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民用建筑水灭火系统设计规程》的商榷(论文文献综述)
朱文倩[1](2021)在《民用建筑中12~18m高大空间场所自动灭火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2017)的实施,为民用建筑12~18 m高大空间场所可采用的自动灭火消防系统类型提供了又一选择,即可采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高大空间场所。结合具体项目实例,围绕此类场所中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与大空间智能型主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比选,利用消防计算软件从系统设计流量、水力计算以及设计中遇到的问题等相关角度进行分析探讨,建议在有条件设置喷淋的区域优先考虑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并单独设置高大空间区域减压装置,同时对非仓库型特殊应用喷头在现行规范认证标准还未执行情况下的使用提出了应对措施。
肖兴东[2](2020)在《对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几个问题的思考和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因设置有稳压设施而与高压和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存在较大区别,也正是由于其特殊性和实用性而在工程中得到大力推广和广泛应用。但对于几个在设计和工程应用中存在较大争议的技术问题,却一直在消防给水界未得到统一。论文就此对该系统的几个技术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供大家讨论和参考。
王婉青[3](2020)在《商业综合体火灾风险多因素耦合致灾机理与评价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世界经济与科技水平的高速发展,商业综合体的数量呈现出喷井式的增长态势,资源及功能的有机组合已使商业综合体成为一个高度集中的复杂系统,伴随着可燃物多、火灾荷载大、起火原因复杂、火灾蔓延途径多、疏散逃生和应急救援困难等消防难点。商业综合体重特大火灾的发生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更会导致城市经济发展的失调、城市机能的失灵、城市生命线系统的瘫痪等严重后果。近年来国内外商业综合体火灾事故仍时有发生,说明全球范围内城市建筑消防安全态势依然严峻,火灾风险防控能力亟待提升。因此对商业综合体火灾风险多因素耦合致灾机理与评价模型进行研究不仅能丰富火灾防治理论,弥补城市火灾风险防控的短板,而且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推动城市消防安全的发展。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基于“三类危险源”理论对火灾风险因素进行了分类,并通过文献调研、现场调查、国家法律法规查询、事故树分析(FTA)和事件树分析(ETA)等方法从逻辑规律与因果关系入手梳理和辨识了火灾风险因素;其次,基于扎根理论对关键火灾风险因素进行了判别和归类,构建了包含4个核心范畴和32个主范畴的概念模型;最后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对商业综合体火灾风险因素进行了层级划分,判别出了12个致灾直接因素、19个间接因素及1个根本因素,并理清了各因素间的逻辑关系,构建了商业综合体火灾风险因素的解释结构方程模型。(2)结合火灾风险因素辨识及分类结果,分析了商业综合体火灾风险耦合的内涵与分类,并引入物理学触发器的概念对火灾风险正向强耦合形成机理以及火灾风险因素耦合演化机理进行了研究;其次,运用系统动力学中的因果关系图方法分别对火灾风险同质因素耦合、双因素耦合以及多因素耦合进行了分析,得出在“人-设-环-管”四个子系统中,消防安全意识、电气防火、平面布置和消防安全教育与培训对子系统内部因素影响路径最多,影响范围最广;再次,借鉴物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方法对商业综合体火灾风险流的形成、进发以及在耦合路径上的流动和作用的动态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对风险流的叠加过程进行了数学描述;最后,运用N-K模型对商业综合体火灾风险多因素耦合度量进行了定量计算,分别得出了因素间的耦合频率、耦合概率及耦合程度。弥补了现阶段商业综合体火灾风险多因素耦合相关研究的不足。(3)基于商业综合体火灾风险因素辨识及层级划分的结果,结合专家访谈、机构咨询等方式构建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32个二级指标、121个三级指标的商业综合体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基于风险耦合程度的计算结果确定了各一级指标的权重,运用结构熵权法(SEWM)和问卷调查法的基本原理对各二级指标与三级指标的权重进行了计算;再次,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文献查询及现场调研等方式详细制定了所有三级指标的评分细则,为评估人员提供了重要的评判依据;最后,基于物元多级可拓理论给出了火灾风险度量的计算步骤,从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商业综合体火灾风险评价模型。该模型可依据建筑的不同特征和较少的数据测度出评价对象的风险隶属等级,且计算步骤简单、可操作性强,解决了大型复杂评价系统计算过程复杂、专家评估工作量大的短板。(4)根据所构建的火灾风险评价模型,选取了广东省佛山市的四栋典型商业综合体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A、B、C、D四座综合体建筑的火灾风险等级分别为Ⅱ级、Ⅰ级、Ⅲ级和Ⅳ级,研究结果与建筑实际运行情况吻合较好,说明所构建的火灾风险评价模型具有较好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其次,基于火灾风险多因素耦合研究成果以及风险评价实证研究的结果,判别了15个更具传播性和流动性的重点火灾风险,并依据风险特征筛选出了A、B、C、D四座综合体建筑应及时整改的主要消防安全隐患。最后,对当前商业综合体所涉及的主要消防安全管理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并给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为生产经营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徐娜[4](2020)在《基于灰色理论的建筑消防工程全寿命周期质量管理效果评价》文中研究指明消防隐患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要的安全问题,具有着很强的隐秘性、危险性和突发性,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加,城市高楼林立,消防问题也越来越受重视。为了更好的保障建筑物的消防安全,消除消防隐患的存在,就必须保障消防工程的质量。随着现代管理手段的发展,全寿命周期管理是目前工程管理的主要管理理念,消防工程的质量管理也涉及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目前对于消防工程质量管理的研究基本较为局限,大多只是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但是消防事故发生的主要时期是工程项目的运营维护阶段,这一阶段也是消防工程需要管理工作最多的一个阶段,除此之外,前期策划阶段的消防规划,设计阶段的消防设计都对消防工程最终的质量效果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在参考了消防工程质量的有关规范文件后,结合各种消防子系统的特点,从寿命周期管理的角度考虑,依据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进行了如下研究:首先,结合国家质量至上的建设目标,消防工程质量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对相关内容国内外现状的研究,结合目前消防工程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构建消防工程全寿命周期质量控制的理论体系。通过对全寿命周期理念、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学习提出了消防工程全寿命周期质量管理的概念,结合全寿命周期各阶段主体的管理要点,与消防工程各系统的特点,构建了一个包含消防规划阶段、消防设计阶段、消防工程施工及竣工验收阶段、消防系统运营维护阶段4个一级指标和23个二级指标的适用于消防工程全寿命周期质量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考虑“人、材、机、技术、环境”五大影响消防工程质量效果的因素,结合全寿命周期各个阶段的主要参与者以及质量管理手段确定各二级指标。改进后的层次分析法适用于指标量大,不确定性强,且能降低计算量,通过该方法计算确定了影响消防工程全寿命周期质量管理最重要的一级指标是在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由于实际工程中所选用消防子系统不同,影响最大的二级指标根据不同的工程项目进行确定;采用灰色聚类法通过对10位专家的结果收集确定评价模型的等级,为消防工程质量管理提供一定的思路和指导作用。最后,通过对兰州市某肿瘤医院(一期)的消防工程进行实例验证,并得出结论该项目的消防工程质量管理效果为良好。证明了通过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和灰色聚类法进行消防工程质量管理评价的可操作性,对于日后在实际的工作中加强消防工程质量管理有着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提供了新的管理思路。
张燕[5](2020)在《A康养居所消防安全评估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老龄人口比例不断增大,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断加剧,人口老龄化已成为社会建设的重要问题之一,康养居所作为解决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工具越来越受重视,而康养居所的消防安全是社会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本文针对康养居所的消防安全风险评估进行研究,主要工作如下:运用文献分析法明确了消防安全管理的内涵、研究了消防安全管理以及消防安全评估的主要方法;并从康养居所火灾发生的案例及康养居所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问题两个方面,对其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开展研究调查;系统研究了康养居所火灾危险辨识的重要方法,并从火灾危险源、建筑防火、人员状况、消防安全管理及消防救援力量五个方面开展研究;提出了事故树与消防安全检查表相结合的康养居所消防安全评估方法,建立了火灾事故树,运用布尔代数法提取了影响康养居所火灾发生的关键因素,建立了针对康养居所的消防安全检查表,并通过具体案例进行验证,保证了方法的有效性。论文研究结论对康养居所、医院、疗养院等类似功能的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徐晓丽[6](2019)在《民用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的优化设计与工程应用》文中提出在民用建筑消防工程中,消防给水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民用建筑趋向多样化、高层化,增加了火灾隐患及灭火难度,对整个消防工程特别是消防给水系统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否则将严重危及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优化消防给水系统,合理规划消防用水,提高系统供水可靠性对民用建筑的消防安全影响举足轻重,同时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本文对几类消防给水系统进行基础阐释后进行给水规划研究,根据防火相关规范,对美、日等国家的给水规划进行了对比和评述。然后对消防给水系统的管网设计规范、消防用水水源进行了分析,在消防用水规范和消防保护区域功能区块划分的基础上进行了消防用水估算方式对比。针对民用建筑消防给水系统,分析了影响系统功能的多个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层次结构指标体系,并按照专家打分结果对指标权重进行确定,在模糊数学的基础上建立消防给水系统关于层次结构模型的隶属度矩阵,从而得出消防给水系统的AHP-FUZZY综合评价模型。以AHP层次结构模型为基础,从安全可靠、技术经济、运维管理和生态环保四个方面提出优化设计方案。对消防水池、消防增压稳压设备、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工程实际应用中的不同设计方式进行对比,并做可靠性和经济性分析,判断设计方式的优缺点提出优化设计的方向。分析目前民用建筑消防给水系统在运维管理、生态环保中的问题,并提出优化解决建议。结合工程实例,利用AHP-FUZZY综合评价模型对消防给水系统设计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工程中消防给水系统设计的不足之处,利用本文提出的优化设计方式,对工程实例按照AHP层次模型结构进行优化。通过对优化后的工程设计进行二次综合评价,对比优化前后系统设计的提高。评价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优化设计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消防给水系统的综合水平。
广州粤华物业有限公司[7](2019)在《既有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责任边界及应对研究》文中提出前言2017年6月22日,浙江杭州某高层住宅发生火灾,案件发生之后,"消防救援""消防设施运行不正常""消防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在互联网媒体推波助澜下持续发酵,引发整个社会大讨论。2018年6月25日,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案情通告,杭州保姆纵火案的被害人家属林某等三原告将某物业企业等九家被告起诉至该院,要求其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本案件争议的焦点在于消防安全责任该由谁承担。目前物业服务企业在承担消防安全责任工作存在哪些问题?消防安全责任边界在哪里?课题组对在2016年至2018年间发生的93件追索物业服务企业民事责任的火灾事故案例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中判处物业服务企业承担责任的案例有89件,追责率高达95.67%。由此可见,物业服务企业的消防安全责任问题是广大社会民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更是物业服务企业经营过程中首先面临的问题。
林婧怡[8](2019)在《我国涉老建筑标准的问题与改进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在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背景下,养老项目的建设量猛增。涉老建筑标准在养老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不仅是保障空间与环境设计质量的手段,也是获取设计认知的途径。然而近年来涉老建筑标准逐渐暴露出一定问题,对项目建设带来了不当约束,也造成了设计认知的片面性。与此同时,养老服务业市场化的推进及国家标准体制的改革使标准的发展定位亦面临转变。在这些背景下,涉老建筑标准应如何做出应对调整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的目的是找出涉老建筑标准的问题症结所在,探索对现有标准的改进方法,以使其在养老项目建设过程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本研究首先通过对涉老建筑标准发展历程的回溯,分析了在标准体制及相关行业发展水平的影响下,涉老建筑标准呈现的发展定位及特征。然后通过对四个养老项目设计过程的案例研究,分析了涉老建筑标准的使用状况及问题,探讨了设计人员对标准的使用方式及需求。进而又通过对两项涉老建筑标准修订过程的案例研究,分析了涉老建筑标准的制定状况及问题,探讨了利益相关方对现有标准的意见及改进需求。研究结果表明,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而形成的工程建设标准体制以及处于起步阶段的养老相关行业发展水平,使涉老建筑标准长期以来呈现出体系架构平行化、制定方式单一化、编写模式指令化的特征。标准合规方式的唯一性,造成其难以应对当前养老项目差异化的建设条件或运营需求,并影响了设计结果的合规性;标准的技术依据不充分、执行目标不明确影响了设计人员使用标准的意愿,降低了标准的使用率。养老项目各利益方的需求因标准制定过程中协调机制和意见处理方式的不完善,而难以得到有效协商和落实。研究进一步归纳了涉老建筑标准的六项核心诉求作为改进目标。在借鉴国外相关发展经验的基础上,论述了国内当前具备的改进基础与面临的难点,最终从体系内容重构、制定方式优化和编写模式转型三个方面,给出了涉老建筑标准的改进思路与具体方法。研究成果可直接应用于涉老建筑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并可为工程建设标准体制改革的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倪震楚,丁亮[9](2018)在《对《民用建筑电气火灾简述及电气用房自动灭火系统设计》一文的几点看法》文中提出对《民用建筑电气火灾简述及电气用房自动灭火系统设计》一文中的几个观点提出不同看法,包括对《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中"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理解,对柴油发电机房和消防控制室灭火系统的设计等,供商榷、讨论。
李鸿奎,徐扬,陈钢[10](2017)在《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佛顶宫项目给水排水设计特点解析》文中指出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一期工程佛顶宫项目选址在文化底蕴深厚的南京牛首山大遗址公园的核心区,为佛教南宗的发祥地。其建设完成后将成为佛教释迦摩尼顶骨舍利日常供奉地,同时兼具文化、旅游、商业、宗教等多重功能及属性。从项目给排水工程设计角度,对山地建筑的防洪排涝中排洪沟、场地排水重现期取值、计算公式的选用以及管段计算方法进行了剖析及探讨;对突破现行消防设计规范的禅境大观超大空间的火灾场景进行数据分析,同时在需要满足其装修效果条件下,提出了水消防灭火系统解决方法;对绿色设计中雨水收集及回用和太阳能热水系统部分内容进行了诠释。
二、关于《民用建筑水灭火系统设计规程》的商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民用建筑水灭火系统设计规程》的商榷(论文提纲范文)
(1)民用建筑中12~18m高大空间场所自动灭火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述 |
2 高大空间场所自动灭火系统选择分析 |
2.1 自动灭火系统设计比选 |
2.2 自动灭火系统消防设计流量 |
2.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力计算相关问题 |
2.4 其他 |
3 结语 |
(2)对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几个问题的思考和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什么是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 |
3 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几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
3.1 稳压泵设计流量的确定 |
3.2 气压水罐容积的计算 |
3.3 稳压泵设计压力的计算 |
3.3.1 系统准工作状态最不利点处水灭火设施压力P0 |
3.3.2 稳压泵各种压力的计算 |
3.4 流量开关连锁启泵 |
3.5 气压水罐消防水容积Vx的确定 |
4 结语 |
(3)商业综合体火灾风险多因素耦合致灾机理与评价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建筑火灾风险辨识研究现状分析 |
1.3.2 火灾风险耦合研究现状分析 |
1.3.3 火灾风险评价研究现状分析 |
1.3.4 现阶段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及目标 |
1.4.2 拟解决关键科学问题及解决的办法、措施 |
1.4.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商业综合体火灾风险因素辨识及其逻辑关系分析 |
2.1 火灾风险因素辨识 |
2.1.1 第一类风险因素的辨识 |
2.1.2 第二类风险因素的辨识 |
2.1.3 第三类风险因素的辨识 |
2.2 基于扎根理论的关键火灾风险因素判别及概念模型 |
2.2.1 研究文献回顾 |
2.2.2 深度访谈资料分析 |
2.2.3 典型案例资料分析 |
2.2.4 关键火灾风险因素确定与概念模型 |
2.3 基于ISM的火灾风险因素逻辑关系分析 |
2.3.1 ISM分析要素确定 |
2.3.2 风险因素的邻接矩阵建立 |
2.3.3 风险因素的可达矩阵与层次化处理 |
2.3.4 解释结构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商业综合体火灾风险多因素耦合研究 |
3.1 商业综合体火灾风险耦合理论分析 |
3.1.1 火灾风险耦合的内涵及分类 |
3.1.2 火灾风险的成因分析 |
3.1.3 火灾风险耦合的形成及演化机理 |
3.2 基于SD模型的商业综合体火灾风险耦合分析 |
3.2.1 同质因素风险耦合分析 |
3.2.2 双因素耦合风险分析 |
3.2.3 多因素耦合风险分析 |
3.3 火灾风险耦合过程中的风险流分析 |
3.3.1 同质因素风险流耦合 |
3.3.2 双因素风险流耦合 |
3.3.3 多因素风险流耦合 |
3.4 商业综合体火灾风险耦合模型的构建 |
3.4.1 火灾风险耦合模型的比较与选择 |
3.4.2 基于复杂网络的火灾风险耦合N-K模型构建 |
3.4.3 火灾风险耦合模型的验证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商业综合体火灾风险评价模型研究 |
4.1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1.3 基于风险耦合的一级指标权重计算 |
4.1.4 基于SWEM的二级与三级指标权重计算 |
4.2 风险评价指标评分细则 |
4.2.1 建筑内外部环境评分细则 |
4.2.2 消防设备与器材评分细则 |
4.2.3 人为因素评分细则 |
4.2.4 消防安全管理评分细则 |
4.3 物元多级可拓评价模型构建 |
4.3.1 可拓物元模型的构建 |
4.3.2 火灾风险评价等级划分 |
4.3.3 火灾风险可拓测度 |
4.3.4 火灾风险多级可拓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商业综合体火灾风险评价实证研究 |
5.1 评价对象基本概况 |
5.1.1 项目基本情况介绍 |
5.1.2 项目检查情况 |
5.1.3 项目实际评分 |
5.2 基于物元多级可拓模型的火灾风险评价研究 |
5.2.1 经典域、节域、待评物元矩阵的确定 |
5.2.2 关联度计算 |
5.2.3 多级可拓评价 |
5.2.4 评价结果及分析 |
5.3 商业综合体火灾风险管控措施 |
5.3.1 基于多因素耦合的重点火灾风险因素判别 |
5.3.2 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
5.3.3 商业综合体火灾风险管控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城市建筑火灾案例统计表 |
附录B 商业综合体火灾风险评价指标重要度调查问卷 |
附录C 三级指标权重计算步骤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基于灰色理论的建筑消防工程全寿命周期质量管理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评析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主要研究方法 |
1.5 小结 |
2 建筑工程消防系统质量管理理论体系 |
2.1 建筑工程消防系统 |
2.1.1 消火栓系统 |
2.1.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
2.1.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
2.1.4 防烟排烟系统 |
2.1.5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 |
2.2 全寿命周期质量管理理论 |
2.2.1 全寿命周期理论 |
2.2.2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2.3 消防工程全寿命周期质量管理 |
2.3.1 全寿命周期质量管理的含义 |
2.3.2 消防工程全寿命周期质量管理 |
2.3.3 消防工程全寿命周期质量管理影响因素分析 |
2.4 评价方法和指标权重 |
2.4.1 常见的评价方法 |
2.4.2 几种评价方法的比较 |
2.4.3 常见的评价指标权重计算方法 |
2.4.4 几种权重计算方法的比较 |
2.4.5 消防工程全寿命周期质量管理效果综合评价模型的选择 |
2.5 小结 |
3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建筑消防工程质量管理效果评价体系 |
3.1 全寿命周期消防工程质量管理阶段的划分 |
3.2 各阶段质量管理评价指标的选取 |
3.2.1 消防规划阶段 |
3.2.2 消防设计阶段 |
3.2.3 消防工程施工及验收阶段 |
3.2.4 消防工程运营维护阶段 |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3.1 全寿命周期评价指标的选择 |
3.3.2 消防工程各系统评价指标的选择 |
3.3.3 评价指标的量化 |
3.4 小结 |
4 建筑消防工程质量管理效果评价模型 |
4.1 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4.2 灰色聚类法确定评价等级 |
4.2.1 评价指标灰类等级 |
4.2.2 评价结果等级确定 |
4.3 小结 |
5 工程实例研究 |
5.1 工程项目概况 |
5.1.1 工程概况 |
5.1.2 工程特点 |
5.1.3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消防工程质量管理要求 |
5.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3 消防工程质量控制效果等级评价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A康养居所消防安全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本文技术路线 |
1.3.4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康养居所消防安全评估的相关理论 |
2.1 消防安全管理概述 |
2.1.1 消防安全管理概述 |
2.1.2 消防安全管理方法 |
2.1.3 消防安全评估理论 |
2.2 康养居所概述 |
2.2.1 康养居所概念 |
2.2.2 康养居所的消防安全特点 |
2.3 康养居所的消防安全评估与分析 |
2.3.1 火灾风险评估的目的和意义 |
2.3.2 评估指标建立 |
2.3.3 康养居所消防安全评估的方法 |
第3章 康养居所消防安全管理现状 |
3.1 康养居所火灾概况 |
3.1.1 最近5年全国的火灾统计数据 |
3.1.2 最近10年康养居所火灾原因统计 |
3.1.3 火灾事故统计结论 |
3.2 康养居所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 |
3.2.1 消防设施配置不完善 |
3.2.2 老人逃生自救能力差 |
3.2.3 医护人员消防技能差 |
3.2.4 不会使用灭火器材,错失最佳扑救时机 |
3.2.5 防火分隔措施不到位 |
3.2.6 疏散设施不完善 |
3.2.7 消防安全培训、演练、管理不善 |
3.2.8 老旧社区内的康养居所消防车道存在隐患 |
第4章 康养居所火灾危险辨识 |
4.1 火灾危险辨识方法选择 |
4.2 康养居所火灾风险源分析 |
4.2.1 火灾危险源辨识 |
4.2.2 建筑防火风险辨识 |
4.2.3 人员状况风险辨识 |
4.2.4 消防安全管理风险辨识 |
4.2.5 消防救援力量分析 |
4.2.6 构建火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
第5章 康养居所的消防安全评估 |
5.1 康养居所消防安全评估方法选择 |
5.1.1 康养居所消防安全评估方法 |
5.1.2 康养居所的评估方法选择 |
5.1.3 事故树综合分析法对康养居所消防安全评估的适用性分析 |
5.2 事故树分析法 |
5.2.1 事故树分析法概述 |
5.2.2 事故树构建 |
5.2.3 事故树分析和应用 |
5.3 消防安全检查表方法 |
5.4 事故树分析法和安全检查表结合方法 |
5.4.1 事故树分析法和安全检查表结合的意义 |
5.4.2 事故树分析法和安全检查表结合应用 |
5.4.3 康养居所消防安全检查表指标确定 |
第6章 A康养居所消防安全评估案例 |
6.1 A康养居所消防安全概述 |
6.1.1 A康养居所概况 |
6.1.2 A康养居所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 |
6.1.3 A康养居所消防安全现状分析 |
6.2 A康养居所火灾风险辨识 |
6.3 A康养居所消防安全评估 |
6.4 本文消防安全检查表的创新性 |
6.5 消防安全检查表应用 |
6.6 效果评价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消防安全评估报告 |
(6)民用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的优化设计与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民用建筑消防给水规划及评价模型 |
2.1 民用建筑消防给水规划 |
2.1.1 消防给水系统设计要求及参考指标 |
2.1.2 用水量估算 |
2.2 民用建筑消防给水系统评价模型 |
2.2.1 AHP-FUZZY综合评价法 |
2.2.2 民用建筑消防给水系统评价模型构建 |
2.2.3 模糊综合评价因素集、评语集 |
2.2.4 隶属度矩阵构建 |
2.2.5 评价结果分析 |
第三章 民用建筑消防给水系统优化分析 |
3.1 民用建筑消防给水系统安全可靠、技术经济优化 |
3.1.1 消防水池供水可靠性研究 |
3.1.2 消防增(稳)压设备优化研究 |
3.1.3 民用建筑消火栓系统优化研究 |
3.1.4 民用建筑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优化研究 |
3.2 民用建筑消防给水系统运维管理、生态环保优化 |
3.2.1 民用建筑消防给水系统运维管理优化 |
3.2.2 民用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环保优化 |
第四章 消防给水系统优化的工程应用 |
4.1 项目概况 |
4.2 项目的消防给水系统设计 |
4.2.1 消防水池水量及泵房设计 |
4.2.2 高位消防水箱设计及系统增(稳)压设备 |
4.2.3 室外消火栓系统 |
4.2.4 室内消火栓系统 |
4.2.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
4.3 项目的消防给水系统综合评价 |
4.4 项目的消防给水系统优化 |
4.4.1 校核消防水池设计 |
4.4.2 消防增(稳)压设备优化设计 |
4.4.3 消火栓系统加压供水泵设计优化 |
4.4.4 室内消火栓系统环状管路优化 |
4.4.5 校核室内消火栓阀门设置 |
4.4.6 校核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
4.4.7 系运维管理、生态环保优性能优化 |
4.5 项目优化后的消防给水系统综合评价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我国涉老建筑标准的问题与改进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建筑标准在养老项目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 |
1.1.2 当前涉老建筑标准呈现一定问题 |
1.1.3 涉老建筑标准的发展环境发生转变 |
1.2 相关研究综述与问题提出 |
1.2.1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1.2.2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3 已有研究的启示与不足 |
1.2.4 问题提出 |
1.3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1.3.1 相关概念辨析 |
1.3.2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
1.4 研究思路 |
1.4.1 建筑学研究视角下的建筑标准 |
1.4.2 标准化研究视角下的建筑标准 |
1.4.3 概念框架与研究路径 |
1.5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论文框架 |
1.6 研究方法 |
1.6.1 相关研究的常用方法 |
1.6.2 研究方法的选择 |
1.6.3 研究资料的收集时间 |
1.7 研究意义与价值 |
第2章 涉老建筑标准的发展特征与影响因素 |
2.1 涉老建筑标准发展概况 |
2.1.1 标准体制发展背景 |
2.1.2 涉老建筑标准总体发展进程 |
2.1.3 重点的涉老建筑标准发展历程回溯 |
2.1.4 涉老建筑标准总体发展状况小结 |
2.2 涉老建筑标准的发展特征分析 |
2.2.1 体系与内容架构特征 |
2.2.2 制定方式特征 |
2.2.3 编写模式特征 |
2.3 影响涉老建筑标准发展的因素分析 |
2.3.1 标准体制的影响 |
2.3.2 相关行业发展状况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涉老建筑标准的使用状况与问题 |
3.1 本章研究开展方式 |
3.1.1 案例的选取方式 |
3.1.2 资料收集方式 |
3.1.3 案例信息及特征梳理 |
3.2 标准使用状况统计分析 |
3.2.1 分析要素的确定 |
3.2.2 标准的整体使用率分析 |
3.2.3 设计结果的合规性分析 |
3.2.4 标准的使用情况小结 |
3.3 影响标准使用状况的因素分析 |
3.3.1 设计过程的影响因素识别 |
3.3.2 不同项目特征下标准使用差异分析 |
3.3.3 不同条文特征下标准使用差异分析 |
3.3.4 降低标准使用率及合规性的原因剖析 |
3.4 对标准的使用需求探讨 |
3.4.1 希望明确标准的底线要求 |
3.4.2 希望了解标准要求背后的目的及原理 |
3.4.3 希望有更充足的依据和说服力 |
3.4.4 希望标准的表述更严谨 |
3.4.5 希望标准要求更为灵活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涉老建筑标准的制定状况与问题 |
4.1 本章研究开展方式 |
4.1.1 案例来源及背景信息 |
4.1.2 资料收集方式 |
4.2 标准制定流程及参与人员分析 |
4.2.1 标准制定流程梳理 |
4.2.2 参与标准制定的人员构成分析 |
4.3 标准制定过程中各方意见内容分析 |
4.3.1 意见征集情况汇总 |
4.3.2 意见内容分析方式说明 |
4.3.3 意见内容统计分析 |
4.3.4 对标准的需求小结 |
4.4 影响意见内容的因素分析 |
4.4.1 各利益方的意见关注点不同 |
4.4.2 意见单位来源及地区分布不均 |
4.4.3 现有意见征集方式不完善 |
4.5 标准制定过程中意见落实情况分析 |
4.5.1 意见落实情况统计分析 |
4.5.2 意见落实过程与结果 |
4.6 影响意见落实的因素分析 |
4.6.1 缺少明确的意见协调机制 |
4.6.2 意见落实过程中核心利益方的缺失 |
4.6.3 标准的既有定位使其难以做出有效回应 |
4.6.4 技术要求的调整缺少有效依据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涉老建筑标准的改进思路探讨 |
5.1 涉老建筑标准的核心诉求 |
5.1.1 底线诉求 |
5.1.2 目标诉求 |
5.1.3 明确性诉求 |
5.1.4 灵活性诉求 |
5.1.5 协商性诉求 |
5.1.6 配套性诉求 |
5.2 国外涉老建筑标准发展思路借鉴 |
5.2.1 国外涉老建筑标准的发展思路 |
5.2.2 国外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
5.3 涉老建筑标准的改进基础 |
5.3.1 技术法规层级的明确 |
5.3.2 团体标准地位的确立 |
5.3.3 养老服务业标准化的发展 |
5.3.4 养老项目实践经验的累积 |
5.4 涉老建筑标准的总体改进思路 |
5.4.1 体系内容重构 |
5.4.2 制定方式优化 |
5.4.3 编写模式转型 |
5.5 面临的挑战与难点探讨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涉老建筑标准的改进方法 |
6.1 体系与内容架构的改进方法 |
6.1.1 底线目标的确定 |
6.1.2 技术内容的层级落位 |
6.1.3 行业间标准内容的协同 |
6.2 制定方式的改进方法 |
6.2.1 利益相关方的确定 |
6.2.2 标准编写及意见征集方式的优化 |
6.2.3 标准意见协调环节的优化 |
6.3 编写模式的改进方法 |
6.3.1 编写模式与技术内容的适应 |
6.3.2 编写模式与条文编排形式的配合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点 |
7.3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涉老建筑标准条文编写模式分析表(摘选) |
附录B 养老项目案例设计过程访谈记录(摘选) |
附录C 养老项目案例设计过程及结果分析表 |
附录D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涉老条文)内容变化分析表 |
附录E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涉老条文)意见汇总处理表(摘选) |
附录F 《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意见汇总处理表(摘选) |
附录G 涉老法律法规中对养老服务与设施环境的要求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对《民用建筑电气火灾简述及电气用房自动灭火系统设计》一文的几点看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关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理解 |
2 关于柴油发电机房自动灭火方式的不同看法 |
3 关于消防控制室自动灭火方式的不同看法 |
4 小结 |
(10)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佛顶宫项目给水排水设计特点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项目概况 |
1.1 项目背景 |
1.2 项目位置及现状 |
1.3 项目建筑使用功能 |
1.4 项目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简介 |
1.4.1 给水用水量 |
1.4.2 生活污、废水排水量 |
1.4.3 消防用水量 |
1.4.4 给水系统 |
1.4.5 热水系统 |
1.4.6 空调冷却水系统 |
1.4.7 排水系统 |
1.4.8 雨水系统 |
1.4.9 雨水收集回用 |
1.4.1 0 消防给水系统 |
2 山体建筑的雨水排水策略及措施 |
2.1 排洪及雨水排水规划思路和总体布局 |
2.2 设计标准及计算方法讨论及确定 |
2.2.1 排洪沟设计 |
2.2.2 室外场地雨水排水设计 |
2.2.2. 1 设计重现期的选用 |
2.2.2. 2 设计计算公式的分析 |
3 禅境大观大空间灾情分析及防火、灭火的对策 |
3.1 方案设计存在的问题 |
3.2 空间火灾场景剖析 |
3.3 自动消防炮灭火系统 |
3.3.1 系统设计 |
3.3.2 消防炮降烟、防烟方法 |
3.3.3 隐蔽式自动消防炮灭火系统 |
3.4 小穹顶的防火、灭火措施的讨论与结果 |
4 给水排水工程中绿色设计 |
4.1 水资源利用 |
4.1.1 建筑用水量(Qza) |
4.1.1. 1 生活用水量 |
4.1.1. 2 绿化用水量(Q绿化) |
4.1.1. 3 道路浇洒用水量(Q道路) |
4.1.1. 4 景观补水用水量(Q水景) |
4.1.1. 5 冷却塔补水用水量(Q冷却塔) |
4.1.1. 6 车库冲洗用水(Q车库) |
4.1.1. 7 建筑总用水量 |
4.1.2 雨水回用系统 |
4.1.2. 1 雨水资料 |
4.1.2. 2 可收集雨水量 |
4.1.2. 3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 |
4.2 可再生能源利用 |
4.2.1 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设计 |
4.2.1. 1 南京太阳能资源 |
4.2.1. 2 适用性分析 |
4.2.2 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 |
4.2.3 效益分析 |
4.2.4 可再生能源产生生活用热水量比例 |
5 结语 |
四、关于《民用建筑水灭火系统设计规程》的商榷(论文参考文献)
- [1]民用建筑中12~18m高大空间场所自动灭火系统设计[J]. 朱文倩. 中国给水排水, 2021(02)
- [2]对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几个问题的思考和探讨[J]. 肖兴东.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23)
- [3]商业综合体火灾风险多因素耦合致灾机理与评价模型研究[D]. 王婉青.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20
- [4]基于灰色理论的建筑消防工程全寿命周期质量管理效果评价[D]. 徐娜.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5]A康养居所消防安全评估研究[D]. 张燕. 青岛理工大学, 2020(02)
- [6]民用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的优化设计与工程应用[D]. 徐晓丽. 山东大学, 2019(02)
- [7]既有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责任边界及应对研究[A]. 广州粤华物业有限公司. 物业管理课题研究优秀成果汇编(2016-2018), 2019
- [8]我国涉老建筑标准的问题与改进方法研究[D]. 林婧怡. 清华大学, 2019(02)
- [9]对《民用建筑电气火灾简述及电气用房自动灭火系统设计》一文的几点看法[J]. 倪震楚,丁亮. 给水排水, 2018(01)
- [10]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佛顶宫项目给水排水设计特点解析[J]. 李鸿奎,徐扬,陈钢. 给水排水,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