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发行信贷风险状况及防范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马晓宇[1](2020)在《基于风险分担的H农发行粮食贷款风险管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粮食生产是国民经济的命脉。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发(2020)1号再次强调,确保粮食安全自始至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1994-2019年间,农发行累计发放粮食收购贷款64539亿元,支持收购粮食72765亿斤,为支持粮食产业经济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巨大贡献。然而,随着粮食市场化和农发行贷款业务向粮食加工企业、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延伸,信贷风险控制的难度加大。如何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加大对粮食产业链的信贷资金支持的同时,防范贷款风险,成为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面临的重大课题。国内外学者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研究已颇为成熟,但对政策性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对粮食贷款业务中风险成因和管控的研究仍显不足。另外,现有研究将重心放在了企业治理与内部控制上,对贷款风险分担策略的研究匮乏,而这才是银行在贷款过程中降低风险的关键,对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至关重要。本文以H农发行为研究对象,探索H农发行在粮食贷款业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基于风险分担理论提出改进建议。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梳理了与政策性银行、粮食贷款、信贷风险与风险管理相关的文献,分析现有文献研究的不足。其次,对H农发行粮食贷款业务运行现状、风险管理情况进行分析。然后,以H农发行对X公司贷款为例,深入识别粮食贷款业务中面临的来自贷款对象、宏观环境、银行自身三个层面的风险因素,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风险评估。再结合现状,指出H农发行风险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基于风险分担理论,针对前文识别出的风险敞口和问题,提出改进建议。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粮食贷款业务的特点和H农发行现状决定了强化风险管理的迫切性。第二,H农发行粮食贷款业务面临的风险来自贷款对象、宏观环境、银行自身三个层面。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风险进行评估,得出H农发行粮食贷款风险中来自贷款对象和宏观环境的风险较高,银行自身层面风险较低的结论。第三,H农发行在粮食贷款风险管控中存在风险信息的识别手段落后、风险监测和预警能力欠缺、缺乏有效的风险分散机制三点不足之处。第四,基于风险分担理论,针对前文识别出的风险敞口和问题,设计风险分担机制进行防范。具体提出了与商业银行开展合作融资、建立粮食贷款保证基金、推动贷款保证保险、激励贷款企业利用期货市场四点风险分担策略。同时,还提出了优化风险识别的方式举措、提高风险监测与预警能力两点建议。期望能帮助H农发行实现粮食贷款风险的有效管控,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保障,也为其他政策性银行的风险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张文慧[2](2020)在《农发行M市分行民营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在深化金融改革、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既面临着巩固粮棉油收储业务地位和探索多元化项目信贷模式等考验,也迎上了服务实体经济、强化金融监管的政策机遇。在当前历史背景下我国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政策,取消粮食订购、放开粮食收购,农发行M市分行作为一个重要的农业区,农发行M市分行受国家政策影响信贷规模下降,盈利空间缩小,同时历经三年的棚户区改造政策,商品房去库存任务基本完成,棚户区改造中长期信贷规模将缩小,靠与政府合作降低风险,扩大效益的方式已经渐渐不能满足自身发展,进一步发展民营企业非购销类、非政策性信贷规模刻不容缓,然而,通过对M市农发行民营企业信贷的研究发现民营企业不良率超过40%,本文将通过对M农发行民营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改进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将依托信贷风险管理理论,参考国内外信贷风险管理的研究成果,以农发行M市分行支持的民营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状况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文献综述法、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等,在信贷配给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全面风险管理理论和分散理论的基础上,介绍农发行M市分行现阶段民营企业信贷业务流程及现状,分析其民营企业信贷风险及信贷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找出M市分行民营企业信贷风险管理三个阶段中的问题,贷前阶段存在信贷风险管理组织不合理、信贷资产结构严重失衡、贷前尽职调查不够充分问题;贷中阶段信贷风险识别手段不先进、贷中审查和审批不规范问题;贷后阶段风险预警机制不健全、贷后检查不充分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贷前阶段可以改进现有组织结构、优化信贷结构和加强贷前调查管理;贷中阶段可以改进现有风险识别手段和规范贷中审查、审批管理;贷后阶段可以健全信贷风险预警机制、加强贷后检查力度和培育积极健康的企业文化。
王莉博[3](2020)在《农发行SZ支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研究》文中认为信贷管理的质量和水平是决定银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随着银行业的迅速发展,使银行竞争越来越大,许多银行一味追求信贷业务增长,信贷金额增多,却忽视了信贷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一旦出现问题,将产生不可挽回的后果。我国在近十年银行发展迅速,信贷风险管理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从现有研究成果分析可以发现,许多银行信贷管理只集中于总行,对于分支行的管理缺乏统一的管理章程,绝大多数研究集中于商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代表,其信贷业务与国际、国内整体、国内各地区的农业发展情况紧密相关,从近年来的农业发展形势可知,虽然粮食增产,但也遭受到了不少灾害侵袭,国家贸易战打响,国际农产品价格整体上调等诸多因素,都影响了农发行的信贷业务。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探索农发行SZ支行的信贷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现状、问题分析建立评价体系及提出解决对策都对银行降低信贷风险极具价值,对于了解当前形势下农发行信贷业务上的举措和不足都有一定的探索意义。本文将以七章的结构通过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数理分析方法、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等方式,以农发行SZ支行为研究案例,对其信贷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的情况进行细致研究。第一章主要梳理研究的背景、意义、方法及国内外对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的研究现状,第二章在此基础上对本文研究过程中重点概念和学术理论简述,第三章对农发行SZ支行的基本情况、信贷业务、信贷产品创新进行调查和整理,信贷管理流程现状进行分析,对其内部控制环境、风险、活动、信息沟通、监督机制及评价机制做出了一定的总结,第四章针对第三章的研究内容挖掘该支行内部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研究中发现农发行SZ支行在内部管理的环境、风险评估、活动、信息沟通和监督体制上存在着不够科学高效,不够细致完整,落实不够到位等等问题,第五章提出构建信贷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第六章结合上述问题提出优化方案,在第七章对前文的研究做出结论,探索研究尚且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未来研究前景展望。
吕敬滨[4](2020)在《JX农业政策性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提出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风险已深入到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金融系统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是金融风险的主要来源,影响着商业银行以及金融机构的业务构成。信贷业务在银行的经营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在总体经济运行政策引导下的稳增长、调结构的经营项目,研究信贷业务的起源、发展和演化,以及探究合理高效的风险管控措施具有较强的现实必要性。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贯彻落实农业发展政策的重要依托,更是众多惠农信贷产品的发行方和管理方,需要在保本的基础上实现稳定盈利,以保障农业政策的支持力度。本文在广泛阅读国内外关于农业政策性银行的研究报告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金融领域的经典理论,分析银行在开展农业领域信贷业务时的风险管控现状,包括风控意识、组织氛围、流程管理以及干预机制等内容。在研究过程中,以JX农业政策性银行为中心,结合金融系统和市场营销的相关理论成果分析其信贷业务的种类和结构,进而摸索农业信贷产生良性循环的内在规律,尽可能避免不良贷款的增长;在明确了银行开展农业政策性信贷业务中的优势和劣势之后,本文分层次、分角度的提出了风险管控的切入点,为帮助农业政策性信贷业务维持稳中向好的增长态势提出合理建议。总的来看,本文基于国内外研究成果,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发展现状出发,全面分析银行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所面临的的机遇和挑战,并就经典案例展开分析和研判。依据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JX农业政策性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存在信贷风险识别能力较差、信贷风险衡量出现偏差、信贷风险监管未尽职以及信贷风险处置方法不当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JX农业政策性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质量;(2)经过分析发现,JX农业政策性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主要是由专业人才匮乏且市场预判不足经营环境变化且风险衡量偏差、信贷风险体制机制缺失以及信贷风险处置不力等原因引发;(3)根据JX农业政策性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四个对策建议,强化信贷风险管理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健全信贷风险管理组织、加强内控管理制度建设以及建立健全风险化解和风险处理机制。
徐伯温[5](2020)在《农发行J分行信贷审批管理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在中国银行业中平行存在,以其支农和政策性保障的职能而在中国经济体系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在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又遭受下行压力的环境下,农发行作为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发挥着重要的“逆周期”调节作用。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农发行J分行与商业银行在业务方面有着一定的天然区别,金融支农的主要途径是信贷支农,信贷业务是农发行J分行业务推动的主要手段,为确保信贷业务安全运行,信贷审批机制科学、风险防控有效是重中之重。在高效履职的同时,也不免发现,随着信贷规模的不断扩张,信贷风险也随之而来,这对农发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水平提出了考验,对农发行信贷审批工作也敲响了警钟。本文首先分析了农发行J分行业务发展现状和信贷审批工作开展情况,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J分行信贷部门员工对信贷审批工作整体情况的评价,深入查找当前农发行J分行信贷审批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试图给出有效的优化方案,为农发行J分行信贷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提出对策建议。文章从信贷审批流程、信贷审批制度、授权管理应用三个方面认真梳理了当前信贷业务的基本概况,进而查找出当前存在信贷审批工作效率低下、审查审批方式不合理、信贷审批科学性不足等问题,进而找出了主要问题的形成原因。本研究结合农发行J分行的实际情况,从信贷产品分类、信贷审批流程、信贷差别化授权管理、信贷审批人才队伍等方面提出了优化措施的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本研究立足于农发行J分行信贷审批工作的实际运营情况,围绕实际查找出的问题提出优化方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同类银行也可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汤海[6](2020)在《农发行A行海洋牧场项目信贷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带来传统产业信用风险形势日趋严峻,互联网+产生的新模式、新需求、新思维给银行传统信贷业务带来的巨大冲击,商业银行金融机构数量攀升与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同业竞争白热化、传统行业信贷业务利润逐年走低。农发行作为服从服务国家政策的政策性银行,面临着传统业务的萎缩和资产质量的挑战,亟待紧随政策及产业方向新经济增长点,将信贷资金投向新的行业领域。海洋牧场项目作为实现“海洋强国”战略、涉及国计民生重要领域,体现政策性是银行社会责任与担当的重要体现方式。对海洋牧场信贷进行风险管理研究,有助于政策性银行正确衡量自身风险管控水平,对完善风险管理机制提高风险管控水平具有特别重要意义。本文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笔者参与的MB公司海洋牧场项目的案例进行分析,在理论分析和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梳理出可能影响农发行A行MB公司海洋牧场项目信贷风险因素并形成信贷风险要素调查问卷,形成三大类16项风险指标评价体系。召集海洋牧场信贷项目相关领域的专家通过信贷风险重要度判断的获取信贷风险因素重要度全排序权重值,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将定性评价数据定量化,分析各项风险指标所占权重,通过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对海洋牧场信贷风险进行打分评价,最终得到农发行A行MB公司海洋牧场项目信贷风险评分为61.05,属于中等风险项目,银行三大风险按影响程度由低到高排序为操作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要通过积极主动的信贷风险防控措施去规避风险的发生或通过风险缓释措施将风险产生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笔者根据自身银行从业经验,参考同行业同类型信贷项目,对操作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中高风险因素逐条给出建议措施,为农发行开展海洋牧场相关业务信贷风险防控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宫旗[7](2020)在《农发行DL分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中国现存的三家政策性银行之一,他的主要宗旨与愿景是支持三农建设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然而随着国内外金融环境的变化,及农发行业务不断地拓展,已经远远地超过当初三农建设和粮食安全的服务范围。然而农发行既有的信贷政策已经不能够适应现阶段的发展的需求。同时过去几年信贷政策为了适应发展地需要,相关政策制度规定一直在累加,存在着重复和分散地问题。因此农发行的需要进行变革,急切需要通过提升自身的信贷管理水平,来确保农发行各项业务的良性有序发展。农发行DL分行始建于1997年。农发行DL分行在建行20多年的过程中,因为受到了外部经济环境因素、银行经营环境因素,银行自身经营因素等影响。这些因素共同导致农发行DL分行的信贷管理的不稳定的因素的增多。因此对农发行DL分行来说,要能够有效的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着力于提高信贷资产管理效率,努力降低不良发生的可能,保证信贷业务都能够得到稳定和健康的发展,已经成了农发行DL分行在开展日常经营活动中,所必须面临且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根据信贷风险管理的相关基础理论,通过研究论文的形式,以农发行DL分行为具体的案例,对其信贷政策和信贷风险防控手段进行研究。首先,我们就需要调查和研究农发行DL分行的相关的信贷业务的具体情况,包括研究农发行DL分行信贷业务运行情况和业务流程、走访相关的信贷业务客户情况、与其他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进行对比等。其次根据我们所获得的信息,对该银行的信贷业务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梳理,同时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调查分析法,通过综合性的分析和梳理,找出目前该银行在信贷业务在运行过程中的不足和缺陷。然后根据这些不足和缺陷,我们还需要探讨他们所产生的原因。最后根据国内外同业的先进的风险管理经验,结合该银行自身的情况,我们希望能够提出切合实际的有操作性的解决方案。
张天愉[8](2020)在《农发行吉林省分行粮食贷款风险防范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粮棉油收储体制改革的推进,新形势下妥善处理好农发行粮食收购贷款职能和防范风险,就需要在原有制度方法上进行创新,细化措施,化解风险防范难题。本文主要以政策性银行农发行为出发点,从风险防范角度进行深入探讨。随着农发行业务的发展,农发行成立了风险委员会以适应现有的风险管理框架,如果发生重大事项,将会对重大事项风险进行集中的集体审议。随着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农发行业务也突飞猛进,由于业务经营环境很是复杂,风险防范工作仍然面临巨大挑战。基于此,通过对农发行粮食贷款风险防范深入分析,从中总结现有风险防范状态下存在的问题,以此为依据结合农发行粮食贷款现状完善和改进风险防范制度,这将会成为未来农发行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和风险管理工具应用层面贡献巨大的力量,不断提高风险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最终实现全面风险管理的现代化。在本文中基于现有相关研究理论的支持下,正确地运用贷款风险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参考文献的研究成果,结合农发行的自身特点,提出完善粮食贷款风险防范的建议。经过分析表明,农发行现有风险防范下存在的问题包括:员工风险管理意识淡薄、风险管理工具单一等,由于这些问题的共同作用和影响,可见农发行粮食贷款风险防范需要完善。而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首先,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的影响;其次,贷款流程存在缺陷;再次,信贷管理办法滞后;最后,贷后管理体制落后。本文研究中结合农发行粮食贷款风险防范现状提出完善的相应对策:首先,健全粮食贷款风险管理体系;其次,提升粮食贷款流程效率;再次,完善粮食贷款信贷风险防控方法;最后,优化贷后管理体制。通过一系列具体而细致的实施方案,达到政策性粮食贷款风险防范的目的。
吕昊[9](2019)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S分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认为作为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力军,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自从诞生以来,全面贯彻执行国家粮棉油购销政策,坚守自身的服务农业发展的定位,全力保障我国的农业发展和粮食的供给,这对于农民的收入增加具有较好的推动作用,并且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农业发展银行S分行作为一个政策性银行的市级分行,其经营业务多样化程度较高。由于经营业务的多样化使得农业发展银行S分行的风险管理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而支农信贷在S分行的业务经营占有比较大的比重,具有比较大的影响。因此,对农业发展银行S分行的信贷风险管理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农业发展银行S分行的信贷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研究背景和意义进行论述,并且从相关信贷风险管理理论中找出适合于农业发展银行s分行的信贷风险管理的改进理论基础。其次深入分析了 S分行的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了农业发展银行S分行的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和保障措施,为其他政策性银行提供一定的参考。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了农业发展银行S分行存在信贷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信贷风险内控体系不健全,信贷风险预警能力较弱,信贷风险补偿机制滞后以及信贷风险管理资源整合保障机制发挥不充分等问题。S分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成因主要包括外部经营环境不成熟,内控制度缺乏有力保障,信贷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国家政策变动频繁以及信贷风险管理文化严重缺失等。针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健全信贷风险管理体系、完善内控制度建设、强化信贷风险监督管理和信息披露机制、建立信贷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提升信贷风险管理资源整合保障机制等完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S分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刘文芳[10](2019)在《农发行LY分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指出农发行作为政策性银行,在我国当前的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伴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农发行信贷业务范围不断扩展延伸到各个领域。中小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在社会经济市场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农发行正处于改革转型的关键时期,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是农发行满足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中小企业在农发行贷款余额逐年增加,中小企业个数和贷款余额占比不断上涨,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已经成为农发行利润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农发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问题逐渐凸显。首先,农发行作为政策性银行承贷的中小企业贷款项目的利润相比同业银行比较低,中小企业信贷业务起步晚,发展经验缺乏,贷款模式单一,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缺陷与漏洞。其次,中小企业贷款规模小,企业还款能力差,许多贷款项目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而无力扭转颓势。近年来,农发行中小企业贷款不良贷款金额和不良贷款率逐年上升,对农发行信贷业务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如何在贷款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加强对中小企业信贷风险防控,成为农发行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农发行LY分行为研究对象,对农发行LY分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对信贷风险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对农发行LY分行基本概况、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种类和发展状况进行总结,通过案例分析法,对农发行LY分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存在的风险进行详细的分析,结合LY分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对农发行LY分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研究结果发现农发行LY分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存在信贷风险管理缺乏综合性、关键环节风控管理不够严格、信贷人员职业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根据其存在的问题,对农发行LY分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管理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包括:提升信贷综合统筹能力、强化信贷关键环节风控管理、提升信贷队伍专业能力等。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可以对农发行LY分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提供一个参考借鉴,提高农发行LY分行信贷风险管理水平。
二、农发行信贷风险状况及防范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发行信贷风险状况及防范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风险分担的H农发行粮食贷款风险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政策性银行与粮食贷款 |
2.1.1 政策性银行 |
2.1.2 政策性银行与粮食贷款 |
2.2 信贷风险与风险管理 |
2.2.1 信贷风险 |
2.2.2 风险管理 |
2.3 风险分担 |
2.4 文献述评 |
3 H农发行粮食贷款风险管理现状研究 |
3.1 H农发行概况 |
3.2 H农发行粮食贷款业务现状 |
3.2.1 业务介绍 |
3.2.2 运行现状分析 |
3.3 H农发行粮食贷款业务风险管理现状 |
3.3.1 风险来源分析 |
3.3.2 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
4 典型粮食贷款案例风险识别与评价研究 |
4.1 案例选择的依据 |
4.2 H农发行对X公司贷款基本情况 |
4.3 H农发行对X公司贷款风险的识别 |
4.3.1 贷款对象层面 |
4.3.2 宏观环境层面 |
4.3.3 银行自身层面 |
4.4 H农发行对X公司贷款风险的评价 |
4.4.1 构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4.4.2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4.4.3 贷款风险模糊综合评价 |
4.4.4 风险评价小结 |
4.5 H农发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4.5.1 风险信息的识别手段落后 |
4.5.2 风险监测和预警能力欠缺 |
4.5.3 缺乏有效的风险分散机制 |
5 基于风险分担的H农发行粮食贷款风险管理改进 |
5.1 理论依据 |
5.2 风险管理改进框架 |
5.2.1 风险管理改进原则 |
5.2.2 风险管理改进框架构建 |
5.3 优化风险识别的方式举措 |
5.4 提高风险监测与预警能力 |
5.5 建立有效的风险分担机制 |
5.5.1 与商业银行开展合作融资 |
5.5.2 建立粮食贷款保证基金 |
5.5.3 推动贷款保证保险 |
5.5.4 激励贷款企业利用期货市场 |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H农发行对X公司贷款调查问卷 |
附录C H农发行对X公司贷款风险评分表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农发行M市分行民营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评价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及特征 |
2.1.1 政策性银行 |
2.1.2 民营企业 |
2.1.3 信贷风险 |
2.1.4 信贷风险管理 |
2.2 相关理论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2 信贷配给理论 |
2.2.3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
2.2.4 分散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农发行M市分行民营企业信贷业务风险及管理现状 |
3.1 农发行M市分行概况 |
3.2 农发行M市分行信贷业务流程及现状 |
3.2.1 信贷业务流程 |
3.2.2 信贷业务现状 |
3.3 农发行M市分行民营企业信贷风险 |
3.4 农发行M市分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 |
3.4.1 贷前阶段 |
3.4.2 贷中阶段 |
3.4.3 贷后阶段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发行M市分行民营企业信贷风险管理问题分析 |
4.1 民营企业信贷风险管理调研 |
4.1.1 问卷调查 |
4.1.2 专家访谈 |
4.2 民营企业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4.2.1 贷前阶段 |
4.2.2 贷中阶段 |
4.2.3 贷后阶段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改善农发行M市分行民营企业信贷风险管理 |
5.1 贷前阶段 |
5.1.1 改进现有组织 |
5.1.2 .优化信贷结构 |
5.1.3 加强贷前调查管理 |
5.2 贷中阶段 |
5.2.1 改进信贷风险识别手段 |
5.2.2 规范贷中审查和审批管理 |
5.3 贷后阶段 |
5.3.1 健全信贷风险预警机制 |
5.3.2 加强贷后检查力度 |
5.3.3 培育积极健康的信贷风险管理文化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农发行M市分行民营企信贷风险管理情况问卷调查表 |
附录 B:专家访谈 |
个人简介 |
致谢 |
(3)农发行SZ支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农发行 |
2.1.2 信贷风险 |
2.1.3 信贷风险管理 |
2.1.4 内部控制 |
2.2 信贷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
2.2.1 资产管理理论 |
2.2.2 负债管理理论 |
2.2.3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
2.2.4 内部控制五要素理论 |
2.2.5 内部控制评价理论 |
2.2.6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三章 农发行SZ支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
3.1 农发行SZ支行概况 |
3.1.1 农发行SZ支行基本情况 |
3.1.2 农发行SZ支行信贷业务情况 |
3.1.3 农发行SZ支行信贷产品创新情况 |
3.2 农发行SZ支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 |
3.2.1 农发行SZ支行信贷管理流程分析 |
3.2.2 农发行SZ支行信贷管理制度分析 |
3.3 农发行SZ支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
3.3.1 信贷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环境现状 |
3.3.2 信贷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活动现状 |
3.3.3 信贷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信息沟通现状 |
3.3.4 信贷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现状 |
3.3.5 信贷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识别与评价 |
第四章 农发行SZ支行信贷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
4.1 信贷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环境存在的问题 |
4.1.1 风险管理机制不够科学 |
4.1.2 信贷产品定位偏离 |
4.2 信贷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存在的问题 |
4.2.1 抵押担保调查不充分 |
4.2.2 评估机构可信度较低 |
4.3 信贷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活动存在的问题 |
4.3.1 授权批准程序不合理 |
4.3.2 职责分离未有效落实 |
4.4 信贷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信息沟通存在的问题 |
4.4.1 信息沟通的渠道不畅 |
4.4.2 信息系统未能得到充分利用 |
4.5 信贷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 |
4.5.1 内部监督流程化严重 |
4.5.2 绩效考核设计偏差 |
第五章 农发行SZ支行信贷风险管理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设计 |
5.1 SZ支行信贷风险管理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5.1.1 SZ支行信贷风险管理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
5.1.2 SZ支行信贷风险管理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的可行性 |
5.2 SZ支行信贷风险管理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目标和原则 |
5.2.1 SZ支行信贷风险管理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目标 |
5.2.2 SZ支行信贷风险管理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
5.3 建立信贷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模型的量化方法 |
5.3.1 层次分析法 |
5.3.2 模糊数学理论 |
5.4 SZ支行信贷风险管理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 |
5.4.1 具体体系框架 |
5.4.2 体系内容 |
5.4.3 体系制度 |
5.5 SZ支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过程评价标准的设计 |
5.6 内部控制结果评价标准的设计 |
5.7 SZ支行信贷风险管理内部控制评价工具的说明 |
5.7.1 SZ支行信贷风险管理内控评价工具表填报种类 |
5.7.2 SZ支行信贷风险管理内控评价工具表填报原则 |
第六章 农发行SZ支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优化方案 |
6.1 农发行SZ支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环境方面对策 |
6.1.1 建立合理完善的制度体系 |
6.1.2 加大对信贷人员能力技术的培训力度 |
6.2 农发行SZ支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对策 |
6.2.1 完善银行信贷抵押担保调查制度 |
6.2.2 提升银行人员信贷风险规避意识 |
6.3 农发行SZ支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活动方面对策 |
6.3.1 严控银行信贷流程审批发放程序 |
6.3.2 强化贷后流程管理 |
6.4 农发行SZ支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信息沟通对策 |
6.4.1 建立银行内部信息沟通网络 |
6.4.2 提高技术水平建立长效沟通机制 |
6.5 农发行SZ支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监督方面对策 |
6.5.1 完善监督考察机制 |
6.5.2 建立健全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JX农业政策性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1.4 本章小结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农业政策性银行的概念界定 |
2.1.2 信贷风险管理的定义 |
2.1.3 信贷风险管理的特征 |
2.1.4 农业发展银行信贷风险的内涵 |
2.1.5 农业发展银行信贷风险的特征 |
2.2 相关理论 |
2.2.1 信贷风险管理的理论 |
2.2.2 金融与经济发展理论 |
2.2.3 农业支持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JX农业政策性银行概况 |
3.1 JX农业政策性银行介绍 |
3.1.1 JX农业政策性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组织 |
3.1.2 JX农业政策性银行业务概述 |
3.2 JX农业政策性银行信贷业务规模现状 |
3.2.1 JX农业政策性银行信贷业务规模 |
3.2.2 JX农业政策性银行信贷业务质量 |
3.3 JX农业政策性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 |
3.4 本章小结 |
4 JX农业政策性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JX农业政策性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4.1.1 信贷风险识别能力较差 |
4.1.2 信贷风险衡量出现偏差 |
4.1.3 信贷风险监管未尽职 |
4.1.4 信贷风险处置方法不当 |
4.2 JX农业政策性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专业人才匮乏引发市场预判不足 |
4.2.2 经营环境变化且风险衡量偏差 |
4.2.3 信贷风险体制机制实施效果欠佳 |
4.2.4 信贷风险处置不力 |
4.3 本章小结 |
5 JX农业政策性银行信贷风险管控措施 |
5.1 强化信贷风险管理专业人员队伍建设 |
5.1.1 加强信贷风险管理技能的培训 |
5.1.2 优化信贷风险管理人员的配置 |
5.1.3 保持信贷风险管理人才队伍的稳定性 |
5.2 健全信贷风险管理组织 |
5.3 加强内控管理制度建设 |
5.3.1 制定加强内控新措施 |
5.3.2 完善信贷全过程的风险控制 |
5.3.3 采用新的风险管理技术 |
5.4 建立健全风险化解和风险处理机制 |
5.4.1 建全先进的风险预警机制 |
5.4.2 风险的规避处理 |
5.4.3 风险的分散处理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农发行J分行信贷审批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本文基本概念 |
2.1.1 农业政策性金融 |
2.1.2 农业政策性银行 |
2.1.3 政策性银行信贷风险 |
2.2 本文相关理论 |
2.2.1 信贷风险管理理论 |
2.2.2 流程再造理论 |
2.2.3 委托代理理论 |
第3章 农发行J分行信贷审批管理现状分析 |
3.1 农发行J分行概况 |
3.1.1 农发行J分行简介 |
3.1.2 农发行J分行信贷产品现状 |
3.1.3 农发行J分行信贷业务部门设置 |
3.2 农发行J分行信贷运行现状 |
3.2.1 总体资产负债规模 |
3.2.2 贷款业务投放 |
3.2.3 信贷资产风险形态 |
3.2.4 信贷审批规模 |
3.3 农发行J分行信贷审批管理现状 |
3.3.1 信贷审批制度 |
3.3.2 信贷业务审批基本操作流程 |
3.3.3 信贷审批授权管理 |
第4章 农发行J分行信贷审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4.1 信贷业务审批管理情况调查 |
4.1.1 调查目的 |
4.1.2 问卷设计 |
4.1.3 问卷发放与回收 |
4.1.4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分析 |
4.1.5 调查数据结果分析 |
4.2 农发行J分行信贷审批管理存在的问题 |
4.2.1 信贷审批工作开展效率不高 |
4.2.2 审查审批责任界定模糊 |
4.2.3 信贷审批科学性水平不高 |
4.2.4 信贷审批岗位分配不够均衡 |
4.3 农发行J分行信贷审批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4.3.1 信贷产品频繁更替影响审批工作开展 |
4.3.2 信贷审批机构配置影响信贷审批效率 |
4.3.3 信贷审批差别授权未能有效实现 |
4.3.4 信贷审批保障工作不到位 |
第5章 农发行J分行信贷审批管理优化方案 |
5.1 农发行J分行信贷审批管理优化思路 |
5.1.1 指导思想 |
5.1.2 主要目标 |
5.1.3 主要原则 |
5.2 农发行J分行信贷审批管理优化内容 |
5.2.1 优化信贷产品分类 |
5.2.2 优化信贷审批流程 |
5.2.3 优化信贷差别化授权管理 |
5.2.4 优化信贷人才队伍建设 |
5.2.5 优化信贷科技手段 |
5.3 农发行J分行信贷审批管理优化保障措施 |
5.3.1 纳入分行战略管理 |
5.3.2 改良经营考核制度 |
5.3.3 加强内部调度和宣传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致谢 |
(6)农发行A行海洋牧场项目信贷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情况 |
1.2.2 国内研究情况 |
1.2.3 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海洋牧场概念 |
2.1.2 信贷风险管理的概念 |
2.2 风险管理理论 |
2.2.1 风险管理理论阐述 |
2.2.2 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
2.3 信贷风险管理理论 |
2.3.1 银行信贷风险分类 |
2.3.2 银行信贷风险成因 |
2.3.3 信贷风险管理流程 |
2.4 层次分析法 |
2.5 本章小结 |
3 农发行A行海洋牧场项目风险识别及成因 |
3.1 农发行A行海洋牧场项目情况及风险识别 |
3.1.1 农发行A行海洋牧场业务优势与风险 |
3.1.2 MB公司基本情况 |
3.1.3 农发行A行海洋牧场项目拟授信方案 |
3.2 建立农发行A行海洋牧场项目信贷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3.2.1 信贷风险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3.2.2 信贷风险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
3.2.3 信贷风险评价指标项目情况分析 |
3.2.4 确立信贷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3.3 农发行A行海洋牧场项目信贷风险成因 |
3.3.1 海洋牧场为代表的海洋经济脆弱性 |
3.3.2 农发行A行政策性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缺陷 |
3.3.3 MB公司家族式小微企业管理缺陷 |
3.4 本章小结 |
4 农发行A行海洋牧场项目的信贷风险评估 |
4.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操作流程 |
4.2 农发行A行海洋牧场项目的信贷风险评估运用 |
4.2.1 构建全过程层次结构模型 |
4.2.2 根据重要度构建信贷风险判断矩阵 |
4.2.3 计算信贷风险各层次权重值 |
4.2.4 得出信贷风险全排序权重 |
4.2.5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估项目信贷风险 |
4.2.6 信贷风险评估的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农发行A行海洋牧场项目的信贷风险应对 |
5.1 信用风险应对措施 |
5.1.1 动态监控财务指标 |
5.1.2 创新落实担保措施 |
5.1.3 银政合作防范自然风险 |
5.1.4 密切关注管理层活动 |
5.1.5 加大违约惩戒力度 |
5.1.6 多渠道了解行业动态 |
5.2 市场风险的应对措施 |
5.2.1 规范货款回笼及贷款支付 |
5.2.2 贯彻保本微利原则 |
5.3 操作风险的应对措施 |
5.3.1 加强信贷岗位人员培训 |
5.3.2 进一步规范信贷操作流程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农发行DL分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概述 |
2.1 农业政策性银行信贷风险的内涵 |
2.1.1 农村政策性银行的概念 |
2.1.2 农业政策性银行信贷风险的内涵 |
2.1.3 农业政策性银行信贷风险特征 |
2.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2.1 资产、负债及综合管理理论 |
2.2.2 风险资产管理理论 |
2.2.3 资产组合管理理论 |
2.2.4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
3 农发行DL分行信贷管理的现状 |
3.1 农发行DL分行信贷管理的现状 |
3.1.1 农发行DL分行概况 |
3.1.2 农发行DL分行信贷业务发展现状 |
3.1.3 农发行贷款类型 |
3.2 农发行DL分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 |
3.2.1 信贷管理制度已经初步形成 |
3.2.2 实施分层级信贷管理模式 |
3.2.3 逐步完善信贷客户分类标准 |
3.2.4 强化风险监测水平 |
3.2.5 有效防控风险的格局已初步形成 |
4 农发行DL分行信贷管理风险识别与衡量分析 |
4.1 农发行DL分行信贷管理风险识别 |
4.1.1 农发行信贷风险一般性分析 |
4.1.2 农发行DL分行风险识别概述 |
4.1.3 农发行DL分行的信贷资产概况 |
4.1.4 农发行DL分行的信贷资产质量分析 |
4.2 农发行DL分行信贷风险的问题分析及因素分析 |
4.2.1 农发行DL分行的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
4.2.2 农发行DL分行信贷风险产生的内部因素 |
4.2.3 农发行DL分行信贷风险产生的外部因素 |
5 农发行DL分行信贷风险的控制措施 |
5.1 夯实基础管理 |
5.1.1 加强调查人员队伍建设 |
5.1.2 强化内部控制建设 |
5.1.3 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 |
5.2 加强风险掌控 |
5.2.1 采用现代化风险测量方法 |
5.2.2 建立健全信用评级体系 |
5.3 加强贷后管理 |
5.3.1 强化贷后管理工作有效性 |
5.3.2 建立健全风险预警体系 |
5.4 优化信贷风险处置模式 |
5.4.1 推动政府主导的风险化解模式 |
5.4.2 落实与创新抵押物的有效处置 |
5.4.3 创新和推进第三方代偿 |
5.4.4 运用法律手段进行风险处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农发行吉林省分行粮食贷款风险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内容 |
1.3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1.3.1 理论基础 |
1.3.2 文献综述 |
(1) 粮食主产区基本情况相关文献 |
(2) 贷款风险防范成因的相关文献 |
(3) 贷款风险防范措施的相关文献 |
第2章 农发行吉林省分行粮食贷款风险防范现状及存在问题 |
2.1 吉林省分行基本情况简介 |
2.2 吉林省分行粮食贷款现状 |
2.2.1 吉林省分行粮食贷款客户准入管理现状 |
2.2.2 吉林省分行粮食贷款发放管理的现状 |
2.3 吉林省分行粮食贷款风险防范现状 |
2.3.1 吉林省分行贷款贷前风险预警系统 |
2.3.2 吉林省分行贷款贷中风险监测体系 |
2.3.3 吉林省分行贷款贷后粮食库存风险管理 |
2.4 吉林省分行粮食贷款风险防范中存在的问题 |
2.4.1 吉林省分行贷款贷前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2.4.2 吉林省分行贷款贷中操作流程存在的问题 |
2.4.3 吉林省分行贷款贷中风险监测存在的问题 |
2.4.4 吉林省分行贷款贷后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3章 农发行吉林省分行粮食贷款风险防范问题的成因分析 |
3.1 吉林省分行粮食贷款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的影响 |
3.1.1 吉林省分行横向管理方面 |
3.1.2 吉林省分行纵向管理方面 |
3.2 吉林省分行粮食贷款流程存在缺陷的影响 |
3.2.1 吉林省分行贷款流程过于单一 |
3.2.2 吉林省分行贷款办理过于繁琐 |
3.3 吉林省分行粮食贷款信贷管理方法滞后的影响 |
3.3.1 吉林省分行定量分析科学性不够 |
3.3.2 吉林省分行定性分析主观性过强 |
3.3.3 吉林省分行缺乏对数据模型应用 |
3.4 吉林省分行贷后管理体制落后的影响 |
3.4.1 吉林省分行监管重视片面指标 |
3.4.2 吉林省分行缺乏灵活的风险预警 |
3.4.3 吉林省分行岗位人员素质建设落后 |
第4章 农发行吉林省分行粮食贷款风险防范优化对策 |
4.1 健全吉林省分行粮食贷款管理体系 |
4.1.1 吉林省分行精准投放粮食贷款 |
4.1.2 吉林省分行分层级风险防控 |
4.2 提升吉林省分行粮食贷款流程效率 |
4.2.1 优化办贷管贷体制及流程 |
4.2.2 构建风险防范壁垒 |
4.3 完善吉林省分行粮食贷款信贷风险管控方法 |
4.3.1 吉林省分行贷前审查锁定风险 |
4.3.2 吉林省分行贷时管理做好风险管控 |
4.3.3 吉林省分行止损价条款和质价量确认 |
4.3.4 吉林省分行提升贷后检查压实风险范 |
4.4 优化吉林省分行贷后管理体制 |
4.4.1 吉林省分行落实保证粮食安全责任 |
4.4.2 吉林省分行建立齐抓共管机制 |
4.4.3 吉林省分行建立收购信用保证基金 |
4.4.4 吉林省分行形成收购基金风险防控新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中国农业发展银行S分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信贷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
2.1 信贷风险的含义和类型 |
2.1.1 信贷风险的含义 |
2.1.2 信贷风险的类型 |
2.2 信贷风险的相关理论 |
2.2.1 信贷风险成因理论分析 |
2.2.2 全程风险管理理念 |
2.2.3 信贷风险管理体系 |
2.2.4 信贷风险管理方法 |
2.3 农业发展银行与信贷风险 |
第3章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S分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 |
3.1 S分行信贷业务概述 |
3.1.1 S分行概况 |
3.1.2 S分行信贷业务种类及主要客户 |
3.2 S分行信贷业务基本流程 |
3.2.1 贷前调查流程 |
3.2.2 信贷审批流程 |
3.2.3 贷后管理流程 |
3.3 S分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
3.3.1 信贷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
3.3.2 信贷风险管理流程 |
3.3.3 客户评级授信分类机制 |
3.3.4 贷后风险监控机制 |
第4章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S分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
4.1 S分行信贷风险基本概况 |
4.1.1 S分行不良贷款概况 |
4.1.2 S分行不良贷款分布情况 |
4.2 S分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4.2.1 信贷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 |
4.2.2 信贷风险内控体系不健全 |
4.2.3 信贷风险识别预警能力较弱 |
4.2.4 信贷风险补偿机制滞后 |
4.2.5 信贷风险管理资源整合保障机制发挥不充分 |
4.3 S分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成因分析 |
4.3.1 外部经营环境不成熟 |
4.3.2 内控制度缺乏有力保障 |
4.3.3 信贷人员技能不完备 |
4.3.4 国家政策变动频繁 |
4.3.5 信贷风险管理文化严重缺失 |
第5章 完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S分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
5.1 健全信贷风险管理体系 |
5.2 完善内控制度建设 |
5.3 强化信贷风险监督管理和信息披露机制 |
5.4 建立信贷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 |
5.5 提升信贷风险管理资源整合保障机制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农发行LY分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一节 信贷风险的概念和类型 |
一、信贷风险的概念 |
二、信贷风险的类型 |
第二节 信贷风险管理理论 |
一、资产风险管理理论 |
二、负债风险管理理论 |
三、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 |
四、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
第三节 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理论 |
一、中小企业的定义 |
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涵义 |
三、中小企业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 |
第三章 农发行LY分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分析 |
第一节 农发行LY分行基本情况 |
一、农发行LY分行概况 |
二、农发行LY分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种类 |
三、农发行 LY 分行中小企业资产现状 |
第二节 基于案例农发行LY分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分析 |
一、案例一分析 |
二、案例二分析 |
三、结论 |
第四章 LY分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农发行LY分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 |
一、建立了信贷风险管理体系 |
二、规范了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基本流程 |
三、确立了信贷审议审批体制 |
四、实行客户评级和授信管理制度 |
五、建立了授权管理制度 |
六、建立贷款风险分类管理制度 |
第二节 农发行LY分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一、信贷风险管理缺乏综合性 |
二、关键环节风控管理不够严格 |
三、信贷人员职业能力有待提高 |
第五章 LY分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提升信贷综合统筹管理能力 |
一、着力加强信贷政策指导 |
二、打造风险管理文化,提升风险管理理念 |
三、提高风险防控的预先性、长效性 |
第二节 强化信贷关键环节风控管理 |
一、严把客户准入关 |
二、强化信用评级和客户授信 |
三、强化贷款审查审议 |
四、强化贷款发放和支付监督 |
五、强化贷后管理 |
六、强化贷款担保管理 |
七、实行分类管理,落实贷款债权 |
八、建立信息技术平台,优化风险数据整合 |
第三节 提升信贷队伍专业能力 |
一、制定信贷风控队伍建设制度 |
二、充实信贷队伍,强化教育培训 |
三、强化条线指导,加强条线考核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农发行信贷风险状况及防范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风险分担的H农发行粮食贷款风险管控研究[D]. 马晓宇.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2]农发行M市分行民营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 张文慧.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4)
- [3]农发行SZ支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研究[D]. 王莉博. 沈阳农业大学, 2020(12)
- [4]JX农业政策性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 吕敬滨.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5]农发行J分行信贷审批管理优化研究[D]. 徐伯温. 扬州大学, 2020(05)
- [6]农发行A行海洋牧场项目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 汤海.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3)
- [7]农发行DL分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 宫旗.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3)
- [8]农发行吉林省分行粮食贷款风险防范研究[D]. 张天愉. 吉林大学, 2020(08)
- [9]中国农业发展银行S分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 吕昊. 天津财经大学, 2019(07)
- [10]农发行LY分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 刘文芳. 河南科技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