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陷阱中的前卫艺术(论文文献综述)
叶梦婷[1](2021)在《物·身体·事件 ——论中国行为艺术的前卫性》文中指出
吴伊宁[2](2021)在《云南八十年代油画中的原始趣味》文中认为本文以云南80年代油画作品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中代表性作品的形式与精神的综合分析,深入研究其中的“原始趣味”特点。同时探究其形成的多方面因素。首先,从历史角度对云南80年代油画的整体发展情况做出了简要的疏理和介绍。并通过图像的对比分析云南80年代油画作品与原始美术在形式上有相类似的表达手法,即对造型的简约概括处理、色彩上更倾向于主观情绪的表达、线条的质朴有力和构图上的物象组合随意以及画面透视空间不清晰等特点。另外,云南油画家在创作中对于自我情感的主观抒发也是原始美术精神特征的一种表现。处于观念转型期的80年代的油画家在对自我和社会产生焦虑的情况下也更容易转向早期的艺术形式寻求精神慰藉,从而体现出有目的原始情结。其次,笔者选取4位具有典型性的云南油画家毛旭辉、张晓刚、曾晓峰、马云。对他们的作品进行具体的形式分析并结合他们各自的创作精神和经历来解读其中的“原始趣味”。在此基础上笔者发现他们画面中出现的“原始趣味”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影响,包括当时的中国油画需要创新的大环境背景、本土少数民族美术中简、拙、奇、幻的外部特征影响以及西方现代主义艺术中的原始精神的启迪。最后,“原始趣味”可以作为云南油画构建地域性画风的一个特点,通过对其在风格的确立、本地民族文化的传承、精神上的表达这些方面做出论述,发现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文路路[3](2021)在《荒诞与真实 ——恩索尔绘画艺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詹姆斯·恩索尔(James Ensor,1860-1949)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比利时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他的绘画对当时的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运动起到了很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促进了比利时二十世纪出现的超现实主义流派的发展。恩索尔的作品脱离了当时的主流文化,以奇异荒诞,讽刺而幽默的创作成为艺术史上无法被忽略的独立存在。他的绘画为超现实主义开辟了道路,超现实主义画家称恩索尔为超现实主义的先行者,并被认为是超现实主义的先驱之一。本文以描述分析恩索尔的绘画作品为基础,以他作品中的突出特征即作品的荒诞性为切入点,运用图像学、社会学和艺术学相结合的文献研究方法展开对其绘画的艺术特征、特定主题和对现实世界的隐喻进行分析研究。论文主要探讨恩索尔绘画艺术中荒诞所隐含的真实内容,并分析和总结出其绘画艺术的部分现实意义和价值。论文以四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阐述了荒诞与真实的美学概念;第二部分探讨了恩索尔荒诞绘画艺术形成的原因,从时代背景、成长环境和艺术经历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三部分论述了恩索尔荒诞绘画艺术的呈现形式,从夸张扭曲的形象和强烈的主观情感色彩两个艺术特征对恩索尔的部分绘画作品进行了分析和论述,然后运用图像分析的方法,根据恩索尔绘画主题的不同,分别从面具、骷髅、讽刺想象三个主题类别来分析其绘画的荒诞特征,并探索其绘画作品中所映射出的真实内容,即对真实社会现实的呈现、对人性的反思和对生命与死亡的理解;第四部分分析总结了恩索尔荒诞绘画对现实世界的隐喻意义及影响。
姜欣言[4](2020)在《日本战后派作家安部公房个体本位倾向研究 ——论《砂女》对存在主义的诠释》文中认为安部公房(1924-1993),是日本当代文学史上首屈一指的现代派作家,是第二代战后派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他对战后日本文学总体成就的贡献是卓着的,对自上古以来一千多年日本文学史发展、演变与创新力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安部公房在他的青年时期,接受了西方现代哲学思想和文学理论,因此他选择以怪诞、超现实的前卫手法进行文学创作,他将观察生活的目光和文学创作主题投向了现代城市社会,聚焦于现代城市社会中,人们普遍存在的生存处境、心理问题与精神困惑,主导了日本文学向内转的趋势和潮流。新颖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先锋、前卫、具有挑战性的思想内容,确立了具有安部公房个人特征的写作风格,由此打破了日本从江户时期以来的细腻婉转地记录生活的文学传统。他的文学创作从20世纪40年代末贯穿至90年代,时代背景上,从战后日本社会的混乱,经济腾飞,稳步增长,一直持续至80、90年代的停滞期,深刻地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人们所普遍面临的孤独、空虚、脆弱、自我认识危机等现代性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深刻而独特。50年代的《赤茧》《墙壁》,60年代的“失踪三部曲”,70年代的《箱男》《密会》,80年代的《方舟樱花号》,都深刻地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关系等现代社会具有普遍性的哲学以及人文社会命题,深刻地表现了们生存外部现实的恶劣与残酷,人们内在精神现实的饥饿感、疲惫感、绝望感;徒劳感、监禁感、自我意识的危机;孤独、彷徨、而又无力抗争等,体现了安部对“边缘他者”、“自我意识”以及“心灵创伤”等生存本位性问题的关注。《砂女》是一部充分体现安部公房文学风格及文学成就的代表作。以其对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主题意蕴的鲜明、独特而深刻的表现赢得了世界范围内大批读者的喜爱和赞誉。由于安部的文学作品在我国译介的时间较晚,所以相比大江健三郎、三岛由纪夫、村上春树等日本作家,安部文学在我国的研究也并没有得到全面展开,因此研究安部公房的经典代表作品和他的存在主义文学观都具有积极意义。受萨特、海德格尔等西方存在主义学者的影响,安部的文学具有浓厚的存在主义色彩。《砂女》作为安部文学转折期和成熟期的代表作品,反映了他对高度发展的都市社会中个体生存的关心,通过刻画主人公生存处境来揭示社会的荒诞性,从而进一步的思考如何在社会中存在和如何寻找自我意识等问题。本文是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在绪论中,首先,介绍了安部公房以及他的代表作品;其次,收集并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安部公房的研究综述;最后,结合研究现状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正文由四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从安部公房的生平事迹入手,将他的曲折漂泊的人生经历结合日本战后社会背景和文坛状况以及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在日本的传播,从安部公房自身出发结合客观现实分析安部公房对存在主义的接受情况。第二章重点探究代表作品《砂女》中安部公房的从个体本位出发的存在主义,接受了西方存在主义的安部并没有完全的利用存在主义理论去支撑他的文学创作,再结合日本社会现实的基础上安部通过自己对存在主义的理解形成了他东方视域的存在观。在《砂女》中安部试图通过主人公心理变化和行为的改变等一系列变化轨迹,来阐释现代社会中蕴含的生存危机、自我认同危机以及对自由的剥夺,以此来呼唤人们的自我意识并且进行自由的选择。第三章对比日本私小说的文学传统分析安部公房对萨特文学理论中“介入文学”和“境遇剧”理论的接受。突破日本文学传统中的私生活表象化特点、超现实主义的变形手法的创作手法,也构成了他个人化的文体风格。这样的艺术创造形式,使得安部突破了传统文学的束缚,第四章从安部文学的时代共鸣和存在主义的现代性影射,进一步论述安部对日本文学以及日本现当代文学的影响。肯定安部公房的世界性写作特色和在日本文学发展上做出的承上启下的贡献。
赵跃[5](2020)在《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世界最大的艺术家聚集区宋庄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社会变迁,以及宋庄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为背景,考察中国艺术区发生和发展的本土化实践之路,从艺术界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当代文化变迁的实践策略。宋庄的研究价值在于其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和矛盾性,变迁中的艺术实践调动了本土文化中的“关系世界”,系统与个人能动性的交互在各个维度被激活,“变迁的危机”“历史的矛盾”“重构的试错”等。在本土与全球、现代与前现代、精英与大众、制度与精神、自由与公平、消费与审美的文化冲突中理解宋庄,有助于我们对本土文化复杂性的深刻自觉,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代艺术界和当代中国。本文将问题聚焦在艺术界的关系交互和文化系统的再生产上。从最初的画家村的“乌托邦”想象,到市场繁荣下“艺术家社区”的生态变迁,再到政府主导下的“艺术创意小镇”的不断自觉,宋庄的每一个时期都在“关系世界”的参照中进行着创造性的文化交互和文化再生产。从“乌托邦”的建构与实践,到“自觉的错位”和“期待的不对等”;从系统的功能分化,到“官民共创”的创造性实践;从时代中的“艺术区消亡”,到“艺术超链接”的实践创新,宋庄作为一个时代的缩影,从艺术界的角度展现了中国人在面对“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时的行为模式和精神图示。本文希望从艺术界关系交互的实践策略出发,为了解中国艺术界的变迁动因以及当下文化实践提供一种人类学的视角。宋庄的历史实践表明,艺术的创造是一张网,而人的能动性和社会系统的衍化高度“混融”。艺术实践在“后现代”的语境中更多表现为一种“自我观照”的能力,艺术开始真正回归日常生活。而艺术界的意义在于,宋庄用近30年的实践证明了艺术在社会变革中的强大作用和对未来发展的重要启发意义,那就是艺术界是一个有关希望和创造的想象共同体,而我们每个人都在其中,我们不断在本土文化的“关系网络”中寻找精神自觉和文化生态的和谐,以不断生产希望和勇于创造的精神面对未来的风险和挑战。这也是中国人用自己的实践反思文化艺术的社会价值,更是本土艺术界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
肖勇[6](2020)在《试论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伦理困境》文中提出当代艺术作为与当下所处时代相匹配的艺术形态,充分反映出当代文化的信息量。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与淘洗,中国当代艺术已日趋显现出一种稳定与成熟的态势。这种成熟与稳定主要体现在后殖民语境下创作主体普遍转向本土文化的深层思考之上,他们极力摆脱西方话语权的束缚并积极构建自身的文化系统。即便如此,大众对于当代艺术的认知与判断仍较多地游移于漠然或抵触的态度之上。主动接受与思考的人或多接受过“美育”的影响,但总的来说他们对于当代艺术的接受程度仍趋于保守,这种保守在本文看来正是当代艺术未来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之一。找到这种防备、抵触心理的根源,进而分析其缘由或将为当代艺术的困境突围找到一个适宜的突破口。本文试从伦理学的角度切入,希望通过对当代艺术的伦理学观看进而透视出当代艺术与中国传统伦理之间的多维关系,希望通过对中国当代艺术与传统伦理间的矛盾分析,对中国当代艺术现有偏见的破除及其未来发展能有所助益。
邱丹[7](2020)在《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文中认为先锋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景观,它是新时期语境下西方文化刺激与文学审美现代性诉求共同作用的结果。先锋小说通过对宏大话语与叙事成规的颠覆,创造了全新的小说观念、叙述手法及语言体验,为小说本体的回归创造了可能。这场带有审美哗变色彩的叙事美学变革,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意义非凡。而传统文学资源作为先锋小说变革的重要参照体系,其脉流也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在先锋叙事中,并参与着先锋话语的建构。可以说,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不仅仅有反叛,同样包蕴着继承与转化。本论文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先锋派作家的先锋小说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国先锋小说特质,阐明传统与传统文学相关理论,深入探究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反叛与继承的艺术呈现,挖掘先锋与传统、反叛与继承之间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探寻中国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资源转化过程中存在的价值与不足。这也是新世纪对先锋小说的再思考,对先锋小说处理中西方文学资源关系的再思考,以期发掘共通性的学理性特征,为中国当代文学创作提供参考。首先,论文结合中西方的文化语境,阐释西方先锋派与中国先锋派的差异,并明确中国先锋派文学的发生、发展与特质。中国先锋派文学发生在文学断裂之后,经由了从舶来到消融本土的整合,作为带有现实焦虑的形式变革,它不像西方先锋派文学那样激进、深刻,更倾向于“文学本体论”意义上的文学变革。在中国先锋小说发展的浪潮中,“先锋”的释义也在发生变化。因此,对先锋作家与先锋小说进行整体剥离与指认,对于先锋小说相关问题的阐述与论证,至关重要。其次,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超越是通过对传统文学观念、主题话语、叙事策略等方面的多重变革实现的。由于“传统”本身的复杂性及其内部的变奏异调,就需要对“传统”“传统文学”“文学传统”等概念进行有力地阐释与辨析,并把握传统文学的主题、故事、形象及时间等叙述内容与叙事层面所呈现的美学特征,探寻文学与现实、作家与现实、文学内容与形式、文学社会功能等方面所体现的传统文学观念,为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做好铺垫。再次,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继承与转化,呈现了从不自觉借鉴到自觉汲取的发展线索。将先锋小说整体性作为考量时,不能忽略传统文学资源从“潜在”资源转向“显在”资源的原因,这是由传统文学本身、先锋文学本身、语境变革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个过程也体现先锋作家在中西方文学资源转化过程中,对资源突围与认知方面所进行的调整与变化。正是由于传统文学中叙事传统在题材类型与叙事技艺上的精妙之处,抒情传统在情感抒发与诗词意象运用上的独到特色,才使得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从叙述内容到叙事方略的继承与转化成为可能。另外,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叙述内容与叙事方略等方面的择取与拓新,呈现了传统与现代、西方与本土融合的审美特点。先锋小说在反叛传统文学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学中一些经典的题材类型、文学母题、精湛的叙事手法还是有所保留、有所继承、有所转化。先锋小说呈现了对侠义公案、才子佳人、武侠江湖、历史家族等题材类型的吸纳与超越;对“命运”“神秘”“地域”等传统母题的延揽与新构;还呈现了对“故事套故事”“旧瓶新酒”“借笔墨拈出”“以虚构补充”“故事新编”等故事处理方式的延续与新变;对传奇人物、传奇情节及异端境界等传奇叙事手法的吸纳与转化。同时,由于语言的相对稳定性、文化母语的潜在记忆与惯性作用、传统文学语言的艺术魅力等因素,先锋小说在自然景物类词汇、意象类词汇词义、诗词歌赋、诗性语言等方面也呈现了对传统文学语言的汲取与新变。最后,在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资源反叛与继承的总体向度上,对先锋小说资源转化中遇到的问题与突围的策略进行了问题求解性的探索,阐明传统与先锋之间带有悖论性的复杂关系,并进一步辩诘反叛与继承之间的辩证关系。先锋小说的创作路径,也引发了文学创作应该如何看待“传统”,如何看待“中西方文学资源”,如何处理多种创作资源、多种创作手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的思考。先锋小说在创作实践中充分体现了多种美学力量碰撞所产生的审美张力,它在对传统文学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中,也展现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体认与反思,其所生成的文学价值、文化价值、审美缺憾无疑对当下乃至未来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启示。传统文学资源庞大、多元、驳杂,有很多“生机”可待挖掘。虽然先锋小说深受西方文学影响,但传统作为血液中不可抗拒的因子,也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先锋小说的创作。反过来,丰饶的传统也在先锋小说的创造性转化中得以赓续、绵延。未来文学的方向,不仅要放眼世界,也要彰显民族文学的文化气韵,在超越中确立民族身份与文化认同。唯有这样,中国文学才能在接收新知与转化传统中不断延续、不断生长。
郑娜[8](2019)在《中国新艺术的先声 ——1979年贵阳五青年画展》文中提出本文立足对1979年8月29日至9月5日在北京西单墙前《贵阳五青年画展》这一历史事件进行调查、描述、分析,并展开相关评论。文章共分八个章节,其中第一至六章是本文重点展开部分。在第一章中,首先对事件本身进行描述,以时间为线索描述事件发生的全部经过,并客观分析事件后续及其相关影响。第二、三章从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辨证关系考察促使事件生成的主客观因素,分别从“大写的历史”与“小写的历史”两个部分进行阐述,前者梳理了事件发生前后的世界文化语境、中国美术新动态、贵阳历史溯源、以及事件发生前后贵阳的特殊人文生态;后者则从个体生活经历、个人生存体验出发分析文本背后鲜为人知的历史情境、社会现实和个人经验。第四章结合相关的前卫艺术理论对以《贵阳五青年画展》为代表中国新艺术的发生状态进行梳理和分析。第五章对《贵阳五青年画展》的具体文本进行分析,结合展览“献词”以及展览宣言——《艺术小词典——非标准的探索》,以“希翼与抗争”和“诗意与渴望”两节来描述参展的十幅主题画和近百幅“故乡风景”,指出其承载的人文价值与现实意义。第六章从新历史主义角度分析“贵阳五青年画展”的历史价值,分别从艺术与历史的相互根植性、个体对知识型构的挑战性、心理情感的边缘意识形态性和历史复线化与小写化的互文性等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剖析文本背后错综复杂的历史现实与意识形态,并把事件引入“社会能量的流通”这一概念之中,探讨因生产和流通互为动态过程,艺术得以保持民间的边缘的立场,使“贵阳五青年画展”作为等小写文本构成历史的复线化,并以此呈现话语、权力、意识形态之间的文本互涉,让读者从时间和空间的立体维度重新审视历史的书写原则。
盛葳[9](2019)在《第一眼:中国前卫艺术的美国形象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安德鲁·索罗门于1993年发表在《纽约时报杂志》的《他们的反讽、幽默(和艺术)可以救中国:张培力洗鸡、宋双宋剪头,以及其他前卫艺术的惊人行为》,是美国媒体报道中国前卫艺术的一篇早期重要文献。它们常被人谈起,却从未真正被严肃对待过。这篇文献不仅参与建构了中国前卫艺术的美国/西方形象,其反馈更改变了中国前卫艺术的生态,分裂了80年代批评家与艺术家的价值共同体,影响了中国前卫艺术在90年代以后的发展。
王可刚[10](2019)在《中国画从文人传统水墨到现代水墨的“语言转向”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画中的水墨绘画艺术,有着自我的文化性格和内在的精神品质。从传统的水墨绘画发展至今,自身有着相对完整的形态语言结构系统,这一语言系统形成了大的艺术文化范畴中东方艺术的特殊性和地域性。从文化存在的语境来看,任何艺术语言转向都离不开自己的文化本体,是在传统文化的积累与滋养中生发和演变的,从传统水墨到现代水墨具有清晰的顺序和逻辑关系。所以可以这样说,中国水墨绘画的形态史,就是中国水墨绘画语言流变的历史。上个世纪80年代后,水墨绘画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大,受到了艺术界与学术界的关注,同时艺术国际化的背景也给中国水墨绘画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文化视野和表现空间。随着中国“八五新潮”的影响,国内艺术界随之出现了水墨语言形态的巨大转型与面向现代视觉审美图像的演变。现代水墨与实验水墨是在现当代的文化语境中产生的艺术表现方式与文化载体,现代的水墨绘画中的内容与笔墨传达的韵味已经与传统文人情趣拉开了距离,也远离了传统书法用笔的语言形态,从精神关注层面上具有了现代的气息,这是现代水墨与实验水墨的重要艺术特征。本论文旨在探索水墨文化的语言现代转型与内在观念变化的认识问题。通过分析中国水墨画语言的不同与时代的对应表达方式,来把握从传统水墨到实验水墨的绘画语言转型演变的总体趋势,探寻水墨绘画形态流变的深层机制。从目前国内艺术生态来看,以水墨绘画语言作为中国特有的人文精神符号和艺术表现形式,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背景和当代学术关注。作为物象的呈现符号,水墨语言也随着社会经济与时代观念的变化而演变,这种演变是在东方中国的文化范围内发生并面向国际的文化舞台。而现代水墨语言随着社会转型,其艺术精神的的现代转化是和文化语境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说明了这需要在自己的文化群体讨论其发展才会有意义,所以研究水墨语言转向要从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母体进行论证是研究的基本立足点。本文从艺术精神的文化背景、转化的途径、美学理念建构和文人水墨语言的现代转向几个方面阐述了现代进行中的水墨绘画发展的形态语言。具体来说是从水墨绘画的语言形态,审美观念,艺术精神,时代背景四个方面阐述了语境文化背景变化所带来的语言形态转换。从中国画概念的逻辑错误剖析了中国绘画、古画、水墨画、水墨丹青、文人画、新文人画、都市水墨、表现水墨、现代水墨、当代水墨、实验水墨、抽象水墨理解误区与发展脉络。概括来讲,本论文总体研究了水墨语言的文化特色与语言形态转型动机,详细分解论述了现代水墨与实验水墨的语言形态,以及在水墨语言转向的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同时分析了水墨画语言转型时期的文化使命与发展途径,目的是尝试在更大的文化背景下讨论民族艺术的发展前途与文化使命。
二、陷阱中的前卫艺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陷阱中的前卫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2)云南八十年代油画中的原始趣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本文主要概念界定 |
第一章 云南80 年代油画发展概况与原始趣味特征 |
(一)云南80 年代油画发展概况 |
(二)云南80 年代油画中的原始趣味特征 |
1.云南80 年代油画中原始趣味的形式分析 |
2.云南80 年代油画中原始趣味的精神体现 |
第二章 云南80 年代油画家作品中的原始趣味 |
(一)毛旭辉的“红土之梦” |
(二)张晓刚对自然与生命的描绘 |
(三)曾晓峰绘画与云南本土民间美术的结合 |
(四)马云的“寻根”情结 |
第三章 云南80 年代油画创作中原始趣味形成的原因 |
(一)云南80 年代油画创作中产生原始趣味的时代背景 |
(二)云南原始美术与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的影响 |
(三)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启迪 |
第四章 关于原始趣味在云南油画发展中的思考 |
(一)80 年代之后云南油画创作中原始趣味的嬗变 |
(二)对云南油画构建地域性画风的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一)毛旭辉采访录 |
(二)曾晓峰采访录 |
(三)马云采访录 |
(四)艺术家履历 |
(五)图版信息 |
(3)荒诞与真实 ——恩索尔绘画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荒诞与真实的美学概念 |
一、荒诞的含义 |
(一)荒诞的起源和发展 |
(二)荒诞的美学概念 |
二、真实的含义 |
三、荒诞与真实的统一 |
第二章 恩索尔荒诞绘画艺术的形成原因 |
一、时代背景 |
二、艺术经历 |
三、成长环境 |
第三章 恩索尔荒诞绘画艺术的呈现形式 |
一、绘画艺术特征 |
(一)夸张扭曲的形象 |
(二)强烈的主观情感色彩 |
二、绘画艺术中特定的主题 |
(一)面具主题 |
(二)骷髅主题 |
(三)讽刺想象主题 |
第四章 恩索尔荒诞绘画对现实世界的隐喻 |
一、对现实世界的隐喻 |
(一)对社会现实的审视 |
(二)进行深层自我的关注 |
(三)对生命价值的追问 |
二、恩索尔绘画艺术的影响 |
(一)对德国画家的影响 |
(二)对当下艺术创作者的启示 |
结语 |
年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日本战后派作家安部公房个体本位倾向研究 ——论《砂女》对存在主义的诠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安部公房个体本位思想的形成 |
第一节 个人经历背景 |
一、远离故乡的童年 |
二、青年时期的哲学启蒙 |
三、身份模糊的“异乡人” |
第二节 战后日本的社会背景 |
一、战后日本的社会状况 |
二、战后日本文学的重振 |
三、战后日本的异质思想 |
第三节 对存在主义思想的内化 |
一、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思想内涵 |
二、安部公房对存在主义内化的表现 |
第二章 《砂女》中的个体本位主题 |
第一节 《砂女》中揭示的生存危机 |
一、都市社会中的生存危机 |
二、沙丘村庄中的生存危机 |
三、“存在先于本质”与生存危机的解救 |
第二节 《砂女》中解剖的自我意识危机 |
一、边缘化的身份 |
二、无意义的工作 |
第三节 《砂女》中指出的反抗与自由之路 |
一、《砂女》中张扬的自由选择意志 |
二、《砂女》中肯定的反抗精神 |
第三章 基于日本文学传统之上的手法创新 |
第一节 日本文学传统的西式改写 |
一、与“去政治化”相对的介入文学 |
二、境遇剧式的视角转向 |
第二节 对日本传统意象定式的打破 |
一、沙漠意象的创造 |
二、沙漠意象的成因 |
第三节 突破传统“自我”藩篱的大胆异化 |
一、日本文学传统的自我之思 |
二、突破自我观照的异化手法 |
第四章 安部公房对日本文学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安部公房对日本存在主义文学的影响 |
第二节 安部公房对日本当代文学发展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
二、关键词界定和阐释 |
三、由宋庄引发的问题 |
四、全球化与中国艺术界40年 |
五、宋庄研究的时代意义 |
第二节 宋庄及相关研究综述 |
一、宋庄的社区生态及文化问题研究 |
二、宋庄作为现代艺术空间的研究 |
三、宋庄艺术产业等具体问题的研究 |
四、有关艺术区的人类学及社会学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 |
一、为什么以艺术界角度研究宋庄艺术区 |
二、“关系世界”:实践论的中国方案 |
三、艺术界中的“三种关系”和“四个维度” |
四、“宋庄世界”:自觉、衍化与再生产 |
五、作为“信息媒介”的实验民族志 |
第四节 论文结构与内容 |
一、全球化背景中的现代艺术“乌托邦” |
二、市场与官民共创下的“艺术家社区” |
三、社会经济“新常态”中的“艺术区孤岛” |
四、不断自觉中的“艺术创意小镇” |
第一章 全球化背景中的艺术“乌托邦” |
第一节 “盲流”艺术家与“盲流”画家村 |
一、“盲流”艺术家:“我别无选择” |
二、重要的不是“艺术”,也不是“职业” |
三、圆明园画家村崛起的“真相” |
四、中国现代艺术的全球化与“戏谑”化 |
第二节 圆明园的“遗产” 宋庄的“资源” |
一、圆明园画家村“最后的时光” |
二、圆明园画家村的真正“遗产” |
三、艺术家眼中的宋庄精神 |
四、重新理解艺术“乌托邦” |
第三节 艺术家、村民与基层组织 |
一、一位小堡村民的文化艺术观 |
二、联防队与艺术家 |
三、谁成就了“乌托邦”? |
四、谁的“乌托邦”? |
第四节 “劳模”书记与艺术“乡绅” |
一、“教父”“宋江”与“乡绅” |
二、“泥瓦匠”“书记”与“劳模” |
三、书记与“乡绅”的合谋 |
四、“乌托邦”的“破碎” |
第五节 “后现代”世界与“前现代”社群 |
一、索探“给宋庄艺术家的公开信” |
二、《纽约时报》眼中的方力钧 |
三、“春卷店老板”的无奈 |
四、全球化与“小江湖” |
本章小结 |
一、“乌托邦”:精神的实践性 |
二、期待和参照:艺术界的再生产 |
三、自觉的“错位” |
四、“后现代艺术界”的逻辑:回归本土实践 |
第二章 “官民共创”的“艺术集聚区” |
第一节 从“小堡生态”到“中国宋庄” |
一、胡书记的“苏荷”情结 |
二、“文化造镇”的顺势而为 |
三、“中国宋庄”的“百年畅想” |
四、“宋庄模式”的精神:尊重与共生 |
第二节 从“自然集聚”到“野蛮生长” |
一、最赚钱的行当:艺术 |
二、宋庄的“淘金时代” |
三、“艺术地产”与“艺术集聚”的背后 |
四、宋庄生态的“流变”与“共生” |
第三节 艺术节、艺术区与促进会 |
一、从“宋庄路”到“打开宋庄” |
二、从“链接”到“跨界” |
三、画廊、美术馆与“签约”艺术家 |
四、促进会、艺术组织与“品牌宋庄” |
第四节 原告与被告 |
一、住农家小院的“美梦”与“噩梦” |
二、城乡二元结构里的“宋庄” |
三、“赢了官司,输了信用” |
四、10 年后风波再起 |
本章小结 |
一、“关系世界”里的“自觉错位” |
二、衍化源自于“期待的不对等” |
三、“熵增”“焦虑”与“调试” |
四、创造力:动能性与系统性的辩证 |
第三章 “新常态”中的“艺术区孤岛” |
第一节 艺术区里的“陷阱” |
一、艺术区的“二次消亡” |
二、艺术区没落的背后 |
三、“破碎”的“艺术区孤岛” |
四、艺术品产业的真相 |
第二节 现代艺术的“三岔口” |
一、“小时代”的“落幕” |
二、现代艺术“招安论”背后的尴尬 |
三、现代艺术的危机和分裂 |
四、现代艺术到底在表达什么? |
第三节 “前现代”文化复兴的本土模式 |
一、“前现代”艺术“回潮”的背后 |
二、宋庄里的“山东模式” |
三、市场、价格、流通与消费 |
四、“圈子”与“潜规则”的破灭 |
第四节 想象的创造力共同体 |
一、宋庄的多重复杂性 |
二、宋庄里的“隔”与“不隔” |
三、宋庄“无画廊”的真相 |
四、对艺术界“边界”的再理解 |
本章小结 |
一、功能分化与多重复杂性 |
二、现代艺术合法性的两难和机遇 |
三、前现代文化复兴的深层逻辑 |
四、在后现代社群中理解“共同体” |
第四章 不断自觉的“艺术创意小镇” |
第一节 从“中国宋庄”到“特色小镇” |
一、宋庄的新机遇 |
二、“特色小镇”背后的发展逻辑 |
三、褪色的“明星小镇” |
四、宋庄的时代挑战 |
第二节 当代艺术家的“第三体系” |
一、对艺术家群体的误解 |
二、“重要的还是艺术” |
三、“没有传统,没有现代,只有当下生活” |
四、“第三体系”的人类学内涵 |
第三节 作为“信息媒介”的民营美术馆 |
一、美术馆“公共性”的背后 |
二、美术馆职能的衍化 |
三、树美术馆的“艺术微循环” |
四、艺术信息的“超链接” |
第四节 艺术价值生态建构的路径自觉 |
一、宋庄艺术家的“微拍自救” |
二、艺术价值生态的参考模型 |
三、网络大V与“艺术品登记认证系统” |
四、宋庄的两种危险和两种机遇 |
第五节 文化理性在艺术创作中的自觉 |
一、符号里的时代 |
二、年轻人的艺术与生活 |
三、从符号迷信到文化理性觉醒 |
四、人类学眼中的艺术自觉 |
第六节 艺术传播属性的不断自觉 |
一、艺术品如何走入大众消费 |
二、直播、微拍点燃民间热情 |
三、艺术工艺品化、IP开发与场景设计 |
四、符号消费和“新复制时代”里的“艺术灵韵” |
第七节 艺术界公共性的深度自觉 |
一、品质、创作、生活 |
二、艺术教育与社群文化的集聚 |
三、艺术技能的获得与公共性的再理解 |
四、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 |
本章小结 |
一、“艺术+”的超链接生态 |
二、艺术的人类学精神 |
三、宋庄价值重构的多重路径 |
四、公共视野与艺术理性 |
结论:在本土实践中理解后现代艺术界 |
一、从宋庄理解“后现代文化”的逻辑 |
二、“自觉错位”是动态的,也是常态的 |
三、作为风险管理模式的文化系统 |
四、人是核心,关系是本质 |
五、艺术是一种全面自觉的能力 |
六、创造是一张网 |
七、艺术实践的本土思维 |
八、艺术界:一个有关创造与希望的想象共同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试论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伦理困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中国传统伦理观的构建 |
1.1 中国传统伦理的起源 |
1.2 中国传统伦理发展的三大阶段 |
1.3 中国传统伦理的基本内容及其特征 |
小结 |
2.艺术与伦理的关系 |
2.1 艺术与伦理的同源 |
2.2 艺术与伦理的分化 |
2.3 伦理与艺术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
小结 |
3.中国当代艺术同传统伦理间的矛盾与冲突 |
3.1 中国当代艺术在创作上同传统伦理价值观的冲突 |
3.2 中国当代艺术在艺术接受上同不同伦理主体的矛盾 |
3.3 中国当代艺术与传统伦理间的速率矛盾 |
小结 |
4.当代艺术与传统伦理间的矛盾成因分析 |
4.1 异质文化的冲突 |
4.2 全球化时代背景中的文化碰撞 |
4.3 中国实现社会现代化转型中的必然过程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缘起 |
1.2 研究现状与问题求索 |
1.2.1 先锋小说研究综述 |
1.2.2 论文相关问题探究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1.4 论文创新与论文不足 |
第2章 中西视域:“先锋”“先锋派”及“中国先锋小说”的理论阐释 |
2.1 概念与内涵:“先锋”“先锋派”的理论界定 |
2.1.1 多义与复杂:先锋词义的历时演绎 |
2.1.2 激进与叛逆:先锋派的现代主义本质 |
2.1.3 断裂与有限:文学本体意义上的中国先锋派 |
2.2 转化与消融: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生成、发展及特质 |
2.2.1 语境与场域:中国先锋文学发生的历史契机 |
2.2.2 潮流与动向:中国先锋文学发展的动态建构 |
2.2.3 有限的创新:中国先锋文学的特质 |
2.3 含混与剥离:中国先锋小说的整体指认 |
2.3.1 先锋小说的释义:从形式先锋到精神先锋的历史迁移 |
2.3.2 先锋作家的指认:不断扩容的先锋群体 |
2.3.3 先锋小说的划定:思想突围与形式实验 |
第3章 反叛与超越: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多重变革 |
3.1 传统的认知:“传统”相关命题的理论阐释与辨析 |
3.1.1 传统:“一条世代相传的事物之变体链” |
3.1.2 传统文学:传统文学的主题、故事、形象及时间 |
3.1.3 传统文学观念:传统文学的理性现实与社会功能 |
3.2 精神诉求: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观念的反叛 |
3.2.1 理性与非理性:拒绝宏大的非理性叙事 |
3.2.2 真实与虚构:拆解经验现实的心灵真实 |
3.2.3 反叛与逃离:规避意识形态话语的个性化叙述 |
3.3 主题变革: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主题的现代阐释 |
3.3.1 放逐与归宿:逃离“父法”的精神流放与还乡 |
3.3.2 欲望与死亡:探究人性深处的罪恶与肮脏 |
3.3.3 苦难与存在:勘探生命存在的苦难与缺失 |
3.4 叙事策略:先锋小说对传统叙事成规的颠覆 |
3.4.1 故事“似真性”的打破与故事的感觉化 |
3.4.2 形象“社会性”的脱离与形象的符号化 |
3.4.3 时间“线性”的断裂与时间的敞开 |
第4章 困境与转机:先锋与传统融合从不自觉到自觉的原因 |
4.1 传统本身:传统文学强大的生命力 |
4.1.1 叙事传统:丰富的题材类型与多样化的叙事技巧 |
4.1.2 抒情传统:抒情言志与意蕴深厚的诗词意象 |
4.2 先锋本身:形式实验的创作困境 |
4.2.1 叙事限度:有限意义的形式探索 |
4.2.2 自我重复:超越自身的艰难跋涉 |
4.2.3 晦涩难懂:审美大众的接受阻隔 |
4.3 外在语境:语境变化下先锋作家的写作焦虑 |
4.3.1 语境变更:先锋小说的边缘化境遇 |
4.3.2 心态调整:先锋作家创作心态的转换 |
第5章 继承与转化: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题材与母题的借鉴与革新 |
5.1 题材的碰撞:对传统文学题材类型的吸纳与新解 |
5.1.1 侠义公案题材的承继与突破 |
5.1.2 才子佳人题材的汲取与化用 |
5.1.3 武侠题材的整合与改造 |
5.1.4 家族题材的借鉴与更新 |
5.1.5 历史题材的吸收与转化 |
5.2 主题的遇合:对传统文学母题的延揽与升华 |
5.2.1 宿命循环构成的命运魅惑 |
5.2.2 荒诞悬疑促成的神秘世界 |
5.2.3 地域色彩透露的乡土情怀 |
第6章 择取与拓新: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叙事方略的继承与改造 |
6.1 故事:对传统文学故事处理方式的延续与新变 |
6.1.1 故事讲述:“故事套故事”与“旧瓶新酒” |
6.1.2 故事新编:“借笔墨拈出”与“以虚构补充” |
6.1.3 故事寓意:“故事新编”的延承与新义生成 |
6.2 传奇:对传奇叙事传统的选取与新构 |
6.2.1 传奇文体:“传奇”传统及其后世影响 |
6.2.2 传奇人物:人物形象的增魅书写 |
6.2.3 文奇则传:传奇情节的拓新处理 |
6.2.4 异端境界:超现实世界的传奇建构 |
6.3 语言:对传统文学语言的运用与变异 |
6.3.1 语言资源:传统文学语言革新及其审美特点 |
6.3.2 词语运用:景物词汇与情境题蕴的呼应 |
6.3.3 语义变化:经典意象的复制与新变 |
6.3.4 语言风格:诗词歌赋与抒情语言 |
第7章 悖论与思辩:先锋小说资源转化过程中的问题性求解 |
7.1 先锋与传统:先锋与传统之间悖论式的辩诘关系 |
7.1.1 割裂与依赖:反叛传统与传统的惯性制约 |
7.1.2 变动与迁移:相互背离与相互转化的美学足迹 |
7.1.3 沉潜与显现:传统在文学创作中的呈现形态 |
7.2 反叛与继承:先锋小说资源转化的审美突围 |
7.2.1 西方资源与中国传统资源的汲取调整 |
7.2.2 现代形式与中国经验的有机结合 |
7.2.3 反叛超越与继承转化的共时性存在 |
7.3 审慎与沉思:现AI写作作与多重资源的并存互补 |
7.3.1 面向“现在”与“未来”的传统考量 |
7.3.2 文学多种创作手法融合的美学张力 |
7.3.3 中西多种资源相互碰撞的持久力量 |
第8章 体认与反思: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反叛与继承的意义及思考 |
8.1 文化价值:传统文化的再生与当代文学的世界交流 |
8.1.1 经验情感与本土记忆的无限延伸 |
8.1.2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寻找建立 |
8.1.3 多元文化生态领地的建构与传播 |
8.2 文学价值:文学多重审美表现领域的开拓与探索 |
8.2.1 先锋书写与古典文学融汇的“审美向度” |
8.2.2 历史意识与现实体验重叠的“历史向度” |
8.2.3 本土意识与地域情结交融的“民族向度” |
8.3 审美缺憾:反叛与继承传统文学中存在的不足 |
8.3.1 “影响的焦虑”之下“精神深度”的漂浮 |
8.3.2 “同质化”创作下“创意精神”的失度 |
8.3.3 “传统资源”转化下“纵深探索”的缺乏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8)中国新艺术的先声 ——1979年贵阳五青年画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一章 1979年《贵阳五青年画展》概述 |
第一节 展览酝酿——作品筹备——启程赴京 |
第二节 到达北京——展览现场——踏上归途 |
第三节 展览后续及相关影响 |
第二章 展览的发生背景 |
第一节 事件发生前后的世界文化语境 |
第二节 事件发生前后的中国社会语境变化 |
第三节 贵州历史溯源 |
第四节 事件发生前后的贵阳人文生态 |
第五节 事件发生前后贵阳美术创作状态 |
第三章 展览相关者 |
第一节 大写的历史与小写的历史 |
第二节 参展者生平记事 |
第三节 参与者访谈述评 |
第四节 旁观者访谈述评 |
第四章 中国新艺术的发声 |
第一节 事件发生前的中国美术创作状态(1949-1976) |
第二节 中国早期前卫艺术状况(1978-1982) |
第三节 前卫艺术的话语方式 |
第五章 “贵阳五青年画展”作品分析 |
第一节 希翼与抗争——关于“主题画” |
第二节 诗意与渴望——关于“故乡风景” |
第六章 画展的历史意义与价值 |
第一节 艺术与历史的相互根植性 |
第二节 个体对知识型构的挑战性 |
第三节 心理情感的边缘意识形态性 |
第四节 历史复线化与小写化的互文性 |
结语 |
一、主要结论 |
二、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
附录一 作品图片及相关文献图片 |
参考文献·中文 |
参考文献·英文 |
附录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作品目录 |
致谢 |
(10)中国画从文人传统水墨到现代水墨的“语言转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导论 |
(二)研究背景与研究方向 |
(三)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
(四)国内外相关文献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六)研究的创新点、难点、以及完成的可行性 |
1.主要创新点 |
2.重点难点 |
3.主要观点 |
4.完成的可行性分析 |
一、“中国画”的概念、艺术观与笔墨语言系统 |
(一)中国画的发展与概念界定 |
1.中国画、国画、文人画、水墨画的理解误区 |
2.中国文人水墨画的发展与学术逻辑 |
3.从中国画到水墨画的概念转换 |
(二)文人传统精神下的中国水墨画艺术观 |
1.“天人合一”的哲学认识观 |
2.“生生为艺”的生命“体证”观 |
3.“道”、“禅”结合的精神规导观 |
4.“阴”、“阳”互动的形态创造观 |
(三)文人传统下的笔墨语言系统 |
1.以“线描”为主的造型语言基础 |
2.“散点透视”的语言寻踪方式 |
3.以“墨”当“色”的语言体系 |
4.笔墨语言的呈现方法与品质 |
二、艺术精神与水墨语言的现代转向 |
(一)传统艺术精神的现代转化 |
1.艺术精神转化的背景与语境 |
2.艺术精神转化的方法与途径 |
3.艺术批评标准与美学理论体系的建构 |
(二)文人传统笔墨语言的延续与转向 |
1.西学东进的写实语言借鉴 |
2.从写实到表现的语言转向 |
3.现代实验水墨的语言探索 |
(三)传统色彩绘画语言的延续与转向 |
1.延续的传统绘画色彩观 |
2.新工笔的色彩语言实践 |
3.写意重彩的表现语言探索 |
三、语言实践中的现代水墨 |
(一)现代水墨的界定 |
1.现代水墨的含义 |
2.现代水墨的精神指向 |
(二)现代水墨语言的表现形态 |
1.表现性水墨的语言形态 |
2.新文人画的语言形态 |
3.都市水墨的语言形态 |
4.实验水墨的语言形态 |
(三)现代水墨的语言符号 |
1.都市内容与硬边语言 |
2.平面与立体、光与影 |
3.艳俗色彩与缥缈的情境 |
4.构成与打散的语言构建 |
(四)现代水墨各个语言形态之间的关系 |
1.现代水墨系统的范畴 |
2.现代水墨与实验水墨 |
3.现代水墨与都市水墨 |
4.现代水墨与抽象水墨 |
四、语言探索中的实验水墨 |
(一)实验水墨的界定 |
1.实验水墨的含义 |
2.实验水墨的问题指向 |
(二)实验水墨的发展历程 |
(三)实验水墨艺术语言的探索 |
1.抽象水墨的绘画语言表现 |
2.水墨边界上的实验语言探索 |
3.冲出水墨边界的语言实验 |
4.肌理作为水墨实验语言的实践 |
五、水墨语言转向带来的问题与前景 |
(一)水墨语言转向带来的问题 |
1.笔墨语言转向的现实处境 |
2.当代水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
3.水墨语言转向中如何面对自己的文化传统 |
4.水墨语言转向中现代水墨画的评价标准 |
5.水墨绘画的国际身份与民族语言 |
6.水墨语言转向中的新媒介和技法的运用维度 |
7.实验水墨对现代性表达的讨论 |
(二)笔墨的文化复兴与发展前景讨论 |
1.笔墨的艺术与民族文化的复兴 |
2.水墨语言转向中的水墨绘画前景与途径 |
六、水墨语言转向的个案研究 |
(一)当代水墨语言研究-周思聪 |
(二)水墨语言实验的先驱-刘国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陷阱中的前卫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 [1]物·身体·事件 ——论中国行为艺术的前卫性[D]. 叶梦婷.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云南八十年代油画中的原始趣味[D]. 吴伊宁. 云南艺术学院, 2021(12)
- [3]荒诞与真实 ——恩索尔绘画艺术研究[D]. 文路路.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4]日本战后派作家安部公房个体本位倾向研究 ——论《砂女》对存在主义的诠释[D]. 姜欣言.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5]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D]. 赵跃.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6]试论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伦理困境[D]. 肖勇. 湖北美术学院, 2020(12)
- [7]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D]. 邱丹. 辽宁大学, 2020(01)
- [8]中国新艺术的先声 ——1979年贵阳五青年画展[D]. 郑娜. 西安美术学院, 2019(12)
- [9]第一眼:中国前卫艺术的美国形象建构[J]. 盛葳. 美术研究, 2019(03)
- [10]中国画从文人传统水墨到现代水墨的“语言转向”研究[D]. 王可刚.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