中产生的问题,并对解决问题的对策方面展开了论述,进而通过在中学美术教学中融入中央苏区的红色美术资源的课例实验,来验证中学美术教学中融入中央苏区的红色美术资源的可行性和需要改进的问题。本课题包括以下几部分:一、概论;二、中央苏区红色美术资源的调查与发掘;三、红色美术资源在中学美术教学中运用的现状;四、红色美术资源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对策;五、红色美术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实例及思考。本课题研究中课例的实践对于当代中学生培养审美意识,拓展审美视野具有重要的意义。
徐静琪[6](2017)在《中国当代书籍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史料的整理、归纳与分析出发,通过对中国当代书籍设计发展历程的梳理与回顾,着重探讨、总结新中国成立至“文革”以及改革开放以来这样几个历史阶段中,书籍设计在设计风格、形式结构等方面所发生的视觉变迁及其背后设计价值标准的转变;同时,也对出版体制、文化方针对设计师群体所产生的影响,做出了具体的分析与阐述;并进而从国外设计理念的本土化、设计方法的多元化以及审美标准的充实、更新等方面,深入解读中国书籍艺术发展变革的内在动因。本文的研究目标在于试图呈现出中国当代书籍艺术图景,为重新审视并理解当代书籍设计的本土内涵提供可能的路径和角度。回顾当代,书籍设计的理念经历了一个由“封面画”向“整体设计”的演进过程,与此相伴随着的,是设计价值的重建和演变。基于这样的理解,本论文主要由四章组成。论文第一章主要围绕“新中国”出版体制下的书籍展开讨论。通过体制的保障及设计人员政治身份的确立,延安文艺传统在新中国“十七年”得到了延续,集体创作的模式下建构了书籍视觉图像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密切关联,形成一种崇高的美学风格。第二章是对“文革”书籍进行解读,揭示其“样板化”的特征,反思其中所包含的设计价值极度扭曲和倒退。第三章考察了八九十年代书籍面貌,主要围绕“整体设计”理念的深化,从三个方面,即民国书籍美学的传承、国外设计潮流影响下的风格模仿、书籍设计理论的形成,探讨八九十年代书籍所呈现出的“先锋”与“参照”问题。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入,设计师大多受过本民族文化之外的多重文化的影响,与此同时,个体化的表达从集体话语或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中挣脱出来,设计的手法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诚然,本文对书籍视觉语言与设计思维的把握与阐述,实质上是对人、事、物之间关系的一种回顾和反思。它渗透着审美和风格的转换,其根源正是时代背景下产生对社会文化的不同关注、理解与接受。通过以上研究以求勾勒中国书籍设计转变的轨迹,对构筑完善的书籍设计价值体系有所裨益。
黄晶[7](2017)在《将中国传统线描艺术引入初中美术校本课程的研究》文中认为美术课程一直以来都受到学生的追捧,初中美术也是初中学生特别喜爱的一项艺术类课程。初中美术对于初中学生艺术素养的培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造型技术,还能帮助学生理解美观察美,更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但是有关传统的美术学习内容,在我国美术教材上还有一定的缺陷,引入传统线描的校本课程,能够丰富目前美术教育中尚且缺乏的传统线描艺术,把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和校本课程结合在一起。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对艺术知识的兴趣,还能提高教师的对于各种绘画技巧的研究方向,使教育内容不再标准统一,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过程。本文虽然探讨的是把中国传统线描艺术引入中学美术校本课程,但长久目的是丰富中学美术现有的课程目标和扩宽美术类的课程体系,让学生体会到更多的传统艺术的魅力,志在提高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也是为了弘扬对于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继承和保护。
张小凤[8](2016)在《“五感”融入初中美术教学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将“五感”融入初中美术教学方法中是美术教学从学生主体出发,追求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观之体现,其意义在于使学生产生美术学习兴趣,能积极主动并亲身参与到“立体的”美术学习当中。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发展学生五官的感知能力,进而促进其“视觉”能力的提升,逐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艺术素养,为其美术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引导学生不但参与学习而且学会学习和掌握方法,从而促进其更全面、更有效地认识和学习美术知识。本研究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笔者从“五感”如何“融入”初中美术教学方法展开论述。(1)“五感”和初中美术教学方法的概念及“五感”融入“方法”的含义和途径;(2)“融入”的理论基础;(3)“融入”的必要性等方面对“五感”融入初中美术教学方法的契合点与重要性进行探讨。第二部分:运用该美术教学方法组织课程实施,进行教学实践。(1)实践前期准备工作;(2)学生基本情况问卷调查和分析,即实验“前测”;(3)进行课程设计与实施;通过以上过程对该方法如何深入结合教学进行了进一步探讨;(4)对课程实施后的结果进行问卷结果分析与总结,即实验“后测”;(5)对“前测”和“后测”问卷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等。第三部分:将“五感”融入初中美术教学方法的结果进行了总结与展望。(1)得出将“五感”融入初中美术教学方法中,不但促进美术教学目标达成,同时也为美术教学提供了一种值得借鉴的教学方法,并且在启发学生进行观察、体验、思考、探究与创造等实践方面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2)对结果进行反思;(3)提出适合此种教学方法长远发展的建议。通过以上研究,基本明晰“五感”融入初中美术“教学方法”的内涵,并澄清为什么将“二者”融合,且对如何将“五感”“融入”作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为丰富教师的“教”和启发学生的“学”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姚欣玫[9](2015)在《中学校园环境景观与安全的整合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学教育模式的改变,传统的校园环境已不能满足中学生的生活、学习需求。中学校园户外环境的设计应做到与时俱进,更应满足家长与校园工作者对学生安全的基本诉求。从安全角度出发,明确中学校园中的安全因子,结合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及行为特征,对中学校园环境进行安全与景观的整合设计。通过对尺度、结构、材质等景观要素的把握,对校园环境的整体与局部进行设计,可在根源上控制校园安全问题的产生,提升中学校园环境景观的实用性。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中学校园环境景观与安全的整合设计,研究目的在于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角度对现代中学校园环境的建设提出兼具景观性与安全性的设计见解,使其更够更好的满足校园使用者的需求。文章的开始对现代中学教育的特性与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同时,分析校园使用者的生理、心理与行为情况,明确中学校园环境在中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对中学教育体系与校园使用者的积极作用。这些能够为中学校园环境的设计提供更为科学理性的依据。中学校园环境是本文研究的主体,其整体规划与详细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营造实用、功能导向性明确、具有良好氛围的校园空间。文章从中学校园环境的涵义与特征入手,将校园环境中的场所分为交通空间、广场空间、庭院空间、运动场地、校园绿地和建筑附属空间六个大类,同时提取校园环境中的景观要素,构建中学校园环境设计框架,使校园环境的设计更富条理与层次。安全科学是研究人的身心免受外界因素危害的安全状态、保障条件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文章结合安全科学中的事故致因理论、安全行为理论和安全风险理论,将影响中学校园安全的因素分为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两个部分。外部安全因素主要包含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两方面,内部安全因素则产生于校园环境本身或校园使用者。中学校园环境的设计者需要明确中学校园环境中的安全因子类型,方能有针对性地利用景观设计方法化解校园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根据文中对于中学教育与校园使用者、中学校园环境以及中学校园环境中安全因子的分析,中学校园室外环境景观与安全的整合设计需要从中学教育与使用者的需求出发,综合考虑校园使用者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征,将校园中的安全因子与景观要素进行有机结合,使校园环境兼具实用性、观赏性与安全性,从而更好地为校园使用者服务。文章选取成都市三原外国语学校作为本文的实验性案例进行研究。前期主要进行实地考察,包括对校园使用者实施问卷调查、访谈、观察,对校园环境进行观察、拍摄、测绘等,了解使用者的需求,获得实验案例校园环境现状的基础资料。中期要求对前期考察成果进行整理,定性分析问题,结合现有理论知识,深入认识中学校园环境,并归纳出与其相契合的景观与安全的整合设计方法。后期将理论研究成果融入实践,对实验案例进行更新设计,并对设计施工成果实施多次反馈调查,通过实践验证理论研究成果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纪晓娜[10](2013)在《让图形悦动起来—中职美术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文中提出现代社会,创新不再是一句简单的宣传语,它已经成为社会意识,并深入到各个领域中。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美术教育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但是,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研究和教学引导上尚有不足之处。因此,本文试图从这一角度出发,进行相关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的探索,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能获得更多的创意启示,从而为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美术类课程包括许多:素描、色彩以及软件课等,它们每一部分都朝着各自的方向发展,并给创意的人带来无限遐想的空间,但同时也给美术教学带来了挑战。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方法有很多,而美术具有明显的优势。美术以独特的创新性为特点,因此它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有直接的意义。本文从理论、实践两部分对创造性思维进行探讨、研究。文章基于研究背景的基础上提出创造性思维,并从创造力的概念入手,引出创造性思维的概念,详细阐述了创造性思维的概念、过程、特征、类型等。本文通过对中职学生与美术创造性思维的特点进行分析,进而得出,职业学校美术课程具体的整改措施与规划方案,并针对学生特点、职业学校特色、美术教学的特殊性,重点提出了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策略研究。再辅之以图形创意课程中发散性思维教学过程的展示,以实际的教学案例阐述了创造性思维培养策略的具体实施。实验表明,这种教学方法以及授课方式促进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创造性思维教学方法的运用,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意识的提升。创意要经过时间的磨练才能取得有效地成功,逐步形成对身边的人或事物敏锐的观察和独特的感受。当然,无论是美术丰富内涵的研究还是创造性思维的探索都要统一到课堂的教学中去。笔者力图通过本文,尽可能的建立起对创造性思维的整体认识,目的是使学生在美术创作的实践中,不断发挥创造性思维,挖掘生活中的创作素材,提高作品的质量,并在将来的就业中成为极具创造力、创新型的人才。本课题的研究主要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归纳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调查问卷法等方法进行具体的论证,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进行整改。在翻阅了大量资料和同类着作,基本形成了对中职美术课程教学的思考和研究。文中主要涉及了设计艺术学、设计教育学等相关领域,同时还阅读了创造学、教育心理学、设计心理学等学科书籍及论着。研究中职学校美术教学的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要帮助学生掌握多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就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能否顺利就业,优质就业已然成为衡量学校专业教学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的关键指标。职业学校要想求得生存、发展之路,就必须要更新办学理念、优化整合课程设置、适应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那么在美术教学中如何渗透创造性,并不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本文通过研究,探索出一些方法。从实践上来说,这一问题的研究对培养我国中职学生的创造力以及就业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它有助于探索我国中职学生的身心特点。在美术中培养创造性思维,可以完善学生的性格,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并且可以在实践中帮助教师更好的教育出好学生。中职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能为教育领域做出更多贡献,让我们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取得更加长足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专业技术人才。
二、浅淡摄影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淡摄影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上海市小学校运会开展的现状及创新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校运会的相关研究 |
2.1.1 校运会的演变趋势研究 |
2.1.2 校运会的功能研究 |
2.1.3 校运会的举办内容研究 |
2.1.4 校运会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
2.1.5 校运会改革与创新研究 |
2.2 国外校运会的相关研究 |
2.2.1 日本校运会的开展情况研究 |
2.2.2 美国校运会的开展情况研究 |
2.2.3 其它国家校运会的开展情况研究 |
2.3 文献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专家访谈法 |
3.2.4 个案分析法 |
3.2.5 统计分析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上海市小学校运会开展的状况 |
4.1.1 上海市小学校运会遵循理念调查 |
4.1.2 上海市小学校运会开展目的调查 |
4.1.3 上海市小学校运会时间安排调查 |
4.1.4 上海市小学校运会项目设置调查 |
4.1.5 上海市小学校运会参与现状调查 |
4.1.6 上海市小学校运会奖励方式调查 |
4.1.7 上海市小学校运会器械和场地条件调查 |
4.2 上海市小学校运会的创新分析 |
4.2.1 上海市小学校运会开幕式的创新分析 |
4.2.2 上海市小学校运会特色项目的创新分析 |
4.2.3 上海市小学校运会组织形式的创新分析 |
4.2.4 上海市小学校运会奖励方式的创新分析 |
4.2.5 上海市小学校运会鼓励参与的创新分析 |
4.2.6 上海市小学校运会开展方式的创新分析 |
4.3 上海市小学校运会存在的问题 |
4.3.1 上海市小学校运会时间分配不合理 |
4.3.2 上海市小学校运会项目设置不合理 |
4.3.3 上海市小学校运会参与程度较低 |
4.3.4 上海市小学校运会奖励方式单一 |
4.3.5 上海市小学校运会目的达成度不高 |
4.4 促进上海市小学校运会创新的对策研究 |
4.4.1 制定灵活的比赛周期,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
4.4.2 丰富竞赛项目的类别,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
4.4.3 鼓励全体学生的参与,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 |
4.4.4 完善奖励方式与方法,注重奖励的赛后影响 |
4.4.5 明确校运会举办目的,建立高效的自评机制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高职高专学生职业生涯管理的现实困境与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关于职业生涯管理的研究 |
1.2.2 国内关于职业生涯管理的研究 |
1.2.3 文献综述述评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3.1 文献阅读法 |
1.3.2 调查研究法 |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5 本文的框架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理论基础 |
2.1.1 理论简介 |
2.1.2 职业生涯管理模型 |
2.2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职业生涯管理概述 |
2.2.1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职业生涯管理的内涵及特点 |
2.2.2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职业生涯管理的价值体现 |
2.2.3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职业生涯管理有利于学生实现个人全面发展 |
第三章 高职高专学生职业生涯管理的必要性 |
3.1 高职高专学生职业生涯管理国家政策导向 |
3.2 高职高专学生分析 |
3.2.1 高职学生特征分析 |
3.2.2 高职学生兴趣分析 |
3.2.3 高职学生能力分析 |
3.3 高职高专学生职业生涯管理现状 |
3.3.1 职业兴趣未充分激发 |
3.3.2 职业判断能力培养乏力 |
3.3.3 职业价值观培养有待加强 |
3.3.4 社会实践缺乏针对性 |
3.3.5 职业生涯管理不够变通 |
第四章 高职学生职业生涯管理案例选择与困境调查分析 |
4.1 案例选择 |
4.1.1 案例基本情况简介 |
4.1.2 案例职业情况介绍 |
4.2 调查设计 |
4.2.1 设计依据 |
4.2.2 问卷编制 |
4.2.3 问卷数据统计的质量控制 |
4.3 高职学生职业生涯管理困境调查及分析 |
4.3.1 困境调查分析 |
4.3.2 成因分析 |
第五章 高职学生职业生涯管理策略 |
5.1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培养职业判断力 |
5.1.1 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 |
5.1.2 加大培养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职业判断力 |
5.2 打造优质环境,激发参与职业生涯管理兴趣 |
5.2.1 打造优质环境 |
5.2.2 激发参与职业生涯管理兴趣 |
5.3 建立企业与学校联动机制,提升社会实践针对性 |
5.3.1 加强企业与学校深层次合作,建立企业与学校联动机制 |
5.3.2 提升高职院校社会实践的针对性 |
5.4 打造多元化学科体系,灵活实施职业生涯管理 |
5.4.1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加大学科体系的全面性 |
5.4.2 针对职业生涯管理的不同阶段进行灵活运用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中西之融 ——民国时期国、公立美术院校西画专业基础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缘起 |
二、概念厘定 |
三、本课题研究现状及意义 |
四、本课题研究重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溯本清源”—西画教育形成的背景及概况 |
第一节 时代背景与西画渐入 |
第二节 民国时期西画教育概况 |
一、民国时期美术教育的分类 |
二、民国时期西画专业入学招生要求及考试内容 |
三、民国时期主要美术教育思想及影响 |
第三节 西画专业基础教学及内容概况 |
第二章 “科玄之融”—科学精神指导下的解剖与透视 |
第一节 解剖教学:西方解剖学与中国骨相学之融合 |
一、理想的人体比例与秩序 |
二、含蓄与夸张并存的表达 |
三、民国时期西画专业的解剖教学 |
第二节 透视教学:西方透视学与中国远近法之融合 |
一、“真实”的幻觉空间 |
二、“想象”的流动空间 |
三、民国时期西画专业的透视教学 |
第三章 “虚实之融”—自然变化奥妙中的明暗与色彩 |
第一节 明暗教学:光影氛围与意象阴阳之融合 |
一、动人心魄的气氛 |
二、神光离合的阴阳 |
三、民国时期西画专业的明暗教学 |
第二节 色彩教学:自然光色与随类赋彩之融合 |
一、心灵的真实映照 |
二、抽象的灵感表达 |
三、民国时期西画专业的色彩教学 |
第四章 “象意之融”—生命的体验、永恒的表达 |
第一节 写生教学:“观察”与“发现”之融合 |
一、灵魂的描绘 |
二、以形写神、乾坤之理 |
三、民国时期西画专业的写生教学 |
第二节 创作教学:“传情”与“达意”之融合 |
一、理想的神境 |
二、意在笔先、画外之意 |
三、民国时期西画专业的创作教学 |
第五章 “道技之融”—理论、修养与活动融合教学 |
第一节 史学与画论:专题讲解与文化本源之融合 |
一、永无止境、追求真理 |
二、独辟灵境、返璞归真 |
三、民国时期的美术史、论教学 |
第二节 文化与修养:专业素养与道德品格之融合 |
一、文化课程及修养教育 |
二、西方美术教育中基础素养类课程 |
三、中国传统素养课程 |
四、民国时期基础素养类课程 |
第三节 社团与展览:固定课程与柔性氛围相融合 |
一、校办刊物 |
二、展览活动 |
三、学生社团 |
第六章 “借古观今”—当代美术基础教学问题的思考与展望 |
第一节 民国后西画专业基础教学的发展 |
一、建国后的苏联式教学体系 |
二、改革开放后的美术教育 |
三、具有实验探索精神的当代美术基础教学 |
第二节 “造型基础的中国语境”—民国时期西画专业基础教学特色与缺憾 |
一、“一个体系”—具有“中国精神”的美术基础教学体系的初步建立 |
二、“两种文化”的融合探索—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尝试 |
三、“三技基础”与写生融合训练—重方法而非技法的基础教学内容 |
四、“多种素质”之融合培养—综合素养内容与多形式教学的统一 |
第三节 当代美术基础教学发展的帮助与借鉴 |
一、招生方式的改革 |
二、当代美术基础教育的问题与再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专着、科研成果 |
致谢 |
(4)二十世纪初中国摄影艺术本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初入中国的影像读解 |
第一节 早期摄影的主体建构 |
第二节 “摄影艺术”的中国式解读 |
第二章 摄影美学的内涵与边界 |
第一节 求美和赏鉴: 摄影是艺术吗? |
第二节 平行和交互: 摄影与绘画的类比 |
第三节 民族意识和个体精神:摄影与现实的关系 |
第三章 摄影创作及主体的艺术表现 |
第一节 创作风格取向: 传统认知与探索的实验性 |
第二节 创作题材特征: 本土化内涵的传达 |
第三节 创作主体研究: 现实创作与艺术理想间的挣扎 |
第四章 摄影艺术本土化的传播途径 |
第一节 摄影期刊的创办与推广 |
第二节 摄影社团的出现与作用 |
第三节 摄影展览的传播与价值 |
结语 |
附录A |
附录B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5)中央苏区红色美术资源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概论 |
(一)中央苏区、红色美术资源界定 |
1.中央苏区范围界定 |
2.红色美术资源的界定及内容 |
(二)红色美术资源在中学美术教学中运用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的背景 |
2.研究的目的 |
3.研究的意义 |
(三)本课题研究的方法 |
1.田野调查法 |
2.问卷调查和访谈法 |
3.实验法 |
4.合作教学法 |
(四)研究范围界定 |
1.红色美术资源的范围界定 |
2.美术教学活动的范围界定 |
3.研究的教学对象界定 |
二、中央苏区红色美术资源的调查与发掘 |
(一)赣南苏区红色美术资源 |
1.瑞金县中心区块 |
2.兴国县等周边区块 |
(二)吉安及泰和等地的红色美术资源 |
1.吉安市 |
2.泰和县 |
(三)闽西苏区红色美术资源 |
三、红色美术资源在中学美术教学中运用的现状 |
(一)红色美术资源在中学美术教学中运用的调查 |
1.调查问卷的设计 |
2.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 |
(二)红色美术资源在中学美术教学中运用的问题 |
1.红色美术资源开发应用不充分 |
2.未形成完整的课程资源体系 |
3.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兴趣不高 |
四、红色美术资源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对策 |
(一)深入挖掘革命遗址美术资源 |
(二)强化红色资源在课堂教学上的运用 |
(三)发挥纪念馆(博物馆)的美育功能 |
(四)通过游学的方式运用红色美术资源 |
五、红色美术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实例及思考 |
(一)运用实例 |
教学实例一 |
教学实例二 |
教学实例三 |
教学实例四 |
(二)教学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
1.如何激发学生对于红色美术资源的兴趣 |
2.如何对红色美术资源进行系统化转换和应用 |
结语 |
附录 :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中国当代书籍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论文研究维度、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 研究范围的界定 |
2. 研究思路 |
3. 研究方法 |
四、关于装帧、书籍设计等概念的解释 |
第一章 设计与体制—建国十七年的书籍设计 |
第一节 建国初期图书出版业概况 |
一、建国初期的出版业概况 |
二、向苏联学习 |
三、大跃进影响下的图书浮夸风 |
第二节 书籍外观与文字要素的变化 |
一、书籍结构要素的设置及开本的变化 |
二、简化字的改革与汉字印刷字体 |
三、图书横排变革 |
第三节 领袖着作的设计风格分析 |
一、毛泽东着作 |
二、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着作 |
三、鲁迅全集 |
四、《中国》画册 |
第四节 莱比锡国际书籍艺术展览会获奖书籍分析 |
第五节 “整体设计”与“集体创作” |
一、“整体设计”与书籍美术教育 |
二、“集体创作”与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 |
三、“集体创作”与人民美术出版社 |
第六节 设计要素分析 |
一、文字的运用 |
1. 书法体 |
2. 印刷体 |
3. 美术字 |
4. 手写体 |
二、图像的运用 |
小结 |
第二章 红色与样板——文革时期的书籍设计 |
第一节 文革时期图书出版概述 |
一、“文革”前期的停顿与破坏 |
二、“文革”中后期的动荡与恢复 |
第二节 文革书籍的视觉类型分析 |
一、红色狂飙——毛泽东着作 |
二、移植元素——“革命样板戏”书籍 |
三、图像崇拜——官方期刊与红卫兵刊物 |
四、文艺俗化——“文革”文学读物 |
五、地下流通——黄皮书与灰皮书 |
小结 |
第三章 多元与发展—八九十年代的书籍设计 |
第一节 书籍装帧事业的复苏 |
第二节 书籍出版协会与展览 |
第三节 设计观念的引入 |
一、日本书籍设计理念的传入 |
二、民主德国书籍设计的影响 |
三、香港设计潮流的引入 |
第四节 八九十年代书籍的形式美学 |
一、美学的回响 |
二、文化的回馈 |
三、诗性的塑造 |
四、网格的探索 |
五、构成的先锋 |
六、设计的参照 |
七、神态的朦胧 |
八、系列的设计 |
第五节 书籍理论研究与设计理念 |
一、“书卷气”的思考 |
二、书籍的形态学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 |
图版说明 |
作者简介 |
后记 |
(7)将中国传统线描艺术引入初中美术校本课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目的 |
1.5 课题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内容 |
1.7 文献综述 |
2 中国传统线描艺术的发展 |
2.1 最早的中国传统线描艺术 |
2.2 中国传统线描艺术在我国的发展历史 |
2.3 传统线描艺术在我国美术史中的意义 |
3 根据中学生行为及心理分析安排课程 |
3.1 中学生行为及心理分析 |
3.1.1 初中生行为及心理分析 |
3.2 根据初中生行为及心理的对应课程安排 |
4 线描艺术引入初中美术校本课程的内容设计 |
4.1 中国传统线描艺术引入初中美术校本课程的意义 |
4.2 中国传统线描艺术引入初中美术校本课程的设计策略 |
5 中国传统线描艺术引入初中美术校本课程的实施与探索 |
5.1 中国传统线描艺术引入初中美术校本课程的自主探索 |
5.1.1 第一课时教学计划详案 |
5.1.2 第二课时教学计划详案 |
5.1.3 第三课时教学计划详案 |
5.2 本次校本课程开展后的反思 |
5.2.1 挖掘校内资源,提升课程质量 |
5.2.2 发现校外资源,改善课程模式 |
6 中国传统美术资源引入初中美术校本课程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五感”融入初中美术教学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三、研究方案 |
四、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1章 相关理论概述 |
1.1 “五感”融入初中美术教学方法的概念界定 |
1.1.1 “五感”的概述 |
1.1.2 初中美术教学方法概述 |
1.1.3 将“五感”融入初中美术教学方法的含义和途径 |
1.2 “五感”融入初中美术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 |
1.2.1 学习理论依据 |
1.2.2 教学系统理论依据 |
1.3 “五感”融入初中美术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
1.3.1 学生发展需要 |
1.3.2 教学目标实现需要 |
1.3.3 课程改革发展需要 |
第2章 “五感”融入初中美术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索 |
2.1 “五感”融入初中美术教学方法实践的前期准备 |
2.1.1 实验对象 |
2.1.2 问卷设计 |
2.2 “五感”融入初中美术教学方法的前测调查研究 |
2.2.1 初中生问卷调查情况与分析 |
2.2.2 调查结果小结与建议 |
2.2.3 “五感”融入初中美术教学方法实验预设 |
2.3 运用融入“五感”的教学方法课程设计与实践 |
2.3.1 融入“五感”的初中美术教学方法课程内容设计 |
2.3.2 融入“五感”的初中美术教学方法课程教学实践 |
2.3.3 实践成果反馈和小结 |
2.4 “五感”融入初中美术教学方法后测调查研究 |
2.4.1 后测调查问卷情况分析 |
2.4.2 调查结果小结 |
2.5 “五感”融入初中美术教学方法结果对比分析 |
2.5.1 分析与讨论“五感”融入初中美术教学方法之结果 |
2.5.2 小结“五感”融入初中美术教学方法结果 |
第3章 “五感”融入初中美术教学方法研究展望 |
3.1 “五感”融入初中美术教学方法研究结果 |
3.1.1 理论成果 |
3.1.2 实践成效 |
3.2 “五感”融入初中美术教学方法研究展望 |
3.2.1 研究的局限 |
3.2.2 研究的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9)中学校园环境景观与安全的整合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的对象及范围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校园景观 |
1.3.2 校园安全 |
1.3.3 整合设计 |
1.4 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 |
1.5 课题研究的框架与技术路线 |
1.6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中学教育特点与使用者情况 |
2.1 中学教育的特点 |
2.1.1 中学教育的特性 |
2.1.2 中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
2.2 全面发展的中学教育 |
2.2.1 素质和素质教育 |
2.2.2 现代中学教学体系中的校园环境设计 |
2.3 中学校园使用者分析 |
2.3.1 中学生 |
2.3.2 中学教育工作者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学校园环境的分类、特征及功能分析 |
3.1 中学校园环境的涵义 |
3.1.1 中学校园环境的定义 |
3.1.2 中学校园环境的功能 |
3.2 中学校园环境的特征 |
3.2.1 中学校园环境的地域性 |
3.2.2 中学校园环境的多元性 |
3.2.3 中学校园环境的相关用地规模 |
3.2.4 中学校园环境的场所精神 |
3.3 中学校园环境的分类 |
3.3.1 交通空间 |
3.3.2 广场空间 |
3.3.3 庭院空间 |
3.3.4 运动场地 |
3.3.5 校园绿地 |
3.3.6 建筑附属空间 |
3.4 中学校园环境中的景观要素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学校园环境中的安全分析 |
4.1 自然灾害 |
4.1.1 气象灾害 |
4.1.2 洪涝灾害 |
4.1.3 地质灾害 |
4.2 社会安全风险 |
4.2.1 校园治安案件 |
4.2.2 大型活动安全 |
4.3 其他安全事故风险 |
4.4 场地安全 |
4.4.1 结构安全 |
4.4.2 尺度安全 |
4.4.3 材料安全 |
4.4.4 植物安全 |
4.4.5 细部安全 |
4.4.6 水景安全 |
4.4.7 照明安全 |
4.4.8 标识导引安全 |
4.5 中学生生理、心理、行为安全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学校园环境景观与安全的整合设计策略 |
5.1 校内交通系统设计 |
5.1.1 校园出入口空间设计 |
5.1.2 校园路网空间设计 |
5.1.3 校园静态交通空间设计 |
5.2 校园防灾避险系统规划设计 |
5.2.1 校园消防通道与救援场地规划设计 |
5.2.2 安全疏散通道规划设计 |
5.2.3 应急避难场所规划设计 |
5.2.4 校园应急配套设施建设 |
5.2.5 校园应急标识系统规划设计 |
5.3 中学校园环境分类设计 |
5.3.1 广场空间设计 |
5.3.2 庭院空间设计 |
5.3.3 运动场地设计 |
5.3.4 校园绿地设计 |
5.3.5 建筑附属空间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学校园环境景观与安全的整合设计实践 |
6.1 项目背景 |
6.2 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 |
6.2.1 调查对象的选取 |
6.2.2 调查内容与调查方法 |
6.2.3 调查问卷设计与发放回收情况 |
6.2.4 调查问卷数据整理与分析 |
6.2.5 现状调查小结 |
6.3 校园环境景观与安全的整合设计策略 |
6.3.1 校园环境整体规划 |
6.3.2 交通系统更新设计 |
6.3.3 防灾避险系统规划设计 |
6.3.4 校园环境分类设计 |
6.4 设计引发的思考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让图形悦动起来—中职美术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创造性思维 |
第一节 创造力 |
一、创造力的概念 |
二、创造力的结构 |
第二节 创造性思维 |
一、创造性思维的概念 |
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
三、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
四、创造性思维的类型 |
第二章 针对中职学生创造性思维特点规划课程设置 |
第一节 中职学生的特点 |
第二节 中职学生美术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
一、中职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
二、中职学生美术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
第三节 职业学校美术课程设置 |
一、职业美术教育中的主要问题与课程设置现状 |
二、中等职业学校改革的整体指导思想与原则 |
三、专业美术类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
第三章 中职美术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策略的研究 |
第一节 美术教学中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 |
一、生理因素 |
二、性别和年龄 |
三、知识、智力、情感 |
四、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
第二节 美术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
一、更新教师及学生的传统观念 |
二、探究中职美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法 |
三、建立学生美术创造性思维评价的标准 |
四、多视角的扩展美术学生创造性思维 |
第三节 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实践案例 |
一、教学案例一:培养发散思维训练教学 |
二、教学案例二:联想思维的表现形式及思维训练教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四、浅淡摄影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海市小学校运会开展的现状及创新对策研究[D]. 孙晓垒.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2]高职高专学生职业生涯管理的现实困境与对策分析[D]. 宋佳丽. 延边大学, 2019(01)
- [3]中西之融 ——民国时期国、公立美术院校西画专业基础教学研究[D]. 高牧星. 上海大学, 2019(02)
- [4]二十世纪初中国摄影艺术本土化研究[D]. 李晓博.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5]中央苏区红色美术资源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 邱扬. 赣南师范大学, 2018(01)
- [6]中国当代书籍设计研究[D]. 徐静琪. 南京艺术学院, 2017(06)
- [7]将中国传统线描艺术引入初中美术校本课程的研究[D]. 黄晶. 重庆师范大学, 2017(01)
- [8]“五感”融入初中美术教学方法研究[D]. 张小凤.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4)
- [9]中学校园环境景观与安全的整合设计研究[D]. 姚欣玫.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1)
- [10]让图形悦动起来—中职美术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D]. 纪晓娜. 河北师范大学,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