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草菇菌丝萎缩

如何预防草菇菌丝萎缩

一、怎样防治草菇菌丝萎缩(论文文献综述)

赵书光,张翠娥,范育明,李明,孙晓涛,陈春明[1](2019)在《以杏鲍菇菌渣为主要基质工厂化栽培草菇关键技术》文中指出为有效解决当地及周边地区食用菌菌渣资源量大而再利用渠道少、效益低等问题,进一步丰富食用菌种植模式,延伸产业链条,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2017年以来,我们以企业为基地,引进草菇新品种,以杏鲍菇菇渣为主要基质,系统开展了培养料隧道发酵、覆膜发菌、栽培环境数字化调控、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集成与试验研究,总结出了以杏鲍菇菌渣为主要基质工厂化栽培草菇关键技术,具有重要的生产指导意义。

高瞻[2](2019)在《几种农林废弃物栽培猴头菇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猴头菇(Hericium erinaceus),茹,是一种名贵珍稀的药食两用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助消化、利五脏等养生保健功能,市场需求量大。本文以苦楝木屑、桑枝屑和青蒿渣为试验材料,棉籽壳为对照,配制7种不同的培养料配方,通过比较不同配方对猴头菇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产量及生物学性状的影响,并进行代谢相关胞外酶活性、子实体营养成分等方面的研究,从中筛选出最适宜猴头菇生长的栽培配方。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基质配方菌丝生长速度不同,其中以桑枝屑、棉籽壳各占39%的配方5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其次是苦楝木屑、棉籽壳各占39%的配方4,菌丝体生长速度分别为0.45 cm/d和0.43 cm/d,满袋天数最短,均为27d,比单纯以桑枝屑或苦楝木屑为主料的配方快32.35%,而且菌丝体浓密、洁白粗壮,长势好。2、不同基质配方子实体产量不同,以配方5产量最高,前3潮菇产量平均产量为255.95g/袋,生物转化率为94.79%,其次是苦楝木屑占78%的配方1,子实体产量为204.59 g/袋,各比对照子实体产量高46.37%和17%,子实体大朵、紧实,畸形菇少,商品性状好。3、不同配方处理下,原基形成时期和第1、2潮菇生长间期菌料中各胞外酶活性表现出一定差异,但四种酶活性变化趋势一致,都表现为逐渐下降,即原基形成期酶活性均高于第1、2潮菇生长间期。不同基质配方栽培猴头菇,在原基形成期和第1、2潮菇生长间期的胞外酶活性不同,淀粉酶、蛋白酶、果胶酶和CMC酶等4种酶的酶活性最高配方分别为配方1、配方4、配方5和配方6。4、猴头菇子实体富含营养元素、蛋白质、粗多糖、脂肪和游离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在供试的7种配方中,配方5(39+桑枝屑+39%棉籽壳)的营养成分含量最高,粗多糖、蛋白质、脂肪和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4.01%、31.30%、3.60%和24.56%,配方4(39%苦楝木屑+39%棉籽壳)中的蛋白质、脂肪和总游离氨基酸含量仅次于配方5。配方1即苦楝木屑78%的粗多糖含量为3.60%。5、经济效益方面,配方5平均利润最高为1.11元/袋,其次是配方2为0.8元/袋。结合以上分析,苦楝木屑、桑枝屑和青蒿渣均能作为培养料栽培猴头菇,但利用桑枝屑部分替代棉籽壳的培养料,菌丝生长速度快,产量和经济效益最佳。生产上可以考虑配方1(78%苦楝木屑)、配方4(39%苦楝木屑+39%棉籽壳)和配方5(39%桑枝屑+39%棉籽壳)为猴头菇栽培料,其中又以配方5为最佳。因此,猴头菇最适栽培料配方为39%桑枝屑、39%棉籽壳、20%麸皮、1%石膏和1%白糖。

范育明,焦敏,张立伟,赵书光,张亚楠,张宝玉,陈春明[3](2017)在《利用杏鲍菇菌渣为基质的草菇工厂化周年栽培关键技术》文中研究表明文章从原料处理、培养料发酵、移架、播种、出菇期管理、采收等方面,详细介绍将杏鲍菇菌渣再次利用作基质栽培草菇的关键技术措施。

赵光辉,张鹏,林原,陈躬国,陈剑,郭德章[4](2016)在《福州地区草菇栽培的十大病虫害及其防治》文中指出论述草菇10种主要病虫害,包括鬼伞、毛壳菌、白色石膏霉、褐色石膏霉、木霉菌、青霉、菇蚊、菇蝇、螨虫及线虫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并讨论其发生原因及防治原则和策略。

邱华峰,陆引娟,章超[5](2014)在《设施化草菇筐式栽培技术》文中指出随着草菇产业的发展和人们对草菇需求的不断增长,传统的草菇栽培方式已逐渐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几年来笔者尝试草菇设施化筐式栽培技术的研究,现将设施化草菇筐式栽培技术总结介绍如下。1菇房要求1.1栽培菇房面积50m2左右,宽度4.5m、高度不低于4.5m的保温彩钢夹心板结构的栽培房。

牛贞福[6](2013)在《夏季草菇稳产“八法”》文中研究表明草菇又名兰花菇,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降低血压及防癌抗癌作用。草菇生育期短,又是高温菇类,生产成本低,但生产中存在产量忽高忽低现象,采用以下"八法"栽培草菇,可有效稳定草菇产量,提高种菇收益。选用优质菌种首先根据市场需求,选择适销品种,并进行栽培试验,确定表现良好后再推广;其次购买菌种时要慎重,凡有

闫红,杜适普,张莹,闫灵玲[7](2013)在《草菇子实体阶段常见生理性病害及防治方法》文中认为介绍草菇栽培过程中子实体生长阶段常见的生理性病害及防治方法,包括菇蕾枯萎、死菇、群菇丛生、早开伞、子实体长白毛、脐状菇等生理性病害。

敖莉[8](2012)在《草菇主产区优质和耐低温菌株的筛选》文中提出草菇(Volvariella vol vacea)的发源地在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草菇的国家,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国际社会上具有“中国蘑菇”的称谓,食用菌中有且只有草菇享有此项“殊荣”。草菇不但具有鲜美、细嫩的口感而深受大家喜爱,而且因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强大的保健作用而倍受人们关注,据报道显示,草菇不仅可以提高人体免疫系统对癌细胞和病原体的抵抗力,加速伤口和创伤的愈合,还具有解毒,降低胆固醇,预防坏血病发生等作用。草菇是典型的热带和亚热带高温多雨地区的食用菌,对栽培环境的要求很高,特别是温度要求很高,一般都要在28℃以上,对低温的抵抗力较差,对环境的变化尤其是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这给草菇的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目前在食用菌生产中,以草菇的产量最低,最不稳定且菌种易退化。本研究对从全国收集的49个草菇菌株与江苏省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主栽草菇品种V830的菌丝生长速度、出菇性状和低温出菇情况进行了对比,结果筛选出了7个常温和5个低温菌株。它们是在生产和育种上相对本地区主栽品种V830更加优良的核心菌株,同时为遗传变异和遗传育种提供了重要的材料:V9715、V26-1、V754、V753、V751、3560、0229等号菌株,出菇时间早,抗杂菌能力强,子实体商品性状较好,生物学效率在16%-20%,适宜在本地区推广栽培,可与V830号菌株替换使用;在低温(28℃、26℃)条件下的栽培试验,V754、V753、3562、V3A、单生草菇的生物学效率均高于对照V830,说明其比对照V830较耐低温,可以作为北方地区发展草菇及本地区工厂化低温栽培草菇的菌株。通过栽培实验筛选出了5个低温菌株:V754、V753、3562、V3A和单生草菇,对这5个草菇菌株继续进行菌丝体诱变,孢子诱变和低温驯化实验,并在4℃常规低温筛选后进行低温出菇实验。利用紫外线诱变的方法对草菇菌丝体进行处理,并在4℃低温筛选后低温出菇进行对比,发现紫外线诱变对草菇菌丝的耐低温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低温出菇后3562草菇菌株的生物学效率有所提高,但此Jnl号菌株经酯酶同工酶分析显示不是新的菌株。利用紫外线诱变的方法对草菇担孢子进行处理,并在4℃常规低温筛选后低温出菇进行对比,结果大部分菌株均未形成子实体或子实体数目甚少。通过对草菇菌株进行组织分离,低温出菇驯化,多次重复出菇比较,从中筛选出草菇菌株江南2号。它具有耐低温的特点,在24℃的栽培温度下,也有13.33%的生物学效率,但是出菇时间比常温栽培晚三天左右,子实体较出发菌株小。要进入大面积的栽培,还需要进行栽培稳定性验证后,才能进入大面积的生产。

杨维丽[9](2012)在《中国草菇主产区栽培品种种质评价及资源库的建立》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从广州、福建、上海、北京、江苏等地收集不同的草菇栽培品种种质资源,根据拮抗反应进行分类并分析了它们亲缘关系的远近,加以不同草菇菌株间的酯酶同工酶试验进行补充,并综合菌丝生长速度、出菇试验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发掘出一些特异草菇种质,以初步构建中国草菇主产区栽培品种种质资源库。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各个菌株菌丝生长速度的比较研究以菌株V830作为对照,以收集到的其它49个草菇种质资源与其进行比较,分别进行培养皿和栽培袋(规格17cm×33cm)中菌丝生长速度测定,结果表明:培养皿中菌丝生长速度快的菌株为20号菌株VH3,其平均生长速度达到4.06cm/d,菌株泗联草菇次之达3.6cm/d,而对照菌株V830菌丝生长速度只有3.03cm/d。此外,观察各个菌株在栽培袋中菌丝长势、菌丝满袋时间、厚垣孢子出现时间、厚垣孢子数量及菌袋污染情况等,结果表明:不同草菇菌株菌丝长势表现无明显区别,基本均表现出较强的长势,10天左右各个草菇菌株菌丝基本长满菌袋,12天左右大多数草菇菌株出现厚垣孢子。2、不同草菇菌株之间拮抗试验的研究以拮抗反应的有无作为依据,把50个草菇菌株分成了24类。同时把拮抗反应现象分为四类,即明显拮抗现象、分离现象、弱拮抗现象和融合现象,并把它们转换成“0、1、2、3”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把50个草菇菌株分成4个不同的亲缘关系类群。3、不同草菇菌株出菇试验研究本研究通过综合比较50个草菇种质资源的菌丝萌发情况、原基形成时期、采收日期、菇形及其生物学效率等,可以看出试验中不同草菇菌株菌丝满床的时间基本相同,但通过观察可知,菌株V754、V753、V751在菌床上表现出较强的长势;菌株3565、3553、泗联草菇、银丝草菇等较其它菌株晚1-2d出现原基;菌株V754、V753、V751、V5等第一潮菇采收时期较早,菌株V238与银丝草菇在第15天左右才能采收,比其它菌株较晚;菌株V26-1的出菇比较整齐,菇蕾的形状较好,出菇过程中污染率比较低;V753,V751的生物学效率较高,分别为20.21%和19.22%,但V753极易开伞,其外包被比较薄。不同菌株的生物学效率差距较大,但都没有生产中所说的40%高,其原因有待进一步分析研究。4、不同草菇菌株酯酶同工酶凝胶电泳研究以主栽菌株V830为对照,收集到的49个草菇菌株与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50个草菇菌株酯酶同工酶谱为5-13条酶带,多为6-10条酶带,计算每个酶带的Rf值(相对迁移率)。酶带分类为:“0”表示没有条带;“1”:表示没有条带,将其输入到生物统计系统分析软件中进行聚类分析,自动生成聚类分析树状图,从树状图中可见,50个草菇菌株被分为12个不同的类群。5、中国草菇主产区栽培品种种质资源库的初步建立根据以上试验结果,初步尝试建立中国草菇主产栽培品种区种质资源库,将收集到的50个草菇菌株的相关信息录入到计算机软件中,实现人机对话,根据所掌握或者所需要的草菇菌株的特征,输入计算机中即可以导出人们所需要的一种或者是多种菌株,然后再根据自己具体的要求进行筛选,从而进行自己的科研试验或者栽培工作,高效地解决了盲目地从市场上购买草菇菌株的现状。

陈炳智[10](2012)在《草菇子实体生长素代谢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文中提出本研究是在草菇基因组测序后,通过生物信息分析,对草菇基因组的整体代谢情况进行了预测,结合文献报道植物中生长素的代谢通路,对草菇中生长素的代谢通路进行了构建。用KAAS软件对草菇基因组进行在线预测,共预测到的代谢通路总数为236条,参与色氨酸代谢途径的基因有44个,其中包括了15个与生长素代谢相关的基因。初步构建了草菇生长素代谢途径图:这15基因共参与了生长素生物合成的三条途径:1.吲哚-3-乙酰胺(IAM)途径;2.色胺途径;3.吲哚乙醛肟(IAOx)途径。以基因组序列为模板,设计引物对生长素代谢相关的5个基因进行PCR扩增,Sanger法测序。测序结果验证了草菇基因组拼接数据的准确性。通过蛋白结构域的搜索、同源蛋白的系统进化树的构建及蛋白保守基序的搜索,3个方面的生物信息分析进一步证实了这些编码酶基因的数据可靠性。另外,生物信息分析也对这些编码酶基因进行了分类。草菇的转录组数据进一步补充了草菇生长素代谢通路。将转录组的Unigene与基因组预测的基因去冗余后的基因作为草菇表达谱数据的参考基因组,草菇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谱数据显示有21个显着差异表达的基因与草菇生长素代谢相关。本研究从中随机挑选6个基因(每个酶各1-2个)进行QPCR进行验证。QPCR结果与表达谱数据一致,支持表达谱数据。用高效液相检测草菇子实体不同发育阶段菌柄的生长素浓度,显示草菇在纽扣期时含有的生长素浓度最高,均值达到0.7875mg/kg,明显高于其它3个时期(蛋形期、伸长期和成熟期),具有显着性差异。添加不同浓度的外源生长素溶液到PDA培养基及栽培料中培养草菇,高浓度生长素溶液会抑制草菇菌丝的生长,低浓度对草菇没有影响。用浓度为10-5mol/L的生长素溶液喷洒草菇出菇床面,会促进草菇原基的生长、出菇产量较对照高,而且开伞时间较对照早。另外,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浸泡采后的草菇,18小时后,经10-8mol/L浓度浸泡过的草菇菌柄伸长长度最长,但总体上,经统计分析后得知没有显着影响草菇伸长的长度。

二、怎样防治草菇菌丝萎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怎样防治草菇菌丝萎缩(论文提纲范文)

(1)以杏鲍菇菌渣为主要基质工厂化栽培草菇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优良品种引进和筛选
2 培养料预处理
3 培养料发酵
    3.1 室外“一次”发酵
    3.2 室内“二次”发酵
4 上料和播种
5 菌丝培养期管理
6 出菇期管理
7 采收
8 病虫害绿色防控
    8.1 鬼伞发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8.2 菌丝萎缩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8.3 生理性死菇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9 菌渣无害化处理

(2)几种农林废弃物栽培猴头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猴头菇概述
    1.2 国内外猴头菇栽培原料利用和研究现状
    1.3 国内外利用苦楝木屑、桑枝屑和青蒿渣栽培食用菌的研究现状
    1.4 胞外酶的功能及检测意义
    1.5 猴头菇的营养成分和保健作用
    1.6 研究意义与目的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3 工艺流程图
    2.4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基质配方猴头菇菌丝生长情况
    3.2 不同基质配方出菇产量分析
    3.3 不同基质配方子实体生物学性状
    3.4 不同基质配方胞外酶含量
        3.4.1 不同基质配方对胞外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3.4.2 不同基质配方对胞外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3.4.3 不同基质配方对胞外果胶酶活性的影响
        3.4.4 不同基质配方对CMC酶活性的影响
    3.5 子实体营养成分分析
        3.5.1 子实体营养元素分析
        3.5.2 子实体干品中主要营养物质
    3.6 经济效益分析
4 讨论
5 全文总结
6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版
致谢

(3)利用杏鲍菇菌渣为基质的草菇工厂化周年栽培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原料处理
2 培养料发酵
    2.1 1次发酵
    2.2 2次发酵
3 移架
4 播种
5 出菇期管理
    5.1 菌丝生长
    5.2 水分管理
    5.3 催蕾
    5.4 养菇
6 采收
7 草菇栽培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及防治措施
    7.1 鬼伞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7.1.1 栽培原料质量不好…
        7.1.2 培养料的p H值太小…
        7.1.3 培养料发酵不彻底…
        7.1.4 其他原因…
    7.2 菌丝萎缩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7.2.2 培养料温度过高…
        7.2.3 料内氨气危害…2次发酵后培养料内氨气浓度过大, 超过标准值, 也会对草菇菌丝造成危害。
    7.3 幼菇大量死亡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7.3.1 培养料偏酸…草菇喜碱性环境, p H值小于
        7.3.2 料温偏低或温度骤变…
        7.3.3 用水不当…
        7.3.4 采菇损伤…

(4)福州地区草菇栽培的十大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草菇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1.1 鬼伞[3]
    1.2 毛壳菌[1]
    1.3 白色石膏霉[1]
    1.4 褐色石膏霉[8]
    1.5 木霉菌[1, 8]
    1.6 青霉[5]
    1.7 菇蚊[6]
    1.8 菇蝇[7]
    1.9 螨虫[8]
    1.1 0 线虫[8]
2 讨论

(5)设施化草菇筐式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菇房要求
    1.1栽培菇房
    1.2栽培床架
    1.3通风换气
    1.4保温保湿
2 栽培技术要点
    2.1栽培筐的选择
    2.2原料的选择
    2.3原料的预湿、装筐
    2.4集中灭菌
    2.5原料进菇房
    2.6 播种
        2.6.1菌种的挑选
        2.6.2播种量
        2.6.3播种方法
    2.7发菌管理
    2.8出菇管理
        2.8.1控温
        2.8.2光照
        2.8.3通风换气
        2.8.4原基大量形成后管理
3 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3.1病害
        3.1.1疣孢霉
        3.1.2白色石膏霉
        3.1.3木霉菌
        3.1.4鬼伞类杂菌
    3.2 虫害
        3.2.1菇蝇类
        3.2.1.1为害症状
        3.2.1.2生活习性
        3.2.1.3防治方法
        3.2.2线虫
        3.2.2.1为害症状
        3.2.2.2防治方法

(6)夏季草菇稳产“八法”(论文提纲范文)

选用优质菌种
制作优质培养料
适当调整培养料水分
防止菌丝萎缩
采用覆土栽培方式
严防死菇
    1. 控制培养料水分。
    2. 合理喷水。
    3. 加强通风。
    4. 稳定料温。
    5. 调节酸碱度。
    6. 追肥。
防治病虫害
更换培养料

(7)草菇子实体阶段常见生理性病害及防治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菇蕾枯萎
    1.1 病状
    1.2 发生原因
    1.3 防治方法
2 死菇
    2.1 病状
    2.2 发生原因
    2.3 防治方法
3 群菇丛生
    3.1 病状
    3.2 发生原因
    3.3 防治方法
4 早开伞
    4.1 病状
    4.2 发生原因
    4.3 防治方法
5 子实体长白毛
    5.1 病状
    5.2 发生原因
    5.3 防治方法
6 脐状菇
    6.1 病状
    6.2 发生原因
    6.3 防治方法
7 后潮菇产量低
    7.1 病状
    7.2 发生原因
    7.3 防治方法
8 培养料塌陷
    8.1 病状
    8.2 发生原因
    8.3 防治方法

(8)草菇主产区优质和耐低温菌株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草菇概述
    1.1 草菇的分类与分布
    1.2 草菇的栽培起源与发展
    1.3 草菇的生物学特性
    1.4 草菇的栽培价值
    1.5 草菇生产栽培上的难题
    1.6 草菇育种研究进展
第二章 优质和耐低温草菇菌株的筛选
    2.1 草菇母种菌丝生长试验
    2.2 草菇原种菌丝生长试验
    2.3 草菇菌株常规栽培试验
    2.4 草菇菌株低温栽培试验
    2.5 结果与分析
    2.6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耐低温草菇菌株的选育
    3.1 草菇菌丝耐低温试验
    3.2 耐低温草菇菌株的选育与鉴定
    3.3 结果与分析
    3.4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9)中国草菇主产区栽培品种种质评价及资源库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草菇概述
    1.2 草菇的分布、起源及发展
    1.3 草菇的价值
        1.3.1 草菇的营养价值
        1.3.2 草菇的药用价值
        1.3.3 草菇的其它价值
    1.4 草菇生物学特性
    1.5 草菇的生活史
    1.6 草菇厚垣孢子的研究
    1.7 草菇的生长条件及栽培
    1.8 草菇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
    1.9 食用菌种质资源研究
    1.10 食用菌间的拮抗反应
    1.11 分子生物学在食用菌研究中的应用
        1.11.1 DNA指纹技术在食用菌研究中的应用
        1.11.2 同工酶技术在食用菌鉴定中的应用
第二章 不同草菇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不同草菇菌株菌丝生长速度测定
        2.2.2 不同草菇菌株出菇品比试验
    2.3 观察记录内容
    2.4 试验结果与分析
        2.4.1 不同草菇菌株菌丝在培养皿中的生长情况
        2.4.2 不同草菇菌株在栽培袋中菌丝生长情况比较
        2.4.3 不同草菇菌株出菇特性研究
    2.5 讨论
第三章 不同草菇菌株之间的拮抗试验
    3.1 材料及方法
        3.1.1 供试菌株
        3.1.2 培养基配方
        3.1.3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试验中出现的拮抗线类型
        3.2.2 不同草菇菌株拮抗试验结果
    3.3 讨论
第四章 不同草菇菌株的酯酶同工酶试验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菌株
        4.1.2 试验仪器
        4.1.3 供试培养基
        4.1.4 不同草菇菌株菌丝体培养
        4.1.5 不同草菇菌株菌丝试样的制备
        4.1.6 凝胶制备与电泳
        4.1.7 不同草菇菌株酯酶同工酶检测
        4.1.8 系统聚类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酯酶同工酶谱带
        4.2.2 酯酶同工酶系统树的建立
    4.3 讨论
第五章 草菇种质资源库的建立
    5.1 材料
        5.1.1 供试菌株
        5.1.2 试验所需软件
    5.2 方法
        5.2.1 数据的录入
        5.2.2 建立查询系统
        5.2.3 新数据的添加
    5.3 结论与分析
第六章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10)草菇子实体生长素代谢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吲哚乙酸的生物学功能
    1.2 吲哚乙酸生物合成途径
        1.2.1 依赖于色氨酸的植物IAA生物合成途径
        1.2.2 IAA从头合成的非色氨酸途径
    1.3 植物生长素的代谢分析研究方法及研究进展
        1.3.1 传统代谢的分析方法
        1.3.2 食用菌后基因组的生长素代谢途径分析方法
        1.3.3 生长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1.3.4 目前IAA的研究热点
    1.4 草菇概述
        1.4.1 草菇的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4.2 草菇易开伞、低温易自溶现象
    1.5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基于全基因组序列构建草菇生长素代谢途径
    2.1 实验材料
        2.1.1 供试菌株
        2.1.2 实验所用到的原始数据
    2.2 实验方法
        2.2.1 草菇全基因组预测生长素代谢
        2.2.2 草菇生长素代谢相关基因的序列拼接验证
        2.2.3生长素代谢相关基因的蛋白结构域及保守基序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草菇基因组代谢通路统计分析
        2.3.2 草菇生长素代谢相关基因的序列拼接验证结果
        2.3.3 生长素代谢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分析结果
    2.4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草菇生长素代谢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
    3.1 实验材料
        3.1.1 供试菌株
        3.1.2 实验原始数据
        3.1.3 实验试剂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各个酶基因表达量的定位
        3.2.2 各个酶具有表达的对应基因聚类
        3.2.3 草菇表达谱数据的 QPCR 验证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各个酶具有表达的对应基因聚类
        3.3.2 QPCR验证表达谱数据结果
    4.4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草菇不同发育阶段子实体菌柄的内源生长素含量测定
    4.1 实验材料
        4.1.1 草菇实验菌株及出菇地
        4.1.2 实验药品与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色谱条件
        4.2.2 标样的配制
        4.2.3 样品的处理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吲哚乙酸标准曲线的工作曲线
        4.3.2 样品检测
    4.4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外源生长素对草菇生长速度的影响
    5.1 实验材料
        5.1.1 实验菌株
        5.1.2 培养基
    5.2 实验方法
        5.2.1 不同生长素对草菇PDA菌丝生长的影响
        5.2.2 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草菇栽培料菌丝生长的影响
        5.2.3 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草菇出菇产量的影响
        5.2.4 不同浓度生长素浸泡处理草菇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不同生长素对草菇PDA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
        5.3.2 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草菇栽培料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
        5.3.3 不同浓度生长素喷洒处理对草菇出菇产量的影响结果
        5.3.4 不同浓度生长素浸泡处理草菇结果
    5.4 本章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怎样防治草菇菌丝萎缩(论文参考文献)

  • [1]以杏鲍菇菌渣为主要基质工厂化栽培草菇关键技术[J]. 赵书光,张翠娥,范育明,李明,孙晓涛,陈春明. 农业科技通讯, 2019(06)
  • [2]几种农林废弃物栽培猴头菇的研究[D]. 高瞻. 广西大学, 2019(01)
  • [3]利用杏鲍菇菌渣为基质的草菇工厂化周年栽培关键技术[J]. 范育明,焦敏,张立伟,赵书光,张亚楠,张宝玉,陈春明. 中国园艺文摘, 2017(08)
  • [4]福州地区草菇栽培的十大病虫害及其防治[J]. 赵光辉,张鹏,林原,陈躬国,陈剑,郭德章. 食药用菌, 2016(03)
  • [5]设施化草菇筐式栽培技术[J]. 邱华峰,陆引娟,章超. 食用菌, 2014(03)
  • [6]夏季草菇稳产“八法”[J]. 牛贞福. 农业知识, 2013(17)
  • [7]草菇子实体阶段常见生理性病害及防治方法[J]. 闫红,杜适普,张莹,闫灵玲. 中国园艺文摘, 2013(05)
  • [8]草菇主产区优质和耐低温菌株的筛选[D]. 敖莉. 吉林农业大学, 2012(05)
  • [9]中国草菇主产区栽培品种种质评价及资源库的建立[D]. 杨维丽. 吉林农业大学, 2012(05)
  • [10]草菇子实体生长素代谢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D]. 陈炳智. 福建农林大学, 2012(12)

标签:;  ;  ;  ;  ;  

如何预防草菇菌丝萎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