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图形矢量化方法

一种改进的图形矢量化方法

一、一种改进的图形矢量化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马驰[1](2021)在《基于源-汇过程的鄱阳湖流域总磷灰水足迹模拟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口激增和产业快速发展,污染物排放对流域水环境产生着巨大压力且影响因素错综复杂。尤其对于湖泊型流域,流域内污染物来源多样且在陆面-河-湖之间呈现复杂的源-汇过程特征。灰水足迹作为国际先进的水环境评价指标之一,基于当地的水环境质量标准,将水质状况间接地用水量表征,可以兼顾不同污染物对不同水体类型的综合影响。结合灰水足迹评估方法的优越性,当前宜开展流域内复杂污染源产排污过程和统筹河湖关系的灰水足迹模拟评价系统模型研究。本研究依据上述思路,通过耦合污染源产排污过程和污染物空间过程模拟,结合统筹河湖差异化水质目标的灰水足迹评价方法,构建了流域灰水足迹多尺度精细化模拟量化模型,选择具有鲜明湖泊型流域特征的鄱阳湖流域进行模型的应用验证,结合江西省未来十年的土地空间管控方案,对鄱阳湖流域未来十年的总磷灰水足迹进行了预测,并且确定优先管控单元,提出相应的管控策略。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如下:(1)构建了鄱阳湖流域灰水足迹模拟评价系统模型。基于流域内污染源产排污过程特征,耦合水污染源评估系统模型和污染物空间过程模型,构建污染物产排污-入湖过程模型,通过水质监测站水质数据对五河入湖口负荷通量进行模拟率定和校核,纳什效率系数和R2达到0.9左右,满足模型模拟要求;结合创新的统筹河湖差异化水质目标的灰水足迹评价方法,耦合产排污-入湖过程模型输出的点、面源总磷负荷,构建流域灰水足迹模拟评价模型。(2)鄱阳湖流域总磷源-汇过程特征。流域内总磷排放、入湖负荷在2007-2018年间均呈现总体上升,特别是在2014-2015年均有较大幅度增长。从空间分布来看,排放、入湖负荷均集中在滨湖区和赣江集水区,但比例结构差异明显。排放负荷赣江集水区占51%,滨湖区占21%;入湖负荷赣江集水区占38%,滨湖区占25%。主要因为赣江集水区整体距离鄱阳湖较远,滨湖区则毗邻湖体,污染物水陆迁移过程的不同导致了总磷最终入湖的差异。从污染源类型来看,排放负荷主要集中在种植业(31%)和畜禽养殖场(31%);入湖负荷主要集中在种植业(33%)和城镇生活(25%)。(3)鄱阳湖流域总磷灰水足迹特征。通过对不同类型污染源灰水足迹计算时所基于的水质标准(河流或湖泊水质标准)的空间分析,发现距离湖区越近,灰水足迹越以湖泊水质标准为主,反之越以河流水质标准为主。2007-2018年灰水足迹呈现总体上升,在2014-2015年增长幅度明显。从贡献结构来看,种植面源(33%)和城镇生活(25%)是主要的灰水足迹源;从空间分布来看,赣江集水区和滨湖区产生灰水足迹占比最高,分别为37.7%和34.9%,灰水足迹较高的子流域主要集中在滨湖区,增长率较高的主要在赣江集水区西北部。通过对“五河七口”以上的子流域水污染状态评价,发现其中有54个子流域属于水环境可承载状态,13个属于水环境超载状态。(4)鄱阳湖流域灰水足迹模拟预测与管控策略。鄱阳湖流域总的总磷灰水足迹在江西省未来十年的管控情景下,呈现持续增长趋势。总磷灰水足迹较大的污染源类型包括城镇生活(34%)、种植业(27%)和畜禽养殖场(16%)。基于总磷灰水足迹的分布特征和结构特征,确定城镇生活和种植业为优先管控的两个污染源,赣江集水区、湖滨区以及修水集水区为优先管控的三个集水区。对此,提出了包括产业升级、处理技术提升以及河岸带修复等管控策略。

王成[2](2018)在《玻璃器皿生产中的计算机视觉检测分级系统》文中提出目前,在玻璃器皿生产过程,仍然依靠人的经验进行产品质量检测与分级,不仅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而且难保证检测标准的客观性和统一性,导致各企业精度检测和分级结果不一致与不稳定,既不利于提升玻璃器皿的生产率,也不利于提升玻璃器皿的质量与市场竞争力。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产品质量检测,为改善或提升玻璃器皿企业产品等级划分的客观性和稳定性,提高玻璃器皿的生产效率提供了一个平台。本课题以玻璃水杯为施研体,旨在研发一套玻璃器皿在线质量检测与分级系统,应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图像的技术,依据数码相机获取的产品数字图像,在线检测玻璃器皿的形状、尺寸、缺陷。主要工作为:收集玻璃器皿(以水杯为施研体)缺陷的产品样本,归纳主要缺陷的类型和常现位置,分析产生缺陷的原因和所处工序段,确定在检测系统中所处的工序段和工位的位置。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初步构建玻璃器皿质量检测系统的硬件部分,重点研究数字图像在线获取所涉及的诸多硬件之间的匹配。对被测玻璃杯的数字图像进行预处理。用一种改进的滤波方法对数字图像(照片)进行剔噪,用改进的二维Otsu方法对数字图像阈值进行划分,对划分后的数字图像进行数学形态学和二值化处理,为边界提取做准备。分析比较几种常用边界检测方法后,选用Sobel检测算子法,划分数字图像阈值。对玻璃杯做尺寸和缺陷的检测识别。在数字图像识别过程中,用改进的快速Hough转换检测法检测边界线,进而求出圆玻璃杯的直径、圆度、缺陷等参数。针对图像分割出的玻璃杯缺陷域,剖析各检测缺陷,提取缺陷域的6项几何特征,提取5种灰度矩阵算法的纹理特征,通过向量机检测识别缺陷。最后,构建玻璃器皿的计算机视觉检测与分级系统的软件部分,应用MATLAB进行应用编程,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能够达到既定目标。

王志[3](2015)在《工业CT图像精确矢量化研究与软件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业CT是一种无损检测技术,它能够在不接触实体并且不损坏实体结构的情况下对工件进行检测的一种先进技术。工业CT断层图像是灰度图像,要想把这些灰度图应用到逆向工程中,需要经过矢量化的处理。工业CT断层图像包含着检测断层的几何结构信息,图像矢量化技术就是尽可能的还原这些几何信息,重构断层对应的矢量化参数。为了实现工业CT图像到二维CAD图形的自动转换,本文利用Visual Studio 2010开发工业CT二维图像矢量化软件。论文首先研究了图像预处理方法:图像增强方法、阈值分割方法、图像点运算和边缘检测算法等。在图像增强方法中主要运用中值滤波技术;在阈值分割方法中主要运用自适应阈值分割技术;边缘检测算法采用的是一种改进的边缘检测算法和改进的Canny算法。改进的边缘提取算法是通过对阈值的选取实现对边缘提取效果的直观判断;改进的Canny算法则是利用启发式的带权值的边缘检测方法来检测图像的边缘信息,最后又利用Canny算法来增强边缘。然后研究了基于几何图元识别的矢量化处理方法和模型配准及误差分析计算功能。通过判断相邻特征点之间的线段类型实现对直线的矢量化处理;采用改进的基于存在概率圆的检测方法实现了对圆的检测和测量;针对随机Hough变换算法存在大量无效采样和参数积累的问题,采用Hough变换3点检测椭圆算法检测椭圆;采用垂直平分线法实现对圆弧的检测。本文在对比已有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圆弧检测方法,先确定种子圆弧,然后建立方程组,检测出满足方程组条件的采样点。相对于垂直平分法,提出的圆弧改进方法在时间处理上有一定的减少,但其圆弧检测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得种子圆弧的精度。通过模型配准及误差分析计算功能实现边缘轮廓点模型与二维CAD模型的匹配,分析两者误差大小,获得实验数据。最后,利用Visual Studio 2010开发了一款面向工业CT图像轮廓处理和矢量化的工业CT二维逆向设计软件,并进行了相关的实验。工业CT二维逆向设计软件系统中包含了一些人机交互功能。位图编辑模块包含:断边连接、点擦除、擦除线段、块擦除、擦除框选外等;矢量化编辑模块包含:两点直线合并、直线段分段、移动特征点、三点圆弧拟合等。试验结果表明,所开发的软件系统能够有效的将工业CT图转化为矢量图,并且对标准圆的矢量化精度达到0.07mm。初步应用结果表明,本软件系统能够较好地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宋涵[4](2015)在《交通网络的地理信息平台实现》文中认为交通网络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设施和重要支柱,数据越来越庞大,传统手工处理交通网络数据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而地理信息系统的崛起,面向交通网络应用的地理信息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虽然目前一些交通规划软件,但大多不是很适用于中国的国内情况。同时,这些软件的数据结构都是封装的,不适宜进行二次开发,加入新的理论研究的成果。论文目标是通过分析现有的交通规划软件,归纳总结存在的问题,从底层自主开发一个低依赖性的地理信息基础组件。论文首先介绍开发一个地理信息组件需要了解的基础理论知识及相关的技术。并重点研究了解决现存交通规划软件不足的几种算法,力求能够更加方便、有效地处理庞大的交通网络数据,并更加美观的、有好的进行可视化展示。在算法方面,论文进行了很多算法创新,设计了可变长度数据来存储更新迅速的交通网络信息。针对道路网络的特点,对平行线算法做了改进,去除了毛刺现象。在属性表设计的时候,专门设计了禁行等路段来体现交通网络特点。而对半自动矢量化和三维展示算法的尝试应用,能够更加方便快捷的处理数据,并很好地展示在计算机中,让整个图形更加美观。论文自主设计了一套应用原则,并在此基础上确定研发体系及应用功能需求。根据需求分析,设计各个组件需要实现的功能、包含的类函数、数据结构、组件接口等内容,利用VC6。0从底层进行组件的开发与封装。在设计开发的这套组件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搭建一个应用于交通分析的测试程序,并利用实际交通网络数据对开发出来的程序进行测试,以得出可靠的结论。为了测试所开发组件的性能,将测试程序与现有软件对比,从而证明所开发的组件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桑伟泉,张小平[5](2014)在《一种改进的基于矩形的位图矢量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矢量化技术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能否精确地提取出图像的轮廓直接影响到矢量化效果。该文在深入研究位图矢量化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矩形的位图矢量化方法,之前已有的研究很少涉及到。最后通过编程实现了该算法,并将该算法应用到了实际的目标图像中,通过实验验证,效果比较理想。

姚鹏鹏[6](2014)在《纹织CAD矢量编辑技术的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纹织CAD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速,促进了纺织工业的发展,但是,现有的纹织CAD主要是基于位图图像,具有放大后变形严重和不易于编辑的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矢量图形的纹织CAD方案,解决了上述问题。本文介绍了常用于纹织图像颜色量化的八叉树颜色量化方法和K均值颜色量化方法。对比了他们的运行时间和实验结果,并将K均值颜色量化方法作为我们的颜色量化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Potrace的位图矢量化算法,能够将索引色纹织物图像矢量化。针对纹织物图像颜色少、色块大的特点,将纹织图像分割成多个二值的图像,并依次分解每个二值图像的路径,然后拼接这些路径组合成一个路径树,使用Potrace算法,将路径树转换为矢量图,最终实现将纹织图像转换为矢量图形。本文基于矢量绘图控件TCAD,开发了一款矢量编辑工具,可用于矢量图形的编辑,可以实现旋转、扭曲、拉伸、移动等操作。通过这款软件,可以从矢量图中提取合适的图元,不断扩充矢量图元库,以备后用。

刘洪陈[7](2014)在《基于Diffusion Curve的图像矢量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的飞速发展,图像处理技术在社会的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对光栅点阵图像进行分析、识别并重建其中图形对象的图像矢量化技术也在诸如工程图纸、地图等的扫描输入、数控切割、雕花等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图像的复杂性,各种图像矢量化算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限制了图像矢量化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因此,图像矢量化算法仍在不断发展,此种技术依然有着广阔的研究空间。论文主要讨论了曲线颜色扩散(diffusion curve)的矢量化方法。首先将彩色图片转为灰度图,然后再利用边缘检测方法获得图片的轮廓信息,根据原彩色图片保存轮廓信息(诸如坐标,颜色值等),最后根据得到的轮廓信息利用雅克比迭代法还原原始图像。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首先,我们对提取图像轮廓的方法进行了改进,原方法中利用经典的Canny边缘检测方法获得图片的轮廓,但经典的Canny边缘检测方法是将彩色图片转为灰度图再求图片像素点的梯度值,得到的梯度值不能完全反映彩色图像中像素点的梯度值,有时得到的边缘并不完整。我们利用求解张量梯度的方法,求解图片中每个像素点的梯度值,再根据求得的梯度值选取图像的边缘点。利用改进后的方法得到的图片的轮廓更加完整和简练。其次,我们对还原图像的算法进行了改进,原方法中为了得到轮廓两侧的颜色值信息,需要对得到的轮廓进行两次Bezier拟合,然后根据拟合后的Bezier曲线,利用快速生成Voronoi图的算法渲染出Voronoi图,利用生成的Voronoi图求得所有非轮廓点到轮廓点的最近距离,最后根据求得的距离进行雅克比迭代来还原图像。该方法拟合了两次Bezier曲线,两次渲染了Voronoi图,我们利用数学形态学中膨胀的方法改进了该方法,我们只需要拟合一次Bezier曲线,渲染一次Voronoi即可还原出原图像。最后,针对原算法不能还原颜色分布不均匀的图片(即使可以还原原始图片,效果也很不理想)的缺点。我们提出利用赋予轮廓点重要性的方法,来改变某些轮廓点对其他非轮廓点的影响,从而还原出颜色分布不均的图片。

姜晓慧[8](2013)在《栅格数据矢量化并行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遥感栅格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中最常用的数据源之一,由于其数据量大、定位精度低、难以表达空间拓扑关系等缺点,在现实应用中往往需要将其转换为矢量数据,因此栅格数据矢量化操作成为空间数据转换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航空航天遥感朝着多传感器、多平台、多角度和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高时相分辨率、高辐射分辨率的方向发展,栅格数据量呈现爆炸式增长,传统的栅格矢量化算法已经不能满足矢量信息提取的需要,因此探索新型硬件架构下的栅格数据矢量化并行算法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然而长期以来对栅格数据矢量化的研究还多数停留在通过改进现有算法以提高效率的阶段,仅有的涉及栅格数据矢量化并行算法的研究,多采用均等的数据按行划分方法,转换结果为拓扑数据结构,不能满足实际应用中对简单矢量实体结构的需求。本文以传统的基于拓扑关系的栅格数据矢量化算法为基础,研究数据并行模式下的栅格数据矢量化并行方法,重点探索栅格数据划分、数据块内部拓扑构建以及数据块拼接方法,探讨栅格数据矢量化的任务调度策略和任务映射方法等并行关键技术,设计并实现基于拓扑关系的栅格数据矢量化并行算法,并对该算法的时间性能和可扩展性进行评估。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栅格数据划分方法分析。总结常见的栅格数据划分方法、分析影响栅格数据划分的两个重要因素——栅格数据存储结构和栅格处理算法类型,针对栅格数据矢量化对数据划分的要求,提出基于游程统计的栅格数据划分方法,使得每个进程所处理的栅格区域内的数据复杂度相接近,进而平衡各数据块的内部拓扑构建时间,减少进程间等待。(2)并行拓扑构建方法研究。在分析基于拓扑关系的栅格数据矢量化串行算法中各要素之间拓扑关系构建过程的基础上,通过提取数据块边界处的特征点,分别记录其在上下数据块中的连接信息,研究数据行划分下的数据块内部拓扑构建和数据块拼接等关键问题。(3)栅格数据矢量化并行算法设计。结合并行算法设计中的PCAM模型,按照任务分解、任务调度以及任务映射的研究思路,完成栅格数据矢量化的并行算法详细设计,重点探索主从模式下的数据块动态分配策略和数据拼接策略。(4)栅格数据矢量化并行算法实现与测试。在并行软硬件环境支持下编程实现栅格数据矢量化并行算法,并选择不同规模的数据对算法进行测试,评估该并行算法的运行时间、加速比等时间性能和可扩展性。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了考虑栅格数据复杂度的基于游程统计的栅格数据划分方法;突破了并行拓扑构建这一栅格数据并行矢量化的关键问题;设计了主从模式的栅格数据矢量化并行算法,并在并行环境下编程实现。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游程统计的栅格数据划分方法能够获得更加稳定的并行加速比,并行拓扑构建是提高栅格数据矢量化效率的关键,主从模式可以有效实现数据块的动态分配和数据块拼接。

梁艳丽[9](2013)在《矢量化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文中认为阐述了矢量化技术及其特点。借鉴该技术在保持图片方面的优势,进而对档案管理工作实际应用中提供必要的保障。

李飞,周晓光,李海欧,陈鑫镖[10](2013)在《分类后栅格数据特点分析及其矢量化算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分析了遥感分类后栅格数据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改进的遥感分类后栅格数据矢量化方法,采用Visual C++编程实现,用实际数据进行了实验验证,并对比已有方法分析了矢量化结果的时间效率。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方法能完成大型分类后图像的矢量化,在计算机内存中处理矢量化栅格图的复杂度和速度得到提高,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二、一种改进的图形矢量化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改进的图形矢量化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源-汇过程的鄱阳湖流域总磷灰水足迹模拟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灰水足迹基础理论
        1.2.2 灰水足迹评价方法
        1.2.3 灰水足迹评价应用
        1.2.4 问题与不足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水系概况
        2.1.2 气候特征
        2.1.3 地形地貌
        2.1.4 地质环境
        2.1.5 土壤植被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行政区划
        2.2.2 流域人口
        2.2.3 社会经济
        2.2.4 土地利用
    2.3 水资源环境概况
        2.3.1 鄱阳湖流域水资源概况
        2.3.2 鄱阳湖水环境状况
第三章 鄱阳湖流域灰水足迹模拟评价系统模型构建
    3.1 系统模型建模思路与数据来源
        3.1.1 系统模型建模思路
        3.1.2 数据来源
    3.2 子流域单元划分与水文模拟
        3.2.1 子流域单元划分
        3.2.2 流域水文模拟
    3.3 产排污-入湖过程模型
        3.3.1 水污染源评估系统模型
        3.3.2 污染物空间过程模型
        3.3.3 模型耦合及验证
    3.4 灰水足迹模拟评价系统模型
        3.4.1 基于河湖源-汇过程的灰水足迹评价方法
        3.4.2 系统耦合建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鄱阳湖流域总磷源-汇过程特征
    4.1 总磷污染物排放特征
        4.1.1 总磷污染物排放时间演变
        4.1.2 总磷污染物排放空间分布
        4.1.3 总磷污染物排放贡献特征
    4.2 总磷污染物入湖特征
        4.2.1 总磷污染物入湖时间演变
        4.2.2 总磷污染物入湖空间分布
        4.2.3 总磷污染物入湖贡献特征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鄱阳湖流域总磷灰水足迹模拟评价
    5.1 灰水足迹模拟验证
    5.2 灰水足迹演变规律及贡献
        5.2.1 污染源类型
        5.2.2 集水区尺度
    5.3 灰水足迹子流域分布特征
    5.4 灰水足迹水污染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鄱阳湖流域总磷灰水足迹模拟预测与管控策略
    6.1 社会经济发展预测
        6.1.1 人口和城镇化
        6.1.2 农业种植
        6.1.3 工业企业
        6.1.4 畜禽养殖
        6.1.5 水产养殖
    6.2 流域总磷负荷变化特征
        6.2.1 各区域污染物负荷变化
        6.2.2 各污染源污染物负荷变化
    6.3 流域灰水足迹变化趋势
        6.3.1 各子流域总磷灰水足迹变化
        6.3.2 各集水区总磷灰水足迹变化
        6.3.3 各污染源总磷灰水足迹变化
    6.4 流域总磷污染管控策略
        6.4.1 优先管控单元确定
        6.4.2 管控策略
    6.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论文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灰水足迹模型计算代码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发表学术论文
    授权软着
致谢

(2)玻璃器皿生产中的计算机视觉检测分级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及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概述
        1.2.1 计算机视觉
        1.2.2 图像处理技术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2章 玻璃器皿质量检测系统总体设计
    2.1 系统的研究目标
    2.2 检测分级系统总体设计
        2.2.1 检测工位布置
        2.2.2 检测实验装置布局设计及组成
    2.3 检测分级系统软件设计
        2.3.1 软件的开发环境
        2.3.2 软件的主要功能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图像预处理
    3.1 数字图像
    3.2 图像增强
        3.2.1 图像平滑的常规方法
        3.2.2 一种改进的中值滤波法
    3.3 图像分割
        3.3.1 图像分割的概念
        3.3.2 二维otsu的图像分割方法
        3.3.3 改进的二维otsu算法
    3.4 数学形态学方法
        3.4.1 数学形态学基本概念
        3.4.2 数学形态学基本运算
    3.5 边缘检测
        3.5.1 图像的边缘检测
        3.5.2 常用边缘检测法
        3.5.3 轮廓跟踪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玻璃器皿的尺寸测量与缺陷检测
    4.1 测量系统的标定
        4.1.1 摄像机几何模型
        4.1.2 镜头畸变
        4.1.3 标尺法系统标定
        4.1.4 玻璃器皿的定位
    4.2 图像识别
        4.2.1 图像的特征提取
        4.2.2 玻璃器皿及其缺陷的尺寸检测
    4.3 表面缺陷的检测
        4.3.1 目标缺陷的分割
        4.3.2 各种缺陷的分析
        4.3.3 缺陷的特征提取
        4.3.4 缺陷的识别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检测系统软件的开发
    5.0 系统软件设计思路
    5.1 系统开发规划
    5.2 系统程序流程
    5.3 系统软件主要功能的实现
        5.3.1 系统软件界面介绍
        5.3.2 系统软件功能分析
    5.4 试验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工业CT图像精确矢量化研究与软件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工业CT技术简介
        1.1.2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1.3 课题来源
    1.2 国外发展状况
        1.2.1 国外总体形势分析
        1.2.2 国外现有算法分析
    1.3 国内发展状况
        1.3.1 国内总体形势分析
        1.3.2 国内现有算法分析
    1.4 课题的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本文的研究目的
        1.4.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 图像预处理与轮廓矢量化
    2.1 图像预处理
        2.1.1 中值滤波
        2.1.2 自适应阈值分割
        2.1.3 改进的边缘检测算子
        2.1.4 轮廓跟踪
        2.1.5 特征点识别检测
    2.2 图像矢量化处理
        2.2.1 相邻特征点直线拟合
        2.2.2 改进的存在概率图的圆检测方法
        2.2.3 分段合并算法对曲线的逼近
        2.2.4 圆弧识别算法
        2.2.5 改进的Hough变换椭圆检测方法
    2.3 本章小结
3 模型配准及误差分析计算
    3.1 CT图像最小包围矩形操作
    3.2 标准dxf系列操作
        3.2.1 打开dxf文件
        3.2.2 图元离散化
        3.2.3 最小包围矩形
    3.3 配准模块
        3.3.1 标准CAD模型平移
        3.3.2 标准CAD模型旋转操作
    3.4 图元配准操作
    3.5 误差分析与计算
        3.5.1 工业CT边缘点模型与二维CAD模型的误差分析
        3.5.2 工业CT矢量化模型与二维CAD模型的误差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人机交互与矢量数据转换
    4.1 位图编辑模块
    4.2 矢量图编辑模块
        4.2.1 两点直线合并操作
        4.2.2 直线段分段操作
        4.2.3 移动特征点操作
        4.2.4 圆弧拟合(起点、中点和末点)操作
    4.3 数据格式转换模块
        4.3.1 DXF文件格式介绍
        4.3.2 DXF文件格式输出
    4.4 本章小结
5 软件系统设计
    5.1 软件系统模块介绍
    5.2 软件系统界面窗体
        5.2.1 菜单栏
        5.2.2 工具栏
        5.2.3 属性栏
        5.2.4 缩略图
    5.3 软件功能介绍
        5.3.1 图像预处理模块
        5.3.2 位图编辑模块
        5.3.3 矢量化处理模块
        5.3.4 矢量图编辑模块
        5.3.5 数据格式转化模块
        5.3.6 模型配准及误差分析计算模块
    5.4 工业CT图测试实验
        5.4.1 工业CT二维逆向设计软件测试实验
        5.4.2 工业CT图像矢量化精度实验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情况:

(4)交通网络的地理信息平台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几种交通规划软件比较分析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组织结构安排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技术介绍
    2.1 GIS理论
        2.1.1 数据获取
        2.1.2 数据处理
        2.1.3 数据展示
    2.2 计算机图形学
    2.3 交通流分析
    2.4 C++、MFC、GDI与DirectX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总体设计
    3.1 应用架构设计
        3.1.1 设计背景
        3.1.2 开发平台
        3.1.3 应用功能需求
    3.2 类设计
        3.2.1 类名设计
        3.2.2 类功能设计
        3.2.3 类关联设计
        3.2.4 类关系图
    3.3 组件设计
        3.3.1 组件名设计
        3.3.2 组件关联设计
        3.3.3 组件关系图
    3.4 文件格式(数据库)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组件实现
    4.1 命名规范
    4.2 私有变量隐藏策略
    4.3 平台实现技术创新
        4.3.1 智能动态数组存储
        4.3.2 道路网络拓扑字段改进与交通网络流分析过程形式改进
        4.3.3 平行线绘制算法改进
        4.3.4 低依赖型控件封装
        4.3.5 三维道路展现方法研究
        4.3.6 半自动矢量化算法研究
    4.4 实现过程与接口说明
        4.4.1 Base组件
        4.4.2 Geometry组件
        4.4.3 Image组件
        4.4.4 DrawBySymbol组件
        4.4.5 DataManager组件
        4.4.6 NetworkAnalysis组件
        4.4.7 TrafficAnalysis组件
        4.4.8 3DView组件
        4.4.9 Controls组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验证测试
    5.1 二次开发过程与结果
    5.2 功能展示
    5.3 性能测试
        5.3.1 大量多边形数据文件读入
        5.3.2 读入后的显示与控制
        5.3.3 复杂路网的拓扑化及最佳路径分析
        5.3.4 复杂路网的三维初始化及显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成果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6)纹织CAD矢量编辑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纹织CAD技术概述
        1.1.1 CAD技术
        1.1.2 纹织CAD技术
    1.2 矢量技术在纹织CAD中的应用
        1.2.1 矢量技术对纹织CAD的意义
        1.2.2 纹织CAD矢量技术研究的现状
    1.3 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1.4 本文组织结构
第2章 颜色量化
    2.1 RGB颜色模型
    2.2 八叉树颜色量化方法
        2.2.1 八叉树颜色量化方法的基本思想
        2.2.2 八叉树颜色量化的基本流程
        2.2.3 八叉树颜色量化结果
    2.3 K均值颜色聚类算法
        2.3.1 K均值颜色聚类的基本思想
        2.3.2 K均值颜色量化流程
        2.3.3 K均值颜色量化方法效果
    2.4 八叉树与K均值算法对比
        2.4.1 时间对比
        2.4.2 效果对比
        2.4.3 原因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纹织图像的矢量化
    3.1 位图图像矢量化技术简介
    3.2 常见的位图和矢量图格式
        3.2.1 常见位图格式
        3.2.2 常见的矢量图格式
    3.3 常见的位图矢量化软件
    3.4 纹织图像的矢量化
    3.5 Potrace位图矢量化算法
        3.5.1 路径分解
        3.5.2 多边形拟合点链
        3.5.3 矢量边界拟合多边形
        3.5.4 贝塞尔曲线优化
    3.6 Potrace算法的改进
    3.7 矢量图保存
        3.7.1 SVG矢量格式
        3.7.2 TCAD格式
        3.7.3 SVG和TCAD格式的比较
    3.8 实验结果
    3.9 本章小结
第4章 矢量编辑器
    4.1 位图编辑器
    4.2 矢量编辑器
        4.2.1 矢量图元
        4.2.2 图元管理
    4.3 TCAD矢量绘图控件
        4.3.1 TCAD中的一些内部定义
        4.3.2 TMyCAD类
        4.3.3 TMyShape类
        4.3.4 TMyShape的派生类
        4.3.5 TComponentInspector类
    4.4 基于TCAD的矢量编辑器
        4.4.1 界面设计
        4.4.2 主界面绘图程序
        4.4.3 状态观测器程序
    4.5 效果展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不足
    5.3 下一步的工作
    5.4 系统的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参与的项目与发表和录用的论文
致谢

(7)基于Diffusion Curve的图像矢量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矢量化方法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1.2.1 国外矢量化方法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1.2.2 国内矢量化方法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1.3 曲线颜色扩散矢量化方法概要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
第2章 图像处理的相关知识
    2.1 图片文件的格式简介
    2.2 灰度图像的二值化
        2.2.1 图像分割定义
        2.2.2 图像分割的方法
        2.2.3 阈值分割法
        2.2.4 边缘分割法
        2.2.5 区域分割法
    2.3 矢量化算法分类
        2.3.1 基于细化的矢量化方法
        2.3.2 基于轮廓的矢量化方法
        2.3.3 基于域结构的矢量化方法
        2.3.4 基于像素跟踪的图像矢量化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图像轮廓提取
    3.1 引言
    3.2 改进的 Canny 边缘检测和轮廓提取
        3.2.1 Canny 边缘检测
        3.2.2 Canny 边缘检测的改进
    3.3 边缘点的重要性
        3.3.1 尺度空间的基本思想
        3.3.2 边缘点的重要性
    3.4 实验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颜色扩展和模糊
    4.1 引言
    4.2 泊松方程的应用
        4.2.1 模型重建
        4.2.2 模型的表示和匹配
        4.2.3 网格模型的优化
        4.2.4 模型的编辑和变形
    4.3 求解距离
        4.3.1 voronoi 图的定义与性质
        4.3.2 构建 voronoi 图的方法
        4.3.3 构建 Voronoi 图与求最近距离
    4.4 可变步长的雅克比迭代法
    4.5 边缘膨胀
        4.5.1 数学形态学
        4.5.2 形态学的数学基础
        4.5.3 二值形态学基本运算
        4.5.4 轮廓边缘膨胀
    4.6 颜色重要性
    4.7 本章总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栅格数据矢量化并行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选题背景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2.1 研究内容
        1.2.2 技术路线
        1.2.3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栅格数据矢量化并行算法理论基础
    2.1 并行计算相关
        2.1.1 并行计算机体系结构
        2.1.2 并行算法设计方法
        2.1.3 并行程序设计
    2.2 基于拓扑关系的栅格数据矢量化算法原理
        2.2.1 空间拓扑关系概述
        2.2.2 栅格数据矢量化算法步骤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栅格数据矢量化并行关键问题研究
    3.1 栅格数据划分概述
        3.1.1 常见栅格数据划分方法
        3.1.2 影响栅格数据划分因素
    3.2 面向栅格数据矢量化的数据划分
        3.2.1 栅格数据矢量化的数据划分原则
        3.2.2 基于游程统计的行划分方法
    3.3 并行拓扑构建研究
        3.3.1 数据块内部拓扑关系构建
        3.3.2 不闭合要素拼接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栅格数据矢量化并行算法设计
    4.1 栅格数据矢量化任务分解
    4.2 栅格数据矢量化任务调度
        4.2.1 数据块动态分配策略
        4.2.2 数据块拼接策略
    4.3 主从模式下的任务映射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栅格数据矢量化并行算法实现与测试
    5.1 并行算法实现
        5.1.1 并行编程环境概述
        5.1.2 实验平台与数据
    5.2 实验结果分析
        5.2.1 数据划分对并行算法性能的影响
        5.2.2 栅格数据矢量化并行算法评估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矢量化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言
二 矢量化软件MAPGIS
    1.全中文的操作界面
    2.特殊有效的光栅编辑功能
    3.全自动矢量化功能和跟踪矢量化功能
    4.很强的文件交互功能
    5.其他辅助功能
三 图形矢量化过程及经验体会
    1.图形的前期调整工作
    2.图形预处理工作
    3.图形净化、去斑点工作
    4.图形的矢量化工作
    5.文件输出工作
四 结语

(10)分类后栅格数据特点分析及其矢量化算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分类后栅格数据特点分析
3 矢量化方法
    3.1 提取结点、坐标点并建立连接信息
    3.2 跟踪弧段
    3.3 组建多边形与拓扑关系的建立
4 实验与结果分析
5 结束语

四、一种改进的图形矢量化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源-汇过程的鄱阳湖流域总磷灰水足迹模拟评价研究[D]. 马驰. 西北大学, 2021
  • [2]玻璃器皿生产中的计算机视觉检测分级系统[D]. 王成. 燕山大学, 2018(05)
  • [3]工业CT图像精确矢量化研究与软件开发[D]. 王志. 重庆大学, 2015(06)
  • [4]交通网络的地理信息平台实现[D]. 宋涵. 东南大学, 2015(08)
  • [5]一种改进的基于矩形的位图矢量化方法研究[J]. 桑伟泉,张小平.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4(27)
  • [6]纹织CAD矢量编辑技术的研究[D]. 姚鹏鹏. 浙江大学, 2014(07)
  • [7]基于Diffusion Curve的图像矢量化方法研究[D]. 刘洪陈.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4(09)
  • [8]栅格数据矢量化并行算法研究[D]. 姜晓慧. 南京大学, 2013(08)
  • [9]矢量化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 梁艳丽. 河南科技, 2013(05)
  • [10]分类后栅格数据特点分析及其矢量化算法[J]. 李飞,周晓光,李海欧,陈鑫镖. 测绘科学, 2013(02)

标签:;  ;  ;  ;  

一种改进的图形矢量化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