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x亚型鉴定2例(论文文献综述)
黄海华[1](2021)在《耐碳青霉烯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耐药及毒力相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研究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发生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耐药的临床特点、菌株毒力及耐药特征。2.研究耐碳青霉烯类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发生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耐药的耐药机制,并分析其与毒力特征之间的关系。3.一株不产酶的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耐药耐碳青霉烯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的微生物特征和基因组学分析。方法:1.收集于2014年1月-2020年6月期间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患者各类标本中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618株,剔除重复菌株及资料缺失株。通过药敏试验结果筛选出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AZ/AVI)耐药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菌株。收集并分析菌株的临床信息。采用PCR和测序方法检测菌株的耐药基因、荚膜血清型基因和毒力基因;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明确碳青霉烯酶种类及流行特征,分析菌株的亲缘性。2.通过拉丝试验及毒力基因检测从第一部分菌株中筛选出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菌株(CR-hv KP),分析其与CR-KP菌株的毒力及耐药性差异,采用PFGE、MLST分析CR-hv KP菌的亲缘性,并采用Southern blot对毒力基因进行定位;通过生物膜形成试验、血清抗性试验等来反映CR-hv KP的毒力。3.从第二部分菌株筛选出一株不产酶的CAZ/AVI耐药CR-hv KP菌株S15,对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与已完成测序的菌株基因组比较,分析其染色体和毒力质粒基因组学,并通过血清抗性试验反映其毒力。结果:1.CAZ/AVI耐药CR-KP菌株大部分来源于重症监护室(ICU)和烧伤科,多数患者合并糖尿病(DM)、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肝胆疾病等严重的基础疾病。89.5%的患者有侵袭性操作。大部分碳青霉烯类、氟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均耐药,仅少数对替加环素和氨基糖苷类敏感。碳青霉烯酶基因以携带bla NDM-1基因和bla KPC-2基因为主,但也存在bla KPC-3、bla NDM-5基因的流行。荚膜血清分型以K1、K57、K64及未分型为主,但也存在K2、K14、K20、K25等。ST23型和ST11型为主要流行克隆株。检测到sils、mrkd、sils、terw、rmp A、rmp A2等毒力基因的携带,其中sils携带率最高占71.1%。MIST分型显示38株CR-KP属于ST11、ST23、ST4926、ST86、ST540、ST147、ST138、ST14、ST4065、ST345、ST2217、ST2673和ST526等13个不同序列型,其中ST11和ST23为主要流行的克隆株。38株CAZ/AVI耐药CR-KP菌株的同源性研究PFGE图谱结果显示分为14种基因型,其中K型和G型为主要簇群,分别占26.3%(10/38)和23.7%(9/38)。部分ST23型和ST11型CR-KP存在着高度的同源性。2.从第一部分中筛选出来的15株CAZ/AVI耐药CR-hv KP菌,13例来自重症监护室,2例来自烧伤科。所有患者均有气管插管、导尿管、中心静脉插管、气管切开、呼吸机等侵袭性操作,其中5例患者进行了气管切开。多重耐药率高,对大部分碳青霉烯类、头孢菌素类均耐药。耐药率和CR-KP无统计学差异。碳青霉烯酶基因以携带bla NDM-1基因为主,其次是bla KPC-2基因,3株携带bla NDM-5基因,1株未检出。β内酰胺酶基因和PMQR基因检测到SHV、TEM-1、CTX-M、DHA-1、qnr B、qnr S、acc(6′)-Ib-cr的存在,其中DHA-1、acc(6′)-Ib-cr和非高毒力CR-KP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未检测出qnr A的存在。MLST分型结果显示ST23为主,占60%,但也存在ST86、ST11等高毒力ST分型。荚膜血清分型中存在K1(66.7%)、K57(26.7%)、K2(20.0%)、K20(13.3%)4型。此外,CR-Hv KP菌株的毒力基因携带率非常高,其中rmp A、rmp A2、iuta、terw基因携带率100%,sils基因携带率93.3%,和CR-KP组有统计学差异。质粒复制子分型以Inc F型为主,其中ST23型菌株Inc F型质粒携带率为66.7%,显着高于其他型菌株,大部分菌株同时携带多个质粒。生物膜形成试验100%阳性。血清抗性试验均为Grade 5级和Grade 6级,和非高毒力CR-KP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质粒复制子分型以Inc F型为主。MLST分型显示15株CR-Hv KP属于ST11、ST23、和ST86等3个不同序列型,其中ST23为主要流行的克隆株,占菌株的66.7%(10/15),ST86占菌株的20.0%(3/15),ST11占菌株的13.3%(2/15)。15株CAZ/AVI耐药CR-Hv KP菌株的同源性研究PFGE图谱结果显示分为5种基因型,主要集中在C簇群(9/15,60.0%),A型和B型各2株,D型和E型各1株。簇群C的9株分离株(KP1、KP2、KP3、KP4、KP5、KP7、29、30、31)全部属于ST23型,存在高度的同源性,表明CR-hv KP菌株在我院存在着克隆传播。死亡率高达60.0%,明显高于CR-KP组(34.2%),P<0.05。挑取的6株代表性CAZ/AVI耐药CR-hv KP菌株(KP4、29、30、KP5、KP3、31),对其携带毒力基因rmp A2的毒力质粒进行定位分析。S1-PFGE和Southern印迹证实了6个菌株存在大约216.9-244.4 kb大小的毒力质粒.3.从第二部分菌株筛选出一株不产酶的CAZ/AVI耐药CR-hv KP菌株S15,对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该菌株引起了肺部感染和肝脓肿,荚膜血清分型为K1和K57,序列分型为ST23,携带rmp A、rmp A2、iuta、terw、mrkd 5种毒力基因。血清抗性试验显示高毒力表型。全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S15由一条染色体和两个质粒组成。在染色体和质粒上发现6种耐药基因和13种毒力基因。比较基因组分析表明,菌株S15的基因组与其他9株高毒力菌株有很高的同源性,质粒比较基因组分析发现S15菌株的plasmid 1与其它8个毒力质粒的同源性较高。毒力基因预测显示携带clb B、fyu A、iro N、irp2、iuc C、iut A、mch F、ter C、tra T、mrkd、rmp A2、sils、terw等毒力基因。耐药基因预测分析显示S15主要携带外膜孔蛋白基因ompk35、0mpk36、β内酰胺酶基因SHV-190和CTX-M-14、喹诺酮基因、磷霉素基因等,未发现碳青霉烯酶基因的存在。预测到可移动遗传元件17个,其中7个在染色体上,10个在质粒上,包括整合子1个,插入序列13个,转座子3个。结论:1.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发现我院CAZ/AVI耐药CR-KP菌以NDM和产KPC酶为主,荚膜血清分型分布比较分散,以K1、K57、K64及未分型为主,但也存在K2、K14、K20、K25等荚膜血清型菌株。ST23型和ST11型为CR-KP菌主要流行克隆株。2.CAZ/AVI耐药CR-hv KP菌主要携带bla NDM-1基因为主,其次是bla KPC-2基因,常伴随多种耐药基因,携带多种毒力基因,以ST23型为主,质粒复制子分型以Inc F型为主。耐药机制与CRKP菌株相似,传播能力强,且存在CR-hv KP菌株的局部暴发流行。3.S15菌株是一株不产碳青霉烯酶的ST23型CAZ/AVI耐药CR-hv KP菌株,表现出高毒力表型,CAZ/AVI耐药机制可能与SHV-190有关。
柳森龙,任凯,刘迪,李凌波[2](2020)在《ABO血型基因突变导致正反定型不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临床检测中1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病人进行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明确病人ABO血型,阐述其正反定型不符原因及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正反定型不符病人血型及血清中意外抗体,并对病人样本进行ABO血型基因直接测序,PCR扩增编码ABO基因第6、第7外显子编码区序列,以公认的A101(ABO*A1.01)等位基因序列做为参考序列比对,分析待测样本DNA序列,明确样本ABO表型及基因型。结果:病人样本血清学结果正定型为A型,样本红细胞与单克隆抗-A反应弱阳性,但其红细胞与抗-A1抗体反应阴性;样本反定型为O型,血清与A1试剂红细胞反应弱阳性、与A2试剂细胞反应阴性,其血清不规则抗体筛查阴性,证实样本血清存在抗-A1意外抗体;样本测序结果显示病人在ABO基因第6外显子出现c.297A>G(ACA>ACG)、第7外显子出现c.771C>T(CCC>CCT)及c.646T>A(AGT>AGA)的等位基因突变。结论:血清学试验检测病人ABO血型为A亚型,血清中产生抗-A1意外抗体,导致病人正反定型不符。病人ABO基因6号外显子的c.297A>G及7号外显子的c.771C>T突变,氨基酸编码并无改变,属于无义突变。而通过比对血型抗原基因突变资料库注册的ABO表型,分析病人为Ax/Aweak表型,该表型基因ABO*AW.30.01第7外显子的c.646T>A突变(导致氨基酸Phe216Ile改变)正是其表型形成的分子基础。
尹志柱,田丰,孙国栋,燕锋,董姗姗,高洁,高丽星[3](2020)在《2个新的ABO血型等位基因的发现和序列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探讨4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标本的遗传背景。方法 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对ABO正反定型不符标本进行亚型鉴定;采用PCR方法扩增ABO基因的7个外显子;采用测序方法对7个外显子进行直接测序。结果 血型血清学试验证实4例标本为ABO亚型,分别为:Bx(1例);ABx(1例);Ax(2例)。基因直接测序发现Bx和ABx在ABO*B.01基础上1~6外显子未发生改变,仅在B等位基因第7外显子发生了449位核苷酸A>G的突变;2例Ax在ABO*A1.01基础上1~6外显子未发生改变,仅在A等位基因第7外显子发生了467位核苷酸C>T的突变和798位插入了一个碱基T,以上的基因位点改变均导致了ABO血型的血清学表型变化,表现为ABO亚型。结论 研究揭示了4例ABO亚型的分子遗传背景。发现2个新的ABO血型等位基因,即:c.449A>G单基因位点突变,c.467C>T的突变和c.798insT单碱基插入。
李柳冰[4](2020)在《中国汉族人群特发性炎性肌病基因组学和相关自身抗体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特发性炎性肌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ies,IIM)是一组异质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肌肉炎症为主要特征。ⅡM的病因不明,目前认为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导致发病。本研究在基因水平上对中国汉族人群IIM进行研究。方法:(1)采用候选基因关联研究方法,在中国汉族1017例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患者和1280例健康对照中研究其他自身免疫病易感位点与PM/DM的关联性。(2)采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方法,对中国汉族645例ⅡM和1588例健康对照进行研究。(3)采用全外显子组测序(wholeexomesequencing,WES)方法对中国汉族60例ⅡM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进行研究,并在318例ⅡM和241例健康对照中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结果:(1)候选基因关联研究发现PM/DM组的TNFSF4rs844648 AG基因型频率高于健康对照组。在显性模型中,TNFSF4rs844648-A与DM、PM/DM相关。ANKRD55 rs7731626-G的频率在DM和PM/DM组中显着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M/DM组的ANKRD55 rs7731626 GG基因型频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加性和显性模型中,ANKRD55 rs7731626-A与DM、PM/DM相关。PM患者的GLIS3 rs7020673-G和rs10758593-A的频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加性和显性模型中,GLIS3 rs7020673-G和rs10758593-A均与PM相关。TYK2基因的rs280519、rs17000730和rs280501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PM、DM、PM/DM和健康对照中无统计学差异。(2)GWAS首次发现rs35953215和rs7770370在全基因组水平上与中国汉族ⅡM易感性显着相关(P<5×10-8)。(3)WES结果发现DDX58存在与DM相关的稀有突变,MUC5B和RINT1存在与DM合并恶性肿瘤相关的突变,WDFY4存在与幼年型皮肌炎(juvenile dermatomyositis,JDM)相关的稀有突变。结论:中国汉族ⅡM与其他自身免疫病存在共同的易感基因;首次发现与中国汉族ⅡM易感性在全基因组水平上显着相关的基因位点(rs35953215和rs7770370),两位点均未在高加索人群和日本人群的ⅡM GWAS研究中报道,是中国汉族ⅡM特异性位点;DDX58、MUC5B、RINT1和WDFY4中发生的突变为潜在引起ⅡM的稀有突变,推测这些基因突变对基因功能影响较大。本研究对深入了解ⅡM的遗传特征,进一步探讨ⅡM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目的:自身抗体对于特发性炎性肌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ies,IIM)具有重大意义。肌炎特异性自身抗体(myositis-specific autoantibodies,MSAs)和肌炎相关性自身抗体(myositis-associated autoantibodies,MAAs)是 IIM 的重要生物标志物。本研究评估已知的肌炎自身抗体对IIM的价值,并采用人类蛋白芯片的方法,发掘新型的肌炎自身抗体。方法:(1)采用免疫膜条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检测252例ⅡM、100例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对照,以及120例健康对照血清/血浆中的MSAs和MAAs。(2)对免疫膜条和ELISA法检测抗MDA5和抗TIF1γ自身抗体的Kappa一致性进行分析。(3)采用包含21148种蛋白的人类蛋白芯片在中国汉族人群中鉴定新型的ⅡM自身抗体。实验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纳入40例ⅡM、30例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对照和20例健康对照。第二阶段纳入397例ⅡM、197例疾病对照和98例健康对照。并在美国高加索人群176例ⅡM、43例疾病对照和26例健康对照中进一步验证所鉴定出的新型IIM自身抗体。结果:(1)免疫膜条和ELISA结果表明: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蛋白5(melanoma differentiation-associated gene 5,MDA5)和抗 Ro52 自身抗体在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合并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组中的阳性率显着高于PM/DM不合并ILD组中的阳性率;抗转录中介因子1γ(transcription intermediary factor 1γ,TIF1γ)和抗核基质蛋白 2(nuclearmatrixprotein2,NXP2)自身抗体在PM/DM合并ILD组中的阳性率显着低于PM/DM不合并ILD组中的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抗Mi-2自身抗体阳性患者出现肌压痛的比例高于抗Mi-2自身抗体阴性患者,但出现ILD的比例低于抗Mi-2自身抗体阴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抗MDA5自身抗体阳性患者出现皮肤破溃、ILD和发热的比例高于抗MDA5自身抗体阴性患者,但出现胃食管反流的比例低于抗MDA5自身抗体阴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抗TIF1γ自身抗体阳性患者出现甲周红斑和恶性肿瘤的比例高于抗TIF1γ自身抗体阴性患者,但出现关节痛、ILD和发热的比例低于抗TIF1y自身抗体阴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抗合成酶(aminoacyl-transfer RNA synthetase,ARS)自身抗体阳性患者出现技工手和胃食管反流的比例较抗ARS自身抗体阴性患者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免疫膜条和ELISA法检测抗MDA5和抗TIF1γ自身抗体的结果一致性一般。(3)采用人类蛋白芯片方法在中国汉族人群和美国高加索人群中,确认抗甘氨酸-N-甲基转移酶(glycine N-methyltransferase,GNMT)自身抗体是一种新型的ⅡM相关自身抗体。结论:MSAs和MAAs具有重要的ⅡM诊断价值,MSAs与特定临床特征相关。免疫膜条和ELISA法检测ⅡM自身抗体的结果具有差异性。抗GNMT自身抗体是一种新型的ⅡM相关自身抗体,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张燕华,陈兰兰,张嘉洪[5](2019)在《献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检测结果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献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情况,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准确鉴定血型,为安全输血提供保障。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本血站73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标本,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检测ABO血型,PCR-SSP法及直接测序方法确定基因型。结果 73例正反定型不符标本中ABO血型正定型为A型,抗-B减弱标本56例,检出4种基因型分别为19例AO1、21例AO2、15例AA、1例A205O2为A2亚型;正定型为B型,抗-A减弱9例,检出2种基因型分别7例BO1、2例BO2;正定型为O型,抗-B减弱7例,检出3种基因型分别为2例BO1为B亚型、4例O1O2、1例O1O1;正定型为O型,抗-A减弱1例,检出基因型AO1为A亚型。其中,4例ABO亚型经基因测序结果分别为A205/O02、Bel03/O01、Bw17/O01、Ax01/O01。结论对于献血者正反定型不符时,应通过血清学与基因检测及DNA测序相结合的方法,正确鉴定血型,为临床提供安全的血液。
段焕利[6](2019)在《甲状腺肿瘤基因变异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相关性的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背景及目的甲状腺滤泡性腺瘤(FTA)、恶性潜能未定的分化良好的甲状腺肿瘤(WDT-UMP)/恶性潜能未定的滤泡性肿瘤(FT-UMP)、甲状腺滤泡性癌(FTC)分别主要代表甲状腺滤泡性肿瘤的良性、交界性、恶性病变。准确的病理诊断对患者的疾病管理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该研究探索甲状腺滤泡性肿瘤基因变异特点,基因变异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基因变异潜在的诊断、预后价值。材料与方法研究共纳入150例甲状腺滤泡性肿瘤患者。应用靶向测序检测48例FTA、32例FT-UMP、17例WDT-UMP及53例FTC患者组织中与甲状腺癌发生发展相关的18个基因变异情况,进一步分析基因变异与临床病理资料、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我们一共检测到涉及14个基因的95种非沉默突变。其余4个基因,即AKT1、ETV6、ALK与NTRK1基因未检测到变异。TERT启动子(TERTp)突变只发生在FTC病例中。80%(4/5)的EIF14X2号外显子突变及75%(3/4)TSHR突变只发生在FTA中,而剩余的EIF1AX2号外显子突变及TSHR突变只发生在FT-UMP中。不伴有其他基因变异的GNAS突变只发生在FTA和FT-UMP中,伴有其他基因变异的GNAS突变发生在FTC中。KRAS突变和TP53突变只在交界性或恶性甲状腺肿瘤中出现。N/H-RAS突变在4种肿瘤中都可检测到,但在WDT-UMP中最常见(p=0.031)。所有的NRAS突变都位于密码子61。另外,本研究病例未见BRAFV600E突变和RET重排。在FTC中,EIF1AX突变位点分布于5号内含子与6号外显子,该突变与疾病呈晚期状态相关(p=0.032)。EIF1AX突变、TERTp突变患者相比EIF1AX野生型、TERT野生型患者的无病生存期都较短(p=0.007,p=0.024)。进一步分析表明,在微小浸润及包膜血管浸润FTC中,TERTp突变患者比TERTp野生型患者无病生存期较短(p=0.017)。而在广泛浸润型FTC中,TERTp的突变状态与无病生存期无关(p=0.297)。结论TERTp,EIF1AX,TSHR,GNAS,N/H/K-RAS和TP53基因变异在甲状腺滤泡性肿瘤中可能有潜在的诊断及预后作用。TERTp突变对微小浸润/包膜血管浸润型FTC患者的预后可能有风险分层作用。在临床实践上,我们建议所有滤泡性肿瘤患者在条件允许情况下进行以下8个基因检测,包括TERTp、EIF1AX、TSHR、GNAS、N/H/K-RAS、TP53、BRAF基因突变及RET融合检测。第二部分背景及目的甲状腺低分化癌(PDTC)及甲状腺未分化癌(ATC)病例少见、疾病进展快、死亡风险高,肿瘤生成机制不明确。该研究探索PDTC和ATC的基因突变谱及差异,基因变异与组织亚型的关系,及基因变异潜在的诊断、靶向治疗、预后价值。材料与方法研究共纳入了 41例PDTC、25例ATC患者。应用靶向测序检测该66例患者组织中与甲状腺癌发生发展相关的18个基因变异情况,分析基因变异及与临床病理资料学特征、预后信息之间的关系。结果一共检测到139种基因变异,分布在32例(78%)PDTC和25例(100%)ATC中。基因变异主要为BRAF、TP53、TERTPIK3CA基因变异。并且这4种基因在ATC 中的突变率比 PDTC 的高(p=0.005,p=0.007,p=0.005,p=0.033)。PDTC 伴 PTC成分的患者比纯PDTC患者BRAF突变率高(p=0.008),同样,ATC伴PTC成分的患者比纯ATC患者的BRAF突变率高(p=0.003)。9例(69%)ATC伴PTC成分患者除了携带BRAF突变,还伴有至少一个晚期基因突变(TP53、TERT或PIK3CA)。9例(22%)PDTC病例中检测到基因融合(6 RET、1 NTRK1、1ALK、1PPARG),1例(4%)ATC病例中检测到NTRK1融合。所有6例RET融合只发生在PDTC伴PTC成分病例中,占该病例的33%。RET融合患者均为女性,比未发生该变异的患者年龄小(p=0.002)、肿瘤最大经小(p=0.017)、总体生存期长(p=0.035)。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与PDTC/ATC患者总体生存期(OS)较短的相关因素为患者年龄≥55 岁(p=0.001)、晚期疾病(p=0.004)、远处转移(p=0.009)、BRAF 突变(p=0.008)、TP53 突变(p=0.003)、TERT突变(p<0.001)及PIK3CA突变(p=0.002)。多因素回归分析后,TERT突变是PDTC/ATC患者独立不良预后因素(p=0.009)。TERT与另一个基因(BRAF或PIK3CA)的共存突变对PDTC/ATC患者的OS有协同作用。经过TNM分期校正后,TERT与PIK3CA共存突变的患者比单一突变的患者死亡风险高(p=0.001)。结论本研究提示,ATC比PDTC基因突变率高,而PDTC的基因融合率较高。ATC伴PTC成分病例除了携带BRAF突变,还伴有至少一个晚期基因突变,而PDTC伴PTC成分病例主要与RET融合相关。基于不同的基因特征,PDTC和ATC的靶向治疗策略可能不同。RET融合可能是PDTC/ATC患者良好预后因素。TERT与PIK3CA共存突变预示着PDTC/ATC患者预后差。
刘素蕊,毕利博,许胜茹,李烛,马印图,阳绪华,王更银[7](2018)在《Ax与ABm亚型鉴定二例报告》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ABO亚型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ABO亚型血型的认识。方法对ABO亚型血型正反定型不符2例的相关检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例正定型为O型Rh阳性,反定型为A型Rh阳性;1例正定型为A型Rh阳性,反定型为AB型Rh阳性。进一步采用血清学检测、红细胞吸收放散试验、唾液血型物质检测及家系调查等方法进行确认。确定1例为Ax亚型,1例为ABm亚型。结论 ABO亚型在临床血型检测中较少见,且极易造成判读错误,给临床输血带来隐患,故血型检测结果需细致观察并正确处置。
马文慧,耿薇,许雷,韩斌,冯智慧[8](2017)在《ABO血型亚型的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2例ABO血型亚型个体ABO血型亚型的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选择分别于2015年10月21日和2015年11月12日,送青岛市中心血站输血研究所进行ABO血型鉴定的2例疑难血型全血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血清学正反定型试验和吸收放散试验方法,对2例标本进行ABO血型鉴定;采用PCR-序列特异性引物(SSP)法对标本进行ABO基因分型检测,并对其ABO基因第6、7外显子的核苷酸序列进行直接测序,对ABO基因第6、7外显子及第6内含子进行单倍型测序。结果①1例标本的血清学鉴定为Ae1型;直接测序结果显示,其ABO基因第7外显子存在c.940A>G杂合突变;单倍型测序结果显示,ABO基因型为Ax13/O02;②另1例标本的血清学鉴定结果为Bel型;直接测序结果显示,其ABO基因第7外显子存在c.784G>A杂合突变;单倍型测序结果显示,其ABO基因型为Bw17/O01。结论血清学分型和基因测序分型相结合的方法,是对疑难血型个体ABO血型亚型进行分型较为可靠的方法。
邱丽[9](2017)在《滨海新区无偿献血者ABO亚型血清学特性及等位基因突变位点的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滨海新区无偿献血人群ABO血型的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掌握ABO亚型的血清学表现,并对ABO亚型等位基因突变位点进行分析。方法:使用ABO血型常规检测法对无偿献血者进行ABO血型初筛,发现正反定型不符的疑难血型;使用经典盐水试管法对正反定型不符标本进行ABO亚型鉴定;将血清学鉴定为ABO亚型的标本送往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测序;对测序结果显示存在错义突变者进行蛋白质功能分析并使用PyMOL建立糖基转移酶空间模型。结果:45880名无偿献血者中初筛检测出正反定型不符标本,经进一步鉴定有20例符合ABO亚型血清学特征,分别为A2(1)、AX(2)、Bx(3)、Bm(1)、B3(1)、A2B(2)、AXB(4)、ABx(3)、B(A)(2),cisAB(1)。20例标本经过测序分析发现10个ABO等位基因错义突变,分别为1009A>G、905 A>G、940A>G、503G>T、28G>A、588C>G、550G>A、700C>G、640A>G、803G>C,并造成10个氨基酸置换,分别为R337G、D302G、K314E、R168L、G10R、C196W、V184M、P234A、M214V、G268A,对应的10个亚型等位基因分别为A205、AX18、AX13、Bw22、B310、Bx04、Bx08、B(A)02、B(A)04、cisAB01。错义突变导致的氨基酸置换在进化中为保守氨基酸,通过空间模型分析显示氨基酸置换前后其侧链的空间构象发生较大改变。结论:(1)ABO亚型在血清学检测中常出现异常减少和(或)增加的抗原和(或)抗体,造成血型检测正反定型不符,需掌握ABO亚型血清学特性以做出快速而准确的血型鉴定。(2)ABO等位基因由于发生错义突变而导致A或B糖基转移酶发生氨基酸置换,氨基酸置换后由于物理化学性质、带电性质和疏水性质以及氨基酸侧链间分子间作用力的改变而影响A或B糖基转移酶的催化活性和特异性,从而形成ABO亚型表型。
李丽春,章旭,李剑平[10](2016)在《罕见B(A)血型的鉴定及临床安全输血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鉴定2例B(A)血型及临床安全输血的研究。方法对2例血型进行血型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验证。结果结合ABO基因直接和克隆测序相互验证,排除碱基假突变,与B101等位基因序列相比,均为nt640A>G,其余碱基序列完全一致,但2者各有l条单倍型序列是正常的O01等位基因(nt261G缺失),符合B(A)04/O01的基因型。但是二者血型血清学结果略有区别。结论 B(A)血型是1种非常罕见的ABO亚型,鉴于B(A)亚型的特殊性,在临床定型和配血中,需要血站血型室工作者引起高度的重视,因此对B(A)血型进行家系调查,动员家属,同型互助输血,另外在国内建立罕见亚型档案库,对于有条件的罕见亚型者还可考虑自体冷藏及红细胞冰冻长期保存贮血,更有必要努力的方向是通过新一代高通量测序的方法更深入研究血型的基因多态性。从而建立适合我国人群特征的B(A)血型的安全输血策略,提高临床用血的安全。
二、Ax亚型鉴定2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x亚型鉴定2例(论文提纲范文)
(1)耐碳青霉烯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耐药及毒力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语中英文对照 |
引言 |
第1章 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发生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耐药的临床特点、菌株毒力及耐药特征 |
1.实验材料 |
2.研究方法 |
2.1 临床资料收集 |
2.2 药敏试验 |
2.3 肺炎克雷伯菌DNA模板提取 |
2.4 菌种鉴定-拉丝试验 |
2.5 PCR检测 |
2.6 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 |
2.7 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型) |
2.8 质粒复制子分型: |
2.9 血清抗性试验 |
2.10 生物膜形成试验 |
2.11 荚膜血清分型及毒力基因检测 |
2.12 耐药基因检测 |
3.结果 |
3.1 临床资料分析 |
3.2 药敏结果 |
3.3 PFGE和 MLST分析菌株同源性 |
3.4 质粒的复制子分型 |
3.5 血清抗性试验、生物膜形成试验 |
3.6 荚膜血清分型及毒力基因检测 |
3.7 耐药基因检测 |
4.讨论 |
第2章 耐碳青霉烯类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发生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耐药的毒力机制及耐药机制研究 |
1.实验材料 |
1.1 菌株来源及鉴定 |
1.2 实验中使用的质控及参考菌株 |
1.3 实验所需试剂 |
1.4 仪器设备 |
2.研究方法 |
2.1 临床基本资料收集 |
2.2 药敏试验 |
2.3 菌株DNA模板提取 |
2.4 菌种鉴定 |
2.5 毒力基因检测 |
2.6 耐药基因检测 |
2.7 MLST |
2.8 PFGE |
2.9 S1-脉冲场凝胶电泳(S1-PFGE)挑取代表性的菌株进行毒力质粒分析 |
2.10 Southern blot试验 |
2.11 统计学分析 |
3.结果 |
3.1 临床资料 |
3.2 药敏结果 |
3.3 拉丝实验 |
3.4 PFGE和 MLST分析菌株同源性 |
3.5 质粒的复制子分型 |
3.6 血清抗性试验、生物膜形成试验 |
3.7 荚膜血清分型和毒力基因检测 |
3.8 碳青霉烯酶基因及其他耐药基因 |
3.9 毒力基因杂交定位结果 |
4、讨论 |
第3章 一株不产碳青霉烯酶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耐药耐碳青霉烯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的微生物特征和基因组学分析 |
1. 试验材料 |
1.1 菌株来源 |
1.2 实验中使用的质控及参考菌株质控菌株 |
1.3 实验所需试剂 |
1.4 实验所需设备 |
1.5 主要溶液的配制 |
2.研究方法 |
2.1 临床特征 |
2.2 毒力特征、耐药特征 |
2.3 菌株全基因组提取 |
2.4 菌株二代全基因组测序 |
2.5 生物信息学分析 |
3.结果 |
3.1 临床特征及毒力、耐药特征 |
3.2 基因组的基本信息 |
3.3 基因预测及基因功能注释 |
3.4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株基因组比较分析 |
4.讨论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的研究进展 |
主要参考文献 |
(2)ABO血型基因突变导致正反定型不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试剂与仪器 |
1.2.1 血清学实验 |
1.2.2 分子生物学实验 |
1.3 实验方法 |
1.3.1 血清学实验 |
1.3.2 分子生物学实验 |
2 结果 |
2.1 血清学检测结果 |
2.2 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 |
3 讨论 |
(3)2个新的ABO血型等位基因的发现和序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试剂与仪器 |
3 血型血清学试验 |
4 DNA制备 |
5 PCR扩增及产物直接测序 |
结 果 |
1 血型血清学试验 |
2 PCR产物直接测序 |
讨 论 |
(4)中国汉族人群特发性炎性肌病基因组学和相关自身抗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中国汉族人群特发性炎性肌病基因组学研究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一) 中国汉族人群特发性炎性肌病候选基因关联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二) 中国汉族人群特发性炎性肌病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三) 中国汉族人群特发性炎性肌病全外显子组测序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中国汉族人群特发性炎性肌病相关自身抗体研究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一) 中国汉族人群特发性炎性肌病特异性自身抗体谱临床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二) 肌炎特异性自身抗体检测方法临床评估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三) 特发性炎性肌病新自身抗体筛选和验证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特发性炎性肌病的自身抗体、遗传因素及环境风险因素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献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检测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1.3 方法 |
1.3.1 血清学检测 |
1.3.2 DNA提取 |
1.3.3 ABO基因分型 |
1.3.4 ABO基因测序 |
2 结果 |
2.1 ABO血清学与基因检测结果 |
2.2 4例ABO亚型标本血清学及基因检测结果 |
2.3 DAN测序结果1—4号标本DNA测序结果 (表3、图2) 。 |
3 讨论 |
(6)甲状腺肿瘤基因变异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相关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索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甲状腺滤泡性肿瘤基因变异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相关性的研究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甲状腺低分化癌、未分化癌基因变异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相关性的研究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和待发表文章 |
(7)Ax与ABm亚型鉴定二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资料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2.1 |
2.2.2 吸收放散试验: |
2.2.3 唾液血型物质分析: |
2.2.4 不规则抗体筛查: |
2.2.5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
3 结果 |
3.1 血型鉴定结果 |
3.2 吸收放散试验结果 |
3.3 唾液血型物质分析 |
3.4 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 |
3.5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结果 |
4 讨论 |
(9)滨海新区无偿献血者ABO亚型血清学特性及等位基因突变位点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前言 |
研究现状 |
研究目的 |
研究方法 |
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试验材料 |
1.2.1 主要仪器 |
1.2.2 主要耗材 |
1.2.3 主要试剂 |
1.3 试验方法 |
1.3.1 ABO血型检测 |
1.3.2 ABO亚型鉴定 |
1.4 数据分析 |
结果 |
2.1 ABO亚型血清学检测结果 |
2.2 ABO亚型基因测序结果 |
2.3 进化保守性分析结果 |
2.4 PyMOL软件建立糖基转移酶空间模型 |
讨论 |
3.1 ABO亚型血清学特性研究 |
3.2 ABO亚型测序结果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ABO亚型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罕见B(A)血型的鉴定及临床安全输血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样本来源 |
1.2 试剂与仪器 |
1.3 方法 |
1.3.1 血清学方法 |
1.3.2基因组DNA提取及ABO基因检测 |
1.3.3 ABO基因扩增及测序 |
1.3.4 ABO基因克隆测序 |
1.3.5 测序分析 |
2 结果 |
2.1 血型血清学检测 |
2.2 ABO基因检测结果 |
2.3 ABO基因直接测序 |
2.4 ABO基因克隆测序分析 |
2.5 临床输注情况调查 |
3 讨论 |
四、Ax亚型鉴定2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耐碳青霉烯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耐药及毒力相关研究[D]. 黄海华. 南昌大学, 2021(01)
- [2]ABO血型基因突变导致正反定型不符分析[J]. 柳森龙,任凯,刘迪,李凌波.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12)
- [3]2个新的ABO血型等位基因的发现和序列分析[J]. 尹志柱,田丰,孙国栋,燕锋,董姗姗,高洁,高丽星.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0(03)
- [4]中国汉族人群特发性炎性肌病基因组学和相关自身抗体研究[D]. 李柳冰.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5]献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检测结果分析[J]. 张燕华,陈兰兰,张嘉洪. 中国输血杂志, 2019(07)
- [6]甲状腺肿瘤基因变异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相关性的研究[D]. 段焕利.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
- [7]Ax与ABm亚型鉴定二例报告[J]. 刘素蕊,毕利博,许胜茹,李烛,马印图,阳绪华,王更银. 临床误诊误治, 2018(08)
- [8]ABO血型亚型的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分析[J]. 马文慧,耿薇,许雷,韩斌,冯智慧.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2017(06)
- [9]滨海新区无偿献血者ABO亚型血清学特性及等位基因突变位点的分析[D]. 邱丽. 天津医科大学, 2017(03)
- [10]罕见B(A)血型的鉴定及临床安全输血的研究[J]. 李丽春,章旭,李剑平. 中国输血杂志, 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