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向读者 情系万家》出版(论文文献综述)
滕昶[1](2021)在《记者的责任,就是推动社会进步——访《浙江日报》原总编辑江坪》文中指出人物名片:江坪,1934年11月7日生,浙江镇海人。历任《浙江日报》记者、编辑、部主任、编委、副总编、总编辑。曾任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杭州大学新闻学院院长,现任浙江省关心下一代工委副主任。着有新闻论文集《心向读者,情系万家》、通讯集《记者看天下》等,均收于文集《记者的足迹》(上下册)八卷。
郭愚[2](2021)在《都市报全媒体抗“疫”报道及其创新——以《钱江晚报》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都市报与市民生活较为密切,在抗"疫"报道中扮演着特殊角色。笔者以《钱江晚报》为例,分析了其在全媒体抗"疫"报道的成功经验,主要表现为以机制改革为引领,实现全面的移动端转型;注重内容品质,多部门联合打造;突出创新创意,强化IP运营等方面。这些做法中不乏一些创新性的探索,对都市报全媒体转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徐健[3](2020)在《战“疫”:钱江晚报全面转型的一次大考》文中研究说明2020年1月23日,农历大年二十九,一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竟如此凶猛。深夜,在浙江省唯一省级新冠肺炎收治点浙大一院,钱江晚报记者何黎、孙燕、杨子宸继采访李兰娟院士后,继续独家专访浙大一院梁廷波书记、感染科盛吉芳主任,采回《李兰娟:昨天建议武汉封城,今天国家行动了》《武汉来杭州开会,多位接触同事被感染发病!浙一感染科主任盛吉芳:如果你从武汉来,请一定自我隔离14天!》等多条重磅稿件。1月24日,大年三十,钱江晚报记者时刻紧
李杲[4](2017)在《三十而砺 与梦同行》文中提出1987年1月1日下午,一张新报纸——《钱江晚报》出现在杭城的大街小巷。从此,它便走进了广大读者的心中,每日相伴,如同亲人。钱江水,潮起潮落。创始于钱江之畔的这份报纸,三十年来始终勇立潮头。三十年来,《钱江晚报》从一张四开小报,发展成为浙江省及杭州市发行量最大、阅读率最高、影响力最大的省级都市类报纸,成为我省重要的主流舆论阵地。三十年来,《钱江晚报》从下午出版,到改为上午出版,
王淑华[5](2015)在《都市报新媒体网络角色定位策略——以《钱江晚报》新浪官方微博为例》文中认为都市报的新媒体转型已成业界共识,期望通过媒体融合来改变报纸走下坡路的现状。都市报与新媒体的融合,关键在于应确立与都市报相辅相成的新媒体网络角色定位策略。都市报的新媒体网络平台唯有在运营管理、内容传播以及形式手段方面三管齐下,都市报的新媒体转型才能细水长流,稳步发展。
王淑华[6](2015)在《都市报新媒体网络角色定位策略研究——以《钱江晚报》新浪官方微博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新媒体科技发展打破了传统的媒介竞争格局,报纸媒体试图通过媒体融合以期在媒介竞争中获得优势,而报纸媒体的新媒体网络角色定位成为新媒体转型成败的关键要素之一。本文以《钱江晚报》新浪官方微博为例,通过分析2015年春节假期期间其微博传播在运营管理、内容传播以及形式手段等三方面的特点,以探讨都市报在面临新媒体转型时应具备的新媒体网络角色定位策略。
王珏艳[7](2009)在《《钱江晚报》新闻专题报道策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从新闻专题策划的背景、概念和意义等出发,立足于新闻专题策划在新闻业务中的运用,以《钱江晚报》2006年至2008年的新闻专题策划为分析对象,探索《钱江晚报》新闻专题策划的特点和变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钱江晚报》新闻策划的成功经验和一些误区和问题,以此给今后的新闻专题策划以借鉴。本文重点从数据分析,内容分析和效果分析三个角度,深入分析《钱江晚报》的新闻专题策划内容,发现《钱江晚报》新闻专题策划始终坚持用民生视角解读新闻专题,在三年中表现出了持续时间拉长,新闻版面增多和新闻图片大量运用等特点。与此同时,在大量运用新闻策划的同时,《钱江晚报》也出现了如隐性广告等问题,这也反映出了新闻从业者急需坚守职业道德,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
徐晓克[8](2009)在《新媒体环境下晚报的发展空间在哪里》文中提出如今网络的发展如日中天,已有相当一部分人尤其是年轻人以网络为主要传媒,晚报的不少读者被网络强大的磁场吸引过去。据最新统计中国网民总人数已超过美国,达到2.97亿成为世界第一,且每
王秋燕[9](2005)在《杭州都市报差异化竞争策略剖析》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报纸的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在报业竞争初期,同质化有利于报纸质量的提高,但同质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加剧竞争的激烈程度,导致恶意炒作、低价售报、无节制赠报等不公平竞争现象。 随着报业竞争向纵深发展,实施差异化策略将是绩效较高的竞争手段。本论文通过实地调查采访与阅读大量有关材料,以杭州都市报的竞争状况与策略作为个案来进行剖析,试图说明采用差异化竞争策略的必要性、重要性与一些重要措施。 杭州的都市报主要有《钱江晚报》、《都市快报》、《青年时报》和《今日早报》。《钱江晚报》创刊于 1987 年,隶属于浙江日报报业集团。《都市快报》创刊于 1999年 1 月 1 日,隶属于杭州日报报业集团。《青年时报》原名《浙江青年报》,于 2001年 10 月 8 日改版出刊。《今日早报》2000 年 10 月 8 日创刊,其前身是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的《经济生活报》。由于几份报纸均定位于都市报,并且都力争占有杭州市场,因此就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杭州的四家都市报在进行竞争时,主要是从报纸的定位、报纸的内容、报纸的版面设计、报纸的发行方式及广告、报纸的服务方式等方面来突出自己的某些特征,寻找符合自己优势的市场,分别以不同的读者为服务对象,并通过各自的特色编织自己的读者网络,以此和对手进行差异化竞争。 在调查研究杭州都市报差异化竞争策略的过程中得到了一些启示。第一,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必须把科学、缜密的市场调查、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作为基础。第二,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第三,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要注意受众的反馈。第四,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应该合理、合法、合道德。
操慧[10](2004)在《中国晚报文化研究——作为个案的《北京晚报》文化》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媒介消费已经成为现代信息社会的文化景观。媒介文化,是一种以媒介为中心,通过媒介的传播内容和形式介入社会生活,从而渐进式、渗透性地发生、扩散自身影响的亚文化。媒介与人在文化传播中建构起千丝万缕的社会关联,而这一关联就是媒介文化的内涵。而对这一内涵的形成、特征的具体研究,理应成为媒介文化理论应用性的开拓。中国晚报文化,是以中国晚报发展、运作及审美为有机构成的媒介文化,它是媒介文化发展的本土化与特色化的产物,它具有媒介文化的一般共性与晚报文化的特性。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晚报的持续繁荣,其作为强势媒体的普适度与社会认同度是晚报文化得以相对独立的研究前提。中国晚报从弱到强,从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效益为上”的运作到市场经济时代“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重”的品牌经营,目前正经历着现代晚报集约化发展的转型;其蓬勃发展、开拓创新的媒介现实,为我们从媒介文化的发生、特点、内涵等主要方面去解析这一文化现象,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工具与理性思维的角度,并使这样的角度成为可能。“飞入寻常百姓家”是晚报的审美特征,也是中国晚报文化由来已久的被认同的文化特质。晚报在现代中国传媒中具有改革试验、创新示范的先锋性;它伴随人们的生活,成为大众日常性的媒介消费选择,并且在当今网络媒体的强有力冲击下,仍然保持着很高的接触率,拥有很高的媒介忠诚度。这些都启发我们在更为广阔的社会文化视野中去认识媒介文化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 本文首次将晚报文化作为整体研究对象,从媒介研究的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出发,通过对晚报生产、传播、接受的阶段性发展的过程解析,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以此建立起基本的逻辑框架。《北京晚报》的代表性与典型性,使其成为总体演绎中个案选择的必然。《北京晚报》是我国传统晚报中成功转型的代表,在走向晚报现代化的运作实践中,它所表现出的启示中国晚报文化以及媒介文化走向的深远意义,正是中国报业文化、媒介文化整体研究中由点带面的归纳的逻辑依据。对晚报的历史文献的搜集与整理,是把握晚报文化内涵与走向的重要文本。本文除了提供不同时期晚报发展的大量素材以及分析以外,还根据报纸版面的报道,整理了相关的重要“大事记”,运用一些简洁明了的版面统计,量化了晚报文化研究中的效果实证,力图弥补传统晚报研究中抽象说理、主观推断、随意定性的研究缺憾;同时,在“演绎—归纳”、“共性与个性”、“普遍与特色”的交叉论证框架下,以媒介文化的媒介事实说话,在媒介文化生发机理及以媒介人为核心的动力机制的研究视角中,客观呈现《北京晚报》的文化价值,详尽解析((J七京晚报》文化的形成、内容与特征。中国晚报以城市为中心的定位,以市民消费为取向的策略,以人文塑造为终极诉求的可持续性发展观,在中国社会市民化、世俗化的日常审美中平衡着导向,深化着取向,预示着走向。本文着眼于媒介文化与晚报研究的结合点,在个案中演绎 “晚报发展上的文人传统、晚报运作中的文人创新、晚报人文中的文人自觉”,归纳中国晚报文化现实的“有为”与“可为”;从而使研究在演绎与归纳、理论与应用、现实与未来的三重视野中找寻指导中国晚报实践、旨在提升中国晚报文化的内在规律。 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从媒介文化切入,以晚报文化的衍生性立足,围绕“需要与满足”的作用机理,对媒介文化的发生机制、模式、特点作总体推演,然后界定媒介文化的内涵,主要从它与“新闻文化”的异同比较中,归纳出媒介文化的主要功能以确立本文立足的逻辑框架:即媒介文化的发展、运作、审美三大层次是媒介文化阐释的核心要素,它是晚报文化研究的总体结构模式和逻辑演绎的思维模式。本章着重阐述媒介文化的中国特色,对媒介文化在中国的发展、运作以及人文实况做概括式的特性描述,为中国晚报文化的生发作文化与媒介研究的生态铺垫,它是中国媒介文化立足与发展的宏观背景与中国晚报文化特色化的阐释依据。 第二章为中国晚报文化的独立性。建立在媒介文化生发普遍机理上的中国晚报文化,是媒介文化共性与晚报文化个性在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特定时空中的特定产物。“社会需要与满足”的媒介化表现,对于中国晚报来说,就是使其在功能分工、政策介入的差异化选择中从边缘走向中心的总体面貌。它体现出与中国社会发展同步、与中国新闻改革同步、与中国人生活方式改变同步的本土特色。本章的重点,是对中国晚报作历史沿革的综述,并采用纵横比较的方法,客观呈现中国晚报发展、运作以及审美的特点,这是中国晚报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第三章承接第一、二章的逻辑铺垫,从二般、普遍过渡到《北京晚报》文化的个案研究。在((j匕京晚报》文化的生发研究中,注意了晚报影响力构建与扩散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对北京的地域文化特征与传媒生态作了较为充分的“全息扫描”。始终围绕晚报产品、制作、经营三个方面,在晚报人与晚报读者的传受视阂下,以媒介市场化的效益导向为中心,建构起《北京晚报》人文品牌的解读方
二、《心向读者 情系万家》出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心向读者 情系万家》出版(论文提纲范文)
(2)都市报全媒体抗“疫”报道及其创新——以《钱江晚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机制改革引领,全面转型移动端 |
1.推进体制机制融合改革,建立统一指挥调度体系。 |
2.发挥机制融合优势,确保内容生产不受纸媒影响。 |
3.推动全面转型移动端,配套激励措施及时跟进。 |
二、注重内容品质,多部门联合打造 |
1.抓亮点和细节,吸引用户关注。 |
2.挖故事做深度,激发用户共鸣。 |
3.多部门联动,发挥各自特长。 |
三、突出创新创意,强化IP运营 |
1.强调创意,把文字产品转为融媒体产品。 |
2.多次开发,多端融合助力内容的多形态呈现。 |
3.引入UGC内容,丰富传统纸媒生产方式。 |
(3)战“疫”:钱江晚报全面转型的一次大考(论文提纲范文)
关键数据创新高,移动端真正成为主战场 |
全面改革转型,新机制首次集中发力 |
打造IP品牌,追求传播效果的时代感 |
全民总动员,让用户成为内容生产的主角 |
(5)都市报新媒体网络角色定位策略——以《钱江晚报》新浪官方微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 . 运营管理的整合发展策略 :都市报与新媒体平台齐头并进、平衡发展 |
二 . 传播内容的多元传播策略 :新闻 + 轻松休闲类信息 + 策划 |
(一)以新闻传播为主导,主打民生与本地新闻 |
(二)充实轻松休闲类信息,增强传播的娱乐和减压功能 |
(三)注重信息策划,保证信息价值和传播效果最大化 |
三 . 传播手段的灵活策略 :权威性 + 多样性+ 亲近性 |
(一)原创为主,转发为辅,保证消息来源的权威性和可靠性 |
(二)多种符号整合应用的信息传播方式,有助于充分表意 |
(三)语言表达与时俱进,采用网络流行语体现亲民特点 |
四 . 总结 |
(一)确立运营管理的整合化与可持续发展意识 |
(二)增强信息生产的民生化、本土化和多元化意识 |
(三)注重与读者(粉丝)的沟通互动意识 |
(6)都市报新媒体网络角色定位策略研究——以《钱江晚报》新浪官方微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运营管理的整合发展策略:都市报与新媒体平台齐头并进、平衡发展 |
三、传播内容的多元传播策略:新闻、轻松休闲类信息和策划的整合 |
(一)以新闻传播为主导,主打民生与本地新闻 |
(二)充实轻松休闲类信息,增强传播的娱乐和减压功能 |
(三)注重信息策划,保证信息价值和传播效果最大化 |
四、传播手段的灵活策略:权威性、多样性、亲近性 |
(一)原创为主,转发为辅,保证消息来源的权威性和可靠性 |
(二)多种符号整合应用的信息传播方式,有助于充分表意 |
(三)语言表达与时俱进,采用网络流行语体现亲民特点 |
五、总结 |
(一)确立运营管理的整合化与可持续发展意识 |
(二)增强信息生产的民生化、本土化和多元化意识 |
(三)注重与读者(粉丝)的沟通互动意识 |
(7)《钱江晚报》新闻专题报道策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1 引言 |
2 新闻专题报道策划 |
2.1 新闻专题报道策划的兴起背景 |
2.2 新闻专题报道策划的概念 |
2.2.1 新闻专题报道策划的概念 |
2.2.2 新闻专题报道策划与常规新闻报道策划辨析 |
2.3 新闻专题报道策划的意义 |
2.3.1 媒介产业化运作的前提 |
2.3.2 受众阅读需求的满足 |
2.3.3 提高新闻质量,丰富信息内容 |
2.3.4 媒体合作发挥报道者的主观能动性 |
3 《钱江晚报》新闻专题报道策划数据分析 |
3.1 选择《钱江晚报》作为样本的原因 |
3.2 《钱江晚报》新闻专题报道策划数据分析 |
3.2.1 专题报道选题角度更为丰富和多样 |
3.2.2 报道版面数量逐年增加 |
3.2.2.1 新闻专题报道版面数量提高 |
3.2.2.2 新闻专题报道时间持续延长 |
3.2.2.3 新闻专题报道不断深入 |
3.2.3 图片在新闻专题报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
4 《钱江晚报》新闻专题报道策划内容分析 |
4.1 新闻专题选题策划分析 |
4.1.1 《钱江晚报》常见新闻选题内容 |
4.1.2 《钱江晚报》新闻选题立足民生视角 |
4.2 新闻专题报道角度策划 |
4.3 新闻专题报道形式策划 |
4.4 新闻专题活动策划 |
4.4.1 《钱江晚报》品牌营销活动策划 |
4.4.2 《钱江晚报》公益活动策划 |
4.5 新闻专题报道资源配置 |
4.5.1 《钱江晚报》版面资源的配置 |
4.5.2 《钱江晚报》媒介资源配置 |
4.6 新闻专题图片策划分析 |
4.7 新闻专题导读策划分析 |
5 《钱江晚报》新闻专题报道策划效果分析 |
5.1 新闻从业者和学界的评价 |
5.2 新闻受众的评价 |
6 新闻报道专题策划的问题与建议 |
6.1 新闻专题报道策划问题 |
6.1.1 新闻炒作与新闻策划之争 |
6.1.2 新闻专题与隐性广告之争 |
6.2 新闻专题报道策划建议 |
6.2.1 新闻从业人员遵守职业道德,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
6.2.2 适度开发新闻资源,避免本末倒置的尴尬 |
6.2.3 坚持行业操守,在社会利益和经济效益中寻求平衡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作者简介 |
(8)新媒体环境下晚报的发展空间在哪里(论文提纲范文)
贴近百姓是晚报发展的根本 |
当天新闻是晚报的“当家菜” |
经营“本地新闻”应对网络时代 |
直面竞争晚报风光依旧 |
(9)杭州都市报差异化竞争策略剖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杭州都市报竞争状况 |
二、杭州都市报差异化竞争策略剖析 |
(一) 从同质化竞争策略到差异化竞争策略的转变 |
(二) 报纸定位的差异 |
(三) 报纸具体内容的差异 |
(四) 报纸版面设计的差异 |
(五) 报纸发行方式及广告的差异 |
(六) 报纸服务方式的差异 |
三、调查研究杭州都市报差异化竞争策略引发的思考 |
(一) 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必须把科学、缜密的市场调查、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作为基础 |
(二) 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
(三) 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要注意受众的反馈 |
(四) 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应该合理、合法、合道德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中国晚报文化研究——作为个案的《北京晚报》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章 中国晚报文化的衍生性 |
第一节 媒介文化的发生 |
一、媒介文化的发生机理:社会需要与媒介满足 |
二、媒介文化的发生模式:三个面向的历时交错与循环回归 |
三、媒介文化的发生特点:同步性与同构性 |
第二节 媒介文化的内涵 |
一、媒介文化的一般涵义 |
二、媒介文化的主要特征和主要功能 |
三、媒介文化内涵的有机构成 |
第三节 媒介文化的中国特色 |
一、媒介发展:传统媒介与电子媒介并存混合 |
二、媒介运作:“内容为王”与“品牌经营”并重导向 |
三、媒介人文:媒介自律与文化自觉并立兼顾 |
第二章 中国晚报文化的独立性 |
第一节 中国晚报文化的发生 |
一、中国晚报文化的发生机理 |
二、中国晚报文化的发生特点 |
第二节 晚报文化的内涵 |
一、晚报文化的涵义 |
二、晚报文化的有机构成 |
第三节 晚报文化的中国特色 |
一、中国晚报的历史沿革 |
二、中国晚报的运作 |
三、中国晚报的人文特色 |
第三章 作为个案的《北京晚报》文化 |
第一节 《北京晚报》文化的发展沿革 |
一、《北京晚报》文化生发的条件 |
二、《北京晚报》发展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北京晚报》的媒介运作 |
一、晚报产品的全新运作 |
二、《北京晚报》经营的攻略化运作 |
三、早攻晚守的运作个案:一社两报的合力联动 |
第三节 《北京晚报》人文:晚报,不晚报 |
一、《北京晚报》的人文意识:人、城、报的相对统一与同一 |
二、《北京晚报》的文本策略与审美特征 |
第四章 中国晚报文化的发展走向 |
第一节 现代报业与晚报现代化 |
一、现代报业的形态与功能特征 |
二、晚报现代化 |
第二节 “后喻文化”语境中的晚报文化走向 |
一、“后喻文化”语境中的晚报读者 |
二、晚报文化的发展走向 |
第三节 晚报人的精神守望与文化书写 |
一、新型媒介知识分子的含义 |
二、现代晚报人—创新不断的复合型知识分子 |
三、晚报人的精神守望与文化书写 |
附录 |
1、《北京晚报》大事记 |
2、《北京晚报》的版面流变 |
3、《羊城晚报》、《新民晚报》、《北京晚报》副刊栏目比较 |
4、中国晚报基本情况 |
5、中国晚报协会会员各大区全名单 |
6、中国晚报集团化经营模式 |
参考文献 |
本人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声明 |
后记 |
四、《心向读者 情系万家》出版(论文参考文献)
- [1]记者的责任,就是推动社会进步——访《浙江日报》原总编辑江坪[J]. 滕昶. 传媒评论, 2021(06)
- [2]都市报全媒体抗“疫”报道及其创新——以《钱江晚报》为例[J]. 郭愚. 传媒, 2021(04)
- [3]战“疫”:钱江晚报全面转型的一次大考[J]. 徐健. 传媒评论, 2020(02)
- [4]三十而砺 与梦同行[J]. 李杲. 青年记者, 2017(03)
- [5]都市报新媒体网络角色定位策略——以《钱江晚报》新浪官方微博为例[J]. 王淑华. 现代视听, 2015(05)
- [6]都市报新媒体网络角色定位策略研究——以《钱江晚报》新浪官方微博为例[J]. 王淑华. 今传媒, 2015(05)
- [7]《钱江晚报》新闻专题报道策划研究[D]. 王珏艳. 浙江大学, 2009(08)
- [8]新媒体环境下晚报的发展空间在哪里[J]. 徐晓克. 传媒观察, 2009(05)
- [9]杭州都市报差异化竞争策略剖析[D]. 王秋燕. 河南大学, 2005(05)
- [10]中国晚报文化研究——作为个案的《北京晚报》文化[D]. 操慧. 四川大学, 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