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办教育的发展与规范》书评(论文文献综述)
卢长智[1](2021)在《胡适自由主义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徐弛,黄冕[2](2021)在《我国教育制度创新研究的动态、热点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为梳理我国教育制度创新的发展脉络,研究借用CiteSpace对CNKI收录的723篇教育制度创新研究文章进行文献计量法和可视化分析,从文献数量、作者构成、机构分布、研究热点和演进趋势等维度来分析我国教育制度创新的发展动态、热点与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展望与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从发文作者来看,关注教育制度创新的研究者基数众多,但深耕该领域研究的作者较少,未能形成稳定的研究群体;从发文机构来分析,研究机构间头部效应明显,研究机构间缺乏关联性,学术交流合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制度创新的概念阐述、动力机制、创新模式、影响因素等方面,呈现出研究内容不断深化、研究范围逐渐拓宽、研究视角更加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基于此,作者提出做好理论研究深耕,把握制度创新规律,注重实证研究方法,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建议。
蔡雪玲[3](2021)在《美国营利性高校发展定位研究 ——以战略教育公司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高等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第三阶段教育,在人才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自2016年12月30日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实施细则》通知以来,民办高校面临重要选择,营利性民办高校成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新类型。以此为契机,梳理美国营利性高校发展定位的历史演进,并总结其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对我国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定位至关重要。为进一步说明美国营利性高校发展现状和定位,选取战略教育公司作为案例并从政府、市场和非正式制度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对营利性高校的政策、认证机构对案例公司的整体认证和专业认证是其所处的外部环境。战略教育公司参与利基市场的行为及其管理模式带有典型的企业特征。该公司关注社会责任、重视内部文化建设和外部形象塑造又发挥出非正式制度的效用。可见,战略教育公司在发展过程中的定位受多种因素影响。对比而言,我国民办高校处于分类登记过渡期,是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的起步阶段。通过对所选案例公司的分析发现其所处政策环境、所秉持的市场取向、所崇尚的非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的缄默性使其容易被忽略,而美国营利性高校对内崇尚公司使命、塑造员工认同感,对外重视宣传公益属性,正是对非正式制度的具体运用。如何结合政策环境、发挥市场作用、依托非正式制度来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的营利性民办高校,实现准确定位,是本文论述的重要问题。通过研究,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和教训。具体经验包括:政府引领营利性民办高校起步,推进制定连续配套的政策,做到科学监管;营利性民办高校自身优化资源配置,发掘并对准利基市场;重视非正式制度功效,寻求未来长远发展。同时,美国营利性高校发展过程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引以为戒:即防止政府监管陷入“一抓就死、一松就乱”的怪圈;警惕市场调节的盲目性,避免唯利是从的发展路径。
马佳琪[4](2020)在《影子教育教师的身份认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影子教育”也被称为“私人辅导”或“课外补习”,指的是对学术学科进行辅导,由一些辅导者为了经济收益提供,是主流学校教育的补充。本研究通过从培训机构教师的角度探讨影子教育,对影子教育教师的身份认同进行深层次地挖掘与分析,了解影子教育的多重身份认同,为规范机构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建议。本研究分为五部分。首先第一章描述了研究的背景,明确了研究的问题与意义。第二章基于文献研究,界定了影子教育、影子教育教师和教师身份认同的概念,并对国内外关于影子教育教师和教师身份认同的研究进行梳理,最后针对已有研究从研究对象、内容、方法和结果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反思。第三章介绍了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设计,展现了受访教师的招募过程和教师的基本信息,并对研究的伦理和可信度作了介绍。第四章对八位受访教师的身份认同和多种身份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进行逐一个案的分析。第五章综合分析影子教育教师身份认同的多重身份,并根据教师的身份认同协调和失调的不同状态,对身份认同的重叠和冲突进行讨论,并进一步找到产生不同认同关系的影响因素。第六章结论部分整理了研究的主要发现,针对研究发现和结论对当前影子教育的相关政策提出建议,并反思了研究的不足。
王玉瑶[5](2020)在《合肥地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人素质能力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校图书馆作为阅读推广活动的主要载体和组织者之一,阅读推广无疑是其天然使命。随着阅读推广活动在高校的相继开展,高校阅读推广人同时承担着阅读推广活动的组织、引导、实行者等多重身份,该身份也被人们渐渐了解,并且逐步走入了专家学者的视野。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队伍应当如何合理构成;高校阅读推广人在新的背景与挑战下应当具备哪些综合素养;怎样培养符合本校特色的阅读推广人,能更加贴合实际;怎样能使高校阅读推广人制度逐步完善;怎样优化阅读推广人培训课程体系,帮助其更加专业化等等,这些都应当引起专家学者的关注。所以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合肥地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人的素质能力培养展开相关调查和研究,以期为图书馆界完善阅读推广人能力素质,加强培养方案建设供一定的借鉴意义。首先本文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利用文献调查法对国内外阅读推广与阅读推广人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叙述,并对高校阅读推广人素质能力要求等基础概念进行界定。同时介绍了本文以“理论基础—实地调查—统计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基本线索的研究思路,并点名本文研究视角的创新之处。其次,利用问卷调查法对合肥地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人的素质能力培养进行调查与整理。同时选取了合肥地区高校图书馆对于阅读推广人培育较为重视的三所高校作为典型案例,深入分析与讨论。再结合前文问卷回收情况,分析出合肥地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人的素质能力培养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并出完善建议。最后,总结前文研究内容,并出不足之处,同时对今后相关方面的研究出展望。
张颖欣[6](2018)在《当代中国民间传统经典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末以来,我国民间开始兴起传统经典教育。无论城乡、不分职业,从儿童到耄耋老人,社会上掀起诵读学习传统经典、体验践行传统经典价值的热潮。旨在接续传统,重建道德秩序,探索全新教育模式,抵御现代性危机。由于发展迅速而且规模较大,部分学界人士将其称为“读经运动”。当代传统经典教育虽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陷入重重困境,引起各方争议。学界需对这一全国性的文化与教育事件给予充分重视,及时关照大众诉求、发现传统经典教育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找出成因、寻求进路,以使之成为当代中国新文化与教育事业的有益部分。从性质上来看,传统经典教育是通过教育手段和文化影响力而展开的大众道德教化途径之一。厘清传统经典教育的概念、界定对其进行研究的时空范畴,有利于清晰地分析本文的研究对象且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设性进路。在教育视域与历史视域下审视当代民间传统经典教育,我们可以发现当代这场声势浩大的民间教化并非空穴来风,其产生与发展反映出由当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自然生发出的时代诉求。当代民间传统经典教育经历了从酝酿,到试点,到迅猛推广,再到快速发展的过程。20世纪末以来,在国际儒学联合会支持下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东方道德研究所的王殿卿主持了“中华美德教育”项目;1995年赵朴初等九人在第八届全国政协会议上提交《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的提案,呼吁对传统经典教育采取保护性措施;王财贵自1994年开始在台湾地区尝试“儿童读经”。这些前期的酝酿为后来中国传统经典教育在民间复兴做好了准备。王财贵在积累一定“读经”教育经验后,在南怀瑾的帮助下迅速将他的“儿童读经”理念推广到国内20多个省市。受王财贵“读经”理念影响,1998年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其资助的希望小学发起“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受到校方与家长的积极支持。从此,针对儿童的中国传统经典教育以多种形式大规模地开展起来。其承载形式有课余的非营利性传统文本诵读,有民间营利性国学培训,也有专业封闭式纯读经教育活动,参与人员和相关机构数量也与日俱增。与儿童传统经典教育同时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的,还有发起于高校诸多学生社团组织的传统经典诵读与研学活动,这是当代成人层次传统经典教育的开始。1996年山东大学颜炳罡与其学生在山东大学内创办“明心国学社”,由此对在校师生持续十几年义务进行儒家经典教育,为传统经典教育走进民间培养了众多师资人才。在成人中开展的传统经典教育涉及面广泛,推进平稳。随着官方主导地位的逐渐确立、高校和科研机构逐渐成为中坚力量、现代书院成为德性教化重地、民间学会与教育机构积极担当、民间自发开展多渠道自组织教育等,社会各层面的传统经典教育陆续开展,其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在20余年的传统经典教育探索实践中,这场借助本土文化与理论资源开展的大众德性教化活动逐渐显现出其特有的优势:凝聚了民间与官方的力量、爱国人士的民族情怀和专业人士的多方努力,共同推动传统经典回归大众视野,全面彰显了当代中国的凝聚力;通过多样化的组织形式、老模式新呈现等教育方式的探索,吸引大量群众积极参与、形成广泛的大众基础。而且,经过20余年的各方努力和实践,传统经典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首先,在尊重自然尊重规律的秩序意识下树立社会道德秩序,打造和谐社会秩序基础。第二,在现代性漩涡中重建大众德性价值认同,试图将大众的价值判断标准拉出世俗的物质世界,转向对真善美精神世界的关注。第三,大众通过对传统文本的诵读认知,一方面丰富自身知识体系的建构,另一方面追求健全人格的养成,参与者个体的综合素质得到较好形塑。第四,为应对商品经济模式,“商业伦理”被作为一个新的理论生长点受到关注,不仅推动理论阐释,而且众多企业通过学习与践行传统文本进行了商业伦理的实践性探索。第五,随着传统经典文本在民间重获新生,本土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得到重视与重新深度发掘。当然,发端于民间的当代传统经典教育不同于近代以来历次官方推动的“读经”活动,大规模民间自发开展存在的盲目性也注定其探索历程中面临种种困境与争议。第一个方面,传统经典教育模式合理合法性困境与争议。一是传统中的经典教育模式理念与现代教育理念存在巨大差异,传统的读经方式如“背诵”受到现代教育学界的审视、质疑与批评;二是某些仿照传统的经典教育模式在当代社会合法性受到质疑,从第一个无任何办学资质的“孟母堂”组织儿童“在家上学”形式出现,到参与封闭式纯读经的“郑维生”出现困惑和成长问题,“现代私塾”这种缺乏行业规范标准、资质界定、审查机制和监管机制的办学模式其合法性一直在各方争论中。第二个方面,传统经典教育文本定位与甄选的困境与争议。传统经典文本在当代再次陷入冰火两重天的境遇:在相当大规模群体对传统经典文本报以极大热情的同时,自新文化运动以来延续的否定声音依然强劲。出人意料的是儒家蒙学读本《弟子规》竟在21世纪初短短几年内由无人知晓变为家喻户晓,也由此成为争议最大的单本。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关于《弟子规》的巨大争议均是通过网络平台展开;而学术期刊中对它的学术研究立场,基本都是基于现实分析的其积极作用的阐述与总结,质疑者寥寥。导致当代民间传统经典教育陷入诸多困境与引发争议的原因,深入分析来看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当代中国思想界文化立场对立,对传统经典文本认知异化、对大众诉求缺乏共情的理解,社会观念撕裂等导致了当代民间传统经典教育步调失衡;二是在当代民间传统统经典教育实际开展中教育方式与教育内容失范,“读什么”与“如何读”一直是困扰各界的难题,没有传统理论基础的当代中国家长也无从应对与辨别突然铺天盖地而来的各种国学培训;三是法律制度保障与保护不足,表现在对相关机构监管不力、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不力等方面。内容如此庞杂、问题如此复杂的当代民间传统经典教育,如何走向正规?如何合理利用传统理论资源?如何更好地形成积极的文化影响力?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民间德性教化体系?为了回应这些问题,探索传统经典教育的进路势在必行。当代民间传统经典教育路径的优化,需要根据其存在的现实困境与争议,在端正立场、敦促传统经典教育现代转型、建构传统经典教育内容体系、完善教育方式方法、建立健全法律制度与监督五个方面进行进路设计。第一,端正民间传统经典教育的基本立场。要建立适度的本土立场,树立自觉的文化立场。第二,敦促传统经典教育现代转型。要实现具有生命力的现代转型,当代民间传统经典教育须进行现代理念转化与传统经典教育范式创新。中国传统经典教育的现代转型,不仅是中华文化生命力的彰显,而且是文化时代性建构的实践。第三,建构民间传统接经典教育内容体系。首先,以原典为本时代为据进行传统经典甄选,树立困则思变、变中守常、求全保真的甄选原则,以此对传统经典文本进行选择或摘选,划分层次。其次,与时偕行地对传统文本进行现代诠释,既要强调传统文本的文字考据,又要加强诠释的现代语境意识,还要注重不同文化文本的对读;要和而不同兼容友善地对中国传统经典进行定位,既要明确中国传统主要理论资源——儒学经典在整个中国传统资源中的定位,也要确定中国传统理论资源在世界多元文化共处中的定位,还要明确传统经典在当代社会中的定位,并力求传统经典与民间信仰共筑。第四,完善当代民间传统经典教育方式、方法。一要大力打造传统经典的文化影响力,以文化人;二要建构传统经典教育课程体系;三要确立传统经典教育开展原则;四要修正传统经典教育方法,要做到适当导读、灵活背诵、分层教学、汇通诵读。第五,建立健全法律制度与监督。健全法律法规,完善新兴体制外办学模式的准入、审查等机制,还要加强针对未成年人的民间传统经典教育组织与活动的监管。总之,传统经典教育是当代道德教育资源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仅是人文教育中的传统资源,它不能代替知识技能教育、不能作为儿童教育的全部内容。同时,传统经典教育是一个民族与其全体民众共建情感系统的载体,是社会大众寻找精神与心灵家园的路径。当代传统经典教育虽然始发于民间,但其终点并非止于民间。民间基础是其得以生根的优良土壤,而培育成荫则需多方努力。经过20余年的民间传统经典教育探索,结合官方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支持,传统经典文本的诸多内容已被纳入体制内教育教材,传统经典教育渐渐由纯民间开展转向传统经典教育体制化。这是很多体制内学者一直呼吁的局面,即由国家通过相应法规制度保障传统经典教育在体制学校内,凝聚各领域专家学者智慧,集合各职能部门力量,统一协调,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中国传统经典教育。但这并非意味着民间传统经典教育的结束,作为体制教育的补充,它仍可在个人人格塑造、当代大众文化形成、社会道德秩序建立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戴美玲[7](2018)在《传承与创新:文化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书院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书院是中国独特且具有完备制度的文化教育组织。虽然中国书院并非自孔子时代就产生,但其文化精神在中国历史上却可以一直追溯到孔子时代,并且在其产生以后的一千年历史上,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思想与实践中做出传承与创新,是中国宝贵的传统文化资源。现代化的研究被认为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重点所在,文化现代化又被认为是现代化中涉及面最广、最为复杂、最为深层的变迁过程。本文在文化现代化视野下,对中国书院这一富含中国文化元素和文化基因的载体进行分析,帮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教育组织在悠久的中国历史中的延续与更新,在传承与创新之间的理论与实践,了解中国书院现代化与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从而寻求对中国现代化与未来发展以些许启示。本文将中国书院的文化传统,近代中国书院的改革,现代中国书院的变迁与转型,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的追赶与超越、特点与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等论题置于文化现代化视野之下,重点在于分析中国书院在不同时代不断形成的文化传统,面对外来文化冲击时的回应与更新以及当代书院现代化的最新发展,以此观察文化现代化特性下中国书院传统、历史直至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本文将“传统”与“现代”作为一组相互参照的概念,认为中国书院作为文化教育组织形态,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以儒家文化为主体,是中国文化现代化从启蒙到不断更新转型,吸收包容的集中体现,具有鲜明文化进程中的传承与创新的传统。本文运用中国现代化的解释框架,认为在文化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书院由“传统”转化到“现代”,反映了中国文化的近现代化过程。回顾近现代化的社会大变局,最为突出的表征就是西学东渐的文化冲击,中国文化的更新与重构。虽然在此前的中国历史文化中,中外文化的交流对话一直都在进行之中,在理性思考与借鉴中,中国书院的文化交融也有丰硕成果。明清时期真正开始了全球格局下的文化碰撞,在鸦片战争的坚船利炮之下,中国文化主体自信受到冲击。以中国书院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发挥了富有包容性和维新性特点,在中外文化交流的逆境中不断寻求变革,探索中国文化的新生与重构。近代以来,文化在西化与现代化之间的摇摆不定甚至出现全盘西化的主张,中国书院进行了整体性的改制,仍然以中国文化符号的形式作为中国文化精神载体存在与坚守。虽然改制以后的中国书院依然没有完成近代文化转型,但是为中国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尝试性的探索与实践。本文围绕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中“传统和现代”、“西方与中国”之间的主线,重点以当代的中国书院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中国书院当代的复兴可以作为文化现代化最新的表征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在八十年代以后,随着现代化乃至后现代议题的再度深入,中国当代书院再度兴起。本文梳理当代书院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的历程,发现其中从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到民间社会的热潮,再到官方的肯定,当代书院呈现出多元主体共同促进,注重文化传承与转化等诸多书院现代化转型的特点,同时也存在诸多的问题。本文以现代书院的代表——厦门赏筜书院为例,重点分析了现代化书院的国学活动、运营管理体制、现代化的特色进而再深入思考当代书院现代化的发展。最后,在全球化的时代形势与背景下,在民族现代化与文化自信的进程中,思考当代的中国书院如何与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如何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中国书院如何在现代社会真正成为当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与现代转化的象征,同时对于当代中国文化、社会、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予以更多的思考。本文可以说在大量历史梳理、当代的实践调研、访谈和思考的基础上,通过中国书院文化的“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古今中西的对比分析,首次系统的运用文化现代化的相关理论对中国书院进行学术研究的长篇论文。本文的论文选题和研究方法有一定的开创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同时具有较强的社会价值与现实意义,期待通过中国书院的研究对于正在进行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各方面实践以理论的启示与实践的指导。
曾建辉[8](2018)在《民国出版评论研究》文中提出出版评论是出版业的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部分,是随着近现代新式出版技术的进步和出版业态的产生而出现的。民国是出版评论的发展繁荣期。西方科技的引进,以机械化、电气化为主要特征的先进的工艺技术代替了传统的印刷术,具有速度快、版料省、数量多、成本低、质量高等明显优势。官书局、教会书馆、民办印刷所等传播机构并起,特别是民营印刷企业的崛起与兴盛,互相之间为争夺市场和利润展开激烈的竞争,使出版业具有了浓重的产业化色彩。大中小书局、书馆、书店林立,各自有其读者对象,各自有目标和信念,各有其出版方针和出版方向,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征逐奔竞,复杂而紊乱。整个出版业呈高速发展态势,出版物的种类和数量都在不断扩大。同时,政局不稳,军阀割据,出版法规朝令夕改,漏洞百出,令出版从业者无所适从;出版行业市场化、商业化不断加深,盗版、翻印、淫书泛滥等出版乱象甚嚣尘上。这种繁芜的出版现实不但为出版评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且构建起了新兴知识分子发表独立言论,探讨出版话题的公共平台。他们纷纷从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文艺学、经济学、教育学等角度,针对出版业出现的现象、问题、优点、缺陷、发展趋势等进行评判和议论。这些围绕出版活动展开的评论,具有问题意识,关注出版现实,视野开阔,基于出版又不止于出版,大大扩充了传统以出版物评论为主的出版评论的包容量、拓展了出版评论的覆盖面,推动着出版评论走向独立、自觉、理性和成熟。民国时期的出版评论实践,不仅是呈现了二十世纪前半期出版评论的历史发展演变,而且不同主体出版评论活动的具体运作展示了民国出版业的鲜活面貌和主要特征,组成了现代出版文化的一幅精彩画卷。本论文力图以文本资料为基础,以传播学相关理论构建框架,全面客观地对民国时期出版评论进行考察和分析。论文由六部分组成。绪论中阐述了民国出版评论研究的缘由和意义,梳理和检视了民国出版评论研究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一些不足,界定和厘清了论文所涉及的主要概念,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内容结构安排。第一章从纵向的维度考察了民国出版评论的历史演变,将民国时期的出版评论分为形成期(1912-1918)、发展期(1919-1937)、转折期(1938-1945)、异化期(1946-1949)四个阶段,对民国出版评论的发展变化做一个宏观的历时性的呈现;第二章是民国出版评论的主体、载体和文体。这是传播过程中的主体和渠道因素,也是出版评论的外在形式要素。具体分析民国出版评论的不同职业或文化身份的作者群体及其特征,对出版评论载体和作为一种特殊载体形式的文体也进行了论述,反映出出版评论作为一种评论文体呈现出的多元丰富性;第三章、第四章分别从出版外生态、出版内生态视角对民国出版评论的主题和内容进行分析和论述。主要包括对出版自由的讨论、对出版业发展的监督或建议、对出版失范现象的批评、对出版物的评论和对出版业务工作的评论等;第五章分析民国出版评论的效果和影响。这是传播过程中的效果层面,论述出版评论对出版机构的内容生产创新、出版外部管理制度的调整、出版文化观的形塑等方面短期或长期的冲击及影响。结语用嵌入理论统筹贯穿整个民国出版评论的研究,关注民国时期出版评论作为出版业的一种脱嵌力量与政治、经济、文化、读者之间的复杂关联,以及重塑评论的标准与批评规范对出版评论发展的重要意义。
白亚辉[9](2018)在《南天兴学—云南私立五华文理学院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私立五华文理学院是创办于民国时期的一所边疆学府,其址位于云南省会昆明。抗日战争结束后,诸多在战时内迁至昆明的教育科研机构先后北返,一方面,造成昆明地区的文化教育发展水平急剧下降;另一方面,许多当时的高中毕业生也面临着升学的困难。为解决此种困局,一批地方文化名流积极倡议并努力创办一所大学,私立五华文理学院因此应运而生。本文以私立五华文理学院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档案史料,进行系列探讨。首先分析学院办学背景,尤以于氏兄弟及地方各界的支持态度为重点。其次对具体的办学活动进行梳理,从筹资、招考、系科设置、学校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再次对办学特色进行介绍,如边疆学科的设置及校园文化的建设等。最后总结整个办学活动的成败得失,既肯定其在近代云南教育史上所做的贡献,也探讨办学的局限和不足之处,以期对当今民办大学提供一些有意的启示。作为由本省人士开办的一所私立民办大学,其艰难的办学活动,凝结着一代地方名流为促进本省文教事业发展所耗费的心血。学院坚持立足边疆,以复兴本省文化为己任,在培养学生、研究学术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虽然办学历程短暂,办学过程中也存在诸多局限,但却在近代云南教育史上留下了一定影响,其对边疆教育事业所做的各种探索和实践,时至今日,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刘风明[10](2017)在《影响我国民办教育机构上市的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城乡居民对教育需求的差异化与多样化,我国民办教育机构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形成了从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从非学历教育至学历教育的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的民办教育体系。在这样良好的机遇和环境下,我国民办教育机构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资金缺乏问题正严重制约其规模的继续扩大及教学品质的进一步提升。上市作为一种高效的融资方式,其他行业发展较好的机构普遍采用,但遗憾的是,我国民办教育机构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融资的并不多。鉴于这种现状,本文采用科学的方法客观地分析了影响我国民办教育机构上市融资的因素,并有针对性地给出了促进我国民办教育机构上市的对策建议。首先,本文对相关概念及国内外学者对教育投资的意义、教育融资方式、教育行业的营利性及融资风险这几个有关民办教育机构上市的关键性问题研究进行了梳理,为本文开展后续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其次,本文对国内外民办教育机构上市状况进行了研究,是研究我国民办教育机构上市影响因素问题的前提。之后,本文对我国民办教育机构上市融资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定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又用SEM、AHP、DEMATEL、ISM四种模型对我国民办教育机构上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由表及里,由浅到深,由表象到实质层层递进的定量分析:通过SEM方法,对影响因素与上市的相关性做了研究分析,从而找到相关性最大的影响因素;通过AHP方法,对影响因素之间的两两重要性做出比较,经过一系列计算,得出各影响因素的影响权重,从而找到权重最高的关键影响因素;通过DEMATEL方法,对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及影响强度做了分析,从而找到影响强度及作用最大的关键影响因素;通过ISM方法,直观而清晰地分析出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逻辑关系,并对影响因素由浅到深,由表象到实质进行分层,从而找到处在级别层次最高的实质性关键影响因素。最后,本文针对我国民办教育机构上市的关键影响因素,结合我国民办教育机构上市的上市现状,借鉴美国私立教育机构上市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扩大民办教育机构的办学规模、提高民办教育机构的办学质量、完善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等促进我国民办教育机构上市的相关对策。
二、《民办教育的发展与规范》书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民办教育的发展与规范》书评(论文提纲范文)
(2)我国教育制度创新研究的动态、热点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
2 教育制度创新研究的基本情况 |
2.1 研究文献的时间分布 |
2.2 研究文献的机构分布 |
2.3 研究文献作者分析 |
3 教育制度创新的知识图谱分析 |
3.1 教育制度创新研究的关键词共现分析 |
3.2 教育制度创新研究时区图谱 |
4 教育制度创新研究的热点主题 |
4.1 教育制度创新的概念阐述 |
4.2 教育制度创新的动力机制 |
4.3 教育制度创新的模式 |
4.4 教育制度创新的影响因素 |
5 研究述评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与建议 |
第一,做好理论研究深耕,把握制度创新规律。 |
第二,注重实证研究方法,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
(3)美国营利性高校发展定位研究 ——以战略教育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理论基础 |
(一)定位理论 |
(二)利基营销理论 |
(三)非正式制度理论 |
四、核心概念 |
(一)营利性民办高校 |
(二)营利性高校 |
五、文献综述 |
(一)国内相关研究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三)研究述评 |
六、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比较研究法 |
(三)案例分析法 |
七、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美国营利性高校发展定位的历史演进 |
一、20 世纪中叶之前:私营商学院 |
(一)以家族式经营 |
(二)填补空白市场 |
二、20 世纪中叶到2010 年: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
(一)寻求机构认证,获取联邦资助 |
(二)关注教学质量,提高办学层次 |
(三)立足教育市场,拓宽专业领域 |
三、2010 年之后:公益性公司 |
(一)政府政策规约,办学资金牵制 |
(二)定位公益公司,避免直接竞争 |
(三)借非正式制度,宣传公益属性 |
第三章 战略教育公司的发展定位分析 |
一、适应外部监管 |
(一)政府监管 |
(二)认证约束 |
二、参与利基市场 |
(一)公司型管理 |
(二)竞争性环境 |
三、借力非正式制度 |
(一)关注社会责任 |
(二)建设内部文化 |
(三)重塑外部形象 |
第四章 美国营利性高校发展定位的经验和教训 |
一、美国营利性高校发展定位的经验 |
(一)政府科学监管,推进政策制定 |
(二)对接利基市场,优化资源配置 |
(三)以非正式制度,寻求未来发展 |
二、美国营利性高校发展定位的教训 |
(一)警惕政府监管陷入“怪圈” |
(二)避免唯利是从的发展取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影子教育教师的身份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一)影子教育的蓬勃发展 |
(二)教师的重要性 |
(三)教师身份认同的重要价值 |
二、研究的问题与意义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文献搜集过程 |
二、概念界定 |
(一)影子教育 |
(二)影子教育教师 |
(三)教师身份认同 |
三、影子教育教师的身份研究 |
(一)外部视角下的多重教师身份 |
(二)教师视角下的教师身份困境 |
四、教师身份认同的研究 |
(一)身份认同理论的发展 |
(二)身份认同的多重性 |
(三)身份认同影响因素 |
五、已有研究的总结与反思 |
(一)总结 |
(二)反思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
一、理论基础 |
(一)社会文化理论 |
(二)社会文化语言学视角 |
二、研究方法 |
(一)访谈法 |
(二)内容分析法 |
三、资料收集 |
(一)参与者的招募 |
(二)资料的获取 |
四、资料分析 |
(一)一级编码 |
(二)二级编码 |
五、研究的伦理和可信度 |
(一)研究伦理 |
(二)研究的可信度 |
六、研究过程 |
第四章 影子教育教师身份认同的个案分析 |
一、Q老师的身份认同 |
(一)多重的身份认同 |
(二)多重身份的认同协调 |
(三)多重身份认同协调的影响因素 |
二、Y老师的身份认同 |
(一)多重的身份认同 |
(二)多重身份认同失调 |
(三)多重身份认同失调的影响因素 |
三、N老师的身份认同 |
(一)多重的身份认同 |
(二)多重身份认同协调 |
(三)多重身份认同协调的影响因素 |
四、L老师的身份认同 |
(一)多重的身份认同 |
(二)多重身份认同失调 |
(三)多重身份认同失调的影响因素 |
五、G老师的身份认同 |
(一)多重的身份认同 |
(二)多重身份认同失调 |
(三)多重身份认同失调的影响因素 |
六、H老师的身份认同 |
(一)多重的身份认同 |
(二)多重身份认同协调 |
(三)多重身份认同协调的影响因素 |
七、T老师的身份认同 |
(一)多重的身份认同 |
(二)多重身份认同协调 |
(三)多重身份认同协调的影响因素 |
八、Z老师的身份认同 |
(一)多重的身份认同 |
(二)多重身份认同协调 |
(三)多重身份认同协调的影响因素 |
九、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影子教育教师身份认同的综合分析 |
一、影子教育教师的多重身份认同 |
(一)教育者的身份 |
(二)服务者的身份 |
(三)雇员的身份 |
(四)营销者的身份 |
(五)其他的身份 |
二、影子教育教师的多重身份认同关系 |
(一)教育者和营销者的认同重叠 |
(二)教育者和雇员的不同认同关系 |
(三)教育者和服务者的不同认同关系 |
(四)其他身份的认同关系 |
三、影子教育教师多重身份认同状态的影响因素 |
(一)工作动机 |
(二)教育理念 |
(三)工作内容 |
(四)个人经验 |
(五)其他因素 |
(六)综合影响 |
四、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建议与反思 |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
(一)影子教育教师的多重身份认同 |
(二)影子教育教师的多重身份认同关系 |
(三)影子教育教师多重身份认同状态的影响因素 |
二、研究建议 |
三、反思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期刊论文 |
(一)英文部分 |
(二)中文部分 |
三、学位论文 |
四、其他资源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知情同意书 |
致谢 |
(5)合肥地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人素质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发展趋势 |
1.3.1 国外发展趋势 |
1.3.2 国内发展趋势 |
1.4 主要概念界定 |
1.4.1 阅读推广人 |
1.4.2 高校阅读推广人素质能力要求 |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1.6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合肥地区高校阅读推广人素质能力培养的调查 |
2.1 调查设计 |
2.1.1 调查对象 |
2.1.2 调查方法 |
2.1.3 问卷设计 |
2.2 阅读推广人人口学与工作基本情况统计 |
2.2.1 阅读推广人人口学基本情况统计 |
2.2.2 阅读推广人工作基本情况统计 |
2.3 阅读推广人素质能力情况统计 |
2.3.1 阅读推广人素质能力评价问卷信度与项目分析 |
2.3.2 阅读推广人素质能力评价统计 |
2.4 培养单位管理现状与培养情况统计 |
2.4.1 部门设立与管理制度现状统计 |
2.4.2 阅读推广系列活动与获奖情况统计 |
2.4.3 参与国内外以及馆内培训统计 |
2.4.4 培养形式与内容统计 |
第三章 合肥地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人素质能力培养典型案例调查与分析 |
3.1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 |
3.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 |
3.3 安徽大学图书馆 |
第四章 合肥地区高校阅读推广人素质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1 阅读推广人队伍结构失衡 |
4.2 阅读推广人综合素养有待高 |
4.3 未设立单独部门统一管理 |
4.4 培训频率低与形式内容单一 |
第五章 完善合肥地区高校阅读推广人素质能力培养的建议 |
5.1 完善阅读推广人队伍结构 |
5.2 高阅读推广人综合素养 |
5.3 设立阅读推广部门 |
5.4 高培训频率和丰富培训形式内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合肥地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人素质能力培养情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6)当代中国民间传统经典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当代民间传统经典教育概念界定与实践基础 |
一 当代民间传统经典教育概念界定 |
(一) 相关概念阐述与界定 |
(二) 研究范畴界定 |
二 当代民间传统经典教育的实践基础 |
(一) 教育视域中的理论基础 |
(二) 历史视域中的现实基础 |
第二章 当代民间传统经典教育的发展与社会影响 |
一 当代民间传统经典教育的发展 |
(一) 儿童读经开启当代民间传统经典教育 |
(二) 多元社会化方式深化当代民间传统经典教育 |
二 当代民间传统经典教育的社会影响 |
(一) 彰显本土资源情感优势 |
(二) 重建传统经典当代价值 |
第三章 当代民间传统经典教育的困境及其成因 |
一 当代民间传统经典教育发展中的困境 |
(一) 传统经典教育模式合理合法性困境与争议 |
(二) 传统经典教育文本定位与甄选困境与争议 |
二 当代民间传统经典教育困境的成因 |
(一) 文化立场成因分析 |
(二) 本体成因分析 |
(三) 外在成因分析 |
第四章 当代民间传统经典教育优化路径 |
一 端正民间传统经典教育基本立场 |
(一) 适当的本土立场 |
(二) 自觉的文化立场 |
二 敦促传统经典教育现代转型 |
(一) 实现传统经典教育的理念转化 |
(二) 实现传统经典教育的范式创新 |
三 构建民间传统经典教育内容体系 |
(一) 原典为本时代为据的传统经典甄选 |
(二) 与时偕行生生不息的传统经典现代诠释 |
(三) 和而不同兼容友善的传统经典当代定位 |
四 完善民间传统经典教育方式方法 |
(一) 打造传统经典的文化影响力 |
(二) 构建传统经典教育课程体系 |
(三) 确立传统经典教育实施原则 |
(四) 修正传统经典教育方式方法 |
五 建立健全法律制度与监督 |
(一)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 |
(二) 建设体制外办学的相关制度 |
(三) 加强民间教育活动与组织的监管措施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传承与创新:文化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书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分析路径 |
一、相关论题研究现况 |
二、分析路径 |
第三节 理论框架与核心概念界定 |
一、理论框架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一、文献梳理与文本解读 |
二、理论梳理与理论探索 |
三、田野调查与个案分析 |
第二章 传承与创新:中国书院的文化传统 |
第一节 书院文化传统的萌动 |
一、书院是对私学传统的传承与发展 |
二、书院最初的形态与功能 |
三、书院文化萌动中的交流、融合与转向 |
第二节 书院文化传统的生成 |
一、书院文化正式兴起的背景 |
二、书院运行规制的形成与创新 |
三、书院文化精神的巩固与推广 |
第三节 书院文化传统的兴盛与流变 |
一、近代化中国何时开始: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准备 |
二、书院的兴盛与流变:未完成的近代文化转型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冲击与适应:近代中国书院的现代化 |
第一节 文化冲击下的中国书院改革 |
一、文化现代化起步的前奏:知识进步与西学东渐时期的书院 |
二、文化现代化起步:鸦片战争前后思想的进步与书院改革 |
第二节 文化冲击下的适应:中国书院改制 |
一、维新变法与书院改革的探索 |
二、文化制度的进步与转型:书院改制与科举废除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变迁与转型:现代中国书院的现代化 |
第一节 书院现代化变迁的背景:五四前后的中国文化现代化 |
一、传统的变迁:从“中体西用”到“西化” |
二、现代化的启蒙:关于“中国本位”与“全盘西化”的论争 |
三、思想的进步:五四前后中国现代化思想启蒙的演变 |
第二节 “国学”兴起与载体的最初探索 |
一、“国学”的兴起与争论 |
二、“国学”实践载体的最初探索 |
第三节 中国书院现代化转型的探索 |
一、书院现代化转型的探讨 |
二、书院现代化转型的实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传统的复兴: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的发展 |
第一节 文化现代化下当代中国书院发展的背景 |
一、全球文化现代化下的中国文化与“国学”的发展 |
二、传统文化现代化下的中国书院的转型延续 |
第二节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的历史分期 |
一、1949-1977年间计划时期的中国书院 |
二、1978-2001年间改革时期的中国书院 |
三、2002-2007年间追赶时期的中国书院 |
四、2008-2017年间飞跃时期的中国书院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的新特点与新问题 |
第一节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建设的特点 |
一、多重主体、多种力量参与到当代书院建设之中 |
二、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的发展新模式 |
第二节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
一、功能、目标如何定位 |
二、机制、体制如何创新 |
三、建筑、环境如何再造 |
四、教育内容、方式如何施行 |
五、书院团体的联盟化如何发展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的传承与创新—以厦门筼筜书院为例 |
第一节 厦门筼筜书院的概况 |
一、筼筜书院的创院历程 |
二、筼筜书院的文化传承与时代思考 |
三、筼筜书院的环境再造与建筑创新 |
第二节 厦门筼筜书院的日常国学实践活动 |
一、讲学:全面尝试力求经典的国学课程 |
二、礼乐:丰富多彩力求修身的国艺教习 |
三、活动:形式多样力求底蕴的文化活动 |
四、出版:努力恢复力求提升的文库出版 |
第三节 厦门筼筜书院的现代化运营与管理 |
一、学生管理 |
二、课程与师资管理 |
三、“学田”与产业化的经营 |
四、宣传推广的平台 |
第四节 厦门筼筜书院现代化的特色与问题 |
一、现代化的功能定位 |
二、高校的合作与联动 |
三、参与地区书院建设 |
四、当前所面对的问题与选择 |
第五节 当代新型书院现代化发展再思考 |
一、坚持以国学经典教育为中心 |
二、设置适合现代人需求的课程 |
三、争取多方面力量联合办学 |
四、加强书院之间的交流互动 |
五、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建设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思考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一、史料集 |
二、研究着作 |
三、研究论文 |
四、其他资料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民国出版评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民国出版评论研究现状 |
第三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与甄别 |
一、概念界定: 出版评论及其特征 |
二、概念甄别: 出版评论与出版理论、图书评论及其他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及内容结构安排 |
一、论文的研究方法 |
二、论文的创新之处 |
三、论文的内容结构安排 |
第一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近代新式出版业的发展和出版评论的孕育 |
一、近代新式出版事业的崭新格局 |
二、出版评论的孕育与初步实践 |
第二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形成期(1912-1918) |
一、五四运动前民国出版业的发展变革 |
二、出版评论的文体自觉与定型 |
第三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发展期(1919-1936) |
一、民国出版业步入黄金时代 |
二、发展期民国出版评论的表征 |
第四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转折期(1937-1945) |
一、抗战时期出版业的艰难前行 |
二、抗战时期出版评论的“非常态”发展 |
第五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异化期(1946-1949) |
一、出版业的复苏、磨难与孳新 |
二、走向异化的出版评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主体、载体和文体 |
第一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主体 |
一、普通读者评论主体 |
二、出版从业者评论主体 |
三、文人学者评论主体 |
四、官方背景管理者的评论主体 |
第二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载体 |
一、多元与集中: 民国出版评论载体的类型特征 |
二、规制与催化: 载体对出版评论的影响分析 |
第三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文体 |
一、新闻体 |
二、论文体 |
三、杂感体 |
四、文艺体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主题与内容:基于出版外生态的视角 |
第一节 关于出版自由的学理讨论 |
第二节 对出版业的认知、监督和建议 |
一、对出版业认知的逐步深入 |
二、对书价问题的高度关注 |
三、对纸荒困境的专业探讨 |
四、对读书会现象的深入评议 |
第三节 对出版失范现象的批评 |
一、出版投机化的问题 |
二、盗版翻印的问题 |
三、淫书出版的问题 |
四、出版愆期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主题与内容:基于出版内生态的视角 |
第一节 对民国时期出版物的评论 |
一、关于教科书出版 |
二、关于大众通俗出版物出版 |
三、关于童书出版 |
第二节 对出版工作业务的评论 |
一、反映出版工作的甘苦 |
二、呈现出版商与着作者的纠葛 |
三、审视书业广告的运筹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效果及影响 |
第一节 出版评论引发出版机构内容生产的革新 |
第二节 出版评论推动外部管理制度的变化 |
一、出版评论与出版法制化 |
二、出版评论与出版物检查法令 |
第三节 出版评论促进出版文化观的形塑 |
一、建立正确的出版物价值取向 |
二、树立高尚的出版职业道德观 |
三、确立出版评论的批评规范 |
本章小结 |
结语: 脱嵌·协商·重塑 |
参考文献 |
附录: 民国年度出版评论目录 |
攻读博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南天兴学—云南私立五华文理学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选题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 近代中国民办私立大学的研究 |
(二) 关于私立五华文理学院研究 |
三、研究思路及重难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重点及难点 |
四、论文的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
(一) 创新点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办学缘起及沿革 |
第一节 学院办学缘起 |
一、近代云南的高等教育 |
二、学院兴办的背景 |
三、于氏兄弟的舍产办学 |
四、各界人士的积极响应 |
第二节 学院的沿革 |
一、五华学院成立 |
二、学院的发展 |
三、办学结束 |
第二章 办学活动 |
第一节 校务管理及组织机构 |
一、董事会 |
二、组织机构 |
三、五联会 |
第二节 筹资兴学与招生考试 |
一、经费来源 |
二、经费管理及使用 |
三、招生考试 |
第三节 系科设置与教学管理 |
一、系科种类齐全,文科特色明显 |
二、设立《教室日志》,严格教学考核 |
第三章 办学特色 |
第一节 聘任名师,保证教学质量 |
一、聘请大师学者,提高教学质量 |
二、文理相互兼修,培养通识能力 |
第二节 融入地域,立足云南本土 |
一、推进文理研究,成立“两所一会” |
二、结合云南特点,设立“边疆学系” |
三、创办《五华》月刊,研究文史教育 |
第三节 开展活动,建设校园文化 |
一、学术活动众多,文化氛围浓厚 |
二、师生活动多样,校园生活多彩 |
第四章 办学评价及启示 |
第一节 地位及贡献 |
一、致力发展教育,弥补教育空缺 |
二、坚持学术自由,培养民主风气 |
三、立足云南本省,促进文理研究 |
第二节 局限及原因分析 |
一、办学局限 |
二、原因分析 |
第三节 现实启示 |
一、充足的资金来源是基础 |
二、明确的办学宗旨是条件 |
三、稳定的师资队伍是保障 |
四、国家的政策支持是前提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影响我国民办教育机构上市的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目的和方法 |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政策及重要问题研究 |
2.1 相关概念 |
2.1.1 民办教育的含义及分类 |
2.1.2 上市的主要方式 |
2.1.3 境内上市的主要条件 |
2.1.4 境外上市的主要条件 |
2.1.5 不同区域上市的优缺点 |
2.1.6 相关法律法规 |
2.2 民办教育上市涉及重要问题研究 |
2.2.1 对教育营利性问题的研究 |
2.2.2 对教育投资意义的研究 |
2.2.3 对教育融资方式的研究 |
2.2.4 对上市融资风险的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外民办教育机构上市状况 |
3.1 国外私立教育机构上市状况 |
3.1.1 美国私立教育机构上市状况 |
3.1.2 美国私立教育机构上市经验 |
3.2 国内民办教育机构上市状况 |
3.2.1 民办教育机构上市优势 |
3.2.2 上市主要障碍正逐步消除 |
3.2.3 我国民办教育机构上市方式 |
3.2.4 我国民办教育机构上市业绩表现 |
3.2.5 我国民办教育机构上市主要问题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民办教育机构上市影响因素分析 |
4.1 上市直接影响因素分析 |
4.1.1 上市意愿的影响 |
4.1.2 财务状况的影响 |
4.1.3 境内上市受法律法规影响 |
4.1.4 境外上市有风险 |
4.2 上市内部间接影响因素分析 |
4.2.1 产权不清 |
4.2.2 办学质量有待提升 |
4.2.3 办学成本高 |
4.2.4 内部管理有待改善 |
4.3 上市外部间接影响因素分析 |
4.3.1 民办教育机构融资困难 |
4.3.2 公办教育机构的不平等竞争 |
4.3.3 缺乏有效民办教育机构上市保障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SEM、AHP、DEMATEL和ISM上市影响因素分析 |
5.1 影响因素调查及确认 |
5.1.1 影响因素问卷调查 |
5.1.2 样本分布情况统计 |
5.2 影响因素量表信度和效度分析 |
5.2.1 直接影响因素量表信度和效度分析 |
5.2.2 内部间接影响因素量表信度和效度分析 |
5.2.3 外部间接影响因素量表信度和效度分析 |
5.3 基于SEM结构方程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1 SEM结构方程模型的原理 |
5.3.2 SEM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 |
5.4 基于AHP的影响因素权重分析 |
5.4.1 AHP分析的方法与步骤 |
5.4.2 构建层次结构模型 |
5.4.3 构建影响因素判断矩阵 |
5.4.4 确认各影响因素权重 |
5.4.5 影响因素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 |
5.4.6 影响因素的权重分析 |
5.5 基于DEMATEL的影响因素强度分析 |
5.5.1 DEMATEL方法应用步骤 |
5.5.2 影响因素两两相关性调查 |
5.5.3 确定因素直接影响矩阵并对其标准化 |
5.5.4 因素综合影响矩阵表达 |
5.5.5 影响因素的强度分析 |
5.6 基于ISM的影响因素层次分析 |
5.6.1 解释结构模型 |
5.6.2 建立影响因素二元关系集合及有向图 |
5.6.3 影响因素ISM矩阵表达 |
5.6.4 影响因素解释结构模型区域与级位划分 |
5.6.5 影响因素解释结构模型的建立 |
5.6.6 影响因素的层次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促进我国民办教育机构上市的对策建议 |
6.1 促进我国民办教育机构上市的对策建议 |
6.1.1 扩大民办教育机构的办学规模 |
6.1.2 提高民办教育机构的办学质量 |
6.1.3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6.1.4 建立民办教育机构上市的保障机制 |
6.2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攻读学位其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 影响因素调查问题卷 |
附录C 专家评分表1 |
附录D 专家评分表2 |
附录E 影响因素因果分析标准矩阵计算过程 |
附录F 解释结构模型可达矩阵的计算过程 |
四、《民办教育的发展与规范》书评(论文参考文献)
- [1]胡适自由主义教育思想研究[D]. 卢长智. 上海师范大学, 2021
- [2]我国教育制度创新研究的动态、热点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 徐弛,黄冕.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1(05)
- [3]美国营利性高校发展定位研究 ——以战略教育公司为例[D]. 蔡雪玲.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1)
- [4]影子教育教师的身份认同研究[D]. 马佳琪.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5]合肥地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人素质能力培养研究[D]. 王玉瑶. 安徽大学, 2020(07)
- [6]当代中国民间传统经典教育研究[D]. 张颖欣. 山东大学, 2018(09)
- [7]传承与创新:文化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书院研究[D]. 戴美玲. 厦门大学, 2018(12)
- [8]民国出版评论研究[D]. 曾建辉. 华中师范大学, 2018
- [9]南天兴学—云南私立五华文理学院研究[D]. 白亚辉. 云南大学, 2018(01)
- [10]影响我国民办教育机构上市的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D]. 刘风明. 昆明理工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