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界面清新 操作方便——“办公之星 2000”试用手记(论文文献综述)
车志远[1](2020)在《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文中指出“中国工人”是一个复数概念,其本身包含着中国经济社会构建与转型的特定指向:一类是东南沿海等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下产生的“新工人”,一类是作为“共和国长子”的老工业基地转型下的“老工人”。20世纪90年代,几千万的国企“老工人”下岗和数以亿计的“新工人”进城几乎是同时发生的,他们始终都内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多年来,文学研究者们往往用“底层文学”“打工文学”“农民工文学”等词语来命名“新工人”题材的文学创作,但这种称谓却失去了与“老工人”对照中应有的历史意识,消解了为“新工人”争取劳工权益、享受与城市居民平等待遇等方面的文化政治意味。如何通过文学实践来表现“新工人”的真实诉求、建构新型的社会文化、想象一个更加平等与公平的未来是本文的切入点和主题。无论是老工人,还是新工人,他们都始终内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之中。以一种历史意识来追溯梳理“新工人”的“前生今世”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更有“方法论”意义。一方面要从“启蒙话语”“革命话语”“底层话语”三个视角来发现这一群体是如何纳入“政治规划”与“文学想象”的,另一方面,更要看到这些复杂的形象是如何被呈现的。如果我们要从整体上观察新世纪文学,那么,曹征路《那儿》的发表及其讨论所带来的知识界和整个社会关注对象的转变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标志性事件。从《那儿》到《问苍茫》勾连出“底层话语”与“左翼话语”,并以反思“纯文学”,恢复了“文学”与“现实”的关联,文学由“怎么写”转变为“写什么”与“为谁写”和“谁来写”的转变。在这种转变中,新世纪“新工人”书写逐渐成为一个重要写作趋向。在《那儿》之后,讲述“新工人”已经由“应不应该讲述”向“如何讲述新工人”转向。在讲述方式上,以人道主义情怀和社会批判为己任的现实主义重新介入转型期社会语境之中,现实主义成为讲述“新工人”的重要方式;在讲述主体上,一方面是从“代言者”以观看“他人”之痛方式聚焦“新工人”,另一方面文学创作主体不断下移,“新工人”也开始表达自身;在讲述空间上,讲述“新工人”离不开城乡关系书写,城与乡不仅是作为有关“新工人”空间想象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百年来中国现代化的核心问题之一。另外本论文选取了“新工人”诗歌、“新工人”非虚构写作以及“新工人”影像表达作为切入点,来进一步探求其艺术形式的意义、局限及可能性,以期为新世纪文学增添新的文化想象与表现形式,最后我们既要能看到其意义和价值,也要看到其限度和可能,以期“新工人”书写能够为新世纪文学提供一个新的思考的基点。“新工人”书写不只是特定群体的文学形态,而是一种更具代表性的、回应现代危机的文学表达。对“新工人”的建构与想象既是一个尖锐的现实问题,同时也是有关“人的可能性问题”。在搜集整理分析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本文结合社会历史现状探索使用了文化研究等方法,并在行文中有所归纳。
郭忠文[2](2020)在《重点语素的构词及其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文中指出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环节。目前,随着语素教学法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学者开始关注语素选取的问题。杨晓黎(2018)选取了有利于教学的重点语素与核心语素,重点语素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严格的选取标准、确定的数量(228个),为开展语素教学提供了方便。然而,已选重点语素只是根据《等级大纲》和《等级划分》来选取,而以重点语素为基础选取的核心语素(95个)更是严格地按照规定标准来操作,它们都未对实际对外汉语教学语料或相关教材进行考察,所以重点语素的选取标准和核心语素的选取情况还有待探讨,同时,我们还需研究重点语素的教学应用情况。本文一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文章的选题意义、研究思路、方法和语料来源,并描述了前人关于语素构词和语素教学的研究现状。第二章为统计和分析重点语素在现代汉语中构词情况。这部分首先介绍了重点语素的选取和划分标准;其次依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构建了重点语素构词语料库,并选取构词能力强的重点语素进行构词分析。第三章为分析重点语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构词分布情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其一是考察重点语素在《等级划分》中的构词与分布情况;其二是结合对外汉语教材分析重点语素在具体教材中的构词分布情况;其三是将重点语素在《等级划分》中的构词情况和在教材中的构词情况进行比对分析。其四是在比对分析基础上补充重点语素中的核心语素。我们对重点语素在《汉语教程》六册共计2522个词汇构词情况进行穷尽性考察,并构建语料库,在杨晓黎(2018)选取的95个核心语素基础上,根据重点语素在实际汉语教学中的构词能力,对核心语素进行了适当增补。第四章为研究重点语素的对外汉语教学与应用。包括初中高级班重点语素教学的开展策略、教材的编排建议等。结语是对本文的观点和建议进行总结,同时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
周莹[3](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曹烨[4](2019)在《临时性景观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作用与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景观”为研究对象,以景观的“临时性”为课题,展开系统的学术研究。城市景观,是城市中超越所有“公共建筑”的最具开放潜力的空间。在不断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许多荒废和待转型的旧有空间,需要借助“临时的方式”,实现灵活并有针对性的更新和变化。临时性景观,就是指具备这种性质的特殊且有效的城市景观形态。临时性景观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有效助力于城市的发展,回应人居环境发展过程中衍生的诸多问题,并顺势而为成为新时代空间营建、生活秩序、信息时尚及文化形态的崭新多维载体。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由以下层次构成:一、通过现场调研、场景体验、文献解读及资料梳理,确定课题的研究内容与边界。通过与“永久性景观”的多指标比对,确定两者在概念、形态、建构、功能、价值等各方面的差异与特征,并确立“临时性景观”这一选题的基础、轮廓及边界。二、临时性景观的硏究主要针对以下问题:1、城市中的碎片化空地(闲置地块、农业地、工业地、铁道附属地);2、与地权相关的法规、机制及可能性;3、环境保护与城市生态的应急问题;4、规划中存在的僵化和滞后;5、艺术和人文建设中急需融入的多种需求;6、原有景观概念的局限性;7、当下急需的城市空间活化;8、本课题研究应持的包容及开放性。三、临时性景观的硏究,应反思原有“景观设计理念”:景观,不是仅限于美好的感知和文学性的描述与演绎,不应仅限于建筑学意义的工程营造和艺术学意义的作品创作,而应审视永久性景观系统的局限,呼应城市空间不断显露的新的景观需求,从而有效处理暂时、应急、局限、效果等要素间的权重及路径,多目标、快应变、高精准、多元化地服务于城市肌体的方法与机制。四、临时性景观的硏究,应反思原有的“公共艺术理念”:公共艺术,不能仅限于艺术创作和作者个人经验,也不应仅追求作品的赏心悦目或是建造类似于雕塑的构筑物。公共艺术应与新型构建技术、数字及网络技术相结合,不局限于文化范畴并与社会需求有机地融合。公共艺术不应仅服务于文化形态,还应服务于法规、节事、商业、救灾等形态。五、临时性景观的硏究,应借助于实际案例的解析,以梳理临时性景观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多种表现形态:通过对具“临时属性”的新材料和新技术的梳理,分析临时性景观的实施策略与方法;借助于对大型城市节事活动的巡礼,完整认识临时性景观的积极性、系统性和有效性。通过认识临时性景观在综合介入城市公共空间中呈现的可能性、丰富性、多元价值,和对信息时代和多元环境的认知,揭示了临时性景观产生的必然性。同时,本文着重研究临时性景观理念在文化交流、信息传播、营商环境、灾后重建以及生态保护等领域的特殊作用与价值。六、临时性景观的硏究,应反思原有的“景观设计教育”理念:原有的景观教育专业仅按内容、表现形式区分,是基于艺术立场及以教师的个人经验为主。而当代的设计教育应密切结合城市化进程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认识专业、调整专业、重构专业,从而集约教育资源。七、临时性景观,以其灵活多样的形式、丰富鲜明的界面、快速搭建的便利、以及材料和结构的可循环等特性,弥补了原有城市景观(永久性景观)概念的局限、问题和缺陷,极大地发展了新时代景观系统在理念、范围、功能、价值、建构及营运等方面的崭新内涵。
刘宁[5](2018)在《新媒体语境下综合类博物馆视觉识别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综合类博物馆,是一个地区历史文化的见证者,也是城市对外传播文化语言的窗口,综合类博物馆的视觉识别系统作为博物馆形象的展示核心,在博物馆品牌形象推广上起着关键作用。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与网络设备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技术所具有的多元的传播理念、互动式的传播模式不断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信息传播与消费的方式。在这样媒介环境的冲击下,传统的博物馆视觉识别系统的改革与提升已成为必然。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主要讨论在新媒体语境下,如何对传统的博物馆视觉识别系统进行完善,建立起适用于新媒体传播环境的综合类博物馆视觉识别系统体系。从博物馆视觉元素提取入手,对博物馆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计策略提出建议,最终对博物馆视觉形象进行多元展示和传播,运用于最后的设计实践当中。本文以综合类博物馆为研究对象,从新媒体语境出发,综合设计学、博物馆学、传播学等相关理论研究,通过文献分析、归纳演绎、案例分析、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国内外博物馆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现状进行归纳分析。遵循从理论辨析到实践验证的研究思路将课题分为五个部分:(1)提出本研究的选题目的及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进行归纳梳理;(2)论述了综合类博物馆视觉识别系统所面对的信息媒体变革情况,并分析目前我国综合类博物馆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计现状,进而提出这一类博物馆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计趋势;(3)对新媒体语境下综合类博物馆视觉识别系统的内在架构和呈现要素进行梳理,同时对综合类博物馆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计定位以及系列要素进行了论证;(4)对前期研究进行总结,从博物馆的元素提炼、核心开发、多元展示、媒体传播等方面出发,借助不同的个案分析,提出具体的设计方法;(5)以河南省郑州博物馆为例,对博物馆历史文化、视觉形象进行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并对问卷调查进行量化分析以明确目标受众的需求,结合前述设计元素与设计方法,对郑州博物馆视觉形象进行系统设计。通过有针对性地对某一个博物馆视觉形象进行系统设计,来验证前期的理论研究。本项研究可以对博物馆视觉识别系统的典型元素挖掘与跨媒体呈现等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朱美云[6](2017)在《基于移动互联网下服装品牌的推广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的两会期间中首次提出“互联网+”的概念并制定相应实施计划,表示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国家传统行业经济转型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政府全力推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与现代制造业相结合,互联网+传统行业的概念及运行模式应运而生,它的出现加速了传统行业的发展,在新的大数据环境下创造一种新的生态模式。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移动设备的不断更新、普及和使用,移动互联网在中国掀起了热潮,成为主流的网络和消费环境,而在“互联网+”的推动下传统的服装行业融合移动互联网的移动性、开放性、便捷性使得其推广环境和渠道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传统的商场、展会到后期的网购发展到至今社交平台、移动商务、媒体互动等手段和渠道下多元立体化的移动互联网推广环境,中国服装品牌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针对新的环境和挑战,本文将服装品牌的推广放在了移动互联网的消费环境下,首先,研究了移动互联网、服装品牌推广的相关理论知识以及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其次了解了消费者对移动设备的依赖,并对移动互联网的产生、特征及发展前景做了分类与说明,分析了移动互联网下品牌推广的优势和必然性;结合其优势与服装品牌运营的实际情况,针对移动互联网的推广环境提出服装品牌“社会热点、社交媒体、互动体验、网络现象和商务多平台”推广策略的创新;最后,运用移动互联网下服装品牌的推广策略对光合能量服装品牌进行实践应用,应证了其策略的可实施性和一定的市场价值。应用结果表明,在信息科技快速发展的4G时代,企业想要健康运营应注重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加深品牌与消费者的创意互动,以消费者至上的原则,适应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网络时尚的发展来改进品牌的推广策略以及提升品牌的推广服务。在创造销售业绩的同时让品牌推广带给消费者更多的便捷、互动和趣味性体验,与消费者形成双效推广的主体,适应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及移动市场的需求。笔者希望本课题的研究能够对未来服装企业运用移动互联网进行品牌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以期对未来服装品牌的推广具有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王凯[7](2015)在《瀚海》文中提出引子"几亿年前,这是一片海。几千万年前是原始森林。到了几百万年前,它成了沙漠。你们知道一个地方为啥会变成沙漠不?"钟军把脸贴在车窗上自问自答,"因为干旱,还有风。""没准以前还有恐龙呢,始祖鸟什么的,嘎嘎叫着飞,从天上掉下一个
张竞予[8](2014)在《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思想特征研究 ——基于文献核心词统计方法和个案的研究》文中认为“实验建筑师”作为国内建筑学界的一个特定语汇,产生于90年代末期,是指90年代末-20世纪初学界一批由于设计实践具有创新性而最早引起建筑界关注和讨论的建筑师的称谓,如张永和、崔恺、刘家琨、王澍等等。其思想具有批判性、边缘性、本土性的基本特征。中国实验建筑师这样一个有着鲜明自身特点的群体在世纪之初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对于国内建筑学界的发展起到了非常显着的推动作用,但对国内实验建筑师群体的思想特征却较少深入理性地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实验建筑师的发表论文、建筑作品、采访口述资料等进行文献文本核心词条的提取及分类统计。并根据统计结果,总结实验建筑师群体的思想成分及的主要关注方向。本文的主要思路是通过具体详实的、基于文献的统计分析过程,得出量化的统计结果,形成具有一定客观性与参考价值的结论。论文的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内容为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现状以及本文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并对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的群体特征进行概述。第三章是本文的核心章节,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并总结中国实验建筑师的思想特征,从文献、作品以及言论三个方面对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的进行了统计研究,并对统计结论进行汇总与分析。第四章通过个案研究的方法,对都市实践、王澍、刘克成、华黎的建筑作品与思想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探讨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的思想特征。论文在最后展望了我国实验建筑师的意义与发展趋势。
莫智勇[9](2013)在《中国城市形象传播力研究》文中指出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和生产要素流动性日益发展的今天,城市不仅是人类生存的社会公共空间,是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各种资源的汇聚地,也是现代经济与社会活动最重要的载体。城市形象是人们对城市认知和感受的综合反映,是形象信息的受众对于城市综合因素在情感与态度上的心理反应。城市形象是一种城市的无形资产,也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各国城市化、信息化的进程加剧,导致了城市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提升城市形象传播力与城市竞争力成了城市良好生存与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大众传媒作为社会信息的主要传播者,连通着社会受众和城市形象信息的传达与反馈,是城市形象形成不可或缺的助推器。媒介社会的传播特性使城市形象传播变成时代特征,由大众媒体塑造和传播“象征性现实”的城市形象同时成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媒介作为城市形象传播的最主要工具,其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等一系列因素都将影响着城市形象最终的传播效果。当下,数字新媒体与网络社交化媒介工具的普及应用,深刻地改变着以传统媒体为主的信息传播环境,使传播信息的传受关系与沟通模式在不断地变革中。基于媒介融合与创意传播大背景下的城市形象构建与传播的研究,不仅是城市形象影响力传播的需要,更是城市文化软实力与综合竞争力提升的现实迫切需求。因此,如何进行城市形象的有效传播,以提升城市形象的传播力,自然有着其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从跨学科视野、多专业角度出发,运用理论阐释推理与案例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对城市形象传播及其传播力的相关要素进行解读;接着比较分析城市形象传播实践运作机制与模式等问题,然后运用SWOT方法、USP观点、CIS原理以及“钻石模型”战略理论,对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型传播模式演进的路径作了深入探讨;最后对中国城市形象传播力提升机制与策略模式进行了具体的的阐释。具体地说,本文内容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阐述了本文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研究路径,并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基本假设。与此同时,还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回顾了城市形象的起源与历史沿革,对国内外城市形象传播的研究视角及观点作了简略梳理;并对城市形象传播力等相关概念进行解读,着重阐述了城市形象传播与城市形象传播力互动关系、城市形象传播力与城市竞争力的互动关系、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媒体创意传播形态与城市形象传播力的关系。第二部分以描述与解释型思路为出发点,运用传播学中“5W模式”理论对目前城市形象传播实践的现状、问题及原因进行把脉;并从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视角,深入地剖析了城市传播实践活动和城市形象生成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然后分别选择韩国首尔和中国杭州两个代表中外城市形象传播实践案例进行实证比较研究,从中探寻城市形象传播运作机制与模式策略上的有益启示。第三部分是以策略解决型为思路进行探析。阐述从媒介融合现象和新媒介传播形态及模式演变的时代背景,如何运用波特“钻石模型”战略理论、“USP”定位理论、城市形象CIS战略系统等,分别从战略上和策略上论述了中国城市形象传播力提升的实践思路与运作机制的可能。并就中国城市形象传播力的形成、作用、提升策略模式进行了理论归纳与模型架构。其间重点探讨的是,媒介融合与创意传播形态及方式背景下的中国城市形象传播力提升策略分析与运作模式的构建。从媒介主体策略、传播内容策略、媒介工具策略和传播模式策略出发,进而实践公关传播活动策略、整合营销活动传播策略、互动创意传播策略等模式的研究,为我国城市形象传播实践提供具现实意义和可操作的对策研究成果资源。
王瑜[10](2012)在《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的传播及其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本课题研究旨在系统地考察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及其影响的历史进程。通过建筑的物质化形态,结合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与人文环境,分析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背景、途径、特征与影响的史实,探讨岭南建筑文化与外来建筑文化的互动关系,揭示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及其影响的内在机制、规律性,并探讨全球化语境下岭南建筑文化与外来建筑文化互动的发展趋势与对策。论文从历时性的角度将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的传播及其影响的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古代时期,从16世纪中叶至1840年,是外来建筑文化传入岭南的初始时期;第二阶段为近代时期,从1840年至1949年,是外来建筑文化与岭南建筑文化之交汇与交融的时期;第三阶段从1949年至今,是外来建筑文化与岭南建筑文化之融合与共生的时期。古代时期,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的传播与影响局限于两个区域,一是澳门,自葡萄牙人1557年租借并定居澳门起,西式建筑逐渐传入澳门。二是清朝“广州十三行商”贸易时期的广州十三行,西方各国商馆的建设将西式建筑引入广州。古代时期传入岭南的西式建筑展示了完全不同于岭南的建筑文化,但受限于历史条件,西式建筑基本自成一体,传播与影响的范围有限,对岭南传统建筑并没有产生根本性的影响。近代时期,在“西学东渐”的社会环境下,外来文化对岭南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表现在社会价值、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以及语言等方面。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区域广泛,从岭南的中心城市直至五邑、潮汕、梅州等侨乡,对岭南建筑的影响涉及城市建设、建筑类型、建筑形式、建筑技术等方面,同时,外来建筑文化的影响从外在的形式等物质层面逐渐深入到思想层面,对岭南建筑的近代化转型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现代时期,岭南建筑文化与外来建筑文化的互动逐渐增强。20世纪50年代,岭南的现代建筑创作探索已显示了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的影响。20世纪60至80年代,将西方现代主义建筑与岭南传统庭院相结合的设计创作,使岭南涌现出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优秀的现代建筑。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全球化的社会发展,西方建筑多元化的思潮传入,以及外国建筑师的设计作品不断出现,岭南建筑逐渐进入多元化的发展阶段。论文探讨了外国建筑师在当代岭南的建筑创作实践。选择世界着名建筑师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设计的广州体育馆,以及英国建筑师扎哈·哈迪德设计的广州大剧院进行解析。分析指出外国建筑师在岭南的创作实践更直接与直观地将西方多元的建筑理论与设计方法传入。然而,外国建筑师在岭南的创作实践具有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作用,需要以辩证与理性的态度去面对。论文在考察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与影响的范式,总结与揭示了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基本规律,同时指出在全球化语境下外来建筑文化传播的多元化,以及建筑文化趋同的现象。因此,岭南建筑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筑创作立足于岭南,从岭南传统建筑文化中吸取养分,探索岭南建筑文化核心精神的现代表达。
二、界面清新 操作方便——“办公之星 2000”试用手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界面清新 操作方便——“办公之星 2000”试用手记(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新工人”:概念界定、建构与想象 |
(一)概念的界定:谁是“新工人”? |
(二)“新工人”文学的建构与想象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
(一)国内研究状况 |
(二)国外研究状况 |
三、选题依据、写作路线与方法 |
(一)选题依据 |
(二)写作路线与方法 |
注释 |
第一章 历史与现实:“新工人”的“前生今世” |
一、有关“新工人”的“发现”与诸种“话语”构建 |
(一)启蒙话语:“人的文学”与“平民文学” |
(二)革命话语:“左翼文学”与“人民文学” |
(三)底层话语:“新左翼”文学与“新人民性”文学 |
二、现当代文学视野中的“乡下人”进城 |
(一)现代性危机与“乡下人”进城叙事 |
(二)“生产性城市”与“招工进城” |
(三)“现代化想象”与“乡下人”进城叙事 |
三、当代文学史中“工人”的书写 |
(一)英雄的创业者与工人阶级的主体性叙事 |
(二)“改革者”遭遇“现实冲击”的工人书写 |
(三)“无名的底层”与“看不见的主体” |
注释 |
第二章 发现与转向:《那儿》的讨论与新世纪文学书写新变 |
一、现实背景:《那儿》与转型期中国社会 |
二、作为“事件”的文学——有关《那儿》讨论以及知识界转变 |
三、作为方法的《那儿》:社会转型期文学的位置 |
四、从《那儿》到《问苍茫》:阶级想象、新左翼话语实践与反思 |
注释 |
第三章 表述与再现:我们如何讲述“新工人”? |
一、“新工人”书写与作为方法的现实主义 |
(一)从“落地”到“生根”——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的“正反合” |
(二)“主义”之后“新工人”现实书写的“返场” |
(三)困境与可能:“新工人”书写如何现实主义? |
二、从代言到立言:我们如何讲述“新工人”? |
(一)观看“他者”之痛——代言者如何讲述“新工人” |
(二)反观自身之维——“新工人”如何表达自身? |
三、城乡书写与“新工人”空间想象 |
(一)城市“他者”的生存苦难 |
(二)身份认同危机与精神漂泊 |
(三)另类想象与返乡叙事的可能 |
注释 |
第四章 形式与类型:“新工人”诗歌、非虚构与影像表达 |
一、“新工人诗歌”与新世纪诗学的新趋向 |
(一)诗歌风景——作为问题与方法的“新工人诗歌” |
(二)美学原则——“新工人”何以“诗歌”? |
(三)文化反思——以“我的诗篇”为例 |
二、“新工人”非虚构写作的意义与局限 |
(一)何以“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的意义 |
(二)何是“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出场与生成 |
(三)如何“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叙事策略 |
(四)反思“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局限及新的可能 |
三、影像如何表达转型期的“新工人”与“老工人”形象? |
(一)“静物”与“流动”——厂区“空间”叙事 |
(二)“间离”与“互文”——工厂经验的“时间”书写 |
(三)“断裂”与“融合”——如何看待“老工人”与“新工人”? |
注释 |
结语:反思与重构:“新工人”书写的意义、困境与可能 |
一、“新工人”书写的价值与意义 |
(一)社会意义与现实意义 |
(二)理论意义与文学意义 |
二、“新工人”书写的困境与可能 |
(一)题材热与“类型化”写作困境 |
(二)苦难叙事与“现实感”缺乏 |
(三)理论建设不足与批评话语窘困 |
(四)重构一种新的文学——“新工人”文学建构的可能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重点语素的构词及其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语素构词研究 |
1.2.2 语素教学法研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重点语素及其在现代汉语中的构词情况考察 |
2.1 重点语素的界定 |
2.2 重点语素语料库的建立 |
2.3 重点语素构词状况考察 |
2.3.1 构词频率 |
2.3.2 构词类型 |
2.3.3 构词位置 |
第三章 重点语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构词情况统计分析 |
3.1 《等级划分》中重点语素构词分析 |
3.1.1 构词分布 |
3.1.2 构词类型 |
3.1.3 构词对比分析 |
3.2 对外汉语教材中重点语素构词分析 |
3.2.1 构词统计 |
3.2.2 构词分布 |
3.3 《等级划分》和《汉语教程》构词对比分析 |
3.4 重点语素中的核心语素 |
3.4.1 新增核心语素的构词情况 |
3.4.2 增补核心语素相关分析概括 |
第四章 重点语素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
4.1 利用重点语素进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优势 |
4.2 不同阶段重点语素教学实施策略 |
4.2.1 初级阶段的重点语素教学 |
4.2.2 中级阶段的重点语素教学 |
4.2.3 高级阶段的重点语素教学 |
4.3 重点语素和对外汉语教材编写 |
4.3.1 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存在的不足 |
4.3.2 重点语素对汉语教材编写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重点语素构词语料库 |
附录二 《等级划分》重点语素构词语料库 |
附录三 《汉语教程》重点语素构词语料库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3)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临时性景观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作用与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 |
0.1.1 城市中的“碎片化”空地 |
0.1.2 针对城市发展中空闲土地的相关政策法规 |
0.1.3 城市发展中存在的困境和需求 |
0.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0.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0.3.1 相关概念解释 |
0.3.2 国内研究现状 |
0.3.3 境外研究现状 |
0.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0.4.1 内容与论文基本逻辑框架 |
0.4.2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解读临时性景观的概念 |
1.1 临时性景观的定义与“临时”的界定 |
1.1.1 临时性景观的定义条件 |
1.1.2 临时性景观的相关概念 |
1.1.3 受益于当代的临时性景观 |
1.2 临时性景观产生的时代背景 |
1.3 临时性景观的基本特征 |
1.3.1 相对短暂的时效性 |
1.3.2 适宜的使用性 |
1.3.3 特殊的设计手法 |
1.3.4 经济生态型 |
1.3.5 与大众的互动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临时性景观产生的必然性及其构建形态 |
2.1 临时性景观的必然性 |
2.1.1 临时是信息时代的产物 |
2.1.2 临时是多元环境的产物 |
2.2 城市化进程中的临时性景观 |
2.2.1 城市临时性景观空间的成因 |
2.2.2 多样性的临时性景观 |
2.3 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其他临时性的景观构建形态 |
2.3.1 临时性建筑 |
2.3.2 临时性设施 |
2.3.3 临时性装置艺术 |
2.4 多元需求下的临时性公共活动 |
2.4.1 艺术活动 |
2.4.2 休闲娱乐活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中临时性景观的分类与应用 |
3.1 适应当代的主动性临时景观 |
3.1.1 临时性的创新理念 |
3.1.2 临时性的新材料和新技术 |
3.1.3 临时性为城市建设发展带来的新时效 |
3.2 以大型节事活动为主的系统性临时景观 |
3.2.1 城市大型节事活动 |
3.2.2 世界性的综合运动会——以2008 北京奥运会为例 |
3.2.3 国际性博览活动——以2010 上海世博会为例 |
3.3 具有组织有效性的临时景观 |
3.3.1 商业推广活动中的临时路演 |
3.3.2 商业空间中的临时装置艺术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临时性景观与多元社会的联系 |
4.1 临时性景观的创新价值 |
4.1.1 不断发展的创新理念 |
4.1.2 多变的灵活形态 |
4.1.3 临时性景观介入生活 |
4.2 临时性景观的积极性价值 |
4.2.1 迅速帮助灾后重建 |
4.2.2 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
4.3 促进多元化文化的传播价值 |
4.3.1 促进文化的交流 |
4.3.2 传统文化在临时城市主义中的再生 |
4.4 临时性景观的生态价值 |
4.5 临时性景观的商业经济价值 |
4.6 临时性景观对于城市空间的再生价值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临时性景观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及其教育意义 |
5.1 临时性景观在当代城市公共空间中存在的问题 |
5.1.1 华而不实的临时造成大量的浪费 |
5.1.2 只追求形式主义,缺少长远考虑 |
5.1.3 盲目跟风,没有辨识度 |
5.1.4 临时是鲜活的产生,无奈的结束 |
5.2 临时性景观推动城市的发展的积极作用 |
5.3 临时性景观对设计教育的意义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2018 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The 2018 Revision) |
附录二 2018 世界城市全球大都市检测报告(Metro Global Metro Monitor 2018) (译稿)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新媒体语境下综合类博物馆视觉识别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基于设计学角度 |
1.2.2 基于博物馆学角度 |
1.2.3 基于传播学角度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1.3.4 研究框架 |
2 新媒体语境下综合类博物馆视觉识别系统现状及趋势 |
2.1 博物馆功能的演化与延伸 |
2.1.1 博物馆的功能演进 |
2.1.2 综合类博物馆的职能特点 |
2.2 综合类博物馆视觉识别系统引入新媒体的背景 |
2.2.1 博物馆建设热潮逐渐形成 |
2.2.2 受众信息接收日益碎片化 |
2.3 综合类博物馆传统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现状 |
2.3.1 个馆文化信息承载量较少 |
2.3.2 视觉沟通的协调性欠缺 |
2.3.3 受众参与度不高 |
2.4 新媒体语境下综合类博物馆视觉识别系统设计趋势 |
2.4.1 有机形到随机形的图形演变 |
2.4.2 呈现形式的非物质化发展 |
2.4.3 复合型互动体验的增设 |
3 新媒体语境下综合类博物馆视觉识别系统要素及定位 |
3.1 新媒体语境下综合类博物馆视觉识别系统形成要素 |
3.1.1 视觉识别系统形成的内在架构 |
3.1.2 视觉识别系统形成的呈现要素 |
3.2 新媒体语境下综合类博物馆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定位 |
3.2.1 树立品牌视觉的整体性形象 |
3.2.2 丰富视觉要素的延展性应用 |
3.2.3 注重个馆文化的趣味性体验 |
4 新媒体语境下综合类博物馆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策略 |
4.1 元素提炼 |
4.1.1 馆藏与馆建元素 |
4.1.2 历史与人文元素 |
4.1.3 城市与环境元素 |
4.2 核心开发 |
4.2.1 主体图形的动态重塑 |
4.2.2 文字编排的多维表达 |
4.2.3 并置用色的兼容配合 |
4.3 多元展示 |
4.3.1 版面数字化的视觉延续 |
4.3.2 环境导向的形态植入 |
4.4 媒体传播 |
4.4.1 线上搜索拓宽传播渠道 |
4.4.2 线下营销丰富传播体验 |
5 新媒体语境下综合类博物馆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实践——以郑州博物馆为例 |
5.1 郑州博物馆概况 |
5.1.1 基本陈列 |
5.1.2 馆藏特色 |
5.2 郑州博物馆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现状 |
5.2.1 调研方法与问卷设计 |
5.2.2 统计结果与现状分析 |
5.3 郑州博物馆视觉识别系统设计提案 |
5.3.1 视觉识别系统的基础构建 |
5.3.2 视觉识别系统的复合传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项目及成果 |
附录A 国内外博物馆视觉识别系统设计案例 |
附录B 郑州博物馆视觉识别系统设计调查问卷 |
附录C 郑州博物馆视觉识别系统手册 |
(6)基于移动互联网下服装品牌的推广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路线 |
1.4 课题研究主要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服装品牌推广的相关理论研究 |
2.1 品牌的概述 |
2.2 品牌推广相关理论浅析 |
2.2.1 品牌推广的定义及手段 |
2.2.2 品牌推广的要素 |
2.2.3 品牌推广基础理论 |
2.3 服装品牌推广的相关理论分析 |
2.3.1 服装品牌的定位 |
2.3.2 服装品牌推广的关系理论 |
2.3.3 消费环境与服装品牌推广的关系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移动互联网的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研究 |
3.1 移动互联网的概念及分类 |
3.1.1 移动互联网的概念 |
3.1.2 移动互联网的分类 |
3.2 移动互联网的特征 |
3.2.1 终端移动性 |
3.2.2 业务时效性 |
3.2.3 用户识别性 |
3.2.4 服务便捷性 |
3.3 移动客户端的运行方式 |
3.3.1 手机网页式 |
3.3.2 APP软件应用 |
3.3.3 第三方平台 |
3.4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
3.4.1 移动互联网的热潮 |
3.4.2 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现状 |
3.4.3 移动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移动互联网下服装品牌的推广优势及策略研究 |
4.1 移动互联网下服装品牌推广的必然性 |
4.1.1 对手持设备的依赖 |
4.1.2 信息时代下的产物 |
4.2 移动互联网对服装品牌的推广优势 |
4.2.1 对服装品牌形象的全面塑造性 |
4.2.2 对服装品牌推广信息量的提升 |
4.2.3 对服装品牌推广自主化的提升 |
4.2.4 对服装品牌推广互动性的提升 |
4.2.5 对服装品牌推广精准化的提升 |
4.3 移动互联网下服装品牌的推广策略研究 |
4.3.1 社会热点的推广策略 |
4.3.2 社交媒体的推广策略 |
4.3.3 互动体验的推广策略 |
4.3.4 网络现象的推广策略 |
4.3.5 商务多平台的推广策略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移动互联网下服装品牌推广的实战应用 |
5.1 光合能量品牌在移动互联网下推广的应用背景及定位分析 |
5.2 移动互联网下光合服装品牌的推广原则 |
5.2.1 用户至上原则 |
5.2.2 创意互动原则 |
5.3 移动互联网下光合服装品牌推广策略应用 |
5.3.1 社会热点话题性推广应用 |
5.3.2 社交媒体多元化推广应用 |
5.3.3 互动体验时效性推广应用 |
5.3.4 网络现象及时性推广应用 |
5.3.5 移动商务多平台推广应用 |
5.4 光合能量服装品牌在移动互联网下推广应用的初步成效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课题研究结论 |
6.2 课题存在的不足与研究展望 |
6.2.1 不足之处 |
6.2.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 |
附录 2: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实践项目 |
(7)瀚海(论文提纲范文)
引子 |
第一章时光之炉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第二章乌鸦掠过发射架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第三章空箱子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第四章残骸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第五章此页无正文 |
1 |
2 |
3 |
4 |
5 |
6 |
7 |
尾声 |
(8)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思想特征研究 ——基于文献核心词统计方法和个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意义与目标 |
1.2.1 课题研究意义 |
1.2.2 课题研究目标 |
1.3 课题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范围与内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范围 |
1.5 课题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课题研究方法 |
1.5.2 课题研究框架 |
1.6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6.1 普遍性的建筑理论框架 |
1.6.2 统计学与词条统计 |
第二章 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的群体特征概述 |
2.1 中国实验建筑师概念界定 |
2.1.1 根据起源定义 |
2.1.2 根据特征定义 |
2.1.3 根据时间定义 |
2.2 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社会特征概述 |
2.2.1 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群体概述 |
2.2.2 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群体的年龄层次 |
2.2.3 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的教育背景 |
2.2.4 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的实践执业形态 |
2.3 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思想特征概述 |
2.3.1 中国当代实验建师思想发展历程 |
2.3.2 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思想的基本特征 |
2.3.3 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思想的意义 |
第三章 当代中国实验建筑师思想特征的统计分析 |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与意义 |
3.1.1 文献统计分析范围 |
3.1.2 统计分析方法及过程 |
3.1.3 文献统计分析的意义 |
3.1.4 保证统计结论正确性的措施 |
3.2 期刊文献统计 |
3.2.1 期刊文献统计步骤及方法 |
3.2.2 建筑师群体思想特征统计 |
3.2.3 建筑师个人思想特征统计 |
3.2.4 建筑师从业时间与思想特征的关联统计 |
3.3 建筑作品统计 |
3.3.1 建筑作品的选取与分析方法 |
3.3.2 作品类别统计 |
3.3.3 建筑作品总体思想特征统计 |
3.3.4 建筑师个人创作思想特征统计 |
3.4 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思想特征总结 |
3.4.1 中国当代实验建筑的思想成分 |
3.4.2 对于建筑热点问题的关注方向总结 |
3.4.3 具有代表性的若干建筑思想 |
第四章 个案分析:部分实验建筑师的探索活动 |
4.1 个案分析建筑师选取原则 |
4.2 公共空间与城市视角:都市实践建筑思想统计与解读 |
4.2.1 相关论文文献的统计分析 |
4.2.2 建筑作品的分析与解读 |
4.2.3 都市实践建筑思想解读 |
4.3 传统的自然观:王澍建筑思想统计与解读 |
4.3.1 相关论文文献的统计与分析 |
4.3.2 建筑作品的统计与解读 |
4.3.3 王澍建筑思想小结 |
4.4 建造的美学:华黎的建筑思想统计与解读 |
4.4.1 相关论文文献的统计与分析 |
4.4.2 建筑作品的统计与解读 |
4.4.3 华黎建筑思想小结 |
4.5 遗产保护与地域传统:刘克成的建筑思想统计与解读 |
4.5.1 相关论文文献的统计与分析 |
4.5.2 建筑作品的统计与解读 |
4.5.3 刘克成建筑思想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思想的启示与展望 |
5.1 实验建筑思想的主要特征 |
5.2 实验性探索的启示 |
5.3 实验性探索发展趋势与方向 |
附录:统计文献范围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中国城市形象传播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文献综述 |
1.2.1 中外城市形象研究成果综述 |
1.2.2 城市形象与营销传播研究综述 |
1.2.3 创意产业理论研究综述 |
1.2.4 城市竞争力理论研究综述 |
1.2.5 波特产业“钻石模型”理论综述 |
1.2.6 SWOT战略分析法理论综述 |
1.2.7 大众传播效果理论综述 |
1.3 研究的问题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目标 |
1.3.3 内容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路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与路径 |
2 城市形象与城市形象传播力 |
2.1 城市形象与城市形象传播力涵义 |
2.1.1 城市形象内涵与特征 |
2.1.2 城市形象综合体的构成 |
2.1.3 城市形象传播力内涵与特征 |
2.2 大众传播与城市形象传播力关系 |
2.2.1 媒介城市与城市形象 |
2.2.2 媒介传播与城市形象 |
2.2.3 基于媒体的城市形象传播力 |
2.3 城市形象传播力与城市竞争力关系 |
2.3.1 城市文化 |
2.3.2 文化软实力与城市竞争力 |
2.3.3 形象传播力是城市竞争力重要组成 |
2.4 创意城市与城市形象传播力 |
3 中国城市形象传播力现状、问题与原因 |
3.1 中国城市形象传播力实践现状扫描 |
3.1.1 城市形象传播主体现状 |
3.1.2 城市形象传播内容现状 |
3.1.3 我国城市形象传播媒介形式现状 |
3.1.4 城市形象营销活动传播现状 |
3.1.5 城市公关传播现状 |
3.1.6 城市形象传播受众现状 |
3.1.7 城市形象传播效果现状 |
3.2 中国城市形象传播存在的问题 |
3.2.1 传播主体问题 |
3.2.2 传播内容定位问题 |
3.2.3 传播媒介形式问题 |
3.2.4 城市活动公关营销问题 |
3.3 中国城市形象传播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城市定位未尽特色与缺乏前瞻性 |
3.3.2 城市化进程转型与传播管理力度不足 |
3.3.3 城市传播认识滞后与形象传播实践缺乏战略性 |
4 中外城市形象传播实践比较研究 |
4.1 国外城市形象传播案例分析——以韩国首尔市为例 |
4.1.1 传播主体策略 |
4.1.2 传播内容策略 |
4.1.3 传播形式策略 |
4.1.4 首尔城市形象传播策略模式小结 |
4.2 国内城市形象传播实践案例分析——以中国杭州市为例 |
4.2.1 杭州城市形象传播力形成策略 |
4.2.2 杭州城市形象的国际传播 |
4.3 中外城市形象传播模式比较分析和启示 |
4.3.1 城市形象传播战略机制比较 |
4.3.2 其他城市形象传播实践分析与启示 |
5 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城市形象传播力提升对策 |
5.1 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介传播发展分析 |
5.1.1 媒介融合现象与信息大传播 |
5.1.2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中国传媒业发展 |
5.1.3 媒介融合背景下传播模式演进 |
5.1.4 媒介社会的全媒体与全传播 |
5.2 城市形象传播力提升战略分析 |
5.2.1 城市形象传播的“钻石”理论模型分析 |
5.2.2 “USP”理论与城市形象传播力定位论 |
5.2.3 CIS战略理论在城市形象应用分析 |
5.3 城市形象传播力提升策略分析 |
5.3.1 融合时代城市形象传播力的媒介策略 |
5.3.2 融合时代城市形象公关传播活动策略 |
5.3.3 媒介融合背景下城市形象整合营销传播策略 |
5.3.4 融合时代新媒介形态与全传播策略 |
6 结语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10)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的传播及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研究缘起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 |
1.2.1 相关概念的释义 |
1.2.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 研究现状 |
1.3.1 岭南建筑文化研究概述 |
1.3.2 中外建筑文化交流研究 |
1.3.3 建筑学与传播学的交叉研究 |
1.4 研究目标与方法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注释 |
第二章 文化传播与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的传播 |
2.1 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传播理论 |
2.1.1 文化与传播 |
2.1.2 文化传播的特征 |
2.1.3 文化传播的主要模式 |
2.1.4 文化传播的驱动机制 |
2.1.5 跨文化传播理论 |
2.2 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的传播 |
2.2.1 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前提条件 |
2.2.2 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模式 |
2.2.3 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特性 |
2.3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古代:外来建筑文化传入岭南之开端 |
3.1 古代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跨文化传播的基础 |
3.1.1 海外贸易的开展与持续 |
3.1.2 中外文化交流的开展 |
3.2 古代外来宗教文化在岭南的传播与影响 |
3.2.1 古代佛教与佛教建筑的传入 |
3.2.2 古代伊斯兰教与伊斯兰教建筑的传入 |
3.2.3 古代西方宗教与宗教建筑的传入 |
3.3 古代西方建筑在岭南跨文化传播的开端 |
3.4 澳门:古代西方建筑文化传入岭南的前沿阵地 |
3.4.1 古代西方建筑文化在澳门传播的背景 |
3.4.2 古代西方建筑文化在澳门的传播与影响 |
3.4.3 古代西方建筑文化在澳门传播的特点 |
3.5 特殊历史条件下西方建筑文化传入广州十三行 |
3.5.1 古代西方建筑文化在广州十三行传播的背景 |
3.5.2 古代传入广州十三行的西式建筑 |
3.5.3 古代广州十三行西式建筑的特点 |
3.6 古代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途径与特征 |
3.6.1 古代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途径 |
3.6.2 古代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特征 |
3.7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近代:外来建筑文化与岭南建筑文化之交汇与交融 |
4.1 近代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社会背景 |
4.1.1 近代岭南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 |
4.1.2 近代岭南中外建筑文化交流的阶段性特征 |
4.1.3 外来建筑文化影响下岭南传统建筑文化的近代化转型 |
4.2 近代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途径 |
4.3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与建设模式的引进 |
4.3.1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与建设模式主导下的沙面租界建设 |
4.3.2 西方城市规划与建设理念对城市发展与新区建设的影响 |
4.4 近代岭南西式建筑的跨文化传播 |
4.4.1 近代岭南西式建筑跨文化传播的因素 |
4.4.2 近代岭南西式建筑的风格特征 |
4.5 近代岭南中西结合式建筑的形成与特征 |
4.5.1 近代外来建筑文化对骑楼建筑的影响 |
4.5.2 近代外来建筑文化影响下的五邑地区的碉楼建筑 |
4.5.3 近代外来建筑文化主导下中西结合的教会学校建筑 |
4.6 外来建筑文化对近代岭南公园与陵园的影响 |
4.6.1 西方古典园林对近代广州公园的影响 |
4.6.2 西方古典园林影响之下的广州近代陵园 |
4.7 近代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特点 |
4.7.1 近代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的传播方式 |
4.7.2 近代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主要推动力 |
4.7.3 近代外来建筑文化与岭南建筑文化互动的特点 |
4.8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现代:外来建筑文化与岭南建筑文化之融合与共生 |
5.1 外来建筑文化的影响与岭南现代建筑发展 |
5.1.1 外来建筑文化传播与岭南现代建筑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
5.1.2 现代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途径 |
5.2 历史背景下前苏联建筑的影响 |
5.2.1 苏联建筑流行的背景 |
5.2.2 苏联建筑在岭南的影响 |
5.3 香港在岭南现代中西建筑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
5.3.1 粤港文化之间的关联性 |
5.3.2 香港建筑文化的特征 |
5.3.3 香港建筑文化的影响 |
5.4 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对岭南现代建筑发展的影响 |
5.4.1 岭南现代建筑萌芽与现代主义建筑的影响 |
5.4.2 现代主义建筑对广州外贸工程建筑的影响 |
5.4.3 现代主义建筑影响下岭南现代建筑风格的形成 |
5.4.4 新形势下现代主义建筑对岭南建筑的影响 |
5.5 现代主义建筑在岭南传播与实践的领军人物 |
5.5.1 岭南现代建筑的倡导者夏昌世 |
5.5.2 岭南现代建筑的实践者佘畯南 |
5.5.3 岭南现代建筑的探索者莫伯治 |
5.6 世界建筑多元化发展对岭南建筑的影响 |
5.6.1 岭南现代建筑多元化发展的背景 |
5.6.2 岭南现代建筑多元化发展的设计探索 |
5.6.3 岭南现代建筑多元化发展的住宅设计 |
5.7 现代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与影响的特点 |
5.7.1 现代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模式 |
5.7.2 现代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动力 |
5.7.3 现代外来建筑文化与岭南建筑文化互动的特点 |
5.8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六章 外国建筑师在当代岭南的建筑创作实践 |
6.1 外国建筑师进入岭南建筑创作实践的背景 |
6.1.1 外国建筑师在中国建筑创作实践的概况 |
6.1.2 外国建筑师在中国建筑创作实践的进程 |
6.2 外国建筑师进入岭南建筑创作实践的途径 |
6.3 外国建筑师在当代岭南的建筑创作实践及其特点 |
6.3.1 外国建筑师在岭南的建筑创作实践 |
6.3.2 外国建筑师在岭南的建筑作品的主要特点 |
6.4 外国建筑师及其作品的启示 |
6.5 外国建筑师在岭南的代表作品解析 |
6.5.1 广州体育馆 |
6.5.2 广州大剧院 |
6.6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七章 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与影响的范式 |
7.1 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与影响之基本范式 |
7.1.1 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动力与影响机制 |
7.1.2 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中的调适与融合 |
7.1.3 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与影响中的文化优势规律 |
7.1.4 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与影响中的增值创新 |
7.2 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与影响之发展范式 |
7.2.1 全球化语境下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与影响的多元化 |
7.2.2 全球化语境下建筑文化的趋同 |
7.2.3 岭南建筑文化与外来建筑文化和谐共生 |
7.3 本章小结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界面清新 操作方便——“办公之星 2000”试用手记(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D]. 车志远.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2)
- [2]重点语素的构词及其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D]. 郭忠文. 安徽大学, 2020(08)
- [3]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4]临时性景观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作用与价值研究[D]. 曹烨. 上海大学, 2019(02)
- [5]新媒体语境下综合类博物馆视觉识别系统研究[D]. 刘宁. 江苏大学, 2018(02)
- [6]基于移动互联网下服装品牌的推广及应用研究[D]. 朱美云. 江南大学, 2017(03)
- [7]瀚海[J]. 王凯. 当代, 2015(06)
- [8]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思想特征研究 ——基于文献核心词统计方法和个案的研究[D]. 张竞予.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
- [9]中国城市形象传播力研究[D]. 莫智勇. 武汉大学, 2013(07)
- [10]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的传播及其影响研究[D]. 王瑜.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