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梁梦宇[1](2021)在《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并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2017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明确提出:“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在此背景下,如何在处理效率与公平问题上更加重视公平,如何将乡村置于与城镇同等战略地位,如何客观测度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并认识其影响因素等,都成为新时代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基于此,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为指导,以西方发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实践经验为借鉴,结合新时代中国现实国情,面对已经发生转化的社会主要矛盾、以协调城乡生产力水平为目标,探索“重塑新型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首先,解析城乡融合发展蕴含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本文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城乡关系发展历程,借此把握城乡发展规律及城乡发展的阶段合理性,探寻城乡融合发展蕴含的内在逻辑,界定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内涵,总结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特点、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价值目标体系等,为新时代推进城乡全面融合发展指明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城乡融合是我国生产力水平提升到一定高度对城乡关系发展演变提出的新要求;并且,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城乡发展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不论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城乡兼顾”乃至“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及固化”,还是改革开放以后的“城乡经济社会互动发展”,新世纪以来的“城乡统筹发展”、新时代的“城乡全面融合发展”,都是对走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道路的探索。这些阶段性演变背后体现的是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其中,生产力的发展可以奠定城乡关系发展演变的物质基础;反过来,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建立健全,会推动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基于此,新时代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需要破除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提高资源要素的配置效率;需要统筹处理好“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之间的关系等。其次,构建评价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测算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潜在空间。本文利用2002-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城乡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测算了中国的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整体及31个省级行政单位(除港澳台)的城乡融合度都显着提升。其中,2002-2018年,中国的城乡耦合协调度从0.29提升至0.66;对应耦合协调等级,中国整体摆脱了“失调”等级,实现了从“中度失调”到“初级协调”的转变。这表明,2002年以来,“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等战略的实施,有效推动了中国城乡经济社会的互动互促发展。但整体而言,中国的耦合协调等级不高,因为多数省份目前仍处于较低等级的协调发展阶段,距离进入良好协调、优质协调发展阶段尚有较大差距;同时,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区域差异依然明显。再次,探讨城乡融合系统内各影响因素与城乡融合度之间的不确定性关系,找准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着力点。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以城乡融合度为参考数列,探究2007-2018年31个省级行政单位(除港澳台)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提升的影响因素。具体来说,通过关联度排序,了解各因素在推进城乡融合度提升中作用的大小,为城乡融合发展实现路径的提出提供借鉴与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城乡融合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并显着受城乡生产要素流动顺畅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交通及通讯设施完备化与城乡经济发展多元化等多维因素影响。其中,城乡要素流动、城乡交通及通讯设施建设是影响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两个关键因素,新时代要进一步促进要素流动的顺畅化及基础设施的完备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经济发展多元化是新时代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亟待加强的两个重要因素。然后,总结发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为新时代我国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先导性与参照作用。考虑到城乡发展不平衡是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城乡发展又受共同经济规律支配,本文考察了美英德法日韩六国的城乡融合发展实践,总结了其获取成功的经验。具体来说,一是健全城乡要素合理流动机制,打破要素流动障碍;二是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发挥人民群众的实践主体作用;三是以乡村为重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改善农业农村生产条件,缩小城乡生产力水平的差距,并着力保护农村农民的利益。此外,各国注重开展统一的城乡规划,并将城乡发展的法治化贯穿其中,这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最后,提出新时代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助力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工作在新时代背景下取得新突破。本文结合“解析城乡融合发展蕴含的内在逻辑、测算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探讨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探索考察国外城乡融合发展实践等”得出的结论,从城乡要素流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城乡交通及通讯设施与城乡经济发展四个维度出发,提出了新时代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具体来说,一是通过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助力城乡要素流动的顺畅化;二是通过提高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助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三是通过重点实施乡村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助力城乡交通及通讯设施的完备化;四是通过开拓农村现代化发展新空间,助力城乡经济发展的多元化。
张飞[2](2021)在《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一体化涉及到多个方面,其中,包括教育在内的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是其重要内容之一,无论是在政策研究,还是在教育实践中,城乡教育一体化正在逐渐推进。2016年7月,《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第一次从国家政策层面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发展举措。本研究基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实践宏观背景,基于已有的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和我国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整体思考,选择以安徽省为研究区域,以安徽省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为重点,以地市行政区划为整体考量,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教育地理学基本理论为理论基础,以2012、2014、2016、2018四个年度为时间尺度,市级行政区域为空间尺度,在大量搜集城乡义务教育基本数据的基础上,利用Arc GIS地理信息系统分析软件,对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进程前后近十年的时空演变发展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安徽省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演进的理论基础、概念界定、政策变迁、存在问题、原因分析、路径探索等进行了多方面、多层次的思考和研究,以期为省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论文首先致力于对已有文献中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层次和类型、指标体系、发展阶段、动力机制、发展模式、国外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实践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阐述了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选用的研究方法。在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部分,主要厘清本研究涉及到的几个重要概念:城市与农村、城乡关系、城乡一体化和城乡教育一体化,深入阐释了本研究的几个理论基础:城乡一体化理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区域发展理论和教育公平理论。论文依据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阶段特征,参照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德尔菲专家打分法,参考相关教育统计数据年鉴等,充分考量国家和省市等教育文件精神,将其城乡教育统筹兼顾的思想渗入到指标体系中去,进而尝试构建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研究分析框架及指标体系。根据已构建的指标体系监测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得分情况,对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进行时空测度评价。论文根据已构建的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和教育统计数据,利用Arc GIS地理信息系统分析软件对结果进行时序和空间演化制图。全面分析了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四个年度的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总体水平和教育机会一体化、办学条件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一体化、教育经费一体化、教育质量一体化等五个指标体系的时空演化进程。根据安徽省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等环境基础,以及城乡教育一体化分区原则,论文将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空间划分为四大发展区:高速发展区、中速发展区、中低速发展区和低速发展区。根据时空演化分析结果及相关统计数据,及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分区,对其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认为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学校布局结构不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城乡学校办学条件不均衡、软硬件建设不同步,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结构失衡质量不高,教育理念陈旧内涵发展乏力;主要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与城乡发展不平衡,精英教育理念与重点中小学政策的影响,教育投入总量不足与结构失衡,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的冲击,“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中央地方权责不对称。最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论文对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探索。包括:坚持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念,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城乡教育规划,继续加大投入、优化投资方式,改革教育人事制度,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素养。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即将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处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始时期,这对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整体提升城乡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都提出了新要求。与此同时,户籍制度改革、人口迁徙及学生流动、住房和社会保障制度的结构性调整、房地产业的市场变化等外在因素都给城乡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布局和学位供给等各方面带来了巨大挑战,这更加凸显了本研究的时代意义。本研究力求通过政策文本、理论基础、时空分布演化、指标体系评价等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对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近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实践探索、教育改革、达成路径等进行全面梳理研究。
郑金卓[3](2021)在《山西省城乡一体化研究 ——基于要素流动的视角》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的经济迅速发展,但是城乡经济发展的失衡严重阻碍了山西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作为一个具体的提法,最早是在2007年底至2008初,在中共十七大之后提出来的,这是国家为了实现平衡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山西省政府己经明确表示如果要解决城乡之间的差距问题,就要努力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因此,从要素流动的视角,研究城乡一体化的水平,对实现山西省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山西省经济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如何促进山西省经济的转型升级、实现城乡一体化是山西现阶段发展的主要任务。因此,山西省作为转型发展的重点城市之一,无论是生产要素的流动还是城乡一体化发展在全国都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可为城乡发展处于相似阶段的省份或者城市提供相关经验。本文在分析视角、研究内容和指标体系方面作出创新性研究。在分析视角方面,在要素流动视角下,以劳动力的流动、资本的流动、技术的流动以及公共资源的配置为切入点,研究城乡一体化;在研究内容方面,区别于单一的研究一种要素流动对城乡发展的影响,本文同时从劳动力、资本、技术和公共资源等多个方面研究城乡一体化的影响机制。在指标体系方面:区别已有文献中使用城乡差距类似单一的指标等进行测度,本文研究从两个角度(一级指标),六个方面(二级指标),构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来测度山西省城乡一体化水平。本文采取知识聚类和文献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结合和比较研究和逻辑演绎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研究的背景结合生产要素流动的视角探讨要素的流动对山西省城乡一体化影响。首先,运用熵值法,对山西省城乡一体化的水平进行测度和现状分析。然后,立足于山西省城乡发展的现状,选择与城乡一体化密切相关的四种要素(劳动力、资本、技术、公共资源)的流动进行测度分析。其次,建立山西省生产要素流动与城乡一体化的面板数据模型,进行要素流动对山西省城乡一体化影响的实证分析,得出实证结论,研究四种生产要素共同作用下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影响。最后,分别从四种生产要素的角度,对山西省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实证结论如下:资本的流动、技术的流动和公共资源的配置这三个解释变量1%显着性水平下显着,劳动力的流动在10%显着性水平下显着。劳动力的流动、资本的流动、技术的流动和公共资源的配置对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的影响都是显着的,劳动力为弱显着性的。其中劳动力的流动抑制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资本的流动、技术的流动和公共资源的配置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宗鑫,杨浩,麦麦提穆萨·麦麦提艾力[4](2020)在《城市低碳发展与城乡一体化耦合协调关系研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文中提出以宁夏5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10~2017 a基础数据并应用熵值法、综合指数、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等模型分析宁夏城市低碳发展与城乡一体化的协调关系。结果表明:2010~2017 a宁夏城市低碳发展与城乡一体化总体发展水平平均处于上升的发展态势,但城市低碳发展始终低于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属于城市低碳发展滞后型;耦合协调度呈现波动趋势,平均耦合度值由0.492 035下降到0.882 17又上升到0.494 82;而耦合协调度由0.480 554下降到0.453 019又上升到0.477 577。从各市耦合类型看,且随着时间推移,耦合协调度呈现出先降后升和趋向块状特征。
戴盼倩[5](2020)在《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构建与运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过去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城乡商品配送以一种零散、间歇性、小范围的方式存在,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与不稳定性。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城乡融合发展的推进,以及城乡商品流通规模的扩大,新的适应现代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建设迫在眉睫。同时,鉴于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能否真正建成与顺畅运转的关键在成本,当前亟需以成本为导向进行网络构建与运作,以期探索出低成本、高效率与高效益的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但实现该目标还有一些关键科学问题没有解决,如:网络规划模型构建,网络运作模式、业务流程和组织协调机制设计,保障网络运行的对策思考等。据此,本文在成本管理理论、城乡融合理论、物流网络规划理论、精益运营理论的指导下,综合运用文献分析、实地调研、博弈论与运筹学建模、系统动力学仿真等方法,开展了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构建与运作研究,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进行了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理论研究。首先,根据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总结发现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还存在基础设施网络不完善、现代化发展水平较低、城乡对接困难、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其次,提出了成本导向,这既是一种目标导向,强调系统成本最优,又体现了事前规划的战略思维。最后,分析了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建设与运行成本,明确成本的发生点与控制方法;在此基础上,运用成本决策理论、成本领先战略、精益运营理论等分析了成本导向的具体要求,认为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构建与运作应具备系统科学性与高智能水平,符合规模化、组织协调化趋势。(2)构建了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规划模型。首先将网络形态定义为多枢纽单分配二级混合轴辐式网络,结合轴辐网络建模方法建立了一种以运输成本、环境成本、生鲜农产品损耗成本和枢纽节点建设成本加和最小为目标函数,以枢纽节点选址、指派关系、直通路径规划为决策变量,包括混合轴辐网络约束、单分配约束、枢纽节点数量约束的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模型,并设计了禁忌搜索算法求解。然后,将该模型应用到宁镇扬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构建。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网络模型能够给出适应分散需求的、经济的、具体可行的网络构建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可为网络的构建实践提供理论支持。(3)设计了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运作方案。这部分主要研究了以成本导向运作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其一,提出了一种1+N聚合运作模式。该模式以共同利益为出发点,通过一个核心网络运营企业与N个相关主体的多级协同来实现N种资源的集中调配与N个任务的统一决策,进而扩大网络运行效益,其本质是一种主体与资源的集聚整合。其二,设计了综合考虑成员边际贡献、资源投入效率、风险承担情况、综合实力和任务完成质量的二阶段利益分配机制,来协调网络核心运营企业与聚合的N个小微物流企业之间的联盟关系。其三,运用共同代理理论构建了城、乡物流需求方合作与不合作两种情形下的激励机制模型,来协调两类异质需求方与网络运营方之间的共同代理关系。其四,研究了如何进行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业务流程的数字化改造,给出了具体的云物流平台体系架构、运行原理和运行流程。(4)仿真了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行。通过对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运行系统分析和SD模型构建,仿真了处理工业品与处理生鲜农产品两种情景下的网络运行过程,验证了网络运作方案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网络运转效率、物流供给短缺、物流服务水平、物流成本、网络核心运营企业与需求企业发展、网络构建、网络运作等相互作用、彼此制约,共同决定了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运行状态。其中,网络运转效率是最关键的因素,若运转效率较低,则会产生物流供给短缺,并由此增加物流成本与阻碍相关企业增收。运作方案对网络运行结果的影响,也是通过改善网络运转效率,进而提升网络服务能力、减少物流供给短缺来实现。(5)提出了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行的保障对策。为保障网络构建与运作方案的落地及优化城乡物流的发展环境,提出从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奠定建设基础,培育壮大城乡物流主体、提高自生能力,鼓励技术创新与应用、突破业务瓶颈,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优化发展环境,扩大城乡物流需求、增强运行动能五个方面建立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运行保障体系。
吴思[6](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C县城乡一体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状是我国当前诸多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其中城乡间发展的不平衡性是当前亟需破解的难题,乡村发展的不充分性问题尤为突出。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为平衡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先后提出一系列重大举措。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包括城市建设和乡村建设两个方面,而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在于推进落后乡村的发展。乡村振兴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大战略,也是确保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有效进路。本文以党的十九大为时间节点,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通过对国内外乡村振兴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相关理论的综合述评,结合我国整体的乡村建设趋势,以及我国的城乡关系发展演变,分析C县的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历程。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C县采取加强乡村基层党建、均衡教育资源分布、精准扶贫引导乡村脱贫致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乡村环境整治工作力度等一系列举措,辖区内的乡村发展得到政策保障,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果。尽管如此,该区域内乡村在经济发展、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供给、环境卫生等方面与城市仍然存在明显差距,存在这些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C县基层党建工作仍然不完善、地方财政收入水平低、农村生产布局缺乏秩序、农民整体素质偏低、地方产业缺少特色等。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关于乡村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经验,探究C县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路径:通过培育主导产业、建设新型社区、培养地方产业特色、加强农村基础设施、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等方式,夯实发展的物质基础,整合城乡资源,加强基层党建的作用,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培养乡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助力乡村建设,平衡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异,从而推进C县的城乡一体化建设。
王伟[7](2020)在《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对城乡居民福祉的影响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但受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的影响,城乡发展差距一直较为明显,乡村衰退与城市拥挤问题并存。为解决城乡发展不均衡所带来的种种问题,自2000年以来,我国连续多年发布了“三农”主题的一号文件,并在“十六大”以来的报告中针对城乡关系也多次强调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要求,城乡一体化开始受到重视。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要促进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共享现代化成果、共同增进福祉水平。本文聚焦城乡一体化与城乡居民福祉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城乡一体化对城乡居民福祉的作用机理及影响程度。本文基于城乡一体化与城乡居民福祉的定义内涵解析,深入分析了城乡一体化对城乡居民福祉的作用机理,构建了城乡一体化和城乡居民福祉差异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城乡一体化水平和城乡居民福祉差异进行了评价分析,并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了城乡一体化与城乡居民福祉的耦合协调度,反映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对缩小城乡居民福祉差距的作用大小。具体结论如下:(1)城乡一体化通过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优化农村劳动力供给、优化城乡人口配置、促进农民工市民化、提供城市生态休闲空间等促进城市居民福祉的提高,通过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非农就业岗位、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促进农村消费升级、美化乡村景观环境等促进乡村居民福祉的提高,从而共同提升城乡居民福祉,缩小城乡居民福祉差异。(2)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呈整体上升趋势。从时序上来看,2005-2015年,我国城乡一体化综合指数从0.3626上升到0.4953,增长了36.61%;从空间上来看,各省份的城乡一体化水平均稳步提升,且地区差异缩小。(3)我国城乡居民福祉差异正在缩小。从时序上来看,2005-2015年,我国城乡居民福祉差异指数值从0.4581下降到0.3167,下降了30.86%;从空间上来看,各省份的城乡居民福祉差异均持续缩小,地区之间差异也在缩小。(4)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了城乡居民福祉差异的缩小。2005-2015年,城乡一体化水平与城乡居民福祉差异耦合度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并从0.7694上升至0.9240;协调度处于较低水平但增速明显,从0.4126上升到0.5754,从基本失调转向基本协调状态。从各省份来看,耦合度空间差异较小,均比较高,协调度东中西梯度较为明显。总体来看,城乡一体化与城乡居民福祉差异的整体协同效应在逐步增强,城乡一体化较好地促进了城乡居民福祉的共同提升。
万宁娜[8](2020)在《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大都市区一体化研究 ——基于城际联锁网络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2018年11月,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11月,时隔一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再次考察上海时指出,“上海要加快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治理能力和水平”。2019年12月,《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出台,标志着在国家发展战略的大框架下,上海和长三角地区迎来了新的历史重要发展机遇和重大挑战。一直以来,长三角地区始终是我国经济综合实力最强、经济要素最活跃的区域之一,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但现有研究多是从传统经济学角度出发,研究方法多采用传统的计量模型,虽然对理解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传统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于分析快速发展的区域一体化。随着全球一体化使城市和区域联系从地区和国家内部逐渐扩散到世界范围,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研究城市和区域必须突破传统经济学的局限,需要在更大的视野下对城市和区域研究的的理论假设和研究框架进行调整,要将城市和区域作为节点纳入到大型网络的范畴进行研究。本文将传统区域经济学理论与全球城市网络理论相结合,将长三角大都市区纳入城市网络的分析框架和范畴,基于交叉学科的视角,采用INM城际联锁网络模型对长三角大都市区一体化进行研究,并从非对称城际关系、关注落后地区和分区域等方面对INM模型进行了修正和扩展,在一定程度上从交叉学科的角度对区域经济学理论进行了探索和丰富。本文以上海和长三角大都市区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以上海为核心的大都市区空间结构一体化水平及政府干预下的区域一体化政策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效应。在理论分析、文献梳理及概念界定清晰的基础上,以相关理论及特征事实为指导和依据,通过归纳总结、实证研究等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首先,对上海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历程进行了回顾,重点对上海的行政区划、政府主导下的一体化政策和战略规划演进等进行了归纳研究,并划分了上海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演进阶段,用SI指数比较了上海与OECD国家主要大城市在土地、人口方面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影响上海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即集聚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政府干预下的一体化政策,重点对产业结构调整、区域一体化政策与大都市区一体化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借鉴了发达国家如纽约大都市区产业结构调整与一体化互动发展的经验、政府规划和政策干预下的东京大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经验。其次,本文通过跟踪记录2016-2019年企业设立的分支数据,从空间结构一体化的视角对长三角大都市区一体化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利用世界城市网络INM模型(城际联锁网络模型)对长三角大都市区26个城市的城际联系进行度量和考察,重点对上海在长三角地区的腹地和产业承接城市的区域重要程度进行研究,同时对长三角大都市区空间结构一体化的动态演变过程进行了度量。实证结果表明,长三角大都市区城市网络层级分化现象明显,发展并不均衡,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心城市在辐射和拉动次级城市和周边城市效应显着,但仍需要进一步加强。长三角大都市区城市网络发展不均衡,网络多中心化、层级化现象明显。城市联系高度集中在发达的中心城市内部,外围城市之间的联系较少,处于网络边缘位置。综合各项指标,将长三角城市网络划分为一、二、三、四层级,其中上海是长三角地区层级最高的城市,属于核心城市;南京、杭州、合肥、宁波、无锡、苏州处于第二层级,属于中心城市;常州、南通、扬州、芜湖、嘉兴、泰州、镇江处于第三层级,属于次中心城市;其他城市处于第四层级,属于外围城市。中心城市分别通过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对外围城市进行辐射和拉动,直接和间接效应总和约为50%,较为显着。从城市非对称曲线来看,7个中心城市与上海的城市能级和城市综合水平均有一定的差距。从省级层面来看,江苏省的城市排名靠前,安徽省排名靠后,合肥作为省会城市的优势不突出,部分指标落后于宁波。从长三角地区五大亚城市圈与核心城市的联系来看,苏锡常都市圈位列第一,南京都市圈次之。此外,在对企业进行长三角地区内部与外部分区域度量时,结果显示长三角以外的企业选择在长三角设立分支的意愿并不强烈。以非长三角地区企业度量时发现,结果显示南京、杭州等中心城市在聚合链接占比、城市网络距离等方面比有了显着改善,这说明城市门槛效应对企业选择分支定位有一定的影响。随着上海核心城市地位的提升,门槛效应进一步提高,非长三角地区的企业更倾向在二级中心城市设立企业分支。2016年6月,《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颁布实施,规划期为2016-2020年。通过比对2016至2019年各项指标的变化,进一步研究4年来长三角大都市区空间结构和一体化水平的动态演变情况。实证结果表明,相比于2016年,2019年上海的门槛效应更加显着。由于上海较高的城市发展水平给企业带来了过高的成本等负面影响,导致企业尤其是长三角以外的企业进驻上海的意愿在进一步降低。4年来,长三角大都市区空间结构一体化水平在进一步提高,企业选择落户除核心城市上海以外的其他城市,不仅没有对企业产生影响,相反还降低了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成本。经过4年的发展,长三角大都市区城际联系普遍增多,表明城市联系更加紧密,但城市排名整体变化不大,2016年排名前列的城市在2019年的城际链接值的增幅要小于排名后列的城市。经过4年来的发展,大部分城市虽然没有跨出本层级范围,但是次中心城市和外围的排名均有显着变化,集中体现在浙江省城市的快速发展。最后,基于1997-2018年长三角三省一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作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衡量指标,实证检验了区域一体化政策对长三角大都市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效应。提出三个假说,认为区域一体化政策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能够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并将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划分为产业结构差异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两种路径,考察这两种路径方式下哪种路径对长三角大都市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更为显着。为了确保实证结果的稳健性,核心解释变量分别采取经济指标和政策指标两种指标进行度量。实证结果表明,区域一体化政策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可以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但产业结构调整下的两条路径的作用效果并不相同,两者具有显着的差异性,产业结构高度化路径的作用效果明显大于产业结构差异化路径的作用效果。造成差异性结果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各级地方政府为了促进各种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在运用区域一体化政策时都偏向选择效率回报最高的产业结构转型政策,再加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我国政府自制造大国到创造大国转型的主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政策的导向性,因此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产业结构高度化,其作用效果显着大于产业结构差异化路径。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对长三角大都市区一体化发展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要提高优质企业在上海的落户和设立总部的比例。近年来,随着上海核心城市地位的不断提升,门槛效应也随之提高,城市门槛效应对企业选择分支定位的城市有具一定的影响,而非长三角地区的企业更倾向选择在长三角大都市区内的二级中心城市设立分支,以降低企业在核心城市落户或设立总部及分支的各类成本。鉴于此,上海要进一步降低低端落后企业留沪的比例,将有限的资源留给国内外大型优质企业,进一步提高优质企业总部在上海的落户比例,保留上海的城市核心功能。此外上海作为核心城市,其对外围城市的直接辐射拉动效应远低于间接辐射拉动效应。建议要进一步提高上海对外围城市的直接辐射效应,从而提高长三角一体化水平。第二,要进一步加强中心城市对长三角大都市区外围城市的辐射拉动效应,从而提高区域一体化水平。中心城市通过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对外围城市产生的作用效应总和约为50%,较为显着。外围城市要加速发展,不能局限于第四层级和外围城市内部,要加强与高层级、中心城市的联系与合作。中心城市的城际链接不能仅停留在第一、二层级内部,要更多地扩散和覆盖到到第三、四层级的城市。第三,建议进一步提高中心城市的城市能级、缩小与上海的差距,提高城市承载能力。从非对称曲线来看,上海的整体城市能级仍远高于南京、杭州等中心城市。今后上海的非核心功能要向这些周边中心城市疏解的话,这些城市的匹配和承载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提高。中心城市要加强与核心城市上海的联系,提高城市服务水平,积极做好产业转移的承接工作。第四,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积极引导产业结构朝着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和大都市区一体化的发展方向调整,加强三省一市的合作,科学制定长三角大都市区内产业协同发展的制度机制和政策导向,充分发挥政府干预的正向效应,消除地方行政壁垒、加强地区联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黄新整[9](2020)在《城乡一体化视角下的广西数字乡村建设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广西2019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仅为51.09%,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60.6%的水平,广大乡村仍然存在诸如城乡要素流动不顺畅、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信息科技水平不高、乡村治理体系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大大加快,乡村信息服务体系机制不断完善。数字乡村建设被国家纳入发展规划,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广西的乡村建设在面临城镇化率低的困境下开展数字化建设,存在巨大的挑战,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机遇。通过研究发现,广西数字乡村建设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交通基础、人文环境、乡村治理信息化等方面存在明显的薄弱环节,数字乡村建设基础总体较为薄弱。另一方面,数字乡村建设的政策环境正在得到逐步改善,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以及新的技术条件的创新应用正在逐步改善其薄弱环节,政策效应和技术进步带来的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为数字乡村建设带来了变革的机遇,数字乡村的深入开展也从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为城乡一体化提供助力。可以预见,广西的数字乡村建设将成为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助推剂和粘合剂。通过加强数字乡村建设的顶层规划落实、推进乡村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乡要素流动的信息基础、加快培育乡村数字化人才、完善乡村数字治理体系等措施,为乡村振兴打下信息基础,从而加快广西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
秦贺营[10](2020)在《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乡关系一直是我国城乡发展关注和研究的重点,我国的城乡发展经历了乡村支援城镇、城镇壮大发展、城乡协调统筹等阶段,每个阶段的转变都会给城乡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国家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的不断投入,我国在城乡发展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城乡发展已经进入了城乡融合的新阶段。但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尤其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由于自然地貌以及历史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城乡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城乡经济产业布局、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还不够完善,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同时,城乡发展不是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而是协调融合、共享社会发展红利的过程。为此,国家也不断地致力于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和研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保障机制和政策体系,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等,进而有效地解决我国城乡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本文结合当前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背景通过对城乡一体化、城乡空间、空间模式等概念的界定,以及国内外相关文献及实践案例的梳理借鉴,对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进行阐明,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对略阳县城乡空间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水平进行解析和评价,总结出略阳县在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及城乡体系等空间层面的问题,明确了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重点。之后在生态化、集约化、均等化、动态化、地域化发展理念的引导下,从自然、产业、文化、交通和政策等方面明晰了城乡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探讨了城乡空间发展的内生驱动、外部推力和协同平台的动力机制,确定了略阳县“增长极核+脉络化+放射状”的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即增长极核集聚扩散、脉络化有机嵌入、放射状联动延伸,并提出生态空间管制、绿色产业推进、城乡空间开发、城乡设施建设、区域协作发展的规划策略,进而促进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发展。
二、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溯源 |
1.2.2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关系界定 |
1.2.3 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
1.2.4 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研究 |
1.2.5 小结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结构框架图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及不足之处 |
1.4.1 主要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城乡融合发展的逻辑解析 |
2.1 城乡融合发展的历史逻辑 |
2.1.1 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及固化阶段(1949-1978) |
2.1.2 城乡经济社会互动发展阶段(1978-2002) |
2.1.3 城乡统筹发展阶段(2002-2017) |
2.1.4 城乡全面融合发展阶段(2017-) |
2.2 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 |
2.2.1 追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
2.2.2 追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
2.2.3 追求城乡平等发展 |
2.2.4 追求资源要素的双向流动 |
2.3 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逻辑 |
2.3.1 适时调整城乡发展体制机制 |
2.3.2 适时调整国家发展战略 |
2.3.3 适时调整政府与市场关系 |
2.3.4 适时调整城镇与乡村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基础及存在问题 |
3.1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特点及价值目标 |
3.1.1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特点 |
3.1.2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价值目标 |
3.2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基础 |
3.2.1 综合国力显着增强且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
3.2.2 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且城乡经济的二元性有所减弱 |
3.2.3 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持续提升且结构不断优化 |
3.3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1 城乡生产要素流动不顺畅 |
3.3.2 城乡公共服务不均等 |
3.3.3 城乡基础设施不完备 |
3.3.4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健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时代城乡融合度的测算及分析 |
4.1 数据来源及指标选取遵循原则 |
4.1.1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
4.1.2 指标选取遵循原则 |
4.2 测算方法选择及指标体系构建 |
4.2.1 测算方法与思路 |
4.2.2 指标体系及变量说明 |
4.2.3 城乡融合度的测算 |
4.3 新时代中国城乡融合度的测算结果分析 |
4.3.1 新时代中国城乡融合度的省际差异 |
4.3.2 新时代中国与东中西及东北地区的城乡融合度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 |
5.1.1 城乡要素流动顺畅化 |
5.1.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5.1.3 城乡交通及通讯设施完备化 |
5.1.4 城乡经济发展多元化 |
5.2 研究方法选择及指标体系构建 |
5.2.1 研究方法与思路 |
5.2.2 指标体系及变量说明 |
5.2.3 灰色关联度的测算 |
5.3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结果分析 |
5.3.1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影响因素的省际差异 |
5.3.2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影响因素的地区差异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国外城乡融合发展的经验借鉴 |
6.1 健全城乡要素合理流动机制 |
6.1.1 保障人口要素的合理流动 |
6.1.2 建立资金投入保障体系 |
6.1.3 注重盘活土地要素 |
6.2 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 |
6.2.1 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
6.2.2 开展农民职业技术教育 |
6.2.3 注重发挥社会民众的力量 |
6.3 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
6.3.1 完善城乡之间的交通网络 |
6.3.2 提升信息化发展水平 |
6.3.3 改善乡村居民的生活环境 |
6.4 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多元化 |
6.4.1 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
6.4.2 促进农村非农产业发展 |
6.4.3 开展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
7.1 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 |
7.1.1 健全人口要素合理流动机制 |
7.1.2 强化乡村振兴发展的资金保障 |
7.1.3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
7.2 提升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 |
7.2.1 强化政府的均衡配置责任 |
7.2.2 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
7.2.3 健全城乡公共服务供给制度 |
7.3 提高城乡基础设施联通水平 |
7.3.1 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
7.3.2 完善城乡交通路网 |
7.3.3 提升农村信息化程度 |
7.4 开拓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新空间 |
7.4.1 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
7.4.2 优化城乡产业空间布局 |
7.4.3 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2)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概念界定 |
1.3.1 城市与农村 |
1.3.2 城乡关系 |
1.3.3 城乡一体化 |
1.3.4 城乡教育一体化 |
1.4 理论基础 |
1.4.1 城乡一体化理论 |
1.4.2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
1.4.3 区域发展理论 |
1.4.4 教育公平理论 |
1.5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思路 |
1.7 研究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2章 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研究分析框架及指标体系构建 |
2.1 指标评价体系建构 |
2.1.1 构建指标体系的背景 |
2.1.2 构建指标体系的目的和原则 |
2.1.3 指标体系的构建程序 |
2.1.4 指标体系的框架 |
2.1.5 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与过程 |
2.2 指标评价体系数据处理与计算方法 |
2.2.1 研究点(市域)数据处理步骤 |
2.2.2 综合评价得分的计算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时空测度评价 |
3.1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时序变化 |
3.1.1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总体水平时序变化 |
3.1.2 城乡义务教育机会一体化发展水平时序变化 |
3.1.3 城乡办学条件一体化发展水平时序变化 |
3.1.4 城乡教师队伍建设一体化发展水平时序变化 |
3.1.5 城乡教育经费投入一体化发展水平时序变化 |
3.1.6 城乡教育质量一体化发展水平时序变化 |
3.2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空间演化 |
3.2.1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总体水平空间演化 |
3.2.2 城乡义务教育机会一体化发展水平空间演化 |
3.2.3 城乡办学条件一体化发展水平空间演化 |
3.2.4 城乡教师队伍建设一体化发展水平空间演化 |
3.2.5 城乡教育经费投入一体化发展水平空间演化 |
3.2.6 城乡教育质量一体化发展水平空间演化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分区 |
4.1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分区的地理基础 |
4.1.1 自然地理基础 |
4.1.2 人文地理基础 |
4.1.3 经济地理基础 |
4.2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分区的原则 |
4.3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空间分布划分 |
4.3.1 高速发展区 |
4.3.2 中速发展区 |
4.3.3 中低速发展区 |
4.3.4 低速发展区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5.1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5.1.1 学校布局结构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不适应 |
5.1.2 学校办学条件与普通民众的教育需求不符合 |
5.1.3 师资队伍结构与城乡教育高质量发展不匹配 |
5.1.4 教育管理体制与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不协调 |
5.2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原因分析 |
5.2.1 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固化了城乡发展 |
5.2.2 教育经费投入制度拉大了城乡差距 |
5.2.3 新型城镇发展建设刺激了教育需求 |
5.2.4 以县为主管理体制拉低了教育重心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路径探索 |
6.1 坚持城乡经济协调,推进教育质量发展 |
6.1.1 推进城乡社会统筹 |
6.1.2 重视城乡教育均衡 |
6.2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城乡教育规划 |
6.2.1 落实义务教育法律 |
6.2.2 加大省市统筹力度 |
6.2.3 优化农村学校布局 |
6.3 继续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投资方式 |
6.3.1 明确政府责任主体 |
6.3.2 加大农村教育投入 |
6.4 改革教育人事制度,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
6.4.1 完善教师准入制度 |
6.4.2 改革教师培养体制 |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3)山西省城乡一体化研究 ——基于要素流动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内文献综述 |
1.3.2 国外文献综述 |
1.3.3 结论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1.5 创新点和不足点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点 |
第2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要素流动 |
2.1.2 城乡一体化 |
2.1.3 要素流动和城乡一体化的关系 |
2.2 理论基础 |
2.2.1 梯度发展的效应分析 |
2.2.2 经济理论与模型 |
2.2.3 要素流动与城乡关系 |
2.3 要素流动对城乡一体化影响的原因分析 |
2.3.1 劳动力流动促进城乡一体化 |
2.3.2 资本流动促进城乡一体化 |
2.3.3 技术流动促进城乡一体化 |
2.3.4 公共资源配置促进城乡一体化 |
2.4 小结 |
第3章 城乡一体化的测度和现状分析 |
3.1 城乡一体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 城乡一体化水平测度方法 |
3.2.1 测度方法:熵值法 |
3.2.2 熵值法的主要原理 |
3.3 山西省城乡一体化的测度和现状分析 |
3.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
3.3.2 城乡一体化水平的综合评价 |
3.4 小结 |
第4章 要素流动对城乡一体化影响的分析 |
4.1 要素流动的测度 |
4.1.1 劳动力的流动 |
4.1.2 资本的流动 |
4.1.3 技术的流动 |
4.1.4 公共资源的配置 |
4.2 要素流动对山西省城乡一体化影响的实证分析 |
4.2.1 变量的选取和模型的构建 |
4.2.2 变量结果与解释 |
4.3 小结 |
第5章 加快山西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5.1 加强就业制度建设,促进城乡劳动力迁移 |
5.2 加强支农制度建设,促进资本投资力度 |
5.3 加强信息设施建设,促进城乡技术扩散 |
5.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 |
5.5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5)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构建与运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物流网络构建与运作研究 |
1.3.2 城乡物流一体化研究 |
1.3.3 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构建与运作研究 |
1.4 研究方案设计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内容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 |
2.1.1 物流网络 |
2.1.2 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界定 |
2.1.3 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特殊属性分析 |
2.2 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建设与运行成本 |
2.2.1 物流成本的概念与基本构成 |
2.2.2 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建设与运行成本分析 |
2.2.3 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建设与运行成本构成 |
2.2.4 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建设与运行成本的控制方法 |
2.3 理论基础 |
2.3.1 成本管理理论 |
2.3.2 城乡融合理论 |
2.3.3 物流网络规划理论 |
2.3.4 精益运营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理论分析 |
3.1 我国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3.1.1 主要问题 |
3.1.2 问题成因分析 |
3.2 成本导向的提出与思想内涵 |
3.2.1 成本导向的提出 |
3.2.2 成本导向的思想内涵 |
3.3 成本导向对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构建与运作的要求 |
3.3.1 系统科学 |
3.3.2 规模化 |
3.3.3 组织协调 |
3.3.4 高智能水平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构建 |
4.1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形态设计 |
4.1.1 物流网络的基本形态 |
4.1.2 轴辐式网络的适用性 |
4.1.3 多枢纽单分配二级混合轴辐式网络形态 |
4.2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模型构建 |
4.2.1 问题描述与模型假设 |
4.2.2 符号说明 |
4.2.3 网络模型 |
4.3 基于禁忌搜索算法的模型求解 |
4.3.1 模型求解算法选择 |
4.3.2 禁忌搜索算法设计 |
4.3.3 模型求解流程 |
4.4 应用实例——宁镇扬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构建 |
4.4.1 宁镇扬区域的城乡物流基础与物流需求分析 |
4.4.2 宁镇扬区域的备选城市节点评价 |
4.4.3 宁镇扬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成本最优构建方案决策 |
4.4.4 成本最优的宁镇扬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构建方案分析 |
4.4.5 宁镇扬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构建方案的现实应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作 |
5.1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1+N聚合运作模式 |
5.1.1 1+N聚合运作模式的提出 |
5.1.2 1+N聚合运作模式构想与创新 |
5.1.3 1+N聚合运作模式的潜在逻辑 |
5.2 1+N聚合运作模式下多物流服务商的关系协调 |
5.2.1 问题描述 |
5.2.2 1+N聚合运作模式下多物流服务商的合作博弈模型 |
5.2.3 多物流服务商联盟利益分配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4 多物流服务商联盟的二阶段利益分配机制设计 |
5.2.5 算例分析 |
5.2.6 多物流服务商的关系协调措施 |
5.3 1+N聚合运作模式下网络运营方与物流需求方的关系协调 |
5.3.1 问题描述 |
5.3.2 建模假设与主体期望效用函数确定 |
5.3.3 城、乡物流需求方不合作情形下的激励机制 |
5.3.4 城、乡物流需求方合作情形下的激励机制 |
5.3.5 最优激励机制的数值模拟 |
5.3.6 网络运营方与城、乡物流需求方的关系协调措施 |
5.4 基于云计算的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1+N聚合运作 |
5.4.1 云计算技术对1+N聚合运作的支撑作用 |
5.4.2 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云物流平台搭建 |
5.4.3 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业务流程数字化改造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行仿真 |
6.1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行系统分析 |
6.1.1 仿真目的与系统边界说明 |
6.1.2 因果关系分析 |
6.2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行系统SD模型构建 |
6.2.1 流量存量图 |
6.2.2 变量说明 |
6.2.3 动力学方程 |
6.3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行系统SD模型检验 |
6.3.1 参数估计 |
6.3.2 模型检验 |
6.4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行仿真结果分析 |
6.4.1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转效率情况 |
6.4.2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行成本情况 |
6.4.3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行效益情况 |
6.5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作方案有效性验证 |
6.5.1 引入关系协调机制的网络降本增效情况 |
6.5.2 采用云物流技术的网络降本增效情况 |
6.5.3 实施1+N聚合运作模式的网络降本增效情况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行保障研究 |
7.1 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奠定建设基础 |
7.1.1 完善农村道路交通基础设施 |
7.1.2 完善智能物流基础设施 |
7.1.3 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 |
7.2 培育壮大城乡物流主体,提高自生能力 |
7.2.1 培育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 |
7.2.2 增强小微物流企业活力 |
7.3 鼓励技术创新与应用,突破业务瓶颈 |
7.3.1 鼓励云物流技术创新与应用 |
7.3.2 鼓励绿色物流技术创新与应用 |
7.3.3 鼓励生鲜农产品包装技术创新与应用 |
7.3.4 鼓励多温共配技术创新与应用 |
7.4 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优化发展环境 |
7.4.1 统一城乡物流操作标准与技术规范 |
7.4.2 加强对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运营的监督管理 |
7.4.3 加强对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建设用地与资金支持 |
7.5 扩大城乡物流需求,增强运行动能 |
7.5.1 推进乡村振兴和城乡一体化 |
7.5.2 促进物流上游产业发展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禁忌搜索算法程序 |
致谢 |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6)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C县城乡一体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学术综述 |
1.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案 |
1.研究目标 |
2.研究内容 |
3.研究方法 |
(四)本选题的创新之处 |
1.选取样本的独特性 |
2.乡村振兴战略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逻辑关系 |
一、基本范畴和相关理论概述 |
(一)乡村振兴战略 |
1.乡村振兴战略的概念 |
2.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依据 |
(二)城乡一体化建设 |
1.城乡一体化概念 |
2.城乡关系理论 |
3.中国的城乡关系演变历程 |
(三)乡村振兴、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关系 |
1.乡村振兴战略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关系辨析 |
2.乡村振兴战略中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相关的内容 |
二、C县城乡一体化建设实践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
(一)乡村振兴战略对C县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实践成效 |
1.重视基层党组织力量引导乡村发展 |
2.调整教育资源进一步倾向乡村 |
3.精准扶贫低保兜底帮助村民脱贫致富 |
4.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基本形成 |
5.建设美丽乡村保证经济、环境和谐发展 |
(二)C县城乡一体化建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1.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 |
2.城乡教育资源分布失衡 |
3.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足 |
4.城乡环境卫生差距明显 |
三、C县城乡一体化建设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一)政府干预力度不足 |
1.政府调配要素分配受限 |
2.扶持城区力度大于乡村 |
(二)生产布局缺乏秩序规划 |
1.农村布局无序散乱 |
2.农村生产模式单一 |
(三)农民整体素质偏低 |
1.村民认知高度有限 |
2.传统思想固化治理模式 |
(四)“服务型”党支部转型不完全 |
1.基层党组织有效供给质量低 |
2.基层党组织成员思维僵化 |
3.基层党组织建设滞后 |
(五)地方产业缺少核心竞争力 |
1.地方产业保护缺少统筹规划 |
2.地方产业特色层次不高 |
3.地方产业特色功能要素不完备 |
4.地方产业特色投融资体系不完善 |
四、深层次推进C县城乡一体化建设路径探析 |
(一)乡村振兴深入推进C县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思路分析 |
1.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历史实践经验 |
2.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思路 |
(二)持续深层推进C县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可行性进路 |
1.优化基层党组织职能 |
2.产城融合夯实物质基础 |
3.建新型社区整合乡村资源 |
4.培育特色产业积蓄发展动力 |
5.提升乡村公共服务供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对城乡居民福祉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3.4 主要创新点 |
2.概念解析及理论基础 |
2.1 城乡一体化概念解析 |
2.1.1 城乡一体化的提出 |
2.1.2 城乡一体化内涵 |
2.2 城乡居民福祉概念解析 |
2.3 基础理论 |
2.3.1 城乡二元结构理论 |
2.3.2 城乡一体化理论 |
2.3.3 需求层次理论 |
2.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城乡一体化对城乡居民福祉的作用机理 |
3.1 决定城乡居民福祉的关键因素 |
3.1.1 物质经济条件 |
3.1.2 身心健康 |
3.1.3 社会和文化环境 |
3.1.4 政策因素 |
3.2 城乡一体化对城市居民福祉的影响分析 |
3.2.1 城乡一体化对城市物质经济条件的影响 |
3.2.2 城乡一体化对城市居民身心健康的影响 |
3.2.3 城乡一体化对城市社会与文化环境的影响 |
3.3 城乡一体化对乡村居民福祉的影响分析 |
3.3.1 城乡一体化对乡村物质经济条件的影响 |
3.3.2 城乡一体化对乡村居民身心健康的影响 |
3.3.3 城乡一体化对乡村社会与文化环境的影响 |
3.3.4 城乡一体化对乡村制度环境的影响 |
3.4 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居民福祉差异的作用机理 |
4.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测度 |
4.1 城乡一体化水平测度指标及方法 |
4.1.1 测度指标体系 |
4.1.2 测度方法 |
4.1.3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4.2 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测度结果分析 |
4.2.1 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时序变化趋势 |
4.2.2 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空间分异特征 |
5.我国城乡居民福祉差异测度 |
5.1 城乡居民福祉差异测度指标及方法 |
5.1.1 测度指标体系 |
5.1.2 测度方法 |
5.1.3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5.2 我国城乡居民福祉差异测度结果分析 |
5.2.1 城乡居民福祉差异时序变化特征 |
5.2.2 城乡居民福祉差异空间格局变化 |
6.我国城乡一体化与城乡居民福祉的耦合协调度分析 |
6.1 耦合协调度模型 |
6.2 耦合协调度的时序特征 |
6.3 耦合协调度的空间特征 |
6.3.1 耦合度的空间分异 |
6.3.2 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分异 |
7.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7.2.1 城乡一体化与城乡居民福祉指标体系的完善 |
7.2.2 研究时限的延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大都市区一体化研究 ——基于城际联锁网络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大都市区形成机制及一体化驱动因素相关文献综述 |
二、城际联锁网络相关文献综述 |
三、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点 |
一、从非对称城际关系视角对INM城际联锁网络模型进行了扩展 |
二、从落后地区和分区域视角对INM城际联锁网络模型进行了扩展 |
三、从交叉学科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方面对区域经济学理论进行了扩展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城市、都市、大城市、大都市 |
二、全球城市、世界城市、国际大都市 |
三、都市区、都市圈、城市群 |
第二节 城市化和大都市区一体化相关理论 |
一、城市化理论 |
二、大都市区和城市全球化发展理论 |
第三节 核心——边缘理论与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
一、核心——边缘理论 |
二、区域非均衡理论 |
第四节 城市场理论 |
一、场理论 |
二、场理论相关模型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上海城乡一体化发展历程及驱动因素探究 |
第一节 上海城市形成与城镇化发展的历史历程回顾 |
一、城市雏形期 |
二、多功能经济中心时期 |
三、城市恢复期 |
四、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 |
第二节 上海城乡一体化演进路径及驱动因素探析 |
一、上海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行政区划演变 |
二、上海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政府主导下的政策和战略规划演变 |
三、上海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阶段演变 |
第三节 上海郊区一体化及城乡一体化现状测度 |
一、上海郊区一体化 |
二、城乡扩张指数 |
三、用城乡扩张指数度量上海城乡一体化现状 |
第四节 上海在长三角大都市区中核心形成的主要驱动因素 |
一、上海在长三角大都市区中核心地位的表现 |
二、上海核心地位形成的主要驱动因素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都市区一体化主要驱动因素探究 |
第一节 集聚经济形成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大都市区一体化 |
一、集聚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 |
二、从静态集聚经济到动态集聚经济的转变 |
三、基于核心——边缘模型下的一体化与产业集聚模型 |
第二节 纽约、东京大都市区(圈)一体化发展的经验借鉴 |
一、纽约大都市区产业结构调整与一体化互动发展经验 |
二、东京大都市圈政府干预政策与一体化互动发展经验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际联锁网络视角下长三角大都市区空间结构一体化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基于城际联锁网络视角研究长三角大都市区空间结构一体化的现实背景 |
一、基于城际联锁网络视角研究区域和大都市区空间结构一体化的全球化背景 |
二、基于城际联锁网络视角研究长三角大都市区空间结构一体化的现实背景 |
三、基于城际联锁网络视角研究长三角大都市区空间结构一体化的有关拓展 |
第二节 构建长三角大都市区空间结构一体化城际联锁网络模型 |
一、城际联锁网络模型及对模型的修正 |
二、数据节点层:长三角大都市区主要城市样本数据 |
三、数据子节点层:大都市区企业样本数据 |
第三节 基于静态数据的实证结果及分析 |
一、数据结果初步分析 |
二、聚合链接结果分析 |
三、相对链接度结果分析 |
四、空间网络距离结果分析 |
五、辅助指标结果分析 |
第四节 多中心化的长三角大都市区的空间联系测度 |
一、上海与五大亚都市圈的空间联系 |
二、上海及中心城市在长三角一体化中的辐射拉动效应 |
三、非对称性关系下的长三角大都市区城际联系测度 |
第五节 数据比较分析下的长三角大都市区空间结构一体化动态演变 |
一、数据结果初步分析 |
二、聚合链接结果分析 |
三、空间网络距离结果分析 |
四、辅助指标结果分析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产业结构调整视角下一体化政策对长三角大都市区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区域一体化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一、区域一体化政策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 |
二、我国区域一体化政策的现实背景 |
三、提出区域一体化政策影响区域经济实现路径的三个假说 |
第二节 基于基准路径对区域一体化政策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证分析 |
一、构建基准模型 |
二、样本数据及变量说明 |
三、基准模型的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三节 基于中介路径对区域一体化政策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证分析 |
一、初始中介路径模型的实证回归结果及分析 |
二、中介路径模型的实证回归结果及分析 |
三、稳健性说明及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一、政策建议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实证部分的数据样本、初始矩阵、运算结果矩阵及面板模型的变量数据指标值等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9)城乡一体化视角下的广西数字乡村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动态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动态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技术路线 |
一、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四节 创新性与不足 |
一、特色与创新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诠释 |
一、城乡一体化和城乡融合 |
二、数字化和数字经济 |
三、数字乡村与“数字乡村战略”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城乡一体化理论 |
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 |
三、数字乡村理论 |
第三章 基于城乡一体化视角的广西数字乡村建设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城乡一体化发展与数字乡村建设的辩证统一关系 |
一、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是动力来源 |
二、数字乡村建设是“加速器” |
第二节 推进广西数字乡村建设对广西城乡一体化的必要性 |
一、有利于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
二、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有效补充 |
三、进一步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发展 |
四、进一步密切了城乡多方面联系 |
第三节 广西数字乡村建设的发展情况 |
一、广西数字乡村建设的顶层设计 |
二、广西数字乡村建设的物质基础与现实条件 |
三、数字乡村在乡村治理中的应用情况分析 |
第四章 广西数字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城市的快速发展突显广西数字乡村建设的滞后 |
一、城乡发展的差异带来的资源不均衡 |
二、乡村信息化基础相对落后 |
三、乡村治理体系数字化水平低 |
四、乡村数字经济发展滞后 |
五、城乡“信息鸿沟”依旧存在 |
第二节 广西数字乡村建设滞后的原因分析 |
一、政策规划落实滞后,建设步伐缓慢 |
二、乡村数字产业化发展滞后 |
三、公共服务供给不全面,治理体系数字化程度不高 |
四、乡村数字化人才资源缺乏 |
第五章 推进广西数字乡村建设发展的对策 |
第一节 加强制度创新,推进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 |
一、科学制定广西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规划 |
二、发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势,完善法规体系 |
三、发挥民族地区优秀资源助力城乡发展 |
第二节 加强乡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
一、加快推进城乡硬件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
二、加快城乡信息一体化建设步伐 |
第三节 推动数字治理体系建设现代化 |
一、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向乡村延伸 |
二、提高乡村治理体系的精细化智慧化水平 |
三、加强乡村数字化治理体系人才培育 |
第四节 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 |
一、深入推进乡村教育信息化均衡化 |
二、搭建乡村数字资源共享平台 |
三、培育以新型数字农民为主的乡村人才 |
第五节 优化城乡产业布局,大力发展乡村数字经济 |
一、畅通资源“进城下乡”渠道 |
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下乡机制 |
三、积极发展农村数字经济新业态 |
四、加强城乡产品发展的扶持力度 |
结论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语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10)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4 本章小结 |
2 相关理论研究及借鉴 |
2.1 核心概念阐述 |
2.1.1 城乡一体化 |
2.1.2 城乡空间 |
2.1.3 空间模式 |
2.2 相关文献梳理 |
2.2.1 城乡一体化理论演变 |
2.2.2 城乡空间结构的发展演变 |
2.2.3 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 |
2.2.4 对本研究的启示 |
2.3 相关案例借鉴 |
2.3.1 国外山区发展相关案例借鉴 |
2.3.2 国内山区发展相关案例借鉴 |
2.3.3 对本研究的启示 |
2.4 本章小结 |
3 略阳县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综合研判 |
3.1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解析 |
3.1.1 陕南秦巴山区城乡发展现状 |
3.1.2 陕甘川交界区域城乡发展现状 |
3.1.3 略阳县城乡发展现状 |
3.2 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空间发展评价 |
3.2.1 评价内容 |
3.2.2 指标选取原则 |
3.2.3 指标体系构建 |
3.2.4 评价方法确定 |
3.2.5 评价结果分析 |
3.3 略阳县城乡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1 经济空间:区域联动发展弱、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
3.3.2 社会空间:城乡收入差距大、公服设施配套不足 |
3.3.3 文化空间:文化发展水平低、文化元素融合度弱 |
3.3.4 生态空间:生态脆弱性明显、生态效益转化率低 |
3.3.5 城乡体系:城镇结构性不强、城乡关联有待完善 |
3.4 本章小结 |
4 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分析 |
4.1 空间模式构建的核心理念 |
4.1.1 生态化发展理念 |
4.1.2 集约化发展理念 |
4.1.3 均等化发展理念 |
4.1.4 动态化发展理念 |
4.1.5 地域化发展理念 |
4.2 空间模式构建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1 自然因素 |
4.2.2 产业因素 |
4.2.3 文化因素 |
4.2.4 交通因素 |
4.2.5 政策因素 |
4.3 空间模式构建的动力机制分析 |
4.3.1 内生驱动 |
4.3.2 外部推力 |
4.3.3 协同平台 |
4.4 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构建 |
4.4.1 城乡空间要素的提取 |
4.4.2 城乡空间模式的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5 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的空间规划策略 |
5.1 生态空间管制策略 |
5.1.1 科学划定生态红线 |
5.1.2 合理划分空间管制 |
5.1.3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 |
5.2 绿色产业推进策略 |
5.2.1 农业特色化发展 |
5.2.2 工业绿色化发展 |
5.2.3 文旅融合化推进 |
5.3 城乡空间开发策略 |
5.3.1 加强城区联动发展 |
5.3.2 强化城镇承接带动 |
5.3.3 激活乡村内生活力 |
5.4 城乡设施系统建设 |
5.4.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5.4.2 优化城乡交通体系 |
5.4.3 搭建城乡共享平台 |
5.5 区域协作发展策略 |
5.5.1 加快区域交通建设 |
5.5.2 融入秦巴全域旅游 |
5.5.3 周边区域联动发展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致谢 |
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研究[D]. 梁梦宇. 吉林大学, 2021(01)
- [2]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D]. 张飞.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3]山西省城乡一体化研究 ——基于要素流动的视角[D]. 郑金卓.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4]城市低碳发展与城乡一体化耦合协调关系研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J]. 宗鑫,杨浩,麦麦提穆萨·麦麦提艾力. 环境保护科学, 2020(03)
- [5]成本导向型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构建与运作研究[D]. 戴盼倩. 江苏大学, 2020
- [6]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C县城乡一体化建设研究[D]. 吴思.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7]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对城乡居民福祉的影响分析[D]. 王伟.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大都市区一体化研究 ——基于城际联锁网络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视角[D]. 万宁娜.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4)
- [9]城乡一体化视角下的广西数字乡村建设问题研究[D]. 黄新整.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5)
- [10]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D]. 秦贺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标签:物流网络论文; 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论文; 城乡差异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