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夯置换法在密集建筑群中的施工(论文文献综述)
陈思佳[1](2019)在《舟山地区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处理技术》文中研究表明软土地区市政道路经常会出现承载力不足、路基出现不均匀沉降引发的路面裂缝、桥头跳车等问题。特别是随着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将重心从新建道路转向旧路改扩建道路。一些老路经过近十几年的使用,当初的车辆荷载设计和交通量的设计都已经不能满足当今道路的使用需要,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拼宽改建已经成为当今市政建设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全断面地基处理和新老路基的拼宽处理已经成为软土分布地区城市道路修筑的重要课题。本文以舟山地区城市道路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舟山地区各区域的地质情况和道路修筑特点,将该地区道路分为东港填海城区(二期、三期)、新港工业园区(二期)、本岛南部、白泉镇区、渔山岛五个区域,总结归纳了各区域市政道路建设中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归纳与分析,梳理了舟山地区市政道路的常见的病害形式为:城市道路交叉口的车辙、路面的纵向裂缝、路面的网裂、基层反射裂缝,并分析了成因。东港填海城区为近几年围海造田新形成的城区,地基沉降次固结还未结束,故宜先采用一期路面进行前期使用,待沉降基本结束再根据沉降差重新施工二期路面。新港工业园区(二期)地质条件较差,为砂砾吹填围垦区,宜通过强夯进行置换的方法处理。本岛南部和白泉镇区主要采用高压旋喷桩和钉型水泥双向搅拌桩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该法具有对已形成的地块干扰小、复合地基承载力高、工后沉降小、节约造价等优点。渔山岛区域采用碎石桩结合塑料排水板的方法进行加固,工后沉降较少,地下水干扰小。
顾素恩[2](2018)在《复杂环境下场地形成工程中地基处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镇化的大力发展,面临着建设用地需求集中释放的压力。为了增加建设用地的供给,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各种形式的“场地形成”活动,而场地形成工程往往遇到复杂环境条件下的地基处理问题。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南京浦口开发区场地形成工程,对复杂环境条件下“场地形成”的概念、类型及特点,控制指标与标准,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与应用,以及场地形成中主要处理方法抛石挤淤联合强夯的设计计算与工程实践应用等五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分析大量工程实例的基础上,明确“场地形成”的概念,将场地形成工程划分为三种类型:围填海造地工程、大面积不良地基改造、平山造地工程,并总结其特点;提出以场地标高、地基承载力、地基沉降为“场地形成”的控制指标,并明确其确定方式;分析总结场地形成工程中地基处理的特点,拟定其地基处理方法的确定流程;提出场地形成工程的实施流程,以此指导工程实践。(2)针对场地形成地基处理工程中主要采用的抛石挤淤联合强夯方法,通过理论分析,研究其加固机理、有效挤淤深度、加固断面形态、设计计算等,其加固机理主要作用为抛石挤淤置换、动力(挤淤)置换及动力密实;提出抛石挤淤联合强夯法填筑体高度修正公式及总回填高度公式;推测出抛石挤淤联合强夯作用下填筑体断面形态。(3)针对场地形成地基处理工程中抛石挤淤联合强夯法,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其变形、应力应变关系、加固断面形态、有效挤淤深度、塑性区的发展情况等进行分析,得出抛填体的底面会形成一“扁平锅底”的形状,抛填体挤入淤泥内的深度最大为1.622m,淤泥壅起的最大高度为0.671m,强夯单击的填筑体顶面中心点夯沉量为1.003m,形成类似如“强夯置换”所形成的夯坑,并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抛石挤淤联合强夯法填筑高度与下沉深度关系公式的合理性。(4)结合南京市浦口开发区场地形成工程,分析场地形成概念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并根据现场条件,进行抛石挤淤联合强夯法处理设计。
俞泳[3](2017)在《大连海岸东方A区项目地基处理与沉降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复杂的地质条件对于基础设计及地基处理带来非常大的难度,对住宅楼主体结构安全有较大影响,因此,地基处理、主体楼座的沉降观测及科学预测对建筑质量、楼体安全显得尤为重要。面对如此复杂的地质条件,本文分别从理论可行性、技术和以往沿海地区基础施工时的工程实践等多个方面对地质条件进行研究,通过溶洞地基承载力性能的影响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选择出安全、经济而又合理的地基处理方式,通过在施工过程中的沉降观测以及灰色理论系统的应用进行科学的理论推测,确保项目各楼座日后的使用安全。本文以大连海岸东方A区项目为背景,首先查明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对场地的稳定性、适宜性和地基承载力做出岩土工程评价,为地基和基础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具体资料,分析论证地基与基础方案,为地基基础设计与施工提供岩土工程资料。然后通过对对场区内软土地基的处理研究和对场区回填土及淤泥等地层、地质构造进行岩土物理力学分析,确定对地基采用强夯法、强夯置换的地基处理方法,同时对试夯场地试夯,将得到的测试数据与试夯前对比分析,检验强夯的效果,确定施工时取用的各项强夯参数。最后以各参数为依据,确定机械成孔灌筑桩、CFG桩的施工方案,并根据参数进行优化,进行桩基础施工。另外,通过对土本构关系和土本构模型的分析和研究,结合本课题的桩基材料和土体材料的特点,土体材料的本构模型决定采用简化Mohr-Coulomb模型,即D-P模型。在建立有限元模型后,利用有限元模型,模拟不同位置和大小的溶洞,分别对比桩基沉降和桩身应力进行分析。最终分别得出:溶洞对于灌注桩基的承载力性能有着较大的影响,溶洞水平方向的大小决定了桩基承载力性能;可以通过桩基的直径变化来改善桩身的应力集中;利用灌注桩基处理溶洞可以减少有效桩长,优化桩基长度的设计,减少工程量,节约成本。通过上述技术措施和施工方案对地基进行处理后,在施工过程中对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并结合灰色系统理论对地基沉降建立模型,预测沉降情况。以最终验证地基处理、桩基处理方案的可行性以及灰色理论对建筑物沉降预测的准确性。
邹桂林[4](2016)在《液化土地基震害分析及层次分析法在抗液化方案选择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量的理论和实践,以及很多事实证明对于由饱和砂土或粉土等少粘性土壤组成的地基土,在周期性动荷载(地震或其他动荷载)作用下很容易产生液化现象,引起地基失效,使建筑物或其他地面设施产生破坏,给人们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由于地震引起土壤液化往往是区域性的,一旦发生对现代城市的建筑物破坏力极大;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研究土壤液化现象和液化地基处理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引起饱和土液化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土的颗粒组成和密实度、上覆非液化土层的厚度和地下水位的埋深等等因素。通过对液化土的判定,确定除土壤的液化等级和危害以及防治液化的措施。目前,对液化土地基的处理方法有很多,在对它们进行最优化方法的选择时,不仅要施工单位具有可靠的技术施工水平,还要考虑城市建设规划与社会环境(包括生产、生活环境和生态环保环境)影响关系,最后取得好的经济效益。用层次综合分析法简单有效的进行了液化地基的处理方案的选择,通过工程实例来说明该方法的可行性,能比较好的避免因个人决策者经验决策导致的损失
刘汉龙,赵明华[5](2016)在《地基处理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家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近年来我国地基处理技术与应用得到了持续、长足的发展,新技术、新工艺及新方法不断涌现。该文系统简要地回顾了我国地基处理技术与理论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近五年逐渐发展的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地基处理新技术;结合地基处理相关规范的编制情况,探讨了标准化建设历程及地基处理技术与应用的主要发展方向。
刘汉龙,赵明华[6](2015)在《地基处理研究进展》文中提出随着国家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近年来我国地基处理技术与应用得到了持续、长足的发展,新技术、新工艺及新方法不断涌现。本文系统简要地回顾了我国地基处理技术与理论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近五年逐渐发展的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地基处理新技术;结合地基处理相关规范的编制情况,探讨了标准化建设历程及地基处理技术与应用的主要发展方向。
刘小高,黄立夫,谭博,王述红[7](2014)在《市政道路施工海相深厚软土组合型地基处理技术》文中认为海相深厚软土地基的处理,施工手段或相关参数选择比较单一,导致地基处理不够科学、合理,并造成了资源上与经济上的一定浪费。为了优化成本,通过分析几种常见的传统单一处理方法的优缺点与适用性,介绍多元复合地基的概念、分类与特点。依托福建平潭市政道路项目,推广采用多元复合地基,即水泥搅拌桩-CFG桩耦合处理技术,对海相深厚软土地基进行处理。通过方案比选,在满足沉降要求的基础上,优化了地基布置,节约了近9%的造价。
孙杰,朱建平,吉同宁[8](2013)在《国产实业(湖南)项目填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及应用》文中提出结合国产实业(湖南)项目厚回填土地基处理,针对该场地地质条件、施工期条件等,对两种地基加固方案GFG桩和强夯置换法进行了分析、优选,介绍了了强夯置换法的施工工艺,进行了强夯置换法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在该项目中采用强夯置换法作为填土基础处理方案是正确可行的。
陶建强[9](2012)在《排水固结法在广州南沙外国语学校、广州南沙工商分局软基处理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广州南沙地区广泛分布着深厚软土地基,具有高含水量、高压缩性、高孔隙比、高灵敏度、低强度、低承载力等特点,需进行软土地基处理,而真空预压法、堆载预压法、动力排水固结法等是加固软土地基的常用方法。本文结合广州南沙区外国语学校软基处理工程及广州南沙工商分局软基处理工程设计实例,进行了真空预压法、堆载预压法、动力排水固结法等方法的设计、施工以及现场试验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内容包括:1、针对珠江三角洲、广州南沙区软土地基的工程特性,探讨真空预压法、堆载预压法、动力排水固结法等方法处理软基的加固机理、设计和施工。2、结合广州南沙区外国语学校软基处理工程设计,针对本工程的软基特性及施工周期短的特点,综合考虑了软土地基处理的造价、技术、工期、填方用材料及处理效果等因素,对多种软基处理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选择了分区处理的设计方案,探讨了真空预压法、堆载预压法的设计、施工,通过现场监测及工后检测试验,分析了加固效果,阐述了保证软基处理有效工期的重要性。3、结合广州南沙工商分局软基处理工程设计,针对本工程的软基特性及施工周期短的特点,对多种地基处理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选择了动力排水固结法处理软土地基,探讨了该法的方案设计、施工,通过现场监测及工后检测试验,分析了加固效果。4、通过以上两个工程实例说明在南沙地区因覆盖有高含水量、高压缩性、高孔隙比、高灵敏度、低强度且层厚较厚的软弱土层,进行软基处理非常必要,但应采用合理有效的处理方法,并应保证有效的软基处理时间,否则达不到预期的处理效果5、软基处理方法应因地制宜,并综合考虑软土地基处理的造价、技术、工期、填方用材料及处理效果等因素,最终确定合理有效且经济的设计方案。
徐玉胜[10](2009)在《大能量强夯置换法处理深圳地区软土地基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上世纪80年代强夯置换法成功用于处理软土地基以来,在沿海软土分布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对其机理以及各施工参数与置换效果的关系方面研究较少,实际应用多以经验和现场试验方法为主,至今尚无成熟的理论和设计方法。本课题避开复杂的理论分析推导,立足试验,揭示规律,针对深圳地区软土,从室内模型试验、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的角度对强夯置换法处理软土地基的机理及强夯置换效果与夯击能量、垫层厚度、夯锤直径等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一些具有重要实际意义的结论:1、通过1#模型箱31个试验点的试验结果,直观地展示了置换体随夯击次数的发展过程。掌握置换体发展规律的同时,为大变形动力有限元程序模拟强夯置换过程提供了可靠的参数和校核数据。通过对该模型试验连续多击次的数值模拟和软土损伤参数反演,总结出了强夯动力作用下土体损伤参数的变化规律和取值范围,为后续强夯置换现场工况的数值模拟分析提供了可靠的参数取值依据。2、根据2#模型箱24个试验夯点实测的置换体形态,系统总结了单击夯击能量、夯锤直径及工作垫层厚度等参数对置换体形态的影响规律,揭示了孔隙水压力随强夯置换体发展过程的变化规律,对强夯置换法的机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3、通过现场不同夯击能量、不同锤径、不同垫层厚度方案的大能量强夯置换试验,对比了上述参数对置换深度的影响程度,进一步验证了模型试验总结出的规律。同时对强夯置换的施工工艺进行了研究和总结,提出了根据夯沉量动态调整夯击能量以及先平锤后异型锤的特殊施工工艺,可得到更好的置换效果。4、采用大型动力有限元程序ABAQUS,针对现场工况条件下夯击能量、垫层厚度、夯锤直径等影响置换深度的参数进行了系统的模拟分析,总结了他们之间的定量关系,提出了置换深度的预估公式,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深度有很好的吻合度。5、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工作垫层的厚度及填筑工艺、置换深度、夯点间距、喂料方式、夯击能量的过程控制、施工顺序和强夯间歇时间等工艺参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为强夯置换法处理深圳淤泥土的定量化设计创造了条件。
二、强夯置换法在密集建筑群中的施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强夯置换法在密集建筑群中的施工(论文提纲范文)
(1)舟山地区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处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软土成因 |
1.2.2 软土工程性质研究 |
1.2.3 地基处理技术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工作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舟山地区软土工程特性 |
2.1 自然环境特征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条件 |
2.1.3 地形条件 |
2.1.4 区域地质与区域稳定性 |
2.2 舟山地区软土形成环境 |
2.3 软土的工程特性 |
2.3.1 一般力学特性 |
2.3.2 软土的区域划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舟山地区市政道路软基处理问题 |
3.1 舟山地区市政道路状况 |
3.1.1 舟山市政道路概况 |
3.1.2 软土地区市政道路修筑特点 |
3.2 舟山软土地区市政道路病害以及原因 |
3.2.1 舟山地区城市道路路面病害类型及成因 |
3.2.2 舟山地区城市道路路基病害类型及成因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舟山地区新建道路软土地基处理措施 |
4.1 新港工业园区(二期)地基处理措施 |
4.1.1 区域内道路分布 |
4.1.2 处治软土地基的方法 |
4.1.3 强夯工程效果评价 |
4.2 东港填海城区二期、三期地基处理措施 |
4.2.1 区域内道路分布 |
4.2.2 软土处治措施 |
4.2.3 处理效果评价 |
4.3 本岛南部、白泉地区地基处理措施 |
4.3.1 道路分布状况 |
4.3.2 软土处治措施 |
4.3.3 处理效果评价 |
4.4 渔山岛(围垦)地基处理措施 |
4.4.1 道路状况 |
4.4.2 处治措施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舟山地区道路拼宽常见措施 |
5.1 道路分布概况 |
5.2 城市道路拼宽处治措施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主要结论 |
6.2 存在的不足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复杂环境下场地形成工程中地基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场地形成的研究现状 |
1.3 场地形成的地基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1.4 主要存在的问题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场地形成工程中的基本概念 |
2.1 场地形成的概念、类型、特点 |
2.1.1 场地形成的概念 |
2.1.2 场地形成的类型、特点 |
2.2 场地形成的控制指标与标准 |
2.2.1 场地形成控制指标的选择 |
2.2.2 场地形成控制标准的确定 |
2.3 场地形成工程中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 |
2.3.1 场地形成地基处理的特点 |
2.3.2 场地形成工程中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 |
2.4 场地形成工程的实施流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场地形成工程中抛石挤淤联合强夯法研究 |
3.1 概述 |
3.2 抛石挤淤联合强夯法加固机理 |
3.3 抛石挤淤联合强夯作用下填筑体下沉深度 |
3.3.1 抛石挤淤作用下填筑体下沉深度 |
3.3.2 抛石挤淤联合强夯作用下填筑体下沉深度 |
3.4 抛石挤淤联合强夯作用下填筑体断面形态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场地形成工程中抛石挤淤联合强夯法数值模拟 |
4.1 计算程序及计算理论介绍 |
4.1.1 计算程序 |
4.1.2 计算理论 |
4.2 计算参数的选取及建模 |
4.2.1 参数确定 |
4.2.2 模型建立 |
4.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3.1 变形分析 |
4.3.2 等效应力分析 |
4.3.3 等效塑性应变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场地形成地基处理的工程实践——以南京浦口开发区场地形成工程为例 |
5.1 工程概况 |
5.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
5.2.1 地层分布及参数 |
5.2.2 水文地质条件 |
5.3 地基处理方案确定 |
5.3.1 地基处理原则及控制指标 |
5.3.2 地基处理方案比选确定 |
5.4 场地处理设计 |
5.4.1 水塘处理设计 |
5.4.2 泥浆坑处理设计 |
5.4.3 回填坑处理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大连海岸东方A区项目地基处理与沉降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工程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地基处理研究现状 |
1.3.2 溶洞对桩基承载力性能的研究现状 |
1.3.3 地基沉降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
1.3.4 地基处理研究的发展趋势 |
1.4 课题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1.4.1 课题研究方案 |
1.4.2 课题研究的目标 |
1.4.3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大连海岸东方项目地质情况的分析与研究 |
2.1 工程概况 |
2.2 场地位置、地貌及气象条件、风雪荷载等研究 |
2.2.1 场地位置、地形、地貌 |
2.2.2 气象条件、风雪荷载 |
2.3 工程地质概况 |
2.3.1 地层、地质构造分析 |
2.3.2 原位测试 |
2.4 水文地质条件 |
2.4.1 地下水的赋存条件 |
2.4.2 地下水的腐蚀性 |
2.4.3 抽水试验 |
2.5 场地与地基评价 |
2.5.1 场地评价 |
2.5.2 场地地震效应评价 |
2.5.3 地基评价 |
2.6 地基与基础方案的选择 |
2.6.1 基础方案对比 |
2.6.2 桩端持力层选择 |
2.6.3 桩基础处理建议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连海岸东方项目地基处理理论基础的论证与研究 |
3.1 前言 |
3.2 场区内软土地基的处理研究 |
3.2.1 研究方式及方法 |
3.2.2 场区回填土及岩土物理力学分析 |
3.2.3 试夯与强夯置换参数分析及施工方案 |
3.3 车库位置桩基方式的研究 |
3.3.1 研究方式及方法 |
3.3.2 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数值分析 |
3.3.3 CFG桩各项参数指标的确定 |
3.4 主楼桩基方式的研究 |
3.4.1 研究方式及方法 |
3.4.2 桩基的参数确定 |
3.4.3 桩基设计参数的确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溶洞对桩基承载力性能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
4.1 引言 |
4.2 土本构关系及模型的选择 |
4.2.1 土的本构关系 |
4.2.2 土的本构模型的选择 |
4.2.3 Drucher-Prager模型参数 |
4.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4 材料参数 |
4.5 平衡初始地应力 |
4.6 溶洞对桩基沉降特性的影响 |
4.6.1 溶洞位置对桩基沉降特性的影响 |
4.6.2 溶洞大小对桩基沉降特性的影响 |
4.7 溶洞对桩身应力的影响 |
4.7.1 溶洞大小对桩身应力的影响 |
4.7.2 溶洞位置对桩身应力的影响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项目沉降观测、预测及灰色理论系统的应用 |
5.1 前言 |
5.2 监测布点及方法 |
5.2.1 监测布点 |
5.2.2 监测方法 |
5.3 监测数据 |
5.4 灰色系统理论 |
5.4.1 常用灰色模型 |
5.4.2 数据处理 |
5.4.3 精度检验 |
5.5 实例分析 |
5.5.1 模型预测 |
5.5.2 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液化土地基震害分析及层次分析法在抗液化方案选择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地基液化在国外研究的现状 |
1.1.2 地基液化在国内研究的现状 |
1.2 论文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1.2.1 本文研究目的 |
1.2.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液化土地基宏观震害的分析 |
2.1 液化土地基的宏观震害现象 |
2.2 液化土地基危害性的总结 |
2.3 引起宏观震害原因分析 |
2.3.1 土壤中土层结构性的影响 |
2.3.2 液化土的密实度影响 |
2.3.3 地下水位的影响 |
2.3.4 上部荷载的影响 |
2.3.5 地震烈度和地震持续时间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基液化的防治措施和地基处理方法介绍 |
3.1 液化地基的工程性质和液化的机理 |
3.1.1 饱和砂土和粉土的工程性质 |
3.1.1.1 砂土的工程性质 |
3.1.1.2 粉土的工程性质 |
3.1.2 液化土壤的液化机理 |
3.1.2.1 液化机理 |
3.1.2.2 影响土壤液化的因素 |
3.1.3 地基土的液化判别 |
3.1.3.1 液化判别 |
3.1.3.2 地基液化等级 |
3.2 土壤液化的防治措施概述 |
3.3 工程上地基液化防治措施和处理方法的介绍 |
3.3.1 筏板基础 |
3.3.2 桩基础 |
3.3.3 振冲法 |
3.3.4 排渗法 |
3.3.5 强夯法 |
3.3.6 挤密法 |
3.3.7 换填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层次分析法在地基土液化方案选择中的应用研究 |
4.1 层次分析法 |
4.1.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
4.1.2 应用层次分析法要注意的问题 |
4.2 层次综合分析法解决液化地基处理在实际工程上的应用 |
4.2.1 工程实例一 |
4.2.2 工程实例二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地基处理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地基处理研究回顾 |
1. 1 地基处理概念与发展历程 |
1. 2 排水固结法技术应用与研究进展 |
1. 2. 1 堆载预压 |
1. 2. 2 真空预压法 |
1. 2. 3 电渗法 |
1. 2. 4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真空联合电渗法、真空-堆载-电渗联合法等 |
1. 3 桩基复合地基 |
1. 3. 1 桩-网复合地基 |
1. 3. 2 桩-板复合地基 |
1. 3. 3 桩-筏复合地基 |
1. 4 振密、挤密技术应用与研究进展 |
1. 4. 1 强夯法 |
1. 4. 2 振冲密实法 |
1. 4. 3 夯实水泥土桩 |
1. 4. 4 孔内夯扩法 |
1. 5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技术应用与研究进展 |
1. 6 灌入固化物技术应用与研究进展 |
1. 6. 1 深层搅拌法 |
1. 6. 2 高压喷射注浆法 |
1. 6. 3 水泥加固地下连续墙法( TRD) |
1. 6. 4 灌浆法 |
1. 7 托换、纠倾与迁移技术应用与研究进展 |
1. 7. 1 托换技术 |
1. 7. 2 纠倾技术 |
1. 7. 3 迁移技术 |
2 地基处理技术新进展 |
2. 1 排水固结法 |
2. 1. 1 新近吹填土处理技术 |
2. 1. 2 化学电渗法 |
2. 2 灌入固化物法 |
2. 2. 1 高聚物注浆 |
2. 2. 2 微生物注浆 |
2. 3 刚性桩复合地基法 |
2. 3. 1 刚性桩复合地基 |
(1)横截面异形桩 |
( 2) 纵截面异形桩 |
( 3) 组合桩 |
( 4) 浆固碎石桩 |
2. 3. 2 柔性桩复合地基 |
( 1) 加筋碎石桩 |
( 2) 布袋加筋注浆桩 |
( 3) 双向水泥土搅拌桩 |
3 地基处理标准化建设 |
3. 1 较为综合性的地基基础规范的修订与编制 |
3. 1. 1 GB / T 50783—2012《复合地基技术规范》 |
3. 1. 2 JGJ 123—2012《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 |
3. 1. 3 GB / T 50290—2014 《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64] |
3. 1. 4 其他地基处理规程 |
3. 2以特殊土质为对象的地基处理规范的编制与修订 |
3.2.1 GB/T 51064—2015《吹填土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
3. 2. 2 岩溶地区建筑地基基础技术相关规范 |
3. 2. 3 GB / T 50942—2014 《盐渍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 |
3. 2. 4 GB 50112—2013 《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 |
( 1) 增加了术语、基本规定、膨胀土自由膨胀率与蒙脱石含量、阳离子交换量的关系等。 |
( 2) 增加了“岩土的工程特性指标”计算表达式。 |
( 3) 增加了坡地上基础埋深的计算公式。 |
3. 3 依据工程条件编制和修订的相关地基处理规范 |
3. 3. 1 公路软基处理相关规范 |
3. 3. 2 铁路地基处理相关规范 |
3. 3. 3 钢制储罐地基处理相关规范 |
3. 3. 4 煤矿采空区建( 构) 筑物地基处理相关规范 |
3. 3. 5 高填方地基处理相关规范 |
3. 3. 6 港口工程地基处理相关规范 |
4 结论与展望 |
(7)市政道路施工海相深厚软土组合型地基处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海相软土特性及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 |
1.1 海相软土地基特性 |
1.2 海相软土地基常见的处理方法 |
1.2.1 换填法 |
1.2.2 堆载预压法 |
1.2.3 强夯法 |
1.2.4 水泥搅拌桩 |
1.2.5 CFG桩 |
1.2.6 加筋法 |
2 多元复合地基处理技术 |
3 工程概况及施工环境 |
3.1 工程概况 |
3.2 施工环境 |
4 水泥搅拌桩-CFG桩耦合处理技术 |
4.1 桩体参数及单桩Q-S曲线 |
4.2 复合地基桩体布置方案设计与比选 |
5 结论与建议 |
(9)排水固结法在广州南沙外国语学校、广州南沙工商分局软基处理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1 历史回顾 |
1.2.2 国内外地基处理的发展 |
1.3 软土地基常用的处理方法的分类 |
1.3.1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发展 |
1.3.2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分类 |
1.4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广州南沙区常用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
2.1 软土工程性质及固结机理 |
2.1.1 软土的定义 |
2.1.2 珠江三角洲软土的特性 |
2.1.3 广州南沙区软土的特性 |
2.1.4 太沙基单向固结理论 |
2.2 软土地基处理程序 |
2.3 真空预压法 |
2.3.1 基本原理 |
2.3.2 产生及发展概况 |
2.3.3 设计计算 |
2.3.4 施工要求 |
2.4 堆载预压法 |
2.4.1 基本原理 |
2.4.2 产生及发展概况 |
2.4.3 设计计算 |
2.4.4 施工要求 |
2.5 动力排水固结法 |
2.5.1 基本原理 |
2.5.2 产生及发展概况 |
2.5.3 设计计算 |
2.5.4 施工要求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州南沙区外国语学校软基处理工程设计 |
3.1 工程概况 |
3.1.1 地质条件 |
3.1.2 地基处理难题 |
3.2 软土地基处理设计 |
3.2.1 设计目的 |
3.2.2 设计原则 |
3.2.3 地基处理方案的选择 |
3.2.4 分区处理方案 |
3.2.5 堆载预压区的设计 |
3.2.6 真空预压区的设计 |
3.2.7 施工工序及工期要求 |
3.3 软基处理施工 |
3.3.1 排水体系施工 |
3.3.2 真空预压施工 |
3.4 现场施工监测及工后检测分析 |
3.4.1 测点布置 |
3.4.2 表面沉降监测分析 |
3.4.3 孔隙水压力监测分析 |
3.4.4 测斜监测分析 |
3.4.5 分层沉降监测分析 |
3.4.6 边桩水平位移监测分析 |
3.4.7 静力触探试验分析 |
3.4.8 十字板剪切试验分析 |
3.4.9 标准贯入试验分析 |
3.4.10 室内土工试验分析 |
3.4.11 静载试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州南沙工商分局软基处理工程设计 |
4.1 工程概况 |
4.1.1 地质条件 |
4.1.2 地基处理难题 |
4.2 软土地基处理设计 |
4.2.1 设计目的 |
4.2.2 设计原则 |
4.2.3 地基处理方案的选择 |
4.2.4 沉降量计算 |
4.2.5 施工参数设计 |
4.2.6 排水系统设计 |
4.2.7 信息化施工设计 |
4.3 软基处理施工 |
4.3.1 强夯机具与设备 |
4.3.2 施工工艺流程 |
4.4 现场施工监测及工后检测分析 |
4.4.1 测点布置 |
4.4.2 表面沉降监测分析 |
4.4.3 孔隙水压力监测分析 |
4.4.4 分层沉降监测分析 |
4.4.5 静力触探试验分析 |
4.4.6 十字板剪切试验分析 |
4.4.7 瑞雷波法试验分析 |
4.4.8 室内土工试验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附录 1-广州外国语学校软基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
附录 2-广州南沙工商分局软基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
(10)大能量强夯置换法处理深圳地区软土地基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强夯置换深度及相关参数研究 |
1.2.2 关于加固机理和模型试验 |
1.2.3 关于数值模拟分析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模型试验研究 |
2.1 试验目的和研究内容 |
2.2 模型试验条件 |
2.3 试验相似律原理 |
2.4 试验装置 |
2.5 试验参数 |
2.6 试验步骤 |
2.7 试验方案 |
2.7.1 置换体发展过程方案(1~#模型箱) |
2.7.2 施工工艺参数对置换效果的影响方案(2~#模型箱) |
2.7.3 夯击过程中夯坑周边地面变形规律 |
2.7.4 超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 |
2.8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8.1 置换体发展过程 |
2.8.2 极限置换深度 |
2.8.3 夯锤直径对置换体形态影响 |
2.8.4 夯击能量对置换体形态的影响 |
2.8.5 工作垫层厚度对置换体形态的影响 |
2.8.7 超静孔隙水压力发展规律分析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现场试验研究 |
3.1 试验目的和研究内容 |
3.2 试验工程概况 |
3.2.1 工程概况 |
3.2.2 地质条件 |
3.3 试验方案 |
3.3.1 1~#试验区试验方案 |
3.3.2 2~#试验区试验方案 |
3.4 试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
3.4.1 夯锤直径对置换体的影响 |
3.4.2 夯击能量与置换深度的关系 |
3.4.3 工作垫层厚度对置换深度的影响 |
3.4.4 特殊施工工艺与数据分析 |
3.4.5 夯击过程中孔隙水压力增长与消散规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强夯置换法数值模拟研究 |
4.1 有限元数值模拟的目的和意义 |
4.2 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原理 |
4.2.1 ABAQUS软件基本介绍 |
4.2.2 材料本构模型 |
4.2.3 土体损伤基本理论 |
4.2.4 夯击过程中土体应力应变关系 |
4.3 有限元模型计算影响因素分析 |
4.3.1 边界条件 |
4.3.2 排水条件 |
4.3.3 荷载施加方式 |
4.3.4 本构模型的选取 |
4.3.5 接触条件 |
4.4 强夯置换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4.4.1 几何模型及参数 |
4.4.2 试验夯点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4.3 强夯置换工艺参数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强夯置换机理分析及设计参数研究 |
5.1 强夯置换机理分析 |
5.1.1 强夯置换土体破坏规律及置换体的形成 |
5.1.2 被加固土体的动力固结 |
5.1.3 置换体的排水 |
5.2 强夯置换法处理软土的设计参数和施工工艺研究 |
5.2.1 可处理厚度和置换深度 |
5.2.2 工作垫层填筑工艺 |
5.2.3 工作垫层厚度 |
5.2.4 置换深度研究 |
5.2.5 夯点间距 |
5.2.6 喂料 |
5.2.7 施工顺序和间歇时间 |
5.2.8 特殊施工工艺—夯击能量的控制 |
5.3 工程实例对比分析 |
5.3.1 关于置换深度公式的对比验证 |
5.3.2 深圳宝安机场停机坪地基处理工程实例对比分析 |
5.3.3 惠大铁路二期工程进港线过海路堤强夯置换工程实例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和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强夯置换法在密集建筑群中的施工(论文参考文献)
- [1]舟山地区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处理技术[D]. 陈思佳. 长安大学, 2019(01)
- [2]复杂环境下场地形成工程中地基处理研究[D]. 顾素恩. 东南大学, 2018(05)
- [3]大连海岸东方A区项目地基处理与沉降预测[D]. 俞泳. 沈阳建筑大学, 2017(04)
- [4]液化土地基震害分析及层次分析法在抗液化方案选择中的应用研究[D]. 邹桂林. 南昌大学, 2016(04)
- [5]地基处理研究进展[J]. 刘汉龙,赵明华. 土木工程学报, 2016(01)
- [6]地基处理研究进展[A]. 刘汉龙,赵明华.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 2015
- [7]市政道路施工海相深厚软土组合型地基处理技术[J]. 刘小高,黄立夫,谭博,王述红.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4(06)
- [8]国产实业(湖南)项目填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及应用[J]. 孙杰,朱建平,吉同宁. 水泥工程, 2013(01)
- [9]排水固结法在广州南沙外国语学校、广州南沙工商分局软基处理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 陶建强. 广州大学, 2012(02)
- [10]大能量强夯置换法处理深圳地区软土地基的应用研究[D]. 徐玉胜.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