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干旱胁迫对水稻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郁峰力[1](2021)在《分蘖期干旱胁迫对寒地粳稻根系生长及氮代谢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水稻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干旱对水稻影响巨大。分蘖期是对干旱相对敏感的时期之一,分蘖期干旱胁迫影响水稻有效穗数进而影响水稻产量。根系是水稻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器官,与地上部器官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等有着密切关系。氮代谢是水稻重要的营养代谢途径,干旱胁迫严重影响氮代谢酶活性进而影响水稻生长发育。本试验选用寒地粳稻品种松粳6号和东农425,以正常灌溉为对照,设置轻度干旱(-10k Pa)、中度干旱(-25 k Pa)和重度干旱(-40 k Pa)三个干旱梯度,探究在水稻分蘖期进行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对水稻根系形态、氮代谢系统以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以期明晰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水稻根系响应特征及对作物氮代谢的影响,揭示分蘖期干旱胁迫下水稻氮代谢及根系生长发育对产量形成影响的内在机制,为农业生产提供耐旱型水稻品种和解释水稻抗旱生理机制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本试验结果如下:(1)分蘖期处理期间和复水后轻度干旱胁迫促进了根系总长度、根体积、根表面积和根平均直径生长,中度和重度则抑制生长,且重度干旱对水稻根系形态影响更大。相同处理两品种间也存在差异,分蘖期处理期间和复水后轻度干旱处理松粳6号根系总长度、根体积、根表面积增幅均小于东农425,中度和重度干旱处理下松粳6号处理根系总长度、根体积、根表面积降幅均高于东农425。(2)分蘖期处理期间和复水后轻度干旱处理根系活力与对照差异不显着,中度和重度干旱处理显着低于对照,且中度干旱处理降幅小于重度干旱。相关分析表明,根系活力与水稻产量关系密切。(3)分蘖期干旱胁迫期间和复水后促进了寒地粳稻根系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均增加,且随着干旱程度越重增幅越大。两品种间存在差异,中度和重度干旱处理根系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松粳6号增幅低于东农425。(4)分蘖期干旱期间和复水后轻度干旱处理促进了寒地粳稻根系氮代谢酶活性(GDH除外)增加,中度和重度干旱处理下根系氮代谢酶活性降低,且干旱程度越重,降幅越大。GDH酶活性随土壤水势降低呈增加趋势。相同处理两品种间也存在差异,分蘖期期间和复水后轻度干旱处理东农425根系氮代谢酶活性增幅高于松粳6号,中度和重度干旱处理松粳6号氮代谢酶活性降幅高于东农425。(5)各生育时期寒地粳稻地上部氮素积累量、根系氮素积累量和地上部氮素积累量比例降低,且降幅重度>中度>轻度。相同处理两品种间也存在差异,东农425轻度干旱处理地上部氮素积累量、根系氮素积累量和地上部氮素积累量与对照差异不明显,松粳6号T2、T3处理地上部氮素积累量、根系氮素积累量和地上部氮素积累量比例降幅均大于东农425。(6)各生育时期地上部干重、根干重随土壤水势降低而降低,轻度干旱处理根冠比高于对照,中度和重度干旱处理均低于对照。品种存在差异,与对照相比,东农425轻度干旱处理根冠比增幅高于松粳6号,中度和重度干旱处理根冠比降幅低于松粳6号。(7)分蘖期干旱胁迫后两品种寒地粳稻产量各处理均降低,且下降幅度重度>中度>轻度。相同处理两品种间也存在差异,松粳6号下降幅度均高于东农425。相关分析表明,分蘖期干旱胁迫下寒地粳稻根系各指标均与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根系酶活性(除GDH外)与产量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说明产量的下降与上述指标密切相关。
邢佳伊[2](2021)在《干旱锻炼和施氮对小麦生理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文中认为水分和氮素是干旱及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因素。干旱胁迫和氮素对作物生理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及干旱锻炼对作物抗旱性的影响已有较多研究,然而施氮对干旱锻炼的影响以及干旱锻炼下的水分与氮素对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还未知。因此,本论文对施氮、氮素施用水平和干旱锻炼后对小麦生长、生理过程与激素传导和叶片δ13C的关系以及氮素和干旱锻炼对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采用温室盆栽方法,设计试验一:不施氮(N0)和施氮(每盆施1.5 g N,N1),每个氮素水平下3个水分处理:充分灌水(CK)、干旱锻炼(土壤含水量(SWC)为60%土壤最大持水量(SWHC))后复水(PW)和复旱(PD)。在试验一的基础上设计试验二:低氮(每盆施0.5 g N,N0.5),中氮(每盆施1.5 g N,N1.5)和高氮(每盆施3 g N,N3)3个氮素水平,每个水平下3个水分处理:干旱锻炼(SWC为40%SWHC)后复水至85%SWHC(W85)、复水至60%SWHC(W60)和复旱至40%SWHC(W40)。得到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干旱锻炼的SWC为SWHC的60%时,无论是复水还是复旱,都会降低植株根系的水分状况。根水势(RWP)与土壤含水量(SWC)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因而RWP受SWC变化的直接影响,从而决定植株地上部分的水分状况。N1PD处理通过显着降低RWP,显着提高叶片脱落酸(ABA)浓度,加强水力和化学信号,对气孔导度(gs)的降低作用大于对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使叶片内在水分利用效率(WUEint)显着提高。(2)施氮及干旱锻炼后复水或者复旱处理,均促进根系干生物量(RDB)的积累,有利于根系对土壤中有限水分和养分的吸收。PW和PD处理通过保证地上部干生物量(SDB)积累的同时减少植株耗水量(PWU),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WUEp);施氮促进植株生长,通过使SDB的增加高于PWU的增加,提高WUEp;N1PD处理的WUEp和叶片δ13C最高,N1PW次之。(3)干旱锻炼的SWC为SWHC的40%时,复水能够改善植株水分状况,但正常供氮或少量供氮时,复水程度不宜过高。植株地上部的水分状况受SWC变化的直接影响,叶片ABA浓度受叶片水分状况的直接影响,随复水程度的增加显着降低。与叶片水分状况相比,gs与叶片ABA浓度的相关性更高,主要受化学信号的调控。高氮供应或降低复水程度通过加强植株水力信号与化学信号,显着降低叶片gs提高WUEint。(4)适量施氮或降低干旱锻炼后复水程度能够增加RDB,有助于根系生长。增加施氮量和干旱锻炼后复水均能够显着增加叶面积(LA),而过多氮素供应和复水并不能使LA成比例增加。WUEp与叶片δ13C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因而可以用来表征干旱锻炼条件下WUEp的高低。在所有处理中,N3W85和N3W60处理在保证SDB积累的同时有较高的WUEp,但N3W60处理能够在不显着影响SDB积累的同时,显着降低PWU,而且根冠比较高,相比之下更有利于小麦植株的生长且节约灌溉用水,为本试验的最优处理。因此,在干旱缺水地区,增加施氮量且干旱锻炼后适度复水,不仅可以显着降低PWU、节约灌溉用水、维持作物生长和养分吸收,还可以提高WUEint和WUEp。
乌日娜[3](2021)在《干旱胁迫及复水条件下扁蓿豆抗逆基因筛选及功能验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扁蓿豆(Medicago ruthenica)是苜蓿属牧草及其他牧草抗逆性改良的优质基因资源。通过分子手段挖掘扁蓿豆抗性基因将其导入其他牧草,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改良效果,因此对扁蓿豆抗逆基因的研究与利用对苜蓿属牧草的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直立型扁蓿豆(Medicago ruthenica‘Zhilixing’)为研究对象,在干旱胁迫及复水条件下,结合形态、生理及其分子水平的变化,初步探索了在低水势环境下扁蓿豆的响应机理以及适应机制,同时挖掘扁蓿豆抗旱基因并通过遗传转化验证其抗旱功能,为其分子育种的创新利用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直立型扁蓿豆叶片的气孔参数、生理和生物量分配格局等对干旱胁迫均有响应,在干旱胁迫至叶片萎蔫复水后各指标基本能恢复,直立型扁蓿豆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和阶段适应性。(2)从扁蓿豆转录组数据中筛选出2905个响应不同阶段干旱胁迫及复水的DEGs。干旱胁迫下,DEGs主要富集在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代谢以及光合作用相关的代谢途径。复水后DEGs主要富集在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代谢、类黄酮生物合成以及植物昼夜节律调节等途径。表明扁蓿豆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应对干旱胁迫及复水条件。(3)过表达MrERF、Mrb ZIP、Mr SURNod基因烟草的抗逆性、生物量及种子产量均优于野生型,且开花早,生育期短,是其应对逆境胁迫的方式之一。(4)扁蓿豆MrERF、Mrb ZIP、Mr SURNod基因有利于植株根系的发育。MrERF、Mrb ZIP均能够使主根伸长的同时增加侧根数量,而Mr SURNod主要促进烟草根系的伸长。这样的根系特征有利于转基因烟草的株高、生物量增加。(5)MrERF、MrbZIP基因是响应干旱、盐胁迫的正调控因子,而Mr SURNod是响应干旱与低温胁迫的正调控因子。综上,扁蓿豆采用不同的方式来适应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及复水,MrERF、Mrb ZIP、Mr SURNod基因有利于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其中以MrERF基因的效果最优。
徐强[4](2020)在《水分调控对滴灌水稻生长及耗水规律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滴灌水分临界期不同含水量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充分了解该作物在不同生长或发育阶段的耗水量,确定滴灌水稻各阶段耗水量、耗水模数及耗水强度。分析关键期水分调控对水稻株高、叶面积、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确定滴灌水稻适宜的灌水下限指标和优质节水高效灌溉制度。方法:在石河子大学试验场进行了2年试验,分别在分蘖期和灌浆期设置3个水分梯度,在各生育期分别取样,测定不同处理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荧光参数、叶面积指数、分蘖动态、株高、产量及外观品质等指标,分析了水分调控对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1)滴灌条件下水稻主要吸收在030 cm土层,分蘖期前水稻耗水在030 cm土层,分蘖期后水稻耗水层扩展到4060 cm土层。(2)分蘖期控制灌水下限在75%θs左右,对成穗率具有显着的影响,有利于增加有效分蘖,减少无效分蘖发生,水稻在分蘖期干旱处理期间及复水后均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W2(75%θs)水分条件更适合于分蘖期水分调控,拔节期复水后补偿能力较强,能减缓叶片衰老速度,提高生育后期光合叶面积,延长叶片的光合作用时间,有利于分蘖成穗和籽粒灌浆。(3)分蘖期水分调控对水稻的有效穗数、千粒重、结实率、产量、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均有极显着影响;灌浆期水分调控对水稻的千粒重、结实率、产量、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均达到极显着影响;覆膜处理仅对水稻的分蘖量、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有极显着影响。水分调控与与覆膜处理交互作用对水稻的结实率与水分利用效率影响极显着,对千粒重影响显着。(4)淹灌的整精米率达到96.39%,与覆膜最优组合A2B3(分蘖期75%θs,灌浆期90%θs)没有显着差异。(5)以覆膜模式最优处理A2B3(分蘖期75%θs,灌浆期90%θs)为依据,初步拟定了滴灌水稻灌溉制度:全生育期总灌水量为1212.96 mm,苗期灌水控制下限为85%θs,灌水定额为10 mm/次,灌水次数15次,灌水量为153.33 mm;分蘖期灌水控制下限为75%θs,灌水定额为15 mm/次,灌水次数15次,灌溉量为252.32 mm;拔节期灌水控制下限为85%θs,灌水定额为15 mm/次,灌水次数25次,灌溉量为386.65 mm;灌浆期控制灌水下限为90%θs,灌水定额为10 mm/次,灌水次数28次,灌水量285.32 mm;成熟期控制灌水下限为75%θs,灌水定额为20 mm/次,灌水次数6次,灌水量135.33 mm。结论:滴灌覆膜水稻分蘖期水分调控时应考虑充分利用干旱胁迫的补偿效应,于分蘖期采用75%θs控水措施,灌浆期控制灌水下限为90%θs,有利于滴灌水稻水分利用率的提高,达到滴灌水稻的优质、高产和高效的目标。
熊强强[5](2020)在《双季稻“旱涝急转”的致灾及灾后氮素补偿机制》文中提出旱涝急转是指水稻先期经历持续干旱,接着因一场暴雨以上的强降水或雨量较大的连阴雨致使迅速转旱为涝的天气过程,是我国南方和长江流域频发的一种气象灾害,常造成水稻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江西地处长江中游南部,是我国重要的双季水稻主产区,其旱、涝灾害发生较为频繁,尤其旱涝急转灾害严重损害了水稻生产。迄今为止,有关该区域水稻幼穗分化期常发生的旱涝急转胁迫对水稻产量形成和相关生理特性的研究不够深入。因此,开展水稻穗分化期旱涝急转的产量形成机制和旱涝急转后产量恢复的研究显得十分迫切。本研究探讨了双季稻穗分化期旱涝急转的致灾性及不同外源物质的产量恢复效应,主要包括:(1)以双季早、晚稻品种为试验材料,选择该区域发生旱涝急转的时期,即水稻的幼穗分化初期设置不旱不涝(CK0)、干旱不涝(CK1)、不旱淹涝(CK2)及旱涝急转(T1)等处理,考查光合、抗氧化酶、渗透调节物质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另外,结合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分析双季早稻穗分化期旱涝急转下的致灾响应机制。(2)设置了包括旱涝急转后供氮处理(T1_N)在内的10余种恢复措施,研究了旱涝急转后恢复效应的生理基础及其转录翻译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双季早、晚稻旱、涝及旱涝急转条件下单株产量均不同程度下降。早稻和晚稻CK1、CK2、T1的单株产量分别较CK0下降了55.79%、38.02%、63.40%和57.78%、37.31%、61.07%。早、晚稻均以T1下降幅度最大,总体上干旱对水稻产量形成的不利影响大于淹涝。旱、涝及旱涝急转初期早、晚稻叶片净光合速率降低,其中早、晚稻以CK1、T1的净光合速率降幅较大。早、晚稻叶片T1的SOD、POD、CAT活性较CK0均显着性升高,MDA含量也不同程度升高。但T1的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显着性降低。2、采用LC-MS对稻穗的代谢物进行了鉴定,并对穗的蛋白质进行了i TRAQ定量分析。在T1和CK0比较组之间,水稻穗中共鉴定出522个差异表达蛋白(DEPs)和107个差异代谢物(DMs);在T1和CK1比较组之间,水稻穗中共鉴定出528个DEPs和110个DMs;在T1和CK2比较组之间,水稻穗中共鉴定出82个DEPs和124个DMs。已鉴定的差异代谢产物和差异表达的蛋白质表明,光合作用代谢、能量代谢途径和活性氧反应发生了变化,这可能是导致旱涝急转条件下水稻产量下降的重要原因。3、十余种不同外源生长调节物质包括氮素等处理表明,双季早、晚稻旱涝急转胁迫后以供氮处理产量恢复效应最好,主要原因是单株有效穗数得到明显增加,部分无效分蘖在氮素刺激下生长转好,发育成了有效穗;施氮将通过调节内源激素平衡、氮代谢酶和抗氧化酶活性、光合作用、渗透调节物质、干物质和氮素的积累与分配等生理生化和生长发育过程来达成水稻旱涝急转逆境胁迫后生长快速恢复的效能。4、采用核糖体谱分析结合RNA-seq测序技术,对旱涝急转胁迫后供氮恢复的转录和翻译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分析表明,转录和翻译水平之间共享了少部分的响应基因(上调基因的14.0%和下调基因的6.6%),揭示旱涝急转胁迫后供氮恢复转录和翻译反应的独立性。进一步分析表明,基因的翻译效率受其序列特征的影响很大,包括GC含量、编码序列长度和归一化最小自由能。全基因组分析发现7003个基因含有u ORF(upstream open reading frames),与未翻译的u ORFs相比,多个翻译的u ORFs促进了翻译效率的提高。水稻旱涝胁迫后施氮处理的u ORF的翻译效率较未施氮处理u ORF的翻译效率在全基因组范围内降低。本研究发现幼穗分化期旱、涝及旱涝急转对双季早、晚稻产量形成不利,尤其旱涝急转严重损害水稻产量的形成,表明旱涝急转存在一定程度的叠加减产效应。本研究还探讨了旱涝急转后不同外源物质的产量恢复效应,其中以供氮恢复较好,并且定义了旱涝急转胁迫后供氮反应的全基因组翻译调控的格局,有助于理解水稻高度动态的翻译机制,为未来的大田生产和育种提供思路。
王新鹏[6](2020)在《孕穗期干旱胁迫对寒地粳稻碳代谢及产量形成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决定因素,黑龙江作为水稻主产区之一,肩负着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重任。干旱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农作物减产的主要原因,水稻孕穗期对水分最为敏感,孕穗期干旱胁迫导致水稻大量枝梗退化,并使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生产能力下降,对“库”的充实造成显着影响。探究孕穗期干旱胁迫下水稻从碳代谢到产量形成的变化规律,对充分了解孕穗期干旱胁迫对水稻的致灾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干旱敏感型品种松粳6号(SJ6)和耐旱型品种东农425(DN425)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孕穗期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及恢复过程对寒地粳稻光合作用、功能叶片及籽粒蔗糖和淀粉形成积累、干物质转运分配、籽粒灌浆动态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旨在从碳代谢角度探究孕穗期干旱胁迫及其恢复过程中蔗糖和淀粉的积累规律及其分子机制;明确孕穗期干旱胁迫对寒地粳稻产量形成的影响;解析孕穗期干旱胁迫及其恢复过程中寒地粳稻光合物质生产、转运和积累对产量形成影响的内在机制。本研究为明确寒地粳稻碳代谢及产量形成对孕穗期干旱胁迫的响应机制,丰富寒地粳稻抗旱生理基础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干旱胁迫导致寒地粳稻叶面积指数降低,且干旱胁迫程度越重,叶面积指数下降幅度越大。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对寒地粳稻胁迫期叶片SPAD(相对叶绿素含量)值影响较小,但中度干旱胁迫处理在恢复灌溉后表现出较大的叶片SPAD值衰减率,重度干旱胁迫显着降低叶片SPAD值。干旱胁迫显着降低了寒地粳稻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干旱胁迫程度越重,下降幅度越大。恢复灌溉后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处理各性状于灌浆期恢复至对照水平,重度干旱胁迫处理所需时间更长。叶片SPAD值和气孔导度是影响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干旱胁迫短时间内促进了Ru BP羧化酶(Ribulose-1,5-bisphosphosphate carboxylase/oxygenase,Ru Bis CO)活性的升高,但干旱一段时间后Ru Bis CO活性下降;干旱胁迫提高了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Fructose-1,6-bisphosphate aldolase,FBA)活性最大值。(2)轻度干旱胁迫显着增加了寒地粳稻茎鞘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与对照相比,中重度干旱胁迫下SJ6将可溶性糖和蔗糖更多的集中在茎鞘,根系相对较少,DN425根系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相对更高。干旱胁迫下功能叶片液泡转化酶(Vacuolar invertase,VIN)活性显着升高,干旱胁迫程度越重,升高幅度越大。干旱胁迫显着降低功能叶片蔗糖合成酶(Sucrose synthase,Su Sase)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ucrose phosphate synthase,SPS)活性,影响了蔗糖的合成及降解,恢复灌溉后,各处理均未能恢复至对照水平。VIN、Su Sase和SPS三种酶共同作用调节叶片蔗糖含量,重度干旱胁迫下净光合速率的降低成为限制蔗糖含量的主要因素。干旱胁迫显着降低了强势粒和弱势粒的Su Sase活性和强势粒SPS活性,弱势粒Su Sase活性对籽粒蔗糖含量影响最为显着,DN425强势粒VIN活性显着高于SJ6。(3)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下弱势粒的ADPG焦磷酸化酶(ADP-glucose pyrophosphorylase,AGPase)和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oluble starch synthase,SSS)活性升高,重度干旱胁迫显着降低DN425强势粒SSS活性;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Granule-bound starch synthase,GBSS)活性对干旱胁迫不敏感;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下弱势粒淀粉分支酶(Starch branching enzyme,SBE)活性升高,强势粒SBE活性下降;干旱胁迫显着降低弱势粒直链淀粉含量,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下强势粒支链淀粉合成受到影响,而弱势粒支链淀粉合成能力得到加强;轻度干旱胁迫对籽粒总淀粉含量影响不显着,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显着降低了籽粒总淀粉含量。干旱胁迫显着降低了根系、茎鞘和叶片的NSC积累量。干旱胁迫期间SJ6重度干旱胁迫处理茎鞘NSC积累量显着高于中度干旱胁迫处理,DN425趋势相反。恢复灌溉后,重度干旱胁迫下两品种均表现出大量NSC滞留在营养器官中。干旱胁迫下籽粒蔗糖含量和籽粒SSS活性是影响籽粒淀粉含量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弱势粒SSS活性在籽粒淀粉合成上起到关键作用。(4)干旱胁迫显着降低了寒地粳稻各器官的干物质积累量;恢复灌溉后,两品种中度干旱胁迫处理各营养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和SJ6轻度干旱胁迫处理茎鞘始终未能恢复至对照水平;重度干旱胁迫下大量干物质滞留在营养器官中。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均显着降低寒地粳稻花后干物质转运量,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提高了两品种茎鞘花后干物质转运率,提高了SJ6叶片干物质转运率和贡献率,中度干旱胁迫降低了DN425叶片转运率。(5)孕穗期干旱胁迫显着降低寒地粳稻籽粒灌浆速率,轻度干旱胁迫显着延长了强势粒灌浆活跃期,但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加重,强势粒灌浆活跃期缩短;干旱胁迫显着延长了弱势粒灌浆活跃期。干旱胁迫显着降低二次枝梗数和千粒重,有效穗数也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加重而降低;强弱势粒灌浆速率主要通过影响千粒重间接影响产量,尤其是弱势粒的灌浆速率对千粒重的影响更大。干旱胁迫显着降低寒地粳稻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DN425在轻度干旱胁迫下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下降幅度均小于SJ6,在重度干旱胁迫下DN425实际产量超过SJ6。(6)结合转录组测序发现干旱胁迫第6天至第9天差异基因表达数目最多;结合GO和KEGG富集分析,找到了具有时间特异性表达的2种转化酶基因和4种β-淀粉酶基因参与干旱胁迫寒地粳稻功能叶片碳水化合物代谢;结合WGCNA分析方法发现干旱胁迫期间VIN活性受Osb ZIP04和Os WRKY62两种转录因子调控。
姚晴晴[7](2020)在《水稻内生放线菌Streptomyces albidoflavus OsiLf-2提高宿主抗旱能力的研究》文中提出水稻作为用水量最多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生产受干旱影响严重。因此,提高水稻的抗旱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内生菌稳定定殖在宿主体内,可与宿主协同进化、互惠共生,具有增强植物抗逆性的潜力。本研究以从水稻叶片分离得到的内生放线菌Streptomyces albidoflavus OsiLf-2(以下简称OsiLf-2)为实验材料,分别采用其孢子悬浮液种子包埋法(水培实验)和喷施叶片法(土培实验)处理水稻(籼稻9311),设置OsiLf-2处理组(E+)和未处理对照组(E-)。在水培实验中利用20%聚乙二醇6000(PEG)模拟干旱胁迫,土培实验中进行自然干旱胁迫,分析OsiLf-2对水稻抗旱性的影响。本论文旨在探究内生放线菌调控水稻抗旱性的特点和生理机制,取得了以下研究结果:(1)OsiLf-2能够缓解干旱胁迫对水稻生长的影响。PEG模拟干旱胁迫处理7 d后,E+处理组幼苗的生长生理指标均显着高于E-组,其中地上和地下鲜重分别提高47.8%和47.6%。进一步发现E+处理组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均比E-组显着提高了30.6%和12.5%。而自然干旱胁迫处理后,E+处理组水稻的产量相关指标均显着高于E-组,尤其是穗长和穗粒数分别提高13.8%和46.6%。说明干旱胁迫条件下OsiLf-2能够帮助水稻提高其光合作用,稳定水稻的产量。(2)干旱条件下OsiLf-2能够帮助维持水稻细胞膜的完整性。PEG模拟胁迫1.5小时后,E-组幼苗的叶片和根系均已经出现H2O2的积累,而E+组基本没有出现。同时,E+处理组的抗氧化相关酶(SOD、POD、CAT)的活性提高,幼苗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指标均显着低于E-组。表明OsiLf-2能够减少干旱胁迫引起的过量ROS,缓解对幼苗细胞膜的伤害,维持了细胞膜的完整性。(3)干旱条件下OsiLf-2能够提高水稻中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在PEG模拟胁迫条件下,E+处理组的水稻幼苗的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提高,可见OsiLf-2可能通过提高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以保持细胞或组织的持水能力,减少干旱对水稻造成的伤害。(4)干旱条件下OsiLf-2提高了水稻抗旱基因的表达量。在PEG模拟胁迫条件下,E+处理组的水稻幼苗中的抗旱相关基因(Os LEA3,Os P5CS1,Os P5CS2,Os MYB4和Os WRKY11)的表达量均得到提高,增强了其抗旱性能。综上所述,水稻内生菌OsiLf-2提高了水稻幼苗在干旱胁迫下的渗透调节能力、抗氧化酶活性、光合特性和抗旱相关基因的表达,促进了水稻幼苗生物量的积累和根系的发育,并提高水稻产量。本研究为进一步将OsiLf-2开发成生物肥料,用于增强水稻抵御逆境的能力提供了理论基础。
王萌冉[8](2021)在《杂交水稻德优4727耐旱生理特性研究》文中指出季节性干旱在四川丘陵区发生频率高,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大。研究水稻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的响应,对耐旱水稻品种的筛选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22份水稻材料或组合为对象,采用干旱棚和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供试材料在苗期和全生育期的耐干旱生理特性和农艺性状指标,解析耐旱性不同的材料生理生化特性和农艺性状的差异,探索其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盆栽试验,对试验材料进行苗期耐干旱特性的评价和筛选。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将22份水稻材料划分为三个等级,其中耐旱型有8份,中间型有8份,敏感型有6份。(2)通过盆栽试验对德优4727等不同耐旱性水稻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的农艺性状和生理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分蘖盛期水分胁迫显着降低了供试材料的光合效率,Fv/Fm下降,耐旱型水稻德优4727的光合器官受损较小,下降幅度为8.05%,显着低于敏感型水稻IR64(22.02%);水稻叶片中的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大量累积,其中敏感型水稻IR64(12.30 mmol/gprot、1.32nmol/mgprot)显着高于耐旱型水稻德优4727(9.07 mmol/gprot、0.81 nmol/mgprot);干旱胁迫条件下,水稻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增加,脯氨酸(Pro)含量升高,耐旱型水稻德优4727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其叶片中的抗氧化酶(SOD、CAT、POD)活性、脯氨酸(Pro)含量分别达到了1982.03 U/mgprot、18.78 U/mgprot、19.93U/mgprot、135.67 ug/g组织湿重,显着高于敏感型水稻IR64(1898.32 U/mgprot、15.55 U/mgprot、17.90 U/mgprot、95.73 ug/g组织湿重)。(3)干旱胁迫影响水稻全生育期数,水稻的播抽历期延长。耐旱型水稻德优4727的延长幅度(7d)显着低于敏感型水稻IR64(14d);水稻分蘖数在水分胁迫后显着下降,耐旱型水稻德优4727下降幅度(18.67%)显着低于敏感型水稻IR64(23.58%)。(4)干旱胁迫下,耐旱型水稻德优4727与其亲本德香074B根系形态与分布相似,在30cm-50cm土层的根系数量与长度均显着高于另一亲本成恢727。德优4727的深根性很可能遗传自其亲本德香074B。分子检测研究表明:DRO1和OsPIN1b基因促进了德香074B和德优4727根系的生长。综上所述,干旱胁迫显着降低了水稻的多项生理指标,耐旱型水稻有着更好的抗氧化修复机制,在胁迫下受到更少的损害。德优4727根系发育更好,抗氧化酶活性更高,具有较强的耐旱性,其根系形态与分布与德香074B相似,与DRO1和OsPIN1b基因表达有关。
刘溢健[9](2020)在《小麦灌浆期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同化物转运积累及籽粒灌浆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在干旱和半干旱雨养农业区,水分亏缺是小麦产量受到限制的主要因素之一。小麦产量的形成可以看作是植株体内同化物在源-库-流转运和累积的结果。小麦产量的形成主要来源于花后光合同化产物通过长距离运输到达籽粒进行灌浆,但是花前叶片(源)中蔗糖、淀粉和茎鞘中储存性的果聚糖也是小麦籽粒灌浆的主要同化物之一,尤其对对旱区小麦产量形成有重要的意义。通过遗传育种、栽培管理等措施可使产量大幅提高,但是弱势粒的灌浆不充分仍是产量形成的重要限制性因素。适度干旱被认为可以促进同化物的转运,产生补偿效应,进而提高产量,但是适度干旱胁迫对同化物转运积累及其对强弱势粒灌浆的影响和产量的关系并不完全清楚。本研究从作物产量形成的源-库-流角度来探索不同干旱胁迫对小麦同化物代谢的过程及同化物向强弱势粒转运的影响,来明确干旱对产量的形成的影响及机制。本试验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在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室外防雨大棚下进行盆栽种植。试验以小麦品种长旱58为研究材料,从小麦开花后的第10 d起开始进行不同程度干旱处理,设置了正常水分水平(WW)、轻度干旱胁迫(MD)及重度干旱胁迫(SD)三个水分处理,旨在研究适度干旱胁迫对同化物转运的影响及其与弱势粒灌浆的关系,为节水生产,高产栽培和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在源端,小麦旗叶在灌浆期轻度干旱胁迫能维持叶片良好的水分状况和气孔开度,稳定电子传递效率,维持较高的光合能力,在生理层面提高了叶片中蔗糖-淀粉合成酶的活性,从而使叶片的同化物合成能力增强。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相对于正常水分水平提高了5.40%~11.29%。茎鞘在灌浆期轻度干旱胁迫增强茎鞘中果聚糖水解酶的活性,加强了茎鞘同化物向库(籽粒)的转运,使茎鞘(源)同化物的转运率增加,茎鞘干物质相对于正常水分水平降低了5.40%~15.06%。而重度干旱胁迫条件下,旗叶光合特征参数、蔗糖-淀粉含量及相关酶活性和茎鞘干物质的量相对于正常水分水平均显着降低。其中,在花第35天,旗叶光合速率(Pn)相对于正常水分水平降低了65.19%。2.在库端,小麦灌浆期轻度干旱胁迫增加库(籽粒)中蔗糖-淀粉合酶的活性,加速库(籽粒)的灌浆,促进弱势粒灌浆,使得源(叶片)合成的光合同化物不断转运至库(籽粒),以淀粉的形式在库(籽粒)中积累,从而提高了小麦籽粒质量,增加了小麦的产量。其中,弱势粒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相对于正常水分水平分别增加了7.47%~9.61%和0.43%~9.54%。而重度干旱胁迫条件下,籽粒质量、籽粒蔗糖-淀粉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相对于正常水分水平均显着降低。其中,弱势粒淀粉含量相对于正常水分水平降低了14.03%~17.91%。综上,小麦灌浆期轻度干旱胁迫增强了源(叶片)蔗糖-淀粉合成酶的活性,使源的同化物合成能力维持较高水平。改善了茎鞘(源)对同化物的动员,提高了流的运输能力,加快源(叶片)中的同化物向库(籽粒)转运,提高库(籽粒)中淀粉合酶的活性,从而促进同化物在库中的积累。通过促进弱势粒的灌浆,增加了籽粒重量,从而使得产量得到提高,表现出一定的补偿效应。此外,轻度干旱胁迫,小麦叶片气孔关闭,蒸腾速率降低,水分的耗散减少,从而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具有一定的节水效益。而重度干旱胁迫严重抑制了源(叶片)的合成能力,使得茎鞘(源)中积累的同化物转运不畅,限制籽粒灌浆,从而使得产量降低。
杨晓龙[10](2019)在《不同生育期干旱胁迫对水稻产量品质影响的生理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干旱是影响水稻生长发育最重要的非生物胁迫之一。在中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南方地区,季节性干旱频繁发生,严重阻碍了水稻产业的发展。水稻在不同生育阶段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存在显着的差异,但其机理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于2013-2014和2018年,在华中农业大学试验基地开展了不同类型水稻的干旱胁迫处理(传统淹灌-F、孕穗期干旱胁迫-BS、抽穗扬花期干旱胁迫-HS、灌浆乳熟期干旱胁迫-MS)的大田试验,试验采用裂区设计,其中水分处理为主区,品种(扬两优6号-YLY6和旱优113-HY113)为副区,揭示了在水稻孕穗期、抽穗扬花期和灌浆乳熟期,干旱胁迫及旱后复水对水稻生理特性、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孕穗期、抽穗扬花期和灌浆乳熟期干旱胁迫显着降低了水稻叶片水势(LWP)27.83%-67.59%,气叶温差(ALTG)32.04%-44.11%。旱后复水第2 d,LWP、ALTG均能够恢复到对照水平;旱后复水第15-30 d,在孕穗期和抽穗扬花期经历干旱的水稻叶片LWP、ALTG和SPAD值均显着低于对照水平,灌浆乳熟期与对照没有显着差异。2.孕穗期、抽穗扬花期和灌浆乳熟期干旱胁迫显着降低了水稻叶片的气孔导度(Gs)29.76%-52.95%、净光合速率(Pn)20.67%-47.06%、蒸腾速率(Tr)7.72%-79.21%,叶片的光合生产能力显着下降;旱后复水第2 d,叶片Pn恢复到正常水平,在孕穗期和抽穗扬花期旱后复水的补偿效果更显着;干旱复水后15-30 d,在孕穗期和抽穗扬花期经历干旱胁迫的水稻Pn均显着低于对照水平,灌浆乳熟期与对照没有显着差异。3.与传统淹灌相比,孕穗期和抽穗扬花期干旱胁迫显着增加了水稻叶片的瞬时水分利用效率(IWUE)167%和133%,灌浆乳熟期IWUE显着降低12.99%。旱后复水第2 d,在孕穗期和抽穗扬花期经历干旱的水稻叶片IWUE恢复到对照水平,灌浆乳熟期IWUE则显着增加54.38%。说明在生殖生长的后期阶段旱后复水对光合速率的补偿效应大于对蒸腾速率的补偿。孕穗期和灌浆乳熟期干旱胁迫后,叶片碳同位素分辨率(Δ13C)显着增加,籽粒Δ13C显着下降;抽穗扬花期叶片Δ13C显着下降。Δ13C对WUE的指示存在器官和生育期上的差异。4.孕穗期和抽穗扬花期干旱胁迫显着降低了水稻产量23.81%-28.84%和17.52%-20.32%,灌浆乳熟期干旱胁迫有降低产量的趋势,但是未达到显着水平。孕穗期干旱导致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有效穗、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的降低;抽穗扬花期干旱导致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的降低;灌浆乳熟期干旱引起千粒重的降低,但是结实率的增加弥补了千粒重降低带来的产量损失。5.孕穗期干旱胁迫显着降低了垩白粒率52.41%-62.28%、垩白度55.28%-57.06%,抽穗扬花期和灌浆乳熟期干旱胁迫显着增加了垩白粒率26.86%-64.03%,垩白度25.51%-34.50%。干旱胁迫显着增加了稻米蛋白质含量13.10%-20.69%,对加工品质没有显着的影响。6.孕穗期、抽穗扬花期和灌浆乳熟期干旱胁迫显着增加了脱落酸(ABA)含量30.04%-65.83%,脯氨酸(Pro)含量46.96%-181%,过氧化物酶(POD)含量28.41%-61.69%,过氧化氢酶(CAT)16.53%-77.23%,说明细胞的渗透势和活性氧显着增加。干旱复水后15-30 d,在孕穗期和抽穗扬花期经历干旱的水稻细胞分裂素(CTK)和生长素(IAA)含量中显着低于对照水平,灌浆乳熟期与对照没有显着差异,在生殖生长阶段的前期干旱胁迫会造成叶片的早衰。综上所述,在生殖生长阶段干旱胁迫显着降低了水稻的各项生理功能,特别是光合生产能力不足,虽然水稻在旱后具有一定的补偿作用,但是干旱胁迫引发水稻叶片的早衰,造成后期干物质积累不足,同时加速了灌浆速率、缩短灌浆时间,从而引起产量和品质的下降。
二、干旱胁迫对水稻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干旱胁迫对水稻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分蘖期干旱胁迫对寒地粳稻根系生长及氮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干旱胁迫对的水稻根系生长影响 |
1.2.2 干旱胁迫对水稻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1.2.3 干旱胁迫对水稻氮代谢的影响 |
1.2.4 干旱胁迫对水稻氮素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
1.2.5 干旱胁迫对水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1.2.6 干旱胁迫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取样方法 |
2.3.1 根系形态 |
2.3.2 根系活力 |
2.3.3 根系渗透调节物质 |
2.3.4 根系氮代谢相关生理指标 |
2.3.5 干物质及氮素含量 |
2.3.6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2.4 测定方法 |
2.4.1 根系形态指标 |
2.4.2 根系活力 |
2.4.3 根系渗透调节物质 |
2.4.4 根系氮代谢相关指标 |
2.4.5 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含量 |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分蘖期干旱胁迫对水稻根系生长特性的影响 |
3.1.1 对水稻根系形态的影响 |
3.1.2 对水稻根系活力的影响 |
3.2 分蘖期干旱胁迫对水稻根系渗透调节的影响 |
3.2.1 对水稻根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3.2.2 对水稻根系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
3.3 分蘖期干旱胁迫对水稻根系氮代谢的影响 |
3.3.1 对水稻根系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
3.3.2 对水稻根系氨同化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3.3.3 对水稻根系转氨酶活性的影响 |
3.4 分蘖期干旱胁迫对水稻氮素积累的影响 |
3.5 分蘖期干旱胁迫对水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6 分蘖期干旱胁迫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7 相关分析 |
3.7.1 水稻根系氮代谢酶活性和产量的相关分析 |
3.7.2 水稻根系性状和产量的相关分析 |
3.7.3 水稻氮素积累、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相关分析 |
4 讨论 |
4.1 分蘖期干旱处理对水稻根系生长特性的影响 |
4.2 分蘖期干旱处理对水稻根系渗透调节的影响 |
4.3 分蘖期干旱处理对水稻根系氮代谢的影响 |
4.4 分蘖期干旱处理对水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4.5 分蘖期干旱处理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干旱锻炼和施氮对小麦生理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关于干旱胁迫对作物生长生理及水分利用效率影响的研究现状 |
1.2.1 干旱胁迫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2 干旱胁迫对作物光合特性的影响 |
1.2.3 干旱胁迫对作物内源激素的影响 |
1.2.4 干旱胁迫对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1.3 氮素对干旱胁迫下作物的生长生理及水分利用效率的调控作用 |
1.3.1 氮素对干旱胁迫下作物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 |
1.3.2 氮素对干旱胁迫下作物光合特性的调控作用 |
1.3.3 氮素对干旱胁迫下作物内源激素的调控作用 |
1.3.4 氮素对干旱胁迫下作物渗透调节的调控作用 |
1.3.5 氮素对干旱胁迫下作物抗氧化能力的调控作用 |
1.3.6 氮素对干旱胁迫下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调控作用 |
1.4 干旱锻炼对作物的生长生理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1.5 研究目标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概况与试验设计 |
2.1.1 试验概况 |
2.1.2 试验设计 |
2.2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2.1 SWC和 SWHC测定 |
2.2.2 植株生长性状测定 |
2.2.3 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及WUE_(int)测定 |
2.2.4 LWP和 RWP测定 |
2.2.5 叶激素和根激素含量测定 |
2.2.6 植株养分含量测定 |
2.3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施氮对干旱锻炼后复水/复旱处理小麦生长生理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1 施氮对干旱锻炼后复水/复旱处理小麦生理指标的影响 |
3.1.1 施氮对干旱锻炼后复水/复旱处理小麦叶水势和根水势的影响 |
3.1.2 施氮对干旱锻炼后复水/复旱处理小麦叶激素和根激素的影响 |
3.1.3 施氮对干旱锻炼后复水/复旱处理小麦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及WUE_(int)的影响 |
3.2 施氮对干旱锻炼后复水/复旱处理小麦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2.1 施氮对干旱锻炼后复水/复旱处理小麦根系参数的影响 |
3.2.2 施氮对干旱锻炼后复水/复旱处理小麦各部分器官干生物量及根冠比的影响 |
3.2.3 施氮对干旱锻炼后复水/复旱处理小麦SDB、PWU、WUE_p及叶片δ~(13)C的影响 |
3.2.4 施氮对干旱锻炼后复水/复旱处理小麦植株叶面积和氮含量的影响 |
3.3 小结 |
第四章 氮素水平和干旱锻炼后复水程度对小麦生长生理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1 氮素水平和干旱锻炼后复水程度对小麦生理指标的影响 |
4.1.1 氮素水平和干旱锻炼后复水程度对小麦叶水势和根水势的影响 |
4.1.2 氮素水平和干旱锻炼后复水程度对小麦叶激素和根激素的影响 |
4.1.3 氮素水平和干旱锻炼后复水程度对小麦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及WUE_(int)的影响 |
4.2 氮素水平和干旱锻炼后复水程度对小麦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2.1 氮素水平和干旱锻炼后复水程度对小麦根系参数的影响 |
4.2.2 氮素水平和干旱锻炼后复水程度对小麦各部分器官干生物量及根冠比的影响 |
4.2.3 氮素水平和干旱锻炼后复水程度对小麦SDB、PWU、WUE_p及叶片δ~(13)C的影响 |
4.2.4 氮素水平和干旱锻炼后的复水程度对小麦植株叶面积和氮含量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五章 讨论及结论 |
5.1 讨论 |
5.1.1 施氮和干旱锻炼后复水/复旱处理对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5.1.2 氮素水平和干旱锻炼后复水程度对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5.2 主要结论 |
5.3 存在问题与解决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干旱胁迫及复水条件下扁蓿豆抗逆基因筛选及功能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植物对干旱胁迫的形态、生理及分子响应 |
1.1.1 植物对干旱胁迫的形态响应 |
1.1.2 植物对干旱胁迫生理响应 |
1.1.3 植物对干旱胁迫的分子响应 |
1.2 植物干旱后复水研究现状 |
1.3 扁蓿豆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扁蓿豆干旱胁迫研究现状 |
1.3.2 扁蓿豆抗逆基因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2 扁蓿豆对干旱胁迫及复水的形态及生理响应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材料培养与试验处理方法 |
2.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1.4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干旱胁迫及复水条件下扁蓿豆幼苗叶片表皮及气孔特征变化 |
2.2.2 干旱胁迫及复水处理条件下扁蓿豆幼苗生理指标的变化 |
2.2.3 干旱胁迫及复水处理对扁蓿豆幼苗生物量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
2.2.4 干旱胁迫对扁蓿豆形态及生理参数可塑性指数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扁蓿豆叶片对干旱胁迫及复水的形态响应 |
2.3.2 扁蓿豆叶片对干旱胁迫及复水的生理响应 |
2.3.3 干旱胁迫及复水对扁蓿豆生物量的影响 |
2.3.4 扁蓿豆对干旱胁迫的适应策略 |
2.3.5 扁蓿豆对复水的适应策略 |
2.4 小结 |
3 干旱胁迫及复水条件下扁蓿豆的转录组测序分析 |
3.1 材料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试剂配制 |
3.1.4 转录组学分析 |
3.1.5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验证 |
3.2 结果分析 |
3.2.1 测序总RNA质量检测 |
3.2.2 转录组测序组装及测序质量评估 |
3.2.3 Unigene功能注释 |
3.2.4 干旱胁迫及复水条件下扁蓿豆差异表达基因鉴定 |
3.2.5 不同处理条件下差异表达基因的GO富集分析 |
3.2.6 不同处理条件下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富集 |
3.2.7 差异基因中的转录因子分析 |
3.2.8 qRT-PCR验证 |
3.3 讨论 |
3.3.1 扁蓿豆中度干旱胁迫的分子响应 |
3.3.2 扁蓿豆重度干旱胁迫的分子响应 |
3.3.3 扁蓿豆复水的分子响应 |
3.3.4 转录因子分析 |
3.3.5 AP2 转录因子分析 |
3.3.6 bZIP转录因子分析 |
3.4 小结 |
4 抗旱相关基因的遗传转化 |
4.1 目的基因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
4.1.1 材料与方法 |
4.1.2 生物信息学分析 |
4.1.3 试验方法 |
4.2 农杆菌介导的烟草遗传转化 |
4.2.1 材料与方法 |
4.2.2 试验方法 |
4.3 结果分析 |
4.3.1 生物信息学分析 |
4.3.2 基因表达载体构建 |
4.3.3 植物表达载体的农杆菌转化 |
4.3.4 转基因植株PCR检测 |
4.4 讨论 |
4.4.1 转录因子在抗旱研究中的作用 |
4.4.2 MrERF基因功能预测 |
4.4.3 MrbZIP基因功能预测 |
4.5 小结 |
5 转基因烟草的抗逆功能验证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抗生素筛选 |
5.1.2 PCR检测 |
5.1.3 qRT-PCR检测 |
5.1.4 种子萌发期抗旱鉴定 |
5.1.5 苗期抗旱鉴定 |
5.1.6 统计方法 |
5.2 结果分析 |
5.2.1 阳性植株筛选 |
5.2.2 基因在T1 代植株中代表达情况 |
5.2.3 非生物胁迫下转基因烟草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
5.2.4 非生物胁迫下转基因烟草形态生理变化 |
5.3 讨论 |
5.3.1 3 个抗旱相关基因在生长发育中的功能分析 |
5.3.2 逆境胁迫下3 种转基因植株表达分析 |
5.3.3 逆境胁迫下3 种转基因植株形态特征变化 |
5.3.4 逆境胁迫下3 种转基因植株的生理变化 |
5.4 小结 |
6 结论 |
7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水分调控对滴灌水稻生长及耗水规律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中缩略词名词、术语等注释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三章 分蘖期不同水分条件对滴灌水稻生长的影响 |
3.1 分蘖期不同水分条件对滴灌水稻土壤含水率动态变化的影响 |
3.2 分蘖期不同水分条件对滴灌水稻叶绿素含量变化的影响 |
3.3 分蘖期不同水分条件对滴灌水稻光合特性的影响 |
3.4 分蘖期不同水分条件对滴灌水稻荧光参数的影响 |
3.5 分蘖期不同水分条件对滴灌水稻生长指标的影响 |
3.6 分蘖期不同水分条件对滴灌水稻产量的影响 |
3.7 分蘖期不同水分条件对滴灌水稻耗水量的影响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分调控对覆膜滴灌水稻生长及灌溉制度的影响研究 |
4.1 水分调控对覆膜滴灌水稻株高的影响 |
4.2 水分调控对覆膜滴灌水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4.3 水分调控对覆膜滴灌水稻分蘖动态的影响 |
4.4 水分调控对覆膜滴灌水稻干物质量的影响 |
4.5 水分调控对覆膜滴灌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4.6 水分调控对覆膜滴灌水稻稻米外观品质影响 |
4.7 水分调控对覆膜滴灌水稻各参数相关性的影响 |
4.8 水分调控对覆膜滴灌水稻耗水规律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9 覆膜滴灌水稻高效节水灌溉制度研究 |
4.10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5)双季稻“旱涝急转”的致灾及灾后氮素补偿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水稻旱涝急转 |
1.1.1 旱涝急转的概念 |
1.1.2 旱涝急转的标准 |
1.2 旱涝急转气象灾害的发生特点 |
1.3 旱涝急转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1.4 旱、涝对水稻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1.5 旱涝急转致灾性的分子基础 |
1.5.1 水稻应对旱、涝的遗传基础 |
1.5.2 旱、涝胁迫下的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 |
1.6 减轻水稻旱、涝灾害的措施 |
1.6.1 培育抗旱、耐涝品种 |
1.6.2 改善田间管理 |
1.6.3 施用外源物质 |
1.6.4 氮素解除旱、涝胁迫的生长恢复效应 |
1.7 外源物质恢复效应的生理生化基础研究 |
1.8 植物转录翻译机制研究 |
1.9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
2 双季早稻旱涝急转致灾的生理机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栽培方法 |
2.1.3 试验设计 |
2.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1.4.1 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 |
2.1.4.2 光合参数指标 |
2.1.4.3 产量及产量结构 |
2.1.5 数据处理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旱涝急转对双季早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2.2.2 双季早稻旱涝急转处理下光合参数的差异性 |
2.2.3 双季早稻旱涝急转处理下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保护酶活性的差异性 |
2.2.4 双季早稻旱涝急转处理下渗透调节物质的差异性 |
2.3 讨论 |
3 双季晚稻旱涝急转致灾的生理机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栽培方法 |
3.1.3 试验设计 |
3.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3.1.4.1 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 |
3.1.4.2 光合参数指标 |
3.1.4.3 SPAD值 |
3.1.4.4 叶绿素荧光参数 |
3.1.4.5 产量及产量结构 |
3.1.5 数据处理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旱涝急转对双季晚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2.2 双季晚稻旱涝急转处理下光合参数和叶绿素的变化 |
3.2.3 双季晚稻旱涝急转处理下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保护酶活性的差异性 |
3.2.4 双季晚稻旱涝急转处理下渗透调节物质的差异性 |
3.2.5 双季晚稻旱涝急转处理下Fv/Fm的变化 |
3.3 讨论 |
4 蛋白组和代谢组分析双季早稻旱涝急转下的致灾机制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试验方法 |
4.1.1.1 试剂 |
4.1.1.2 蛋白质提取 |
4.1.1.3 胰酶酶解 |
4.1.1.4 iTRAQ标记 |
4.1.1.5 HPLC分级 |
4.1.1.6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
4.1.1.7 数据库搜索 |
4.1.2 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
4.1.2.1 蛋白注释方法 |
4.1.2.2 KEGG通路注释 |
4.1.2.3 基于蛋白功能富集的聚类分析 |
4.1.3 代谢物的鉴定与分析 |
4.1.3.1 样本前处理 |
4.1.3.2 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条件 |
4.1.4 数据预处理 |
4.1.5 多元统计分析 |
4.1.6 差异代谢物的筛选和定性分析 |
4.1.7 差异代谢物的代谢通路分析(基于KEGG数据库)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质谱质控检测 |
4.2.2 定量蛋白和差异表达蛋白的鉴定 |
4.2.3 蛋白质功能描述和GO分析 |
4.2.4 蛋白质-蛋白质间的互作 |
4.2.5 代谢物分析 |
4.2.6 KEGG pathways分析 |
4.3 讨论 |
4.3.1 旱涝急转处理下代谢调节的变化 |
4.3.2 旱涝急转处理下ROS的变化 |
5 双季早稻旱涝急转不同外源物质(氮素)的恢复效应及其生理机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栽培方法 |
5.1.3 试验设计 |
5.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5.1.4.1 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 |
5.1.4.2 光合参数指标 |
5.1.4.3 SPAD值 |
5.1.4.4 叶绿素荧光参数 |
5.1.4.5 内源激素含量测定 |
5.1.4.6 干物质和氮素利用测定 |
5.1.4.7 产量及产量结构 |
5.1.5 数据处理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双季早稻不同外源物质(氮素)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恢复的影响 |
5.2.2 双季早稻旱涝急转氮素恢复下干物质和氮素利用的差异性 |
5.2.3 双季早稻旱涝急转氮素恢复下光合作用相关参数的差异性 |
5.2.4 双季早稻旱涝急转氮素恢复下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差异性 |
5.2.5 双季早稻旱涝急转氮素恢复下氮代谢相关酶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差异性 |
5.2.6 双季早稻旱涝急转氮素恢复下内源激素含量的差异性 |
5.2.7 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5.3 讨论 |
6 双季晚稻旱涝急转不同外源物质(氮素)的恢复效应及其生理机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栽培方法 |
6.1.3 试验设计 |
6.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6.1.4.1 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 |
6.1.4.2 光合参数指标 |
6.1.4.3 SPAD值 |
6.1.4.4 干物质和氮素利用测定 |
6.1.4.5 产量及产量结构 |
6.1.5 数据处理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双季晚稻不同外源物质(氮素)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恢复的影响 |
6.2.2 双季晚稻旱涝急转氮素恢复下干物质和氮素利用的差异性 |
6.2.3 双季晚稻旱涝急转氮素恢复下光合作用相关参数的差异性 |
6.2.4 双季晚稻旱涝急转氮素恢复下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的差异性 |
6.2.5 双季晚稻旱涝急转氮素恢复下氮代谢相关酶和游离脯氨酸的差异性 |
6.3 讨论 |
7 双季早稻旱涝急转氮素恢复下的转录翻译机制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材料 |
7.1.2 栽培方法 |
7.1.3 试验设计 |
7.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7.1.4.1 RNA-seq和 Ribo-seq测序样本收取 |
7.1.4.2 RNA提取、文库构建和测序 |
7.1.4.3 RNA数据分析 |
7.1.4.4 核糖体图谱测序 |
7.1.4.5 Ribo-seq数据分析 |
7.1.4.6 翻译组与转录组的结合分析 |
7.1.4.7 翻译效率的计算 |
7.1.4.8 uORF的鉴定和翻译定量 |
7.1.4.9 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 |
7.1.5 数据处理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Ribo-seq和 RNA-seq数据特征 |
7.2.2 旱涝急转氮素恢复下的转录和翻译水平 |
7.2.3 旱涝急转氮素恢复下的基因翻译效率 |
7.2.4 旱涝急转氮素恢复下的基因序列特征 |
7.2.5 旱涝急转氮素恢复下的基因上游开放阅读框架(uORF) |
7.2.6 旱涝急转氮素恢复下的翻译后u ORF介导的m ORF翻译 |
7.3 讨论 |
7.3.1 旱涝急转胁迫后氮素恢复下的转录和翻译响应 |
7.3.2 旱涝急转胁迫后氮素恢复下的翻译效率与基因的序列特征关系 |
7.3.3 旱涝急转胁迫后氮素恢复下的uORF介导的翻译机制 |
8 全文总结与讨论 |
8.1 讨论 |
8.2 本研究的主要结果 |
8.2.1 水稻旱涝急转致灾的生理学基础 |
8.2.2 水稻旱涝急转下的蛋白与代谢 |
8.2.3 水稻旱涝急转后的恢复效应及其生理基础 |
8.2.4 水稻旱涝急转后氮素恢复的转录翻译机制 |
8.3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8.4 本研究的不足 |
8.5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6)孕穗期干旱胁迫对寒地粳稻碳代谢及产量形成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干旱胁迫对水稻碳代谢的影响 |
1.2.2 干旱胁迫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
1.2.3 水稻耐旱相关基因挖掘的研究进展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取样方法 |
2.3.1 碳代谢相关酶 |
2.3.2 RNA-seq |
2.3.3 干物质、籽粒灌浆和碳代谢相关物质含量 |
2.3.4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2.4 测定及计算方法 |
2.4.1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4.2 计算方法 |
2.5 数据分析 |
2.6 技术路线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孕穗期干旱胁迫对寒地粳稻光合及碳代谢的影响 |
3.1.1 光合相关指标 |
3.1.2 蔗糖代谢 |
3.1.3 淀粉代谢 |
3.2 孕穗期干旱胁迫对寒地粳稻干物质和产量的影响 |
3.2.1 干物质积累、分配及转运 |
3.2.2 孕穗期干旱胁迫对寒地粳稻产量的影响 |
3.3 基于RNA-Seq挖掘孕穗期干旱胁迫下寒地粳稻碳代谢差异表达基因 |
3.3.1 转录组测序数据统计 |
3.3.2 差异表达基因的鉴定 |
3.3.3 共表达网络分析 |
3.3.4 q RT-PCR验证 |
4 讨论 |
4.1 孕穗期干旱胁迫对寒地粳稻碳代谢的影响 |
4.1.1 光合相关指标 |
4.1.2 蔗糖代谢 |
4.1.3 淀粉代谢 |
4.2 孕穗期干旱胁迫对寒地粳稻干物质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
4.2.1 干物质积累、分配和转运 |
4.2.2 孕穗期干旱胁迫对产量形成的影响 |
4.3 孕穗期干旱胁迫对寒地粳稻转录水平的影响 |
4.3.1 差异基因筛选 |
4.3.2 WGCNA关键基因筛选 |
5 结论 |
6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水稻内生放线菌Streptomyces albidoflavus OsiLf-2提高宿主抗旱能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干旱现状 |
1.2 干旱胁迫对植物生理方面的影响 |
1.2.1 干旱胁迫对植物形态指标的影响 |
1.2.2 干旱胁迫对植物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
1.2.3 干旱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1.2.3.1 干旱胁迫对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1.2.3.2 干旱胁迫对植物光合指标的影响 |
1.2.4 干旱胁迫对植物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 |
1.2.5 干旱胁迫对植物渗透调节物质积累的影响 |
1.2.6 干旱胁迫对植物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1.2.7 植物应答干旱胁迫诱导抗旱相关基因的表达 |
1.3 内生菌在植物逆境方面的作用 |
1.3.1 内生菌在植物抗旱方面的作用 |
1.3.2 内生菌在植物抗盐方面的作用 |
1.3.3 内生菌在植物抗重金属方面的作用 |
1.3.4 内生菌提高植物耐热性的作用 |
1.3.5 内生菌在植物抗病虫害方面的作用 |
1.4 选题背景、内容及意义 |
1.4.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干旱胁迫下内生放线菌OsiLf-2 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试剂及培养基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PEG模拟干旱胁迫下OsiLf-2 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 |
2.3.2 PEG模拟干旱胁迫下OsiLf-2 对水稻根系发育的影响 |
2.3.3 PEG模拟干旱胁迫下OsiLf-2 对水稻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
2.3.4 PEG模拟干旱胁迫下OsiLf-2 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 |
2.3.5 干旱胁迫下OsiLf-2 对水稻农艺指标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内生放线菌OsiLf-2 提高水稻抗旱机制初步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和实验仪器 |
3.2.2 实验试剂及配方 |
3.2.3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干旱胁迫下OsiLf-2 对水稻细胞膜的影响 |
3.3.2 干旱胁迫下OsiLf-2 对水稻叶片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3.3.3 干旱胁迫下OsiLf-2 对水稻叶片防御性酶活的影响 |
3.3.4 干旱胁迫下OsiLf-2对水稻抗旱相关基因的定量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
致谢 |
(8)杂交水稻德优4727耐旱生理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水稻耐旱性的生理机制 |
1.3 水稻耐旱性鉴定方法 |
1.3.1 实验室鉴定法 |
1.3.2 田间直接鉴定法 |
1.3.3 人工模拟鉴定法 |
1.4 水稻耐旱生理指标研究进展 |
1.4.1 水分状况 |
1.4.2 叶绿素含量 |
1.4.3 膜脂过氧化和渗透调节物质 |
1.4.4 膜系统保护酶活性 |
1.5 水稻耐旱性鉴定指标 |
1.5.1 生长形态指标 |
1.5.2 生理指标 |
1.5.3 生长发育指标 |
1.6 耐旱性的综合评价方法 |
1.6.1 产量指标 |
1.6.2 直接比较法 |
1.6.3 分级评分法 |
1.6.4 数学分析法 |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8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8.1 研究内容 |
1.8.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2.1 耐旱性鉴定试验 |
2.2.2 代表性品种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差异试验 |
2.2.3 德优4727 深根性溯源分析试验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1 耐旱性鉴定试验 |
2.3.2 代表性品种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差异试验 |
2.3.3 德优4727 深根性溯源分析试验 |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耐旱性鉴定试验 |
3.1.1 干旱胁迫对不同水稻材料苗期生长的影响 |
3.1.2 干旱胁迫下水稻苗期各生长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
3.1.3 干旱胁迫下水稻苗期各生长参数的主成分分析 |
3.1.4 水稻苗期耐旱性综合评价及分类 |
3.2 干旱胁迫对水稻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
3.2.1 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化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3.2.2 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3.2.3 叶片抗氧化酶防御系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3.2.4 水稻根系分布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3.3 干旱胁迫对水稻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
3.3.1 干旱胁迫对水稻农艺性状的影响 |
3.3.2 干旱胁迫对水稻产量性状影响 |
3.4 德优4727 深根性溯源分析 |
3.4.1 德优4727 及其亲本的根系形态 |
3.4.2 DRO1和OsPIN1b基因在德优4727 及其亲本中的表达 |
第四章 讨论 |
4.1 不同水稻材料苗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4.2 不同水稻材料叶片生理指标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4.2.1 不同水稻材料叶绿素含量变化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4.2.2 不同水稻材料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4.2.3 不同水稻材料抗氧化酶防御系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4.2.4 水稻根系分布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4.3 水稻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4.3.1 水稻农艺性状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4.3.2 水稻产量性状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4.4 DRO1和OsPIN1b基因在德优4727 及其亲本中的表达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小麦灌浆期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同化物转运积累及籽粒灌浆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基金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干旱胁迫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
1.2 作物产量形成的源-库-流理论 |
1.3 同化物的调控途径 |
1.3.1 同化物转运及卸载的生理基础及意义 |
1.3.2 同化物的调控途径 |
1.4 适度干旱胁迫理论的提出 |
1.5 小麦籽粒灌浆差异的研究进展 |
1.5.1 强、弱势粒灌浆差异特征 |
1.5.2 强、弱势粒灌浆差异的形态学分析 |
1.5.3 强、弱势粒灌浆差异的生理研究 |
1.5.4 小麦强、弱势粒灌浆差异的分子机理研究 |
1.5.5 适度干旱胁迫对小麦籽粒弱势粒灌浆的影响 |
1.6 本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6.1 研究的意义 |
1.6.2 研究目的 |
1.6.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小麦灌浆期不同干旱胁迫对叶片光合特性及同化物代谢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设计 |
2.2.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2.3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旗叶相对含水量和叶水势的影响 |
2.3.2 不同干旱胁迫对旗叶光合参数、水分利用效率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3.3 不同干旱胁迫对旗叶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变化 |
2.3.4 不同干旱胁迫对旗叶可溶性糖、蔗糖和淀粉含量的影响 |
2.3.5 不同干旱胁迫对旗叶蔗糖焦磷酸合酶和淀粉合成酶的影响 |
2.4 讨论 |
第三章 小麦灌浆期不同干旱胁迫对茎鞘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设计 |
3.2.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3.2.3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干旱胁迫对茎鞘干物质的影响 |
3.3.2 不同干旱胁迫对茎鞘碳水化合物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3.4 讨论 |
第四章 小麦灌浆期不同干旱胁迫对强、弱势粒灌浆速率及产量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设计 |
4.2.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4.2.3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干旱胁迫对籽粒强、弱势粒碳水化合物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4.3.2 不同干旱胁迫对强、弱势粒灌浆参数的影响 |
4.3.3 不同干旱胁迫对小麦产量、产量构成要素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4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不同生育期干旱胁迫对水稻产量品质影响的生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表语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干旱胁迫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
1.2.1 干旱胁迫对生育期的影响 |
1.2.2 干旱胁迫对分蘖动态和株高的影响 |
1.2.3 干旱胁迫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1.2.4 干旱胁迫对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
1.3 干旱胁迫对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
1.3.1 干旱胁迫对叶片水势的影响 |
1.3.2 干旱胁迫对叶片温度的影响 |
1.3.3 干旱胁迫对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1.3.4 干旱胁迫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
1.3.5 干旱胁迫对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酶类物质的影响 |
1.4 干旱胁迫对产量、稻米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1.4.1 干旱胁迫对产量的影响 |
1.4.2 干旱胁迫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1.4.3 干旱胁迫对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 |
1.5 干旱胁迫-复水后自身的补偿机制对植株生长的影响 |
1.6 研究目的 |
1.7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试验地点基本情况 |
2.3 试验设计 |
2.4 田间管理 |
2.5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5.1 环境气象因子和土壤水势的测定 |
2.5.2 叶片生理特性的测定 |
2.5.3 水分利用效率的测定 |
2.5.4 农艺性状的测定 |
2.5.5 产量及产量构成的测定 |
2.5.6 稻米品质的测定 |
2.5.7 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内源激素的测定 |
2.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三章 孕穗期干旱对水稻生理活性、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影响 |
3.1 孕穗期干旱处理时期土壤环境、气象因子状况 |
3.2 孕穗期干旱处理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
3.2.1 孕穗期干旱处理对生育期的影响 |
3.2.2 孕穗期干旱处理对分蘖动态的影响 |
3.2.3 孕穗期干旱处理对株高的影响 |
3.2.4 孕穗期干旱处理对叶面积指数(LAI)的影响 |
3.2.5 孕穗期干旱处理对干物质积累、分配的影响 |
3.3 孕穗期干旱处理对生理性状的影响 |
3.3.1 孕穗期干旱处理对SPAD值的影响 |
3.3.2 孕穗期干旱处理对叶片水势(LWP)的影响 |
3.3.3 孕穗期干旱处理对水稻叶气温差(ALTG)的影响 |
3.3.4 孕穗期干旱处理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3.4 孕穗期干旱处理对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 |
3.4.1 孕穗期干旱处理对瞬时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4.2 孕穗期干旱处理对碳同位素分辨率(Δ13C)的影响 |
3.5 孕穗期干旱处理对渗透调节、氧化酶类和激素的影响 |
3.5.1 孕穗期干旱处理对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3.5.2 孕穗期干旱处理对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
3.5.3 孕穗期干旱处理对叶片内源激素的影响 |
3.6 孕穗期干旱处理对产量、产量构成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
3.6.1 孕穗期干旱处理及复水对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 |
3.6.2 孕穗期干旱胁迫处理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3.7 孕穗期干旱处理对产量与生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
第四章 抽穗扬花期干旱对水稻生理活性、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影响 |
4.1 抽穗扬花期干旱处理时期土壤环境、气象因子状况 |
4.2 抽穗扬花期干旱处理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
4.2.1 抽穗扬花期干旱处理对生育期的影响 |
4.2.2 抽穗扬花期干旱处理对株高的影响 |
4.2.3 抽穗扬花期干旱处理对叶面积指数(LAI)的影响 |
4.2.4 抽穗扬花期干旱处理对干物质积累影响 |
4.3 抽穗扬花期干旱处理对生理性状的影响 |
4.3.1 抽穗扬花期干旱处理对SPAD值的影响 |
4.3.2 抽穗扬花期干旱处理对叶片水势(LWP)的影响 |
4.3.3 抽穗扬花期干旱处理对叶气温差(ALTG)的影响 |
4.3.4 抽穗扬花期干旱处理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4.4 抽穗扬花期干旱处理对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 |
4.4.1 抽穗扬花期干旱处理对瞬时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4.2 抽穗扬花期干旱处理对碳同位素分辨率(Δ13C)的影响 |
4.5 抽穗扬花期干旱处理对渗透调节、氧化酶类和激素的影响 |
4.5.1 抽穗扬花期干旱处理对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4.5.2 抽穗扬花期干旱处理对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
4.5.3 抽穗扬花期干旱处理对内源激素的影响 |
4.6 抽穗扬花期干旱处理对产量、产量构成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
4.6.1 抽穗扬花期干旱处理及复水对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 |
4.6.2 抽穗扬花期干旱胁迫处理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4.7 抽穗扬花期干旱处理对产量与生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
第五章 灌浆乳熟期干旱对水稻生理活性、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影响 |
5.1 灌浆乳熟期干旱处理时期土壤环境、气象因子状况 |
5.2 灌浆乳熟期干旱处理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
5.2.1 灌浆乳熟期干旱处理对生育期的影响 |
5.2.2 抽穗扬花期干旱处理对株高的影响 |
5.2.3 灌浆乳熟期干旱处理对叶面积指数(LAI)的影响 |
5.2.4 灌浆乳熟期干旱处理对干物质积累影响 |
5.3 灌浆乳熟期干旱处理对叶片生理性状的影响 |
5.3.1 灌浆乳熟期干旱处理对叶片SPAD值的影响 |
5.3.2 灌浆乳熟期干旱处理对叶片水势(LWP)的影响 |
5.3.3 灌浆乳熟期干旱处理对叶气温差(ALTG)的影响 |
5.3.4 灌浆乳熟期干旱处理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
5.4 灌浆乳熟期干旱处理对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 |
5.4.1 灌浆乳熟期干旱处理对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5.4.2 灌浆乳熟期干旱处理对碳同位素分辨率(Δ13C)的影响 |
5.5 灌浆乳熟期干旱处理对渗透调节、氧化酶类和激素的影响 |
5.5.1 灌浆乳熟期干旱处理对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5.5.2 灌浆乳熟期干旱处理对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
5.5.3 灌浆乳熟期干旱处理对内源激素的影响 |
5.6 灌浆乳熟期干旱处理对产量、产量构成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
5.6.1 灌浆乳熟期干旱处理及复水对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 |
5.6.2 灌浆乳熟期干旱胁迫处理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5.7 灌浆乳熟干旱处理对产量与叶片生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讨论 |
6.1.1 生殖生长阶段干旱胁迫及复水对SPAD的影响 |
6.1.2 生殖生长阶段干旱胁迫及复水对叶片水势的影响 |
6.1.3 生殖生长阶段干旱胁迫及复水对气叶温差的影响 |
6.1.4 生殖生长阶段干旱胁迫及复水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6.1.5 生殖生长阶段干旱胁迫对水分利用效率特征的影响 |
6.1.6 生殖生长阶段干旱胁迫及复水对产量的影响 |
6.1.7 生殖生长阶段干旱胁迫及复水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6.1.8 生殖生长阶段干旱胁迫下叶片衰老与内源激素的关系 |
6.2 结论 |
6.3 总结 |
6.4 本研究的创新点 |
6.5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干旱胁迫对水稻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分蘖期干旱胁迫对寒地粳稻根系生长及氮代谢的影响[D]. 郁峰力.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2]干旱锻炼和施氮对小麦生理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D]. 邢佳伊.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3]干旱胁迫及复水条件下扁蓿豆抗逆基因筛选及功能验证[D]. 乌日娜.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4]水分调控对滴灌水稻生长及耗水规律的影响研究[D]. 徐强.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5]双季稻“旱涝急转”的致灾及灾后氮素补偿机制[D]. 熊强强. 江西农业大学, 2020
- [6]孕穗期干旱胁迫对寒地粳稻碳代谢及产量形成影响的研究[D]. 王新鹏.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7]水稻内生放线菌Streptomyces albidoflavus OsiLf-2提高宿主抗旱能力的研究[D]. 姚晴晴. 湖南大学, 2020(02)
- [8]杂交水稻德优4727耐旱生理特性研究[D]. 王萌冉.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9]小麦灌浆期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同化物转运积累及籽粒灌浆的影响研究[D]. 刘溢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10]不同生育期干旱胁迫对水稻产量品质影响的生理机制研究[D]. 杨晓龙. 华中农业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