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在文学翻译中的“心理距离”审美态度

译者在文学翻译中的“心理距离”审美态度

一、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心理距离”审美态度(论文文献综述)

李小刚[1](2020)在《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文中指出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1888-1953)是20世纪美国首屈一指的表现主义戏剧巨匠、民族戏剧的奠基人和世界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作为一名多产的剧作家,他在近40年的戏剧创作生涯中,撰写了50余部剧作、大量的戏剧理论和诗歌作品,一生荣获四次普利策戏剧奖,并于1936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获此殊荣的美国剧作家。他与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1915-2005)、田纳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1911-1983)一起被誉为20世纪美国最优秀的三大剧作家;评论界称他们三人“共同将美国戏剧的重要性扩展到本国以外的天地,同时也为世界各地的当代剧作家提供了戏剧成就的标准。”[1]奥尼尔对于中国戏剧的影响也是毋庸置疑的,他直接推动了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20世纪30年代他对中国戏剧的影响集中体现为对洪深和曹禺两位大师戏剧创作的影响,80年代则主要表现为对中国“探索派”剧作家和导演的影响。因此,在当前中西跨文化戏剧交流语境下,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影响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是极为必要的。本文试图从比较文学接受理论视角出发,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采用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方法,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演出和影响的状况进行系统梳理和概括,重点探讨奥尼尔的《早餐之前》《天边外》《安娜·克里斯蒂》《榆树下的欲望》《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以及《琼斯皇》《毛猿》《奇异的插曲》《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等表现主义剧作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以完整勾勒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升降起伏的接受轨迹曲线,展现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接受、影响的全景式图景。全文分为五章,分别阐述奥尼尔其人其作、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演出等接受情况,以及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产生的巨大影响。第一章从比较文学流传学的角度研究“放送者”奥尼尔及其戏剧创作历程。奥尼尔作为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由于其爱尔兰裔美国人的身份,无法真正融入美国社会文化当中,永远是一个游走于美国社会边缘的“他者”、忧郁的悲剧作家;他的戏剧创作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在创作中他充分吸收古代先贤哲思的营养,继承前辈的文学遗产和戏剧传统,在戏剧创作实践中充分运用表现主义戏剧手段来挖掘、表现人物心灵深处的思想、情绪和意念,凸显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上的巨大张力。第二章从译介学角度出发,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进行研究。奥尼尔戏剧的中国译介主要划分为四个阶段:20年代译介的序幕、30年代的第一次译介热潮及蓬勃发展阶段、40至70年代译介的低谷期、新时期以来奥剧译介第二次高潮及多元发展阶段。同时,本文对奥尼尔同一源语剧作、风格迥异的中译版本进行比照,以考察译者们所采用的殊异的翻译策略;阐明两次“奥尼尔热”期间,翻译界对于奥剧的翻译是以戏剧文学而非舞台演出为导向,其宗旨是仅将翻译的戏剧文本当作文学作品来赏读,而非当作剧场文本进行舞台演出。第三章主要阐述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的研究情况,主要对奥剧研究形式的接受状况进行梳理总结。从历时角度考察,相似的是在30年代和80年代的两次“奥尼尔热”期间,掀起了两次奥尼尔研究热潮;从共时角度考察,1980年代以来,随着“二度西潮”的兴起和国内、国际尤金·奥尼尔学界的交流与融合日趋频仍,奥尼尔戏剧研究逐步趋于精细化、纵深化、专题化和数据化;研究视角更加宽广,研究方法日趋丰富多元,并且呈现出向跨学科、跨文化视角转变的态势。学界从多角度、运用多方法对奥尼尔及其剧作进行深度开掘和现代阐发,标志着中国的奥尼尔戏剧研究进入一个更为宽广的领域。第四章集中阐释奥剧在中国的搬演情况,主要从演出概况、导演构思及舞台呈现三个维度出发,重点考察新时期以来奥剧如《榆树下的欲望》和《安娜·克里斯蒂》的话剧改编演出和戏曲移植性改编演出概况;同时观照奥尼尔其它经典剧作《早餐之前》《天边外》近年来在中国的演出情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奥尼尔及其剧作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和舞台接受状况。第五章深入探讨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奥剧的译介、研究和舞台搬演呈现出的是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整体接受状况,那么在此接受的基础上,奥尼尔戏剧必然会对中国戏剧尤其是对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产生深远的影响。80年代是中国戏剧现代性转型再度勃兴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具体体现为对“探索派”剧作家李龙云和李杰戏剧创作的影响,尤为集中地体现在李龙云的《荒原与人》和李杰的《古塔街》对奥尼尔表现主义戏剧手段的创造性援用和创新性发展之上。

胡业爽[2](2020)在《中国当代乡土小说地域文化的俄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当代乡土小说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作家们所创作的以乡村中国为叙述对象,以展现地域文化为主要审美特色、文学和文化传播价值的一系列文学作品。近年来,不少当代乡土小说作品通过翻译走进了异域读者的视界,为他们了解当代乡村中国的社会发展、文化变迁打开了一扇窗。然而,乡土小说的翻译之路并非是一帆风顺的,这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地域文化的翻译困境。无论是方言的转换困难,还是地域文化的异质性都使得乡土小说面临着被翻译解构的危机。因此,可以说,地域文化翻译是乡土小说外译实践中的重点和难点所在。而无论是就乡土小说的审美、文学、文化价值来看,还是就地域文化翻译的特点和难度来说,乡土小说外译中的地域文化翻译问题都是一个值得专门研究的课题。尽管近年来这一问题也引发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现有研究中仍存在研究对象较为片面、研究角度比较单一等问题。加之,当前的研究多集中于分析乡土小说翻译的欧美经验,这些经验虽然值得借鉴,但并非唯一参考。作为与中国有着深厚文学、文化交流基础的俄罗斯,近年来在中国当代乡土小说的译介上表现也很突出。所以,探究中国当代乡土小说中地域文化的俄译是对当前欧美经验的有益补充,长远来看也可为中国当代文学在俄译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有鉴于此,有必要对中国当代乡土小说中地域文化的俄译问题进行多角度、系统性的认识。本文首先系统分析了当前中国当代乡土小说中地域文化翻译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要整合地域文化翻译研究,使其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随后从文学地理学角度入手围绕地域文化翻译的概念、地域文化翻译的价值、地域文化翻译困难的原因和地域文化翻译的目标这四个问题对地域文化翻译进行了宏观认识;继而对地域文化翻译对象——地域文化素的界定、分类和性质进行了系统描写。在对地域文化翻译机制进行探讨之前,从叙事学角度探究了地域文化翻译与乡土小说译本叙事重构的互动关系,指出了地域文化素传译对乡土小说译本叙事重构的重要价值。最后,在乡土小说中地域文化翻译的机制问题上,本文着重探究了地域文化素的认知、文化素传译的优先级问题、翻译策略与方法这三个方面。研究表明,中国当代乡土小说中的地域文化翻译有其特殊的规律。文化的地域性贯穿、参与并影响着地域文化翻译的全过程。在地域维度下,地域文化翻译的对象要综合考虑标准语和方言两种载体。文化的地域性特点决定着地域文化的翻译价值、翻译难度,并影响翻译机制的运作,表现在认知上的地域变化、译者的地域文化身份对翻译优先级的影响、适用于标准语和方言文化素的通俗化翻译策略等;而在叙事维度下发现,地域文化素传译的必要性并非仅仅在于其语言和文化价值上,还在于推动译语叙事重构的核心作用上。如果不能恰当地传译地域文化素,乡土小说的译语叙事重构就会出现偏差,包括故事的改变、叙事效果的降低,甚至是主题的偏离、浅化乃至消解。最后,作为与中国有着深厚文学、文化交流基础的俄罗斯,译者们在进行地域文化翻译时表现出了以下三个总体特点:倾向通俗化翻译策略,力求传达出原作的土味;注重补偿翻译策略,重视培养读者潜在的文化接受能力;尊重文化差异,鲜少对地域文化素进行删节和替代。综上所述,系统、全面地考察中国当代乡土小说中地域文化的俄译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不仅能够推动文化翻译理论认知域的拓展,提升其解释力,而且在实践层面可以为中国乡土小说的外译实践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闫怡恂[3](2019)在《文化认知视阈下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译者主体性研究从20世纪80、90年代开始到今天,涉及诸多研究视角及重点,研究成果较为显着。由于译者主体性源自哲学的主体性内涵,早期译者主体性研究主要在哲学层面上展开,后来也涉及具体翻译策略研究。不论是哲学层面的概念探讨,还是实践层面的技巧探究,都强调译者的主体地位、主体角色(许钧,2003;查明建、田雨,2003),强调译者角色从隐身到现身的转换。这些研究大多属于一种置身事外的冷静观察,因此更注重译者主体的静态特征研究。近年来,也有学者关注翻译过程实质,认为翻译具有创造性(余光中,2014;郭建中,2014),肯定翻译创造性这一内涵特质。创造性叛逆从最初引入译学研究引起极大关注,其中不乏各种误读,尤其表现在将“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的描述误认为翻译策略等(谢天振,2012)。以上这些概念盘根错节,界限不清,经常混用。在梳理这些研究成果基础上,本研究提出译者主体创造性这一概念,强调译者主体性的同时,重点聚焦译者主体的创造性内涵与特征研究,注重译者主体的动态行为与译者实际深入译文创作的个体文化认知体验,为译学研究增添新的理论研究内容与概念补充。译者主体创造性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其文化认知的持续参与,因此译者主体创造性是在一个动态的、与翻译过程中出现的多方因素互动中实现的。这一概念提法肯定了译者从“仆人”到“主人”,从“隐身”到“现身”的主体性研究历程。并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创造性是译者主体的核心特征与重要表现。本研究尝试以认知语言学,文化阐释学、文化翻译及认知翻译研究等作为理论基础,系统建构文化认知这一研究视角。本研究立足该视角,分析、论证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动态实现过程。具体研究问题如下:1.译者主体创造性指的是什么?有何特征?2.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的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译者主体创造性为何在这一理论视角下来研究?3.文化认知视阈下译者主体创造性在翻译过程中,尤其是在文学翻译过程中是如何实现的?本研究通过综述、梳理、评析译者主体性、翻译创造性、创造性叛逆等相关文献研究,提出译者主体创造性这一概念提法,并在认知语言学、文化阐释学、文化翻译及认知翻译等研究成果基础上构建文化认知视角。本研究以葛浩文代表性作品为例,即两版《呼兰河传》(1979版,2002版)、《马伯乐》(完整版)、《丰乳肥臀》、《青衣》(与林丽君合译)等5个代表译作为主要研究语料,通过访谈数据整理、文本对比分析等描述性翻译研究,追溯文化认知视阈下译者主体创造性在文学翻译过程中的实现。本研究是以译作分析为导向的描述性翻译研究。本研究主要观点如下:1.译者主体创造性是译者主体性研究的一个层面,侧重译者主体的创造性研究,强调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动态研究、过程研究。译者主体创造性在文学翻译中的文本呈现形式是译者文化认知持续参与加工的结果。译者主体创造性不是对译者主体性的否定,而是对译者主体性研究内容的延伸与延展,它更加强调译者主体性中创造性在翻译活动中的核心作用。译者主体性研究层面是相对静态的,是哲学层面的释义与阐释,是对译者地位的肯定,这是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的基础。译者主体创造性则是动态研究,强调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形式,即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动态实现过程。译者主体创造性是对译者主体地位的进一步探寻与追问。2.译者主体创造性的提出是有理论依据的。翻译是基于人类经验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本研究基于认知语言学、文化阐释学、文化翻译及认知翻译研究成果,梳理构建文化认知视阈。文化认知视阈下的翻译观认为,翻译是一种文化认知行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实现是译者文化认知参与加工的结果。本研究基于认知翻译观(王寅,2007),并在文化认知视阈的关照下提出了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的四个分析维度,即翻译的文化体验性、翻译的创造性认知、翻译的多重互动性以及翻译的文化语篇性,以此重点分析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动态实现过程与运作机制。3.本研究以葛浩文5个译本及多个译本的副文本(译者序言、前言等)为研究语料,根据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的四个分析维度,对应提出译者主体体验过程、译者创造性认知过程、翻译多重互动过程、翻译语篇循环过程等四个过程,逐一验证译者主体创造性在文学翻译中的动态实现过程。研究表明,首先,译者主体创造性是译者主体文化体验的结果,是译者对原文阅读以及读者世界兼顾的文化认知体验的必然发生。这个译者主体体验过程,既是语言认知体验,也是文化认知体验;其次,译者主体创造性强调译者创造性这一行为,在翻译过程中,体现为创造性认知行为。译者主体创造性并不等于创造性叛逆。译者主体创造性是译者主体的主动行为,特别是译者主体的创造性行为,表现为一种主观的内部力量;创造性叛逆是文学文本或翻译文本的必然发生,是一种客观的外部表现。第三,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实现依赖于译者与作者,译者本体,读者世界,编辑及出版社等多重互动关系,这种多重互动关系是多维的空间互动形式,他们之间互动方式与结果促成了译者主体创造性在文学译本中的表现形式;最后,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实现是在语篇循环过程中完成的,这一过程既包括语篇内循环过程,也包含语篇外循环过程。本研究创新点在于开拓性地提出了译者主体创造性的概念,把译者主体性研究进行了延伸与延展,从而把主体性研究引入了一个动态的、过程性的翻译研究领域与空间。本研究对认知语言学、文化阐释学、文化翻译及认知翻译研究成果系统梳理,构建了文化认知视阈,阐述了文化认知视阈作为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的理论依据,同时指出文化认知是译者主体创造性形成的根源所在,译者的文化认知决定了译者主体创造性的表现形式与实现过程,译者文化认知是译者主体创造性的操作基础,也是操作工具。因此研究意义的创新具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理论层面的创新。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丰富了译者主体性研究,使得译者主体性研究更为动态、立体、全面。文化认知视阈的构建进一步明确了译者主体创造性提出的理据,以及这一视角的系统性论述,从而对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提供了研究视角。二是实践层面的创新。葛浩文译作研究较好呈现了译者主体创造性,对译文实践研究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本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译者主体性研究正处于发展时期,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虽然为该领域尝试提供了新鲜理论血液或内容补充,但仍待完善及充分论证,理论创建方面还有待于完善;本研究的主要语料来源是葛浩文代表性译作,本研究无法穷尽所有其译本作为语料,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与拓展。总之,本研究希望通过译者主体创造性这一提法,以译作导向进行翻译研究,追溯译者主体创造性在文学翻译中的实现过程。在文化认知视阈下,提出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的四个分析维度,并以此一一对应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四个动态实现过程,以期进一步丰富译者主体性研究及相关翻译理论研究。

王鑫[4](2019)在《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文中提出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在文艺交流和创作实践中开启了一个新阶段。延安时期戏剧、电影、美术、音乐领域所孕育的艺术作品,在开拓了延安文艺形式、承载着延安文化精神的同时,形成了多元化本土艺术资源向世界传播的新方向;在文学实体的双向译介行为之外,延安时期扩展出了“文学旅行”或“观察笔记”等表现形式的“域外作家的延安书写”新路径;1940年代中期以来,丁玲、赵树理、周立波等延安作家的文学作品,在域外学界收获了广泛传播与可观成果,进入了对外输出与域外研究的新高潮。故此,我们可以说,延安时期首次启开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之间双向、多元、平等的文学交流与对话的新历程。如今,对于世界文学范围的延安文艺形态的研究进行适当清理、重新反思与有效回应,是十分必要的。在文化文学的互动与交汇中,是时候重启对于延安文艺的跨时空与跨文化研究,以期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话语资源有所助益。本文呈“导言”,正文六个章节,“结语”等,分别讨论了“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成果”、“延安艺术作品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域外作家在延安”、“从延安走向世界的丁玲”、“延安重要作家的域外研究”以及“域外延安文艺研究引发的反思与回应”。第一章,将延安时期取得的丰厚的文学成就放置在世界传播与研究的视野中作一概览,从总体上廓清延安文艺的世界传播进程、特征及其所集中的问题。域外学界涉及译介传播与评论研究两大方面,结合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以详实的文献材料为基础,对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情况,进行体系化的整理、归纳与简述。第二章,关于延安时期取得的多元的艺术成就,以戏剧、电影、美术、音乐四大领域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情况为讨论对象,追溯现代以来各艺术领域的发展沿革,以及延安艺术作品在域外引发的反响。择取延安各艺术门类的典型成果作为域外研究的核心内容,诸如歌剧与电影形式的《白毛女》、延安木刻、《黄河大合唱》,力图挖掘延安艺术为世界所带来的新资源。第三章,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前来延安的大批域外作家所创作的延安文本,及其触及并自觉传播的延安精神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时空的基本线索论述这批域外的延安文学作品,研讨其中蕴含的叙述主题与审美意味。通过域外观察者的延安叙述,映现出延安精神对其文学观与世界观的深层影响,以此折射出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第四章,由于域外学界的丁玲研究成果最为丰富,故而将丁玲的域外研究作为再研究的典型个案,分别论述域外丁玲研究中的“真实性问题”、“两极断裂论”与“情感研究问题”;着重讨论梅仪慈的丁玲研究,在意识形态话语与隐喻书写等方面的新发现;此外,以女性文学研究、作家传记研究与人文心理学研究为视角,力图开掘域外丁玲研究中的新可能。第五章,围绕域外学界对于延安重要作家赵树理与周立波的研究成果展开讨论。分析日本“人民文学”视野下的赵树理,以及日本延安文艺研究的复杂境遇;并在“声音媒介”的传播方式与“文化自信”的执着守护中透视赵树理的文学态度。域外学界的周立波研究呈现出不同的评价趋向,针对农民语言与农民意识之间复杂关系的探讨,强化了作家在创作中的主体性延伸。第六章,进一步从理论的层面对域外延安文艺研究进行反思与回应,讨论了“回心型”文学传统与文学“抒情传统”为延安文艺研究所带来的理论资源;进而从“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和延安文艺的“现代性”问题,分析域外延安文艺研究所面临的困境;最后,以“政治与文学二元论”的典型论调为反思对象,从关于文学创作与作者形象意义上的“崇高”概念,揭示出献身革命的延安作家在其自我崇高化历程中的复杂性,并以此重构延安文艺所带来的积极的精神重生与文化重建价值。总之,对于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再研究,需要以关系研究为前提,辩证理解域外研究者的理论尝试与思维局限,反思学界为延安文艺与“政治话语”之间建立的必然关系,将延安文艺从“政治话语”的唯一背景中解脱出来,进而发现延安文艺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所提供的革命文化资源与现代性张力。

梁伟达[5](2018)在《译者审美心理视角下《水浒传》两英译本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浒传》的翻译对中国文化的传播意义深远,而其丰厚的文化信息也给翻译带来了挑战。赛珍珠和沙博理的译本流传最为广泛。比较两位译者的审美心理构成,发现尽管赛珍珠和沙博理都试图尽力接近原着,但在翻译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将他们自己的审美特点代入其中,赛译本追求的是对原文语言风格的保留,而沙译本选择的是精细准确。

孟凡生[6](2017)在《从“静观”到“介入” ——论审美经验的当代建构与复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西方美学中的审美经验理论,尤其是西方当代美学对审美经验的重构与复兴。论文主要分析了审美经验的现代内涵是如何在西方当代美学中发生变迁的——如何从现代美学所推崇的“无利害”、“静观”和“形式”等内涵逐渐演变为当代美学所倚重的“连续性”、“介入性”和“交互性”等内涵;进而探讨了这一演变的哲学根源、现实依据以及其对美学理论、艺术理论所产生的影响,最终深入地探究审美经验内涵的变迁与当代美学的发展之间所存在的内在联系。审美经验是现代美学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之一,自从康德美学确立了审美经验的基本内涵以来,“无利害”、“距离”和“形式”等基本意义与内涵便垄断性地统治着现代美学理论领域甚至是艺术理论领域。这一研究现状直至二十世纪初才发生了些许的转变,实用主义美学、现象学美学和接受美学以及分析美学纷纷从各自的理论视域出发对审美经验进行多元的解读,从而使得审美经验得到更为深入地阐释,同时也挑战和质疑了现代审美经验的基本内涵在审美合法性上的垄断性地位。美学在二十世纪后半期则呈现出更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各种美学思潮或美学流派层出不穷如环境美学、身体美学和生活美学等。尽管这些当代美学思潮之间存在着诸多的不同,但它们对现代美学的发难或反叛几乎都源于或是表现在对“审美经验”这一概念的批评、重构、摒弃或复兴之上。此外,当代美学的发展还面临着新的时代状况与新的美学问题——新媒介的发展为当代美学的多元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论文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论文正文内容分为五章。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审美经验理论的研究现背景和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意义。论文首先梳理了审美经验问题在美学研究中的浮现及其基本内涵的确立。通过梳理、分析康德美学之前关于审美经验问题的讨论与争辩,从而指出此阶段对美的感知的讨论是在有限的范围之内和较低的层面上进行的,它们对审美经验的探讨的重点并不是概念的界定、内涵等问题,而是关注其凭借何种手段以及如何获得此种经验等外围性的问题,并且审美经验只是被当作“美”的衍生物而没有成为界定、分析美的关键因素。紧接着,论文主要论述了二十世纪现代哲学思想影响下的审美经验理论的多维深化。实用主义美学、现象学美学和接受美学出于各自的理论需求对审美经验概念进行了深入地解读:或对审美经验的基本内涵进行扩充,或对审美经验的发生机制和发生结构进行新的分析与建构,从而摆脱了由康德美学思想所奠定的现代美学观念的束缚。更重要的是,它们多以艺术、文学领域为研究对象,从而使得审美研究更加具体化、细致化,呈现出一种鲜活的实践维度。论文还讨论了分析美学对审美经验概念的批判与质疑。分析美学将分析哲学的“语言分析”方法引入美学领域,并把批判的矛头直指美学的基本概念尤其是审美经验这一概念,指出了审美经验概念的含混性、模糊性及其在定义艺术上的无用,从而彻底质疑了审美经验在美学中的价值与意义以及合法性地位。由于分析美学过于强调概念界定及其清晰性,从而忽视了美学和艺术本身所独有的特征,尤其是审美经验的审美内涵和经验维度。随后,论文主要阐述了当代美学思潮是如何依据其自身的理论诉求来重新建构审美经验概念之内涵的。受实用主义哲学和美学思想的影响,当代美学恢复了对美学的“经验”维度的关注,从而使得审美经验概念在美学中得到了再次重视和进一步发展:在环境美学中,审美经验的“参与性”或“介入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明确强调;舒斯特曼所倡导的“身体美学”强调了感知经验尤其是身体经验之于美学的重要性;生活美学在继承杜威美学思想对审美经验“连续性”的强调之同时,还探讨了日常生活领域所具有的审美属性及其产生的审美经验,并进一步指出了审美经验中所具有的“功能性”和“行动指向性”等维度。最后,论文分析了新媒介对审美活动以及审美经验所产生的难以估量的影响。媒介在审美活动中往往被看作一种潜在的因素,加之现代美学过于关注审美主体这一维度,媒介的这种间接性影响被审美活动的“无利害性”和“静观”模式完全遮蔽。然而,新媒介的出现以及它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让人们开始思考媒介本身的力量而不仅仅是它所承载内容或传输的信息,媒介的本体论地位成为各种理论形态的生长点。以互联网、数字技术以及虚拟现实(VR)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介塑造了一种全新的感知方式和审美体验方式,从而为当代美学的发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它也为重新审视审美经验这一概念提供了有益的视角。论文的结语部分总结并阐释了审美经验的“介入”之维的具体内涵和层次。通过分析当代艺术以及当代美学中所体现出来的“参与”与“互动”等维度,指出审美介入思想是从具体的审美感受出发,在审美活动最突出且强烈的时刻直接对其做出反应,它并不是去判断或规定什么是美学、艺术,而是对具体的审美现象做出恰当地描述与解释。

王镇[7](2017)在《译介和变形:《西游记》在英美的接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游记》作为为数不多的在英美国家乃至世界范围广为知晓的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它在英美的译介和变形取决于受众这一接受共同体,其在英美的接受体现了 “接受型”译介和改造成功融入目的语国文学和文化的特点,因为它历经各种译介和变形后已扎根英美文化土壤,成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质又能吸纳英美本土文化而衍生艺术变体的文化符号。《西游记》英译最早始于1895年,在这百余年的时间,仅英译本就有60多个版本,20世纪下半叶以来,根据《西游记》译介改编并创作的文本和非文本作品更是琳琅满目。可以说,当《西游记》最初以译介形式进入英美世界时,它实际上已经变成经汉学家们变形后的作品,即他们在英语语境下所接受后的多样化产物,并在英美文学体系中具有广泛接受面和生成影响力。本论文首先依据接受美学的观点论证《西游记》“接受型”译介的广泛接受面和母体性存在,阐明“接受型”译介的特征及其在英美社会的接受价值和文化影响。其次,论文探讨了《西游记》在英美的接受状况,包括其文本、非文本形式的变形以及受众接受视野,揭示《西游记》在英美接受的特点和发生机制。论文指出,《西游记》在英美世界的主要流传方式包括文本形式(如译本及其文学改写本)和非文本形式(如影视剧、舞台剧、动漫、音乐、网游等),它们中每个作品的产生都意味着一次微观和宏观层面上的变形,这种服务于接受能力的变形最早产生于翻译领域,接着扩散到所有文本和非文本生产,彻底改变了《西游记》在英美的属性和走向。在英美语境下,不同的接受能力造就了各异的译介和变形形式,塑造了各色受众,包括普通受众和专业受众,他们各自的接受能力总体上呈相辅相成之势并反作用于《西游记》的译介和变形,推进其在英美的流传与嬗变。论文通过分析进一步指出,从接受角度研究《西游记》在英美的译介和变形就意味着其文本和非文本形式具有英美文化属性和影响,是映照英美受众思维方式和精神世界的一面镜子,有利于人们认知不同时代受众的接受能力和接受变迁等,理性审视中国文化和英美文化的差异。本论文最后从最新中文版《西游记》的英译—接受价值和受众接受的特征—作用两方面,对《西游记》在英美的“接受型”发展空间进行阐发,提出“接受型”的“缘合”翻译准则,指出从译介源头上夯实《西游记》发展空间的基础,并结合受众接受的“文化意义通约”、“遍在性”、“生成性”、“过滤性”和“中西合流”等特点构建《西游记》在异域更广阔的接受空间,通过推演和拓宽《西游记》在英美的发展空间,让更多的中国文化符号和文化精神在英美本土化。

赛婷婷[8](2016)在《翻译美学理论视角下《吾国与吾民》两个中译本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文学作品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巨大财富。林语堂则是这一宝库中伟大的贡献者之一,他的作品《吾国与吾民》是一部文体综合、涉及面比较广,融合了社会各个阶层的一部文学着作。它汇聚了所有中国传统文化中美感的迸发,其思想深入人心。除了小说本身有一种美,其传统文化之美也孕育其中。在这部作品中,它承载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美的思想与价值体现,而它所沿袭至今的传统有大部分也适用于当今社会。黄嘉德译本、郝志东和沈益洪两个中译本分别呈现出对于作品中不同程度美的追求。同时,也能在各自的翻译译本中找出译者的审美理想。刘宓庆翻译美学理论基于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在文中的体现,对作品中字、词、句、段进行美的剖析,再由意象、意境更大程度反映美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本文从翻译美学理论出发,对《吾国与吾民》及其进行译本进行比较分析。首先,通过翻译美学中的审美主体(译者)的视角分析译文中字、词、句、段的审美信息,发现审美主体在翻译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审美成分的分析也会因审美主体不同而受到制约。其次,通过分析审美主体和客体间的关系,发现由于审美主体的不同导致审美主体在选择意象上也会有所不同,由此,意境也会发生很大的改变。再次,不同年代,不同译者对于文本的理解也会有不同。因此,无论是以原语为根据的模仿还是以译语为根据的模仿,都要从符合读者最佳可读性出发,选择最佳翻译方式。最后,在分析两译本时发现审美主体会因自身经历、人生感悟等将审美客体之美转移到另一客体上。由此可见,审美移情是一种自然情感的流露。但在移情过程中,会出现时空、文化、心理等障碍,在分析译本中,审美主体要更加关注由外在因素所引起的障碍。本文研究旨在从翻译美学的角度发现在翻译时如何在现“美”,进而对翻译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付明端,龚淑梅[9](2016)在《“审美距离”对专门用途英语翻译的效用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接受作品的过程中,不同的期待视野暗示作品的意义与读者解读之间存在"审美距离",这种距离为理解原文提供了伸缩的空间。在实际的翻译工作中,译者可采用增补法、类比法等翻译手法拉近作者、读者和译者之间的时空距离,使原文信息在目的语读者心中产生反响。在考虑读者运用母语时的固定思维和审美的基础上,译者应尽量使译文既符合读者原有的接受模式,又能完整而准确地展现原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效果。

周珊[10](2016)在《“审美距离”在陌生化手法翻译中的再现》文中提出"陌生化"意指打破读者对文本的审美定式,利用形式的新奇变异,增加感知难度和时间,以期打破索然无味的阅读,重新激发读者的审美欲望。换言之,陌生化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唤醒",延长阅读的审美距离。类比式翻译借由两种语言形式相同或相似的性质,推理并表征与原文形式对等的审美距离,以"化腐朽为神奇"的手法传达艺术的精髓。

二、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心理距离”审美态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心理距离”审美态度(论文提纲范文)

(1)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选题意义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时空的超越者——尤金·奥尼尔及其戏剧创作
    第一节 奥尼尔其人其作
        一、美国戏剧之父的斑斓人生
        (一)不幸的幸运儿
        (二)严肃剧作家奥尼尔
        二、奥尼尔的戏剧创作历程
        (一)早期具有自然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悲剧(1913-1920)
        (二)中期探索性的表现主义悲剧(1920-1933)
        (三)后期直面人生的现实主义悲剧(1939-1943)
    第二节 奥尼尔的传承与创新
        一、对西方传统与现代精神文化成果的汲取与传承
        (一)对西方非理性哲学的接受
        (二)对西方小说、诗歌等文学样式的学习借鉴
        (三)对西方传统与现代戏剧创作经验的传承与吸收
        二、在戏剧思想、艺术方面的创新与开拓
        (一)对现代人精神与心理的表现
        (二)在戏剧艺术上的实验与探索
第二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的中国译介
    第一节 译介及其文学性与舞台性之争
    第二节 奥尼尔戏剧译介的中国之旅
        一、肇始期及第一次译介高潮
        (一)序幕(20年代):春雷乍现、蓄势待发
        (二)第一次译介热潮(30年代):借势而起、蓬勃发展
        二、低谷期(20世纪40–70年代)
        (一)缺席期(40年代):战争年代、译者缺位
        (二)停滞期(“十七年”间及“文革”时期):译源受批、译介空白
        三、第二次译介高潮及回落阶段(新时期至今)
        (一)第二次译介浪潮(80年代):译介集中、硕果迭出
        (二)奥剧译介的回落阶段(90年代至今):文集问世、译介赓续
    第三节 风格迥异、各有千秋的中译版本
        一、“译”随境变:《天边外》四大译本
        (一)四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三)风格迥异的创造性叛逆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二、“译”无止境:《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七大译本
        (一)七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三)异彩纷呈的创造性叛逆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三、“译”彩纷呈:《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三大译本
        (一)三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三)各有千秋的创造性叛逆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第三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研究
    第一节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历时研究
        一、发轫期及第一次研究热潮
        (一)发轫期(20年代):蹒跚起步、简要评介
        (二)第一次研究热潮(30年代):翻译助力、争锋激烈
        二、低谷期(20世纪40–70年代)
        (一)沉寂期(40年代):偏离主流、遭受冷遇
        (二)空白期(“十七年”间和“文革”时期):无人问津、研究停滞
        三、第二次研究热潮及多元发展阶段(新时期至今)
        (一)1978—1990年:思想解放、研究复兴
        (二)1991—2020年:视角多元、研究深化
        (三)关于奥尼尔戏剧的博士论文研究
    第二节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共时研究
        一、近四十年国内研究整体情况
        二、近四十年国内研究热点
        (一)作家作品研究
        (二)创作特点及美学风格研究
        (三)与其他剧作家的比较研究
        (四)社会思想和宗教主张研究
        (五)跨文化、跨学科视角下的研究
        三、近四十年国内研究流变
        (一)永恒的经典、永远的热点
        (二)永不过时的研究话题
        (三)永远在路上的奥剧研究
第四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搬演
    第一节 永无止境的《榆树下的欲望》
        一、同株异葩、并蒂绚烂:《榆树下的欲望》话剧改编演出
        (一)写实与写意的融合:沈亮版《榆树下的欲望》
        (二)欲望的激情宣誓:任鸣版《榆树下的欲望》
        二、一剧两戏、“戏”说欲望:《榆树下的欲望》戏曲移植搬演
        (一)川剧移植搬演:徐棻的《欲海狂潮》
        (二)曲剧移植搬演:孟华的《榆树孤宅》
    第二节 一胞“两娣”的《安娜·克里斯蒂》
        一、中西合璧的戏剧盛宴:乔治·怀特版《安娣》
        二、甬剧《安娣》遇见奥尼尔:《安娜·克里斯蒂》之甬剧移植搬演
    第三节 其它经典剧作在中国的演出
        一、斯坦尼模式之奥剧呈现:张彤版《早餐之前》
        二、奥尼尔的中国风景:王斑版《天边外》
第五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
    第一节 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整体性影响
        一、奥尼尔的影响与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
        二、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
    第二节 奥尼尔与李龙云
        一、李龙云的奥尼尔接受之因
        二、奥尼尔对李龙云的影响
        (一)表现主义式氛围
        (二)自然象征的运用
        (三)强烈的内心独白
        (四)梦幻化的效应
        (五)爱欲的悲剧性
        三、李龙云戏剧创作对奥尼尔的超越及独创
        (一)悲剧的历史性深度
        (二)对希望的坚持
        (三)抒情性与诗性
    第三节 奥尼尔与李杰
        一、李杰的奥尼尔接受之因
        二、奥尼尔对李杰的影响
        (一)物象的象征性
        (二)梦幻性段落
        (三)内心独白的介入
        (四)生命的悲剧性
        三、李杰戏剧创作对奥尼尔的超越及独创
        (一)悲剧的历史性深度
        (二)多角色命运
        (三)物象的文化象征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奥尼尔生平年表
附录 B 奥尼尔剧作年表
附录 C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演出资料汇编(1929—2019)
附录 D 中国奥尼尔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中国当代乡土小说地域文化的俄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Автореферат
绪论
    一、本文研究的现实性
    二、本文研究的对象、目的与任务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
    四、本文研究的理论材料与实践材料
    五、本文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六、本文的新意
    七、本文的结构与研究内容
第一章 中国当代乡土小说中地域文化翻译研究综述
    第一节 中国当代乡土小说的界定与特点
    第二节 中国当代乡土小说外译研究综述
        一、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三、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地域文化翻译研究综述
        一、宏观层面研究综述
        二、微观层面研究综述
        三、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地域文化翻译概观
    第一节 地域文化翻译的概念
        一、地域文化的多维界定
        二、地域文化翻译的本质
    第二节 地域文化翻译的价值
        一、社会价值
        二、审美价值
        三、文化价值
    第三节 地域文化翻译困难的原因
        一、语言距离
        二、文化距离
        三、主体距离
    第四节 地域文化翻译的目标
        一、理想目标与现实目标
        二、主观目标与客观目标
        三、短期目标与长远目标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域文化翻译对象
    第一节 地域文化素的界定
        一、文化翻译对象的多元认知
        二、地域文化素的概念
    第二节 地域文化素的分类
        一、语言维度下的分类
        二、地域维度下的分类
    第三节 地域文化素的性质
        一、结构性
        二、通俗性
        三、地域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域文化翻译与乡土小说译本叙事重构的互动
    第一节 地域文化在乡土小说叙事中的作用
        一、故事构建作用
        二、话语组织作用
        三、主体引导作用
    第二节 地域文化素翻译对译本叙事重构的影响
        一、翻译研究视角下对“叙事”的界定
        二、地域文化素翻译对译本叙事的调节作用
    第三节 译本叙事重构对地域文化翻译的影响
        一、回溯地域文化的根脉价值
        二、展现地域文化的生存危机
        三、凸显地域文化的核心特点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域文化俄译机制
    第一节 地域文化素的认知
        一、文化素认知中的地域投射与表现
        二、框架理论视域下的地域文化素认知过程
    第二节 地域文化素翻译的优先级
        一、地域文化素翻译中的价值排序
        二、地域文化素翻译优先级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地域文化翻译策略与方法
        一、通俗化翻译策略及其方法
        二、补偿翻译策略及其方法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3)文化认知视阈下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必要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问题与方法
        1.3.1 研究问题
        1.3.2 研究语料
        1.3.3 研究方法
    1.4 论文构架与概要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译者主体性研究
        2.1.1 译者主体性研究可视化分析
        2.1.2 译者主体性研究述评
    2.2 翻译创造性研究
        2.2.1 翻译创造性研究可视化分析
        2.2.2 翻译创造性研究述评
    2.3 创造性叛逆研究
        2.3.1 创造性叛逆可视化分析
        2.3.2 创造性叛逆研究述评
        2.3.3 创造性叛逆研究误区与批判
    2.4 问题的提出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认知语言学主要内容
        3.1.1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阐释
        3.1.2 认知语言学与认知语义学的辩证关系
        3.1.3 认知语言学与功能语言学的互补关系
        3.1.4 王寅对认知语言学的具体阐释
    3.2 格尔茨的文化阐释学
        3.2.1 文化的阐释性特征
        3.2.2 文化人类学:文化阐释的深描说
    3.3 文化翻译研究
        3.3.1 文化翻译概念追溯
        3.3.2 文化翻译中的重要术语
    3.4 认知翻译研究
        3.4.1 传统语义学以及解释派哲学对翻译研究的指导意义
        3.4.2 体验哲学对认知翻译研究的启示
        3.4.3 认知语言学翻译观
    3.5 文化认知视阈构建的可行性
第四章 译者主体创造性
    4.1 译者主体创造性中几对概念对比分析
        4.1.1 译者主体性与译者主体创造性
        4.1.2 翻译创造性与译者主体创造性
        4.1.3 创造性叛逆与译者主体创造性
    4.2 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定义与内涵
        4.2.1 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定义
        4.2.2 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内涵特征
        4.2.3 译者主体创造性与“忠实”标准的关系
    4.3 译者主体创造性的表现形式
        4.3.1 译者主体创造性的绝对性
        4.3.2 译者主体创造性的相对性
    4.4 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度”
        4.4.1 译者主体创造性受限的原因
        4.4.2 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度”的阐释与创造性叛逆的“度”的误读
第五章 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的理据—文化认知视阈
    5.1 文化认知的提出
    5.2 文化与认知的辩证关系
        5.2.1 认知的文化属性
        5.2.2 文化的认知属性
    5.3 文化认知的层级形式
    5.4 文化认知研究的学科属性
    5.5 文化认知研究的视角分析
        5.5.1 微观视角:文化人类学
        5.5.2 宏观视角:神经认知、心理认知、语言认知、思维认知
    5.6 文化认知视阈对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的启示
        5.6.1 文化认知的工作定义
        5.6.2 文化认知视阈下的翻译观
        5.6.3 文化认知视阈下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的四个分析维度
第六章 文化认知视阈下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动态实现过程
    6.1 文化认知视阈下译者主体体验过程
        6.1.1 译者主体创造性在阅读体验过程中的实现
        6.1.2 译者主体创造性在翻译创作体验过程的实现
        6.1.3 基于译者与作者共同构建的译者主体创造性
        6.1.4 文化体验性:译者主体创造性实现的前提
    6.2 文化认知视阈下译者主体的创造性认知过程
        6.2.1 译者选择:译者主体创造性的表层凸显
        6.2.2 译者翻译观:译者主体创造性实现的必然
        6.2.3 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度”与译文的和谐性
    6.3 文化认知视阈下翻译的多重互动过程
        6.3.1 译者-作者互动
        6.3.2 译者-编辑-出版互动
        6.3.3 译者-读者互动:从“译者创造”到“读者接受”
        6.3.4 译者本体互动:从“译者隐身”到“译者复活”
    6.4 文化认知视阈下翻译的语篇循环过程
        6.4.1 语篇内循环过程:译者主体创造性的显性实现
        6.4.2 语篇外循环过程:译者主体创造性的隐性实现
第七章 结论
    7.1 本研究主要观点
    7.2 译者主体创造性—最后的思考
    7.3 本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概念界定
第一章 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成果
    第一节 延安文艺的世界译介与交流概观
        一、延安文艺作品在世界的译介情况
        二、本土作家与延安文艺的世界传播
    第二节 延安文艺在世界的研究概况
        一、延安作家作品在世界的研究成果
        二、海外的中国文学史出版情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延安艺术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
    第一节 延安戏剧在世界
        一、30-40年代中国戏剧的发展与变革
        二、域外作家笔下的延安戏剧
        三、杰克·贝尔登笔下的《白毛女》
        四、德克·博迪笔下的歌剧《白毛女》
        五、歌剧《白毛女》在世界
    第二节 延安电影在世界
        一、30-40年代中国电影的沿革与变迁
        二、抗战电影的域外传播
        三、域外电影人在延安
        四、延安电影的发展
        五、《白毛女》的域外传播与接受
    第三节 延安美术在世界
        一、中国共产党美术事业发展
        二、中国美术作品的早期域外传播
        三、抗战木刻在世界
        四、中国革命木刻对日本的影响
    第四节 延安音乐艺术在世界
        一、中国共产党音乐事业的发展
        二、《黄河大合唱》的域外传播与接受
        三、延安革命歌曲在世界
        四、延安音乐思潮对日本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域外作家在延安
    第一节 书写延安的域外视点与研究现状
        一、书写延安的三个维度
        二、域外延安书写的研究现状
    第二节 美国作家的延安书写
        一、第一阶段:1936-1939
        二、第二阶段:1939-1949
    第三节 其他域外作家的延安文本
        一、其他域外记者的延安文本
        二、其他国际友人的延安文本
    第四节 不同时空下的域外延安书写
        一、各民主根据地与解放区的域外书写
        二、延安时期前后的域外书写
    第五节 域外延安文本的文化意蕴
        一、域外延安文本的创作背景与文化缘起
        二、域外延安文本的文学与文化价值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延安走向世界的丁玲
    第一节 丁玲作品研究与译介述评
        一、丁玲的创作与本土研究述评
        二、丁玲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第二节 域外丁玲研究涉及的主要问题
        一、真实性问题:作者与人物
        二、两极断裂论:文学创作“转向”
        三、情感研究:政治追求与爱情追求
    第三节 梅仪慈的丁玲研究
        一、“意识形态”再认识及其局限
        二、“冲击—反应”论的移植和再造
        三、“隐喻”书写:疾病与空间
    第四节 域外丁玲研究的其他可能
        一、女性文学研究与丁玲小说研究
        二、作家传记研究与丁玲的政治生涯
        三、人文心理学研究视角下的丁玲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重要延安作家的域外研究
    第一节 赵树理研究在世界
        一、赵树理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二、海外赵树理研究的主要话题
        三、日本“人民文学”视野中的赵树理
        四、“听觉”与“声音”媒介视野下的文学传播
        五、作为“文化自信”守护者的赵树理
    第二节 周立波研究在世界
        一、周立波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二、域外周立波研究的不同趋向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引发的反思与回应
    第一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一、“回心型”文化与延安文学
        二、“情本体”与“抒情”传统
    第二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损耗”与局限
        一、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
        二、“现代性”复杂而单一的面孔
        三、文化差异与接受误区
    第三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思考与回应
        一、“政治与文学二元论”与“冲击—反应”论
        二、“想象的共同体”与“崇高”
        三、“崇高”与崇高化自我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5)译者审美心理视角下《水浒传》两英译本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审美知觉
二、审美意象
三、审美情感
四、审美理解

(6)从“静观”到“介入” ——论审美经验的当代建构与复兴(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的选题与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二、论文选题的研究现状
        (一) 审美经验问题概述
        (二)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特点
    三、论文的研究重点与方法
第一章 审美经验概念的演变及其基本内涵的确立
    第一节 审美经验问题的浮现与争辩
        一、审美经验的雏形:对“美”的感知
        二、问题的浮现与争辩
    第二节 审美静观的确立与发展
        一、“鉴赏判断”的界定
        二、鉴赏判断与审美经验的静观内涵
        三、审美经验的过度阐释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审美经验的多元阐释与突破
    第一节 杜威与审美经验的实用主义改造
        一、杜威对“经验”的改造
        二、以“经验”为内核的艺术哲学
        三、从“一个经验”到审美经验
        四、审美经验的实用主义维度
    第二节 审美经验的现象学阐发
        一、现象学美学的方法革新
        二、意向性理论与现象学美学的基本框架
        三、作为意向性活动的审美经验
    第三节 审美经验的接受美学分析
        一、“审美经验”问题研究的缘起
        二、接受美学的取向:交流之维
        三、审美经验的基本范畴
        四、理解的历史性与“历史的审美经验”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分析美学与审美经验的沉寂
    第一节 分析美学的方法与模式
        一、分析美学的方法
        二、“治疗性”:作为“语言分析”的美学
    第二节 审美经验概念的消解与建构
        一、审美经验的批判与消解
        二、审美经验的澄清与建构
        三、“统一性”:“审美经验”之辩的核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当代美学与审美经验的建构及复兴
    第一节 环境美学与作为“场”的审美经验
        一、环境美学与自然的鉴赏
        二、作为美学挑战的“环境”
        三、审美经验的参与性内涵
    第二节 生活美学与审美经验的“功能”维度
        一、审美经验的来源:从艺术到日常生活
        二、审美性:日常经验中被忽视的维度
        三、生活美学与审美经验的新维度
    第三节 身体美学与审美经验的“感性”回归
        一、“审美经验”的终结与复兴
        二、艺术理论的建构与审美经验的重构策略
        三、身体美学与审美经验的“身体介入”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媒介视域下的审美经验探析
    第一节 新媒介与审美活动的变迁
        一、“新媒介”界说
        二、新媒介与审美活动的变迁
    第二节 新媒介与审美感知的重塑:以虚拟现实(VR)为例
        一、虚拟现实与感知体验的扩展
        二、从“虚拟”到“现实”
        三、“临场感”:虚拟现实中的真实体验
    第三节 虚拟现实(VR)与审美经验的变革
        一、虚拟现实与审美经验的再次突显
        二、虚拟现实与美学的“感性”还原
        三、审美经验的新内涵:“代入”“临场”与“交互”
        四、审美经验的新范式:“浸蕴”(Immersion)
    本章小结
结语:“介入”之维的遮蔽与突显
    一、当代艺术的“介入”之维
    二、当代美学与“介入”之维的突显
    三、审美经验的“介入”之维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
后记

(7)译介和变形:《西游记》在英美的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的选题缘由和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和理论依据
    四、论文框架和论文创新点
第一章 《西游记》在英美的接受价值和文化影响
    第一节 《西游记》在英美的发生缘起——“接受型”译介
    第二节 《西游记》“接受型”译介的特征和影响
        一、《西游记》的广泛接受面
        二、《西游记》的母体性存在
第二章 《西游记》在英美的文本接受
    第一节 《西游记》的文本译介
        一、《西游记》的片段选译
        二、《西游记》的章节择译
        三、《西游记》的原本全译
    第二节 《西游记》的文本接受
        一、英美普通读者的接受
        二、英美专业读者的接受
第三章 《西游记》在英美的非文本接受
    第一节 《西游记》的视听变形与接受
        一、英美影视中的《西游记》
        二、英美动漫中的《西游记》
        三、英美舞台上的《西游记》
        四、视听《西游记》接受的本土化和原创性
    第二节 《西游记》的网络变形与接受
        一、英美网络中的《西游记》
        二、网络《西游记》接受的开放性与互动性
第四章 《西游记》在英美的“接受型”发展空间
    第一节 《西游记》接受中的消极误读和误译
        一、译者的消极误读
        二、《西游记》消极文化误读的原因
        三、译者的误译
        四、《西游记》文化误译的原因
    第二节 《西游记》最新中文版本的英译价值和接受意义
        一、《西游记》中文版本对英译的接受影响
        二、《西游记》最新中文版之前版本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三、《西游记》最新中文本的英译价值
        四、《西游记》最新中文本在英译中的接受意义
    第三节 《西游记》接受语境下的“缘合”英译
        一、“缘合”准则的多重契合性
        二、“缘合”准则的历史承继性
        三、“缘合”准则的理论包容性
        四、“缘合”准则的可操作性
    第四节 接受特征对《西游记》发展空间的建设性作用
        一、接受“遍在性”的积累作用
        二、接受“文化通约意义”的调和作用
        三、接受“生成性”的循环作用
        四、接受“过滤性”的选择作用
        五、接受“中西合流”的催化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8)翻译美学理论视角下《吾国与吾民》两个中译本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翻译美学理论应用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翻译美学理论应用研究的国内研究现状
        二. 翻译美学理论应用研究的国外研究现状
    第二节 《吾国与吾民》及其翻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吾国与吾民》及其翻译的国内研究现状
        二. 《吾国与吾民》及其翻译的国外研究现状
第二章 翻译美学理论及研究方法
    第一节 文学翻译中的审美成分
        一.审美主体
        二.审美客体
    第二节 翻译美学中的形式与非形式审美系统
        一.形式审美系统---文字层审美信息
        二.形式审美系统---句法层审美信息
        三.非形式审美系统---“情”与“志”
        四.非形式审美系统---“意”与“象”
    第三节 翻译美学中的审美再现系统
        一.模仿
        二.移情
第三章 美学体现层面下《吾国与吾民》两译本比较
    第一节 《吾国与吾民》两中译本介绍
    第二节 形式审美体系中美学体现
        一.文字之美
        二.句法之美
    第三节 非形式审美体系中美学体现
        一.意象之美
        二.意境之美
第四章 美学再现层面下《吾国与吾民》两译本比较
    第一节 模仿
        一.以原语为根据的模仿
        二.以译语为根据的模仿
        三. 动态模仿
    第二节 翻译审美移情下《吾国与吾民》两译本比较
        一.翻译审美移情
        二.翻译中的移情障碍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致谢

(9)“审美距离”对专门用途英语翻译的效用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时间距离”美
二、“空间距离”美
三、“心理距离”美
四、结语

(10)“审美距离”在陌生化手法翻译中的再现(论文提纲范文)

一、“审美距离”再现的必要性
二、类比再现“审美距离”
    ( 一) 音韵再现
    ( 二) 语义再现
    ( 三) 句法再现
三、结语

四、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心理距离”审美态度(论文参考文献)

  • [1]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D]. 李小刚.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2]中国当代乡土小说地域文化的俄译研究[D]. 胡业爽.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
  • [3]文化认知视阈下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D]. 闫怡恂.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4]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D]. 王鑫.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5]译者审美心理视角下《水浒传》两英译本的比较研究[J]. 梁伟达. 菏泽学院学报, 2018(06)
  • [6]从“静观”到“介入” ——论审美经验的当代建构与复兴[D]. 孟凡生.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7)
  • [7]译介和变形:《西游记》在英美的接受研究[D]. 王镇.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8]翻译美学理论视角下《吾国与吾民》两个中译本的比较研究[D]. 赛婷婷. 齐齐哈尔大学, 2016(05)
  • [9]“审美距离”对专门用途英语翻译的效用探析[J]. 付明端,龚淑梅. 开封大学学报, 2016(02)
  • [10]“审美距离”在陌生化手法翻译中的再现[J]. 周珊.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标签:;  ;  ;  ;  ;  

译者在文学翻译中的“心理距离”审美态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