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壳指纹图谱的研究

枳壳指纹图谱的研究

一、绿衣枳壳指纹图谱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岳超,张文婷,赵维良,刘柱,王峰[1](2021)在《化学模式分析联合指纹图谱评价不同基原枳壳药材的质量》文中认为目的建立酸橙枳壳的HPLC指纹图谱,测定共有峰中10个化合物的含量,结合化学模式分析技术对不同基原枳壳质量的一致性与差异性进行评价,以期为枳壳的质量控制和标准提高提供参考。方法以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30 nm,建立10批酸橙枳壳共有模式图谱,指认出共有峰中的10个化学成分,同时测定其含量。相似度结果联合分析化学模式分析技术评价枳壳药材的质量。结果建立的酸橙枳壳指纹图谱共有模式中获得共有峰22个,指认出共有峰中10个化学成分,分别为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橘皮内酯水合物、木樨草素、橘皮内酯、川陈皮素、桔皮素和葡萄内酯水合物。酸橙枳壳的相似度结果均>0.92,朱栾枳壳相似度结果<0.21。通过化学模式分析技术,将全部24批样品区分为3类,并筛选出导致药材差异密切度高的5个化合物,分别为新橙皮苷、葡萄内酯、桔皮素、芸香柚皮苷和柚皮苷。结论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简单,专属性强,准确度高,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技术可以为不同基源枳壳药材的质量评价和标准提高提供依据和参考。

王闽予,邓淙友,陈康梅,罗文安,陈万发,邱韵静,胡绮萍[2](2021)在《6种芸香科药材的特征图谱及含量对比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建立同时适用于化橘红、个青皮、四花青皮、陈皮、枳壳、枳实药材的UPLC特征图谱及多指标含量测定方法,为芸香科药材的鉴别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Agilent SB-C18(100 mm×2.1 mm,1.8μm)为色谱柱;以乙腈-0.05%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检测波长为320 nm,对70批采自不同产地的芸香科药材同时进行特征图谱及含量测定;通过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分析,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对药材进行评价。结果特征图谱结果显示,以酸橙(枳壳及枳实)作为参照,柚(化橘红)与酸橙(枳壳及枳实)共有成分为柚皮苷;橘(个青皮、四花青皮、陈皮)与酸橙(枳壳及枳实)共有成分则有橙皮苷、峰8、川陈皮素、橘红素;通过PCA分析和PLS-DA分析能够区分上述6种芸香科药材。对已归属的指标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的结果表明,不同基原间的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同一基原随成熟度的增加,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结论建立的UPLC方法结合化学计量法能对6种芸香科药材进行区别,为芸香科药材的鉴别及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姚娜,黄燕明,李雪银,陈桂生,汪静,康志英[3](2021)在《麸炒枳壳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建立麸炒枳壳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对共有峰进行指认,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法,以Waters Symmetry?-C18色谱柱,甲醇-0.2%甲酸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30 nm;采用液质联用技术(LC-MS)获得特征峰的分子量和分子离子碎片,结合对照品和文献比对等方法进行共有峰结构指认。结果 16批麸炒枳壳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均呈现13个共有峰,采用UPLC Q-TOF-MS/MS联用技术对13个共有峰进行了指认,分别为新圣草苷、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水合橘皮内酯、枸橘苷、马尔敏、橘皮内酯、川陈皮素、异橘皮内酯、3,5,6,7,8,3′,4′-七甲氧基黄酮、橘皮素。结论建立的麸炒枳壳配方颗粒HPLC指纹图谱,方法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麸炒枳壳配方颗粒的产业化生产的质量控制。

高萌[4](2021)在《中药枳壳“道地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找寻枳壳活性成分最优配伍配比范围,丰富道地药材形成因素的研究内容,探讨枳壳道地药材产区分布,阐述枳壳药材“道地性”,为枳壳在中医临床安全有效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预测枳壳适宜生长区域:以实际采摘标本、数字标本馆数据以及文献资料获得枳壳地理分布点,利用Maxent模型和Arc GIS软件筛选坐标点信息,搜集影响枳壳生长的气候、土壤等环境因子,获得枳壳最适宜生态因子,确定枳壳生长生态环境,计算枳壳潜在空间分布,利用生态适宜度对枳壳进行区划研究。2.动物实验筛选枳壳活性成分:采用正常小鼠胃肠动力实验,对枳壳中黄酮类、香豆素类成分进行初步活性成分筛选。提取分离获得枳壳多糖,通过不同色谱方法完成对枳壳多糖一级结构解析,利用正常及模型动物实验建立枳壳多糖与其药理作用的构效关系。3.分析不同产地枳壳化学成分差异:建立枳壳黄酮类、香豆素类含量测定方法,多糖类结构解析方法,基于环境因素分析不同产地间枳壳黄酮、香豆素含量差异性和枳壳多糖结构差异性。4.最佳配伍配比组合筛选: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枳壳药材进行分类研究,获得各分组样品信息,拟合各分组代表药材中活性成分配伍配比值,结合药理实验验证,推测最优活性成分配伍配比。5.药效实验验证最佳配伍配比范围:建立脾虚大鼠实验模型,最优活性成分配伍配比拟合组合物及其原药材对模型大鼠作用,分析胃肠动力关键指标,验证最优活性成分配伍配比范围,完善道地药材评价标准。6.阐述枳壳道地性:以活性成分最优配伍配比范围为标准,聚类分析不同产地枳壳活性成分,找出与最优配伍配比结果相近的样品,进而说明枳壳道地产区及枳壳道地药材分布。【结果】1.本研究建立模型预测结果可靠准确,获得影响枳壳生长分布的环境因子主要有温度因子(太阳水平辐射、年平均温度、等温、最冷月份最低温度、最干燥季度平均温度、最暖月最高温度),降水因子(最暖季的降水、湿季降水)以及土壤因子(土壤粘土含量)。其中江西和湖南部分区域生态因子显示出高度相似性和稳定性。模型预测枳壳生长潜在分布面积约为211071平方公里,高适宜区域分布在江西(5.0×104平方公里)、湖南(5.9×104平方公里)、四川(4.3×104平方公里)、重庆(3.1×104平方公里)、浙江(0.8×104平方公里)等地。枳壳药材主产区与本研究获得的枳壳原植物高适生区基本一致,与文献报道及实地调查基本吻合,说明该区域生态环境下枳壳发育得到最大适宜性生长,有利于活性成分的蓄积,以获得品质上乘的枳壳药材。2.通过单体成分对离体动物作用以及单体成分配比配伍对在体动物作用,共筛选出活性成分新橙皮苷、橙皮苷、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活性成分组合发挥疗效;提取分离纯化获得枳壳多糖,IR法解析其具有多糖典型结构,GPC法获得其分子量分布为585 KDa和15.5 KDa,GC/MS法分析单糖组成主要为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通过枳壳多糖对小鼠胃肠运动作用建立构效关系,显示枳壳多糖为枳壳活性成分之一。基于药理实验筛选出枳壳活性成分为:芸香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柚皮苷和枳壳多糖,且活性成分组合活性比单体成分更强。3.产地生态环境影响枳壳原植物体内次生代谢产物蓄积量。对不同产地枳壳黄酮、香豆素类成分与产地生态因子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生态因子7月月辐射、5月均降水量和4月水汽压与橙皮苷、橘皮素和柚皮苷相关性高,4月均降水量、5月均降水量与水合橘皮内酯相关性高,说明与枳壳黄酮类成分蓄积关联性较大是采摘期辐射量和生长期降水量及相对湿度,而生长期降水量主要影响枳壳香豆素类成分的蓄积。产地间枳壳黄酮类、香豆素类以及多糖含量总体上呈现湖南产区含量较高,不同产地化学成分构成比例不同。枳壳多糖结构分显示:IR法发现不同产地枳壳多糖吸收峰数量、峰形有差异,SEM扫描电镜观察多糖三维形态具有产地多样性和特异性,各产地枳壳多糖分子量分布:湖南枳壳粗多糖(10.61×105 Da)、江西(5.85×105 Da)、重庆(1.88×105 Da)及浙江(1.20×105 Da),各产地枳壳单糖组成基本一致,组成摩尔比存在差异,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摩尔比分别为江西(1.20:75.80:1.46:4.63:6.43:10.48)、湖南(0.98:73.17:10.08:2.74:2.57:10.47)、四川(1.44:33.38:0.87:7.07:20.37:36.87)和浙江(1.72:60.37:0.36:1.00:33.43:3.13),不同产地分离纯化组分不同,江西产地得到7个组分,湖南7个组分,四川4个组分,浙江3个组分,各产地中性多糖和酸性多糖构成具有差异性。不同产地气候、土壤等生态环境因素影响枳壳活性成分黄酮类、香豆素、多糖类的含量和比值,以及枳壳多糖结构差异,产地间药材化学成分差异性是道地药材“道地性”的物质基础。4.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不同产地枳壳样品进行分类研究。以化学成分为变量获得六个分组样品信息,选择江西樟树、江西新干、湖南、四川、重庆、浙江六批代表药材样品,拟合各药材中活性成分组合物配伍配比值。采用正常小鼠药理实验验证,推测出两组最优组合物配伍配比值,江西产区为1:6:1:4:20,四川产区为1:26:1:12:50。5.最优活性成分配伍配比及其原药材对脾虚模型大鼠均产生显着影响作用。拟合组合物和其原药材对影响效果趋势相似,说明拟合组合物能较好的体现原药材药效。hqh各组药物对模型大鼠均体现良好治疗效果,改善胃肠激素水平,调节胃肠运动。以活性成分组最优配伍配比范围为评价指标,建立动物实验评价疗效模式,确定枳壳中活性成分最优配伍配比范围。6.以活性成分最优配伍配比范围为标准,聚类分析找出与最优配伍配比结果相近的样品。样品分布显示主要为江西产区枳壳,其他主产区少量存在,说明枳壳道地产区以江西产区为主,其他主产区有部分枳壳道地药材分布。【结论】通过研究发现枳壳活性成分为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枳壳多糖,最优配伍配比范围为1:6:1:4:20至1:26:1:12:50。基于生态环境因素作用,枳壳道地产区以江西产区为主,其他主产区(四川、重庆、湖南、浙江)有部分枳壳道地药材分布。

何嘉莹,李定发,黄敏烨,朱德全,何广铭,李国卫,陈向东[5](2020)在《枳壳及麸炒枳壳对比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枳壳与麸炒枳壳中8个成分含量及UPLC特征图谱方法,为枳壳与麸炒枳壳的质量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gilent SB C18(100 mm×2.1 mm, 1.8μm)色谱柱;以乙腈-0.05%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20 nm;进样量为2μL。对24批枳壳及其炮制品特征图谱与8个指标成分进行同时测定,并运用相关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枳壳及麸炒枳壳UPLC特征图谱确定11个共有峰,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可将24批样品按生品与炮制品聚为2类;同时对已指认的8个特征峰(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水合橙皮内酯、马尔敏、川陈皮素、橘红素)进行含量测定,并运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含量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柚皮苷和马尔敏的含量在枳壳炮制前后存在一定的显着性差异。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方法简便、快捷、可靠,可为枳壳及其炮制品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何英杰[6](2018)在《湘枳壳有效成分指纹图谱构建及活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枳壳来源于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变种的未成熟果实,为传统理气中药,具有宽中理气、行滞消胀之功效,主治胸胁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等病征。湖南产区湘枳壳为大宗药材,其物质基础组成、质量标准控制及药效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尚有空白。论文主要对该产区枳壳的有效成分提取工艺、化合物基础组成、指纹图谱和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对其药效活性进行了探讨。1.基于响应面Desirability函数法,以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为主要检测指标,考察超声辅助热水法提取枳壳有效成分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中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分别为58%、70℃、17min,总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分别达到240.35 mg/g、59.45%。2.对枳壳乙醇提取物、挥发油提取物分别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推测鉴定并归类分析了枳壳中104个化合物,其中41个化合物在枳壳中首次推测报道。3.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建立了枳壳中12个主要有效成分同时测定的方法,并基于8个共有色谱峰建立了湖南主产区湘枳壳指纹图谱和湘枳壳质量评价体系,特征成分柚皮苷、新橙皮苷平均含量分别为《药典》要求的2.1倍、1.5倍。4.对枳壳化合物中潜在的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进行了分子模拟对接分析,并最终筛选了5个潜在的D2受体拮抗剂,其中柚皮素对D2受体的分子作用机制与阳性对照利司培酮及多潘立酮具有一致性,综合评价最佳。通过对接分析拮抗剂与受体之间的作用机制,从分子理论水平上阐述了枳壳“宽中理气、行滞消胀”的药理功效。

庞文静,郑玉莹,彭维,苏薇薇[7](2017)在《正品枳壳指纹图谱的构建及其与混伪品的聚类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建立正品枳壳的指纹图谱,并对其与5种常见混伪品种甜橙、枸橘、香圆、枸橼、青皮进行聚类分析。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枳壳与其混伪品种的样品进行检测,以C18色谱柱为分析柱,以乙腈-磷酸溶液(pH=3)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3 nm,流速1.0 mL·min-1,柱温25℃;检测结果利用SPSS分析软件中的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构建了正品枳壳的指纹图谱,确定了6个共有峰,经确证和指认,分别为新北美圣草苷、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枸橘苷;聚类分析结果表明:5种混伪品种与正品枳壳存在较大差异。结论建立的枳壳指纹图谱具有良好的专属性和重现性,聚类分析明确了枳壳与5种混伪品的亲疏远近关系,为临床用药提供了依据。

谭伟民,陈婷,刘清茹,文诗泳,郭英,龚力民,曾晓艳,刘塔斯[8](2017)在《湘枳壳药材HPLC指纹图谱研究及药材性状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20批不同产地的枳壳药材进行性状分析。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湘枳壳以及多批枳壳药材的指纹图谱。结果根据共有峰相对峰面积值,分析了多批枳壳药材的含量差异。结论建立的枳壳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准确可靠,为药材的鉴别和中成药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岳超[9](2015)在《胡柚青果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及与枳壳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比较胡柚青果(以下简称胡柚)与枳壳(分别为酸橙、代代花、黄皮酸橙、朱栾,以下均统称为枳壳)的生药学特征;(2)建立胡柚HPLC指纹图谱,并与枳壳进行比较;(3)采用对照品对照和LC/MS方法对胡柚和枳壳中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比较;(4)建立HPLC法测定胡柚中多指标成分的含量,并与枳壳进行比较;(5)建立胡柚与枳壳的TLC鉴别;(6)比较胡柚与枳壳的药理作用。方法(1)通过药材性状、显微特性等比较胡柚与枳壳的差异。(2)通过色谱条件优化,建立胡柚HPLC指纹图谱,比较胡柚与枳壳指纹图谱的相似性,并对柚皮、甜橙、瓯柑、香橼等品种进行比较,考察指纹图谱专属性。(3)通过对照品对照和LC/MS联用技术,对指纹图谱中的色谱峰进行分析,明确其中的化学成分,同时采用LC/MS联用技术确认胡柚与枳壳主要成分的一致性。(4)建立HPLC法测定胡柚中多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并与枳壳进行比较分析。(5)以辛弗林为对照,采用薄层色谱法比较胡柚与枳壳的差异。(6)对胡柚和枳壳进行正常小鼠小肠碳末推进和小鼠气管酚红排泌比较试验。结果(1)胡柚与枳壳药材的生药学特征相似。(2)首次建立了胡柚特征成分的指纹图谱,相似度测定结果显示,胡柚与枳壳(酸橙、代代花、黄皮酸橙)相似度较高,相似度均≥0.90,明显区别于柚子、欧柑和甜橙等;通过聚类分析评价,胡柚与枳壳聚为一类,而4种枳壳中朱栾明显不同于酸橙、代代花、黄皮酸橙。(3)对照品对照和LC/MS联用技术对胡柚指纹图谱中化学成分的分析,共确认了 10个成分,分别为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橘皮内酯水合物、木犀草素、橘皮内酯、川陈皮素、桔皮素、葡萄内酯,对胡柚与枳壳中的成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该10个成分均相同。(4)首次建立了胡柚中8个成分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橘皮内酯水合物、木犀草素、川陈皮素、桔皮素分别在23.30~1164.80μg(r=1.000)、170.84~8541.91 μg(r=1.000)、12.22~861.20 μg(r=0.9995)、156.17~7808.64 μg(r=1.000)、0.91~45.40 μg(r=1.000)、3.13~156.48 μg(r=0.9995)、0.90~45.23 μg(r=1.000)、0.85~42.27 μg(r=0.9995)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分别为 98.8%(RSD=1.7%)、101.3%(RSD=3.0%)、98.3%(RSD=3.3%)、96.8%(RSD=1.7%)、101.8%(RSD=4.9%)、101.7%(RSD=2.2%)、108.9%(RSD=3.4%)。通过样品含量测定结果,并联合主成分提取分析,进一步证明胡柚与枳壳中的主要化合物相同且含量相似。(5)薄层色谱结果显示胡柚含有与枳壳相同的辛弗林成分,且薄层色谱相似。(6)小鼠灌胃给胡柚、枳壳及栽培变种样品,与对照组比较,不同给药量的胡柚、枳壳样品均能显着提高正常小鼠的小肠碳末推进率(P<0.05),各样品各剂量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相同给药量的胡柚、枳壳及栽培变种样品均能显着增加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P<0.05),且各样品的各个剂量组之间均没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1)外观性状、显微特征、辛弗林薄层色谱比较结果提示胡柚与枳壳基本一致。(2)建立的胡柚指纹图谱专属性强,能有效的将甜橙、柚子、欧柑等区分开来,相似度测定结果显示胡柚与枳壳相似度较高;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胡柚与枳壳主要色谱峰成分相同。(3)建立的RP-HPLC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为综合评价胡柚和枳壳质量提供依据。(4)胡柚与枳壳药理作用比较结果显示药理作用基本一致。上述实验结果为胡柚作为枳壳药用新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滕建业[10](2011)在《枳壳促进胃动力化学物质组的筛选及作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内容是国家“十一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名优中药大品种气滞胃痛颗粒技术改造”课题的一部分。非处方药气滞胃痛颗粒(国药准字Z21021522)是治疗胃病疗效确切、社会反响良好的传统中药大品种,其主要成分之一枳壳,是经临床验证治疗肝郁气滞,胸痞胀满,胃脘疼痛。本实验通过体内药效学实验,探讨枳壳的促肠胃动力作用,筛选出促肠胃动力有效物质组,并对其进行初步的作用机理研究。通过有效部位深入细致的研究,为实现中医药理论从药味配伍向化学成分配伍的发展奠定基础。方法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L9(34)正交试验,对枳壳黄酮类成分提取工艺优选研究。以黄酮类成分柚皮苷为考察指标,选择大孔吸附树脂对枳壳中的有效物质组进行纯化。2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挥发油提取器,对枳壳挥发油成分进行提取。测定挥发油中的柠檬烯含量。3采用半固体糊胃排空法和肠推进法,以枳壳挥发油和黄酮类成分为研究对象,,用不同剂量枳壳组分分别灌胃,观察其对胃肠动力的影响。4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确定枳壳黄酮类成分柚皮苷和枳壳中柠檬烯的质量控制标准。5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枳壳的指纹图谱分析方法。6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技术检测肿瘤治疗中小鼠含药血清中元素含量的变化,并对检测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枳壳中的挥发油和黄酮类成分通过药理实验显示,挥发油和黄酮类成分具有促进胃动力和加速肠蠕动的作用,且挥发油的促进胃动力作用明显强于黄酮类成分,黄酮类成分加速肠蠕动作用强于挥发油类成分。2枳壳挥发油成分中的柠檬烯成分通过半固体糊胃排空法和肠推进法证明,柠檬烯具有较强的促进胃动力作用。枳壳黄酮类成分中的柚皮苷通过半固体糊胃排空法和肠推进法证明,柚皮苷具有较强的加速肠蠕动作用。3以柚皮苷为指标性成分,确定了枳壳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为A1B3C3,,即用10倍量的90%乙醇提取3次,每次1小时。柚皮苷的含量为7.87%。筛选出了较强的大孔吸附树脂和洗脱溶媒浓度: HPD-400大孔吸附树脂50%乙醇洗脱。枳壳挥发油的提取,使用挥发油提取器,加入适量的水,加热回流,至挥发油含量不再增加。枳壳中挥发油的含量为1.1835 mL·100g-1,挥发油中柠檬烯的含量为76.34%。4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十个产地的枳壳药材,建立指纹图谱。5对枳壳各给药组、空白组及阳性对照组血清中的无机元素进行聚类分析,Ca、Al、Ni、Fe四种元素可将各给药组、空白组及阳性对照组区别分类。结论1枳壳挥发油中的柠檬烯为枳壳促进胃排空加速肠蠕动的有效物组分,枳壳黄酮类成分中的柚皮苷为枳壳促进胃排空加速肠蠕动的有效物组分。2体内药效实验证明枳壳中的柠檬烯成分具有良好的促进胃排空加速肠蠕动作用。3体内药效实验证明枳壳中的柚皮苷成分具有良好的促进胃排空加速肠蠕动作用。4枳壳药材指纹图谱的建立。5 Ca、Al、Ni、Fe三种元素在体内的含量变化可能与胃肠消化有关。

二、绿衣枳壳指纹图谱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绿衣枳壳指纹图谱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化学模式分析联合指纹图谱评价不同基原枳壳药材的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试剂
2 方法[11-12]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2.1.1 液相色谱条件
        2.1.2 质谱条件
    2.2 溶液的制备
        2.2.1 混合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3 样品指纹图谱的建立与分析
        2.3.1 共有模式图谱的建立及特征峰的指认
        2.3.2 样品的测定及相似度结果的计算
        2.3.3 聚类分析
        2.3.4 主成分分析
    2.4 多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
        2.4.1 线性关系及检出限
        2.4.2 仪器精密度试验
        2.4.3 稳定性试验
        2.4.4 重复性试验
        2.4.5 加样回收率试验
        2.4.6 样品含量的测定
3 结论

(2)6种芸香科药材的特征图谱及含量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1.2 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4 特征图谱方法学研究
        2.4.1 精密度试验
        2.4.2 稳定性试验
        2.4.3 重复性试验
    2.5 特征图谱分析及评价
        2.5.1 特征图谱的建立及共有峰归属
        2.5.2 相似度评价结果
        2.5.3 不同品种药材UPLC特征图谱相似度比较
        2.5.4 聚类分析
        2.5.5 主成分分析
        2.5.6 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
    2.6 多指标质量分数的测定
        2.6.1 色谱条件
        2.6.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6.3 精密度试验
        2.6.4 线性范围、检测限及定量限
        2.6.5 稳定性试验
        2.6.6 重复性试验
        2.6.7 加样回收率试验
        2.6.8 质量分数测定结果
3 讨论

(3)麸炒枳壳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Agilent
    1.2 试药
    1.3 样品
2 方法与结果
    2.1 麸炒枳壳配方颗粒指纹图谱的建立
        2.1.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2.1.2 参照物溶液的制备:
        2.1.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2 指纹图谱方法学考察
        2.2.1 精密度试验:
        2.2.2 重复性试验:
        2.2.3 稳定性试验:
    2.3 指纹图谱的构建
    2.4 共有峰的指认
        2.4.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4.2 色谱条件:
        2.4.3 质谱条件:
        2.4.4 质谱分析:
        2.4.5 对照图谱的建立:
3 讨论

(4)中药枳壳“道地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综述 中药枳壳“道地性”研究进展
    1 本草考证
    2 品种来源
    3 道地产地考证
    4 药效考证
    5 枳壳在特征化学成分方面研究
    6 枳壳在药理方面研究
    7 枳壳“道地性”研究
    8 小结与展望
第一章 基于Maxent模型和Arc GIS的枳壳生长适宜性区划研究
    1 实验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3 讨论
    小结
第二章 枳壳中调节胃肠运动活性单体化合物筛选
    第一节 枳壳黄酮类、香豆素类成分中调节胃肠运动活性研究
        1 枳壳黄酮类、香豆素类对小鼠离体小肠平滑肌的影响
        2 枳壳活性成分对正常小鼠小肠推进的影响
    第二节 枳壳多糖提取、结构解析及促进胃肠运动活性研究
        1 枳壳多糖提取、理化性质及结构解析
        2 枳壳多糖对胃肠动力药理研究
    小结
第三章 不同产地枳壳药材活性成分差异研究
    第一节 不同产地枳壳黄酮类、香豆素类活性成分分析及差异研究
        1 实验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3 讨论
    第二节 不同产地枳壳糖类成分分析及差异研究
        1 实验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3 讨论
    小结
第四章 枳壳活性成分最优配伍配比拟合研究
    第一节 不同产地枳壳活性成分多元统计分析
        1 实验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3 讨论
    第二节 拟合组合物促进小鼠胃肠动力实验研究
        1 拟合组合物对小鼠离体小肠平滑肌的影响
        2 拟合组合物对正常小鼠小肠推进的影响
    小结
第五章 基于脾虚模型对枳壳活性成分最优配比配伍验证研究
    1 实验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3 讨论
    小结
第六章 枳壳活性成分最优配伍配比拟合验证
    1 实验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3 讨论
    小结
总结
中药枳壳“道地性”研究总结
参考文献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个人简介

(5)枳壳及麸炒枳壳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1.2 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2.1 麸炒枳壳的制备
    2.2 色谱条件
    2.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5 特征图谱的建立及评价
        2.5.1 精密度试验:
        2.5.2 稳定性试验:
        2.5.3 重复性试验:
        2.5.4 特征图谱的建立:
        2.5.5 相似度评价:
        2.5.6 聚类分析:
        2.5.7 主成分分析:
    2.6 含量测定
        2.6.1 线性关系考察:
        2.6.2 精密度试验:
        2.6.3 稳定性试验:
        2.6.4 重复性试验:
        2.6.5 加样回收率试验:
        2.6.6 含量测定:
        2.6.7 t检验分析:
3 讨论
    3.1 色谱条件优化
    3.2 特征图谱结果分析
    3.3 多指标含量测定结果分析

(6)湘枳壳有效成分指纹图谱构建及活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枳壳及枳实研究进展
    1 前言
    2 枳壳、枳实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2.1 黄酮类化合物
        2.2 挥发油
        2.3 生物碱类化合物
        2.4 香豆素类化合物
        2.5 三萜类及其它化合物
        2.6 主要成分含量
    3 枳壳有效成分提取工艺及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3.1 提取方法
        3.2 分析方法
    4 枳壳指纹谱图研究进展
    5 枳壳对肠胃动力障碍治疗研究进展
    6 论文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基于响应面Desirability函数法优化枳壳有效成分提取工艺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设备
        1.2 试剂材料
        1.3 实验方法
        1.3.1 样品处理
        1.3.2 总黄酮测定(AlCl_3 显色法)
        1.3.4 单因素实验
        1.3.5 响应面分析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黄酮标准曲线绘制
        2.2 单因素实验分析
        2.2.1 颗粒度的选择
        2.2.2 提取溶剂的选择
        2.2.3 乙醇浓度的选择
        2.2.4 提取时间的选择
        2.2.5 提取温度的选择
        2.3 响应面法优化枳壳成分提取工艺
        2.3.1 响应面实验结果及分析
        2.3.2 响应面分析
        2.3.3 Desirability函数法优化确定多指标提取工艺
        2.4 基于CRITIC赋值法综合评价各产地枳壳品质
    3 小结
第三章 枳壳有效成分的UPLC-ESI-Q-TOF/MS及 GC-MS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仪器
        1.2 材料与试剂
        1.3 实验方法
        1.3.1 UPLC-ESI-Q-TOF/MS分析
        1.3.2 GC-MS分析
        1.3.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枳壳提取物有效成分鉴定与分析
        2.1.1 氨基酸及多肽
        2.1.2 生物碱类化合物
        2.1.3 二氢黄酮类化合物
        2.1.4 黄酮类化合物
        2.1.5 多甲氧基黄酮类化合物
        2.1.6 三萜类化合物
        2.1.7 香豆素类化合物
        2.1.8 其它化合物
        2.2 枳壳挥发油有效成分分析
    3 小结
第四章 HPLC同时测定枳壳中12 个有效成分及湘枳壳指纹图谱构建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仪器
        1.2 色谱条件
        1.3 标准品溶液制备
        1.4 供试品溶液制备
        1.5 方法学考察
        1.6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色谱条件优化
        2.2 方法学验证
        2.2.1 线性关系考察
        2.2.2 精密度
        2.2.3 重复性
        2.2.4 稳定性
        2.2.5 加标回收率
        2.3 枳壳样品含量测定
        2.4 主成分分析
        2.4.1 相关分析
        2.4.2 主成分提取
        2.5 不同产地枳壳综合评价
        2.6 聚类分析
        2.7 建立湘枳壳HPLC指纹图谱
    3 讨论与结论
第五章 基于Auto Dock筛选枳壳小分子化合物中D2 受体拮抗剂
    1 材料与方法
        1.1 枳壳化合物
        1.2 靶标受体
        1.3 分子对接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接模型的验证
        2.2 枳壳化合物的对接结果分析
        2.2.1 黄酮类化合物对接分析
        2.2.2 香豆素类化合物对接分析
    3 讨论与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1 论文总结
        1.1 枳壳有效成分提取工艺研究
        1.2 枳壳有效成分分析
        1.3 枳壳指纹图谱构建
        1.4 枳壳D2 受体拮抗剂筛选
    2 创新之处
    3 不足之处
    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介绍

(7)正品枳壳指纹图谱的构建及其与混伪品的聚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2 指纹图谱的建立
    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2 混合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3 色谱条件
    2.4 方法学考察
        2.4.1 专属性试验
        2.4.2 精密度试验
        2.4.3 稳定性试验
        2.4.4 重复性试验
        2.4.5耐用性试验
    2.5 样品测定
    2.6 特征峰的确定
    2.7 特征峰的确证与指认
        2.7.1 测定法
        2.7.2特征峰指认
        2.7.3数据分析
3 枳壳与其混伪品的聚类分析
    3.1 样品测定
    3.2 聚类分析
4 讨论
    4.1 条件
    4.2 指纹图谱影响因素
    4.3 聚类分析归类与种属亲缘关系分析

(8)湘枳壳药材HPLC指纹图谱研究及药材性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1.3 药材
2 方法
    2.1 性状分析
    2.2 指纹图谱的构建及色谱条件的选择
        2.2.1 流动相的选择
        2.2.2 吸收波长的选择
        2.2.3 色谱条件
        2.2.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2.5 对照品储备液的制备
3 结果
    3.1 药材性状分析主要鉴别特征[8]
        3.1.1 江枳壳
        3.1.2 湘枳壳
    3.2 方法学考察
        3.2.1 精密度试验
        3.2.2 稳定性试验
        3.2.3 重复性试验
    3.3 指纹图谱的建立[9-13]
        3.3.1 内参比峰的选择
        3.3.2 共有指纹峰的选择
    3.4 数据处理
4 小结与讨论
    4.1 枳壳HPLC图谱相似度分析
    4.2 共有峰的相对峰面积差异分析
    4.3 对2个产地药材性状分析

(9)胡柚青果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及与枳壳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胡柚与枳壳生药学比较
    一、来源
    二、原植物鉴定
    三、药材性状比较
    四、显微特征比较
    五、小结
第二部分 胡柚与枳壳的化学成分比较研究
    第一章 胡柚与枳壳的指纹图谱比较研究
        (一) 仪器与试药
        (二) 实验方法
        (三)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四) 小结与讨论
    第二章 胡柚与枳壳指纹图谱中成分分析与比较研究
        (一) 仪器与试药
        (二) 实验方法
        (三) 指纹图谱中的色谱峰的指认
        (四)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胡柚与枳壳多指标成分的定量比较研究
        (一) 实验仪器和材料
        (二) 实验条件优化
        (三) 实验方法
        (四) 实验结果
        (五)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胡柚与枳壳中生物碱类成分比较研究
        (一) 仪器与试剂
        (二) 实验方法
        (三) 实验结果
        (四) 小结
第三部分 胡柚与枳壳药理作用比较研究
    第一章 小鼠小肠碳末推进试验
        (一) 实验材料
        (二) 试验方法
        (三) 实验结果
        (四) 小结
    第二章 小鼠气管酚红排泌试验
        (一) 实验材料
        (二) 试验方法
        (三) 试验结果
        (四)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10)枳壳促进胃动力化学物质组的筛选及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枳壳的研究概述
    第一节 枳壳的本草考证
    第二节 枳壳的原植物形态
    第三节 枳壳药材的鉴别
    第四节 枳壳的化学成分
    第五节 枳壳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枳壳促胃肠动力有效物质组提取及纯化工艺的研究
    第一节 枳壳中挥发油提取工艺的研究
    第二节 枳壳中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第三节 枳壳中黄酮纯化工艺研究
第三章 枳壳促进胃肠动力有效物质组药效筛选研究
    第一节 枳壳中挥发油促进胃肠动力的研究
    第二节 枳壳中黄酮促进胃肠动力研究
    第三节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枳壳促胃肠动力物质组质量标准研究
    第一节 枳壳挥发油中柠檬烯的含量测定
    第二节 枳壳中柚皮苷的含量测定
    第三节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枳壳指纹图谱研究
    第一节 气滞胃痛颗粒中枳壳及复方指纹图谱研究
    第二节 气滞胃痛颗粒中枳壳指纹峰归属研究
    第三节 气滞胃痛颗粒谱效关系研究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枳壳促进胃肠动力作用机理研究
    第一节 枳壳促进胃肠动力有效物质组药理学研究
    第二节 枳壳促进胃肠动力有效物质组对实验小鼠血清中无机元素的影响
    第三节 讨论与小结
分析与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绿衣枳壳指纹图谱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化学模式分析联合指纹图谱评价不同基原枳壳药材的质量[J]. 岳超,张文婷,赵维良,刘柱,王峰.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21(23)
  • [2]6种芸香科药材的特征图谱及含量对比研究[J]. 王闽予,邓淙友,陈康梅,罗文安,陈万发,邱韵静,胡绮萍.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2021(05)
  • [3]麸炒枳壳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J]. 姚娜,黄燕明,李雪银,陈桂生,汪静,康志英. 海峡药学, 2021(05)
  • [4]中药枳壳“道地性”研究[D]. 高萌.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枳壳及麸炒枳壳对比研究[J]. 何嘉莹,李定发,黄敏烨,朱德全,何广铭,李国卫,陈向东. 中药材, 2020(12)
  • [6]湘枳壳有效成分指纹图谱构建及活性分析[D]. 何英杰. 湖南农业大学, 2018(09)
  • [7]正品枳壳指纹图谱的构建及其与混伪品的聚类分析[J]. 庞文静,郑玉莹,彭维,苏薇薇. 中南药学, 2017(10)
  • [8]湘枳壳药材HPLC指纹图谱研究及药材性状分析[J]. 谭伟民,陈婷,刘清茹,文诗泳,郭英,龚力民,曾晓艳,刘塔斯. 中南药学, 2017(07)
  • [9]胡柚青果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及与枳壳比较研究[D]. 岳超.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5(01)
  • [10]枳壳促进胃动力化学物质组的筛选及作用机理研究[D]. 滕建业.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1(12)

标签:;  ;  ;  ;  ;  

枳壳指纹图谱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