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2年分类索引(论文文献综述)
王建飞[1](2021)在《基于遥感技术的建筑抗震因子提取与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开展建筑抗震能力影响因子(下文简称“抗震因子”)调查,预测地震情景下的建筑破坏比,是编制区域防震减灾规划、制定区域抗震设防水准的重要依据。受“保障生命”的抗震设计思路影响,传统的单体建筑抗震能力验算重点在于研究单体建筑的物理响应机制、建立建筑破坏概率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影响建筑破坏率的“结构、高度、设防等级”等抗震因子加权,建立了丰富的区域建筑震害预评估模型。近年来,在“保障性态”的抗震设计新思路下,建筑抗震能力评估不仅考虑建筑本身的破坏概率,还增加了“建筑使用功能、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社会影响方面的考虑。在传统的“结构、高度、设防等级”等抗震因子体系中引入“设防水准、人口密度、经济密度”等空间分布差异显着的因素,综合开展城市群、建筑群建筑抗震能力,构建地震情景,预评估建筑破坏比、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是当前建筑抗震能力评估的新趋势。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对我国的建筑抗震因子数据调查提出了“范围更广、效率更高”的需求。然而,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且建筑基础数据库不完整,加之,传统实地调查方法难度大、成本高且效率较低。如何建立快速、高效、低成本的大范围建筑抗震因子调查方法,建立适合大空间尺度的震害预评估流程,是我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亟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针对建筑群震害预评估中的抗震因子参数难获取的问题,本论文研究了各类遥感数据与Web大数据信息相结合的建筑群抗震因子提取方法,结合灯光遥感数据,统计分析了人口与经济等承灾体的时空分布特征,构建了基于遥感的震害预评估流程与方法。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1)基于建筑震害等级和震害指数,研究了影响建筑抗震能力的主要因素,分析了各类遥感影像的“光谱特征、纹理特征、相位特征”等遥感指数与建筑“轮廓、高度、年代”等抗震因子的关系,介绍了各类建筑抗震因子的遥感提取原理。基于遥感提取的建筑抗震因子(下文简称“遥感抗震因子”)概率化分布特点,给出了基于遥感抗震因子的建筑破坏比预评估方法。(2)构建了基于遥感数据的建筑群抗震因子提取流程与方法。结合Web大数据改进了K-means影像分类算法,提出了网络数据与遥感数据相结合的建筑区快速提取技术,提取精度可达到90%以上;针对国内建筑属性数据库不完善的问题,提出了“城市、乡镇、农村”三级抽样的建筑抗震因子获取方法,评估了“人口普查数据”和“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建筑属性分布率随时间变化特征,在双侧精度99%置信区间内,全国各省份建筑属性结构在10年内无显着变化。最终认为,“人口普查数据”中的建筑属性分布概率可作为区域建筑抗震因子参数输入区域建筑破坏比预评估模型。(3)建立了单体建筑抗震因子的遥感提取方法与流程。基于机器学习的Seg Net模型建立了基于GF-2的0.8m分辨率建筑轮廓提取方法,平均提取精度92.14%;提出了基于永久散射体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Persistent Scatterer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PS-In SAR)相位残差的建筑高度提取方法,结果的误差均值为-0.06层,误差均方差为2.01层(样本最大楼层数为29层),能够满足建筑易损性曲线评估模型的要求;建立了基于时序光学遥感数据和web大数据的建筑年代变化检测方法,90年代以前老旧建筑的识别率46.15%,90年代建筑识别率63.55%,2000-2010年建筑识别率84.23%,2010年以后建筑识别率90.91%;尝试基于PS-In SAR的时序形变数据,探索考虑大型建筑热胀冷缩系数的结构鉴定方法,结构判别精度可达到70.17%。(4)分别以首都圈和四川为研究区,基于模糊评价法与建筑易损曲线,实现了应用遥感技术进行建筑震害预评估。以首都圈当前建筑震害因子数据为例,复现1976年唐山地震,预评估了首都圈建筑群破坏比,产出县域尺度的建筑抗震指数与模拟的宏观地震烈度;以四川省2008年汶川地震前后遥感数据为例,模拟了2008年四川省建筑震害、震中区县人员伤亡及建筑经济损失,验证了本方法的震害损失预评估精度。
赵恒洋[2](2021)在《基于Landsat影像的近50年太原市建成区时空演变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城市化进展越来越快。城市化是指人类社会由以农业为传统的乡村型社会转向以工业和服务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的过程。城市化过程中最明显的特征是城市建设面积的扩张,建成区作为城市面积扩张的重要参考能够直接、准确的洞悉城市化发展的趋势和规模,不仅能够对城市发展历程轨迹进行掌握,而且能对城市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提供科学性参考和建议,对城市未来的规划和演变起到良好的辅助决策功能。遥感数据具有监测范围广、时效性强及历史数据源丰富等特点。本世纪以来对建成区研究方面大量采用了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来源,鉴于此本文利用遥感数据获取建成区边界,选取太原市近50年的影像数据为研究对象,探索太原市在城市化进展过程中城市发展的轨迹和规律,并且基于研究获取的近50年数据对太原市建成区内部的绿地植被、水资源及裸地等地物信息进行提取,通过在不同年份内绿地资源和水资源占比的发展演变规律对太原市建成区内部的土地利用分布特征做出进一步分析。本研究数据来源主要是基于美国NASA陆地卫星Landsat系列数据、以及USGS平台数据和Local Space Viewer平台获取的31副影像数据。获取遥感影像数据后,首先对原始影像数据分别进行辐射定标、大气校正,影像融合以及影像增强等处理步骤;通过OIF最佳指数法获取不同传感器的影像数据最佳波段组合方式,并通过影像数据处理步骤获取各研究年限内影像数据,采用人工目视解译方法并结合Google历史影像数据的辅助校正作用从而获取建成区边界;引入扩张强度、扩张速度、紧凑度、分形维数、城市重心迁移模型、扩张弹性系数等指标对建成区近50年的演变特征、扩张规律和合理性进行了评价;再通过查阅统计年鉴数据建立建成区面积与人文地理、社会经济等10个指标间的多元回归模型探讨太原市建成区扩张的主要的驱动力因素。最后基于15 m及以上的分辨率影像,通过ENVI和Arc GIS软件利用最大似然法监督分类对对应时间节点内建成区内部土地利用类型分类,对自1990年到2020年间建成区内部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分类,从而获得建成区内部绿地、水体等资源的演变规律,对建成区未来的发展规划做出建议。通过研究得出以下几点内容:(1)从1973年到2020年近50年间太原市建成区面积扩张了15.12倍,平均年增长面积为7.85 km2/a。建成区紧凑度普遍较低结合太原地理位置东西临山的情况表明南北方向扩展明显,城市重心沿南西约30°方向迁移了约3500 m以上。整体太原市建成区的扩张先后经历快速增长、稳步增长和平稳增长的扩张模式。建成区整体的扩张模式与人口增长及城区结构不够协调,城市化进展快于人口增长,建成区发展需要进一步优化;(2)引起太原市建成区扩张的主要因素为经济因素,人口扩张规模和工业链产值等次之。其中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GDP数值是太原市建成区扩张的最为关键的推动作用。人口扩张也是其中主导因素之一,因此太原市建成区未来扩张和建设需要考虑当地经济情况。(3)对比40年建成区内部地物面积的统计数据发现建成区自1990年以来内部以居民区为主的建筑面积占比大于总面积的80%,先后经历减少再增长的模式;建成区内部绿地面积占比维持在14%左右,水资源面积占比保持1%不变;未开发利用土地面积占比在2013年最大,近10年内又急剧减少,说明建成区内部建筑设施逐步饱满。
李浩然[3](2020)在《米芾艺术着述微观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艺术史的两大叙事体例于唐宋时臻于成熟:一是借用正史体例的艺术通史,二是传衍稗史志怪的私人艺术笔记。由于宋代及以后,以个人见闻、微观叙事见长的艺术笔记,无论是数量,还是学术影响力,都远超体现宏大历史叙事意识的艺术通史。因此,通过着述家及其文本案例,追问艺术史微观叙事勃兴的现象、缘由与价值,就是重审传统艺术史学的一个重要角度。作为着述家,米芾既参与过官方艺术通史的编撰,也因其自由、多变而具创见的五本笔记闻名于史。通过对其生平及着述的考察,论文认为,米芾在宋前艺术着述的基础上,思考艺术着述的写作体例和艺术史论研究中的叙事对象问题,放弃了以朝代为类目、以艺术家为中心的宏观“叙史”品评体例,逐渐建构起以艺术作品为中心的“叙事”模式。米芾之所以关注和聚焦亲见目历的艺术作品,是有其现实的考量。在他看来,艺术着史传统发展到北宋,其一,“按史发论”的写作体例是“徒欺后人”;他一,晋唐时期的艺术论题已落后于宋代文人的理论高度和审美要求。他解决问题的方式,是着眼于对所见艺术作品的形制、内容、样貌、技巧、辨伪、流传与收藏等具体问题为对象进行微观叙事,进而带来了三个方面的叙事转向:从以艺术家为中心到以艺术作品为中心的目的转向、从为艺术家作传到对艺术作品本身进行品鉴活动的内容转向、从文学性语言到纪实性语言的语言转向;同时,米芾承接晋唐以来艺术史论的核心论题,以个人化、微观化的叙事手法重建“古法追寻与历史新见”、“妙物真性与品鉴心得”、“清玩之致与生命精神”三个论题。米芾对古法的追寻,实质上是对艺术传统及其历史脉络的探究;对妙物真性的赏品,是对艺术作品美学意义的判断;对清玩之物的喜好与言说,是对艺术家个体生命精神的贯彻。米芾对晋唐艺术论题的见解阐述,赋予了各论题新的内涵和理论维度,具有继承性和开创性。米芾的微观叙事模式,不仅是唐宋艺术史论传统的一个新发展,而且在当时和后世的不断充实和丰富中成为元、明、清艺术着述家使用的主要着史方式;而他对晋唐艺术论题的探讨,成为影响中国古代文人艺术价值观的重要论点。
高远[4](2020)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四库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7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的四库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承继着清末民初《四库全书》研究之传统,得益于迁台的杨家骆、王云五、昌彼得、蒋复璁等学人研究《四库全书》的推动和人才培养。伴随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文渊阁本《四库全书》的影印出版,"四库学"一词的明确提出,开启了"四库学"理论化、体系化、专业化、学科化、国际化的探索。收集20世纪7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硕博学位论文,重在考察并分析《四库全书》研究内容创新及其学术影响力,为学界提供多重视角的借鉴与参考。择取关涉《四库全书》的工具书编制、学术专着、资料汇辑、重点单篇论文等予以引述,突出其"引导与典范"作用,重在学术创发的探讨。20世纪7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四库学研究"春华秋实",未来的"四库学"发展仍需理论与实践并重前行,如,《四库全书》研究学史亟须系统清理;"四库学"真正而系统的"理论自觉"仍须深化,学科体系构建任重道远;重视《四库全书》的世界知识观及其所代表的中华文化特色,实现《四库全书》申请世界记忆遗产的梦想;借用"域外之眼"反观《四库全书》编纂的价值和影响,凸显《四库全书》在东亚文明进程中的"中国意义";整合全国研究《四库全书》之力量,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各项研究。中国四库学发展和研究进入新时代,唯有不断创新,坚持以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为己任,才能创造中国四库学更加绚丽的殿堂,才能构建中国四库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吴鑫[5](2020)在《基于Web的狂蝇科物种数据管理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狂蝇是昆虫中的一大类群,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尚未有专门的狂蝇科物种信息系统,来集成生物学科在该领域研究的最新成就。为了对狂蝇科物种相关研究中取得的系统的、专业的生物多样性数据进行更好地管理和利用,本文首先通过Python爬取了国外数据库中,狂蝇科物种相关的生物学、分类学数据,对其进行了分析整理,并整合了狂蝇科物种相关的图片、文献数据,在此基础上重新设计了数据库存储模式。然后结合动态Web开发技术和其他较成熟的技术体系,运用结构化生命周期法,从信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出发,建立了基于Web的狂蝇科物种数据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物种分类树、文献列表等功能,整合和共享所有与狂蝇科物种相关的生物学、分类学数据,以及文献资料、物种图片信息;通过对物种的分布信息进行基于Arc GIS的二次开发,实现了物种分布的可视化展示;通过文献推荐功能及其算法,实现了对于文献的个性化推荐。该系统可作为对狂蝇科物种相关数据进行统一集成管理的平台,亦可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普、教育平台,对国际范围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黄秋硕[6](2020)在《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文中提出丁韪良(W.A.P.Martin)任清政府同文馆总教习和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等职,前后从事职业教育40年,其一生汉学成就突出表现为六个方面。第一,丁韪良在近代西方人文学科方法影响下,重视对儒释道文化的释读,肯定颇多。丁韪良是美国汉学史上真正依据中国典籍并结合考察社会实际而释读儒释道文化的第一人。第二,丁韪良高度评价中华民族“壮丽的文学丰碑”;热衷向西方传递中华文化、中国观念和中国形象,促进了中国文学在美国的传播。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丁韪良称得上是中国文学研究与译介的拓荒者与奠基人。第三,丁韪良热情颂扬与推介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并以明确的近代化理念,在西方汉学史上,第一次梳理从鸦片战争到中华民国诞生之前的中国近代史。丁韪良是这个时期中国历史的亲历者与见证人,因此他的相关记述,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第四,丁韪良翻译大量西学论着,侧重于近代化新兴学科与实用知识,大多是对西方科技、法律、经济等领域专着的首次翻译,其对相关理论、概念、名词及内容等方面的汉语表述,对中国近代相关新兴学科之构建,均具有创新与借鉴意义,丁韪良汉译西学论着,同样具有重要汉学意义。第五,丁韪良创办中文期刊《中西闻见录》与《新学月报》,大力传播“实学”,不仅对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对推动汉学研究往更高层次发展,也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六,丁韪良作为汉学研究机构北京东方学会首任会长,倡导以“自由思辨精神”来研究汉学的一切领域。北京东方学会在拓展汉学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学术创新等方面,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并很大程度上脱离了西方宗教的负面影响。丁韪良也存在种种弱点与不足,这应更多地从他所处时代的历史条件和历史局限性的角度加以说明。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美国汉学的开创、奠基与初步发展,主要是由清代美国来华汉学家们完成的。丁韪良称得上是汉学发展史上一位成绩卓着的巨匠。其在中学西渐与西学东渐双向文化交流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和产生的积极影响,不仅值得充分肯定,至今仍有实际借鉴意义。
孙海燕[7](2020)在《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两周时期,在黄河淮水之间,存在着许多周王室所分封的诸侯国。本文对西周至春秋时期,在中原地区比较活跃的十个国家的铜器铭文进行整理和研究。这十个国家分别是:卫、许、陈、应、胡、郑、蔡、宋、凡、虢,後文简称为中原十国。黄淮间中原十国的金文是中原文化圈铜器铭文的典型代表,是两周铜器铭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原十国的铜器铭文的风格特征从西周早期到春秋晚期有着显着的变化,这和两周时期的历史演变有着明显的关系。对位於黄淮间的中原十国铜器铭文的整理和研究,对了解和探讨这一地区的历史变革状况,研究西周至春秋时期周王朝的兴衰变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金文分域研究是当前金文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而中原地区是华夏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目前学界对中原地区金文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因此,本文以中原十国的具铭铜器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系统的搜集整理和探索研究。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对中原十国的具铭铜器进行全面的搜集、分类和整理。在充分掌握考古材料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前人所搜集到的铜器国别正确与否进行判断,对最近几十年来公布的新见铜器进行收录,对国别有异议者进行辨别。如王子婴次炉、京叔盨、京叔盘等器,有学者认为是郑国之器。经本文研究,这几件器并非郑器。王子婴次炉的作器者很可能是楚人。京叔盨中的京叔也并非是郑庄公之弟京叔;再如沈子它簋,旧以为其为沈国之器,经学者们的研究,“沈子”是“冲子”之义,此器应是凡国之器;再如江小仲母生鼎,旧研究者多以此器为江国之器,经本文研究,此器应为郑器,是春秋早期郑文公之子公子士之器,其母为江氏。二、吸收最新的古文字研究成果,补正诸家释文之不足。在校订释文後,对中原十国金文中的重点字词进行校注,并对其中的疑难字词进行研究。前代学者对中原十国金文中的重难点字词,多有研究,但其研究成果比较分散,不便於当代学者的研究。本文将诸家意见进行汇总,比较得失,观其正确与否。如:根据王子扬先生对甲骨文中“凡”字和“同”字的研究,对西周凡国铜器进行仔细辨别;综合学者们对沈子它簋铭文的各种意见,重新对其铭文进行句读等。三、对中原十国金文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研究。在这些疑难问题中,既包括对疑难字词的考释、铜器的断代,也包括对铜器中出现的历史人物的研究,同时还包括与中原十国相关的历史问题的研究。在古文字研究方面,文章对胡应姬鼎、凡伯怡父鼎、卫夫人鬲、郑子耳鼎、郑宝皿鼎等器的铭文进行研究,并提出己说。如胡应姬鼎旧释为“辞”之字应释为“騂”;(?)凡伯怡父鼎中的“(?)”读为“夔”,此器是春秋晚期夔国之器;金文中常见的(?)字,可能是古文字中用来表示“重复”“重叠”义的“重”字的古文。它的字形、字义和殷周时代“士”的丧葬制度有密切的关系;卫夫人鬲中的“卫夫人”应是卫惠公的夫人;郑伯匜中的“郑伯”应是郑武公。在综合研究方面,本文结合新出简帛材料,对许、陈、应、蔡、宋的历史地理中存有异议的地方进行研究,对西周末年郑国的东迁问题提出己见,并对东周时期的同姓相婚的特殊现象进行分析。四、在本文所收录的513件铜器铭文的基础上,编纂出《中原十国金文史料索引表》,其中包括人名索引、地名索引、通婚索引、职官索引和铜器自名索引,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便捷。以上四个方面是本论文的主要内容,由於本人学识尚浅,行文论述中或有许多不当之处,所提新说亦或有资料不足之缺,望专家学者批评指正,以教後学!
熊建练[8](2019)在《文化产业空间结构演化研究》文中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是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规划。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已成为各地区经济的新增长点,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增长缓慢、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区域间发展差距明显等问题。因此,新时代下如何依据中国文化产业空间结构特征,制定相应的文化产业发展方案,因地制宜地规划与发展文化产业,形成中国经济增长的新源泉便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在文化产业空间结构基本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文化产业空间结构分析框架,深入研究中国文化产业空间结构特征与动态规律、演化机理、影响因素、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等问题,研究内容及结论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从文化产业的定义与特征出发,界定文化产业空间结构的内涵,对文化产业空间结构的构成要素及类型、演化的理论机制等进行理论研究,为文化产业空间结构分析建立理论平台。研究认为文化产业空间结构的本质是文化产业活动在一定地域空间上的投影,是其空间属性和相互关系的体现;非均质演化机制、点—轴—网络发展、生态适应原理、空间组织等理论是其演化的理论机制。第二,构建文化产业空间结构差异测度指标体系,采用产业地理集中指标和空间相关系数测算中国文化产业空间结构的空间属性和相互关系,分析文化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文化产业集聚度整体有下降趋势,公益性行业下降明显,经营性行业集聚度提升不高,文化产业区域发展差异明显。本文认为,文化产业空间集聚发展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市场要素的整合,提高文化产业集聚优势,从而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因此提出了通过文化建设的国际化,优化文化产业市场的资源配置;通过促进中国文化产业加入国际文化产业分工体系,不断提高国际化水平;通过在省域建成一批综合实力和示范带动力强的文化产业重点单位等空间集聚发展策略,提升文化行业竞争力。第三,基于文化产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建立31个省份的空间关联矩阵,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文化产业空间结构的动态趋势及演化机理,研究表明,文化产业空间结构的演化呈现了“中心—外围”的模式。通过以文化产业发展的关联网络矩阵为代理因变量的QAP分析发现:人力资本差异、地理邻接矩阵、城镇居民人均娱乐消费差异在2012年和2015年都对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关联性产生了显着影响,经济基础差异、政府政策差异、文化产业人均营业收入差异、文化产业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差异的影响不显着。通过以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国文化产业比重的差异矩阵为代理因变量的QAP分析发现:仅有人力资本差异、经济基础差异和文化产业人均营业收入差异对文化产业空间结构差异产生稳定的显着性影响。因此,提出了积极促进文化消费需求,升级文化消费结构,实现文化消费向多层次、多样化转变;统筹规划,加强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培育文化消费市场;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创新机制和竞争机制,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服务体系;强化文化产业集聚在文化产业空间结构中的联动功能,推动文化产业集聚网络的关联发展和结构优化,提升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政策和措施效果;消除行政壁垒,通过制度创新优化文化产业空间结构的政策建议。第四,基于文化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机制,构建文化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协调度方法对文化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度进行评价。研究表明:2014年和2015年中国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性的数值大多处于0.6-0.8之间,正处于初级协调发展(IV)至中级协调发展(III)过程中,目前尚未出现优质协调发展(Ⅰ)、良好协调发展(Ⅱ)的省份。因此,在文化产业空间布局上,要从区域协调发展出发,形成文化产业立体化的区域布局结构;结合区域发展战略,将文化产业空间布局纳入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中;从整体网络出发,积极加强省域间文化产业空间结构关联网络的紧密联系,把握节点省域在网络中的特征以及区域内―小群体‖的特征,进行合理的区域定位,制定差别化、有针对性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战略和对策;在价值增值链中,要将文化产业集聚放到一定范围的空间布局之中,通过文化产业空间结构的演化,找到一个以文化促发展、以低碳促增长的新增长空间。
李宝[9](2018)在《宋代题跋文研究》文中指出题跋文是中国古代一种十分有特色的散文文体,在追溯这种文体的起源时,虽然众说纷纭,但是其正式定型并大量产生于宋代则为学界所公认。宋代题跋文数量繁多,题材广泛,表达丰富,体式灵活,趣味盎然,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本文以宋代题跋文作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前人及当下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题跋文体进行文体学上的界定,对两宋题跋文的数量、类型进行比较全面的梳理,并就题跋文征引诗词现象进行考察,力图展现宋代题跋文体勃兴的全貌。论文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章绪论部分,论述了论文选题的依据及意义,从五个方面回顾了宋代题跋文的基本研究状况,总结前人研究成果,提出了自己的研究展望。同时,在绪论这一章之中,还交代了对宋代题跋文进行研究的具体思路及研究使用的基本方法。第二章主要探讨了题跋文体自身的几个问题,是为宋代题跋文研究作基础性的奠基工作。目前学界对题跋文概念的阐释与解读多从训诂、考据的角度切入,使用方法与征引材料,几乎雷同,各家只是酌以自己的见解,复为演述,在没有新材料出现的情况下,几乎没有再复述的必要。笔者从文体学的角度,对题跋文的概念进行了全新的阐释,探讨其文体的发生与命名之间的逻辑关系与演变。笔者又总结了目前学界对题跋文源头追溯的几种观点,逐一评述,进而确认比较赞同的观点。之后,对比分析历代《文选》类总集选录题跋文情况,从选文上对比分析了宋、元、明三代题跋选文、题跋题名特点、以及题跋文关涉的内容等情况,以此验证题跋文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发展变化。本章最后一部分主要辨析了题跋与后序、题跋与题辞(词)、题跋与题名等三种相近文体的区别与关系。第三章宋代题跋文的结集与数量,梳理了题跋文的结集情况,并对明代毛晋“津逮秘书”所选宋人题跋及新近结集的《全宋文》、《宋人文集篇目分类索引》、《宋代序跋全编》等收录题跋文进行了较为精确的统计,逐一对比,以期对宋代题跋文有较为精确的数量认识。第四、五章在梳理了前人对题跋文的分类情况之后,参考《宋人文集篇目分类索引》对题跋文所分九类,拆分合并成书跋、文跋、诗词题跋、法书帖刻、金石器物、图画、其他类等七类。重新分类的考量是因为《索引》原“法书碑帖”一类涵盖的题跋数量太大,而“山水草木”、“器物”、“建筑”、“人事”等题跋数量又过少,重新分类之后,将“法书碑帖”一类之中“金石”拆分出来与《索引》“器物”一类合并成“金石器物”一类,原类目更名为“法书帖刻”,之后将“山水”、“建筑”、“人事”三类合并成“其他类”,新分类中各类目涵盖题跋数量接近,体现分类的意义。之后以新分类为准,对各类题跋的内容进行逐一进行概述,总结各类题跋的内容特点,以期对宋代题跋文的内容有比较全面的认识。第六章考察了宋人题跋征引诗、词情况。宋人题跋,有专论诗词一部,数量有千余则。在这部分题跋文之中,有大量诗、词被征引到题跋文之中。通检两宋题跋文我们发现,宋人题跋征引诗、词的现象并不仅仅出现在诗词题跋之中,其余文跋、书跋、书画题跋等等类型的题跋文之中,都有征引诗词的情况出现。我们将宋人题跋中征引到的诗词悉数辑出,以附表的形式列于文后。在对征引的诗词进行分析时我们发现,宋代题跋征引诗、词的虽然颇为随意,但是基本规律还是可循的。我们总结了宋人题跋征引诗词的四个规律,并用宋人题跋征引的诗词,新辑《全宋诗》失收的宋人诗三十余首、残诗零句一百二十余则。最后,我们例举了宋人题跋征引的诗词对传世诗词的诗题、字句的订正,以此来验证宋人题跋征引的这部分诗词的校勘学价值。
商成名[10](2018)在《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研究 ——聚焦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实证分析》文中提出本文以扩招背景下我国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背后影响名额分配的因素为研究对象,从教育机会均等的相关理论基础的支持,围绕以北京大学、天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的优质高校的名额分配的情况,从文献梳理、数据分析和典型案例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首先,本文对教育公平和机会均等进行了辨识和相关概念界定,同时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进行了定义。其次,分角度从人口比例、各省财政贡献、地区、阶层和家庭的视角对优质高校的招生名额分配进行了分析,分析的数据最长跨度为1967年至2017年。再次,选取了典型的案例,也加入了优质高校自身因素和农村专项计划的分。最后,针对各种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有:1.人口因素不是造成优质高校招生名额分配的绝对因素,按照人口比例(统一录取率)分配招生名额并不能真正解决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差异或不均等。2.从各省对中央财政贡献来看,各省经济贡献与各省经济水平并不相符,各省经济贡献与优质高校对各省名额投放比例也不相符。3.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地区差异很大,阶层固化严重。4.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差异不是由优质高校直接造成的,地区生源差异是最主要原因。5.通过本研究发现,除了存在横向和纵向的角度,还应该关注“链条式”角度。
二、《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2年分类索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2年分类索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遥感技术的建筑抗震因子提取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建筑抗震能力与震害预评估研究 |
1.2.2 震害预评估方法及震害影响因子研究 |
1.2.3 利用遥感技术的建筑特征提取研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建筑抗震因子的遥感提取原理 |
2.1 建筑震害等级与抗震能力 |
2.1.1 建筑破坏等级与震害风险 |
2.1.2 震害风险指数与建筑抗震能力 |
2.2 建筑抗震能力的影响因子 |
2.2.1 建筑结构类型对抗震能力的影响 |
2.2.2 建筑设防标准对抗震能力的影响 |
2.2.3 建筑侧向刚度对抗震能力的影响 |
2.2.4 其它影响因素对抗震能力的影响 |
2.3 建筑抗震因子的遥感提取原理 |
2.3.1 光学遥感影像的建筑轮廓提取 |
2.3.2 基于干涉测量的建筑高度提取 |
2.3.3 基于遥感影像变化检测的建筑年代提取 |
2.4 基于遥感抗震因子的建筑抗震能力综合评估 |
2.4.1 建筑结构易损曲线模型 |
2.4.2 基于遥感震害因子的结构易损模型 |
2.5 小结 |
第三章 建筑群抗震因子的遥感提取技术 |
3.1 建筑群抗震因子快速提取方法 |
3.1.1 建筑群抗震能力评估指标与抗震因子 |
3.1.2 建筑群抗震因子提取流程 |
3.2 结合Web数据的遥感影像快速分类 |
3.2.1 改进K-means初始类中心点的影像分割 |
3.2.2 基于Web数据源的建筑群行政类别提取 |
3.2.3 基于先验知识的遥感影像分类 |
3.3 基于博弈分类模型的建筑群不透水面提取 |
3.3.1 不同博弈假设的建筑群提取 |
3.3.2 遥感建筑群提取结果优化 |
3.4 基于人口普查数据的建筑群抗震因子取值 |
3.4.1 全国建筑抗震因子概率分布特征 |
3.4.2 全国5-10 年内人口普查数据可用性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单体建筑抗震因子的遥感提取技术 |
4.1 单体建筑抗震因子提取方法 |
4.2 单体建筑轮廓与楼层数提取 |
4.2.1 基于SegNet神经网络的建筑轮廓提取 |
4.2.2 基于时序PS-InSAR的楼层数提取 |
4.3 建筑建成年代的遥感变化检测 |
4.3.1 中低分辨率遥感的建筑区变化检测方法 |
4.3.2 高分辨率遥感的建筑轮廓变化检测 |
4.4 基于建筑遥感特征的结构分布概率提取 |
4.4.1 基于高度与年代的建筑结构经验判定模型 |
4.4.2 考虑建筑材料特性的结构判定模型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灯光遥感的震害损失预评估方法 |
5.1 基于遥感技术的震害损失预评估方法 |
5.1.1 震害损失预评估原理 |
5.1.2 震害损失预评估方法 |
5.2 不同建筑类型的建筑破坏比预测参数 |
5.2.1 建筑抗震性能水准及量化指标 |
5.2.2 建筑结构的地震响应参数 |
5.2.3 建筑震害矩阵 |
5.3 基于灯光遥感的受灾人口与经济密度估计 |
5.3.1 灯光遥感数据 |
5.3.2 基于不变目标区的灯光遥感数据校正 |
5.3.3 基于夜间灯光亮度的经济密度估计 |
5.3.4 基于夜间灯光亮度的人口密度估计 |
5.4 震害损失比预测方法 |
5.4.1 建筑经济损失预评估方法 |
5.4.2 建筑倒塌造成的人员伤亡预评估方法 |
5.5 小结 |
第六章 遥感抗震因子在震害损失预评估中的应用 |
6.1 首都圈建筑抗震因子遥感提取及建筑震害预评估应用 |
6.1.1 研究区及数据来源 |
6.1.2 首都圈建筑抗震因子提取 |
6.1.3 基于唐山地震情景的首都圈震害预评估 |
6.2 基于遥感抗震因子的震害预评估验证——以汶川地震为例 |
6.2.1 研究区概述 |
6.2.2 研究区建筑破坏比预测结果 |
6.2.3 研究区建筑损失比预测 |
6.2.4 研究区损失预评估结果对比验证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2)基于Landsat影像的近50年太原市建成区时空演变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建成区研究现状 |
1.3.1 遥感技术的城市扩张研究 |
1.3.2 国外建成区边界界定研究 |
1.3.3 国内建成区边界界定研究 |
1.3.4 国内外建成区的研究概述 |
1.4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获取 |
2.1 研究区总体概况 |
2.1.1 自然环境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2 研究区数据获取 |
2.2.1 遥感数据的来源 |
2.2.2 统计数据的来源 |
第3章 研究区数据预处理 |
3.1 研究区影像数据校正 |
3.1.1 遥感数据几何校正 |
3.1.2 遥感数据辐射校正 |
3.2 研究区影像数据增强 |
3.2.1 遥感数据影像融合 |
3.2.2 遥感数据波段组合 |
第4章 建成区获取及扩张规律分析 |
4.1 建成区边界获取 |
4.1.1 研究区建成区提取思路 |
4.1.2 研究区建成区提取规则 |
4.2 建成区内地物提取规则 |
4.3 人工提取建成区解译过程 |
4.4 建成区扩张速度分析 |
4.4.1 建成区扩张速率 |
4.4.2 建成区扩张强度 |
4.5 建成区扩张定性分析 |
4.5.1 紧凑度 |
4.5.2 分形维数 |
4.5.3 迁移重心模型 |
4.5.4 重心偏移角度 |
4.6 建成区扩张合理性评价 |
4.6.1 建成区扩张弹性 |
4.6.2 异速生长模式 |
4.7 建成区扩张综合评价 |
第5章 建成区驱动力因素及内部土地分类转变分析 |
5.1 扩展驱动力分析 |
5.1.1 太原市经济概述 |
5.1.2 驱动力因子提取 |
5.1.3 驱动力因素分析 |
5.1.4 驱动力因素结论 |
5.2 建成区内部土地利用类型变化 |
5.2.1 建成区内土地利用分类方法 |
5.2.2 建成区内土地利用监督分类结果 |
5.2.3 建成区内土地利用分类后处理结果图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米芾艺术着述微观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微观叙事与论题学理辨析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第一章 米芾艺术着述微观叙事的动机及撰写之源 |
第一节 米芾微观叙事的历史文化境遇 |
一、宋代士人游艺的社会风尚 |
二、宋代公私艺术着述的文化动因 |
三、宋代艺术实践的历史诉求 |
第二节 米芾的家世学养及艺术着述的条件 |
一、米氏家族的家风:由尚武到贵文 |
二、米芾的立身:恩荫入仕途,广交天下士 |
三、米芾的癖好:深嗜书、画、砚收藏 |
小结 |
第二章 米芾艺术着述微观叙事的对象及叙事转向 |
第一节 米芾艺术着述微观叙事的对象 |
一、艺术作品类 |
二、艺术家行迹及创作活动类 |
三、艺术工艺类 |
第二节 米芾艺术着述的微观叙事转向 |
一、目的转向:从以艺术家为中心到以艺术作品为中心 |
二、内容转向:从为艺术家作传到对艺术作品本身的品鉴 |
三、语言转向:从文学化表达到纪实性语言 |
小结 |
第三章 米芾艺术着述微观叙事的论题及内容 |
第一节 古法追寻与历史新见 |
一、米芾的艺术作品临摹观发微 |
二、去古人之气:米芾的艺术创作理念 |
三、米芾对“趣时贵书”现象的批判 |
第二节 妙物真性与品鉴心得 |
一、米芾论艺术作品的“气格”表现与内涵 |
二、米芾对“少年笔”、“暮年笔”的年段叙事 |
三、书画作伪手段与米芾的辨伪手法 |
四、倡导品鉴用语的通俗化及对品鉴主体的双重要求 |
第三节 清玩之致与生命精神 |
一、书画用纸:选择个体自由表达的最佳载体 |
二、赏鉴之印:艺术家对书画等级的标榜 |
三、装褫工艺:书画流芳的重要门径 |
四、悬画:对艺术作品审美属性的尊重 |
小结 |
第四章 米芾艺术着述微观叙事的时间、空间与视角 |
第一节 米芾艺术着述微观叙事的时间特征 |
一、米芾艺术着述的行文次序及其时间意识 |
二、米芾艺术着述的叙事时间顺序 |
三、米芾艺术着述的叙事节奏 |
第二节 米芾艺术着述微观叙事的空间意涵 |
一、米芾艺术着述微观叙事与地志物理空间的呈现 |
二、米芾艺术着述中的微观叙事对宋代社会文化空间的投射 |
第三节 米芾艺术着述微观叙事的视角 |
一、视角之意义:功能与类型 |
二、米芾在视角运用上的变异与突破 |
小结 |
第五章 米芾艺术着述微观叙事的学术价值 |
第一节 个体经验与艺术史论研究的路向拓展 |
一、“唐宋变革”历史场景中的唐宋艺术转型 |
二、转型思潮下米芾对个体经验的重视 |
三、基于个体经验的艺术史微观叙事开始张扬 |
第二节 对文人艺术创作、鉴赏、杂着风气的推动 |
一、将文人艺术创作的写意精神推至新高度 |
二、米芾的艺术鉴赏标准对文人画价值观形成的先导作用 |
三、助推宋代笔记、随笔等杂着文体的涌现 |
第三节 微观叙事模式在后世的传衍 |
一、宋后艺术着述对微观叙事写作体例的继承 |
二、近当代艺术史写作方法对微观叙事的充实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来源 |
附表目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5)基于Web的狂蝇科物种数据管理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生物多样性及信息系统 |
1.3.2 生物多样性信息管理的特点 |
1.3.3 国内外现有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及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狂蝇科物种数据管理系统开发运行环境及相关技术 |
2.1 系统开发相关技术 |
2.1.1 JSP |
2.1.2 JAVA |
2.2 系统开发运行环境 |
2.2.1 JSP开发环境:Eclipse |
2.2.2 JSP运行环境:Tomcat |
2.2.3 其它所需环境:Arc GIS Server |
2.3 本章小结 |
3 狂蝇科物种数据管理系统规划及分析 |
3.1 狂蝇科物种数据管理系统目标 |
3.2 可行性分析 |
3.3 狂蝇科物种数据管理系统目标用户 |
3.4 用户需求描述 |
3.4.1 普通用户 |
3.4.2 管理员 |
3.4.3 综合需求分析列表 |
3.5 系统逻辑建模 |
3.5.1 数据流程图 |
3.5.2 数据字典 |
3.5.3 E-R图 |
3.6 狂蝇科物种数据管理系统模块划分 |
3.6.1 分类索引模块 |
3.6.2 按类别检索模块 |
3.6.3 详细信息展示模块 |
3.6.4 地图模块 |
3.6.5 文献推荐模块 |
3.6.6 统计可视化模块 |
3.6.7 属性数据管理模块 |
3.6.8 图片数据管理模块 |
3.6.9 文献数据管理模块 |
3.6.10 用户数据管理模块 |
3.7 本章小结 |
4 狂蝇科物种数据管理系统设计 |
4.1 系统设计原则 |
4.2 狂蝇科物种数据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
4.2.1 系统开发环境设计 |
4.2.2 系统运行环境设计 |
4.3 狂蝇科物种数据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
4.3.1 狂蝇科物种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
4.3.2 狂蝇科物种数据库表设计 |
5 狂蝇科物种数据管理系统实施及重要功能测试 |
5.1 分类索引模块 |
5.1.1 物种分类树 |
5.1.2 物种列表 |
5.1.3 文献列表 |
5.2 按类别检索模块 |
5.3 详细信息展示模块 |
5.4 文献推荐模块 |
5.5 系统重要功能测试 |
5.5.1 系统测试原则 |
5.5.2 系统测试报告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校外导师简介 |
致谢 |
(6)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国内外关于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中外学者关于美国早期汉学历史分期问题的讨论 |
1.美国“早期汉学”起始于何时? |
2.美国“早期汉学”结束于何时? |
3.美国“传教士汉学”何时向“专业汉学”过渡? |
4.笔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史分期之思考 |
二、当代中外学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家成就的总体评价 |
三、当代中外学者对丁韪良汉学研究的总体论述与评价 |
四、国内学者关于丁韪良其他方面问题的讨论 |
五、国外与丁韪良有关研究成果综述 |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学术创新 |
一、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
二、研究思路与写作框架 |
三、研究方法与学术创新 |
第一章 丁韪良来华前后的美国汉学界 |
第一节 裨治文与美国汉学之起源 |
一、裨治文来华前的中美关系与来华美国人 |
二、裨治文来华与创办《中国丛报》 |
1.裨治文来华与初期的汉语研习环境 |
2.裨治文创办《中国丛报》最初目的 |
3. 《中国丛报》由宗教性向世俗性转变 |
4.裨治文与美部会的分歧 |
三、裨治文的主要着述 |
四、裨治文创办学会与教育机构 |
1.裨治文等创立美国东方学会 |
2.裨治文创立皇家亚洲文会北华支会 |
3.裨治文创办其他学会 |
第二节 卫三畏来华经历与汉学研究 |
一、卫三畏汉学研究之历程 |
1.第一阶段:以传教身份研究汉学 |
2.第二阶段:以外交官身份研究汉学 |
3.第三阶段:以学者身份研究汉学 |
二、卫三畏汉学研究成就与特点分析 |
三、卫三畏与马礼逊、裨治文、丁韪良之关系 |
第三节 丁韪良来华前后美国汉学之演绎趋势 |
一、美国早期汉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
二、早期美国汉学家“中国观”类型之演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丁韪良宣教经历与汉学研习 |
第一节 丁韪良来华与汉学初步研习 |
一、丁韪良来华前的教育背景 |
二、丁韪良初到广州、福州的社会观察力 |
三、丁韪良宁波研习汉语三步骤 |
四、丁韪良发明宁波话拼音 |
第二节 丁韪良宣教作品与汉学研究 |
一、丁韪良与《天道溯原》 |
1.写作缘由、内容与材料来源 |
2.《天道溯原》与附儒之传教策略 |
3.《天道溯原》之影响 |
二、丁韪良的其他中文宣教作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职业教育家与汉学研究之转型 |
第一节 丁韪良的教育改革实践 |
一、同文馆总教习 |
二、赴欧美考察与汉学交流 |
三、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 |
四、湖广仕学院总教习 |
五、中文教科书编译与与汉学研究 |
第二节 中文期刊与汉学研究 |
一、丁韪良与《中西闻见录》 |
1. 《中西闻见录》办刊宗旨与主要撰稿人 |
2.丁韪良作品分析 |
二、丁韪良与《新学月报》 |
1. 《新学月报》创办原因与主要内容 |
2.《新学月报》与汉学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丁韪良与汉学研究机构 |
第一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初创 |
一、创设北京东方学会之目的与经过 |
二、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早期会员之关系 |
三、早期《北京东方学会会刊》之特点 |
第二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发展 |
一、丁韪良对北京东方学会的持续影响 |
二、1886—1898 年会刊中的丁韪良作品 |
三、北京东方学会学术争议与丁韪良之态度 |
四、北京东方学会之局限性 |
第三节 丁韪良与其他研究机构 |
一、丁韪良与皇家亚洲学会北华支会 |
二、丁韪良与《教务杂志》 |
三、丁韪良与美国东方学会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丁韪良中外比较视野下对儒释道之新解 |
第一节 比较宗教视野与儒教之认知 |
一、关于性善性恶论问题 |
二、关于伦理与道德问题 |
三、其他方面问题 |
第二节 中西哲学比较与儒学之解读 |
一、孔子与西方圣哲之比较 |
二、“最典型的哲学时代” |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与佛道之新解 |
一、丁韪良与佛教研究 |
1.丁韪良研究佛教之学术背景 |
2.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成员对佛教的研讨 |
二、丁韪良与道教研究 |
1.比较视野中的老子 |
2.从“科学史”角度论道教之贡献 |
三、丁韪良论“三教”之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丁韪良论中国历史 |
第一节 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动因与方法 |
一、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四个出发点 |
二、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理论与方法 |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古代史 |
一、丁韪良论中国历史分期 |
二、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民族融合 |
三、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
四、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技 |
五、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
第三节 丁韪良论中国近代史 |
一、裨治文、卫三畏与丁韪良研究中国近代史之缘起 |
二、丁韪良论中国近代五次战争 |
三、关于太平天国 |
四、关于晚清改革 |
五、丁韪良之局限性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丁韪良与中国文学 |
第一节 丁韪良与中国诗歌 |
一、丁韪良欧美诗歌之修养 |
二、丁韪良重视中国诗歌之缘由 |
三、丁韪良对中国古代诗歌之推崇 |
1.丁韪良翻译中国诗歌的大体过程 |
2.丁韪良对中国诗歌的译介与评论 |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寓言与民间传说 |
一、关于中国寓言 |
二、关于民间传说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丁韪良汉学研究的主要贡献及其影响 |
附录1 .丁韪良中文教科书编译述略 |
附录2 .丁韪良《中西闻见录》署名文章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7)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空间、时间范围和对象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一、中原十国金文研究现状简述 |
二、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上编 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汇编与校注 |
第一章 卫国 |
第一节 卫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卫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25件) |
一、(?)伯(?)组 |
二、卫侯组 |
三、夫人组 |
四、其它 |
第二章 许国 |
第一节 许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许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27件) |
第三章 陈国 |
第一节 陈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陈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37件) |
第四章 应国 |
第一节 应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应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81件) |
第五章 胡国 |
第一节 胡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胡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10件) |
第六章 郑国 |
第一节 郑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郑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27件) |
第七章 蔡国 |
第一节 蔡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蔡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131件) |
第八章 宋国 |
第一节 宋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宋国铜器铭文风格简议 |
第三节 宋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30件) |
第九章 凡国 |
第一节 西周时期的凡国 |
第二节 凡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7件) |
第十章 虢国 |
第一节 虢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虢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139件) |
一、虢季组 |
二、虢仲组 |
三、虢叔组 |
四、虢伯组 |
五、河南三门峡市虢国墓地M2001及其附近墓葬所出铜器 |
六、虢姜组 |
七、城虢组 |
八、郑虢组 |
下编 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相关问题综合研究 |
第十一章 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专题研究 |
第一节 胡应姬鼎铭文补释 |
第二节 (?)凡伯怡父鼎铭文新释 |
第三节 卫夫人鬲人名研究 |
第四节 宝皿鼎的中的人名和作器时代讨论 |
第五节 商周青铜盉为“水器”说补证 |
第六节 河南三门峡市虢国墓地M2001墓主身份献疑 |
第十二章 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相关历史问题研究 |
第一节 西周末年郑国东迁路线试探 |
第二节 西周早期许国历史地理问题补说 |
第三节 西周陈国历史地理问题研究 |
第四节 西周应国历史地理问题研究 |
第五节 西周胡国姓氏问题研究 |
第六节 西周蔡国始封地问题考辨 |
第七节 西周宋国历史地理问题研究 |
第八节 由蔡侯申缶论东周时期的同姓相婚现象 |
附录 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史料索引表 |
一、卫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卫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卫国金文地名索引 |
(三)卫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二、许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许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许国金文地名索引 |
(三)许国金文职官索引 |
(四)许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三、陈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陈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陈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三)陈国金文通婚索引 |
(四)陈国金文职官索引 |
四、应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应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应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三)应国金文地名索引 |
(四)应国金文名物索引 |
(五)应国金文职官索引 |
五、胡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胡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胡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三)胡国金文名物索引 |
(四)胡国金文国名索引 |
(五)胡国金文通婚索引 |
六、郑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郑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郑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三)郑国金文职官索引 |
(四)郑国金文通婚索引 |
七、蔡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蔡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蔡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三)蔡国金文职官索引 |
(四)蔡国金文通婚索引 |
八、宋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宋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宋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三)宋国金文地名索引 |
(四)宋国金文名物索引 |
(五)宋国金文职官索引 |
九、凡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凡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凡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十、虢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虢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虢国金文名物索引 |
(三)虢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四)虢国金文职官名索引 |
(五)虢国金文地名索引 |
(六)虢国金文族名索引 |
(七)虢国金文通婚索引 |
引书简称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8)文化产业空间结构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文化产业空间结构相关理论研究 |
1.2.2 文化产业空间结构演化机理研究 |
1.2.3 文化产业空间结构效应相关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文化产业空间结构演化的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文化产业的内涵 |
2.1.2 文化产业空间结构的界定 |
2.2 文化产业空间结构的构成要素与类型 |
2.2.1 文化产业空间结构的构成要素 |
2.2.3 文化产业空间结构的类型 |
2.3 文化产业空间结构演化的理论机制 |
2.3.1 非均质演化机制 |
2.3.2 点—轴—网络演化机制 |
2.3.3 生态适应原理 |
2.3.4 空间组织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文化产业空间结构测度及其特征分析 |
3.1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概况 |
3.1.1 文化产业总体呈现平稳增长趋势 |
3.1.2 文化产业发展区域差异较大 |
3.1.3 文化产业就业贡献率仍然较小 |
3.2 文化产业空间结构测度方法 |
3.2.1 文化产业地理集中和专业化测量指标 |
3.2.2 文化产业空间相关性测度指标 |
3.2.3 文化产业分类与数据来源 |
3.3 分行业的地理集中和专业化趋势分析 |
3.3.1 文化产业各行业赫芬达尔指数分析 |
3.3.2 文化产业各行业空间基尼系数分析 |
3.3.3 文化产业各行业EG指数分析 |
3.3.4 三项指标的综合对比 |
3.4 文化产业的空间分布及其变迁 |
3.4.1 专业化 |
3.4.2 产业集中度 |
3.4.3 空间相关性 |
3.5 代表性行业集聚动因分析 |
3.5.1 博物馆和艺术表演团队集聚程度对比 |
3.5.2 博物馆和艺术表演团队集聚动因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文化产业空间结构演化机理分析 |
4.1 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构建原则 |
4.1.2 综合评价指标的选取 |
4.1.3 综合指数编制 |
4.1.4 综合指数演化特征分析 |
4.2 文化产业空间结构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机理分析 |
4.2.1 网络规模 |
4.2.2 网络连通度 |
4.2.3 网络中心度 |
4.3 文化产业空间关联网络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
4.3.1 文化产业空间关联网络模型的构建 |
4.3.2 数据来源 |
4.4 全国31 个省份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网络结构特征 |
4.4.1 网络密度分析 |
4.4.2 网络中心性分析 |
4.4.3 块模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文化产业空间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
5.1 文化产业空间结构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5.1.1 区位 |
5.1.2 经济环境 |
5.1.3 企业经营 |
5.1.4 文化消费 |
5.1.5 政府政策 |
5.2 理论模型构建 |
5.2.1 研究方法及理论模型设定 |
5.2.2 变量计算与数据来源 |
5.3 实证分析 |
5.3.1 以文化产业发展的关联网络矩阵为代理因变量的QAP分析 |
5.3.2 以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国文化产业比重的差异矩阵为代理因变量的QAP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度评价 |
6.1 协调度评价的理论基础 |
6.1.1 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机制 |
6.1.2 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度概念的界定 |
6.1.3 文化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6.2 协调度模型构建 |
6.2.1 耦合模型的基本原理 |
6.2.2 耦合协调模型及评价标准 |
6.3 协调度测算与分析 |
6.3.1 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度的测算 |
6.3.2 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度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空间分布视角下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
7.1 空间集聚促进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 |
7.2 立体化布局——促进文化产业与区域发展相协调 |
7.3 以制度创新和要素驱动为引导,实现文化消费的多层次、多样化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研究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 B 相关计算结果 |
(9)宋代题跋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及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回顾与展望 |
一、研究回顾 |
二、研究展望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题跋文体综论 |
第一节 题跋文概念的文体学阐释 |
一、历代着述对题跋文体概念的理论总结 |
二、历代文选类文集选录题跋文情况分析 |
第二节 题跋文源头的追溯与探讨 |
一、题跋起源诸说 |
二、各家观点评述 |
第三节 题跋与几种相关文体辨析 |
一、题跋与后序 |
二、题跋与题辞(词) |
三、题跋与题名(记)、题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宋代题跋文的结集与数量 |
第一节 毛晋对宋人题跋的结集整理 |
第二节 今人对宋人题跋文的结集整理与统计 |
一、《全宋文》 |
二、《宋人文集篇目分类索引》 |
三、《宋代序跋全编》 |
本章小结 |
附 |
《宋代序跋全编》失收题跋文一览表 |
第四章 宋代题跋文类述(上) |
第一节 书跋 |
一、对书籍外在形式的记录 |
二、书籍内容的评述 |
第二节 文跋 |
一、叙事 |
二、述志 |
三、析理 |
四、阐道 |
第三节 诗、词题跋 |
一、炼字品句 |
二、解疑释典 |
三、校讹正异 |
四、风格赏析 |
五、理论探讨 |
六、价值品鉴 |
七、即兴随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宋代题跋文类述(下) |
第四节 法书帖刻 |
一、衔名跋尾 |
二、递藏源流 |
三、版本谱系 |
四、品评赏析 |
五、真伪辨别 |
六、书论探究 |
七、抒怀论世 |
第五节 金石器物 |
一、金石礼乐 |
二、笔墨纸砚 |
三、其他器物 |
第六节 画图 |
一、外形记述 |
二、内容描摹 |
三、逸事杂记 |
四、议论抒怀 |
五、以图证史 |
六、画论探讨 |
第七节 其他类 |
一、山水草木 |
二、建筑 |
三、人事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宋代题跋征引诗词考 |
第一节 断缣零璧、披沙拣金——宋人题跋征引诗、词现象述略 |
一、数量上的不均衡 |
二、内容上的差异性 |
第二节 缀残补佚、集腋成裘——宋人题跋征引诗、词对《全宋诗》的补正 |
第三节 鱼鲁易韵、豕亥变形——宋人题跋征引诗、词出现的异文 |
一、题跋对诗、词异文的记录与探讨 |
二、题跋引用诗、词与传世诗词之间出现的异文 |
三、题跋引用诗、词标题出现的异文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研究 ——聚焦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问题的缘起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相关文献综述 |
(一)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差异的研究 |
(二)关于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研究(以入学机会为主)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文献梳理 |
(二)数据分析 |
(三)案例分析 |
五、研究目标与内容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假设 |
(三)研究目的 |
(四)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对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认知和切入 |
一、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 |
第二章 影响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因素分析——人口比例的视角 |
一、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和人口的相关性 |
(一)高校招生和录取人数增长: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总体增加 |
(二)高校数量和分布:各省之间普通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存在差距,优质高校资源差距更大 |
(三)各省录取率:各省域之间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距较大 |
二、假设按照统一招生标准分配招生名额的分析 |
三、按照人口比例分配招生名额合理吗——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招生改革为例 |
小结 |
第三章 影响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因素分析——财政贡献的视角 |
一、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与经济的相关性 |
二、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与各省财政贡献的关系 |
(一)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与国家财政收入的相关性 |
(二)各省财政与中央财政之比较 |
(三)优质高校招生计划与各地方(各省)财政贡献的相关性 |
小结 |
第四章 影响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因素分析——阶层、家庭和地区差异的视角 |
一、优质高校入学机会的阶层差异及家庭差异 |
(一)各阶层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在数量上的变化 |
(二)各阶层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在优质高等教育中的差异 |
(三)所处阶层与高校类型的关系 |
(四)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与家庭因素 |
二、优质高校入学机会的城乡差异 |
(一)优质高校居住在农村和出身农村学生比例的比较 |
(二)人口、考生人数和优质高校城乡学生比例 |
三、优质高校入学机会的地区差异 |
小结 |
第五章 案例分析 |
一、优质高校学生弃学、退学案例分析 |
二、高中教育质量 |
(一)高中学校类型与升入高校情况 |
(二)不同类型高中学生家庭情况 |
三、优质高校与农村专项计划 |
四、优质高校的定位 |
第六章 实现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的途径 |
一、国家加强对贫困和偏远地区的精准“扶智” |
二、提高高中质量 |
三、财物资助和“精神资助”同步进行 |
四、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高等教育 |
五、发挥优质高校的作用 |
研究总结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致谢 |
附录 |
附表1 中国分省分年度段总人口、城乡人口、学历统计表 |
附表2 2016年985、211招生计划和录取率 |
附表3 2016年各省本科录取率 |
附表4 2013年985、211取率 |
附表5 2015年985、211大学各省录取率 |
附表6 2015年清华北大录取率 |
附表7 2015年复旦上交录取率统计表 |
附表8 2012—2016年间C9高校录取统计 |
附表9 2011年各类型学校分省分布(2012年统计) |
附表10 2017高考状元高中学校分布 |
附表11 高考录取率和高考人数(2008—2015) |
附表12 北大清华2017年自主招生初审人数分布 |
附表13 北京、上海优质高校招生分省分布地图 |
附表14-1 国家财政收入、国家财政教育经费(1991—2016年) |
附表14-2 各省教育经费投入(单位:万元) |
附表14-3 1997—2015年各省财政贡献预算决算(单位:亿元) |
附表15-1 各阶层子女辈出率(%) |
附表15-2 各阶层子女入读高校类型 |
参考文献 |
四、《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2年分类索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遥感技术的建筑抗震因子提取与应用研究[D]. 王建飞.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1(02)
- [2]基于Landsat影像的近50年太原市建成区时空演变特征分析[D]. 赵恒洋.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3]米芾艺术着述微观叙事研究[D]. 李浩然. 东南大学, 2020(02)
- [4]20世纪7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四库学研究[J]. 高远. 四库学, 2020(01)
- [5]基于Web的狂蝇科物种数据管理系统设计[D]. 吴鑫.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4)
- [6]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D]. 黄秋硕.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7]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整理与研究[D]. 孙海燕. 西南大学, 2020(01)
- [8]文化产业空间结构演化研究[D]. 熊建练. 湖南大学, 2019(01)
- [9]宋代题跋文研究[D]. 李宝.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6)
- [10]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研究 ——聚焦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实证分析[D]. 商成名. 云南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