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年人非Q波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孟祥芳[1](2021)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改变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急性心肌梗死是近年来临床发病率持续性升高疾病,中老年为疾病主要发病群体,此疾病也是导致我国病死率升高主要疾病之一。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因素多与冠状动脉血供下降或中断有关,疾病一旦发作,患者心肌长时间处于缺血状态,进而引发心肌缺血性坏死,增加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疾病的治疗及预后效果与疾病诊断结果有着紧密关联,选择正确、科学及高效的诊断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判定非常重要,其中心电图有着较高的诊断价值。应用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检查,可发现检查结果进行性改变,而医师可根据心电图改变结果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估,从而对疾病开展针对性防治,进而保证预后,快速稳控病情,改善患者机体不适。此外,心电图具有无创、诊断准确率高等特征,医疗费用低,诊断过程简单、快捷,从而深受患者认可与满意。
沈阳[2](2021)在《基于机器学习的心电特征可解释性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旨在将ECG原始数据高保真、高通量的转化为便于进行挖掘的特征数据,并进行筛选,以提升ECG的量化分析能力。本文选取我国北方典型城市沈阳为研究地区,研究心电信号多维度特征,验证特征有效性并进行可解释性分析。方法:通过SQL Server搭建数据库;构造包括基本统计特征、时域特征、信号因子特征、高阶过零分析、频域特征、空间域特征、非线性特征、相邻电位共生矩阵特征、宏观特征在内的9种特征共455个,通过相关性分析和Lasso回归进行特征选择;采用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K最近邻分类器、Adaboost、逻辑回归作为分类器,设计了实验(1)ST-T改变、(2)右束支阻滞、(3)房性早搏、(4)室性早搏、(5)房室传导阻滞、(6)左心室肥大、(7)心肌梗死7种心血管疾病分类识别。结果:数据来源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电图科室,共计625392例心电图数据。构建的数据库包括22个数据表,将心血管疾病分为12大类,491小类,用于后续的心电信号特征提取;分类结果显示:实验一,患者年龄,a VL电位最大值等特征性能高,使用随机森林分类效果最好,正确率可达93.9%;实验二,V1导联脉冲因子,V1导联峰度等特征性能高,使用随机森林分类效果最好,正确率可达98.6%;实验三,I导联伸长率,患者年龄等特征性能高,使用随机森林分类效果最好,正确率可达99.2%;实验四,I导联伸长率,a VL导联线长等特征性能高,使用逻辑回归分类效果最好,正确率可达98.9%;实验五,V1导联波形因子,III导联能量等特征性能高,使用逻辑回归分类效果最好,正确率可达96.2%;实验六,V4导联熵值,V4导联峰度因子等特征性能高,使用随机森林分类效果最好,正确率可达99.4%;实验七,III导联能量,V3导联均衡性等特征性能高,使用随机森林分类效果最好,正确率可达93.9%。结论:本研究提取了多维心电特征,引入宏观特征,经过筛选验证,分类效果好,验证了特征有效性,且对特征进行了医学意义和统计学意义的解释性分析。本文的心电自动诊断成果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3](2018)在《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研究说明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2018年3月1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中国药师协会组成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经3次联合会议讨论后最终确定了指南修订的总体原则及新指南拟回答的核心问题。指南工作组针对这些核心问题制定了具体的文献检索和评价策略,综合评价、筛选出相关文献。修订过程主要
刘亚萍,余剑波[4](2016)在《误诊疾病数据库2004—2013年单病种误诊文献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文中提出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发病率呈升高态势,由于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误漏诊率仍较高。2004—2013年发表在中文医学期刊并经遴选纳入误诊疾病数据库的AMI文献共485篇,累及误诊病例7840例,涉及误诊率文献116篇12 406例,误诊例数2434例,误诊率19.62%。误诊疾病主要为消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误诊范围涉及77种疾病,居前5位的误诊疾病为急性胃肠炎、脑血管病、急性心力衰竭、胆囊胆道疾病和支气管炎。经对全数据库病种检索发现,14个系统102种疾病易误诊为AMI,以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居多,其中居前5位的循环系统疾病为主动脉夹层、肺栓塞、病毒性心肌炎、早期复极综合征、肥厚型心肌病;呼吸系统疾病以肺栓塞居多。主要误诊原因为经验不足而缺乏对该病的认识。共5412例描述了误诊与疾病转归的关联,其中4683例(86.53%)未因误诊误治造成不良后果,而644例(11.90%)因误诊误治导致死亡。提示临床医师应提高对AMI的认识,重视病史询问和仔细体格检查,及时行特异性医技检查,并仔细鉴别诊断,减少误诊的发生。
何小红[5](2012)在《老年异常Q波心电图改变148例》文中认为目的观察老年人异常Q波心电图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年龄≥60岁的老年人异常Q波148例,均经心电图、心肌酶谱、超声心动图检查及结合临床明确诊断。结果非梗死性Q波组122例(82.4%),其中位置性Q波95例(77.9%),异常Q波19例(15.5%),酷似急性心肌梗死8例(6.6%)。Q波心肌梗死组26例(17.6%),其中ST-T抬高动态改变符合急性心肌梗死18例(69.2%);T波倒置符合陈旧性心肌梗死8例(30.8%)。结论老年异常Q波应进行心电图动态观察、实验室检查及结合临床病史全面综合分析,除外非梗死性Q波,应提示Q波心肌梗死的诊断。
周青,高晓峰[6](2006)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住院期间资料完整的AMI患者298例,按年龄分为老年组和成年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起病症状、心肌梗死部位、发生心衰、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和死亡率。结果:老年组发生心肌梗死后非典型胸痛症状者比例高于成年人,差异有显着性(P<0.01);发生心衰、心房纤颤(AF)者比例高于成年组,差异有显着性(P<0.01);发生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无Q波心肌梗死比例高于成年组,差异有显着性(P<0.01);1个月内死亡率高于成年组,差异有显着性(P<0.01);而两组相比室性心动过速、室颤、房室传导阻滞差异无显着性(P>0.05)。结论:老年人发生AMI后非典型胸痛症状者多,心衰、AF发生率高,1个月内死亡率高,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无Q波心肌梗死者多,而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室颤、房室传导阻滞者与成人差异无显着性。
曾小燕[7](2004)在《急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比较急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与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 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老年AMI患者57例,年龄65-90岁,平均年龄70.91±5.49岁。除4例AMI并心源性休克直接行急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治疗外,另53例AMI患者根据个人意愿分为支架组和溶栓组,支架组25例行急诊冠脉造影术,对梗死相关动脉(IRA)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和支架置入治疗,溶栓组28例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疗效判断:支架组按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溶栓组血管再通依据临床标准间接判断。出院前检查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记录有关心脏事件。随访1-3年,观察并记录有关心脏事件。结果 支架组与溶栓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合并症、梗死部位、Killip分级无统计学差异(P>0.05);支架组梗死相关动脉全部即刻开通,操作成功率达100%,临床成功率为92%,溶栓组临床成功率为67.90%,两组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自发病至来院就诊的时间两组无显着差异;自来院至开始治疗的时间支架组显着长于溶栓组(P<0.01);来院至症状缓解时间和发病至症状缓解时间支架组短于溶栓组,两组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住院天数支架组显着短于溶栓组,两组有非常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1);出院时LVEF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急性期心脏事件的发生在两组之间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支架组出血2例,均为上消化道出血,急性再闭塞3例,心力衰竭3例,死亡2例,溶栓组出血1例,为上消化道出血,心力衰竭5例,死亡5例。治疗后3个月恢复正常生活或工作比率支架组显着高于溶栓组(P<0.001),半年内再发心肌缺血事件支架组显着少于溶栓组(P<0.001)。随访中心脏事件的发生在两组之间不存在显着差异。老年AMI并心源性休克临床成功率25%。 结论 急诊冠脉内支架置入术的再通率高,住院时间短,是治疗老年AMI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金志华,周培夫,范泉[8](2003)在《老年人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文中认为老年人心肌梗死 ,临床表现往往不够典型 ,极易引起漏诊与误诊。本文报道 16例 ,由于提高了避免误诊的警惕性 ,及时进行心电图与心肌酶学检查 ,获得早期诊断 ,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陈有仁,邱汉婴[9](2003)在《老年人非Q波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 探讨 60岁以上老年人非Q波心肌梗死 (NQMI)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60岁以上老年人心肌梗死 (MI) 1 36例 ,其中NQMI组 45例 ,Q波心肌梗死 (QMI)组 91例 ,将其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①NQMI组室速或室颤、泵衰竭和心源性休克 (6 67%、8 89%、6 67% )显着低于QMI组 (1 4 3 %、2 0 9%、1 8 7% ) ,P <0 0 5。②NQMI组梗死后心绞痛和再梗死率分别为 37 8%和 1 5 6 %高于QMI组 (1 8 7%和 8 79% ) ,P <0 0 5。③NQMI组心绞痛 (91 1 % )高于QMI组(71 4% ) ,P <0 0 5。④NQMI住院病死率为 6 69% ,低于QMI组 (1 6 5 % ) ,P <0 0 5 ;而 1a内心脏事件发生率NQMI组为33 3 % ,高于QMI组 1 5 4% ,P <0 0 5。⑤NQMI组并发糖尿病占 2 4 4% ,高于QMI组 (1 2 1 % ) ,P <0 0 5。⑥ 2组间高血压、高血脂、性别、Zung评分差异无显着性。结论 60岁以上老年人虽然NQMI的高血压、高血脂、性别、Zung评分与QMI相似 ,但是发病前心绞痛、梗死后心绞痛、再梗死者较QMI者多 ,其并发症和住院病死率较QMI低 ,远期心脏事件发生率较QMI高
陈有仁,邱汉婴[10](2002)在《老年人非Q波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探讨60岁以上老年人非Q波心肌梗死(NQMI)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60岁以上老年人心肌梗死(MI)136例,其中NQMI组45例,Q波心肌梗死(QMI)组91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①NQMI组室速或室颤,泵衰竭和心源性休克(6.7%、8.9%、6.7%)显着低于QMI组(14.3%、20.9%、18.7%),P<0.05。②NQMI组梗死后心绞痛和再梗死率分别为37.8%和15.6%,高于QMI组(18.7%和8.8%),P<0.05。③NQMI组心绞痛(91.1%)高于QMI组(71.4%),P<0.05。④NQMI组住院病死率为6.7%,低于QMI组(16.5%),P<0.05;而1年内心脏事件发生率NQMI组为33.3%,高于QMI组(15.4%),P<0.05;⑤NQMI组并发糖尿病占24.4%,高于QMI(12.1%),P<0.05;⑥2组间高血压、高血脂、性别、Zung评分差异无显着性。结论 60岁以上老年人NQMI高血压、高血脂、性别、Zung评分与QMI相似。但发病前心绞痛,梗死后心绞痛,再梗死者较QMI者多,其并发症和住院病死率较QMI低,远期心脏事件发生率较QMI高。
二、老年人非Q波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老年人非Q波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改变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急性心肌梗死的定义 |
2 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诊断标准 |
2.1 早期诊断标准(3+2模式) |
2.2 新诊断标准(1+1模式) |
3 急性心肌梗死再分期 |
4 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诊断价值 |
4.1 T波下降 |
4.2 ST段回降 |
4.3 坏死性Q波 |
4.4 罪犯冠状动脉血管的确定 |
5 小结 |
(2)基于机器学习的心电特征可解释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心电图基本知识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及创新性 |
1.5 本文的结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心电图数据库搭建 |
2.1.1 心电数据库设计背景 |
2.1.2 心电数据库功能需求分析 |
2.1.3 数据库技术分析 |
2.1.4 数据库设计概要 |
2.2 心电数据预处理处理 |
2.2.1 心电信号去噪 |
2.2.2 心拍分割 |
2.3 特征提取 |
2.3.1 统计学特征 |
2.3.2 空间域特征 |
2.3.3 信号因子特征 |
2.3.4 高阶过零分析 |
2.3.5 频域特征 |
2.3.6 时域特征 |
2.3.7 非线性特征 |
2.3.8 相邻电位共生矩阵特征 |
2.3.9 宏观特征 |
2.4 特征选择 |
2.5 分类器训练模型 |
3 结果 |
3.1 心电数据库描述性结果 |
3.2 特征选择描述性结果 |
3.2.1 实验一正常范围心电图与ST-T改变二分类问题 |
3.2.2 实验二正常范围心电图与右束支阻滞二分类问题 |
3.2.3 实验三正常范围心电图与房性早搏二分类问题 |
3.2.4 实验四正常范围心电图与室性早搏二分类问题 |
3.2.5 实验五正常范围心电图与房室传导阻滞二分类问题 |
3.2.6 实验六正常范围心电图与左心室肥大二分类问题 |
3.2.7 实验七正常范围心电图与心肌梗死二分类问题 |
3.3 分类器结果及评价指标 |
3.3.1 实验一正常范围心电图与ST-T二分类问题 |
3.3.2 实验二正常范围心电图与右束支阻滞二分类问题 |
3.3.3 实验三正常范围心电图与房性早搏二分类问题 |
3.3.4 实验四正常范围心电图与室性早搏二分类问题 |
3.3.5 实验五正常范围心电图与房室传导阻滞二分类问题 |
3.3.6 实验六正常范围心电图与左心室肥大二分类问题 |
3.3.7 实验七正常范围心电图与心肌梗死二分类问题 |
3.4 可解释性分析 |
3.4.1 实验一正常范围心电图与ST-T二分类问题 |
3.4.2 实验二正常范围心电图与右束支阻滞二分类问题 |
3.4.3 实验三正常范围心电图与房性早搏二分类问题 |
3.4.4 实验四正常范围心电图与室性早搏二分类问题 |
3.4.5 实验五正常范围心电图与房室传导阻滞二分类问题 |
3.4.6 实验六正常范围心电图与左心室肥大二分类问题 |
3.4.7 实验七正常范围心电图与心肌梗死二分类问题 |
3.4.8 宏观特征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心电信号特征提取和分类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论文提纲范文)
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 |
1 冠心病概述 |
1.1 冠心病的定义 |
1.2 冠心病的解剖及病理生理学机制 |
1.3 冠心病的临床分型 |
1.3.1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 |
1.3.1.1隐匿型冠心病 |
1.3.1.2稳定型心绞痛 |
1.3.1.3缺血性心肌病 |
1.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1.3.2. 1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1.3.2. 2 不稳定型心绞痛 |
1.3.2. 3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1.4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 |
1.4.1 国际冠心病流行情况 |
1.4.2 我国冠心病流行情况 |
1.5 冠心病危险因素及预防 |
2 冠心病用药分类 |
2.1 改善缺血、减轻症状的药物 |
2.1.1 β受体阻滞剂 |
2.1.2 硝酸酯类药物 |
2.1.3 钙通道阻滞剂 |
2.1.4 其他治疗药物 |
2.1.5 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治疗建议 |
2.2 预防心肌梗死, 改善预后的药物 |
2.2.1 阿司匹林 |
2.2.2 氯吡格雷 |
2.2.3 替格瑞洛 |
2.2.4抗凝药物 |
2.2.5 β受体阻滞剂 |
2.2.6 他汀类药物 |
2.2.7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2.2.8 改善预后的药物治疗建议 |
2.3 用于冠心病的相关中成药 |
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3.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概念 |
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3.2.1 诊断 |
3.2.2 鉴别诊断 |
3.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危险分层 |
3.3.1 低危患者 |
3.3.2 中危患者 |
3.3.3 高危患者 |
3.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策略 |
3.4.1 治疗原则和目标 |
3.4.2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 |
3.4.2. 1 住院后初始处理 |
3.4.2. 2 溶栓治疗 |
3.4.2. 3 抗栓治疗 |
3.5 调脂治疗 |
3.6 其他治疗 (表3-5) |
3.7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 |
3.7.1 一般治疗 |
3.7.2 抗缺血治疗 (表3-7) |
3.7.3 抗血小板治疗 (图3-8) |
3.7.4 抗凝治疗 (表3-11, 表3-12, 表3-13) |
4 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 |
4.1 概述 |
4.2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4.3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病情评估 |
4.3.1 临床评估 |
4.3.2 负荷试验 |
4.3.3 左心室功能 |
4.3.4 单电子发射CT成像 |
4.3.5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
4.3.6 冠状动脉造影 |
4.4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原则 |
4.4.1 建议健康的生活方式 |
4.4.2 循证药物治疗 |
4.4.3 血运重建 |
4.5 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
4.5.1缓解心绞痛/心肌缺血治疗的药物 |
4.5.2 预防危险事件治疗的药物 |
5 微血管性心绞痛 |
5.1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定义 |
5.2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病因与机制 |
5.2.1内皮功能不全及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
5.2.2 炎性因子 |
5.2.3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失调 |
5.2.4 雌激素水平紊乱 |
5.2.5冠状动脉慢血流综合征 |
5.2.6 神经内分泌及代谢因素 |
5.3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
5.4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5.5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药物治疗 |
5.5.1 β受体阻滞剂 |
5.5.2 硝酸酯类药物 |
5.5.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5.5.4他汀类药物 |
5.5.5 尼可地尔 |
5.5.6 钙通道阻滞剂 |
5.5.7 其他药物 |
5.5.8 中成药 |
5.6微血管性心绞痛的非药物治疗手段 |
6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定义 |
6.1.1完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2 心肌梗死后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3心绞痛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2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可能机制 |
6.2.1 血浆内啡肽升高 |
6.2.2 致痛物质未达到痛阈 |
6.2.3 疼痛信号神经的改变对心绞痛的影响 |
6.3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 |
6.3.1 动态心电图 |
6.3.2心电图运动试验 |
6.3.3 负荷超声心动图 |
6.3.4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
6.4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预防及治疗 |
6.4.1 预防 |
6.4.2 治疗 |
7 冠心病特殊合并症 |
7.1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 |
7.1.1 概述 |
7.1.2 降压治疗原则 |
7.1.3 降压治疗的启动 |
7.1.4 血压目标管理 |
7.1.5 药物推荐 |
7.1.6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7.2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 |
7.2.1 概述 |
7.2.2 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 |
7.2.2. 1 发病机制 |
7.2.2. 2 诊断及评估 |
7.2.2. 3 药物治疗 |
7.2.3 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 |
7.2.3. 1 发病机制 |
7.2.3. 2 诊断及评估 |
7.2.3. 3 药物治疗 |
7.3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 |
7.3.1 风险评估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前提 |
7.3.2 规范抗栓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关键 |
7.3.2. 1《2014年欧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 (或) 接受经皮冠脉/瓣膜介入治疗联合共识》相关推荐 (表7-14) 。 |
7.3.2. 2《2016年ESC心房颤动管理指南》相关推荐 (表7-15, 图7-2, 图7-3) |
7.3.2. 3《老年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建议 (2016) 》相关推荐 |
7.3.2. 4 华法林及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应用 |
7.3.2. 5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联合口服抗凝药物出血管理 |
7.4 冠心病合并瓣膜性心脏病 |
7.4.1 概述 |
7.4.2 一般药物治疗 |
7.4.2. 1 主动脉瓣反流 |
7.4.2. 2 主动脉瓣狭窄 |
7.4.2. 3 二尖瓣反流 |
7.4.2. 4 二尖瓣狭窄 |
7.4.2. 5 三尖瓣反流 |
7.4.2. 6 三尖瓣狭窄 |
7.4.3 抗凝治疗 |
7.4.3. 1 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 |
7.4.3. 2 瓣膜置换术后 |
7.5 冠心病与脑卒中 |
7.5.1 概述 |
7.5.2 冠心病合并脑卒中的抗栓治疗原则 |
7.5.2. 1 冠心病合并出血性脑卒中 |
7.5.2. 1. 1 抗栓药物致颅内出血的机制:颅内出血 |
7.5.2. 1. 2 抗栓治疗的出血风险评估:对于ACS患 |
7.5.2. 1. 4 冠心病患者缺血相关评估及意义:当颅 |
7.5.2. 2 冠心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7.5.3 具体治疗方案 |
7.5.3. 1 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基石。 |
7.5.3. 3 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 |
7.5.3. 4 其他 |
7.6 冠心病合并肺栓塞 |
7.6.1 概述 |
7.6.2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急性肺栓塞 |
7.6.2. 1 抗凝治疗 |
7.6.2. 2 溶栓治疗 |
7.6.2. 3 临床常用溶栓药物及用法 |
7.6.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急性肺栓塞 |
7.7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7.7.1 概述 |
7.7.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影响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
7.7.3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治疗 |
7.7.3. 1 β2受体激动剂 |
7.7.3. 2 β受体阻滞剂 |
7.8 冠心病合并消化道出血 |
7.8.1 概述 |
7.8.2 抗血小板药物与质子泵抑制剂联用 |
7.8.2. 1 抗血小板药物损伤消化道机制 |
7.8.2. 2 质子泵抑制剂 |
7.8.3 消化道出血风险评估与预防策略 |
7.8.4 消化道出血的处理 |
7.8.4. 1 停用抗血小板药物 |
7.8.4. 3 内镜止血治疗 |
7.8.5 止血后治疗药物选择 |
7.9 冠心病合并肝功能障碍 |
7.9.1 概述 |
7.9.2 常用的肝功能评价指标 |
7.9.3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改变 |
7.9.4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用药原则 |
7.9.6 他汀类药物在合并肝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
7.9.7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功能异常的预防 |
7.9.8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治疗 |
7.1 0 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 |
7.1 0. 1 概述 |
7.1 0. 2 慢性肾脏病的定义和分期 |
7.1 0.2.1 定义 |
7.1 0.2.2 分期 |
7.1 0. 3 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合理药物治疗 |
7.1 0.3.1 抗栓药物治疗 |
7.1 0.3.1. 1 溶栓治疗:尽管直接PCI是STEMI患 |
7.1 0.3.1. 2 抗凝治疗 |
7.1 0.3.1. 3 抗血小板治疗 |
7.1 0.3.2 他汀类药物 |
7.1 0.3.3 抗缺血治疗 |
7.1 1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
7.1 1. 1 概述 |
7.1 1. 4 诊断 |
7.1 1. 5 治疗 |
7.1 1.5.1 一般治疗 |
7.1 1.5.2 抗缺血治疗 |
7.1 1.5.3 调脂治疗 |
7.1 1.5.4 β受体阻滞剂 |
7.1 1.5.5 硝酸酯类药物 |
7.1 1.5.6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7.1 2 冠心病合并甲状腺疾病 |
7.1 2. 1 概述 |
7.1 2. 2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7.1 2.2.1 |
7.1 2.2.2 诊断 |
7.1 2.2.3 治疗 |
7.1 2. 3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7.1 2.3.1 |
7.1 2.3.2 诊断 |
7.1 2.3.3 治疗 |
7.1 2.3.4 特殊情况管理推荐 |
7.1 3 冠心病合并风湿免疫疾病 |
7.1 3. 1 概述 |
7.1 4 冠心病合并外科手术 |
7.1 4. 1 概述 |
7.1 4. 2 药物选择 |
7.1 4.2.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2.2 他汀类药物 |
7.1 4.2.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7.1 4.2.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2.5 抗血小板药物 |
7.1 4.2.6 抗凝药物 |
7.1 4.2.7 钙通道阻滞剂 |
7.1 4.2.8 α2受体激动剂 |
7.1 4. 3 注意事项 |
7.1 4.3.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3.2 他汀类药物 |
7.1 4.3.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7.1 4.3.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3.5 抗血小板、抗凝药物 |
7.1 5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
7.1 5. 1 概述 |
7.1 5.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
7.1 5.1.1 冠心病诊断方法见本书相关章节。 |
7.1 5.1.2 外周动脉疾病诊断方法 (图7-11) |
7.1 5. 3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患者治疗 |
7.1 5.3.1 降低心血管风险的治疗 (表7-40) |
7.1 5.3.2 缓解症状的治疗 (表7-41) |
8 冠心病特殊类型 |
8.1 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病变 |
8.1.1 概述 |
8.1.2 临床诊断 |
8.1.2. 1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诊断 |
8.1.2. 2 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冠状动脉瘤分类 |
8.1.3. 1 阿司匹林 |
8.1.3. 2 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 |
8.1.3. 3 冠状动脉瘤的治疗主要采用抗凝及溶栓治疗。 |
8.1.3. 4 冠状动脉狭窄的治疗 |
8.1.3. 5 其他药物 |
8.1.4 预后及随访 |
8.2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所致冠心病 |
8.2.1 概述 |
8.2.2 筛查 |
8.2.3 诊断 |
8.2.4 调脂药物治疗 |
8.2.4. 1 调脂治疗原则FH目前尚不能在精准诊 |
8.2.4. 3 调脂药物治疗目标 |
8.2.4. 4 调脂药物种类及选择 (表8-2) |
8.2.4. 5 联合治疗 |
8.3 非粥样硬化性冠心病 |
8.3.1 冠状动脉痉挛 |
8.3.1. 1 概述 |
8.3.1.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2 冠状动脉肌桥 |
8.3.2. 1 概述 |
8.3.2.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3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
8.3.3. 1 概述 |
8.3.3. 2 药物治疗策略 |
9 冠心病相关中成药治疗 |
9.1 中医分型及用药 |
9.1.1 心血瘀阻 |
9.1.2 痰浊内阻 |
9.1.3 气滞血瘀 |
9.1.4 气虚血瘀 |
9.1.5 寒凝血瘀 |
9.1.6 瘀热互结 |
9.1.7 气阴两虚 |
9.1.8 心肾阳虚 |
9.1.9 心肾阴虚 |
9.2 中药的现代医学作用机制 |
9.2.1 抗血小板作用 |
9.2.3 改善冠状动脉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
9.2.4 抗氧化及炎性反应作用 |
9.2.5 改善冠心病患者精神焦虑及抑郁状态的作用 |
9.2.6 改善缺血性心律失常作用 |
1 0 冠心病常用药物用药小结 |
1 0.2 冠心病二级预防常用药物 |
1 0.3 冠心病介入围术期抗凝及溶栓治疗常用药物 |
1 0.4 冠心病合并其他疾病的用药 |
(4)误诊疾病数据库2004—2013年单病种误诊文献研究:急性心肌梗死(论文提纲范文)
1 疾病概述 |
1.1 发病情况 |
1.2 病因和发病机制 |
1.3 临床表现 |
1.4 临床分型 |
2 诊断标准 |
3 误诊文献研究 |
3.1 文献来源及误诊率分析 |
3.2 误诊范围 |
3.3 确诊手段 |
3.4 误诊后果 |
3.5 易误诊为AMI的疾病 |
4 误诊原因分析 |
4.1 经验不足而缺乏对该病的认识 |
4.2 未选择特异性检查项目 |
4.3 缺乏特异性症状体征 |
4.4 其他 |
5 防范误诊措施 |
5.1 提高对AMI临床表现的认识 |
5.2 详细询问病史,仔细体格检查 |
5.3 及时捕捉与AMI有关的临床征象 |
5.4 及时行心电图和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 |
5.5 合理应用特异性影像学检查 |
5.5.1 超声心动图: |
5.5.2 冠脉CT检查: |
5.5.3冠脉造影: |
5.6 注意鉴别诊断 |
5.6.1急性胃肠炎: |
5.6.2 主动脉夹层: |
5.6.3 不稳定型心绞痛: |
5.6.4 肺动脉栓塞: |
5.6.5 急性心包炎: |
5.6.6 急腹症: |
5.6.7 食管破裂: |
5.6.8 应激性心脏病: |
(5)老年异常Q波心电图改变148例(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7)急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选择 |
1.2 方法 |
1.3 仪器和设备 |
1.4 观察与随访 |
1.5 统计方法 |
第二章 结果 |
2.1 两组患者基本临床特征 |
2.2 急性期两组观察指标的比较 |
2.3 随访期观察指标的比较 |
2.4 急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治疗AMI并心源性休克的效果 |
第三章 讨论 |
3.1 老年AMI溶栓治疗的效果与局限性 |
3.2 老年AMI急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效果 |
3.3 老年AMI急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安全性 |
3.4 急诊支架置入术治疗老年AMI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效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A 典型病例 |
附录B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现状(综述) |
致谢 |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
(8)老年人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一般资料 |
一、一般资料: |
二、治疗: |
结 果 |
讨 论 |
(9)老年人非Q波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选择 |
1.2 方法 |
1.3 诊断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心绞痛病史的比较 |
2.2 易患因素的比较 |
2.3 Zung量表评分的比较 |
2.4 并发症的比较 |
2.5 近期和远期预后的比较 |
2.6 心肌酶达峰时间比较 |
3 讨论 |
(10)老年人非Q波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诊断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心绞痛病史的比较 |
2.2 易患因素的比较 |
2.3 并发糖尿病的比较 |
2.4 Zung量表评分的比较 |
2.5 并发症的比较 |
2.6 近期和远期预后的比较 |
2.7 心肌酶达峰时间比较 |
3 讨论 |
四、老年人非Q波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改变研究进展[J]. 孟祥芳. 系统医学, 2021(24)
- [2]基于机器学习的心电特征可解释性分析[D]. 沈阳.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3]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06)
- [4]误诊疾病数据库2004—2013年单病种误诊文献研究:急性心肌梗死[J]. 刘亚萍,余剑波. 临床误诊误治, 2016(07)
- [5]老年异常Q波心电图改变148例[J]. 何小红. 中国现代医生, 2012(05)
- [6]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分析[J]. 周青,高晓峰. 实用医技杂志, 2006(18)
- [7]急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研究[D]. 曾小燕. 青岛大学, 2004(06)
- [8]老年人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J]. 金志华,周培夫,范泉.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3(02)
- [9]老年人非Q波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J]. 陈有仁,邱汉婴. 中国急救医学, 2003(01)
- [10]老年人非Q波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J]. 陈有仁,邱汉婴. 广东医学, 2002(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