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16L钢在减压塔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彭刚[1](2020)在《钒元素对316L/T91焊接接头力学性能及在液态LBE中腐蚀行为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316L钢和T91钢是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ADS)的理想结构材料,铅铋共晶合金(LBE)则是ADS系统中理想的冷却剂和散裂靶材料,316L/T91异种钢焊接接头因具有良好的高温性能和耐蚀性能而在第四代核电开发中有着广泛应用。异种钢接头在服役过程中要面对高温、高压、液态LBE腐蚀等环境,因此实现316L奥氏体钢和T91马氏体钢的优质焊接,探究提高其焊缝耐LBE腐蚀的有效方法,为316L和T91钢在未来核电开发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为了提高异种钢接头性能,本文采用自制的四种钒元素含量不同(0 wt.%、0.2wt.%、0.4 wt.%和0.6 wt.%)的焊丝作为填充材料,使用钨极氩弧焊(TIG)的方式对316L和T91进行焊接并对其焊缝进行400℃、饱和氧浓度的液态LBE腐蚀试验,通过分析和对比其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差异以及腐蚀后表面形貌与截面氧化层的生成状况,探究钒元素对316L/T91焊缝组织、性能以及耐LBE腐蚀能力的影响。对四组焊接接头试样进行金相观察和相关力学性能测试后发现,四种焊丝所得的焊缝组织都是由奥氏体加δ铁素体组成,随着焊丝中钒元素含量的增加,焊接接头的焊缝组织变得更加细小均匀,添加钒含量为0.6 wt.%时,焊缝组织最为均匀、细密;为探究钒元素对焊缝抗拉强度的影响,采用预制缺口的方法控制断裂发生在焊缝处,随着钒的添加,焊缝抗拉强度提升;夏比冲击试验中,随着钒含量的增加,冲击吸收功数值增大且断口处韧窝尺寸增加,说明钒对冲击韧性有改善作用;未添加钒时,T91侧熔合线附近硬度明显高于其他区域,且存在较大幅度波动,添加了钒元素后,该区域的硬度降低,添加0.6%钒时,硬度曲线凸起消失,且焊缝区域硬度分布趋于水平。将四组焊缝试样分别在400℃、静态LBE和400℃、2.74 m/s高速流LBE中进行200 h、500 h和1000 h腐蚀试验。在两种腐蚀试验条件下,试样表面均形成了腐蚀坑并生成椭球状化合物,在1000 h后,生成的化合物相互连结在一起将试样基体覆盖,高速流腐蚀条件下,试样表面存在“沟壑”状冲刷痕迹,并且部分氧化层脱落;试样截面EDS分析结果表明,试样基体表面与LBE界面处生成了双层结构的氧化层,外层结构疏松,主要元素为Fe和O,并有少量Pb和Bi元素的渗透,内层结构致密,对基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主要组成元素为Cr、Ni和O。静态腐蚀的腐蚀形式主要为溶解腐蚀和氧化腐蚀,基体中的Fe、Cr元素向液态LBE中溶解,液态合金中的O、Pb和Bi元素向材料基体中扩散;高速流腐蚀条件下,快速流动的LBE会对试样表面造成摩擦磨损,引起氧化层的脱落,加剧试样的腐蚀。从氧化层的厚度对比来看,当焊缝中钒元素含量增加时,氧化层的厚度随之降低,试样的腐蚀程度减弱,钒含量为0.6 wt.%时,相同腐蚀条件下焊缝试样腐蚀程度最弱,其耐LBE腐蚀性能最好。
田继升[2](2019)在《蒸汽喷射泵失效机理及常减顶防护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常减压系统是石化工业的第一道工序,由于近几年重质原油的引入,常减压设备面临的腐蚀风险日益加重,腐蚀的发生也日趋频繁,常减压系统中设备的腐蚀失效成为石油化工的行业难题。因此,针对常减压系统的腐蚀失效及防护措施的研究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本工作利用如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EDS)等测试手段,结合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对发生在位于减压精馏塔塔顶的SAF 2205双相不锈钢蒸汽喷射泵的严重失效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常减压系统的进料油中硫、氯含量较高,同时现有的常减顶缓蚀剂注入工艺无法令缓蚀剂均匀地、充分地与塔顶气进行混合。这造成缓蚀剂对塔顶气中腐蚀性气体的吸收效率低下,从而造成塔顶气夹带酸性气体进入后续设备,在位于减顶的蒸汽喷射泵中形成H2S-HCl-H2O腐蚀环境。蒸汽喷射泵在运行过程中,流体因流动与换热过程发生冷凝现象,溶解HCl与H2S,形成HCl浓度高达10 g/L的腐蚀介质,伴随60℃的较高温度,腐蚀喷射泵内壁。同时,喷射泵遭受流体的冲刷作用。泵体壁面迅速减薄并泄露的根本原因在于其遭受露点腐蚀,而流体冲刷作用则加速了该腐蚀过程。为解决喷射泵及其他常减顶设备腐蚀问题,本工作从工艺防护的角度入手,通过设计直角式旋流雾化喷嘴向管路内注入缓蚀剂,旨在利用该喷嘴雾化效果优良且不易堵塞的优点,使缓蚀剂均匀地与气相混合,提高缓蚀剂对腐蚀性介质的吸收效率,从而降低常减压塔顶冷却系统中的设备所面临的失效风险。本工作利用CFD技术评价该结构的注入效果,结果显示,直角式旋流雾化喷嘴可以大大提高缓蚀剂与管路内塔顶气的混合效果,并能够通过提高注入量的方式提高管路内缓蚀剂的体积分率。在同等注入流量的前提下,单入口喷嘴与传统注入方式相比可将管路出口不均匀系数由1.20降至0.51,而双入口喷嘴则可进一步将该数值降至0.32。在对不同流量的模型进行研究后证明,通过直角式旋流喷嘴优化缓蚀剂注入方式可针对石油精馏塔塔顶冷却系统腐蚀问题进行有效防治,同时本研究也为解决塔顶冷却系统的低温腐蚀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研究思路。
王兴平[3](2019)在《316L和HR-2不锈钢盐酸露点腐蚀行为研究》文中提出露点腐蚀起源于燃煤发电厂和石油加工厂的初级蒸馏塔/闪蒸塔的顶部,塔顶冷回流时的大气塔顶部,以及油塔顶温度和气体冷凝冷却器穿过初始冷凝区和相关管道;其中,常压顶部冷却系统腐蚀最严重,炼油厂常减压蒸馏塔顶部的冷凝冷却系统由于盐酸的露点腐蚀而经常失效。因此,研究露点腐蚀可以更好地降低和避免露点腐蚀的程度和发生,为实际生产过程中严重段露点腐蚀的材料选择提供可靠依据。基于自行设计的强酸环境露点腐蚀Dew point corrosion(DPC)模拟装置,本文采用腐蚀失重法、Tafel极化法、电化学阻抗法研究了 316L和HR-2不锈钢在不同浓度、不同温度的盐酸蒸汽环境下的腐蚀特征,重点探讨了两种材料的钝化和点蚀方面的电化学行为,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电阻探针分析腐蚀样品或腐蚀产物。通过研究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两种材料的腐蚀速率在两种浓度环境下腐蚀速率变化趋近相近。腐蚀24~48h不断加快,第48h时速率达到最大;腐蚀48~96h逐步减慢;由于腐蚀产物在腐蚀前48h不太可能形成腐蚀薄膜,腐蚀性介质可以完全接触钢体,并且腐蚀速率加快。腐蚀48h~96h后在金属表面形成稳定致密的钝化膜,增强了对钢体的保护作用。继而阻碍腐蚀性介质的进一步渗透,腐蚀速率减慢。96h之后腐蚀速率增大,表面钢体生成的钝化膜被液膜中的大量氯离子侵入,破坏了钝化膜,使腐蚀速率加快。由整体腐蚀情况来可看出HR-2整体腐蚀失重较小,腐蚀速率较慢;并且两种钢在1mol/L盐酸溶液中腐蚀各阶段腐蚀速率均高于0.5mol/L盐酸溶液;由于HR-2钢中Cr含量较高,Cr具有抗氧化性能并能促进内锈层中稳定相α-FeOOH的生成,使腐蚀锈层与金属结合更紧密,对钢体保护作用更强,所以HR-2的耐腐蚀性能更好。(2)两种不锈钢在三种不同盐酸浓度环境中均能形成稳定钝化区,且维钝电流Em密度相差不大。随着盐酸浓度的增加,钝化间隔逐渐增加,当极化电位高于过电位时,腐蚀电流显着增加,表明钝化膜迅速溶解并且钝化膜不稳定。此外,电极的点蚀电位Eb连续负移,表明随着C1-浓度的增加,金属钝化膜更容易破裂,材料点蚀的灵敏度增强,腐蚀速率加快。HR-2点蚀电位总体比316L高,并且HR-2钢的钝化区间总体也比316L高,说明HR-2更耐腐蚀。(3)对于同一种不锈钢,同一浓度下,随着温度的升高,Rp和Rs都逐渐减小。316L不锈钢比HR-2不锈钢的Rp和Rs都小,所以HR-2不锈钢比316L不锈钢更耐腐蚀;在相同的温度和材料下,随着盐酸浓度的增加,C1-浓度继续增加。随着反应的进行,金属表面上的腐蚀产物膜不断增厚,阻碍氧气和C1-的传质过程,然后引起腐蚀过程减速;腐蚀后期,随着腐蚀产物的增多,无法均匀的覆盖金属表面,在其间隙Cl-会发生富集,促进点蚀的产生,从而使腐蚀速率逐渐变快。因此,两种不锈钢在盐酸液膜环境中腐蚀速率是先减小后逐渐增大。(4)通过两种材料腐蚀24h和144h的SEM图对比分析,可看出两种材料腐蚀24h锈层较平整,基体316L表层腐蚀产物比HR-2较多;腐蚀144h能明显看到316L基体上有很多点蚀坑,有明显较大较深的点蚀坑,钢体表层腐蚀严重,而HR-2与316L比较腐蚀坑较小。说明相对于同一腐蚀环境和时间,HR-2比316L更耐腐蚀;EDS光谱分析表明,两种材料腐蚀产物的Fe含量呈下降趋势,相应的O,C,Cl呈上升趋势,变化趋势一致。起初基体本身没有Cl-,144h后316L钢中Cl-含量明显比HR-2钢多,表明钢体表面液膜中的Cl-大量参与金属腐蚀,而且腐蚀体系中C1-侵入316L钢更多,点蚀更严重,也即HR-2钢比316L钢更耐腐蚀。(5)两种不锈钢的腐蚀产物包括Fe203、Fe3O4、FeOOH、Cr和FeCl2·4H20,对于耐腐蚀性能不同的两种不锈钢,腐蚀产物层基本相同,Cl-竞争性吸附导致不锈钢表面局部缺氧,阻碍不锈钢表面Cr的氧化,从而阻碍新型富Cr钝化膜的形成,导致不锈钢钝化膜的动态平衡失效,膜的钝化变薄促进了不锈钢点蚀的发生。
梁春雷,陈学东,艾志斌,吕运容,王刚[4](2017)在《环烷酸腐蚀关键影响因素与案例解析》文中研究表明列举了近年来出现的典型环烷酸腐蚀案例,通过这些案例分析研究了环烷酸腐蚀的关键影响因素,如温度和材质、流态、硫含量等。实践证明,合理选材是控制环烷酸腐蚀的重要方法。随着操作温度地升高环烷酸腐蚀显着加重。处于冷凝状态的减压塔尤其是减三线部位,即使使用316L、317L材质也会发生严重腐蚀。处于汽化状态的减压炉炉管和转油线易发生环烷酸冲刷腐蚀,案例表明碳钢和Cr5Mo材质的减压炉炉管扩径后的腐蚀速率会成数量级增加。对于碳钢和Cr-Mo钢而言,一定范围内的硫含量可以减缓环烷酸腐蚀。但对于不锈钢材质,硫含量增加会促进环烷酸腐蚀。
邱胜才[5](2016)在《减压塔填料在高酸原油炼制中的腐蚀行为研究》文中提出海洋石油的勘探开发是陆地石油开采的延伸,现正经历着一个由大陆向海洋的开发过程。随着海洋石油的产量日益提高,海洋石油对常减压装置的腐蚀性影响迅速扩大,其中减压塔填料的腐蚀在常减压装置中最为明显和直接。本文从海洋原油的高酸低硫特点入手,探讨海洋石油在减压填料塔蒸馏过程中的腐蚀行为。本文以中海油Z炼厂为实例,从常减压装置设备的实际状况着手,搜集生产相关数据,了解减压塔填料的运行情况。实验室采用高温反应釜进行了浸泡实验,模拟减压塔各侧线的酸值、硫含量及温度环境,研究了温度、浸泡时间、酸值、硫含量等对304SS、316L和317L三种填料腐蚀速度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材料在不同影响因素下的腐蚀形貌,总结出影响腐蚀的主要因素,探讨了塔内填料腐蚀行为。实验结果表明,环烷酸结合少量硫是导致减二、减三线填料及塔内构件发生严重腐蚀的主要因素。温度是影响三种材料腐蚀速度的决定性因素。在特定的温度下(270℃),酸值是影响三种材料腐蚀的重要因素。当酸值和温度恒定状况下,随着时间的变化,呈现腐蚀速率先快后慢,最后趋于平缓稳定的状态。调查表明,入厂材质验收是关键。根据实验测试和现场结果,本文从设备材质至工艺流程再到工艺操作提出了改进措施,为海油炼厂减压填料塔的日常运行及技术改造提供支持。早日实现常减压装置关键设备长周期运行,为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和实现“精品炼厂”目标提供重要保障和有力支撑。
李素辉[6](2015)在《常减压蒸馏装置腐蚀与防护研究》文中指出在整个炼油化工装置中,常减压蒸馏是原油加工的第一道工序,常减压装置的安全平稳运行直接关系着整个炼油厂的生产效益。随着原油酸值的升高,我国常减压设备的腐蚀越来越严重,腐蚀对设备的安全运行及使用寿命带来极大的危害,经常出现腐蚀泄漏,严重威胁着装置的正常生产。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原油加工常减压装置的生产运行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国内外研究工作和生产实际开展了腐蚀机理、腐蚀案例分析、高温缓蚀剂优选、工艺防腐及材料防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为提高我国常减压蒸馏装置设备可靠性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新的经验方法。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有:(1)通过广泛查阅、检索国内外常减压装置腐蚀与防护、设备可靠性、腐蚀监测等相关资料,深入调研、分析了我国常减压装置的使用情况,找出了常减压装置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开展常减压装置腐蚀与防护研究奠定了基础。(2)根据常减压装置的工作环境和工艺流程,分析了常减压装置的腐蚀类型,并开展了常减压低温轻油部位HCl-H2S-O2-H2O的腐蚀机理,高温硫腐蚀机理、环烷酸腐蚀机理及硫和环烷酸的综合腐蚀机理研究。(3)通过常减压低温轻油部位和高温硫和环烷酸腐蚀机理研究,结合常减压蒸馏装置设备腐蚀案例分析,找到了影响常减压装置材质腐蚀的主要因素和易腐蚀部位。(4)通过对比,工业试验,优选发现MLH-Ⅱ高温缓蚀剂对原油的环烷酸腐蚀具有良好的抑制性,可以降低馏分油中的酸值,有效减缓常减压装置高温重油部位的腐蚀。(5)针对常减压蒸馏装置,总结提出了低温部位选材、高温硫与环烷酸腐蚀部位选材原则。通过本文的研究工作可以全面系统地认识到常减压装置腐蚀机理及失效形式,进行的案例分析和防护措施研究,为解决常减压装置目前存在的腐蚀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和途径,对提高常减压装置设备寿命,确保炼化企业的安全生产,提高炼化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钟书明[7](2012)在《常减压蒸馏装置腐蚀分析及防护措施优化》文中认为因长周期运行,常减压装置设备的老化和腐蚀问题逐渐显现,给正常生产带来隐患。因此,为加深对腐蚀介质以及腐蚀机理的进一步研究,文章在原防腐工艺措施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先进的生产工艺,对常减压工艺流程的一些环节和设备进行了优化和生产工艺的改进,切实为防腐工作以及保障常态化作业、长周期运行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刘娜娜[8](2011)在《高酸高硫原油的腐蚀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硫腐蚀和环烷酸腐蚀向来是国际上炼油企业关注的热点,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因为影响因素众多,而且交互作用复杂,因此机理一直难以弄清。尽管采取了许多措施,但腐蚀问题仍时常导致非计划停工甚至引发事故。因此,揭示不同石油馏分的腐蚀性,掌握其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向,便于找出有效的抑制或防护方法,对炼油工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论文制定了试验方案并搭建了动态高温常压反应釜装置,重点考察了温度、硫含量、酸值、材料等影响因素;选取16MnR、0Cr13、304、316L作为试验材料,开展液相石油馏分中硫化物和环烷酸腐蚀试验,获得了腐蚀速率的原始数据,揭示典型材料在不同硫含量、不同酸值石油馏分中和不同温度下的腐蚀特性变化规律。通过公式拟合,得到了高硫石油馏分的硫含量—腐蚀速率经验关联式;利用高酸石油馏分的温度—腐蚀速率阿伦尼乌斯方程,求取了反应活化能。本文选用高硫与高酸原油进行了不同比例的混炼,对两种实沸点切割的馏分油进行了腐蚀速率测定,以考察环烷酸和硫化物腐蚀体系的交互作用。通过与相同馏程的单炼高硫高酸石油馏分物性对比,发现因为高硫与高酸原油的相容性差,掺炼后的硫化物和石油酸含量与理论计算值存在差异。两种不同掺炼比的原油酸值控制在0.5mgKOH/g左右,馏分油的腐蚀速率差别不明显,掺炼时的交互作用可以不作重点考虑。用肉眼观察挂片的腐蚀形貌发现,腐蚀越严重,金属表面越容易沉积一层黑色的膜,膜层的附着力很小,但对保护金属起到一定作用。对典型材料的高温常压腐蚀评价表明,四种材料的抗环烷酸腐蚀能力从强到弱依次为:316L>304>0Cr13>16MnR。合金中的铬、钼元素能促进金属钝化,增强其抗腐蚀能力。
娄高见[9](2011)在《典型材料耐环烷酸腐蚀模拟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环烷酸腐蚀是石油炼制一次加工装置中的高温部位设备及其连接的管线上常常发生的腐蚀形式,又是危害比较严重的腐蚀,是炼制高酸原油中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之一。本文通过一套动态环烷酸腐蚀模拟试验装置来模拟研究高温环烷酸介质对炼化装置常用材料的腐蚀,揭示了典型炼化装置材料(碳钢、Cr5Mo、304L、316L)在不同温度、不同酸值和不同介质流速下的腐蚀速率变化规律,获得了典型材料在动态高温环烷酸工况下的腐蚀速率数据,并简要提出了环烷酸防腐蚀的措施。本实验课题是基础研究项目,主要考虑了温度、环烷酸酸值、介质流速、材料等因素对环烷酸腐蚀的影响,按照课题研究的目的设计了试验方案,利用中国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自行设计的动态环烷酸腐蚀模拟试验装置,选取了碳钢、Cr5Mo、304L、316L等炼化装置典型材料作为试验研究对象材料,进行了材料在设计温度、环烷酸酸值和介质流速条件下的环烷酸腐蚀试验,获得了材料的动态环烷酸腐蚀速率数据,并利用了扫描电镜对材料的腐蚀形貌进行了微观分析研究。本课题还对试验中所用的精制环烷酸进行了实沸点蒸馏,并利用自动电位滴定仪对各馏分段的酸值进行了测定。试验研究表明,酸值和介质流速恒定时,高温环烷酸动态腐蚀速率随介质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温度超过230℃时,四种材料的腐蚀速率开始明显增加。温度和介质流速恒定时,高温环烷酸动态腐蚀速率随环烷酸酸值的升高而增加,酸值10.0mgKOH/g是材料腐蚀速率显着增加的临界值。温度和环烷酸酸值恒定时,高温环烷酸动态腐蚀速率随介质流速的增加而升高,流速25m/s可以作为试验工况下的临界流速值。精制环烷酸实沸点蒸馏试验表明,环烷酸主要集中在350-390℃的馏分段。随着温度的升高,馏分段的酸值降低。四种材料的环烷酸腐蚀试验结果表明,其耐环烷酸腐蚀性能从差到好,依次是碳钢、Cr5Mo、304L、316L。合金钢中的铬、钼等合金元素对合金钢耐环烷酸腐蚀性能较重要。最后,提出的环烷酸防腐蚀措施是控制环烷酸腐蚀主要手段。
朱州东[10](2010)在《减压塔填料腐蚀失效机理分析及防护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常减压装置在原油蒸馏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腐蚀问题,它直接影响着装置的安全、平稳、长周期、满负荷及优质的运转。在日常应用中,减压塔的腐蚀问题更为吸引大家的目光,而塔内件直接接触腐蚀性介质,最容易被腐蚀。因此研制生产一种耐腐蚀、能延长生产周期的新型填料,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本文通过对腐蚀失效分析方法、腐蚀机理研究方法和防护性能实验研究方法的国内外现状进行调研,采用适用于石化行业的腐蚀失效分析方法,即宏观形貌、化学成分分析、金相分析等对兰州石化公司炼油厂常减压装置减压塔填料腐蚀失效进行分析,认为减压塔填料表面钝化膜遭到严重破坏,发生了严重的腐蚀活化,产生了大量的腐蚀坑;腐蚀的过程中有氢产生,在高温硫和环烷酸同时存在的情况下,使腐蚀速率加剧,导致基体腐蚀。同时对减压塔不锈钢填料防护技术进行研究,结合兰州石化公司炼油厂“一脱三注”的工艺防腐蚀措施,采用表面处理技术对不锈钢填料表面进行钝化处理,得到可以工业化的减压塔填料防护技术。选取石化行业中最常用、价格相对低廉的不锈钢散堆填料、丝网规整填料以及孔板波纹填料,采用液相化学法对不锈钢表面钝化处理,得到三种不锈钢填料钝化的最佳工艺,研制开发的新型高效防腐不锈钢填料,即可增强其抗腐蚀性能又能提高填料的润湿性能和分离效率。
二、316L钢在减压塔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316L钢在减压塔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钒元素对316L/T91焊接接头力学性能及在液态LBE中腐蚀行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钒元素在金属中的作用 |
1.2.1 钒元素在钢中的强化机理与应用 |
1.2.2 钒元素对材料焊接性的影响 |
1.2.3 钒元素对焊缝金属组织和性能影响的研究现状 |
1.3 316L奥氏体钢和T91 马氏体钢的焊接特点 |
1.3.1 316L奥氏体钢和T91 马氏体钢简介 |
1.3.2 316L/T91 异种钢焊接的特点 |
1.3.3 316L/T91 异种钢焊接的研究现状 |
1.4 结构材料在液态铅铋中的腐蚀研究 |
1.4.1 世界能源现状及核能的发展 |
1.4.2 加速驱动次临界系统(ADS) |
1.4.3 铅铋共晶合晶(LBE)及其对结构材料的腐蚀 |
1.4.4 结构材料在液态LBE中腐蚀的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验材料、设备及方法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 |
2.2.1 试验用316L和 T91钢 |
2.2.2 试验用铅铋合金 |
2.3 试验过程 |
2.3.1 焊丝制备过程 |
2.3.2 焊接试验过程 |
2.3.3 焊缝试样表征 |
2.3.4 腐蚀试验过程 |
2.3.5 腐蚀试样表征 |
第三章 钒元素对316L/T91 异种钢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不同钒含量的316L/T91 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 |
3.2.1 焊缝金相组织分析 |
3.2.2 拉伸性能 |
3.2.3 冲击韧性 |
3.2.4 显微硬度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钒对316L/T91 焊缝在静态LBE中腐蚀行为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200h静态腐蚀试验 |
4.2.1 表面分析 |
4.2.2 截面分析 |
4.3 500h静态腐蚀试验 |
4.3.1 表面分析 |
4.3.2 截面分析 |
4.4 1000h静态腐蚀试验 |
4.4.1 表面分析 |
4.4.2 截面分析 |
4.5 焊缝在静态LBE中的腐蚀机理及钒元素对其腐蚀行为的影响 |
4.5.1 静态腐蚀机理 |
4.5.2 钒元素对焊缝腐蚀行为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钒对316L/T91 焊缝在高速流LBE中腐蚀行为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200h高速流腐蚀试验 |
5.2.1 表面分析 |
5.2.2 截面分析 |
5.3 500h高速流腐蚀试验 |
5.3.1 表面分析 |
5.3.2 截面分析 |
5.4 1000h高速流腐蚀试验 |
5.4.1 表面分析 |
5.4.2 截面分析 |
5.5 焊缝在高速流LBE中的腐蚀机理及钒元素对其腐蚀行为的影响 |
5.5.1 高速流腐蚀机理 |
5.5.2 钒元素对焊缝腐蚀行为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
(2)蒸汽喷射泵失效机理及常减顶防护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石油化工系统的腐蚀研究现状 |
1.1.1 石油化工系统的腐蚀概况 |
1.1.2 腐蚀机理研究现状 |
1.2 工艺防腐研究现状 |
1.2.1 雾化模型 |
1.2.2 雾化手段 |
1.3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2 减顶蒸汽喷射泵腐蚀失效分析 |
2.1 失效背景 |
2.2 实验部分 |
2.2.1 样品制备 |
2.2.2 测试表征 |
2.3 数值模拟部分 |
2.4 失效分析 |
2.4.1 腐蚀流分析 |
2.4.2 失效行为分析 |
2.4.3 流态对失效的影响 |
2.4.4 失效机理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塔顶缓蚀剂注入工艺设计与优化 |
3.1 缓蚀剂注入模型的构建 |
3.1.1 传统注入模型 |
3.1.2 单入口喷嘴模型 |
3.1.3 双入口喷嘴模型 |
3.2 常压塔塔顶管路缓蚀剂分布 |
3.2.1 液相分布分析 |
3.2.2 均匀性分析 |
3.2.3 流态分析 |
3.3 减压塔塔顶管路缓蚀剂分布 |
3.3.1 液相分布分析 |
3.3.2 均匀性分析 |
3.3.3 流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316L和HR-2不锈钢盐酸露点腐蚀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露点腐蚀概述 |
1.2 工程中常见的露点腐蚀 |
1.2.1 硫酸露点腐蚀 |
1.2.2 其它类型的露点腐蚀 |
1.3 露点腐蚀研究现状及防护措施 |
1.3.1 露点腐蚀研究方法 |
1.3.2 露点腐蚀防护措施 |
1.3.3 国内研究现状 |
1.3.4 国外研究现状 |
1.4 选材优势 |
1.4.1 露点腐蚀研究材料概述 |
1.4.2 合金元素对耐硫酸露点腐蚀性能的影响 |
1.4.3 抗露点腐蚀钢特点 |
1.4.4 不锈钢盐酸露点腐蚀机理概述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露点腐蚀模拟装置及实验方法 |
2.1 露点腐蚀模拟装置 |
2.2 电极试样的设计 |
2.2.1 工作电极的制定 |
2.2.2 辅助电极的选择和设计 |
2.2.3 复合参比电极的设计及原理 |
2.3 腐蚀环境参数的测量 |
2.3.1 液膜中pH和Cl~-浓度的测量 |
2.3.2 校准曲线的测定 |
2.4 测试实验 |
2.4.1 实验材料及准备工作 |
2.4.2 测试实验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两种材料在温度和浓度梯度下腐蚀特性研究 |
3.1 三种盐酸环境三种不同温度的塔菲尔极化结果及分析 |
3.1.1 两种钢在1mol/L盐酸条件下塔菲尔极化曲线分析 |
3.1.2 两种钢在0.5mol/L盐酸条件下塔菲尔极化曲线分析 |
3.1.3 两种钢在0.1mol/L盐酸条件下塔菲尔极化曲线分析 |
3.2 三种盐酸环境三种不同温度塔菲尔结果对比分析 |
3.3 三种盐酸环境三种不同温度的交流阻抗结果及分析 |
3.3.1 两种钢在1mol/L盐酸条件下阻抗曲线分析 |
3.3.2 两种钢在0.5mol/L盐酸条件下阻抗曲线分析 |
3.3.3 两种钢在0.1mol/L盐酸条件下阻抗曲线分析 |
3.4 三种盐酸环境三种不同温度的交流阻抗结果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两种材料时间梯度下腐蚀特性研究 |
4.1 腐蚀挂片结果与分析 |
4.1.1 1mol/L盐酸环境下腐蚀动力学结果与分析 |
4.1.2 0.5mol/L盐酸环境下腐蚀动力学结果与分析 |
4.2 电阻探针结果与分析 |
4.2.1 1mol/L盐酸环境时间梯度电阻探针结果与分析 |
4.2.2 0.5mol/L盐酸环境时间梯度电阻探针结果与分析 |
4.3 两种材料在同一浓度下随时间梯度的腐蚀速率对比分析 |
4.3.1 挂片腐蚀速率对比 |
4.3.2 电阻探针腐蚀速率对比 |
4.4 表征结果与分析 |
4.4.1 金相显微与分析 |
4.4.2 SEM结果与机理分析 |
4.4.3 产物XRD数据及机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减压塔填料在高酸原油炼制中的腐蚀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本课题来源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海洋高酸原油性质 |
1.3 减压塔填料腐蚀的种类及危害 |
1.3.1 腐蚀种类 |
1.3.2 高温腐蚀的危害 |
1.4 填料与材料的耐蚀性关系 |
1.4.1 合金材料 |
1.4.2 材料加工 |
1.5 目前研究现状 |
1.6 本文研究目的 |
2 中海油Z炼厂减压塔填料腐蚀情况调查 |
2.1 Z炼厂使用A填料公司生产的填料腐蚀情况 |
2.2 Z炼厂使用B填料公司生产的填料腐蚀情况 |
2.3 Z炼厂使用C填料公司生产的填料腐蚀情况 |
2.4 中海油Z炼厂减压塔填料腐蚀规律 |
3 减压塔填料腐蚀实验设计 |
3.1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3.2 实验介质环境 |
3.3 选用的试样 |
3.4 实验方案的实施 |
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1 实验结果 |
4.1.1 操作温度对腐蚀的影响 |
4.1.2 浸泡时间对腐蚀的影响 |
4.1.3 酸值对腐蚀的影响 |
4.1.4 硫含量对环烷酸腐蚀的影响 |
4.1.5 介质电化学试验 |
4.2 影响因素讨论 |
4.2.1 环烷酸腐蚀关键因素是温度 |
4.2.2 特定温度下酸值有重要影响 |
4.2.3 硫类结合酸类共同作用加重腐蚀 |
4.2.4 流速和流态的影响 |
4.2.5 酸分子量的影响 |
4.2.6 汽化和冷凝 |
4.2.7 高温缓蚀剂的注入量不足 |
4.3 小结 |
5 实验结合工况采取的防腐措施 |
5.1 减压塔填料材质 |
5.2 高温缓蚀剂的注入 |
5.3 流速流态控制 |
5.4 海洋原油特性的处理措施 |
5.5 腐蚀监测 |
5.6 设备入厂检验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结论 |
6.2 建议防护措施 |
6.3 本文展望 |
符号说明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常减压蒸馏装置腐蚀与防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意义及课题来源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主要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1.4 含酸重油加工常减压装置概况 |
1.4.1 国外含硫含酸重油加工常减压装置现状 |
1.4.2 环烷酸腐蚀的主要影响因素 |
1.4.3 含硫重油加工腐蚀与防护现状 |
第二章 洛阳石化常减压装置概况 |
2.1 工艺原理 |
2.1.1 电脱盐原理 |
2.1.2 蒸馏原理 |
2.1.3 化工助剂的作用机理 |
2.2 技术特点 |
2.2.1 装置特点 |
2.2.2 技术改造 |
2.3 工艺流程 |
2.4 主要容器设备设计参数及材质 |
第三章 常减压蒸馏装置设备腐蚀状况 |
3.1 低温部位腐蚀现状及分析 |
3.2 高温部位腐蚀现状及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常减压装置腐蚀机理研究 |
4.1 低温轻油部位HCL-H_2S-O_2-H_2O的腐蚀 |
4.1.1 影响因素分析 |
4.1.2 腐蚀过程分析 |
4.2 硫腐蚀和环烷酸腐蚀 |
4.2.1 硫腐蚀分析 |
4.2.2 环烷酸腐蚀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常减压装置防腐措施 |
5.1 常减压装置重点腐蚀部位 |
5.1.1 常压装置重点腐蚀部位 |
5.1.2 减压装置重点腐蚀部位 |
5.2 工艺防腐措施 |
5.2.1 原油注碱工艺 |
5.2.2 电脱盐 |
5.2.3 塔顶低温系统的腐蚀控制 |
5.2.4 高温缓蚀剂的优选与应用效果 |
5.2.5 腐蚀在线检测 |
5.2.6 工艺控制 |
5.2.7 工艺防腐管理 |
5.3 材料防腐 |
5.3.1 材料耐蚀性能的现场评定 |
5.3.2 低温部位选材 |
5.3.3 高温硫与环烷酸腐蚀部位选材 |
5.3.4 防腐涂料应用效果跟踪 |
5.4 其他防腐措施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7)常减压蒸馏装置腐蚀分析及防护措施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常减压装置中易发生腐蚀部位及腐蚀机理 |
1.1 低温部位腐蚀机理 |
1.2 高温部位腐蚀机理 |
1.2.1 高温硫腐蚀 |
1.2.2 高温部位环烷酸腐蚀 |
2 常减压蒸馏装置防腐蚀措施探讨 |
2.1 工艺防腐措施 |
2.2 工艺防腐措施的优化 |
2.3 材料改进与材质升级 |
2.3.1 渗铝技术和金属涂层技术 |
2.3.2 材质升级 |
3 定期工艺参数检测 |
(8)高酸高硫原油的腐蚀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常减压蒸馏装置简介 |
1.3 石油馏分的腐蚀性研究 |
1.3.1 高硫高酸石油资源现状 |
1.3.2 环烷酸腐蚀机理及影响因素 |
1.3.3 硫腐蚀机理及影响因素 |
1.4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1.4.1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4.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方案与分析方法 |
2.1 实验设计 |
2.1.1 实验装置 |
2.1.2 实验材料 |
2.1.3 实验过程 |
2.2 实验分析方法 |
2.2.1 酸值测量方法 |
2.2.2 硫含量测量方法 |
2.2.3 铁粉粒径分布测量方法 |
2.2.4 铁离子测量方法 |
第3章 高酸与高硫原油馏分的腐蚀性 |
3.1 高酸石油馏分腐蚀性能 |
3.1.1 实验介质 |
3.1.2 结果与分析 |
3.1.3 腐蚀反应动力学 |
3.2 高硫石油馏分腐蚀性能 |
3.2.1 实验介质 |
3.2.2 结果与分析 |
3.3 小结 |
第4章 高酸高硫混合原油馏分的腐蚀性能 |
4.1 高硫石油馏分添加环烷酸后的腐蚀性能 |
4.2 混合原油馏分油的腐蚀性能 |
4.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典型材料耐环烷酸腐蚀模拟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环烷酸腐蚀简介 |
1.2.1 环烷酸简介 |
1.2.2 环烷酸的腐蚀反应机理 |
1.2.3 环烷酸腐蚀的影响因素 |
第二章 环烷酸实沸点蒸馏试验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目的 |
2.1.2 实验原理 |
2.1.3 实验方法与材料 |
2.1.4 实验过程 |
2.2 实验结论 |
第三章 炼化设备环烷酸腐蚀情况及防止环烷酸腐蚀选材 |
3.1 炼化设备耐环烷酸腐蚀常见部位 |
3.2 炼化设备耐环烷酸选材 |
第四章 环烷酸腐蚀试验 |
4.1 试验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介质 |
4.1.3 试验仪器设备及主要试剂 |
4.1.4 试验原理 |
4.1.5 试验方案 |
4.1.6 试验步骤 |
4.2 试验结论 |
4.2.1 试验数据处理 |
4.2.2 试验结果讨论 |
4.3 动态高温环烷酸腐蚀研究的展望 |
4.3.1 高温环烷酸腐蚀和高温硫腐蚀的交互作用研究 |
4.3.2 不同种类环烷酸的腐蚀性研究 |
4.3.3 高温环烷酸冲刷腐蚀作用中流体力学因素的研究 |
4.3.4 高温环烷酸腐蚀缓蚀剂的研究和开发 |
4.3.5 开发耐环烷酸腐蚀的钢种 |
4.3.6 环烷酸模拟实验装置的建立和完善 |
第五章 环烷酸腐蚀的控制措施 |
5.1 原油掺炼或混炼 |
5.2 工艺防腐蚀措施 |
5.2.1 改变高酸原油的加工方案 |
5.2.2 加强原油电脱盐破乳研究 |
5.2.3 原油注碱工艺 |
5.2.4 添加环烷酸腐蚀缓蚀剂 |
5.2.5 原油或馏分油的脱酸 |
5.3 选择耐蚀材料,进行材质升级改造 |
5.4 加强装置易腐蚀部位的腐蚀监检测 |
5.5 设计方面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减压塔填料腐蚀失效机理分析及防护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 |
1.3 本课题来源背景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常减压装置介绍及减压塔腐蚀现状 |
2.1 常减压装置概况 |
2.1.1 装置简介 |
2.1.2 装置工艺技术特点 |
2.1.3 工艺原理 |
2.1.4 工艺流程说明 |
2.1.5 工艺原则流程图 |
2.1.6 加工原油的性质 |
2.1.7 减压塔结构及工艺条件 |
2.2 常减压装置腐蚀概况 |
2.2.1 塔顶冷凝水系统的腐蚀 |
2.2.2 高温部位的腐蚀 |
2.2.3 连多硫酸腐蚀 |
2.2.4 晶间腐蚀 |
第三章 腐蚀失效分析 |
3.1 腐蚀失效分析的意义 |
3.2 腐蚀失效分析的目的 |
3.2.1 研究腐蚀失效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
3.2.2 防止同类腐蚀失效重复发生 |
3.2.3 腐蚀失效分析是过程装备产品设计、制造和选材的依据 |
3.3 腐蚀失效分析的步骤 |
3.3.1 腐蚀失效背景材料的收集 |
3.3.2 现场调查 |
3.3.3 试验室检验分析 |
3.3.4 综合分析 |
3.4 减压系统的腐蚀影响因素与腐蚀类型 |
3.4.1 减压系统腐蚀影响因素 |
3.4.2 减压系统腐蚀类型 |
3.5 兰州石化减压塔填料腐蚀分析 |
3.5.1 减压塔腐蚀状况分布及检验分析结果 |
3.5.2 填料腐蚀的宏观特征和微观特征 |
3.5.3 结果分析 |
第四章 减压塔不锈钢填料防护技术 |
4.1 工艺防腐蚀措施 |
4.1.1 原油脱盐 |
4.1.2 注中和剂 |
4.1.3 注缓蚀剂 |
4.1.4 注水 |
4.2 合理选用耐腐蚀材料 |
4.2.1 设备和塔内件的选材 |
4.2.2 表面防护隔离材料 |
4.3 表面处理技术 |
4.3.1 不锈钢的钝性 |
4.3.2 不锈钢钝化工艺 |
4.4 小结 |
4.4.1 兰州石化常减压装置塔顶冷凝系统防腐措施 |
4.4.2 兰州石化常减压装置高温部位的防腐措施 |
第五章 不锈钢填料钝化工艺研究 |
5.1 不锈钢填料钝化工艺 |
5.2 钝化工艺正交试验设计 |
5.2.1 正交实验设计 |
5.2.2 钝化实验材料及实验仪器 |
5.2.3 试验结果检验 |
5.3 不锈钢填料钝化膜耐蚀性能检测方法 |
5.3.1 直观分析法检验 |
5.3.2 点蚀电位试验检验 |
5.4 不锈钢填料钝化优化工艺 |
5.4.1 散装鲍尔环填料钝化工艺 |
5.4.2 规整板波纹填料钝化工艺 |
5.4.3 规整丝网填料钝化工艺 |
5.5 小节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详细摘要 |
四、316L钢在减压塔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钒元素对316L/T91焊接接头力学性能及在液态LBE中腐蚀行为的影响[D]. 彭刚. 江苏大学, 2020(02)
- [2]蒸汽喷射泵失效机理及常减顶防护对策研究[D]. 田继升.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3]316L和HR-2不锈钢盐酸露点腐蚀行为研究[D]. 王兴平. 长沙理工大学, 2019(07)
- [4]环烷酸腐蚀关键影响因素与案例解析[A]. 梁春雷,陈学东,艾志斌,吕运容,王刚. 压力容器先进技术—第九届全国压力容器学术会议论文集, 2017
- [5]减压塔填料在高酸原油炼制中的腐蚀行为研究[D]. 邱胜才.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2016(07)
- [6]常减压蒸馏装置腐蚀与防护研究[D]. 李素辉. 西安石油大学, 2015(06)
- [7]常减压蒸馏装置腐蚀分析及防护措施优化[J]. 钟书明. 石油化工设备技术, 2012(05)
- [8]高酸高硫原油的腐蚀性能研究[D]. 刘娜娜. 中国石油大学, 2011(11)
- [9]典型材料耐环烷酸腐蚀模拟试验研究[D]. 娄高见. 中国石油大学, 2011(10)
- [10]减压塔填料腐蚀失效机理分析及防护性能研究[D]. 朱州东. 西安石油大学,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