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地区主义”研究—不同视角的评析(论文文献综述)
徐秀军,沈陈[1](2021)在《中国视角下的比较地区主义理论创新》文中研究指明比较地区主义是继新旧地区主义之后地区主义理论的最新发展。从方法论上说,旧地区主义和新地区主义都曾不同程度地采用过比较方法,为比较地区主义理论提供了启示和借鉴。为了消除地区主义不同流派之间的界限,比较地区主义采取一种基于多元主义概念、折中主义理论和经验主义方法的研究范式,但在操作上却难以摆脱欧洲中心主义的影响。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一带一路"等新一轮地区合作重构,应以此为契机加快推动比较地区主义的理论创新,强化中国在新型地区主义实践中的引领作用。
魏玲[2](2021)在《全球转向下的比较地区主义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初,国际关系学科开始出现全球转向,与此同时,比较地区主义兴起。本文以全球国际关系学的学科发展为背景,讨论比较地区主义的发展历程、理论构建、研究议程和未来挑战。自二战以来,地区主义研究历经欧洲一体化理论、新地区主义和比较地区主义三个发展阶段。在反思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比较地区主义旨在化解欧洲中心主义,以地区主义的多元传统为基本假定,以全球化背景下的地区合作与地区主义扩散为切入点,将世界不同地区的背景知识和地方能动引入主流学术研究,构建多元的地区合作理论体系。在方法上,比较地区主义将长于田野调查的传统区域研究与长于理论构建的国际关系研究相结合,通过交叉与融合推进学术创新。比较地区主义研究进一步强化了多元世界秩序的图景,是全球国际关系学的重要构成部分和学术创新高地。
耿协峰[3](2021)在《比较地区主义的研究议程与未来挑战》文中提出21世纪第一个十年中期以来,在国际关系学者不断探索,特别是新地区主义学者适应全球政治转型、推动学术研究创新的努力下,地区主义研究领域出现重要学术转向,生成了比较地区主义。比较地区主义以地区合作与一体化为研究对象,拥有一系列明晰界定的核心概念,因受到全球国际关系学等学科的影响而具有开阔的全球视野。在理论路径上,它追求包容和折中平衡,在研究方法上,它广泛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在议题领域上,它超越了贸易与安全。可以说,比较地区主义是当今在全球学、国际关系学、国际政治经济学、比较政治学等学科与区域研究等学术领域之间交叉融合的一项新兴学术事业,国内外的学术发展前景都十分广阔。但也应看到比较地区主义研究在方法论方面面临着不少挑战,未来研究路径也依然存在缺口。
李孝天[4](2021)在《上海合作组织扩员后的地区定位与合作格局》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新地区主义的一种实践形式,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后不断发展。上海合作组织坚持以"不干涉内政"原则为核心的主权规范,遵循"国家主义"发展路径。扩员之前,在应对安集延事件、吉尔吉斯斯坦政局动荡等地区安全与政治挑战的过程中,上海合作组织确立了以中亚为地缘安全中心的地区定位。在开展各领域合作的进程中,上海合作组织秉持协商一致的原则,其内部形成了"大国引领、中小国家平等参与"的合作格局。扩员之后,上海合作组织继续遵循"国家主义"发展路径,但其地区定位与内部合作格局出现了新变化。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加入,使中亚的地缘安全中心地位相对下降,以中亚为重心、南亚为重要延伸成为上海合作组织新的地区定位。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的加入,还增加了上海合作组织内部合作格局的复杂性,使"大国引领"的合作格局面临深刻转型,"中小国家平等参与"的合作格局也在发生演变。目前,上海合作组织处于发展转型的十字路口,其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需要给予更多关注。
宋玥[5](2020)在《中日韩区域合作进程中的问题及其应对研究》文中提出中日韩区域合作始于20世纪末,发展至今已近20年。在近20年的发展进程中,中日韩区域合作的丰硕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中日两国经济稳居世界经济的第二、第三位,中日韩三国经济之和目前已经接近于世界经济的四分之一,并且约等于美国的经济体量。除了经济领域的突出成果,在其他领域如社会与文化领域、可持续发展领域以及非传统安全领域等,中日韩区域合作都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拥有了以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为核心的,以及21个部长级会议,70多个政府间会议,百余个合作项目为次要的区域合作体系,非官方活动更是数不胜数,极大地增强了中日韩三国间的沟通、交往与合作。但与此同时,中日韩区域合作存在的问题也是突出的——中日韩区域合作进展缓慢,难有成效。随着区域化与全球化的持续深化,区域主义越来越得到重视,区域性国际组织对世界经济形式与国际秩序格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与影响力也与日俱增。中日韩三国作为东亚、亚洲乃是世界舞台上的经济大国,其区域合作状况,不仅对各国产生影响,更对地区形势与未来产生着深远持久的影响。因此,从区域主义的视角出发,中日韩区域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有三个,分别是:全球层次——域外大国干扰、地区层次——主导权争议以及单元层次——经济上密切联系与政治安全分离并存的“二元结构”。从根本上来说,无论是美国为了维护其在东亚乃至亚洲的战略利益,而对中日韩区域合作采取的直接与间接干预,还是中日韩三国间关于“谁来主导”区域合作以及由于中日韩三国间双双存在的领土主权争端以及日本的历史认知问题所引起的经济上密切联系与政治安全分离并存的“二元结构”问题,其矛盾之大、争议之强、解决之难,都是超乎寻常的。不过,在区域化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日韩三国开展和深化区域合作,构建有效的、完备的区域合作机制是势在必行、大势所趋的。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在正确把握中日韩三国在东亚乃至亚洲地区经济结构与权力秩序变化、转型阶段中的自身角色定位,从而随势而动、顺势而为,趋利避害,实现合作共赢的最佳目标。具体来说,中日韩区域合作的未来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分别是:强化和加快区域合作机制构建,以机制化、规范化的合作框架排除如域外大国干扰的其他相关因素;增强“东亚共同体意识”,打造“命运共同体”,实现对未来区域合作的“共同主导”、集体决策,以及依托经济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持续深化合作领域与程度,进而推动其他各领域的合作与发展,以此缓和、冲淡、协调中日韩三国在政治层面的不互信问题,从而为合理解决经济上密切联系与政治安全分离并存的“二元结构”问题。中日韩区域合作的未来之路纵然充满着无数的变数和阻碍,但只要中日韩三国能够端正态度、拿出诚意,强化沟通与理解,不断协调与合作,以“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的理念与心态不断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
郭海峰[6](2020)在《米特兰尼功能主义政治哲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战争与和平是全人类所共同面对的一个至关人类生死存亡的核心问题。自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建立以降,局部冲突和世界战争此起彼伏,战争与和平问题已无法简单的通过国家内部的最高权威得以解决;伴随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核武器的产生,战争成为了全人类的不可承受之痛。因此,实现永久和平成为近现代政治学研究的核心课题,不仅是近现代政治思想家埋头钻研的方向,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主导着近现代政治思想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思想语境下,思想家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对战争与和平问题进行着理论思考和实践尝试。思想家的理论思考不会凭空而出,其不仅受构建思想家思想时的理论变迁的影响,而且受思想家自身所处的具体的情势和语境的制约和影响,是思想家对特定社会政治的历史语境的思考,是思想家所处的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下的产物。米特兰尼就是其中一位以其最为着名的功能主义来实现永久和平的政治思想家——肯尼思·汤普森将米特兰尼列入《国际思想大师——20世纪主要理论家与世界危机》一书中的十八位国际思想大师行列,肯定米特兰尼功能主义为观察初级性社会经济地区的国际合作提供了一个有用的框架,为世界秩序问题和弥合国际无政府与世界共同体之间的鸿沟提供了一个合理的思路,为局限于政治的、外交的和法律的问题之上的传统的国际思想拓展了一种全新的思考维度。因此,肯尼思·汤普森盛赞米特兰尼为“‘以功能主义超越政治学’的世界秩序理论家”。功能主义是米特兰尼为实现永久和平而提出的一种有关于方法和行动的实践路径的理论,其理论主旨主要体现在关于为什么和如何实现永久和平的客观分析和理性选择上,其凝聚着人类为实现永久和平而做出的努力和尝试,而米特兰尼功能主义政治哲学则是在米特兰尼探索实现永久和平基础上的总结、反思、提炼和升华所做出的哲学表达,是米特兰尼探索实现永久和平这一哲学命题的具体表现、理性思考和本质探究。本文从社会意识形态对理论塑造和理论指导政治实践的角度,对米特兰尼功能主义政治哲学进行学理意义上的全面系统的阐释和分析,具体呈现出米特兰尼功能主义政治哲学的产生背景、思想渊源、逻辑起点、本质内涵和价值追求。除引言和结语外,本文主体部分以五个章节展开:第一章重点阐述米特兰尼功能主义政治哲学的产生背景。米特兰尼功能主义政治哲学萌芽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展于两次世界大战的战间期,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米特兰尼功能主义政治哲学的产生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由米特兰尼的个人经历、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思想理论背景等多方面条件共同促成的,它无疑是人类探索实现永久和平的一次伟大尝试。第二章主要阐释米特兰尼功能主义政治哲学的思想渊源。米特兰尼在近现代国际思想界是一位独树一帜的学者,他自称是左翼自由主义者或相对中左的自由主义学者,米特兰尼功能主义政治哲学的思想来源离不开米特兰尼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实际经历——在深受英国自由主义传统影响的同时,L.T.霍布豪斯、格雷厄姆·华莱士、伦纳德·伍尔夫、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等近现代思想家和费边社-费边社会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想学派对米特兰尼功能主义政治哲学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第三章着重分析米特兰尼功能主义政治哲学的逻辑起点——国际体系组织化。二战末期,欧洲盛行以联邦主义指导国际体系组织化建设,米特兰尼并不认同当时的主流思想,米特兰尼以国际体系组织化为逻辑起点,不仅批判国际联盟的失败,而且指出联邦主义的缺陷,进而提出功能主义指导国际体系组织化建设,虽然米特兰尼功能主义并未得到当时英国官方的认可,却为二战后国际体系组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营养。第四章重点探讨米特兰尼功能主义政治哲学的本质内涵——世界共同体。作为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及其战间期的欧洲政治思想家,米特兰尼深刻地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现代民族国家已很难满足其民众的安全、物质和精神的需求,尤其是极端民族主义成为了民族国家间冲突和战争的根源,米特兰尼批判极端民族主义,否定现代民族国家的作用,肯定国家共同体的衰落,提出构建能够满足民众的安全、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国际功能性组织,并以国际功能性组织逐渐取代国家共同体进而构建世界共同体。第五章主要阐释米特兰尼功能主义政治哲学的价值追求——有效和平体系。永久和平是全人类最为美好而永恒的共同价值追求,1943年米特兰尼发表《有效和平体系》,提出以功能主义替代联邦主义指导二战后的国际体系组织化建设,以期彻底改变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为即将从世界大战漩涡中走出来的人们提供了一条独具一格的实现永久和平的理论道路,米特兰尼毫无遮掩的将实现永久和平诠释为功能主义的价值追求,却出乎意料地改变了战后欧洲的历史进程,不仅为当代政治思想增添了独具特色的思想理论,而且为当代全球治理提供了有效的实践路径。米特兰尼功能主义政治哲学研究是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和突出的现实价值的学术探索,对这一主题的研究就是要在政治哲学视阈下,全面阐释米特兰尼功能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情境,进一步追问米特兰尼功能主义的价值追求与人文关怀,深入挖掘米特兰尼功能主义超越历史情境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理论遗产和实践价值,系统总结米特兰尼功能主义的理论进路及其当代价值,全新还原米特兰尼功能主义生动形象的真实面貌。本文研究不仅是要重新诠释功能主义的理论意义,而且是要深入研究功能主义“既将治理扩展到全球层面,也将治理缩小到地方层面”的实践价值,以期为全球治理提供切实有效的理论养分。
黄萍[7](2019)在《试析欧盟与东盟的地区性国际组织间关系》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两个互不相邻又极具代表性的地区性国际组织,欧盟与东盟均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更加突出的角色。自1972年双方非正式关系开启以来,在逐渐靠近的大趋向中,欧盟与东盟双方的合作态度、相对关系地位、合作内容与方式已然发生了显着的变化。面对现阶段如此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以及同样在不断变化的组织内部情况,欧盟和东盟一方面致力于发展更加牢固的双边关系,另一方面也面临着众多合作问题与分歧。本文意在探讨欧盟与东盟在组织层面所建立并发展起来的相互间关系的原因、性质、特点与效力,即欧洲与东南亚地区的国家为何愿意通过欧盟与东盟的地区性国际组织形式进行互动,这两个组织在现实中相互间关系主要内容的界定,以及双方互动目标的实现程度。为此,在基本阐述地区性国际组织及其关系的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本文从地区间主义出发,结合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研究视角,提出一种研究地区性国际组织间关系的复合分析框架,从组织需求导向、组织行动能力、组织交往机制和组织外部因素等四个不同的分析层面深入探究国际组织间的相互关系。随后文章依托最新数据与文件,将欧盟与东盟大致自1972年起始的关系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各阶段中不同的政策协调及具体行为体现出欧盟与东盟之间不同的关系程度,最终汇总成为二者关系的发展趋势。基于以上事实基础,本文通过上述四个分析层面及其各自细化的角度,较为全面、深入地分析与阐述欧盟与东盟互动的意向、行为与结果,进而获得对欧盟与东盟相互间关系的整体性把握。最后,文章以欧盟与东盟的自贸协定谈判作为案例,具体分析了欧盟与东盟在自贸协定谈判中的相互关系,以探究双方谈判进展情况的深层原因。分析欧盟与东盟在地区性国际组织层面的相互间关系,明确双方共同利益与发展方向,有利于促进双方更有效、更科学、更全面的互动,进而推动双方组织的进一步完善、各自地区一体化的进展,并为其他国际组织间关系的维护与发展,以及全球问题的治理,提供一个综合性的分析视角。
刘苏[8](2014)在《RCEP与中国开放地区主义战略选择》文中认为东亚地区主义正在经历一系列深刻变革。目前,东亚国家正在进入一个以经济合作带动一体化发展,立足东亚而对外开放的“开放地区主义”进程之中。东亚开放地区主义进程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东盟+3”模式的建立,它是一种整合了东南亚与东北亚两个次区域,以地区内国家协商一致为主要方式,又向外开放的一种新型区域一体化模式。它一方面是某种程度上对传统地区主义的回归,另一方面也是对新地区主义的超越。东盟国家提出的以东盟为主导,广泛吸引东盟自由贸易伙伴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是以开放地区主义为指导的多边合作范式,是东亚各国以一个共同的身份应对区域外挑战、加速开放地区主义进程的一个有力保障。对于克服东亚地区众多自由贸易协定交织而产生的“意大利面碗效应”,进一步推进东亚开放地区主义进程有着积极的意义。21世纪中国的周边环境也处在大变革的时代。中国参与东亚一体化进程时间较晚,加之中国经济的崛起带来其他国家的疑虑,中国加速融入东亚地区主义进程就显得十分必要。而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也对中国的地区影响力提出了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就为中国提供了一个深度融入东亚地区主义进程的契机。新时期中国应当把握机遇,积极实施开放地区主义战略,以自身经济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力量的提升,把东亚合作做大、做实,借助东亚的力量实现自身的发展。
周圣[9](2012)在《东南亚新地区主义的发展与美国因素》文中认为地区性问题的凸显,导致地区主义的兴起,东南亚地区也不例外。由于具体的安全、历史、文化等因素,东南亚地区主义机制的建立无法摆脱美国这一域外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形成了迥异于欧盟机制的特点。东南亚地区主义机制的建立必须加深对文化和文明多样性的认知。本论文选取了新地区主义作为理论框架,通过美国对该地区的多边、双边和区域组织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合作与安排以及主要代表国家的不同战略考量,试图对该地区的地区发展主义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地区主义的蓬勃发展已经成为东南亚地区的一个重要特征。新地区主义在东南亚的兴起无疑为东南亚政治和经济合作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发展和丰富了地区合作的理念,并推动着东南亚一体化的进程。东南亚一体化也为新地区主义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必将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东南亚地区合作的未来。在新地区主义的影响下,东南亚政治经济合作的结构建立和发展起来,它们已经成为东南亚经济政治共同体的雏形。但是现阶段东南亚政治经济合作的发展却因为东南亚地区制度的缺失以及受到大国利益牵制而面临诸多问题,尤其是美国因素的影响。美国在该地区拥有无可比拟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影响力,通过与地区国家的政治军事同盟关系、自由贸易伙伴关系和其主导的各种多边合作框架,如跨太平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来对冲其他大国和俄罗斯和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以及地区发展对其产生的离心力,以保证其在东南亚地区触手可及的影响,为其全球战略目标服务。从本文借助国际关系理论对新地区主义发展的理解,分别从东盟这最大的地区组织本身以及其成员国的视角对东南亚地区发展主义中的美国因素、地区发展战略和东南亚各国的发展路线等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试图对该地区的新地区主义的走势提出自己的看法。
邢瑞磊[10](2011)在《比较地区理论研究的方法论视角》文中认为当前比较地区主义已经成为国际关系学、比较政治学以及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常见的跨学科研究多是引人其他学科的某个理论,并加以修正而成。在地区研究领域,区域研究(Area Study)一直是比较政治学的传统题域,在强调国际与国内政治互动的条件下,比较政治学的一些方法与理论对地区研究乃至国际关系学研究都有可借鉴的地方。本文尝试对当前的地区理论研究进行综合性评述,着重从方法论的角度分析当前地区理论研究面临的困境,并以比较地区化理论为例探讨比较政治学研究方法在国际关系学上的适用。
二、“新地区主义”研究—不同视角的评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地区主义”研究—不同视角的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视角下的比较地区主义理论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一、全球视野下的比较地区主义 |
(一)新旧地区主义之间的割裂性比较 |
(二)去中心化的比较地区主义 |
二、西方比较地区主义的贡献与不足 |
第一,比较地区主义描绘了基于多元主义的地区主义概念。 |
第二,比较地区主义构建了基于折中主义的地区主义理论。 |
第三,比较地区主义完善了基于经验主义的地区研究方法。 |
三、地区主义新实践超越地缘、发展理论 |
四、“一带一路”为理论创新提供基础 |
(2)全球转向下的比较地区主义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比较地区主义的发展历程 |
(一)欧洲一体化与地区主义 |
(二)全球化与新地区主义 |
(三)多元世界秩序与比较地区研究 |
二、比较地区主义的研究进展 |
(一)地区和地区主义:基本假定 |
(二)比较地区合作:制度、秩序与治理 |
(三)解释多元多样的地区主义:供需理论与折中方法 |
三、全球国际关系学的地区构建路径 |
(一)国际关系研究的全球转向 |
(二)地区研究与全球国际关系学 |
(三)比较地区主义的挑战与未来议程 |
结 语 |
(3)比较地区主义的研究议程与未来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一、研究对象明显有别于区域(国别)研究 |
二、研究视野的全球转向和理论路径的包容 |
三、重视比较研究、议题跨出贸易和安全领域 |
四、方法论挑战和未来研究缺口 |
(4)上海合作组织扩员后的地区定位与合作格局(论文提纲范文)
一、扩员前上合组织发展的主要特征 |
(一)遵循“国家主义”发展路径 |
(二)以中亚为地缘安全中心的“跨地区性” |
(三)形成了“大国引领、中小国平等参与”的合作格局 |
二、扩员后上合组织地区定位的新变化 |
(一)中亚的地缘安全中心地位相对下降 |
(二)以中亚为重心、南亚为重要延伸成为上合组织新的地区定位 |
三、扩员后上合组织内部合作格局发生新变化 |
(一)“大国引领”合作格局面临深刻转型 |
(二)“中小国平等参与”合作格局的演变 |
结束语 |
(5)中日韩区域合作进程中的问题及其应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框架及方法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区域合作的相关理论 |
(一)区域主义的概念、内涵及类型 |
(二)区域主义的动力与功能 |
(三)区域主义的有关争议 |
二、中日韩区域合作的历史进程 |
(一)“10+3”框架阶段(1999-2007) |
(二)独立机制化阶段(2008-2012) |
(三)调整恢复阶段(2013-至今) |
三、中日韩区域合作进程中的限度及成因 |
(一)全球层次:域外大国干扰 |
(二)地区层次:主导权争议 |
(三)单元层次:经济政治的“二元结构” |
四、中日韩区域合作进程中问题的应对 |
(一)强化中日韩合作的规范化运行 |
(二)利用“一带一路”强化共同体思维 |
(三)有主次地持续深化合作领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米特兰尼功能主义政治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的意义及研究目的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目的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简要评析 |
三、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米特兰尼功能主义政治哲学的产生背景 |
1.1 生平和着述 |
1.2 社会历史背景 |
1.3 理论思想背景 |
第二章 米特兰尼功能主义政治哲学的思想渊源 |
2.1 伦敦经济学院的启蒙 |
2.1.1 L.T.霍布豪斯 |
2.1.2 格雷厄姆·华莱士 |
2.2 自由主义的熏陶 |
2.2.1 伦纳德·伍尔夫 |
2.2.2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
2.2.3 费边社-费边社会主义 |
2.3 实用主义的影响 |
2.3.1 东南欧研究 |
2.3.2 美国新政研究 |
第三章 米特兰尼功能主义政治哲学的逻辑起点—国际体系组织化 |
3.1 国际体系 |
3.1.1 国际体系 |
3.1.2 国际体系变革与国际体系组织化 |
3.2 联邦主义与国际体系组织化 |
3.2.1 康德的“欧洲联邦”思想 |
3.2.2 卡莱基的“泛欧”思想 |
3.2.3 二战期间的联邦主义思潮 |
3.3 功能主义与国际体系组织化 |
3.3.1 批判联邦主义 |
3.3.2 提出功能主义 |
第四章 米特兰尼功能主义政治哲学的本质内涵—世界共同体 |
4.1 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演进 |
4.1.1 古希腊时期的城邦共同体思想 |
4.1.2 文艺复兴时期的国家共同体思想 |
4.1.3 近代的国家共同体思想 |
4.1.4 当代的国家共同体思想 |
4.2 国家共同体的衰落 |
4.2.1 国家共同体的转变 |
4.2.2 国家共同体的衰落 |
4.3 构建世界共同体 |
4.3.1 当代共同体的新发展 |
4.3.2 国际共同体 |
4.3.3 世界共同体 |
4.3.4 政治的未来 |
第五章 米特兰尼功能主义政治哲学的价值追求—有效和平体系 |
5.1 “有效和平体系”的思想溯源 |
5.1.1 圣·皮埃尔的《欧洲永远和平计划书》和卢梭的《永久和平计划》 |
5.1.2 边沁的《国际法的原则》 |
5.1.3 康德的《永久和平论》 |
5.2 “有效和平体系”的理论特质 |
5.2.1 个体平等 |
5.2.2 功能民主 |
5.2.3 功能转移 |
5.3 “有效和平体系”的当代价值 |
5.3.1 理论价值 |
5.3.2 实践价值 |
5.4 对“有效和平体系”的当代反思 |
5.4.1 功能主义与联合国 |
5.4.2 功能主义与欧洲一体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试析欧盟与东盟的地区性国际组织间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际组织间关系相关理论的研究综述 |
二 欧盟与东盟组织间关系的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 研究目的及问题 |
二 研究思路 |
三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地区性国际组织间关系的概念、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地区性国际组织及其关系的相关概念 |
一 国际组织及其相互间关系的概念界定 |
二 地区性国际组织及其相互间关系的概念及特点 |
三 欧盟与东盟概述及其关系的界定 |
第二节 地区性国际组织间关系复合分析框架的理论基础 |
一 地区间主义理论:地区性国际组织间关系的研究出发点 |
二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制度理论视角 |
第三节 地区性国际组织间关系的复合分析框架 |
一 组织需求导向:互动的动因及领域 |
二 组织行动能力:互动的程度与特点 |
三 组织交往机制:互动的方式和效力 |
四 组织外部环境:互动的域外因素 |
第三章 曲折中前进:欧盟与东盟及其相互间关系的演变 |
第一节 开端(1972-1989):初始接触与有限对话合作 |
一 初始对话接触与制度化关系的建立 |
二 不对称的经贸合作与政治效力有限的共同宣言 |
第二节 曲折(1990-1999):争议凸显后的疏远与靠近 |
一 价值观冲突凸显与初步缓解 |
二 成效不显着的新进展与重新疏远 |
第三节 回缓(2000-2009):关系恢复与伙伴关系的建立 |
一 全球化背景下关系的回缓 |
二 伙伴关系的确立与自贸谈判的启动 |
第四节 进展(2010至今):复杂环境中更加灵活的伙伴关系 |
一 战略伙伴关系的提出与行动计划的更新 |
二 国际新问题的产生与新行动计划的推行 |
第四章 欧盟与东盟地区性组织间关系的复合分析 |
第一节 欧盟与东盟需求导向:合作的动因与主要领域 |
一 发展地区经济的需求表现 |
二 政治安全的各自考量 |
三 地区一体化建设的单向度合作 |
第二节 欧盟与东盟的合作行动力:主导成员国与组织机制 |
一 核心主导国的推动作用 |
二 组织决策机制与协商方式的异同 |
第三节 欧盟与东盟的交往机制:多重互动方式 |
一 组织层面双边对话机制 |
二 不同层面的多边合作形式 |
第四节 欧盟与东盟关系的外部环境:域外因素的干预 |
一 国际体系变化与全球问题的应对 |
二 地区外大国的影响 |
第五章 案例分析:欧盟与东盟在自贸协定谈判中的关系 |
第一节 欧盟与东盟达成自贸协定的需求导向 |
一 欧盟与东盟的贸易关系密不可分 |
二 东盟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推动 |
第二节 自贸协定谈判的组织内分歧 |
一 欧盟与东盟的复杂态度 |
二 欧盟与东盟的政策分歧 |
第三节 有效性不足的多层面对话机制 |
一 欧盟与东盟组织层面的谈判机制仍有局限 |
二 准地区间主义合作的间接推动 |
第四节 新外部因素的干扰与促进 |
一 其他自由贸易协定的部分替代 |
二 新问题的推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RCEP与中国开放地区主义战略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 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三、 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 主要内容 |
第一章 开放地区主义的理论内涵 |
第一节 地区主义到新地区主义 |
第二节 开放地区主义的内涵 |
第三节 开放地区主义的实现环境 |
第二章 从“东亚”到“泛东亚”:冷战后东亚地区合作进程 |
第一节 传统东亚合作“10+3”模式 |
第二节 更加开放的东亚合作:“10+6”与东亚峰会 |
第三节 “泛东亚”合作面临的挑战 |
第三章 泛东亚国家区域合作新框架:RCEP |
第一节 “雁行模式”到“平轴模式”:RCEP 提出的背景及现状 |
第二节 作为开放地区主义范式的 RCEP |
第三节 现阶段 RCEP 面临的障碍性因素探析 |
第四章 RCEP 与中国战略选择 |
第一节 中国开放地区主义战略内涵 |
第二节 “重返亚太”与“建设东亚”:TPP 与 RCEP |
第三节 RCEP 对中国开放地区主义战略的启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东亚地区产业分工结构 |
附录2 不同一体化路径对 GDP 的可能影响 |
致谢 |
附件 |
(9)东南亚新地区主义的发展与美国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由来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二章 新地区主义在东南亚的发展 |
第一节 新地区主义理论的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节 东南亚地区主义的特征分析 |
第三节 新地区主义在东南亚的发展 |
第三章 美国对东南亚新地区主义影响 |
第一节 美国的重要性 |
第二节 冷战后美国对东南亚地区主义态度的演变 |
第三节 美国对东南亚新地区主义发展的应对战略 |
第四章 美国影响东南亚地区主义的途径 |
第一节 多边主义途径:以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为例 |
第二节 双边主义途径:以美新自由贸易协定为例 |
第三节 区域组织途径:美国东盟政策的不断调整 |
第五章 东南亚国家对新地区主义的反应 |
第一节 新加坡的东盟政策与实践 |
第二节 菲律宾的东盟政策与美国因素 |
第三节 马来西亚与东盟的合作与分歧 |
第四节 印尼立足东盟的地位和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比较地区理论研究的方法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地区主义理论的现状与局限 |
二、比较地区理论研究的困境:方法论的视角 |
三、比较地区化理论框架分析 |
四、比较地区化理论的综合评价 |
四、“新地区主义”研究—不同视角的评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视角下的比较地区主义理论创新[J]. 徐秀军,沈陈.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2021(04)
- [2]全球转向下的比较地区主义发展[J]. 魏玲.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2021(04)
- [3]比较地区主义的研究议程与未来挑战[J]. 耿协峰.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2021(04)
- [4]上海合作组织扩员后的地区定位与合作格局[J]. 李孝天. 国际展望, 2021(03)
- [5]中日韩区域合作进程中的问题及其应对研究[D]. 宋玥. 吉林大学, 2020(08)
- [6]米特兰尼功能主义政治哲学研究[D]. 郭海峰. 山西大学, 2020(11)
- [7]试析欧盟与东盟的地区性国际组织间关系[D]. 黄萍. 山东大学, 2019(09)
- [8]RCEP与中国开放地区主义战略选择[D]. 刘苏. 外交学院, 2014(02)
- [9]东南亚新地区主义的发展与美国因素[D]. 周圣. 华东师范大学, 2012(01)
- [10]比较地区理论研究的方法论视角[J]. 邢瑞磊. 比较政治学研究,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